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枸杞葡萄混合发酵酒及其酿造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专叶[1](2019)在《唐代小说中的饮食文化》文中研究说明进入唐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小说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文学来源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看,研究唐代小说对于认识唐代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界目前对于唐代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以《全唐五代小说》为研究的文本基础,并结合《太平广记》等文献资料,对其中关于饮食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此为切入点,考察唐代小说中所出现的饮食种类,分析小说所传输的饮食文化信息,追根溯源,以补正这一方面研究的不足。以小说为新的视角,探讨其中所展现的饮食文化,以期从此方面勾勒出唐代社会发展的风貌,进一步加深对于唐代社会的认识和感知。论文的第一章对唐代小说中所涉及的米食与面点进行考证,具体从饼类、饭类、粥类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是对唐代小说中所描写的汤羹食品进行分类和研究,从饮料汤、食疗汤、肴馔汤、提味汤、调味品与羹汤五方面进行论述;这两章对揭示时人的饮食选择和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三章则是对唐代小说中关于饮食描写的篇章进一步分析,从奢华、想象、奇异三个角度来展现小说撰述与现实饮食生活的关系;第四章则分析了唐代小说中的饮食禁忌,从饮食营养学、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探讨了饮食禁忌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饮食禁忌进行了价值分析。论文的最后结语部分,笔者对唐代小说中的饮食文化特点进行了整体总结,总结了小说对于饮食文化研究的作用。
赵文红[2](2018)在《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客家黄酒是我国黄酒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岭南及客家地区久负盛名,但目前尚未有对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影响风味物质形成的系统研究。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研究广东客家黄酒发酵用曲和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酿造过程中的风味物质,研究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阐述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菌群结构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采用宏转录组测序分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功能基因表达变化。研究结果对于解析广东客家黄酒的发酵理论及风味形成机理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解析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红曲中真菌分布于10个属的10个种,其优势真菌为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96.189%)。麦曲中真菌分布于9个属的9个种,其优势真菌为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83.224%)、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6.538%)和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1.762%)。酒曲中真菌分布于5个属的6个种,其优势真菌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48.385%)、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32.980%)和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7.208%)。红曲中细菌分布于17个属的16个种,其优势细菌为唐昌蒲伯克霍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51.524%)、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36.933%)、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3.130%)和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666%)。麦曲中细菌分布于16个属的14个种,其优势细菌为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41.4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21.013%)和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5.737%)。酒曲中细菌分布于18个属的15个种,其优势细菌为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79.589%)、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4.979%)、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3.148%)和唐昌蒲伯克霍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2.687%)。(2)发现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菌群结构变化规律。广东客家黄酒酿造初期,占优势的真菌均为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随着酿造过程进行,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和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的丰度逐渐变大。传统客家黄酒和不添加红曲黄酒中,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发酵初期是优势细菌;对于传统客家黄酒,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巴厘岛公崎杆菌(Kozakia baliensis)和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发酵初期是优势菌。随着发酵过程进行,四种乳酸菌:鱼乳球菌(Lactococcus piscium)、乳杆菌NBRC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逐渐变成优势菌。传统和不添加红曲酿造过程中,最主要的真菌之间差异不显着;而在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鱼乳球菌(Lactococcus piscium)这些细菌菌群之间有显着性差异。(3)探讨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与所有真菌均是竞争关系;而与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鱼乳球菌(Lactococcus piscium)、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等细菌存在互利关系。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与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叶下小粉孢(Microidium phyllanthi)、总状共头霉(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有互利关系;而与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乳杆菌NBRC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的存在对于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真菌的生长起拮抗作用。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与乳杆菌NBRC 3954(Lactobacillus sp.NBRC3954)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乳酸菌对黄曲霉的生长存在非常强的拮抗关系。(4)阐述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与挥发性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与广东客家黄酒中的苯甲醇、1-壬醇、6-甲基-5-庚烯-2-酮、1-辛醇和1-已醇等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而与酯类物质基本没有相关性。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与酯类,特别是庚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辛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及乳酸异戊酯等有较大的相关性。乳杆菌NBRC 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与重要的呈味酯类及醇类有较强的相关性。佛莱辛草螺菌(Herbaspirillum frisingense)与重要的呈味酯类如丁二酸二乙酯、苯甲酸乙酯、辛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乳酸异戊酯、十六烷酸乙酯及油酸乙酯等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主要与酚类及醛类等风味物质相关。黄酒中主要的风味物质3-甲基-1-丁醇、2-甲基-1-丙醇和苯乙醇主要与乳杆菌NBRC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等细菌相关,与真菌的相关性不大。2-羟基丙酸乙酯(乳酸乙酯)、乳酸异戊酯主要与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和佛莱辛草螺菌(Herbaspirillum frisingense)相关。十六烷酸乙酯、十四烷酸乙酯及油酸乙酯主要与乳杆菌NBRC 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和佛莱辛草螺菌(Herbaspirillum frisingense)及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相关。(5)研究了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风味及品质的影响。传统酿造,使用红曲增加了酒中醇类、酯类、醛酮类及酸类等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醛酮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对客家黄酒的特征风味异戊醇、苯乙醇、乙酸异丁酯、异丁醇、棕榈酸乙酯、癸酸乙酯有显着性影响;并有利于酒中氨基酸及多肽含量的提高。(6)初步确定了广东客家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功能基因表达变化。对传统客家黄酒进行发酵零时刻、发酵初期和发酵中期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组装出103023个Unigene,并进行了功能注释。通过差异基因KEGG富集,得出样品间的差异代谢通路。由于基因表达的差异,发酵前期有利于丁醛、正丁醇、肌醇半乳糖苷、丙三醇、D-甘露醇、D-山梨糖醇、肌醇、蔗糖、水苏糖、D-半乳糖的生成;不利于2,3-丁二醇、R-2-乙偶姻和琥珀酸的生成。发酵中期有利于D-葡萄糖、D-乳酸的生成,不利于乙醛、乙醇、乙酸和脂肪酸类物质的生成。
胡品[3](2018)在《不同制备工艺对蓝莓酒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浸泡蓝莓酒和调配蓝莓酒的制备工艺,以蓝莓花色苷的浸出量为指标,蓝莓酒的最佳浸泡条件以及蓝莓浸提液的最佳浸提条件,并且通过最佳发酵条件制备发酵蓝莓酒;对不同工艺制备的蓝莓酒样(即浸泡蓝莓酒、调配蓝莓酒、发酵蓝莓酒)进行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卫生安全指标、贮存稳定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对比研究,总结不同工艺制备蓝莓酒样的品质特点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蓝莓浸泡酒最佳浸泡工艺条件为:浸泡料液比1:30,浸泡天数为8d,浸泡酒精度41°,并在此工艺下得到蓝莓花色苷浸出量为355.68(mg/L);调配蓝莓酒中蓝莓浸提液通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7,温度为56℃,酒精度67°,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蓝莓花色苷的提取量为644.52(mg/L);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用蓝莓提取液和纯净水进行勾兑试验,得到调配蓝莓酒最佳勾兑比例为蓝莓提取液:纯水=38:62。从三种蓝莓酒制备工艺对比发现,调配蓝莓酒在制备时间、原料用量以及蓝莓花色苷浸出量上均明显优于浸泡和发酵两种制备工艺。(2)理化指标对比结果:浸泡蓝莓酒和调配蓝莓酒的各项理化指标结果与发酵蓝莓酒相比有较大差异,其中调配蓝莓酒与浸泡蓝莓酒中花色苷含量高达368.40(mg/L)和355.64(mg/L),远远高于发酵蓝莓酒中花色苷的含量。感官评价结果:浸泡蓝莓酒在香气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是缺少典型性风味,发酵蓝莓酒各项感官指标都较为均衡;调配蓝莓酒各指标低于其他两种。卫生安全指标分析结果:三种蓝莓酒样的微生物指标与危害物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但发酵蓝莓酒中检测出甲醇0.05g/L,浸泡酒中检测出杂醇油0.31g/L,调配蓝莓酒中均未检出。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除发酵蓝莓酒经热处理后酒体易不稳定,其他各项指标均较为稳定,调配蓝莓酒和浸泡蓝莓酒的各项贮藏稳定性均良好。香气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浸泡蓝莓酒检出26种、发酵蓝莓酒检出22种、调配蓝莓酒仅检出14种。(3)抗氧化能力对比结果:通过不同工艺制备的蓝莓酒均具有较强抗氧化能力。三种酒样的总还原能力及对各自由基体系的清除作用均呈良好量效关系,且与酒中花色苷及总酚含量呈正比。
张晓腾[4](2018)在《冰梨酒酿造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河北省是梨树种植大省,开展梨的深加工对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新型的梨加工品种--冰梨酒。首先筛选出了适合酿造冰梨酒的酿酒酵母菌种。在此基础上,对冰梨酒的酿造工艺进行研究;并从新鲜的梨渣中提取酯类物质,用于增加冰梨酒香气;最后对冰鸭梨酒陈酿期间的成分变化以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酿酒酵母菌种的筛选。以鸭梨为原料,榨汁后经冷冻浓缩制成冰梨汁,接种不同酿酒酵母菌种,然后在15℃下进行低温酒精发酵酿制从冰梨酒。酿酒酵母R2为酿制冰梨酒的适宜菌种。该酵母生长繁殖快,降糖和产酒精能力强,发酵性能优良;酿出的冰梨酒酒香和谐,果香纯正,口感甜美醇厚、柔和爽口,具有冰梨酒特有的风味。2)冰梨酒的酿造工艺研究。以鸭梨、雪梨和黄冠梨为原料酿制冰梨酒,通过理化分析和感官鉴评,确定鸭梨是适宜冰梨酒酿制的品种。分析不同残糖对冰梨酒口感分析,确定6080g/L的还原糖含量是冰梨酒最优糖度。冰梨酒最佳工艺参数为:酵母接种量6.5%、初始糖度260g/L、发酵温度13℃、SO2添加量80mg/L,发酵15d。在此条件下,得到10.5%冰梨酒。可溶性糖以山梨醇和果糖为主;有机酸以苹果酸、乙酸、柠檬酸和琥珀酸为主;酒中检测到13种氨基酸,4种必需氨基酸,其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冰鸭梨酒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辛酸乙酯、正戊醇、(E)-5-癸烯-1-醇、正辛醇、β-苯乙醇、己酸乙酯、辛酸、乙酸异戊酯、3-甲硫基-2-丙烯酸乙酯和乙酸己酯。采用该工艺发酵得到的冰梨酒酒体清澈呈深金黄色,口感醇厚,果香花香浓郁,具有冰酒的典型性。3)梨渣中酯类物质的提取。以新鲜鸭梨渣为原料,以食用酒精为溶媒,研究了梨渣中酯类物质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80W、超声处理10min、料液比1:10、提取温度25℃、酒精浓度95%。在此条件下,酯类、多酚和糖类提取量分别为3815.73μg/g、603.33μg/g和53.12 mg/g(鲜重)。将酒精提取液在真空度0.1MPa、真空浓缩温度40℃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得到提取物浓缩液(梨营养风味剂),其产量为19.05 g/100g(鲜重),其中含有16028.34μg/g总酯、3104.88μg/g多酚和266.46 mg/g还原糖。在冰梨酒中添加3 g/L梨渣营养风味物质,会使冰梨酒香气更浓郁,口感更复杂。4)冰鸭梨酒陈酿期间的成分变化以及其稳定性研究。冰鸭梨酒在60d陈酿期间总酸呈下降趋势,约降低12.96%。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和琥珀酸在90d陈酿期呈现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乳酸在4560d陈酿期内突然升高后平稳的趋势;奎宁酸和莽草酸在陈酿期保持平稳。冰鸭梨酒在60d陈酿期间多酚和黄酮均呈下降趋势。冰鸭梨酒在60d陈酿期间色泽变化显着。在陈酿期,冰鸭梨酒的香气成分种类及含量都在变化,醇类呈下降趋势;酯类呈上升趋势;酸类呈下降趋势;醛类呈现出动态变化;酮类增加;酚类下降趋势;其他类化合物呈现稳定状态。梨酒中沉淀物有多糖、多酚、黄酮、还原糖、蛋白质和有机酸盐,多糖占主要部分。普通梨酒沉淀蛋白质分子量集中在66.2 KDa附近;冰鸭梨酒沉淀蛋白质很复杂,在31 KDa和66.2 KDa附近有很宽很亮的条带,在43KDa97.4KDa分子量段中,条带很多,并且较模糊。梨酒沉淀有机酸盐主要是L-苹果酸盐、草酸盐和酒石酸盐,L-苹果酸盐含量最高。
杨昳津[5](2018)在《优良黄酒酵母选育及其乙醇耐受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黄酒酵母作为贯穿黄酒酿造生产的重要动力源,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黄酒的生产效率与风味品质。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黄酒酵母,不仅可以提高黄酒的生产效率,也为差异化黄酒产品的生产提供菌种储备。黄酒酿造过程中乙醇浓度高达14-20%(v/v),会对酵母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细胞生长与新陈代谢,从而降低黄酒的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本论文从传统发酵样品中筛选抗逆性能强的酵母菌株。通过单倍体分离制备、紫外诱变、定向驯化和原生质体融合等技术选育兼具优良乙醇耐受性和发酵性能的增香型黄酒酵母。通过高通量测序、透射电镜、荧光偏振、GC-MS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进行了乙醇耐受机制的研究。利用选育株进行黄酒的中试酿造,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以及后处理工艺对黄酒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黄酒的主发酵液、酒母和酒糟中分离得到4株起酵能力、产酒精能力和发酵性能较好的黄酒酵母菌株。经5.8S rDNA-ITS测序分析,鉴定所得菌株均为酿酒酵母。分析4株菌对高浓度乙醇、高糖浓度、高浓度乳酸和高渗透压的耐受性,发现BR 20与BR30菌株的综合抗逆性能较好。其中BR20菌株的乙醇耐受性较为突出,可耐受18%(v/v)的乙醇;BR30菌株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发酵7天内的总CO2失重量较BR20菌株高出10.03%。(2)从BR 20和BR 30菌株中分离得到20-Ha4和30-Ha5单倍体。以20-Ha4进行乙醇定向驯化,得到可耐受20%(v/v)乙醇的Et20单倍体;30-Ha5经紫外诱变与克霉唑抗性筛选,得到发酵性能显着提高的CTZ30单倍体。以Et20与CTZ30作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一株二倍体酵母BR129f23(F23),在25%(v/v)乙醇浓度下仍有6.2%的存活率,而其二倍体亲本在20%(v/v)乙醇压力下即无法存活。F23黄酒的乙醇产量比其二倍体亲本高出7.04%-12.44%,风味物质产量高出19.99-26.55%。F23具有更强的产β-苯乙醇、短链和长链脂肪酸乙酯的能力,F23黄酒中含有更多香气活力值(OAV)大于1的风味成分。F23黄酒兼具BR20与BR30黄酒的风味特征,且酒中的果香、醇香与口感等具有最高的感官得分。以上结果表明,该菌种选育策略不仅可得到乙醇耐受与发酵性能明显提高的菌株,还可丰富黄酒风味特征的多样性。(3)对BR20与F23进行全基因组denovo重测序,开发全基因组范围内的SNP分子标记。两个样本间差异的SNP变异与Indel变异分别占到总变异分型数据的5%与4.5%左右;差异SNP变异主要发生在外显子区域,而Indel变异主要发生在基因上游1Kb区域内、基因下游1Kb区域内及两个基因的上下游交接处。对样本间的差异SNP变异数据进行GO基因注释与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表明F23菌株在从BR20选育进化的过程中,通过调控脂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等代谢途径及一些生物进程与细胞组分来发挥作用,最终导致F23与BR20间的表型差异。这些差异的SNP分型数据与基因注释结果,为后续解析F23的优良乙醇耐受性提供了关键的资源。(4)分析BR20与F23在乙醇压力下的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发现乙醇压力增加会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不超过20%时,两株菌的生长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增加幅度超过30%时,细胞膜完整性显着下降,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乙醇耐受性较好的F23菌株,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速率明显比BR20缓慢,更好地抵御了乙醇的侵害。两株菌的细胞膜流动性均随乙醇压力的增加而不断降低,膜上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也呈下降趋势。F23酵母细胞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BR20高,且细胞膜流动性下降速度明显低于BR20。利用q-PCR分析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的OLE1基因表达情况,发现10%(v/v)乙醇压力下,F23的OLE1表达量提高了13.36倍,BR20仅提高了3.65倍;乙醇压力超过18%(v/v)后,BR20酵母的OLE1无明显表达,细胞基本停止生长,而F23中的OLE1表达量仍比空白高2-4倍。构建过表达OLE1基因的F23菌株,在高浓度乙醇胁迫下,过表达菌株的OLE1表达量与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明显比F23高,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速率更为缓慢。以上标明,酵母在面对乙醇胁迫时,会通过提高OLE1的表达量来保持细胞膜一定范围内的流动性,减缓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速度,减弱乙醇对细胞生长代谢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增强细胞的乙醇耐受性。(5)以F23酵母进行黄酒中试酿造,为F23酵母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随发酵时间的延长,醪液内还原糖的含量逐渐降低;总酸、乙醇与氨基酸态氮含量则逐渐上升。发酵结束时,黄酒中的还原糖、总酸、乙醇与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2.51g/L、5.20g/L、146.04 g/L、2.98 g/L。各指标在发酵前三天变化较大,表明F23是“前急后缓”型黄酒酵母,保证其发酵初期的生长优势是黄酒酿造成功的关键。分析传统杀菌、UHT和HHP处理对黄酒品质的影响。发现,热处理会降低黄酒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HHP却可以提高酒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但UHT和HHP对黄酒中的甜味和鲜味氨基酸无显着影响。热处理黄酒的风味特征与生黄酒有明显差异,而经400MPa和600MPa处理10min的黄酒风味特征与生黄酒基本一致。PLSR模型结果显示,热处理会凸显黄酒的谷香味和涩味,HHP则是突出了果香味、绵延性和酒体等感官特性。以600 MPa处理黄酒10 min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黄酒中芳香类物质、中链和长链脂肪酸乙酯的含量,从而显着提高黄酒的风味品质。
邹伟,章霞,张楷正[6](2017)在《国内利口酒生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利口酒是以蒸馏酒等为酒基配制各种调香物料,经过甜化处理的酒精饮料。目前我国每年的利口酒产量约为641 k L。文章综述了我国利口酒生产过程中原辅料、生产工艺(包括浸渍法、发酵法、发酵结合蒸馏法、配制法)、风味物质分析等的主要研究进展。讨论了利口酒生产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后期发展的方向。
强明亮[7](2016)在《超声辅助提取枳椇多糖及其化学结构与免疫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枳棋Hovenia dulcis(鼠李科),俗称拐枣,为药食两用植物果实。枳棋多糖具有抗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抗氧化、免疫调节以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文选用枳棋肉质果梗为原料,经提取优化制备枳棋多糖,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均一组分并且对均一组分多糖的理化性质、化学结构以及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如下:(1)枳棋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BD响应面优化的方法研究了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对枳棋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条件为: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62W,提取时间65min,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25.12mg/g。(2)枳棋粗多糖的醇沉分级以及它们的初步结构表征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枳棋粗多糖HDPs浓缩以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40%、60%和80%)进行醇沉分级得到三个级分HDPs1、HDPs2和HDPs3。研究了分级醇沉片段的理化性质、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HDPs1、HDPs2和HDPs3的糖醛酸含量分别为:2.35±0.03%,11.1±0.05%和2.15±0.08%;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7±0.05%,5.98±0.16%和11.77±0.35%。它们都有较好的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但清除能力有所不同;三个级分的红外图谱有相似的吸收峰,GC分析这三个醇沉级分的单糖组成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但含量不同,导致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HDPs2和HDPs3较HDPsl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3)枳椇多糖的分离纯化以及均一组分多糖的理化性质测定和结构表征:枳棋粗多糖HDPs经纤维素DEAE-52柱层析分离得到三个组分为HDP1、HDP2、 HDP3; HDP3经浓缩,蒸馏水透析,冷冻干燥,再通过葡聚糖凝胶柱S-300进一步分离纯化,经高效液相测定获得的HDP3A为均一组分多糖。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发现枳棋多糖HDP3A的糖醛酸含量高达45.9%,是一种酸性多糖,没有蛋白质的存在;]3DP3A的结构表征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单糖组成、HPLC、甲基化、GC-MS和NMR获得;单糖组成实验表明HDP3A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岩藻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高效液相测得其分子量约为3.65×105Da。通过核磁共振13C-NMR、1H-NMR和HSQC谱分析以及甲基化与GC-MS分析,结果表明其糖苷键的连接方式为:1,4-linked Rhap、1,3,6-linked Manp、1-linked Xylp、1,4-linked GalA、1,6-linked、Fucp、1,4,6-linked Glcp、1-linked Araf,其摩尔比为1.0:0.7:0.4:11.7:0.5:0.5:0.8,其中1,4-linked GalA为主链。(4) HDP3A、HDP3A-0.1、HDP3A-0.5和HDP3A-R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测定了枳棋多糖四个组分在不同浓度(20-500ug/mL)时对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四个组分具有不同的增殖活性,其中HDP3A组分对巨噬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活性,其在低浓度(20ug/mL)时的增殖率已经达到2.38并且超过了正对照LPS;四个组分对巨噬细胞的中性红吞噬活性均具有较好的增强效果,其中HDP3A-0.1和HDP3A-0.5在中低浓度时的吞噬能力很强。
田亚波[8](2015)在《大枣中环磷酸腺苷的提取纯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枣资源十分丰富,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的99%左右。枣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多糖,多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生物碱类,黄酮类,环磷酸腺苷等。具有保护肝脏,抑制癌症,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能。本课题主要进行了对赞皇大枣中环磷酸腺苷检测,提取,纯化等方面的研究与讨论。并采用发酵方法制备出一种枣环磷酸腺苷浓缩液。为河北赞皇大枣的深加工提供新的方向,提高了枣的综合经济利益,并带动河北枣产业经济。通过液相色谱建立了环磷酸腺苷的液相检测方法,采用磷酸盐-甲醇洗脱体系,洗脱方式采用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59 nm,分离柱选用ODS柱,洗脱流速为0.6 mL/min,标准曲线为y=79786x,R2=0.9996,并且此方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的RSD值都小于1%,定量限的检测确定为0.039 mg/L。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酶法提取,热水提取四种方式进行了提取,通过结果分析比较最终选用热水提取方法对枣中环磷酸腺苷进行提取。对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环磷酸腺苷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的料液比为1:20。在最优的提取条件下进行提取级数的实验,确定对枣的提取进行一次浸提。环磷酸腺苷的提取率达到94%。提取工艺完成之后,采用大孔树脂进行初步纯化,通过对大孔树脂类型的选择,最终选用DA-1型大孔树脂,并对大孔树脂再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A-1型大孔树脂有良好的再生性,可以进行重复利用。另外,对洗脱液种类进行选择,分别选用酸溶液,碱溶液,30%的乙醇溶液,最终选用30%乙醇溶液作为DA-1型大孔树脂的样品洗脱溶液。大孔树脂纯化的实验数据参数确定为上样液体积与树脂量按照5:1进行上样,上样次数为3次,初步纯化能够除去大部分糖分和总酚类物质,得到纯度为5.18%的环磷酸腺苷样品。通过对初步纯化后的大孔树脂洗脱液进行脱色纯化实验,分别用碱提酸沉法,PVPP吸附脱色法,膨润土负载壳聚糖脱色法,铜离子-氨水脱色法,多酚蛋白络合脱色,活性炭吸附脱色,氧化铝柱脱色方法进行脱色试验,最终确定的脱色方法为氧化铝脱色,通过氧化铝脱色,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透明溶液,环磷酸腺苷的纯度变为37.33%。用硅胶柱进一步进行纯化,采用固态上样方式进行上样,上样硅胶量为0.4 g,甲醇作为硅胶柱洗脱溶液,洗脱流速为1 mL/min,采用分段收集方式,最终收集2 mL环磷酸腺苷纯度达到50.87%样品。采用发酵法对大枣环磷酸腺苷提取液进行除糖,浓缩,得到800-1000 mg/L的环磷酸腺苷浓缩液。
吕庆峰[9](2013)在《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葡萄酒产业从1892年张裕酿酒公司成立到2012年正好120年历史。历经1949年前战乱、1949年后经济困难、十年文革三个时期巨大创伤,新生的中国葡萄酒产业一直在风雨飘摇中勉强维持生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国民经济迅速起飞,中国葡萄酒产业随之进入迅速发展轨道。历经三十年快速发展,中国葡萄酒产业如今已达到生产量世界第六、消费量世界第五的排名。在当今葡萄酒文化世界里,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声音仍然很微弱,我们虽然已是葡萄酒生产大国,但还不是葡萄酒生产强国。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作为工业是从西方传入,现在的葡萄酒文化主要是指以法国葡萄酒文化为蓝本西方葡萄酒文化,但中国也有很深厚葡萄用于酿酒的历史积淀。在当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由于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导致对“本原性”或“起源性”问题的漠视,“中国”生活形式的内在韵律和自我指向始终没有能够被揭示、发挥、确立出来。从产业化角度系统研究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是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自身历史连续性的问题,是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是对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自我审视。重建中国葡萄酒文化历史的连续性,重建讨论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知识和价值框架的连续性,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而是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是从研究上确立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努力。只有抱着这样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政治眼光,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经验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和创造性价值才有可能被挖掘出来。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系统研究中国葡萄酒产业历史,也为以后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葡萄产业化栽培、葡萄酒酿造工艺发展方向、葡萄酒产业集聚化发展问题、葡萄酒产业国际化未来研究打下基础,也有助于以后将中国葡萄酒产业纳入产业经济学、文化学、政策学的体系和框架进行专门研究。本研究以葡萄酒产业链条为横轴,以近现代百余年葡萄酒产业链条各环节发展历程为纵轴,综合运用历史学、产业经济学、文化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近现代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并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前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所得出的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中国葡萄酒产业从诞生到当前的发展历史,采用“横排竖写”的方式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作传。将原料栽培、酿酒和设备、流通和市场到产业化道路的葡萄酒产业问题从产业诞生到21世纪初的历史系统梳理,力求建立起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的完整性。(2)在观照中国葡萄酒产业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背景并仔细审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程后,展望中国葡萄酒产业未来国际化前景。葡萄酒消费在中国将持续高速增长很长时间、中国葡萄酒文化将会确立、中国葡萄酒产业必将进入主要出口国行列。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提高水准、锻炼国际眼光,主动参与行业国际竞争、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并逐步实现葡萄酒产业的国际化。(3)伴随中国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剧增,吸引大批国内外财富集团投资中国葡萄酒业。大量国外投资和进口酒涌入一方面为中国带来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给国产葡萄酒生产提出挑战。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水准和文化水准,提升在世界葡萄酒市场的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发展。(4)从文化政治意义来讲,中国葡萄酒文化只有抵抗才有现代性,中西方文化迥异,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制度、饮食结构相差甚大,一旦全盘接受西方葡萄酒文化及其发展模式,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就丧失了个性,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就等于放弃对自身普遍性的追求,从而就没有未来的路可走。中国葡萄酒产业通向未来的路,必须要回到自身存在的本原,并具把自身特色都表现出来的意志,就是最终要创造出鲜明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未来之路必须经由对自身历史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对外来的现成的葡萄酒文化的单纯模仿不是路。如果我们总是在模仿西方葡萄酒文化,追赶法国葡萄酒产业,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最高只能达到其复制品或者叫赝品的程度,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等同或超越它们的高度。中国葡萄酒产业要发展壮大,必须从自身历史找到自觉、自信,从而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杨柳[10](2011)在《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介绍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特色酒的起源、种类、酿造工艺,部分少数民族特色酒具,少数民族酒风俗以及部分民族的酒歌,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酒文化。
二、一种枸杞葡萄混合发酵酒及其酿造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枸杞葡萄混合发酵酒及其酿造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唐代小说中的饮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关于唐代小说的研究 |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唐代小说研究 |
(三)古代小说与饮食文化研究现状 |
(四)唐代饮食文化的研究 |
四、论文研究计划 |
(一)研究目标 |
(二)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小说中的米食与面点 |
一、饼类 |
二、饭类 |
三、粥类 |
(一)粥的社会与医疗功能 |
(二)饧粥、杏酪、寒食饧与寒食节 |
(三)药膳粥:葱粥、浆水粥 |
(四)异域特色粥品:乳粥;酥乳、甘酪、乳酪、苏酪 |
(五)茶与粥的独特结合—茶粥 |
第二章 唐代小说中的汤羹食品 |
一、饮料汤 |
(一)桃汤、杏浆 |
(二)茶类 |
(三)酒类 |
二、食疗汤 |
三、肴馔汤 |
(一)菜羮 |
(二)肉羹:鹑羮、?蹄羮、肝羮、羊羮、雉臛、鸡?雉臛、鹑?桂糁 |
(三)鱼羮:鱼羮、鱼飧 |
(四)羮中有汤:清羮 |
(五)提味汤:脯、腊及腊汁味 |
(六)调味品与羮汤 |
第三章 唐代小说中的奢华、想象与奇异饮食 |
一、唐代小说中的奢华饮食 |
(一)皇室成员的奢华饮食 |
(二)贵族、官僚、富豪的奢华饮食 |
二、唐代小说中的想象饮食 |
(一)唐代小说中的神化、传说饮食 |
(二)唐代小说中的神奇饮食 |
三、唐代小说中的奇异饮食 |
(一)奇异的饮食名称和制作 |
(二)奇异的饮食习惯 |
第四章 唐代小说中的饮食禁忌 |
一、饮食相反中的营养学观念 |
二、饮食禁忌与社会风俗 |
(一)民间习俗和神灵信仰观念下的饮食禁忌 |
(二)官员进阶与饮食禁忌 |
三、饮食禁忌中的宗教禁忌观 |
(一)唐代小说中佛教饮食的整体禁忌观 |
(二)唐代小说中佛教饮食禁忌的发展与变化 |
四、唐代小说中饮食禁忌的价值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广东客家黄酒简介 |
1.1.1 广东客家黄酒特色 |
1.1.2 广东客家黄酒传统酿造工艺 |
1.2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研究进展 |
1.2.1 红曲 |
1.2.2 麦曲 |
1.2.3 酒药 |
1.3 黄酒风味物质的研究现状 |
1.4 微生物菌群对黄酒风味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菌群结构及挥发性组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性能鉴定 |
2.2.4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菌群结构分析方法 |
2.2.5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挥发性组分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性能鉴定 |
2.3.2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菌群结构分析 |
2.3.3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挥发性组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酿造过程中菌群结构及变化规律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广东客家黄酒制备 |
3.2.4 样品处理 |
3.2.5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菌群结构分析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酿造过程中真菌菌群分析 |
3.3.2 酿造过程中细菌菌群分析 |
3.3.3 酿造过程中菌群互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酿造过程中挥发性组分与菌群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酿造过程中挥发性组分分析 |
4.2.4 菌群与挥发性组分相关性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酿造过程中传统客家黄酒挥发性组分分析 |
4.3.2 酿造过程中未添加红曲黄酒挥发性组分分析 |
4.3.3 酿造过程中只添加红曲黄酒挥发性组分分析 |
4.3.4 三种酒挥发性组分对比分析 |
4.3.5 酿造过程中菌群与挥发性组分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广东客家黄酒成品酒风味物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试剂 |
5.2.2 试验仪器 |
5.2.3 挥发性组分测定 |
5.2.4 非挥发性组分测定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三种成品酒中挥发性组分分析 |
5.3.2 三种成品酒中非挥发性组分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酿造过程中菌群宏转录组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样本准备与RNA提取 |
6.2.4 RNA转录组测序流程 |
6.2.5 RNA检测方法 |
6.2.6 构建文库 |
6.2.7 功能注释 |
6.2.8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RNA样品制备及质量评价 |
6.3.2 从头组装 |
6.3.3 功能注释 |
6.3.4 基因表达水平及差异分析 |
6.3.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6.3.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7.1 全文结论 |
7.2 全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试验数据附表及附图 |
附录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
(3)不同制备工艺对蓝莓酒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蓝莓简介 |
1.1.1 蓝莓的种类及分布 |
1.1.2 蓝莓的营养成分 |
1.1.3 蓝莓的功能性成分 |
1.1.4 国内外蓝莓加工现状 |
1.2 配制酒 |
1.2.1 配制酒的历史特点 |
1.2.2 配制酒的分类及生产方法 |
1.2.3 国内外配制酒的加工状况 |
1.3 蓝莓酒 |
1.3.1 果酒的简介 |
1.3.2 果酒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 |
1.3.3 国内外蓝莓酒的发展状况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工艺蓝莓酒的制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三种蓝莓酒的制备工艺 |
2.3.2 发酵蓝莓酒的制备 |
2.3.3 浸泡蓝莓酒制备工艺条件优化试验 |
2.3.4 调配蓝莓酒制备工艺优化试验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浸泡蓝莓酒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
2.4.2 调配蓝莓酒制备工艺优化结果 |
2.4.3 三种蓝莓酒制备过程对比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制备工艺对蓝莓酒品质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理化指标试验 |
3.3.2 感官评价试验 |
3.3.3 卫生安全指标试验 |
3.3.4 香气成分分析试验 |
3.3.5 贮藏稳定性试验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理化指标结果 |
3.4.2 感官指标结果 |
3.4.3 卫生安全指标结果 |
3.4.4 香气成分检测结果 |
3.4.5 贮藏稳定性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制备工艺对蓝莓酒抗氧化能力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待测样品的预处理 |
4.3.2 还原能力测定试验 |
4.3.3 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试验 |
4.3.4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试验 |
4.3.5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试验 |
4.3.6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试验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还原能力测定结果 |
4.4.2 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4.4.3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4.4.4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4.4.5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4)冰梨酒酿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冰酒 |
1.1.1 冰酒的定义 |
1.1.2 冰酒的分类 |
1.1.3 冰酒的特点及保健功能 |
1.1.4 冰酒的酿造工艺 |
1.1.5 冰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6 冰酒国内外生产现状 |
1.2 梨酒 |
1.2.1 梨酒的种类 |
1.2.2 梨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梨酒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冰梨酒酿酒酵母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材料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培养基 |
2.1.5 试验方法 |
2.2 分析方法 |
2.2.1 发酵液酵母活菌数的测定 |
2.2.2 冰梨酒理化指标测定 |
2.2.3 抗氧化能力分析 |
2.2.4 冰梨酒的感官评价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酵母的发酵性能比较 |
2.3.2 不同酵母发酵的冰梨酒质量指标比较 |
2.3.3 冰梨酒的感官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冰梨酒酿造工艺研究及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主要材料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梨品种冰梨酒的品质比较 |
3.2.2 残糖对冰梨酒感官影响 |
3.2.3 冰梨酒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3.2.4 冰梨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
3.2.5 冰鸭梨酒理化指标及感官鉴评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梨渣酯类物质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材料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4.2.2 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3 梨营养风味剂的组成及感官品质 |
4.2.4 梨营养风味剂的组成及感官品质 |
4.2.5 梨营养风味剂的组成及感官品质 |
4.2.6 不同添加量对冰梨酒感官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陈酿期间冰梨酒成分变化及稳定性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材料 |
5.1.3 仪器与设备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冰鸭梨酒陈酿期间总酸含量变化 |
5.2.2 冰鸭梨酒陈酿期间主要有机酸变化 |
5.2.3 冰鸭梨酒陈酿期间多酚、黄酮含量变化 |
5.2.4 冰鸭梨酒陈酿期间色泽变化 |
5.2.5 冰鸭梨酒陈酿期间香气物质变化 |
5.2.6 梨酒酒体稳定性观测 |
5.2.7 梨酒沉淀物质分析 |
5.2.8 不同梨酒沉淀蛋白质电泳 |
5.2.9 不同梨酒沉淀有机酸盐分析 |
5.2.10 不同梨酒沉淀蛋白质的氨基酸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优良黄酒酵母选育及其乙醇耐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酒简介 |
1.2 黄酒的营养保健价值 |
1.3 黄酒产业发展现状 |
1.4 优良黄酒酵母的选育意义及研究现状 |
1.5 酵母的乙醇耐受性 |
1.5.1 细胞膜与乙醇耐受性 |
1.5.2 氨基酸与乙醇耐受性 |
1.5.3 热休克蛋白与乙醇耐受性 |
1.5.4 海藻糖与乙醇耐受性 |
1.5.5 质子跨膜梯度与乙醇耐受性 |
1.5.6 酵母乙醇耐受性研究面临的挑战 |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研究意义 |
1.6.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优良抗逆黄酒酵母的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来源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培养基 |
2.2.4 主要仪器设备 |
2.2.5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酵母菌的初筛结果 |
2.3.2 分子鉴定结果 |
2.3.3 酵母菌的抗逆性结果分析 |
2.3.4 底物利用率与乙醇产率结果比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种间融合构建具有优良发酵及乙醇耐受性的黄酒酵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 |
3.2.2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黄酒酵母单倍体的分离与制备 |
3.3.2 乙醇驯化后酵母菌株的乙醇耐受性 |
3.3.3 酵母的UV诱变条件 |
3.3.4 CTZ抗性酵母的获得 |
3.3.5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
3.3.6 流式细胞仪分析酵母倍性 |
3.3.7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功能验证 |
3.3.8 融合子酿造黄酒的理化性能分析 |
3.3.9 融合子酿造黄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变异检测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测序样本基因组检测结果 |
4.3.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质控 |
4.3.3 基因组的比对结果 |
4.3.4 SNP位点的检测与注释 |
4.3.5 Indel的检测与注释 |
4.3.6 BR20 vs F23差异基因注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融合子酵母F23优良乙醇耐受性的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种 |
5.2.2 培养基 |
5.2.3 主要试剂 |
5.2.4 主要设备 |
5.2.5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乙醇胁迫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 |
5.3.2 乙醇压力对酵母细胞形态的影响 |
5.3.3 BR20与融合子F23在不同乙醇压力下的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
5.3.4 BR20与融合子F23在不同乙醇压力下的细胞膜流动性变化 |
5.3.5 不同乙醇压力对BR20与F23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影响 |
5.3.6 基于SNP分型数据筛选细胞膜脂肪酸合成代谢的差异基因 |
5.3.7 乙醇压力下BR20与F23中OLE1基因表达与相关表型变化 |
5.3.8 过表达OLE1基因菌株的构建 |
5.3.9 过表达OLE1基因后菌株的表型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融合子酵母F23的生产应用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种 |
6.2.2 培养基 |
6.2.3 主要试剂 |
6.2.4 主要仪器 |
6.2.5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还原糖变化 |
6.3.2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总酸变化 |
6.3.3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乙醇含量变化 |
6.3.4 20L红曲黄酒酿造过程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 |
6.3.5 微生物分析结果 |
6.3.6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理化性能的影响 |
6.3.7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
6.3.8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
6.3.9 不同杀菌工艺对黄酒风味特征的影响 |
6.3.10 不同黄酒的感官评定结果 |
6.3.11 不同黄酒的感官特性和风味物质间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7.3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国内利口酒生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利口酒原辅料 |
2 利口酒生产工艺 |
2.1 浸渍法 |
2.2 发酵法 |
2.3 发酵与蒸馏结合法 |
2.4 配制法 |
3 利口酒的稳定与澄清 |
4 利口酒风味物质研究 |
5 存在问题及展望 |
(7)超声辅助提取枳椇多糖及其化学结构与免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枳椇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枳椇多糖的提取优化 |
1.1.2 枳椇多糖的结构表征 |
1.1.3 枳椇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 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多糖提取纯化的研究进展 |
1.2.2 多糖结构解析的研究进展 |
1.2.3 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线路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原料预处理 |
2.4.2 枳椇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 |
2.4.3 枳椇粗多糖的醇沉分级 |
2.4.4 枳椇粗多糖HDPs的分离纯化 |
2.4.5 枳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2.4.6 枳椇多糖的理化特性分析 |
2.4.7 枳椇多糖的光谱分析 |
2.4.8 枳椇多糖均一组分HDP3A的结构解析 |
2.4.9 枳椇多糖不同组分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 |
2.5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枳椇多糖的提取条件优化 |
3.1.1 枳椇多糖的提取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3.1.1.1 提取温度对枳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1.1.2 超声功率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1.1.3 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3.1.2 BBD响应面优化实验的结果 |
3.2 醇沉分级获得的不同级分多糖的结构表征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3.2.1 醇沉不同级分多糖的理化性质实验结果 |
3.2.2 醇沉不同级分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3 醇沉不同级分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3.2.4 醇沉不同级分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的结果 |
3.3 枳椇多糖均一组分HDP3A的获得 |
3.3.1 枳椇粗多糖的分离纯化 |
3.3.2 枳椇多糖均一组分HDP3A的验证 |
3.4 枳椇多糖均一组分HDP3A的结构解析 |
3.4.1 枳椇多糖HDP3A的理化性质分析 |
3.4.2 枳椇多糖HDP3A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3 枳椇多糖HDP3A的紫外光谱分析 |
3.4.4 枳椇多糖HDP3A中糖醛酸的还原 |
3.4.5 枳椇多糖HDP3A和HDP3A-R组分的单糖组成分析 |
3.4.6 HDP3A的部分酸水解 |
3.4.7 GC-MS的实验结果 |
3.4.8 核磁共振波谱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枳椇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
3.5.1 细胞增殖活性的分析 |
3.5.2 中性红吞噬活性 |
3.5.3 NO产生量的测定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大枣中环磷酸腺苷的提取纯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枣简介 |
1.1.1 概述 |
1.1.2 枣中环磷酸腺苷研究现状 |
1.2 环磷酸腺苷简介 |
1.2.1 环磷酸腺苷的结构和性质 |
1.2.2 环磷酸腺苷来源 |
1.2.3 环磷酸腺苷的提取方法 |
1.2.4 环磷酸腺苷的纯化方法 |
1.2.5 环磷酸腺苷检测技术进展 |
1.3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枣中环磷酸腺苷提取及检测方法建立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环磷酸腺苷检测波长确定 |
2.2.2 环磷酸腺苷液相方法建立 |
2.3 枣中环磷酸腺苷提取方式选择 |
2.3.1 超声波辅助提取 |
2.3.2 微波辅助提取 |
2.3.3 酶法提取 |
2.3.4 水浸提法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环磷酸腺苷检测波长确定 |
2.4.2 环磷酸腺苷液相检测方法建立 |
2.4.3 环磷酸腺苷提取方式的确定 |
2.5 环磷酸腺苷提取实验 |
2.5.1 单因素实验 |
2.5.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5.3 环磷酸腺苷提取正交实验 |
2.5.4 热水提取环磷酸腺苷过程优化 |
2.5.5 赞皇大枣中环磷酸腺苷提取次数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枣提取液中环磷酸腺苷的纯化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大孔树脂类型选择 |
3.2.1 大孔树脂活化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吸附和洗脱率实验结果 |
3.2.4 酸溶液和碱溶液对D-201型大孔树脂的洗脱实验 |
3.2.5 酸碱洗脱D-201型大孔树脂实验结果 |
3.2.6 树脂选择类型结果 |
3.2.7 DA-1型大孔树脂吸附环磷酸腺苷量确定实验 |
3.2.8 DA-1型大孔树脂吸附环磷酸腺苷量确定结果 |
3.2.9 树脂动态吸附上样次数选择 |
3.2.10 大孔树脂上样次数实验结果 |
3.2.11 树脂洗脱溶剂的选择 |
3.2.12 树脂洗脱剂选择的实验结果 |
3.2.13 洗脱前后总糖和多酚类物质变化 |
3.2.14 DA-1型大孔树脂的再生 |
3.3 环磷酸腺苷洗脱液脱色 |
3.3.1 碱提酸沉法 |
3.3.2 PVPP吸附脱色试验 |
3.3.3 膨润土负载壳聚糖脱色试验 |
3.3.4 铜离子-氨水脱色试验 |
3.3.5 多酚-蛋白络合脱色试验 |
3.3.6 活性炭吸附试验 |
3.3.7 氧化铝脱色试验 |
3.3.8 氧化铝工艺脱色参数确定 |
3.4 硅胶层析柱对环磷酸腺苷的纯化 |
3.4.1 硅胶层析柱制备 |
3.4.2 硅胶层析柱纯化工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酵法制备枣环磷酸腺苷浓缩液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枣环磷酸腺苷提取液制备 |
4.2.2 提取液中糖类物质的脱除 |
4.2.3 发酵液中酒精度的检测 |
4.3 发酵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 |
1.2.2 本研究的实践价值 |
1.3 随产业成长而发展的学术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1.6 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葡萄酒业替进历程与中土葡萄酒历史积淀 |
2.1 世界葡萄酒文化中心转移变迁 |
2.1.1 猿酒萌芽 |
2.1.2 苏美尔时期 |
2.1.3 古埃及时代 |
2.1.4 古希腊时代 |
2.1.5 古罗马时代 |
2.1.6 法兰西时代 |
2.2 中国本土葡萄酒业历代积淀 |
2.2.1 新石器时代葡萄和葡萄酒遗迹 |
2.2.2 商周文字记载的葡萄与葡萄酒 |
2.2.3 先秦时期欧洲种葡萄传入可能性分析 |
2.2.4 汉代葡萄酒业开端 |
2.2.5 魏晋南北朝葡萄酒文化兴起 |
2.2.6 唐代葡萄酒文化灿烂绽放 |
2.2.7 宋代葡萄酒商品化发展 |
2.2.8 元代葡萄酒上升为祭祀用酒 |
2.2.9 明代葡萄酒业缓慢发展 |
2.2.10 清代葡萄酒业重大转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近现代百余年中国葡萄种植业蓬勃发展 |
3.1 原生葡萄种质资源开发 |
3.1.1 本土种质资源调查 |
3.1.2 葡萄种质资源保存 |
3.1.3 葡萄种质资源鉴评 |
3.1.4 原生种质资源利用 |
3.1.5 葡萄种质资源创新 |
3.1.6 葡萄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
3.2 酿酒葡萄域外品种引入历史 |
3.2.1 1949年前引种概况 |
3.2.2 50、60年代从苏联和东欧引种 |
3.2.3 70年代始向西欧引种 |
3.2.4 改革开放后出现引种高潮 |
3.2.5 21世纪后引种逐渐科学 |
3.3 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选育实践 |
3.3.1 区域化选种实践 |
3.3.2 区域化育种实践 |
3.4 酿酒葡萄栽培技术发展 |
3.4.1 苗木繁育技术发展 |
3.4.2 栽植技术变迁 |
3.4.3 栽培架式趋于规范 |
3.4.4 整形修剪技术进步 |
3.4.5 树体管理方式进步 |
3.4.6 土肥水管理科学化 |
3.4.7 化学调控谨慎使用 |
3.4.8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得以重视 |
3.4.9 特殊栽培的发展 |
3.4.10 病虫害防治安全化 |
3.4.11 生物动力和有机栽培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中国葡萄酒酿造工艺现代化改新历程 |
4.1 葡萄酒现代工艺革新 |
4.1.1 葡萄酒典型性认识过程 |
4.1.2 发酵工艺日趋科学 |
4.2 酿酒人才队伍演变 |
4.3 酿造设备逐渐现代化 |
4.3.1 压榨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2 发酵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3 过滤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4 灌装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5 传送设备的更新换代 |
4.3.6 其它酒种类型设备的更新换代 |
4.4 葡萄酒生产标准推行 |
4.4.1 生产标准逐渐完善 |
4.4.2 原产地域保护实施 |
4.4.3 葡萄酒法律不断出台 |
4.4.4 不断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化发展道路 |
5.1 葡萄酒生产规模壮大 |
5.1.1 酿酒葡萄种植面积扩大 |
5.1.2 葡萄酒生产能力增长 |
5.1.3 葡萄酒生产企业增多 |
5.2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
5.2.1 原料供应基地化 |
5.2.2 配套企业专业化 |
5.2.3 流通渠道多元化 |
5.2.4 学院制人才培养体系形成 |
5.2.5 产业功能升级 |
5.2.6 葡萄酒文化普及 |
5.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
5.3.1 葡萄酒产业集聚的演进路径与分布现状 |
5.3.2 葡萄酒产业积聚动力机制简要分析 |
5.3.3 葡萄酒产业集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5.4 葡萄酒产业组织日趋合理化 |
5.4.1 改革开放后葡萄酒消费的三次转折 |
5.4.2 葡萄酒消费市场格局 |
5.4.3 葡萄酒产业市场集中度 |
5.4.4 葡萄酒行业市场绩效 |
5.4.5 葡萄酒企业品牌成长 |
5.4.6 企业管理体制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1 何谓葡萄酒产业国际化 |
6.1.1 客户国际化 |
6.1.2 团队国际化 |
6.1.3 机制国际化 |
6.2 葡萄酒产业如何实现国际化 |
6.2.1 地域化酿酒 |
6.2.2 制定清晰可行的标准 |
6.2.3 培养国际化人才 |
6.2.4 形成中国葡萄酒文化 |
6.2.5 建立国际化制度体系 |
6.2.6 培育强大品牌 |
6.3 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6.3.1 新旧世界主要国家葡萄酒简史 |
6.3.2 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化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少数民族特色酒 |
1.1 草原琼浆———马奶酒 |
1.1.1 马奶酒的起源 |
1.1.2 马奶酒的酿造工艺 |
1.2 雪域佳酿———青稞酒 |
1.2.1 青稞酒的起源与传承 |
1.2.2 青稞酒的种类与酿造工艺 |
1.2.2. 1 发酵青稞酒。 |
1.2.2. 2 青稞白酒。 |
1.2.2. 3 青稞干酒。 |
1.3 各具特色的水酒 |
1.3.1 满族糜子酒 |
1.3.2 彝族辣白酒 |
1.3.2. 1 浸泡或煮熟原料: |
1.3.2. 2 蒸饭: |
1.3.2. 3 凉饭: |
1.3.2. 4 撒曲装罐: |
1.3.2. 5 出窝: |
1.3.2. 6 贮藏: |
1.3.3 摩梭人苏理玛酒 |
1.3.4 哈尼族紫米酒 |
1.3.5 布朗族翡翠酒 |
1.3.6 拉祜族米酒 |
1.3.7 独龙族窖酿酒与竹筒酒 |
1.3.8 景颇族水酒 |
1.3.9 水族九阡酒 |
1.3.1 0 佤族“布来隆” |
1.3.1 1 朝鲜族米酒 |
1.3.1 2 阿昌族水酒 |
1.3.1 3 纳西族窨酒与水泡甜酒 |
1.3.1 4 普米族培酒 |
1.3.1 5 怒族杵酒 |
1.3.16黎族酉并 (biang) 酒 |
1.3.17羌族咂酒 |
1.4 品种多样的烧酒 |
1.4.1 哈尼族焖锅酒 |
1.4.2 怒族烧酒 |
1.4.3 苗族包谷烧 |
1.4.4 傣族小锅烧酒 |
1.5 富于民族风情的特制酒 |
1.5.1 羊油酒 |
1.5.2 肉酒和蛋酒 |
1.5.3 苗族的沃沱罗酒 |
1.5.4 傣族象都皇酒 |
1.5.5 版纳竹酒 |
1.5.6 高山族嚼酒 |
1.5.7 达斡尔奶酒 |
1.5.8 布依族刺梨酒 |
1.5.8. 1 刺梨米酒。 |
1.5.8. 2 刺梨烧窖酒, 布依语叫“闹暴”。 |
1.5.9 独龙族煮酒 |
2 部分民族特色酒具 |
2.1 木制酒具 |
2.1.1 那戛勒 |
2.1.2 上下酒杯 |
2.1.3 竹筒竹杯 |
2.1.4 葫芦罐 |
2.1.5 董棕壶 |
2.1.6 桦皮杯 |
2.2 兽骨、兽角、兽皮酒具 |
2.3 石制酒具 |
2.4 陶制酒具 |
2.5 瓷制酒具 |
2.6 金属酒具 |
2.6.1 金银酒具 |
2.6.2 铜酒具 |
2.6.3 锡酒具 |
3 少数民族酒风俗 |
3.1 饮酒礼仪 |
3.1.1 祭祀与宗教 |
3.1.1. 1 蒙古族祭祀 |
3.1.1. 2 羌族祭山会 |
3.1.1. 3 瑶传道教的祭祀仪式 |
3.1.1. 4 土家族的祭祀 |
3.1.1. 5 达斡尔族的祭祀 |
3.1.1. 6 高山族祭祀 |
3.1.1. 7 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的敬火之俗 |
3.1.1. 8 阿昌族祭祀 |
3.1.1. 9 白族祖先崇拜 |
3.1.1. 1 0 独龙族的狩猎祭礼与祭鬼护谷魂 |
3.1.1. 1 1 哈尼人祭鼓酒 |
3.1.1. 1 2 门巴族生殖崇拜 |
3.1.1. 1 3 彝族送丧酒 |
3.1.2 少数民族独特风俗 |
3.1.2. 1 朝鲜族聪耳酒 |
3.1.2. 2 鄂温克族“米阔鲁”节 |
3.1.2. 3 京族“唱哈节” |
3.1.2. 4 傣族击鼓饮酒 |
3.1.2. 5 哈尼族长街宴 |
3.1.2. 6 傈僳族酒文化的代表———“同心酒” |
3.1.2. 7 珞巴人的外交酒 |
3.1.2. 8 土家族农事酒 |
3.1.3 待客 |
3.1.3. 1 藏族敬酒礼 |
3.1.3. 2 彝族转转酒 |
3.1.3. 3 瑶族以酒待客 |
3.1.3. 4 壮族交臂酒 |
3.1.3. 5 土族敬酒礼仪———三杯酒 |
3.1.3. 6 布依族拦路酒 |
3.1.3. 7 侗族合拢酒 |
3.2 酒的禁忌 |
3.2.1 酿酒禁忌 |
3.2.2 斟酒禁忌 |
3.2.3 敬酒禁忌 |
3.2.4 饮酒禁忌 |
3.3部分民族酒歌 |
3.3.1 拉祜酒歌 |
3.3.2 西康地区的藏族酒歌 |
3.3.3 裕固族酒歌 |
3.3.4 赫哲族酒歌 |
3.3.5 门巴族的萨玛酒歌 |
3.3.5. 1 萨玛家乡 |
3.3.5. 2 萨玛欢聚之歌 |
3.3.5. 3 萨玛流浪之歌 |
3.3.5. 6 鄂伦春酒歌 |
3.3.5. 7 壮族酒歌 |
3.3.5. 8 哈尼族敬酒歌 |
3.3.5. 9 苗族酒歌 |
3.3.5. 1 0 金秀盘瑶《造酒歌》 |
四、一种枸杞葡萄混合发酵酒及其酿造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唐代小说中的饮食文化[D]. 刘专叶.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D]. 赵文红.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不同制备工艺对蓝莓酒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D]. 胡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5)
- [4]冰梨酒酿造工艺研究[D]. 张晓腾. 河北科技大学, 2018(01)
- [5]优良黄酒酵母选育及其乙醇耐受机制研究[D]. 杨昳津. 上海理工大学, 2018(04)
- [6]国内利口酒生产研究进展[J]. 邹伟,章霞,张楷正. 中国酿造, 2017(09)
- [7]超声辅助提取枳椇多糖及其化学结构与免疫活性研究[D]. 强明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8]大枣中环磷酸腺苷的提取纯化[D]. 田亚波.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3)
- [9]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D]. 吕庆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8)
- [10]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J]. 杨柳. 酿酒,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