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江博[1](2018)在《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进入21世纪,社会生产和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对科技的推崇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最近5年来,科技创新这一提法逐步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和决定因素,不仅仅在国内生产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同时成为了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得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且真正意义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泉,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要程度,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显得突出和关键。随着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推动尤为重要。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科技创新大国,正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安全的重要空间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北斗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的指引和推动。本文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科技哲学、技术经济学、社会调查、系统科学的方法,对以北斗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路径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以寻求解决处于“竞争困境”中的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既阐明科技创新理论对北斗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又推动科技创新与北斗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文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选题的问题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创新、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等研究现状评述,阐明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重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多维度分析,指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并重点阐明全面创新赋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内涵。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北斗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以问题与需求导向入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突出强调北斗是我国科技创新技术的产物,剖析北斗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成果,并重点介绍北斗产业发展的困境与面临的挑战。通过与GPS对标分析,提出北斗技术突围的困境以及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为提出北斗产业发展策略奠定基础。第四章介绍科技创新对北斗技术与产业发展变革的推动影响。北斗技术和产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对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根源产生影响。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发展产生新变革、提出新要求、培育新能力、产生新影响,以及科技创新为北斗产业发展开辟新领域等。通过理论指引和实践研究,为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实施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五章重点介绍了我国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发展的策略。首先从战略层面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夯实平台战略,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布局;其次从战术层面入手,提出技术和行业应用创新,打牢北斗产业发展基础,开启产业化发展之路;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北斗产业发展规律,构建产业闭环;依托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生态系统;辅助金融创新,利用资本手段快速推动北斗产业发展;结合北斗全球组网的趋势,提出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实施北斗“走出去”,实现北斗产业发展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王文彦[2](2018)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贫困多发且高发,部分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总量多,整体贫困率相对较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民族地区既是短板,又是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此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的发展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时代话题,同时也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是实现民族团结的直接动因。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因此,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要依靠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以及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是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实践的推动密切相关,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社会生产的实践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来源于实践,新的发展实践催生理论新的发展,理论也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展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和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科技发展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和动力来源。作为一个系统开放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是指导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环境、文化等各种要素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武器。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理论中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独立自主与学习借鉴相结合发展科学技术等科技思想,是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推动了民族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作为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南和政策依据,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呈现出与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民族地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与民族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指导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动力价值、生态环保价值、科技人才价值和人的解放价值等多维价值;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维度、精神维度、价值维度和创新维度。在新时代,民族地区应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指导下,依据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全面加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构建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体系。通过加快民族地区特色科技资源开发、加强民族地区科研经费保障力度,加速民族地区传统科技产业改造升级等措施,推动民族地区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建立民族地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科学发展道路,增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帮助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建成“美丽中国”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从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为更好指导民族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雯文[3](2018)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高等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当借助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睿智和深邃,对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价值观及方法论的指导和统摄,在“理念”上进行转型和澄明,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发展之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论文研究得以开展的理论先导,一方面从史论论证维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演进及创新,另一方面运用这一方法论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对策思路。其要义:一是追本溯源。首先对马克思发展观的历史生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主要历程,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邓小平的开拓创新到江泽民的推进拓展、胡锦涛的深化突破直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为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敞开了宽广的理论视野。二是理论论证。论证了事实求是的理论基点、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和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从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论证。三是现实思考。从转型的缘起入手,指出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是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困境,并对这一困境进行归因分析。四是理论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在此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探讨了转型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诉求重建,并指明其理性承担。五是实践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作为转型发展的个案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有助于对我国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占据半壁江山的、正处于实践探索中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有具体的感性认识,并就这一类型的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转型发展”从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学科转型、师资队伍、科研导向、服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路径探索。
孙喆[4](2017)在《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林业局曾多次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支撑林业现代化建设,而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但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林业机械普及和利用率较低,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还十分薄弱。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创新驱动“三元四维”模型,并以此为研究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尝试分析了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其次总结并借鉴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具体经验;最后论述了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创新主体功能定位,并针对制度、技术、人才培养、文化环境的创新动力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以期为我国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梁宇[5](2012)在《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原有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区域异军突起、竞争力提升的决定性力量,支持区域技术创新的创新系统的构建已成为一个区域谋求崛起、实现赶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学者们不断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展开日趋深入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和部分发达地区。与之相比,对诸如黑龙江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及产业基础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是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依然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地方政府创新服务能力不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不高等许多问题制约着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黑龙江省必须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有效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产业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新时期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对该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论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论文的研究方向。接着对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归纳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介绍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模型建立。首先,论文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方面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设计进行了研究。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功能要素并构建了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接着分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素。最后,基于主体—功能观,系统的构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模型,该体系是由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组成。其中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是由人力资源投入、资金投入和信息资源投入组成,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由技术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转化系统组成,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是由科技成果、创新产品和创新产业组成,支撑系统由政策环境支撑、服务环境支撑、市场环境支撑组成。第三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学习机制、扩散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4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构建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探讨了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各个运行机制的内在关系,分析了各机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作用。第四部分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主体配置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4个维度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比较分析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最后是对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分别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技术创新主体系统、技术创新产出系统、技术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以及创新平台五个方面提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李薇薇[6](2012)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长期以来在“比较优势理论”和“技术借用理论”指引下“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政策使得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生产基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变成附庸,最终没能形成自主的核心专利、优势品牌和技术标准。尽管目前全球车市上传统动力汽车的霸主地位依旧牢不可破,但是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困局,汽车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业内共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虽然目前已有众多技术方案,但尚未达到完全定型的阶段,核心专利群还有待完善,该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体系还未成形。从现状来看,中国汽车企业之“弱”并不在制造,“弱”在知识产权,只有立足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路径创造”的效果。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完全有机会依靠自身技术能力完成主导设计,尽可能多地拥有相关产业领域中核心技术或“必要专利”,努力将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为同行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竞争战略。本文拟构建多层次、多维度、攻防兼备的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揭示并激励其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专利与自主品牌的创新与扩散的“催化剂”的功能。首先阐述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创新战略与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再以改进的SWOT分析结论作为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选择模型的实践分析基础。笔者立足于前述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综合分析的结论,提出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是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双重困局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实之选。在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循环系统各阶段须体现“环保公益”的考量,因循新能源汽车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实施路径,分别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战略和绿色商标战略,此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鉴于新能源汽车专利现状,我国自主车企须将绿色环保内核作为其战略科学制定的基础和有效实施的动力,以激励高质量绿色专利产出为目标探讨绿色技术研发中模仿创新路径,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后发跨越目标,开放合作创新模式下应灵活运用绿色专利公开与共享策略,实现创新资源的聚集和整合效应。同时将环保因素作为合理抗辩事由以应对未来商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纠纷和“标准”陷阱。加强绿色专利信息管理、绿色专利资产管理和绿色专利风险管理,实现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运营能力提升的目标。绿色消费趋势下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依据,不是绿色专利而是绿色商标及其营销宣传。本文建议确定统一“绿色”标准,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主设计绿色商标,树立绿色品牌意识。从立法、行政和司法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和环保声明进行严格审查与规制,杜绝“漂绿”营销行为,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造真正的、可靠的绿色消费环境。本文最后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比亚迪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提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绿色”转型是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之选,构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预案。这对于充分挖掘我国自主车企研发的后发优势,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冉庆国[7](2007)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流大都是从发达地区出发,对于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尚缺乏系统全面的论述,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为重要。因此,从欠发达地区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发展显得更为迫切。本文在界定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范围及产业集群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规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SWOT分析方法、网络和系统分析方法等,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劣势与产业集群优势,并建立二者耦合模型,指出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归纳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规模小,聚集程度低;产业关联少,专业化程度低,发展机制缺损;集群网络不健全;创新环境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以及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根据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形成一套有效的发展机制,培育一个完善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选择一种合适的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和竞争优势来源,认为网络关系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产业集群的成功与衰退,论述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是从核心网络层内部企业和企业的关联开始,引起辅助网络层的关联并形成一定的空间布局,同时在三个维度上进行调控,即微观维——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中观维——行业或市场结构调控,宏观维——政府监管。发展机制的核心是动力机制,它是由机遇、创业机制、网络协作和集体学习共同作用的正反馈系统,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而演化。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指在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机构、大学、政府等主体在一定网络关系基础上促进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功能就是推动创新,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决定力量。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驱动要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企业创新能力、集群知识、网络能力和创新环境,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共同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本文从我国各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的现实出发,依据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原则,构建了基于小城镇建设、基于工业园区发展、基于龙头企业网络、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本文针对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提高集群应变能力、规避集群风险,建设产业集群内外部网络并增强其联系,加强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建设,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等。同时,以黑龙江奶业集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确定加强网络联系、培育创新系统的战略重点,验证本文的一系列研究结论。
罗崇敏[8](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万金荣[9](2006)在《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使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世界各国除了在行政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之外,还都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层次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投入产业部门的进程,缩短由科学发现到工艺技术创新再到应用的周期,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商品,以提高本国综合国力。比较而言,虽然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很多,但实际转化为生产的科技成果数量却很少,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更少。这不能不引起对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影响因素,需经过一定的途径把科技成果与资金、设备、原材料、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通过科学的管理组织结合在一起的工程,涉及因素、环节很多,每个因素、环节都关系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科研管理方面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但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很滞后,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大都较为分散、零碎,停留在表象上,理论上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的开展,尽快开展系统深入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研究已迫在眉睫。所以,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过程进行系统的思考与研究,不仅理论上必要,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科技成果产业化涉及到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改善、采取的对策措施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论文从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经验入手,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及采取的有效措施,阐述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以及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并简述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化官、产、学协力机制,资金筹集机制和开放流动竞争的用人机制,进而较深刻地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造成我国科技成果较多,而产业化成果较少这一现象的原因,通过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析排序,找出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因素,并根据排序的结果进行有重点的分析,同时对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进行改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对我国现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最后,结合黑龙江省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对目前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因素在借鉴前文的层次分析方法(AHP)基础上进行排序分析,以具体实例来验证前文所作的研究,并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的独特特点,来为黑龙江省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提出促进其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即希望把研究的结果应用到我国的科技产业化生产实践中去,为我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尽微薄之力。
张兰英[10](2006)在《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人类社会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成为现代科技竞争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信息技术和服务产业化,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 然而,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有很大差距。本文以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必要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模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系统研究和比较分析等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体系、运行机制、发展模式、投入产出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措施,对促进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产业理论、农业信息与信息化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后发优势理论、跨越式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系统理论。基于上述理论,构建了农业信息产业化理论框架,即农业信息产业化内涵及特征、农业信息产业主体结构与功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环境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信息产业体系运行机制及农业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重点,并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与服务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信息用户需求、农业信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宏观战略的确立与发展等角度进行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了农业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在对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在分析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措施。 本研究结合黑龙江的实际,运用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对黑龙江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进行的实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有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本研究对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我国的农业信息产业,实现农业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二、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目标、方法及重难点 |
第二章 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理论基础 |
一、创新与科技创新 |
二、科技创新的构成 |
三、科技创新的运行模式 |
四、科技创新的运行机制 |
五、科技创新的保障机制 |
第二节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多维度分析 |
一、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
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实际价值 |
第三节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内涵 |
一、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要 |
二、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
第四节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及引领作用 |
一、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
二、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
第三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态势 |
第一节 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概况 |
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历程 |
二、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背景 |
三、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直接挑战 |
一、北斗技术层面面临的挑战 |
二、北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北斗产业面临GPS的竞争优势 |
一、北斗与GPS共性技术优势分析 |
二、北斗系统发展的创新特质分析 |
三、北斗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分析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的发展机遇 |
一、科技创新驱动北斗核心技术突破 |
二、科技创新促进北斗政策环境完善 |
三、科技创新推动北斗参与国际竞争 |
第四章 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未来发展影响 |
第一节 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产业技术新变革 |
一、创新型国家建设引导北斗产业系统发展 |
二、科技创新对北斗产业技术变革提出要求 |
第二节 科技创新培育北斗产业发展新能力 |
一、具备对产业发展关键性推动的能力 |
二、加强对行业应用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
第三节 科技创新促进北斗产业发展新影响 |
一、创新北斗产业商业模式 |
二、创新北斗产业金融支持 |
三、创新北斗产业管理体系 |
第四节 科技创新驱动北斗产业步入新领域 |
一、北斗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二、北斗产业发展领域预测 |
第五章 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产业加快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以顶层设计指引北斗产业健康发展 |
一、做好北斗产业顶层设计 |
二、夯实北斗产业平台建设 |
第二节 以技术创新夯实北斗产业发展基础 |
一、突破北斗关键核心技术瓶颈 |
二、加快北斗系统科技创新速度 |
三、提升北斗系统科技创新能力 |
第三节 以应用创新扩大北斗产业发展规模 |
一、加强军民融合应用创新 |
二、加大民用市场应用创新 |
第四节 以模式创新构建北斗产业发展闭环 |
一、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
二、创新市场化的商业模式 |
第五节 以协同创新打造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
一、深化国家政策指引 |
二、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
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
四、推动技术人才培养 |
第六节 以金融创新注入北斗产业发展活力 |
一、发挥北斗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 |
二、推动政府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角色 |
第七节 以国际化战略布局提升北斗全球竞争话语权 |
一、抓紧制定北斗国际化战略发展策略 |
二、加快实施北斗国际化战略布局步伐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思考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相关概念的阐释与说明 |
(一)科学 |
(二)技术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 |
(四)民族地区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工作的思想 |
(一)推动科技发展是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 |
(二)发展科技是优化民族工作的重要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关系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是良好民族关系构建的基础 |
(二)发展科技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 |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包含发展科技的内容 |
(二)科技发展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培养民族地区科技人才的思想 |
(一)科技人才培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
(二)科技人才任用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 |
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发展与民族共同繁荣的思想 |
(一)科技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发展 |
(二)发展科技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实践 |
(一)科技扶贫的落实:通过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 |
(二)科技扶贫的推进:通过科技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三)科技扶贫的深入:通过科技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 |
二、民族地区推进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实践 |
(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原则:坚持自力更生发展民族地区科技 |
(二)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民族地区各类科技人才培养 |
(三)科技跨越式发展的路径: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升级 |
三、民族地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 |
(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目的:推动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 |
(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标志:实现民族地区科技全面创新 |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构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创新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
一、指导民族地区通过科技发展生产力 |
(一)通过科技发展改善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条件 |
(二)通过科技发展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素质 |
(三)通过科技发展变革民族地区劳动生产方式 |
二、指导民族地区依靠科技协调经济发展 |
(一)依靠科技协调民族地区经济与环境发展 |
(二)依靠科技调整优化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结构 |
(三)依靠科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和推进科技工作 |
(一)引导民族地区坚持自力更生发展科技 |
(二)引导民族地区通过交流合作发展科技 |
(三)引导民族地区落实各种战略发展科技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特征、价值、维度 |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 |
(三)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结合 |
(四)与“美丽中国”建设要求相结合 |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价值 |
(一)社会动力价值 |
(二)生态环保价值 |
(三)科技人才价值 |
(四)人的解放价值 |
三、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四重维度 |
(一)实践维度 |
(二)精神维度 |
(三)价值维度 |
(四)创新维度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思考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
(一)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概况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概况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较低 |
(二)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和研发经费短缺 |
(三)民族地区科技人才储备不足 |
(四)民族地区经济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五)民族地区社会环境因素复杂 |
三、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整体思路 |
(一)确立民族地区科技创新发展重点 |
(二)树立民族地区科技发展能力目标 |
(三)加快民族地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 |
(四)加强民族地区科研发展经费保障 |
四、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路径 |
(一)加快民族地区传统产业科技创新 |
(二)加速民族地区民生科技的发展 |
(三)推进民族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
(四)构建民族地区环境生态科技体系 |
五、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
1.1.1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中彰显理论体系的价值指向 |
1.1.2 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解答时代问题的研究视角 |
1.1.3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剖析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积极尝试 |
1.1.4 为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性引航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有关应用型本科转型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发展 |
1.4.2 发展观 |
1.4.3 应用型本科院校 |
1.4.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
1.4.5 应用科技大学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溯源与当代解析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发展观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的历史生成 |
2.1.2 列宁对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贡献 |
2.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
2.2.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初步探索 |
2.2.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开拓与创新 |
2.2.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推进与拓展 |
2.2.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化与突破 |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超越与升华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
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品质 |
3.1.1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点 |
3.1.2 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
3.1.3 反思批判的理性追求 |
3.1.4 改变世界的致思路向 |
3.1.5 以人为本的价值旨趣 |
3.1.6 交往实践的基本视界 |
3.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鲜明特征 |
3.2.1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
3.2.2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结合 |
3.2.3 发展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协调 |
3.2.4 发展的连续性与超越性的同一 |
3.2.5 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一致 |
3.2.6 发展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的叠合 |
3.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3.3.1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来看待其时代价值 |
3.3.2 从与不同发展理论的殊异甄析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3.3.3 从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教训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3.3.4 从当下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价值 |
第四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要求及境遇 |
4.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召唤 |
4.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遵循了大学功能历史演进的必然逻辑 |
4.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顺应了当下世界高等教育变革的主要趋势 |
4.1.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
4.1.4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和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应势之举 |
4.1.5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之后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理性诉求 |
4.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代要意 |
4.2.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内涵 |
4.2.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方向性目标——应用科技大学 |
4.3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实困境 |
4.3.1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外部困境 |
4.3.2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部困境 |
4.4 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困境的归因分析 |
4.4.1 转型发展中价值诉求的迷失 |
4.4.2 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解读:缺乏科学正确发展观的指导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建构 |
5.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引航 |
5.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基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5.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物质生产实践 |
5.1.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刻动因:矛盾运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 |
5.1.4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路径指向: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
5.1.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根本要旨: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物质财富增加 |
5.1.6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社会发展的整体性 |
5.1.7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终极关怀: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5.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理论运用 |
5.2.1 转型目标指向: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制定学校战略规划 |
5.2.2 转型实践先导:运用社会有机体理论找准自身“生态位” |
5.2.3 转型动力机制:以基本矛盾为动力统筹推进学校全方位转型 |
5.2.4 转型根本之道:遵从内外部关系规律形成校地互动的良好机制 |
5.2.5 转型精神引领:利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创建高品位的大学文化 |
5.2.6 转型实践准则:应用普遍联系原理创设有利于转型的内外部环境 |
5.2.7 转型价值旨归:践行“以人为中心”理念力促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自由发展 |
5.3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教育价值重建 |
5.3.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理念的重建 |
5.3.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实践的重建 |
5.3.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教育价值诉求的理性承担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实践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个案呈现 |
6.1 办学理念的转型:扬长避短,特色发展 |
6.2 发展战略的转型:顺势而为,跃迁发展 |
6.3 人才培养的转型:素能本位,持续发展 |
6.4 课程体系的转型:注重实践,融合发展 |
6.5 教学方式的转型:协同育人,开放发展 |
6.6 学科专业的转型:链接产业,定向发展 |
6.7 师资队伍的转型:双师双能,借力发展 |
6.8 科研导向的转型:应用转化,主动发展 |
6.9 服务社会的转型:贴近地方,互动发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
1.1.2 林业现代化是实现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 |
1.1.3 实现林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林业机械化 |
1.1.4 我国林业机械化水平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
1.2 核心概念与研究综述 |
1.2.1 林业机械 |
1.2.2 林业机械化 |
1.2.3 相关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创新理论概述 |
2.2 创新驱动理论 |
2.3 创新驱动主体 |
2.4 创新驱动要素 |
2.5 创新驱动的“三元四维”模型 |
第3章 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分析 |
3.1 建国后林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3.1.1 初创起步阶段(1952-1965) |
3.1.2 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6) |
3.1.3 恢复振兴阶段(1977-1991) |
3.1.4 快速发展阶段(1992至今) |
3.2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初步成效及发展趋势 |
3.3 林业机械化发展的现存问题 |
3.3.1 主体管理部门模糊,发展规划“高悬” |
3.3.2 政府采买及补贴政策尚未健全 |
3.3.3 林业机械产品不成体系,发展不平衡 |
3.3.4 行业管理混乱,研发力量薄弱 |
3.3.5 人才供给不足,机械利用率低下 |
3.3.6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
3.4 林业机械化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创新驱动发展主体功能失位 |
3.4.2 缺乏宏观调控,扶持政策有待健全 |
3.4.3 技术创新能力需不断加强 |
3.4.4 人才培养与建设机制亟待完善 |
3.4.5 创新观念滞后,文化环境改善势在必行 |
第4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
4.1 建国后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4.1.1 行政主导阶段(1949-1980) |
4.1.2 体制转换阶段(1981-1994) |
4.1.3 市场化引导阶段(1995-2003) |
4.1.4 依法促进阶段(2004-2010) |
4.1.5 全面发展阶段(2010-) |
4.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4.2.1 政府扶持,创新制度体系建设 |
4.2.2 强化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机实力 |
4.2.3 加强技能培训,打造创新人才队伍 |
4.2.4 完善推广服务工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5.2 明确不同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 |
5.2.1 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
5.2.2 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 |
5.2.3 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作用 |
5.3 技术创新引领 |
5.3.1 积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 |
5.3.2 搭建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
5.3.3 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
5.4 制度创新保障 |
5.4.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
5.4.2 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政策 |
5.4.3 规范行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
5.5 人才培养创新支撑 |
5.5.1 强化人才培养 |
5.5.2 推进学科建设 |
5.5.3 完善扶持激励机制 |
5.6 文化环境创新推动 |
5.6.1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 |
5.6.2 推进产学研联合共赢 |
5.6.3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框架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分析 |
2.1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2.1.1 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 |
2.1.2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
2.1.3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特征 |
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现状 |
2.2.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总体状况 |
2.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要素分析 |
2.2.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中创新环境分析 |
2.3 黑龙江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需加强 |
2.3.2 技术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
2.3.3 技术创新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
2.3.4 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与结构性矛盾突出 |
2.3.5 技术创新投入亟待提高 |
2.3.6 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
2.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1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2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
2.4.3 印度提若普尔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
2.4.4 国外典型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资源整合原则 |
3.1.2 重点突破原则 |
3.1.3 市场与政府激励原则 |
3.1.4 以企业为主的市场导向原则 |
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要素分析 |
3.2.1 基于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2.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功能要素的结构模型 |
3.2.3 基于主体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要素分析 |
3.3 基于主体—功能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构建 |
3.3.1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结构框架 |
3.3.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子系统互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
4.1 动力机制 |
4.1.1 动力模型 |
4.1.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动力分析 |
4.1.3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助动力分析 |
4.2 学习机制 |
4.2.1 学习的主体 |
4.2.2 学习的模式 |
4.2.3 学习的知识创新平台 |
4.3 扩散机制 |
4.3.1 技术创新扩散要素 |
4.3.2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
4.3.3 技术扩散影响因素 |
4.4 协调和保障机制 |
4.4.1 协调机制 |
4.4.2 保障机制 |
4.5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内在关系 |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5.1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5.1.1 评价指标选择概述 |
5.1.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5.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时序多指标动态综合评价步骤 |
5.2.3 数据获取 |
5.3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过程 |
5.4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5.4.1 中国大陆 30 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时序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
5.4.2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
6.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系统建设 |
6.1.1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投入能力 |
6.1.2 增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资金资源投入能力 |
6.2 提高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主体系统建设 |
6.2.1 推进黑龙江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系统建设 |
6.2.2 加强黑龙江省技术创新经济转化体系建设 |
6.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环境支撑系统建设 |
6.3.1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
6.3.2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
6.3.3 完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环境支撑 |
6.4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产出建设 |
6.4.1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业发展 |
6.4.2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产品竞争力提升 |
6.4.3 促进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成果产出 |
6.5 建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平台 |
6.5.1 研究开发平台 |
6.5.2 资源共享平台 |
6.5.3 成果转化平台 |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6)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 研究对象、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我国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理论 |
2.2 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战略理论 |
2.3 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选择模型—以改进型SWOT分析为基础 |
3.1 SWOT分析法在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中的运用 |
3.2 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
3.3 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SWOT分析 |
3.4 依据改进型SWOT分析的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模型构建 |
3.5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技术创新的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战略 |
4.1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创造战略 |
4.2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运用战略 |
4.3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保护战略 |
4.4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管理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品牌创新的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战略 |
5.1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创造战略 |
5.2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运用战略 |
5.3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保护战略 |
5.4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管理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预案——以比亚迪为例 |
6.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SWOT分析 |
6.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
6.3 比亚迪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
(7)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界定 |
2.1.2 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战略选择 |
3.1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
3.1.1 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
3.1.2 产业集群特性及优势分析 |
3.1.3 产业集群优势与欠发达地区劣势耦合模型 |
3.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
3.2.1 历史回顾 |
3.2.2 发展现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
3.3.1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 |
3.3.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条件 |
3.3.3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制 |
4.1 网络关系的发育状况决定产业集群的兴衰 |
4.1.1 产业集群的网络属性 |
4.1.2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产生的基础 |
4.1.3 产业集群衰退的原因 |
4.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4.2.1 形成条件 |
4.2.2 形成的关联机制 |
4.2.3 形成的调控机制 |
4.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
4.3.1 动力机制分析 |
4.3.2 动力机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系统 |
5.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概述 |
5.1.1 区域创新系统定义 |
5.1.2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区域创新系统 |
5.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与功能 |
5.2.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 |
5.2.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功能 |
5.2.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主体结构 |
5.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 |
5.3.1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概念 |
5.3.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驱动要素 |
5.3.3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1 基于小城镇建设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1.1 小城镇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
6.1.2 我国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的产业支撑虚弱 |
6.1.3 依托小城镇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2 基于工业园区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2.1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
6.2.2 依托工业园区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3 基于龙头企业网络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3.1 龙头企业网络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载体 |
6.3.2 依托龙头企业网络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4 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6.4.1 FDI基于产业集群的区位选择 |
6.4.2 FDI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溢出效应 |
6.4.3 利用FDI构建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提高集群应变能力 |
7.1.1 更新低成本竞争战略 |
7.1.2 适应动态环境变化 |
7.1.3 防范集群风险 |
7.2 加强产业集群内外网络建设 |
7.2.1 完善内部网络 |
7.2.2 完善外部网络 |
7.2.3 基于CAS理论的内外网络融合 |
7.3 加强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建设 |
7.3.1 培育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 |
7.3.2 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 |
7.3.3 促进产学研合作 |
7.4 培育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
7.4.1 政策环境 |
7.4.2 产业环境 |
7.4.3 社会文化环境 |
7.5 发挥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7.6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奶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
8.1 黑龙江奶业集群发展状况 |
8.1.1 黑龙江奶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
8.1.2 黑龙江奶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与评价 |
8.2 加强黑龙江奶业集群的网络联系 |
8.2.1 内部网络联系 |
8.2.2 外部网络联系 |
8.3 构建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系统 |
8.3.1 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能力现状 |
8.3.2 完善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系统主体功能 |
8.3.3 培育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环境 |
8.3.4 提高黑龙江奶业集群创新能力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9)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采用的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
2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相关理论 |
2.1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相关概念 |
2.1.1 高新技术及其作用和特点 |
2.1.2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界定 |
2.1.3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产业地位与意义 |
2.1.4 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商品化的关系 |
2.2 系统工程理论 |
2.2.1 系统工程 |
2.2.2 系统工程的地位及作用 |
2.2.3 系统工程方法的应用 |
2.2.4 系统工程方法给科技成果产业化带来的启示 |
2.3 科技成果产业化与技术创新 |
2.3.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2.3.2 技术创新特征 |
2.3.3 技术创新的作用 |
2.3.4 技术创新模型及影响因素 |
2.3.5 技术创新的意义 |
2.4 技术扩散理论 |
2.4.1 技术扩散的涵义 |
2.4.2 技术扩散的过程 |
2.4.3 技术扩散模型及影响因素 |
2.4.4 技术扩散的意义 |
2.4.5 我国技术扩散现状 |
2.5 科技系统评估体系理论 |
2.5.1 科技评估及其特点 |
2.5.2 科技评估的功能 |
2.5.3 科技评估方法与步骤 |
2.5.4 科技评估等级体系 |
2.6 技术进步 |
2.6.1 技术进步的界定 |
2.6.2 技术进步的特点 |
2.6.3 技术进步的意义 |
2.7 知识风险与不确定性理论 |
2.7.1 由知识风险看知识产权保护 |
2.7.2 知识产权的保护 |
2.7.3 知识风险防范 |
2.7.4 不确定性理论 |
2.7.5 不确定性的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国外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
3.1 美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
3.1.1 美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特点 |
3.1.2 美国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的特点 |
3.2 日本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
3.2.1 日本科技成果产业化 |
3.2.2 日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
3.3 英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特点 |
3.4 韩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
3.5 其它地区与国家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
3.5.1 加拿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
3.5.2 台湾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
3.6 国外(地区)发展的启示 |
3.6.1 重视基础研究,更重视应用研究 |
3.6.2 适应市场需求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础 |
3.6.3 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要形式 |
3.6.4 科学园的建设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
3.6.5 政府的宏观调控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
3.6.6 注重专利法机制的建设与实施 |
3.6.7 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3.6.8 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
3.6.9 人才扩散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佳途径之一 |
3.6.10 完善的产业化服务体系 |
3.7 本章小结 |
4 科技成果产业化相关影响因素 |
4.1 影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供需矛盾分析 |
4.1.1 技术供给的障碍 |
4.1.2 技术需求的障碍 |
4.1.3 其它矛盾 |
4.2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因素 |
4.2.1 政府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4.2.2 企业自身条件对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4.2.3 资金投入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4.2.4 科研人员对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4.2.5 科技成果自身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4.2.6 信息系统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4.2.7 环境因素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4.3 各影响因素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地位—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排序 |
4.4 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4.4.1 科技指标体系的历史 |
4.4.2 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 |
4.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4 对指标进行评估 |
4.5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相关主体 |
4.5.1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提供者 |
4.5.2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传播者 |
4.5.3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使用者 |
4.5.4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协调者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1 全国科技成果基本状况 |
5.1.1 取得科技成果的基本情况 |
5.1.2 科技资金投入的情况 |
5.1.3 科技人力资源状况 |
5.1.4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
5.1.5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良好 |
5.2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 |
5.2.1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
5.2.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
5.3 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措施 |
5.3.1 “863计划” |
5.3.2 “火炬计划” |
5.4 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5.4.1 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相脱节 |
5.4.2 产业化的主体不明确 |
5.4.3 资源配置不合理 |
5.4.4 信息管理创新薄弱 |
5.4.5 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 |
5.4.6 风险投资机构不完善 |
5.4.7 科技管理体制落后 |
5.4.8 科技成果的后续工程化研究和系统集成不够 |
5.4.9 中介机构素质低 |
5.4.10 中试环节薄弱 |
5.4.11 政府的作用不恰当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
6.1 科技成果产业化流程及关键点 |
6.1.1 科技成果产业化流程 |
6.1.2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点 |
6.1.3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特点 |
6.2 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主体的主要形式 |
6.2.1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一元化 |
6.2.2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并联多元化 |
6.3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模式 |
6.3.1 单向线性模式 |
6.3.2 团状裂变模式 |
6.3.3 双线并行反馈模式 |
6.3.4 自由组合模式 |
6.4 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发展特点 |
6.4.1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 |
6.4.2 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发展的特点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改进及对策 |
7.1 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改进 |
7.1.1 改进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的必要性 |
7.1.2 科技成果产业化改进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
7.1.3 科技成果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改进 |
7.1.4 高效的产业化主体运行机制 |
7.1.5 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
7.1.6 信息的获取的开发及传递—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
7.2 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
7.2.1 制定的原则与方法 |
7.2.2 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8 实证研究—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
8.1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况 |
8.2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现状 |
8.2.1 农业科技资源现状分析 |
8.2.2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
8.3 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因素分析(AHP法) |
8.3.1 经济影响因素 |
8.3.2 科技发展水平影响因素 |
8.3.3 科技体制改革对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 |
8.3.4 综合人文素质的影响因素 |
8.4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分析 |
8.4.1 重要性排序 |
8.4.2 结果分析 |
8.5 推进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信息产业理论 |
2.1.1 信息产业的含义及形成标志 |
2.1.2 信息产业的基本结构 |
2.1.3 信息产业化的现实意义 |
2.2 农业信息与信息化理论 |
2.2.1 农业信息的内容及分类 |
2.2.2 农业信息的产业属性 |
2.2.3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特征 |
2.2.4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农业信息产业化 |
2.3 产业经济理论 |
2.4 其它相关理论 |
2.4.1 后发优势理论 |
2.4.2 跨越式发展理论 |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4 需求层次理论 |
2.4.5 公共产品理论 |
2.4.6 系统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与借鉴 |
3.1.1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现状 |
3.1.2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
3.1.3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3.2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及障碍分析 |
3.2.1 中国农业信息化现状 |
3.2.2 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分析 |
3.2.3 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重点 |
3.3 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3.3.1 机遇 |
3.3.2 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农业信息产业化基本理论分析 |
4.1 农业信息产业化内涵及特征 |
4.1.1 农业信息产业化概念及结构 |
4.1.2 农业信息产业化特征分析 |
4.2 农业信息产业主体结构及功能 |
4.2.1 主体构成 |
4.2.2 主体功能 |
4.3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环境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 |
4.3.1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环境的构成因素 |
4.3.2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
4.4 农业信息产业体系运行机制 |
4.4.1 实行公益制和产业制并行的“双轨”制管理体制 |
4.4.2 创建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的机制 |
4.4.3 优化结构,引入竞争机制 |
4.4.4 积极寻找市场,创造信息需求 |
4.5 农业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 |
4.5.1 农业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4.5.2 农业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 |
5.1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前提 |
5.2 农业信息技术与服务发展是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基础 |
5.3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坚实后盾 |
5.4 农业信息用户需求是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动力 |
5.5 农业信息体系为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
5.6 国家宏观战略为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
5.7 本章小结 |
6 农业信息产业投入产出分析 |
6.1 投资主体 |
6.2 投资环境 |
6.3 投资方式 |
6.4 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 |
6.4.1 投资收益分析 |
6.4.2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模式 |
7.1 国外信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
7.1.1 美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
7.1.2 日本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 |
7.1.3 韩国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
7.1.4 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模式 |
7.1.5 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对中国启示 |
7.2 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模式 |
7.2.1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模式特性 |
7.2.2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模式选择 |
7.3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措施 |
8.1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8.1.1 农业信息产业的战略目标 |
8.1.2 农业信息产业的战略重点选择 |
8.2 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
8.2.1 加强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 |
8.2.2 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
8.2.3 深入开发数据库 |
8.2.4 加快农业信息市场建设 |
8.2.5 不断创新,探索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
8.2.6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农业信息企业发展 |
8.2.7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业 |
8.2.8 加强农业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
8.2.9 培养农民信息意识,加强信息意识的宣传和引导 |
8.3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实证分析 |
9.1 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
9.1.1 发展现状 |
9.1.2 存在问题 |
9.2 发展原则和总体思路 |
9.2.1 发展原则 |
9.2.2 总体思路 |
9.3 发展战略 |
9.4 推进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
9.4.1 发展路径 |
9.4.2 发展措施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江博. 武汉大学, 2018(01)
- [2]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发展研究[D]. 王文彦.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3]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引航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关雯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4]创新驱动视角下我国林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D]. 孙喆.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黑龙江省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 梁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4)
- [6]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 李薇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7]我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冉庆国.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8]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9]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研究[D]. 万金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
- [10]中国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研究[D]. 张兰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