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发现大型优质石墨矿藏(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赵鑫[2](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杨镇[3](2020)在《东周时期齐国水晶玛瑙制品初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周玉礼器发现数量较多,不同色质、形制的玉器在功能和象征系统上存有差异,是这一时期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周列国开始大量使用水晶玛瑙制品,其背后应具有较深刻的社会背景。截至目前,有关玉器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但仍缺少从用料角度详细考察水晶、玛瑙等代玉用品的研究,尤其探究其与社会、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仍显不足。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东周时期最具典型、发现数量最多的齐地水晶玛瑙制品为研究对象(共计3000多件),在系统梳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探讨其使用细节与开发利用背景,同时利用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进一步探讨其生产工艺、文化属性等问题。由于水晶玛瑙制品发现较少,研究也较少,可供参考和引用的资料也就极为有限。一方面,水晶玛瑙制品的使用细节主要依托传统考古学方法,依据出土情境、文献史料和其他考古材料进行佐证,部分结论尚需实证;另一方面,水晶玛瑙资源的开发利用仅依靠传统的考古学分析难以实现其基本的研究目的。受限于上述材料与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是根据齐国水晶玛瑙制品的材质与形制特点,初步建立反映其生产属性和文化属性的考古学分类标准,在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关键时间节点,重点解读其使用细节和开发利用背景等基本问题。截止目前,在已有的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的基础之上,按其用途可将齐地出土水晶玛瑙制品初步分为佩饰用品和丧葬用品两类,其中佩饰用品可分为头饰、项饰、腕饰、指饰和组佩饰五类,组佩饰又可分为胸饰、肩饰、腰饰、足饰等四类,丧葬用品主要分为棺饰和口琀两类。不同用途的水晶玛瑙制品在使用对象上略有差别,单件的水晶玛瑙制品使用较广泛,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中小官吏或者富裕平民均可佩戴或随葬,而组佩饰等串饰主要见于等级较高的贵族及妾侍幸臣之属,这种现象反映了使用者在身份与性别上仍具有一定的等级身份约束,但这种限制在战国时期似乎并不严格。根据历代文献和现代地质资料,山东地区的水晶与玛瑙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南部和胶东半岛。春秋中晚期以降,伴随着齐国不断的扩张进而逐渐控制了这些产地,并付诸实践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综合价值等因素判断,齐国水晶与玛瑙的原料获取形式应为就近取材,春战之际的产地可能在泰沂山脉附近及胶东半岛,之后产地有可能随之增多。生产与消费地点主要在齐都临淄地区,生产与流通环节可能采取了“工商食官”模式,即由官府统销统购,这也可能是齐国水晶玛瑙制品尤其绚丽繁缛的水晶玛瑙组佩饰集中出土于临淄地区的重要原因。目前全国各地发现的东周水晶玛瑙制品在质料、种类和组合上既有共性又存有差异,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不同的生产属性和文化属性决定的。齐国作为东周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随着治玉技术的进步、商业的通达等各项因素,通过朝贡、聘纳、赏赐、战争、虏获、贸易等不同的交流手段,为齐国水晶玛瑙制品在东周列国间的使用与流通奠定了基础。周室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区域本位观念增强,地域文化随之兴起,至春战之际齐国出现了以水晶玛瑙制品为主的用玉特点,齐地风格的水晶玛瑙制品常见于齐、鲁及中原地区,而基本不见于秦、楚等地,这可能反映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差异。总之,具有齐地特色的水晶玛瑙组佩饰实际发胎于周王室的礼乐制度,随着战国时期佩玉制度的趋同,这种现象在宏观上反映了中原礼制文明具有共同的文化特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秦汉大一统文化格局即将形成。由于本文主要根据现有材料和相关资料进行解读,研究过程多有不足,部分结论尚待实证。本文研究对象为东周齐国水晶玛瑙制品,可以通过探索东周时期不同选料背景下的玉石制品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互动关系,以此解读东周时期区域性玉石资源开发利用的本来面貌。
韩菁旭[4](2020)在《中国PM煤炭集团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条件,在较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煤炭工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关键性行业。平顶山地处河南省中西部,依靠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高速增长了五十多年,综合实力一度排在河南省各地市的前列。但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家对重工业的节能减排要求,很多重污染企业纷纷关停,这就对以煤炭所在的第二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平顶山市出现了GDP连年下滑的困境。如何在困境中实现能源资源型企业的成功转型,不仅是PM煤炭集团在考虑的问题,也是全国能源资源型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PM煤炭集团是平顶山重点国有大型企业,建成于平顶山煤炭业开发初期,随着其战略结构调整、重组合并、混合所有制改革,集团逐渐发展成为平顶山经济支柱。但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环境下,随着煤炭“黄金十年”一去不复返,随着新能源开发、进口煤挤压、全球气候变暖、PM2.5污染程度加剧、节能减排制约和能源新技术革命等形势的进一步冲击,PM煤炭集团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转型发展已经成为集团生存的必然选择。但是集团目前转型效果并不明显,作为PM煤炭集团主要盈利项目的煤矿,仍然是企业转型的关键环节,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不断优化PM煤炭集团的战略转型方法和思路。本文首先阐述了PM煤炭集团发展历程、转型进展,分析目前PM煤炭集团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运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多元化经营管理理论,在对其转型现状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运用PEST分析法分析其外部环境、分析其内部环境的资源和经营现状、标杆法分析了转型成功的企业案例经验。通过对PM煤炭集团转型进行研究,发现集团目前在产业、技术、人力、管理、环保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该企业进一步转型方向,提出通过优化资产组合、加强科技支撑、健全人才体系、深化管理改革、构建绿色产业五个相对应的优化方案,在企业技术、制度、资金内部保障和国家、地方政策外部保障的前提下,寻求强大合作伙伴,改善该集团目前转型的困境,同时为其他类似煤炭企业的合理转型提供借鉴。
于晓飞,龙宝林,赵立群,公凡影,吕鑫,王春女,张家瑞[5](2019)在《新中国矿产勘查进展与未来重点勘查方向》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历经2个时期、6个发展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初的50年里,取得了丰硕成果,发现与评价了江西德兴等一批矿床,满足了我国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21世纪初,特别是地质大调查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新发现矿产地2700余处,铀、铜、钼、钨、金、铅锌、锰、石墨、锂等矿种发现了一批世界级超大型矿床,初步形成了75个能源资源保障基地,东西并重的矿产勘查格局已经呈现。目前,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基本完成,煤炭、铀矿、铜、铝、金、铅锌、镍、钨、钼、锂、石墨、钛矿、萤石、硅藻土等18个矿种已提前完成目标任务。本文对我国矿产资源的资源禀赋、供需状况、未来需求开展"三位一体"因素分析,采取12个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开展二维体系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铁、铝、铜、铅、锌、萤石、磷、钾盐、铬、锰、镍、金、锡、钴、铌、锂、钛、钨、锑、石墨等20种为我国未来10~15年重点勘查矿种。
李辰元[6](2019)在《渤海国铜铁矿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渤海国作为唐代由生活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的,以粟末靺鞨贵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从公元698年首领大祚荣建政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后的公元926年,成功的建立了覆盖今中朝俄三国土地的“海东盛国”。在针对渤海国的历史研究中,能够看到渤海国作为地区重要的政治势力与周边各国之间的各个维度的互动交流,除了大量的农牧渔猎产品外,诸如“渤海熟铜”、“位城之铁”等的金属手工业产品在贸易过程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份额。本研究以近几十年来丰富的唐渤海国考古材料为基础,借助现代地矿数据和冶金工程技术研究原理,由科学技术史的视角出发对渤海国青铜和钢铁手工业技术发展进行梳理。研究主要针对吉林省、黑龙江省及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的渤海国遗址中出土采集的与矿冶活动相关的遗物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以临江六道沟铜矿遗址群、渤海上京城遗址克拉斯基诺遗址为代表的发现生产加工遗迹的地点进行实地踏查并参与田野发掘工作,从而较为系统的就铜和钢铁产业的生产链条,从矿石开采冶炼到原料处理加工再到产品贸易流转进行推演研究。研究使用金相显微观察、电子显微镜能谱检测、X射线荧光分析等传统的冶金考古研究方法对矿石、炉渣、耐火材料、器物、矿山、炼炉等遗物遗迹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分析讨论了渤海国冰铜冶炼技术体系、青铜器原料成分以及制造的特征、生铁冶炼生产技术、钢铁器物生产工艺等一系列在大型都邑遗址和小型生活聚落中的应用与发展。分别从铜和钢铁采冶生产两条主线对渤海国的手工业架构进行复原,用详实的基础检测数据,结合金属生产技术在渤海国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重要作用,帮助考古历史研究更好的探讨渤海国本身的社会变迁,从更多维度理解同周边唐、契丹、日本等各势力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历史演绎过程。并给予研究发现对渤海国及周边地区的矿冶考古和历史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了简明的规划和说明。
常昊[7](2019)在《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重要挑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而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向低碳产业园转型势在必得。我国的工业园区也积极地向低碳园区逐渐转型。本文以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的转型建设为切入点,从自然基础、园区规划、石墨产业发展、低碳产业园建设现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概况。通过对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的建设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产业园目前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产业园区主要问题:一是政府主导为主,缺少低碳产业园发展的外部政策扶持;二是缺乏企业自发参与的利益激励机制;三是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低碳产业园发展目标不明确,碳排放统计体系不健全。据此分析,以及借鉴国内外低碳产业园的建设经验,本文提出了低碳园区建设和调整的思路和建设方案,并对重点建设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编制项目进度控制方案和实施计划,最后提出推进园区建设项目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政策保障等措施建议。通过对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研究,为国内其他低碳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巨虹[8](2019)在《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就是工业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为主要理论依托探讨了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交互影响,按照“空间统计—空间分析—原因探究”的层级逻辑,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工业企业的空间分布演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选取陕西工业企业变化最快最集中的十余年(2003-2013),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利用爬虫技术获取工业企业的位置坐标,并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分别以点数据和面数据对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和空间自相关等地理信息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十余年间陕西省的工业企业空间格局从原来的单一核心转变为双核心结构——即西安市与榆林市两个增长极,且产业发展重心不同,为差异化的双核心发展模式。传统核心区西安市的工业企业向外围疏散的趋势非常显着,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但是仍然以近郊疏散为主;西安与咸阳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辐射带动整个关中及陕南地区;关中平原继续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式发展格局,在原有东西向点-轴空间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向带状网络空间模式演化,产业结构明显向高新技术的专用设备制造和生物制药等倾斜;十余年间陕北的工业企业空间格局变化最为显着,从原来的边缘区一跃成为了核心区之一。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陕北形成了以能源化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主要以榆林市的神木-府谷区域为核心。(2)陕西省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代表了区域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率高的企业竞争力也会比较强,因此,其无论是对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陕西省各区县的工业企业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其中DEA超效率的结果表明:各区县之间横向比较显示生产效率差异比较大,处在明显非有效区间的区县比较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DEA-M指数的测算结果显示,这十余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较快增长,且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保持了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同步增长趋势。(3)全要素生产率对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为了探寻全要素生产率对区域内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将滞后一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自变量之一,与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空间分布的因素一起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对企业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显着,但是与企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只是其相关系数的空间差异很大,西安咸阳及其外围区域为负相关,陕北区域则为正相关。进一步采用地理探测器对企业分布的空间分异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对其具有比较显着的解释力,这个结果证实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企业空间分布演化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建构。(4)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各二位数产业的区位商的变化代表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即自变量;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因变量建立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陕西省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其区位商存在正向相关性,即专业化程度越高,全要素生产率也越高。同时具有空间关联的其他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会引起该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方向变动。总之,本文通过一系列相关性研究,验证了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空间结构的演变可能会受到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而区域内各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又会受到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这个结论对区域工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区域工业发展是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式还是产业转型的路径突破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二者之间的互动联系。
李海磊[9](2019)在《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绘画形式之一。色彩是壁画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和手段,也是壁画最重要、最活跃的视觉元素。古代壁画色彩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研究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和色彩理论重要的实物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社会习俗、审美风尚和色彩观念的变迁。4-6世纪是中国壁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点,在中国古代壁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研究汉唐绘画之变和色彩观念变迁不可或缺的艺术遗存。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丝绸之路沿线形成纷繁复杂、类型多样的壁画色彩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区域性、差异性、宗教性的时代特征。本文选择保存较为完好的墓室壁画和石窟壁画作为观察中心,以壁画色彩技术作为切入点,在积极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基础上,采用文化地理学、考古类型学、统计分析、色彩图谱分析等方法,对壁画区位分布与类型、色彩观念及对壁画用色影响、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颜料与色彩技术、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色彩组配规律与风格样式、色彩结构与颜色变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同时结合古文献中相关颜料记载与现代矿藏勘探成果,借鉴现代科学仪器对壁画颜料检测成果,较为完整地统计分析壁画使用的颜料种类、属性、产地、流通及消费区域,制作壁画分布与矿物颜料分布图表。最后初步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的方法和步骤,希望能为壁画色彩保护修复与临摹复原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为中国古代壁画色彩体系建构提供帮助。当然,本文尝试性提出建构壁画色彩标系,或许还存在一些不完整和不足之处,今后还需继续补充与完善,也希望引起学术界对古代壁画色彩研究的重视,能够寻找到解决古代壁画色彩变量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周敏[10](2019)在《汉代铁器艺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两汉铁器遗存和出土物的日渐丰富,如何在汉代器物工艺和时代文化语境中认识其类型、制度、主体与艺术价值,是一个亟待开展的课题。为此,必须打破汉代铁器工具价值的惯有思维,在两汉社会文化情境中,讨论它对“铁器时代”两汉时段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价值。汉代政府将铁视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政治稳定的关键,故两汉铁器艺术,在战国、秦代的基础上,得到国家层面自觉的制度化推进。工艺技术上,铁矿开采、冶炼技术、加工工艺,尤其是炼钢技术的突破,促动了整个冶铁工业的变革;器物功能上,铁器加工的简便、高效与精巧化,使得农业、手工业器具,以及生活用具、兵器、其他装饰性器物应运而生,不仅满足汉代广大平民阶层生产与生活之需,也是地主贵胄阶层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器物类型,一些器物还在社会礼仪与祭祀活动中展现精神功能;生产主体上,两汉铁器遵循先秦以来“百工造物”的传统,依赖充列铁官机构中的员吏和生产一线的卒、徒、工匠;管理制度上,两汉着力推行官营模式,紧缩私营,又将其纳入中枢和地方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专职铁官予以监管,保障了铁的开采、冶炼和器物加工的规模与效率;造型审美上,两汉铁器以其内含简括的形式美感与朴素自然的风格趋向,反映两汉百姓对美的质朴追求,体现工匠功能优先与形式充足的造物意识,蕴含人器以和的造物观念;工具价值上,铁器带来技术性革命,它提升了陶瓷工艺、汉代石刻、木雕、玉雕、砖瓦将作等工艺的效率,开拓了造型艺术材料提取、工艺加工和审美表现的能力,促生汉代艺术的多样风格。论文把技术背景、器物类型、管理制度、创作主体、审美与文化、价值影响看作阐释汉代铁器艺术的六个维度,认为只有从单个铁器,走向器物的综合应用,只有透过静态实物,观察器物的生产与使用,体察背后人的思想、观念与环境,才能相对客观地认识到,汉代铁器艺术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它面向汉代社会的大多数,在实用、简便的日常生产与消耗中,促成汉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因此,它理应被视为汉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二、河北发现大型优质石墨矿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发现大型优质石墨矿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东周时期齐国水晶玛瑙制品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 |
一、水晶、玛瑙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水晶玛瑙制品的器名问题 |
三、材料来源 |
第一章 水晶玛瑙制品的发现与研究概况 |
第一节 发现概况 |
一、20世纪70—90年代 |
二、新世纪以来 |
第二节 研究简史 |
一、金石学与古器物学研究阶段 |
二、考古学综合研究阶段 |
第二章 水晶玛瑙制品的分类与断代 |
第一节 分类 |
一、以颜色与质地为标准的分类 |
二、以形制与用途为标准的分类 |
第二节 断代 |
一、典型墓葬的年代分析 |
二、水晶玛瑙制品的断代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水晶玛瑙制品的使用分析 |
第一节 分类与用途 |
一、佩饰用品 |
二、丧葬用品 |
第二节 使用者身份与性别分析 |
一、使用者身份 |
二、使用者性别 |
第三节 附论古代食用水晶的文献依据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齐国水晶玛瑙资源开发利用背景分析 |
第一节 山东现代水晶与玛瑙产地梳理 |
一、山东现代水晶产地梳理 |
二、山东现代玛瑙产地梳理 |
第二节 山东水晶玛瑙资源的开发利用历程分析 |
一、近现代以来的开发利用状况 |
二、清代及以前的开发利用状况 |
三、东周齐国水晶玛瑙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
第三节 齐国占有水晶玛瑙产地过程分析 |
一、齐国占有汶阳水晶玛瑙产地过程 |
二、齐国占有胶东水晶玛瑙产地过程 |
三、齐国占有莒地及淮北水晶玛瑙产地过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齐国水晶玛瑙制品相关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齐国水晶玛瑙制品的生产与组织 |
一、生产工艺问题 |
二、生产与管理组织 |
第二节 齐国水晶玛瑙制品所反映的文化互动过程 |
一、齐地所见水晶玛瑙制品 |
二、其他地区所见水晶玛瑙制品 |
第三节 水晶玛瑙制品反映的文化与社会 |
一、水晶玛瑙制品的文化来源 |
二、齐地水晶玛瑙制品出现与衰落的社会背景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中国PM煤炭集团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三节 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PM煤炭集团发展过程及出现的问题 |
第一节 PM煤炭集团发展过程简介 |
第二节 PM煤炭集团发展现状 |
一 经营现状 |
二 投资规划 |
第三节 PM煤炭集团转型阶段存在的问题 |
一 产业发展不均衡 |
二 产品现代化程度较低 |
三 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低 |
四 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
五 安全环保基础不牢靠 |
第三章 PM煤炭集团转型发展战略分析 |
第一节 PM煤炭集团转型外部环境分析 |
一 政治和法律环境(P) |
二 经济环境(E) |
三 社会文化环境(S) |
四 技术环境(T) |
第二节 PM煤炭集团转型内部环境分析 |
一 企业资源分析 |
二 经营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标杆企业分析 |
一 国际经验借鉴 |
二 国内经验借鉴 |
第四章 探索PM煤炭集团转型优化方向 |
第一节 优化调整资产组合 |
一 改善企业资产组合 |
二 平衡产业发展结构 |
第二节 科技推动产业升级 |
一 煤炭领域升级 |
二 尼龙领域升级 |
三 化工领域升级 |
四 新材料领域升级 |
第三节 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
一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
二 建立合理人才任用和选拔机制 |
三 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奖励措施 |
第四节 深化内部管理改革 |
一 消化低效能和亏损企业 |
二 优化公司管理体系 |
第五节 构建环保绿色产业 |
一 企业内部节能减排 |
二 企业未来绿色产业 |
第五章 PM煤炭集团企业转型实施保障措施 |
第一节 企业转型内部保障 |
一 技术保障 |
二 制度保障 |
三 资金保障 |
第二节 企业转型外部保障 |
一 跟随国家政策方向 |
二 本地区政府支持 |
三 寻求强大合作伙伴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新中国矿产勘查进展与未来重点勘查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产勘查发展阶段 |
1.1 20世纪矿产勘查 |
1.1.1 起步阶段(1949~1957年) |
1.1.2 调整阶段(1958~1965年) |
1.1.3 缓慢发展阶段(1966~1980年) |
1.1.4 改革开放阶段(1981~1998年) |
1.2 21世纪矿产勘查 |
1.2.1 地质大调查阶段(1999~2005年) |
1.2.2 找矿突破阶段(2006~2018年) |
2 20世纪勘查成就 |
2.1 能源矿产 |
2.2 黑色金属矿产 |
2.3 有色金属矿产 |
2.4 贵金属矿产 |
3 21世纪勘查进展 |
3.1 地质大调查进展及成果 |
3.2 找矿突破进展及成果 |
4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完成情况 |
4.1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基本完成 |
4.2 科技创新促进找矿突破 |
4.3 矿产勘查逐渐走向深部 |
4.4 绿色勘查贯穿于矿产勘查的全过程 |
5 未来重点勘查矿产 |
5.1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
5.2 未来主要固体矿产分析 |
6 新时代矿产勘查方向的几点思考 |
6.1 能源矿产 |
6.2 大宗紧缺矿产 |
6.3 优势矿产 |
6.4 战略新兴产业矿产 |
(6)渤海国铜铁矿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地矿资源资料 |
2.2 历史考古研究 |
2.3 金属器物研究 |
3 研究思路 |
3.1 研究方法论证 |
3.2 研究实践路线 |
4 青铜生产研究 |
4.1 采冶遗址调查研究 |
4.1.1 古矿洞遗址 |
4.1.2 铜冶炼遗址 |
4.2 采冶样品检测分析 |
4.2.1 矿石样品检测 |
4.2.2 炉渣样品检测 |
4.2.3 数据分析讨论 |
4.3 合金制造遗物研究 |
4.3.1 合金炉渣检测 |
4.3.2 铜制遗物检测 |
4.3.3 铜器无损检测 |
4.3.4 成分聚类分析 |
4.4 铜器生产小结 |
5 钢铁生产研究 |
5.1 冶炼遗址研究 |
5.2 冶炼遗物检测 |
5.3 加工遗物研究 |
5.3.1 大型遗址生产 |
5.3.2 小型遗址生产 |
5.4 钢铁生产小结 |
6 讨论及结论 |
6.1 青铜生产体系 |
6.2 钢铁生产体系 |
6.3 研究结论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相关数据汇总 |
附录B 研究相关样品图例 |
矿石样品 |
炉渣样品 |
金属样品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石墨新材料方面 |
1.3.2 低碳城镇建设发展方面 |
1.3.3 低碳园区建设发展方面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石墨新材料相关概念 |
2.2 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低碳经济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项目管理理论概述 |
2.3.1 项目管理的概念 |
2.3.2 项目管理的过程 |
2.3.3 项目管理的方法 |
3.国内外低碳园区建设的经验范式 |
3.1 再生利用型模式 |
3.1.1 日本北九州生态城 |
3.1.2 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 |
3.1.3 再生利用型的特点 |
3.2 产业耦合型模式 |
3.2.1 丹麦卡伦堡循环经济生态园 |
3.2.2 内蒙古鄂托克经济开发区 |
3.2.3 产业耦合型的特点 |
3.3 清洁生产型模式 |
3.3.1 美国切塔努嘎生态工业园 |
3.3.2 天津滨海高新区花苑科技园 |
3.3.3 清洁生产型的特点 |
3.4 国内外低碳园区经验总结 |
4.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SWOT分析 |
4.1 Y镇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4.1.1 园区空间布局 |
4.1.2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
4.1.3 现有园区入驻情况 |
4.2 Y镇产业园区发展优势 |
4.2.1 资源禀赋优势 |
4.2.2 产业基础优势 |
4.2.3 制度环境优势 |
4.3 Y镇产业园区发展劣势 |
4.4 Y镇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机遇 |
4.5 Y镇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4.6 SWOT分析矩阵 |
5.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建设规划 |
5.1 目标与使命 |
5.2 优化调整思路 |
5.3 总体布局规划与调整 |
5.4 重点建设工程 |
6.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进度控制 |
6.1 产业园项目建设任务分解 |
6.1.1 工作分解结构 |
6.1.2 责任矩阵构建 |
6.1.3 工作先后关系 |
6.1.4 估算整体项目的工作持续时间 |
6.1.5 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网络图 |
6.1.6 确定关键路线 |
6.1.7 进度计划甘特图 |
6.2 产业园建设项目流程控制 |
6.3 产业园建设进度控制 |
7.推进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
7.1 组织保障 |
7.2 制度和政策保障 |
7.3 资金保障 |
7.4 宣传保障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 |
1.2.1 经典区位理论 |
1.2.2 现代区位理论 |
1.2.3 产业集群主要理论 |
1.2.4 新经济地理学 |
1.2.5 演化经济地理学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本文研究框架 |
2.1 工业企业空间结构及演化 |
2.1.1 关于度量企业空间集聚方法的研究 |
2.1.2 基于大尺度的研究 |
2.1.3 基于小尺度的研究 |
2.2 全要素生产率 |
2.2.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2.2 分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2.3 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2.4 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
2.3 研究框架构建 |
2.3.1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演化机制 |
2.3.2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路径依赖 |
2.3.3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路径突破 |
2.3.4 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 |
第三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发展概况 |
3.1 自然地理特征与三大经济区划 |
3.1.1 陕西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
3.1.2 三大经济区域 |
3.2 西部大开发前陕西省工业发展概况 |
3.2.1 工业化初期 |
3.2.2 工业化结构调整期 |
3.2.3 起飞发展期 |
3.3 西部大开发以后的快速发展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演化分析 |
4.1 数据处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基于POI数据的工业产业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
4.2.1 基于标准差椭圆的分析 |
4.2.2 全体工业企业核密度变化 |
4.2.3 按企业控股情况分类的企业核密度变化 |
4.2.4 按行业分类的企业核密度变化 |
4.2.5 制造业细分行业企业的核密度变化 |
4.3 县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 |
4.3.1 县域工业企业空间分布 |
4.3.2 空间自相关和热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空间分布 |
5.1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 |
5.2 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5.2.1 分区县的DEA超效率测算 |
5.2.2 分行业的DEA超效率测算 |
5.3 基于DEA-M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5.3.1 DEA-M指数模型 |
5.3.2 分年度DEA-M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5.3.3 分县域DEA-M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5.3.4 分县域分年度的DEA-M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
5.4 二位数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要素生产率对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 |
6.1 影响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因素 |
6.2 地理加权回归 |
6.2.1 筛选显着性变量 |
6.2.2 地理加权回归结果分析 |
6.2.3 探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6.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分析 |
6.3.1 q统计量分析 |
6.3.2 交互作用探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陕西省工业企业空间结构演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7.1 模型与变量 |
7.2 数据处理 |
7.2.1 区位商 |
7.2.2 产业关联 |
7.3 回归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说明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4-6世纪北方地区壁画分布与类型 |
第一节 中原地区墓室壁画 |
一、以平城—洛阳为中心北魏墓室壁画 |
二、以邺城—晋阳为中心东魏北齐墓室壁画 |
三、以长安为中心的西魏北周墓室壁画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墓室和石窟壁画 |
一、河西地区墓室壁画 |
二、龟兹石窟壁画 |
三、敦煌莫高窟壁画 |
四、其它石窟壁画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墓室壁画 |
一、辽东地区三燕墓室壁画 |
二、集安高句丽墓室壁画 |
小结 |
第二章 4-6世纪色彩观转变及其在壁画上的体现 |
第一节 “五行五色”色彩观 |
一、“五行五色”对绘画色彩的影响 |
二、北朝“尚色”变迁 |
第二节 绘画色彩论 |
一、以色貌色 |
二、随类赋彩 |
第三节 佛教传播与佛教色彩观 |
一、佛经中“色”、“色空”、“色相”释义表达 |
二、佛教“色光”观 |
三、佛教色彩观在石窟壁画中体现 |
第四节 中亚壁画色彩观影响 |
一、中亚粟特壁画色彩特点 |
二、中亚壁画对西域壁画色彩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4-6世纪壁画制作过程中的色彩技术 |
第一节 支撑体与地仗制作材料工艺 |
一、壁画支撑体 |
二、地仗制作材料与工艺 |
第二节 颜料研制与调配技术 |
一、颜料研制技术 |
二、颜料调配与胶结剂 |
三、矿物颜料性能与发色原理 |
第三节 壁画施彩程序与着色技法 |
一、壁画施彩程序与“色标” |
二、着色技法 |
第四节 匠师迁徙与绘画技术交流 |
一、龟兹地区匠师来源 |
二、敦煌地区匠师制度与分工 |
小结 |
第四章 壁画颜料颜色与色彩结构 |
第一节 颜色类别及颜料属性 |
一、红色系列 |
二、黄色系列 |
三、蓝色系列 |
四、绿色系列 |
五、黑色系列 |
六、白色系列 |
第二节 颜料产地与流通 |
一、矿物颜料产地分布 |
二、颜料消费与流通 |
第三节 壁画颜色变量分析 |
一、壁画颜色变量 |
二、壁画变色影响因素 |
三、壁画颜色层分析 |
第四节 壁画色彩结构与组配规律 |
一、壁画中色彩对比应用 |
二、菱形格图式与色彩组配规律 |
三、仿木结构凹凸色块组配规律 |
小结 |
第五章 壁画色彩技术理论及应用 |
第一节 壁画颜料分析检测技术 |
第二节 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
一、壁画颜色样品选择标准 |
二、壁画色彩标系建构方法 |
第三节 壁画色彩保护与修复 |
一、壁画色彩保护修复原则与方法 |
二、墓室壁画色彩修复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壁画色彩临摹与复原色彩校准 |
一、壁画色彩临摹理念与方法 |
二、复原性临摹的色彩校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汉代铁器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铁器”与“铁器艺术” |
三、资料综述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局限性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技术背景 |
第一节 铁矿的初识与分布记载 |
一、铁矿的初识与使用 |
二、铁矿的地域分布与采铁记载 |
第二节 采冶矿知识的进步 |
一、找铁矿的标志 |
二、采矿的方法 |
第三节 冶铁术的起源与发展 |
一、冶铁术的起源 |
二、冶铁术的发展 |
三、炼钢技术的进步 |
四、铸造加工工艺的演进 |
小结 |
第二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基本分类 |
第一节 铁器制作工具 |
一、开采与冶炼工具 |
二、铁的熔化与铸造工具 |
三、铁器柔化处理工具 |
四、炒钢与锻造工具 |
第二节 铁质农具与兵器 |
一、铁质农具 |
二、铁质兵器 |
第三节 铁质工具与生活用具 |
一、铁质工具 |
二、铁质生活用具 |
小结 |
第三章 汉代铁器艺术发展的制度因素 |
第一节 铁器的经营政策 |
一、“纵民鼓铸”到“盐铁专营” |
二、“专营”与“官私并存”的交替 |
第二节 铁器的管理体制 |
一、少府系统 |
二、大司农系统 |
三、水衡都尉与太仆 |
四、郡守与都尉 |
第三节 铁官的组织构成 |
一、铁官的性质与命名 |
二、铁官与郡县的关系 |
三、铁官作坊内部体制 |
小结 |
第四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创作主体 |
第一节 创作主体与奴隶 |
一、冶铁与奴隶的关系 |
二、官私铁业中的奴隶成分 |
第二节 铁作坊生产的人员构成 |
一、管理生产的低级小吏 |
二、承担生产的劳动者构成 |
第三节 创作主体:卒、徒与工匠 |
一、卒 |
二、徒 |
三、工匠 |
第四节 铁匠的风俗信仰 |
一、铁匠的行业风俗 |
二、铁匠的信仰 |
小结 |
第五章 汉代铁器艺术的审美与文化 |
第一节 汉代铁器的造型分析 |
一、功能分区与造型结构 |
二、从材料组合看造型元素 |
三、个性化的装饰手法 |
第二节 汉代铁器的形式风格 |
一、内含简阔的形式美感 |
二、朴素自然的风格类型 |
第三节 汉代铁器的文化承载 |
一、装饰与娱乐 |
二、祭祀与礼仪 |
第四节 汉代铁器的造物思想 |
一、内敛实用的造物意识 |
二、“和”的造物观念 |
小结 |
第六章 汉代铁器艺术对其他造型艺术的影响 |
第一节 铁器对铜器的消减与推动 |
一、铜镜的商品化 |
二、錾刻纹铜器的流行 |
三、铜钱流通的减少 |
四、铁器物参拜祈福的普遍化 |
第二节 冶铁对陶瓷艺术发展的影响 |
一、鼓风设备带来的瓷器发展 |
二、冶铁场中的“窑”制品的多样性 |
三、铁匠的冶铁与陶工的彩釉 |
第三节 工具钢化带来的雕刻艺术的转变 |
一、铁制工具与碑刻 |
二、铁制工具与汉画像石的雕刻 |
三、铁质工具与玉器雕刻 |
四、铁制工具与建筑装饰 |
五、铁质工具之于阳刚精神 |
小结 |
结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致谢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四、河北发现大型优质石墨矿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3]东周时期齐国水晶玛瑙制品初论[D]. 杨镇. 山东大学, 2020(12)
- [4]中国PM煤炭集团战略转型研究[D]. 韩菁旭. 郑州大学, 2020(02)
- [5]新中国矿产勘查进展与未来重点勘查方向[J]. 于晓飞,龙宝林,赵立群,公凡影,吕鑫,王春女,张家瑞. 国土资源情报, 2019(12)
- [6]渤海国铜铁矿冶技术研究[D]. 李辰元.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7]Y镇石墨新材料低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研究[D]. 常昊. 青岛科技大学, 2019(01)
- [8]区域工业企业空间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关系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巨虹. 西北大学, 2019(01)
- [9]4-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壁画色彩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李海磊. 上海大学, 2019(02)
- [10]汉代铁器艺术研究[D]. 周敏.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