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北水资源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清[1](2021)在《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文中认为丹江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和自然地理的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的影响加剧,以及工农业生产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丹江流域的水资源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因此,开展丹江流域水文模拟研究径流以及水文情势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陕西省丹江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VIC水文模型进行水文模拟,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特征和原因,预测了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情况,并提出丹江流域所在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以秦岭山地丹江流域丹凤水文站的月径流观测数据来率定模型以使参数本地化,建立了该流域的VIC水文模型,以流域出水口荆紫关水文站和竹林关、武关水文站实测径流数据验证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性并讨论分析VIC水文模型径流模拟在流域内部分区的差异,用于模拟流域过去的水文过程及预测流域未来的径流变化状况。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在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趋势下研究流域的径流变化情况,构建流域径流变化综合分析框架,评价流域的生态流量和生态需水状况,提出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响应研究以及丹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DEM、植被、土壤、气象驱动数据处理,制备流域模型参数,构建秦岭山地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利用丹凤水文站实测月径流、陕西省丹江流域水情监测径流以及荆紫关水文站日、月径流数据进行参数调整,将模型应用于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并利用武关、竹林关水文站数据检验,检测VIC水文模型在丹江流域的适用状况,分析该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丹凤站实测资料检验Nash效率系数率定期为0.82、验证期为0.81,VIC陆面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陕西省丹江流域的日、月径流过程;相对误差率定期为4.51%、验证期为2.13%,能够很好的模拟该流域的水量平衡;利用参数移植,将丹凤站建立VIC水文模型用于陕西省丹江流域进行率定与验证,通过省境出口断面径流资料验证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充分说明VIC水文模型在中小流域尺度的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2)采用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在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影响模型上边界气象驱动条件的气候变化、模型下边界下垫面植被变化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Budyko假设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和VIC水文模型模拟进行丹江流域内部分区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在流域内部分区间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商洛市的中心区商州区和丹凤县的分布区所在的上游分区流域是区域人口和工农业产区主要集聚地、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中心,相对于中下游的武关河流域、银花河流域、下游区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但气候变化是整个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径流的响应关系得出丹江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变化体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草地、耕地减少,林地增加,流域年均径流减少,与草地减少、耕地还林使蒸散发和截留增加响应流域径流量出现减少的趋势耦合。(3)针对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和水文情势变化,论文利用已构建的丹江流域分布式VIC水文模型,模拟了流域1961-2019年流域长期的逐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流量(生态盈余量和生态不足量)和IHA指标,对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进行分析,构建丹江流域生态需水度评价方法对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过去50多年秦岭山地丹江流域径流呈减少趋势,这一趋势与流域降水减少趋势一致;19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径流的减少,流域生态流量整体呈现出生态不足量。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存在不足状况,尤其是下游区域生态需水量出现明显不足。(4)利用新一代气候变化情景RCP2.6、RCP4.5、RCP8.5下CMIP5的BNU-ESM、BCC-CSM1.1(m)、IPSL-CM5A-MR、CSIRO-MK3.6.0、Can ESM2模式的降尺度处理数据驱动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耦合模拟气候变化下径流对气温、降雨的响应,从而预测未来气候情景下秦岭山地丹江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气温将继续上升,绝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在未来情景下将会出现减少趋势;由于气温和降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丹江流域未来时期多年平均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全年各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汛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小,而枯水期径流量减少幅度较大,枯水期极容易出现干旱灾害,流域未来水资源管理将面临挑战。(5)基于以上VIC水文模型模拟评估预测研究结果,对南水北调水源区的丹江流域进行了水资源分区划分,将丹江流域划分为上游丹江商州区和中游武关丹凤区、银花山阳区和下游丹江商南区,并将VIC水文模型模拟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和生态需水评估以及VIC水文模型耦合未来气候情景模式预测未来水资源状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流域水资源分区状况提出响应的水资源管理对策。为流域水资源划分提供参考,并对当地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提出节水、高效用水、充分利用与建设水利设施工程、流域分区水土治理、水资源分区保护等统筹管理对策。
安婷莉[2](2021)在《北京市实体水-虚拟水通量演变及统筹配置》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贸易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间贸易伴生的虚拟水流动对流域水循环规律和水资源调配系统产生深刻影响。当前,随着区域实体水耗用强度和虚拟水贸易流动的双重增长,实体水-虚拟水“二维三元”耦合的流动模式成为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水资源演变的主要特征。北京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型城市之一,实体水-虚拟水的联合调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的水资源压力。区域实体水-虚拟水统筹调控对保障水资源短缺城市的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利用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解析了北京市近年来的实体水耗用和虚拟水流动特征,结合实际水资源压力指数(WSI)和假设水资源压力指数(WSI*)评价了实体水-虚拟水联合输入对当地水资源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区域实体水-虚拟水调控方法框架并据此构建了实体水-虚拟水统筹配置模型,解析了现状水平下实体水-虚拟水统筹调控的优化方案,为新时期北京市水资源规划和产业适水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解析了北京市2001-2018年的实体水耗用与虚拟水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实体水方面,全市总实体水耗用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8年39.4亿m3,供用水结构不断优化,再生水和外调水的占比不断增大,农业和工业用水占比不断减少,利于缓解当地水资源压力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虚拟水方面,北京市虚拟水始终呈现输入状态,且输入总量不断增加,2012年达到35.12亿m3,主要以农产品和相关工业品输入为载体。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高水耗、低水效的产业逐渐退出,预计未来北京市以农产品和高耗水工业品为载体的虚拟水通量将持续增长。(2)利用WSI和WSI*评价了北京市实体水-虚拟水联合输入对当地水资源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WSI*总是大于1,说明如果没有外部实体水和虚拟水的输入,只依靠北京当地的水资源条件远远不能满足北京市的刚性用水需求,更难支撑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2012年WSI与WSI*的差值相较2002年增加58%,说明外部实体水和虚拟水的投入对缓解和改善区域缺水情况的重要性日益增长。由此可见,实体水和虚拟水的联合调配不仅降低了北京市的水压力,而且促进了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提质增效,对保障区域水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3)基于区域实体水-虚拟水“二维三元”耦合流动理论方法,研究提出了以区域虚拟水当量供需平衡为目标的实体水-虚拟水统筹调控方法框架,并据此构建了北京市实体水-虚拟水统筹配置模型。引入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描述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在不同用水主体间的流动和转化规律,将用水主体行为进一步概化为节水提效行为、虚拟水贸易行为和实体水调入行为,利用主体模型刻画主体用水行为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建立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优化模型,实现对区域实体水-虚拟水统筹优化配置。(4)基于建立的实体水-虚拟水统配置模型,对北京市现状条件下的实体水-虚拟水统筹配置格局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配置优化方案和实际用水现状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保障了区域虚拟水当量供给平衡时,实体水-虚拟水优化方案将全市单位水资源投入的利润提高了867亿元,其主要原因是更多的本地实体水资源流入效益更高的服务业,而本地农产品和工业品需求则更多通过外部虚拟水调入来满足。研究表明,实体水-虚拟水统筹配置的水管理理念为资源型短缺城市的水安全保障带来新思路,能更好地优化各行业间的水资源流动格局,对提升区域用水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胡永江[3](2020)在《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可能性将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稀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混凝土作为建筑业最核心的材料,整个生产生命周期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降低混凝土生产用水量不仅对建设绿色建筑极为重要,也有助于维持建筑活动的可持续性。水足迹理论及其在混凝土行业的应用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对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探索评估,为区域发展和建筑业节水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本研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直接水和投入要素虚拟水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实证方法对2018年中国西北地区4705家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样本量为355的分层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Tableau Desktop 2020软件对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进行核算和可视化分析,对混凝土生产原材料、能源、运输和工人餐饮食物等影响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影响模型水足迹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模型水分胁迫指数评估了混凝土生产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最后针对性的提出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用水量的有效建议。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地区的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单位水足迹为2159 L/m3,与伊朗等国外相关研究基本相当,略微偏低。主要原因为我国的混凝土生产工艺水平相对成熟,直接用水量稳定;(2)骨料和水泥是混凝土生产虚拟水足迹的主要来源,降低水足迹应该考虑提高生产工艺、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骨料的回收再利用;水泥要考虑减少用来洗涤原材料和冲洗设备的用水量,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回收再利用率;(3)人员餐饮和能源水足迹是影响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敏感因素之一,混凝土生产人员餐饮水足迹以0.352的敏感性高居影响因子首位。降低人员餐饮水足迹应主要通过技术投入提高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和提高人员通勤率来实现,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用天然气替代焦煤也可以大幅降低能源带来的虚拟水足迹;(4)中国西北地区的水分胁迫指数属于重度压力状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较大压力,而混凝土及水泥工业的发展加剧了这一情况。因此,可采取建立准入许可制度和公共建筑绿色采购的措施,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与入行准则,通过公共项目引导民间工程采购再生混凝土,推动骨料再回收利用和再生混凝土来达到降低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减轻水分胁迫指数的目的。或者,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压缩水泥行业不必要的落后产能,也是水资源节约利用的重要手段。
安婷莉,韩昕雪琦,高学睿,吴普特,林历星,赵西宁,王丽珍[4](2020)在《虚拟水理论发展及应用前景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末虚拟水的概念提出以来,其基本理论、核算方法及案例研究在国内外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步建立了包含虚拟水含量、虚拟水贸易、虚拟水流动、虚拟水平衡、水足迹等概念的经济社会水资源管理理论框架,成为研究水资源在经济社会中循环演变的重要方法。系统地对虚拟水的概念及特点进行了解析,梳理了虚拟水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当前虚拟水研究进展,并对虚拟水理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其应用于农业水资源管理中的三大科学设想,为虚拟水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于占江[5](2019)在《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地缘相接、水脉相连,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自然环境演变、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区域水资源匮乏已成为阻碍京津冀协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系统分析了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京津冀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演变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变化量的影响,提出了该区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对实现京津冀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1960~2015年共56年京津冀区域内站点的气象、水文及地质的实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高时空分辨率的ESA CCI SM卫星遥感资料,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估、预估模型,分析了京津冀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蒸(散)发和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了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的演变趋势和水循环变化过程;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京津冀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利用最新的Reg CM4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了在RCP4.5中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近期的京津冀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式对京津冀地表及地下水资源未来的变化进行分析,提出未来气候变化下京津冀应采取的适应性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区域近56年来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各气候分区也呈现和全区域一致的上升趋势;90年代初发生突变上升;炎热日数年代际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日最低气温≤0℃和≤-10℃日数的年际变化均呈下降趋势。与气温变化不同是该区域降水呈弱下降趋势且存在比较显着的区域非均一性,冀北高原区无明显变化,冀东平原区降水下降趋势显着于京津冀全区和其他气候分区。(2)验证了彭曼、高桥公式在计算京津冀区域潜在、实际蒸发量的可适用性。通过实际计算指出了京津冀区域存在“蒸发悖论”现象:蒸发皿蒸发量和潜在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而实际蒸发量呈弱上升趋势,尤其是2000年之后上升趋势明显,与当前学术界蒸发互补理论相一致;实际蒸发与地表、地下水资源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3)京津冀区域空中水汽总量分析表明,近56年来水汽总量呈减少趋势;水汽收支分析表明水汽含量主要集中在中低层700 h Pa以下,850-700 h Pa水汽总量最为丰富,总水汽收支基本平衡,有弱水汽流出;夏季水汽净收支为正值,春季、秋季和冬季水汽收支均为负值。(4)京津冀区域近56年地表、地下水资源均呈减少趋势,地表水资源减少趋势尤为显着,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比山区要快;气候因子降水和气温是影响京津冀区域地表及地下水资源变化的主要因素,但降水影响更为明显;分析表明,京津冀区域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5)京津冀区域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不均,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化,夏季呈上升趋势,冬季呈下降趋势;土壤湿度与气温、蒸发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降水是影响土壤湿度变化的主要因素。(6)预估结果表明了京津冀区域面临增暖和增湿的风险。年平均气温及冬、夏季气温都呈一致上升趋势,尤其夏季升温幅度较大,高达1.2℃左右;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年平均降水和夏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冬季则是增加和减少相间的区域性分布;21世纪近期京津冀区域地表水资源呈弱增加趋势,地下水资源呈减少趋势。
徐贞[6](2019)在《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扩张,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2008年,国务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提出,虽然对我国土地压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就偏远地区及地形复杂的山地区域的乡村聚落而言,迫于人口增长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加上当地相关部门土地监管力度不够、规划设计僵化、人们节约意识薄弱等种种因素,土地浪费现象依然特别严重。青海河湟地区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分与黄土高原相接,人口众多、工业化、城镇化及不合理的耕地制度等因素使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极其脆弱,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可利用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同时,城镇空间的扩张,引导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大量乡村聚落空间荒废、耕地闲置,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国家土地节约集约政策的导向下,对青海河湟山地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以期为青海河湟地区的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山地作为青海河湟地区最为常见的地形类型,数量众多且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是笔者选择该地区传统山地聚落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对土地节约视角下的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提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的优化策略,有利于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论文对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环境进行概述,梳理出该地区传统聚落的历史发展沿革,继而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的山地聚落类型特点。其次,基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分布特征,对聚落进行分类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各类型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详尽分析,结合其土地利用特征总结得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的普遍特性。最后,结合地形坡度等因素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从土地利用为切入点梳理出该地区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现存问题,最终引出在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两种发展方向——原址更新型发展模式和迁并集聚型发展模式——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许爽爽[7](2018)在《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行业水足迹核算分析》文中提出水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中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和水污染等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导致中国的用水总量逐年增加。其中,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逐年增加。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详细了解水资源的消费情况。传统的衡量地区水资源消费状况的方法,主要是考虑该地区的直接用水量,通过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来考察用水情况。然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消费情况仅靠当地的生产生活用水量来表示是不全面的。为了全面把握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对水资源消费的影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消费情况的分析应基于水足迹理论进行。本文主要是基于水足迹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分别核算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行业生产水足迹、行业虚拟水贸易量和城乡居民行业消费水足迹,分别从时间尺度和行业尺度解析了中国的水资源消费情况和变化趋势。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括第1、2、3章,是本文的研究基础。第1章是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总体思路、论文各个部分所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2章,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依据本文研究需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简要评述。第3章,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水足迹研究相关理论。首先,对本文中涉及到的水足迹相关概念:行业生产水足迹、行业虚拟水贸易量和居民行业消费水足迹等进行界定;其次,简要介绍了投入产出分析和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模型;最后,介绍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水足迹核算模型。第二部分包括第4、5、6、7章,这一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第4章,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由于本研究的数据运算量比较庞大,构建价值-实物混合型投入产出表是本研究的基础工作。在这一章详细介绍了价值-实物混合型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过程。第5-7章的计算均是以第4章中的5张价值-实物混合型水资源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第5章,中国行业生产水足迹核算分析。本章主要是利用第4章编制的水资源投入产出表,构建行业生产水足迹核算模型。利用已构建的模型核算2002-2012年15个行业的用水系数、完全生产水足迹和间接生产水足迹,并对用水系数和行业水足迹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6章,中国行业虚拟水贸易核算分析。本章主要是基于虚拟水贸易理论和水资源投入产出表,构建行业虚拟水进出口量计算模型,然后基于模型分行业核算2002-2012年中国的虚拟水贸易量,其中包括虚拟水进口量、虚拟水出口量和虚拟水净出口量,并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第7章,中国城乡居民分行业消费水足迹核算分析。本章主要是分行业核算2002-2012年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足迹,对城乡居民消费水足迹的趋势发展、居民的水足迹消费结构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第8章为结论性章节。对第5-7章的核算结果进行总结,同时为中国的水资源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2年到2012年,中国的行业完全生产水足迹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中国的用水总量逐年增加的趋势是一致的,并且间接生产水足迹总量的变化趋势与完全生产水足迹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2.2002年到2010年,中国一直是虚拟水输出国;2012年,中国成为虚拟水输入国,即行业虚拟水进口总量大于行业虚拟水出口总量。3.从2002年到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水足迹总量呈下降趋势,而城镇居民消费水足迹总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从人均消费量来看,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水足迹量总体上都是呈现下降趋势。无论是水足迹消费总量,还是人均消费水足迹量,城镇居民的水足迹消费都远远大于农村居民的水足迹消费。
张灿灿,孙才志[8](2018)在《基于CiteSpace的水足迹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1993—2016年期刊论文作为数据源,以"water footprint(水足迹)"OR(或)"virtual water(虚拟水)"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利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检索出的文献分别进行关键词、作者、发文机构和载文期刊分析,并绘制出相关知识图谱,以此来探讨水足迹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相关研究热点。结果表明:(1)水足迹领域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长,水足迹越来越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2)国外水足迹研究主要围绕虚拟水和水足迹展开,且对于水权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国内水足迹研究主要着眼于虚拟水贸易和虚拟水消费,应用型研究成为水足迹研究的热点,未来水足迹研究热点可能会围绕"水-粮食-能源"三者的耦合展开,对于水足迹与社会经济问题相结合的研究力度会逐渐增大;(3)水足迹领域中外文文献的发文作者都集中于少数研究人员,主要发文作者的研究奠定了水足迹研究的基础;(4)主要的发文机构有Univ Twente、中国科学院等,主要的载文期刊有ECOL ECON、HYDROL EARTH SYST SC、WATER RESOUR MANAG以及《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报》等。根据水足迹研究现状,给出了关于水足迹领域未来发展的建议。
邹明亮[9](2018)在《基于GRACE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对全球,尤其是干旱区的水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演替有着深刻且深远的影响。对干旱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水资源—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水文学和生态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受传统气象、水文监测数据诸多缺陷的约束,给宏观尺度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带来很多困难,水资源—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的研究更是难以开展。本文以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分别以GRACE重力卫星反演的陆表水储量变化量作为指示流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的标识,以MODIS影像计算的增强型植被指数作为衡量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的指标,对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时空耦合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干旱区生产、生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本文基于高精度的数据,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经过严密的论证,最终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时间上,疏勒河流域陆表水储量变化量和植被指数在月尺度、多年月平均尺度、季节尺度以及年际尺度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以及趋势性规律;(2)空间上,疏勒河流域水储量变化量和植被指数在流域尺度、子分区尺度以及像元尺度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尺度效应;(3)近15年来,疏勒河流域陆表水储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南部山区下降最慢,中部平原区下降较快,北部山区下降最快;而植被指数则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南部山区上升最显着,中部平原区次之,北部山区较轻微;(4)从流域整体尺度上看,陆表水储量年际变化量—植被指数年均值呈现中度负相关关系;从子分区尺度上看,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陆表水储量年际变化量—植被指数年均值相关性不显着,而中部平原区两者呈现高度负相关关系;从像元尺度上看,中部平原区的灌区陆表水储量年际变化量—植被指数年均值呈现出极高的负相关关系,人工林和人工草地次之,其余地区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显着;(5)近年来,在流域降水量、上游来水量和蒸发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背景下,流域中部平原区的人工植被,尤其是耕地、人工草地和人工林面积的快速、持续上升,加大了流域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消耗量,致使流域水资源量骤减,最终表现为陆表水储量年际变化量—植被指数年均值呈现高度负相关的现象;(6)在不借助任何气象、水文站点监测数据的前提下,仅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成功地对疏勒河流域2014年发生的特大旱灾进行有效识别,证明了GRACE重力卫星在小流域尺度陆表水储量变化与旱情监测等领域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李筱艺[10](2017)在《哈密地区农牧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指出哈密地区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气候干燥少雨,是新疆水资源最短缺的区域。地区降水量年平均为38mm,而蒸发量年平均为3182mm,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是新疆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三。水资源的严重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哈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国家“一路一带”战略和援疆工作会议的机遇下,研究哈密地区农牧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在国家水资源战略指导下,考虑哈密地区实际水资源情况,为地区今后经济发展中提供依据,十分必要。本研究是通过对哈密地区的农牧业水资源情况进行充分搜集、查阅、统计、哈密地区农牧业水资源利用的现状,进一步对地区农牧业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农牧业水资源利用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哈密地区水资源利用基本状况是水资源总体缺乏;农牧业用水比重大;地区水利工程多个体规模小;农牧业用水需求大;农业灌溉方式多样。哈密地区水资源在农牧业生产活动利用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利用效率较低、浪费现象、地下水过渡超额开采等,因而引起森林退化、草场枯萎、对如何可持续利用比较缺乏对策。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客观的自然因素和主观的人为因素。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针对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加强管理水平,建立调配体系,坚决遏制地下水超采;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坚持优化水资源,退耕还草,通过征收水费来强化用水意识,完善用水定额标准化管理,推进农业、饲草业使用高效节水措施;在可持续利用的方面应当提高水资源的自然恢复能力,提高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大空中水资源开发和多元化水利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将达到缓解哈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二、西北水资源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水资源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1.2.2 流域径流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流域概况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和水文 |
2.4 土壤和植被 |
2.5 社会经济特征 |
第三章 丹江流域VIC模型的建立 |
3.1 VIC水文模型介绍 |
3.1.1 VIC模型简述 |
3.1.2 VIC模型的特点 |
3.2 VIC模型的原理 |
3.2.1 能量平衡 |
3.2.2 蒸散发 |
3.2.3 冠层水量平衡 |
3.2.4 地表直接径流 |
3.2.5 基流 |
3.2.6 土壤水 |
3.3 丹江流域VIC模型模拟系统构建 |
3.3.1 VIC模型模拟系统 |
3.3.2 流域信息提取 |
3.3.3 植被输入数据的制备 |
3.3.4 土壤输入数据制备 |
3.3.5 气象驱动数据准备 |
3.3.6 区域控制文件 |
3.4 VIC模型的运行 |
3.4.1 VIC陆面模型运行 |
3.4.2 汇流模型运行 |
3.5 VIC模型的参数率定及精度分析 |
3.5.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2 VIC模型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检验 |
3.6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1 丹江流域VIC模型参数率定与评价 |
3.6.2 丹江上游流域VIC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3.6.3 丹江流域VIC水文模型模拟验证讨论 |
第四章 丹江流域径流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4.1 流域径流分析 |
4.1.1 径流平均值 |
4.1.2 数字特征值 |
4.1.3 相关分析 |
4.1.4 趋势分析 |
4.1.5 突变分析 |
4.2 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分析 |
4.3.1 基于不同土地覆被数据的VIC模型比较与验证 |
4.3.2 丹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
4.3.3 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分析 |
4.3.4 丹江流域35 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分析 |
4.3.5 VIC模型未来下垫面输入数据变化分析 |
4.4 流域径流变化的归因分析 |
第五章 丹江流域过去50年的水文模拟及生态需水评价 |
5.1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水文过程模拟 |
5.2 丹江流域过去50多年的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3.1 描述水文情势变化的指标 |
5.3.2 丹江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分析 |
5.4 丹江流域生态需水评价 |
5.4.1 生态需水 |
5.4.2 生态需水满足度 |
5.4.3 生态需水满足度评价结果 |
第六章 未来气候情景下丹江流域径流变化分析 |
6.1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和降尺度 |
6.1.1 区域气候模式与降尺度 |
6.1.2 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多气候模式气温、降水变化 |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的丹江流域径流模拟分析 |
6.2.1 流域未来径流预测 |
6.2.2 流域内径流年内变化分析 |
6.2.3 流域内径流空间变化分析 |
第七章 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建议 |
7.1 流域水资源状况 |
7.2 丹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
7.3 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对策 |
7.3.1 流域上游分区管理措施 |
7.3.2 流域中游小流域分区管理措施 |
7.3.3 流域下游分区管理对策 |
7.3.4 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北京市实体水-虚拟水通量演变及统筹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的实体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2.2 虚拟水与水足迹理论研究进展 |
1.2.3 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研究进展 |
1.2.4 主要存在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区域虚拟水流动量化方法——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 |
2.3.2 实体水-虚拟水耦合流动影响评价方法——水资源压力指数 |
2.3.3 实体水-虚拟水调控方法——统筹配置模型 |
第三章 北京市实体水消耗与虚拟水流动演变特征解析 |
3.1 北京市实体水通量演变 |
3.2 北京市虚拟水通量演变 |
3.3 北京市实体水-虚拟水联合输入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体水-虚拟水统筹配置模型构建 |
4.1 统筹配置模型用水主体概化及实体水初配 |
4.1.1 用水主体概化 |
4.1.2 实体水初配 |
4.2 统筹配置模型用水主体的响应函数 |
4.2.1 用水、虚拟水贸易 |
4.2.2 节水提效 |
4.2.3 增加实体水供给 |
4.3 统筹配置模型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
4.3.1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4.3.2 优化求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北京市实体水-虚拟水统筹配置案例分析 |
5.1 北京市实体水初配 |
5.2 统筹配置模型结构 |
5.3 统筹配置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小结 |
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生命周期评价 |
2.1.2 虚拟水 |
2.1.3 水足迹 |
2.2 研究现状 |
2.2.1 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2 混凝土水足迹研究现状 |
2.2.3 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工业生态学理论 |
2.3.2 水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 小结 |
3 构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综合评价模型 |
3.1 研究区域选择与调研方案制定 |
3.2 数据来源与选取 |
3.2.1 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数据选取 |
3.2.2 混凝土生产的其它水耗数据 |
3.3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3.3.1 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的研究边界 |
3.3.2 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模型构建 |
3.4 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敏感性分析 |
3.5 基于水分胁迫指数的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 |
3.6 小结 |
4 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实证研究 |
4.1 样本企业调研结果 |
4.2 混凝土、水泥及骨料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1 样本企业各参数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2 西北地区混凝土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计算结果 |
4.2.3 混凝土、水泥、骨料生产直接/虚拟水足迹 |
4.3 生命周期水足迹各参数贡献 |
4.4 小结 |
5 降低混凝土行业生产生命周期水足迹的对策建议 |
5.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行业生产水足迹的贡献 |
5.1.1 不同参数对混凝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2 不同参数对水泥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1.3 不同参数对骨料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及降低水足迹的对策 |
5.2 生产规模对水资源的影响 |
5.3 混凝土生产主要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4 混凝土行业发展可持续性评价及降低水足迹策略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样本混凝土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B 各样本水泥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C 各样本骨料生产企业调研数据 |
附录D 各样本沙场调研数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虚拟水理论发展及应用前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虚拟水概念 |
2 虚拟水理论发展 |
2.1 虚拟水理论发展历程 |
2.2 虚拟水理论研究进展 |
3虚拟水理论应用前景 |
3.1虚拟水理论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
3.2虚拟水理念应用于农业用水管理的科学设想 |
4总结 |
1 Virtual water concept |
2 Virtual water theory development |
2.1 Development course of virtual water theory |
2.2 Research progress of virtual water theory |
3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virtual water theory |
3.1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virtual water theory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3.2 Scientific assump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water concept i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
4 Conclusion |
(5)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空中水资源 |
1.2.2 地表水资源 |
1.2.3 地下水资源 |
1.2.4 蒸散发 |
1.2.5 土壤湿度 |
1.2.6 水资源的预估 |
1.2.7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资料说明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主要气候特征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水资源概况 |
2.2 资料说明 |
2.2.1 代表站的确定 |
2.2.2 资料来源 |
2.2.3 数据及质量控制 |
第三章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
3.1 引言 |
3.2 数据和方法 |
3.3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及极端气温事件 |
3.3.1 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气温变率 |
3.3.3 突变特征 |
3.3.4 周期性分析 |
3.3.5 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
3.4 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
3.4.1 空间分布特征 |
3.4.2 降水的变率特征 |
3.4.3 突变特征 |
3.4.4 周期性分析 |
3.4.5 极端强降水变化趋势 |
3.4.6 夏季降水减少明显成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中水汽总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 |
4.1 引言 |
4.2 数据和方法 |
4.2.1 数据 |
4.2.2 方法 |
4.3 水汽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4.3.1 水汽总量的年际变化 |
4.3.2 水汽总量的年内变化 |
4.3.3 水汽总量垂直分布 |
4.3.4 水汽总量空间分布 |
4.4 水汽输送与收支的时空分布 |
4.4.1 水汽输送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2 水汽通量散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3 水汽收支的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蒸散发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和方法 |
5.2.1 数据 |
5.2.2 方法 |
5.3 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3.1 蒸发皿蒸发量的年变化特征 |
5.3.2 蒸发量季节变化特征 |
5.3.3 影响因子分析 |
5.4 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4.1 潜在蒸发量变化特征 |
5.4.2 潜在蒸散发对各气象要素敏感性分析 |
5.5 实际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
5.5.1 实际蒸发量的估算 |
5.5.2 实际蒸发量变化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陆地水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6.1 引言 |
6.2 数据和方法 |
6.3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
6.3.1 地表水资源基本特征 |
6.3.2 地表水资源变化趋势 |
6.3.3 典型水文站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
6.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
6.4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的影响 |
6.4.1 地下水资源量空间分布特征 |
6.4.2 地下水变化趋势 |
6.4.3 气候要素及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壤湿度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
7.1 引言 |
7.2 数据和方法 |
7.3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
7.3.1 土壤水分常数分布特征 |
7.3.2 实测土壤湿度变化特征 |
7.3.3 气候因子与实测土壤湿度的相关关系 |
7.4 ESA CCI土壤湿度变化特征及分析 |
7.4.1 CCI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征 |
7.4.2 CCI土壤湿度空间变化特征 |
7.4.3 土壤湿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 |
7.5 气候变化下土壤湿度的调控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京津冀水资源适应性对策 |
8.1 引言 |
8.2 数据和方法 |
8.3 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水资源效应 |
8.3.1 预测模式的建立 |
8.3.2 京津冀区域气候变化预估 |
8.3.3 京津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预估 |
8.4 气候变化下京津冀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及适应性对策 |
8.4.1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 |
8.4.2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现状及挑战 |
8.4.3 适应性对策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概述 |
2.1 河湟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质、地貌特征 |
2.1.2 气候条件 |
2.1.3 资源基础 |
2.2 河湟地区传统聚落历史发展概况 |
2.2.1 史前聚落发展演变 |
2.2.2 古代聚落发展演变 |
2.2.3 近现代聚落发展演变 |
2.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现状分析 |
2.3.1 山地聚落分布 |
2.3.2 山地聚落选址特征 |
2.3.3 山地聚落空间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
3.1 聚落外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
3.1.1 山地聚落选址空间 |
3.1.2 聚落周边环境空间 |
3.2 村落内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
3.2.1 建筑空间 |
3.2.2 宗教空间 |
3.2.3 道路空间 |
3.2.4 绿化空间 |
3.3 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土地利用分析 |
4.1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因素 |
4.1.2 社会因素 |
4.2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改变的聚落空间形态现状 |
4.2.1 居住人口流失,聚落空间空废化 |
4.2.2 空间形态分散,土地利用低效 |
4.2.3 规划不合理,功能空间滞后化 |
4.3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
4.3.1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
4.3.2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分类 |
4.3.3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5 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
5.1 研究对象及目的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目的 |
5.2 目标及原则 |
5.2.1 空间形态优化目标 |
5.2.2 空间形态优化原则 |
5.3 空间形态优化制约因素 |
5.3.1 相关政策及制度因素 |
5.3.2 人口因素 |
5.3.3 经济因素 |
5.3.4 规划因素 |
5.3.5 管理因素 |
5.4 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
5.4.1 原址更新优化策略 |
5.4.2 迁并集聚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贡献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行业水足迹核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研究的问题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3章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水足迹研究相关理论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水足迹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2 其他相关概念界定 |
3.2 投入产出分析概述及其模型 |
3.2.1 投入产出分析概述 |
3.2.2 投入产出分析模型概述 |
3.3 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原理 |
3.3.1 价值-实物混合型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 |
3.3.2 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中的用水系数 |
3.4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水足迹核算理论 |
3.4.1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核算水足迹的适用性分析 |
3.4.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水足迹核算模型 |
3.5 水足迹和虚拟水贸易理论基础 |
第4章 水资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
4.1 部门合并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 |
4.3 建立价值-实物混合型水资源投入产出表 |
第5章 中国行业生产水足迹核算分析 |
5.1 分行业生产水足迹核算的必要性 |
5.2 行业生产水足迹核算模型 |
5.3 行业用水系数分析 |
5.3.1 行业直接用水系数分析 |
5.3.2 行业完全用水系数分析 |
5.3.3 行业间接用水系数分析 |
5.4 行业生产水足迹分析 |
5.4.1 行业完全生产水足迹分析 |
5.4.2 各行业间接生产水足迹分析 |
第6章 中国行业虚拟水贸易核算分析 |
6.1 货物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6.2 分行业虚拟水贸易核算模型 |
6.3 各行业虚拟水贸易量趋势分析 |
6.3.1 各行业国内生产比重 |
6.3.2 各行业虚拟水进出口量分析 |
6.3.3 各行业虚拟水净出口量趋势分析 |
第7章 中国城乡居民分行业消费水足迹核算分析 |
7.1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现状分析 |
7.1.1 生活用水总量和人均用水量的变化趋势 |
7.1.2 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差异性 |
7.2 城乡居民消费水足迹分行业核算的必要性 |
7.3 城乡居民分行业消费水足迹核算模型 |
7.4 城乡居民行业消费水足迹趋势分析 |
7.4.1 城乡居民行业消费水足迹的趋势分析 |
7.4.2 城乡居民行业消费水足迹结构分析 |
第8章 结论和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基于CiteSpace的水足迹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2 数据来源 |
2 结果分析 |
2.1 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
2.1.1 外文文献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
2.1.2 中文文献发文量的时间分析 |
2.2 关键词分析 |
2.2.1 外文文献关键词分析 |
2.2.2 中文文献关键词分析 |
2.3 文献作者群体分析 |
2.3.1 外文文献作者群体分析 |
2.3.2 中文文献作者群体分析 |
2.4 发文机构分析 |
2.4.1 外文文献发文机构分析 |
2.4.2 中文文献发文机构分析 |
2.5 载文期刊分析 |
2.5.1 外文文献载文期刊分析 |
2.5.2 中文文献载文期刊分析 |
3 讨论与展望 |
(9)基于GRACE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
1.1.2 干旱区水文水资源研究的意义 |
1.1.3 宏观尺度水文水资源研究的瓶颈 |
1.1.4 GRACE重力卫星在宏观尺度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应用 |
1.1.5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疏勒河流域水文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状况研究进展 |
1.2.2 GRACE重力卫星监测陆表水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 |
1.2.3 GRACE重力卫星在干旱灾害监测的研究进展 |
1.2.4 GRACE重力卫星在小流域尺度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范围 |
2.2 地形地貌 |
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2.4 气候特征 |
2.5 水文条件 |
2.6 植物群落 |
2.7 生态环境问题 |
2.7.1 土地荒漠化 |
2.7.2 水资源量锐减 |
2.7.3 水体污染 |
第三章 数据和方法 |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1.1 GRACE重力卫星数据 |
3.1.2 MODIS遥感影像 |
3.1.3 土地利用/覆盖数据 |
3.1.4 气象、水文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时间序列季节性分解 |
3.2.2 趋势分析法 |
3.2.3 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流域水储量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
4.1 流域水储量时间变化规律 |
4.1.1 逐月尺度 |
4.1.2 多年月平均尺度 |
4.1.3 多年季节尺度 |
4.1.4 年际尺度 |
4.1.5 旱情识别与监测 |
4.2 空间分布规律 |
4.3 陆表水储量变化与气象、水文要素相关性分析 |
4.3.1 陆表水储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的关系 |
4.3.2 陆表水储量变化与河川径流量变化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域植被指数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5.1 流域植被时间变化规律 |
5.1.1 逐月尺度 |
5.1.2 多年月平均尺度 |
5.1.3 多年季节尺度 |
5.1.4 年际尺度 |
5.2 空间分布规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资源—生态环境演变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
6.1 流域尺度耦合关系 |
6.2 子分区尺度耦合关系 |
6.2.1 南部山区 |
6.2.2 北部山区 |
6.2.3 中部平原区 |
6.3 像元尺度耦合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哈密地区农牧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水资源 |
2.1.2 水资源利用 |
2.1.3 水资源可持续性 |
2.1.4 农牧业水资源利用 |
2.2 水资源相关理论借鉴 |
2.2.1 水资源系统的复合理论 |
2.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3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4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 |
2.2.5 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 |
2.2.6 水资源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哈密地区农牧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3.1 哈密地区概况 |
3.2 哈密地区水资源与农牧业概况 |
3.2.1 哈密地区水资源概况 |
3.2.2 哈密地区农牧业概况 |
3.3 哈密地区农牧业水资源的利用状况 |
3.3.1 农牧业用水占水资源利用总量的比重大 |
3.3.2 农牧业水利工程设施多 |
3.3.3 农业、畜牧业、草业用水量大 |
3.3.4 农业用水灌溉方式多样 |
第四章 哈密地区农牧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
4.1 哈密地区农牧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水浪费现象严重,用水效率低 |
4.1.2 地下水资源过渡开采、土地沙化严重 |
4.1.3 空中水资源开发低 |
4.1.4 水资源配置不均衡 |
4.1.5 水资源污染日益突显 |
4.2 水资源利用产生困境的原因分析 |
4.2.1 自然原因 |
4.2.2 人为因素 |
第五章 哈密地区农牧水资源利用对策 |
5.1 强化行政管理职能,不断提升水资源统一管理水平 |
5.1.1 提升统一管理的执行力 |
5.1.2 建立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 |
5.1.3 加强地下水管控力度 |
5.2 推进结构调整,促进水资源利用高效率和高效益 |
5.2.1 加快推进生态移民 |
5.2.2 稳步推进平原区退地减水 |
5.2.3 积极推动资源水费征收 |
5.3 实施水资源用量的定额管理,深入推进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 |
5.3.1 完善农业用水定额标准化 |
5.3.2 推进社会化高效节水 |
5.4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5.4.1 减少工、农业污水的排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5.4.2 提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5.4.3 提升空中水资源开发能力,维护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5.4.4 拓宽水利投资渠道与经营模式,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西北水资源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IC模型的丹江流域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对策[D]. 李秀清. 西北大学, 2021(12)
- [2]北京市实体水-虚拟水通量演变及统筹配置[D]. 安婷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西北地区混凝土行业水足迹实证研究[D]. 胡永江.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4]虚拟水理论发展及应用前景综述[J]. 安婷莉,韩昕雪琦,高学睿,吴普特,林历星,赵西宁,王丽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0(02)
- [5]气候变化对京津冀水资源的影响及对策[D]. 于占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6]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徐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7]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行业水足迹核算分析[D]. 许爽爽. 辽宁大学, 2018(05)
- [8]基于CiteSpace的水足迹文献计量分析[J]. 张灿灿,孙才志. 生态学报, 2018(11)
- [9]基于GRACE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时空耦合关系研究[D]. 邹明亮. 兰州大学, 2018(11)
- [10]哈密地区农牧业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 李筱艺.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