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热电厂实施原煤充氮保护的可行性(论文文献综述)
韩锐[1](2021)在《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依托苏联的技术援助,以“156工程”为基石,中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实际建成的150个重点项目中,56项分布在东北地区。由于东北三省鲜明的地理气候特征、发达的陆运网络、出色的近代工业基础以及特殊的历史沿革等一系列因素,使56个项目的立项选址与规划建设呈现出新旧交织的特色,同时依附铁路的连通纵横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厘清了东北地区“156工程”的历史沿革与分类建设的概况。基于“156工程”以工业项目带动工业区规划建设的特点,选取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以及嵌入式改扩建工业区三类代表性工业区规划模式案例,深入的剖析其规划特点以及与所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演进关系,并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技术比较分析它们的规划实践水平。借助比较研究法及多技术融合的定量分析方法,选取生产区与生活区代表性案例作为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对象,揭示出在“156工程”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中迥异的建筑文化与技术转移内容、过程及动因。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成就经由苏联大规模工业建设的锤炼所沉淀出的工业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梳理出苏联独特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在“156工程”建筑设计实践中的发展与流变。利用BIM技术与绿色建筑模拟技术,从建筑科技角度揭示出“156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与适用性之间的耦合关系。客观的评价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建造水平,明确了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对苏联标准化设计的全面应用以及在立面设计中对中式“民族形式”的创新演绎,使其成为了人类工业建筑发展史中外来输入技术与国内政治文化融合的独特类型。对东北地区“156工程”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技价值及经济价值进行定性,基于价值评定和建筑破损现状调查,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156工程”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体系与分级保护方法,提出了“双重保护、三类溢出、五位一体”的东北地区“156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156工程”建筑是东北地区近代城市发展的珍稀样本,承载着丰厚的物质与文化信息。它们的建成与投产,有力的支撑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对于其历史研究、技术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保护研究,不仅可以完善东北地区近代建筑史,亦可以拓展东北工业城镇的空间结构演进和城市文脉发展的相关研究。
宋旭[2](2017)在《电站锅炉配煤掺烧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成为了国际上煤炭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国家之一,煤炭能源的大肆消耗,不仅会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大气受到严重的污染,对经济发展造成成本浪费,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作为我国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站的生产投入主要以动力煤为其重要的使用能源,随着生产量的加大,动力煤消耗量的增多,我国煤价的日趋提升,对电站的生产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大大的增加了电站的经济成本。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电站降低动力煤的能耗量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为了更好的解决发电成本的问题,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配煤掺烧技术广泛应用,在降低煤价、提高效益方面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以某电站锅炉特定机组为研究对象,对配煤掺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从而确定了适合某电站锅炉机组需求的配煤掺烧方案,进一步确保机组的生产安全,降低企业生产经济成本。对此,本文首先分析配煤掺烧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电站对配煤掺烧技术研究的迫切性;其次,从配煤掺烧的概念、原则及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深入分析配煤掺烧技术的核心;然后,以实际机组为例,提出锅炉配煤掺烧的方案及试验方法确定采用“分磨制粉,直吹炉内掺烧”方式,硫份为0.4%的塔山煤和0.3%的褐煤进行掺配,掺配比例为3:1,可实现5000大卡的热量,并通过制粉系统的调整,增加机组效率;最后,通过试验结果论证,该电站锅炉机组配煤掺烧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刘风[3](2016)在《基于供需匹配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被广泛应用到电力、钢铁、化工等领域。但是在煤炭运销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优质煤滥用、低质煤未经充分洗选直接投入市场等。此类现象不仅会显着降低煤炭资源使用效率,还将在大规模、长距离运输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运力浪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煤炭分类分级利用为指导,以促进我国煤炭资源流动效率提升与节能减排作为目标,提出了煤炭供需匹配度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煤炭供应企业产品的种类、质量与需煤企业设备用煤偏好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从煤炭生产企业向煤炭需求企业进行的煤炭调运在方向、距离和用煤单位设备效率与理想状态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并选取煤炭流动中参与企业为研究主体,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设计。在此基础上,以煤种、煤质、运输距离、运输方向、设备评级为评价指标,以双边匹配为实现方法得到供需企业间的综合匹配度,最终以实现全国煤炭供需匹配度最优以及全局周转量最低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为了衡量匹配模型对于现实煤炭流动的优化作用,以全国总周转量最低为目标的情景也被引入到本研究中。由于本文的目标在于以提升企业匹配度带动国家整体煤炭资源流动的优化,所以在广泛收集国内煤炭供需企业数据的基础上最终选择2206个煤炭生产节点与1500个煤炭需求节点带入模型计算。通过优化模型结果以及与其最低周转量情景的比较有以下主要结论:(1)匹配模型下的各省份煤炭杂质外运量较最低周转量情景下降了10%左右,其下降趋势在各煤炭主要生产省份体现的更为显着;(2)匹配模型可显着缓解稀缺煤炭资源滥用情况,使煤炭按工业部门分配更为合理;(3)匹配方法可通过限制煤炭流动中杂质成分含量的手段促进运输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总体来看,匹配优化模型的应用可以在煤炭资源流动过程各环节起到优化作用,通过与最低周转量情景的对比可为政府设计优化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根据优化模型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如在深入分析原煤质量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洗选程度;根据匹配模型优化结果指导各省份煤炭运销以优化资源配置;鼓励煤炭企业制定多元化煤炭运输方案等等。与此同时,国家可借鉴匹配模型结果,有针对性的实施宏观调控,最终实现国家煤炭流动的优化。
尹鹏[4](2016)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技术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发展取得不少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应当改变传统城镇化发展思路,探寻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并且具有区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系统阐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并对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评价,进而准确判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全面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科学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对于揭示城市发展规律,探寻城市问题根源,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探寻发挥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概念,综述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区域经济演化理论、创新理论、中心地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化理论,梳理国内外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总结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以及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得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点重要启示,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第三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阐述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通过分别建立中国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比较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利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指数、平均增长指数和空间变差函数探讨2003年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前后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演变格局,旨在探寻吉林省城镇化发展规律,把握城镇化发展方向和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四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吉林省9个地域单元为研究区域,利用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脱钩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测度2003年和2014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新型城镇化效率、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水平比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化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内容。第五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新型城镇化战略政策的科学指导、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以及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五个方面探寻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第六章: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从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优化、市场全面开放和绿色生态转型五个方面提出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对策。
吴锋[5](2013)在《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吉化公司动力厂作为中油吉化公司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已建厂30余年,锅炉设备日趋老化,系统运行的故障率高。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正是吉化公司为改变动力厂系统设备陈旧、落后的现状,在满足动力厂各季供热负荷以及热源基本合理备用的条件下,进行的新建工程、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动力厂属于企业自备电厂,其锅炉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工程质量、建设工期等不仅关乎本单位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着吉化公司各生产装置的生产安全和运营成本,项目的风险程度比较高。因此,加强该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识别,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势在必行。本文以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为背景,将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建设项目的实际应用密切结合,运用分解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对吉化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总结出该项目存在财务风险、环保风险、燃料供应风险、工程风险、热电产品供应风险等主要风险,它们会对项目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等造成重大影响。并针对锅炉建设项目存在的这些风险的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和应对措施。通过对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使该项目节省了投资资金,规避了各项建设风险,有效地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为同行业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霍志磊[6](2012)在《火电二氧化硫排放预测建模与减排对策研究 ——以西南X省为例》文中提出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由于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二次能源以火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加之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严格控制,使得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问题成为国家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国内学者对于火电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宏观制度层面,从定量角度来分析的相关研究还很少,目前只有一些学者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以X省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前提下,利用最佳子集,结合国外的控制经验,提出电力行业影响二氧化硫排放的关键因素,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和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建立二氧化硫减排模型。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选择最优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利用最优模型对2011年-2015部分市州的排放量进行预测,据此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论文取得的成果:(1)火电二氧化硫排放关键因素的确定本论文依据火电行业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政策要求,同时结合西南X省的具体情况,系统分析影响火电二氧化硫减排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最佳子集对各因素进行筛选,最终选出能够代表火电二氧化硫减排的关键因素。(2)火电二氧化硫排放的偏最小二乘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及比较利用最佳子集筛选出来的关键因素分别建立火电二氧化硫排放的偏最小二乘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两个模型分别进行参数检验和模型预测精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面板数据模型为最优模型。(3)提出对火电二氧化硫减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指出在火电二氧化硫减排过程中所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并从国家政策制定、能源结构调整、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对火电氧化硫减排提出对策与建议。
屈俊涛,李辉[7](2011)在《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文中提出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项目设计到施工环节,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安全的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也是突出的,物的状态、特性又决定了危险源存在的不可抗性,因此,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预防,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王建军[8](2011)在《吉林化纤热电厂热电联产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的战略方针。节能、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热电联产以其显着的节能效应和环保效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发展清洁能源,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推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改善供热状况和冬季环境质量,更好地为改善民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吉林化纤热电厂作为吉林化纤公司的自备电厂,电力行业的改革对热电企业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吉林化纤热电厂机组容量偏低,自动化程度不够先进,机组的经济性低于电力系统同类电厂,同时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造成了经营成本偏高,增加了成本的压力,并且存在着人员经验不够丰富,人员的新老更新能力差。吉林化纤热电厂在面临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和内部资源的竞争能力较低的双重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热电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综合竞争能力,这是吉林化纤热电厂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在上述背景下,从以下六方面入手对吉林化纤热电厂热电联产发展战略问题进行分析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的意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本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主要方法。第二部分是对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以热电联产的涵义入手,分析国外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对热电联产的发展路径、相关政策与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对吉林化纤热电厂战略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运用相关理论对吉林化纤热电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环境进行优势、劣势分析,找出关键机会和威胁。本文运用了PEST分析法对吉林化纤热电厂宏观环境分析、用波特五力模型法对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行业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swot理论对吉林化纤热电厂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明确核心竞争力。第四部分是根据分析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适合于吉林化纤热电厂生存发展的企业战略方案,明确了吉林化纤热电厂战略方针定位为:立足化纤,服务开发区。吉林化纤热电厂的战略目标定位为:大力发展热电联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倡导节能减排,加大机组扩容改造,增加供热能力,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拓展开发区供热市场,扩大企业发展空间。确定了吉林化纤热电厂战略模式定位为:“热电联产,以热定电”。第五部分立足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运营、能耗、创收、利益分配方式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制定并选择了企业发展战略。第六部分制定热电联产实施方案:从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组织机构优化方案、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策略、企业文化策略六个方面制定出具体措施和方案。我们相信,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战略并且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必将推动吉林化纤热电厂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蒋志庆[9](2011)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电煤供应已开始出现紧张局面,致使电煤价格日益增长。各发电公司为了降低发电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逐渐开始在设计煤种的基础上掺烧其它煤种。因此,研究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阜新发电公司350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研究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稳然技术以及混煤方式等。由于褐煤与设计煤种烟煤相比其挥发分比较高,水分比较大,且输煤、制粉、输粉系统容易发生爆炸。混煤掺烧时导致钢球磨煤机的干燥出力不足,致使锅炉效率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兼顾燃烧设计煤种的同时,为最大限度掺烧褐煤,降低发电成本,文中提出采取从除尘器出口抽取冷炉烟送入一次风中,其与热一次风进行混合以提高磨煤机的干燥能力,同时又能降低制粉系统末端含氧量,提高制粉系统的防爆能力。为评价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掺烧改造效果,对锅炉进行了改造后的掺烧褐煤测试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掺烧50%褐煤的情况下制粉系统可同时满足干燥出力及安全防爆要求,磨煤机最大出力为72t/h,满足机组带大负荷的出力要求。在投入冷炉烟系统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了39.1mg/m3,锅炉热效率为92.25%。掺烧褐煤改造对拓宽锅炉的燃煤范围,缓解电煤严重紧张问题,促进发电企业长远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同类型机组掺烧改造提供宝贵经验。
胡汲光[10](2008)在《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2.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电联产是热能和电能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生产方式,与热电分产相比,可以显着提高燃料利用率,是全球公认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从1997年开始也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将发展热电联产作为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在一系列政策鼓励下,我国的热电联产行业慢慢发展起来,许多大型热电联产项目上马。热电联产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单位多,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说热电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更大。风险事故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害极大,如造成项目工期的延长、项目费用的大幅度增加、计划的修改、运行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等等。其最终都将导致项目的经济效益下降,并可能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从而给经济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热电联产建设项目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本文从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一般过程和各个阶段的常用分析方法。然后,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2.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的实际相结合,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针对热电联产项目的特点,对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公司的热电联产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分析,系统总结了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的各种方法,并将这些方法科学的运用在本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中。本论文将为其他企业的热电联产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实践上的经验,帮助企业做好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吉林热电厂实施原煤充氮保护的可行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热电厂实施原煤充氮保护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156 工程”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2.3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4 国外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贡献 |
2.1 “156 工程”的立项背景 |
2.1.1 国际政治环境背景——外部因素 |
2.1.2 国防与经济建设需要——内部因素 |
2.1.3 “156 工程”相关扶持政策 |
2.2 新中国“156 工程”总体建设情况 |
2.2.1 “156 工程”专家援助情况 |
2.2.2 “156 工程”建设及产业构成情况 |
2.2.3 “156 工程”的投资及地理分布情况 |
2.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类型 |
2.3 以“156 工程”为依托的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及发展 |
2.3.1 前“156 工程”时期的东北地区地域特质 |
2.3.2 “156 工程”塑造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特点 |
2.3.3 “156 工程”对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设类型及特征 |
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新建项目类型 |
3.1.1 多厂联合式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1.2 单一工厂新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改扩建项目类型 |
3.2.1 原址改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2.2 设备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内容及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区规划建设模式 |
4.1 “156 工程”规划模式对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影响 |
4.1.1 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2 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1.3 嵌入式扩建工业区所在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历程 |
4.2 苏联工业区规划理念在“156 工程”中的实践特征 |
4.2.1 苏联工业区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向东北地区的转移 |
4.2.2 哈尔滨市多厂联合式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3 长春市单一工厂新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2.4 沈阳市嵌入式扩建工业区规划模式特征 |
4.3 基于空间句法的“156 工程”规划实践水平分析 |
4.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空间可拓性分析 |
4.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三种规划模式的道路可达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文化与技术的转移及创新 |
5.1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溯源 |
5.1.1 美国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苏联的转移 |
5.1.2 苏联现代工业建筑学发展及对中国的转移 |
5.1.3 中国对现代工业建筑文化与技术的吸纳 |
5.1.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产区的规划及设计水平 |
5.1.5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建筑的传承与创新 |
5.2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建筑的发展与流变 |
5.2.1 苏联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5.2.2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对中国的转移 |
5.2.3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规划设计分析 |
5.2.4 东北地区“156 工程”生活区住宅建筑舒适度分析 |
5.2.5 东北地区“156 工程”民用建筑文化与技术的本土化历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与保护开发策略 |
6.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评估 |
6.1.1 东北地区“156 工程”价值定性 |
6.1.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多重价值评估及分析 |
6.2 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现状调查及保护分级策略 |
6.2.1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现状调查及破损成因分析 |
6.2.2 “156 工程”代表性案例保护分级及措施建议 |
6.3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工业遗产的整体性开发策略 |
6.3.1 东北地区“156 工程”工业遗产保护性开发的语境 |
6.3.2 东北地区“156 工程”产业集群整体性保护开发策略及愿景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电站锅炉配煤掺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配煤掺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煤掺烧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配煤掺烧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配煤掺烧技术的概述 |
2.1 配煤掺烧的概念 |
2.2 配煤掺烧的原则 |
2.3 配煤掺烧流程 |
2.4 配煤掺烧技术的总体设计要求 |
2.5 配煤掺烧技术的实际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电站锅炉机组配煤掺烧的方案及试验方法 |
3.1 锅炉概况 |
3.1.1 锅炉设备 |
3.1.2 主要系统的概况 |
3.2 配煤掺烧煤种煤质特性分析 |
3.3 锅炉制粉及燃烧系统优化调整 |
3.3.1 制粉系统的概况 |
3.3.2 制粉系统的测试调整方法 |
3.4 配煤掺烧方案的制定 |
3.4.1“分磨制粉”的配煤掺烧方式 |
3.4.2 配煤掺烧的方案设计 |
3.4.3 配煤掺烧试验依据及主要仪器 |
3.4.4 配煤掺烧试验基本要求 |
3.4.5 加强煤场管理,减少燃煤存储热值损失 |
3.4.6 锅炉热效率试验和辅机电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某电站锅炉机组配煤掺烧的试验效果 |
4.1 解决电站锅炉配煤掺烧问题的实施情况 |
4.1.1 有效控制锅炉结焦问题 |
4.1.2 彻底解决磨煤机着火问题 |
4.1.3 合理解决磨煤机粉管堵塞问题 |
4.1.4 摸索解决空预器堵塞问题 |
4.2 配煤掺烧的实际情况 |
4.3 配煤掺烧方案的经济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供需匹配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资源流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能源效率理论 |
2.4 双边匹配理论 |
3 煤炭供需匹配的概念及评价体系 |
3.1 概念界定 |
3.2 供给方评价指标 |
3.3 需求方评价指标 |
3.4 不同类型指标的处理方式 |
3.5 匹配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供需匹配的煤炭资源流动优化模型 |
4.1 建立优化模型 |
4.2 数据的选择与预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供需匹配的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结果及分析 |
5.1 两种情景下的中国煤炭及灰分流动情况 |
5.2 运输距离优化结果分析 |
5.3 灰分流动优化结果分析 |
5.4 煤种匹配优化结果分析 |
5.5 节能减排优化结果分析 |
5.6 主要输入输出省份优化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供需匹配的煤炭资源流动优化对策 |
6.1 参考匹配优化结果,合理组织煤炭运销 |
6.2 减少低质煤流动量,加大煤炭洗选力度 |
6.3 转变铁路运输格局,多元化安排煤炭调运 |
6.4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煤炭适销对路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
三、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辨析 |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再城市化的概念辨析 |
二、再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概念辨析 |
三、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基本理论综述 |
一、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二、经济地域运动理论 |
三、区域经济演化理论 |
四、创新理论 |
五、中心地理论 |
六、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与趋势展望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经验 |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教训 |
三、典型老工业基地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第二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借鉴 |
一、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制定 |
三、积分落户制度的出台 |
四、智慧城市的广泛建设 |
五、新城新区的广泛设立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 |
二、结合区域实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 |
三、适时适速适度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四、加强宏观调控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五、实现健康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落脚点 |
第三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与评价 |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阶段分析 |
一、近代时期城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 |
二、日伪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雏形阶段 |
三、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的波动增长阶段 |
四、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缓慢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计算方法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 |
一、研究方法 |
二、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与热点分析 |
三、新型城镇化空间演变的空间变差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效率尚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土地城镇化水平始终高于人口城镇化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脱钩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递增但失衡性突出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四化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但协调度较低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三、结果分析 |
第五节 城市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但普遍不高 |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结果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亟需转型 |
一、路径依赖特征长期存在 |
二、内生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
三、产业发展竞争力持续减弱 |
四、能源资源产销失衡 |
五、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 |
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的科学指导 |
一、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
二、省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
三、区域层面的战略规划 |
第三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多业”支撑 |
一、商品粮生产的基础性地位稳固 |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
三、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 |
四、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 |
五、建筑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
六、信息产业发展的创新引领性强 |
第四节 东北亚区域开放的独特区位条件 |
一、边疆近海的地缘区位 |
二、相对重要的过境省份 |
三、开放平台的不断建设 |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鼎力支持 |
一、《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 |
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
三、《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 |
四、《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
第六章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改革 |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三、政府职能转变 |
第二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一、全方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转变 |
二、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 |
第三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城镇空间优化 |
一、打造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
二、实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 |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体系 |
第四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市场全面开放 |
一、协调省内发展,明确职能分工 |
二、密切省区联系,培育壮大物流 |
三、扩大与俄联动,稳妥与朝合作 |
四、建设通道口岸,维护出海权益 |
第五节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绿色生态转型 |
一、推进资源节约的绿色生态转型 |
二、推进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转型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
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
2.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
2.1.2 国外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2.1.3 国内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2.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2.2.1 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
2.2.2 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
2.2.3 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
2.2.4 工程项目风险的监控 |
第3章 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简介 |
3.1 企业简介 |
3.2 锅炉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分析 |
3.2.1 锅炉建设项目简介 |
3.2.2 锅炉项目建设内容分解 |
第4章 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
4.1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 |
4.2 锅炉建设项目风险的定性分析 |
4.3 锅炉建设项目风险的定量分析 |
4.4 项目主要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
4.4.1 财务风险 |
4.4.2 环保风险 |
4.4.3 燃料供应风险 |
4.4.4 工程风险 |
4.4.5 热电产品供应风险 |
4.4.6 自然风险 |
第5章 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应对与监控 |
5.1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应对措施 |
5.1.1 财务风险的应对 |
5.1.2 环保风险的应对 |
5.1.3 燃料供应风险的应对 |
5.1.4 工程风险的应对 |
5.1.5 热电产品供应风险的应对 |
5.1.6 自然风险的应对 |
5.2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监控 |
5.2.1 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监控过程 |
5.2.2 锅炉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清单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火电二氧化硫排放预测建模与减排对策研究 ——以西南X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美国火电SO_2的排放控制政策与对策 |
2.1.2 德国火电SO_2的排放控制政策与对策 |
2.1.3 日本火电SO_2的排放控制政策与对策 |
2.1.4 英国火电SO_2的排放控制政策与对策 |
2.1.5 国外火电SO_2的排放控制政策与对策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影响火电二氧化硫排放的因素分析 |
3.1 宏观因素分析 |
3.1.1 国际环境减排趋势增强 |
3.1.2 国内GDP的快速增长 |
3.1.3 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
3.1.4 技术水平的整体进步 |
3.2 微观因素分析 |
3.2.1 燃料煤平均硫份 |
3.2.2 脱硫设施平均脱硫效率 |
3.2.3 燃料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去除量 |
第4章 火电二氧化硫排放建模的理论方法 |
4.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基本理论 |
4.1.1 基本原理 |
4.1.2 模型建立的步骤 |
4.2 面板数据模型 |
4.2.1 Panel Data模型概述 |
4.2.2 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 |
4.2.3 模型建立步骤 |
第5章 火电二氧化硫排放的建模——以西南X省火电SO_2排放为例 |
5.1 概述 |
5.2 关键控制因素筛选 |
5.2.1 筛选原则 |
5.2.2 数据来源说明 |
5.2.3 指标筛选 |
5.3 偏最小二乘模型建立及分析 |
5.3.1 精度分析和模型选择 |
5.3.2 模型建立 |
5.3.3 模型拟合精度分析 |
5.3.4 各个州市偏最小二乘模型建立 |
5.4 面板数据分析及模型建立 |
5.4.1 面板数据分析 |
5.4.2 固定效应模型建立 |
5.5 偏最小二乘模型与面板数据模型的比较分析 |
5.6 X省火电二氧化硫排放的预测 |
第6章 火电二氧化硫减排对策建议 |
6.1 建立和实施积极的引导政策和激励机制 |
6.1.1 健全监督保障机制 |
6.1.2 构建二氧化硫的排污权交易体系 |
6.2 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 |
6.2.1 优化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
6.2.2 调整电力资源布局 |
6.3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推行燃煤脱硫技术 |
6.3.1 燃烧前煤脱硫技术 |
6.3.2 燃烧中脱硫技术 |
6.3.3 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A X省各个州市火电二氧化硫排放量(燃料燃烧过程)一览表(部分) |
附录B 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 |
附录C 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估计值 |
(7)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管理活动中, 人与物的潜在影响 |
2 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
2.1 优化施工计划和实施技术方案 |
2.2 加强对施工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力度 |
2.3 认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的特种检查 |
3 系统危险辨识与安全生产 |
3.1 井下系统危险辨识 |
3.2 井下系统危险控制安全管理模式 |
3.3 系统危险源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4 小结 |
(8)吉林化纤热电厂热电联产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企业战略概述 |
1.2.2 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体系 |
1.2.3 热电联产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热电联产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
2.1 热电联产的涵义 |
2.1.1 热电联产的定义 |
2.1.2 各类热电联产机组应符合的指标 |
2.2 国外热电联产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2.2.1 国外热电联产发展现状 |
2.2.2 热电联产发展趋势国内外对比分析 |
2.3 我国热电联产的发展路径 |
2.3.1 我国热电联产相关政策 |
2.3.2 我国热电联产发展路径与趋势 |
第3章 吉林化纤热电厂战略环境分析 |
3.1 吉林化纤热电厂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国家宏观环境分析 |
3.1.2 吉林省宏观环境分析 |
3.1.3 吉林化纤热电厂宏观环境分析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 |
3.2.2 潜在竞争者 |
3.2.3 替代产品的威胁分析 |
3.2.4 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3.2.5 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3 吉林化纤热电厂经营状况分析 |
3.4 吉林化纤热电厂SWOT 分析 |
3.4.1 竞争优势分析(Strength) |
3.4.2 竞争劣势分析(Weakness) |
3.4.3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3.4.4 威胁分析(Threat) |
第4章 吉林化纤热电厂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
4.1 吉林化纤热电厂战略定位 |
4.1.1 SO 战略(增长型战略) |
4.1.2 WO 战略(扭转型战略或竞争战略) |
4.1.3 ST 战略(多种经营战略) |
4.1.4 WT 战略(防御型战略) |
4.2 吉林化纤热电厂战略方案 |
4.2.1 吉林化纤热电厂的战略方针 |
4.2.2 吉林化纤热电厂的战略目标定位 |
4.2.3 吉林化纤热电厂战略模式定位 |
第5章 吉林化纤热电厂热电联产实施方案 |
5.1 技术改造方案 |
5.1.1 扩大机组规模 |
5.1.2 加大排烟脱硫改造 |
5.2 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案 |
5.2.1 建立各级人员绩效考核机制 |
5.2.2 加强职工培训 |
5.2.3 搭建职工平台 |
5.2.4 设计科学的薪酬体系 |
5.3 组织机构优化方案 |
5.4 内部成本控制方案 |
5.4.1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 |
5.4.2 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
5.4.3 加强燃料的管理 |
5.4.4 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 |
5.5 安全管理方案 |
5.5.1 树立安全意识 |
5.5.2 落实安全责任 |
5.5.3 注重安全培训 |
5.6 企业文化提升方案 |
5.6.1 引领员工的价值追求 |
5.6.2 指导企业工作实践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9)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混煤燃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混煤燃烧及研究概况 |
1.2.2 国内混煤燃烧及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火电厂煤粉锅炉掺烧特性及稳燃技术 |
2.1 混煤的燃烧特性 |
2.1.1 混煤元素分析 |
2.1.2 混煤挥发分析出特性和着火特性 |
2.1.3 混煤的燃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2.1.4 混煤的结渣特性 |
2.2 煤粉掺烧的稳燃技术 |
2.2.1 高温烟气回流稳燃技术 |
2.2.2 煤粉浓淡燃烧器稳燃技术 |
2.2.3 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技术 |
2.3 混煤方式 |
第3章 350MW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改造及其应用 |
3.1 锅炉设备概况 |
3.1.1 锅炉型式 |
3.1.2 额定工况(TRL)热力参数简介 |
3.1.3 锅炉主要辅机型式 |
3.1.4 锅炉设计燃用煤种 |
3.2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2.1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必要性 |
3.2.2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的可行性分析 |
3.3 褐煤煤质特性和掺烧方式 |
3.3.1 褐煤煤质特性 |
3.3.2 混煤方式的选择 |
3.3.3 掺烧比的确定 |
3.4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改造 |
3.4.1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改造原则与思路 |
3.4.2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关键技术 |
3.4.3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系统改造方案 |
3.4.4 最优方案的选取 |
3.5 混煤燃烧实际应用 |
第4章 烟煤锅炉掺烧褐煤经济性分析 |
4.1 350MW 机组锅炉掺烧褐煤改造投资金额 |
4.2 掺烧褐煤经济性分析 |
4.2.1 燃料费用比较 |
4.2.2 锅炉效率折算费用比较 |
4.2.3 负荷率折算费用比较 |
4.2.4 厂用电率折算费用比较 |
4.3 设备磨损折算费用比较 |
4.3.1 中速磨磨损折算费用比较 |
4.3.2 一次风管道磨损折算费用比较 |
4.3.3 省煤器磨损比较 |
4.3.4 检修维护量折算费用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350MW 机组锅炉掺烧褐煤改造后实验研究 |
5.1 试验目的和任务 |
5.2 实验内容 |
5.3 实验依据 |
5.4 试验方法 |
5.4.1 抽冷炉烟量特性试验 |
5.4.2 磨煤机最大出力试验 |
5.4.3 NO_x 排放量对比试验 |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1 90%额定负荷下抽冷炉烟特性试验 |
5.5.2 磨煤机最大出力试验 |
5.5.3 投入冷炉烟系统对NOx 排放量影响试验 |
5.5.4 投入冷炉烟系统对锅炉热效率影响试验 |
5.5.5 投入冷炉烟系统前后锅炉主要辅机电耗变化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摘要 |
(10)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2.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1.1 论文研究目的 |
0.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0.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及其研究现状 |
0.2.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
0.2.2 国外的研究状况 |
0.2.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0.3 论文的总体写作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 |
0.3.1 论文的总体写作思路 |
0.3.2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1 相关理论研究 |
1.1 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
1.1.1 风险识别 |
1.1.2 风险评估与分析 |
1.1.3 风险应对 |
1.1.4 风险监控 |
1.2 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的特点 |
2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过程 |
2.1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热电联产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2.1.1 项目管理企业简介及项目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 |
2.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2.2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的风险识别 |
2.2.1 用分解分析法对本项目的风险识别 |
2.2.2 用专家调查法对本项目的风险识别 |
2.2.3 用财务报表分析法对本项目的风险识别 |
2.3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
2.3.1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的风险评估 |
2.3.2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的分析 |
2.4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的风险应对 |
2.5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监控 |
2.5.1 建立风险监控组织进行风险监控 |
2.5.2 用核查表法进行风险监控 |
3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分析与结论 |
3.1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的成功之处分析 |
3.2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吉林热电厂实施原煤充氮保护的可行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156工程”建筑研究[D]. 韩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电站锅炉配煤掺烧试验研究[D]. 宋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3)
- [3]基于供需匹配的中国煤炭资源流动优化研究[D]. 刘风.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4]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D]. 尹鹏.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5]吉化公司锅炉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策略研究[D]. 吴锋.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6]火电二氧化硫排放预测建模与减排对策研究 ——以西南X省为例[D]. 霍志磊.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3)
- [7]浅论系统因素与矿山安全管理[J]. 屈俊涛,李辉. 西部探矿工程, 2011(12)
- [8]吉林化纤热电厂热电联产战略研究[D]. 王建军. 吉林大学, 2011(05)
- [9]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 蒋志庆.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10]嘉峪关宏晟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2.5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胡汲光. 中国海洋大学, 2008(11)
标签:热电联产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煤炭行业论文; 煤炭污染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