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论文文献综述)
王铭[1](2021)在《产业集聚与企业“去僵尸化” ——基于集聚金融外部性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表明僵尸企业是指那些盈利能力差甚至濒临破产,但仍然能够获得信贷支持并存活于市场的企业。他们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财务困难等问题,只能依赖外部“输血”存活,极大地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都曾面临僵尸企业带来的困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银行为掩饰坏账提供的常青贷款催生出大批僵尸企业,被认为是经济衰退的重要原因。对国内市场而言,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刺激政策导致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严重,行业中僵尸企业扎堆出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解决相关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政府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已经重点强调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但考虑到国内僵尸企业成因复杂,简单的破产清退很可能会威胁地方社会稳定,严重时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如何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危机,一直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产业集聚的金融外部性作用于微观企业表现为降低生产成本、活跃商业信用、优化资本配置等方面,如果能够合理利用,势必会在解决僵尸企业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首先,针对国内僵尸企业核心特征提出本文的判别标准,对市场中僵尸企业进行识别与统计。其次,构建企业僵尸化程度指标与空间集聚指数,探究产业集聚能否帮助僵尸企业脱困。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企业内部融资约束、外部融资约束和生产效率视角实证检验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将样本按照固定资产依赖程度、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企业所有权性质分组进行异质性检验。最后,通过工具变量法和关键变量替代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巩固已有理论假设。研究发现,产业集聚能够帮助僵尸企业脱困。具体而言,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通过缓解企业内部融资约束、减轻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帮助僵尸企业脱困,其中生产效率的中介效应占主导。在异质性研究中发现,固定资产依赖程度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及非国有企业样本中,产业集聚对僵尸企业脱困的影响更显着。此外,为妥善处置僵尸企业问题,政府应有效发挥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在维持集聚区自由竞争、信息对称的基础上,适度减少对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过度干预。
古智荣[2](2020)在《混改背景下兖州煤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经济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各行业国企纷纷响应政策号召进行体制经济的改革,并富有成效,然而对于资源型国企而言,市场化机制改革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原因在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国际舞台中适应不同的经济环境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是长期以来摆在资源国企面前的现实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一个值得探索的实践性问题由此产生,即如何帮助海外资源国企实现自身脱困提质增效从而强化竞争力,其中的核心问题便是,海外实施混改能为国企带来什么?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海外缺乏政策支持情况下是否适用?海外国企实施混改能否借鉴国内的有效模式?通过实施混改的海外国企能否实现预期的改革效果?当前国内外专家研究更多围绕本土国企改革进行讨论,对海外实践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指引。基于此,本文结合兖州煤业跨国并购实施混改的案例,通过梳理有关文献和理论,构建适合具体情况的分析框架,究其动因、改革模式及带来的经济效果,试图从实践行为中总结当前国企海外实施混改的相关借鉴。首先,本文从研究背景出发,提出论文研究的主体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通过梳理海内外研究学者有关混改的相关文献,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从而奠定本文多角度的经济效果分析框架;接着,针对兖州煤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剖析其海外实施混改的动因,通过分析其海外混改的路径评价其可行性,并应用分析框架评价兖州煤业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最后,基于前文分析结果得出相关结论,以期赋予类似国际化经营企业启发性思考,从而以点到面引出针对国企混改的相关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资源国企海外实施混改的动因及经济效果,对潜在风险进行揭示,并依据前文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旨在丰富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资源国企海外落实改革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其实现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李成[3](2019)在《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研究(上)》文中指出引言:在新时代研究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意义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40年来,其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过程中,广东国有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为广东经济腾飞构建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环境,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的经
王靖春[4](2019)在《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02~2011年是煤炭行业发展最为景气的“黄金十年”,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大量投资,新建煤矿数量不断增加,煤炭产能扩张迅速。然而,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期,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致使对煤炭的消费需求放缓。并且,由于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和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政府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发展非煤能源的要求,这些使得对煤炭的需求量进一步下降。前期的大量投资引致煤炭产能集中释放,煤炭供给能力大于需求,造成煤炭供需严重失衡,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供过于求也造成了煤炭价格大幅下跌,2012年~2016年6月,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为改善煤炭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和退出过剩产能的要求。在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下,煤炭价格逐步回归至合理区间,煤炭行业经济状况出现好转。判定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提出过剩产能退出的标准和机制,测度我国去产能政策对于煤炭行业去产能、行业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有利于认清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产能利用情况,弄清楚应该去多少产能的问题;有利于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哪些煤矿应该退出,退出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什么,弄清楚怎么去产能的问题;有利于明晰在产能退出后,如何处理资产债务和职工安置的问题,弄清楚产能退出后如何保障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利于认识政策的实施效果,弄清楚后续政策制定和调整的问题。本文围绕着去多少产能、怎么去产能、去产能政策的效果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是:首先从煤炭供求状况、煤炭价格、行业经营状况和产能过剩情况等方面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根据要研究的问题,从产能及产能过剩的定义、产能过剩测度、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政策影响效应评估和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五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归纳总结了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收集了 2002~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分段计算出2002年~2011年与2012年~2016年我国25个产煤省和全国的产能状况,得到了煤炭产业产能利用率周期性变动较为明显,变动情况与行业和经济周期的特点基本一致的结论。2002~2011年“黄金十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0.96%,属于正常水平范围内;2012~2016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9.63%,产能处于过剩状态。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分析了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取得的成绩与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仍存在的问题。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界定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范围,研究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资源禀赋、生产安全、开采技术、生态环保及经营效益五个维度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此建立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VIKOR多属性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并以阳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35个煤矿进行验证,对A类非去产能序列的23个煤矿和B类建议去产能序列中的12个煤矿分别进行排序,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VIKOR测算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并根据VIKOR测算和聚类结果,提出了科学合理去产能和改善煤炭过剩产能程度方面的建议。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分析了国家和地方层面发布的去产能相关政策,归纳了自去产能政策发布以来2016~2017年全国以及各煤炭生产省份的实际去产能情况。构建了面板数据单差法模型,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平均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的实施促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产能利用率平均提高了 4.6%,促使行业产值平均增长了10.36%;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以我国前10大主要产煤省为处理组,其他省份为对照组,研究了去产能政策对我国煤炭开采洗选业产能利用率和行业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得到了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不显着,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影响,与其他省份相比,该政策促使主要产煤省煤炭采选业产值多增长了 13.77%。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构建了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分析了当前资产处置模式、债务处置模式和职工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提出了进场交易和租赁两种固定资产处置模式和非公开协议转让、置换两种无形资产处置模式,提出了破产清算、债务重组、市场化债转股三种债务处置模式,提出通过原单位就业、内部退养、内部转岗、特殊疾病职工安置、待岗培训等内部分流,以及退休退职,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自谋置业、自主创业和退岗创业、组织参与外部岗位招聘等外部分流的职工安置模式。并以阳煤集团为案例进行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建立了基于面板数据超越对数可变成本函数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测算了 2002~2016年全国及各省煤炭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揭示了我国煤炭产能利用率的波动规律,判定了煤炭产能过剩的程度。(2)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模型,计算了阳煤集团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提出了基于聚类模型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顺序决策方法。(3)建立了面板数据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定量测算了煤炭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和异质性影响;建立了去产能政策对煤炭行业经济增长的单差分及双重差分模型,验证了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有效性。(4)构建了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提出了资产处置、债务处置和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设计了阳煤集团煤炭过剩产能的退出方案。
孙飞[5](2016)在《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脱困改革举措与启示》文中提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和核心是国有企业改革。梳理剖析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脱困改革举措和经验,发掘对本轮国有企业改革一些有益启示。本轮国有企业改革应该立足于现实背景,重点抓好以下6个层面工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形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引擎;有为的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力;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市场化手段推进国有企业的债转股改造;国企改革与去产能深度融合协同前行;以"减人"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托底的保障政策。
甘群[6](2009)在《广元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对国有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此时国有企业改制的概念开始出现。党的十四大明确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十六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即国有企业改革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建立以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特征的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迄今为止,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企业改制的研究理论的宏观的研究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市中小企业改制的具体问题研究较少。在前人关于国企改革研究基础上,以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广元市国有企业改制模式进行研究评价。主要内容如下:阐述国企改革相关概念,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历史进行回顾,分析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面临的诸多课题,包括优化国有经济结构课题、产权制度课题、职工安置课题、政企关系课题;介绍四川省广元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阐述国企改革的历程、疑难问题的处置办法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产权制度改革措施、职工安置措施、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处置措施;结合广元市纺织厂破产改制和081电子集团改制脱困的典型案例,剖析企业改制中的主要难点问题和解决途径、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1世纪初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重点问题研究"课题组[7](2005)在《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以四川省为例》文中提出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 在当地社会经济中通常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具有突出的地位。对于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区位条件差、地方经济实力弱、制造业竞争力低、非国有经济很不发达的西部来说,国有企业比重很高,形成一定产能规模且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主要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连续多年的
许宏俊[8](2003)在《中国股市演进与直接融资萎缩》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试图从中国股市的演进的角度分析当前直接融资萎缩的成因及对策。在渐进转轨的背景下 ,股市被定位于为国企脱困服务 ,这个功能定位使之异化成筹集资金的场所 ,并为实现这种融资功能构建了一个 2 / 3不流通的股权结构。这个结构便成为市场上一切问题的根源与症结 ,表现为效率的损失与成本的上升。随着国家“为国企脱困”效用逐渐下降 ,当维持这种结构的成本接近或超过其收益时 ,这种结构将面临瓦解 ,从而导致其直接融资功能的弱化 ,陷入所谓“边缘化”。因此 ,对股票市场重新定位是解决直接融资萎缩 ,走出“边缘化”的关键所在。
张素芬,刘敏芳[9](2003)在《巩固贵州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成果与实现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贵州省国有企业经过三年艰苦努力 ,基本实现了十五大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两大目标”。但是国有企业总体盈利能力仍然不强 ,企业脱困基础还比较脆弱 ,国有企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并使其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需要从内外因两方面入手。在内因方面———坚持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 ,着力推动国有企业深化内部改革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在外因方面———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切实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李庆峰[10](2003)在《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 ——基于比较分析和制度变迁的一个解释》文中研究表明勿庸置疑,我国证券市场从设立到现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对推动国企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证券市场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反映出市场还很不规范,鉴于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深入研究其宏微观绩效及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界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总的来看已有研究过于分散,总体呈现为“各自为战”的研究局面,从战略高度深入剖析证券市场绩效及其原因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制度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全面、深入地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绩效问题;为增强理论分析的说服力,文章采取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初步实证→提出问题→理论分析→进一步实证→理论升华→对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勾画出了证券市场制度结构和绩效结构全景图。具体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在对一些重要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主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并作了一些重要假定作为开展研究的基础。 第二部分(第二章)为了找到一个较佳的研究切入点,基于我国证券市场A股、B股和H股相互分割的基本事实,我们从微观绩效和制度约束两个层面对三类上市公司作了整体比较;我们的基本设想是:共同的绩效表现源于共同的制度安排,而差异部分则可以从制度的差异得到解释。比较分析的结果是,和共同的绩效表现相对应,三个市场基本的制度结构惊人的相似,即流通双轨制、上市资源的计划控制和STPT制度,极有可能它们就是我国证券市场绩效问题的根源。 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我们理论分析部分的重点,和经验实证相结合,这一部分在第二部分提供的研究切入点的基础上,对证券市场制度结构和绩效结构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第三章首先回顾了国企改制的制度环境和难点所在,然后从一个模拟模型出发,由特殊到一般地分析了流通双轨制的由来,以及这一“同股不同权”的改制思路对证券市场整个绩效结构带来的深远影响,部分地涉及到了市场投机问题、发行市场寻租问题、股权融资偏好问题。第四章是第三章的自然延续,主要探讨了“三位一体”证券体制的形成,分析了其中的制度互补,初步勾勒出了证券市场体制框架和绩效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结构框架,从公司治理效率的角度给出了上市公司效益滑坡的一个解释。接下来的第五章则进一步探讨了制度改革及相应绩效问题,包括国有股减持、B股市场开放、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以及管理层收购等热点话题,尽管没有面面俱到,但在三、四两章建立起来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开始触及到制度安排中另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即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问题。 第四部分(第六、七章)水到渠成地过渡到了论文的实证研究阶段,这部分既是对证券市场绩效结构的进一步的丰富和补充,也是对理论分析成果的进一步验证。第六章侧重于市场有效性的检验,从空间上说涵盖A股、B股和H股几个不同的市场,从时间上说则考虑到了制度和市场的动态发展与变迁,从方法上说采取了乘积模型这一有效的非线性检验手段,从指标上说则综合了能反映市场不同特征的检验统计量,力争能勾画出市场有效性的全貌。第七章重点讨论了财富效应和托宾q效应,在对股市吸纳资金估算的基础上,本文参考M:新统计口径的思想对M:作了测算,估算了总挤出效应,然后通过实证回答了股市和消费、投资之间的关系,勾勒了股票市场通过挤出效应影响通货紧缩的机理与路径。 第五部分(第八章)是理论的进一步升华。通过对解放初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证券市场发展战略”八个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两者竟是如此的相似。进一步结合发展中国家普遍的“金融抑制”战略,我们得出证券市场过去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证券抑制”战略;这一部分还从国家的角度对利益的分配作了政治经济学分析,有关结果充分说明国家是最大的租金争夺者。 第六部分(第九章)是结论和建议部分。首先对上市公司的微观经营绩效问题作了评析,重新认识了我国股市的发展规模问题,给出了修正的计算方法和结果;然后,对证券市场绩效作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总结,分析了证券市场的绩效传递机制;最后,在对产权论和超产权论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证券市场的产权路径和超产权路径,其中产权路径既考虑到了国有企业的创业贡献问题,又兼顾了市场效率的需要,换句话说,很好地协调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为今后解决国有股的增量问题和存量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二、浅析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论文提纲范文)
(1)产业集聚与企业“去僵尸化” ——基于集聚金融外部性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僵尸企业相关文献综述 |
1.2.2 产业集聚相关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僵尸企业的界定 |
2.1.1 学术界对僵尸企业的界定 |
2.1.2 政策界对僵尸企业的界定 |
2.1.3 不同界定标准评述 |
2.2 僵尸企业的相关理论 |
2.2.1 僵尸企业成因的相关理论 |
2.2.2 僵尸企业负外部性的相关理论 |
2.2.3 僵尸企业处置的相关理论 |
2.2.4 衡量僵尸企业脱困的相关理论 |
2.3 产业集聚与金融外部性 |
2.3.1 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的界定 |
2.3.2 金融外部性影响微观企业的相关理论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影响僵尸企业脱困的基准假设 |
3.2 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影响僵尸企业脱困的中介效应假设 |
3.2.1 内部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假设 |
3.2.2 外部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假设 |
3.2.3 生产效率的中介效应假设 |
3.3 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影响僵尸企业脱困的异质性假设 |
3.3.1 固定资产依赖程度差异的影响 |
3.3.2 地区金融发展程度差异的影响 |
3.3.3 企业所有权性质差异的影响 |
4 僵尸企业判定与统计 |
4.1 判定标准设计 |
4.2 僵尸企业的统计分析结果 |
4.2.1 按年份的僵尸企业统计分析 |
4.2.2 按地区的僵尸企业统计分析 |
4.2.3 按行业的僵尸企业统计分析 |
5 实证设计与结果分析 |
5.1 实证设计 |
5.1.1 主要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
5.1.2 模型构建 |
5.1.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 回归结果分析 |
5.2.1 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影响僵尸企业脱困的基准回归结果 |
5.2.2 产业集聚金融外部性影响僵尸企业脱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
5.2.3 中介效应占比分析 |
5.2.4 产业集聚影响僵尸企业脱困的异质性回归结果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工具变量法的内生性检验 |
5.3.2 替换测度方法识别僵尸企业 |
5.4 进一步研究 |
6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按地区的僵尸企业统计结果 |
附录B 按行业的僵尸企业统计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混改背景下兖州煤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经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及预期贡献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概述 |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概念界定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实施途径 |
2.2 当前我国国企实施混改现状及跨国并购情况 |
2.3 国有企业实施混改有关绩效的界定 |
2.4 理论基础 |
2.4.1 协同效应理论 |
2.4.2 规模经济理论 |
2.4.3 市场势力理论 |
2.4.4 资源获取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改背景下兖州煤业跨国并购案例背景概述 |
3.1 有关各方背景概况 |
3.1.1 兖州煤业简介 |
3.1.2 兖煤澳洲情况介绍 |
3.1.3 嘉能可相关情况概述 |
3.1.4 联合煤炭公司基本情况 |
3.2 兖州煤业澳洲经营状况及困境分析 |
3.2.1 行业高位连续并购质量欠佳的资产 |
3.2.2 长期举债扩张致使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
3.2.3 公司经营不善且财务费用高昂 |
3.2.4 国有股权高度集中导致上市平台功能丧失 |
3.2.5 补救措施不具有存续性 |
3.3 兖州煤业以并购重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改概述 |
3.3.1 兖州煤业以并购重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海外实施混改过程 |
3.3.2 兖煤澳洲实施混改后股权架构及相关安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改背景下兖州煤业跨国并购动因分析 |
4.1 实现资产收购并促使产权优化和弥补市场化缺陷 |
4.2 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
4.3 有助于拓宽销售渠道及满足市场环保需求 |
4.4 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亚太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 |
4.5 基于全球化布局的需要 |
第五章 混改背景下兖州煤业跨国并购经济效果分析 |
5.1 短期市场反应分析 |
5.1.1 股价变动分析 |
5.1.2 超额收益率变动分析 |
5.2 基于协同效应理论的指标体系分析 |
5.2.1 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
5.2.2 管理协同效应分析 |
5.2.3 财务协同效应分析 |
5.3 基于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整体财务绩效分析 |
5.4 非财务整合效益分析 |
5.4.1 资源储备和市场占有 |
5.4.2 基建设施及运输网络 |
5.4.3 社区保障和潜在发展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启示和建议 |
6.1 兖州煤业案例启示 |
6.1.1 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够帮助海外国企脱困提质增效 |
6.1.2 以并购重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开拓海外市场的有效模式 |
6.1.3 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均衡各方利益 |
6.1.4 持续加强后续资源整合与经营协作带来的经济效果 |
6.2 相关对策建议 |
6.2.1 国有企业海外扩张应合理选择并购标的 |
6.2.2 国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需求创设混改途径 |
6.2.3 恰当遴选引入的战略合作者 |
6.2.4 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机制建立 |
6.2.5 积极履行助力混改增益成效的社会责任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在新时代研究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的意义 |
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功能定位 (1949-1977年) |
(一) 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 |
1.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广东国有企业的诞生 (1949~1956年) |
2.“二五”计划及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广东国有企业的发展 (1957~1965年) |
3. 计划经济时代后期广东国有企业的发展 (1966~1977年) |
(二) 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 |
(三) 计划经济时代广东国有经济发展成果 |
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与功能定位 (1978-2002年) |
(一) 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
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1978~1992年) |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 (1993~2001年) |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 “抓大放小” |
(3) 脱困攻坚 |
(4) 改革深化 |
(二) 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及演变 |
1.改革试验功能及其演变 |
2.产业升级功能及其演变 |
3. 社会服务功能及其演变 |
4. 对外开放功能及其演变 |
(三) 市场经济构建时期广东国有企业发展成果 |
(4)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产能及产能过剩的界定 |
2.2 产能利用率测度研究现状 |
2.3 产能评价及退出标准研究现状 |
2.4 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2.5 产能退出机制研究现状 |
2.6 文献评述 |
3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研究 |
3.1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确定 |
3.1.1 产能过剩测度方法分析 |
3.1.2 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方法比较及选择 |
3.2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度模型 |
3.2.1 模型构建 |
3.2.2 变量确定及数据来源 |
3.3 基于面板数据的煤炭产能过剩测算 |
3.3.1 描述性统计 |
3.3.2 面板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
3.3.3 各省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 |
3.4 测度结果分析 |
3.4.1 各省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2 全国产能过剩测度结果分析 |
3.4.3 我国煤炭产能过剩测度结果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研究 |
4.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及影响因素研究 |
4.1.1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范围界定 |
4.1.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说明 |
4.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基于VIKOR的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测算研究 |
4.3.3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实证研究 |
4.3.4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指数聚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 |
5.1 去产能相关政策概述 |
5.1.1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 |
5.1.2 地方层面相关政策 |
5.2 政策对去产能的实际影响情况 |
5.2.1 全国去产能情况 |
5.2.2 各省份去产能情况 |
5.3 去产能政策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
5.3.1 对产能利用率的平均影响 |
5.3.2 对产能利用率的异质性影响 |
5.4 去产能政策的经济影响 |
5.4.1 政策的平均经济影响 |
5.4.2 政策的异质性经济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过剩产能退出机制研究 |
6.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模型构建 |
6.1.1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理论依据 |
6.1.2 煤炭产能退出政策概述 |
6.1.3 煤炭产能退出机制框架模型 |
6.2 资产处置模式及建议 |
6.2.1 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2.2 固定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3 无形资产处置模式设计 |
6.2.4 去产能资产处置建议 |
6.3 债务处置模式及建议 |
6.3.1 债务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3.2 债务处置模式设计 |
6.3.3 去产能债务处置建议 |
6.4 职工安置模式及建议 |
6.4.1 职工安置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4.2 职工安置模式设计 |
6.4.3 去产能职工安置建议 |
6.5 阳煤集团过剩产能退出案例分析 |
6.5.1 关闭矿井现状 |
6.5.2 关闭矿井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6.5.3 关闭矿井资产处置方案设计 |
6.5.4 关闭矿井债务处置方案设计 |
6.5.5 关闭矿井职工安置方案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5)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脱困改革举措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20 世纪90 年代国有企业脱困改革的背景与举措 |
(一)改革的背景 |
(二)国企改革的主要举措 |
1.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 |
2. 积极推进企业债权转股权 |
3. 严厉行政约束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
4. 力推企业兼并重组 |
5. 国有企业改革和化解过剩产能同步进行 |
6. 分流下岗职工政策 |
二、国有企业脱困改革的成功经验分析 |
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偏紧货币政策形成去产能的动力机制 |
2. 有力的行政干预形成了国企改革的指挥棒和撒手锏效应 |
3. 债转股改造发力,减轻了企业和银行债务负担 |
4. 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了市场集中度 |
5. 国有企业改革和去产能的有机结合同步推进 |
6. 下岗分流“减人”为国有企业减负减压 |
三、20 世纪90 年代国有企业脱困改革的启示 |
(一)本轮改革的背景 |
(二)20 世纪国有企业脱困改革的经验启示基于两轮国企改革历史背景的差异性以及当 |
1. 积极财政政策形成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引擎 |
2. 有为的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发力 |
3. 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
4. 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国有企业的债转股改造 |
5. 国企改革与去产能深度融合,同步推进 |
6. 以“减人”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托底的保障政策 |
(6)广元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概念 |
1.1.1 国有企业改制 |
1.1.2 现代企业制度 |
1.2 我国国企改革历程 |
1.2.1 放权让利阶段 |
1.2.2 承包经营阶段 |
1.2.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
1.3 国企改革面临的诸多课题 |
1.3.1 优化国有经济结构的课题 |
1.3.2 国企改制的产权制度课题 |
1.3.3 国企改制的职工安置课题 |
1.3.4 国企改制政企关系的课题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基本思路 |
第二章 广元市国有企业改革历程、问题及解决措施 |
2.1 广元市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
2.1.1 广元国企改革第一阶段存在的问题 |
2.1.2 广元国企改革第二阶段取得的成果 |
2.1.3 广元国企改革第三阶段的进展与困难 |
2.2 第三阶段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
2.2.1 全面触动产权,逐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
2.2.2 实行“一企一策”,多种形式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
2.2.3 多途径盘活存量资产,加大资产处置的市场化程度 |
2.2.4 建立责任制,加强目标考核,督查督办 |
2.3 企业职工安置主要措施 |
2.3.1 筹集国有职工安置资金 |
2.3.2 职工安置办法 |
2.3.3 社会保险费清算办法 |
2.4 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处置的主要措施 |
2.4.1 遗留问题处理的主要步骤 |
2.4.2 遗留问题处理的非司法手段 |
第三章 广元市纺织厂破产改制案例分析 |
3.1 广元市纺织厂的破产改制 |
3.2 破产遗留问题的产生和矛盾激化 |
3.3 破产改制遗留问题的处置 |
3.3.1 处理遗留问题的工作机构 |
3.3.2 与广元市纺织破产相关的企业 |
3.3.3 有关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的调查 |
3.3.4 处置过程 |
3.3.5 遗留问题处理意见 |
3.3.6 遗留问题处置结果 |
3.4 本案例的启示 |
第四章 081 电子集团改制脱困案例分析 |
4.1 基本情况 |
4.1.1 川北电子工业公司(国营081 总厂) |
4.1.2 081 电子集团四川天源机械有限公司 |
4.1.3 081 电子集团四川长胜机器有限公司 |
4.1.4 081 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
4.1.5 081 电子集团四川力源电子有限公司 |
4.1.6 081 电子集团四川广元建兴机电有限公司 |
4.1.7 081 电子集团四川华昌电子有限公司 |
4.1.8 081 电子集团四川广明机电有限公司 |
4.2 改制的必要性 |
4.3 整体脱困改制方略 |
4.3.1 三减(减员、减负、减债) |
4.3.2 两改(改革、改制) |
4.3.3 引进战略集团 |
4.4 整体脱困改制措施 |
4.4.1 081 系统整体脱困改制领导小组 |
4.4.2 081 系统整体脱困改制费用筹措 |
4.4.3 081 系统整体脱困改制职工稳定及分流安置 |
4.5 整体脱困改制的实施现状 |
4.5.1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
4.5.2 职工分流问题的解决 |
4.6 本案例的启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川省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特点 |
二、四川省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程及现状 |
三、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 |
四、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
(9)巩固贵州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成果与实现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评价我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成果, 进一步认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仍然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
二、巩固扭亏脱困成果并力争实现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一) 、在外因方面——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 切实为国企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
(二) 在内因方面——坚持正确的改革发展方向, 着力推进国企深化内部改革,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
(10)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 ——基于比较分析和制度变迁的一个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重要概念界定 |
1.1.1 股票市场、证券市场、资本市场 |
1.1.2 关于制度 |
1.1.3 关于绩效 |
1.2 研究背景 |
1.2.1 证券市场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 |
1.6 研究的基本假定 |
1.7 关于批判现实主义 |
2 A股、B股、H股的比较制度分析 |
2.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概括 |
2.1.1 关于A、B、H股的分类 |
2.1.2 B股市场发展和现状概述 |
2.1.3 H股市场发展和现状概述 |
2.2 比较之一:A股、B股、H股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 |
2.2.1 盈利能力变动趋势方面 |
2.2.2 亏损面的比较 |
2.3 比较研究之二:A股、B股、H股公司上市后规范经营情况 |
2.3.1 A股上市公司不协调现象综述 |
2.3.2 部分违规A股公司问题一览 |
2.3.3 B股、H股上市公司经营机制同样有待完善 |
2.4 比较总结 |
2.5 A股、B股、H股三个市场的制度比较 |
2.5.1 制度差异的比较 |
2.4.2 不同市场相似的制度安排 |
3 流通双轨制的制度变迁、制度结构与绩效分析 |
3.1 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观点 |
3.2 股份制试点的制度环境和非正式约束 |
3.2.1 关于制度环境 |
3.2.2 国企改制的制度环境 |
3.3 股份制通行做法和政策目标的冲突 |
3.3.1 模型假设 |
3.3.2 “同股同权”的改制模型与政策目标的冲突 |
3.4 股份制实践中的做法--“同股不同权” |
3.4.1 实践改制方案模拟 |
3.4.2 “同股不同权”改制模型的一般化推广 |
3.4.3 “投资者悖论”和“同股不同权”的三重含义 |
3.5 “流通双轨制”绩效分析 |
3.5.1 三种激励扭曲效应 |
3.5.2 效率难以兼顾的“不可能四边形”模型 |
3.6 “管理层悖论” |
3.7 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路径的博弈分析 |
3.7.1 关于博弈对局 |
3.7.2 博弈分析 |
3.8 客观评价“流通双轨制” |
3.9 “MM第二定理”的修正 |
3.9.1 “MM定理”的修正 |
3.9.2 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进一步分析 |
3.10 小结和效率结构图解 |
4 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结构分析 |
4.1 从配股角度对流通双轨制的再分析 |
4.1.1 什么是配股 |
4.1.2 关于转配股的博弈分析 |
4.1.3 转配股的引申分析 |
4.2 行政审批制度分析。 |
4.2.1 关于政府职责的讨论 |
4.2.2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倾斜性政策 |
4.2.3 行政审批制的绩效分析 |
4.2.4 行政审批制的进一步分析 |
4.3 STPT制度分析 |
4.3.1 关于STPT制度 |
4.3.2 STPT制度绩效分析 |
4.3.3 制度根源和互补性分析 |
4.4 证券市场制度结构和绩效结构分析 |
4.4.1 “三位一体”的制度结构 |
4.4.2 绩效结构 |
4.4.3 上市公司业绩滑坡的一个解释 |
5 证券市场改革的绩效分析 |
5.1 计划控制制度改革及绩效分析 |
5.1.1 股票发行定价市场化改革分析 |
5.1.2 核准制绩效分析 |
5.2 国有股减持分析 |
5.2.1 国有股减持的制度环境分析 |
5.2.2 国有股减持的博弈分析 |
5.2.3 国有股减持的契约分析 |
5.2.4 两次制度变迁的比较和启示 |
5.3 B股市场放开政策分析 |
5.3.1 B股开放的前前后后 |
5.3.2 B股放开政策失败的博弈分析 |
5.3.3 外资机构投资、投机类型分析 |
5.3.4 B股市场放开政策评价 |
5.4 管理层收购(MBO)分析 |
5.4.1 国内MBO市场化程度低 |
5.4.2 国内MBO绩效分析 |
5.5 公平与效率的思考 |
6 股票市场弱式有效性比较实证 |
6.1 有效市场与市场效率 |
6.1.1 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含义和分类 |
6.1.2 市场有效性检验 |
6.2 我国股市正态性检验 |
6.2.1 利用基本统计量分析收益率序列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
6.2.2 正态分布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 |
6.3 三个市场的非线性检验 |
6.3.1 基本方法 |
6.3.2 A股非线性检验 |
6.3.3 B股非线性检验 |
6.3.4 H股非线性检验 |
6.4 乘积模型的原理、方法与步骤 |
6.4.1 乘积过程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形式 |
6.4.2 使用模型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
6.4.3 乘积模型适用条件 |
6.5 基于乘积模型的A股、B股和H股的有效性检验 |
6.5.1 乘积模型适用条件检验 |
6.5.2 θ和γ估计值 |
6.5.3 检验统计量介绍 |
6.6 基于乘积模型的A股、B股和H股的有效性检验 |
6.6.1 A股市场有效性检验 |
6.6.2 基于乘积模型的B股市场有效性检验 |
6.6.3 基于乘积模型的H股市场有效性检验 |
6.7 关于有效性的再评价 |
7 股票市场与“经济缩长”关系实证 |
7.1 两种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机理分析 |
7.1.1 财富效应 |
7.1.2 托宾q效应 |
7.2 我国股市尚不(完全)具备经济晴雨表的功能,财富效应和q效应难以发挥 |
7.2.1 理论上的分析 |
7.2.2 “财富效应”难以发挥的经验分析 |
7.2.3 我国上市公司“q比率”较高的一个解释 |
7.3 股票市场“挤出效应”分析 |
7.3.1 消费的挤出效应(部分)抵消了财富效应 |
7.3.2 投资的挤出效应(部分)抵消了托宾q效应 |
7.4 我国股市“挤出效应”的测算 |
7.4.1 股市吸纳资金的估计 |
7.4.2 “挤出效应”的一个简单估算 |
7.5 关于“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7.5.1 思路和样本说明 |
7.5.2 股市对消费影响实证 |
7.5.3 股市对投资影响实证 |
7.6 结论与建议 |
7.6.1 “挤出效应”影响“通货紧缩”的机理及路径分析 |
7.6.2 关于股票市场和通货紧缩关系的引申讨论 |
8 两次发展战略及制度安排的比较与启示 |
8.1 中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分析 |
8.1.1 时代背景 |
8.1.2 制度体系安排 |
8.1.3 制度绩效分析 |
8.2 证券市场的国企脱困服务战略和制度绩效分析 |
8.2.1 时代背景方面 |
8.2.2 制度安排 |
8.2.3 制度绩效 |
8.2.4 关于我国股市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
8.3 两次发展战略及制度安排的比较 |
8.3.1 比较 |
8.3.2 制度变迁的评价和启示 |
9 中国证券市场绩效总结与提升路径分析 |
9.1 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再认识 |
9.1.1 关于上市公司微观经营绩效的争议 |
9.1.2 本文的观点 |
9.1.3 重要的是自生能力 |
9.2 对我国股市规模的再认识 |
9.2.1 原来的市价总值计算方法缺乏理论基础 |
9.2.2 关于市价总值的修正模型 |
9.3 中国证券市场绩效总结 |
9.3.1 基本结论 |
9.3.2 证券市场绩效传导机制分析 |
9.4 证券市场总体改革的方向分析 |
9.4.1 对路径依赖的再认识 |
9.4.2 产权论和超产权论 |
9.4.3 改革的方向分析 |
9.5 证券深化的路径分析 |
9.5.1 证券深化的“产权路径”分析 |
9.5.2 证券深化的“超产权路径”分析 |
9.6 关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浅析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论文参考文献)
- [1]产业集聚与企业“去僵尸化” ——基于集聚金融外部性的中介效应[D]. 王铭.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混改背景下兖州煤业跨国并购动因及经济效果研究[D]. 古智荣.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广东国有企业发展历程及功能定位研究(上)[J]. 李成. 广东经济, 2019(02)
- [4]煤炭产能过剩的测度及产能退出机制研究[D]. 王靖春.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5]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脱困改革举措与启示[J]. 孙飞. 行政管理改革, 2016(05)
- [6]广元市中小型国有企业改制模式研究[D]. 甘群.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7]西部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1世纪初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重点问题研究"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2005(12)
- [8]中国股市演进与直接融资萎缩[J]. 许宏俊. 经济师, 2003(12)
- [9]巩固贵州省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成果与实现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策探讨[J]. 张素芬,刘敏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 [10]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绩效研究 ——基于比较分析和制度变迁的一个解释[D]. 李庆峰. 浙江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