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方法,而不是方法

注意方法,而不是方法

一、讲究方法,不惟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石申琴[1](2021)在《《晶报》广告研究(1919-1932)》文中认为《晶报》的诞生开创了上海小报史的“三日刊”时代,其熔新闻、文艺、消闲于一炉的风格也使其坐稳了小报江山的头把交椅。1919年至1932年这段时期是《晶报》的三日刊时期,即三日一出,是《晶报》在上海报业异彩纷呈的时期,其不光在小报市场名列前茅,且比起一些大报来也不遑多让。因此,《晶报》这段时期的广告也不能等闲视之,广告借助报纸的影响力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反过来,广告自身的特色也为《晶报》的形象塑造、主旨宣扬等方面增添了几分色彩。本文选取《晶报》三日刊时期的广告为个案分析,观察广告以《晶报》为媒介载体的形象设计、内容架构和发展情况,从而探究《晶报》广告与报纸本身以及近代上海社会的互动关系,以期从小报视野解读广告,获取对报刊广告更深更全面的理解。本文指出,《晶报》广告与报纸本身息息相关,主办者余大雄的办报阅历、风格定位、编辑理念深刻影响着《晶报》及其广告的性质、方向和宗旨。《晶报》广告的运营,除了获取经济利益,也注重裨益报纸本身,映射社会问题,注意报纸自身“改良社会”主旨的责任担负。本文还指出,在时代背景之下,《晶报》广告作品中出现和指涉的各种商业化、西潮化、科学化等元素,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变迁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述了前人关于《晶报》、上海小报、近代报刊广告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本文的思考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晶报》及其广告大观,包括《晶报》创刊的历史背景、主办人与《晶报》广告、《晶报》广告的经营三个主要方面,叙述了《晶报》能引领上海小报市场的缘由,并着重分析了主办人余大雄对广告经营的影响。本章认为,《晶报》经营广告除了具备商业理念外,也善于利用广告为报纸服务,维护《晶报》的形象、促进《晶报》的成长发展,将广告作为宣传报纸宗旨以及体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辅助工具,注重达到盈利和报纸成长的双重目的。第三章在对广告整体样貌的把控之上,对广告本身进行观察分析。报刊上的广告以报纸杂志为媒介载体进行宣传,仍然是印刷类的纸质广告形式,其呈现方式以文本和图文为主,注重视觉和语言的多元化传达。因此,广告自身的设计对广告效果和报刊整体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章将视野投射在《晶报》广告本身,着重分析报上的广告是如何进行形式和内容上的设计的,其不仅在形态上处理了广告的篇幅、字体、文案、绘画、排版等问题,也给予了广告丰富的情感表达,像插图的视觉语义、文案的内涵、商标的图案寓意、广告作品的文化水准等等。其自身的设计呈现不仅显示了我国报刊广告近代化的发展水平,也与《晶报》本身相辅相成,像广告文本中的爱国主义情绪、文明开化理念等,皆与时局紧密联系,较为体现报纸“改良社会”的衷心。第四章则在前文对《晶报》广告的深入了解上,探讨《晶报》广告与上海社会的互动关系,从广告视野探究近代上海社会思想观念的变迁。报刊广告是时代演变的印记,也是社会、地域等发展的直接反映,其蕴含的信息复杂多样且十分丰富,仅以一文的空间很难一一了解透彻。所以,本文选取《晶报》映射的上海社会的某一点切入,侧重于讨论广告视野下上海市民的思想观念的变迁。总之,《晶报》广告有其自身的特色。一方面,它充斥着无尽的物质和娱乐诱惑,透露着上海市民在日常生活上的西化、享乐、奢靡、摩登的风气,继承了小报休闲娱乐的调性。另一方面,它又受时代背景的浸染,尽力跳出小报作为消遣品的局限性,注意维护报纸本身“改良社会”的形象,带有明显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其广告自身的演化,广告话语的呈现、思想观念的嵌入等等都是上海小报业渐趋成熟的标志,也是上海社会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变迁。

丛海霞[2](2020)在《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1874至1949年的巴蜀词坛为研究对象,考察此期巴蜀词学思想、词人生态、题材内容、艺术特质、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全面展现其多元风貌及在词学史上的独特地位。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它是千年巴蜀词史发展新变的又一座高峰。巴蜀词坛曾在五代及两宋时期有着辉煌的历史。然金、元、明及清代前中期却十分薄弱,直至晚清才逐步觉醒。近百年时间内,巴蜀词坛不仅唱和活动频繁,创作数量陡然增加,而且质量上乘,出现了不少情格兼重的词史佳作。纵向比较而言,确实堪与五代两宋相提并论。其次,它是晚清民国巴蜀文学不可缺失的一章。与其他文体相比,词之“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的特质在面对不易言说的语境下,有其显着的优势。特别是抗战时期,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新诗、戏剧、小说等新文学都不免有“带着镣铐跳舞”的局限性,而词这类旧形式,因自五四以来不断被压缩的前期处境,使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私有化,反而不再受政治宣传的掣肘。遂更能深入地反映战时人民的真实生态。第三,它是中国地域词史研究的重要方阵。巴蜀地处西陲,有山奇水秀自然风光的陶冶,亦有根深蕴厚词学传统的滋育。无论在地域上,还是文化上,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天府”特色。然当下对巴蜀词坛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宏观上存在“头重脚轻”现象,即五代、两宋时期词人受到格外关注,而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词人研究则相对薄弱;其二,文献整理的不足;其三,词学批评重视不够;其四,研究方法及视角比较单一。基于此,本文采取知人论世与文学地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便于准确抽绎作家作品的特质;后者有利于作群体性现象的考察与反思。巴蜀词坛有着悠久的词学传统,晚清民国时期对此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综合来看,此期词学观念有三大特点:第一,推尊词体,强调诗词同源;第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第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在建构巴蜀词学历程中,李调元《雨村词话》是词坛浙、常二派此消彼长之间的过渡性存在,也是巴蜀词学星火相传的关键人物。姜方锬《蜀词人评传》则是巴蜀词坛由传统词话向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成果。基于以上思想理念的考察,及对创作成就和词史发展的整体观照,晚清民国巴蜀词坛大体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1874年,张之洞成功创办尊经书院,成为巴蜀文学崛起的重要转折点。书院培育了众多眼界开阔、学识渊博的人才,他们为巴蜀文化的兴盛打下扎实的基础。巴蜀词坛也开始摆脱萧条冷寂的局面,如张祥龄、胡延、朱德宝、宋育仁、周岸登等人开始活跃文坛,他们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凭借精工富艳的才情与坚韧不屈的性格,终在词坛博得一席之地。张祥龄是唯一一个串联北京、吴中两大词群并与湖湘词群交往密切的关键人物。他早期学步姜、张之醇雅,后转师二晏,终以意炼警辟、淳质闳约的独特风貌屹立于巴蜀词坛。胡延与朱德宝都是沉沦下僚的文人,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鼎革易代之际,朱德宝站到了维新阵营,试图通过变法来达到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而胡延则坚守在守旧阵营,试图以个人辛勤的付出来切实改变地方百姓的生活。二人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动荡政局下人民的复杂心声。周岸登是晚清向民国过渡的典型。早期因强调声律,一直以“二窗词客”的身份被划入梦窗一派。其实,《蜀雅》词特别重视情感抒发,整体上呈现出由哀婉凄艳到沉雄霸悍风格的转变趋势。在近百年蜀中词坛,周氏理当胜任探花之誉。第二,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锦城词社是近代巴蜀第一个词学社团,它是词坛由觉醒走向复兴的重要标志。该词社成立于四川成都,活跃于1916至1920年间,先后组织三十余次雅集活动,刊刻《春禅词社词》《花行小集》两部词集,参加人数先后达二十四人,比较着名的有赵熙、邓潜、邓鸿荃、张慎仪、江子愚、林思进等。当时四川频繁的军阀混战并未引起中国词坛其他文人的关注,而锦城词社则从文人角度客观记录了发生在身边的各种动乱,所写作品具有透视普通民众生态、补正史之缺的词史价值。赵熙是锦城词社的重要参与者,其《香宋词》不仅是袁枚性灵说的现代回响,而且真切地反映了清民异代之际遗老耆旧的复杂心声。邓潜受赵熙影响较大,他们有着相似的亡国经历和乱世处境,其词呈现出寄托幽深、孤悲沉郁的整体风貌。张慎仪和江子愚则从各自角度展示内心的不甘和挣扎,是彼时人心思变的一个缩影。第三,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众多高校及文人迁徙至此,巴蜀成为继南京、上海、京津之后,又一引领潮流的诗词重镇。首先,创作力量和数量都陡然猛增;其次,诗词社团、雅集唱和等群体性文学活动更加活跃;第三,词体社会功能显着增强;第四,描写内容由个性生活转向抗日战争;第五,词作风格由崇尚花间的独抒性灵向豪雄悲壮、沉郁顿挫等多元风貌拓展。此期巴蜀籍词人向迪琮和刘冰研成就十分突出。向词提出师法北宋、情格兼重的创作思路;刘词推崇音律,并强调以词记史。二者是认识民初梦窗风流弊和见证抗战词坛苏辛词风崛起的独特窗口。总而言之,在1874至1949年间,巴蜀经历了从词坛边缘向词坛重镇的发展演变过程。终以兼具巴蜀地域文化特色、倡导抒情的性灵本色和立体呈现当地人民复杂心声的三大特质屹立于中国词坛。

郑欣[3](2020)在《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文中研究说明晚清以降,西方各国不断扩大对中国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侵略。基督教作为西方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亦跟随着列强的坚船利炮传播至中华各地。由于来华基督教的迅速传播,以及传教士对中国人民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涉,中国各地教案与人民反洋教斗争此起彼伏。张之洞在晚清长期担任地方督抚,与近代来华基督教的接触可谓非常频繁,由此形成了自己的涉教思想与实践。通过分析张之洞地方督抚任上与基督教的交涉实践,本文将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的应变之策总结为:第一,协调保护各国官商民教。镇压会匪与反洋教运动;严禁匿名揭帖,打击谣言,捉拿造谣生事匪徒;保护商民教士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第二,审慎、持平地办理教案。查核案情,破除民教畛域之见,讯明严办民教交涉案件;秉公妥结教案,合理赔偿,理据兼备地拒绝外国领事和传教士、教民的无理索求;惩办保教不力的官员,严惩滋事民众;查阅教堂,筹办育婴,防止发生教案。第三,加强对基督教势力的合作与管理。一方面限制基督教传教士在华特权。禁止传教士借教案干涉中国内政,限制传教士在内地买地置业和设堂传教;拒绝传教士的无理要求。另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人脉和知识兴办洋务事业和举办新政。总而言之,张之洞对待基督教的思想认识以及应变政策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具有与时俱进、讲求实际的特点,发展趋势是由批判走向建设,忠君卫道的思想贯彻始终。透过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不仅可以了解张之洞在不同时期应对基督教这一外来事物的思想与实践的转变与特点,而且可以对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个人形象与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有助于理解代表的晚清上层人士、近代官绅面对外洋事物的思想转变和社会变革的心路历程,也可更好地认知张之洞与晚清政治、外交的关系。

李玲[4](2020)在《郭沫若《我的幼年》版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的幼年》自一九二九年由上海光华书局发行初版本到一九九二年《郭沫若全集》问世,文本在六十余年里经过多次修改,出现了不少的版本变迁。作为郭沫若第一部自传性散文,《我的幼年》不仅记录了郭沫若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变革。在版本变迁中,时代因素和郭沫若自我身份定位的变化对文本修改的影响皆得以体现。本文将《我的幼年》重要版本进行分类研究,为研究郭沫若《我的幼年》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本文分五个部分论述郭沫若《我的幼年》版本研究情况。绪论部分对新文学版本研究及研究方法、郭沫若散文及《我的幼年》版本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从作品独特的文体价值和史料价值论证《我的幼年》版本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一章对《我的幼年》版本谱系进行梳理,介绍各版本出版及变迁情况,将版本变迁轨迹系统化,整理因当局查禁、抗战时局影响、新时期文艺创作要求等原因作出的版本修改,得出作家思想由自由创作到紧跟政治的变化过程。第二章对建国前《我的幼年》各版本进行校对,归纳出文艺本、光华修订本、合众本的修改主要受当局查禁影响,作家书屋本的修改则为了保护统一战线,海燕本的修改源于作家对艺术的追求。建国前的版本修改轨迹,逐渐体现出作家在创作修改上将时局环境等现实因素融入文本。第三章对建国后《我的幼年》各版本进行校对,探究新时期文艺路线倡导下作家思想变化带来的文本演变。从文集本、选集本、四川选集本再到全集本的修改,更多体现了作者为符合新的语言规范和意识形态而努力做出的修改。文集本是修改数目最多、原因最复杂的版本,既体现作者思想向主流意识靠近,又体现作者对文本艺术的追求。之后出现的各版本所表现作家思想变化与文集本相差不大。结语部分是选出《我的幼年》各版本中的“善本”,以及笔者对《我的幼年》版本研究的独特价值作出评价。

郭少敏[5](2020)在《明代绛州学者辛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程朱理学至明一代,散入河东,初有薛瑄延程朱一脉,杂糅元儒刘静修、许鲁斋等,成明初河东理学之大宗。而後生活在万历崇祯年间的绦州辛全(1588-1637),凭藉着书讲学崛起河东。据地方志记载,辛全一生着述达二十八种,现存十余种,其理学思想远延程朱一脉,近承薛瑄道统,实为明末河东理学集大成者。明代中期兴起的阳明心学,引起思想界一场大变革。阳明心学虽内承朱子,但在格物求理、知行先後等命题阐述上蕴含众多对朱子的反动因数,这些因数带来一场心学拥趸与理学拥众的争论。在这场思想颉颃中,辛全坚守在理学岸边,又无法漠视心学的巨大风浪,於是他着书立说,一边质疑王阳明《传习录》之字句训诂和指责其“无善无恶”说,一边援引心学入程朱,力图化解阳明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挑战。辛全一生着有《四书说》、《衡门芹》、《经世石画》、《孝经翼》、《乐天集》等,涉及理学、文学、史学等各个领域,其理学和史学成就被同代人关注最多,例如明代学者高攀龙、冯少墟等,将其理学成就与薛瑄、吴与弼并称。辛全还致力於讲学育人,清顺康年间,山西理学家中大多为辛全门生,如洪洞范镐鼎、绦州党成、李生光、陶世征诸人。本文将从其着作入手,先作校勘笺注,再参其同代人和後学研究与评价,梳理其生平及学术源流。而後研读文本,将其置於明末社会思潮中,细究其学术特色。本文总体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绪论点明选题的研究目的、方法、现状和意义。第一章以传统编年法制作年表,将辛全一生分生平、交游、科举三个板块分列述之。第二章对辛全着作进行编纂和版本考证,例如《四书说》、《理学名臣录》、《经世石画》等,为思想研究奠定文献基础。第三章着眼辛全之思想研究,以《四书说》为研究对象透析其理学思想,以《理学名臣录》、《经世石画》为研究对象总结其史学思想,对《乐天集》进行专题研究,初探其文学、诗学、文体学等思想。下编对《四书说》进行校勘整理,订正错),对《乐天集》整理笺注,施以标点。辛全其余序跋文章、《四书说》校刊表、辛全年表一并编入附录,以供参考。

郭秋月[6](2020)在《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文中指出园林绘画由山水画而来,发展到明代由于造园活动的兴盛而形成了园林题材绘画的勃兴,尤以吴门画家为胜。吴门画派园林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成就斐然,自成一格,缘此,学术界对其学派传承、取材画风、时代风尚、意义影响等问题都颇有研究且成果丰富。吴门园林绘画既有物境的构建、情境的渲染,更有意境的营造,彰显中华传统绘画的特色。吴门园林绘画“三境”融合,正与唐代诗人王昌龄《诗格》的理论暗合。本文即以吴门园林绘画为研究客体,以王昌龄所谓“物境、情境、意境”为主要结构,探索明代吴门园林绘画的艺术风格。论文除交代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之引言与总结、升华之结语,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从园林绘画的起源、特征,到吴门园林绘画的兴起,再到吴门园林绘画的意境追求,三个层面论述了吴门园林绘画的诸多基本问题。园林绘画与园林营造密不可分,狭义上讲园林绘画起源于园林营造之后,但从广义而言,园林绘画的取景、笔法、构图等要素在更早的山水绘画中便有体现。园林绘画与山水画、界画有着密切的辩证关系,园林绘画源于山水画,却有着更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在园林绘画的发展过程中,明代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吴门画派师承有自,画风别具一格,且有着相近的园林绘画理论,形成蔚为大观的吴门园林绘画艺术群体,这一群体的代表便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这着名的“明四家”。园林绘画在明代中晚期快速发展,以至在吴门画家笔下成为中国园林绘画的巅峰并非偶然。一方面,明代中晚期私家园林建造蔚然成风,文人雅士在园林山水间闲居、雅集,以景明志。不仅如此,园林画作更为商品市场的抢手货,而在士农工商四民渐合的时代,作为文人的吴门画家自身也融入市场中,园林画作与吴门画家都受市场追捧,形成时代性的图像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山水画、园林画不断发展,至明代时吴门画家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这与传统的宫体画形成了差别,也构成了自己的特征。论文的第二、三、四章依据唐王昌龄意境说的三种类型物境、情境、意境对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艺术特征展开深入研究。第二章从园林之景入手,探析吴门画家通过对园林之景的游览、观察和园居生活,以山水画的手法,对园林之景进行取景、构图,以骨法描绘,从而表现园林绘画特有的园林山水意境。进一步揭示吴门画派对园林景色描绘表现的不同意境。以山水画统揽全局,以三远之法表现出画面的气韵生动与高远、深远、平远之境;以尚古之笔法及超然物外的写意手法形成无画之意境。从图像表现三远法的空间意象到造园选址的如画原则;从山水章法到造园经营布局的形神取舍;从山水构图的骨法用笔到造园理法技艺;对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作品的取景构图、布局经营、骨法用笔等艺术手法分析,以造园构景的手法对园中景物描绘表现出闲、静、雅、逸等不同景物之境。第三章探究吴门画家在对景物描绘时在画面中抒发表现的外感于物、内动于情、寄情于物的情感表达,对不同景物的描绘而表现的不同画面。一方面,画家在描绘闲居中的休闲雅致时,将闲居的审美融入画作中,以景明志、寄情山水。另一方面,作为雅集主要场所之一的园林,是文会、茶会等雅集活动的平台,画家以品酒煮茗等内容的刻画,寄物言志、抒发心境。无论是闲居生活还是雅集志趣,吴门画家最主要的心情之一便是归隐。正因如此,吴门园林画作中“耕隐”、“渔隐”乃至“仙隐”等人物频频出现。吴门画家以景载情,创作了悠远、朴实的画面空间,以揭示和阐明园林题材绘画表现出来的画面的象征意涵和画家的主观情愫,进而达到绘画与园林的情景交融。第四章揭示吴门园林绘画所体现的意境本质,在于画家的林泉之心——即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哲学思想、对古人卧游的审美理想的追求以及画家才情诗画意境崇尚的表现。将园林的可游可居、可观可赏、可登可步、可止可安之妙的境界表现于画面之上。本章节的研究意义在于总结出画家的心境是园林绘画意境得以生成和升华的根本,是对吴门园林绘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第五章在探论园林与园林绘画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将中西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进行比较,并在生活与循道两个层面总结吴门画家“画以载道”的人文精神,进而对吴门园林绘画的历史定位与现代性进行挖掘。相对于园林之于自然,园林绘画是以园林为题材进行的第二次艺术创造,两者有共同的审美追求,但园林绘画更具艺术张力,表现为其对空间局限的突破。在园林绘画的空间营造中,体现了画家闲居与雅集等生活风貌,更彰显了画家的精神志趣与人文情怀。明代吴门园林绘画在袭承山水画的基础上,在对物境、情境与意境的熔铸中,自成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惟如此,吴门园林绘画至今仍彰显着现代性的价值。王昌龄所谓物境、情境、意境虽然本是针对诗歌的创作而言,却是明代吴门园林绘画研究的重要锁钥。本文不仅对吴门园林绘画的物境、情境与意境进行分析探究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其历史定位与艺术价值,也在对园林绘画、吴门画派、意境营造、明代中晚期的艺术追求等具体问题探幽穷赜的基础上,推进相关问题的认知。

梁雅阁[7](2019)在《西晋大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文体特点上看,“极赋能事在于长篇”,大赋充分体现了赋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从文体功用上看,大赋“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有经世济用之能;从文体风格上看,大赋“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被称为“雅颂之亚”。故而大赋被历代的赋学研究者视为赋体的正宗。西晋不仅是大赋文学的复兴期,还是大赋发展转变的关键期。它处于大赋文学演变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赋家一方面承继了汉大赋旧有的题材与手法,另一方面革除了汉大赋的弊病,完善了大赋的艺术手法,拓展了大赋文学的艺术空间,使东汉后期趋于衰落的大赋文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为东晋、南朝大赋文学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本文将以西晋大赋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史互证、纵向比较、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全面揭示出西晋大赋在题材与艺术上的新变,并对蕴含在大赋中的文学、文献、文化价值作深入的挖掘。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梳理古今学者对西晋大赋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可以参考借鉴的学术成果以及本论题尚可努力的空间。第一章主要考察大赋的发展与西晋大赋的创作背景。首先通过对历代文献资料的梳理,从中找寻与“大赋”“小赋”相关的论述,去异存同,对大赋文学做出较为合理的界定。总体上看,大赋具有规模庞大、宏大叙事、铺陈夸饰三个方面的特点。叙志类的长篇亦当归为大赋,刘勰认为“序志”赋属于“鸿裁雅文”,周振甫以张衡《思玄赋》释“序志”便是证明。其次从赋史的角度考察西晋之前大赋文学的发展概况,将其分为两汉、三国两个阶段,结合典型作品探讨每个阶段大赋的重要题材与艺术风格。两汉大赋的题材主要有畋猎、郊祀、京都、宫殿四类;三国的大赋题材主要有都邑、战争、畋猎、宫殿四类。最后从横向的角度出发,考察西晋的时代环境、文士心态、赋作接受对大赋创作的影响。分合治乱的政局、儒学玄学的消长以及大赋接受主体的迁移都与赋家的内容抒写密切相关。第二章主要论述西晋大赋的题材类型。由于时代环境的巨大变化,西晋文士逐渐脱离经学的禁锢而使心灵趋于自由,赋家用更加开阔的艺术胸襟来感受自然、社会与人生,开拓出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大赋的题材类型。本章主要将西晋大赋的题材分为都邑宫殿、畋猎礼制、纪行叙志、天象地理、文学艺术五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各类题材作品的思想内容,对西晋的大赋作品做全面细致的解读。第三章主要探讨西晋大赋的承续与变迁。第一节从文学史的角度论述西晋大赋对汉魏大赋的继承与创新。首先从题材上看,西晋大赋既有模拟,也有开拓。西晋大赋或拟中求变,在模拟传统题材中追求创新;或化整为零,由京都大赋分解出新的大赋题材;或踵事增华,推进小赋题材向大赋拓展;或另辟蹊径,开创出新的大赋题材。其次从艺术形式上看,西晋大赋的艺术技巧不断改进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体物细腻、情景交融、用典繁巧、排比精妙等方面。最后从文体功能上看,西晋大赋既承担有颂美讽谏的功能,同时也凸显了抒发情志的功能。第二节从文体渗透的角度探讨了西晋大赋与诗歌、骈文文体的融合。一是西晋大赋吸收了诗歌的精神,赋家在创作中融入情感的因素,注重声韵和炼字;二是西晋大赋中对句比重增加且更为严整,还出现了大量的隔句对,大赋与骈文的发展趋于合流。第四章主要挖掘西晋大赋的价值。第一节为西晋大赋的文学价值。一方面西晋大赋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从内容上看,它体物缘情、真切动人,从形式上看,它繁文缛采、瑰丽多姿;另一方面西晋大赋影响巨大,不仅影响了西晋小赋、诗歌的创作,还对后世辞赋乃至整个文学史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第二节为西晋大赋的文献价值。西晋大赋全面展现了魏晋时期的帝京风貌、生动描写了礼仪制度、真实记录了地理方位。第三节为西晋大赋的文化价值。西晋大赋反映了西晋时的儒家政教、谶纬思想、社会风尚和民俗文化。

周泫岐[8](2019)在《新加坡《叻报》的中华民俗观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叻报》是新加坡创办最早、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创刊于1881年,共发行52年,被誉为“南洋第一日报”。《叻报》作为新加坡华人创办的报纸,具有鲜明的民族情感与民族意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俗观念。与中国本土报刊不同,新《叻报》所处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文化视角更为先进与辩证。在脱离中国本土的环境下,《叻报》一方面将自身看作传统文化的载体,把中国有关信仰、节日、婚丧等民俗观念传播给在地华人;同时,又积极接纳西方思想,对传统民俗中的争议内容加以规劝,力图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寻求平衡。本文以新加坡《叻报》为研究对象,以《叻报》中有关民俗观念的社论内容为研究文本,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新加坡《叻报》的中华民俗观念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将其中的中华民俗观念分为宗教信仰、礼俗观念和移风易俗观念三个部分。宗教信仰分别从儒、释、道三教和民间信仰出发,既充分肯定宗教信仰存在的必要性,又宣扬民众返归各派经典而摒弃杂说。礼俗观念主要选取婚丧礼俗和节日礼俗作为代表,通过《叻报》具体展现出的新加坡民俗生活实况,分析新加坡华人对于传统民俗观念的传承,并将中华民俗文化在当地适应性地加以改良。移风易俗观念反映出《叻报》如何处理传统习俗现象,在传统观念和现代理念之间寻求平衡,在融合西方现代思想的基础上做出改变,摒弃封建迷信,追求科学民主。通过对新加坡《叻报》的中华民俗观念研究,文章肯定了《叻报》对于中华民俗观念在新加坡的传承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叻报》创办人为代表的海外侨胞虽然所处之处远离中国大陆,仍一方面坚持着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批判和辩证地看待民俗观念的变革。新加坡在中西方文化的长期浸淫下,同时具有多种文化的色彩,通过《叻报》反映出新加坡华人在文化碰撞中的融合态度,表现出中华民俗观念的适应性进步与革新。

李雨竹[9](2019)在《戴钧衡及其《尚书》研究》文中提出《书传补商》《书传疑纂》是戴钧衡《尚书》学的代表作品,深受同时及後来学者的重视。戴钧衡在解经方法上讲究“义理”的抒发,以治诗文之法治《尚书》,这不仅反映了他解经的特点,也及时的还原了当时的政治以及生活的原景,故本文以他释读的《尚书》为研究对象,具有以小见大的意义。同时,《书传补商》《书传疑纂》作为尊主、补充、驳正蔡沈《书集传》的着作,是推动清代桐城派《尚书》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尚书》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地位。本文对《书传补商》《书传疑纂》进行了全面解读,弥补了学术界对《书传疑纂》一书研究的空白。在具体研究《书传补商》《书传疑纂》之前,梳理了关於戴钧衡生平、交游以及着述的相关情况,对现代研究中仍存在的分歧之处一一进行解析;《书传补商》《书传疑纂》的版本问题一直是研究戴钧衡《尚书》学的重要论题。关於二书的初刻时间、刊刻地点、流传情况等,从清末开始就广受关注,并在各个阶段呈现不同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对此进行了详实的论述,以期达到正本清流的目的;本文充分对戴钧衡的《尚书》学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从他承认古文二十五篇的价值,到对汉学、宋学的看法,得知戴钧衡的《尚书》学思想脉络与其创作的真实目的与意羲。本文共分为两编,上编为对《书传补商》《书传疑纂》相关研究,下编为《书传补商》的标点整理,因《书传疑纂》内容多尊主《蔡传》,阐释个人观点极少,故本文将《疑纂》中重要的内容附於论文中进行解读与分析。上编分为五章:第一部分总论戴钧衡的生平与着述;第二部分探究《书传补商》《书传疑纂》二书的版本源流与体例。分别对二书进行版本梳理以及体例方面的比较;第三部分为对二书内容的具体分析,研究其是如何尊主蔡沈《书集传》,对其补充驳正,考稽众说,诠释《尚书》,并将《书传疑纂》和《书传补商》结合起来使内容趋於完善;第四部分从《书传补商》《书传疑纂》中考察戴钧衡的学术思想,评价其《尚书》研究的贡献与影响;下编为对《书传补商》全文共计十三万余字的标点整理。《书传疑纂》为《书传补商》的“补充”之书,其思想一脉相承又有所差异,若想对戴钧衡《尚书》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结合《书传补商》与《书传疑纂》两部书,方可探求其《尚书》学思想全貌。《书传补商》《书传疑纂》未有专人整理,且《书传疑纂》在流传过程中散佚严重,现藏於上海复旦大学。因此本论文在标点整理《书传补商》的基础上,结合《书传疑纂》的内容,全面探讨戴钧衡《尚书》研究的内容、特点及其贡献影响。

贺玉洁[10](2019)在《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文中提出近世以来,凡论骈文者,大多以为骈文至明则了无足观。但明代骈文的创作与批评却有着为人所忽视的丰富性与承上启下的时代性。明代骈文的发展与吴中文学的兴起与繁荣密切相关。作为六朝文学的发祥地,吴中本就奄有六朝之文统。与文学复古运动桴鼓相应,这些学问博雅、文采绮丽的江南士子标榜六朝与骈体,开启了骈文的新纪元。本文拟采取地域文学视角对明中期以吴中为腹地的江南地区骈文做一研究。明代骈文史的建构必须依据文本的探析才能彰显其脉络与意义。本文将以文献考订为基础,努力把个案研究、历史脉络的分析与整体系统的思考相结合,通过微观的探索、宏观的统筹和条理的分梳,在文献细度与文本考证的基础上,对明中叶江南骈文做一系统、深入的探索。全文主体分上、下编,凡六章。上编梳理弘治元年至万历初年这百余年间江南的骈文书写史。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骈文创作置于风起云涌的文学复古思潮之下,侧重探讨创作主体与地域传统、时代思潮之间的多向互动,并按时序将此期骈文创作的发展分为三章:第一章为树立文统期。弘治至正德年间,以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为代表的吴中骈文作家经过内部的自我变革与主流复古思潮的论辩,在师古与自新的徘徊与蜕变中,最终确立了偏好六朝、不废秦汉的文章观,形成了骈散兼宗的文体观念与文质彬彬的创作理念。第二章为创作繁荣期与价值重理期。正德末至嘉靖中叶,江南地区普遍流行骈文创作,局面繁荣,以黄省曾、皇甫汸为代表的江南文士对骈文的审美追求,已发展为理性的自觉与创作的自信。第三章为总结新变期。嘉靖后期至万历初年,江南骈文的创作朝向纵深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总结表现为王世贞对弘、嘉以来的骈文创作进行了全面反思与批评,新变则体现在骈文创作的地域范围渐趋扩散以及骈俪技法对其他文体的渗透。下编探索辨体类文章总集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第四章以《文章辨体》、《文体明辨》为中心,力求揭示明代古学复兴前后辨体学视野下骈文的生存背景、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探讨明代骈文选本的兴起。成书于嘉靖末年的《尧山堂偶隽》、万历十五年的《词致录》可分别视为明四六选本的滥觞之作与典型之作,为万历年间江南地区骈文选本的繁荣导夫先路。第六章探究四六启文的繁荣及其社会功能。明中晚期,四六启在社会上的应用越发频繁,且在官场应酬、日常交际中扮演着不可废替的重要角色。选取《古今濡削选章》、《启隽类函》、《四六灿花》为范本加以探讨,以期从中透视出中晚明以四六启文为代表的骈文创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蕴。总之,明前期文学与文化虽然在整体上呈式微之势,但骈文书写在江南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并随着江南经济文化的复苏与六朝初唐派的兴起,发展为明代中叶的重要文学现象与江南才子的主要书写手段。江南骈文书写的繁荣引发了对骈文理论的重新董理,推动了骈文选本的编撰潮流,这些共同奠定了明清两代骈文发展的基础。

二、讲究方法,不惟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讲究方法,不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晶报》广告研究(1919-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点与局限性
第二章 《晶报》及其广告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晶报》及其广告创刊的历史背景
        一 《晶报》创办的政治环境
        二 《晶报》创办的经济环境
        三 上海报界概况
    第二节 《晶报》创办人与《晶报》广告
        一 《晶报》的办报风格
        二 《晶报》的编辑理念
        三 《晶报》的办报宗旨
    第三节 《晶报》广告的经营方式
        一 “广告刊例”的设置与优化
        二 广告启事的刊载
        三 营销报纸带动广告发展
        四 以广告维护报纸形象
    小结
第三章 《晶报》广告的设计表现
    第一节 《晶报》广告的视觉形象
        一 广告插图
        二 广告商标
        三 版面编排
    第二节 《晶报》广告的语言运用
        一 语言形式
        二 文字形式
        三 表现手法
    第三节 《晶报》广告的文化特征
        一 传统性
        二 近代性
    小结
第四章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近代上海社会变迁
    第一节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消费观
        一 崇洋
        二 追求奢侈
        三 追求“摩登”
        四 追求享乐
    第二节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教育观
        一 职业教育
        二 文化教育
    第三节 《晶报》广告视野下的健康观
        一 注重保健
        二 讲求卫生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晶报》1919-1932 年间广告抽样数据统计表
致谢

(2)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及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
    三、分期与体量
    四、现状与不足
    五、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晚清民国巴蜀词学观念与词学理论
    第一节 词学观念的传承与创新
        一、推尊词体,诗词同源
        二、谲谏批判功能的抬高与词史意识的强化
        三、寄托理念的认同与性灵思想的外化
    第二节 李调元《雨村词话》之批评实践
        一、渊源浙派,推崇醇雅
        二、强调性灵,求新尚奇
    第三节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之词学思想
        一、编选标准及编纂体例
        二、汇编、汇校、汇评之文献价值
        三、强调情境、振衰复兴的词学思想
        四、辨析源流、开辟新领域的词学史意义
    结语
第二章 晚清巴蜀词坛的觉醒(1874-1911)
    第一节 尊经书院与巴蜀词学的重振
    第二节 更洗铅华出深意:论张祥龄词
        一、词集文献梳理
        二、学步姜张,尚雅遵律
        三、转师二晏,哀婉凄艳
        四、推尊文体,以词记史
    第三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胡延与朱德宝词合论
        一、浓才艳遇谁消得:论胡延词
        二、差近茗柯、瓣香稼轩:论朱德宝词
    第四节 瘴海蛮荒倦游客:论周岸登词
        一、不拘一格与寄托遥深的词学观
        二、故国与愁怨:《蜀雅》之心灵诉求
        三、哀婉与沉雄:《蜀雅》之气格
第三章 民国前中期巴蜀词坛的复兴(1912-1936)
    第一节 锦城词社考论
    第二节 一代遗民之词心与气骨:论赵熙《香宋词》附邓潜
        一、瓣香随园主性灵
        二、遗民情怀与乱世悲歌
        三、清雅松秀与豪宕孤悲
    第三节 不甘与无奈的挣扎:张慎仪与江椿词合论
        一、“我与我周旋,宁做我”:论张慎仪词
        二、“忠恨谁能识”:论江椿词
第四章 民国后期巴蜀词坛的强盛(1937-1949)
    第一节 抗日战争与巴蜀词学的转向
    第二节 重振雅音复本色,遵格尚律述真情:论向迪琮词
        一、续集再版,重现心迹
        二、师法北宋,情格兼重
        三、沉郁深婉,朴茂重大
    第三节 几根铁骨撑天地,冷抱秋心续楚骚:论刘冰研词
        一、刘冰研着作考
        二、刘冰研生平与交游考
        三、民国战乱生态的透视与人民复杂心迹的描摹
        四、附论刘冰研散曲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巴蜀作家词学活动行年考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与时间之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法战争前的张之洞与基督教
    第一节 词臣学使时期对基督教的初步认识(1863—1881)
    第二节 巡抚晋省时期对基督教的进一步认识(1882—1884)
第二章 两广总督张之洞与基督教(1884—1889)
    第一节 中法战争期间张之洞的防患之策
    第二节 中法战争后张之洞的民教治理之策
第三章 张之洞总督湖广前后涉教实践与思想(1889—1907)
    第一节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的张之洞与基督教之交涉
    第三节 分析
第四章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思想认识与应变方法评析
    第一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第二节 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态度与应变方法的两次转变
    第三节 张之洞涉教事务之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与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4)郭沫若《我的幼年》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郭沫若传记散文研究综述
    第二节 《我的幼年》版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章 《我的幼年》的写作及版本谱系
第二章 《我的幼年》建国前的版本修改及原因
    第一节 文艺本、光华修订本、合众本的修改
        一 文艺本的修改
        二 光华修订本的修改
        三 合众本的修改
    第二节 作家书屋本的修改
        一 字词的增删改动
        二 词语同义转换
        三 句段修改
        四 时间、数字的修改
    第三节 海燕本的修改
        一 字词增删
        二 词语同义转换
        三 句段修改
        四 人称代词的修改
第三章 《我的幼年》建国后的版本修改及原因
    第一节 文集本的修改
        一 删减字词
        二 增改或调整字词
        三 句子修改
        四 细节补充
        五 人物、数字、时间的修改
        六 增加人物形象和场面描写
        七 词语同义转换
    第二节 选集本的修改
    第三节 四川选集本的修改
    第四节 全集本的修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我的幼年》汇校

(5)明代绛州学者辛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辛全生平与交游考
        第一节 明万历、崇祯年间学术思潮冲突与士人心态
        第二节 辛全生平考
        第三节 辛全求学交游考
        一、求学交游
        二、科举仕宦
    第二章 辛全着作考述
        第一节 《四书说》编纂与版本
        第二节 《乐天集》编纂与版本
        第三节 《理学名臣录》编纂与版本
        第四节 《经世石画》、《衡门芹》编纂与版本
        第五节 其余着作版本线索
    第三章 辛全学术思想研究
        第一节 理学思想
        一、《四书说》体例与思想
        二、理气论:理气同一与理一分殊
        三、心性论:性乃心体与拾掇心神
        四、工夫论:奉持一敬与矫欲成圣
        五、辛全的四书思想
        第二节 政史思想
        一、《理学名臣录》中学术史思想探析
        二、《经世石画》中政治思想探析
        第三节 文学思想
        一、辛全诗歌创作概况
        二、辛全诗歌的内容分类分析
        三、辛全诗歌的章法句法诗序
        四、辛全诗歌理论与审美探析
        五、辛全其他文体理念与创作
下编 《乐天集》笺注
参考文献
附录A 山右点校本《四书说》指瑕
附录B 辛全年表
附录C 辛全序跋书信等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吴门画派的相关研究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研究
        (三)园林题材绘画的相关研究
        (四)园林与绘画中“意境”美学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园林绘画之意境的发起——重思吴门画派园林绘画
    一、传统园林绘画的发展轮廓与艺术轨则
        (一)园林绘画的源流
        (二)园林绘画与山水画、界画的关系辩证
        (三)传统园林绘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征
    二、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兴起及其艺术动向
        (一)师承与渊源:吴门园林绘画人物及流派论
        (二)造园、雅集与图像需求:吴门园林绘画与中晚明社会风尚
        (三)超越再现:吴门园林绘画的艺术史考察
    三、“意境”:吴门画派园林绘画的艺术追求
        (一)中国绘画之意境的发展
        (二)吴门画家的“意境”论及艺术实践
        (三)物境、情境与意境:吴门园林绘画的造境方式
    小结
第二章 观物、取景与造境: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物境”
    一、观物取象——闲、静、雅、逸之境
        (一)观物之法,以景造境
        (二)山水比德、寄物言志
    二、取景构图——远与意境
        (一)气韵生动,意在笔先
        (二)三远之法,远与意境
    三、骨法造境——境生于象外
        (一)崇古意拙之骨法
        (二)粗细兼备
        (三)精细工雅
    小结
第三章 闲居、栖隐与雅集: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情境”
    一、文人生活闲居——情景交融
        (一)吴门文人的闲居之适
        (二)休闲活动的审美化
    二、文人雅集——风雅之趣
        (一)文会燕集
        (二)雅集活动
    三、文人栖隐——超世脱俗
        (一)耕隐——简朴雅致之美
        (二)渔隐——自由飘逸之趣
        (三)仙隐——空灵悠远之境
    小结
第四章 超越与有我: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意境”
    一、林泉心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自然之境
        (二)禅意之境
        (三)有我之境
    二、诗画意境的融合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以诗境求画境
    三、澄怀观道之卧游的审美理想
        (一)平和之境
        (二)求真之境
        (三)可居可游之境
    小结
第五章 生存与审美:吴门画派园林绘画之审美内涵
    一、园林绘画与园林之间的关系
        (一)园林绘画与园林的审美同构
        (二)园林绘画对园林意境的升华
    二、园林绘画表现的时空特征
        (一)园林绘画有无虚实的空间性
        (二)中西园林绘画的空间观念比较
    三、吴门园林绘画美学的精神内涵:文人、文心的雅合
        (一)园林绘画的生活意识:寄情
        (二)园林绘画的道画合一:载道、畅神
    四、吴门园林绘画的现代意义
        (一)吴门园林绘画对现代艺术创作的影响与润泽
        (二)“新吴门画派”与园林绘画的新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7)西晋大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起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大赋的发展与西晋大赋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大赋义界之厘定
        一、古人对于大赋特点的认知
        二、现代学者有关大赋文体的论说
        三、大赋的界定及西晋大赋存世情况
    第二节 西晋之前大赋文学的发展
        一、两汉时期
        二、三国时期
    第三节 西晋大赋的现实创作背景
        一、时代环境
        二、士人心态
        三、赋作接受
第二章 西晋大赋的题材类型
    第一节 都邑宫殿
        一、赞美家国的京城都邑赋
        二、颂今伤古的宫殿台阁赋
    第二节 畋猎礼制
        一、描写士人游猎的畋猎赋
        二、记叙盛典节庆的礼制赋
    第三节 纪行叙志
        一、颂圣颂美的军旅纪行赋
        二、深沉厚重的咏史纪行赋
        三、阐发幽思类的叙志赋
        四、政治讽喻类的叙志赋
    第四节 天象地理
        一、囊括万物的天象赋
        二、气势雄壮的江海赋
    第五节 文学艺术
        一、别出心裁的论文赋
        二、寓教于“乐”的音乐赋
第三章 西晋大赋的承续与变迁
    第一节 西晋大赋对汉魏大赋的继承与创新
        一、大赋题材的模拟与拓展
        二、文学技巧的改进与完善
        三、文体功能的延承与扩充
    第二节 西晋大赋与其他文体的融合
        一、对诗歌精神的吸收
        二、与骈文发展的合流
第四章 西晋大赋的价值
    第一节 西晋大赋的文学价值
        一、文学审美价值的认定
        二、西晋大赋的文学影响
    第二节 西晋大赋的文献价值
        一、帝京风貌的全面展示
        二、礼仪制度的生动描写
        三、历史地理的真实记录
    第三节 西晋大赋的文化价值
        一、儒家政教
        二、谶纬神学
        三、社会风尚
        四、民俗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西晋大赋统计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新加坡《叻报》的中华民俗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叻报》的民俗观念概况
    一 《叻报》的概况
        (一)创办和发行
        (二)版面与内容
        (三)阅读受众
    二 《叻报》涉及的民俗观念
        (一)民俗观念的来源
        (二)民俗观念的分类
        (三)民俗观念的特点
    三 《叻报》的文化贡献与影响
第二章 《叻报》的宗教观念
    一 尊孔敬儒
    二 评佛论道
        (一)佛教思想
        (二)道教思想
    三 信鬼好神
第三章 《叻报》的礼俗观念
    一 人生礼俗观念
        (一)丧葬习俗
        (二)婚姻风俗
    二 节日礼俗观念
        (一)春节
        (二)元宵节
        (三)清明节
        (四)端午节
        (五)中元节
第四章 《叻报》的移风易俗观念
    一 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自由
        (一)剃发留辫
        (二)行跪拜礼
    二 反对愚昧落后,倡导科学进步
        (一)术数命理
        (二)缠足束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叻报》中有关民俗的社论统计表
致谢

(9)戴钧衡及其《尚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
    第一章 戴钧衡生平及着述
        第一节 戴鈎衡生平
        第二节 戴鈎衡着述
    第二章 戴钧衡《书传补商》《书传疑纂》的版本与体例
        第一节 戴鈎衡《书传补商》《书传疑纂》的版本源流
        一、《书傅补商》版本与流传情况
        二、戴鈎衡《书传疑纂》版本与流传情况
        第二节 戴钧衡《书传补商》《书传疑纂》的体例
        一、《补商》《疑纂》编撰体例
        二、《补商》《疑纂》体例之比较
    第三章 《书传补商》《书传疑纂》内容研究
        第一节 对《蔡传》的尊主、补充与驳正
        第二节 义理、考据、词章的综合运用
        第三节《补商》《疑纂》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戴氏咸丰五年刻本《补商》之讹误与避讳情况
        二、清抄本《疑纂》之讹误与避讳情况
        三、“致辟与避位”说、“居东与东都”说、“(?)鴞”说
        第四节《补商》《疑纂》引用书目情况
    第四章 戴钧衡的《尚书》学思想及其影响
        第一节 戴钧衡《尚书》学思想
        一、对伪古文《尚书》及伪《孔传》的态度
        二、对汉学、宋学之看法
        第二节 戴钧衡《书传补商》《书传疑纂》的价值与影响
结语
下编
    《书传补商》标点整理
        序
        原书凡例
        卷一盘庚上
        卷二盘庚中
        卷三盘庚下
        卷四微子
        卷五金滕
        卷六大诰
        卷七康诰
        卷八酒诰
        卷九梓材
        卷十召诰
        卷十一洛诰
        卷十二多士
        卷十三君奭
        卷十四多方
        卷十五立政
        卷十六顾命
        卷十七吕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基础及现状
    二、研究范围之界定
    三、研究思路及要点
上编:古学复兴与江南骈文
    第一章 弘正时期骈文创作的再兴
        第一节 古学复兴与骈文创作的发轫
        第二节 出经入史才笔纵放:祝允明
        第三节 奇思丽藻得古入化:唐寅
        第四节 藻辞立骨彬彬质文:徐祯卿
    第二章 正德末至嘉靖初骈文的新变与价值重理
        第一节 兼容并包推尊六朝
        第二节 不复古文安复古道:黄省曾
        第三节 操笔纵横名家本朝:皇甫汸
    第三章 嘉靖后期至万历初骈文的发展与争鸣
        第一节 金陵文坛的六朝文风
        第二节 天生“畸”人,至情本性:徐渭
        第三节 王世贞的六朝文观及其创作实践
        第四节 骈文创作的流风余韵
    本编结论
下编:辨体着作与四六选本中的骈文批评
    第四章 辨体着作与骈文批评
        第一节 《文章辨体》中的骈文批评
        第二节 《文体明辨》中的骈文批评
    第五章 明四六选本的发端与发展
        第一节 宋四六话的承变之作:《尧山堂偶隽》
        第二节 明四六选本的肇兴之作:《词致录》
    第六章 明人选明四六启
        第一节 启:中晚明四六创作的重要文体
        第二节 重日用参考:《古今濡削选章》与《启隽类函》
        第三节 重娱情悦性:《四六灿花》
    本编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黄省曾文献系年
    附录二
        明代主要骈文作家略表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讲究方法,不惟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晶报》广告研究(1919-1932)[D]. 石申琴.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晚清民国巴蜀词坛研究[D]. 丛海霞. 吉林大学, 2020(01)
  • [3]张之洞对来华基督教之认识与应变研究(1882-1909)[D]. 郑欣. 暨南大学, 2020(04)
  • [4]郭沫若《我的幼年》版本研究[D]. 李玲. 广西大学, 2020(07)
  • [5]明代绛州学者辛全研究[D]. 郭少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明代吴门画派园林题材绘画意境研究[D]. 郭秋月.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西晋大赋研究[D]. 梁雅阁. 河南大学, 2019(01)
  • [8]新加坡《叻报》的中华民俗观念研究[D]. 周泫岐. 河南大学, 2019(01)
  • [9]戴钧衡及其《尚书》研究[D]. 李雨竹.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明中叶江南骈文研究[D]. 贺玉洁. 西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注意方法,而不是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