一、沈阳建筑工程学院风雨操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马风龙[2](2021)在《地震动记录选取及其对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时程分析方法作为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分析的关键步骤即是确定设计地震动,合理的地震动输入是保证时程分析结果可靠的必要条件。目前已提出多种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然而大多数方法都仅考虑了水平单向或双向地震动的频谱特性,对于竖向地震动的频谱特性没有给予充分考虑。大跨空间结构及高层建筑往往对竖向地震比较敏感,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地震动记录选取阶段,如果对含大跨度空间结构屋盖的风雨操场类混合结构输入的竖向地震动频谱特性不进行约束,可能会过高或过低估计结构的地震响应,造成结构不经济或偏不安全。因此本文对三向地震动记录输入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为评价不同选波方法的适用性,本文根据震级、震中距、场地条件从太平洋地震动数据库中选取了55组三向地震动记录,要求这些记录的统计反应谱与目标场地设防烈度对应的规范反应谱在统计意义上相符。以55组记录计算的结构响应均值作为“预测值”。将55组地震动的统计反应谱作为目标谱。将不同选波方法选出的地震动记录输入结构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变异系数和相对误差来衡量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2)通过对风雨操场网架屋盖-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研判结构对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敏感性。为保证所选取的地震动记录在水平和竖向都能达到一定的地震危险性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对水平向与竖向地震动频谱特性均进行控制的改进选波方法(水平向的控制借鉴美国规范ASCE7-10中规定的地震动匹配原则),并给出了该选波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3)利用Midas-Gen对两类风雨操场混合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将本文提出的改进选波方法与单周期点和双频段选波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网架支座位移、网架杆件轴力、网架竖向最大位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在多遇还是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改进选波方法获得的结构响应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均较单周期点和双频段选波方法小,其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有效。
郑沐昕[3](2020)在《走班制模式下雄安第三高中设计项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走班制改革是近几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走班制改革,这种教学制度在我国开展时存在的问题也陆续暴露的出来。众多走班制高中校园在规划设计建设与改造中出现了忽视走班制特色、设计经验不足、校园文化氛围缺失等问题,引起了建筑界的广泛思考。雄安第三高级中学作为雄安新区起步区的研究型高中校园项目,区位优势明显,建筑规模庞大,将对雄安新区整体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雄安第三高级中学的校园空间特色塑造,既是高校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展现精神风貌、树立独特形象、传达文化氛围的需要,也体现雄安新区在构建整体城市景观意象、营造新城风格特色方面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建造一所适应走班制改革,真正服务于师生,推动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学校。针对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要求与新课改下走班制教学的特点,雄安第三高级中学提在校园空间规划设计中提出了集约性、共享性、文化性的设计原则。在全面分析宏观与微观制约条件的基础上,论文重点在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索:首先,在走班制模式下集约性校园特色中展现雄安新区城市特色、应对寒地气候特点和塑造农田建筑形象;其次,在走班制模式下共享性校园特色中注重塑造多元高效的生活空间,具体表现为营造紧凑的用地格局、构建简化的交通组织和创造共享的建筑空间;最后,在走班制模式下文化性校园特色中强化了新建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设,在构建浪漫的景观环境、富有情感的校园特色和注重交往的生活气息等方面进行研究。雄安第三高级中学是一所新建的走班制高中校园,雄安第三高级中学是一座在城市新区中的新校园,它的空间、环境、氛围都具备很强的可塑性,对于这样一个典型个案的研究,有助于针对新时代下适应走班制改革新型校园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总结,希望本论文的探索对今后的走班制高中校园研究与设计具有借鉴的价值。
葛葳[4](2020)在《基于性能提升的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改造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对既有建筑改造的要求不断提升,从上个世纪的安全加固改造逐步发展为绿色节能改造,再到后来的综合性能提升改造。与此同时,高校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革,高校对于基础训练、操作实训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高校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高峰期,很多老旧的高校建筑逐渐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需求,甚至被废弃。教学实训车间作为工科院校重要的教学建筑往往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受限于当时的建筑技术发展和现代教育模式的需求,部分教学实训车间迫切需要改造。本文以性能提升改造为落脚点,注重高校师生对建筑的使用感受,研究适合既有教学实训车间的改造策略,提升建筑各方面的品质。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以及对各大高校教学实训车间的走访调研,收集数据,并开展问卷调查,对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功能特征,总结其存在的不足。论文第三章从美学性能和空间功能提升的角度,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改造案例的研究,提取改造手法,分析其对教学实训车间的适用性,并总结出适宜的改造策略。第四章研究物理环境性能提升的改造策略,从教学实训车间的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三方面入手,提出适宜的改造策略,并借助Design Builder模拟软件,分析三种不同采光方式以及相互组合的优缺点。第五章对淄博技师学院教学实训车间进行改造设计实践,整合三四章提出的改造设计策略,选取合适的改造手法,并运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改造效果进行模拟分析验证。通过以上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本文研究并提出了针对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美学性能、空间功能和物理环境性能的改造设计策略,并进行软件模拟分析验证,为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的综合性能提升改造提供了思路。
韩冬辰[5](2020)在《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信息模型(BIM)正在引发从建筑师个人到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然而建筑业并未发生如同制造业般的信息化乃至智能化变革。本文以BIM应用调研为出发点,以寻找限制BIM生产力发挥的问题根源。调研的众多反馈均指向各参与方因反映建筑“物理”的基础信息不统一而分别按需创建模型所导致的BIM模型“林立”现状。结合行业转型的背景梳理与深入剖析,可以发现是现有BIM体系在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问题上的直接表现:1)BIM无法解决跨阶段和广义的建筑“信息孤岛”;2)BIM无法满足建筑信息的准确、全面和及时的高标准信息要求。这两个深层问题均指向现有BIM体系因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缺位而造成“信息-物理”不交互这一问题根源。建成信息作为建筑物理实体现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未来数字孪生建筑所关注而现阶段BIM所忽视的重点。针对上述问题根源,研究对现有BIM体系进行了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缺陷分析,并结合数字孪生和逆向工程等制造业理论与技术,提出了本文的解决方案——拓展现有BIM体系来建构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基于建筑业的BIM应用调研和转型背景梳理,具体分析了针对建成信息理论和逆向信息化技术的现有BIM体系缺陷,并制定了相应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2)本文从建筑数字化定义、信息分类与描述、建筑信息系统出发,建构了包含BIM建成模型、“对象-属性”分类与多维度描述方法、建筑“信息-物理”交互系统在内的建成信息理论;3)本文依托大量案例的BIM结合建筑逆向工程的技术实践,通过实施流程和实验算法的开发建构了面向图形类建成信息的“感知-分析-决策”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通过建筑学和建筑师的视角创新梳理了现有BIM体系缺陷并揭示“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根源;2)通过建成信息的理论创新扩大了建筑信息的认知范畴并丰富了数字建筑的理论内涵;3)通过逆向信息化的技术创新开发了建成信息的逆向获取和模型创建的实验性流程与算法。BIM建成模型作为“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实施成果和能反映建筑“物理”的信息源,将成为其它模型的协同基础而解决BIM模型“林立”。本文聚焦“物理”建成信息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将成为未来探索数字孪生建筑的基础和起点。
高力强[6](2019)在《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全过程低能耗设计是提高校园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方法,符合节约型校园客观需求,是未来校园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我国高校大型化、综合化发展的今天,校园建筑群也暴露出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影响着现代校园的生活和空间品质,亟需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研究。本文期望提出以能耗优化为目标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和应用,为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思路。以寒冷地区高校校园规划为研究对象,利用敏感性因素分析、能源空间置换和负荷平准化优化等方法,对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的能耗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情景的聚类组合及能耗模拟,发现综合体的形态变化与校园规划的低能耗特性存在较强的联系。进而结合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的耦合因素和常用标准参数,将综合体设计的低能耗信息转换为层级因素及分级数据库,提出设计前期阶段低能耗约束的设计框架。针对校园规划现状进行综合体建筑调研和能源分析,提取建筑与能源发展的模块化设计规律,建立了基于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法体系。采用解构和重构的方法,对校园综合体能源利用进行建筑群负荷分项模拟,提出综合体的形态初步控制、配套环境耦合和建筑混合配比三项约束指标,通过聚类组合和负荷平准化的优化分析确定了外在形态、内部负荷对综合体能耗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规划低能耗设计路径;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探索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环境协同的详细设计方法与策略,力求实现能耗设计与建筑规划多目标的全程化规划设计。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传统校园建筑与能源设计影响因素,获得多因素多目的的耦合因素敏感性层级关系,提出校园设计前期阶段的约束性规划设计框架。(2)分析了校园建筑与用能发展的模块化特征,建立了分级的设计参数数据库,提出了模块化的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方法体系。(3)以外在形态和内部负荷入手,明确了综合体形态与能耗的量化关系,建立了基于综合体形态的初步控制、空间置换和最优配比等多因素约束下的低能耗建筑设计路径。(4)从模块化设计与多因素约束耦合视角和校园规划层面,实现了设计前期阶段多因素约束下校园综合体“组合化、系列化、标准化”的低能耗设计应用。通过深入研究,文章为寒冷地区“高容、低密、低能耗”的新校园规划设计提供了便捷、可行的量化设计依据和设计新思路,为实现节约型校园设计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王墨晗[8](2019)在《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健康中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民公共健康水平与一个国家的生产水平、社会活力和社会稳定关系密切。大学生是肩负国家发展的年轻力量,他们正处于个人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研究大学生人群的健康促进问题是紧迫且必要的。有研究表明体力活动是重要的健康行为方式。充足的体力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并控制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在寒地大学校园中,冬季的低温、寒风、降雪、日照局限与空气污染等问题严重削弱了校园活动场所的可达性与吸引力,并且影响了活动过程中的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寒地大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普遍偏低、人群健康水平堪忧。国际上,通过积极的环境设计来促进体力活动已经得到了公共政策、公共健康、交通规划、建筑与城市设计等多学科交叉的支持。基于前述背景,本文旨在以我国寒地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探索环境设计与人群层次的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可行且有效的环境设计策略,以达到促进公共健康的目标。从理论的角度,本文首先通过行为场所理论论证了环境设计与人群行为的普适关联。然后基于健康行为促进和环境设计促进健康的相关理论梳理了在体力活动促进过程中建成环境设计所起到的作用。最后结合寒地气候、大学生行为和大学校园环境等研究对象的特征改进了两组经典的关联模型,使其能够具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后续的实证研究。改进的模型明确了寒地大型校园中主要的体力活动类型和校园环境对于不同类型的活动在理论上起到的作用。从实证的角度,本文基于循证设计的研究模式,通过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探求了在校学生体力活动与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筛选了对于体力活动促进具有显着影响的环境要素并分析了其作用模式、评价了其重要程度。综合校园实证数据和德尔菲专家数据建立了有利于体力活动促进的环境设计目标体系。目标体系分为公共健康、行为需求、设计目标与设计策略四个层级。从实践的角度,以实证研究结论与设计目标体系为依据,本文认为导致寒地大学校园体力活动缺失的主要矛盾是严苛气候与目的性活动行为效率之间的矛盾和严苛气候与自主性活动感知品质之间的矛盾。因此,本文提出了促进目的性活动的校园环境支持策略,即通过紧凑的目的地组织和多样便捷的校园交通缩短冬季气候暴露时间、提升单次出行可达性;通过提高用地混合度的方式驱动多次出行,从总体上提升目的性活动的水平。本文还提出了促进自主性活动的校园环境提升策略,即通过隔离、调节和转换利用等干预冬季气候的方式来提升活动舒适性,通过校园交通、犯罪和冬季活动安全的控制来提升活动安全感,通过提升校园步道、开放空间和整体吸引力来营造活动氛围。综上从现实意义上,本研究在宏观政策上积极响应了“健康中国”战略思想;在研究价值上将国际先进的“健康促进”观念和“环境行为”量化方法引入了我国的寒地大学校园设计领域,为该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新的问题和可行的解决方法;在现实需求上满足了当下我国寒地大学校园使用者在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健康活动和积极生活的迫切需求,探求了通过环境设计的干预方法提升公共健康水平的合理途径。从对研究和实践的指导意义上,本研究从理性和实证两个层次上揭示了学生体力活动和寒地大学校园环境之间的关联本质,基于校园实证和专家意见两组数据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寒地大学校园体力活动促进的设计目标和策略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和所得的结论对极端气候影响下的健康环境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研究支撑,为后续相关研究的方案设计、关系探究和设计导则研发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
卢晓艺[9](2018)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馆向专业化、社会化、多元化发展,原本高校体育馆功能上形式单一、场馆空置率高、功能兼容性不强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同时现有关于高校体育馆功能适应性的研究较少,使用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无法对设计实践进行有效指导。如何提高体育馆使用效率、优化功能配置成为新的课题,因此,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体育馆目前还未建设,处于前期设计策划中,本论文以该体育馆为例,希望能找到符合本学校甚至本地区的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策略,也为后期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设计提供一定参考。论文首先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理论予以概述,包括体育馆类型与定位、功能用房构成要素等。其次就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论述,包括政策法规、上层规划、气候环境、使用人群和多功能使用几个方面,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调研,对比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在实际项目中的作用方式,总结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同时,立足于西北地区高校新校区建设,借鉴高校体育馆建设经验与启示,梳理出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总体思路:根据草堂校区规划建设现状梳理出使用人群需求、规划法规需求、多功能使用需求等,在各类需求下确定体育馆功能配置定位,并在其指导下完成体育馆功能用房内容的配置,最后预估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组合方式及面积指标。基于这一配置思路,论文第三章对西建大草堂校区现状进行梳理,从规划法规、地域气候、使用需求等因素分别分析草堂校区的功能配置需求,确定了体育馆的功能类别框架为体育竞赛活动、集会演出活动为主,教学训练和课余体育活动为辅。第四章在这一定位下总结草堂校区体育馆的功能配置内容,包括比赛及热身场地、看台坐席区、赛事辅助用房、教学辅助用房、演出集会辅助用房、各单项运动场地、设备用房、交通空间几个部分,并就这些配置内容给出详细配置策略和多功能使用的可能性。此外,论文根据各类规范及面积指标的要求确定草堂校区体育馆的定位和面积规模,由现有高校体育馆的经验数据预估出草堂校区体育馆的坐席区、交通区等部分的面积。第五章在上述理基础上进行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方案设计,在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配置内容和使用方式后,总结两者优点并根据体育馆功能配置长短期目标设计方案三为最终推荐方案。论文最后将上述分析过程总结,梳理出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策略建议书,为后期体育馆方案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张翼[10](2017)在《基于特殊儿童障碍特征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全阶段。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体系的重中之重。特殊教育学校作为特殊儿童最主要的安置方式之一,安置了除随班就读外的绝大部分适龄特殊儿童,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骨干。我国特殊教育起步于上世纪初,建国后纳入全国教育体系,校舍建设随着特殊教育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更新完善,但特殊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并不高,使得特殊教育学校在规划整体布局上,教育资源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地区间学校分布不均衡,学校间差距大,建设水平不均衡;在校舍建设上针对儿童障碍特点的特殊性不明显,表现为基本沿用普通中小学建设模式,教学空间模式单一等。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特殊教育的地位得到逐步提高。我国特殊教育专业与国际接轨,逐步引入全纳教育、医教结合等新的教育理念。在此形势下,传统的校园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特殊教育教学活动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特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设工作,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的建设,促进特殊教育资源的平衡。因此寻求符合现代特殊教育需求的,满足特殊儿童需要的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筑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特殊教育蓬勃发展势态不符的是,目前对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筑的研究相对落后,国内缺乏对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建筑设计系统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在国家科研基金支持下,经过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工作,从特殊儿童的障碍特征入手,结合特殊教育学相关理论,对视力障碍学生、听力障碍学生及以智力障碍学生、自闭症谱系学生和脑性瘫痪学生为主的发展性障碍学生的障碍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特殊儿童障碍特征影响下行为对空间的需求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在普通中小学校园建设体系框架下,基于缺陷补偿、安全活动、个别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的校园功能空间设计原则的空间设计策略,也即——保证多种学习行为的空间策略、针对感觉能力不足的补偿化策略、减少环境干扰的分离化策略、补偿空间知觉能力的整合化策略及弥补身体发展不足的安全化策略等具体五个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空间设计策略。空间设计策略是直接面向儿童多样、不同的障碍特征提出的,策略的应用范围也不仅限于特殊教育学校,而包括更广泛有特殊儿童学习安置的各类机构和单位。随后,在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空间设计策略指导下,本文系统的梳理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人性化细部设计。建构了完整、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设计研究体系。首先在规划设计层面提出了单独类型学校的校园规划布局与选址、用地建设规模、功能构成以及校园布局的设计要点。然后在建筑设计层面上,针对校园教学生活的需要,指出功能建筑的构成包括教学用房、康复用房、公共活动与生活服务用房、体育场馆四类,并逐一详细讨论了每个功能分类中不同功能用房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设参考模式。最后,在人性化设计的层面上讨论了校园无障碍体系、室内物理环境等细节设计。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建立了完整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研究框架——即需要对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空间设计策略进行横向研究,着力于特殊儿童对空间的特殊需求,也必须对特殊教育学校从规划、建筑、细部设计三个层面进行纵向梳理,建立完整独立的校园建筑研究体系,最终形成基于儿童障碍特征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框架。本文部分研究成果已经编入中国建工出版社《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的“特殊教育学校”章节中,期望能够为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尽微薄之力。
二、沈阳建筑工程学院风雨操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建筑工程学院风雨操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地震动记录选取及其对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震动记录选取方法的研究概况 |
1.2.1 地震动记录的选取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抗震规范对地震动选取方法的规定 |
1.3 多维地震动输入的选波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地震动参数特征分析和选波方法 |
2.1 地震动数据的来源 |
2.2 地震动参数 |
2.2.1 幅值 |
2.2.2 频谱 |
2.2.3 持时 |
2.3 三维地震动参数特征分析 |
2.4 地震动记录选择与调整方法 |
2.4.1 地震动记录选择的基本原则 |
2.4.2 地震动记录调整方法 |
2.5 场地类别划分 |
2.6 动力时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震动记录的改进选波法 |
3.1 结构模型建立 |
3.1.1 结构算例 |
3.1.2 结构动力特性 |
3.1.3 单元选择 |
3.2 地震动记录备选库 |
3.3 地震动记录持时的确定 |
3.4 目标反应谱及选波方法的评价基准 |
3.4.1 目标反应谱的确定 |
3.4.2 评价基准的确定 |
3.5 常用的选波方法 |
3.5.1 单周期点选波方法 |
3.5.2 双频段选波方法 |
3.6 改进选波方法 |
3.6.1 改进选波方法的提出 |
3.6.2 反应谱有效控制周期段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改进选波法的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4.1 单层空旷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4.1.1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
4.1.2 不同选波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4.2 单层带附属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4.2.1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
4.2.2 不同选波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改进选波法的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弹塑性模型参数 |
5.2.1 材料本构关系 |
5.2.2 材料参数取值 |
5.3 单层空旷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
5.3.1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
5.3.2 不同选波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5.4 单层带附属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 |
5.4.1 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 |
5.4.2 不同选波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走班制模式下雄安第三高中设计项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走班制”改革下雄安第三高级中学设计背景分析 |
2.1 “走班制”改革相关概述 |
2.1.1 “走班制”教学理念及教学空间设计发展历程 |
2.1.2 发达国家选课“走班制”特点分析 |
2.1.3 基于我国国情“走班制”改革开展现状分析 |
2.2 现行高中教学空间适应“走班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
2.2.1 现行高中教学空间适应“走班制”改革存在问题 |
2.2.2 现行高中教学空间适应“走班制”改革应对策略 |
2.3 “走班制”改革下雄安第三高级中学背景分析 |
2.3.1 项目概况 |
2.3.2 教育模式 |
2.3.3 设计理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走班制模式下高效集约的总体空间布局 |
3.1 适应走班的规划布局 |
3.1.1 功能动静分区合理 |
3.1.2 车辆行人流线分离 |
3.1.3 满足充分日照条件 |
3.2 贴合环境的校园布置 |
3.2.1 围合院落空间 |
3.2.2 简化建筑形体 |
3.2.3 选取暖色材质 |
3.2.4 节约建筑能耗 |
3.3 构建简化的室外交通 |
3.3.1 校园道路交通组织 |
3.3.2 二层平台交通组织 |
3.3.3 外部空间交通组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走班制模式下多元共享的建筑功能营造 |
4.1 布置走班制模式下层次分明的功能分区 |
4.1.1 多元优化的教学空间 |
4.1.2 灵活多变的空间配置 |
4.1.3 联系紧密的功能构成 |
4.2 构建走班制模式下复合高效的交通空间 |
4.2.1 交通流线简化顺畅 |
4.2.2 交通节点功能复合 |
4.3 创造走班制模式下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 |
4.3.1 外部活动空间 |
4.3.2 内部共享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走班制模式下自由活跃的校园文化建设 |
5.1 注重交往的生活气息 |
5.1.1 迎合学生的行为习惯 |
5.1.2 融合复杂的建筑功能 |
5.1.3 营造人性化的外部场地 |
5.2 富有情感的校园特色 |
5.2.1 构建浪漫多元化的校园景观环境 |
5.2.2 建设富有凝聚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
5.3 打造可持续环保的校园生态环境 |
5.3.1 持续发展的景观规划布局 |
5.3.2 打造绿色建筑景观 |
5.3.3 有效利用水资源 |
5.3.4 景观化利用校园废弃物 |
5.4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性能提升的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改造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既有建筑改造的现状背景 |
1.1.2 高校建设的发展背景 |
1.1.3 高校教学实训车间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 |
1.4.1 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 |
1.4.2 性能提升 |
1.4.3 建筑改造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实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
2.1 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实地调研 |
2.1.1 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工程训练中心 |
2.1.2 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2.1.3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2.1.4 齐鲁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
2.1.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业训练中心 |
2.1.6 山东交通学院无影山校区机动车检测维修中心(实践教学基地) |
2.1.7 山东大学工程工程训练中心 |
2.2 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分类归纳 |
2.3 高校教学实训车间特性与改造侧重点分析 |
2.3.1 建筑特性分析 |
2.3.2 改造侧重点分析 |
2.4 基于高校教学实训车间使用者使用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
2.4.1 针对高校教学实训车间使用者的调查问卷设置与取样 |
2.4.2 针对高校教学实训车间使用者的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2.5 高校教学实训车间现存问题与不足 |
第三章 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美学性能及空间功能提升改造策略研究 |
3.1 教学实训车间美学性能提升改造设计策略 |
3.1.1 美学性能提升改造的影响因素 |
3.1.2 美学性能提升改造的设计原则 |
3.1.3 基于美学性能提升的改造设计策略 |
3.1.4 美学性能提升改造策略适用性总结 |
3.2 教学实训车间空间功能提升改造设计策略 |
3.2.1 教学实训车间功能空间分析 |
3.2.2 空间功能提升改造设计原则 |
3.2.3 空间结构处理设计策略 |
3.2.4 基于空间功能提升的改造设计策略 |
3.2.5 空间功能提升改造策略适用性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物理环境性能提升改造策略研究 |
4.1 建筑热环境改造设计策略 |
4.1.1 合理的空间划分 |
4.1.2 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策略 |
4.1.3 建筑通风改造利用策略 |
4.2 建筑自然采光的改造策略 |
4.2.1 调整空间布局 |
4.2.2 采光口的改造设计 |
4.2.3 运用自然采光构件 |
4.3 建筑声环境改造策略 |
4.3.1 优化空间布局 |
4.3.2 构造降噪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实践——淄博技师学院博山校区教学实训车间改造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 |
5.1.2 项目区位 |
5.1.3 校区现存建筑概况 |
5.1.4 改造设计构思及定位 |
5.2 设计表达 |
5.2.1 平面功能布局 |
5.2.2 立面造型设计 |
5.3 美学性能及空间功能提升改造策略 |
5.3.1 美学性能提升改造策略 |
5.3.2 空间功能提升改造策略 |
5.4 物理环境性能提升改造策略 |
5.4.1 热环境改造设计策略 |
5.4.2 自然采光改造设计策略 |
5.4.3 声环境改造设计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A 主观调查问卷 |
附录 B 工程实践图纸 |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BIM技术对建筑业及建筑师的意义 |
1.1.2 “信息-物理”不交互的问题现状 |
1.1.3 聚焦“物理”的数字孪生建筑启示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孪生建筑的相关研究 |
1.2.2 反映“物理”的建成信息理论研究 |
1.2.3 由“物理”到“信息”的逆向信息化技术研究 |
1.2.4 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总结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BIM缺陷分析与“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1 现有BIM体系无法满足建筑业的转型要求 |
2.1.1 信息化转型对建筑协同的要求 |
2.1.2 智能化转型对高标准信息的要求 |
2.1.3 面向数字孪生建筑拓展现有BIM体系的必要性 |
2.2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2.1 现有BIM体系缺少承载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 |
2.2.2 现有BIM体系缺少认知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 |
2.2.3 现有BIM体系缺少适配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 |
2.2.4 针对建成信息理论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3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BIM缺陷分析与交互策略制定 |
2.3.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 |
2.3.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分类 |
2.3.3 BIM结合逆向工程的技术策略若干问题 |
2.3.4 针对逆向信息化技术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制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建成信息理论 |
3.1 建成信息的建筑数字化定义拓展 |
3.1.1 BIM建成模型的概念定义 |
3.1.2 BIM建成模型的数据标准 |
3.2 建成信息的分类与描述方法建立 |
3.2.1 “对象-属性”建成信息分类方法 |
3.2.2 建筑对象与属性分类体系 |
3.2.3 多维度建成信息描述方法 |
3.2.4 建成信息的静态和动态描述规则 |
3.3 建成信息的建筑信息系统构想 |
3.3.1 交互系统的概念定义 |
3.3.2 交互系统的系统结构 |
3.3.3 交互系统的算法化构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感知技术:信息逆向获取 |
4.1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1 激光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1.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3 面向室内空间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1.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激光技术应用方法 |
4.2 建筑逆向工程技术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1 图像技术的定义、原理与流程 |
4.2.2 面向场地环境和建筑整体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3 面向室内空间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2.4 面向模型和构件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 |
4.3 趋近激光技术精度的图像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
4.3.1 激光与图像技术的应用领域与技术对比 |
4.3.2 面向室内改造的图像技术精度探究实验设计 |
4.3.3 基于空间和构件尺寸的激光与图像精度对比分析 |
4.3.4 适宜精度需求的图像技术应用策略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分析技术:信息物理比对 |
5.1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和算法原理 |
5.1.1 基于产品检测软件的案例应用与分析 |
5.1.2 信息物理比对的流程步骤 |
5.1.3 信息物理比对的算法原理 |
5.2 面向小型建筑项目的直接法和剖切法算法开发 |
5.2.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2.2 针对线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2.3 针对面型构件的算法开发 |
5.3 面向曲面实体模型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3.2 针对曲面形态的微分法算法开发 |
5.3.3 形变偏差分析与结果输出 |
5.4 面向传统民居立面颜色的信息物理比对方法 |
5.4.1 案例介绍与研究策略 |
5.4.2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获取过程 |
5.4.3 颜色部分设计与建成信息的差值比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决策技术:信息模型修正 |
6.1 BIM建成模型创建的决策策略制定 |
6.1.1 行业生产模式决定建成信息的模型创建策略 |
6.1.2 基于形变偏差控制的信息模型修正决策 |
6.1.3 建筑“信息-物理”形变偏差控制原则 |
6.2 基于BIM设计模型修正的决策技术实施 |
6.2.1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继承 |
6.2.2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替换 |
6.2.3 BIM设计模型的设计信息添加与删除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数字孪生建筑展望 |
7.1 “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的研究结论 |
7.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的创新点 |
7.1.3 研究尚存的问题 |
7.2 数字孪生建筑的未来展望 |
7.2.1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概念定义 |
7.2.2 建筑数字孪生体的生成逻辑 |
7.2.3 数字孪生建筑的实现技术 |
7.2.4 融合系统的支撑技术构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建筑业BIM技术应用调研报告(摘选) |
附录 B “对象-属性”建筑信息分类与编码条目(局部) |
附录 C 基于Dynamo和 Python开发的可视化算法(局部) |
附录 D 本文涉及的建筑实践项目汇总(图示)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寒冷地区校园建筑与能源利用现状调研 |
2.1 校园综合体定义及相关问题 |
2.1.1 校园综合体及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
2.1.2 寒冷地区的气候特征 |
2.2 高校校园规划的形态演变及现状调研 |
2.2.1 高校校园建筑规划的演化过程 |
2.2.2 典型校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 |
2.3 寒冷地区校园的建筑能源利用与调研 |
2.3.1 传统校园建筑的节能发展 |
2.3.2 校园建筑的新能源利用与调研 |
2.3.3 绿色校园的提出与发展 |
2.4 当下校园规划中建筑能源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1 构建校园规划中低能耗设计因素模型平台 |
3.1.1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问题 |
3.1.2 低能耗设计耦合因素的提取 |
3.1.3 调研问卷内容及各专家组的确定 |
3.2 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
3.2.1 R数据及相关分析方法概述 |
3.2.2 单一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2.3 多领域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3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层级关系研究 |
3.3.1 不同领域的低能耗影响因素层级关系分析 |
3.3.2 校园建筑规划中的低能耗设计因素研究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构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 |
4.1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概念 |
4.1.1 模块化设计 |
4.1.2 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4.1.3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4.2 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特征 |
4.2.1 校园综合体的模块化特征 |
4.2.2 建筑低能耗的模块化特征 |
4.3 构建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模块化数据库 |
4.3.1 校园建筑低能耗数据库的分级设置 |
4.3.2 部件级数据模块 |
4.3.3 组件级数据模块 |
4.3.4 元件级数据模块 |
4.4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方法体系 |
4.4.1 校园模块化设计与传统校园低能耗设计的区别 |
4.4.2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组合化设计方法 |
4.4.3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系列化设计方法 |
4.4.4 建立低能耗的校园综合体标准化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外在形态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5.1 基于外在形态的综合体低能耗设计解构 |
5.1.1 构建模块化形态的校园综合体 |
5.1.2 综合体形态设计解构 |
5.2 外在形态的初步规划控制 |
5.2.1 外在形态数据的聚类分析 |
5.2.2 步行生活的尺度控制 |
5.2.3 多目标耦合的功能组合 |
5.3 与低能耗设计耦合的建筑表皮空间整合 |
5.3.1 建筑外表皮的节能设计 |
5.3.2 建筑的太阳能收集空间优化设计 |
5.3.3 建筑空间与收集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
5.4 能源供需下综合体配套环境空间预测 |
5.4.1 建筑周边环境的地热空间组织与优化 |
5.4.2 环境空间与能源空间耦合的供需预测与置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校园综合体内部负荷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 |
6.1 校园综合体负荷模块解构及设计目标 |
6.1.1 模块化解构 |
6.1.2 设计目标 |
6.2 校园建筑负荷模拟及预测 |
6.2.1 模拟计算方法选择 |
6.2.2 相关参数设定 |
6.2.3 典型建筑的负荷模拟预测 |
6.3 基于负荷平准化的综合体建筑群优化设计 |
6.3.1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影响因素 |
6.3.2 综合体建筑群负荷的预测方法比较 |
6.3.3 基于不同建筑群的综合体负荷平准化优化 |
6.3.4 日负荷平准化下的综合体配比与国标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解决方法及设计应用 |
7.1 多因素约束下的校园综合体低能耗模块化设计过程 |
7.2 校园综合体低能耗设计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7.2.1 不同时期的国家校舍建筑指标对比及分析 |
7.2.2 校园综合体最优配比与国标对比及解决方案 |
7.3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应用 |
7.3.1 石家庄某大学新校园整体规划要求 |
7.3.2 校园综合体建筑的组合化设计 |
7.3.3 校园综合体技术的系列化设计 |
7.3.4 校园综合体参数的标准化设计 |
7.3.5 综合体特色的新校园规划设计优点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关于寒冷地区绿色校园建筑低能耗设计影响因素的函询问卷 |
附录 2:灯光作息规律 |
附录 3:设备作息规律 |
附录 4:人员逐时在室率 |
附录 5:Matlab 程序 |
附录 6:寒冷、严寒地区部分校园的综合体数据统计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趋势:公共健康导向下的环境设计 |
1.1.2 大学生体力活动不足导致健康问题 |
1.1.3 寒地大学校园的体力活动环境欠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环境设计促进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
1.4.2 寒地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文献综合评述 |
1.5 研究模式、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循证设计研究模式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体力活动促进与校园环境的理性关联 |
2.1 基础理论 |
2.1.1 行为场所理论 |
2.1.2 健康行为干预的相关理论 |
2.1.3 环境设计促进健康的相关理论 |
2.2 寒地大学校园的特征 |
2.2.1 学生群体的体力活动特征 |
2.2.2 大学校园的建成环境特征 |
2.2.3 寒地的冬季气候环境特征 |
2.3 经典关联模型的特异性改进 |
2.3.1 社会生态学模型的改进 |
2.3.2 环境行为学模型的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力活动促进与校园环境的实证关联 |
3.1 实证研究的基础 |
3.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1.2 研究流程 |
3.1.3 数据获取方法 |
3.1.4 研究变量定义 |
3.2 环境要素的筛选 |
3.2.1 要素分类方式 |
3.2.2 要素筛选过程 |
3.2.3 要素特征评价 |
3.3 实证研究工具的开发 |
3.3.1 学生量表设计 |
3.3.2 信度效度的检验方法 |
3.3.3 信度效度的检验结果 |
3.4 实证数据的分析 |
3.4.1 样本特征分析 |
3.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5 研究结论 |
3.5.1 体力活动与校园环境的关联规律 |
3.5.2 有利体力活动促进的要素及其特征 |
3.5.3 关于绿化的特殊关联现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力活动促进的校园环境设计目标体系 |
4.1 目标体系建构的基础 |
4.1.1 建构依据 |
4.1.2 建构原则 |
4.1.3 层级结构 |
4.2 设计目标层级的建构 |
4.2.1 建构依据:要素显着性 |
4.2.2 框架建构 |
4.2.3 权重赋值 |
4.2.4 综合解析 |
4.3 设计策略层级的建构 |
4.3.1 建构依据:德尔菲专家意见 |
4.3.2 框架建构 |
4.3.3 权重赋值 |
4.3.4 综合解析 |
4.4 层级整合与应用原则 |
4.4.1 层级整合 |
4.4.2 条目评级 |
4.4.3 应用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目的性活动的校园建成环境支持策略 |
5.1 紧凑的目的地组织缓解冬季出行压力 |
5.1.1 可达的选址降低对外出行成本 |
5.1.2 紧凑的布局增强校内目的可达 |
5.1.3 合理的功能圈层规模增加出行机会 |
5.2 多样便捷的校园交通提升冬季出行效率 |
5.2.1 细粒循环的校内路网减少冬季气候暴露 |
5.2.2 便捷可及的校园公交辅助冬季目的出行 |
5.2.3 明确醒目的寻路系统避免冬季步行障碍 |
5.3 高度混合的功能用地激发校园出行联动 |
5.3.1 平面混合激发区域出行联动 |
5.3.2 立体混合激发室内出行联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自主性活动的校园感知环境提升策略 |
6.1 干预冬季气候提升活动舒适性 |
6.1.1 冬季不利气候的干预性隔离 |
6.1.2 室外微气候环境的干预性调节 |
6.1.3 季节性活动场所的干预性转换 |
6.2 控制校园安全规避活动伤害 |
6.2.1 校园交通安全控制 |
6.2.2 校园犯罪安全控制 |
6.2.3 校园冰雪伤害防范 |
6.3 提升环境吸引力激发多样活动 |
6.3.1 提升校园道路吸引力激发冬季步行 |
6.3.2 提升开放空间吸引力激发冬季休闲 |
6.3.3 提升整体环境吸引力营造活动氛围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要素主观评价及自报式体力活动调查 |
附录Ⅱ:《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专家调查 |
附录Ⅲ:学生调查样本人口统计学信息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现状及发展 |
1.1.2 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存在问题 |
1.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策划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 |
2.1 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概述 |
2.1.1 高校体育馆功能类型及定位 |
2.1.2 高校体育馆的功能用房构成要素 |
2.1.3 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影响因素及案例分析概述 |
2.2 规划法规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及案例分析 |
2.2.1 政策法规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 |
2.2.2 上层规划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 |
2.2.3 基于不同政策法规的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案例分析 |
2.2.4 基于不同上层规划的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案例分析 |
2.3 气候环境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及案例分析 |
2.3.1 气候环境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 |
2.3.2 基于不同气候环境的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案例分析 |
2.4 使用人群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及案例分析 |
2.4.1 使用人群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 |
2.4.2 基于不同使用人群的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案例分析 |
2.5 多功能使用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及案例分析 |
2.5.1 多功能使用对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的影响 |
2.5.2 基于不同多功能使用方式的高校体育馆功能配置案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西建大草堂校区现状及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分析 |
3.1 西建大草堂校区总体规划设计 |
3.1.1 西建大草堂校区校园文化 |
3.1.2 西建大草堂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及建设现状 |
3.2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
3.2.1 西建大草堂校区室外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
3.2.2 西建大草堂校区室内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
3.3 自然环境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3.1 西安地区总体气候环境 |
3.3.2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气候适应性需求 |
3.4 使用人群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4.1 使用人群类别对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4.2 使用人群数目对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4.3 使用人群活动特点对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5 规划法规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5.1 政策法规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5.2 上层规划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6 多功能使用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6.1 主比赛场地多功能使用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6.2 辅助空间多功能使用对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需求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策略 |
4.1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总述 |
4.2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定位与规模 |
4.2.1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定位 |
4.2.2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规模确定 |
4.3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内容 |
4.3.1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构成要素 |
4.3.2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内容 |
4.4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组合方式和配置指标建议 |
4.4.1 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组合方式 |
4.4.2 草堂校区体育馆坐席区面积及交通面积估算 |
4.4.3 草堂校区体育馆各功能用房指标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方案比选 |
5.1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方案概述 |
5.1.1 草堂体育馆功能配置方案一相关概述 |
5.1.2 草堂体育馆功能配置方案二相关概述 |
5.1.3 草堂体育馆两方案使用方式对比 |
5.2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方案选择优化 |
5.2.1 草堂体育馆方案比赛主场地对比选择 |
5.2.2 草堂体育馆方案辅助用房对比选择 |
5.2.3 草堂体育馆功能配置最终方案 |
5.3 西建大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策划建议书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的工作 |
(10)基于特殊儿童障碍特征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体系的完善 |
1.1.2. 教育观念的改善 |
1.1.3. 建筑学专业研究的提升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社会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特殊教育的安置模式 |
1.3.2. 特殊学生的定义与分类 |
1.3.3. 特殊学生的称谓 |
1.3.4. 特殊教育学校的定义与分类 |
1.4. 研究内容 |
1.4.1. 对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及学生障碍特征的理论研究 |
1.4.2. 基于学生障碍特点的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1.4.3. 对特殊教育学校功能空间的系统性设计要点研究 |
1.5. 研究现状 |
1.5.1. 作者所在团队的研究成果 |
1.5.2. 国内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研究 |
1.5.3. 特殊教育研究 |
1.5.4. 素质教育模式下普通中小学的研究 |
1.5.5. 国外相关研究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6.1. 国内首次系统完整的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理论 |
1.6.2. 调研分析三大类儿童的障碍特点及对空间需求,提出空间设计策略 |
1.6.3. 建立完整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研究框架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工作契机 |
1.7.2. 比较研究的方法 |
1.7.3. 文献整理的方法 |
1.7.4. 实地调研的方法 |
1.7.5.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特殊教育学校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调研分析 |
2.1. 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 |
2.1.1. 我国近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 |
2.1.2. 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趋势 |
2.1.3. 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动力 |
2.2. 盲校调研概述 |
2.2.1. 北京市盲人学校 |
2.2.2. 浙江省盲人学校 |
2.2.3. 上海市盲童学校 |
2.2.4. 南京市盲人学校 |
2.3. 聋校调研概述 |
2.3.1. 广州市聋人学校 |
2.3.2. 杭州市聋人学校 |
2.4. 培智学校调研概述 |
2.4.1. 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 |
2.4.2.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 |
2.4.3. 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 |
2.5. 其他及综合类学校调研概述 |
2.5.1. 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
2.5.2. 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
2.5.3. 上海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 |
2.6. 国外特殊教育学校 |
2.6.1. 加劳德特大学(Gallaudet) |
2.6.2. 德国艾希施泰特特殊教育中心 |
2.6.3. 美国羽毛河学院 |
2.7. 调研分析 |
2.7.1. 特殊教育资源配置 |
2.7.2. 选址及规模 |
2.7.3. 总平面布局 |
2.7.4. 功能用房 |
2.7.5. 教学设施 |
2.7.6. 细部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殊儿童的障碍特征与对空间需求分析 |
3.1. 特殊儿童的感觉特征及行为特点 |
3.1.1. 障碍学生的感觉缺陷特点 |
3.1.2. 感觉统合失调 |
3.2. 特殊儿童的知觉特征及行为特点 |
3.2.1. 知觉能力不足 |
3.2.2. 抽象思维能力弱 |
3.2.3. 空间认知能力有限 |
3.3. 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行为特点 |
3.3.1. 语言和言语障碍 |
3.3.2. 过度情绪敏感 |
3.4. 特殊儿童的身体发展特征及行为特点 |
3.4.1. 障碍特点 |
3.4.2. 对空间需求分析 |
3.5. 行为需求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特殊行为的空间设计策略 |
4.1. 空间设计策略的原则 |
4.2. 保证多种学习行为的空间策略 |
4.2.1. 教学组织的小班化策略 |
4.2.2. 普通教学单元的综合化策略 |
4.2.3. 教学空间的开放化策略 |
4.2.4. 教学生活空间的一体化策略 |
4.2.5. 康复教室的灵活化 |
4.3. 针对感觉能力不足的补偿化策略 |
4.3.1. 针对视觉障碍的感觉补偿 |
4.3.2. 针对听觉障碍的感觉补偿 |
4.3.3. 针对听力障碍的交流方式补偿 |
4.4. 减少环境干扰的分离化策略 |
4.4.1. 噪声干扰房间的分区布置 |
4.4.2. 空间节点干扰的优化处理 |
4.4.3. 视线干扰的遮挡处理 |
4.5. 补偿空间知觉能力的整合化策略 |
4.5.1. 增加空间表征 |
4.5.2. 简化空间关系 |
4.5.3. 设置触感地图 |
4.5.4. 标识系统的直观化 |
4.6. 弥补身体发展不足的安全化策略 |
4.6.1. 校园总体布局有利于疏散防灾 |
4.6.2. 建筑通行与疏散的合理组织 |
4.6.3. 细部日常安全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殊教育学校的选址与总平面布局 |
5.1. 选址与规模 |
5.1.1. 选址原则 |
5.1.2. 用地条件 |
5.1.3. 校园规模与指标 |
5.1.4. 用地构成 |
5.2. 总平面布局 |
5.2.1. 布局原则 |
5.2.2. 布局要点 |
5.2.3. 建筑布局模式 |
5.2.4. 室外场地布局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用房设计 |
6.1. 功能用房的构成 |
6.1.1. 功能用房的分类 |
6.1.2. 功能用房的组成 |
6.1.3. 功能用房的设计模式 |
6.2. 教学用房 |
6.2.1. 盲校普通教室 |
6.2.2. 聋校普通教室 |
6.2.3. 培智学校普通教室 |
6.2.4. 计算机教室 |
6.2.5. 美工教室 |
6.2.6. 实验室 |
6.2.7. 律动教室 |
6.2.8. 声乐及乐器教室 |
6.2.9. 劳动教室 |
6.2.10. 生活技能训练教室 |
6.2.11. 情景教室 |
6.2.12. 直观教室 |
6.2.13. 教具制作室 |
6.2.14. 盲文制作室 |
6.2.15. 唱游教室 |
6.3. 康复用房 |
6.3.1. 康复课程的设置 |
6.3.2. 康复用房的种类 |
6.3.3. 体育康复训练室 |
6.3.4. 心理咨询室 |
6.3.5. 感觉统合训练室 |
6.3.6. 视功能训练室 |
6.3.7. 听力检测室 |
6.3.8. 智力检测室 |
6.3.9. 多感官训练室 |
6.3.10. 语言训练室 |
6.3.11. 引导式训练室 |
6.3.12. 水疗室 |
6.3.13. 定向行走训练室 |
6.4. 公共活动与生活服务用房 |
6.4.1. 阅览室 |
6.4.2. 宿舍 |
6.5. 体育场馆 |
6.5.1. 风雨操场 |
6.5.2. 专项场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特殊教育学校的人性化细节设计 |
7.1. 无障碍设计 |
7.1.1. 无障碍设计的范畴 |
7.1.2. 通行无障碍设计 |
7.1.3. 操作无障碍设计 |
7.1.4. 认知无障碍设计 |
7.2. 室内环境设计 |
7.2.1. 照明设计 |
7.2.2. 声环境控制 |
7.2.3. 通风采暖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 |
研究的创新性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期刊文献 |
学位论文 |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沈阳建筑工程学院风雨操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地震动记录选取及其对风雨操场混合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D]. 马风龙. 新疆大学, 2021
- [3]走班制模式下雄安第三高中设计项目研究[D]. 郑沐昕.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基于性能提升的高校既有教学实训车间改造策略研究[D]. 葛葳.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5]面向数字孪生建筑的“信息-物理”交互策略研究[D]. 韩冬辰. 清华大学, 2020
- [6]寒冷地区校园综合体的低能耗模块化设计研究[D]. 高力强. 天津大学, 2019(06)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基于体力活动促进的寒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策略研究[D]. 王墨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体育馆功能配置策略研究[D]. 卢晓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10]基于特殊儿童障碍特征的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研究[D]. 张翼.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