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因特网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伟[1](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姿蓉[2](2012)在《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文中提出科技论文是科技活动产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记录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性文献,而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丰富文献信息资源、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提高科技论文质量、促进文献共享服务及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为落实此目标,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须受到网络版权保护原则的约束,包括:(1)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2)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3)维护网络共享和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具体路径在于:(1)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2)构建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3)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4)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本文首先就科技论文的属性、网络发表的意涵,以及科技论文的类别、科技论文网络出版的方式等做陈述。其次,在说明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基础上,展开对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研究,包括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以及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的协调。再次,通过中国期刊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以及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以“科技论文”、“网络版权”、“版权保护”、“网络共享”、“网络发表”、“开放存取”、"Scientic Papers"、"Online-sharing"等为关键词,搜寻了1994至2012年的文献,梳理了中国与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制约因素,以及开放存取中较为突出的版权保护问题。接着,选取中外五个知名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的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包括美国的arXiv.org、德国的Springer Open Choice,以及中国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系统及奇迹文库等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进行网络版权保护现状有关层面之梳理、比较与分析。最后,在上述法理基础及分析历程上,本文总结了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的对策:(1)政府角色:推动跨法领域的科技论文之合法共享。(2)共享平台: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3)保护手段: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张群[3](2011)在《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传播是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促进人类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已成为健康信息传播和获取的重要途径,成为人们寻找健康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健康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因特网传播的独特优势为公众提供及时、科学、全面、准确的健康信息是推动健康传播实践更好发展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健康传播学、信息管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用户体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目前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环境下开展健康传播提出了一个基本框架思路。在国内健康传播研究领域,本文是从政府医疗卫生机构视角首次对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一是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应建立以卫生部门主导的健康传播体系。即建立一个面向社会公众的、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传播主体的、公益性的、服务模式多样的全方位、多层次传播服务体系。它强调“资源整合,协同共建”,将政府医疗卫生系统内分散的力量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加以整合;加强“战略协调,合作共赢”,协调卫生系统外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同时,围绕“面向公众,理念提升”,积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健康素养、信息素养、媒介素养的提升。二是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分析框架。在总结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实践中不同属性主体在健康传播中的特点和问题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分析框架。包括传播主体系统的构建、健康传播内容的建设、健康传播体系的技术实现、健康传播服务方式的识别、健康传播效果的评估、健康传播的制度保障建设等;三是对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紧密结合公众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提出建立卫生部门主导的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体系,对于加快提升我国公众健康素养,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健康并推动健康传播学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颖[4](2011)在《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据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相关性是情报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得到了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界的普遍认同。国外的相关性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证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关成果可参见Saracevic(1975)、Mizzaro (1997)、Schamber(1994)以及Saracevic (2007)等完成的综述。相关性研究虽然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重视,但是只能检索到为数不多的国外研究成果的综述与介绍。鉴于此,本文开展了基于本土的面向用户的相关性判据研究以及相关性判据应用研究。本研究的主要成果与结论有:(1)相关性判据集。本文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4个年级以及南京大学教育科学系1个年级的相关性判据文本数据为信息源,采用内容分析法解析出了包括传播特征,内容,情境,使用,系统特征,愉悦,质量,总体以及文献特征等9类相关性判据。通过频次分析发现,文献特征、质量判据以及内容判据、总体和使用占据了相关性判据的主要位置,而愉悦、情境、传播特征以及系统特征则相对没有那么重要。与Schamber(1991)以及Barry(1993)等前人研究相比,本研究拓展了面向用户的相关性判据集,提炼出了包括文献总体、文献使用以及传播特征等三个新的相关性判据类别。(2)影响信息用户相关性判断的文献特征。通过对相关性判据文本数据的内容分析,解析出了包括参考文献、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关键词、基金、篇幅、全文、题名、文献格式、文摘、语种、文献类型、来源期刊、作者以及机构等在内的15个影响信息用户相关性判断的文献特征。(3)任务复杂性以及性别影响相关性判据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用户在面对不同复杂性的任务时,在文献内容、文献使用、文献特征、作者以及文献类型等相关性判据的选择方面存在差异;而性别维度仅影响作者、文献类型以及文献总体层面的相关性判据选择。由于数据量的原因,本文没能证实任务复杂性以及性别对信息用户在选择来源期刊、机构、系统特征、传播特征以及愉悦感知等5个类别相关性判据时的影响。(4)基于相关性判据、价值增值模型、TEDS模型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了面向相关性判据的学术信息检索系统成功模型,并证实了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模型设计了问卷,问卷共发放1114份,回收1054份,其中有效问卷929份。通过对数据的结构方程分析证实:①系统因子1和系统因子2对选择性存在正负不同方向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9和-0.39。②系统因子2、系统因子3以及选择性对系统效能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是0.11、0.15和0.50。③系统因子1和灵活性对自适应性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达到0.14和0.70。④系统因子5、灵活性、时间认知以及可靠性对系统性能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0,0.29,0.10以及0.38。⑤美感和娱乐体验对情感认知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4,0.27。⑥系统因子4和系统因子6对易用认知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3,0.21。⑦完整性、实时性、权威性、有效性对于信息质量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6,0.26,0.38以及0.25。⑧系统因子1、灵活性、隐私以及自适应性对服务质量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0,0.15,0.10,0.52。⑨效能认知、性能认知、选择性、易用认知、情感认知以及自适应性对系统质量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30,0.29,0.08,0.32,0.23。⑩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对满意度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56,0.29。最后,结构方程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以及满意度对使用意图存在正性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55以及0.11,而服务质量对于使用意图存在负性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16。
张小宇[5](2010)在《基于Web的学术期刊管理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因特网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网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规范化已经逐渐应用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电子科技》期刊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学术、技术类专业期刊,是国家级A类期刊,陕西省优秀期刊。由于《电子科技》期刊编辑部目前仍采用Email的投稿方式,使编辑部的工作负担非常重,稿件管理的效率也非常低,影响了编辑部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学术期刊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建立对《电子科技》期刊编辑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是在对编辑部的工作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领域的用户需求,确定了基于Web的学术期刊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目标,并对其进行开发与实现。通过对C/S和B/S体系结构的详细比较,本系统采用相对先进的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在该模式下,采用ASP.NET开发技术,C#开发语言,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此外,本文也对期刊管理系统的需求、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为系统划分了作者投递稿件模块、专家评审稿件模块、编辑管理稿件模块和管理员/主编总体管理四个模块,并根据模块功能需求对各个模块分别进行功能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使整个系统具有界面友好、可扩展性强、便于维护等优点。最后还从系统实现方面对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介绍。
王铁强[6](2009)在《科技期刊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有许多期刊编辑部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但在系统的使用、通用性及兼容性等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论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和讨论了建立科技期刊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出了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想和模式结构。我国目前有9000多种期刊,其中科技期刊近6000余种。本文选定了一本创刊28年的“月刊”杂志为研究对象,该杂志年论文投稿量1500余篇,10000多杂志订户,有较广泛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对稿件、作者和订户管理工作量较大。为了实现期刊编辑部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理论,按照系统结构开发的方法,对系统研究的现状和内容、系统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开发环境、系统设计及系统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满足该期刊编辑部实际的信息管理系统。论文对科技期刊编辑部工作进行了总体分析,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具有信息的采集、加工、管理和传播功能。传统的管理手段使期刊编辑部与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之间缺乏高效率的沟通渠道,作者无法了解期刊的情况(如编排格式、用稿原则、出版计划、审稿程序和稿件审查状态等)。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比,期刊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的信息处理基本功能、系统可扩充性、系统关联性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又具有信息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处理方法严格、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高的特点,并且具有信息检索功能特点。运用数据库技术实现的系统数据库设计是在系统数据规范化基础上,将期刊编辑部管理系统数据库分为:普通用户模块、审稿专家及编辑模块、管理员模块等三个层面。本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远程在线投稿,减轻了编辑部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并能够提供专家远程在线审稿。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浏览器作为界面,利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即用户可以利用浏览器直接访问本系统站点,主要采用了ASP.NET(C#)和SQL数据库技术,实现对期刊编辑部的信息管理。
李英浩[7](2008)在《《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对科技期刊社而言,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促进科技期刊质量的飞跃,尤其是用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去改造和提升期刊的管理工作,促进期刊工作的发展,是科技期刊社管理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本文对《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从科技期刊社现行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着手,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通过信息化规划和分析设计,理顺并优化了科技期刊社编辑业务流程,给出了科技期刊社编辑业务数据流程图,编制了数据字典。利用现代管理学和信息技术的新技术、新成果,提出了整个系统的实施与安全、备份及管理维护方法。结合《岩性油气藏》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其快速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岩性油气藏》内部业务重构与流程再造,最后给出期刊信息化系统实施的建议。本论文探讨了科技期刊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设计与实施的新形式,其研究结果对科技期刊主编、编辑、编务和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
陈喜乐[8](2006)在《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文中提出知识创新作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成为具有十足时代气息的领域。知识创新的过程就是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与人的认知能力相结合的过程,知识创新只有基于信息活动才能完成,知识创新中的信息运动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整个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随之演进和发展,而信息传播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带来了知识创新系统的变化和发展,特别是知识创新的活动方式、组织结构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知识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又对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模式与机制产生了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载体和渠道的变化,促使网络信息传播集信息的发布、组织、传递和服务为一体,简化了传播过程,传、受者在虚拟的网络中直接沟通,加快、加大了信息流。在网络环境下,阶梯网状模式突出了启发性信息的介入,信息选择、反馈的多样性带来信息传播的随机性和多路径,从而促使信息传播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在网络环境下,知识创新主体的信息有限性、知识创新活动的需要性和科技信息系统的自组织性构成了信息传播的三大条件,而信息选择、信息协调、信息反馈则构成了三大机制。在网络环境下,为保证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畅通无阻,应实施:普及信息教育,增强信息意识;加强信息资源基础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体制;加强信息保障体系的软环境建设等措施。
陈月婷[9](2005)在《科技期刊网络化内涵分析》文中认为因特网的出现是对传统传播媒介的一个巨大冲击,使人类知识传播的方式和效率发生了质的飞跃,科技期刊上网、实现网络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科技期刊网络化进行了定义,并介绍了科技期刊网络化的两种具体实现方式,然后对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俞志华[10](2004)在《创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科技期刊永葆生机的必由之路。本文着重就编辑观念、部门工作和办刊模式三方面的创新思维作了探讨。编辑不但是“书虫”还应是“网虫”,不但要精通“国语”还应掌握“国际语”,不但是编辑家还应是社会活动家;编辑工作应从纸笔办公走向编辑业务现代化,应从文字加工走向编辑工作服务化;科技期刊的办刊应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型,从本位主义向集群创新转型,从编辑部向杂志社转型。
二、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因特网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因特网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期刊与杂志 |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科技论文网络使用现况 |
1.1.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现状及问题研究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
1.2.1 研究问题的界定 |
1.2.2 研究目的及思路的表述 |
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限制的表述 |
1.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4.1 研究设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架构与流程 |
1.5.1 研究架构 |
1.5.2 研究流程 |
2 科技论文属性、意涵及网络出版方式 |
2.1 科技论文属性及其意涵 |
2.1.1 科技论文的属性 |
2.1.2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意涵 |
2.2 科技论文的类别及网络出版方式 |
2.2.1 科技论文的类别 |
2.2.2 科技论文网络出版方式 |
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之法理基础 |
3.1 版权保护的意涵及范围 |
3.1.1 版权定义暨着作权内涵 |
3.1.2 版权保护之意义及范围 |
3.2 版权法之利益平衡机制 |
3.2.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
3.2.2 公权与私权 |
3.2.3 版权法之立法设计与核心价值 |
3.2.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利益机制失衡现象 |
3.2.5 版权保护与网络共享的关系 |
3.3 版权法之权利限制制度 |
3.3.1 合理使用制度 |
3.3.2 法定许可制度 |
3.4 网络版权与纸质版权的关系 |
3.4.1 主体的特殊性 |
3.4.2 客体的特殊性 |
3.4.3 网络版权权利内容的特殊性 |
3.5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之差异与版权制度协调 |
3.5.1 中外知识产权观点歧异 |
3.5.2 中外版权制度之差异与协调 |
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
4.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现状 |
4.1.1 开放存取 |
4.1.2 科技文献数据库 |
4.1.3 学术搜索引擎 |
4.1.4 学术网站或博客 |
4.2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
4.2.1 美国 |
4.2.2 欧盟 |
4.3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模式 |
4.3.1 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
4.3.2 非开放存取领域的版权保护模式 |
4.4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
4.4.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授予与共享实践等制约 |
4.4.2 用户在订阅费、许可协议与承担责任等制约 |
4.4.3 供应方在经费、质量控管与捆绑销售等制约 |
4.5 欧美对开放存取期刊出版费暨其经济效益观点 |
4.5.1 各界对开放存取出版费的观点 |
4.5.2 开放存取的经济效益 |
4.5.3 开放存取经济生存途径探讨 |
4.5.4 小结 |
5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实践方式、立法现状与制约因素 |
5.1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共享的实践方式 |
5.1.1 开放存取 |
5.1.2 数据库 |
5.1.3 科技期刊网络化 |
5.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有关立法现状 |
5.2.1 版权保护立法现状 |
5.2.2 与网络版权保护有关之国际条约 |
5.2.3 版权技术保护措施 |
5.3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与共享的制约因素 |
5.3.1 作者在出版费、版权管理与学术剽窃等制约 |
5.3.2 用户在内容控管与版权保护意识的制约 |
5.3.3 网络服务商高额服务费的制约 |
5.3.4 科技论文网络共享于环境方面的制约 |
6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1 欧美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1.1 arXiv.org电子预印本文库 |
6.1.2 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 |
6.2 中国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案例分析 |
6.2.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6.2.2 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 |
6.2.3 奇迹文库 |
6.3 中外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及其营运探析 |
6.3.1 版权管理 |
6.3.2 学科领域 |
6.3.3 审稿机制 |
6.3.4 营运经费 |
6.3.5 综合讨论 |
7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体系构建之研究 |
7.1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目标 |
7.1.1 丰富文献信息资源 |
7.1.2 扩大公众获取知识权利 |
7.1.3 提高科技论文质量 |
7.1.4 促进文献共享服务 |
7.1.5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 |
7.2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原则 |
7.2.1 尊重作者优先权原则 |
7.2.2 尊重使用者合法利用权原则 |
7.2.3 维护网络共享与版权保护利益平衡原则 |
7.3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路径 |
7.3.1 遵守科技论文网络版权政策的指导原则 |
7.3.2 建构多元化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授权模式 |
7.3.3 强化和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特殊版权” |
7.3.4 建立多方主体间之利益平衡机制 |
7.4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对策 |
7.4.1 推动跨法域科技论文的合法共享 |
7.4.2 构建版权监管的激励机制 |
7.4.3 完善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体系 |
7.5 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本项研究的目的 |
1.2.2 本项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健康传播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健康传播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健康 |
2.1.2 传播 |
2.1.3 健康传播 |
2.1.4 健康教育 |
2.1.5 健康促进 |
2.1.6 健康管理 |
2.1.7 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 |
2.1.8 健康传播体系 |
2.2 健康传播的理论基础 |
2.2.1 传播的分类 |
2.2.2 把关人理论 |
2.2.3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
2.2.4 议程设置理论 |
2.2.5 健康传播的维度 |
第三章 国内外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 国外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 |
3.1.2 医学信息研究机构网络环境下的健康传播 |
3.1.3 政府机构主导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 |
3.1.4 商业网站健康传播 |
3.1.5 国外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特点小结 |
3.2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发展现状 |
3.2.1 商业网站健康传播 |
3.2.2 医疗卫生机构网站健康传播 |
3.2.3 国内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特点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用户体验研究 |
4.1.1 用户体验方案设计 |
4.1.2 测试结果主要问题汇总 |
4.2 省级疾控中心网站健康传播内容初步评价 |
4.3 省级疾控机构网站建设能力调查 |
4.3.1 调查方案设计 |
4.3.2 调查结果汇总及分析 |
4.4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网站健康传播问题分析 |
4.4.1 卫生管理机构网站 |
4.4.2 健康教育机构网站 |
4.4.3 12320网站 |
4.4.4 医学科研机构网站 |
4.5 医疗卫生机构网站健康传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6 商业网站健康传播问题及原因分析 |
4.6.1 传播主体的非公益性 |
4.6.2 传播主体的“把关人”能力不足 |
4.6.3 传播内容的商业目的明显 |
4.6.4 传播对象的选择性 |
4.6.5 传播效果的不确定性 |
第五章 受众网络环境下需求分析及健康信息分类 |
5.1 公众对网络环境下健康信息的需求调查 |
5.1.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5.1.2 调查情况说明 |
5.1.3 结果分析 |
5.1.4 调查总结 |
5.2 我国公众面对的健康信息网络环境分析 |
5.3 健康信息的分类 |
5.4 基于中国疾控中心网站访问数据分析受众需求 |
5.4.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
5.4.2 热点问题相关信息 |
5.4.3 一般健康信息 |
5.4.4 个性化健康信息需求 |
5.5 公众对健康信息的关注重点 |
第六章 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框架 |
6.1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构建依据 |
6.1.1 理论依据 |
6.1.2 现实依据 |
6.2 构建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6.2.1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健康相关信息需求增加 |
6.2.2 健康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我国兴起 |
6.2.3 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趋势 |
6.2.4 卫生部门在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工作中缺少宏观设计 |
6.3 网络作为传播媒介在健康传播中的优势 |
6.4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构建思路 |
6.4.1 总体目标 |
6.4.2 总体框架 |
6.4.3 构建"资源整合,协同共建"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 |
6.4.4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应强调战略协调,合作共赢 |
6.4.5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应始终面向公众,提升服务理念 |
第七章 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的内容与实现形式 |
7.1 我国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传播主体系统构建 |
7.1.1 健康传播主体的构成 |
7.1.2 健康传播主体的赢效因素 |
7.1.3 传播主体的“把关人”能力分析 |
7.2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内容建设 |
7.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热点问题 |
7.2.2 医学知识与科学研究进展 |
7.2.3 各地医疗就诊信息 |
7.2.4 药品信息 |
7.2.5 健康教育及科学普及 |
7.2.6 卫生管理信息 |
7.2.7 卫生监督信息 |
7.2.8 个性化需求 |
7.3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的技术实现 |
7.4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传播形式 |
7.4.1 网络为媒介的健康传播主要服务方式 |
7.4.2 对不同人群有效获取健康信息的助力 |
7.5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传播效果 |
7.5.1 重视健康信息的可读性、可理解性 |
7.5.2 对传统媒体宣传的指导作用 |
7.6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制度保障 |
7.6.1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机构面向公众的健康信息服务职能 |
7.6.2 重视公众对信息的知情权,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
7.6.3 公益性健康传播发展的长效机制 |
第八章 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体系建设的案例分析 |
8.1 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定位 |
8.2 网站建设的目标 |
8.3 中国疾控中心网站的传播学分析 |
8.3.1 传播主体的信息组织协同模式 |
8.3.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传播内容分析 |
8.3.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健康传播的主要服务方式 |
8.3.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的制度建设 |
8.4 美国MedlinePlus和CDC信息组织模式与启示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2.1 创新机制,激发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环境下健康传播的活力 |
9.2.2 加强传播主体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健康传播者 |
9.2.3 搭建技术平台和研究协作平台,加强健康传播的学科建设 |
9.2.4 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健康传播研究队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用户体验测试方案 |
附件二:省级疾控中心网站健康信息初步评价 |
附件三:省级疾控中心调查问卷 |
附件四:关于因特网上健康信息的用户调查 |
附件五: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据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1.4 术语定义—相关性 |
1.4.1 面向系统的相关性 |
1.4.2 面向用户的相关性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性理论研究综述 |
2.1.1 第一阶段的研究 |
2.1.2 第二阶段的研究 |
2.1.3 第三阶段的研究 |
2.2 相关性判据研究综述 |
2.2.1 第一阶段的研究 |
2.2.2 第二阶段的研究 |
2.2.3 第三阶段的研究 |
2.2.4 小结 |
3 相关性判据研究 |
3.1 研究问题 |
3.2 数据搜集 |
3.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2 数据搜集的基本要求 |
3.2.3 数据搜集方法 |
3.2.4 数据搜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3.1 内容分析法 |
3.3.2 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
3.4 相关性分析结果 |
3.4.1 数据特征 |
3.4.2 数据集 |
3.4.3 数据分析过程 |
3.5 相关性判据 |
3.5.1 文献特征的相关性判据 |
3.5.2 内容特征的相关性判据 |
3.5.3 质量类别相关性判据 |
3.5.4 总体类别相关性判据 |
3.5.5 使用相关性判据 |
3.5.6 系统特征相关性判据 |
3.5.7 传播特征相关性判据 |
3.5.8 情境相关性判据 |
3.5.9 愉悦相关性判据 |
3.6 相关性判据—性别与任务复杂度分析 |
3.6.1 检验方法 |
3.6.2 大类相关性判据 |
3.6.3 子类别相关性判据分析 |
3.7 小结 |
3.7.1 相关性判据小结 |
3.7.2 影响相关性判断的文献特征小结 |
3.7.3 相关性判断的任务复杂性与性别分析 |
4 相关性判据应用研究—建模与问卷设计 |
4.1 引言 |
4.2 学术信息检索系统调研 |
4.2.1 调查对象 |
4.2.2 调查内容 |
4.2.3 调查结果 |
4.3 模型建构 |
4.3.1 VAM与TEDS模型 |
4.3.2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
4.3.3 面向相关性判据的学术信息检索系统成功模型 |
4.3.4 研究假设 |
4.4 问卷设计 |
4.4.1 问卷第一部分 |
4.4.2 问卷第二部分 |
4.4.3 问卷第三部分 |
4.5 问卷前测 |
4.6 研究对象 |
4.7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7.1 缺失值的处理 |
4.7.2 描述性分析结果 |
5 相关性判据应用研究—分析结果 |
5.1 数据分析方法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效度 |
5.2.1 检索系统的浏览功能 |
5.2.2 检索结果显示 |
5.2.3 检索系统的导航功能 |
5.2.4 检索结果的排序功能 |
5.2.5 检索结果的标记功能 |
5.2.6 检索结果的分类/分组功能 |
5.2.7 查询扩展功能 |
5.2.8 检索方式选择 |
5.2.9 检索字段与限定条件选择 |
5.2.10 检索技术选择 |
5.2.11 相关反馈功能 |
5.2.12 检索结果输出 |
5.2.13 交互性 |
5.2.14 个性化服务 |
5.2.15 帮助服务 |
5.2.16 激励机制 |
5.2.17 链接功能 |
5.2.18 存取方式 |
5.2.19 问卷第一部分 |
5.2.20 问卷第二部分外生潜变量 |
5.2.21 问卷第二部分内生潜变量 |
5.2.22 信息质量 |
5.2.23 自适应性 |
5.2.24 易用认知 |
5.2.25 选择性 |
5.2.26 系统性能认知 |
5.2.27 情感认知 |
5.2.28 系统质量 |
5.2.29 服务质量 |
5.2.30 满意度 |
5.3 信度分析 |
5.3.1 问卷第一部分 |
5.3.2 问卷第二部分的外生潜变量 |
5.3.3 问卷第二部分的内生潜变量 |
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4.1 收敛效度 |
5.4.2 区分效度 |
5.5 结构方程分析 |
5.5.1 测量模型的拟合标准 |
5.5.2 结构模型的拟合标准 |
5.5.3 研究假设的结果解释 |
6 研究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6.1 研究结论 |
6.1.1 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
6.1.2 系统效能的影响因素 |
6.1.3 自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
6.1.4 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 |
6.1.5 情感认知的影响因素 |
6.1.6 易用认知的影响因素 |
6.1.7 信息质量的影响因素 |
6.1.8 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
6.1.9 系统质量的影响因素 |
6.1.10 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6.1.11 使用意图的影响因素 |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6.2.1 多视角的相关性排序方案 |
6.2.2 检索系统的界面改进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编码模式 |
附录B 学生作业 |
附录C 作业示例 |
附录D 调查问卷 |
附录E 第一轮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 |
附录F 学生提到的相关性判据的类别数和引用数 |
致谢 |
(5)基于Web的学术期刊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和工具 |
2.1 系统体系结构 |
2.1.1 基于C/S的两层体系结构 |
2.1.2 基于B/S的三层体系结构 |
2.1.3 C/S结构与B/S结构的比较 |
2.2 IIS Web服务器 |
2.2.1 IIS介绍 |
2.2.2 IIS的安装 |
2.2.3 配置IIS 服务器 |
2.3 ASP.NET技术 |
2.4 C#开发语言 |
2.5 数据库管理系统 |
2.6 系统开发工具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和目标 |
3.2 业务流程 |
3.3 功能模块划分 |
3.4 需求功能分析 |
3.5 数据流程分析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开发环境的设计 |
4.3 系统的总体架构 |
4.4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4.4.1 作者投递稿件模块 |
4.4.2 专家评审稿件模块 |
4.4.3 编辑管理稿件模块 |
4.4.4 管理员/主编总体管理模块 |
4.5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 |
4.5.2 数据库的概念设计 |
4.5.3 数据库表的建立 |
4.5.4 数据库中表的关系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作者投递稿件功能的实现 |
5.2 专家评审稿件功能的实现 |
5.3 编辑管理稿件功能的实现 |
5.4 主编总体管理功能的实现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6)科技期刊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系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目标 |
1.3 设计方法与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可行性分析 |
2.1 技术可行性 |
2.2 经济可行性 |
2.3 运行可行性 |
2.4 ASP.NET 概述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 |
3.1.1 普通用户模块 |
3.1.2 审稿专家及编辑模块 |
3.1.3 管理员模块 |
3.2 数据需求 |
3.3 功能需求 |
3.4 数据流图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4.2 数据库设计 |
4.2.1 概念设计 |
4.2.2 基本表 |
4.2.3 表关系 |
4.3 系统的功能设计 |
4.3.1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
4.3.2 子模块设计 |
4.3.3 系统功能模块图 |
4.3.4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实现过程简要说明 |
5.2 按模块功能介绍系统实现及运行效果 |
5.2.1 首页 |
5.2.2 用户注册 |
5.2.3 用户页面 |
5.2.4 审稿专家页面 |
5.2.5 管理员页面 |
5.3 系统运行调试情况 |
5.3.1 单元测试 |
5.3.2 联网测试 |
5.3.3 浏览器测试 |
第六章 结论 |
6.1 系统具有的基本功能 |
6.2 系统的特点 |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数据库相关的主要代码 |
(7)《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国内期刊现状 |
1.1.3 国外期刊现状 |
1.1.4 论文的提出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方法 |
1.3 论文内容与框架 |
2 信息化理论知识综述 |
2.1 信息化概述 |
2.1.1 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
2.1.2 科技期刊信息化的内涵 |
2.1.3 科技期刊信息化的特征 |
2.1.4 科技期刊的信息化管理 |
2.2 企业信息化 |
2.2.1 企业信息化简述 |
2.2.2 企业信息化的外延 |
2.2.3 企业信息化的优势 |
2.3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 |
3 期刊杂志信息化现状分析 |
3.1 国外期刊杂志信息化发展应用现状 |
3.2 国内期刊杂志信息化发展应用现状 |
3.2.1 我国科技期刊信息化的现状 |
3.2.2 我国期刊杂志信息化发展应用现状 |
3.3 期刊杂志信息化发展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期刊杂志信息化发展应用的存在的问题 |
3.3.2 实现科技期刊信息化过程中的正确思路 |
4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现状分析 |
4.1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基本情况 |
4.2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现状 |
4.3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2 科技期刊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3 科技期刊社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分析 |
5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规划与设计 |
5.1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可行性分析 |
5.1.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5.1.3 经营可行性分析 |
5.1.4 经济可行性分析 |
5.2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战略目标规划 |
5.3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系统设计 |
5.3.1 系统平台设计 |
5.3.2 系统界面设计 |
5.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5.3.4 数据库详细设计 |
5.4 数据字典 |
5.4.1 数据元素一览表 |
5.4.2 数据结构一览表 |
5.4.3 编辑加工过程数据流 |
5.4.4 编辑加工过程数据处理逻辑表 |
5.4.5 编辑加工过程数据存储一览表 |
5.5 系统安全、备份及管理维护 |
5.5.1 系统安全设计 |
5.5.2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
5.5.3 系统运行的管理与维护 |
6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实施 |
6.1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 |
6.1.1 文章管理的标准化(文章编码) |
6.1.2 刊物物流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及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操作权限) |
6.1.3 实施的计划进度表及具体要达到的要求 |
6.1.4 与以上三条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 |
6.2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经营发展战略选择 |
6.2.1 新生期刊的快速扩张规模战略 |
6.2.2 科技期刊的品牌发展战略 |
6.2.3 科技期刊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6.3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经营策略实施 |
6.3.1 科技期刊走经营之路乃大势所趋 |
6.3.2 科技期刊的经营策略 |
6.4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内部业务重构与流程再造 |
6.4.1 流程再造的原则 |
6.4.2 管理理念再造 |
6.4.3 组织结构再造 |
6.4.4 业务内容再造 |
6.4.5 人员再造 |
6.4.6 工作流程再造 |
6.5 《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系统实施的建议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信息网络化与网络信息传播 |
第一节 科技发展与传播方式变革 |
第二节 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网络化 |
第三章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系统的影响 |
第一节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活动方式的影响 |
第二节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 信息网络化对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 |
第四章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系统 |
第一节 信息传播系统的结构 |
第二节 信息网络化对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系统的影响 |
第五章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 |
第一节 以传播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
第二节 以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
第三节 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信息传播模式 |
第六章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条件与机制 |
第一节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条件 |
第二节 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信息传播的机制 |
第七章 网络时代我国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 |
第一节 我国信息保障体系的建设状况 |
第二节 我国信息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建设有利于我国知识创新的信息保障体系 |
案例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科技期刊网络化内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科技期刊网络化定义及实现方式 |
2.1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定义 |
2.2 科技期刊网络化的两种实现方式 |
2.2.1 独立建站——科技期刊纵向网络化 |
2.2.2 集群建站——科技期刊横向网络化 |
(1)大型出版商集群建站。 |
(2)专业型集群建站。 |
(3)商业化集群建站。 |
(4)其他方式。 |
3科技期刊网络化的内涵 |
3.1 编辑流程网络化 |
3.2 内容提供网络化 |
3.3 信息服务网络化 |
3.4 出版发行网络化 |
3.5 期刊管理网络化 |
4 结语 |
四、科技期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在因特网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2]科技论文网络版权保护研究[D]. 林姿蓉. 武汉大学, 2012(05)
- [3]网络环境下我国健康传播体系研究[D]. 张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
- [4]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据及应用研究[D]. 成颖. 南京大学, 2011(10)
- [5]基于Web的学术期刊管理系统[D]. 张小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 [6]科技期刊编辑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 王铁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7]《岩性油气藏》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研究[D]. 李英浩. 西安理工大学, 2008(S1)
- [8]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D]. 陈喜乐. 厦门大学, 2006(01)
- [9]科技期刊网络化内涵分析[J]. 陈月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05)
- [10]创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基石[A]. 俞志华. 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