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窦星辰[1](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王益凡,刘俊玮[2](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构探究》文中提出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又再次成为热议话题。面对教育场域的改变,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将出现异化。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师生关系出现的异化现象,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积极重塑教师角色,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效率;努力转变学生观,以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拓宽师生线上交往的渠道,以保障师生交流的时间;扩展师生线上交流的内容,以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融入。
陈纵[3](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张胜男[4](2020)在《基于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社会对多元复合创新型人才需求迫切,个体对教育需求也更加多样。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工具纷纷走入中小学校园,对未来学校规划设计理念、学习空间形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未来中小学校将走向一个全新时代。首先对中小学教学概况和建筑设计概况展开讨论,了解教学发展和学校建筑发展历程,并探讨教学理念与学校建筑设计的关系。从教学理念、班级制度、教学方法、技术革新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前沿教学理念与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并将新旧教学理念的变化进行对比,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对未来中小学建筑空间提出的需求。提出学生为中心、自由开放灵活、高效复合多元、智慧可持续发展四条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指导原则。其次对我国采用前沿教学理念和技术的六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研并展开数据分析,了解中小学校前沿教学理念实行情况、学校空间现状及未来空间需求,深入探讨前沿教学理念对学校空间提出的要求。最后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指导原则下,结合师生对建筑空间需求、教学理念对空间要求以及国内外优秀学校建筑设计案例,建构前沿教学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建筑。宏观上探讨适应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校园布局、空间结构、房间组织设计方法;微观上探讨适应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教学空间、非正式学习空间、教学辅助空间等具体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方法。探索适应我国新时代需要的未来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给未来学校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陈亚亚[5](2020)在《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中职学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以天水某职业学校师生为例》文中指出师生关系是老师与学生双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彼此共同的目标而搭建的一种道德关系、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质量存在着直接影响。然而,随着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出现了诸多问题。中职学生具有普通高中学生特点的同时,还拥有自身的特殊性: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纪律组织性较差;心思敏感、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很容易因为老师的言语而情绪激动,使得师生关系淡漠;师生矛盾、冲突甚至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中职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结合教育实习的所见所闻,以关怀理论为基调,阐述了中职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和特征,分析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对天水某一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师生访谈、调查,透视该学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师生双方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影响其师生关系的一系列因素,着眼于中职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最后结合案例研究提出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与措施建议。分析发现,当前中职学校师生相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师生彼此信任度低、双方沟通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不想学习的心理与老师期望学生拥有优异成绩的心理相矛盾、教师日常工作成就感低、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现象,追其原因,主要是师生双方缺乏关心所致。社会人士对中职学生的偏见对学习成绩原本就不理想的中职生更是雪上加霜,长期的受挫导致他们自卑、不自信、学习缺乏动力以及缺失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成为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在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提出:希望以诺丁斯提出的“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学会关心”为导引,本着“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并且可爱的人”的教育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包容、信任与理解为原则,秉着“学习成绩不是考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的想法,以身作则,用理解的目光看待学生们的种种行为,正确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用关心打开学生的心门,用爱使得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让他们从心底真正的接受老师、认可老师。以期文中所提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与途径对中职学校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夏之晨[6](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王申[7](2020)在《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教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业水平的持续提高,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充分发挥学科在学生能力提升,兴趣发展方面的优势。《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中建议通过项目教学整合学科知识,由教师单一的知识讲授向学生自主探究的综合学习进行转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项目教学法在过去几十年内,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基础教育研究相对不足。如何更好使项目教学法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应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研究是为了探究项目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更好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针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项目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掌握项目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和理论基础。其次利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针对学校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看法进行调查分析,然后结合项目教学法和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分析得出项目教学课题的设计原则及教学模式并据此设计教学案例,开展教学实验。在和田地区某高级中学选取两个班级,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采用新课标中强调的项目教学,对照组学生则接受传统的讲-练模式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结束之后对两个班级进行对应章节的测试,对比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对参与项目教学的学生进行课堂满意度调查,收集学生对于项目教学的看法。根据两个班级学生章节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及实验组学生课堂满意度调查,项目教学对比传统教学在提升学习水平、增加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协作学习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建议为了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转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看法,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及课程内容设计项目教学案例,通过项目教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增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刘源[8](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研究》文中提出课堂教学是各学科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托,课堂作为“教”与“学”的桥梁纽带,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人生哲学,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有着重要联系。就化学学科而言,合理的教学用语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能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帮助学生实现更高效的课堂学习效率。而高中化学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目标、提升教学效果水平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等多方面也都需要合理地运用教学用语。反之,如果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能采用合理的教学用语,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培养,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高中化学变成纯理论的说教过程,同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学者在教学用语和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方面的研究成就进行广泛收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整合归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某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发放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来了解某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的运用情况,并对某高中化学教师展开访谈,进一步了解化学教师教学用语使用的实际情况。最后利用案例分析法,研究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语言提升的实践情况,并展开具体化分析,从而为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并增加实践运用基础。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方法等进行概述;第二章是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通过分析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的相关概念来展开对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表征的分析,并论述教学用语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现状调查,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某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现状情况;第四章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化学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原因分析;第五章针对问题,提出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提升策略;第六章对提出的提升策略进行实践,研究高中教师的教学用语在实践过程中的提升效果;第七章总结与反思,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概述,并分析研究不足之处,展望本次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语言运用的未来发展。
樊晓燕[9](2020)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智能化的设备和产品,也促进了教育领域中智能分析、精准推送的个性化产品的发展。智慧教育作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高阶段,为教育发展、教师提高和学生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引导者——教师,需要首先提高自身的信息敏锐性,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具备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教学需求的新一代智慧型教师。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智慧教育下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需要经历怎样的发展阶段?二是当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现状以及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三是如何密切结合智慧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之道?基于以上的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内涵、原则以及必经阶段,分为关注应用阶段、借鉴学习阶段、融合提升阶段以及创新发展阶段。通过对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分析,明确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与教师信息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和访谈分析发现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不足、存在专业学习和教书育人脱节问题。二是学校缺乏完备的软硬件设施和网络学习交流平台,进而导致学校信息化学习氛围缺失。三是智慧教育宣传措施不够深入具体、培训形式缺乏活力和新意以及网络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现状调查。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可行策略:一是通过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开展融合新型技术的培训、加强培训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来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体系建设。二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空间、建立教师研修共同体、创设引领智慧生态圈为教师提供信息素养发展的保障体系。三是通过强化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使教师自觉成为信息社会的终身学习者、教学引领者、技术掌握者以及道德坚守者。
施佳怡[10](2020)在《师生关系中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行为研究 ——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商学院汉语班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引入角色理论,审视和剖析对外汉语教师行为在跨文化的师生关系中的作用。通过对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商学院汉语班级的个案分析,将现有研究深入至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行为实践层面。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师生交际的实际案例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行为在师生关系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调整策略。
二、浅议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话语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
2.3.1 输导功能 |
2.3.2 转换功能 |
2.3.3 激励功能 |
2.3.4 辩护功能 |
2.3.5 引领功能 |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
4.1.4 话语功能理论 |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
4.3.2 西方话语资源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
5.3.1 突出思想性 |
5.3.2 坚定自信心 |
5.3.3 提升亲和力 |
5.3.4 掌握主导权 |
5.3.5 彰显实效性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
6.1.1 组织领导机制 |
6.1.2 宣传引领机制 |
6.1.3 政策保障机制 |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
6.2.1 舆论监督机制 |
6.2.2 社会协同机制 |
6.2.3 公众参与机制 |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
6.3.1 全科育人机制 |
6.3.2 管理育人机制 |
6.3.3 队伍建设机制 |
6.3.4 综合评价机制 |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
7.2.1 掌握话语之“因” |
7.2.2 整合话语资源 |
7.2.3 丰富话语内容 |
7.3 创新话语介体 |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
7.3.3 拓展话语空间 |
7.4 优化话语环体 |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8.2.2 应对“话语陷阱” |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
8.3 建构“话语中国” |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生关系的本质 |
二、“互联网+”背景下师生关系的异化 |
(一)师生语言体系的差异化,导致师生交流效率不高 |
(二)师生相处时间的碎片化,导致师生交流效果不佳 |
(三)师生相处场景的虚拟化,导致师生情感融入缺失 |
(四)传统师生关系的局限化,导致“互联网+”背景下师生观念转变困难 |
三、“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
(一)积极重塑教师角色,确保教学活动的效率 |
1. 教师在知识上的垄断地位已经得以改变。 |
2. 教师权威不断受到挑战。 |
(二)努力转变学生观,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 |
1. 学生是发展的人。 |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
3.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人。 |
(三)拓宽师生线上交往的渠道,保障师生交流的时间 |
1. 加强师生网络交流。 |
2. 筹划学生讲坛。 |
3. 完善校园类网站。 |
(四)扩展师生线上交流的内容,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融入 |
(五)保持传统师生关系中的精华,奠定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
三、结语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基于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与技术发展推进教育变革 |
1.1.2 世界各国开展对未来教育的探索 |
1.1.3 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的提出与实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技术路线与框架 |
2 中小学校建筑与教学理念综述 |
2.1 中小学校教学与建筑概况 |
2.1.1 中小学教学发展概况 |
2.1.2 中小学建筑设计发展概况 |
2.1.3 教学理念与学校建筑的关系 |
2.2 前沿教学理念的概念及内涵 |
2.2.1 多种教学理念的兴起 |
2.2.1.1 以人为本理念 |
2.2.1.2 开放式教学 |
2.2.1.3 STEAM |
2.2.1.4 蒙特梭利教学法 |
2.2.2 班级制度的革新 |
2.2.2.1 走班制 |
2.2.2.2 大小班制 |
2.2.3 教学方式的革新 |
2.2.3.1 项目式学习 |
2.2.3.2 翻转课堂 |
2.2.3.3 慕课 |
2.2.3.4 混合式教学 |
2.2.4 技术理念的革新 |
2.2.4.1 智慧校园 |
2.2.4.2 智慧教室 |
2.2.4.3 智慧学校 |
2.3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指导原则 |
2.3.1 学生为中心 |
2.3.2 自由开放灵活 |
2.3.3 高效复合多元 |
2.3.4 智慧可持续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小学校教学调研研究 |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概况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研学校基本情况 |
3.2 问卷回收总体情况分析 |
3.2.1 回收基本概况 |
3.2.2 教学概况分析 |
3.2.3 问卷对比交叉分析 |
3.2.4 初步结论 |
3.3 本章小结 |
4 前沿教学理念下的学校建筑设计 |
4.1 学校校园设计分析 |
4.1.1 学校现状及分析 |
4.1.2 师生对学校要求 |
4.1.3 教学理念对学校要求 |
4.2 中小学校校园建构分析 |
4.2.1 校园布局分析 |
4.2.2 建筑空间结构分析 |
4.2.3 房间组织形式分析 |
4.3 校园总体布局 |
4.3.1 更新式布局 |
4.3.2 综合体式布局 |
4.3.3 聚落式布局 |
4.4 建筑空间结构 |
4.4.1 联结式 |
4.4.2 中心式 |
4.4.3 单元式 |
4.4.4 有机式 |
4.5 房间组织形式 |
4.5.1 扩大走廊式 |
4.5.2 豆荚社区式 |
4.5.3 学习中心式 |
4.6 本章小结 |
5 前沿教学理念下的内部空间设计 |
5.1 学校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
5.1.1 建筑空间现状及分析 |
5.1.2 师生对建筑空间要求 |
5.1.3 教学理念对建筑空间要求 |
5.2 学校建筑空间建构分析 |
5.2.1 教学空间分析 |
5.2.2 公共空间分析 |
5.2.3 辅助空间分析 |
5.3 新型教学空间 |
5.3.1 灵活自由的学习中心 |
5.3.2 交融创新的学科中心 |
5.3.3 个性多样的艺术中心 |
5.4 非正式学习空间 |
5.4.1 整合的图书学习空间 |
5.4.2 多功能的学习走廊空间 |
5.4.3 流通的公共大厅空间 |
5.4.4 放大的复合楼梯空间 |
5.5 教学辅助空间 |
5.5.1 联合办公空间 |
5.5.2 复合功能的餐厅空间 |
5.5.3 再利用的辅助用房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学校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前沿教育理念的中小学建筑调查问卷 |
索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中职学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以天水某职业学校师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中职新型师生关系建构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新型师生关系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师生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师生关系研究 |
二、中职学校师生关系建构研究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关怀理论的起源 |
二、关怀理论的内涵 |
(一)教育的根本目的——学会关心 |
(二)关怀理论的课程理念 |
(三)关怀理论的德育方法 |
第三章 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中职学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现状 |
二、问卷分析 |
(一)师生间缺乏信任 |
(二)师生间缺乏沟通交流 |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 |
(四)传统教育思想影响 |
(五)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 |
第四章 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师生关系建构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阻碍因素 |
一、社会因素 |
二、学校因素 |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接纳度太低 |
二、中职阶段的学生心理因素 |
三、中职学校的教师因素 |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 |
第五章 关怀理论视角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与途径 |
第一节 关怀理论视角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 |
一、以促进学生各方位的发展为原则 |
二、尊重包容原则 |
三、信任与理解原则 |
第二节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 |
一、以身作则 |
二、沟通交流 |
三、接受认可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团队 |
二、科研团队 |
三、高校科研团队 |
四、科学研究素养 |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想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
三、模型阐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7)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项目教学法研究综述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项目教学法概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项目教学法 |
2.1.2 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的联系与区别 |
2.1.3 项目教学法与《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 |
2.2.4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和田地区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查 |
3.1 教师教学情况访谈 |
3.1.1 访谈对象 |
3.1.2 访谈主要内容 |
3.1.3 访谈信息整理 |
3.2 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 |
3.2.1 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
3.2.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3.3 调查结果与建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设计 |
4.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析 |
4.1.1 高中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分析 |
4.1.2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结构分析 |
4.1.3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分析 |
4.2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项目教学分析 |
4.2.2 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的组织形式 |
4.2.3 项目教学中选择主题内容的原则 |
4.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
4.3.1 基础知识储备 |
4.3.2 确定项目主题 |
4.3.3 成立项目小组制定项目计划 |
4.3.4 组织项目实施完成项目作品 |
4.3.5 展示项目成果,开展项目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
5.1 实验内容 |
5.1.1 实验条件 |
5.1.2 选取实验对象 |
5.1.3 做出实验假设 |
5.1.4 选择实验材料 |
5.1.5 控制实验变量 |
5.2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案例 |
5.3 实验效果调查及分析 |
5.3.1 学生学习结果数据分析 |
5.3.2 学生学习行为分析总结 |
5.3.3 学生课堂满意度调查 |
5.3.4 学生对项目教学的评价访谈 |
5.4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项目教学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研究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8)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教学用语内涵的研究 |
1.2.2 教学用语特点的研究 |
1.2.3 教学用语功能的研究 |
1.2.4 教学用语的优化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化学教学用语 |
2.1.2 高中化学教学用语表征分析 |
2.1.3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应用的意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学理论基础 |
2.2.2 心理学理论基础 |
2.2.3 素质教育理论基础 |
3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现状调查 |
3.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语言运用情况问卷调查 |
3.1.1 教师问卷调查 |
3.1.2 学生问卷调查 |
3.1.3 结果分析 |
3.2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现状访谈 |
3.2.1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2.2 访谈形式的选择 |
3.2.3 结果与分析 |
4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问题及归因 |
4.1 教学口头用语问题及归因 |
4.1.1 教学口头用语问题 |
4.1.2 教学口头用语问题原因分析 |
4.2 教学体态用语问题及归因 |
4.2.1 教学体态用语问题 |
4.2.2 教学体态用语问题原因分析 |
5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提升策略 |
5.1 提升教师对教学用语的重视 |
5.2 强化教师对教学用语的研究能力 |
5.3 提升教师教学用语的修养和水平 |
5.4 加强对教师教学用语运用的评价监督 |
5.5 构建完善的教学用语评价体系 |
6 高中化学教师用语提升实践 |
6.1 实践目的及实践设计 |
6.2 实践结果分析 |
6.3 教师实践参与感想 |
7 总结与反思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关于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
关于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版) |
关于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使用情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9)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信息时代的现实需要 |
2.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呼唤 |
3.自身的专业和研究兴趣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智慧教育的研究 |
2.关于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
3.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智慧教育 |
2.信息素养 |
3.教师信息素养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泛在学习理论 |
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六)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理论阐释 |
(一)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 |
1.主动发现的信息意识 |
2.系统全面的信息知识 |
3.动态发展的信息能力 |
4.自我约束的信息道德 |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阶段 |
1.关注应用阶段 |
2.借鉴学习阶段 |
3.融合提升阶段 |
4.创新发展阶段 |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原则 |
1.分层细化原则 |
2.创新应用原则 |
3.系统融合原则 |
4.动态开放原则 |
(四)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认识 |
1.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增强 |
2.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
3.智慧教育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
二、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的设计 |
1.调查背景 |
2.调查对象 |
3.调查内容 |
(二)调查的结果 |
1.教师信息意识较强但应用意识较弱 |
2.教师掌握基本信息知识但缺乏深层次学习 |
3.教师具备初步的信息能力但组织能力较差 |
4.教师具备相关的信息道德但仍需加强 |
(三)调查问题的分析 |
1.教师层面 |
2.学校层面 |
3.社会层面 |
三、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基本策略 |
(一)加强教师信息素养的体系建设和培训 |
1.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 |
2.融合新型技术的培训形式 |
3.加强培训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 |
(二)强化教师信息素养的保障机制 |
1.构建智慧学习空间 |
2.建立教师教研共同体 |
3.创设引领智慧生态圈 |
(三)教师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途径 |
1.强化教师信息意识,成为终身学习者 |
2.丰富教师信息知识,成为智慧教学引领者 |
3.增强教师信息能力,成为教育技术能力掌握者 |
4.加强教师信息道德建设,成为技术发展的坚守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 |
(10)师生关系中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行为研究 ——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商学院汉语班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角色理论概述与对外汉语教师角色研究 |
1.4.2 师生关系研究 |
1.4.3 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结合研究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行为与师生关系 |
2.1 师生关系中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行为 |
2.2 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师生关系的教师角色因素分析 |
2.2.1 交际的正式程度 |
2.2.2 角色的个人化程度 |
2.2.3 对角色偏离的容忍度 |
第三章 基于中英商学院汉语班级的教师角色行为分析 |
3.1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与非语言行为分析 |
3.1.1 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行为分析 |
3.1.2 对外汉语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分析 |
3.2 教学环节中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行为分析 |
3.2.1 课堂导入环节 |
3.2.2 新课讲解环节 |
3.2.3 操练输出环节 |
3.2.4 复习测试环节 |
3.3 课外交际中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行为分析 |
3.3.1 交流不同价值观念 |
3.3.2 解读中国社会现象 |
3.3.3 提供生活咨询帮助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行为存在的问题 |
4.1 对各文化的认知能力欠缺 |
4.2 交际中文化依附矛盾显着 |
4.3 教学层次性和针对性不足 |
4.4 汉语本体及文化知识匮乏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行为调整建议 |
5.1 尊重多元文化,缩小角色偏离 |
5.2 避免文化依附,培养交际策略 |
5.3 关注学生主体,进行层次教学 |
5.4 立足汉语本体,建立话语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议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2]“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构探究[J]. 王益凡,刘俊玮. 中国成人教育, 2021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基于前沿教学理念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研究[D]. 张胜男.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基于关怀理论视角下中职学校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研究 ——以天水某职业学校师生为例[D]. 陈亚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7]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申.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8]高中化学教师教学用语研究[D]. 刘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的研究[D]. 樊晓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师生关系中的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行为研究 ——以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商学院汉语班级为例[D]. 施佳怡. 兰州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