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抑制治疗进展

肿瘤血管抑制治疗进展

一、肿瘤血管抑制治疗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梅超,刘昭前[1](2021)在《靶向肿瘤微环境精准治疗的策略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除了肿瘤细胞本身,疾病进展和患者的最终结局还涉及到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血管系统和免疫细胞等外部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在肿瘤的恶性进展和治疗耐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了解TME的复杂性、多样性及其对肿瘤治疗疗效的影响,对新治疗靶点的发现和针对TME进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TME中可用于疗效预测和患者预后评价的生物标志物,总结了TME介导肿瘤耐药性的重要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强调了通过靶向TME克服肿瘤耐药和通过精确干预提高治疗效果的治疗策略和研究前景。

王剑锋[2](2021)在《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nsmall-cell lung cancer)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化疗是指南推荐的基础治疗方案,然而很多老年晚期NSCLC患者身体储备较差不能化疗或不能耐受化疗副作用不得不停止化疗,还有部分患者化疗效果一般,化疗后很快出现进展,因此治疗手段相对局限。“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线,以冷消融微创治疗为关键节点,具有低损伤、可持续的特点。前期诸多研究结论显示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临床效果较好,然而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定人群的研究较少,冷消融联合中药这一治疗模式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是否能够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者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同时通过总结该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术后的治法和组方用药,以及作用机制有望进一步优化该治疗模式,增加患者获益。[研究目的]临床部分:1.评价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以期为这类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提供可持续、低损伤的治疗选择;2.总结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3.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要素变化和治法组方规律,探索冷消融术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及适用方药,以期优化该模式提高治疗效果。实验部分:1.评价冷消融联合中药对比化疗、单纯冷消融和单纯中药干预老龄肺癌小鼠的疗效;2.基于免疫调控和血管生成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干预老龄肺癌小鼠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临床部分1.倾向得分匹配基线信息:基于多中心肺癌真实世界治疗数据,纳入316例样本,分为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化疗队列,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减少混杂因素匹配87对;2.生存分析:比较两队列中位OS,中位PFS和生存率,COX回归筛选预后独立影响因素;3.筛选“优势人群”: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的优势人群特征;4.评价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两队列实体瘤疗效,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KPS评分,不良反应;5.中医证素变化和组方治法研究: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的中医证素变化和术后的治法组方规律。实验部分实验分为实验一和实验二两部分,两组造模、分组及干预相同。1.造模:建立老龄Lewis肺癌小鼠模型。2.分组:分别随机分组40只和45只老龄Lewis肺癌模型小鼠为①模型组,②冷消融联合中药组,③冷消融组,④化疗组,⑤中药组。3.干预:①模型组:仅造模,②联合组:冷冻消融手术和中药灌胃1次/天,共14天;③冷消融组:冷冻消融手术;④化疗组:腹腔注射顺铂3mg/kg,1次/周,共2周;⑤中药组:中药灌胃1次/天,共14天;隔天记录体质量并测量瘤径,非中药干预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非化疗干预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非冷消融干预组予切开缝合。4.指标:实验一观察生存期;实验二计算小鼠的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肿瘤生长/转移抑制率,流式检测小鼠脾脏组织CD4+、CD8+、CD4+/CD8+比值;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2、IL-10的表达;WB检测小鼠肺和肿瘤组织HIF-1α、VEGF、MMP-2和MMP-9的表达。[研究结果]临床部分1.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下文简称“联合队列”)和化疗队列分别入组96和220例,倾向得分匹配87对,两组中位OS分别为12个月和10.3个月(P>0.05),两组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无显着差异(P>0.05)。2.匹配后联合队列和化疗队列中位PFS分别为4.7个月和4个月(P<0.05),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2%和18.4%(P<0.05),联合队列患者PFS>6个月的机会是化疗队列的3倍。3.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①联合队列,LY%是独立保护因素,CCI和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②化疗队列,LY%和KPS是独立保护因素,NEUT%,KPS,CCI、NLR和临床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4.优势人群特征:本研究中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优势人群特征:年龄≤80岁且优势与年龄呈负相关;CCI评分≤9;Ⅲb、Ⅲc、Ⅳa期;LY%>20%。5.KPS评分:治疗后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KPS>化疗队列患者KPS(P<0.05)。6.实体瘤疗效评价:联合队列的疾病控制率26.83%>化疗队列13.79%(P<0.05)。7.本次研究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病位证素以肺、脾、肾为主;病性证素虚症以气虚、阳虚、阴虚为主,实证以血瘀、痰湿为主,冷消融术后血瘀、阳虚证素显着增加(P<0.05);气虚用黄芪、五味子等;阴虚用麦冬、熟地等,健脾益肾用茯苓、白术等;阳虚用细辛、干姜等;血瘀用乳香、没药、三七等;痰湿用半夏、陈皮等;痰热用川贝母、浙贝母等。8.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与冷冻消融术后契合的新方组合:①乳香,没药,干姜,山楂;②赤芍,红花,细辛,干姜,五味子;③桃仁,赤芍,红花,细辛,干姜,体现温通活血化瘀治法。实验部分实验一1.冷消融联合中药组(简称“联合组”)小鼠平均生存期28d明显高于模型组19d、化疗组22 d(P<0.05);冷消融组24 d、中药组23 d和化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二1.体质量:化疗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和中药组这三组小鼠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2.瘤体质量: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的小鼠瘤体质量均小于中药组和模型组(P<0.05)。3.转移肺结节数量: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小鼠肺转移结节数量少于模型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肺转移结节数量多于联合组(P<0.05)。冷消融联合中药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2.95%、25.85%、22.16%和1.98%,肺转移抑制率分别为50%、28.91%、23.67%和34.12%。4.脏器指数:各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大于模型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中药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小于联合组(P<0.05)。5.流式细胞术检测:联合组和冷消融组小鼠脾脏组织中CD4+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CD4+的表达均低于联合组(P<0.05);各组CD8+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CD4+/CD8+均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和冷消融组CD4+/CD8+>1。6.ELISA 检测6.1 IL-2: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P<0.05)。6.2IL-10:各组IL-10的表达<模型组(P<0.05);联合组<冷消融组、化疗组和中药组(P<0.05)。6.3IFN-γ:各组IFN-γ的表达>模型组(P<0.05);化疗组和中药组<联合组(P<0.05);冷消融组>化疗组、中药组(P<0.05);7.Western Blot 检测7.1 VEGF和HIF-1α①肺组织:各组VEGF和HIF-1α表达<模型组(P<0.05);各组小鼠VEGF的表达>联合组(P<0.05);冷消融组和中药组肺组HIF-1α表达>联合组(P<0.05),中药组HIF-1α表达>冷消融组(P<0.05)。②肿瘤组织:各组VEGF和HIF-1α表达<模型组(P<0.05);各组VEGF的表达均>联合组(P<0.05)。各组HIF-1α的表达>联合组(P<0.05)。7.2 MMP-2和MMP-9①肺组织:MMP-2:各组小鼠MMP-2表达<模型组(P<0.05);联合组<其他各组(P<0.05)。MMP-9: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中药组>联合组(P<0.05)。②肿瘤组织:MMP-2: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MMP-9:联合组、冷消融组和化疗组<模型组(P<0.05);中药组>联合组(P<0.05)。[研究结论]1.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模式在延缓病情进展、增强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化疗,在总体生存获益方面相当,因此可以作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不能化疗或者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的治疗选择。2.年龄<80岁,CCI评分≤ 9,肿瘤临床分期为Ⅲb、Ⅲc、Ⅳa期,LY%>20%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更适合接受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3.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治法以益气、养阴、温阳、补肺、健脾、益肾等扶正治疗为主线,不同阶段兼顾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等祛邪治法,同时老年晚期NSCLC患者,特别是冷消融术后的患者阳虚血瘀证候普遍存在,应重视温通活血化瘀治法。4.冷消融联合温通活血化瘀中药组方在延长生存期,抑制转移方面效果较好,其机制与促进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孙云杰[3](2021)在《ZMIZ1基因通过PI3K/AKT通路影响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是最致命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口腔癌发病率的50.5%,浸润性强,血管丰富,在早期极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由于TSCC的解剖部位特殊,目前在临床上尽管外科手术,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TSCC患者的存活率仍然较低。我们期望通过基因靶向治疗TSCC,以降低其转移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我们课题组前期基因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吴茱萸碱处理后的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中上游基因ZMIZ1被显着抑制,前期研究显示ZMIZ1基因能抑制TSCC的侵袭转移,但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并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观察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敲减ZMIZ1基因后对血管生成的影响及PI3K/AKT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探寻TSCC血管生成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为TSCC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舌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和人口腔黏膜癌前病变DOK细胞中ZMIZ1蛋白的表达;通过将慢病毒LV-ZMIZ1-RNAi转染到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建立稳定敲减ZMIZ1基因的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通过transwell、CCK-8、小管形成、qRT-PCR、Western Blot实验研究ZMIZ1在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并检测PI3K、p-PI3K、AKT、p-AKT、VEGF的表达,分析其可能的机制;使用PI3K通路激动剂740Y-P作用于ZMIZ1基因敲减的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观察细胞血管生成相关表型的变化。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CAM)检测敲减ZMIZ1基因对鸡胚血管生成的影响。裸鼠背部建立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敲减ZMIZ1基因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HE染色观察裸鼠心、肝、脾、肺、肾组织学形态变化,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瘤组织组织学形态及血管生成的相关指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I3K、p-PI3K、AKT、p-AKT、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MIZ1蛋白在CAL-27细胞中的表达量较高,在DOK细胞中的表达量较低(P<0.05)。2.Transwell、CCK-8、小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ZMIZ1敲减组能够抑制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减ZMIZ1基因降低了CAL-27细胞中PI3K、AKT、VE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加入740Y-P后,ZMIZ1敲减组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能力均提高(P<0.05)。3.CAM结果显示,ZMIZ1敲减组条件培养基(CM)处理后的鸡胚其血管形成能力较低(P<0.05)。4.异种移植瘤模型中,ZMIZ1敲减组瘤体重量及体积均较小(P<0.05),各组裸鼠之间饮食、饮水量无统计学差异。HE结果显示ZMIZ1敲减组组织中细胞异型性、异常核分裂像较少;各组裸鼠之间心、肝、脾、肺、肾组织病理表现无明显异常;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ZMIZ1敲减组ZMIZ1、CD31表达较弱;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ZMIZ1敲减组中PI3K、AKT、VEGF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受到抑制(P<0.05)。结论:ZMIZ1基因促进了TSCC的血管生成和肿瘤进展,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提示ZMIZ1可能是治疗TSCC的潜在抗血管生成靶点。

令狐熙涛[4](2021)在《菊苣酸作用BM-EPCs抑制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菊苣酸在低氧环境中对人BM-EPCs表达HIF-1α和分泌VEGF的影响及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机制,为菊苣酸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提供前期体外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BM-EPCs并传代扩增。(2)用不同浓度Co Cl2溶液进行低氧诱导,通过CCK-8法检测BM-EPCs的细胞活力,然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VEGF的分泌和HIF-1α的表达,观察在低氧环境中BM-EPCs的细胞活力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情况。(3)在不同浓度菊苣酸溶液作用下,通过CCK-8法检测菊苣酸溶液对BM-EPCs活力的影响,然后通过ELISA实验检测菊苣酸溶液对BM-EPCs分泌VEGF的影响,最后分别采用血管生成实验和黏附实验检测菊苣酸溶液对BM-EPCs血管生成能力与黏附能力的影响。(4)在低氧条件下用菊苣酸溶液处理BM-EPCs,然后通过Western blot分析菊苣酸溶液对血管生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HIF-1α、AHR及AKT/e NOS等表达的影响。结果:(1)ELISA结果提示低氧可促进BM-EPCs分泌VEGF,且分泌量随Co Cl2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Co Cl2溶液浓度在100、150、200μM时差异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Co Cl2溶液作用下HIF-1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在150μM时HIF-1α表达量最高。(2)CCK-8结果显示BM-EPCs的细胞活力随菊苣酸溶液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2.5、5μM的菊苣酸溶液对细胞活力影响较小,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与40μM的菊苣酸溶液可显着抑制细胞的活力,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0μM菊苣酸溶液抑制作用最显着(P<0.01)。(3)血管生成实验显示在低氧环境中,BM-EPCs的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5、10μM菊苣酸溶液后,BM-EPCs的血管生成能力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黏附实验显示在低氧环境中,BM-EPCs的黏附能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μM菊苣酸溶液能抑制低氧条件下BM-EPCs的黏附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ELISA结果提示低氧可促进BM-EPCs分泌VEGF。5、10μM菊苣酸溶液可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分泌VEG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菊苣酸溶液可抑制HIF-1α的表达,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明显下调;同时激活AHR的表达,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明显上调。Western blot结果还显示AKT/e NOS总表达量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未见明显变化,但AKT/e NOS磷酸化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和低氧组明显下调,且下调作用随菊苣酸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1)菊苣酸溶液能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表达HIF-1α和分泌VEGF。(2)菊苣酸溶液能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的细胞活力、黏附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3)菊苣酸溶液可抑制低氧环境中BM-EPCs的AKT/e NOS磷酸化表达水平。

李艳[5](2021)在《ITGA5/ITGB1通过血管拟态介导肝细胞癌中Sorafenib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拟探索ITGA5/ITGB1相关血管拟态形成在Sorafenib治疗HCC耐药的分子机制,以期寻找可逆转Sorafenib治疗HCC耐药的新靶点,为后续HCC的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GEO(Gene Expreesion Omnibus)数据库中GSE109211临床数据Sorafenib耐药与非耐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临床数据挖掘,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Sorafenib耐药与非耐药组间差异基因表达,缺氧评分以及肿瘤基质评分和免疫评分进行分析,并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信号通路富集,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在线软件对ITGA5/ITGB1高表达与低表达的HCC患者生存进行分析。使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对Hep G2/Huh7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并诱导肝癌细胞Sorafenib耐药株形成;通过质粒合成,构建慢病毒载体并感染Hep G2/Huh7细胞分别构建ITGA5和ITGB1高表达的细胞;分别利用WB(Western-Blot)、PAS(Periodic acid-schiff)染色以及缺氧探针和PI(Propidium iodide)染色技术对各细胞中蛋白与糖原表达、缺氧以及周期阻滞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建立肝癌皮下裸鼠模型检测各肝癌细胞的成瘤情况。结果:(1)生物信息学结果:通过组学差异分析发现Sorafenib耐药与非耐药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基因表达(P<0.05),KEGG信号通路富集后发现Sorafenib耐药的产生与细胞粘附和细胞外基质紧密相关,进一步发现Sorafenib耐药组中ITGA5/ITGB1基因的表达(P<0.01)以及间接反映肿瘤组织中血管成分占比的肿瘤基质评分(P<0.05)和免疫评分(P<0.05)均显着高于非耐药组,随后的生存分析显示,ITGA5/ITGB1分别低表达的HCC患者生存高于高表达组(P<0.01,P<0.1),另外,结果还显示Sorafenib耐药组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缺氧程度也高于非耐药组(P<0.01),且缺氧程度与ITGA5、ITGB1的表达呈线性关系。(2)诱导并筛选Sorafenib耐药的Hep G2/Huh7细胞,WB结果显示耐药细胞株中ITGA5/ITGB1以及其上游启动子RUNX1的表达显着高于野生型肝癌细胞,在Sorafenib耐药株诱导过程中肝癌细胞的缺氧以及糖原表达均增加,且Sorafenib耐药株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3)通过WB验证显示成功构建出ITGA5/ITGB1分别高表达的肝癌细胞,且高表达株对Sorafenib的敏感性降低;另外,上调ITGA5/ITGB1后可诱导肝癌细胞中糖原表达增加以及缺氧程度的增加,并把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4)成功构建肝癌皮下裸鼠模型,并观察到ITGA5/ITGB1高表达组裸鼠出现肝内转移,提示上调ITGA5/ITGB1基因后可增加肝癌细胞的恶性程度。结论:基于此,我们认为Sorafenib抑制HCC中内皮细胞依赖的肿瘤血管生成方式,进一步加剧了肿瘤组织中缺氧程度,而在缺氧微环境下缺氧敏感转录因子RUNX1诱导高表达,进一步调控其下游血管拟态相关整合素蛋白ITGA5/ITGB1的过表达,介导HCC中血管拟态形成,最终诱导Sorafenib耐药形成。

何远秀[6](2021)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残留或复发脑胶质瘤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经综合治疗后残留或复发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18年01月至2020年09月经综合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后残留或复发的脑胶质瘤患者57例,以不同治疗方法将57例分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观察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案如下:1.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或伊立替康化疗,纳入28例;2.单纯化疗组(对照组)采用替莫唑胺或伊立替康单药化疗,纳入29例。两组药物剂量如下,阿帕替尼(Apatinib江苏恒瑞)具体使用方案如下:自开始治疗起,每日服用阿帕替尼的剂量为500mg,餐后30分钟服用,以用温开水送服为宜,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情况下时减量或停药,剂量可减至250mg;替莫唑胺胶囊(Temozolomide Capsules江苏天士力帝益)具体使用方案如下:第1周期剂量为150mg/m2/日,口服5天,停药23天,空腹服药,整粒吞服;如果第1周期无不良反应发生则第2周期开始剂量可增至200mg/m2/日。伊立替康(Irinotecan江苏恒瑞)具体使用方案如下:使用剂量为250-350mg/m2,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时间约30-90分钟,21天为1周期。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症状时停药。随访至2021年02月,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共57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和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遵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反应规范[CTCAE v5.0][1]评估及处理相关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可酌情调整剂量或停药。结果:(1)近期疗效评价:两组病例治疗2周期后均进行近期疗效评价,两组病例颅内均有可测量病灶,观察组中有部分缓解(PR)所占比例为10.71%(3/28),疾病稳定(SD)所占比例为64.28%(18/28);对照组中部分缓解(PR)所占比例3.45%(1/29),疾病稳定(SD)所占比例51.72%(15/29)。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疾病进展(PD)所致比例分别是25.00%(7/28)和44.83%(13/29);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10.71%(3/28),疾病控制率(DCR)占75.00%(21/28);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45%(1/29),疾病控制率(DCR)占55.17%(16/29),两组的ORR和DC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存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10.4个月和7.8个月;观察组的平均总生存期是21.3个月,对照组平均总生存期是15.2个月;两组生存分析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观察组的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有高血压(10/28)、恶心呕吐(9/28)、一过性尿蛋白(6/28)、手足综合征(HFS)(5/28)、腹痛腹泻(3/28)、器官出血(2/28),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中常见的是恶心呕吐(10/29)、腹痛腹泻(2/29)。两组均可以引起骨髓抑制、凝血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等血液学不良事件,但以I-II级最为常见,予对症处理后可耐受。结论:(1)对于残留或复发脑胶质瘤患者,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但无统计学意义。(2)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可延长平均无进展生存期及平均总生存期,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不良事件方面,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以I-II级不良事件最为常见,安全性良好,为残留或复发脑胶质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

丁明雪[7](2021)在《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一种典型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以游离或糖苷的形式存在于夏枯草、油橄榄、青叶胆和女贞子等植物中。OA具有抗肿瘤、抗HIV、降糖降脂、保肝抗炎和抗高血压等生物活性,近年来研究表明,OA的活性位点主要集中在A环、C-2、C-3羟基和C-28羧基基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的药物可以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因此,设计和开发靶向VEGFR受体的小分子抑制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通过将VEGFR受体与已知活性小分子模拟对接,筛选出发挥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残基和与靶蛋白相作用的活性基团,将活性基团拼合引入到OA母体,设计了40余个目标化合物,评价筛选结果并根据类药五原则,最终合成了三类共12个均为未见文献报道的齐墩果酸类似物,分别为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和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NMR谱图解析确认。采用MTT法,以吉非替尼(Gefitinib)和阿霉素(Adriamycin)为阳性对照药,选用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初步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对两种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I3、II2和III4表现尤为突出,对肝癌细胞的IC50值分别是5.06μmol·L-1、5.12μmol·L-1和5.56μmol·L-1,对乳腺癌细胞的IC50值分别是5.18μmol·L-1、5.35μmol·L-1和6.32μmol·L-1,显着高于母体OA,强于已上市药物吉非替尼。证明了设计思想的合理性。本文为后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尤其是齐墩果酸的结构改造提供了一定参考。

亓润智[8](2021)在《基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细胞极化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肺癌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前列。尽管越来越多的肺癌被早期诊断和治疗,新的免疫治疗药物不断问世,放射治疗技术得到不断提升,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仍没有得到明显延长,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明显改善。ⅠA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3%,ⅢA期患者仅为36%,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3.5%。肺癌的整体中位生存期仍未突破1年。如何减少早期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抑制肺癌进展仍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随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肺癌的有效性,以及基础实验研究对中医药防治肺癌的机制探讨不断深入,中医药在肺癌防治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中医药防治肺癌的机制可能与调控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肺癌属中医学“肺积”范畴。《医宗必读》中提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则气血阴阳失和,脏腑机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随着中医肿瘤理论的发展,“正虚”是肺癌重要的发病基础已逐渐成为中医肿瘤学术界的共识。肺癌的病机多为虚实夹杂,虚证常见阴虚或气阴两虚,实证多见气滞、痰凝及血瘀,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气阴两虚、瘀血内阻是肺癌形成与进展的重要因素。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伤及肺气与肺阴,肺主气功能受损,一身之气不足则邪毒内盛,气不行血、癌毒阻络,则见瘀血内停,瘀毒互结,逐渐形成癌肿。益气养阴活血法是防治肺癌的重要治法之一。双参颗粒由三七、西洋参、冬虫夏草组成,三七活血化瘀兼能补血;西洋参健脾益气而不燥,并能养阴生津;冬虫夏草补益肺肾。三药共奏益气健脾养阴、补益肺肾、金水相生之效,扶正以治本,活血化瘀以治标。临床研究也证明,益气养阴活血法是中医药防治肺癌的重要治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并取得良好疗效。但由于中医临床证候的复杂性,以及中医辨证论治处方的多样性,使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肺癌的理论未能在细胞分子层面得到很好的验证。我们前期预实验发现双参颗粒可以抑制荷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减少自发肺癌小鼠模型肺部肿瘤形成。同时,对双参颗粒干预后的自发肺癌小鼠与未经过双参颗粒干预的小鼠肺组织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提示在经过双参颗粒干预后,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巨噬细胞标志蛋白(MannosereceptorCtype 1,MRC1/CD206),含锌指转录因子(Kruppel-like factors,KLF)家族如 KLF4、KLF2,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家族,以及非编码 RNA(Non-coding RNA)如microRNA-34a(miR-34a)、microRNA-21(miR-21)的表达以及外泌体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基因都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表型、功能调控以及外泌体功能密切相关,基于TAMs极化在调控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从TAMs与肿瘤细胞外泌体入手,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荷Lewis肺癌的作用是否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s表型和功能相关。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体内实验与体外实验,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探明双参颗粒抑制肿瘤生长是否与肺癌细胞外泌体调控TAMs表型与功能相关,以及初步探讨双参颗粒通过外泌体影响TAMs极化的机制是否与MIF-miR-34a-KLF4通路相关,为中医药“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肺癌提供客观依据。研究方法1.构建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以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双参颗粒对荷Lewis肺癌小鼠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小鼠移植瘤的体积、移植瘤质量,验证以益气养阴活血为治法的双参颗粒对小鼠肺癌的抑制作用。2.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对小鼠脾脏、移植瘤组织的M1型与M2型TAMs进行检测,观察双参颗粒对TAMs表型的影响。3.通过Lewis与M1型巨噬细胞混合皮下接瘤的方法,构建M1型TAMs过表达的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体积与质量,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M1型TAMs比例、M2型TAMs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1型TAMs标志蛋白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iNOS的表达,探讨双参颗粒抑制Lewis肺癌的作用与TAMs极化的相关性。4.通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比例、记忆T细胞比例,肿瘤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MP-9、MIF的表达,探讨双参颗粒调控肿瘤微环境,调节TAMs功能与调控TAMs极化的相关性。5.构建MIF+/+Lewis稳定转染细胞株、shMIF Lewis稳定转染细胞株,通过双参颗粒含药血清的干预,观察双参颗粒对小鼠肺癌细胞MIF表达的影响。6.提取各组肺癌细胞外泌体,qPCR法检测外泌体中miR-34a表达,观察双参颗粒对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F下游靶基因miR-34a的影响,探讨双参颗粒是否通过影响MIF调节外泌体miR-34a的表达。7.收集双参颗粒干预后的MIF+/+Lewis细胞、MIF+/+Lewis细胞、Lewis细胞、shMIF 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并将各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外泌体对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探讨双参颗粒能否通过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以及这一作用与MIF的关系。8.观察各组肺癌细胞外泌体干预后的巨噬细胞中KLF4基因的表达;探讨经双参颗粒干预后的肺癌细胞外泌体影响巨噬细胞极化与功能的作用是否与MIF-miR-34a-KLF4 通路相关。研究结果1.经双参颗粒干预后,荷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体积与质量减小,随着双参颗粒剂量的增加,其抑制肿瘤体积与质量的作用逐渐增强,高剂量双参颗粒对肿瘤体积与质量的抑制作用最强。2.高、中、低三个剂量的双参颗粒均能减少小鼠脾脏M2型TAMs 比例,增加M1型TAMs比例,但双参颗粒抑制M2型TAMs比例的作用未表现出与双参颗粒剂量有明确负相关。小鼠脾脏M1型TAMs 比例与双参颗粒剂量呈正相关,随双参颗粒剂量增大M1型TAMs比例逐渐增加。移植瘤组织中CD86的表达与双参颗粒的剂量呈正相关,CD206的表达与双参颗粒的剂量呈负相关。3.与经典的荷Lewis肺癌小鼠模型比较,荷Lewis+M1混合移植瘤小鼠模型的肿瘤体积减小,脾脏M1型TAMs比例明显升高。双参颗粒对Lewis+M1混合移植瘤小鼠模型进行干预后,M1型TAMs 比例增加,小鼠肿瘤体积进一步减小,提示双参颗粒抑制Lewis肺癌的作用可能与增加M1型TAMs比例相关。4.双参颗粒可以减少荷Lewis+M1混合移植瘤小鼠肿瘤组织中肿瘤微环境因子 ARG1、TGF-β、MMP-9、VEGF、MIF 的表达,增加 iNOS 的表达。5.双参颗粒能够增加CD8+中枢性记忆T细胞比例,并且与M1型TAMs 比例呈正比;降低CD8+效应性记忆T细胞比例,与M1型TAMs比例呈反比。同时,双参颗粒可以增加CD4+CD25+T细胞比例,减少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6.通过慢病毒稳定转染细胞技术成功构建了 MIF+/+Lewis、shMIFLewis稳定转染肺癌细胞株,并分别在基因与蛋白水平进行了验证。7.MIF+/+Lewis细胞外泌体中miR-34a表达减少。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在体外可以抑制MIF+/+Lewis细胞MIF蛋白与RNA的表达,同时增加MIF+/+Lewis细胞外泌体中miR-34a的表达。8.成功提取MIF+/+Lewis、shMIFLewis、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并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成功检测到巨噬细胞吞噬外泌体过程。MIF+/+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在体外可以增加M2型巨噬细胞比例,降低M1型巨噬细胞比例;而经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的MIF+/+Lewis细胞,其外泌体能够逆转这一作用,增加M1型巨噬细胞比例。9.MIF+/+Lewis细胞外泌体在体外可以增加巨噬细胞中KLF4基因的表达;经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后的MIF+/+Lewis细胞外泌体能够减少巨噬细胞KLF4基因的表达。研究结论1.双参颗粒可以抑制小鼠肺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小鼠TAMs向M1型极化相关;肺癌细胞中的MIF可能是双参颗粒的作用靶点之一。2.双参颗粒可以通过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调控TAMs极化,其机制可能与MIF-miR-34a-KLF4 通路相关。3.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防治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能与调节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s极化与功能,重塑肿瘤微环境相关。

钱程[9](2021)在《基于PDGF-B/PDGFR-β探讨丹酚酸B调控肿瘤血管及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与目的]中药丹参作为活血化瘀药的代表,临床常用于治疗瘀血证候,如冠心病、脑缺血损伤、下肢缺血等疾病。丹参当中的活性成分群主要分为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等)和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B、迷迭香酸等)。其中,水溶性成分入血后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保护心血管。临床上也将丹参及其相关制剂的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由此可见,丹酚酸B在血管保护作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经过对1362个抗癌中药经方、验方的调研,发现丹参应用频率排名第四,在活血化瘀药中位列第一。结合课题组已建立的活血化瘀药对肿瘤发生发展各个环节干预与治疗机制的研究基础,明确丹参中诸多活性成分能够影响肿瘤的增殖、转移以及血管生成。那么,丹酚酸B是否能够在肿瘤中发挥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促进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完善?其调控具体机制又是如何?本研究基于丹酚酸B对肿瘤血管的调控,探索其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并剖析其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内容与结果]本研究选择4T1鼠源乳腺癌细胞和MDA-MB-231人源乳腺癌细胞,构建原位乳腺癌模型。前期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模型的主要特征是存在过度的血管生成和大量不成熟的血管,我们以此考察丹酚酸B对肿瘤血管的调控作用。通过瘤体积测量、Ki67免疫组化染色、H&E染色等手段,发现丹酚酸B抑制肿瘤生长和增加瘤内坏死区域的作用并不显着。通过血管相关标志物的免疫荧光、免疫组化、3D多普勒成像、扫描电镜等方法,发现丹酚酸B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但是对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更加显着,其能够促进肿瘤血管结构的完整。注射伊文思蓝检测肿瘤血管的通透性,FITC-Lectin灌注探针检测肿瘤血管的灌注功能,发现丹酚酸B能够改善肿瘤血管结构从而加强血管功能。基于体内缺氧探针PIMO、缺氧标记物HIF-1α的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在体光声成像含氧检测,发现丹酚酸B能够增强肿瘤血管的携氧能力,改善肿瘤内部的缺氧状态。选择4T1小鼠乳腺癌模型,进行丹酚酸B与化疗药Cisplatin的联合使用。通过瘤体积测量、Ki67和BrdU免疫组化、TUNEL免疫荧光染色,发现相比于单独使用Cisplatin,丹酚酸B与Cisplatin联合能更显着抑制肿瘤生长。通过免疫荧光染色、LC-MS和流式检测,发现二者的联合作用是依赖于肿瘤血管功能的提升,从而促进Cisplatin在瘤内的蓄积。通过虚拟分子对接,进一步探寻丹酚酸B对肿瘤血管的调控作用机制,发现丹酚酸B能够与PDGFR-β结合,从而抑制其磷酸化水平。PDGFR-β是血管周细胞标志物,而周细胞的覆盖是血管成熟化的标志,通过PCR、ELISA、Western Blot验证MDA-MB-23 1肿瘤细胞分泌PDGF-BB水平显着高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大量PDGF-B能够刺激周细胞迁移,从血管壁脱落,向成纤维细胞转化,从而失去保护血管作用,丹酚酸B能够靶向PDGFR-β从而阻断PDGF-B的刺激作用,发挥促进血管成熟化作用。由此推断丹酚酸B介导肿瘤细胞与周细胞间信号交互发挥血管调控作用。通过micro-CT扫描、肺组织H&E染色,发现丹酚酸B给药组小鼠的肺部转移受到明显抑制。通过转录组测序进一步考察丹酚酸B抑制转移的机制。测序结果发现I131ra、Ezh2、116、Fgf7、Il10等分子转录水平发生显着变化。利用PCR对肿瘤组织以及肿瘤细胞的转录水平进行验证,同时对结果进行GO和KEGG以及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推测转移过程为PDGF-B刺激肿瘤细胞PDGFR-β,激活下游Akt磷酸化,从而影响Ezh2的转录,进而介导促进上皮间质转化(EMT)引起肿瘤转移。丹酚酸B能通过与PDGFR-β结合,逆转这一过程。利用WB对p-PDGFR-β、Akt、p-Akt水平进行检测,以及对EMT相关蛋白表达进行检测,验证推测结果。肿瘤细胞激活自身之外,利用肿瘤细胞的条件培养基考察对内皮屏障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内皮细胞渗漏实验,发现丹酚酸B能够显着抑制肿瘤细胞破坏内皮屏障。[结论与意义]基于上述结果,我们发现丹酚酸B具有促进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完善的作用。丹酚酸B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的作用也为丹酚酸B与化疗药物的联合使用提供了依据,其能够增强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内部的递送与聚积,深度杀伤肿瘤。PDGF-B/PDGFR-β在肿瘤血管异常当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肿瘤细胞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信号交互的关键。丹酚酸B能够通过作用于PDGFR-β,阻断信号传导,一方面发挥重塑血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抑制肿瘤转移。最早提出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从四个方面: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肿瘤内部微循环状态、抑制肿瘤转移与联合化疗的协同治疗。本研究选取活血化瘀中药代表丹参中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丹酚酸B,揭示其能够靶向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信号传导,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和抑制肿瘤转移,以期为丹参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覃小珊[10](2021)在《苦参素对HepG2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苦参素对人肝癌Hep G2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Hep G2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HUVEC具有肿瘤内皮细胞的特性(TECs)。q PCR检测TEM1、TEM8的表达以明确TECs身份,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HUVEC在诱导前后的细胞形态。(2)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细胞培养基中VEGF的含量,并采用q 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诱导前后的HUVEC中VEGFR2、Ets-1的表达。探讨肿瘤条件培养基促使正常ECs向TECs转变的分子机制。(3)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体外血管形成实验分别检测浓度分别为0.375mg/m L、0.75mg/m L、1.5mg/m L、3mg/m L、6mg/m L苦参素在不同时间点对TECs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的影响。(4)采用q 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苦参素干预TECs前后VEGFR2、Ets-1的表达差异,探讨苦参素抑制TECs血管生成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1)q 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经Hep G2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中TEM1、TEM8、Ets-1、VEGFR2的m RNA表达升高(P<0.05),说明构建TECs成功。(2)ELISA结果显示,与内皮细胞培养基(endothelial cell medium,ECM)相比,Hep G2细胞条件培养基、混合培养基(含50%Hep G2细胞条件培养基的ECM)中VEGF含量均升高(P<0.001)。(3)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与HUVEC相比,TECs中Ets-1、VEGFR2的平均荧光强度增大(P<0.05)。(4)CCK-8法结果显示,苦参素对TECs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大(P<0.001);0.375mg/m L、0.75mg/m L、1.5mg/m L、3mg/m L苦参素组对TECs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减小,其中3mg/m L苦参素组最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g/m L苦参素组对TECs增殖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大(P<0.05),选择0.375 mg/m L、0.75 mg/m L、1.5 mg/m L、3 mg/m L苦参素作为后续实验干预条件,其中3mg/m L浓度组作为后续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研究的时间效应实验组。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375 mg/m L苦参素组划痕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苦参素组划痕愈合速度随浓度增加而减慢(P<0.05);苦参素对划痕愈合率的影响随时间延长而越明显(P<0.05)。体外血管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在种板3 h后逐渐出现管腔样结构,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0.375 mg/m L苦参素组管形成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苦参素组管形成数量随浓度增加而减少(P<0.05);管形成数量随着苦参素干预时间的延长而减少(P<0.05)。(5)q 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除0.375 mg/m L苦参素组外,不同浓度苦参素作用的细胞中Ets-1、VEGFR2 m RNA表达随苦参素浓度增大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 mg/m L苦参素组细胞中Ets-1、VEGFR2 m RNA表达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6)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除0.375 mg/m L苦参素组外,不同浓度苦参素作用的细胞中Ets-1蛋白表达随苦参素浓度增大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0.375 mg/m L、0.75 mg/m L苦参素组外,不同浓度苦参素作用的细胞中VEGFR2蛋白表达随苦参素浓度增大而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3mg/m L苦参素中Ets-1、VEGFR2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结论:(1)Hep G2细胞条件培养基可以模拟肿瘤微环境诱导正常内皮细胞具备肿瘤内皮细胞的特性,为基于肿瘤内皮细胞的抗肝癌血管生成研究提供了一个细胞模型。(2)苦参素能够抑制Hep G2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HUVEC血管生成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Ets-1的表达进而抑制VEGF/VEGFR2信号转导通路。

二、肿瘤血管抑制治疗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肿瘤血管抑制治疗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靶向肿瘤微环境精准治疗的策略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肿瘤相关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
    1.1 CAFs介导耐药的机制
    1.2 靶向CAFs优化肿瘤治疗策略
2 免疫细胞
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 TAMs)
    3.1 TAMs相关生物标志物
    3.2 靶向TAMs优化肿瘤治疗的策略
4 血管生成
    4.1 血管生成中与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4.2 靶向新生血管优化肿瘤治疗的策略
5 结 语

(2)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 肺癌的流行病学
        2. 老年患者的特殊性
        3.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
        4. 讨论
        参考文献
    (二)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进展
        1. 中医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认识
        2.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医特征
        3.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原则
        4.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治疗作用
        5.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创新探索
        6. 中医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优势与不足
        7. 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和中医证素治法分析
    前言
    研究一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和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结果
    研究二 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患者术后证素变化和治法组方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方法
        2.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创新探索
        3. 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是局部与全身治疗的有机统一
        4. 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分析
        5. 不同治疗方法优势人群特征分析
        6. 冷消融术后患者的证素变化分析
        7. 冷消融术后的治法组方规律分析
        8. 临床部分的研究小结
第三章 冷消融联合中药干预老龄Lewis肺癌小鼠的疗效和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冷消融联合中药对老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1. 实验材料、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2. 实验结果
    实验二 冷消融联合中药对老龄Lewis肺癌荷瘤小鼠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2. 实验结果
    讨论
        1. 转移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2. 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是转移的重要机制
        3. “温通活血化瘀”治法抑制转移的理论探讨
        4. 醒消丸是“温通活血化瘀”治法的代表方剂
        5.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抑制转移过程
        6. 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7. 实验部分的研究小结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与不足
    3.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附录2 ECOG和KPS评分标准
附录3
个人简历

(3)ZMIZ1基因通过PI3K/AKT通路影响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章 引言
    1.1 舌鳞状细胞癌
        1.1.1 舌鳞状细胞癌简介
        1.1.2 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现状
    1.2 肿瘤发生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1.3 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1.4 ZMIZ1 基因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第二章 体外实验研究ZMIZ1 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2.1 试剂及仪器
        2.1.1 试剂及试剂盒
        2.1.2 仪器设备
        2.1.3 细胞株及慢病毒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胞复苏
        2.2.2 细胞培养
        2.2.3 细胞传代
        2.2.4 细胞冻存
        2.2.5 Western blot检测ZMIZ1 蛋白在CAL-27 细胞和DOK细胞中的表达
        2.2.6 确定慢病毒转染条件
        2.2.7 筛选慢病毒转染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嘌呤霉素浓度
        2.2.8 qRT-PCR筛选ZMIZ1 基因敲减效率最高序列
        2.2.9 Western blot筛选ZMIZ1 基因敲减效率最高序列
        2.2.10 建立敲减ZMIZ1 基因稳定转染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
        2.2.11 CCK-8 实验
        2.2.12 Transwell小室实验
        2.2.13 小管形成实验
    2.3 实验结果
        2.3.1 Western blot检测ZMIZ1 蛋白在CAL-27 细胞和DOK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2.3.2 确定最佳慢病毒转染条件
        2.3.3 确定最佳嘌呤霉素筛选浓度
        2.3.4 qRT-PCR和 Western blot确定最佳ZMIZ1 基因敲减序列
        2.3.5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建立稳转株转染效率
        2.3.6 敲减ZMIZ1 抑制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2.3.7 PI3K激动剂740Y-P促进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2.3.8 敲减ZMIZ1 抑制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
        2.3.9 敲减ZMIZ1 抑制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形成能力
    2.4 讨论
第三章 体内实验研究ZMIZ1 基因对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3.1 试剂及仪器
        3.1.1 试剂及试剂盒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
        3.2.2 建立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
        3.2.3 HE染色
        3.2.4 免疫组化
    3.3 实验结果
        3.3.1 敲减ZMIZ1 降低了鸡胚血管生成的能力
        3.3.2 建立舌鳞状细胞癌异种移植瘤裸鼠模型
        3.3.3 HE染色检测各组裸鼠之间异种移植瘤组织学变化
        3.3.4 HE染色检测各组裸鼠之间心、肝、脾、肺、肾组织学变化
        3.3.5 免疫组化检测异种移植瘤中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ZMIZ1 基因影响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机制
    4.1 试剂及仪器
        4.1.1 试剂及试剂盒
        4.1.2 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qRT-PCR
        4.2.2 Western blot
    4.3 实验结果
        4.3.1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
        4.3.2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
    4.4 讨论
全文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病例汇报 隧道成形术联合冠向复位瓣治疗下前牙牙龈退缩 1 例
    一、病史采集
    二、诊断
    三、危险因素评估
    四、治疗计划
    五、治疗过程
    六、病例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菊苣酸作用BM-EPCs抑制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与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ITGA5/ITGB1通过血管拟态介导肝细胞癌中Sorafenib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肝细胞癌
        1.1.1 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与诱导因素
        1.1.2 肝细胞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1.2 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Sorafenib
        1.2.1 Sorafenib抗肿瘤分子机制与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1.2.2 Sorafenib在肝细胞癌中诱导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3 肿瘤组织中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
        1.3.1 依赖内皮细胞的肿瘤的血管生成方式
        1.3.2 不依赖内皮细胞的肿瘤血管生成
    1.4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第二章 血管拟态介导Sorafenib在 HCC耐药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2.1 材料
        2.1.1 细胞株与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设备与耗材
        2.1.3 主要试剂
        2.1.4 实验试剂配制
    2.2 方法
        2.2.1 生物信息学方法
        2.2.2 细胞复苏
        2.2.3 细胞培养与传代
        2.2.4 CCK-8 细胞增殖测定
        2.2.5 Sorafenib耐药株筛选
        2.2.6 ITGA5/ITGB1 高表达株诱导筛选
        2.2.7 Western-Blot
        2.2.8 PAS染色
        2.2.9 缺氧检测
        2.2.10 周期测定
        2.2.11 皮下肝癌裸鼠模型建立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
        2.4.1 临床研究数据生物信息学统计结果
        2.4.2 Sorafenib 耐药的 HepG2/Huh7 肝癌细胞株
        2.4.3 建立ITGA5/ITGB1 分别高表达的Hep G2/Huh7 肝癌细胞株
        2.4.4 体内验证性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3.1 全文总结
    3.2 本文存在的三点不足
    3.3 未来的工作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6)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残留或复发脑胶质瘤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复发脑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伦理审核表

(7)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齐墩果酸的研究进展
    1.2 齐墩果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
        1.2.1 齐墩果酸的抗肿瘤活性
        1.2.2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
        1.2.3 齐墩果酸及其衍生物的其他生物活性
    1.3 其他五环三萜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1.3.1 积雪草酸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1.3.2 熊果酸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1.3.3 甘草次酸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1.3.4 桦木酸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1.4 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4.1 VEGF及 VEGFR
        1.4.2 靶向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设计
    2.1 基于VEGF受体蛋白靶酶结构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2.2 构建靶向VEGFR受体抑制剂
        2.2.1 构建VEGFR受体抑制剂的药效团模型
        2.2.2 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结构修饰
    2.3 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合成设计
    2.4 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合成设计
    2.5 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合成设计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1 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2 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3 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第四章 实验部分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2 化学合成实验
        4.2.1 3-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羧酸(OA-1)的制备
        4.2.2 3-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苯胺(OA-2)的制备
        4.2.3 2-羟亚甲基-3-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苯胺(OA-3)的制备
        4.2.4 3-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对甲氧基苯胺(OA-4)的制备
        4.2.5 3-腙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对甲氧基苯胺(OA-5)的制备
        4.2.6 N-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Ⅰ_1)的制备
        4.2.7 N-对甲氧基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Ⅰ_2)的制备
        4.2.8 N-对甲氧基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Ⅰ_2)的制备
        4.2.9 N-对氯基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Ⅰ_3)的制备
        4.2.10 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苯胺(Ⅱ_1)的制备
        4.2.11 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间甲氧基苯胺(Ⅱ_2)的制备
        4.2.12 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对氟苯胺Ⅱ_3的制备
        4.2.13 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间硝基苯胺Ⅱ_4的制备
        4.2.14 N-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Ⅲ_1的制备
        4.2.15 N-对甲氧基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Ⅲ_2)的制备
        4.2.16 N-间氟基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Ⅲ_3)的制备
        4.2.17 N-间氟基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Ⅲ_3)的制备
    4.3 生物活性测试
        4.3.1 MTT比色法原理
        4.3.2 主要试剂
        4.3.3 实验方法
        4.3.4 数据处理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实验结果
    5.2 化学实验
        5.2.1 氧化剂的选择及配置
        5.2.2 催化剂的选择
        5.2.3 溶剂的选择
        5.2.4 制备酰氯的条件选择
        5.2.5 TLC检测中展开剂的调试
    5.3 谱图分析
        5.3.1 3-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苯胺(OA-2)的谱图分析
        5.3.2 N-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吡唑-12-烯-28-酰胺(Ⅰ_1)的谱图分析
        5.3.3 3-苯甲酰亚肼基-齐墩果烷-12-烯-28-酰间硝基苯胺(Ⅱ_4)的谱图分析
        5.3.4 N-苯基齐墩果烷并[3,2-c]异恶唑-12-烯-28-酰胺(Ⅲ_1)的谱图分析
    5.4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活性测试
第六章 结论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细胞极化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肺癌微环境中外泌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
        1 研究背景
        2 外泌体的形成和特征
        3 外泌体的释放
        4 肺癌微环境中外泌体的功能
        5 外泌体在化疗耐药与靶向治疗耐药中的作用
        6 外泌体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7 肿瘤微环境中外泌体可以作为肺癌的预测指标
        8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外泌体肺癌微环境不同细胞之间的调控
        附表2 外泌体在治疗、诊断与预后中的相关研究
    综述二 中医药调控肿瘤微环境防治肺癌研究进展
        1 肿瘤免疫微环境
        2 中医药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与功能的调控
        3 中医药对髓源性抑制细胞的调节
        4 中医药对T、B淋巴细胞、NK细胞及免疫靶点的调控
        5 中医药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
        6 中医药重塑上皮间质转化
        7 中医药对血管生成的作用
        8 中医药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的调控
        9 中医药对肿瘤相关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10 中医药对肿瘤微环境炎症因子的调控
        11 中医药对微环境中外泌体及非编码RNA表达的作用
        12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双参颗粒抑制荷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的药效学实验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双参颗粒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双参颗粒干预荷M1型巨噬细胞与Lewis肺癌细胞混合移植瘤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双参颗粒对小鼠TAM细胞功能因子、记忆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 MIF基因过表达与MIF基因干扰稳定转染Lewis细胞株的构建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六 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对MIF~(+/+)Lewis及shMIF-Lewis细胞中MIF蛋白表达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七 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对Lewis来源外泌体及外泌体中MicroRNA-34a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八 双参颗粒含药血清干预MIF~(+/+)Lewis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巨噬细胞表型及KLF4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9)基于PDGF-B/PDGFR-β探讨丹酚酸B调控肿瘤血管及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 引言
    2. 活血化瘀药用于治疗瘀血证候
    3. 肿瘤血管功能不足导致肿瘤内部血瘀
    4. 活血化瘀药对肿瘤血管的调控作用
    5. 科学假说的提出
    6. 课题意义
第二部分 丹酚酸B对肿瘤血管结构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1. 丹酚酸B对肿瘤血管数量及结构的影响
    2. 丹酚酸B对肿瘤血管功能的影响
第三部分 丹酚酸B与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本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丹酚酸B调控肿瘤血管作用机制探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本部分小结
第五部分 丹酚酸B对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本部分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论文的创新点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文献综述 PDGF-B/PDGFR-P对肿瘤发展和肿瘤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正文部分
    文献综述
附录
    正文涉及常规试剂配置表
    正文实验涉及抗体表
    正文实验涉及引物表
    正文涉及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发表文章
    参与课题
    获得奖项
致谢

(10)苦参素对HepG2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人肝癌Hep G2 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正常内皮细胞具有肿瘤内皮细胞的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苦参素对Hep G2 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1 ETS 转录因子家族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肿瘤微环境对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肿瘤血管抑制治疗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靶向肿瘤微环境精准治疗的策略及研究进展[J]. 梅超,刘昭前.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10)
  • [2]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D]. 王剑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ZMIZ1基因通过PI3K/AKT通路影响舌鳞状细胞癌血管生成的研究[D]. 孙云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4]菊苣酸作用BM-EPCs抑制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研究[D]. 令狐熙涛.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5]ITGA5/ITGB1通过血管拟态介导肝细胞癌中Sorafenib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D]. 李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对比单纯化疗在残留或复发脑胶质瘤的回顾性研究[D]. 何远秀.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7]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初步抗肿瘤活性研究[D]. 丁明雪. 沈阳化工大学, 2021(02)
  • [8]基于肿瘤细胞外泌体调控TAM细胞极化探讨双参颗粒抑制肺癌的作用机制[D]. 亓润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9]基于PDGF-B/PDGFR-β探讨丹酚酸B调控肿瘤血管及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D]. 钱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苦参素对HepG2细胞条件培养基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D]. 覃小珊.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标签:;  ;  ;  ;  ;  

肿瘤血管抑制治疗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