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健食品稳定性标准的判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双[1](2021)在《保健食品益智咀嚼片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益智咀嚼片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经化裁重组而得的一种具有填精益髓、养血补虚、安神益智功效的保健食品,为进一步开发益智咀嚼片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对益智咀嚼片的处方配伍、制备工艺、功能学评价、安全性评价及质量标准进行了系统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考证,对该方中各药物起决定性作用的成分及其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检验组方思路的合理性;同时采用功能学实验对处方不同剂量进行优选,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选;采用东莨菪碱模型小鼠通过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验证处方改善记忆的功能。此外,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并筛选益智咀嚼片改善记忆障碍的潜在作用靶点,为其潜在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子对接技术以验证靶点预测的可靠性来进一步阐释益智咀嚼片处方配伍特点。提取工艺中对处方中的原料药经过前处理后,采用了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指标为总皂苷的含量,对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四个因素,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进行考察,确定水提取的工艺参数,从而选择最佳的水提工艺,并加以验证。成型工艺中以水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在选择适当的辅料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将在使用量上对填充剂、黏合剂及矫味剂进行优化筛选,从而确定最优方案,应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研制出制备方法简单、酸甜可口、携带食用方便的益智咀嚼片。根据最优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益智咀嚼片3个剂量低剂量组(2 g/kg)、中剂量组(4 g/kg)、高剂量组(8 g/kg),连续对ICR小鼠灌胃给予30 d后,在末次给予受试物后,对空白组以外的其他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每只注射东莨菪碱5 mg/kg,从而制备记忆障碍模型。造模后,通过跳台实验、避暗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等学习记忆相关指标,进一步评价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对小鼠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 E)及乙酰胆碱转移酶(Ch AT)含量的变化进行检测,以此来评价益智咀嚼片改善小鼠记忆的功能作用。对益智咀嚼片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首先,在给予小鼠、SD大鼠受试物时,以最大剂量(46g生药/kg)、最大灌胃量(20 m L/kg BW)进行灌胃,不间断地观察14天,同时记录动物中毒反应情况;然后设定益智咀嚼片的3个剂量分别为2g生药/kg、4g生药/kg、8g生药/kg连续对SD大鼠灌胃30天,期间动态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体重、摄食量,试验结束后对其进行剖检、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检查。在质量控制研究中,以感官评价对其进行视觉、嗅觉、味觉等评判;本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益智咀嚼片中的总皂苷的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益智咀嚼片远志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远志中的细叶远志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建立制定了益智咀嚼片产品质量标准草案。结果益智咀嚼片具有填精益髓、养血补虚、安神益智的功效。网络药理学研究显示益智咀嚼片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活动范围在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信号通路等上,益智咀嚼片可能是通过豆甾醇、β-谷甾醇、薯蓣皂甙元、海风藤烯酮等活性成分细胞通过增殖凋亡调控、炎症反应、线粒体组成等过程AKT1、VEGFA、PTGS2、Ach、Ach E、Ch AT靶点作用于通路发挥改善记忆作用。益智咀嚼片最佳制备的处方工艺是:将原料药材浸泡在水中1h,加至其10倍体积的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60min,滤过,浓缩成浸膏并采用减压干燥的方法得到浸膏粉末,将浸膏粉末过100筛后,加入处方量的17%乳糖、6%微晶纤维素和17%木糖醇混合均匀,并使用95%乙醇作为润湿剂,湿法制粒过20目筛,将所得的颗粒在50℃真空干燥至水分在5-8%左右过14目筛,最后将制得的颗粒加入处方量的6%二氧化硅和2%硬脂酸镁混合进行压片,即得片重控制在910±3%mg、片子硬度5-7Kg.N,且片重差异检查合格,素片用薄膜包衣预混剂(白色和绿色)进行包衣,得到鲜绿色,十分美观。功能学评价结果显示益智咀嚼片能显着延长东莨菪碱小鼠跳台潜伏期,明显减少3 min内错误次数,显着延长模型小鼠的避暗潜伏期,明显减少5 min内的错误次数,能够缩短小鼠定位航行中逃逸潜伏期,显着增加以及平台进入次数,提示益智咀嚼片能够明显地改善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益智咀嚼片4g生药/kg、8g生药/kg剂量组能显着降低东莨菪碱小鼠脑组织中Ach含量,且8g生药/kg组能显着提高东莨菪碱小鼠脑组织中Ach E及Ch AT的含量,益智咀嚼片可明显改善东莨菪碱小鼠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可能通过调节胆碱能通路,增加Ach、Ch AT和降低Ach E的含量来改善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在安全性评价方面,益智咀嚼片未见明显的毒副性,新增、肝脏、肺脏、肾脏、脾脏等多个重要器官未见明显损伤,安全最大剂量为46g生药/kg,等同于临床人用剂量的150倍,可见益智咀嚼片安全性之高,具有推广性。在质量标准方面,本文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益智咀嚼片中指标成分总皂苷地含量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建立了益智咀嚼片中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16740-2014),制定了益智咀嚼片质量标准草案。结论本文研制的益智咀嚼片是一款以改善记忆障碍为主要功效的保健品。通过大量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及功能学评价等手段,全面阐述了益智咀嚼片处方配伍的合理性,确定了工艺参数,并对益智咀嚼片在改善记忆障碍的功能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评价,制定了质量标准,大体完成了益智咀嚼片的研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旭东[2](2021)在《鹿骨淫羊藿片增加骨密度作用保健食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开发了一款具有增加骨密度作用的鹿骨淫羊藿片。鹿骨淫羊藿片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选用益肾精、补肾、强筋骨中药(鹿骨、淫羊藿、骨碎补)为根本,配合其他骨营养补剂(氨糖、碳酸钙和硫酸软骨素)组方而成,既治标又治本,促进人体对于钙的吸收和消化,调节体内成骨与破骨的平衡,可以达到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本研究从配方合理性研究、制备工艺研究、标志性成分研究、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性评价五个方面考察分析,为鹿骨淫羊藿片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申报提供技术支持。配方合理性研究:查阅及分析《中国药典》及大量相关文献各原料推荐使用量,结合中医配伍理论,确定本配伍原料日用量:淫羊藿3 g、骨碎补3 g、氨糖1 g、鹿骨粉0.5 g、硫酸软骨素1 g、碳酸钙1 g。实验分别设置中药组(鹿骨、淫羊藿、骨碎补)、营养剂组(氨糖、硫酸软骨素、碳酸钙)、复方组(鹿骨、淫羊藿、骨碎补、氨糖、硫酸软骨素、碳酸钙),另设阳性药组和假手术组,以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予各组药物,测定各组大鼠股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并进行股骨病理学检查。判定复方组具有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且复方组比单用中药或营养剂效果更加显着。本部分实验通过功效筛选配方,确定最终配伍为淫羊藿、骨碎补、鹿骨粉、氨糖、硫酸软骨素和碳酸钙。制备生产的工艺研究:以L9(34)正交试验考察溶剂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优选出淫羊藿和骨碎补最优提取工艺,考察剂型规格、辅料填充剂、润湿剂以及润滑剂等,确定制剂工艺,中试放大验证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得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预浸30 min,以12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 h。滤液经减压浓缩至密度1.25~1.30(60℃测)稠膏,减压干燥(-0.06~-0.10 MPa,50~70℃)至干,粉碎,过80目筛。加入鹿骨粉(经辐照)、氨糖、硫酸软骨素和碳酸钙,与糊精混合均匀,用80%乙醇制备软材,18目制粒,60℃干燥(含水量<5%),16目整粒,加入硬脂酸镁,混匀,压片(片重0.85 g)。标志性成分研究:经中国药典和大量文献考证,确定鹿骨淫羊藿片的标志性成分为淫羊藿苷、氨糖和硫酸软骨素,实验建立了淫羊藿苷、氨糖和硫酸软骨素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和方法学。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考察良好。表明淫羊藿苷、氨糖和硫酸软骨素检测方法稳定可行可以作为鹿骨淫羊藿片中标志性成分检测的有效方法。安全性评价:以鹿骨淫羊藿片为受试物,进行了急毒试验考察和30天常毒喂养考察,经小鼠急毒实验考察可知,鹿骨淫羊藿片灌胃观察14日,小鼠没有出现死亡,体重增长正常,大体解剖也未见异常。经口急性毒性耐受量大于48 g/kg·bw,该受试物属无毒级。经过鹿骨淫羊藿片30天喂养试验,观察一般情况无异常;大鼠的体重增重、食量、雄性大鼠食物利用率、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影响;大体解剖、脏器绝对重量、相对重量(即脏/体比值)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均无显着性的病变。以上实验表明鹿骨淫羊藿片属于无毒产品。功能性评价:以饲喂低钙饲料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长期给予鹿骨淫羊藿片,研究鹿骨淫羊藿片对大鼠增加骨密度影响。大鼠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影响;与低钙组相比,高钙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骨密度、股骨干重和骨钙含增加,具有显着性,骨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具有显着性。可以判定鹿骨淫羊藿片有助于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疏松。
张馨达[3](2021)在《复方片剂SSALP的卫生学评价及对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对复方片剂SSALP进行卫生学评价、睡眠影响的研究。为该保健食品今后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人群睡眠质量和生命健康水平的提升。方法:应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对该受试物进行有效成分、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卫生学评价;依据《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对该受试品进行直接睡眠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等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使用PCPA失眠模型研究该受试物对大鼠脑组织中的睡眠相关指标的影响。将5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高中低剂量组、空白对照,除空白对照组外均使用PCPA造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高(124mg/ml)、中(62mg/ml)低(31mg/ml)剂量组相应浓度的受试物,造模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为造模2d,造模成功后试验7d,末次试验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试剂盒法测得相应指标。使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该批号受试物感官性状良好,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均低于方法检出限,有一定的有效成分含量。该批号受试物对小鼠没有直接睡眠作用。受试物中高剂量可延长戊巴比妥钠实验中小鼠睡眠时间(P<0.05)。受试物高剂量可使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的小鼠睡眠发生率增高(P<0.05)。该批号受试物对PCPA造模大鼠体重变化有积极影响。受试物可使PCPA失眠模型大鼠脑组织内的GABA含量、SOD活性升高(P<0.05),5-HT、Glu、MDA水平和Glu/GABA降低(P<0.05)。该批号受试物对大鼠进入逃逸平台、有效区域停留时间和次数均无影响,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该批号受试样品感官性状良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和《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测定方法》的标准。2.该批号受试样品对促小鼠睡眠可能有积极作用。3.该批号受试样品可提高大鼠脑内GABA、SOD活性,降低GLU、MDA、5-HT活性,可能对失眠造成的大鼠脑内相关指标改变后的恢复有积极的调节作用。4.该批号受试样品对大鼠记忆可能无影响。
甄燕龙[4](2020)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保健食品中那非类非法添加物》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发展迅猛。服用保健食品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由此催生的国内保健食品领域违法犯罪现象屡禁不绝,严重影响政府形象以及百姓身体健康。保健食品作为一类常见的保健食品,其非法添加现象尤为严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服用,损害身体健康,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我国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保健食品中不得添加化学药物成分,但在缓解体力疲劳类保健食品中常能检出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等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PDE-5抑制剂常用于临床治疗男性功能障碍,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然而不法商家在其生产的抗疲劳、增强免疫力保健食品中随意添加该类成分,消费者长期服用会产生休克、晕厥等不良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甚至会产生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因此,加强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监控对保障我国食品药品安全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建立了同时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红地那非、那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西地那非、那莫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氨基他达拉非、豪莫西地那非、羟基豪莫西地那非10种常见PDE-5药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mm×100mm,1.8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溶液,10%B(0min)→95%B(03min)→95%B(5min)→10%B(55.5min)→10%B(7min),流速为0.3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10种PDE-5在1.02,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1.0ng/mL,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方法选择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实现对10种PDE-5违禁添加药物的有效检出,定性定量效果好,相较于国家监管部门发布的检测方法中涉及常见10种PDE-5的检测,保留时间提前,分析时间缩短,分析效率提高,适合实战部门大批量的检测工作。对实际案件中查处的41个非法添加样品进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出西地那非和/或他达拉非的样品34个,占比83%。
贺程蓓[5](2020)在《梦萦口服液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六味地黄”为基础方化裁重组,采用山西省大宗药材酸枣仁、熟地黄、山药为主要原料组方,研制开发一种针对中青年女性,具有养血补肝、宁心安神功效的中药保健食品——梦萦口服液。本文对梦萦口服液的处方论证、提取制备工艺、功能学评价、安全性评价、质量标准做系统性研究,为梦萦口服液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处方中各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功效主治,论证处方配伍意义;采用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实验,验证处方改善睡眠的功能,并优化其配伍剂量。另外,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并筛选梦萦口服液改善睡眠的作用靶点,建立网络相关关系,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进一步阐释梦萦口服液处方配伍规律。处方中原料药经净选、除杂、淋洗、浸泡后,采用水提醇沉法,以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等工艺参数,并进一步以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确定醇沉工艺;最后,以口感作为评价依据,经评价人员品尝评分获得梦萦口服液的最佳调配成型工艺。梦萦口服液3个剂量(2.3、4.6、9.3g生药/kg)连续对ICR小鼠灌胃30天,在末次给药后进行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试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试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以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等行为学指标,评价梦萦口服液改善小鼠睡眠的功能作用。根据梦萦口服液原料特点,对梦萦口服液进行安全性评价。首先,梦萦口服液以最大剂量、最大灌胃量20 mL/kg BW对小鼠、SD大鼠一日两次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天,记录动物中毒情况;继而设定梦萦口服液3个剂量(11.7、23.3、46.7g生药/kg)连续对SD大鼠灌胃30天,观察动物中毒情况,并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脏器指数和组织病理检查。对梦萦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建立梦萦口服液的感官指标;参照国家标准,建立梦萦口服液理化指标、微生物限量、污染物限量等标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梦萦口服液中的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梦萦口服液中马钱苷、毛蕊花糖苷、斯皮诺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梦萦口服液具有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的功效。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提示梦萦口服液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相关靶点蛋白调控下游信号通路,另外,甾醇类成分调控雌激素信号通路,改善机体雌激素水平,进而影响调节睡眠相关的神经递质传导;生物碱、黄酮类以及萜类成分的作用靶点可富集于血小板活化、血管平滑肌收缩等信号通路,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液微循环;多糖类成分调控炎症相关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梦萦口服液从多通路、多靶点调节机体平衡,发挥改善睡眠作用。梦萦口服液最佳制备工艺为:将所用原料药材挑拣杂质,洗净后,浸泡,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浓缩至密度约1.181.20(60℃),冷却,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0%,静置18小时,分离上清液,回收乙醇,加入5%白砂糖、0.10%山梨酸钾,加水至适量,再经过灭菌、灌注、分装、检验等环节制成成品。功能学评价结果显示梦萦口服液可协同戊巴比妥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入睡率。其中,受试物协同戊巴比妥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较其协同巴比妥钠缩短睡眠潜伏期效果更好。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梦萦口服液无明显毒性,肝脏、肾脏、脾脏、睾丸及卵巢等主要器官无明显损伤,无毒剂量为46.7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200倍,表明梦萦口服液安全、无毒副作用。在质量标准研究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梦萦口服液中指标成分总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梦萦口服液中马钱苷、毛蕊花糖苷、斯皮诺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参照国家标准(GB16740-2014),拟定了梦萦口服液质量标准草案,可有效地用于梦萦口服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产品质量评价。结论梦萦口服液是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保健食品。本文通过文献检索、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功能学评价等多种技术手段综合阐释了梦萦口服液的处方配伍合理性,确定了水提醇沉的工艺路线参数,按照规范评价了其改善睡眠的功能和安全性,拟定了质量标准,基本完成了梦萦口服液的研制开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史保银[6](2020)在《葛根白芍甘草片对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受酒精性肝损伤危害人群,开发了对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的保健食品葛根白芍甘草片。葛根白芍甘草片以葛根、白芍、甘草和枳椇子为主要原料,依据中医药配伍原则组方。以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为研究方法,对葛根、白芍及甘草进行配伍配比功效学研究,为组方中用量及功效提供依据,确定原料日用量分别是葛根4g、白芍2g、甘草2g。在此配伍配比基础上进行了小鼠亚急性肝损伤的评价,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TC、LDL-C和TBIL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5),判定该配伍提取物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以实验性功能文献做依据,确定枳椇子4g安全有效用量。检测原料确定为合格药材后,对葛根白芍甘草片制备工艺的关键参数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提取工艺为全方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制剂工艺为:干膏粉(74.29%)辅以微晶纤维素(12.73%)及糊精(补重)混合20min后,加85%乙醇溶液制粒(20目筛),干燥4h后整粒(24目筛),再加羧甲基淀粉钠(3%)及硬脂酸镁(1%)混合5min,压片(片重0.7g)。经验证制备工艺稳定、可控。对葛根白芍甘草片标志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即确定葛根素、芍药苷及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以方法学考察方法的稳定性,为葛根白芍甘草片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专属性、线性、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等考察结果良好,表明葛根素、芍药苷及甘草酸检测方法合理、稳定,可以作为葛根白芍甘草片中标志性成分检测的有效方法。以急性毒性实验对葛根白芍甘草片分级为无毒级。采用酒精逐渐加量法建立了大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模型成立,与模型组相比,葛根白芍甘草片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含量明显下降(P<0.01)、TG含量降低(P<0.05),葛根白芍甘草片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含量降低(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BIL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白芍甘草片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肝细胞损伤程度得到有效的减轻(P<0.05)。表明葛根白芍甘草片对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李广领[7](2020)在《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环境行为及残留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精吡氟禾草灵现有文献系统综述的基础上,为系统了解其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的环境行为和残留特性,分别开展了精吡氟禾草灵的水解、光解和规范化的田间残留试验,并对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得到以下试验结果:1、不同反应温度和缓冲液p H值对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反应速率与反应温度和介质p H值均呈正相关,其中精吡氟禾草灵在p H 4.0、7.0和9.0三种缓冲液中和25℃条件下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6931.47、1732.87和28.88h,50℃条件下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2310.49、693.15和16.50 h。计算得的温度效应系数和反应活化能揭示了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反应受介质p H值和反应温度影响的规律,即在碱性反应缓冲液中,温度的变化对精吡氟禾草灵水解反应速率影响最小,而在酸性缓冲液中则最大,且碱性条件是精吡氟禾草灵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利条件。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2部分:水解》,精吡氟禾草灵在碱性p H缓冲体系中表现为易降解,而在酸性缓冲体系中为难降解;考虑到参地土壤为p H 5.5~6.2的偏酸性“人工合成土”,推断精吡氟禾草灵在参地土壤中发生水解反应的速率慢于普通中性或弱碱性土壤中的水解速率。对精吡氟禾草灵的系列碱水解产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鉴定得的7个水解产物推断精吡氟禾草灵的碱水解反应过程包含酯水解、羟基化、分子重排、醚键断裂和互变异构等化学过程。2、25℃下、不同p H值缓冲液中的紫外光解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精吡氟禾草灵的光解速率与光解反应缓冲液的p H值呈正相关关系,精吡氟禾草灵在p H 4.0、7.0和9.0缓冲液中的紫外光解半衰期分别为40.77、22.36和13.33 min,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3部分:光解》,精吡氟禾草灵在紫外光照光下属易光解农药;纳米二氧化钛介导的精吡氟禾草灵光催化降解试验表明,在低压汞灯(主发射波长为254 nm)和氙灯(全波段光谱)照光下,纳米二氧化钛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均能发挥有效的光敏化作用,尽管精吡氟禾草灵在氙灯照光下的光解速率远低于低压汞灯下的光解速率,但氙灯照光下纳米二氧化钛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光敏化率约是低压汞灯下的8.8倍,该部分研究为寻求低成本和加速环境中精吡氟禾草灵降解、减少其残留危害的方法或途径提供了思路。同时通过对分离、鉴定到的12种光催化降解产物的系统分析,推断了纳米二氧化钛介导精吡氟禾草灵光催化降解的基本途径;精吡氟禾草灵分别在风干的和60%含水量参地土壤表面的模拟太阳光解试验结果表明,排除微生物降解因素,参地土壤表层精吡氟禾草灵的降解有60%以上是由水解贡献的,而光解贡献率不足30%。为弄清参地土壤所含主要特色元素、腐殖质成分和常用生物农药在精吡氟禾草灵光解过程中的影响而设计的系列光解试验表明,Li+和Co2+对精吡氟禾草灵紫外光降解起猝灭作用,低浓度VO3+和Mo6+敏化精吡氟禾草灵的紫外光降解,Sn+和Mn2+强烈敏化精吡氟禾草灵紫外光降解,腐殖酸、多抗霉素和宁南霉素对精吡氟禾草灵紫外光解均起猝灭作用。3、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与常规吸附材料(PSA、C18和GCB)一起引入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程序,建立了鲜参、干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中精吡氟禾草灵及其毒理学意义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的简易、高效样品前处理程序和HPLC–MS/MS残留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的性能指标显示,优化的HPLC–MS/MS条件下,5~1000μg/L的精吡氟禾草灵、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分别在四种样品基质中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R2>0.9980),添加回收率为75.8~97.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精吡氟禾草灵在四种样品基质中的检测限为2.0~8.6μg/kg,吡氟禾草灵酸为3.9~5.7μg/kg,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为3.5~11.3μg/kg。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精吡氟禾草灵及其毒理学意义代谢物的冷储稳定性,结果表明,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的冷储稳定期至少可以达到9个月,而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在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的冷储稳定期至少可以达到12个月,该方面数据为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栽培上的登记工作积累了数据资料。4、两年两地的精吡氟禾草灵参地规范化残留试验表明,两地人参植株中精吡氟禾草灵的残留半衰期比较一致,均约为3 d,精吡氟禾草灵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的残留半衰期均约在1个月左右;参地土壤中精吡氟禾草灵的残留半衰期均约为1周,而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的残留半衰期均约为2~3周;代谢物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在参地土壤中的检测量是人参植株中的2倍左右,但人参植株中检出的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究竟来源于人参植株还是参地土壤代谢系统暂不能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是参地土壤中的主要降解代谢产物。根据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上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将精吡氟禾草灵两种代谢物吡氟禾草灵酸和2–羟基–5–三氟甲基吡啶的最终残留值与精吡氟禾草灵的最终残留值一起折算入总残留(表达为总吡氟禾草灵酸),统计出的残留中值和最高残留值分别为0.20 mg/kg和0.27 mg/kg;将人参纳入中药材保健食品进行精吡氟禾草灵的膳食风险评估,计算得精吡氟禾草灵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0.011mg/(kg?bw?d)、风险概率为2.01%、每日实际摄入量与每日理论摄入量之比为6.40%,表明精吡氟禾草灵以150 g ai/ha茎叶喷雾处理防控阔叶作物田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生产的相关农产品通常不会对一般食用人群产生不可接受的健康风险,且欧盟推荐的精吡氟禾草灵在鲜人参上4 mg/kg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可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张春红[8](2019)在《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关联SNP高通量微流体芯片方法研究与初步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继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和短串联重复序列之后,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以遗传标记密度高、稳定性高、分型检测易于实现自动化的特点成为第3代多态性标记,在遗传诊断,遗传风险评估、连锁不平衡图谱和遗传关联分析等人类基因组学研究领域显示了强大的应用前景。人体存在营养素需要量个体化遗传特征,通过研究导致功能和表型改变的编码区和调控区的个体化SNP信息,可以基于SNP分析对个体化营养素缺乏风险进行评估和干预,通过基于正常人群和缺乏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及人群SNP基因分型检测,可以建立人群SNP基因型频率分布特征,获得与营养素缺乏风险高度关联的SNP位点公共数据库,从而实现基于个体差异或人群差异特征的精准营养干预。为此,探索快速、准确、高通量的SNP基因分型技术以及基于SNP检测对人体营养缺乏风险进行评估的研究必要而迫切。目的:一、研究建立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关联SNP高通量微流体芯片方法通过文献荟萃分析筛选提取营养相关联的SNPs,优化血液和唾液样本DNA自动化提取程序,建立适宜的引物设计方法,采用微流体芯片技术,建立微流体芯片营养SNP的检验方法,实现对营养不良风险的评估。二、微流体芯片方法的初步应用采用人群对微流体芯片方法进行测试,初步分析基因型数据的地域分布特征,并与生化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研究营养SNPs的检验方法在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动化提取工作站建立血液和唾液样本的DNA提取流程,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PCR原理设计引物,纳入了 52个与维生素A,D,E,B6,B2,叶酸,钙,铁,锌和硒微量营养素缺乏易感性关联较大的SNP位点,SNP检索和纳入原则是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从建库至2017年6月25日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主题词分别为“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or SNP”and“vitamin A,D,E,B6,B12,FA,Ca,Iron,Zn,Se”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和“维生素A,D,E,B6,B12,叶酸,钙,铁,锌和硒”。同时手工检索文献,并辅以文献追踪法收集更多相关文献。建立创新性SNP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并对如下指标进行评估:(1)防交叉污染能力的测试:奇数反应孔中预点引物混合液,偶数反应孔中不点制无引物混合液。另外,采用凝胶电泳试验对芯片对应反应孔中的溶液进行检测。试验重复操作六次。(2)引物特异性分型能力和准确性评估:先将52个SNP位点对应的引物混合液分别预点于不同的反应孔中,待引物混合液干燥后再将156个不同的DNA样本预点于不同的反应孔中,室温静止30 min使得芯片干燥,DNA样本的浓度为10 ng/μl,随后将PCR预混液注入到进样通道中。所有的芯片分型检测结果均与对应的二代测序(NGS)分型结果进行比较。试验重复操作六次。(3)适宜DNA反应浓度检测:先将52个SNP位点对应的引物混合液分别预点于不同的反应孔中,再将52个不同的DNA样本中每个样本都按照1 ng/pl,5ng/μl,10ng/μl和15ng/μl进行四个浓度梯度稀释。试验重复操作六次。(4)重现性检测:先将52个SNP位点对应的引物混合液分别预点于不同的反应孔中,重现性试验采用一个DNA样本进行检测。试验重复操作六次。(5)临床血液样本多种营养素缺乏风险筛查评估应用:采用所建立的成熟的芯片分型检测方法,随机选取六个临床样本进行评估应用。先将52个SNP位点对应的引物混合液分别预点于不同的反应孔中,随后按照芯片检测流程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6)血液中提取的DNA与唾液中提取的DNA在芯片上分型结果的比较:分别获得三个人的血液DNA样本,来自于同样的三个人的唾液DNA样本。先将52个SNP位点对应的引物混合液分别预点于不同的反应孔中,随后按照芯片检测流程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7)运用二代测序方法对芯片分型结果进行验证,设计二代测序所需引物序列,目的扩增片段长度约300~450 bp,包含该SNP位点。目的片段的扩增,序列测定工作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运用建立的高通量微流体芯片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对1130份血细胞样本进行了基因分型检测,对每份样本检测与人体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D,E,B6,B12,叶酸,钙,铁,锌和硒等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高度关联的143个SNP遗传标记物。该143个SNP位点的纳入原则同上所述。铁营养素相关生化指标与SNP位点易感性分析中,CRP>10 mg/l的人被排除在这项研究之外。体内铁储量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体内铁储量(Body iron,BI,mg/kg)=-[log(sTfR*1000/SF)-2.8229]/0.1207。由于数据缺失量小于5%,对连续变量中的缺失数据采用现有数据把原始数据中的缺失数值模拟出来。采用Q-Q图和Shapiro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扭曲线性混合模型(Warped linear mixed model,Warped-LMM)对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变换。扭曲线性混合模型是在标准混合线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允许在进行遗传分析的同时适应表型变换,应用在生化指标变量中,以改善其与正态分布的配合度,因为SF和sTfR浓度呈正偏态分布。采用R软件包进行PCA、Kinship和SNP位点之间连锁不平衡分析,分析候选SNP位点的特征。如有种群结构的存在,采用FaST-LMM模型(Factored spectrally transformed linear mixed models)进行关联分析,首先采用连续变量探索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联性,随后再采用分类变量对所有的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进行关联分析。SF的分组标准:参照《WST 465-2015人群铁缺乏筛查办法》将铁缺乏的标准设定为SF<25 ng/ml,当CRP≤5 mg/1时,当SF<25 μg/1时判定为铁缺乏组,当SF≥25 μg/1时判定为正常人群;当CRP>5 mg/1时,当SF<32μg/1时判定为铁缺乏组;当SF≥25μg/1时判定为正常人群。sTfR的分组标准:sTfR<4.4 mg/1时为铁缺乏组,sTfR≥4.4mg/1时判定为正常人群。参照《WS/T600—2018人群叶酸缺乏筛查方法》将叶酸(FA)的缺乏标准设定为FA<4 ng/ml时为叶酸缺乏组,FA≥4 ng/ml时判定为正常人群。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维生素B12的缺乏标准参照检测试剂盒上提供的数据:HCY≥10μM时为病例组,HCY<10μM时判定为正常人群。B12的分组标准:B12<425 pg/ml时为B12缺乏组,B12>425 pg/ml时判定为正常人群。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在民族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基因以及等位基因携带人群的各种生化指标的分布情况。根据P值0.05的阈值确定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建立了 SNP高通量微流体芯片方法和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检测方法,包括3个主要流程:建立了自动化DNA提取流程,通过对带有凝胶的血细胞、EDTA抗凝全血、离心去血清后的血细胞、新鲜唾液、唾液保存液保存的唾液样本和口腔拭子采集的口腔黏膜细胞等各种样本的提取效果比较,结果显示96份新鲜唾液获取的DNA浓度为150.02±50.97 ng/μl,OD260/280为1.80±0.15,OD260/280为1.50±0.21。从新鲜唾液中获取DNA含量理想,DNA降解程度低,提取方法简单,应作为唾液标本采集的首选,是开展营养基因组学人群研究的有效方法。分析并应用了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PCR扩增设计方法。建立了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关联SNP微流体芯片检测标准化流程,对方法的评估结果显示应用物理性阻断技术实现了相邻反应孔间的零交叉污染。本研究将5 ng/μl和15 ng/μl分别作为血液和唾液来源的样本的适宜DNA反应浓度检测下限值。芯片平台上相同样本精密度为0.67%~26.06%,相同位点的重复结果上没有太大的差异。该研究在重现性方面显现出良好的实验结果,无论在芯片内还是在芯片间,重现性均良好。六个临床样本多种营养素缺乏风险筛查彩色图谱直观显示出多种营养素缺乏风险,以及单一营养素缺乏风险程度,同时也表明个体在营养素缺乏风险程度上各有其独特性。通过分析三个个体血液和唾液两种来源的DNA样本在微流体芯片上的52个SNP位点分型结果,并且与二代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三个个体血液和唾液两种来源的DNA样本在芯片上的52个位点分型结果完全一致,与二代测序的结果也完全一致。二、对143个MDR-SNPs位点地域分布特征及关联分析进行了初步探索主成分分析(PCA分析)结果显示了存在群体遗传结构。对主成分1和主成分2与种群间关系的方差分析结果为P<1.36e-14,表明143个SNP位点存在显着的民族差异。这与样本的最初个体信息吻合,也进一步印证了本研究中采用的基因分型技术的准确性良好。采用函数snpgdsPCACorr分析了主成分中前三个成分与SNP位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其他染色体上的多态性位点均呈现显着的差异,主成分分析PC1中显示位于RAB6B基因上的rs2280673解释效度在25%以下,位于TF基因上的rs1799852解释效度为25-500%,位于RBP2基因上的rs2118981位点和SRPRB基因上的rs1830084位点解释效度在50-75%之间,位于TF基因上的rs1358024,rs1525892,rs 1880669,rs381]647,rs3811658,rs6794945,rs7638018,rs8177248八个多态性位点的解释效度为75%以上。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在民族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基因以及等位基因携带人群的各种生化指标的分布情况,获得了大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关联SNP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构建了适合于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的唾液基因组自动化DNA提取方法,建立了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PCR扩增引物设计方法,建立了一种高通量微流体芯片基因分型检测方法,并采用1130人的小样本对方法进行了初步测试应用。
迟少云[9](2018)在《阿胶类保健食品掺假情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阿胶被当作药品使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被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第189页。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规定,阿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即为药食同源。阿胶既作为中药材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又被制成各类保健食品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目前,市场上的阿胶类保健食品包括以下几种:阿胶片、阿胶粉、阿胶核桃糕、阿胶膏、阿胶口服液、阿胶胶囊、阿胶枣、阿胶含片等。随着阿胶类原料药材的用量急速增长,药用资源日益匮乏,近年阿胶的价格一直上涨,这就导致阿胶的掺杂掺假问题日益严重,如用牛皮、猪皮甚至工业皮革下脚料来代替驴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规定了阿胶的鉴别方法与含量测定方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2012001号规定了阿胶中牛皮源的补充检验方法。作为保健食品的阿胶制品目前尚无专门的质量标准,需建立阿胶类保健食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此次课题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阿胶类保健食品掺假及含有有害重金属的现状,从阿胶类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驴源成分及有害重金属着手,对市售的样品进行检测从而评价阿胶类保健食品的质量。方法建立UPLC-MS/MS法同时检测6种剂型61份市售阿胶类保健食品中阿胶和牛皮源两种成分;通过微波消解法对7种剂型100批阿胶类保健食品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汞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铬含量;针对阿胶的掺假成分中,猪皮胶所占比例也较大,且尚无猪皮胶的鉴别方法的情况,采用蛋白酶酶切技术和质谱多肽识别技术,通过对驴皮、猪皮样本酶解后进行高分辨质谱分析,将采集的高分辨肽指纹图谱数据与建立的胶原蛋白数据库进行搜库,看是否覆盖相应物种的特征序列,从而确定猪皮胶的特征肽段。结果牛皮源与阿胶成分测定结果显示,样品中22批仅检出阿胶成分特征峰,25批仅检出牛皮源成分特征峰,8批同时检出阿胶成分特征峰和牛皮源成分特征峰,6批阿胶成分特征峰和牛皮源成分特征峰均未检出,此方法可快速鉴别样品是否为添加有阿胶成分的保健食品、是否含有牛皮源成分,大大的加快了阿胶类保健食品的检验效率。同时,此方法还可以快速判别出既含有阿胶成分又含有牛皮源成分的“正品中掺有部分伪品”的现象;重金属的测定结果表明铬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汞、砷、铅这三种重金属在阿胶口服液及阿胶膏中的含量较高,原因可能是添加的中成药中的汞砷铅残留含量较高;猪皮特征肽的测定结果显示相应物种的特征序列覆盖率分别为71.0%和49.5%,覆盖率高,证明此高分辨肽指纹图谱质量高,可用于不同物种间特征肽段的确立,以鉴别阿胶中的非驴源性成分。结论本文建立了UPLC-MS/MS法可以同时快速检测阿胶类保健食品中阿胶和牛皮源两种成分;通过原子荧光光谱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胶类保健食品中砷、汞、铅、铬含量,从而评价其质量;采用蛋白酶酶切技术和质谱多肽识别技术,可寻找猪皮胶区别于阿胶的特征肽段,用于阿胶中掺假猪皮胶的鉴别,为阿胶类保健食品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实验依据。
郭平强[10](2018)在《酶法制备壳寡糖及其保健食品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壳寡糖是由壳聚糖通过降解而得到的一种易溶于水、功能更为强大的、生物活性更高的低分子量产品,其功效是壳聚糖的数十倍,具有包括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抗肿瘤和改善心肺功能等作用。方法:本文利用酶法制备壳寡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化,确定最适酶解用酶及酶解条件;选用果胶酶进行降解壳聚糖,经过膜分离及喷雾干燥制备得到小于3000 Da的壳寡糖;以分子量为1200 Da(聚合度约为6)的壳寡糖作为主要原料,并采用复方设计,研制出两种壳寡糖胶囊(A和B),并进行功能评价。结论如下:果胶酶对壳聚糖的降解效果优于纤维素酶和壳聚糖酶;选用果胶酶进行壳寡糖的制备,最终得到分子量为1907 Da的壳寡糖。壳寡糖胶囊(A)的功能评价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中,高剂量组的吞噬指数显着性高于对照组,说明壳寡糖胶囊(A)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鼠碳廓清能力;小鼠耳肿胀实验中,中、高剂量组耳肿胀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壳寡糖胶囊(A)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耳肿胀实验结果阳性;体液免疫-血清溶血素实验中,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抗体积数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表明壳寡糖胶囊(A)的小鼠血清溶血素实验结果阳性。结论:壳寡糖胶囊(A)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壳寡糖胶囊(B)的功能评价实验:大鼠血清中TC检测结果显示,三个剂量组的TC与高脂对照组的TC相比,均有显着性降低,表明壳寡糖胶囊(B)辅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结果阳性;大鼠血清中TG检测结果显示,与高脂对照组的TG相比,低、高剂量组的TG含量均有显着性降低,表明壳寡复合糖胶囊(B)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结果阳性;HDL-C含量检测显示,三个剂量组的HDL-C含量均比高脂对照组高,且中剂量组的HDL-C水平显着高于高脂对照组。结论:壳寡糖胶囊(B)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二、保健食品稳定性标准的判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健食品稳定性标准的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1)保健食品益智咀嚼片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2 本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思路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研究内容 |
2.5 创新点 |
第一章 益智咀嚼片处方研究 |
第一节 益智咀嚼片配方组成 |
第二节 益智咀嚼片改善记忆障碍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三节 益智咀嚼片处方优选研究 |
第二章 益智咀嚼片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提取工艺研究 |
第二节 成型工艺研究 |
第三章 益智咀嚼片改善记忆的功能学评价 |
第一节 益智咀嚼片改善小鼠记忆功能的研究 |
第四章 益智咀嚼片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第一节 急性毒性试验 |
第二节 30天喂养试验 |
第五章 益智咀嚼片质量标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4 益智咀嚼片的质量标准草案 |
总结与展望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Morris水迷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鹿骨淫羊藿片增加骨密度作用保健食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骨质疏松 |
1.1.1 骨质疏松的介绍 |
1.1.2 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措施 |
1.2 原料的功能性及安全性 |
1.2.1 淫羊藿 |
1.2.2 骨碎补 |
1.2.3 鹿骨 |
1.2.4 氨糖和硫酸软骨素 |
1.2.5 碳酸钙 |
1.3 研究意义 |
第2章 配方合理性研究 |
2.1 配伍组方思路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动物及饲料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受试物制备 |
2.3.2 动物去势模型制备及分组给药 |
2.3.3 动物处理及测定指标 |
2.4 实验结果 |
2.4.1 各组药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2.4.2 各组药物对大鼠股骨干重/体重、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影响 |
2.4.3 骨组织病理学观察 |
2.5 小结 |
第3章 制备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1.1 仪器与设备 |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 原药材检测 |
3.2.1 实验方法 |
3.2.2 检测结果 |
3.3 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实验结果 |
3.4 提取工艺验证 |
3.5 浓缩与干燥工艺验证 |
3.6 制剂工艺考察 |
3.6.1 剂型、制粒方法和粒度的选择 |
3.6.2 填充剂的选择 |
3.6.3 润湿剂的选择 |
3.6.4 润滑剂的选择 |
3.6.5 崩解剂的选择 |
3.7 中试放大验证 |
3.8 小结 |
3.8.1 制备工艺 |
3.8.2 配方 |
第4章 标志性成分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淫羊藿苷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考察 |
4.2.1 检测方法 |
4.2.2 方法学考察 |
4.3 硫酸软骨素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考察 |
4.3.1 检测方法 |
4.3.2 方法学考察 |
4.4 氨糖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考察 |
4.4.1 检测方法 |
4.4.2 方法学考察 |
4.5 小结 |
第5章 鹿骨淫羊藿片安全性评价 |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1.1 受试样品 |
5.1.2 实验动物及饲料 |
5.1.3 仪器与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急性毒性试验 |
5.2.2 三十天喂养试验 |
5.3 实验结果 |
5.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5.3.2 三十天喂养试验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鹿骨淫羊藿片功能性评价 |
6.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6.1.1 受试样品 |
6.1.2 实验动物及饲料 |
6.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6.2 实验方法 |
6.2.1 受试物制备 |
6.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
6.2.3 动物处理及测定指标 |
6.3 实验结果 |
6.3.1 各组药物对大鼠体重、身长、食量和食物利用率的影响 |
6.3.2 各组药物对大鼠骨密度、股骨干重、骨钙含量的影响 |
6.3.3 骨组织病理学观察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配方合理性研究 |
7.2 工艺研究 |
7.3 标志性成分研究 |
7.4 安全性评价 |
7.5 功能性评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复方片剂SSALP的卫生学评价及对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失眠概述 |
1.1.1 失眠诊断标准 |
1.1.2 国内外失眠的现状 |
1.1.3 导致失眠的因素 |
1.1.4 失眠的危害 |
1.1.5 失眠的治疗 |
1.2 保健食品概述 |
1.2.1 保健食品发展现状 |
1.2.2 睡眠相关保健食品现状 |
1.3 几种促进睡眠的中药材药理学研究现状 |
1.3.1 酸枣仁 |
1.3.2 红景天 |
1.3.3 五味子 |
1.3.4 刺五加 |
1.3.5 茯苓 |
1.3.6 柏子仁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方法 |
2.1 样品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3 实验动物 |
2.4 实验方法 |
2.4.1 卫生学检测 |
2.4.2 受试物对小鼠睡眠的影响实验 |
2.4.3 受试物对大鼠脑内睡眠相关指标和行为学影响 |
2.4.4 统计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卫生学检测结果 |
3.1.1 感官指标和有效成分检测结果 |
3.1.2 微生物检测和稳定性实验结果 |
3.1.3 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
3.2 对睡眠影响研究结果 |
3.2.1 对直接睡眠试验入睡动物数及睡眠时间的影响 |
3.2.2 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
3.2.3 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试验睡眠发生率的影响 |
3.2.4 对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
3.3 对大鼠脑内相关指标和行为学影响结果 |
3.3.1 大鼠脑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
3.3.2 受试物对大鼠行为学实验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卫生学评价结果讨论 |
4.2 对睡眠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保健食品中那非类非法添加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概述 |
1.1 我国保健食品非法添加概述 |
1.1.1 相关概念 |
1.1.2 我国保健食品非法添加的类型及特点 |
1.1.3 磷酸二酯酶5 抑制剂(PDE-5)非法添加的现状 |
1.2 保健食品非法添加PDE-5 抑制剂常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1 化学显色法 |
1.2.2 免疫分析法 |
1.2.3 光谱法 |
1.2.4 色谱法 |
1.2.5 液相色谱质谱法 |
1.2.6 其他方法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西地那非等10 种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试剂与标准品 |
2.2.3 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条件 |
2.3.1 色谱条件 |
2.3.2 质谱条件 |
2.4 数据处理 |
2.5 仪器条件的优化 |
2.5.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5.2 质谱条件的优化 |
2.6 实验结果 |
2.6.1 选择性 |
2.6.2 标准曲线 |
2.6.3 灵敏度 |
2.6.4 准确度和精密度 |
2.7 讨论 |
2.8 小结 |
3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0种PDE-5 抑制剂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收集与统计 |
3.2.2 样品前处理 |
3.2.3 样品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0种PDE-5 抑制剂液相色谱质谱定性分析 |
3.3.2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10种PDE-5 抑制剂液相色谱质谱定量分析 |
3.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10种PDE-5 药物结构式图 |
附录 B 10种PDE-5 药物质谱图 |
附录 C 41种样品色谱图 |
致谢 |
(5)梦萦口服液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 本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思路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研究内容 |
2.5 创新点 |
第一章 梦萦口服液处方研究 |
第一节 梦萦口服液配方组成 |
第二节 梦萦口服液处方优选研究 |
第二章 梦萦口服液改善睡眠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第三章 梦萦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
第一节 提取工艺考察 |
第二节 纯化工艺研究 |
第三节 成型工艺研究 |
第四章 梦萦口服液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的研究 |
第五章 梦萦口服液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
第一节 急性毒性试验 |
第二节 30天喂养试验 |
第六章 梦萦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葛根白芍甘草片对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原料的安全性 |
1.1.1 葛根安全性 |
1.1.2 白芍安全性 |
1.1.3 甘草安全性 |
1.1.4 枳椇子安全性 |
1.1.5 配伍安全性 |
1.2 原料功效作用 |
1.2.1 葛根 |
1.2.2 白芍 |
1.2.3 甘草 |
1.2.4 枳椇子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相关保健品研发现状 |
第2章 原料配伍及用量研究 |
2.1 配方配伍的中医理论原则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 葛根、白芍及甘草配伍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
2.4 葛根、白芍及甘草配伍对小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 |
2.4.1 对小鼠血清中TC、TG、LDL-C和 VLDL含量的影响 |
2.4.2 对小鼠血清中TBIL、GOT及 GPT水平的影响 |
2.4.3 对小鼠肝脏指数及GSH水平的影响 |
2.4.4 对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影响 |
2.5 枳椇子用量确定 |
第3章 制备工艺研究 |
3.1 原药材检测 |
3.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3.1.2 检测方法 |
3.1.3 检测结果 |
3.2 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 |
3.3 提取工艺验证 |
3.4 制剂工艺考察 |
3.4.1 制粒粒度选择 |
3.4.2 填充剂选择 |
3.4.3 湿润剂选择 |
3.4.4 干燥时间考察 |
3.4.5 混合时间考察 |
3.4.6 崩解剂用量选择 |
3.4.7 润滑剂用量 |
3.5 制剂工艺验证 |
3.6 制备工艺 |
3.7 配方 |
第4章 标志性成分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葛根素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考察 |
4.2.1 检测方法 |
4.2.2 方法学考察 |
4.3 芍药苷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考察 |
4.3.1 检测方法 |
4.3.2 方法学考察 |
4.4 甘草酸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考察 |
4.4.1 检测方法 |
4.4.2 方法学考察 |
第5章 葛根白芍甘草片急毒评价及功效学评价 |
5.1 急性毒性实验 |
5.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结果与评价 |
5.2 葛根白芍甘草片对大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影响的功效学评价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与评价 |
第6章 结论 |
6.1 配伍组方研究 |
6.2 工艺研究 |
6.3 标志性成分研究 |
6.4 毒理学初步评价及功能性评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环境行为及残留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精吡氟禾草灵简介 |
1.2 人参基本情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精吡氟禾草灵的水解行为 |
第一节 精吡氟禾草灵的水解动力学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3 反应温度对水解速率的影响 |
2.1.4 介质pH值对水解速率的影响 |
2.1.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精吡氟禾草灵的碱水解产物及降解途径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精吡氟禾草灵的光解行为 |
第一节 精吡氟禾草灵在水中的光解动力学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精吡氟禾草灵在参地土壤表面的光解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纳米二氧化钛介导精吡氟禾草灵的光催化降解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参地土壤主要特色元素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腐殖酸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参地常用生物农药对精吡氟禾草灵光解的影响 |
4.4.1 材料与方法 |
4.4.2 结果与分析 |
4.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
第一节 人参和参地土壤精吡氟禾草灵及其主要代谢物残留分析方法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人参、人参植株和参地土壤样品中精吡氟禾草灵的冷储稳定性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的残留规律及膳食风险评估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之处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关联SNP高通量微流体芯片方法研究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从血液和唾液中自动化提取DNA方法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各种样本DNA提取方法的评估 |
3 统计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二章 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引物设计方法 |
1 引物设计原理 |
2 设计方法 |
3 SNP纳入原则 |
4 引物设计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三章 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关联SNP高通量微流体芯片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微流体芯片检测方法的评估 |
3 统计方法 |
4 血液中提取的DNA在芯片上的评估结果 |
5 唾液中提取的DNA在芯片上的评估结果 |
6 讨论 |
7 结论 |
第四章 MDR-SNPs位点地域分布特征及关联分析初探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讨论 |
创新点 |
结论 |
未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与人类营养风险评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发表文章 |
(9)阿胶类保健食品掺假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新建阿胶类保健食品中阿胶及牛皮源两种成分鉴别方法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剂与样品 |
2.试验方法与结果 |
2.1 仪器工作条件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精密度 |
2.5 稳定性 |
2.6 检出限 |
2.7 试验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阿胶类保健食品中铅砷汞铬四种重金属含量测定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剂与样品 |
2.试验方法与结果 |
2.1 仪器工作条件 |
2.2 样品消化 |
2.3 标准曲线制备 |
2.4 检出限测定 |
2.5 精密度试验 |
2.6 回收率试验 |
2.7 试验结果 |
3.讨论 |
第三部分 阿胶中猪皮源成分特征肽段鉴别方法的建立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与设备 |
1.2 试剂与样品 |
2.试验方法与结果 |
2.1 仪器工作条件 |
2.2 胶样样品溶液的制备 |
2.3 特征肽段的筛选与鉴定 |
2.4 试验结果 |
3.讨论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酶法制备壳寡糖及其保健食品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1 壳寡糖的简介 |
1.2 壳寡糖的制备 |
1.2.1 化学法降解 |
1.2.2 物理降解法 |
1.2.3 生物酶法降解 |
1.3 壳寡糖生物学活性 |
1.3.1 抗氧化 |
1.3.2 抑菌 |
1.3.3 抗肿瘤、增强免疫力 |
1.3.4 抗炎 |
1.3.5 调节血脂和血糖 |
1.4 壳寡糖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酶法制备壳寡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酶法制备壳寡糖单因素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方法 |
1.3.1 酶的选择 |
1.3.2 DNS法测定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 |
1.3.3 三种酶的酶活力测定 |
1.3.4 酶法制备壳寡糖条件的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 三种酶酶活力 |
2.3 三种酶的最适酶解条件的确定 |
2.3.1 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2 壳聚糖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3 加酶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4 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5 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二节 正交法优化酶解工艺及壳寡糖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正交试验设计 |
1.4 壳寡糖分离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胶酶正交结果 |
2.2 纤维素酶正交结果 |
2.3 壳聚糖酶正交结果 |
2.4 复合酶正交结果 |
2.5 壳寡糖数均分子量检测 |
3 小结 |
第二章 壳寡糖胶囊(A)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仪器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受试物 |
2.2 分组 |
2.3 灌胃溶液 |
2.4 灌胃剂量与体积 |
2.5 小鼠碳廓清能力 |
2.5.1 实验原理 |
2.5.2 实验步骤 |
2.6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
2.6.1 实验原理 |
2.6.2 实验步骤 |
2.7 小鼠血清溶血素(血凝法) |
2.7.1 实验原理 |
2.7.2 实验步骤 |
2.7.3 凝集反应 |
3 结果和分析 |
3.1 小鼠碳廓清能力 |
3.2 迟发型变态超敏反应 |
3.2.1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
3.2.2 迟发型超敏反应 |
3.3 小鼠血清溶血素(血凝法)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第三章 壳寡糖胶囊(B)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原理 |
1.3.2 分组 |
1.3.3 饲料 |
1.3.4 受试物与剂量选择 |
1.3.5 受试样品与给药时间 |
1.3.6 实验步骤 |
1.4 TC、TG、HDL-C检测原理 |
1.4.1 大鼠血清TC检测原理 |
1.4.2 大鼠血清TG检测原理 |
1.4.3 大鼠血清HDL-C检测原理 |
1.5 TC、TG、HDL-C含量检测 |
1.5.1 TC含量测定加样操作方法 |
1.5.2 TG含量测定加样操作方法 |
1.5.3 HDL-C含量测定加样操作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模型建立判定 |
2.2 体重 |
2.3 血清总胆固醇检测 |
2.4 血清甘油三脂检测 |
2.5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检测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保健食品稳定性标准的判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保健食品益智咀嚼片的开发与研究[D]. 王双.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鹿骨淫羊藿片增加骨密度作用保健食品研究[D]. 王旭东.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3]复方片剂SSALP的卫生学评价及对睡眠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馨达. 吉林大学, 2021(01)
- [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保健食品中那非类非法添加物[D]. 甄燕龙.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5]梦萦口服液的研究与开发[D]. 贺程蓓.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葛根白芍甘草片对酒精性肝损伤辅助保护作用研究[D]. 史保银.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精吡氟禾草灵在人参种植体系中环境行为及残留特性研究[D]. 李广领.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8]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风险关联SNP高通量微流体芯片方法研究与初步应用[D]. 张春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0)
- [9]阿胶类保健食品掺假情况研究[D]. 迟少云. 青岛大学, 2018(02)
- [10]酶法制备壳寡糖及其保健食品的功能研究[D]. 郭平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