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

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

一、也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论文文献综述)

王聪[1](2020)在《历史学与国际理论 ——马丁·怀特国际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马丁·怀特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早期探索。以早年怀特人生经历为参照,分析不同人生阶段对国际关系学所产生的阶段性贡献,解释历史学对其在国际思想形成中产生的影响与缺陷,进一步分析国际关系学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不足以及英国学派后期延续怀特历史方法过程中呈现的方法论偏离与主题相悖等现象。通过对怀特国际思想的探索可以明晰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必要关系,指出国际关系学目前遇到的困境和不足,为两个学科相互促进寻找平衡点。此外,从国内研究背景而言,怀特国际思想的探讨可以为我国学界理解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之间的对话提供新思路。从全人类命运和秩序探索而言,解读怀特对政治与历史辨析可以明晰人类未来命运中的“缺陷”,汲取历史教训,避免“悲剧”与“讽刺”,为人类探索国际秩序提供预言性指导。认识论与方法论方面,本研究给予整体而全面的分析和批判。在认识论方面,对怀特典型的“欧洲中心论”视角给予保留意见,对怀特浓厚的宗教视角给予部分肯定,本着主客观一致性原则,对怀特“神秘性”与“预言”采取选择性接纳与批判性对待;方法论方面,本次研究运用对比、类比、归纳、演绎、隐喻、历史分析等方法,其中隐喻方法比较特殊,由于怀特生前对文学、神学有一定造诣,某些思想与案例无法彻底还原其神学与文学高度,对隐喻方法的使用可减少语境偏差。逻辑建构方面,本研究以怀特人生经历为开端,按照其人生发展阶段所呈现不同特点,对其学术初步探索、逐步转向、学术巅峰、逝后影响等进行描述,以六个章节对怀特毕生思想精髓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总结。第一章详细介绍怀特人生经历并划分阶段,以及各项经历对学术的不同影响,整个章节着重描述怀特总体学术进程的演进与变化以及思想形成过程。第二章介绍怀特思想来源,即历史教学工作与基督教虔诚信徒双重身份对国际思想形成所提供的基础,其中,基督教作用尤为突出,没有“基督教和平主义”的扞卫经历,则不会提出“三个传统”伟大构想。第三章论述怀特向国际思想的初步转向,编写《殖民地宪法》与其对“二战”的反思最终以“现实主义”方式体现,与汤因比的对话令怀特明晰历史学的重要地位,对历史学的高度认同后期被运用在国际思想之中。第四、五章分别描述怀特国际思想的成熟期,许多议题在这一时期被读者关注,包含“国家体系”“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权力政治”“三个传统”“野蛮标准”等,这些议题共同构成了怀特国际思想议题核心。第六章论述怀特国际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尤以英国学派的继承与拓展最为鲜明,此外,第六章还对针对怀特国际思想进行了总体分析与评估,在最后一节中加入了怀特思想的外延性思考与创新议题的讨论。总体而言,本次研究结合怀特生前手稿和英国学派的综合评述,尽一切可能还原怀特国际思想的真实面貌,对其思想原貌中产生的缺陷、优势等问题进行综合性评价给予客观思考,并提出创新发现。

何继润[2](2006)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的教育思想、课程理念不断更新,教育与课程的改革也不断进行。这种改革必将在教科书编制中体现出来。研究教科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有利于我们把握教科书的发展趋势,也对新教科书的编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就历史学科而言,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历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科书的改革体现着历史教育和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和发展方向。本文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的变化发展划分为整顿、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期)、初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深化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三个阶段,从编制思想、体例结构、内容选择以及教科书表述方法等四个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进行分析研究。 在编制思想上,笔者根据教育部所颁布的历年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三个角度加以探讨,认识到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编制思想已从知识本位逐渐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入文素养的提高。 教科书体例结构决定了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的问题。在教科书的体例结构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课文基本文的编写上。如精简许多历史事件的过程,加大知识的深度,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历史问题的理论分析能力;对知识观点的不断更新,力求如实反映历史事实。其次,这种变化反映在补充文的编写上。如补充文篇幅越来越大;补充文形式和功能越来越丰富。第三,反映在课文辅助系统的编写上。如导言的设计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单纯介绍各章的时代背景及内容特点发展为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语言更加简洁明了,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栏目的设计增加了史家争论、链接阅读、学术窗口等,大大增加了知识的信息量,并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分辨、评价等历史学科能力;在习题的设计上,随着教科书的改版更新,习题体型越来越丰富多彩;习题功能也有所扩展;而在插图设计方面,除了插图数量不断增加和插图质量明显

王苏英[3](2004)在《也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文中研究表明 《历史学习》2003年第四期刊登李成刚老师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专题训练,其中第4题是:16世纪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免罪符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二、也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学与国际理论 ——马丁·怀特国际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丁·怀特的学术生涯与身份定位
    1.1 马丁·怀特生平阶段划分
    1.2 马丁·怀特学术与职业生涯状况
        1.2.1 怀特学术生涯启蒙期:历史学初探
        1.2.2 怀特学术生涯成就期:历史学成就与国际理论初探
        1.2.3 怀特学术生涯成就期:典型的国际理论思想家
    1.3 马丁·怀特的身份定位
第二章 历史学与基督教思想来源
    2.1 基督教环境下的历史学家症结
        2.1.1 简析五大症结
        2.1.2 对基督教症结的思考
    2.2 教诲与回报:与基督教的渊源
        2.2.1 对敌基督的批判
        2.2.2 现实主义转向与基督教复兴
    2.3 国际思想来源:四位重要思想家
        2.3.1 现实主义来源:马基雅维利
        2.3.2 理性主义来源:格劳秀斯
        2.3.3 革命主义来源:康德
        2.3.4 潜在核心来源:马志尼
第三章 历史学向国际思想的转向
    3.1 对殖民地问题的关切
        3.1.1 殖民地宪法的发展史
        3.1.2 对非洲殖民地的态度
    3.2 权力政治与理性主义的纠缠
        3.2.1 《权力政治》的来源与差异性对比
        3.2.2 理性主义传统的倾向
    3.3 继承与探讨:与汤因比的对话
        3.3.1 怀特心中的汤因比
        3.3.2 历史观的继承与分享
        3.3.3 共性与差异的对话
第四章 从国家体系到当代政治末世论
    4.1 国家体系的来源与发展
        4.1.1 历史上的国家体系
        4.1.2 《国家体系》的拓展与贡献
        4.1.3 《国家体系》的缺陷
    4.2 基督教与世俗视角下的末世论
        4.2.1 基督教末世论与政治危机
        4.2.2 “世俗视角下的末世论”:“国家体系”的消亡
    4.3 命运与讽刺:对政治的思考
        4.3.1 核心概念解读
        4.3.2 历史对政治的解读:讽刺与悲剧
第五章 三个传统与国际理论
    5.1 三个传统的不确定性
        5.1.1 三个传统的来源
        5.1.2 三个传统的内涵与外延拓展
        5.1.3 三个传统的意义与缺陷
    5.2 文明与野蛮的区分
        5.2.1 国际关系中的西方价值
        5.2.2 “野蛮”的涵义与定位
        5.2.3 拓展叙事下的“文明标准”
    5.3 为什么没有国际理论
        5.3.1 “国际理论”的争议
        5.3.2 国家理论与国际理论的差异
        5.3.3 国际理论的剖析
第六章 马丁·怀特的“遗产”与争议
    6.1 马丁·怀特的“遗产”:缔造英国学派
        6.1.1 对英国学派的缔造
        6.1.2 马丁·怀特的“遗产”
        6.1.3 对英国学派的批判
    6.2 英国学派的“抛弃”
        6.2.1 基督教神学视角的完全摈弃
        6.2.2 经济因素的缺席
        6.2.3 对道德伦理议题的争论
    6.3 对怀特国际思想的评估
        6.3.1 谜团还是错误
        6.3.2 超越英国学派的影响与思考
        6.3.3 怀特思想的外延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四) 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的变化
    (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发展(编订)概况
        1. 整顿、恢复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
        2. 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
        3. 深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编制思想的变化
        1. 传授知识角度
        2. 培养能力角度
        3. 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度
    (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体例结构的变化
        1. 课文系统述评
        (1) 基本文的编写
        (2) 补充文的编写
        2. 课文辅助系统述评
        (1) 导言的设计
        (2) 栏目的设计
        (3) 习题的设计
        (4) 插图的设计
        (5) 版式的设计
    (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编制内容的变化
        1. 减少政治史内容,逐渐增加科技、思想文化史内容
        2. 引入史学界有争议的观点,让学生多角度地去认识历史
        3. 增添研究性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 世界现代史下限逐渐延伸,分量加重,时代特色增强
    (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表述方法的变化
        1. 标题的表述
        2. 课文的表述
三、2004年新课标高中实验历史教科书的变化—以人教版(必修)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为例
    (一) 设计了全新的教材结构,构建了以学习主题为主要形式的人类文明史新体例
    (二) 在内容选择上,充分体现出教科书时代性的特点
    (三) 采取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
四、2004年新课标高中实验历史教科书的不足
    (一) 一些课文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不太科学
    (二) 中、外历史插图数量比例失调
    (三) 教科书表述不尽合理
五、对未来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构想
    (一) 继续采用历史专题的形式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
    (二)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编写原则应得到进一步落实
    (三) 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综合性加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也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学与国际理论 ——马丁·怀特国际思想研究[D]. 王聪. 吉林大学, 2020(12)
  •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科书变化研究[D]. 何继润. 浙江师范大学, 2006(05)
  • [3]也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J]. 王苏英. 历史学习, 2004(01)

标签:;  ;  ;  

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