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锚固技术在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1](2021)在《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框架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是我国西北地区应用最广泛的支护形式之一,且由其加固的边坡工程大多处于地震扰动区,地震引起边坡的严重变形、甚至滑塌会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进行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动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拟静力法、位移反分析法以及强度折减法,对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动稳定性、变形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科研工作:(1)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假设边坡潜在滑面为圆弧形,建立了考虑锚杆预应力的框架锚杆加固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分析模型。模型中将预应力等效为沿坡面切向及法向的均布力,通过计算均布力产生的附加应力,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潜在滑面的圆心坐标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借助MATLAB中的优化算法工具箱,动态搜索圆心所在的可能位置区域,得到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最后,结合某实际边坡工程进行计算,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采用位移反分析法,反演优化边坡土体力学参数,由均匀试验设计获取反分析样本,利用PSO-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网络训练,将反演后的土体力学参数分别代入安全系数解析式和PLAXIS 3D有限元软件中,求解不同峰值加速度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及位移,通过非线性拟合法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得到边坡处于极限状态下坡顶、坡腰及坡脚的位移允许值,通过对比边坡实际发生的位移与位移允许值的大小关系,分析边坡的稳定性。(3)结合某边坡加固工程实例,采用强度折减法揭示地震作用下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潜在滑面的形状、位置及滑移范围,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得到了边坡坡面的变形规律,综合三种边坡失稳判据,通过观察坡面的变形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改变锚杆间距与预应力、水平地震峰值加速度与竖向地震作用强度的大小,利用软件PLAXIS 3D进行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的地震动稳定性及变形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安晓凡[2](2020)在《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倾倒是边坡失稳的一种典型模式,其破坏机理与常见的滑动模式截然不同。伴随着国内外水利水电、露天矿、交通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岩体的倾倒变形和失稳现象被广泛揭露出来,成为制约相关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目前对于此类边坡的研究仍然缺乏深入的结论性成果,致使工程界在处理相关问题过程中存在争议和难点。本文以岩质边坡的倾倒破坏模式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多层弯曲倾倒,运用工程地质分析、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揭示了倾倒体的变形演化特征、力学作用机理和失稳规律。系统性研究了多层弯曲倾倒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以及关键参数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已报道的较为详细的76个边坡倾倒实例,从边坡岩体几何特征、工程地质特征和失稳诱因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了边坡倾倒的变形演化规律和破坏特征;基于Goodman-Bray分类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倾倒边坡分类系统,包括基本倾倒模式、组合倾倒模式、蠕变模式、悬臂模式和顺层倾倒五个基本大类,拓宽了边坡倾倒破坏的研究范围,为倾倒边坡稳定性量化分析夯实了地质基础。(2)针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剖析了不同于块体倾倒机制的多层弯曲倾倒破坏特征,重新概化并建立了其相应的解析分析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稳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岩体施加水平荷载的方式使边坡达到极限状态,以水平极限加速度为标准获取边坡的安全系数。以一物理模型试验为背景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倾倒体的受力特征、极限加速度和安全系数在弯折面倾角变化时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且均能反映边坡的稳定性态。(3)对比论证了离散元模拟在岩质边坡块体倾倒和多层弯曲倾倒稳定性分析中的可行性,提出了这两种倾倒边坡数值分析的要点。针对典型倾倒体模型试验的标定分析证明,离散元能取得良好的模拟效果,且能反映边坡岩体倾倒失稳的内在应力场渐进变化过程。数值试验结果显示:块体倾倒表现出显着的运动学特征,而弯曲倾倒表现出明显的叠合悬臂梁结构性特征。关键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岩体抗拉强度对多层弯曲倾倒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很大,因此对这类边坡进行强度折减分析时,除了降低岩体和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外,还需考虑折减岩体抗拉强度。(4)研究了结构面空间形态(倾角和间距)、边坡形态(坡角)和岩体强度对层状岩质边坡极限失稳模式、倾倒破坏特征和安全系数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关键力学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反倾层状岩质边坡破坏面形态的影响。典型的多层弯曲倾倒折断面是由坡脚开始发育的、逐渐贯穿至后缘面的直线型,其倾角一般大于层面法线,两者夹角通常在0°~20°之间。弯折面倾角随节理摩擦角的增大而增大,而节理粘聚力和岩体抗拉强度对其几乎没有影响;坡角越大弯折面倾角越大,岩层倾角越大弯折面倾角越小;陡坡脚的反向陡倾边坡破坏面往往是深层的,主倾倒体内还会发育出一条或多条次生破坏面。(5)以德尔西水电站左岸边坡为例,详细分析了其地质、地貌特征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监测数据。典型的反向陡倾岩体结构和特殊的岩性组成(薄层片麻岩)是该边坡发生弯曲倾倒的先决条件,而工程开挖、强降雨等外界因素触发并加剧了岩层的变形。离散元模拟结果显示:底部1493m高程以下的岩体开挖导致整个边坡发生深层弯曲倾倒失稳,破坏面呈倾角为21°的近似直线型;控制边坡底部高程的开挖高度和角度能够有效降低倾倒变形的程度。提出一种预应力锚索的模拟方式,研究了不同支护强度、加固位置和施作时机条件下锚索的受力状态和岩体的变形特征,评价了各方案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果和边坡的稳定性。针对易于发生倾倒破坏的高边坡,提供了在开挖、加固过程中的防治建议。
孙荣荣[3](2020)在《预应力锚杆支护多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的大力发展,预应力锚杆在基坑工程和边坡支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边坡支护工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边坡甚至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边坡的结构不同,岩土体物理特性不同,所引起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也不尽相同,故而相对应采取的支护方法也不相同。本文采用预应力锚杆对多级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具有造价低、施工简便、施工工期短等优点。在过去对边坡稳定性的理论研究中,往往都是单级边坡,边坡结构较为简单,但在实际的边坡工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多级边坡,以此来达到其稳定性的要求,所以应加强对多级边坡的理论分析与研究。本文基于对数螺旋破坏模式,运用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对多级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运用MATLAB编程对多级边坡安全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同时结合工程实例采用FLAC 3D进行模型的建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述了边坡的几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对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该结构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的局限性做出了说明。(2)在单级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数螺旋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对多级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整理了该体系中的外功率和内能耗散率的计算公式,运用MATLAB语言对边坡的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并根据不同的c、?得出其相对应的稳定系数。(3)介绍了FLAC 3D的计算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所给参数条件建立模型,得出该实际工程中多级边坡的安全系数及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4)分析锚杆间距、锚杆倾角、边坡平台宽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多级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将理论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和FLAC 3D对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绘制影响因素和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研究与工程实例的结果相差不大,曲线趋势大体一致。
姜耀飞[4](2020)在《典型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规律与锚固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天然岩体是由岩块和结构面共同组成的二元结构体,即由岩块和各类型结构面比如裂隙、节理、层面、断层等组成的复杂结构体。结构面的存在使得岩体具有差异性结构特征,加剧了岩体力学特征及稳定性研究的复杂性。尤其是复合层状结构岩体,由于岩层层面两侧岩石性质不同,其力学特征与稳定性与一般岩体相比更为复杂。而复合层状岩体在我国鄂西地区分布广泛且具有潜在灾害性,故致力于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规律探索,进而开展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的锚固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学者们对岩体结构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上下两盘岩性相同的结构面,而对上下两盘岩性不同的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研究较少,对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的锚固机理研究报道不多。鄂西地区广泛分布着软硬互层结构的复合层状岩体地层,其特殊复杂的岩性和结构特征导致鄂西区域内的巴东等地频繁受到地质灾害严重侵扰,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的巴东等地的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研究,揭示典型复合层状岩体剪切破坏演化规律和锚固机理。鉴于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性质及其加锚后锚固机理研究对工程的重要性,以及针对目前研究的不足,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分析、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及数值试验等方法,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分析鄂西区域复合层状岩体空间分布特点与岩体结构特征,获取典型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壁岩性质及壁岩表面三维形态特征数据。以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直剪试验以及数值平行试验,考虑不同壁岩强度组合和多级法向应力因素,探讨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面积、垂直向剪切破坏深度、裂纹类型和破坏数量及能量等宏细观指标的演化特征,从宏细观角度分析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相似比理论建立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相似模型,考虑不同壁岩强度组合、不同法向应力等因素,基于剪切试验分析壁岩破坏特征及锚固体系失效模式,探讨锚杆变形与壁岩强度的关系。分析各类型裂纹数目、能量值、颗粒旋转角度及孔隙度等指标随着剪切过程的演化规律,讨论锚杆倾角对剪切特性的影响。从宏细观角度研究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锚固机理。在马崖高边坡复合层状岩体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FLAC3D 5.0对边坡长期蠕变变形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工程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分析,评价锚固马崖高边坡长期稳定性。基于上述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基于室内试验从宏观层面揭示了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规律(1)研发了用于室内直剪试验的岩体结构面试样安装装置。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尺寸不规则结构面试样的便携式直剪仪试样固定装置,优化了结构面试样的安装程序。通过固定装置安装结构面试样后放置于外剪切盒内,可弥补传统制样及安装试样方法需耗费大量时间、材料以及不易确保结构面水平等缺陷,缩短了试验周期及降低了材料浪费,达到了安装多尺寸结构面试样及环保快速试验的目的。(2)揭示了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宏观剪切破坏规律。基于14组天然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试样开展了0.1、0.2、0.3、0.4MPa共四级法向应力及0.4MPa法向应力下三次重复剪切的室内直剪试验。在四级法向应力下,随着法向应力增加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强度递增;壁岩表面剪切破坏面积不断扩大,且上盘剪切破坏面积大于下盘。在三次重复剪切试验中,抗剪强度逐渐降低且随着剪切次数增多下降趋势变缓;壁岩表面剪切破坏面积继续增大,其增加速率弱于四级法向应力下的增长速率,上盘壁岩表面剪切破坏面积始终大于下盘。比较分析认为,对于所研究的典型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试样而言,壁岩表面剪切破坏面积大小与岩性强弱关系较大,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壁岩性质差异越大,两侧壁岩表面剪切破坏面积差异越大。同时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破坏规律也受到表面形态影响。(2)基于PFC程序探讨了模型建立方法及剪切应力监测方法(1)探讨了PFC细观参数校核及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建模方法。由于PFC中宏细观参数的对应关系较为复杂,因此开展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结构面细观参数对宏观参数的作用规律,分析认为结构面细观参数sj_fric与结构面基本摩擦角呈正切关系,细观参数sj_kn和sj_ks分别与结构面法向刚度和切向刚度呈正相关;并利用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对76组参数进行学习及5组参数的验证对比,建立了4-5-6的神经网络模型,用以校核壁岩细观参数。本文天然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为非吻合结构面且两侧壁岩性质不同,利用FISH语言二次开发实现了快速建立非规则数值模型,并给出了天然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数值建模步骤。(2)基于PFC数值直剪试验提出了一种剪切应力监测方法。PFC数值直剪试验中,初始力通常被现有监测剪切应力方法忽略,导致监测结果存在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剪切应力监测新方法,将监测所得左右墙合力与结构面面积的比值作为剪切应力。对锯齿角度为0°、15°和30°的锯齿形结构面以及JRC=5.8、10.8和14.5的Barton标准结构面开展了数值试验,监测结果与经典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和室内直剪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新方法监测结果与经典模型计算结果和室内试验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针对低法向应力或低粗糙度系数的结构面直剪试验时该方法具有优势。(3)基于数值试验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规律(1)基于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方法的精确度。对比分析结果认为:室内和数值试验得出的F1#4组、F2#1组及F3#4组结构面峰值抗剪强度的误差分别为4.7%、2.3%和-4.2%。在壁岩表面剪切破坏面积百分比对比方面,室内和数值试验得出的F1#4组、F2#1组及F3#4组结构面上盘剪切面积百分比误差分别为-7.5%、-6.9%、6.5%,下盘剪切面积百分比误差分别为-3.8%、-3.7%、3.4%。故认为数值试验与室内试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揭示了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细观剪切破坏规律。分析数值试验结果认为:在壁岩垂直向破坏深度特征方面,上盘壁岩破坏早于下盘壁岩,且深度比下盘大;在裂纹破坏类型及特征方面,随着剪切位移增加系统剪裂纹和拉裂纹数目均增加,且系统剪切裂纹数目及增长速度远大于拉裂纹,上盘中裂纹数目占据了系统裂纹较大部分;在能量演化特征方面,系统及上下盘应变能由非零持续增加,且上盘中应变能比下盘大,当剪切应力达到峰值之后,系统及上下盘应变能大小保持相对稳定,大部分摩擦能在结构面处产生,少部分摩擦能产生于壁岩中裂纹处。(4)基于室内试验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锚固机理基于相似比理论建立了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相似模型,由室内直剪试验可知:锚杆锚固能够增加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主要是增加了结构面当量黏聚力。随着法向应力增高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强度增大。两侧壁岩强度越强,能够配合锚杆发挥越大的抗剪能力;较弱一侧壁岩强度不变,另一侧壁岩强度提高能够提升抗剪强度,但提升幅度有限,抗剪强度受较弱一侧壁岩性质影响较大。以结构面为界,通过理论推导及室内试验验证认为,位于上盘与下盘中的锚杆变形长度之比与上下盘壁岩强度比值的开方成反比。(5)基于数值试验从细观角度揭示了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锚固机理(1)基于数值试验揭示了剪切试验过程中锚杆轴力变化特征。由数值试验结果分析认为,随着剪切位移增大锚杆轴力增大,其作用相当于提高了直剪试验的法向应力;锚杆轴力在结构面处最大,远离结构面时逐渐减小;锚杆轴力基于结构面大致呈对称分布,且上盘中锚杆轴力稍大于下盘对应位置锚杆轴力,离结构面越近差异越大,反之越小。(2)基于宏细观演化指标揭示了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锚固机理。在裂纹类型及数目特征方面,随着剪切位移增大壁岩及砂浆中张拉裂纹数目增多,且大于剪切裂纹数目,且上盘中裂纹数目大于下盘。而锚杆在前期一直处于弹性变形状态,仅在应力应变曲线的末尾阶段产生了极少数张拉裂纹,发生了塑性破坏。在能量特征方面,在弹性应变阶段数值模型储存弹性应变能,上盘储存的应变能大于下盘,并且大于锚杆以及砂浆中的应变能。随着剪切位移增大系统弹性应变能增高但偶尔降低,而摩擦能开始逐步上升。整个剪切试验过程中,壁岩及砂浆等破坏从而消耗了一部分能量而转化为摩擦耗能,而结构面处由于摩擦滑动而占据了系统摩擦能的绝大部分。在颗粒孔隙度特征方面,在上盘或下盘中,以锚杆为界,受压一侧颗粒孔隙度将会降低,而受拉一侧的孔隙度将会升高,随着剪切位移增大其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以结构面与锚杆交点为参照点,对称位置处两侧颗粒孔隙度大致呈反对称特征,且对称位置处上盘锚杆左侧比下盘锚杆右侧孔隙度高,上盘锚杆右侧比下盘锚杆左侧孔隙度低,离结构面越近差异越大,反之则越小。共设计了45°、60°、75°及90°四种锚杆倾角的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当锚杆倾角为60°时锚固体系的整体抗剪强度最大。(3)基于剪切应力变化特点及宏细观演化指标特征划分了演化阶段。壁岩强度与锚杆强度的相对关系不同,锚固体系的破坏模式不同。本文中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上盘壁岩强度相对较小,壁岩断裂造成了锚固体系失效。演化阶段划分为弹性阶段、跌落阶段、屈服阶段、塑性强化阶段、壁岩断裂阶段、残余阶段。(6)评价了典型复合层状岩质边坡长期稳定性马崖高边坡为典型复合层状结构边坡,在长期蠕变变形过程中受到了复合层状结构影响而出现了软硬层不同的变形特征,尤其在水平方向较弱岩层存在挤出现象,其水平方向变形较大。经过对比分析可知数值模拟与实际监测变形结果具有一致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马崖边坡第180~240月时间段内,TS3点水平方向变形较大,变形范围为-12.35~-12.03mm。变形分析认为边坡整体变形较小,变形速率较缓,整体稳定性良好。
李正兵[5](2018)在《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地区蕴藏了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高坝大库不断涌现。混凝土高拱坝已经成为我国西南、西北山区大型水库和电站枢纽的主要坝型之一。混凝土高拱坝对地形和地质条件的要求较高,坝基及坝肩抗力岩体的稳定性是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然而受地质构造影响,拱坝坝基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地质缺陷,可能引起坝体破坏,进而危及水电站的运营,高坝坝基及坝肩岩体破坏引起的灾难性事故在国内外均有发生。因此,根据坝基地质特征及地质缺陷的实际状况,采取科学可靠、经济合理的处置措施,是水电站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特高拱坝坝基处理与加固,尚无可靠的规范作为依据和成功的工程范例作为参考,本文以锦屏一级水电站300m级特高拱坝左岸坝基软弱岩体加固工程为依托,以坝基软弱破碎带(f5断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程地质特征深入调查分析基础上,剖析其所处不同部位对坝基安全稳定的影响,分别对主要的处置技术(灌浆、冲洗置换、锚固)进行了室内外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其内在机理,并论述了处置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借以现场监测数据对破碎带处置工程效果进行了反馈分析与评价。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建立了针对300m级高拱坝坝基典型地质缺陷—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从区域构造及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等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层间挤压错动带、煌斑岩脉、深部裂缝以及Ⅳ2级岩体和Ⅲ2级岩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物质组成特征,并评价了建基面的岩体质量。详细调查分析了f5断层破碎带的工程地质特征特性(围岩物质特征、破碎带构造特征、力学性质及参数取值等)及其对高拱坝带来的危害影响,并据此初步提出了f5断层的综合处置技术方案体系,即:“置换(高压冲洗置换)处置+个性化灌浆处理(控制灌浆+高压帷幕防渗及固结灌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预应力锚固+渗压排水控制”技术体系——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紧密联系的综合处置成套技术。该处置措施对于f5断层破碎带在坝基不同部位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加固处理,可有效提高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抗滑与抗变形能力,提高其渗透稳定性。(2)开发了适应地层性状和可灌性要求的系列灌浆材料,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可灌难题和宽大裂隙带控制性灌浆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灌浆材料的流变特性、可灌性、析水率和稳定性,研究表明浆液分属于三种不同流型,并发现了水灰比对纯水泥浆流型的影响,从而验证了水泥浆水灰比在牛顿液体、宾汉流体或幂律流体间的分界点。通过最小可灌裂隙宽度与水灰比对比试验,揭示了水灰比0.5的浆液仅能灌入0.4mm的裂缝;水灰比0.8的浆液可灌入0.1mm的裂缝,但灌浆速率较慢;当水灰比大于1.0时浆液可完全灌入0.1mm的微裂缝,且具有一定的灌浆速率。采用牛顿流体本构,以微元受力平衡为基础建立流体扩散微分方程,并结合杨氏浸润理论,增加灌浆时间的方法来提高灌浆扩散半径更加经济合理,其工程技术意义为低渗透浸润化灌理论中“长时间、低速率、浸润渗灌”灌浆的理论依据。通过不同配比化学灌浆材料的试验研究,获得了浆液粘度随时间历时变化的规律,进而解决了断层破碎带低渗透岩带的可灌问题。考虑断层破碎带的物理力学特征,确定了四类断层破碎带条件下(软弱低渗透断层破碎带、断层带影响区域微细裂隙、补强灌浆区域和断层影响带宽大裂隙等区域)的灌浆材料及相应的配比。根据f5断层各部位岩体特征及拱坝受力状况,提出了相应部位的灌浆处置设计方案,即:混凝土网格置换+加密固结灌浆(1730m高程以下):在1730m和1670m高程布置2条高度为10m的置换平洞对f5断层进行加密固结灌浆,置换平洞和斜井的宽度均根据f5断层实际宽度确定。防渗帷幕水泥灌浆:轴线布置3排防渗帷幕灌浆孔,排距1.3m,孔距1.0m;防渗帷幕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普通水泥材料灌注完成后,再采用两排化学-水泥复合灌浆。并对各类灌浆提出了灌后检查的指标要求。(3)开发了宽大破碎带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处理技术(高压往复式冲穿冲洗+群孔扩孔冲洗+混凝土置换回填技术),为软弱破碎带加固治理提供了新颖的处理思路和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块LS-DYNA系统地研究了气液射流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效果,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扩散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开始时,在孔壁与射流的接触部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使得接触部位的岩体发生向临空方向的变形破坏,破坏脱离后的块体在气液射流的高压作用下产生向下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液射流的应力波由接触部位开始向外部的岩体扩展延伸,并且对外部的岩体逐渐产生损伤破坏。经过气液射流的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从而提出了高压对穿冲洗有效作用范围:孔径为320mm,3540MPa高压水和1.01.5MPa高压风作用下,在距孔壁小于0.4m岩体的冲洗、碎岩作用明显,高压对穿冲洗作用后320mm的孔径扩大到1100mm,出渣量为43.4m3。优选的高压对穿冲洗回填砼方案处理软弱破碎岩体的技术措施是科学、经济、安全和有效的,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技术改善了断层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加固效果显着,解决了宽大断层破碎带在特定环境中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为断层破碎带加固处理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具体处理方法。(4)利用相似理论研制了受f5断层带影响的卸荷岩体的相似材料,设计了压力分散型锚索加固卸荷岩体的物理模型试验。试验分析表明压力分散型锚索较长锚索松弛而较短锚索过载的现象;岩体非线性变形特征明显,结合Mindlin应力解与卸荷岩体非线性本构推导了岩体的位移计算公式;锚索周围较远的岩体锚固内应力较小,岩体的非线性变形特征不明显;邻近锚索对岩体的附加应力较小,可采根据变形叠加原理计算邻近锚索引起的附加位移,并推导了附加位移引起的锚索应力损失计算式。采用FLAC3D对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了单锚、双锚的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物理模拟试验较吻合,其揭示的群锚效应规律为:锚索间距为5.0m时,主应力方向锚索的应力影响范围比较小,而且相邻锚索间应力明显无叠加。对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结合被覆式面板(或框格梁混凝土)的群锚支护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法科学合理,对复杂岩体结构适应性强,有利于充分发挥预锚的锚固效应。(5)通过对f5断层灌后检查分析,浆液充分填充至裂隙及断层中,灌浆效果明显,固结灌浆透水率较灌前大幅降低,大于3Lu的孔段全部消除,水泥浆液对f5断层带填充效果明显。物探检查结果表明:各类岩级的声波值均不同程度得到了提升,各单元的变模值与灌前相比均有大幅度提升随灌浆进行单位平均注入量随灌浆孔序递增显着降低,地层渗透性改善明显;化学灌浆对普通水泥浆液不能到达的细微裂隙和特殊地质区域起补强加固作用;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后,透水率降低明显,声波及变模显着提高,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通过监测资料系统分析,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采用综合处置措施后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锦屏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经过加固处理后,历经四个阶段的蓄水检验,左岸坝肩边坡位移增量无明显变化,目前总体变化量值不大(不超过5mm);左岸边坡浅部多点位移计(累计值不超过30mm)、锚索锚固力损失率(约为±15%)、各平洞内石墨杆收敛计位移变化量围岩无明显变形现象,岩体总体稳定;坝基帷幕后渗压计折减系数小于设计控制值,水位变化与上游水位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符合坝基扬压力分布一般规律;蓄水前后渗流变化符合一般变化规律;水位控制在1880.0m高程附近后,各部位的渗流渗压变化趋于平稳。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渗控工程总体在设计范围内工作。各类监测成果汇总分析表明,f5断层及其影响带加固处理后,高拱坝相应部位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高拱坝左岸坝基f5断层及其影响带,通过采用加密固结灌浆处理、帷幕防渗处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处理、高压水冲穿冲洗回填混凝土及预应力锚固等技术措施,高拱坝蓄水经过四年多的监测与分析及评价,各项监测指标稳定受控,能够满足高拱坝安全运行要求。这充分表明上述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安全有效。
马克[6](2014)在《开挖扰动条件下岩质边坡灾变孕育机制、监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以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西南地区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等流域云集一大批在建或拟建的百万KW以上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这些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高陡边坡都经历了强烈的表生地质作用,形成独特的坡体结构,使得边坡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决定着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营。因此,针对高陡边坡开挖过程中性能演化规律的研究就更加迫在眉睫。本文紧紧围绕复杂地质环境下高陡边坡开挖变形效应与稳定性演化机制这个关键科学问题,以坡体结构独特的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开挖过程中反映的变形迹象,采用微震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结合的手段,建立可以表征坡体结构卸荷的地质力学模型,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评价。解释了开挖期间边坡局部出现破坏的成因,揭示了边坡开挖作用下变形破坏的演化机制。同时,建立了边坡抗剪洞防治结构数值模型,分析边坡破坏过程中滑坡与抗剪洞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变形协调分担机制。验证了抗剪洞滑坡防治结构的适宜性和正确性,为确保边坡长期安全稳定提供了参考依据。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规则节理面边坡的坡体结构与变形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坡体结构对边坡整体变形与稳定的控制作用。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分析含节理面边坡稳定的研究方法。其成果直接服务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尺寸下边坡倾角成为影响边坡破坏模式和安全系数的主要因素,含结构面边坡比不含结构面的边坡的安全系数有所降低。(2)结合实际开挖过程中边坡坡表所出现的变形迹象,首次应用微震监测技术来“捕捉”开挖过程中岩体的微小破裂,从实际监测视角揭示了开挖作用下高陡边坡岩体微震活动性分布规律,并较为准确地圈定了影响大岗山右岸边坡稳定的主要结构面位置。研究结果表明开挖期间坡表处曾出现若干次变形裂缝的原因是影响边坡稳定的主控制性结构面——卸荷裂隙带XL-316和f231断层上聚集了大量的微破坏,从而引发的边坡局部小块岩体的变形。(3)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发育特征和微震监测结果,在数值模型中引入了影响边坡稳定的主控优势结构面,实现对边坡坡体结构的精细描述和建模。采用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互馈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高陡边坡三维地质数值模型来分析卸荷演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边坡微震效应后,安全系数为1.03,较未考虑微震效应的安全系数降低了约15%。正是由于人工开挖引起边坡岩体微破裂的原因,坡体材料物理、力学参数都在逐渐改变,造成坡体材料承载能力下降。(4)根据结构承载特征,建立边坡典型防治结构——抗剪洞数值模型。旨在研究抗剪洞加固后边坡的变形模式,揭示边坡破坏过程中滑坡与抗剪洞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变形协调分担机制。分析表明抗剪洞提高了主控结构面上岩体的抗剪强度和刚度,抗剪阻滑力也大幅提高。加固后边坡的安全系数为1.83,较未加固前的安全系数1.21增大了约51.2%。计算结果表明抗剪洞滑坡防治结构是能够有效控制边坡渐进破坏演化过程的加固措施。
邱焕峰[7](2013)在《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及抗滑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等领域,边坡稳定性问题是专家学者、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开挖、回填或者边界条件的改变等扰动,必将改变边坡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岩(土)体的内部条件,从而引起坡体内部的应力重分布,改变了坡体原有的赋存环境及平衡状态,导致开裂、解体或滑坡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和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危害。因此,为探索、解决复杂环境下边坡稳定性问题及其工程治理措施,论文以“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及抗滑桩研究”为题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选取我国大型水电工程中的岩质高边坡、堆积体边坡为工程依托,围绕边坡稳定、变形及抗滑桩措施等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1)构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体系1)通过资料搜集,系统地总结分析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静、动力学模型;基于弹粘塑性势理论重点研究了加锚节理岩体流变力学模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深入研究了节理面的局部力学行为,提出了节理岩体的变形参数取值建议;2)归纳总结了非线性静、动有限单元方法(FEM)及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RELM)的基本原理、分析过程;在CORE3D (Code of Rock Engineering-3Dimension)静力分析程序的基础上补充了动力分析模块,并研制了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程序;3)从有限单元法和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方法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定义;讨论了有限单元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计算判据,即计算收敛性、塑性区、位移突变模式、能量判据等,重点研究了位移突变模式判据;4)研究了FEM-RLEM联合分析边坡稳定性2D、3D方法,推导了安全系数的求解公式,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并进行了算例考证;5)对国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边坡稳定性资料的收集,结合DL/L5353-2006《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提出安全性评价准则的新思路及安全系数的取值建议。上述研究成果为分析边坡稳定性和变形奠定了高效、可靠的研究平台。(2)抗滑桩承载受力、变形机制及设计参数研究1)归纳总结了抗滑单排桩的承载受力、变形机制以及破坏模式等;2)以某堆积体边坡为背景,设计了数值试验模型,应用有限单元方法分析研究了抗滑桩(抗滑单桩/抗滑群桩)的力学行为,揭示了抗滑桩的变形特征、可能的破坏模式、推力传递规律;3)根据数值试验结果,提出了估计抗滑群桩桩径及桩间距的评价参数ω,以及取值建议;4)根据数值试验结果,研究了抗滑桩的3D土拱效应,在英国BS8006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土拱效应系数的估算公式。上述研究成果为抗滑桩处治方案的设计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3)大型边坡工程的应用研究应用论文建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分析研究了卡拉水电站岩石高边坡、三板溪水电站堆积体边坡、涪陵江东堆积体边坡等大型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及治理措施。1)分析研究了卡拉电站上坝址上坝线坝肩岩石高边坡(近600m)在开挖支护过程中的变形、受力特性,评估了边坡的稳定性,为坝址选择、优化设计、施工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2)应用论文提出的抗滑桩设计参数计算模式,估算了三板溪水电站堆积体边坡、涪陵江东堆积体边坡抗滑桩的桩径和间距,并应用有限单元方法论证了抗滑桩方案的可行性。其中三板溪水电站堆积体边坡、涪陵江东堆积体边坡工程己建成投入使用,实践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是可靠的。
徐嘉谟,方祖烈,伍法权,冯夏庭,杨强,邬爱清,何满潮,程良奎,宋胜武,黄润秋,蔡美峰,王明洋[8](2010)在《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引言(一)"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介绍按我国自然科学所属学科的最新分类,"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为二级学科,隶属于"工程与材料学部"的"水利工程与海洋工程"学科。"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虽与此二级学科在名称的提法上略有差异,但考虑到此名称已在学术、工程、教育等业界和部门之间广泛、长期的使用和高度的认同,特别是1979年我国成立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
韩锐[9](2010)在《岩土预应力锚内锚固段长期受力破坏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锚固结构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以往的锚固结构设计中,都是按照极限平衡的原则,认为锚固系统是一劳永逸的,并没有考虑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加固岩土体的长期安全性问题。而实际上,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在其长期运营期受到各种外界环境影响,其预张力呈现出周期性的循环荷载特征,这将对预应力锚固结构的长期使用寿命产生影响。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现场监测、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预应力锚固结构在长期运营期的受力破坏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对实际锚固边坡长达6年的监测数据分析,提出了预应力的长期变化规律,确定了预应力锚固系统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预应力变化特征、变化幅度及变化频率。(2)采用室内循环荷载试验分别对锚杆内锚固段循环荷载作用次数与位移、剪应变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位移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对注浆体与围岩体、注浆体与锚杆界面上剪应变发展规律的不同进行了比较。(3)通过对剪应变变化规律的分析,揭示了剪应变随循环次数变化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循环荷载作用下剪应变峰值内移特征及内锚固段的渐进破坏特性。(4)应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建立锚索(杆)内锚固段数值分析模型,通过与室内静载试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从位移场变化、剪应力变化和屈服点变化三方面对内锚固段破坏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最后分析了内锚固段长度变化和注浆体粘结强度变化对内锚固段失效发展规律的影响。
李俊[10](2010)在《湖南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山区铁路和公路建设中都遇到了大量的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问题。过去的工程实践经验表明,顺层岩质高陡边坡是失稳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类边坡,给工程建设和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目前,由于对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特征及工程治理设计方法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如何分析评价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稳定性,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预防顺层滑坡的发生是摆在工程师面前的一道棘手的难题。湖南省区域内存在着大量的晚白垩系及早第三系陆相沉积的红色、褐红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等地层,工程领域将此种地层称为红层。红层由于其形成条件的独特性,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是典型的易滑地层,雨季经常发生数量众多的滑坡灾害。本文以常吉高速公路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工程治理设计为背景,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分析计算方法、工程处治设计及施工方法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现场红层区域岩石的取样,由岩石室内试验:单轴抗压试验、巴西劈裂试验、变角度剪切试验、弱面直剪试验,得到边坡不同断面、不同岩性、不同风化程度岩样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岩样粘结力、内摩擦角以及弱面的剪切强度参数C、φ;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的力学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对影响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总结。影响因素大体上分为地质因素、工程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应用均匀设计对影响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多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均匀设计能使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分布,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次数,获得较好的试验效果。按敏感性分析结果的重要性排序为:结构面倾角θ、内摩擦角φ、坡高h、岩石的重度γ、粘聚力C。(3)在广泛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总结。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失稳包括变形和破坏两种形式,变形表现为坡体中未出现贯通性的破坏面,包括松动和蠕动;破坏的主要方式有崩塌、滑动、倾倒、溃屈和拉裂。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失稳是个复杂的过程,失稳模式包括蠕滑—拉裂、滑移—压致拉裂、滑移—拉裂、弯曲—拉裂、塑流—拉裂和滑移—弯曲等。此外上述失稳模式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组合,构成组合模式。(4)湖南红层地区大多数顺层岩质边坡岩体中存在软弱结构面,通过软弱结构面对红层地区顺层岩质边坡影响的力学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湖南红层地区顺层岩质边坡常见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由于红层软岩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实际开挖形成的岩质顺层边坡大多是顺软弱结构面或层面滑动,其破坏形式主要体现为平面滑动破坏。通过现场调查和数值模拟研究,总结了湖南红层地区实践中遇到的四类常见的红层地区顺层岩质边坡,及其变形破坏机理。(5)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处治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开挖顺层岩质边坡、抗滑桩顺层岩质边坡、加锚顺层岩质边坡以及桩锚顺层岩质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分析对比,可以发现:顺层岩质边坡桩锚加固后,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使结构的受力更趋合理,从而根本上解决了锚杆或者抗滑桩单独作用所存在的弊端。(6)从模糊多属性决策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边坡支护设计方案优选的评价体系;根据工程评价特点,采用AHP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出边坡支护设计方案优选的决策与评价模型,并将其结果同FLAC3D数值模拟程序运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致的结果,说明该方法是成功有效的。(7)以常吉高速公路红层地区某典型顺层岩质高陡边坡为工程背景,根据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本段边坡体具体表现为空间上是蠕滑—拉裂与滑移—弯曲的组合型阶梯状模式,坡前为滑移—弯曲,坡后为蠕滑—拉裂,二者组合在一起导致了边坡的复杂破坏模式,时间上是蠕滑—拉裂与滑移—弯曲最终转化为滑移—拉裂。采用桩锚联合处治技术加固后,达到了提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的目的。
二、预应力锚固技术在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锚固技术在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1 拟静力法 |
1.2.2 Newmark滑块分析法 |
1.2.3 模型试验法 |
1.2.4 有限元分析法 |
1.3 框架预应力锚杆边坡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3.1 内力分析 |
1.3.2 动力响应分析 |
1.3.3 稳定性分析 |
1.3.4 变形分析 |
1.4 基于位移参数的反分析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考虑预应力的框架锚杆加固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考虑锚杆预应力的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
2.2.1 法向条形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计算 |
2.2.2 切向条形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计算 |
2.2.3 滑面上附加应力的计算 |
2.3 动力稳定性分析 |
2.3.1 锚固边坡地震动稳定性计算方法 |
2.3.2 水平地震力的计算 |
2.3.3 锚杆抗拔承载力的计算 |
2.4 最危险滑面的搜索 |
2.4.1 搜索模型 |
2.4.2 模型可实现的搜索方法 |
2.5 工程算例及数值验证 |
2.5.1 工程概况 |
2.5.2 算例分析 |
2.5.3 数值验证及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框架锚杆加固边坡土体力学参数反演分析 |
3.1 引言 |
3.2 边坡位移反分析法的一般理论 |
3.2.1 基本原理 |
3.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
3.2.3 反演基础信息 |
3.3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土体力学参数反演 |
3.3.1 建立边坡反演模型 |
3.3.2 网络样本获取 |
3.3.3 位移反分析实施过程 |
3.3.4 网络预测结果 |
3.4 根据坡体位移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地震动稳定性与变形的关系研究 |
4.1 引言 |
4.2 强度折减法 |
4.2.1 强度折减的方式 |
4.2.2 失稳判据 |
4.3 工程概况 |
4.4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 |
4.4.1 地震动参数选取 |
4.4.2 模型建立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5.1 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4.5.2 边坡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
4.6 边坡地震动稳定性与变形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
4.6.1 锚杆间距对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及变形的影响 |
4.6.2 锚杆预应力对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及变形的影响 |
4.6.3 水平地震峰值加速度对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及变形的影响 |
4.6.4 竖向地震作用对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及变形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基金及项目 |
(2)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岩质边坡倾倒破坏类型 |
1.2.1 岩质边坡失稳模式 |
1.2.2 边坡倾倒破坏分类基础 |
1.3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1.4 倾倒边坡解析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4.1 块体倾倒 |
1.4.2 多层弯曲倾倒 |
1.4.3 块体-弯曲倾倒和次生倾倒 |
1.5 倾倒边坡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5.1 连续介质模拟方法 |
1.5.2 非连续介质模拟方法 |
1.6 倾倒边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进展 |
1.6.1 基底摩擦试验 |
1.6.2 倾斜台面试验 |
1.6.3 模型开挖试验 |
1.6.4 离心机模型试验 |
1.6.5 振动台试验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 论文的创新点 |
2 边坡倾倒破坏模式与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边坡倾倒破坏实例分析 |
2.2.1 基于Goodman-Bray的边坡倾倒分类 |
2.2.2 倾倒边坡的几何特征 |
2.2.3 倾倒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
2.2.4 倾倒失稳诱因 |
2.3 边坡倾倒破坏类型和机理分析 |
2.3.1 基本倾倒模式 |
2.3.2 组合倾倒模式 |
2.3.3 深层倾倒 |
2.3.4 拉裂倾倒 |
2.3.5 顺层边坡倾倒 |
2.4 本章小结 |
3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解析分析模型 |
3.1 引言 |
3.2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几何模型 |
3.2.1 边坡弯曲倾倒渐进破坏过程 |
3.2.2 失稳模式和几何模型 |
3.3 多层弯曲倾倒模型的解析方法 |
3.3.1 分析思路和方法 |
3.3.2 稳定性判别标准 |
3.3.3 安全系数定义 |
3.4 倾倒区后缘位置确定 |
3.4.1 极限弯曲倾倒深度 |
3.4.2 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敏感性 |
3.5 极限平衡方程建立 |
3.5.1 基于力矩平衡的多层弯曲倾倒方程 |
3.5.2 滑动块体静力平衡方程 |
3.5.3 极限状态方程 |
3.6 模型验证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
3.6.1 模型试验和计算参数 |
3.6.2 求解过程和参数敏感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离散元的岩质边坡倾倒破坏分析 |
4.1 引言 |
4.2 倾倒边坡离散元强度折减分析方法 |
4.3 边坡块体倾倒离散元分析 |
4.3.1 Goodman-Bray模型的局限性 |
4.3.2 数值模型建立 |
4.3.3 边坡块体倾倒特征分析 |
4.3.4 关键力学参数的敏感性 |
4.4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离散元分析 |
4.4.1 模型建立和参数选取 |
4.4.2 模型的边界效应 |
4.4.3 力学参数校准和敏感性分析 |
4.4.4 弯曲倾倒破坏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失稳条件和规律 |
5.1 引言 |
5.2 数值分析方案设计 |
5.3 层状边坡的极限失稳模式 |
5.4 层状边坡极限破坏特征分析 |
5.4.1 多层弯曲倾倒 |
5.4.2 上部倾倒-下部滑动 |
5.4.3 推移式倾倒 |
5.4.4 顺层边坡倾倒 |
5.4.5 下盘边坡失稳 |
5.4.6 安全系数变化规律 |
5.5 软硬互层反倾边坡倾倒失稳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6 德尔西水电站左岸边坡倾倒变形分析与加固措施研究 |
6.1 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
6.1.1 基本地质条件 |
6.1.2 分步开挖过程 |
6.1.3 典型监测数据分析 |
6.2 左岸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 |
6.2.1 模型建立和计算参数 |
6.2.2 开挖过程模拟 |
6.2.3 倾倒岩体的破坏特征 |
6.2.4 优化开挖和安全系数 |
6.3 左岸边坡预应力锚索加固研究 |
6.3.1 预应力锚索模拟方法 |
6.3.2 左岸倾倒体预应力锚索加固方案 |
6.3.3 加固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3)预应力锚杆支护多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1.2.2 边坡稳定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及设计方法 |
2.1 边坡破坏模式的分类 |
2.2 预应力锚杆的简介 |
2.2.1 锚杆的分类 |
2.2.2 预应力锚杆的组成 |
2.2.3 预应力锚杆的支护原理 |
2.2.4 预应力锚杆支护的优点 |
2.3 预应力锚杆支护的应用范围与局限性 |
2.3.1 预应力锚杆支护的应用范围 |
2.3.2 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的局限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3.1 塑性极限分析基本理论 |
3.1.1 理想刚塑性体的假定 |
3.1.2 库伦屈服准则 |
3.1.3 流动法则 |
3.1.4 极限分析上限法 |
3.2 单级锚固边坡稳定性分析 |
3.3 多级预应力锚杆的稳定性分析 |
3.3.1 基本假定 |
3.3.2 多级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破坏机构 |
3.3.3 外力做功的功率 |
3.3.4 滑裂面上的能量耗散率 |
3.3.5 边坡稳定系数的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级预应力锚杆支护边坡的力学性能模拟 |
4.1 工程概况 |
4.2 FLAC3D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流程 |
4.2.1 FLAC3D的计算原理 |
4.2.2 FLAC3D的计算流程 |
4.3 FLAC3D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设计参数对边坡影响规律的分析 |
4.5.1 锚杆间距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5.2 锚杆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5.3 边坡平台宽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4.5.4 粘聚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5.5 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典型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规律与锚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面剪切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结构面剪切演化规律研究现状 |
1.2.3 加锚岩体结构面剪切特性及锚固机理研究现状 |
1.2.4 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5 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规律室内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2.2.1 鄂西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
2.2.2 鄂西地区典型复合层状岩体 |
2.3 岩体结构面试样安装装置研发 |
2.3.1 现有便携式直剪仪优缺点分析 |
2.3.2 结构面试样安装装置研发 |
2.3.3 试样安装新老方法的对比分析 |
2.4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试样采集及室内试验 |
2.4.1 试样采集与处理 |
2.4.2 室内激光扫描 |
2.4.3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壁岩力学性质室内试验 |
2.4.4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室内直剪试验 |
2.5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室内直剪试验结果 |
2.5.2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特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FC数值模型参数及剪切应力监测方法 |
3.1 概述 |
3.2 颗粒流基本理论 |
3.2.1 颗粒流理论发展历程及基本假设 |
3.2.2 颗粒流基本定律 |
3.2.3 PFC数值本构模型 |
3.3 岩体结构面数值模型细观参数校核 |
3.3.1 结构面数值模型壁岩细观参数确定 |
3.3.2 数值模型结构面细观参数确定 |
3.4 PFC数值模拟直剪试验剪切应力监测方法 |
3.4.1 PFC数值模拟直剪试验剪切应力监测方法回顾 |
3.4.2 PFC数值直剪试验剪切应力监测新方法提出 |
3.4.3 剪切应力监测新方法监测精度验证 |
3.4.4 新老方法监测所得剪切应力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规律数值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数值模型建立及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2.1 数值试验方案确定 |
4.2.2 数值试验模型建立 |
4.2.3 数值直剪试验结果及与室内试验对比分析 |
4.3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数值模型剪切演化特征分析 |
4.3.1 结构面垂直向破坏深度演化分析 |
4.3.2 结构面剪切过程中裂纹破坏分析 |
4.3.3 结构面剪切过程中能量演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锚固机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模型试验方案 |
5.2.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
5.2.2 相似模拟试验方案确定 |
5.3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室内模型试验 |
5.3.1 相似模型单轴试验 |
5.3.2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相似模型直剪试验 |
5.4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室内模型试验 |
5.4.1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壁岩及锚杆变形特性分析 |
5.4.2 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锚固前后力学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锚固机理数值剪切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数值试验方案 |
6.2.1 数值模拟方法选择 |
6.2.2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数值模型建立 |
6.3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数值试验结果 |
6.3.1 数值直剪试验结果分析 |
6.3.2 数值直剪试验过程中锚杆轴力变化特征分析 |
6.4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演化特征 |
6.4.1 细观裂纹演化过程分析 |
6.4.2 能量演化过程分析 |
6.4.3 颗粒旋转角度演化过程分析 |
6.4.4 锚杆两侧颗粒孔隙度演化过程分析 |
6.5 锚杆倾角对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影响研究 |
6.5.1 不同锚杆倾角方案设计 |
6.5.2 不同锚杆倾角作用下剪切强度特性分析 |
6.5.3 不同锚杆倾角作用下剪切演化分析 |
6.6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室内与数值剪切试验对比 |
6.6.1 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6.6.2 加锚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阶段特征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锚固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 |
7.1 典型复合层状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
7.1.1 地形地貌 |
7.1.2 地层岩性 |
7.1.3 地质构造 |
7.1.4 水文地质条件 |
7.2 高边坡治理设计方案 |
7.3 锚固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
7.3.1 计算方法选择 |
7.3.2 计算参数确定 |
7.3.3 数值计算与工程监测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高拱坝建设及拱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灌浆处置 |
1.2.3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高压冲洗置换处理 |
1.2.4 断层等软弱破碎带的锚固处置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f5断层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
2.1 坝址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层岩性 |
2.1.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
2.2 左岸坝基典型断层—f5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
2.2.1 f5断层空间展布 |
2.2.2 f5断层及其影响工程地质特征 |
2.2.3 f5断层及其周围岩体分区 |
2.3 坝基f5断层处置方案初步分析 |
2.3.1 左岸坝基f5断层的灌浆处置方案 |
2.3.2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
2.3.3 左岸坝基f5断层的预应力锚固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断层带灌浆材料性能及浆液扩散理论研究 |
3.1 灌浆材料性能及试验 |
3.1.1 浆液的流变性试验 |
3.1.2 浆液的可灌性研究 |
3.1.3 浆液的塑性强度和可注期 |
3.2 低渗透带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 |
3.2.1 单裂隙浆液扩散理论 |
3.2.2 液体的浸润理论 |
3.2.3 化灌材料试验 |
3.3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的灌浆模拟试验研究 |
3.3.1 粘度时变性浆液性能特点 |
3.3.2 粘度时变性灌浆材料模拟试验 |
3.4 灌浆材料工程适宜性研究 |
3.4.1 宽大裂缝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2 断层破碎带补充加密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3 软弱低渗透破碎带灌浆材料及配比 |
3.4.4 断层影响区微细裂隙灌浆材料及配比 |
3.5 断层破碎带灌浆技术 |
3.5.1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特点 |
3.5.2 断层破碎带灌浆处理设计 |
3.6 坝基f5断层破碎带灌浆效果评价 |
3.6.1 防渗帷幕 |
3.6.2 软弱岩带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压对穿冲洗碎岩机理及置换效果分析 |
4.1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方案 |
4.2 高压对穿冲洗数值模拟试验 |
4.2.1 数值模拟设计 |
4.2.2 材料参数取值 |
4.2.3 数值计算流程 |
4.3 高压对冲数值结果及分析 |
4.3.1 运动趋势分析 |
4.3.2 应力特征分析 |
4.3.3 位移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断层影响带卸荷岩体的锚固变形机制研究 |
5.1 卸荷岩体力相似材料制作 |
5.1.1 卸荷岩体力学参数及相似比 |
5.1.2 岩石相似材料配比试验 |
5.1.3 岩体相似材料力学试验 |
5.2 卸荷岩体锚固物理模型试验 |
5.2.1 工程背景及试验目的 |
5.2.2 单锚试验设计 |
5.2.3 群锚试验设计 |
5.2.4 数据采集及测量设备 |
5.2.5 压力分散型锚索模型制作 |
5.3 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单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2 群锚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3 试验分析小结 |
5.4 单锚及群锚数值模拟试验 |
5.4.1 单锚数值模拟分析 |
5.4.2 双锚数值模拟分析 |
5.4.3 群锚数值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处置效果监测反馈与分析评价 |
6.1 坝基f5断层固结灌浆处置效果评价 |
6.1.1 固结灌浆成果统计分析 |
6.1.2 固结灌浆透水率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 |
6.1.3 固结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及评价 |
6.2 坝基f5断层帷幕灌浆处置效果及评价 |
6.2.1 帷幕灌浆成果资料统计及分析 |
6.2.2 帷幕灌浆透水率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
6.2.3 帷幕灌浆物探检查成果分析评价 |
6.3 高压对穿冲洗置换回填成果检测及分析 |
6.3.1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回填混凝土后测试孔和检查孔透水率分析 |
6.3.2 高压对穿冲洗区域检查孔岩芯分析 |
6.3.3 高压对穿冲洗物探检测 |
6.4 坝基f5断层综合处置后岸坡稳定性监测及分析 |
6.4.1 岸坡坡面的变形观测 |
6.4.2 岸坡锚固区的变形、应力监测 |
6.4.3 坝基断层处置洞室变形监测及分析 |
6.5 坝基f5断层处置后的渗控监测及分析 |
6.5.1 坝基渗透压力 |
6.5.2 灌浆平洞和排水洞排水渗透压力 |
6.5.3 坝体和坝基渗流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开挖扰动条件下岩质边坡灾变孕育机制、监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以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破坏模式的研究 |
1.2.2 边坡岩体开挖扰动的监测研究 |
1.2.3 边坡加固的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大岗山右岸边坡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岩体地应力特征 |
2.4 地质构造及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
2.5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 |
3 结构面对不同倾角边坡破坏模式的控制作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边坡RFPA~(3D)-Centrifuge法的基本原理和破坏准则 |
3.3 倾角对节理边坡破坏的影响 |
3.4 方法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岗山右岸边坡典型剖面二维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XL-316卸荷裂隙密集带发育特征 |
4.3 XL09-15卸荷裂隙密集带发育特征 |
4.4 中倾坡外软弱结构面—f_(231)断层发育规律 |
4.5 结构面的连通率及边坡地质结构特征 |
4.6 右岸边坡典型剖面二维稳定性分析 |
4.6.1 RFPA~(2D)-SRM法安全系数的确定 |
4.6.2 边坡典型剖面RFPA~(2D)-SRM稳定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岗山右岸边坡开挖条件下的微震监测 |
5.1 引言 |
5.2 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
5.3 开挖施工扰动与微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5.4 边坡主控结构面的识别与圈定 |
5.5 本章小结 |
6 数值模拟与微震监测对比及互馈分析 |
6.1 引言 |
6.2 边坡开挖的二维稳定性分析 |
6.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2.2 数值分析结果 |
6.3 边坡开挖的三维稳定性分析 |
6.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6.3.2 数值分析结果 |
6.4 考虑微震损伤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反馈研究 |
6.5 边坡微震监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典型防治结构—抗剪洞加固措施的数值分析 |
7.1 引言 |
7.2 抗剪洞加固方案 |
7.3 抗剪洞结构设计 |
7.4 边坡抗剪洞加固的数值模拟 |
7.4.1 抗剪洞加固RFPA~(2D)-SRM数值模型分析 |
7.4.2 抗剪洞加固效果数值模拟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摘要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奖励荣誉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及抗滑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高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1.2.2 高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
1.2.3 高边坡治理措施 |
1.2.4 边坡安全监测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2 边坡工程研究方法及评价体系 |
2.1 力学模型 |
2.1.1 静力本构模型 |
2.1.2 动力本构模型 |
2.1.3 加锚节理岩体流变模型 |
2.2 边坡工程有限单元法(FEM法) |
2.2.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2.2.2 参数反演问题 |
2.2.3 动力问题 |
2.3 刚体极限平衡法(RLEM法) |
2.3.1 条分法一般化模型 |
2.3.2 Sarma法 |
2.3.3 RTM法 |
2.4 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的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体系 |
2.4.1 数值分析软件的研制 |
2.4.2 安全系数 |
2.4.3 安全系数取值 |
3 卡拉水电站坝肩边坡静/动力稳定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基本条件及计算模型 |
3.2.1 地质条件 |
3.2.2 开挖支护方案 |
3.2.3 有限元网格模型 |
3.2.4 初始地应力场 |
3.3 地震作用模拟 |
3.3.1 拟静力法 |
3.3.2 动力有限元法 |
3.4 结果 |
3.4.1 边坡开挖扰动前的分析 |
3.4.2 边坡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
3.5 结论与建议 |
4 抗滑桩承载变形受力机制研究 |
4.1 抗滑单桩承载变形受力机制 |
4.1.1 抗滑桩桩间距的确定 |
4.1.2 抗滑单桩承载变形受力研究 |
4.2 抗滑群桩承载变形受力机制 |
4.2.1 数值试验模型设计 |
4.2.2 抗滑群桩变形受力机制 |
4.2.5 抗滑桩设计的经验公式 |
4.2.6 土拱效应研究 |
5 抗滑桩在大型堆积体边坡工程应用研究 |
5.1 三板溪电站堆积体边坡工程治理措施研究 |
5.1.1 工程背景 |
5.1.2 基本条件及有限元模型 |
5.1.3 计算方案 |
5.1.4 结果与分析 |
5.2 涪陵江东堆积体边坡工程治理措施研究 |
5.2.1 工程背景 |
5.2.2 基本条件及计算模型 |
5.2.3 结果与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岩土预应力锚内锚固段长期受力破坏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锚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
1.3 预应力锚固结构内锚固段的作用机理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张拉力长期变化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工程背景和概况 |
2.3 工程监测概况 |
2.4 锚索预应力波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2.5 预应力锚索内锚固段张拉力变化规律研究 |
2.6 小结 |
第3章 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内锚固段循环荷载作用下模型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岩土预应力锚固结构内锚固段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预应力锚索失效分析 |
4.3 有限差分程序FLAC3D |
4.4 预应力锚索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湖南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湖南红层研究现状 |
1.3 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3.2 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处治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湖南红层基本性质研究 |
2.1 红层的岩石学性质 |
2.1.1 宏观特征 |
2.1.2 岩石学分类 |
2.1.3 红层的结构和构造 |
2.1.4 红层试样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
2.2 红层的试样介绍 |
2.2.1 试样采取及特征描述 |
2.2.2 试样加工规格及精度要求 |
2.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抗压强度及变形试验 |
2.3.1 岩石抗压试样介绍 |
2.3.2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2.3.3 弹性模量及泊松比试验结果 |
2.4 抗拉强度试验 |
2.4.1 岩石抗拉试样介绍 |
2.4.2 单轴抗拉强度试验结果 |
2.5 岩石抗剪强度试验 |
2.5.1 岩石抗剪试样介绍 |
2.5.2 岩石抗剪强度试验结果 |
2.6 岩石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处理 |
2.6.1 比重和容重 |
2.6.2 弹性模量 |
2.6.3 抗压强度 |
2.6.4 抗拉强度 |
2.7 红层基本性质对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影响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控制因素研究 |
3.1 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坡体应力分布特征 |
3.2 地形地貌及边坡形态 |
3.2.1 坡高 |
3.2.2 坡度 |
3.2.3 坡面几何形态 |
3.3 地质构造 |
3.3.1 褶皱 |
3.3.2 岩层产状 |
3.3.3 断层 |
3.3.4 节理 |
3.4 地层岩性 |
3.5 岩体结构 |
3.6 结构面特性 |
3.6.1 结构面的地质特性 |
3.6.2 结构面的力学特性 |
3.7 其他因素 |
3.8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敏感性分析 |
3.8.1 均匀设计法 |
3.8.2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的比较 |
3.8.3 均匀设计法的特点 |
3.8.4 均匀设计表的使用 |
3.8.5 均匀设计在边坡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失稳机理与稳定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岩质边坡结构类型的划分 |
4.3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失稳形式研究 |
4.3.1 变形 |
4.3.2 破坏 |
4.4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失稳力学模式研究 |
4.5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失稳力学机制分析 |
4.5.1 软弱结构面对边坡平面滑动破坏的控制 |
4.5.2 软弱结构面对边坡潜在滑移面的影响分析 |
4.5.3 软弱结构面对边坡失稳模式的影响分析 |
4.6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定量分析 |
4.6.1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 |
4.6.2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流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
5.1 概述 |
5.2 FLAC-3D计算原理 |
5.2.1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 |
5.2.2 运动方程 |
5.2.3 应变、应力及节点不平衡力 |
5.2.4 阻尼力 |
5.2.5 FLAC-3D软件的处理过程 |
5.3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的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
5.3.1 FLAC-3D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5.3.2 FLAC-3D数值计算模型参数和监测点的选取 |
5.3.3 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4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分析 |
5.4.1 多属性系统模糊决策原理 |
5.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3 多属性系统模糊决策模型的应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处治技术研究应用 |
6.1 概述 |
6.2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
6.2.1 边坡设计方法 |
6.2.2 边坡设计原则 |
6.3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处治技术研究应用 |
6.3.1 工程概况 |
6.3.2 地质概况 |
6.3.3 边坡体变形破坏特征 |
6.3.4 边坡体变形破坏成因分析 |
6.3.5 边坡体破坏模式分析 |
6.3.6 边坡体稳定性评价 |
6.3.7 边坡体滑动面物理力学参数选用 |
6.3.8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处治方案 |
6.3.9 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处治施工工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预应力锚固技术在龙滩水电站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框架预应力锚杆加固边坡地震动稳定性分析[D]. 王颖.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岩质边坡多层弯曲倾倒分析方法研究[D]. 安晓凡.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预应力锚杆支护多级边坡的稳定性分析[D]. 孙荣荣.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4]典型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剪切破坏演化规律与锚固机理研究[D]. 姜耀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高拱坝坝基软弱破碎带处置技术研究 ——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坝基f5断层处置为例[D]. 李正兵.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6]开挖扰动条件下岩质边坡灾变孕育机制、监测与控制方法研究 ——以大岗山水电站右岸边坡为例[D]. 马克.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7]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及抗滑桩研究[D]. 邱焕峰. 武汉大学, 2013(07)
- [8]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A]. 徐嘉谟,方祖烈,伍法权,冯夏庭,杨强,邬爱清,何满潮,程良奎,宋胜武,黄润秋,蔡美峰,王明洋. 2009—2010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2010
- [9]岩土预应力锚内锚固段长期受力破坏性能研究[D]. 韩锐. 山东建筑大学, 2010(05)
- [10]湖南红层地区顺层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处治技术研究[D]. 李俊. 中南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