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象,新世纪的曙光(论文文献综述)
杨柯倪[1](2021)在《新世纪文学中的北京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古丽扎尔·阿卜杜[2](2021)在《汉语概念隐喻的维译研究 ——以《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杨佚楠[3](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是影响国家存亡、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繁荣兴盛、生生不息。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就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进行文化建设实践后总结出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契合人民现实需要、适合中国文化国情的正确文化发展道路。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气象、新矛盾和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领域始终明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而深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动力来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等等都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内涵。此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也变得更具世界意义,即不仅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要以世界眼光来观照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探索有力举措以确保多维价值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阐述为出发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价值目标、现实境况和实践举措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和时代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等,为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从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两个方面进行内涵界定。在对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阐释上,首先从中西方两个角度阐述不同文化环境中关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进行详尽阐释。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阐释上,首先明确了核心关键词新时代的特定含义,再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发展道路加以表述。最后从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战略任务和伟大目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具体来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主体;坚持以当代中国国情为现实依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涵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动力来源;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坚持以交流互鉴促进国际文化交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目标包括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定并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三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本章以重要历史节点为划分依据,梳理并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总结出的经验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都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初步思考,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在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接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完成了从最初探索到认知深化,再到正式确立的一系列过程。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不仅在国际国内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实现了内涵上的丰富,还得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践行原则。第四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言,其价值目标在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层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追求:从个人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存在;从社会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世界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这四个方面的价值目标既相辅相成、又内在统一,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体系。第五章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况。从实践成效来看,当今社会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从严峻挑战来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对这些现实境况进行具体分析,能够为实践举措的探索提供明确方向。第六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本论文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应当有针对性的应对前文所述及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量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通过坚守以人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来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现代文化产业;通过打造事前正面宣传机制、事中科学引导机制、事后反思调整机制来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通过对内增强文化交流安全意识、对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来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论文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首先,在论文选题上具有创新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概念一经提出,与此相关的研究可谓比比皆是。但本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置于新时代背景之下,在新时代的新特征、新需要和新问题之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的发展之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次,在研究框架上有所创新。在谋篇布局上,本论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角度出发,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内容,提升了整篇文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研究框架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第三,在研究观点上有所创新。本论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且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观点,如:从新中国、新时期到新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建设都为新时代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四个层面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可以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五个方面出发,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解决之策。然而,鉴于笔者本人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视野有限,本论文仍然具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选题颇为宏大、内容涵盖丰富,仅用两三年时间、十余万字将其讲清说透,是比较困难的。此外,本论文选题属于典型的社会现实问题,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笔者本人虽在行文中结合了现实案例,但就自身而言很难开展具体的实证工作和调研活动,这使得针对该选题的实证研究难以充分进行,使该论文缺少一定的量化数据加以支撑,在研究结论上无可避免的稍显单薄。但从理论研究的动态发展上看,这些不足之处也恰恰印证了该主题具有强大的研究空间并为笔者未来的研究之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李琰琰[4](2021)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栏目的叙事研究(2017-2020)》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媒体对外传播活动的日益增多、“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媒体在对外传播中,一改以往宏大叙事的策略而转向采取讲普通人的故事,用平民化的叙事替代了高高在上的说教,这种做法既符合海外受众的认知习惯,也在海外传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我国媒体对外传播的叙事特征,总结媒体讲述国人故事的经验、教训,成为新时代新闻叙事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针对这一研究方向,提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栏目叙事特征研究的命题。本研究以方毅华的新闻叙事理论为依托,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内容研究法,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栏目自2017年改版至2020期间的所有报道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其叙事者、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三个微观层面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为其他媒体对外传播中的人物报道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建议。本文的开头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创新点等。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了“众生相”的叙事者、叙事视角和叙事话语。首先,在分析“众生相”栏目的叙事者时,研究发现该栏目有意避免了单一主体叙事,以记者和编辑担任公开的叙事者为主,以隐蔽的叙事者和缺席的叙事者为辅;其次,在分析叙事视角时,发现该栏目对视角的运用注重多元化和复合化,这不仅表现于各种视角在不同报道中的充分运用,而且体现于同一报道中多种视角的转换,这样既可起到相互补充的效果,也可使人物和故事更加丰满;最后,对该栏目叙事话语的研究主要从叙事时间、叙事结构、叙事修辞三个层面切入,研究表明该栏目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时间上,该栏目在时序、时长、频率的运用上非常灵活,且善于运用各种要素把握报道节奏;结构上,该栏目叙事结构以核心—卫星事件组合突出报道主题,灵活运用人物、时间和因果关系连接事件序列;修辞上,该栏目用“告之以事”揭示新闻本质,以“晓之以理”凸显媒体立场。文章最后在前面微观层面的研究基础之上,指出“众生相”人物报道的叙事特征与缺憾,并得出对我国对外媒体人物报道的启示:视角平民化、新闻故事化,树立“叙事权威”、转向中性立场,塑造多样人物、折射现实中国。
赵佩宏[5](2020)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音乐舞蹈史诗是一种兼具综合性和全面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它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结合舞台美术、诗歌、戏剧等多种艺术因素,叙事宏大历史事件,展现作品厚重感与时代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共有三部,分别是创作于1964年的《东方红》、创作于1984年的《中国革命之歌》和2009年为庆祝祖国60华诞而作的《复兴之路》。这三部作品展现出不同时代文艺作品的风貌,是史诗般的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为研究对象,在于这部史诗般经典之作距今正好十年,被大众所熟知,更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之路》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最伟大的梦想。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以《复兴之路》创作背景、创编过程和创作思想的梳理为切入,以《复兴之路》教育价值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复兴之路》音乐、舞蹈、诗朗诵的艺术性、思想性分析为重点,继而论述作品具有的艺术教育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以及这部精品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复兴之路》是一部史诗品格、政治智慧、文化内涵、艺术品质集一身的经典优秀作品,在新中国音乐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复兴之路》作品进行专题研究,旨在通过这部经典艺术作品探究其教育价值,探究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美育与德育的相互关系。
张晨茜[6](2020)在《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色彩是城市“自然的、人工的、社会的”物质形态与精神意象色彩的总和。城市色彩承载历史记忆,传达地方文化,象征民族精神,昭示城市风貌,不但在城市物质形态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代表着城市不同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所以城市色彩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演化过程。在我国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建设中,由于城市建设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的城市也在东西方文化对冲、融合中,逐渐削弱甚至丧失了传统风貌与色彩特征,城镇“形象迷失、色彩变异、风貌雷同、千城一面”,已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城市病”,建筑色彩一度被“同化、错位、滥用”而乱象纷呈。虽然近年来这种现象正在得到遏制,但是传统城市文化色彩的延续与传承却在全球化语境下逐渐消陨。城市色彩“失色”,引起学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也向着专业化、社会化、民族化以及审美地域化的广度与深度推进。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世界城市群中重要的节点中心城市,其城市建设特色与发展方向引世人瞩目:姑苏古城不曾迁移,枕河街巷肌理依旧,古旧民居保存完整,原住民众安居乐业,市井商贾活力十足,城市色彩形貌相对完好,是弥足珍贵的中国古代城市活态样本。本课题研究选取苏州范例,首先通过色彩地理学视角,“审视、梳理、完善、延续”苏州历史城市的地理色彩特征,基于“保护与发展”的国内外色彩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以提升城市风貌色彩品质为目的,整合了当代城市色彩规划编制的内容;其次,从时间、空间维度出发,纵向梳理不同历史时期苏州民居色彩流变特征,横向剖析苏州民居色彩的主要特征,复合研究民居色彩在空间结构中的色彩构成特征,以综合把握苏州城市色彩的演变节奏与未来发展趋势,延续传承苏州传统地域文化;其三,立足新时代,从建设“科文双馨、富强美高”的现代化苏州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梳理城市色彩脉络,归纳色彩环境特征,构建苏州色彩体系,并在解析苏州色彩构成的基础上,整合苏州建筑、景观、装饰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色谱,创建苏州城市色彩概念总谱,提出分区色彩推荐色谱。最后对需要进行色彩控制的城市重点地段进行点、线、面、空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示,统一各区域色彩关系,统筹新旧区域色彩和谐过渡,促进新旧城市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刘丹阳[7](2020)在《诗意电影研究 ——以当下现实题材中国电影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意电影,始终是学术界受到关注并不容忽视的议题,近年来,随着诗意电影的层出不穷,中国诗意电影纷纷在国内外斩获大奖,使得诗意电影再度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对诗意电影的研究也是对电影创作新形式的探索,诗意更是对生命的表达与思考。本文将尝试对诗意电影进行研究,并落脚于对当下中国现实题材诗意电影进行探寻,力求在研究过程中阐明诗意电影对“诗意”的理解,探索诗意电影基于柏格森“绵延”观念的影像表达内涵与形式,以及诗意电影在当下银幕中呈现的整体气质、发展与变化,探索诗意电影的艺术价值,以及对今后中国电影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性作用,对诗意电影的探讨也希望给予生命一个别样的内在体认方式。文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中主要对诗意电影研究对当下现实题材中国电影的选择进行了阐述,阐明了本文研究落脚点的时间与题材范畴,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文章第二章主要对现实题材诗意电影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明了诗意电影对现实题材选择的原由,并重点阐明了诗意电影基于柏格森“绵延”观念的影像表现,讨论了诗意电影与德勒兹“时间-影像”之间的关系。文章第三章主要以影片《路边野餐》与《地球最后的夜晚》为文本,集中讨论两部影片中诗意电影呈现的“晶体时间”特质及其充盈的诗意情感。在文章第四章中以影片《长江图》《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为文本,集中讨论两部影片中的“回溯时间”,探索诗意历史的反思。文章第五章将集中讨论影片《冬》中的“轮回时间”,并在探析过程中阐明诗意背后的哲理揭示。
李萍[8](2020)在《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艺术的文化观照》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武侠电影与传统文化渊源颇深。其中,儒、道、佛文化思想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中国武侠电影通过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运用,可以在视觉造型层面上为电影注入儒、道、佛的文化精神力量。由于电影色彩技术的不断革新,受众观影、审美习惯的变化等因素,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对于传统文化的呈现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对传统的色彩观念、形式进行了现代化的视觉重组,对中国传统色彩艺术精神表现富有了时代特性。本文以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所呈现出的儒、道、佛文化传统的艺术精神,并从影视艺术形象构建的层面反思传统色彩文化在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中的运用效果。第一章分析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中的儒家观念,主要从电影中的浓重之黑、繁细之色、暖光之黄三种视觉色彩风格,探析儒家思想中的“不仁而乱”“非礼不成”以及“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第二章阐释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所呈现出来的道家精神,探讨了关于“质色”手法体现出的“道法自然”思想;在黑、黄色彩搭配下诉说着的道家“阴”“阳”伦理;以及在白色的论道之中,品味着道家“有”“无”的哲学奥秘。第三章以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中的佛家旨趣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诗意色中感悟到佛家“静”之入禅的审美意境、在哲理色中了解到“明”之顿悟的本体途径,和在玄幻色中体会到“奇”之佛法的精神理念。论文的前三章论述了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儒、道、佛文化的艺术精神,构成了文章的主体。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则以“儒释道文化”对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为切入点,将色彩与“儒释道文化”的关系为考察对象,讨论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在传统文化运用上出现的“焦虑”问题。借此,从前三章“入乎其内”的儒、道、佛文化中走出,“出乎其外”地思考中国武侠电影色彩的未来发展方向。
郑红艳[9](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电影的走向,开启了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国际化进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锤炼,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质的飞跃。价值取向是文化产品海外传播的基础与根本,中国电影海外传播之路也基于此而展开。四十年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在不同阶段形成了明显的区别性价值倾向;同时,对应不同的价值诉求,采取了不同的传播策略。本论文将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联系起来探讨,能更清晰地反映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逻辑关系。论文第一章对传播海外的中国电影进行界定,介绍所研究的文本来源、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及其传播概况。第二章论述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一个阶段(1978-2000)的情况,这一阶段中国电影以艺术电影作为走向世界的突破口,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其中,1978-1984年是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前奏,海外获奖的电影数量少且影响力小;1985-1993年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进程,民俗电影蕴含的寓言满足了西方的中国想象,中国在国际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上获得许多重要奖项;1994-2000年期间艺术电影关注点转向平民都市生活,并延续着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盛况,海外版权销售也开始起步。第三章讨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第二个阶段(2001-2010)的表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主要诉求是商业利益,此阶段兼具普世价值、视觉消费奇观与民族特色的武侠大片成功进入西方主流市场。第四章探讨2011年至今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变化,这一时期多种类型的电影践行电影工业美学理念,从而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实现海外票房与艺术口碑的双向目标。通过对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四十年的历史回顾,可见:价值取向方面从最初基于文化政治意义上的身份求同,到经济方面的商业利益诉求,进而转向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国影响力,电影本身经历了从“精英化的个人作品”到“商业化产品”再到“工业与美学的结合体”;当下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仍为实现国际影响力而努力,电影工业体系仍需不断完善升级,电影从业者应树立全球眼光,泛华夏文化圈市场可作重点突破。
瞿一丹[10](2019)在《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改革开放已届“不惑之年”,进入了回顾总结、除弊兴利的历史新阶段。当我们立足于现时,并以崭新的姿态回顾这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时,会感受到艰苦奋斗后的慰藉,辉煌成就面前的自豪。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这段光辉岁月予以理性的反思与客观的评价,这既是一种延续成就的力量,也是一种面向未来征程的美好展望。本文将这种“成就的欣喜”与“反思的勇气”用于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育。但是,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历史是静默而繁杂的,语文教育规律是隐晦而复杂的,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研究路径与研究视野:既能够让静默的历史“开口说话”,又能够将充斥于其间的繁杂事实统整为有深度的“生命体”。语文教育话语作为理解语文教育的符号化存在,能够满足研究需求、实现研究目标。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语文教育话语作为拥有多元性的陈述单位,涵盖于其中的话语言说内容与价值取向并非都吻合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并非都能反映语文教育的行走足迹。事实上,真正能够说明、描述语文教育发展走向与嬗变轨迹的是那些在各个阶段“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新话语,即语文教育新话语。语文教育新话语是指基于语文教育场域内的新变化、新语境而出现的,以语文教育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为核心议题,以生产、传播、实践与反思为行为导向,集对话性、实践性、价值倾向性为一体的新表述、新概念、新命题、新判断。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本文以话语为研究视角,以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为研究对象,以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的厘清与分析方法的构建为基础,回顾、审视、反思改革开放40年来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窥见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论,对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全方面的扫描与定位,主要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概念体系与建构价值。其中,重点探讨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体系,包括阐释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特征与分类。第二章基于对“文本分析”、福柯关于话语的言说以及“批判话语分析”等理论的考究与借鉴,建构以分析向度、分析立场、分析视角、分析内容、分析步骤以及分析框架为具体表征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并由此彰显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的建构意义。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模块,基于前两章的理论铺垫,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进行具体分析。该章总体的分析逻辑为:以历时性分段与共时性总结为基础,根据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场域规定,从繁杂的语文教育话语中筛选出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并予以具体的话语分析,包括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最终所呈现的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主要包括“大语文教育”新话语、“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语文”新话语、“语用—语文”新话语、“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改革开放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整体演绎与具体分析,对四十年间的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历时总结、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建构了本文语境下的“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基于语文教育新话语概念体系的明确与分析方法的明晰,本文对改革开放四十年间的八类“语文教育新话语”予以话语文本评析、话语实践探析、话语价值解析,进而总结四十年间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进阶关系与嬗变轨迹,审视四十年间语文教育及其话语表征的发展状况,并据此为语文教育及其话语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借鉴与行动参考。
二、金象,新世纪的曙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象,新世纪的曙光(论文提纲范文)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 |
2.1 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概述 |
2.1.1 文化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相关概述 |
2.2.1 文化发展道路 |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 |
3.1 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基础形成 |
3.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对中国化的启迪 |
3.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
3.1.3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 |
3.2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确立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知深化 |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正式确立 |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创新发展 |
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新时代背景 |
3.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丰富 |
3.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践行原则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 |
4.1 个人层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4.1.1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
4.1.2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 |
4.1.3 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 |
4.2 社会层面——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
4.2.1 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
4.2.2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道德水平 |
4.3 国家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4.3.1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 |
4.3.2 培育高素质文化国民 |
4.3.3 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
4.3.4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4.4 世界层面——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
4.4.1 开辟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
4.4.2 助力人类文明平等多样发展 |
4.4.3 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遇 |
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成效 |
5.1.1 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 |
5.1.2 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 |
5.1.3 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 |
5.1.4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 |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严峻挑战 |
5.2.1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 |
5.2.2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 |
5.2.3 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 |
5.2.4 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 |
6.1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6.1.2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
6.1.3 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 |
6.2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
6.2.1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 |
6.2.2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引领力 |
6.3 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 |
6.3.1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
6.3.2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
6.3.3 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
6.4 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
6.4.1 事前正面宣传机制 |
6.4.2 事中科学引导机制 |
6.4.3 事后反思调整机制 |
6.5 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
6.5.1 对内增强文化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
6.5.2 对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栏目的叙事研究(201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样本的选择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新闻叙事学 |
1.3.2 国内新闻叙事学 |
1.3.3 《人民日报海外版》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2 《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的叙事者 |
2.1 新闻作品中的叙事者 |
2.2 “众生相”的叙事者分析 |
2.2.1 以记者、编辑公开叙事为主 |
2.2.2 以报道人物隐蔽叙事为辅 |
2.2.3 以缺席的叙事者彰显客观 |
3 《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的叙事视角 |
3.1 新闻作品中的叙事视角 |
3.2 “众生相”的叙事视角分析 |
3.2.1 编辑性的全知叙事视角 |
3.2.2 中性的全知叙事视角 |
3.2.3 复合式叙事视角 |
3.2.4 第一人称当事人叙事视角 |
3.2.5 纯客观叙事视角 |
4 《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的叙事话语 |
4.1 “众生相”的叙事时间分析 |
4.1.1 叙事时序 |
4.1.2 叙事时长 |
4.1.3 叙事频率 |
4.2 “众生相”的叙事结构分析 |
4.2.1 核心事件与卫星事件 |
4.2.2 事件序列的连接 |
4.3 “众生相”的叙事修辞分析 |
4.3.1 “告之以事”揭示事实 |
4.3.2 “晓之以理”凸显立场 |
5 “众生相”对我国对外媒体人物报道的启示 |
5.1 视角平民化,新闻故事化 |
5.2 树立“叙事权威”,转向中性立场 |
5.3 塑造多样人物,折射现实中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创作 |
第一节 《复兴之路》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复兴之路》的创作过程 |
第三节 《复兴之路》的创作思想 |
第二章 关于《复兴之路》的问卷调研 |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发放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复兴之路》教育价值调查结果 |
第三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艺术教育价值 |
第一节 《复兴之路》音乐的艺术性分析 |
一、合唱与独唱 |
二、民族之歌 |
三、传统戏曲 |
第二节 《复兴之路》舞蹈的艺术性分析 |
一、大型群舞与小型群舞 |
二、民族之舞 |
第三节 《复兴之路》诗朗诵的艺术性分析 |
一、韵律之美 |
二、意境之美 |
第四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思想教育价值 |
第一节 《复兴之路》音乐的思想性分析 |
一、情感的共鸣 |
二、思想的凝念 |
第二节 《复兴之路》舞蹈的思想性分析 |
一、原点意象 |
二、意义复合 |
第三节 《复兴之路》诗朗诵的思想性分析 |
一、以诗为鉴 |
二、以诵达情 |
第五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联性 |
一、儒家“礼乐合一”的音乐观 |
二、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 |
三、“五育”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艺术育德功能的特点 |
一、艺术的育德功能是以审美为基础 |
二、艺术的育德功能是潜移默化 |
三、艺术的育德功能是以情感人 |
第三节 思想教育需要“新配方” |
一、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
二、扩展高校艺术教育的新内蕴 |
三、思想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色彩 |
2.1.2 苏州古城概述 |
2.2 色彩学的基本理论 |
2.2.1 色彩 |
2.2.2 色度学 |
2.2.3 色彩的多学科视角 |
2.3 色彩地理学 |
2.3.1 色彩地理学的地域差异 |
2.3.2 色彩地理学的情感表达 |
2.3.3 色彩地理学的调研与控制 |
2.4 现代城市色彩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 |
2.4.1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实践 |
2.4.2 国内城市色彩理论与实践探索 |
2.4.3 当代城市色彩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三章 色彩地理学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色彩 |
3.1 影响因素与作用模式 |
3.1.1 自然影响因素 |
3.1.2 人文影响因素 |
3.1.3 因素作用模式 |
3.2 影响苏州民居色彩的自然地理因素 |
3.2.1 地形地貌与苏州民居色彩 |
3.2.2 地理气候与苏州民居色彩 |
3.2.3 地方材料与苏州民居色彩 |
3.3 影响苏州城市色彩的社会人文因素 |
3.3.1 社会经济与苏州城市色彩 |
3.3.2 大众审美与苏州城市色彩 |
3.3.3 民族文化与苏州城市色彩 |
第四章 苏州城市色彩现状特征与演变趋势 |
4.1 苏州色彩问题与识别 |
4.1.1 苏州色彩现状问题 |
4.1.2 苏州色彩问题原因 |
4.1.3 苏州色彩量化识别 |
4.2 苏州民居色彩时代性特征与演变趋势 |
4.2.1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发展阶段 |
4.2.2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演进分析 |
4.2.3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演进特点总结 |
4.3 苏州城市色彩区域性特征与演变趋势 |
4.3.1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空间分布 |
4.3.2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格局构成分析 |
4.3.3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格局特点总结 |
4.4 全球化语境下苏州城市色彩发展趋势 |
第五章 苏州城市的“地域性”色彩控制 |
5.1 .苏州城市色彩设计理念 |
5.1.1 色彩形象构想 |
5.1.2 色彩形象定位 |
5.1.3 色彩设计原则 |
5.2 苏州城市色彩规划内容与方法 |
5.2.1 色彩规划的内容 |
5.2.2 色彩规划的方法 |
5.3 苏州城市色彩体系的色谱表达 |
5.3.1 苏州城市色彩总谱及其使用 |
5.3.2 城市色彩分区色谱及其使用 |
5.4 苏州色彩控制的分区规划示例 |
5.4.1 点——小微介入,新旧协同的古旧民居色彩调整 |
5.4.2 线——序列整治,收放自如的运河沿岸色彩设计 |
5.4.3 面——形色重塑,区坊突出的中心形象色彩规划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 :苏州古城明清时期民居建筑文保名单 |
附录2 :苏州古城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文保名单 |
附录3 :调研表格选例 |
附录4 :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诗意电影研究 ——以当下现实题材中国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诗意电影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现实题材诗意电影界说 |
第一节 诗意电影的基本要素 |
一、诗意电影的叙事特性 |
二、诗意电影的表达手法 |
三、诗意电影与审美体验 |
第二节 诗意电影对现实题材的选择 |
第三节 诗意电影中的时间问题 |
一、诗意电影与“绵延” |
二、诗意电影与时间-影像 |
第三章 晶体时间:诗意情感的充盈 |
第一节 毕赣影像与晶体时间 |
一、《路边野餐》与《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潜在影像” |
(一)“回忆-影像”的邀约 |
1.《路边野餐》中的“回忆-影像” |
2.《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回忆-影像” |
(二)“晶体影像”使“荡麦”抒情得以充盈 |
1.影片《路边野餐》中的“晶体影像” |
2.影片《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晶体影像” |
第二节 毕赣影像的想象乡愁 |
一、想象乡愁下的诗意理想 |
二、诗意情感的独特表达 |
(一)诗意符号的“奇遇” |
(二)诗意电影语言对长镜头的选择 |
第四章 回溯时间:诗意历史的反思 |
第一节 “道路”影片的延展性“绵延”回溯 |
一、影片《长江图》中的回溯时间 |
二、影片《家在水彩丰茂的地方》中的回溯时间 |
第二节 “道路”影片之历史反思 |
一、溯源之路与心灵漂泊 |
二、历史回溯中的诗意表现手法 |
(一)画面中的留白 |
(二)虚实相生与“潜在” |
第五章 轮回时间:诗意哲理的揭示 |
第一节 《冬》的“绵延”轮回时间 |
第二节 《冬》的影像哲理表达 |
一、日常影像与生命痕迹 |
二、黑白影调的表现寓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艺术的文化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
(一)武侠电影研究 |
(二)色彩研究 |
三、选题的样本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的儒家观念 |
一、浓黑之兆:“不仁而乱”的儒学解读 |
二、繁色之喻:“非礼不成”的启示 |
(一)同色系的搭配 |
(二)不同色的搭配 |
三、暖光之黄:天下“大同”的象征 |
第二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中的道家精神 |
一、质色画面中“道法自然”的象征 |
二、黑、黄对比的阴阳伦理 |
三、白色氛围中的有无写意 |
第三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中色彩的佛家旨趣 |
一、诗意色:“静”之入禅的审美意境 |
二、哲理色:“明”之顿悟的本体途径 |
三、玄幻色:“奇”之佛法的精神理念 |
第四章 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文化选择的焦虑超越 |
一、武侠电影色彩与儒释道文化间的焦虑成因 |
(一)艺术与商业的较量:武侠电影溯源而来的创作焦虑 |
(二)成长的恐惧:第五代导演期望发展的焦虑心理 |
(三)审美趣味的流变:数字化技术的时代焦虑 |
二、新世纪武侠电影色彩文化选择焦虑的症状 |
(一)传统色彩的过度:儒释道文化的消解 |
(二)他者色彩的杂糅:儒释道文化的虚掩 |
三、焦虑的反向启示:喧哗后的超越 |
(一)工具论的衡量使用,艺术理想的构建 |
(二)色彩与儒释道关系的新样式:从“大众”走向“小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本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话语分析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四十年来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 |
第一节 关于海外传播的中国电影界定 |
第二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历史分期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概况 |
一、中国电影国际电影节获奖 |
二、中国电影海外商业发行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78-2000:现代化思潮下的身份求同 |
第一节 基于思想解放的海外传播前奏(1978-1984) |
一、电影的自我觉醒 |
二、电影作为文化外交的载体 |
三、电影海外参赛与展映的初步尝试 |
第二节 民俗电影国际化浪潮(1985-1993) |
一、纷繁复杂的历史语境 |
二、民族寓言中的他者想象奇观 |
三、民俗电影在国际电影节的表现 |
第三节 艺术与商业并行(1994-2000) |
一、市场经济兴起与海外传播审查收紧 |
二、艺术电影对当代生活的观照转向 |
三、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多元与分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001-201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海外商业诉求 |
第一节 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 |
第二节 产业化与武侠电影的中西融合策略 |
一、建立产业体系与深入推广交流 |
二、武侠大片的普世审美与民族特性 |
三、武侠大片的传播范式:《英雄》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快速成长 |
一、武侠合拍片的十年票房增长 |
二、艺术电影的回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1-至今:电影产业转型期的国际影响力追求 |
第一节 电影与文化强国战略 |
第二节 电影产业升级与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
一、电影产业环节的拓宽与完善 |
二、类型电影的工业美学实践 |
三、工业美学的先锋:《流浪地球》 |
第三节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转型 |
一、海外发行的衰退与复苏 |
二、艺术电影的类型化融合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1978-2019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 |
附录二:2001-2019海外票房过千万的中国电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10)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找寻新视角 |
(二)文献综述:开辟新空间 |
(三)概念界定:创生新语词 |
(四)研究意义:追寻新意蕴 |
(五)研究内容:审思新论域 |
(六)研究方法:探索新路径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概述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诞生动因 |
1.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外部动因 |
(1)时代品性的影响 |
(2)话语研究的启迪 |
2.语文教育新话语诞生的内部动因 |
(1)教育改革的深化 |
(2)语文教育的发展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概念构建 |
1.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涵义 |
(1)本源概念:话语 |
(2)场域属性:话语的“语文教育性” |
(3)时间规定:话语的“新质” |
(4)创生语词:语文教育新话语 |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特征 |
(1)对话性 |
(2)实践性 |
(3)价值倾向性 |
(4)民族性 |
(5)时代性 |
(6)多学科性 |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类 |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价值生成 |
1.新表述与新内涵 |
2.新视角与新空间 |
3.新路径与新方法 |
4.新启示与新使命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方法建构 |
(一)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 |
1.语言形式:文本分析 |
2.话语秩序:福柯的研究视野 |
3.多学科性:批判话语分析 |
(二)分析方法的具体呈现 |
1.分析向度:历史向度与社会向度 |
2.分析立场:批判立场与多元立场 |
3.分析视角:总体、个体与间性 |
4.分析内容:话语文本、话语实践与话语价值 |
5.分析步骤:线性推进与自然延展 |
6.分析框架:多向度与多层次 |
(三)分析方法的意义探寻 |
1.创新思维 |
2.更新范式 |
3.构筑现实 |
三、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分析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确定与命名 |
1.语文教育话语嬗变历程扫描 |
(1)回归教育场域:改革开放初期语文教育话语 |
(2)凸显科学主义:20 世纪8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
(3)呼唤人文精神:20 世纪90 年代语文教育话语 |
(4)走向多元发展:新世纪语文教育话语 |
2.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搜索与确定 |
(1)筛选条件的阐明 |
(2)分析对象的锚定 |
3.语文教育新话语的组织与命名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样本与方法 |
1.《“大语文教育”刍议》与图表分析 |
2.《“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探索》与语词分析 |
3.《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与结构分析 |
4.“人文论”、“言语论”对比性文本与对比分析 |
5.《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与风格分析 |
6.《赵谦翔与绿色语文》与修辞分析 |
7.《积极语用:21 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与逻辑分析 |
8.“语文核心素养”不同路径对比性文本与间性分析 |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分析与阐释 |
1.“大语文教育”新话语 |
(1)“大语文教育”话语文本:清晰晓畅的表征 |
(2)“大语文教育”话语实践:母题回归与革新 |
(3)“大语文教育”话语价值:空间延展与规划 |
2.“导学式教学范式”新话语 |
(1)“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文本:凝练精简的表达 |
(2)“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实践:范式转变与革新 |
(3)“导学式教学范式”话语价值:关系重构与变革 |
3.“语文学科现代化”新话语 |
(1)“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文本:系统完整的构建 |
(2)“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实践:时间沟通与延续 |
(3)“语文学科现代化”话语价值:理性寻求与平衡 |
4.“语文学科性质”新话语 |
(1)“语文学科性质”话语文本:由破到立的演绎 |
(2)“语文学科性质”话语实践:本体探索与争鸣 |
(3)“语文学科性质”话语价值:本质思维的繁盛 |
5.“新生代语文教师”新话语 |
(1)“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文本:实践提炼与反思 |
(2)“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实践:时代影响与呈现 |
(3)“新生代语文教师”话语价值:代际传承与突破 |
6.“××语文”新话语 |
(1)“××语文”话语文本:修辞魅力的彰显 |
(2)“××语文”话语实践:命题预设与运行 |
(3)“××语文”话语价值:氛围营造与深化 |
7.“语用—语文”新话语 |
(1)“语用—语文”话语文本:严谨创新的论述 |
(2)“语用—语文”话语实践:路径生成与践行 |
(3)“语用—语文”话语价值:本位回归与提升 |
8.“语文核心素养”新话语 |
(1)“语文核心素养”话语文本:成熟规范的建树 |
(2)“语文核心素养”话语实践:教学逻辑与建构 |
(3)“语文核心素养”话语价值:本体解惑与澄明 |
四、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总结与反思 |
(一)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演变与总结 |
1.话语文本:语用品质的提升 |
2.话语实践:实践理性的转向 |
3.话语价值:时代品性的彰显 |
(二)语文教育新话语的思考与批判 |
1.话语核心表述随意 |
2.话语转换频率过快 |
3.话语多元叙述芜杂 |
(三)语文教育新话语的启示与展望 |
1.规范文本呈现 |
2.联动实践过程 |
3.构建话语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金象,新世纪的曙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文学中的北京想象[D]. 杨柯倪.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汉语概念隐喻的维译研究 ——以《毛泽东选集》(第一、二卷)为例[D]. 古丽扎尔·阿卜杜.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D]. 杨佚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4]《人民日报海外版》“众生相”栏目的叙事研究(2017-2020)[D]. 李琰琰.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5]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教育价值研究[D]. 赵佩宏.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6]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D]. 张晨茜.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诗意电影研究 ——以当下现实题材中国电影为例[D]. 刘丹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新世纪中国武侠电影色彩艺术的文化观照[D]. 李萍.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价值取向与应对策略研究[D]. 郑红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改革开放40年语文教育新话语研究[D]. 瞿一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