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过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家庭过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一、家庭过度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曹秀丽[1](2021)在《过度教育视角下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性别平等是现代经济社会追求的目标,它对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性别平等,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例如将男女平等写入基本国策,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性别平等包括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一方面能够很好促进教育平等,另一方面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教育的快速发展会带来过度教育问题,过度教育是指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大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教育年限。过度教育会使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下降,收益率下降说明劳动者的没有得到应有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受到了工资惩罚。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过度教育问题以及过度教育导致的工资惩罚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出个人、工作、社会以及家庭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从各个方面给出见解。个人因素中性别一直是很重要的因素,已有研究发现女性受到的工资惩罚要高于男性,但这种差异并没有进行计量上的检验。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大多数文献只对教育收益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过度教育导致的工资惩罚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的数据,利用OLS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分析这种差异是否具有统计上的显着性,然后对影响工资惩罚的重要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探究引起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的原因。根据本文研究结论,过度教育导致的工资惩罚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受到的工资惩罚要高于男性且计量检验通过,说明目前性别不平等问题在我国依旧存在。为了进一步探究家庭因素对过度教育性别差异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将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父母的单位类型分别与性别做交互项并进行回归,得出两个主要结论:第一,母亲的教育水平会影响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工资惩罚性别差异越小;第二,父亲有无正式单位也会对工资惩罚性别差异产生重要影响,当父亲有正式单位时,工资惩罚性别差异会缩小。

王文哲,郭斌[2](2021)在《安徽省教育错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供求不匹配,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和工作错配现象明显.在整理了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等方面对教育错配进行了理论解释.在对安徽省劳动者数据调研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个人方面的最终学历和年龄因素,家庭方面的家庭所在城市类型因素,工作方面的工龄、工作地点、年收入等因素对教育错配影响显着.随着学历的提高,教育错配在逐步加剧;随着年龄增长,教育错配大致呈先升高再降低后再升高的趋势;家庭在三线以下城市的劳动者教育错配明显高于家庭在二线和三线城市的劳动者;随着工龄增加,教育错配先降低后增加;城市经济越发达,教育错配越明显;工作收入对教育错配的影响大致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态势.但无论教育错配现象如何变化,适度教育始终是主流.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部分政策性建议.

朱勇[3](2020)在《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教育竞争过度现象,尤其是高中及其以下阶段的学生和儿童身上因教育竞争过度而产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当下的教育竞争过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升学竞争过度;二是参加校外教育方面的竞争过度。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家长、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和儿童在学习时间、学习负担、学习年龄、学习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和儿童的学习时间过度、学习负担过度、学习年龄过小、学习内容过多等问题。教育竞争过度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需要学界认真研究。一方面它不得不促使全社会反思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当家长、学校和教师普遍地对学生和儿童提出过高要求,从而使各种学习和补课变成沉重的负担,使学习变成对学生和儿童的身心压迫和摧残,不利于他们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反思:如此教育的伦理正当性和合理性何在?如何让教育回归到其本来应然的目的——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让学习成为一种幸福和快乐的过程——上去。当然,导致教育竞争过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家长方面的原因,还有学校方面的原因以及社会方面的原因。面对教育竞争过度给学生和儿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全社会都应该一起努力,共同推动教育回到应然的轨道上来。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必须学会量力而行、理性对待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压力”,应该善于向家长、学校和教师传达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有多大,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承受能力极限在哪里,明白理性地“抵制”不合理的过高要求,是学生的权利。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应该合理并及时地研判孩子的潜力、优势和弱项,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孩子提出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发展目标,理性地助推孩子成长,要杜绝拔苗助长,不切实际地“严格要求”。从学校层面来说,管理者和教师都应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注重育人过程,加强素质教育实践。从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对人才的评价要全面,这种全面性一是人才范围的全面性,二是对人才评价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在对人才评价的内容上,人才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要结合学历情况,还要看人的品质、能力等等多方面的情况,以更好地全面评价人才。同时,还要重视和加强对家长、学生的竞争教育。竞争教育主要是要使相关的竞争主体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竞争观。

晁萌郁[4](2020)在《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家长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小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话题成为一个热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家庭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终身的教化功能。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小学生家长,由于孩子年纪尚小,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对孩子影响甚多。那么,在这种全方位的家庭教育下,是否存在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现象呢?过度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有哪些呢?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本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同时结合了相关研究文献,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为理论演绎,对小学生家长教育干预的行为进行理论概括;第三部分为调查阐述,这一部分以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两个方面来叙述,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调查部分主要采用结构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手段,设置访谈提纲,并对问题的信度与效度进行检测,然后对访谈进行调查实施,最后,研究结果从个性、知识、技能、态度和观念等五个方面的负面效应进行分维度总结;第四部分为研究结果与讨论,以小学生家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所得数据为支撑,归纳总结出小学生家长教育的现状、家长教育过度干预呈现负面效应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第五部分以第三部分的研究调查为基础,提出了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的消解对策。论文通过对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得出两点结论,一方面是要提高小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识,提升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效果,改善因家长过度干预带来的负面效应,为这些负面效应找到解决对策与建议。另一方面做好小学生家庭教育对发展我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影响。

马菲菲[5](2019)在《教育错配对农村户籍劳动力收入影响研究 ——基于CHIP2013数据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改善人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虽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上升,2019年的投资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从2013年至今连续6年占GDP比例持续保持在4%,但是我国政府对城乡教育的投入力度却不尽相同,这导致的结果是农村户籍劳动力(具体由农村住户和农民工组成)得到的教育回报往往低于城镇居民,这不仅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也与“精准扶贫”中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相违背。所以,解决农村户籍劳动力的教育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收益十分重要。就已有的研究教育收益的文献来说,教育收益率的估算结果众多,但是却不稳定,呈现上下波动的态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育工作错配,具体来说包括教育过度和教育不足。本文旨在具体研究教育错配对农村户籍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对策,以帮助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差距难题。所以,文章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户籍劳动力教育工作错配现状及其对收入的影响。本文先是通过定性分析法和平均值法,对我国农村户籍劳动力教育工作错配的现状进行测算分析,得出我国农村住户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均存在“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的教育工作错配情形。接着,本文采用标准明瑟方程、D-H模型和V-V模型,通过SPSS21.0软件,回归分析了教育错配(教育过度和教育不足)对农村户籍劳动力(农村住户和农民工)的收入效应。随之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上,农村户籍劳动力均存在教育过度和教育不足现象,即教育工作错配现象存在,并且教育不足和教育过度二者间的比例存在非对称性情况。总体上来说,年轻农村户籍劳动力的教育不足现象严重。特别的,农民工女性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不能得到与工作匹配的教育水平。(2)根据三个模型回归结果,农村户籍劳动力的教育收益率为正,但是,教育错配情况如果被忽略,则实际的教育收益率通常会被低估。(3)根据D-H模型可以得出,无论是农村住户还是农民工,企业愿意在农村户籍劳动力教育过度时支付多余工资,教育不足时削减他们的薪水来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率;(4)根据V-V模型,从全体农村户籍劳动力和农村住户来说,总体上呈现教育过度收入折价即工资惩罚和教育不足收入溢价即工资红利,只有在研究农民工群体时发现教育过度工资溢价但是其结果并不显着。综上所述,政府要从制度改革方面、产业结构方面、政府服务方面着手,对农村籍劳动力的教育错配现状做出改进;企业要积极提供岗位信息,降低和用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发生的频次,并建立人才识别和多层级奖惩机制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小学校要重视农村籍劳动力的基础教育,高校和高职院校要提高教育质量,输送教育和工作匹配的合格专业或技术人才;作为农村籍劳动者本身,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教育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自己的薪酬水平。

王晗[6](2019)在《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高达3779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较去年增加16万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上述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背景下,过度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全文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着重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本文的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该部分从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理论、工作竞争模型等经济学视角阐释了过度教育的产生原因。第三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首先利用国家青年社科基金课题组的集合数据估算了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验证了我国是否存在过度教育。其次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不同的个人特征、工作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劳动者的教育匹配状况进行分析。最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教育供求关系、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为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即从上文论述基础上,从政府、高校、企业、毕业生个人、家庭五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论及研究展望。本部分对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李婕如[7](2018)在《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过度教育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扩张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日益严峻,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增幅超过了劳动力市场的预期,这改变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导致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甚至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这种高等教育的无效供给反映出了过度教育的存在。以往的研究指出,过度教育出现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中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并将成为一个长期现象,文凭社会中的激烈竞争使得接受进一步教育是大众的主动选择,造成的结果就是劳动力的实际受教育水平高于其岗位所需。在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研究将过度教育的成因完全归咎于市场或者教育一方,忽视了还存在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过度教育现象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度教育更容易发生在父母受教育水平高的子女身上。本文将聚焦于这一点,探究高教育水平父母的子女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的现象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普遍现象。本论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2008年数据,构建orderprobit模型,考察父母受教育水平、子女教育水平和过度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剖析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过度教育存在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且子女的教育水平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亲,其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倾向性越大,同时他们更容易捕捉到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对文凭市场的竞争有更加敏锐的反应。因此这样的家庭在进行教育投资时容易忽视教育和岗位应有的匹配度,使得他们的子女处在过度教育的位置上。这一方面需要呼吁广大的高知家庭,避免盲目的教育决策,理性看待设置高文凭门槛的岗位。另一方面体现了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畸形的文凭竞争,劳动力市场向社会发射的高学历就代表好岗位的信号是错误的,政府应加强对校园招聘的监管并发挥指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取消部门岗位设置的高学历门槛,并向社会发出实际的劳动技术水平比一纸文凭更加重要的呼吁。教育是人们珍视的资源,过度教育现象不可否认地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浪费。过度教育有着复杂的成因和现实背景,在短期内很难直接被某一条政策消除。找出过度教育的家庭成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发生,为将来真正公平而普适的教育打下基础。

郭鑫鑫[8](2018)在《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知识贬值”、“学历贬值”、“毕业即失业”、“知识失业”、“文凭膨胀”、“学非所用”、“高知低就”、“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考研热”等热门词汇见诸报端,“最难就业季”似乎每年都在上演,“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过度教育?一方面,自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越来越多受教育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处于高知低就或大材小用的状态,即学历与工作不匹配,从而导致从教育中获得的技能不能充分发挥,相对于匹配状态经济地位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教育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过度教育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扭曲资源配置,如过度教育造成就业状况恶化,失业增加;教育投资低效率、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甚至是让国家陷入一种过度教育恶性循环。针对我国出现的“知识失业”、“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等现象,学术界逐渐关注劳动力供需的教育匹配问题。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过度教育的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教育问题?如果存在,我国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有什么特征?第二,突破关于过度教育仅仅关注成因的解释,而忽略过度教育后果的分析的现实,从过犹不及效应新视角,基于微观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在人力资本理论、技术变迁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号理论、工作竞争理论的基础上,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深刻探讨教育为何会“过”及“过”的消极影响,最终形成过度教育因果模型。第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2015年的数据,利用Duncan和Hoffman(1981)提出的ORU方程、Verdugo和Verdugo(1989)创立的V-V模型实证考察过度教育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第四,从就业质量之工作满意度的视角探讨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可能的三种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期望机制、相对剥夺理论、工作需求-控制模型从理论上对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理论解释。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数据实证分析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过度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趋势方面:(1)2010年、2013年、2015年过度教育发生率分别是28.28%、27.29%、23.91%;呈现下降趋势;适度教育发生率分别是25.87%、26.18%、26.63%;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教育不足发生率分别是45.85%、46.53%、49.46%;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外已有研究结果相似,从侧面说明了过度教育在我国的严重性。(2)过度教育在性别、年龄、单位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家庭经济情况、地区职业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男性;年轻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年长者;党政机关的过度教育发生率表现出加速下降趋势,企业单位过度教育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港澳台资企业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其他企业性质的员工;2010年、2013年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初级职员、一般职员、服务人员和商店及超市的销售人员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3)将影响过度教育发生的因素分为三类:个体特征(性别和年龄),工作特征(单位类别、地区)和家庭特征(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第一,个体特征,性别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着;年龄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着的,越年轻越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第二,工作特征,事业单位员工过度教育发生率是党政机关员工的43.7%;社会团体、居/村委会员工过度教育发生率是党政机关员工的19.1%;与党政机关员工相比,企业、无单位/自雇员工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没有显着的差异。相对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发生过度教育的概率是东部地区的68.6%;西部地区发生过度教育的概率是东部地区的58.8%;这说明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第三,家庭特征,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过度教育没有显着性差异,与家庭经济状况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相比,高于平均水平过度教育发生概率为其62.9%,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平均水平与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没有显着性差异。2.过度教育的过犹不及效应方面:(1)教育确实存在过犹不及效应。(2)个体层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体,为了提高收益、弥补其他方面不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多的工作自主权,理性决策继续进行教育投资,形成了过度教育;其过度教育状况有可能是表面上过度而实际未过度,亦有可能是真实过度;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包括(1)工资惩罚,与适度教育者相比存在收入损失;(2)工作满意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3)工作场所的偏常行为(高缺勤率、高离职率、高旷工率、低工作参与);(4)健康状况(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恶化)。(3)组织层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雇主,为了适应新技术、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降低生产成本愿意雇佣过度教育员工,形成组织层面的过度教育,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包括(1)劳动生产率下降,影响组织绩效。(2)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影响组织整体工作氛围。(4)社会层面,教育是准公共物品,政府对教育进行财政补贴,个体在作出教育投资决策时只需要考虑个体成本,而不需要考虑真实成本;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教育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及通过教育可能实现的社会流动,社会层面形成了鼓励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环境,形成了较高的过度发生率,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包括(1)影响教育发展,造成人力资本浪费;(2)影响就业;(3)影响社会公平,甚至社会稳定。3.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方面:(1)基于ORU模型的分析结果发现,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后,工作要求的教育回报率是17.3%,过度教育年限的系数为11.0%,教育不足年限系数为-13.2%。相对于从事同样工作的适度教育者而言,过度教育者可以得到正向的工资溢价,超出部分教育回报率为11.0%,教育不足者每少一年则需要承担13.2%的工资损失;但是,相对于具有相同学历的适度教育者而言,教育过度者将承受相应的工资惩罚,没少一年的惩罚为6.3%,而教育不足者将获得较高的工资,超出适度教育者4.1%。这一结论与前期学者使用ORU方程的研究结论一致:即超出部分的过度教育依然可以获得正向回报,但教育回报率明显低于工作要求的教育回报率。(2)基于V-V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在未控制其他变量时,个人实际受教育程度的教育回报率为13.9%。过度教育的系数为-24.7%,教育不足年限的系数为-21.1%。表明与相同教育水平的适度教育者相比,过度教育者需要承受24.7%的工资惩罚。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后,个人实际受教育程度的教育回报率为12.9%,过度教育年限的系数为-9.1%,教育不足年限系数为-2.0%,均未通过显着性水平检验。(3)不同性别、所有制类型、企业规模、地区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表现明显差异。4.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方面:从就业质量之工作满意度的视角探讨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多维度视角考察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即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多维度工作满意度)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最终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综合呈现何种关系取决于积极和消极作用的大小,而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过度教育年限与工作满意度显着正相关;工作经验和正式合同对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工资与工作满意度不相关。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工资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正式合同、工作经验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缓冲调节作用。我国过度教育普遍存在,可能对个体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因此,个人要科学评估教育投资风险,慎重选择;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政府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体系,来降低过度教育的发生率。

张欢欢[9](2017)在《近年来中国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 ——基于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文中提出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就业难问题一直存在于劳动力市场。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就业与教育扩招的关系,同时一些学者开始将这个问题提升到一般的过度教育问题,深入研究我国的过度教育问题。我国的研究大多借鉴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关于过度教育问题在我国所具有的不同的特性,所以结合具体的国情来研究过度教育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学者们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往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由于采用的理论框架与测度方法不尽相同,争议较多,仍然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运用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中国近年来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首先,本文运用工作分析法对我国过度教育现象进行统计性分析,验证我国存在过度教育的现象以及过度教育发生率的变化趋势。其次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过度教育产生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结果显示,劳动者的个人特征,家庭因素,以及工作特征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过度教育,研究同时也给出这些影响因素对于过度教育发生率的边际影响力的变化趋势。随后,文章运用收益率的方法对教育的收益率和过度教育的收益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过度教育有上升的趋势且上升的幅度在逐渐增大;同时分析男性和女性不同群体之间的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以及根据我国特殊的地域性差异,分析我国东中西部的过度教育的情况,并解释了出现这种趋势的可能原因。最后根据文章中得出的相应的结论:收益率法虽然没有办法给出过度教育的具体变化量,但是可以从定性的角度研究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同时收益率法和工作分析法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也即,收益率法也可以作为研究过度教育问题的一个可行的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根据研究出来的结论,给出了缓解过度教育问题的三个方面的建议: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筛选方案,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改革,缓解由于政策限制等方面所导致的过度教育。

李志敏[10](2017)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根据今年国家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年底,我国各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实现3699万人次,国家对于教育的支出经费达到28072.78亿元,总招生人数达到748.6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5.46万人。这些数据显示自1998年国家扩大高校招生的相关政策的实施以来,全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实现大众化,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为劳动力的供给量持续高于其需求量。在上述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背景下,以国外学者对于过度教育的相关研究为基础,近年来我国国内学者也不断探究中国的过度教育问题。本文在研究我国的过度教育问题中,首先利用了学过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过度教育产生原因进行了解释,同时在这些解释中尝试找到可以列入影响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所选择的相关数据库是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问卷所形成的数据库,结合问卷中相关于劳动力市场中所设置的问题,最终选择了个人情况、企业情况和家庭情况三大方向的相关变量来引入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中,从而确定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关的意见。本人在广泛阅读国内外主要研究学者对于过度教育的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已有的文献中获得与本文研究相契合研究方向并作为理论指导。对比国内外的研究内容找到不同,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找到相关的理论基础。其中本文重点研究了对于过度教育的界定和发生率的测算上,同时详细介绍了过度教育测算的三种方法,对比各种方法给出了本文所选用的自我评估法和工作分析法两种方法。在明确了过度教育的发生率情况的基础上,为了对于过度教育的产生原因进行解释说明,本文选取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工作信号理论、工作竞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尝试在上述各理论中找到过度教育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后文做铺垫。之后在该部分指出了过度教育发生后给国家的经济、社会等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并且使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首先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样本中的过度角发生率的情况,然后在分析过度教育影响因素过程中,选用的spss统计软件,对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选取的所有影响因素中按照其对引起过度教育的贡献率的大小逐渐筛选出对其影响较为显着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了本人受教育程度、所有制形式、企业规模和孩子数量对于过度教育有比较显着影响的结论,并结合相关结论给出一定的意见。包括适度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投入,合理配置国家教育资源;增加主、次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通,降低不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成本;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说,在进行教育投资决策时应在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不盲目追随高文凭,合理进行教育投资,使得教育收益率实现最大化。

二、家庭过度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庭过度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过度教育视角下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创新之处
    第四节 全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有关过度教育的文献综述
        一、有关过度教育的概念
        二、有关过度教育的理论解释方法
        三、有关过度教育的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四、过度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
    第二节 过度教育导致的工资惩罚文献综述
        一、工资惩罚的理论分析
        二、工资惩罚的实证研究
        三、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研究
    第三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现状分析、理论基础及假设提出
    第一节 性别差异现状分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节 相关假设
        一、工资惩罚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假设
        二、家庭因素对工资惩罚性别差异的影响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原则
        二、变量的选取原则
        三、有关变量的说明
        四、过度教育的测算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
        二、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
    第三节 计量回归
        一、工资惩罚
        二、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
        三、异质性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目录

(2)安徽省教育错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2 教育错配的理论解释
    2.1 人力资本理论
    2.2 筛选理论
    2.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4 职位竞争理论
3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3.1 数据与变量说明
    3.2 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3.3 数据分析
        3.3.1 个人因素对教育错配的影响
        3.3.2 家庭因素对教育错配的影响
        3.3.3 工作因素对教育错配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2.1 加快劳动力市场改革,完善人力资源配置
        4.2.2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职业教育发展
        4.2.3 升级产业结构,增加高层次人才岗位供给
        4.2.4 加强企业和劳动者教育,改善教育错配

(3)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现有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教育竞争及其伦理属性
    第一节 教育竞争的概念
        一、竞争
        二、教育竞争
        三、教育竞争与竞争教育的概念区分
        四、本文所指的教育竞争概念
    第二节 教育竞争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一、教育竞争的必然性
        二、教育竞争的必要性
    第三节 教育竞争的伦理属性
        一、教育竞争为什么具有伦理属性
        二、教育竞争伦理属性的主要维度
        三、研究教育竞争伦理属性的必要性
第二章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主要成因
    第一节 学生:默认教育压力的伦理偏差
        一、片面的学习观
        二、过于看重超越他人
    第二节 家庭:父母期待的伦理偏差
        一、揠“苗”助长
        二、分数至上
        三、父母期待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四、片面的家庭幸福观
        五、家长之间的攀比
        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理念
        七、片面的成才观
    第三节 学校:转移校际竞争压力的伦理偏差
        一、过于看重升学率
        二、存在应试教育的情况
        三、减负成为口号
        四、教师期待的分数指向
    第四节 社会:评价的伦理偏差
        一、对人才评价的片面性
        二、对学校评价的片面性
第三章 教育竞争的限度及过度与适度
    第一节 教育竞争的限度及适度标准
        一、教育竞争的限度
        二、教育竞争适度的标准
    第二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及其发展趋势
        一、教育竞争过度及其特点
        二、教育竞争过度的主要类型
        三、教育竞争过度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后果
        一、不利于孩子与自身及与家长伦理关系的和谐
        二、不利于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有损教育公平
    第四节 教育竞争过度现象不合伦理的理论分析
        一、降低劳动幸福理论中的劳动幸福感
        二、违背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第五节 教育竞争适度及其意义
        一、教育竞争适度
        二、教育竞争适度的意义
第四章 对教育竞争过度的伦理修正
    第一节 学以成人:学生个人层面的伦理修正
        一、匡正学习动机:从“独尊分数”到“学以成人”
        二、匡正出人头地:从“超越他人”到“超越自我”
    第二节 合理期待:家庭层面的伦理修正
        一、匡正家庭教育功能:从揠苗助长到遵循成才规律
        二、匡正成才目标:从应试教育到全面发展
        三、匡正父母期待:从成龙成凤到实事求是
        四、匡正家庭幸福观念:从物质主义到精神与物质同步追求
        五、匡正同伴比较:从恶性攀比到合理对照
        六、匡正社会教育观念:从盲目跟风到理性选择
        七、匡正助推观念:从注重外部施压到内部动力激发
    第三节 立德树人:学校层面的伦理修正
        一、匡正育人理念:从注重考试成绩到注重全过程育人
        二、匡正教育方式:从书本主义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三、匡正课业观念:从单科无限课业到全科整体控制
        四、匡正教师期待:从生生全优到因材施教
    第四节 公正评价:社会层面的伦理修正
        一、匡正人才评价观:从考试结果评价评价到动态全过程评价
        二、匡正优质学校观念:从唯升学率到综合核心素养教育
    第五节 竞争教育:伦理修正的有效路径
        一、回归适度教育竞争离不开竞争教育
        二、竞争教育的意义
        三、进行适度竞争教育的策略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家长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
        二、家庭教育立法提上日程,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行为的理论演绎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过度干预与教育适度干预
        二、界入、介入、参与与干预
    第二节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表现
        一、教育过度干预中家长的表现
        二、教育过度干预下孩子的表现
第三章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观察
    第一节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的观察对象
        一、研究对象说明
        二、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因
        三、研究对象的特征
    第二节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的观察过程
        一、观察方法
        二、观察维度
    第三节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的观察结果
        一、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表现方式
        二、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内容体现
        三、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呈现地点
        四、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
第四章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负面效应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节 社会环境加深家长教育过度干预
    第二节 家校合作加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
    第三节 家长教育缺失引发家长错误教育干预
    第四节 学生自我管理欠缺加大家长干预力度
第五章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的消解策略
    第一节 政府设立家庭教育场所,普及科学家教知识
    第二节 学校积极履行教育职能,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第三节 家长主动避免教育过度干预,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第四节 学生强化自我管理,消减家长过度干预的空间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2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 小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小学生家长教育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观察表
致谢

(5)教育错配对农村户籍劳动力收入影响研究 ——基于CHIP2013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2.1 本文相关定义
        2.1.1 教育收益率
        2.1.2 教育错配
        2.1.3 农村户籍劳动力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人职匹配理论
        2.2.3 工作竞争理论
        2.2.4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3 模型构建
    2.4 研究假设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3.2 样本选取
    3.3 变量测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教育错配对农村户籍劳动力收入影响分析
    4.1 农村户籍劳动力教育错配现状
    4.2 共线性检验
    4.3 相关性分析
    4.4 方差分析
    4.5 数据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4.5.1 全部农村户籍劳动力教育回报分析
        4.5.2 农村住户劳动力教育回报分析
        4.5.3 农民工劳动力教育回报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政府层面的对策
        5.2.2 企业层面的对策
        5.2.3 学校层面的对策
        5.2.4 个人层面的对策
    5.3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附录
    附录1 明瑟方程模型相关系数表
    附录2 D-H模型相关系数表
    附录3 V-V模型相关系数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6)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受高等教育者
        (二) 过度教育
    四、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筛选理论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四、工作竞争模型
第三章 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过度教育研究指标的选取
    二、调查样本的总体情况
        (一) 数据来源
        (二)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
        (一) 过度教育测量方法的选取
        (二) 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分布特征
    四、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发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 计量模型的构建
        (二) 回归结果分析
    五、主要研究结论
        (一) 过度教育是存在的
        (二) 过度教育因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三) 过度教育因职业和单位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四) 过度教育因父母亲职业、受教育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第四章 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发生错位:教育供求关系视角
        (一) 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错位
        (二) 培养层次与社会需求错位
        (三) 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二、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视角
        (一) 职业间劳动力市场分割
        (二) 工作单位间劳动力市场分割
    三、教育投资与能力的差异:人力资本理论视角
        (一) 家庭教育投资不合理
        (二) 大学生人力资本参差不齐
第五章 受高等教育者过度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政府方面
        (一) 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 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三)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提高人才市场透明度
    二、高校方面
        (一)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二) 创新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企业应转变择人观念,加强交流合作
        (一) 树立新的择人观念,合理择人
        (二) 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展望未来
    四、毕业生个人方面
        (一) 转变就业观念,善于把握机遇
        (二)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家庭方面
第六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过度教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过度教育的概念界定
        1.2.2 过度教育的相关研究
        1.2.3 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对子女教育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人力资本理论
    2.2 工作竞争理论
    2.3 教育代际传递理论
第3章 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过度教育影响的假设构建
    3.1 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过度教育的影响
    3.2 父母受教育水平子女教育的影响
    3.3 子女教育水平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3.4 父母个人特质对子女过度教育的影响
第4章 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过度教育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2 变量选取
    4.3 描述性分析
    4.4 实证模型构建
    4.5 回归结果分析
        4.5.1 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子女教育水平的回归分析
        4.5.2 父母受教育水平和子女过度教育的回归分析
        4.5.3 子女教育水平和过度教育的回归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述评
    2.1 过度教育相近概念辨析
        2.1.1 知识失业
        2.1.2 不充分就业
        2.1.3 资质过高感
    2.2 国外研究
        2.2.1 过度教育的概念、测量方法和理论解释
        2.2.2 过度教育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
        2.2.3 过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
    2.3 国内研究
        2.3.1 过度教育概念、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2.3.2 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变化趋势研究
        2.3.3 过度教育与收入回报的关系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我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3.1 过度教育的内涵
    3.2 过度教育的测度方法
    3.3 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变化趋势
        3.3.1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3.3.2 过度教育的分布与趋势
        3.3.3 过度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度教育的过犹不及效应分析
    4.1 过犹不及相关概念
        4.1.1 过犹不及
        4.1.2 过犹不及效应
        4.1.3 过犹不及效应理论分析
    4.2 教育为何会“过”?
        4.2.1 理性经济人假设
        4.2.2 个体层面
        4.2.3 组织层面——雇主
        4.2.4 社会层面
    4.3“过”的消极影响
        4.3.1 个体层面
        4.3.2 组织层面
        4.3.3 社会层面
    4.4 过度教育因果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过度教育收入效应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5.3 我国过度教育收益率
        5.3.1 基于ORU方程估计结果
        5.3.2 基于V-V模型估计结果
    5.4 不同群组过度教育收益率
        5.4.1 不同性别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5.4.2 不同所有制类型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5.4.3 不同企业规模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5.4.4 不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过度教育就业效应分析
    6.1 就业——就业质量——工作满意度
    6.2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6.2.1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可能的三种关系
        6.2.2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分析
    6.3 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6.3.1 研究假设
        6.3.2 模型构建
        6.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6.3.4 实证结果分析
    6.4 过度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结论
    7.2 政策启示
    7.3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近年来中国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 ——基于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
    2.1 过度教育的相关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
        2.1.1 理论综述
        2.1.2 研究现状
    2.2 过度教育的收益率分析理论综述和研究现状
        2.2.1 理论综述
        2.2.2 研究现状
3 工作分析法下的过度教育测度研究
    3.1 过度教育的定义及测度
        3.1.1 过度教育的定义
        3.1.2 过度教育的测度
    3.2 数据的来源和变量的选取
        3.2.1 数据的来源
        3.2.2 变量的选取
    3.3 过度教育的实证分析
        3.3.1 统计性分析
        3.3.2 有序logit回归分析
4 收益率方法下的过度教育测度研究
    4.1 过度教育收益率研究过度教育
        4.1.1 计量模型构建
        4.1.2 模型回归结果
        4.1.3 两个模型回归结果的对比
    4.2 不同性别和地区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
        4.2.1 不同性别劳动者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
        4.2.2 不同地区的劳动者过度教育的变化趋势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10)中国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概览
        1.1.2 劳动力市场中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对过度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2.2 国内对过度教育的研究
3 过度教育的界定和测算方法
    3.1 过度教育的界定
    3.2 过度教育的测算方法
4 过度教育的成因及其影响
    4.1 理论对过度教育原因的解释
        4.1.1 人力资本投资原理的解释
        4.1.2 工作信号理论的解释:教育是一种信号
        4.1.3 工作竞争理论的解释
        4.1.5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解释
    4.2 过度教育的影响
5 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和描述
    5.2 样本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测算
    5.3 过度教育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家庭过度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过度教育视角下工资惩罚的性别差异研究[D]. 曹秀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安徽省教育错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王文哲,郭斌.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1(02)
  • [3]教育竞争过度现象的伦理审视[D]. 朱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4]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家长过度干预的负面效应研究[D]. 晁萌郁.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教育错配对农村户籍劳动力收入影响研究 ——基于CHIP2013数据的分析[D]. 马菲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受高等教育者的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 王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7]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过度教育影响研究[D]. 李婕如. 湘潭大学, 2018(02)
  • [8]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D]. 郭鑫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9]近年来中国过度教育问题的研究 ——基于工作分析法和收益率分析法[D]. 张欢欢.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 [10]中国高等教育中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志敏.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家庭过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