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承气冲剂和大黄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恬(Tan Wen Tien)[1](2019)在《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对《伤寒杂病论》中寒凉药物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探析其规律,归纳总结其辨治特色及学术思想,继承和发扬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精髓,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和理论支持。方法: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法对《伤寒杂病论》内含寒凉药物的条文进行整理,筛选出性味属大寒、寒、微寒、凉、微凉的药物,并结合历代重要医籍注释、本草着述和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相关资料,对寒凉药物的条文、方剂、常见配伍等做出阐释和分析,探寻张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适应症、病机、组方特点等规律。结果:《伤寒杂病论》共有70味寒凉药物,共涉及193首方剂。《伤寒论》全书共42味药物属于寒凉性质(约占48.3%),《金匮要略》共60味属于寒凉性质(约占38.7%),其中28味只见于《金匮要略》。含寒凉药物的原文中,最多出现的症状为便秘、烦躁和发热,提示《伤寒杂病论》内温热性疾病的特点以此三者常见。见“便秘”者,以大黄、枳实、芒硝为要药;应对证见“烦躁”者,则用黄连、石膏、栀子、豆豉、龙骨、牡蛎。对于“发热”,主要运用芍药、石膏、栀子、豆豉、大黄、芒硝、枳实、柴胡、黄芩、茵陈蒿、竹叶、甘遂等;仲景运用的寒凉药物以苦味药居多,高频次寒凉药物为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分别具有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的功效,可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证。寒凉药物组方往往相须而用,如石膏与知母、大黄与枳实、黄芩与黄连等;也常寒温相伍,如桂枝、麻黄、干姜、半夏和附子配伍成方。仲景在寒凉药物的方剂里多配伍和胃之药以防脾胃被伤;又因为寒凉药物所治多为温热性疾病,热邪易伤阴化燥,故也注意护阴,实热证主要通过大黄、芒硝、枳实急下存阴,虚热证则以人参、麦冬、天花粉、地黄、百合等养阴。对热邪与积滞相结成病者,仲景每加入通下药,使邪有去路,以大黄为代表药。在脾胃虚弱者和羸弱体虚者中,慎防如栀子、豆豉、石膏、黄芩、甘遂、大黄等寒凉药物之弊,其用量较小,常与甘草、粳米、生姜等同用。仲景寒凉药物运用集中在《伤寒论》阳明篇、《金匮要略》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说明仲景运用寒凉药物于脾胃病症颇多,另外在亡阳格拒,阳气极虚时也有用寒凉药为反佐之例,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后世着述中大多能追溯仲景方药之貌,说明后世是在继承仲景的基础上作出补充和发挥。结论:1、仲景不仅重温,也善用寒凉。所用寒凉药物约占《伤寒杂病论》的四成,以苦味居多,治疗范围广泛。2、仲景所用的寒凉药物主要是:芍药、人参、大黄、黄芩、枳实、石膏和黄连,以其清火、凉血、攻下、养阴和燥湿之功,治燥结腑实、饮热互结、湿热阻滞、邪热炽盛、瘀热在里、阴虚津枯等病症。3、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特点有五:一是常以寒温相兼,二是寒凉相须为用,三是顾护脾胃,四是重视护津,五是注重通下。4、仲景运用寒凉药物审慎有度,必审其弊而斟酌用量或配伍用药。5、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的经验特色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多有借鉴,亦有补充。
虞夏晖,张旭冉,朱雨晴,卢格格,刘旭,达娃拉姆,郭莹[2](2018)在《大黄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抑菌活性》文中指出目的:优化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并比较游离蒽醌和蒽醌苷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乙醇回流提取大黄中不同的蒽醌化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蒽醌化合物的含量,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纸片扩散法和绘制抑菌生长曲线对游离蒽醌及蒽醌苷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游离蒽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9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0.5h;蒽醌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8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菌的抑菌活性大小为:蒽醌苷提取物>游离蒽醌提取物;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抑菌活性则游离蒽醌略强于蒽醌苷。结论:大黄蒽醌苷及游离蒽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蒽醌苷的抑菌活性强于游离蒽醌。
吴云,陈瑞,田维毅[3](2015)在《苦寒中药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细菌,统称为肠道菌群,其种类、数量、比例、定位等生态要素的平衡对宿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研究显示,苦寒中药不仅对肠道菌群的生理性结构产生影响,也对其病理性结构具有复杂的调节作用。
张楚贞,刘远波,魏灿辉,黄桂兰,徐东文,马驿,彭金菊[4](2014)在《中药水提物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评价中药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取乌梅、五倍子、山茱萸、黄芩等30种中药,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并筛选出抗菌作用较强的中药水提物与其他中药水提物组成复方,测定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五倍子、乌梅、金银花、大青叶、黄芩、薄荷、五味子、青蒿、秦皮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6.25 mg/mL),而五味子和乌梅对大肠杆菌杀菌活性最强(MBC为50 mg/mL)。选取9种中药水提物作为主药与其他中药水提物分别组成复方后,大部分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刘静[5](2014)在《抗感染NZF方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临床上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人类和养殖业中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发的耐药性和动物源性食品的药物残留等问题,引起愈来愈多人的担心。医药界迫切希望能找到新的抗感染药物,而具有资源丰富、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特点的中草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在体外对人类和养殖业中常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研究,筛选出抗菌活性最强的复方作为NZF方。以体外抗菌活性为评价指标,研究NZF方的提取纯化工艺,以期得到抗感染作用强的中药复方及其活性部位,为抗感染新药研发提供实验基础,也为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NZF方的组方研究:中药体外抗菌作用研究采用纸片法和微量稀释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志贺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为受试菌株,通过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的NZ、HZ、BZ、SL等单味中药及其组成的中药复方的抑菌环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等体外抗菌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中药复方(NZF方),并对NZF方的最佳配伍比例进行研究。(2)NZF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以测定NZF方中指标成分W的含量和体外抗菌活性为评价指标,对NZF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NZF方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考察(提取方法、溶媒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料液比),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时间中以M2法、提取1h,复方中指标成分W的含量最高,且抑菌效果好;不同溶媒浓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提取的NZF方中指标成分W的含量各有差别,且体外抑菌效果也不同。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不同溶媒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设计正交实验做进一步优化,得到NZF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g%的溶剂Y为溶媒,料液比1:10,M2法提取两次,每次一小时。(3)NZF方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抑菌研究:分别用溶剂S、溶剂E、溶剂X和溶剂Z处理纯化NZF方提取物,将得到的不同纯化部位分别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部位X的抑菌效果最好。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NZF方对多种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藻弧菌以及副溶血弧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抗菌有效成分主要集中于部位X中。研究表明,NZF方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药物进一步研究。
符子艺,魏成功,刘小虹,戴勇,段晨霞[6](2014)在《从大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探讨肺肠相关理论》文中提出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脏腑相关学说出发,结合肠道微生态学研究进展,参照现代药理学及现代医学对大黄影响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的研究,提出"肺与大肠相表里"可能是通过纠正和(或)保持肠道菌群平衡这一途径发挥脏病腑治的作用,从而为肺肠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陈丽萍,陈岩,董艳[7](2013)在《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以探讨中药大承气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大肠杆菌涂布于培养基表面培养,然后加大承气汤,同时以头孢拉啶作为阴性对照,记录抑菌圈直径,比较两组药物的应用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的作用。结果: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高达13.9 mm,为中度敏感;先锋霉素6号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非常强,抑菌圈直径高达19.1 mm,为高度敏感。结论: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可加强进一步临床研究,应用于临床轻度大肠杆菌感染者的治疗。
白迎春[8](2011)在《加味黄芩汤对感染鼠耐药大肠杆菌acrAmRNA表达及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患者尿液,一共分离15株大肠杆菌的疑似菌株,通过病原培养和生化鉴定,鉴定出2751:O148+O1和2952:O142+O26+O13共2个分离株的血清型。使用20种抗菌药对此2株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测,得出此2种菌株均属于多重耐药菌株。提取加味黄芩汤(MSS)和加减三黄汤(MTYS),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平板打孔法等分别测定各菌株的耐药性,对多重耐药E.coli和标准株ATCC25922测定MIC,选择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药处方为MSS。然后确定该中药处方和E.coli各自在小鼠体内的使用剂量和攻毒剂量。选取健康小白鼠100只,常规饲养7d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编号为:健康组(A组)、攻毒组Ⅰ(B组)、攻毒组Ⅱ(C组)、治疗组Ⅰ(D组)、治疗组Ⅱ(E组),每组2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按每只小鼠腹腔注射试验菌液0.2mL(约含菌1.6×108CFU)进行攻毒,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自造模第1天起,A、B、C组每日上午10:00灌服生理盐水0.5mL,D组和E组分别灌服浓缩为1g/mL的MSS浸提制剂0.5mL,连续7d,第8d清晨剖解提取血样,检测生化指标。同时取肝组织接种到琼脂平板,挑取单个菌落接种E.c肉汤中,培养16-24h后,测定药敏范围,分离耐药大肠杆菌。MSS对人工感染耐药E.coli后小鼠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影响:(1)MSS能够促进机体免疫器官脾、肝的发育,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2)能够明显使血清中ALT、AST、GLU的含量降低,具有保肝利胆作用;MSS能显着提高血清中AMY、ALP,以及Ca含量,有维持血液中钙平衡的作用;(3)能够减轻各种因素对肾脏的损害,增进采食量和调节微循环。对分离的大肠杆菌测定MIC,同时对这些多重耐药E.coli提取质粒,根据GenBank公布的大肠杆菌全基因序列(NC000913),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大肠杆菌外输泵基因acrA进行PCR扩增、测序。设计acrA基因荧光探针及小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X-Gal和IPTG诱导进行蓝白斑筛选,提取质粒,作为荧光定量标准。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实时荧光定量测定acrA的mRNA表达量。结果:(1)acrA基因测序无突变,表明并非由于基因突变所致耐药;(2)实时荧光定量测定acrA的mRNA表达量:2751号拷贝数最高达1016,比2952号要高。不同程度耐药株表达量不同,以十进位相差,高者相差近1000倍。各菌株均比ATCC25922表达量高,差异极显着(P≤0.01)。耐药性越大的拷贝数越多,经MSS治疗后,acrA表达量普遍减小,逆转效果增大,表明表达量与耐药性成正相关。结论:MSS可以降低耐药大肠杆菌acrA的mRNA表达量,且与耐药性有很高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证明,MSS对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耐药逆转作用,并对动物机体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徐寅生[9](2011)在《大承气汤抗内毒素血症的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点。本课题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大承气汤水煎剂口服给药后的血中移行成分,归属其来源,为下一步入血成分的富集、分离、纯化以及药效相关性研究打下基础,也为中药及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方法:首先分析建立了大承气汤的全方HPLC指纹图谱、减味大承气汤的HPLC指纹图谱以及大承气汤中单味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了大承气汤体外成分的共有识别模式,确定了汤剂中的共有成分,并且通过拆方研究,归属每个共有峰的来源药材。其次采用体外指纹图谱的色谱条件研究大鼠口服大承气汤入血后的移行成分,建立大承气汤的血清指纹图谱、减味大承气汤的血清指纹图谱和单味药汤剂的血清指纹图谱,建立大承气汤血中移行成分的共有识别模式,确定了其共有的血中移行成分,仍然采用拆方研究,确定每个血中移行成分的来源。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血清指纹图谱的数据,找到潜在的活性成分,为下一步分离和鉴定其入血成分打下基础。结果:确定了13个血中移行成分,其中化合物1、4、5、13来源于复方本身,化合物1、13是由生药大黄直接入血形成,经与标准品对照为没食子酸和大黄酸,化合物4、5为枳实的原型成分,根据其UV光谱图推测为异黄酮类物质;其他9个化合物均为复方的代谢产物,化合物7、8、9、10、11、12为大黄入血成分的代谢产物,而化合物2、3为枳实入血成分的代谢产物,化合物6是大黄和枳实共同入血产生。利用主成分分析大承气汤的血清指纹图谱发现化合物1、5、10、13对其代谢模式的分类有重要的贡献,说明这些化合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比较剧烈,可能是具有活性的成分。课题另一小组的药理实验也证明1号峰没食子酸、13号峰大黄酸具有良好的抗内毒素血症的活性,证明了主成分分析的正确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血清药物化学分析方法适用于大承气汤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确定了大鼠口服大承气汤后的血中移行成分及其来源。为大承气汤作用机制的阐明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代春美[10](2011)在《基于大黄蒽醌、鞣质类物质作用于HK-2细胞的毒效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拟以临床广泛应用,同时毒效双重作用客观存在的大黄为示范药物,主要以中药毒效相关性影响因素中量的因素及不同状态因素为研究内容,考察大黄蒽醌和鞣质类物质对HK-2细胞的毒效作用,毒效物质基础,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同时为其它有毒中药的毒效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首先采用正常HK-2细胞,对大黄主要有效部位蒽醌及鞣质,蒽醌部位代表性单体大黄素,鞣质部位代表性类单体的聚合物EGCG的毒性进行研究,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细胞LDH漏出量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率测定考察其毒性及量-毒关系。其次,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即以过氧化氢损伤HK-2细胞,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黄蒽醌及鞣质、大黄素、EGCG对于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活性测定,细胞LDH测定,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率测定,考察其量-(毒/效)关系。最后综合分析大黄蒽醌、鞣质类物质对HK-2细胞的毒效物质基础,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1)大黄蒽醌及大黄素总体上可使细胞形态发生皱缩,融合等形态学的变化;大黄蒽醌和大黄素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阻滞了细胞周期的正常转化,并不同程度的引起了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表明大黄蒽醌和大黄素对HK-2细胞有潜在的肾毒性,能够导致细胞的损伤。大黄蒽醌对HK-2细胞增殖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半抑制浓度约为20.62mg·L-1;大黄素显现的毒性作用较轻,半抑制浓度约为120μmol·L-1。大黄蒽醌和大黄素的毒性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滞了细胞周期从S期向G2/M期的转化,并引起细胞的凋亡和坏死。(2)大黄鞣质部位在考察剂量中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轻微,对于细胞形态的影响只是轻微的使细胞形状变得狭长,抑制率在较高浓度200mg·L-1时仅达到20%,而大黄蒽醌的半抑制浓度20.62 mg·L-1,蒽醌类物质和鞣质类物质在大黄生药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约为1:2左右,因此,在应用大黄时鞣质的肾细胞毒性相对于蒽醌类物质有限。鞣质的单体的聚合物EGCG对HK-2细胞的毒性作用较轻,在80μmol·L-1以上的浓度可引起HK-2细胞早期凋亡。(3)HK-2细胞在过氧化氢损伤的状态下,一方面,大黄蒽醌主要表现出了对受损细胞的保护作用,如细胞形态上相对于损伤组细胞的形态有所恢复,细胞活性有所增强。尤其是在LDH的检测结果中,蒽醌组的光密度值明显减少。比较有意义的是,在凋亡率的检测中,蒽醌组的细胞凋亡率相对于损伤组有明显改善,近一步证实蒽醌类物质对受损细胞有保护作用。而另一方面,从剂量关系上看,15mg·L-1以下剂量范围内的大黄蒽醌对于受损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剂量达到30mg-L-1时,大黄蒽醌一方面发挥了细胞保护作用,同时也显示了一定的潜在毒性作用,但损伤细胞对大黄蒽醌的毒性耐受性比正常状态下增强。大黄素对过氧化氢损伤HK-2细胞的作用中,并未发现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在对凋亡率的检测中,发现大黄素引起细胞晚期凋亡/坏死的作用显着,比大黄素对正常细胞的晚期凋亡/坏死的影响更为明显,提示在HK-2细胞损伤状态下,大黄素更多的体现了其毒性作用。(4)HK-2细胞在过氧化氢损伤的状态下,相同剂量大黄鞣质相对于对正常状态下细胞的毒性,其毒性作用变化不大,细胞形态改变不明显,细胞增殖活性没有显着下降;在细胞损伤状态下,大黄鞣质在100mg.L-1时对细胞的抑制率为27%,与该剂量对正常状态细胞的抑制率22%相差不大。尤其是LDH的检测中,相对于损伤组,LDH值下降明显,表明大黄鞣质对受损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受损细胞对鞣质毒性的耐受性增加。在本实验中,EGCG对损伤的HK-2细胞表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尤其对于凋亡率的影响上,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死亡的改善作用明显。结论:基于上述对大黄毒效辩证关系的认识,结合中药毒效相关性观点的科学内涵,提出对于有毒中药的毒效相关性研究应考察以下两个方面:剂量是有毒中药毒效相关性的影响因素;应在机体生理、病理不同状态下进行有毒中药毒效相关性研究。以大黄为例,蒽醌和鞣质类物质对HK-2细胞的毒效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成分不同,毒性相异:蒽醌类物质(蒽醌有效部位和大黄素)的毒性作用强于鞣质类物质(鞣质有效部位和EGCG),主要影响了HK-2细胞形态、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细胞LDH的漏出、阻滞细胞周期、引起细胞的凋亡/坏死等。(2)成分不同,药效相似:HK-2细胞在过氧化氢损伤状态下,蒽醌类物质(主要是蒽醌有效部位)和鞣质类物质(主要是鞣质有效部位和EG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都发挥了药效作用,如保护细胞形态,提高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等。(3)成分相同,机体状态有别,量-毒/效关系不同:相对于正常状态下,大黄蒽醌和鞣质对过氧化氢损伤的HK-2细胞的毒性作用降低,损伤细胞对药物毒性的耐受性增强,在相同剂量下主要体现了药效作用;相对于正常状态,大黄素对损伤的HK-2细胞毒性作用明显,EGCG则主要体现对损伤HK-2细胞的药效作用。(4)成分相同,用量有别,量-毒关系不同:如:对于正常细胞大黄蒽醌在30mg·L-1以下剂量时,其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相对较弱,在30mg·L-1增加到60mg·L-1时的过程中,抑制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增加明显,而且出现了明显的晚期凋亡/坏死,晚期凋亡/坏死程度在60mg·L-1时甚至大于了50%,毒性作用明显。(5)通过考察大黄蒽醌、鞣质类物质对HK-2细胞的毒效关系,为其它中药的毒效相关性研究可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
二、大承气冲剂和大黄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承气冲剂和大黄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寒凉药物概述 |
1.1 寒凉药物的定义与沿革 |
1.2 寒凉药物的作用 |
1.3 寒凉药物的现代研究 |
2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概况 |
2.1 《伤寒杂病论》寒凉药物的筛选 |
2.2 寒凉药物相关原文的统计归纳 |
2.2.1 原文高频症状阐释 |
2.2.2 《伤寒论》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3 《金匮要略》寒凉药物的分布 |
2.2.4 含寒凉药物的常见方剂 |
3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探析 |
3.1 所涉性味分类 |
3.1.1 苦寒药 |
3.1.2 甘寒药 |
3.1.3 辛寒药 |
3.1.4 咸寒药 |
3.1.5 酸寒药 |
3.2 主治范围 |
3.2.1 邪热炽盛 |
3.2.2 燥结腑实 |
3.2.3 饮热互结 |
3.2.4 湿热阻滞 |
3.2.5 瘀热在里 |
3.2.6 阴虚津枯 |
3.3 高频药物统计与解析 |
3.3.1 芍药 |
3.3.2 人参 |
3.3.3 大黄 |
3.3.4 黄芩 |
3.3.5 枳实 |
3.3.6 石膏 |
3.3.7 黄连 |
3.4 组方特点 |
3.4.1 寒凉相须 |
3.4.2 寒温配伍 |
3.4.3 顾护脾胃 |
3.4.4 保津养阴 |
3.4.5 注重通下 |
3.5 运用注意事项 |
3.5.1 脾胃虚弱慎用 |
3.5.2 羸弱体虚禁用/少用 |
4 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的后世影响 |
4.1 对孙思邈的影响 |
4.2 对刘完素的影响 |
4.3 对张子和的影响 |
4.4 对温病学家的影响 |
4.5 对张锡纯的影响 |
5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含寒凉药物方剂 |
附录2 :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仲景清法研究进展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3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4 :参加过的学术会议 |
(2)大黄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抑菌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 |
1.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菌种 |
3.仪器 |
方法与结果 |
1.标准曲线的绘制 |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
3. 单因素考察 |
3.1 乙醇浓度对提取液蒽醌苷含量的影响 |
3.2 提取时间对提取液蒽醌苷含量的影响 |
3.3 料液比对提取液蒽醌苷含量的影响 |
3.4 提取次数对提取液蒽醌苷含量的影响 |
4.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
5. 大黄蒽醌化合物体外抑菌活性实验 |
5.1 最小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测定 |
5.2 药敏片抑菌直径测定 |
5.3 细菌生长曲线绘制 |
讨论 |
(3)苦寒中药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肠道菌群 |
2 苦寒中药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 结 语 |
(4)中药水提物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药物 |
1.1.2 菌株 |
1.1.3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
1.2 方法 |
1.2.1 细菌分离纯化 |
1.2.2 细菌形态鉴定 |
1.2.3 细菌生化试验 |
1.2.4 药液的制备 |
1.2.5 单味药MIC与MBC测定 |
1.2.6 中药复方MIC及MBC测定 |
2 结果 |
2.1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2.1.1 菌株分离培养 |
2.1.2 细菌形态鉴定 |
2.1.3 分离菌株理化鉴定 |
2.2 单味药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
2.3 中药复方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
3 讨论 |
(5)抗感染NZF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引言 |
1.2 细菌感染性疾病论述 |
1.2.1 呼吸系统感染 |
1.2.2 消化系统感染 |
1.2.3 泌尿系统感染 |
1.3 中草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1 中药复方的抗菌作用研究 |
1.3.2 单味中药的抗菌作用研究 |
1.3.3 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菌作用研究 |
1.4 中草药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方法 |
1.4.1 定性测定的琼脂扩散法 |
1.4.2 定量测定的连续稀释法 |
第二章 抗感染 NZF 方的组方研究 |
2.1 材料 |
2.1.1 试药 |
2.1.2 试验菌种 |
2.1.3 培养基 |
2.1.4 试剂 |
2.1.5 仪器 |
2.2 方法 |
2.2.1 药物的制备 |
2.2.2 体外抗菌实验 |
2.3 结果 |
2.3.1 单味中药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2.3.2 中药复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2.3.3 NZF 方不同配伍比例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单味中药的抗菌作用 |
2.4.2 中药复方的抗菌作用 |
2.4.3 单味中药 BZ 与中药复方 NZF 的抗菌作用比较 |
2.4.4 NZF 方不同配伍比例的抗菌作用 |
第三章 NZF 方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 材料 |
3.1.1 试药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药物的制备 |
3.2.1 单因素考察 |
3.2.2 正交试验 |
3.3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3.3.1 溶液的制备 |
3.3.2 波长的选择 |
3.3.3 色谱条件 |
3.3.4 专属性实验 |
3.3.5 线性关系考察 |
3.3.6 精密度实验 |
3.3.7 重复性实验 |
3.3.8 稳定性考察 |
3.3.9 回收率实验 |
3.4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
3.4.1 单因素考察的含量测定结果 |
3.4.2 正交试验的含量测定结果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5.2 单因素考察 |
3.5.3 正交试验 |
第四章 NZF 方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1 材料 |
4.1.1 试药 |
4.1.2 试验菌种 |
4.1.3 培养基 |
4.1.4 试剂 |
4.1.5 仪器 |
4.2 方法 |
4.2.1 药物的制备 |
4.2.2 纯化方法 |
4.2.3 体外抑菌实验 |
4.3 结果 |
4.3.1 NZF 方不同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3.2 NZF方不同浓度溶剂Y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3.3 NZF 方不同提取时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3.4 NZF 方不同提取次数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3.5 NZF 方不同料液比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3.6 NZF 方提取工艺正交实验的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3.7 NZF 方的最佳提取工艺确证研究 |
4.3.8 NZF 方不同部位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单因素考察 |
4.4.2 正交试验 |
4.4.3 不同部位抗菌作用 |
第五章 本文结论 |
5.1 结论 |
5.1.1 单味中药的抗菌作用研究 |
5.1.2 中药复方的抗菌作用研究 |
5.1.3 NZF 方的抗菌作用研究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仪器设备 |
附录Ⅱ菌种 |
附录Ⅲ培养基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从大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探讨肺肠相关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与大黄 |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 |
1.2 肺与大肠相表里与通腑法 |
1.3 大黄现代药理研究 |
2 慢性肺系疾病与肠道菌群 |
2.1 肠道菌群失调 |
2.2 慢性肺系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 |
2.3“肺与大肠相表里”学说与肠道菌群失调 |
(7)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大肠杆菌 |
1.3 大承气汤 |
1.4 抑制试验 |
1.5 抑菌效果判定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8)加味黄芩汤对感染鼠耐药大肠杆菌acrAmRNA表达及鼠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耐药性大肠杆菌的研究现状 |
1.2.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中药汤剂的制备 |
1.3.2 大肠杆菌的分离、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测定 |
1.3.3 MSS和MTYS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试验 |
1.3.4 动物回归试验 |
1.3.5 MSS对感染鼠耐药E.coli的acrA mRNA表达水平影响 |
1.4 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耐药性大肠杆菌的分离、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测定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 |
2.1.2 设备仪器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
2.2.2 纯培养 |
2.2.3 大肠杆菌血清型的鉴定 |
2.2.4 药敏试验 |
2.3 结果 |
2.3.1 菌株鉴定情况 |
2.3.2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
2.3.3 各种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
2.4 讨论 |
2.4.1 大肠杆菌存在多重耐药性 |
2.4.2 解决多重耐药性的途径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复方中药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试验 |
3.1 材料 |
3.1.1 试验菌种 |
3.1.2 培养基与设备 |
3.1.3 中草药 |
3.2 方法 |
3.2.1 MSS和MTYS的制备 |
3.2.2 两个处方的初步筛选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MSS在鼠体内使用剂量及耐药性E.coli在鼠体内攻毒量的确立 |
4.1 材料 |
4.1.1 试验动物 |
4.1.2 试验菌种 |
4.1.3 药品及饲料 |
4.2 方法 |
4.2.1 制备试验菌液 |
4.2.2 确立MSS在鼠体内的使用剂量 |
4.2.3 确立耐药性E.coli在鼠体内的最佳攻毒量 |
4.3 结果 |
4.3.1 MSS在鼠体内最佳使用剂量 |
4.3.2 耐药性E.coli在鼠体内最佳攻毒量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MSS对感染耐药E.coli后小鼠生化指标及耐药性的影响 |
5.1 材料 |
5.1.1 试验动物 |
5.1.2 试验菌种 |
5.1.3 设备仪器 |
5.1.4 药物与试剂 |
5.2 方法 |
5.2.1 分组与造模 |
5.2.2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鼠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结果 |
5.3.2 MSS对鼠大肠杆菌感染后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3 MIC的测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MSS对感染鼠耐药E.coli的acrA mRNA表达水平影响 |
6.1 材料 |
6.1.1 菌株 |
6.1.2 标准参照物 |
6.1.3 试剂盒 |
6.1.4 主要仪器 |
6.1.5 试剂与酶 |
6.1.6 试液 |
6.1.7 PCR及RT-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6.2 方法 |
6.2.1 基因大片段的扩增、克隆、测序 |
6.2.2 ATCC25922探针标准基因片段的克隆 |
6.2.3 总RNA的提取 |
6.2.4 cDNA链的合成 |
6.2.5 荧光定量PCR试验步骤 |
6.3 结果 |
6.3.1 耐药株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提取结果 |
6.3.2 基因组PCR产物凝胶电泳鉴定 |
6.3.3 acrA PCR产物测序结果见附录 |
6.3.4 大肠杆菌acrA探针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结果 |
6.3.5 克隆质粒的鉴定 |
6.3.6 总RNA鉴定 |
6.3.7 RT-PCR结果 |
6.3.8 制备标准曲线 |
6.3.9 样品acrA的荧光定量结果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录 |
(9)大承气汤抗内毒素血症的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和意义 |
1.2 大承气汤的研究概况 |
1.2.1 主治证候和临床应用 |
1.2.2 大承气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概况 |
1.3 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概况 |
1.3.1 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3.2 常见的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 |
1.3.3 中药及其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概况 |
1.3.4 未来中药及其复方的研究展望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水煎剂的体外成分分析 |
2.1 大承气汤水煎剂指纹图谱的建立 |
2.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2 方中大黄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2.3 小结 |
2.4 讨论 |
第三章 大承气汤水煎剂血中移行成分的研究 |
3.1 血清样品制备方法的建立 |
3.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3.2 大承气汤血清指纹图谱的建立 |
3.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3.3 小结 |
3.4 讨论 |
第四章 大承气汤水煎剂血中移行成分的来源确定 |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 实验方法和结果 |
4.2.1 色谱条件 |
4.2.2 体外分析样品和大鼠灌胃液的制备 |
4.2.3 血清样品的制备 |
4.3 血清指纹图谱中指纹峰的归属 |
4.3.1 大黄血中移行成分的归属 |
4.3.2 厚朴血中移行成分的归属 |
4.3.3 枳实血中移行成分的归属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承气汤水煎剂血清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研究 |
5.1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
5.2 大承气汤血清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基于大黄蒽醌、鞣质类物质作用于HK-2细胞的毒效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中药毒效相关性观点的提出 |
2. 本课题关注的中药毒效相关性的两个主要因素 |
3. 大黄在肾脏毒效共存的特征对研究中药毒效相关性的示范作用 |
3.1 大黄对肾脏毒效共存的客观真实 |
3.2 本课题所关注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意义 |
实验研究 |
1. 大黄蒽醌和鞣质部位提取和化学分析 |
2. 大黄蒽醌类物质对正常HK-2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
2.1 大黄蒽醌部位对正常HK-2细胞的量-毒关系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 |
2.1.3.1 大黄蒽醌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 |
2.1.3.2 大黄蒽醌对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2.1.3.3 大黄蒽醌对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2.1.3.4 大黄蒽醌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1.3.5 大黄蒽醌对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2.2 大黄素对HK-2细胞的量-毒关系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 |
2.2.3.1 大黄素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 |
2.2.3.2 大黄素对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2.2.3.3 大黄素对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2.2.3.4 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2.2.3.5 大黄素对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 大黄鞣质类物质对正常HK-2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 |
3.1 大黄鞣质部位对止常HK-2细胞的量-毒关系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 |
3.1.3.1 大黄鞣质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 |
3.1.3.2 大黄鞣质对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1.3.3 大黄鞣质对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3.1.3.4 大黄鞣质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3.1.3.5 大黄鞣质对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2 EGCG对HK-2细胞的量-毒关系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 |
3.2.3.1 EGCG对HK-2细胞形态的影响 |
3.2.3.2 EGCG对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2.3.3 EGCG对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3.2.3.4 EGCG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3.2.3.5 EGCG对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4. 大黄蒽醌类物质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药效作用研究 |
4.1 体外诱导HK-2细胞损伤因素的筛选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结果 |
4.1.3.1 不同浓度H_2O_2对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4.2 大黄蒽醌部位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药效作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 |
4.2.3.1 大黄蒽醌对H_2O_2损伤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
4.2.3.2 大黄蒽醌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4.2.3.3 大黄蒽醌对H_2O_2损伤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4.2.3.4 大黄蒽醌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4.2.3.5 大黄蒽醌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4.3 大黄素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药效作用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 |
4.3.3.1 大黄素对H_2O_2损伤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
4.3.3.2 大黄素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4.3.3.3 大黄素对H_2O_2损伤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4.3.3.4 大黄素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4.3.3.5 大黄素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5. 大黄鞣质类物质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药效作用研究 |
5.1 大黄鞣质部位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药效作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结果 |
5.1.3.1 大黄鞣质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
5.1.3.2 大黄鞣质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5.1.3.3 大黄鞣质对H_2O_2损伤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5.1.3.4 大黄鞣质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5.1.3.5 大黄鞣质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5.2 EGCG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药效作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 |
5.2.3.1 EGCG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形态学影响 |
5.2.3.2 EGCG对H_2O_2损伤HK-2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 |
5.2.3.3 EGCG对H_2O_2损伤HK-2细胞LDH漏出量的影响 |
5.2.3.4 EGCG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周期的影响 |
5.2.3.5 EGCG对H_2O_2损伤HK-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讨论 |
1. 关于中药"毒性"的认识 |
2. 关于中药"药效"的认识 |
3. 中药毒效相关性观点评述 |
4. 大黄毒效相关性规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 |
4.1 量的因素对大黄毒效相关性的影响 |
4.2 机体不同状态对大黄毒效相关性的影响 |
5. 中药毒效相关性基础研究的意义 |
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结论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大承气冲剂和大黄的体外抑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仲景运用寒凉药物特点研究[D]. 陈文恬(Tan Wen Tien).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大黄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抑菌活性[J]. 虞夏晖,张旭冉,朱雨晴,卢格格,刘旭,达娃拉姆,郭莹.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1)
- [3]苦寒中药对肠道菌群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J]. 吴云,陈瑞,田维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02)
- [4]中药水提物及其复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J]. 张楚贞,刘远波,魏灿辉,黄桂兰,徐东文,马驿,彭金菊.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04)
- [5]抗感染NZF方的研究[D]. 刘静. 广东药学院, 2014(03)
- [6]从大黄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探讨肺肠相关理论[J]. 符子艺,魏成功,刘小虹,戴勇,段晨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14(08)
- [7]大承气汤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J]. 陈丽萍,陈岩,董艳. 世界中医药, 2013(10)
- [8]加味黄芩汤对感染鼠耐药大肠杆菌acrAmRNA表达及鼠生化指标的影响[D]. 白迎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1)
- [9]大承气汤抗内毒素血症的物质基础研究[D]. 徐寅生.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10]基于大黄蒽醌、鞣质类物质作用于HK-2细胞的毒效相关性研究[D]. 代春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1(10)
标签:大黄的作用与功效论文; 大黄素论文; 大承气汤论文; 中药论文; 金匮要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