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马倩[1](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提出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阎毅[2](2021)在《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文中指出当今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的时代,是需要哲学思维作为引导的时代。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研究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利于我们发现事物本质,找出事物发展规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其本质内涵是为全球化时代的冲突与矛盾提供适合的方案。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避免不了差异性,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为解决这一差异提供了方向。文明交流互鉴理论与现实价值符合当前全球的多元发展需要,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对推动世界多元发展、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矛盾冲突提供的中国方案。文明交流互鉴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方案,具有中国智慧。在现实意义上,为促进不同国家文明交流,开展文明对话、平等协商等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和平发展带来新的平衡点,达到互利共赢。
韦煌军[3](2020)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各国的密切往来加速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同时也衍生出了各种问题,面临许多挑战。习近平以其深邃的思考,就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论述,形成了以倡导文明交流互鉴为核心的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包括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明交往的论述到胡锦涛和谐世界的思想,这些思想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观点:世界范围内的文明交往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要合理借鉴资本主义;多种文明相互包容、平等交流是实现世界和谐的根本。其次是中国传统的“谦”文化与传统的“和”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还有其特殊的成因。首先是世界文明的交流面临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挑战,需要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明观来指引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其次是我国对外交流的实践经验表明,只有包容才是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之道。最后,我国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各国只有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平等包容看待不同文明,才能够真正做到共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的内涵包括世界文明多样论、文明平等论和文明互鉴论。文明多样论认为不同民族创造的不同文明构成了我们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任何试图消解这种多样性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尽管不同文明各具特色,但由于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因此又是相通的,可以彼此交流。文明平等论认为不同文明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因此它们都是平等的;不同文明源远流长的交往史证明文明之间的平等友好交往是必要并且可行的。文明互鉴论认为各国应尊重文明多样性,以平等和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明;通过国家政策、民间往来和互联网等可以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贡献。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充实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超越了以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观。同时,它能够促进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导新时代我国的对外交流,并且帮助我们合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焱[4](2020)在《论习近平文明观》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文明观。习近平文明观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着眼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共同诉求,赋予文明观以崭新的内容。它不仅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进入现代以来所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而且还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和而不同、交流互鉴的发展共生之道。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资源,也为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不仅站在中华文明、亚洲文明的高度,甚至以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阐释其对文明的观点和看法。这对推动构建全球治理、文明交流、永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意义。论文以文明的交流互鉴为视角来透视习近平文明观,从背景、理论基础、发展历程到内容和特点,全面系统分析了习近平文明观的相关内容,最后尝试性地对习近平文明观的价值与启示进行总结和升华。全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一章是习近平文明观的形成背景与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背景、国外背景的分析,以及对习近平文明观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充分把握习近平文明观提出的背景和基础。第二章是习近平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逻辑顺序,梳清习近平文明观由孕育、提出、发展、完善到成熟的过程,增强其历史的厚重感。第三章是习近平文明观主要内容及特点。深入分析习近平文明观的内容,并概括其文明观的特点,是本篇论文的核心内容。第四章是习近平文明观的价值与启示。这一章主要是对其意义与价的分析,总结前文,升华全篇,旨在强调习近平文明观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总之,习近平文明观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必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杨翔宇[5](2020)在《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共十八大后的执政实践过程中,考察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针对文明多样、平等、包容等特性,提出的以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的文明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价值创造。研究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既是一种学术探索,也是一种现实需要。“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行国际秩序面临调整,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态势日益明显,文明话语权的地位更加重要,文明交往碰撞机会也不断增多,文明交流互鉴已经成为世界大势,但也存在“冷战”思维与“文明冲突论”等不利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硬实力保障,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内核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建设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实践可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宝贵经验也为文明交流互鉴打造了现实样板,这些因素给世界前景和中国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提出正当其时。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立足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文明多样性”这一基本逻辑,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文明理念中汲取营养,形成了文明多样、平等、包容、善鉴、创新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有着明晰的实践途径,传承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明交流互鉴多重平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为两大支点,积累文明交流互鉴经验,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深刻回答了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明交流方面的理论观点。它实现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点的当代创新、拓展了其空间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符合文明发展客观规律和具体实际的文明开拓创新。同时也突破了“文明冲突论”,对丰富当代世界文明观、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体现出中国特质、中国色彩、中国风范,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贡献。
白波[6](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研究》文中指出世界文明丰富多彩,不同民族或国家所创造出的文明尽管有差异的,但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文明是充满光明、活力的。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不仅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指导,并强调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中树立自信,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文明力量。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既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力量。因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文明观的科学内涵,而且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事业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文明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全文主要分为导论部分和正文四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正文的第一部分首先对文明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主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文明观的背景。其次,论述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列宁的文明思想和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明思想等经典作家的文明理论。第二部分主要从文明本身、对待文明的态度、如何促进文明发展三个角度来对其展开分析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认为文明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文明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对待各个文明,要坚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它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思想和世界文明理论;另一方面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为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现实路径践行,主要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一是构建“五位一体”的文明体系,建设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和谐超越文明冲突;三是推动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白梦秋[7](2020)在《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和合”思想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就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推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呼吁各文化文明的力量要联合起来,加强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在深入参与文明交流互鉴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资源,尤其是中华“和合”思想,将其贯穿到文明交流互鉴的各环节、全过程,将能有效促进对话、避免冲突、协调冲突,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并存。“和合”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其现代化转化、走向世界,从而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既发挥其价值,又能对其自身有所补充与完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和合”思想相关理论概述。本部分结合儒、道、墨、佛、阴阳等各家各派思想的研究,将“和合”思想内涵进一步概括总结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民为邦本”的民本观、“身心和合”的自我观、“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五个方面,分别指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处理层面。接下来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对于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旨在说明“和合”思想不是只存在于过去的、静态的理念,而是存在于各个时代、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的理念,和合是中华文明永恒的追求。第三部分,“和合”思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价值意蕴。本部分从价值原则、价值标准、价值追求三个方面分析了“和合”思想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价值意蕴,论述“和合”思想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重要价值。第四部分,“和合”思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实践路径。本部分鉴于“和合”思想深厚的内涵底蕴和价值意蕴,探究如何在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智慧的同时,促进中国“和合”思想的创新和发展。首先,坚持不忘本来、借鉴外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其次,在尊重、把握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宣传主体、方式和内容,积极推动中华和合文化走出去;最后,结合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实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新型国际关系构建等工作,在务实合作中夯实“和合”思想的影响范围和信任基础。文明交流互鉴中,不同文明难免发生冲突,而中华文明素有尚和、贵和的思想传统,中华“和合”文化蕴含着强大的调和力量,所以研究“和合”思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价值及践行路径是具有一定必要性的。本文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对于“和合”思想的内涵、发展、价值和践行路径进行了阐述,在选题和内容上均存在一定的创新之处,为多元文明的共存互鉴、优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的借鉴。
黄文悦[8](2020)在《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的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世界难题。因此,对外文化交流对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国际上还存在“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中国威胁论”等不和谐的声音,存在着文化霸权等不利于各国文化交流的想法与行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爱好和平,中共历届领导集体都重视发挥对外文化交流在经济政治中的作用。如今,中国的发展以及各项倡议的实现,如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梦”等都需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都要求有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因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一系列论述。本文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梳理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背景、时代背景以及形成过程。理论背景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以及国际反“文明冲突论”思想,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是在继承和发展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时代背景包括国际背景和中国国内背景。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形成经历了开始萌芽、初步形成、继续发展的过程,这一重要论述是不断发展成熟的。其次,通过梳理分析文献资料,认为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是由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则、内容、途径构成的科学体系。以坚持尊重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平等性、坚持开放包容、坚持文化交流互鉴、坚持文化自信为原则;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文化产业的交流、教育交流、宗教文化的交流;通过发展各国共性文化、形成多元人文交流格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讲好中国故事这五个途径进行对外文化交流。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进行总结评价,认为其具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继承和发展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提供和形成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新思想的理论价值;对推动我国外交事业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指导作用,这一重要论述也为人类文化交流贡献了“中国方案”。
孙英,杨扬,田祥茂[9](2019)在《人类社会进步:文明交流互鉴动力论》文中研究说明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总进程的主旋律,正是文明交流互鉴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才能破解全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可以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从动力论角度来看,文明多样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生动力,文明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外生动力。文明交流互鉴动力论深刻剖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构成与支撑,有力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人类社会进步走向并作出合理的应对之策。
吕文菁[10](2019)在《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在对世界人民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进行综合了解的基础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走向有着深刻的思考,形成了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习近平世界文明观是马克思的世界文明观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根源于马克思的世界文明思想。马克思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他从生产的性质以及产品的消费方式的演变与革命来理解和论证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认为工业与资本、商业与贸易、战争与征服在世界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理论视野,吸收了新中国以来外交理念关于文明交往的相关思想,对马克思的文明思想进行了创新性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和阐释,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实践特色的世界文明观。新时代以来,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并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应答“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他高屋建瓴地预测世界文明的发展走向,提出构建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强调应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对世界文明的思考,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扩大的基础上,以持续推进中华优秀文明的创新发展;是立足于不同文明共同进步的需要,以实现文明之间的交融互鉴;是基于人类文明走向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以推进全球治理秩序的更新。习近平对于世界文明的思考,在现实推进中体现了针砭时弊的时代性、创新作为的实践性、中国智慧的深刻性、高瞻远瞩的系统性。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经过了“丛林法则”的艰难过程,走过了世界文明冲突的极端形式,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依然笼罩着世界文明格局。中国承诺打破“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启示和认知中寻求世界文明共生共存、交融发展的历史经验。平等互尊是世界文明共生共存的相处之道。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平等、多样性平等、发展权利平等。因此,不同文明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交融互鉴,是世界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在文明平等的前提下,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是文明的相互交融。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当前,世界文明交流仍然困扰在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陈腐观念的泥沼之中,必然要以新的世界文明观取而代之。开放包容,这是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下,世界文明正能量与负能量同比增长,局部地区因文明冲突激发的冲突愈演愈烈,要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必然需要新的引领力量。世界文明进程呼唤中国担当,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明治理,践行互尊互鉴的新文明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增进人文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精髓,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纵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从共生共存、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等方面开拓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视野;从时代主题、开放包容和全球治理等方面全面提升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高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等方面创造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境界。
二、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定义 |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
2.1.2 话语空间 |
2.1.3 中国“和合”话语 |
2.2 政治话语研究 |
2.2.1 话语与政治 |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
2.3 话语空间研究 |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
2.3.2 相关研究 |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
2.4.2 语言学领域 |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
3.1.1 源流与内涵 |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
3.3 认知识解 |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构成 |
4.3 分析步骤 |
4.4 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
5.1 空间指示 |
5.1.1 空间范畴表达 |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
5.2 人称指示 |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
5.2.2 指示中心——“我们 |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
5.3 空间性隐喻 |
5.3.1 容器隐喻 |
5.3.2 空间隐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
6.1 时间指示 |
6.1.1 时间范畴表达 |
6.1.2 时间“满格 |
6.2 时间性隐喻 |
6.2.1 旅程隐喻 |
6.2.2 潮流隐喻 |
6.2.3 建筑隐喻 |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
6.3.1 “要”的时间植入 |
6.3.2 “将”的时间植入 |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
7.1 价值性隐喻 |
7.1.1 色彩/画卷隐喻 |
7.1.2 游戏隐喻 |
7.1.3 关系隐喻 |
7.2 图式化 |
7.2.1 行动链图式 |
7.2.2 平衡图式 |
7.3 凸显 |
7.3.1 句型凸显 |
7.3.2 语义凸显 |
7.4 转喻 |
7.4.1 部分代整体 |
7.4.2 整体代部分 |
7.4.3 行为代行为体 |
7.5 级阶调整 |
7.5.1 详略度 |
7.5.2 变焦 |
7.6 观察点 |
7.6.1 引用 |
7.6.2 客观化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
8.2.1 时间-空间 |
8.2.2 价值-空间 |
8.2.3 价值-时间 |
8.3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
9.1.1 空间维度对比 |
9.1.2 时间维度对比 |
9.1.3 价值维度对比 |
9.1.4 总体差异 |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
9.3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启示 |
10.3 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2)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儒家文化底蕴 |
一、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底蕴 |
二、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全球性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 |
一、打破政治多极化的影响 |
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
三、发展的同时兼顾本国民族性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成果 |
二、是促进新型文明交流的理论武器 |
三、是建立各国平等交流的政治互信 |
四、文明交流互鉴是重要内容之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
一、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渊源 |
二、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各个国家地域之间的影响 |
二、各个民族文明多样性的冲突 |
三、各个国家文明交流的创新性 |
第三节 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发展变化 |
一、经济全球化:当代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之源 |
二、科技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创新 |
三、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传播本国优秀文化 |
第四节 文明交流互鉴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一、不同文明之间的继承性与包容性 |
二、国际组织推动交流的重要性 |
三、行动至上的实践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明交流互鉴的推进 |
第一节 立足本国文明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文明交流互鉴的影响 |
二、坚持文明的“和而不同” |
三、运用“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交流 |
第二节 国际力量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
一、建立国际文明新秩序 |
二、开展国际间文化交流讲座 |
三、开展文明对话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第一节 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意义 |
一、对儒家思想的传播与继承 |
二、对马克思共同体的创新 |
三、对中华传统伦理的超越 |
第二节 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价值 |
一、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
二、有利于确立新的文明观 |
三、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归纳总结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成因分析 |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
(二)传统“谦”文化与“和”文化 |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成因分析 |
(一)应对世界文明交流所遇挑战的需要 |
(二)总结我国对外交流实践的成功经验的结果 |
(三)创造我国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的需要 |
第二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文明多样论 |
(一)世界文明多种多样 |
(二)多样文明彼此相通 |
二、文明平等论 |
(一)不同文明彼此平等 |
(二)世界文明平等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
三、文明互鉴论 |
(一)交流互鉴的正确态度 |
(二)交流互鉴的现实路径 |
(三)交流互鉴的目标 |
第三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重要论述的贡献 |
一、理论贡献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 |
(二)充实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三)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和”文化 |
(四)超越了以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观 |
二、实践意义 |
(一)指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指导新时代我国对外文化交流 |
(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论习近平文明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简要评价 |
三、主要概念 |
(一)文化与文明 |
(二)习近平文明观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文明观的形成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习近平文明观的形成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习近平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 |
(二)中国传统文明观 |
(三)西方文明观 |
第二章 习近平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
一、习近平文明观的孕育——1969年至1982年 |
二、习近平文明观的提出——1982年至1985年 |
三、习近平文明观的发展——1985年至2002年 |
四、习近平文明观的完善——2002年至2012年 |
五、习近平文明观的成熟——2012年至今 |
第三章 习近平文明观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一、习近平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一)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
(二)共建命运共同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
(三)倡导文明与时俱进: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四)坚持社会主义文明方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五)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德者,本也 |
二、习近平文明观的特点 |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四)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文明观的价值与启示 |
一、基本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二、重要启示 |
(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运动振兴 |
(二)坚持中国道路,推动不同文明互鉴交流 |
(三)推进观念变革,建构完善国家战略体系 |
(四)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
一、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二、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思想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文明兼容并包的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文明理念的历史积淀 |
三、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形成过程 |
(一)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理念雏形 |
(二)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基本形成 |
(三)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完整提出 |
第二章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主要内容 |
一、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观点 |
(一) “文明是多彩的” |
(二) “文明是平等的” |
(三) “文明是包容的” |
(四) “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
(五)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
二、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实施主张 |
(一) 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
(二) 尊重文明形式多元性,打造文明交流互鉴多重平台 |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共同发展 |
(四) 共建“一带一路”,积累文明交流互鉴经验 |
第三章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的价值与意义 |
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文明观 |
(一) 实现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点的当代创新 |
(二) 拓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点的空间范畴 |
二、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对丰富当代世界文明观作出了重大贡献 |
(一) 超越“文明冲突论”,推动了新型文明秩序的构建 |
(二) 贡献中国智慧,丰富了当代世界文明观 |
三、对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 |
(一) 为世界提供了文明交往范本,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流 |
(二) 引领了国际秩序变革,展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的理论意义 |
3.选题的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1.研究的特色 |
2.创新之处 |
一、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文明 |
2.新时代文明观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
1.国际背景 |
2.国内背景 |
(三)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明思想 |
2.列宁的文明思想 |
3.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明思想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主要内容 |
(一)文明多样观 |
1.文明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 |
2.文明多样性形成的复杂因素 |
3.多元文明存在特殊价值 |
(二)文明平等观 |
1.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 |
2.相互尊重是平等对待文明的基本态度 |
3.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博大胸怀 |
(三)文明发展观 |
1.文明发展应遵循和而不同、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
2.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
3.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
4.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是文明发展的根本目标 |
三、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理论意义 |
1.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明理论 |
2.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 |
3.深化和拓展了世界文明理论 |
(二)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实践价值 |
1.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
2.为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
3.为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引 |
四、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的实践路径 |
(一)构建“五位一体”的文明体系,建设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
2.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3.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4.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
5.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和谐超越文明冲突 |
1.达成文明交流互鉴共识,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实践向导 |
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架桥梁 |
3.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夯实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实基础 |
4.开展文明对话,为文明交流搭建广阔舞台 |
(三)推动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多贡献 |
1.传承发扬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 |
2.推动中华文明复兴助力人类文明发展 |
3.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文明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和合”思想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和合”思想相关理论概述 |
2.1 “和合”思想的内涵 |
2.1.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
2.1.2 “仁者爱人”的道德观 |
2.1.3 “民为邦本”的民本观 |
2.1.4 “身心和合”的本我观 |
2.1.5 “和而不同”的文明观 |
2.2 “和合”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继承与发展 |
2.2.1 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矛盾的思想 |
2.2.2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
2.2.3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
2.2.4 积极发展和平合作的友好关系 |
第3章 “和合”思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价值意蕴 |
3.1 为文明交流互鉴凝练价值原则 |
3.1.1 平等尊重的原则 |
3.1.2 开放包容的原则 |
3.1.3 和而不同的原则 |
3.2 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价值标准 |
3.2.1 有利于加强对本土文明的反思 |
3.2.2 有利于强化对外来文明的欣赏 |
3.2.3 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
3.3 为文明交流互鉴明确价值追求 |
3.3.1 在交流互鉴中打破隔阂与偏见 |
3.3.2 在交流互鉴中推动文明创新 |
3.3.3 在交流互鉴中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第4章 “和合”思想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实践路径 |
4.1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促进“和合”思想的现代化发展 |
4.1.1 将传统“和合”资源与其现代化转化相结合 |
4.1.2 将“和合”思想与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明相结合 |
4.1.3 将“和合”思想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相结合 |
4.2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扩大“和合”思想的国际化传播 |
4.2.1 扩大对外宣传主体 |
4.2.2 创新对外宣传方式 |
4.2.3 丰富对外宣传内容 |
4.3 在综合运用文明交流互鉴的多种途径中提升“和合”思想的认同度 |
4.3.1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4.3.2 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
4.3.3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8)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文化和文明 |
1.3.2 文化交流与人文交流 |
1.3.3 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交流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可行性分析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形成 |
2.1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背景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2.1.2 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
2.1.4 国际反“文明冲突论”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2.2.1 国际背景 |
2.2.2 国内背景 |
2.3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形成的过程 |
2.3.1 开始萌芽 |
2.3.2 初步形成 |
2.3.3 继续发展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内容 |
3.1 对外文化交流的原则 |
3.1.1 坚持尊重文化多样性 |
3.1.2 坚持尊重文化平等性 |
3.1.3 坚持开放包容 |
3.1.4 坚持文化交流互鉴 |
3.1.5 坚持文化自信 |
3.2 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 |
3.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 |
3.2.2 文化产业的交流 |
3.2.3 教育交流 |
3.2.4 宗教文化的交流 |
3.3 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 |
3.3.1 发展各国共性文化 |
3.3.2 形成多元人文交流格局 |
3.3.3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 |
3.3.4 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 |
3.3.5 讲好中国故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4.1.2 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思想 |
4.1.3 提供和形成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新思想 |
4.2 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4.2.1 推动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
4.2.2 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
4.2.3 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
4.2.4 贡献人类文化交流的“中国方案”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人类社会进步:文明交流互鉴动力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生动力论:文明多样性 |
二、内生动力论:文明交流 |
三、外生动力论:文明互鉴 |
四、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0)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阐释 |
第一章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 |
二、马克思的世界文明观 |
三、新中国外交中关于文明交往的核心理念 |
第二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产生的现实基础 |
一、“普世价值”与“共同价值”交锋 |
二、世界文明向何处去 |
三、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明治理体系变革 |
第二章 习近平思考世界文明走向的维度与特征 |
第一节 习近平思考世界文明走向的三个维度 |
一、改革开放的维度 |
二、交融互鉴的维度 |
三、全球治理的维度 |
第二节 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的鲜明特征 |
一、针砭时弊的时代性 |
二、创新作为的实践性 |
三、中国智慧的深刻性 |
四、高瞻远瞩的系统性 |
第三章 以史为鉴:从世界文明的艰难发展中汲取智慧 |
第一节 “丛林法则”的残酷 |
一、文明形态产生发展的差异性是一个历史存在 |
二、资本的扩张性必然导致文明的扩张 |
三、“丛林法则”留给世界文明的沉重教训 |
第二节 “国强必霸”的恶果 |
一、社会达尔文主义粉墨登场 |
二、“国强必霸”逻辑下的欧洲区域文明冲突 |
三、“国强必霸”逻辑下的世界文明浩劫 |
第三节 零和博弈的陷阱 |
一、冷战格局与冷战思维 |
二、“零和博弈”陷阱中的美苏争霸 |
三、冷战思维阴魂不散 |
四、冷战思维孕育着世界文明发展的新冲突 |
第四节 中华文明发展的启示与认知 |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文明典范 |
二、近代中华文明遭遇的灾难历史 |
三、和平是文明发展的基本前提 |
第四章 平等互尊:世界文明共生共存的相处之道 |
第一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历史平等 |
一、不同文明形态的共生共存引发价值评判的严重分歧 |
二、不同文明形态价值评判的三个误区 |
三、不同文明形态价值评判必须坚持的三个原则 |
第二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多样性平等 |
一、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的思想渊源 |
二、世界文明多样性平等的内涵意蕴 |
第三节 不同文明形态的发展权利平等 |
一、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根据 |
二、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多重指向 |
三、不同文明形态发展权利完全平等的自觉与自为 |
第四节 相互尊重是不同文明形态交融互鉴的必然规律 |
一、价值认知决定交往立场、态度、手段 |
二、相互尊重决定交融互鉴的含金量 |
三、相互尊重实现文明共同发展 |
第五章 交融互鉴:世界文明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 |
第一节 交流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存在形式 |
一、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
二、文明交流的四大效应 |
三、文明交往的两种形式 |
第二节 世界文明交流亟需观念更新 |
一、世界文明交流中陈腐观念根深蒂固 |
二、世界文明交流中陈腐观念存在的突出表现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唤文明交流观念推陈出新 |
第三节 交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趋势 |
一、“交”与“融”的辩证关系 |
二、交融是交往路径的历史选择 |
三、交融聚合人类文明的正能量 |
第四节 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
一、“交融”与“互鉴”的辩证关系 |
二、互鉴的诉求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
三、互鉴的基础是彰显价值个性 |
第六章 开放包容:破解世界文明发展困境的“中国方案” |
第一节 新世纪世界文明发展的“喜”与“忧” |
一、新世纪世界文明发展取得突出成果 |
二、新世纪世界文明交流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三、现代文明问题已然成为全球问题 |
第二节 世界文明进程呼唤中国担当 |
一、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全球治理赤字凸显 |
二、世界文明发展的四大困境 |
三、世界文明治理的中国自觉与中国自信 |
第三节 世界文明治理的中国作为 |
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二、践行互尊互鉴的文明观以超越文明冲突与隔阂 |
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实现文明平等互尊 |
四、助推全球化趋势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
五、倡导“丝路精神”、“上海精神”推动区域文明交流进步 |
六、增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
结语 习近平对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 |
一、开拓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视野 |
二、提升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高度 |
三、创造了马克思世界文明观的新境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论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D]. 阎毅.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文明的重要论述研究[D]. 韦煌军. 广西大学, 2020(07)
- [4]论习近平文明观[D]. 文焱.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观研究[D]. 杨翔宇. 山东大学, 2020(02)
- [6]习近平新时代文明观研究[D]. 白波.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7]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和合”思想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D]. 白梦秋. 吉林大学, 2020(08)
- [8]习近平关于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论述研究[D]. 黄文悦.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9]人类社会进步:文明交流互鉴动力论[J]. 孙英,杨扬,田祥茂.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0]习近平世界文明观研究[D]. 吕文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