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论文结构本质探讨

实用论文结构本质探讨

一、实用文结构本质探源(论文文献综述)

潘雨菲[1](2021)在《统编本中学教材中传记类文本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武超[2](2021)在《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文学研究者关于文学批评的定义或许会有些许差异,但学界普遍认为的文学批评活动,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批评主体、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批评对象、批评方法、批评主体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这其中,批评主体身份主要与批评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批评者所遵照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主要与当时时代大背景下的文学思潮、文学观念密不可分;批评对象是批评活动的焦点;批评方法是批评活动的外在具体表现;而表达批评主体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则是批评活动的最终目的。以上各部分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按照这样的逻辑理解,所谓文学批评转型就是指构成文学批评活动的上述要素均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过程。本论文的选题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是立足于清末民国历史变革时期的特殊社会文化背景,将此期文学批评之一的骈文批评作为研究重点。清末民国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学发展的总结期,而且也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不仅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发生了改变,由传统封建儒士变为了现代知识分子,而且作为骈文批评转型核心动力的“文学”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的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在具体的骈文批评转型过程中,此期出现的大量骈文研究类论着除了在批评形式、批评媒介等外部形态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外,而且在批评框架、批评内容等内部体系构建上呈现出现代性的特征。当然,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拟在介绍清末民国特殊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从骈文批评主体、文学观念变革下的骈文批评、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骈文批评的内部体系构建以及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对骈文批评的转型进行一番综合研究。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为绪论。考虑到清末民国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期而且也是文学发展的转型期,所以论文首先拟对清末民国骈文研究的整体现状进行一番综述和总结,并针对研究现状的成绩和不足提出自己的思考,另外对本论文的研究范围进行一个时间界定。第二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骈文批评在清末民国发生转型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当时的主、客观因素促成的。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思潮以及白话文运动,一方面加速了中国传统文体——骈文的衰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骈文整理与总结活动的开展。而且,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此期骈文批评的主体身份也发生了转换,由传统的封建儒士转变为受过新式学堂教育或者具有留洋经历的新型知识分子。这些新型知识分子认识到了骈文在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因而在继承传统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文学理论知识对骈文进行了一番整理和总结。这不仅直接导致二三十年代骈文整理和研究活动的兴盛,而且间接促成了骈文批评的转型。第三章为“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路径,主要从清末民国“文学”观念变革的角度出发,对此期“文学”观念演进下骈文批评转型不同的路径选择进行梳理和论述。文学观念作为骈文批评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的变革会直接导致不同时期持不同“文学”观念的批评者对待骈文的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从骈文批评形成的六朝开始一直到清末,骈文批评一直围绕传统文章学观念展开;到了清末民国,“文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古与今、中与西错综交织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这也直接导致了骈文批评转型几种不同的路径选择。以刘师培、章太炎、黄侃等人为代表的学者仍旧希望通过挖掘传统文学资源来构建中国式“文学”观,因而他们在尝试过程中不仅对骈文这一典型的传统文体进行了重新阐释,而且赋予了其新的意义和价值。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白话文倡导者则试图构建白话文学观,他们主张将由文言文构成的古代文学彻底摒弃,因此作为文言文学典型代表的骈文无疑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但是这种做法也遭到了一些新文化运动内部成员的质疑和反对。当然,清末民国中国文学观念的演进与西方“纯文学”观念的引入是密不可分的。西方“纯文学”观念引入的初期,因其强调文学审美的属性与讲求语言之美属性的骈文“不谋而合”,所以谢无量等人直接将受西方“纯文学”观念而形成的“美文”概念与骈文进行对接阐释。此外,也有像李详、孙德谦等人继续着旧的批评模式而有所发展。到了二三十年代,随着中国现代意义上文学观念的逐步确立,学者对于骈文的整理和总结也呈现出现代性特征,这也标志着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第四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主要对骈文批评的外部形态转型进行研究。清末民国“文学”观念的逐步现代化,不仅促成了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而且在具体的批评活动中,其批评的外部形态也从传统注重直觉感悟的文话、选本、评点式批评向着逻辑清晰、结构严谨、论证充分的论着式批评发展。当然,骈文批评外部形态的转型不仅包括骈文研究论着的产生,而且诸如文话、选本这两种传统批评形式借助高校骈文讲义和新式骈文选本实现“旧瓶装新酒”式的转换过程。此外,这一时期报刊的出现不仅直接促成了骈文专题论文的产生,而且极大开拓了骈文批评的公共领域。第五章为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是在第四章骈文批评外部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由表及里地深入研究,着重探讨民国骈文批评如何在体系构建上向现代逐步转型。清末民国以前的传统骈文批评多侧重于在选本、文话中对骈文具体体裁进行单独且零散的总结,并没有形成宏观且系统的骈文批评体系。民国以来出现了大量的骈文作法、骈文概论类着作以及骈文专题式论文,虽然这些论着作者并没有明确提出构建骈文批评体系的口号,但却在客观上做着骈文批评体系现代性构建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逐步确立了骈文批评的框架,而且使得骈文批评的内容逐步理论化和科学化。这不仅是骈文批评在民国转型成功的标志,而且也对现代骈文批评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六章为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骈文批评的转型对当代骈文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转型为当代骈文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大批骈文研究者的努力,不仅使骈文研究独立为一门专深的学问,而且其形成的多维研究方向和研究范式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另一方面,清末民国先辈学者在骈文批评转型路径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对我们当下骈文研究极具借鉴和启发意义,他们的经验表明“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才应该是我们当下骈文研究的恰当选择。

王文丽[3](2021)在《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待优化,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设计意识,设计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利用问卷调查法等,对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进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活动设计的优化策略。本文分四章论述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第一章阐释了研究意义、关键词,梳理已有文献,为本研究提供基础,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第二章,旨在探讨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框架。首先,论述实用文的特点,分析高中实用文阅读的特性及其探究点。进而,依据活动理论、体验学习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及探究性学习模式,提出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构成要素,包括阅读学习工具、阅读学习情境、阅读探究任务、阅读学习共同体、阅读评价方式,分析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征与功能。最后,结合2017版(2020修订版)新课标、人教版、部编本教材,明确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培养目标、要求与思路。第三章,调查目前高中语文教师设计实用文阅读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现状,明确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师生对实用文阅读的教学价值认识不清,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动力缺乏,教师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不强,教师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阶段发展规律,教师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能力不足。第四章,旨在探析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首先,结合探究能力及文本类型特征,建立活动目标的设计策略。其次,从创设情境、精选任务、巧用活动形式三个方面,完善活动过程的设计策略。最后,以学生中心为原则、活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优化活动效果反馈的设计策略。

姚江[4](2021)在《《论衡》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王充是东汉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所着的《论衡》是东汉子书着作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本课题以《论衡》文学研究为中心,探究其独特文学思想和多元文学特色的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及三章正文内容,绪论介绍东汉散文及子书的研究情况,梳理王充及《论衡》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简要回顾和评述与《论衡》文学研究相关着述,同时指出当前《论衡》文学研究缺乏整体性视野的现状。第一章概述王充其人的家世生平与东汉的历史环境,重点分析经学、谶纬、先秦诸子及汉世诸子的思想对《论衡》的深刻影响,探寻其书渊源嬗递。本章以“知人论世”方法和“发展”的原则考察个人生平和作品之间的关系,避免静态的史学分析和人物个性考察,充分重视了王充个体的发展动态和思想轨迹的成长。第二章主要从东汉的文学理论环境出发,首先讨论《论衡》承袭与发展“论”体文的意义,考察《论衡》在文学功能论、作家论、创作论等方面的创见。其次理解书中“疾虚妄”、“求真美”、“为世用”的创作原则。最后,本文透视传统儒家文论、变异文论的深刻影响,在比较中实现对《论衡》文论的历史定位。第三章研究《论衡》的文学特色及价值。首先,本章关注《论衡》文本的结构特色。在分析《论衡》文献的基础上讨论学界对于《论衡》各篇分组的部分争议,把握《论衡》以内容为纲,以写法和风格的变化为过渡的编撰逻辑。其次,本章考察《论衡》的文字特色,认为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文字洗炼,骈散相间;用典审慎,审美深沉;剀切敷陈,直抒胸臆等三个方面。再次,本章还重视《论衡》文学价值在后世发展中不断呈现的新面貌。本文聚焦《论衡》文学研究,体察王充的批判精神,把握时代思想,深入分析其对《论衡》文学思想的影响,多维度探究该书“奇创”的文学思想及“奇逸”的文学风貌的成因及特色,旨在丰富《论衡》文学研究的角度。

李季[5](2021)在《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文中指出阅读策略对古诗文教学至关重要。它既关系到古诗文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实效性,又涉及到古诗文教育价值充分开掘与利用。但是,当前语文课程知识未能提供适切、足够的阅读策略知识供师生使用,致使古诗文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又收效甚微。因此,古诗文阅读策略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阅读策略如何研制?阅读策略体系如何构建?构建的阅读策略体系能否适用于教学?这一系列问题又聚焦在“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构建”这一源头上。所以,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心理学、教育学、文章学、古今中外文艺理论等相关知识,构建适合于中学古诗文阅读的策略体系。首先,运用文献分析,对古诗文阅读、阅读教学、阅读策略教学相关的心理学、阅读学、文章学、文艺理论等领域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其次,采用理论思辨和文本分析展开对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理论研究。运用理论思辨主要辨析阅读策略中阅读取向、进阶与文本层次、交叠等问题,并透析阅读策略内部、阅读方法之间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而利用文本分析法主要对古诗文文本进行研读,以从古诗文文本类型特征中化取阅读策略的陈述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两种方法构建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第三,运用行动研究,将制定的阅读策略付诸课堂教学,以呈现阅读策略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基于上述问题及其研究设计,并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一是不同理论视域下阅读策略所体现的特质可以为认识、制定古诗文阅读策略提供理论导向。这具体表现为:心理学中阅读策略关注信息加工与管理,阅读学中阅读策略体现为行为调控与层级运筹,文章学中阅读策略注重阅读取向与方法择选,而文艺理论中阅读策略则表现为阅读路径与要津,这也明示古诗文阅读策略具有文本处理、路径取向、层级运筹等特性;二是依据“文本属性”与“阅读取向”的交会可以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这就是代表文本四维——“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横轴与代表阅读取向四级——“认读、解读、赏读、鉴读”——的纵轴交会而形成的古诗文阅读策略,即“四维四级”阅读策略。策略之间具有相互支撑、叠加、映射的关联,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均有明确的阅读取向和内容所指;三是所建构的阅读策略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针对中学阅读教学,对策略体系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策略进行教学转化,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成不同类型的策略教学模式,而后将其付诸课堂。通过行动研究发现,所制定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不仅可以用于教学,而且通过策略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本研究开发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不仅弥补了语文课程中阅读策略知识的不足,更打开了基础教育阶段文体阅读策略研究的一扇门窗。当然,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改良与充实。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国外阅读策略的话语言说方式和体系建构思路,以对中国特有的零散性、体验性、综合性、整体性的阅读策略进行梳理、归纳与提炼,并将其建构成立足本土而又对外开放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紧随其后,阅读策略及其教学的目标地位、评价体系也需配套研究,以避免阅读策略教学方向的迷失与实施的悬空。可见,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完美建构是需要理论研究、策略制定与教学实践之间进行循环往复地互动、互构与互通的。

赵宗梅[6](2020)在《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开明书店成立于1926年,至1953年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存续时间不过短短27年,却在中小学国文教材出版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且对当今语文教育仍有影响深远的成就。究其原因,与开明书店拥有一群既为文学家、又为教育家且皆有中小学语文教育经验的精英人才分不开。支撑起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繁荣局面的中坚力量首推夏丏尊和叶圣陶,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开明系列教材在民国时期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毋庸置疑,开明书店出版的系列中小学教材,是应时代需要而推出的典范作品。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系列教材,并未把迎合课程标准要求作为基本立足点,而是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提升学生实际语言运用水平为目标,在教科书编辑、教育理论引导,以及教材的选文安排、知识点导入和课后题设置等环节,形成了一个有机系统,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完善的语文素养。在小学阶段,注重识字教育和阅读兴趣,因此开明书店小学阶段国语教材的选文偏重日常应用和口语化,以最大限度贴近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国文教材则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尤重读写两级;高中国文教材在提升学生文言和语体素养方面都有了实质性进展。而理论类阅读和写作教材的大量涌现,则更清晰地体现出开明人关心学生成长,力图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良苦用心。从历时的角度看,开明书店出版的系列教材编写经历了注重生活应用和儿童心理、养成身心诸能力和侧重文章解读三个阶段,直到今天仍然值得语文教育研究者关注和借鉴。

张婷[7](2020)在《阿城散文创作研究》文中提出阿城散文创作,以传统“文章”观融洽着形式与思想为一体的文体意识,跨越了文体与学科的壁垒,在自由的运笔中书写俗世与常识,探讨学术与文化,道出文化之于生活的世俗精神与常识见解,语出传统文章语言形式之美的同时兼并思想之深邃悠远,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自然地衔接在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文化土壤中。作品真诚朴素的叙述态度、简洁明了的语言节奏,加之饶有趣味的内容书写,使人读之而能自然忘却文体界限,或对内容的求证真伪,只佩服作者思维之广阔,运笔之自如,正是这般性情闲笔书写,令文章思路一下荡开而来,颇有古人文、史、哲不分家的“文章”书写特征。阿城散文的自由书写不仅接续了传统“文章”笔法,也是对其价值的重新发现,展现了古人文章书写的多元智慧。除有挖掘传统“文章”笔法价值外,阿城散文蕴含的常识观也显示出了其在世俗文化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以生理常识解构着日益精英化的文艺,让其回归生活,也试图让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揭开了文艺世俗性的一面。又以常识的生活普及观念和清醒的常识认知,在“启蒙”的初衷上,展现出人文的关怀,以及作为一个作家的良知。阿城讲常识,更讲对待常识的态度,化而成为一种常识的生活观。于常识的呼唤不仅是阿城的文学世俗见解,也是作为作家的基本人道主义关怀,启示着每个人:常识的普及是,有力量的!本论文以阿城随笔、杂感、漫谈、演讲等所有散文创作为研究对象,从作品传统“文章”观入手,以总分的结构,从三方面展开评论,第一章总写思想与形式合一的作家文体意识,后两章分写文体的两个方面,一为文章风格,二为文章思想内涵,从文体角度为入手点,进而延伸对整体作品的探讨,以期对阿城散文做一个系统的研究分析,挖掘其传统“文章”笔法的文学价值,和世俗文化与常识的生活价值。

周倩[8](2020)在《元代学记研究》文中认为学记作为一种记体文,是各路府州县的地方政府在新建、重修、改迁学校的过程中,当地士人自己撰文或邀人AI写作的记体文。学记最早出现在唐代,宋代开始蓬勃发展,到了元代,学记的数量达到六百余篇,可谓学记发展的鼎盛时期。然而对于学记的研究,宋代是硕果累累,元代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以元代学记作为研究对象,从文体学、史学、文化学、地理学等方面对元代学记进行详细地分析。首先探讨元代学记着录与流传方式以及创作分布情况,其次深入解析元代学记的文体特征,再次重点探究元代学记独特的价值意义,最后阐释元代学记兴盛的原因。本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元代学记的着录与传播以及创作分布情况。首先分析元代学记的着录方式,即主要以《全元文》为主,辅之以作家别集、地方志、金石志等。其次探讨元代学记的传播途径,即主要以刻石和书文两大方式流传后世。最后,从纵向和横向上分别探析元代学记创作的时空分布情况,寻绎生成差异的主导因素。第二章分析元代学记的文体特征。首先,从“文以释礼”“文以颂赞”“文以示人”三个层面来诠释学记潜在的文体功能,而元代学记在此基础上又呈现出新的发展。其次,元代学记兼用叙事、议论、描写,并结合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尤其是韵文和引文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元代学记的文学性,使之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再次,元代学记的创作特征和文体风格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不同于宋代的新变。第三章重点研究元代学记的价值。其一是文献价值,它是反映当地建学和教育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是补遗作家作品和校对其它文献材料的重要补充。其二是文学价值,元代学记中,渗透着人的真切生命体验的“情”是其精神内核,传达具有动人力量的“采”是其外在形态。其三是文化价值,元代学记对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风俗等都具有启发意义。第四章从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考察元代学记兴盛的原因。宏观而言,“大元气象”下,地域辽阔、经济富庶、政治包容、文化多元是元代学记得以兴盛发展的客观因素。微观视之,创作主体的心理、入仕情况、兴学主张则是元代学记兴盛发展的内推助力。

闻轩轩[9](2019)在《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文中提出北宋时期的南北士人之争,是中国的地域格局在安史之乱后完成由东西对峙格局向南北竞争格局转变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北宋前期实行“重北轻南”的地域政策,北方士人占据政治主导地位,然而伴随着宋太宗朝南方士人群体的不断崛起,双方开始了对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的争夺,并在宋真宗朝后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南北政争。北宋中期的士人中产生了“安静”和“有为”两种政治理念,由于南北方地域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这两种分别较多的体现在北方士人和南方士人身上,由此使得当时的政治改革与南北士人之争扯上了关联:庆历新政即是南方士人逐渐在宋廷中枢权力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期间的一次政治改革,其失败促使南北士人群体进行分裂重组,从而形成了宋廷中枢权力结构中的南北平衡格局;至熙丰变法时期,王安石为推行新法,破坏了这一南北平衡的中枢权力格局,导致南北方士人矛盾激化,使得双方围绕着新法推行与否及其南北差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此外,北宋中期的南北士人还存在着科举取士问题上的理念差异,南方士人的政治形象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现象。北宋后期的南北士人之争和党争呈现出混溶的趋势,无论是元佑初年的新法存废之争、新旧党争,还是旧党内部的洛蜀朔党争,背后都有南北地域因素的影响;元佑后期旧党臣僚对新党再起的警惕、重新执政的新党成员对旧党臣僚的报复性倾轧,及蔡卞、蔡京官员任用上“重北轻南”的倾向,乃至北宋垂危之际的“靖康党论”,都夹杂着南北士人之争的成分;宋室南渡后,北方流寓士人和江南土着士人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政策分歧,并被宋高宗和秦桧所利用,从而对宋金议和与南宋初年政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北宋处于中国古代南北政治势力消长的关键阶段,故北宋时期的南北士人之争为后世所延续,并奠定了元明清时代南北士人之争的基本形态和发展趋势,深刻影响了帝制中国后期的政治演进。

向点思[10](2019)在《李元度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能文能武的“书生”,李元度不仅在政治、军事上“丕有显功在社稷”(杨彝珍语),而且在史学、经学、文学及文学理论方面亦有不同程度的建树。他是近代文论史上一位在传承中显现自我、在融合中抒所独见的文论家。李元度在借鉴前人与同时代人文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体理论。他认为文体与文体之间,既各有其“本体”,又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体与体之间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谓“文无定体,顾视其所言何如耳”;文体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对其态度不应是非此即彼,而应该是亦此亦彼;推源溯流,各种文体殊途同归,都本于儒家经典。在文体分类上,以“例简义精”、“经世致用”思想为宗旨,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提出了古文“两用十三类”、赋作“两体十类”之说。在文体规范论上,李元度要求不同文体应依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呈现不同的行文格式,展现出不同文体的风貌。在创作论上,李元度重视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知识储备和视野识见,认为才、学、识三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地足以广其识,识足以振其才,才足以运其学”(《白雨湖庄诗钞序》)。作家在创作时应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即“抒所独见”与“不废摹拟”统一,“行气运机”与“墨守先儒”统一,“学古”与“学今”统一。与此相联系,他将具体的创作过程归纳为“创作八法”,即审题、辨体、錬局、取势、用笔、修辞、选韵、储材(《赋学正鹄序目》)。在文学批评上,李元度提出了“探源汉魏以自成其体格”的批评标准,认为好的文学作品既要遵循“古法”、“常法”,规矩古人,又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字字从真性情流出”。在批评方法上,主张运用道德批评和审美批评交融的文学批评方法,采用序跋、评点、眉批等传统批评形式。在言说方式上运用“以山喻诗”等比喻手法进行形象化言说。论文从文体论、创作论与批评论三个层面对李元度文学思想进行了阐释与研究,指出折中融合是李元度文学思想的总特征。

二、实用文结构本质探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文结构本质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2)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民国时期的清末骈文研究概况
        1.1.2 1980 年以后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1.1.3 台湾、香港地区的清末民国骈文研究概况
    1.2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1.2.1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
        1.2.2 论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背景
    2.1 清末民国骈文文体的衰落
        2.1.1 西学东渐对传统骈文的冲击
        2.1.2 白话文运动对骈文地位的挑战
    2.2 清末民国骈文的整理与总结
        2.2.1 保存国学与清末民初骈文的整理
        2.2.2 民国中后期对骈文的回顾与总结
    2.3 西学东渐与骈文批评主体的转型
        2.3.1 骈文批评主体身份的转变
        2.3.2 新型骈文批评者的特点
3 “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过程
    3.1 清末以前传统文章学观念下的骈文批评概述
        3.1.1 六朝至隋唐:作为一般文章形态下的骈文批评
        3.1.2 宋、元、明:作为专门文章体制的四六批评
        3.1.3 清代以来:骈散相对观念下的骈文批评
    3.2 建构中国式“文学”观的尝试与骈文批评
        3.2.1 刘师培“藻饰”文学观与骈文正宗论
        3.2.2 章太炎“泛文学”观与骈文的归属问题
        3.2.3 黄侃“文质兼备”文学观与骈散互融论
    3.3 “五四”白话文学观下的骈文批评
    3.4 西方“纯文学”观念的传入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3.4.1 审美超功利文学观的传入与“美文”“实用文”的形成
        3.4.2 “美文”与骈文的嫁接阐释
        3.4.3 “美文”与骈文嫁接阐释的利弊得失
    3.5 主流“文学”观之外的传统式骈文批评
        3.5.1 李详的骈文批评
        3.5.2 传统式骈文批评的殿军之作《六朝丽指》
    3.6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与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3.6.1 现代文学观念范畴下骈文的逐渐缺席
        3.6.2 骈文批评现代化的开启
4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外部形态表现
    4.1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4.1.1 清末之前的骈文批评形态
        4.1.2 清末之前骈文批评的特点
    4.2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的主要形态
        4.2.1 传统骈文批评形式的新生
        4.2.2 新式骈文批评形式的出现
    4.3 报刊与骈文批评形态的转型
        4.3.1 报刊与骈文批评专题论文的产生
        4.3.2 报刊与骈文批评公共领域的开拓
5 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内部体系构建
    5.1 民国以前传统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1 六朝至唐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2 宋、元、明三朝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1.3 清代骈文批评的内部形态
    5.2 民国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5.2.1 骈文作法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初步构建
        5.2.2 骈文论着类文本中骈文批评框架的逐步确立
    5.3 民国骈文批评内容的理论化和科学化
        5.3.1 骈文发生原因的探讨
        5.3.2 骈文发展史的探讨
        5.3.3 骈文与其他文体关系的探讨
        5.3.4 其他方面的探讨
6 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的意义
    6.1 为当代骈文研究奠定了基础
        6.1.1 使骈文研究独立成为一门专深的学问
        6.1.2 为当代骈文研究指明了路径
    6.2 为当代骈文研究提供了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有利于践行课标中的实用文阅读教学理念
        1.1.2 有利于落实高中语文教材中实用文阅读的有关要求
        1.1.3 有利于提升语文学科的实用价值
        1.1.4 有利于改变实用文的教与学现状
        1.1.5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1.2 关键词界定
        1.2.1 实用文与实用文阅读
        1.2.2 高中实用文阅读
        1.2.3 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
    1.3 研究现状
        1.3.1 有关实用文阅读的研究
        1.3.2 有关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
        1.3.3 高中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
        1.3.4 高中实用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
        1.3.5 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明确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相关理论问题
        1.4.2 明确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现状与原因
        1.4.3 探索出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访谈法
2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概述
    2.1 实用文的特点
        2.1.1 实用文的一般特点
        2.1.2 高中教材中各类实用文的个性特点
    2.2 高中实用文阅读的主要特性及其探究点
        2.2.1 实用文阅读的特性
        2.2.2 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点
    2.3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2.3.1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基础
        2.3.2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模式
    2.4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特征与功能
        2.4.1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
        2.4.2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征
        2.4.3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功能
    2.5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培养目标、要求与思路
        2.5.1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培养目标
        2.5.2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要求
        2.5.3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思路
3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3.1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调查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方法和内容
    3.2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描述
        3.2.1 教师对实用文的认知情况
        3.2.2 教师对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情况
    3.3 原因分析
        3.3.1 师生对实用文阅读的教学价值认识不清
        3.3.2 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动力缺乏
        3.3.3 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能力不足
        3.3.4 教师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阶段发展规律
        3.3.5 教师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能力不强
4 高中实用文阅读中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主要策略
    4.1 目标设计策略
        4.1.1 依据探究能力要素与层级,设计探究活动目标
        4.1.2 按照文本类型特征,设计探究活动目标
    4.2 过程设计策略
        4.2.1 创设活动情境,激趣召唤
        4.2.2 聚焦活动内容,设计探究任务
        4.2.3 巧妙设计活动形式,保障探究效益
    4.3 效果反馈设计策略
        4.3.1 遵循学生中心原则,设计分类自评表
        4.3.2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设计评价方案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论衡》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衡》文学研究的现状与评述
        一、东汉时期的散文研究概述
        二、王充及《论衡》研究概况
        三、《论衡》文学研究的评述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继承与衍绎:《论衡》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王充其人其书与时代背景
        一、王充的家世、生平和个性
        二、《论衡》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第二节 《论衡》与经学、谶纬、诸子
        一、经学视野下的“宣汉”思想
        二、谶纬思潮与《论衡》的扬弃观
        三、《论衡》兼采诸家的理论趋向
第二章 求真与求变:《论衡》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批判与重构:《论衡》的文体创新
        一、复杂场域:“论”体文的因袭与演进
        二、巧思辩赡:《论衡》的文本奇貌
        三、《论衡》之“论”的意蕴
    第二节 《论衡》的文学思想略论
        一、《论衡》的文学功能论
        二、《论衡》的文学创作论
    第三节 承袭与创新:《论衡》文学思想的再定位
        一、以儒为尊:两汉文论的发展
        二、儒家文论对《论衡》文论的浸润
        三、变异文论与《论衡》文论的关系
第三章 奇崛与多元:《论衡》的文学特色及价值
    第一节 条贯部分:《论衡》的结构艺术
        一、《论衡》全书的结构面貌
        二、《论衡》篇章的结构特色
    第二节 弥纶群言 旨趣横生:《论衡》的文本特色
        一、畅达醇厚:《论衡》的文本风格
        二、浅露易晓:《论衡》的文字特色
    第三节 异端与新变:《论衡》的文学价值
        一、“异端”之美:《论衡》的文学价值
        二、新变之风:《论衡》之“论”的遗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祝表

(5)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一)古诗文在语文素养培育中的独特价值亟待充分彰显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开发可以弥补语文课程中策略性知识的不足
        (三)在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的传授
        (四)阅读策略及其教学的研究是与国际阅读素养培育对接的必由之路
        (五)与个人从业经历和学术背景相关
        二、研究内容
        (一)基于已有研究,结合教学实际,明确古诗文阅读策略的内涵与策略体系建构的价值
        (二)根据文本属性和阅读取向,建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
        (三)基于中外阅读策略教学理论,实施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转化与指导
        三、研究目的
        (一)构建古诗文阅读策略理论框架,制定本土化阅读策略
        (二)建构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
        (三)为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提供指导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阅读
        (二)阅读策略
        (三)古诗文
        (四)古诗文阅读策略
        (五)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指导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框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案例研究法
        (三)行动研究法
        (四)文本分析方法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关于阅读策略的研究
        (一)阅读策略研究概貌
        (二)阅读策略的理论研究
        (三)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
        二、国外阅读策略相关研究
        (一)阅读策略阶段性、层次性的研究
        (二)阅读策略应用的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反思与讨论
第一章 阅读策略的多维透视
    第一节 心理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信息加工与管理
        一、阅读理解模式:概念与材料相互驱动
        二、图式认知模式:组织信息的主动过程
        三、PISA测试中阅读策略:文本处理与任务管理
    第二节 阅读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行为调控与层级运筹
        一、注重阅读行为,具有明显层级性
        二、凸显阅读主体作用,强调对阅读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第三节 文章学视域中的阅读策略:取向、内容与方式的择选
        一、文章阅读的特点决定阅读取向
        二、文章学中阅读策略:内容的择选
        三、文章学中阅读策略:方式的选取
    第四节 中西文艺理论中的阅读策略:路径与要津
        一、中国传统文论中的鉴赏路径:披文入情与玩味自得
        二、国外文艺理论中的阅读要津:三“R”模式与“肌质”特性
第二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建构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阅读策略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一、古诗文阅读教学:“怎么教学生学会”的缺位
        二、部编本语文教材阅读策略设计:文本的普适性与行为的共同性
        三、阅读策略教学的研究:“怎么读”抽空了“读什么”
        四、古诗文阅读及阅读策略教学的讨论和结论
    第二节 古诗文阅读的特征与进入的维度
        一、古诗文阅读的特征
        二、古诗文阅读的“四维”
        三、古诗文“四维”阅读的理路
第三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古诗文认读策略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认读策略
    第二节 古诗文解读策略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解读策略
    第三节 古诗文赏读策略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赏读策略
    第四节 古诗文鉴读策略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鉴读策略
    第五节 古诗文“四维四级”阅读策略的体系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体系的生成机理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之间内在联系
        三、“四维四级”阅读策略体系的说明
第四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指导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理论基础
        一、阅读策略教学:文本意义的建构
        二、国外阅读策略教学模式:互惠与互动
        三、国内阅读策略教学:体验与支架
    第二节 古诗文认读策略的指导
        一、诵读识字
        二、字形识意
        三、虚词断句
    第三节 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解读策略的指导
    第四节 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赏读策略的指导
    第五节 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一、指向文言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二、指向文章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三、指向文学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四、指向文化的古诗文鉴读策略的指导
    第六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案例评析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运作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案例评析
第五章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
        一、古诗文阅读前测解析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的教学设计
        三、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实录及解析
    第二节 古诗文阅读策略指导的反思
        一、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二、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对教师的启发
        三、古诗文阅读策略教学的思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6)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开明书店国文教材出版概况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
    四、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
    五、相关概念界说
第一章 注重生活应用和儿童心理的小学国语教材
    第一节 《开明国语课本》对生活教育的推崇
    第二节 丰子恺插图的生活化趣味
第二章 以养成身心诸能力为宗旨的初中国文教材
    第一节 思想上兼容并包和与时俱进的初中国文教材
    第二节 以知识系统为主导的初中国文教材
第三章 注重文本解读的初高中国文教材
    第一节 文白分编且注重文本解读的教材
    第二节 开明人文言教育观探源
第四章 注重读写教学法的理论型教材
    第一节 《文章讲话》和《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观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文心》:故事性文本中的读写观念
    第三节 《文章例话》中的读写观念
    第四节 《文章作法》:训练类教材开山之作
结论
附录 开明书店国文教材明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阿城散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阿城及其作品创作概况
    二、阿城创作研究概述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一章 阿城散文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阿城散文的“文章”意识
        一、文、史、哲的融汇
        二、文、笔、意的贯通的章法
    第二节 阿城散文的笔记意味
        一、不拘格套的俗乐闲笔
        二、随记随奇的轶闻笔记
    第三节 杂糅和自由的语体
        一、随势各配的杂糅语体
        二、个性创新的自由语体
第二章 阿城散文的风格呈现
    第一节 凝练俗趣的语言特色
        一、笔简气满的韵味感
        二、普适俗语的趣味感
    第二节 “看”与“听”的情景书写
        一、“看”的情景意义
        二、“听”的交流意义
    第三节 抽象与形象交融的思维模式
        一、直觉审美的抽象化
        二、逻辑推理的形象化
第三章 阿城散文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民间”的文化态度
        一、民间艺术价值的发现
        二、传统文化的移风易俗
    第二节 “常识”的文艺态度
        一、“常识”的文艺感染机制
        二、“常识”的文艺创作热情
    第三节 “自为”的生活态度
        一、不合作的世俗娱乐精神
        二、自得其乐的风趣生活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专着
    二、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元代学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元代学记概述
    第一节 元代学记的着录与流传
        一、元代学记的着录情况
        二、元代学记的流传方式
    第二节 元代学记的创作分布
        一、地域分布
        二、时间分布
第二章 元代学记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元代学记的文体功能
        一、“文以释礼”——教化美俗之用
        二、“文以颂赞”——褒扬兴学之功
        三、“文以示人”——晓示后人之需
    第二节 元代学记的语体功能
        一、元代学记之“正”与“变”
        二、元代学记之“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节 元代学记的“新变”
        一、创作特征
        二、文体风格
第三章 元代学记的价值
    第一节 文献价值
        一、对元代碑刻史料与作家作品的保存与补遗
        二、对元代教育状况及教育思想的反映与启示
        三、对元代诏令史实和兴学运动的纪实与补充
        四、对元代学校制度和建学规制的记载与实录
    第二节 文学价值
        一、“缘情”——元代学记的内在“情”味
        二、“绮靡”——元代学记的外在文“采”
    第三节 文化价值
        一、反映元代经济与激发兴学热情
        二、考察科举政治与传播人文内涵
第四章 元代学记兴盛的原因
    第一节 “大元气象”下,特殊的时代背景
        一、地域辽阔
        二、经济富庶
        三、政治包容
        四、文化多元
    第二节 创作主体分析
        一、创作者
        二、创作动因
        三、创作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北宋南北势力消长方面
        (二)北宋南北士人与官僚方面
        (三)北宋官员南北构成方面
        (四)北宋科举南北差异方面
        (五)北宋南北士人与政争方面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天下大势分为南北”——北宋南北政治地域格局的形成与确立
    一、中国古代地域格局变迁之大势
        (一)东西对峙格局的发展和演进趋势
        (二)东西对峙向南北竞争格局的过渡
    二、晚唐五代南北政治势力的发展
        (一)北方政局变迁中的士人分化
        (二)南方士人群体性特征的形成
    三、宋初的地缘政治与南北政策
        (一)“南北异术”的集权统一策略
        (二)“承北”与“重北轻南”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北宋前期南北士人群体的构成与冲突
    一、宋初北方士人群体的优势地位
        (一)北方士人优势地位成因再探索
        (二)“不用南人为相”诸问题新识
    二、宋初南方士人群体构成的变化
        (一)影响南方降臣入宋境遇的因素
        (二)宋太宗朝科举与南方士人崛起
    三、北宋南北士人之争的初起与激化
        (一)南方士人所受的排挤及其反击
        (二)南北之争与宋真宗后期的政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别南北,此深可虑”——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与南北士人之争
    一、士人政治理念与南北地域之关系
        (一)“安静”与“有为”的政治理念
        (二)两种政治理念在南北地域的体现
    二、庆历新政与南北士人的分裂重组
        (一)南北士人之争视野下的庆历新政
        (二)庆历新政后南北平衡格局的形成
    三、熙丰变法与南北士人的长期对立
        (一)王安石与南北平衡格局的破坏
        (二)变法期间南北士人的矛盾冲突
    四、南北士人的科举与政治话语冲突
        (一)南北士人关于科举取士的争论
        (二)南方士人负面政治形象的演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南分北,偏而不还”——北宋后期南北士人之争与党争的混溶
    一、南北士人与新法存废及新旧党争
        (一)南北士人在役法上的不同理念
        (二)元佑新旧党争的南北地域因素
    二、“更化”“绍述”下的南北士人
        (一)洛蜀朔党争中的南北地域问题
        (二)新党复起与绍圣后的南北士人
    三、北宋南北之争的影响及后世回响
        (一)南北士人与两宋之际政治更迭
        (二)北宋南北士人之争的历史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今人论着
        (一)着作
        (二)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李元度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李元度文学思想的形成
    2.1 前代文论的影响
    2.2 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2.3 师友亲朋的传授
第3章 文体论
    3.1 “文无定体”
    3.2 “文本于经”
    3.3 “两用十三类”与“两体十类”
第4章 创作论
    4.1 “兼才、学、识三长”
    4.2 “抒所独见”与“不废摹拟”
    4.3 “行气运机”与“墨守先儒”
    4.4 “学古”与“学今”
第5章 批评论
    5.1 “探源汉魏六朝以自成其体格”
    5.2 “品如其人”
    5.3 以山喻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四、实用文结构本质探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统编本中学教材中传记类文本教学研究[D]. 潘雨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清末民国骈文批评转型研究[D]. 武超. 辽宁大学, 2021(02)
  • [3]高中实用文阅读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 王文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论衡》文学研究[D]. 姚江. 山东大学, 2021(02)
  • [5]中学古诗文阅读策略及指导研究[D]. 李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民国时期开明书店国文教材研究[D]. 赵宗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7]阿城散文创作研究[D]. 张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8]元代学记研究[D]. 周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D]. 闻轩轩. 河南大学, 2019(01)
  • [10]李元度文学思想研究[D]. 向点思.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实用论文结构本质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