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莉[1](2020)在《不同冬种模式下作物生产力、土壤特性及能流物流数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播种面积占我国作物总面积的29.1%,产量占中国粮食总产的43.7%。稻米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主食。水稻的生产将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目前贵州省水稻种植主要以单季水稻连作为主,存在稻田冬闲面积大、复种指数低,长期的连作制度加上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品的过量使用,容易导致土壤养分失去平衡,土壤酶活性降低、稻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造成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稻田复种轮作能够维持地力、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对减轻连作障碍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其不仅可提高作物产量,还可提高农田利用率,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使得作物之间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是农业生产中养地与用地结合,且可有效推广运用的耕作栽培措施。为此,本研究通过长期定点试验,在稻田复种轮作的条件下,设计了冬闲、油菜、蔬菜、马铃薯、紫云英5种冬种模式,以期了解不同冬种模式下作物的生产力、土壤特性及能流物流的变化,探索高效、高产的种植模式,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贵州发展循环农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作物生产力方面,不同冬种模式能提高系统生产力。(1)不同冬种作物的后茬水稻实际产量均高于冬闲田,产量表现为C>E>D>B>A,增幅为3.71%8.48%,其中冬种蔬菜和绿肥的后茬水稻实际产量较冬闲田分别增加8.48%、7.6%;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不同冬种模式对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着差异;冬种作物对后茬水稻每穗总粒数显着高于冬闲处理,增幅为6.23%9.23%,以冬种蔬菜的每穗总粒数最高,增幅为9.23%。(2)不同冬季作物生物量差异较大,表现为油菜>马铃薯>杂草>蔬菜>紫云英,经济产量表现为油菜>马铃薯>蔬菜,而收获系数表现为蔬菜>马铃薯>油菜。综合来看,冬种作物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及经济产量,而且增加了秸秆还田量,减少冬季杂草的生长、提高农田的利用率、改善土壤肥力,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在本试验五种冬种模式中,以蔬菜-水稻冬种模式水稻产量表现较好。2.在土壤特性方面,不同冬种模式对不同耕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不同。除绿肥-水稻模式外,其它模式的耕层容重之间均无显着差异;油菜-水稻和蔬菜-水稻模式有利于提高耕层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不同冬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和全磷无显着性差异;冬种作物在0-21cm的土壤全钾和速效磷高于冬闲田,以蔬菜-水稻效果最好;油菜-水稻和蔬菜-水稻模式在0-21cm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油菜-水稻在14-21cm的土壤全氮最低。不同冬种模式下土壤脲酶无显着性差异;对0-21cm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均高于冬闲处理,增幅分别为0.58%0.75%,0.4%23.81%,其中以油菜-水稻在0-21cm的土壤转化酶表现最好,增幅为23.81%。3.在能量流动方面,系统外投入的能量主要以无机能的投入为主,占到总投入的88.03%95.28%,燃油和农机具占了约无机能的一半,表示该地区的机械化相对较高。对于系统能量输出,冬种油菜的系统产出总能量最高,达到456.92×109 J·hm-2,其次是冬种马铃薯,为327.48×109 J·hm-2。通过对系统产投比和还田/总产出的分析,虽处理B的产投比较低,为2.64,但是还田/总产出最高,达0.292,表明能量的循环利用率较高。4.在物质循环方面,不同冬种模式的N、P、K输入、输出及归还量各不相同。各处理N、P、K的投入主要以化肥为主。冬种作物的N、P、K输出量,以冬种马铃薯的N、K输出量最高,分别为413.62 g·hm-2和629.37 g·hm-2,以冬种油菜的P输出量最高,达162.39 g·hm-2;而冬种紫云英的N、P、K输出量均最低。对于N、P、K的归还,以处理A归还的N最高,处理B归还P、K的最多。对于N、P、K系统输出/输入的产投比,除冬种马铃薯的N大于1,不同冬种模式下系统N、P输入均大于系统N、P的输出,系统N素、P素均呈盈余状态,有利于土壤N素、P素的良性循环;而对于不同冬种模式下系统K的输出/输入的产投比大于1,表示各处理之间K的K输出大于输入,系统K素存在严重亏损,需施入更多的钾肥平衡土壤的K素。
周宇[2](2020)在《南疆设施黄瓜黄沙炉渣栽培基质筛选及水肥耦合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的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新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新疆南疆由于土质盐碱含量较高和设施中次生盐渍化严重,大部分设施中采取基质栽培,但栽培中所用的基质,大多来自中国南方,且价格昂贵,极大的限制了新疆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节本增效为原则,采用新疆资源丰富的黄沙和炉渣作为栽培基质,以黄瓜“新泰密刺”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配比处理,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和黄瓜生长状况,通过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对比,筛选出适合南疆设施黄瓜种植的最佳基质配比;并以此配方作为栽培基质,进一步探讨了水肥耦合处理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基质持水孔隙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7>T6>T5>T4>T3>T2>T1,孔隙度大小随着黄沙在基质中的比例而变化。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的pH值呈现偏碱的状态。由T1和T7可以发现,基质中的N、P、K绝大部分是来自于炉渣。基质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随着炉渣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2)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中的黄瓜植株生长速率均为“快—慢—快”的规律,符合植株生长“S”型的规律。本研究中T3的叶绿素含量最高;T5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T3无显着差异且显着高于其他处理。(3)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栽培黄瓜叶片的气体交换参数变化不同,T1的净光合速率(Pn=17.40μmol/㎡·s)显着高于其他处理,T6的气孔导度(Gs=0.93 mol/㎡·s)、胞间CO2浓度(Ci=346.95μmol/mol)和蒸腾速率(Tr=10.62 mmol/㎡·s)显着高于其他处理,其中T2(WUE=2.21 mmol/mol)的水分利用率最高。(4)本研究中T5的前期产量(1125.62 kg/667m2)最高。T6的总产量最高(2690.36 kg/667m2)。T7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高,T3可溶性糖含量最高,T6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通过综合评价得出T5,即黄沙∶炉渣为5∶4表现最好。(5)水肥耦合条件下,90%Ep(Evaporation)的水平下,有助于植株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的增长。75%Ep(Evaporation)的水分和较低的施肥量可以增加黄瓜植株的光合能力。65%Ep(Evaporation)水分供给处理组合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115%Ep(Evaporation)水平的水分供给下,降低氮肥和磷肥的施入,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6)在75%Ep(Evaporation)的水分供应下,较低的氮肥和磷肥,再施以较高的钾肥或者较高的氮肥和钾肥,再施以较低的磷肥可以有效增加黄瓜的单果重。在90%Ep(Evaporation)的水分、中等氮肥和磷肥下,再施以高的钾肥,此时的黄瓜产量处在较高水平。最后对黄瓜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黄瓜产量和品质最优的组合是处理组合16,即90%Ep(Evaporation)和N 540 kg/hm2+P2O5 270 kg/hm2+K2O 1043 kg/hm2。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王亚麒[4](2017)在《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杨梅、蔬菜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持续和大量的施用化肥、不科学规范的耕作措施和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导致农耕土壤养分不平衡,保水保肥及透气性能的降低加剧了土壤物理性能恶化,农田质量持续降低,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而我国烟草产量巨大居世界首位,烟草种植与其产品加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财政收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烟草种植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烟末(梗),其本身含有大量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易于集中处理、成本低等特点,极适合作为优质有机肥源。且尚未处理的烟草废弃物被随意抛弃在田间,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因此进行废弃烟末(梗)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对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耕土壤质量、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循环农业很有必要。本试验采用烟草公司腐熟的废弃烟末(梗)有机肥,设置4种施肥处理,分别是空白对照(CK)、化肥处理(CF)、烟末有机肥处理(TOF)、化肥配施烟末有机肥(CF+TOF)处理。研究了烟末(梗)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活性及玉米、杨梅、花椰菜和辣椒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末(梗)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与普通商品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类似。在施用CF+TOF处理的土壤中,四种作物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与作物在果熟期大量的养分需求相呼应,有益于满足作物形成果实的养分需要。2.与CK和CF处理相比,CF+TOF和TOF处理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说明烟末(梗)有机肥能改善土壤水分、养分的供应状况,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加微生物数量,从而加快了土壤碳、氮等元素的循环过程和土壤矿物质的矿化过程。3.施用CF+TOF和TOF还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益于土壤有机质循环、氮磷养分转化和活性氧消除。在废弃烟末(梗)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条件下,随着玉米、花椰菜与辣椒生长发育,土壤养分含量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从而使土壤酶活性提高。4.施用CF+TOF后,玉米籽粒产量、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分别比CF提高10.11%、13.94%和13.75%;花椰菜的产量、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分别比CF提高15.57%、24.55%和23.51%;辣椒的产量、维生素C和硝酸盐分别比CF提高14.04%、38.36%和13.76%;杨梅的产量和维生素C分别比CF提高5.45%和4.77%,表明烟末(梗)有机肥可以有效增产并有效提高农作物果实营养价值。因此,由于腐熟废弃的烟末(梗)具有高肥效高利用率、便于收集和购买成本低廉等优点,可成为优质有机肥源,化肥配施烟末(梗)有机肥能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加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加速催化土壤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和土壤养分循环,提高玉米、杨梅、花椰菜与辣椒的产量品质。在国家推崇绿色可持续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大力控烟政策和农田大量缺乏有机肥原料的情况下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安邦,倪田[5](2002)在《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文中研究说明 1 大豆。用1份硫酸锌兑300~500份水,在大豆分枝期和开花结荚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洒,每667m2可增产35kg左右。注意要在晴朗无风的早晨或下午喷洒,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大豆吸收。 2 蚕豆。对蚕豆喷硼有显着的增产效果。一般在苗期和蕾、花期进行,喷施浓度为0.3%左右。先将硼砂放进5kg的50~60℃的热水中,使其充分溶解,配成母液,然后加水50kg喷雾。喷时应选晴天,无风
倪田[6](2000)在《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文中研究说明 1.大豆用1份硫酸锌兑300~500份水,在大豆分枝期和开花结荚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洒,每667平方米可增产35公斤左右。注意要在睛朗无风的早晨或下午喷洒,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大豆吸收。2.蚕豆对蚕豆喷硼有显着的增产效果。一般在苗期和蕾、花期进行,喷施浓度为0.3%左右。先将硼砂放进5公斤50~60℃的热水中,使其充分溶解,配成母液,然后加水50公斤喷
李炳明[7](1998)在《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文中提出1.大豆 用1份硫酸锌对300~500份水,在大豆分枝期和开花结荚期分别进行叶面喷洒,每667平方米可增产35公斤左右.注意要在晴朗无风的早晨或下午喷洒,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大豆吸收.2.蚕豆 对蚕豆喷硼有显着的增产效果.一般在苗期和蕾、花期进行,喷施浓度为0.3%左右.先将硼砂放进5公斤50~60℃的热水中,使其充分溶解,配成母液,然后加水50公斤喷雾.喷时应选晴天,
安健[8](1999)在《介绍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文中指出 番茄番茄压条栽培能增产,温室、大棚番茄效果尤其明显。方法是:在植株封顶结果盛期过后,留下主枝基底部生出来的侧枝,长到23—26厘米高时摘掉三分之二高度的叶子,使其弯向地面,用土压条固定,顶端露出2—3个小叶,一畦里的侧枝全部固定后浇一次水,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土压部位就会滋生出强大的根系。当番茄
李海艳[9](2019)在《大白菜遗传转化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在农作物领域中属于常见的经济型农产品,尤其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地区被大面积耕种。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和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不断地应用于大白菜育种过程中,加快了大白菜育种进程,同时改良了大白菜性状,为大白菜遗传育种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研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并将CRISPR/Cas9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大白菜基因编辑。(1)试验材料选择大白菜‘C-24’自交系,构建大白菜孤基因BraA1000785超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筛选农杆菌感受态、农杆菌菌液浓度、乙酰丁香酮浓度(AS)、外植体侵染时间和超声辅助处理等影响因素。由此建立了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转化体系如下:农杆菌感受态:GV3101,菌液OD600=0.5,侵染培养基(DM)添加AS浓度为20 mg·L-1,外植体菌液侵染过程15 min且无需超声处理,共培养培养基(MC)添加AS浓度为20 mg·L-1(共培养暗处理48h),外植体在筛选培养基(MS)中诱导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分化。获得的抗性苗首先利用潮霉素引物进行PCR检测,再通过GUS染色进一步鉴定,确定目的片段已成功导入大白菜‘C-24’基因组中,阳性株系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BraA1000785基因在大白菜叶片中的表达水平。最终该体系经重复试验验证,平均转化效率为10.83%。(2)本研究在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大白菜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以大白菜孤基因BraSca000221为靶基因,在T0代抗性植株中基因编辑效率为72%,均为杂合突变体。T0代株系经自交获得28株T1代突变体,其中纯合编辑植株占35.7%,杂合编辑植株占64.3%。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可以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大白菜基因组进行单靶点编辑。
王曦光[10](2014)在《农技推广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农技推广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跟不上农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农技员在推广服务时缺少有效的信息工具和技术手段。本文以知识服务为理论基础,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层农技员和农户设计一套可以实时提供准确农业知识资源的知识服务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平台中进行实践验证。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地探索和研究:一、在分析农业知识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框架型和粗糙集相结合的混合方式对农技知识进行表达,并收集大量农业相关的科技资料和信息形成一套较完备农业领域知识库。农业知识库分类清晰,准确可靠,可用度高,专业性强并易于管理,可以让农技推广人员对所需要的知识进行查询和使用,并为后续科研和农技信息化工作提供基础数据。二、实现农技推广工作中知识经验的挖掘和管理,为农技服务人员提供参考并提高农技推广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增加农业知识的创新和复用。利用农技电子处方模块,对现有的农技工作中的记录和相关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推理机制和挖掘算法进行知识关联和提炼,将农技员和专家在推广工作中的隐性知识通过系统表达出来,实现知识内容的创新和隐性知识显性化,不断地将新的知识元补充到知识库中形成动态知识库。三、通过知识推荐模块设计和推荐算法研究,把最适合的农技知识内容推荐给平台的用户。首先对用户的基本信息和操作日志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形成用户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兴趣标签,通过推荐算法和知识内容的标签进行比对,并最终确定用户的知识内容推荐集合,并在移动手机端进行展现,解决当前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技能匮乏,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四、从农技员的知识内容需求和服务模式的分析入手,针对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知识表达-知识库构建-知识推荐服务为设计思路,在农技信息化平台中对农技知识服务相关模块进行系统实现。最后以系统的运行和示范区试用的实际效果作为依据,对整个知识服务的研究进行总结。本文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农业技术知识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重点讨论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各类问题和知识服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以及具体的实现方式,并对农技知识服务系统和相关技术进行了实践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了适合我国基层农技推广的农业技术知识服务系统服务机制和关键技术,为我国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开拓思路积累经验,对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有益的补充。
二、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冬种模式下作物生产力、土壤特性及能流物流数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冬种模式下作物生产力的研究 |
1.2.2 不同冬种模式对土壤特性的研究进展 |
1.2.3 不同冬种模式下能流物流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田间试验设计 |
2.3.2 田间管理措施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作物产量的测定 |
2.4.2 植株全NPK的测定 |
2.4.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4.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2.4.5 能量流动及物质循环 |
2.4.6 各处理物质、劳力等的投入 |
2.5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不同冬种模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1 水稻产量 |
3.1.2 水稻产量构成 |
3.2 不同冬种模式对冬季作物生物量及经济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冬种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
3.3.1 容重 |
3.3.2 土壤总孔隙度 |
3.3.3 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 |
3.3.4 土壤通气孔隙度 |
3.4 不同冬种模式对稻田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
3.4.1 土壤pH值 |
3.4.2 土壤有机质 |
3.4.3 土壤全氮 |
3.4.4 土壤全磷 |
3.4.5 土壤全钾 |
3.4.6 土壤碱解氮 |
3.4.7 土壤速效磷 |
3.4.8 土壤速效钾 |
3.5 不同冬种模式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6 不同冬种模式对能流物流特征的影响 |
3.6.1 不同冬种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能流特征的研究 |
3.6.2 不同冬种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物流特征的研究 |
4 讨论与结论 |
4.1 不同冬种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 不同冬种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
4.3 不同冬种模式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
4.4 不同冬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5 不同冬种模式对能流物流特征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南疆设施黄瓜黄沙炉渣栽培基质筛选及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沙炉渣使用现状 |
1.2.2 基质栽培研究现状 |
1.2.3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场地与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对基质的理化性质和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 |
3.1.1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的物理性质比较 |
3.1.2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的化学性质比较 |
3.1.3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的金属离子含量比较 |
3.2 不同黄沙炉渣基质配比对黄瓜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2.1 不同黄沙炉渣基质配比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对黄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3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对黄瓜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3.2.4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2.5 不同黄沙炉渣配比基质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
3.3 水肥耦合对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3.3.1 黄瓜生育期内温室中的蒸发量 |
3.3.2 水肥耦合对黄瓜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3 水肥耦合对黄瓜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3.3.4 水肥耦合下各处理组合黄瓜叶片荧光特性比较 |
3.3.5 水肥耦合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6 水肥耦合下各处理组合黄瓜叶片保护酶比较 |
3.3.7 水肥耦合对黄瓜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综合评价 |
第4章 讨论 |
4.1 黄沙炉渣不同配比基质理化性质及金属物质含量的比较 |
4.2 不同配比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3 水肥耦合对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杨梅、蔬菜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1.1.1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1.2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
1.2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2.1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1.3 有机肥资源及利用 |
1.3.1 有机肥的种类 |
1.3.2 有机肥源及利用 |
1.3.3 烟草废弃物及利用 |
1.3.4 烟末(梗)有机肥的养分特征 |
1.3.5 烟末(梗)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3章 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3.1.3 样品采集 |
3.1.4 项目测定及方法 |
3.1.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2 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3.2.3 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4 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2.5 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烟末(梗)有机肥对杨梅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4.1.3 样品采集 |
4.1.4 项目测定及方法 |
4.1.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烟末(梗)有机肥对杨梅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2 烟末(梗)有机肥对杨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4.2.3 烟末(梗)有机肥对杨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4 烟末(梗)有机肥对杨梅产量的影响 |
4.2.5 烟末(梗)有机肥对杨梅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5章 烟末(梗)有机肥对花椰菜与辣椒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与材料 |
5.1.3 样品采集 |
5.1.4 项目测定及方法 |
5.1.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烟末(梗)有机肥对花椰菜与辣椒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2 烟末(梗)有机肥对花椰菜与辣椒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5.2.3 烟末(梗)有机肥对花椰菜和辣椒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4 烟末(梗)有机肥对花椰菜与辣椒产量的影响 |
5.2.5 烟末(梗)有机肥对花椰菜与辣椒品质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烟末(梗)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6.2 烟末(梗)有机肥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
6.3 烟末(梗)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4 烟末(梗)有机肥对植株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6.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发表论文 |
参研课题 |
参研论文 |
(9)大白菜遗传转化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 |
1.1.1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2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
1.2 芸薹属植物离体培养的研究 |
1.2.1 芸薹属植物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2 芸薹属植物离体再生的影响因素 |
1.3 农杆菌介导芸薹属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 |
1.3.1 农杆菌介导法的转化机理 |
1.3.2 影响农杆菌介导芸薹属作物遗传转化的因素 |
1.4 基因组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
1.4.1 CRISPR/Cas系统的发现与结构 |
1.4.2 CRISPR/Cas9的作用机理 |
1.4.3 CRISPR/Cas9系统在植物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BraA1000785基因克隆 |
2.1.3 BraA1000785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4 大肠杆菌的制备 |
2.1.5 农杆菌的制备 |
2.1.6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流程 |
2.1.7 影响大白菜遗传转化的因素及统计分析 |
2.1.8 大白菜转基因植株的检测方法 |
2.1.9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重复性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BraA1000785基因序列分析 |
2.2.2 BraA1000785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3 农杆菌阳性克隆鉴定 |
2.2.4 农杆菌菌株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5 农杆菌菌液浓度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6 乙酰丁香酮浓度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7 外植体侵染时间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8 超声辅助处理对大白菜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9 大白菜转基因植株的验证 |
2.2.10 大白菜遗传转化体系的稳定性 |
2.3 讨论 |
2.3.1 农杆菌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2.3.2 酚类物质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2.3.3 超声辅助处理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2.3.4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大白菜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菌种及载体 |
3.1.3 BraSca00022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获得 |
3.1.4 gRNA的设计 |
3.1.5 CRISPR/Cas9载体的构建 |
3.1.6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3.1.7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BraSca000221序列分析 |
3.2.2 BraSca000221基因的靶点gRNA |
3.2.3 T0代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3.2.4 CRISPR/Cas9编辑效果检测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技推广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知识服务研究综述 |
2.1 知识服务起源 |
2.2 知识服务特征 |
2.3 国内外知识服务研究进展 |
2.3.1 研究进程 |
2.3.2 研究内容 |
2.3.3 国外知识服务研究进展 |
2.3.4 国内知识服务研究进展 |
2.4 知识服务模式 |
2.5 知识服务框架和系统的应用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技知识服务模式研究与探索 |
3.1 知识的概念与内涵 |
3.2 知识的分类 |
3.3 知识的学习共享与运用 |
3.3.1 知识学习 |
3.3.2 知识共享 |
3.4 农技推广服务研究 |
3.4.1 知识服务的用户构成 |
3.4.2 农技知识特点 |
3.4.3 农技推广服务的模式及问题求解方法 |
3.4.4 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
3.5 农技知识服务的需求与模式研究 |
3.5.1 相关政策 |
3.5.2 农技推广知识服务需求 |
3.5.3 现有信息服务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 |
3.5.4 农技推广知识服务平台的目标和迫切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技知识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
4.1 知识库的构建 |
4.1.1 农业知识库设计 |
4.1.2 知识库相关表项设计 |
4.1.3 知识库内容的建设 |
4.1.4 知识表示 |
4.2 知识挖掘和融合 |
4.2.1 粗糙集理论介绍 |
4.2.2 知识约简 |
4.2.3 知识挖掘模块 |
4.2.4 动态知识库建设 |
4.3 知识推荐服务 |
4.3.1 知识推荐技术 |
4.3.2 用户知识兴趣点 |
4.3.3 知识推荐模型设计 |
4.3.4 知识推荐模型架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识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项目概述 |
5.1.1 系统实现目标 |
5.1.2 系统设计思想和原则 |
5.1.3 与现有项目的关系 |
5.2 系统整体设计 |
5.2.1 功能模块划分 |
5.2.2 系统总体数据流程 |
5.3 知识服务系统结构设计 |
5.3.1 系统的功能设计 |
5.4 系统的运行效果和测试 |
5.4.1 项目运行概述 |
5.4.2 平台示范应用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冬种模式下作物生产力、土壤特性及能流物流数量特征研究[D]. 王玲莉. 贵州大学, 2020(01)
- [2]南疆设施黄瓜黄沙炉渣栽培基质筛选及水肥耦合效应研究[D]. 周宇. 塔里木大学, 2020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烟末(梗)有机肥对玉米、杨梅、蔬菜产质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 王亚麒. 西南大学, 2017(02)
- [5]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J]. 安邦,倪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2(11)
- [6]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J]. 倪田. 科技信息, 2000(01)
- [7]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J]. 李炳明.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 1998(08)
- [8]介绍几种蔬菜增产小技巧[J]. 安健. 农村科学实验, 1999(05)
- [9]大白菜遗传转化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D]. 李海艳.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10]农技推广知识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曦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