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人的起源与文明

达斡尔人的起源与文明

一、达斡尔族的族源和文明(论文文献综述)

罗丽[1](2021)在《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态性及族源推断应用价值探讨》文中提出目的:(1)获得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较为精细的父系群体遗传结构,丰富中国人群Y染色体遗传标记基础数据;(2)分析Y-STR单倍型和Y-SNP单倍群的关联性,探讨通过Y-STR单倍型推断所属Y-SNP单倍群的可行性;(3)通过与国内外群体进行遗传关系分析,探讨三个民族起源和演化历史过程;为Y染色体遗传标记在法医学精细化族源推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方法:(1)采集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健康无关男性样本各100例,采用QIAamp?DNA Blood Mini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2)采用本课题组前期设计的183个Y-SNPs检测体系,通过MALID-TOF-MS获得三个民族细致的Y-SNP单倍群分型数据;使用Goldeneye TMDNA身份鉴定系统Y Plus复合扩增体系,经毛细管电泳检测获得高分辨率的41个Y-STR单倍型分型数据;(3)统计三个民族人群Y-SNP单倍群的分布,以及Y-STR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的频率分布,计算法医学参数,揭示群体遗传结构特征;(4)通过直接计数法分析Y-SNP单倍群与Y-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变异的关联特征;(5)采用Network 10.1.0.0、YHRD在线“AMOVA&MDS”工具、Omicshare、Mega 7.0和SPSS 25.0获得群体潜在的祖先信息及可能的生物地理祖先起源和迁徙特征。结果:(1)183个Y-SNPs共检出50种不同的Y-SNP单倍群,其中检出5种不同的主干单倍群(CT、C、K2、O和Q),O单倍群是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主要的单倍群,C-M130和O1-M1354是三个民族共有的优势单倍群,CT单倍群在布依族群体中高频出现,余单倍群相差不大;三个民族群体中O2单倍群频率均高于O1单倍群,苗族和布依族以O2a2a单倍群为主,仡佬族以O2a1c和O2a2b单倍群为主,O2a2a1a2a1a2-N5和O2a2a1a2a1-CTS6489是苗族和布依族优势单倍群,O1a1a-M307.1是苗族和仡佬族优势单倍群,O2a1c1a1a1a1e1-Y15976只在仡佬族分布,O2a2b1a1a6b1-SK1730只在布依族分布;(2)41个Y-STRs在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分别检出100、98和92种单倍型,DYS449*33、DYS481*22、DYS570*20、DYS627*21、DYS635*23、DYS385a/b*(13,21;13,22)和DYS527a/b*(20,23)在苗族频率较高;DYS449*30、DYS481*24、DYS570*18、DYS627*22、DYS635*21、DYS385a/b*(12,17)和DYS527a/b*(21,22)在仡佬族频率较高;DYS449*26、DYS481*25、DYS570*17、DYS627*21、DYS635*23、DYS385a/b*(15,15)和DYS527a/b*(21,22)在布依族频率较高;(3)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共有的两个优势单倍群中,DYS390、DYS448、DYS481、DYS593、DYS643、DYF387S1、DYS385a/b和DYS527a/b等位基因分布具有明显差异;三个民族人群共观察到25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变异,DYS518基因座上的“.2”等位基因全部属于Q-M242单倍群,DYF387S1基因座上的拷贝数变异和微变异与多个单倍群有关;(4)国内外群体遗传关系分析显示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与其他生活在贵州及周边地区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近,且同一语系群体之间遗传关系较近;除贵州群体外,贵州苗族与壮侗语族、山东汉族、宁夏回族和四川羌族的遗传关系也较近,贵州仡佬族与汉族群体和亚洲裔美国人的遗传关系较近,贵州布依族与壮侗语族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近。结论:本课题初步获得了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较为精细的父系遗传特征及其遗传差异,苗族和布依族在父系起源和演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与仡佬族的父系遗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高频分布的Y-SNP单倍群与特定的Y-STR等位基因相关联,有望通过Y-STR单倍型预测Y-SNP单倍群获得群体祖先信息;群体遗传关系分析表明国内外群体表现显着的地理(大洲)-语言聚类特征,贵州苗族极有可能从我国西北地区进入贵州省,贵州仡佬族与大部分汉族群体发生基因交流,贵州布依族起源于中国南方,与壮族群体基因交流频繁。

王雪[2](2020)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婚姻不仅是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婚姻变迁的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古里乡猎民村的鄂伦春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化变迁等相关理论,探讨该民族的婚姻是如何在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下发生变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伦春族的婚姻在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是通婚圈。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和下山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推动了通婚圈的扩大,表现为族际通婚增加和通婚对象的民族群体增多。二是婚姻缔结过程。下山定居后,鄂伦春族婚姻缔结仍然包括说亲、订婚、彩礼和婚礼四个环节,但在形式、内容或功能方面与传统缔结过程已有所区别。三是离婚与再婚。过去受到诸多限制的离婚与再婚,在当代鄂伦春族社会已成为常见之事,人们对此种行为持宽容态度,当事人在离婚与再婚过程中也拥有更多主动权。在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看到该民族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做出的积极调适和选择,另一方面能够看到外部环境变化对该民族婚姻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鄂伦春族婚姻涉及到的制度文化、经济利益、观念转变等诸多内容,将是一个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话题。

宋佳星[3](2020)在《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处我国北部的黑龙江流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基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很多少数民族在这里世代生存、繁衍生息,由此产生了蕴含深厚民族色彩的体育文化。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是世居黑龙江流域的人口较少民族,也被称为“四小民族”。这四个民族,其居地位置毗邻交错,生产生活方式类同,反映于体育文化中,使其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更具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必要和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细致地梳理,力求再现其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貌,并总结这一共同地域人口较少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共性特征和显着差异,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和整理、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参考和现实依据,从而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表明: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并呈现了异同共存的特征。在共性方面:气候环境、军事斗争、宗教信仰和民族节庆是四小民族体育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特征,冰天雪地的气候特征、以宗教“舞蹈”为源、通过战争促进部分技能的演化、由民族节日的平台推动其传承和发展。在差异方面:本文所论民族,其三属游猎民族,生存环境相似、生产方式相同,且皆受到蒙、汉文化的影响,皆有骑马、射箭、摔跤等体现北方骑射文化的体育项目,仅赫哲族以渔猎为生,体育的表现也多有不同。同时,受现代文明在社会大环境中占主导作用的影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逐渐发生变化,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受外在环境和内在地域限制双重困境,需在发展中寻求突破和创新。在扩大民族体育文化宣传的同时,做好自身的规则完善,合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民族体育文化跨地域、跨国境发展。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在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共性与差异同存的状态。从漫长的体育发展史中可见民族发展历程,而民族体育中这种浓重的历史感是现代体育所不具备的,也是民族体育最大的魅力。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与我国其他民族一样,蕴含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由其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也极具文化特性,镌刻着民族发展的印记,也是民族体育文化长河中的美丽浪花。

庄寒[4](2020)在《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服装是我国传统服装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中国历史上的五次服装变革有四次都是发生在少数民族中。少数民族服装在现代社会的文化冲击下已经逐渐走向消亡,很多民族地区的年轻群体不再经常穿着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更有些地区的现代少数民族服装没有传承本民族服装的典型特征,民族间服装混淆也是当下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是民族服装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服装变革的主要变革对象,对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有着重要价值。本文从文化而非技术层面出发,以宏观角度对全国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对图片资料的收集归类分析,总结出清朝至当代典型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在地域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主要特征表现为北方以衣裳连属制为主,南方以上衣下裳制为主。对民族服饰研究文献的查阅分析,将先秦时期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进行传统服装形制结构特征上的对比,总结出最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形制特征为左衽、窄衣窄袖和贯头衣。通过历史文献与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和地理环境等进行关联分析,梳理出少数民族演变的路径:随着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及明清朝代更替及民族文化的不断交融,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受汉族服饰文化的影响逐渐加重并不断演变,最终在清朝趋于稳定,形成现代最具民族特色的典型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对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的产生发展及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地理环境、族群文化、民族工艺水平及惜物精神等三个主要方面。从对同品类不同地区及民族的服装形制特征的对比中发现,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的多样性及独特性。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少数民族地区服装形制已经在向现代西式服装转变,少数民族传统服装形制结构的保护传承刻不容缓,本文对此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的宏观系统的研究,展现出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地域上的“大同”,又通过对单个品类的细节分析展现出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中的“小异”,呈现出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的丰富多彩。对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梳理去追踪溯源使得少数民族服装演变轨迹更加清晰,对于研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提供历史路径参考。本文对少数民族典型形制结构特征的还原,对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特色的传承具有借鉴意义,也为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发扬提供可实施的路径。

苏丽君[5](2020)在《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达斡尔族(Daur)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今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地区。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人在过去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自然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达斡尔族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其表达情感、抒发心绪的重要载体。同时,扎恩达勒蕴含着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具有珍贵的价值。近年来,关于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但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后发现,这些成果多集中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民歌的整体研究,或相同区域内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比较研究方面,而对于扎恩达勒这一音乐形式的专题性研究,以及对扎恩达勒与达斡尔族人生活之间关系的解读等方面的探究较少。本文将研究视角锁定为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整体研究。首先,笔者运用民族身份的“局内人”进行参与观察及学者“局外人”的理论视角,在调研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扎恩达勒进行重点的考察,探讨了扎恩达勒的基本定义,简单梳理出20世纪以来扎恩达勒的发展历程。其次,运用音乐形态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扎恩达勒的音乐、唱词等艺术特征,对扎恩达勒在四个方言区存在的区域特色及原因进行描述与分析。最后,运用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扎恩达勒背后体现的音乐文化价值进行诠释,为扎恩达勒这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更好的延续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举措建议。文章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整理、分析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笔者在此文中的研究目的与方法。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简要概述了达斡尔族及其传统民歌,对生成扎恩达勒这一音乐形式的自然、人文生态进行了背景介绍,并简要描述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发展历程与类型;第二章分别从定义、艺术特征及区域特色三个角度对扎恩达勒进行论述与分析;第三章以扎恩达勒为中心,从社会功能、文化价值及保护与传承方面对扎恩达勒所蕴含的音乐文化意义进行解读。

贾淑荣,胡晓惠,萨娅娜[6](2019)在《契丹与达斡尔族渊源考辨》文中研究说明契丹后裔的下落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科技的发展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DNA技术鉴定曾经得出达斡尔族与契丹拥有最近血缘关系的结论。因此,学术界也提出了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的观点。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契丹后裔的下落仍然存在很多争议。达斡尔族在辽朝统治下确与契丹人发生过基因交流,例如达斡尔姓氏之一的鄂嫩姓就来源于契丹的斡纳阿剌石烈,但是这只占达斡尔族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达斡尔族的构成与契丹的血缘关系不大。

王海霞[7](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李辰[8](2019)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是涉及民族生存、发展和各种相关利益的社会矛盾,对民族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关系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定和边防巩固。民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要求多民族国家高度重视并采取适当途径解决此类问题。当然,由于各国历史习俗、民族构成、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解决民族问题的途径与成效各有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区域治理古已有之。因俗而治、羁縻统治很大程度上是中央王朝针对多民族国家的状况而实行的有效管辖政策。在重视和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方面,中国共产党重视这一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制度历史和它的积极功能,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之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1947年正式建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合理推行民族政策,把民族自治的构想融入到单一制国家结构内,从而保证了国家具有制度上的包容性,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并且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整个社会形成了各民族互相帮助、携手共进的和谐局面,有效调解了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然而,“3·14”和“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让很多身居内地的人首次感受到我国是一个面临较为严峻“民族问题”的国家。当民族问题与“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活动或宗教极端主义联合起来时,就变成了影响我国繁荣安定与各民族友好往来的巨大威胁。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在72年的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事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打下了牢固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当然需要看到的是,制度的设计不可能是完美的,在运行过程中制度也会出现“磨损”,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思考一系列相关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它在内蒙古的运行实效如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制度的设计初衷与实际运行效果有偏离情况发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又该如何调整?本论文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为主题,着重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事业的推进作用,并据此分析了阻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作用的因素以及改进的措施。全文共分为引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运用了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与变迁的理论,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重点论述了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基本观点、路径依赖机制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民族治理方式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原则及取得成就等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轨迹。以关键时间节点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实施的进程分为1947年前、1947年至1956年、1957年至1977年和1978年以后4个阶段分别加以阐述。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功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现程度。笔者运用了开展社会调查时得到的一手资料以及其他内容详实的统计数据,为本章的论述提供了事实注脚。第四章主要论述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发挥效果的阻滞因素,从民族法制体系不完善、权力界限不够清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复杂化以及公民素质不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对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健康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重点从完善制度设计、理顺权力关系、大力发展经济、巩固和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以及培育公民文化等五个方面,对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本论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规范性研究与经验性研究相结合,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变迁的理论来阐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实践问题,并且积极回应时代关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王陈程[9](2019)在《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民族同源型神话是关于不同民族起源于一个地方,或拥有同一个祖先的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种重要类型。我国拥有众多的同源型神话,本论文以搜集到的110篇多民族同源型神话为研究基础,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理论,以及统计分析法,探究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的内容有4点: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研究综述;相关概念的界定。正文共分为四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地理分布。本章涉及到民族区域的划分,将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划分为四个区域,即西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中东南民族地区及东北与内蒙民族地区。对各地区神话文本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其分布的特点。第二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类型。从共祖始祖神话和少数民族同源神话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结合向柏松教授的《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一书和王宪昭研究员的《中国少数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一书将少数民族同源神话分为植物生人型、婚配型、造人型、化生型和复合型多民族同源神话五个类别,通过多方举例,分析其特点,并探寻出其内在涵义。第三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形成的原因。本章探讨了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形成的原因。神话中的多民族同源共祖现象的产生是有因果关系的,审视这种因果关联,有益于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内蕴的分析与呈现。分别从民族的融合、迁徙、分化和各民族之间的地缘关系来论述民族因素对同源神话母题形成的影响。除此以外,还是民族意识选择的结果,以及后人结合客观现实人为加工的产物。第四章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社会功能意义。通过前面对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论述,印证了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同源型神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传承着中华民族和谐友好民族关系,又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中华一体的共同理想。分别从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增强民族认同、构建和谐友好民族关系及其当代教育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多民族同源型神话,能够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更好的追寻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由神话开创和奠基的精神特质为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几千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推动作用。

呼斯乐[10](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达斡尔族的族源和文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达斡尔族的族源和文明(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态性及族源推断应用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Y染色体遗传标记在生物地理祖先推断中的法医学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
        一、国内对鄂伦春族的研究
        二、人类学关于婚姻的研究
        三、文化变迁理论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古里乡猎民村概况
第二章 通婚圈
    第一节 婚姻溯源
        一、鄂伦春族族源神话
        二、族源传说中的婚姻形态
    第二节 定居前的婚姻状况
        一、氏族外婚
        二、族际通婚
    第三节 古里乡猎民村的婚姻现状
        一、民族内婚
        二、族际通婚
    第四节 通婚圈的范围变化
        一、族际通婚增加
        二、民族群体增多
    小结
第三章 婚姻缔结过程
    第一节 定居前的婚姻缔结
        一、媒人说亲
        二、认亲
        三、过彩礼
        四、婚礼仪式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婚姻缔结—以MYQ家族为例
        一、1958—1978年的父辈婚姻
        二、1979—1999年的己辈婚姻
        三、2000—2019年的子辈婚姻
    第三节 婚姻习俗的时代变迁
        一、从包办婚姻到自主选择
        二、简化的订婚仪式
        三、彩礼与嫁妆
        四、婚礼形式与意义
    小结
第四章 离婚与再婚
    第一节 定居前的离婚与再婚
        一、离婚
        二、再婚
    第二节 古里乡猎民村鄂伦春族的离婚与再婚——以MDL为例
        一、离婚后再婚
        二、丧偶后再婚
    第三节 离婚与再婚的观念转变
        一、从严格到宽松
        二、从被动到主动
    小结
第五章 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外部环境变化
        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二、自然环境的改变
    第二节 民族的内部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专(译)着
        (一) 史料文献
        (二) 国内专着
        (三) 译着
    学术期刊
    学位论文
    其他参考资料
附录
    一、其他照片
    二、其他个案
        (一) 族际通婚
        (二) 离婚与再婚
致谢

(3)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小结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族文化
        (二)民族体育文化
        (三)四小民族
    注释
第二章 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源起
    一、赫哲族源起
    二、鄂温克源起
    三、鄂伦春源起
    四、达斡尔源起
    注释
第三章 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表现
    一、赫哲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表现
    二、鄂温克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表现
    三、鄂伦春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表现
    四、达斡尔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表现
    注释
第四章 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四小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共性特征
        (一)气候环境方面的共性
        (二)军事斗争方面的共性
        (三)宗教信仰方面的共性
        (四)民族节庆方面的共性
    二、四小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差异性特征
        (一)居地位置的差异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注释
第五章 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与创新传承
    一、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现代体育文化与传统体育文化相冲突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环境的距离
        (三)民族体育文化的“双刃剑”——地域环境
        (四)标准化建设对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时代契机
        (一)传承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发展大繁荣
        (三)厚植家国情怀,共筑民族复兴伟业
    三、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的创新传承
        (一)突破现实困境
        (二)发挥积极优势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 课题的创新点、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
        1.4.1 创新点
        1.4.2 重点
        1.4.3 难点
        1.4.4 关键问题
2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概述
    2.1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的概念及特征
        2.1.1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的概念
        2.1.2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
    2.2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的历史流变及对服装形制的影响
        2.2.1 少数民族与汉族族群的形成对服装形制的影响
        2.2.2 少数民族格局的初型、演变及稳定对服装形制的影响
    2.3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构成及分类
        2.3.1 从传统服装式样角度对少数民族服装形制分类
        2.3.2 从地域角度对少数民族服装形制分类
        2.3.3 从历史渊源及流变角度少数民族服装形制分类
3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分析
    3.1 秦汉以前独特的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分析
        3.1.1 左衽——少数民族服装领襟代表形制
        3.1.2 窄衣窄袖——最贴近少数民族生活的服装特征
        3.1.3 贯头衣——少数民族传承较好的服装形制
    3.2 清朝至当代典型的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分析
        3.2.1 袍、衫、连衣裙的服装形制结构特征比较
        3.2.2 短上衣、裙、裤的服装形制结构特征比较
        3.2.3 坎肩的形制结构特征比较
    3.3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与汉族传统服装形制特征对比
        3.3.1 汉族传统服装形制总体特征
        3.3.2 少数民族服装与汉族传统服装的部件结构对比
    3.4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与西式服装形制特征对比
        3.4.1 衣片整体裁剪方式对比
        3.4.2 肩袖对比
4 少数民族服装基本形制特征形成的因素分析
    4.1 秦汉以前独特的少数民族形制结构特征形成因素分析
        4.1.1 左衽形制形成的因素分析
        4.1.2 窄衣窄袖特征形成的因素分析
        4.1.3 贯头衣形制形成的因素分析
    4.2 清朝至当代典型的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形成的因素分析
        4.2.1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形成的地理因素分析
        4.2.2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形成的族群文化因素分析
        4.2.3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形成的工艺水平及惜物精神因素分析
5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的还原
    5.1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还原的意义
        5.1.1 对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的特征展示提供参考
        5.1.2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民族服装的设计参考
    5.2 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的独特性分析及复刻制作实践
        5.2.1 相同形制的不同结构特征分析
        5.2.2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复刻实践
        5.2.3 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的复刻实物展示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与成果
    6.2 总结与展望
附录A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三、文献综述与分析
    四、实地考察与书写方式
第一章 达斡尔族及其传统民歌
    第一节 达斡尔族的人文生态
        一、达斡尔族族称与族源
        二、达斡尔族分布区域
        三、达斡尔族生产生活方式
        四、达斡尔族语言及民俗节日
    第二节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歌
        一、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发展历程
        二、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类型
第二章 达斡尔族传统民歌中的扎恩达勒
    第一节 扎恩达勒的基本定义
        一、扎恩达勒的称谓含义
        二、扎恩达勒的发展历程
        三、扎恩达勒的分类
    第二节 扎恩达勒的艺术特征
        一、扎恩达勒的音乐特征
        二、扎恩达勒的歌词特征
        三、扎恩达勒的演艺特征
    第三节 扎恩达勒的区域特色
        一、音乐特征的不同
        二、题材内容的不同
        三、扎恩达勒存在区域特色的原因
第三章 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文化释义
    第一节 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文化意义
        一、扎恩达勒的社会功能
        二、扎恩达勒的文化价值
    第二节 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传承现状及思考
        一、扎恩达勒的传承现状
        二、扎恩达勒的现状分析
        三、保护与传承扎恩达勒的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6)契丹与达斡尔族渊源考辨(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达斡尔族契丹后裔说”的质疑
    (一)达斡尔族“契丹后裔论”
    (二)对达斡尔族族称的几种说法的质疑
        1.“辽代‘大贺氏’音转”说
        2.“与洮儿河名同源”说
        3.“‘达斡尔’含义为‘故址’‘故国’之意”说
        4.“‘鞑靼’(即塔塔尔)讹变”说
    (三)对达斡尔族民间传说的质疑
        1. 达斡尔族关于“边堡”的传说
        2. 达斡尔族祖先曾经北迁而后南征的传说
        3. 木华黎为达斡尔人的传说
二、契丹达卢古与达斡尔的关系
三、契丹与达斡尔族渊源

(7)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
    五、相关理论
第一章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民族治理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制度的形成与变迁
        一、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制度形成观”
        三、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
    第二节 中国民族区域治理方式的发展
        一、古代中原王朝“夷夏之辨”思想下的民族区域治理
        二、“民族主义”观念冲击下的近代民族区域治理
        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区域治理政策的探索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构成要素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成就
        一、路径依赖机制影响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的成就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的区域治理制度遗产(1947 年前)
        一、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构成与民族关系
        二、清朝与民国对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初步建立(1947-1956年)
        一、自治政府成立初期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二、内蒙古全区域统一自治的实现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在曲折中前进(1957-1977 年)
        一、全面左倾与否定民族政策
        二、二十年工作成就与教训
    第四节 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跨越前进(1978 年后)
        一、拨乱反正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的制度功效
    第一节 政治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一、内蒙古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
        二、内蒙古自治机关自治权得到保障
        三、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不断提升
        四、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有所提高
    第二节 经济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一、内蒙古经济政策的演变
        二、内蒙古现实经济状况
        三、内蒙古经济增长效益评价
    第三节 文化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二、民族文化产业势头良好
    第四节 社会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一、构建起和谐民族关系
        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良好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实现程度
        一、内蒙古生态环境特点
        二、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第四章 影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效的因素
    第一节 民族法制体系不完善
        一、我国民族法制体系的建构过程
        二、我国民族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权力界限不够清晰
        一、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关系
        二、民族自治地方党委与自治机关的权力关系
    第三节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一、内蒙古的财政状况
        二、内蒙古的财政赤字与财政补贴
    第四节 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复杂化
        一、社会转型对民族问题的影响
        二、民族政策与社会环境错位
    第五节 公民素质不高
        一、政治文化素质待提升
        二、政治参与程度待提升
        三、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待提升
第五章 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康运行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制度设计,加强民族法制体系建设
        一、健全民族法制体系
        二、健全民族法制监督机制与违法制裁机制
    第二节 理顺权力关系,落实自治机关自治权
        一、理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关系
        二、理顺民族自治地方的党政关系
    第三节 大力发展经济,夯实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
        一、加大国家扶持力度
        二、提高内蒙古自身发展能力
    第四节 巩固发展和谐民族关系,改善制度实施的社会条件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观念
        二、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社会认同
        三、建立健全民族关系调控机制
    第五节 培育公民文化,提高政治社会化
        一、增强政治认同
        二、扩大政治参与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族源神话的研究
        (二)关于同源型神话的研究
        (三)其它相关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神话与同源型神话
第一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区域分布
    一、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区域分布
    二、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分布特点
        (一)各地区多民族同源型神话分布不均衡
        (二)“民族”概念呈现多元化特征
第二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分类
    一、共祖始祖神话
    二、少数民族同源型神话
        (一)植物生人型民族同源神话
        (二)婚配型民族同源神话
        (三)造人型民族同源神话
        (四)化生型民族同源神话
        (五)复合型民族同源神话
第三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成因
    一、民族分化、迁徙与融合的因素
    二、地缘关系的因素
    三、民族意识选择的因素
    四、后人加工创作的因素
第四章 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社会功能
    一、增强民族认同
        (一)民族身份认同
        (二)民族文化认同
        (三)民族精神认同
    二、构建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
    三、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当代教育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达斡尔族的族源和文明(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苗族、仡佬族和布依族人群Y染色体遗传多态性及族源推断应用价值探讨[D]. 罗丽.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鄂伦春族婚姻变迁的民族学研究 ——以古里乡猎民村为例[D]. 王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黑龙江流域四小民族体育文化研究[D]. 宋佳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国少数民族服装形制结构特征研究[D]. 庄寒.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5]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研究[D]. 苏丽君.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9)
  • [6]契丹与达斡尔族渊源考辨[J]. 贾淑荣,胡晓惠,萨娅娜.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在内蒙古的实践[D]. 李辰.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多民族同源型神话的文化认同研究[D]. 王陈程.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7)
  • [10]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达斡尔人的起源与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