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水分灌溉下水稻光合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国伟,赵喜辉,江孟孟,陆大克,陈明灿[1](2021)在《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协调水稻根冠生长、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干湿交替灌溉是水分高效利用的有效措施,但是适宜的干湿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不同干湿交替灌溉下水稻根系及地上生长发育的差异,以探讨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传统灌溉(保持23 cm浅水层,CI)、轻度干湿交替灌溉(-20 kPa,AWMD)和重度干湿交替灌溉(-40 kPa,AWSD) 3种灌溉方式,研究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Oryza sativa L.)根长、根重、根冠比、根系伤流量、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地上部重量、叶片光合速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运转及籽粒中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轻度干湿交替灌溉显着增加了根长、根重、根冠比、根系伤流量、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如抽穗期比传统灌溉分别提高13.3%、6.7%、10.8%、8.1%、7.4%;茎鞘中NSC向籽粒运转率提高23.3%,同时提高籽粒中ATP酶活性16.3%18.4%、提升主要生育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10.9%44.0%,增加成熟期植株的吸氮量。最终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显着增加,重度干湿交替灌溉则显着减少根长、根重,抑制根系活性及合成细胞分裂素的能力,如抽穗期分别比传统灌溉降低30.1%、20.8%、40.5%、34.4%,降低地上部的生长,显着降低主要生育期叶片的光合速率,抽穗期降低26.4%,虽促进NSC的运转,但是较低的花后干物质积累与籽粒库活性,导致水稻产量降低32.8%(2018年)与31.6%(2019年);同时重度干湿交替灌溉下,植株吸氮量显着减少,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降低19.2%,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偏生产力分别降低18.0%、34.7%及31.8%。【结论】轻度干湿交替灌溉能够改善根系形态,提高根系代谢功能,协调地上部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重度干湿交替灌溉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抑制代谢,不宜采用。
魏永霞,曹晓强,冀俊超,张学文,刘慧,吴昱[2](2021)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旱直播水稻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动态》文中提出为探究东北黑土区不同灌溉方式对旱直播水稻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按照不同的灌溉方式设置了滴灌旱直播(DH)、漫灌旱直播(MH)和淹灌旱直播(HS) 3个试验处理,以当地常规的插秧淹灌(CK)为对照。通过拟合曲线定量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干物质积累过程动态变化特征以及水稻各生育阶段光合特性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生育时间推进呈现慢-快-慢的"S"形曲线变化规律,但干物质积累量、快速增长起止时间、生长速率以及生长周期则表现出随灌溉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干物质积累量由大到小依次为HS、MH、DH、CK,其中CK处理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为3 190.65 g/m2,而DH、MH和HS处理干物质理论最大积累量较CK增加17.74%~52.57%,为3 756.81~4 867.88 g/m2; CK处理水稻快速积累期开始于分蘖中期,其他处理水稻快速积累期开始于分蘖中期向分蘖末期过渡阶段,不同处理的水稻干物质快速积累期均结束于乳熟期。不同灌溉方式的光合特性指标也有所不同,抽穗开花期后,旱直播处理叶绿素SPAD较CK处理下降快;除分蘖末期外,旱直播处理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低于CK处理,气孔限制值(Ls)均高于CK处理。相关分析表明,旱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与叶绿素SPAD、Pn、Tr、Gs呈极显着正相关(P <0.01)。通过对光合特性参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析表明,旱直播DH、MH和HS处理光合特性劣于CK处理,而干物质积累量优于CK处理; HS处理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量优于DH与MH处理。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水稻种植模式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张学文[3](2021)在《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提出
张学文[4](2021)在《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冯子珈[5](2021)在《黑土稻作调亏灌溉补偿生长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邢钰媛[6](2021)在《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生产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提出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是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之一。夜间增温显着影响水稻生产及CH4和N2O排放,施生物炭和硅肥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但能否缓解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迄今尚不清楚。通过田间模拟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施生物炭和硅肥对水稻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促进区域水稻可持续生产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依据。田间模拟试验于2019年6月至10月和2020年6月至10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田进行。供试土壤为潴育型水稻土,供试水稻为南粳5055,供试肥料为稻壳生物炭、钢渣粉和矿粉。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稻生理指标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和植物效率分析仪测定。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夜间增温设常温对照(W0)、5 mm铝箔膜覆盖(W1)和11 mm铝箔膜覆盖(W2)3水平;生物炭设不施生物炭(B0)、施7.5 t·hm-2(B1)和施17.5 t·hm-2(B2)3水平;硅肥设不施硅(Si0)、钢渣粉(Si1,200 kg·hm-2)和矿粉(Si2,200 kg·hm-2)3水平。主要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效果、水稻光合参数和荧光特性在水稻关键生育期,5 mm和11 mm铝膜覆盖可分别使2019年5 cm土层夜间均温增加1.05℃和0.35℃,10 cm土层增加0.74℃和0.29℃;而2020年水稻冠层夜间均温的增温幅度分别为0.26℃和0.09℃,株高中部则为0.24℃和0.36℃。对于全生育期平均光合参数,夜间增温降低两年净光合速率(Pn)、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5 mm铝膜覆盖使两年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增加,2019年蒸腾速率(Tr)增加,2020年蒸腾速率降低;11 mm铝膜覆盖使两年蒸腾速率增加,气孔导度降低,2019年胞间CO2浓度降低,2020年胞间CO2浓度增加。其中,对2019年Gs、Ci、Ls和2020年WUE影响显着(P<0.05),2020年Pn、Ci和Ls影响极显着(P<0.01)。夜间增温降低水稻灌浆期PSⅡ潜在活性、最大捕获量子产额、光合性能和推动力,使光热耗散增加。施生物炭和硅肥能增加水稻净光合速率、灌浆期光合性能和推动力,缓解夜间增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且使两年水稻光合作用及荧光特性最强的组合为W0B2Si2(常温对照、施17.5 t·hm-2生物炭和施200 kg·hm-2矿粉)。(2)水稻产量构成、产量及加工品质夜间增温增加千粒重、结实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而导致产量降低,对两年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均达显着(P<0.05),2020年产量和每穗粒数的影响达显着(P<0.05)和极显着(P<0.01)水平。5 mm和11 mm铝膜覆盖可分别使2019年水稻减产27.49%和20.11%,2020年则为21.40%和25.88%,但对加工品质的影响不明显。施7.5 t·hm-2和17.5 t·hm-2生物炭可分别使2019年水稻增产15.84%和10.94%,2020年则增产15.76%和3.65%。不同施炭量基本增加营养品质,降低加工品质,对2020年产量影响显着(P<0.05)。硅肥则增加水稻加工品质和结实率,对2019年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影响显着(P<0.05)。钢渣粉和矿粉可分别使2019年水稻减产15.13%和18.94%,2020年则为增产8.45%和减产1.65%。使两年水稻产量及品质均最佳的组合为W2B2Si1(11 mm铝膜覆盖、施17.5 t·hm-2生物炭和200 kg·hm-2钢渣粉)。(3)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两年夜间增温均降低稻田CH4和N2O总累积排放量,使总增温潜势(S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降低。不同施炭量基本均降低两年CH4总累积排放量、SGWP和GHGI,增加N2O总累积排放量,2019年施7.5 t·hm-2生物炭的作用效果则相反;对2020年GHGI的影响可达显着水平(P<0.05)。施硅肥均降低两年CH4总累积排放量和SGWP,并使2019年N2O排放增加,2020年N2O排放降低。本研究中夜间增温、生物炭和硅肥均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使温室气体影响最弱的组合为W1B1Si1(5 mm铝膜覆盖、施7.5 t·hm-2生物炭和200 kg·hm-2钢渣粉)。综合考虑生理、产量、品质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指标,在促进水稻生产同时实现稻田减排的最佳组合为W1B1Si1。研究认为,气候变暖背景下施7.5 t·hm-2生物炭与200 kg·hm-2钢渣粉可有效地缓解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钱浩宇[7](2021)在《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文中认为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口粮作物,而稻田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甲烷(CH4)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所以水稻丰产与CH4减排的协同至关重要。到本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e CO2)趋势已经难以遏制。CO2作为水稻光合作用的底物,e CO2会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可能刺激CH4排放;此外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同样具有调控作用。然而,至今关于e CO2与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和稻田CH4排放的综合效应认识尚不甚清楚。为此,本文在荟萃(Meta)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步入式人工气候室及开顶式植物生长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了CO2浓度与水稻品种、秸秆利用、氮肥用量、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土壤碳氮、CH4排放及其相关土壤微生物的综合效应,并探讨了其潜在的互作机制。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CO2浓度与农艺措施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Meta分析表明,水稻品种类型、秸秆管理、氮肥用量和水分管理等主要农艺措施均显着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和CH4排放的效应,其中品种类型和秸秆管理分别起主导作用。(2)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品种的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效应差异显着。在e CO2下,杂交籼稻(五优308)的光合速率及分蘖的增幅均高于常规粳稻(宁粳7号)和常规籼稻(绿银占),其生物量和产量增幅分别达到43%和85%;同时,其根生物量和耕层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增幅分别达到82%和27%,为产甲烷菌提供充足底物,导致五优308的CH4排放增幅达到117%,显着高于其它品种。(3)秸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秸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效应的大小。不加秸秆时,e CO2显着提高产甲烷菌丰度达59%~70%,但不影响甲烷氧化菌,导致CH4排放显着增加;在秸秆还田时,e CO2增加甲烷氧化菌丰度27%~77%,对甲烷产生菌的影响不显着,导致CH4排放呈降低趋势。据此预测,在目前稻田秸秆利用状况下,未来e CO2对全球稻田CH4排放的提高效应仅为3.7%。(4)氮肥用量与CO2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H4排放的综合效应显着。随着氮肥用量增加,e CO2对水稻生长的促进效应随之提高。在本试验条件内,N>150kg hm-2时,e CO2显着促进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耕层含氧量,促进CH4氧化,维持CH4的减排效应。(5)水分管理显着影响CO2浓度升高对CH4排放的促进效应。e CO2均显着促进水稻生长,但不同水分管理不影响e CO2对水稻生长的效应大小。持续淹水下,e CO2显着提高CH4排放46%~50%;而间歇灌溉下,由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提高,产甲烷菌生长受限,e CO2对CH4排放的影响不显着。可见,在秸秆还田、间歇灌溉等现代稻作措施大面积推广的情景下,过去的研究可能高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稻田CH4排放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果有望降低对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和稻田甲烷排放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水稻丰产与甲烷减排稻作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途径。
米雅竹[8](2021)在《花青素缓解Cd胁迫下水稻叶片氧化损伤及抑制籽粒Cd累积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镉(Cd)污染是目前农田土壤存在的最普遍且毒性较大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稻对Cd具有较强的吸收累积能力,Cd离子的存在对水稻造成毒害的同时会刺激水稻自身的Cd耐受机制。水稻籽粒Cd含量超标会影响农作物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近些年叶面阻控剂被广泛用于降低农产品Cd污染。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水溶性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是减轻重金属毒害的主要色素物质。目前,利用叶面喷施花青素技术缓解水稻Cd毒害及降低籽粒Cd累积的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通过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试验、水稻苗期和全生育期盆栽试验以及田间验证试验,探究了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生长、色素含量、抗氧化系统、非蛋白硫醇(NPT)、植物螯合素(PCs)及水稻不同部位Cd吸收转运和亚细胞分布的影响,阐明Cd胁迫下水稻体内花青素与不同部位Cd含量以及水稻产量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叶片喷施蓝莓花青素技术可以在低Cd污染水稻田使用,在抑制籽粒Cd累积的同时实现安全生产。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用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Cd未污染水稻土和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某铅锌矿周边Cd污染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Cd胁迫对五个水稻品种生长、色素含量以及Cd吸收转运的影响研究表明:有色稻(超优30、井岗红谷和紫叶血糯)叶片中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常规稻(镇稻18、深两优870)。与Cd未污染土壤处理组相比,矿区土壤Cd胁迫下常规稻体内花青素含量增幅显着高于有色稻。Cd胁迫下,常规稻籽粒Cd含量均高于0.2 mg/kg,超出中国水稻籽粒Cd含量国家标准;有色稻籽粒Cd含量均属于安全生产范围。水稻根部Cd含量与花青素含量无显着相关性,茎叶和籽粒Cd含量与花青素含量呈显着负相关。(2)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蓝莓花青素对四种自由基(DPPH、ABTS+、O2-、·OH)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选用铅锌矿周边Cd污染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苗期叶片抗氧化系统、非蛋白硫醇(NPT)以及植物螯合素(PCs)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单一Cd胁迫相比,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显着降低镇稻18和深两优870苗期叶片中O2-、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并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SH、ASA)活性以及NPT和PCs的含量。水稻叶片亚细胞扫描电镜图表明,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可有效缓解细胞膜和细胞器Cd氧化损伤,促进水稻生长。同一浓度Cd胁迫下,深两优870抗Cd氧化能力强于镇稻18。(3)选用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园Cd未污染水稻土作为供试土壤,外源1.0 mg/kg和10.0 mg/kg土壤Cd胁迫下,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深两优870吸收Cd的螯合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浓度Cd胁迫下,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均能有效促进深两优870生长,降低Cd由茎叶向籽粒的转运,抑制水稻籽粒Cd累积。其中,在1.0 mg/kg Cd胁迫下,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后Cd由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提升8.11%,Cd由茎叶向籽粒的的转运系数下降48.83%。叶面喷施7.5、10.0和12.5 g/L蓝莓花青素后,深两优870籽粒Cd含量均低于0.2 mg/kg,符合中国水稻籽粒Cd含量国家标准。深两优870叶片中Cd的亚细胞分布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图表明,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后深两优870体内花青素及多糖、木质素、羧酸、蛋白质、核酸等化合物可能通过与Cd形成螯合物,将Cd隔离固定于细胞壁和细胞器中,降低籽粒中Cd含量。(4)选用嘉华1号、镇稻18和深两优870作为供试水稻,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某铅锌矿周边Cd污染水稻田开展田间验证试验。研究表明:3种水分管理条件下施用木炭和磷酸二铵,土壤p H值逐渐趋于中性,土壤Eh值均呈下降趋势,并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Cd以及嘉华1号体内Cd含量。其中,全生育期淹水配施15.00 g/m2磷酸二铵处理组效果最好。与常规灌溉和湿润灌溉相比,全生育期淹水对嘉华1号的增高促产效果最好,水稻产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叶面喷施7.5 g/L和10.0 g/L蓝莓花青素均能有效促进镇稻18和深两优870生长;同时,降低Cd由茎叶向籽粒的转运,籽粒Cd含量均低于0.2 mg/kg。水稻籽粒Cd含量与叶片中花青素含量及水稻产量呈显着负相关性,叶面喷施7.5 g/L蓝莓花青素后深两优870显着增产5.24%。蓝莓花青素可作为一种叶面阻控剂应用于该地区Cd污染水稻田,选用深两优870水稻品种可以实现安全高产。
赵龙[9](2021)在《覆膜旱作水稻土壤热运移及其生长研究》文中认为水稻覆膜旱作技术是指采用覆膜旱作旱管,利用降雨并辅以灌溉,它可以减少蒸发和深层渗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现有研究对覆膜旱作水稻土壤热传输规律及其对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较少,尤其是利用不同的薄膜材料调控水稻土壤热环境及水稻生长。基于此,为研究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水稻生长的影响,在扬州大学农水与水文水生态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淹水(CK)、不覆膜旱种(NM)、透明膜覆盖(TM)、黑膜覆盖(BM)、双色膜(正面银色反面黑色)覆盖(BWM)5种处理。监测不同生育期土壤深度5cm、10cm、15cm、20cm和25cm深处的土壤温度,测量水稻蒸腾速率、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株高、茎粗、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并通过SWAP模型模拟不覆膜旱作水稻0-25cm深处土壤温度的变化及水稻产量。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覆膜处理土壤温度日变化较NM高0.33-6.33℃,能提高土壤全生育期0-25cm深处土壤温度,其增温效应在浅层土壤、水稻的分蘖中期和分蘖末期最为明显。覆膜处理之间,TM的土壤温度高于BM和BWM。(2)旱作使水稻蒸腾速率较CK下降1.9%-28.6%,但光合速率(除穗分化期BM处理外)较CK高8.1%-65.6%。旱作较CK处理对水稻株高和干物质量均产生抑制作用,全生育期株高表现为常规淹水>不覆膜旱种>覆膜处理。(3)综合两年试验,覆膜处理较不覆膜处理能够提高水稻产量,TM和BM增产效果最优。旱作处理较常规淹水能显着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73%-1024%。在不考虑热胁迫的情况下,TM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优于BM、BWM。覆膜旱作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水稻直链淀粉含量。(4)经过率定和验证后的SWAP模型能够模拟研究区水稻旱作条件下的土壤0-25cm深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马丙菊[10](2021)在《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同时,水稻又是用水大户,每年水稻种植中用于灌溉的水量占我国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实现水稻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资源利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试验选用江苏省近80年来水稻品种改良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籼稻品种共计12个,依据种植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将这些品种分为早期高秆品种、矮秆品种、半矮秆品种、杂交稻品种4个类型,采用大田种植,连续2年,设置2种灌溉方式处理:常规灌溉(CI),即全生育期保持2-3 cm的浅水层直至收获前一周、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AWD),即自浅水层自然落干至土壤水势达到-15 kPa,然后灌水1-2 cm,如此循环。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品种改良过程中的产量形成、水分利用效率、农艺与生理特征等的影响,以期阐明中籼水稻品种对水分响应的差异及其农艺与生理特征,提出实现水稻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的栽培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构成因素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各类型品种产量均随着品种的改良逐渐增加。在CI下,各类型品种的平均产量依次为4.91、7.15、7.95和10.23thm-2。在AWD下,各类型品种的平均产量依次为5.43、8.02、9.49和11.23 thm-2。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总颖花量(穗数×每穗粒数)的增加,其中每穗粒数的增加尤其显着。与CI相比,AWD显着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产量,产量增幅分别为11%、12%、19%和10%。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增加。2、水分利用效率在两种灌溉方式下,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Y)逐渐增加。在CI下,各类型品种的WUEY分别为0.65、0.95、1.06和1.36 kg m-3。在AWD下,各类型品种的WUEY分别为1.02、1.51、1.79和2.12 kg m-3。与CI相比,AWD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WUEY,增幅分别为57%、58%、69%和55%。在两种灌溉方式下,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在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WUEL)逐渐增加,半矮秆品种在灌浆中期WUEL最高。与CI相比,AWD增加了各类型品种的WUEL。在穗分化始期,WUEL增幅分别为11%、7%、7%和5%;在抽穗期,WUEL增幅分别为12%、8%、21%和18%;在灌浆中期,WUEL增幅分别为13%、12%、17%和18%。说明通过品种改良和合理灌溉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3、地上部农艺与生理性状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在主要生育时期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茎蘖成穗率、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二次枝梗数目、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抗氧化酶活性逐渐增加。在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品种改良逐渐增加,而在灌浆中期,半矮秆品种最高。叶片着生角度随品种改良整体逐渐降低。与CI相比,AWD改善了上述地上部农艺和生理性状。说明在AWD下现代半矮秆品种和杂交稻品种群体质量的改善、良好的株型和叶片光合性能、较强的抗氧化酶系统是实现水稻高产与水分高效利用的重要原因。4、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在两种灌溉方式下,在主要生育时期随品种改良各类型品种的根干重、根冠比、根长、根系伤流速率、根系氧化力、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逐渐增加。与CI相比,AWD改善了上述根系形态生理特征。说明在AWD下现代半矮秆品种和杂交稻品种根系生长的改善可以促进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二、不同水分灌溉下水稻光合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水分灌溉下水稻光合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灌溉方式下旱直播水稻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测定 |
1.3.2 光合特性参数动态观测 |
1.3.3 叶绿素SPAD测定 |
1.4 指标计算 |
1.4.1 干物质积累生长曲线方程 |
1.4.2 气孔限制值 |
1.5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 |
2.1.1 不同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随时间的变化 |
2.1.2 干物质积累主要特征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
2.1.3 不同处理干物质积累分期平均积累速率、分期时长和分期积累量 |
2.2 不同处理光合特性参数变化 |
2.2.1 不同处理水稻叶绿素SPAD |
2.2.2 不同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
2.2.3 不同处理水稻气孔限制值 |
2.3 干物质积累量与光合特性参数的相关分析 |
2.3.1 不同种植模式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与光合特性参数相关性分析 |
2.3.2 不同种植模式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绿素SPAD与净光合速率的拟合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6)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生产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夜间增温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夜间增温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2.2 夜间增温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 国内外生物炭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施生物炭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2 施生物炭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4 国内外硅肥相关研究进展 |
1.4.1 施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4.2 施硅对水稻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5 施硅、施生物炭和夜间增温对水稻的交互影响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正交试验 |
2.2.2 试验装置与田间管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稻叶片光合及荧光的测定 |
2.3.2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测定 |
2.3.3 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的测定 |
2.3.4 持续变化的全球增温/冷却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估算 |
2.3.5 环境因子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光合和荧光特性的影响 |
3.1 水稻关键生育期增温效果 |
3.2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1 净光合速率(Pn) |
3.2.2 气孔导度(Gs) |
3.2.3 胞间CO_2浓度(Ci) |
3.2.4 蒸腾速率(Tr) |
3.2.5 气孔限制值(Ls) |
3.2.6 水分利用效率(WUE) |
3.2.7 光合参数的方差分析 |
3.2.8 光合参数的极差分析 |
3.3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荧光特性的影响 |
3.3.1 OJIP曲线 |
3.3.2 荧光参数 |
3.3.3 荧光参数的方差分析 |
3.3.4 荧光参数的极差分析 |
3.4 讨论和小结 |
第四章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4.1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4.1.1 两年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
4.1.2 产量及产量构成的方差和极差分析 |
4.2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
4.2.1 两年水稻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 |
4.2.2 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的方差和极差分析 |
4.3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
5.1 试验期间气温和降水特征 |
5.2 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2.1 稻田CH_4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2.2 稻田N_2O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 |
5.3 稻田CH_4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 |
5.3.1 稻田CH_4累积排放量 |
5.3.2 稻田N_2O累积排放量 |
5.3.3 稻田CH_4和N_2O总累积排放量的极差分析 |
5.4 稻田CH_4和 N_2O的SGWP/SGCP和GHGI |
5.4.1 SGWP/SGCP和GHGI |
5.4.2 稻田SGWP/SGCP和GHGI的极差分析 |
5.5 讨论和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1.2.3 农艺措施与大气CO_2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理论假设与技术路线 |
1.4.1 理论假设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和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
2.1 综合分析方法 |
2.1.1 水稻生物量及产量 |
2.1.2 稻田甲烷排放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影响的综合分析 |
2.2.2 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的综合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品种类型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植株生长 |
3.2.2 稻田甲烷排放 |
3.2.3 稻田土壤指标 |
3.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3.3 讨论 |
3.3.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3.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3.4 小结 |
第四章 秸秆还田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4.1.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稻植株生长 |
4.2.2 稻田甲烷排放 |
4.2.3 稻田土壤指标 |
4.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4.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CH_4排放影响的预测 |
4.3 讨论 |
4.3.1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4.3.2 不同秸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氮肥用量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稻植株生长 |
5.2.2 稻田甲烷排放 |
5.2.3 稻田土壤指标 |
5.3 讨论 |
5.3.1 不同氮肥用量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5.3.2 不同氮肥用量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6.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稻植株生长 |
6.2.2 稻田甲烷排放 |
6.2.3 稻田土壤指标 |
6.2.4 稻田甲烷产生菌及氧化菌 |
6.3 讨论 |
6.3.1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水稻生长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6.3.2 不同水分管理措施下甲烷排放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 |
6.4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全文讨论 |
7.1.1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
7.1.2 不同农艺措施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
7.1.3 本研究对高产低碳排放稻作技术创新的意义 |
7.2 主要结论 |
7.3 主要创新点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花青素缓解Cd胁迫下水稻叶片氧化损伤及抑制籽粒Cd累积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稻田生态系统中Cd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1.1 水稻田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1.1.2 水稻田土壤Cd污染 |
1.1.3 土壤Cd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1.4 水稻籽粒Cd污染现状 |
1.2 水稻Cd胁迫耐受机制及降低籽粒Cd含量方法 |
1.2.1 水稻Cd毒害机制 |
1.2.2 水稻Cd耐受机制 |
1.2.3 降低籽粒Cd含量方法 |
1.3 花青素在植物抗逆方面的应用 |
1.3.1 花青素类型及特点 |
1.3.2 花青素分离纯化方法及主要功能研究 |
1.3.3 花青素在植物逆境胁迫中的应用 |
1.3.4 花青素在植物体抗重金属胁迫中的作用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Cd胁迫下水稻体内色素分泌及Cd累积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水稻 |
2.2.2 供试土壤 |
2.2.3 水稻全生育期盆栽试验设计 |
2.2.4 水稻样品采集 |
2.2.5 水稻组织Cd含量及Cd富集转运系数的测定 |
2.2.6 水稻叶片色素含量测定 |
2.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d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穗长、株高、生物量的影响 |
2.3.2 Cd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
2.3.3 Cd胁迫对不同品种水稻组织Cd含量及富集转运的影响 |
2.3.4 不同品种水稻组织Cd含量与叶片中花青素含量相关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花青素对Cd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水稻与土壤 |
3.2.2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与生化活性 |
3.2.3 蓝莓花青素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
3.2.4 水稻苗期盆栽试验设计 |
3.2.5 水稻生长及色素含量测定 |
3.2.6 水稻叶片氧化损伤指标及自由基含量测定 |
3.2.7 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及非酶抗氧化物含量测定 |
3.2.8 水稻叶片亚细胞结构分析 |
3.2.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蓝莓花青素体外自由基清除能力 |
3.3.2 蓝莓花青素体外总还原能力 |
3.3.3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生长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
3.3.4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体内ROS积累的影响 |
3.3.5 叶面喷施花青素对苗期水稻抗氧化酶和非酶抗氧化物的影响 |
3.3.6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硫醇化合物及植物螯合素的影响 |
3.3.7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苗期水稻叶片亚细胞结构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花青素对水稻植株吸收Cd的螯合效应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水稻和土壤 |
4.2.2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与生化活性 |
4.2.3 水稻全生育期盆栽试验设计 |
4.2.4 水稻生长及色素含量测定 |
4.2.5 水稻不同部位及亚细胞结构Cd含量测定 |
4.2.6 Cd-花青素螯合物扫描电镜及稳定性分析 |
4.2.7 水稻叶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2.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Cd胁迫下水稻生长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
4.3.2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和Cd转运的影响 |
4.3.3 水稻叶片亚细胞组分Cd含量变化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4 Cd-花青素螯合物体外稳定性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花青素及钝化剂阻控水稻籽粒Cd累积的田间验证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域及供试水稻品种 |
5.2.2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与生化活性 |
5.2.3 水稻田间试验设计 |
5.2.4 土壤pH、Eh值测定 |
5.2.5 水稻生长及色素含量测定 |
5.2.6 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测定 |
5.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施用钝化剂对土壤pH、Eh值的影响 |
5.3.2 施用钝化剂对土壤有效态Cd的影响 |
5.3.3 施用钝化剂对水稻各部位Cd含量的影响 |
5.3.4 施用钝化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5.3.5 施用钝化剂土壤及水稻籽粒Cd含量及水稻产量的关系 |
5.3.6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生长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
5.3.7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不同部位Cd含量的影响 |
5.3.8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对水稻Cd转运系数的影响 |
5.3.9 叶面喷施蓝莓花青素水稻籽粒Cd含量与叶片花青素及产量的相关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Cd胁迫下水稻体内色素分泌及Cd累积特征 |
6.1.2 花青素对Cd胁迫下水稻抗氧化系统的调控 |
6.1.3 花青素对水稻植株吸收Cd的螯合效应 |
6.1.4 花青素及钝化剂阻控水稻籽粒Cd累积的田间验证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覆膜旱作水稻土壤热运移及其生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覆膜旱作水稻对土壤水热的影响 |
1.2.2 覆膜旱作对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 |
1.2.3 覆膜旱作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4 覆膜旱作对水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5 覆膜旱作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2.6 覆膜旱作水稻土壤水热及其生长的模拟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布置与处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土壤温度 |
2.3.3 灌溉量和排水量 |
2.3.4 水稻生长指标 |
2.3.5 水稻品质测定 |
2.3.6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 |
2.4 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覆膜旱作对水稻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 生育期间太阳辐射和空气温度 |
3.2 覆膜旱作对生育期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 |
3.3 覆膜旱作对不同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
3.3.1 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变化 |
3.3.2 生育期0-25cm深处土壤平均温度变化 |
3.4 覆膜旱作对全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
3.4.1 不同生育时期0-25cm土壤温度垂直变化 |
3.4.2 全生育期各土层土壤平均温度 |
3.4.3 覆膜旱作对全生育期0-25cm土壤平均温度的影响 |
3.4.4 土壤温度梯度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覆膜旱作对水稻生理生长的影响 |
4.1 水稻生育期间降雨量 |
4.2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蒸腾速率、光合指标的影响 |
4.3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株高及茎粗的影响 |
4.4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
4.5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6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4.7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4.7.1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
4.7.2 不同覆膜处理对水稻胶稠度、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覆膜水稻土壤热运移模拟 |
5.1 模型简介 |
5.2 模型率定 |
5.2.1 模型所需的资料 |
5.2.2 率定公式 |
5.3 模型率定结果 |
5.3.1 土壤温度 |
5.3.2 水稻产量 |
5.4 模型验证 |
5.4.1 土壤温度 |
5.4.2 水稻产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内涵 |
1.2 水稻的需水特性及水分供应 |
1.3 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机理 |
1.3.1 株型与叶型 |
1.3.2 叶片气孔 |
1.3.3 叶片光合与蒸腾 |
1.3.4 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1.3.5 植物激素 |
1.3.6 分子机制 |
1.4 影响水稻水分高效利用的外在因素 |
1.4.1 气象因子 |
1.4.2 土壤 |
1.4.3 水分管理 |
1.4.4 养分管理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存在问题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与栽培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取样与测定 |
2.3.1 茎蘖动态 |
2.3.2 干物质 |
2.3.3 叶面积 |
2.3.4 顶三叶叶片长宽及夹角 |
2.3.5 叶片气孔密度 |
2.3.6 叶片光合 |
2.3.7 叶片蒸腾 |
2.3.8 叶片丙二醛含量 |
2.3.9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
2.3.10 根干重和根长 |
2.3.11 根系氧化力 |
2.3.12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
2.3.13 根系伤流液中的脱落酸与生长素 |
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产量 |
3.2. 水分利用效率 |
3.3. 地上部农艺性状 |
3.3.1 茎蘖动态及茎蘖成穗率 |
3.3.2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
3.3.3 叶面积指数 |
3.3.4 粒叶比 |
3.3.5 叶角、叶长、叶宽 |
3.3.6 株高、穗长、枝梗数目 |
3.3.7 叶片气孔密度 |
3.4 地上部生理性状 |
3.4.1 叶片光合速率 |
3.4.2 叶片蒸腾速率 |
3.4.3 叶片丙二醛含量 |
3.4.4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 |
3.5. 根系形态生理 |
3.5.1 根干重、根冠比 |
3.5.2 根长 |
3.5.3 根系氧化力 |
3.5.4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
3.5.5 根系伤流液量 |
3.5.6 根系伤流液激素含量 |
3.6 相关分析 |
3.6.1 农艺和生理性状与产量及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相关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 |
4.1.2 根冠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关系及其生理机制 |
4.1.3 水分管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2019-2020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不同水分灌溉下水稻光合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协调水稻根冠生长、提高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J]. 徐国伟,赵喜辉,江孟孟,陆大克,陈明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08)
- [2]不同灌溉方式下旱直播水稻光合特性与干物质积累动态[J]. 魏永霞,曹晓强,冀俊超,张学文,刘慧,吴昱. 农业机械学报, 2021(10)
- [3]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张学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张学文.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5]黑土稻作调亏灌溉补偿生长效应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冯子珈.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施生物炭和硅肥对增温水稻生产及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邢钰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7]大气二氧化碳与主要农艺措施对水稻生长及稻田甲烷排放的综合效应[D]. 钱浩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花青素缓解Cd胁迫下水稻叶片氧化损伤及抑制籽粒Cd累积机理研究[D]. 米雅竹.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9]覆膜旱作水稻土壤热运移及其生长研究[D]. 赵龙. 扬州大学, 2021
- [10]不同灌溉方式对中籼水稻品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马丙菊. 扬州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