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MBO方案悖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莉[1](2011)在《从产权角度看国企MBO改制》文中研究指明全文从分析产权的定义出发,从产权的角度对国企的概念及其性质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对我国的国企改制方式中的MBO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以及利弊比较分析,并对MBO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张富田[2](2010)在《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文中提出股权分置制度的出现是中央政府在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命令对经济剩资源进行控制的能力的条件下,希望通过市场手段重新对经济资源进行控制的努力。股权分置作为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典型案例,包含了过渡性制度安排的各种要素,也体现着过渡性制度安排演化的一般条件。将股权分置制度放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联系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从股权分置的制度的产生、恶化和最终解决的全过程,对股权分置的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股权分置制度包含有四个行为主体,分别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他们之间的博弈关系决定了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过程。在这里面中央政府和投资者的作用更为关键,中央政府通过行政权力来控制资本市场的经济资源,而投资者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是仍然能够通过自己的产权作出选择,制约着中央政府的决策,从而推动着股权分置制度不断演化。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过程表明,只有符合效率原则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才能实现多方共赢,只有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制度安排和改革措施才能提高效率,实现平滑转型,最终向市场经济的方向演进。股权分置制度演化的实质是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斗争,是利益的博弈。由于中国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与西方议会制政府完全不同,所以导致中国政府的行为目标由其特殊性。本文认为西方议会制政府合法性是程序性的合法性,而中国政府的的统治基础不具备程序性合法性来源,因此是一种实质性的合法性。中央政府统治的合法性是与他控制的经济资源数量,并由此提供的公共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由此决定转型中的中央政府对经济增长及其控制的经济资源极为重视。在中国现有政治体制框架下,中央政府通过压力体制将自身的目标分解为地方政府的任期目标,并为此对地方政府授权。但是地方政府的官僚并不对中央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负责,而只对他的任期负责,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和目标与中央政府存在偏差。反映到股权分置上,就是地方政府会协同它控制的上市公司获取中央政府信用担保的制度租金,推动了股权分置制最终走向崩溃。中央政府推动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目的是为了给国有企业获取廉价融资提供渠道。所以国有企业改革和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密切相关。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职能,当中央政府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后,通过行政命令所能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量在下降,同时大量的经济资源被非行政权力主体所掌握。在转型过程中,尽管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断下滑,但是因为国有企业协助中央政府承担了大部分转型成本,因此中央政府必须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救助。中央政府采用了银行贷款和国有企业发放债券的方式对其进行救助,但是这两种方式最终都遇到了困境。无奈之下,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股权融资来缓解国有企业的窘境,但是中央政府又不愿意放弃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这样就产生了股权分置制度。股权分置制度条件下,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完全没有约束力,这样就造成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是企业内部人和地方政府。在这种治理结构下,国有上市企业会不断的通过股权融资获取不当利益。而且大量的廉价资本金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国有上市企业的投资性为表现为过度投资和过度多元化,而这中投资行为是和企业内部人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密切相关,却偏离了市场效率的方向。最终导致股权分置的制度租金不断耗散。中央政府为了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对国有企业实行了“抓大放小”,国有经济的战线不断的向大中型企业退缩。这样就导致了中央政府对股权分置制度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因为在股权分置制度条件下,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不具备条件,反而是小型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能够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样,中央政府有了对以国家信用担保的股权分置制度进行改革的动机。在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获取了部分地方经济的剩余索取权,地方官僚的利益也和地方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这种条件下,当地方政府控制了股权分置条件下国有上市企业的选择权时,地方政府在上市企业的遴选上存在着“逆淘汰”效应,即地方政府会安排效益不好的国有企业优先上市,以此获取地方政府最大的融资收益。投资者之所以进入股市是因为可以从中获取其他投资渠道不能比拟的收益。所以要吸引投资者不断的投资股市以维持股权分置制度,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减少投资者从其他投资渠道获取的收益;第二,增大国有上市企业的利益输送,使投资者在股市获取更多的收益。但是通过模型推导,这两个条件在股权分置制度安排下都不能得到满足,股权分置制度必然走向崩溃。但是国家信用的破产并不意味着中央政府一定会推动股权分置改革,中央政府采取了各种办法,希望绕过股权分置改革来推动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事实证明这些方法都失败了。最后迫使中央政府不得已用“对价”来交换投资者对非流通股上市交易的承认。但是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投资者依然处于弱势,“对价”并不能弥补投资者受到的损失,这也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非”的疯狂减持埋下伏笔。股权分置改革虽然破除了阻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但是股权后的证券市场依然控制在行政权力手中。要实现证券市场完全市场化,就必须增强权利主体,即投资者和权力主体,即政府进行博弈的能力,因此扩大投资者的选择权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建设关键要素。构建以区域性证券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行以自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改革,成为未来资本市场构建的方向。并且从根本上还需要对现有的国有资本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构建社会化的国有资本管理模式,以实现行政权力与资本市场的完全分离。
张淑全[3](2008)在《我国管理层收购制度可行性的法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60-70年代管理层收购在英国产生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即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在俄罗斯和中东欧等经济转型国家,这一收购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层收购在相关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大型企业集团剥离重组,家族企业延续再生等领域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引起了国外实物界的普遍关注。当时一些公司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过度分离,导致经理人滥用权力,挥霍公司财产,于是出现了MBO,其主要是为了降低过高的代理成本。中国随着国有股的减少及国有企业的“抓大放小”政策的出台,大量处于竞争性行业中的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要进行转让,MBO就应运而生了。已被认为是明晰产权,激励管理者的有效途径。然而MBO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中的应用却存在很大弊端,诸如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等。本文从MBO在国有企业中产生的弊端入手,就其在国有企业中的适用性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MBO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方案。
程才良[4](2007)在《MBO的价值创造过程与机制 ——基于公司治理重构的研究》文中认为管理层收购(MBO)的主流理论——财富创造假说未能充分揭示MBO提升公司价值和绩效的作用过程与机制,缺乏对MBO的普遍解释力和指导性。本文从MBO与公司治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逻辑联系入手,提出MBO的公司治理重构假说,并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认为:MBO所导致的公司治理重新构造及公司治理的改进,正是提升公司价值和绩效的主要推动力量。分析表明,MBO所导致的现代公司制企业股权结构变动及其对股权激励和股权约束机制的重新构造,对改进公司治理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由于MBO具有明晰产权、塑造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强化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化管理层对“外部人控制”以及大股东侵害公司利益行为的股权约束,降低代理成本等积极作用,因此,它对于有效地解决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实证研究也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MBO后,公司绩效指标虽有所改善,但并不是十分显着。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这主要是由我国资本市场制度性缺陷、MBO制度约束和现行部分MBO模式所造成的,并由此导致我国MBO的动因和行为扭曲,其中的关键在于我国现行MBO无法对管理层“内部人控制”进行有效制衡。而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实施收购——即采用混合型MBO模式,同时合理确定MBO有效边界,可以对管理层“内部人控制”实施有效的股权约束,从而使MBO真正成为改进公司治理、进而推动公司价值提升和绩效提高的有效方式。
宋灵娟[5](2007)在《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司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自产生便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管理层收购(MBO)实质是市场经济对效率最大化追求的必然产物,对于亟须明晰产权与减退国有股的国有企业具有特殊意义。2005年《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的颁布使今后中小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有法可依”。然而,该暂行规定以及相关法律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主体界定、融资制度以及法律监管等方面尚有不足,对它们的进一步完善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规范操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管理层收购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进行了法律分析,并重点围绕管理层收购的收购主体、目标企业的范围、融资渠道和风险以及管理层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从改制的手段来看,国有企业改制是必然的,改制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样的,管理层收购只是其中一种方法和途径。管理层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不是管理层收购本身造成的,而是我们错误的观念、不完善的相关配套制度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做法,给管理层收购以更多的制度支持,唯有如此,管理层收购在我国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马磊[6](2007)在《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文中认为公司控制权是一种依附于公司的独立人格而派生的具有利益内容的经济性权利,公司控制权安排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合理配置上市公司控制权并有效促使控制权转移是提高公司绩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行政干预、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控制权安排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控制权初始配置、控制权私有收益和控制权转移。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变迁是一个由竞争性利益集团推动的周期演变过程,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行为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控制权配置和转移方式。可以说,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制度问题。提出对于构建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优化模型而言,恰当的制度体系可以降低复杂系统中绝大多数个体的信息成本和组织的协调成本,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控制权的初始配置是契约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一种博弈均衡的状态,合约的不完全性使得控制权的初始配置至关重要。从中国上市公司运行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控股权不再等于控制权,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并没有都配置给持有高比例股份的物质资本所有者。随着新企业的发展,控制权的配置处处彰显出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各相关利益者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文章第三章在对控制权初始配置的研究中,首先对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不同控制权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之后结合新企业的发展状况,运用罗宾斯泰英的轮流叫价谈判模型对控制权在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动态转移进行了博弈分析;然后,对人力资本所有者及各利益相关者参与控制权配置的理论基础及路径进行了分析。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大多数国家股权集中是普遍现象。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控股股东,控股股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管理者带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但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谋取私有收益,进而损害上市公司和其它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却日益严重。强化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时期,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财务造假、恶意侵占、控制人逃逸、股票退市等恶性事件接连不断,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在中国显得更为紧迫。文章第四章在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研究中,在回顾从传统公司治理到现代公司治理的转变过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然后结合公司治理主题的演变,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控制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规范分析,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成本一收益角度,对控股股东的侵害行为进行了模型分析和数理分析;之后针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出制约控股股东侵害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措施。在第四章集中讨论了控制权私有收益问题,指出正是因为控制权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掌握控制权可以管理、支配和利用上市公司的各种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效益,因此,控制权成为各相关利益主体互相争夺的对象;而控制权的转移和交易就形成了控制权市场。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控制权可以在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让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能感受到来自控制权市场的压力。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最为明显的作用机理在于赋予股东“用脚投票”的自由,使其在日渐远离公司具体经营的客观背景下,得以借助退出及由此启动并购市场的连锁效应。在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控制权市场作为公司治理外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中国经理人市场的发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第五章着重对控制权的各种转移路径及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每一路径下不同的控制权转移模式进行了比较案例分析,以期借助控制权市场的各种制度安排,有效降低中国上市公司的各种非理性行为,促进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及控制权安排,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和演进的,在吸收世界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先进要素的同时,带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如国家股权的所有者缺位,公司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各种所有权性质的公司并存,大股东对外部投资人的侵害严重,普遍的公司股权较为集中以及股市分割,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以及控股股东与外部投资人只见两种不同的代理问题同时存在等,无不带有国有经济改制的痕迹。因此,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考察和研究,必须和中国企业控制权安排的演变过程以及上市公司所处的独特制度背景结合起来。在对控制权的初始配置、控制权私有收益和控制权转移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文章第六章提出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是一个制度设计问题,包括对控制权产生基础的确定、控制权机关的构造、控制权的配置和转移等方面的设计;并且公司之外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环境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安排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制度性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围绕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进行了制度创新模型的优化设计以及模型得以健康运行的制度环境建设,以期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王中[7](2006)在《国企MBO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的概念诞生以来,MBO在西方得到广泛的赞同和实践应用。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有助于把管理层和公司两者的利益有机全面结合在一起,激励管理层的管理和工作干劲以及提升公司的经济业绩。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将改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国有经济必然要进行必要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将逐步从一些竞争性领域退出;此外,中国的国有企业中仍然存在着较突出的产权问题,国有企业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因而影响了经济的顺利运行和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而在这样大的背景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学者开始密切关注和研究MBO,此后,很短时间内国内就爆发了“MBO热”。然而这种在西方国家取得成效的公司治理模式究竟能否适合中国的现状?可否会为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中国国有企业实行MBO应怎样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MBO在中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法律环境怎样以及如何完善和发展? 管理层收购实际上是对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过度分离导致的企业代理成本过大问题的一种纠正。在中国,管理层收购更多的被赋予了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特定历史使命。目前在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机构还有待发展的特定环境下,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必然会面临许多发达国家不曾遇到的特殊困难和问题,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尽管如此,管理层收购作为我国当前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一种尝试,具有现实的可行性,我们需要通过这种尝试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道路,并继而促使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及金融体制的健全。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层收购概述,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历史背景及理论,为下文的论述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MBO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第三部分案例分析。第四部分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在我国遭遇的窘境。第五部分分析了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障碍。第六部分对我国国有企业推行管理层收购提出思考和建议。
毕明建[8](2006)在《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管理层收购(MBO)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在解决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成本、激励企业家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显示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旅行社业是现代旅游业三大支柱之一,处于现代旅游业的核心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山东省的国有旅行社企业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积累了诸多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和行业的发展,必须在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进行彻底有效的解决。管理层收购(MBO)为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的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可以积极探索的有效途径。 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将管理层收购(MBO)这一产权改革工具引入到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的体制改革实践中,从而加快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改革的速度,提高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改革的质量,最终促进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的发展与壮大。 本篇论文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逻辑推理、案例分析以及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提出并较为系统的论证了“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应当积极探索管理层收购”的论点。全篇论文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为主线,将全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什么是管理层收购(MBO)、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为什么要进行管理层收购和山东省的国有旅行社如何进行管理层收购。由于本篇论文重点要解决的是观念上的问题,因此第二个问题阐述是本篇论文的重中之重。 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次研究情况,再次强调了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应当积极探索管理层收购(MBO)的观点,并对本次研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王飞[9](2006)在《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MBO)分析》文中认为在中国,管理层收购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已经成为企业产权改革的有益途径,曾经一度成为国有资本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初步尝试。但是,国有企业仍然存在国有产权主体缺位、国有股“一股独大”、无效治理等一系列内部弊端,加之MBO法律法规不完善、统一的国内产权交易市场尚未形成等外部因素,大范围实施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的条件尚未成熟。因此,政府部门曾经叫停在国有企业中实行MBO,预防不规范的MBO给国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尽管2006年初政府有条件地试行管理层增量持股,但总的来看,对管理层收购政府始终持保守和谨慎态度。本文认为,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被限制主要源于外因而不是管理层收购制度本身,政府部门并没有否定管理层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也没有关闭国有资产产权转让今后采用管理层收购模式的大门。因此,当前时期,很有必要全面研究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管理层收购对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的意义和风险,找出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存在问题的症结,在吸收西方管理层收购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出发,以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为主线,在综合评析国外管理层收购理论及其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中的目标企业选择问题、主体塑造问题、合理定价问题、融资渠道问题和信息披露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分析了西方管理层收购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起因,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历程、国有资产流失争议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的意义。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与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相关的六种理论,在西方管理层收购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管理层收购与西方管理层收购的差异,为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搭建起理论框架。第三部分针对国有企业
郭振杰[10](2006)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公司改制,是我国目前经济改革中的重要课题,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作为公司改制方式之一,在最近几年引入我国,引起了激烈的社会反响。从2001年开始,MBO被大量介绍到国内,上市公司中开始以MBO方式进行实际操作,我国对此种改制模式的政策也经历了从规范到限制的不同阶段。目前,我国对管理层收购的学术探讨进入了一个崭新境界,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管理层收购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企业产权能否向管理层进行转让、以及转让的程序等具体问题,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将社会公平、利益平等、经济权利等问题集中到一起的焦点问题,我国的当前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在这个问题上得到集中体现,因此有必要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述。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论述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关系,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问题,置于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历史背景之中。在这一章中,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社会转型背景和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提出并简要论证了通过企业管理层收购解决国有企业改制问题这一命题。 第二章主要讨论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在分析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概念后,对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学说进行了分别评析,其中包括代理成本理论、防御剥夺说、人力资本说、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理论、企业家精神说、财富转移说等,并对管理层收购与员工收购进行了专门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主要讨论国外管理层收购实践和制度,重点研究了美国、英国等国家的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和制度,分析了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和现状、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各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最后落脚于国外管理层收购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影响。 第四章集中讨论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在简要回顾诸如四通、粤美的、胜利股份等管理层收购方案后,总结归纳了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实践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管理层收购与其他市场化国家的差异。文章指出,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变通做法来实施的情况比较普遍、交易价格存在严重的问题、追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价格差异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管理层收购实际上成为确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一个变通形式、我国管理层收购并不导致企业性质的必然改变和上市公司的必然退市等特点。而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企业员工的参
二、国有企业MBO方案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MBO方案悖论(论文提纲范文)
(1)从产权角度看国企MBO改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产权的定义 |
二、国企的概念及其性质 |
三、国企的产权界定 |
四、国企MBO改制 |
(一) 国企MBO实施的背景、定义和目标 |
(二) 国企MBO的理论分析 |
(三) 国企MBO的优点 |
(四) 国企MBO的缺点 |
(五) 改进建议 |
(2)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股权分置制度及其演化过程 |
第一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初始形成阶段(1978-1993) |
第二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积累恶化阶段(1993-2002) |
第三节 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阶段(2002-2007) |
第三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工具 |
第一节 制度及制度的演化理论 |
一、经济学演化理论的起源 |
二、制度的演化理论 |
第二节 权力理论 |
一、权力的定义 |
二、权力的来源 |
三、权力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产权理论——产权与国家职能之间的关系 |
一、产权的概念 |
二、产权的起源 |
三、产权与国家理论 |
第四节 制度、博弈及静态博弈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 |
一、制度及制度的博弈理论 |
二、静态博弈理论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第五节 过渡性制度安排理论 |
第六节 适应性效率理论 |
一、效率的定义及分类 |
二、诺斯的适应性效率理论 |
三、适应性效率的认知结构基础 |
四、适应性效率的本质 |
五、适应性效率与过渡性制度安排的结构特征 |
六、股权分置与适应性效率 |
第四章 转型期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
第一节 政府的定义和作用 |
一、政府的定义 |
二、政府的起源和作用 |
第二节 转型期中央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
一、转型期中央政府政治权力的来源分析 |
二、转型期中央政府行为的特点 |
第三节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目标和行为分析 |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
二、地方政府设立的原因 |
三、转型期地方政府的目标分析 |
四、转型期地方政府的行为特点分析 |
第五章 股权分置与国有企业改革 |
第一节 中央政府选择股权分置制度安排的原因 |
一、中央政府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
二、国有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
第二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与国有上市企业的博弈 |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国有上市企业的治理特征 |
二、过度投资和多元化经营:国有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投资行为特征 |
第三节 国企改革与中央政府放弃股权分置制度的原因 |
一、国有经济从"被动挤出"到"主动撤离" |
二、股权分置与国有大型企业上市悖论 |
第六章 股权分置与证券市场的制度演化 |
第一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 |
一、股权分置与中央及地方的制度效用变迁 |
二、地方政府利益主导下的国有上市企业"逆淘汰"效应 |
第二节 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一、股权分置条件下政府对股市的行为分析 |
二、股权分置条件下投资者进入股市的原因 |
三、中央政府维持股权分置制度的条件 |
四、中央政府维持股权分置制度的不可持续性原因分析 |
第三节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中央政府和投资者的博弈行为分析 |
一、中央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替代性和补偿性措施分析 |
二、中央政府推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分析 |
三、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央政府与投资者的博弈结果分析 |
第七章 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未来证券市场制度完善的建议 |
一、以区域性证券交易市场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 |
二、以自律监管为主的监管体制建设 |
第二节 构建社会化的国有资本运作模式 |
一、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二、现代企业资产配置的社会化及对我国国有资产监管的借鉴 |
三、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对国有资产监管进行社会化改革的思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我国管理层收购制度可行性的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写作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管理层收购简述 |
2.1 管理层收购产生的背景 |
2.2 管理层收购的意义和作用 |
2.2.1 管理层收购的前提条件 |
2.2.2 我国进行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意义 |
2.3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
2.3.1 管理层收购的概念与特征 |
2.3.2 管理层收购的种类 |
2.4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异化的表现形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比较分析 |
3.1 法理学背景考察 |
3.1.1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制度分析 |
3.1.2 国内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制度分析 |
3.1.3 中外管理层收购的比较分析 |
3.2 实施的法律监管 |
3.2.1 国外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监管 |
3.2.2 国内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监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 |
4.1.1 我国产生管理层收购的必然性 |
4.1.2 目前管理层收购存在的不利因素 |
4.2 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2.1 管理层收购主体的法律问题 |
4.2.2 管理层收购的国有股定价法律问题 |
4.2.3 管理层收购资金来源的法律问题 |
4.3 法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的管理层收购 |
4.4 管理层收购与国有企业改革 |
4.4.1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与国有资产流失的关系 |
4.4.2 中国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的相关规定及评价 |
4.4.3 立法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原则和几点建议 |
5.1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基本原则 |
5.2 建立健全管理层收购监督体系的意义 |
5.3 我国管理层收购监督体系的建立 |
5.3.1 加强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对管理层的监督 |
5.3.2 加强管理层收购完成后对管理层的监督 |
5.4 两点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MBO的价值创造过程与机制 ——基于公司治理重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创新之处和本文的局限 |
2.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
2.1 MBO的现有研究成果 |
2.2 从公司治理角度对MBO的重新审视 |
2.3 MBO的公司治理重构假说的提出 |
3.MBO重构公司治理的机理 |
3.1 MBO后股权结构变动及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3.2 MBO的股权激励效应 |
3.3 MBO的股权约束效应 |
4.MBO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重构 |
4.1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特殊性 |
4.2 MBO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重构的影响 |
4.3 MBO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 |
5.我国MBO的行为扭曲特征及成因 |
5.1 我国MBO的特征及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5.2 我国MBO的行为扭曲特征 |
5.3 我国MBO行为扭曲的成因 |
6.我国MBO的最优模式选择 |
6.1 控制"内部人控制":对管理层的股权约束 |
6.2 MBO的有效边界 |
6.3 混合型MBO:我国MBO发展的方向 |
7.研究结论及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研究结论 |
7.2.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5)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管理层收购概述 |
一、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界定 |
(一) 国外关于管理层收购的概念 |
(二) 国内理论界关于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概念 |
二、管理层收购的起源及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第二章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演变状况和特征 |
一、我国管理层收购实践的演变 |
(一) 自发、小规模探索阶段 |
(二) 管理层收购典型案例出现并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段 |
二、我国管理层收购政策和法律的演变 |
(一) 国家政策和法律初步明确管理层收购地位阶段 |
(二) 国家政策和法律对管理层收购采取审慎态度阶段 |
(三) 国家政策和法律对管理层收购行为进行具体规制,相关法律制度初步建立阶段 |
三、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特征 |
第三章 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我国管理层收购中收购主体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 管理层新设或收购一个公司作为收购主体时存在的问题 |
(二) 职工持股会作为收购主体时存在的问题 |
(三) 管理层隐名收购时存在的问题 |
(四) 管理层采用信托方法进行收购时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和标准界定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 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范围限制缺乏合理性 |
(二) 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标准的界定标准不尽合理 |
三、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
(一) 现行立法对管理层收购融资的限制过多 |
(二) 立法空白导致管理层收购通过"私募基金"方式进行的融资行为不规范 |
(三) 现行立法关于管理层收购融资中的信息披露规定操作性不强且存在冲突 |
四、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一) 国有资产及国有资产流失含义辨析 |
(二) 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问题的法律治理建议 |
一、关于我国管理层收购主体问题的法律建议 |
(一) 修改《公司法》给收购主体合法地位 |
(二) 进行职工持股会的全国统一立法 |
二、关于我国管理层收购中目标企业的范围及标准问题的法律建议 |
(一) 重新界定管理层收购的目标企业范围 |
(二) 重新确定管理层收购目标企业的标准 |
三、关于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中存在问题的法律建议 |
(一) 适当放宽金融管制给管理层收购提供金融支持 |
(二) 尽快出台《产业基金管理法》,以确保管理层收购融资方式的规范化 |
(三) 构建我国管理层收购融资的优惠政策体系 |
(四) 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以增加其可操作性 |
(五) 建立和完善管理层收购后的融资退出机制 |
四、关于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法律建议 |
(一) 明确规定国有资产向管理层转让时的谈判主体 |
(二) 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股权转让价格进行法律监管 |
(三)加强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运作中因信息不对称等产生的问题的 法律规制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的逻辑框架及结构安排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
第一节 对控制权本质的探析 |
第二节 对控制权配置的研究 |
第三节 对控制权收益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控制权转移的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权初始配置:不同契约主体控制权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机制分析 |
第二节 人力资本的控制权配置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的控制权配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权私有收益: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产生的机理分析 |
第二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约束机制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控制权转移:转移路径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控制权转移的路径分析 |
第二节 代理权争夺机制及效应 |
第三节 股权托管机制及风险 |
第四节 吸收合并机制及案例评析 |
第五节 MBO机制及案例评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制度设计优化模型 |
第一节 制度变迁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的制度性根源分析 |
第三节 控制权安排制度设计创新模型的构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一、结论 |
二、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国企MBO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管理层收购的概述 |
(一) 管理层收购的定义、起源和特征 |
(二)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分析 |
1、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阐释及其评析 |
2、我国实行管理层收购的现实基础 |
二、MBO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 MBO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 MBO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
三、通过实例发现的问题及其分析 |
(一) 张裕集团实施 MBO过程 |
(二) 存在的法律问题 |
四、管理层收购在我国遭遇的窘境及分析 |
(一) 出售主体的不清晰是国有资产流失的先天诱因 |
(二) 定价标准不科学搭建了过低的门槛 |
(三) 收购程序不公开助长的低价收购是问题的实质 |
五、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障碍 |
(一) 收购主体形式的法律障碍 |
(二) 管理层收购资金和国有股的特别规定涉及的法律问题 |
(三) 立法的漏洞 |
1、《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本身存在的漏洞 |
2、《国有资产法》的缺位 |
六、我国国有企业推行管理层收购的思考和建议 |
(一) 对管理层收购存在问题解决的具体建议 |
(二)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三) 完善产权交易场所的监管职能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管理层收购(MBO)理论综述与实践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MBO)的产生与发展 |
2.1.1 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与特点 |
2.1.2 管理层收购(MBO)的产生与发展 |
2.1.3 管理层收购(MBO)理论研究成果 |
2.1.4 现代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MBO)实践 |
2.2.1 中国管理层收购(MBO)的发展进程 |
2.2.2 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的现状与特点 |
2.2.3 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的关键性问题及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国内针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的争论 |
2.3.1 支持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 |
2.3.2 反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 |
2.3.3 法律的规定与政府的态度 |
2.3.4 笔者的观点 |
第三章 山东省旅行社行业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因素 |
3.1.2 经济因素 |
3.1.3 社会因素 |
3.1.4 科学技术因素 |
第二节 微观环境分析 |
3.2.1 山东省旅行社行业的发展现状 |
3.2.2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分析 |
第三节 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总结 |
第四章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的管理现状与管理层收购(MBO)分析 |
第一节 国有旅行社概念界定与特点分析 |
4.1.1 国有旅行社的历史渊源 |
4.1.2 国有旅行社的概念界定与类型 |
4.1.3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类型划分(以营业规模为依据) |
4.1.4 国有旅行社与一般国有企业的共同点与区别 |
第二节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
4.2.1 国有旅行社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突出 |
4.2.2 激励机制 |
4.2.3 经营机制 |
第三节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的改革探索 |
4.3.1 探索途径的变革过程 |
4.3.2 管理层收购(MBO)是国有旅行社民营化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
第四节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MBO)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4.4.1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MBO)的必要性分析 |
4.4.2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MBO)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MBO)的实施过程探索 |
第一节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企业管理层收购(MBO)方案设计的关键性问题 |
5.1.1 组建管理层收购团队 |
5.1.2 明确收购主体 |
5.1.3 收购客体—目标国有旅行社的选择 |
5.1.4 融资问题 |
5.1.5 定价问题 |
5.1.6 普通职工的利益 |
第二节 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MBO)方案的实施过程探索 |
5.2.1 收购前的准备阶段 |
5.2.2 进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 |
5.2.3 后期整合阶段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MBO)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论文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论文的特点和不足 |
第一章 MBO 与国有资产MBO 概述 |
第一节 MBO 发生和发展概况 |
一、管理层收购概念 |
二、国外管理层收购及起因 |
第二节 MBO 中的国有资产 |
一、国有资产MBO 概念 |
二、国有资产MBO 及价格争议 |
三、国有资产MBO 意义 |
第二章 MBO 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研究 |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 |
一、西方管理层收购主要理论 |
二、指导国有资产MBO 的基础理论 |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理论经验研究 |
一、西方国家MBO 理论实证检验 |
二、国有资产MBO 的实践分析 |
第三章 国有资产MBO 问题和机遇 |
第一节 国有资产MBO 问题和挑战 |
一、国有资产MBO 自身问题 |
二、国有资产MBO 外部限制条件 |
第二节 国有资产MBO 面临的机遇 |
一、国有资产MBO 政策环境逐步宽松 |
二、国有资产MBO 要素市场逐步形成 |
第四章 国有资产MBO 政策选择 |
第一节 MBO 国有目标企业选择标准和范围 |
一、MBO 国有目标企业的选择标准 |
二、MBO 国有目标企业的选择范围 |
第二节 信托方式创新国有资产MBO 主体 |
一、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收购主体模式 |
二、MBO 基金作为收购主体模式 |
第三节 MBO 国有资产合理定价 |
一、主要的估值方法及应用 |
二、完善MBO 国有资产转让定价方式的建议 |
第四节 优化国有资产MBO 融资环境 |
一、MBO 融资的中外比较 |
二、解决国有资产MBO 融资困境建议 |
第五节 强化国有资产MBO 的信息披露义务 |
第五章 国有资产MBO 案例 |
第一种类型:摘掉“红帽子”MBO——粤美的集团产权改革 |
第二种类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MBO——宇通客车产权改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序言 |
1 国有企业改制与管理层收购 |
1.1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社会背景 |
1.1.1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
1.1.2 社会转型期的主要问题 |
1.2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及其问题 |
1.2.1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历史回顾 |
1.2.2 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总结 |
1.3 企业管理层收购对国有企业改制的价值 |
1.3.1 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问题 |
1.3.2 管理层收购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
1.4 管理层收购制度研究的理论窘境 |
1.4.1 法律基础理论问题 |
1.4.2 法学方法论问题 |
1.4.3 法律与政治关联问题 |
1.4.4 法律制度移植问题 |
2 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 |
2.1 管理层收购的基本概念 |
2.2 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理论学说评析 |
2.2.1 代理成本理论 |
2.2.2 防御剥夺说和人力资本说 |
2.2.3 管理人员激励机制理论 |
2.2.4 企业家精神说 |
2.2.5 财富转移说 |
2.3 管理层收购与员工收购的比较分析 |
2.3.1 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收购的基本概念 |
2.3.2 两种制度的共性分析 |
2.3.3 两种制度的差异分析 |
2.3.4 两种制度在我国实践中的问题 |
3 国外管理层收购制度分析 |
3.1 英国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分析 |
3.1.1 英国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和现状 |
3.1.2 英国管理层收购的制度背景 |
3.1.3 英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 |
3.2 美国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分析 |
3.2.1 美国管理层收购的历史和现状 |
3.2.2 美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规范 |
3.3 俄罗斯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分析 |
3.3.1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 |
3.3.2 俄罗斯私有化的基本进程 |
3.3.3 俄罗斯产权改革的特色 |
3.4 国外管理层收购实践的借鉴价值 |
3.4.1 英国管理层收购制度特点和借鉴价值 |
3.4.2 美国管理层收购制度特点和借鉴价值 |
3.4.3 俄罗斯管理层收购制度特点和借鉴价值 |
4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实践 |
4.1 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条件 |
4.1.1 管理层收购的政策空间 |
4.1.2 管理层收购的技术条件 |
4.2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的实践 |
4.2.1 四通的管理层收购实践 |
4.2.2 粤美的管理层收购实践 |
4.2.3 胜利股份的管理层收购方案 |
4.2.4 其它典型的管理层收购案例 |
4.3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实践的特点和问题 |
4.3.1 我国管理层收购与其他市场化国家的差异 |
4.3.2 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特点 |
4.3.3 我国管理层收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5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评析 |
5.1 我国国有资产转让法律制度演化概要 |
5.2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评析 |
5.2.1 国有资产管理思路和体制的调整 |
5.2.2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职责和义务的明确 |
5.2.3 若干重要概念的探析 |
5.3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评析 |
5.3.1 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原则探讨 |
5.3.2 《暂行办法》适用范围探讨 |
5.3.3 转让无效的条件和司法启动程序 |
5.4 《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的意见》评析 |
5.4.1 重点防范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5.4.2 无所不包的规范内容 |
5.5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评析 |
5.5.1 相关文件的关联性分析 |
5.5.2 若干制度的定型 |
5.5.3 若干具体制度探讨 |
5.5.4 文件性质评析 |
6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的完善 |
6.1 我国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的重要原则 |
6.1.1 公平原则 |
6.1.2 维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原则 |
6.1.3 合法原则 |
6.1.4 创新性原则 |
6.2 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标准或条件 |
6.2.1 现有规范使用的标准问题 |
6.2.2 国有企业适用管理层收购应具备的条件 |
6.3 企业管理层收购决策阶段的法律问题分析 |
6.3.1 决策阶段的重要性 |
6.3.2 决策阶段的背景因素 |
6.3.3 决策阶段的重要问题 |
6.4 管理层收购中利益相关方法律地位和职责分析 |
6.4.1 国家股东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2 职工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3 债权人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4 管理层的法律地位和权责 |
6.4.5 行政、司法机关的角色和作用 |
6.5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6.5.1 信息披露制度的重要性 |
6.5.2 信息披露的理论根据 |
6.5.3 信息披露的重要规则 |
6.5.4 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6.6 定价制度的完善 |
6.6.1 收购价格的重要性 |
6.6.2 影响定价的重要因素 |
6.6.3 竟拍方式存在的问题 |
6.6.4 中介机构在价格形成机制中的问题 |
6.6.5 定价制度的完善 |
6.7 融资制度的完善 |
6.7.1 管理层收购对融资制度的需求 |
6.7.2 金融政策对管理层收购的限制 |
6.7.3 融资问题的现实解决方式和制度风险 |
6.7.4 管理层收购中融资问题的解决 |
6.8 收购完成后的公司重构 |
6.8.1 公司重构的主要内容 |
6.8.2 公司重构的作用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国有企业MBO方案悖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产权角度看国企MBO改制[J]. 张莉莉.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1(07)
- [2]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 ——以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为例[D]. 张富田. 南开大学, 2010(07)
- [3]我国管理层收购制度可行性的法律分析[D]. 张淑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06)
- [4]MBO的价值创造过程与机制 ——基于公司治理重构的研究[D]. 程才良. 暨南大学, 2007(03)
- [5]我国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D]. 宋灵娟. 西北大学, 2007(05)
- [6]上市公司控制权安排及制度设计[D]. 马磊. 山东大学, 2007(04)
- [7]国企MBO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法律问题研究[D]. 王中. 山东大学, 2006(05)
- [8]山东省国有旅行社管理层收购研究[D]. 毕明建. 山东大学, 2006(05)
- [9]国有资产管理层收购(MBO)分析[D]. 王飞.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10]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制度研究[D]. 郭振杰. 重庆大学, 2006(01)
标签:管理层收购论文; 股权分置论文; 国企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论文; 上市公司收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