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钙废浆生产轻质碳酸钙

碳化钙废浆生产轻质碳酸钙

一、电石废渣浆生产轻质碳酸钙(论文文献综述)

颜鑫,魏义兰[1](2022)在《含钙镁废渣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钙镁型废渣可分为氢氧化钙型、碳酸钙型,根据其中镁含量高低,又可分为高镁型和低镁型,只有高镁型废渣才需要对镁元素进行分离回收;常见的钙镁型废渣有电石渣、碱渣、皂化废渣、磷尾矿等。对钙镁型废渣充分综合利用的现状总结归纳为:氢氧化钙型废渣需通过浸取、过滤分离、浸取液碳化等主要化学物理分离步骤;碳酸钙型废渣需要经过煅烧分解、消化浸取、过滤分离、浸取液碳化等化学物理分离步骤,就可实现将钙元素以轻质碳酸钙(PCC)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是高镁型废渣,则需要增加残渣中氢氧化镁的二氧化碳碳化、过滤分离、氨水沉淀分离或碳酸氢镁热解等化学物理步骤来实现镁元素的分离回收。展望未来,钙镁型废渣充分综合利用是一类兼具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循环经济项目,值得关注、重视与推广。

邵宗奇[2](2020)在《由电石渣制备多种形貌碳酸钙的工艺条件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氯化铵浸提电石渣所得的钙离子溶液为原料,通过适宜晶型控制剂的筛选和添加,采用复分解反应或CO2碳化法,制备了枝状、立方体以及晶须状碳酸钙,优化并确定了多种形貌碳酸钙的合成工艺条件。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由电石渣制备枝状碳酸钙以电石渣为钙源,NH4Cl为浸取剂,Na2CO3为碳化沉淀剂,筛选并确定乙二醇为较适宜的晶型控制剂,考察并确定枝状Ca CO3较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乙二醇加入量3%,反应温度80℃,Ca2+初始浓度0.5 mol·L-1,反应时间30 min,Ca2+与CO32?摩尔比1﹕0.8。此条件下所制得的样品为文石型和方解石型Ca CO3的混合相,是由多根长度约2μm,直径约200 nm的棒状Ca CO3分枝生长而成枝状碳酸钙,且所制备的枝状Ca CO3样品规整度与样品中文石型Ca CO3的含量呈正相关。(2)由电石渣制备立方体碳酸钙以电石渣为钙源,NH4Cl为浸取剂,NH4HCO3为碳化沉淀剂,筛选并确定Mg(OH)2为立方体Ca CO3制备较适宜的晶型控制剂,考察并确定立方体Ca CO3制备较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Mg(OH)2添加量5%,反应温度40℃,Ca2+初始浓度0.5 mol·L-1,搅拌转速400 rpm,反应时间20 min,Ca2+与HCO3?摩尔比1﹕1。此条件下所制备的碳酸钙样品为规整的、粒径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颗粒,颗粒粒径约为3μm。(3)由电石渣制备碳酸钙晶须以电石渣为钙源,NH4Cl为浸取剂,CO2为碳化沉淀剂,筛选并确定Mg Cl2为Ca CO3晶须制备较适宜的晶型控制剂,考察并确定Ca CO3晶须制备较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Mg Cl2添加量5%,Ca2+初始浓度0.4 mol·L-1,反应温度80℃,搅拌速度200 rpm,CO2流率180 m L·min-1。此条件下所制备的Ca CO3晶须样品形貌规整、粒径分布均匀,晶须长约6μm,直径约200 nm,长径比约为30。

颜鑫,卢云峰,马媛媛,谢龙[3](2019)在《氯化钙-氨水体系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复合碳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以电石渣的氯化铵浸取液——氯化钙-氨水体系为研究对象,以中试装置为研究平台,分别探讨了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和碳酸氢铵+二氧化碳复合碳化过程的反应机理。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时间长、速度慢、粒子粗、团聚严重,其根源是氯化钙-氨水体系pH低,吸收二氧化碳反应速度慢,碳化初期不可能形成大量碳酸钙晶核,不利于粒子超细化。复合碳化过程则相反,其根源在于碳酸氢铵的复化学碳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碳酸钙晶核,有利于粒子超细化。无论是单纯二氧化碳碳化过程还是碳酸氢铵+二氧化碳复合碳化过程,氨都属于关键少数,体系难以达到氨的平衡,游离氨的离解反应都是慢速反应和控制步骤。

黄剑岚[4](2019)在《原位改性纳米碳酸钙新产品研发及应用评价》文中指出轻质碳酸钙(PCC)是产能最大的无机人工合成产品之一,由于其无毒、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广,被广泛用于塑料、橡胶、纸张、涂料等领域。工业化生产的碳酸钙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方解石型碳酸钙,球霰石型碳酸钙的特性及使用效果研究不多。与其它无机粉体材料一样,碳酸钙容易团聚,由于其表面的亲水性使其在膏体情况下更容易结块。因此碳酸钙一般都以粉体产品形式售卖使用。难分散、与高分子有机材料相容性差是粉体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所以开发改性纳米材料是碳酸钙行业的发展方向。常用硬脂酸通过干法或湿法进行改性虽然改善了与合成高分子材料间的相容性,但仍未能很好解决碳酸钙颗粒间的团聚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即使是纳米碳酸钙,也因严重团聚问题使得纳米材料的卓越性难以发挥,特别是在材料中高填充量的情况下。因此,开发能够克服以上问题的纳米改性碳酸钙新产品很有意义。本论文工作主要分三部分:一、充分利用甘氨酸作为溶解剂、晶形控制剂及改性剂作用,可实现电石渣及烟道气资源化利用,通过甘氨酸-液液反应快速合成法可得到晶粒尺寸为13 nm左右的球霰石型碳酸钙;二、发现了木质素钠和苯丙乳液等高分子是很好的晶粒尺寸控制剂及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剂,通过在甘氨酸-液液法体系和碳化法体系中简单加入高分子改性剂可获得晶粒尺寸10 nm以下的高分子改性球霰石型碳酸钙和20 nm左右的高分子改性方解石型碳酸钙。三、高分子原位改性纳米碳酸钙和未改性碳酸钙在聚丙烯树脂(PP)中的对比应用评价结果证明高分子原位改性的纳米碳酸钙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开发了可充分利用电石渣和烟道气资源,通过甘氨酸作为提钙剂、甘氨酸钠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液液法合成更小纳米尺寸的球霰石型碳酸钙新工艺,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可生产出晶粒尺寸13 nm左右、团聚体尺寸为2.5 μm左右、球霰石型在96%左右、碳酸钙含量94%以上的球霰石型碳酸钙,且滤液可以循环使用同时晶型和晶粒尺寸基本不变。采用甘氨酸钠吸收二氧化碳,使得反应变成液液快速合成反应,克服了传统气液体系碳酸钙合成因为通气时间长,晶体容易长大的弊端。2.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原位加入高分子改性剂的简单方法就可以有效控制碳酸钙晶体生长速度,减小碳酸钙的晶粒尺寸和团聚体尺寸,改善碳酸钙的分散性和加工性能。在甘氨酸-液液法工艺中,10%木质素钠或5%E01乳液高分子改性剂可以使得碳酸钙的晶粒尺寸分别下降34.3%或55.2%,平均团聚体尺寸下降74.2%。碳化法工艺中,加入1%E01乳液高分子改性剂,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21.8 nm、平均团聚体尺寸为58.52 nm、比表面为34.91 m2/g、密度为2.367 g/cm3的方解石型纳米碳酸钙;加入5%木质素钠高分子改性剂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21.9 nm方解石型碳酸钙,且能有效降低碳酸钙的吸油值。3.无论是球霰石型碳酸钙还是方解石型碳酸钙,经过高分子改性剂改性后在聚丙烯树脂(PP)中的应用性能都要优于未改性的碳酸钙,可大幅增加碳酸钙的填充量而满足复合材料使用性能,大大降低复合材料成本。高分子改性剂既可发挥物质结晶模板控制剂作用,还可作为纳米材料合成的原位改性剂及复合材料组份是本论文的最大发现和亮点成果。这类有机-无机杂化碳酸钙新产品在涂料、塑料、橡胶、造纸等方面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杨蒙蒙[5](2019)在《相转移法由磷石膏制备不同形貌的轻质碳酸钙》文中提出论文以磷石膏(PG)为原料,D-葡萄糖酸钠(SG)为相转移剂,采用“相转移-沉淀法”,分别进行了由磷石膏制备球形、棒状和方块状形貌碳酸钙的工艺条件研究,并初步探讨了相转移剂、晶形控制剂以及工艺条件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及其成核、生长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由磷石膏制备球形碳酸钙以CO2为沉淀剂,NaOH为pH调节剂,制备球形碳酸钙,筛选并确定较适宜的晶形控制剂为STP,所确实较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晶形控制剂添加量3%,SG与PG中Ca2+离子的摩尔比2.5:1,陈化温度45℃,陈化反应时间0.5h,沉淀反应终止pH值8,CO2流率400mL/min。此条件下所制备的样品为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球霰石型球形碳酸钙。(2)由磷石膏制备棒状碳酸钙以Na2CO3为沉淀剂,筛选并确定适宜的晶形控制剂为乙酸,所确实较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晶形控制剂添加量3%,SG与PG中Ca2+离子的摩尔比2.5:1,陈化温度80℃,陈化反应时间0.5h,反应搅拌速率300r·min-1。此条件下所制备的样品为粒径分布较为均匀的方解石型棒状碳酸钙。(3)由磷石膏制备方块状碳酸钙以Na2CO3为沉淀剂,筛选并确定适宜的晶形控制剂为硫酸铵,所确实较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晶形控制剂添加量5%,SG与PG中Ca2+离子的摩尔比2.5:1,陈化温度90℃,陈化反应时间0h,加料方式为相转移液滴入碳酸钠溶液(含硫酸铵)中。此条件下所制备的样品为方解石型方块形碳酸钙。

颜鑫,刘海路,马媛媛,谢龙[6](2019)在《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的绿色新工艺》文中指出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钙过程中,首先将电石渣用氯化铵溶液进行浸取反应,制得CaCl2-NH3·H2O溶液;然后用CO2进行碳化反应以制得轻质碳酸钙。由于CaCl2-NH3·H2O体系的碱性明显弱于石灰乳体系,不利于在碳化初期形成大量晶核,不利于生产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却有利于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提出了以电石渣和工业上富余的CO2为原料,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为主、生产水泥原料为辅的联合生产绿色新工艺,实现了以废制废、变废为资源的循环经济目标,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康建,吴明霞[7](2018)在《双氰胺废渣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文中认为中国工业废渣有三种:电石渣、石灰渣和双氰胺废渣,其中双氰胺废渣是一种很难回收利用的废渣。通过对双氰胺生产过程中废渣产生过程,以及目前关于双氰胺废渣的利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最后提出将双氰胺废渣制备成工业氯化钙或工业过氧化钙设想。这不仅拓宽了双氰胺废渣的处理能力。而且也将双氰胺资源"变废为宝"提供可能。解决双氰胺生产企业废渣处理的"瓶颈"问题。

胡庆福,宋丽英,胡晓波[8](2018)在《开拓新原料路线,保护自然环境,促进钙行业平稳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据统计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43.8万km2,占国土面积约1/20,保有储量542亿t以上,储量丰富,分布面广,为发展钙行业提供了优越自然条件。含钙产品主要有金属钙、生灰石、熟石灰、碳酸钙、过氧化钙、氢化钙、氯化钙、氟化钙、碳化钙、氰氨化钙、次氯酸钙、硫酸钙等。含钙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建材、冶金、化工、轻工、食品、医药、饲料、环保等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目前含钙产品原料来源于自然含钙非金属矿,以石灰石为主,2016年统计石灰石开采量27.38亿t,按此数据计算我国石灰石大约能用20余年。石灰石使用过程同时产生大量含钙固废如电石渣、磷石膏、硝酸磷肥渣、制碱制氢氧化镁等排出氯化钙等严重污染环境。应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开辟含钙产品新原料路线,利用含钙固废,采用煅烧工艺、相转移工艺、氨循环工艺、电解熔融氯化钙工艺等生产所需含钙产品,减少石灰石用量,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人类,一举多得!

赵林茂,沈军,彭光,张慧,马学忠[9](2014)在《以高铝煤炭为起点发展循环经济》文中指出以宁夏北部的高铝煤炭发电为起点,形成电力、电石、石灰氮、单氰胺、双氰胺、氧化铝、金属铝、金属镓、水泥熟料、水泥、轻质碳酸钙、金属铁粉和熟石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该产业链上游产品或排出的废渣作为下游产品的原料,不仅综合利用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双氰胺厂排出的黑渣,而且整个循环系统无废水、废渣、废气排放,在减少粉煤灰、黑渣对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田飞宇,牟豪杰,顾卫荣[10](2013)在《电石渣两步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电石渣为原料,通过除渣预处理和气-液间歇碳化2个过程制备高纯度、高白度轻质碳酸钙。通过实验研究了浸取、沉淀等工艺的过程特性,探讨了电石渣、氯化铵、水的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搅拌速率等工艺参数对电石渣转化率和产品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电石渣经浸取后不溶性杂质与金属离子杂质都被除去,电石渣转化率为84.3%,所得碳酸钙产品纯度大于98%,白度为96度,符合HG/T 2226—2000优等品指标要求。

二、电石废渣浆生产轻质碳酸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石废渣浆生产轻质碳酸钙(论文提纲范文)

(1)含钙镁废渣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见的钙镁型废渣及其分类
    1.1 电石渣
    1.2 氨碱厂碱渣
    1.3 环氧氯丙烷皂化废渣
    1.4 磷尾矿
    1.5 钙镁型废渣的分类原则
2 钙镁型废渣充分综合利用原理
    2.1 Ca(OH)2型废渣两步分离原理
    2.2 CaCO3型废渣三步法分离原理
    2.3 高镁CaCO3型废渣五步法分离原理
    2.4 高镁Ca(OH)2型废渣四步法分离原理
3 钙镁型废渣充分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3.1 Ca(OH)2型废渣
    3.2 高镁Ca(OH)2型废渣
    3.3 高镁CaCO3型废渣
4 钙镁型废渣
5 结论

(2)由电石渣制备多种形貌碳酸钙的工艺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石渣
        1.1.1 电石渣的来源及其危害
        1.1.2 电石渣的综合利用途径及研究现状
    1.2 碳酸钙
        1.2.1 碳酸钙简介及其分类
        1.2.2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2.3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1.3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外不同形貌碳酸钙研究现状
        1.3.2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电石渣浸取
        2.2.2 枝状微细碳酸钙的制备
        2.2.3 立方体微细碳酸钙的制备
        2.2.4 碳酸钙晶须的制备
    2.3 分析方法
        2.3.1 电石渣浸取液中钙离子含量的测定
        2.3.2 样品中文石质量分数的测定
    2.4 样品的表征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2.4.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4.4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第三章 枝状微细碳酸钙的制备
    3.1 引言
    3.2 晶型控制剂的筛选
    3.3 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3.3.1 晶型控制剂添加量对样品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3.3.2 反应温度对样品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3.3.3 Ca~(2+)初始浓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3.3.4 反应时间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3.3.5 Ca~(2+)﹕CO_3~(2-)的摩尔比对样品形貌的影响
    3.4 样品表征
    3.5 枝状碳酸钙的生长机制初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方体微细碳酸钙的制备
    4.1 引言
    4.2 晶型控制剂的筛选
    4.3 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4.3.1 氢氧化镁添加量对样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对样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3 Ca~(2+)初始浓度对样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4 搅拌转速对样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5 反应时间对样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3.6 Ca~(2+):HCO_3~-的摩尔比对样品形貌和粒径的影响
    4.4 样品表征
    4.5 晶型控制剂对碳酸钙生长过程的控制作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细碳酸钙晶须的制备
    5.1 引言
    5.2 晶型控制剂的筛选
    5.3 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
        5.3.1 晶型控制剂的添加量对样品形貌与长径比的影响
        5.3.2 Ca~(2+)初始浓度对样品形貌与长径比的影响
        5.3.3 反应温度对样品形貌与长径比的影响
        5.3.4 搅拌速度对样品形貌与长径比的影响
        5.3.5 CO_2流率对样品形貌与长径比的影响
    5.4 样品表征
    5.5 晶型控制剂对CaCO_3生长过程的控制作用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氯化钙-氨水体系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复合碳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过程
    1.3 材料分析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纯的二氧化碳碳化产品表征
    2.2 氯化钙-氨水体系的碳化机理分析
        2.2.1 氯化钙-氨水体系单纯CO2碳化机理
        2.2.2 氯化钙-氨水体系中碳酸氢铵+CO2复合碳化机理
3 结束语

(4)原位改性纳米碳酸钙新产品研发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碳酸钙概述
        1.1.1 碳酸钙的性质及分类
        1.1.2 碳酸钙的晶型
        1.1.3 碳酸钙发展概况
        1.1.4 超细粉体及其相关性能
    1.2 纳米碳酸钙的工业应用
        1.2.1 纳米碳酸钙在涂料行业中的应用
        1.2.2 纳米碳酸钙在粘胶剂和密封胶中的应用
        1.2.3 纳米碳酸钙在橡胶行业中的补强作用
        1.2.4 纳米碳酸钙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
        1.2.5 纳米碳酸钙在塑料行业中的应用
    1.3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4 碳酸钙的表面改性
        1.4.1 表面改性理论
        1.4.2 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方法
        1.4.3 改性剂的分类
    1.5 碳酸钙作为填料填充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1.6 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
    1.7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甘氨酸-液液法制取球霰石型碳酸钙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2.2.2 实验内容
        2.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物浓度对球霰石型碳酸钙制备的影响
        2.3.2 反应时间对碳酸钙的影响
        2.3.3 反应温度对碳酸钙的影响
        2.3.4 搅拌速度对碳酸钙的影响
        2.3.5 反应滤液的循环使用对碳酸钙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分子原位改性碳酸钙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3.2.2 实验内容
        3.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甘氨酸-液液法工艺中木质素钠原位改性
        3.3.2 甘氨酸-液液法工艺中E01乳液原位改性
        3.3.3 碳化法工艺中木质素钠原位改性
        3.3.4 碳化法工艺中E01乳液原位改性
        3.3.5 碳化法高分子原位改性工艺中陈化时间对碳酸钙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碳酸钙的应用评价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实验设备
        4.2.2 实验内容
        4.2.3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球霰石型碳酸钙在PP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4.3.2 方解石型碳酸钙在PP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相转移法由磷石膏制备不同形貌的轻质碳酸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磷石膏及其综合利用
        1.2.1 磷石膏的来源及其危害
        1.2.2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途径
    1.3 不同形貌碳酸钙制备
        1.3.1 碳酸钙及其分类
        1.3.2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1.3.3 不同形貌碳酸钙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1.4 国内外碳酸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 本课题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2.1.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球状碳酸钙制备
        2.2.2 棒状碳酸钙制备
        2.2.3 方块状碳酸钙制备
    2.3 分析方法
        2.3.1 钙离子相转移率的测定
        2.3.2 样品纯度测定
    2.4 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
        2.4.3 热重(TGA)分析
第三章 相转移-沉淀法由磷石膏制备球形碳酸钙
    3.1 球状碳酸钙的制备
        3.1.1 相转移剂与磷石膏摩尔比对相转移率和碳酸钙纯度的影响
        3.1.2 晶形控制剂的筛选
        3.1.3 碳酸钙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3.2 球状碳酸钙的形成机制初探
        3.2.1 相转移剂对碳酸钙晶体形成的影响
        3.2.2 相转移剂对碳酸钙晶体形貌的影响
        3.2.3 相转移剂对碳酸钙晶型的影响
        3.2.4 晶形控制剂对碳酸钙晶体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相转移-沉淀法由磷石膏制备棒状碳酸钙
    4.1 棒状碳酸钙的制备
        4.1.1 相转移剂对制备棒状碳酸钙实验的影响
        4.1.2 晶形控制剂筛选
        4.1.3 碳酸钙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4.2 棒状碳酸钙的形成机制初探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转移-沉淀法由磷石膏制备方块状碳酸钙
    5.1 方块状碳酸钙的制备
        5.1.1 相转移剂对制备方块状碳酸钙实验的影响
        5.1.2 晶形控制剂筛选
        5.1.3 碳酸钙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5.2 方块状碳酸钙的形成机制初步探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6)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的绿色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1.2 中试装置与实验过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CaCl2-NH3·H2O体系不利于产品的超细化
    2.2 产品纯度优于常规轻钙产品
3 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的绿色新工艺
4 结语

(7)双氰胺废渣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双氰胺废渣资源的利用现状
    1.1 双氰胺废渣的产生及环境污染
    1.2 双氰胺废渣的的再利用技术及处理
        1.2.1 双氰胺在在生产水泥中的应用
        1.2.2 双氰胺在生产非烧结砖中的应用
        1.2.3 在生产橡胶中的应用
        1.2.4 生产化工产品中的应用
        1.2.5 双氰胺废渣其他处理方法
    1.3 双氰胺废渣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2 双氰胺发展前景分析
    2.1 制备工业氯化钙
    2.2 制备过氧化钙
3 结语

(9)以高铝煤炭为起点发展循环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 循环经济产业链工艺流程
    1.1 以高铝煤炭发电形成电力
    1.2 生产电石
    1.3 生产石灰氮
    1.4 生产单氰胺、双氰胺
    1.5 生产氧化铝和金属镓
    1.6 电解铝
    1.7 硅钙渣煅烧水泥熟料及生产水泥
    1.8 分离金属铁及利用黑渣生产轻质碳酸钙等产品
    1.9 煅烧生石灰
2 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规划
3 结论

四、电石废渣浆生产轻质碳酸钙(论文参考文献)

  • [1]含钙镁废渣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展望[J]. 颜鑫,魏义兰. 无机盐工业, 2022(01)
  • [2]由电石渣制备多种形貌碳酸钙的工艺条件研究[D]. 邵宗奇.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3]氯化钙-氨水体系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复合碳化机理研究[J]. 颜鑫,卢云峰,马媛媛,谢龙. 无机盐工业, 2019(07)
  • [4]原位改性纳米碳酸钙新产品研发及应用评价[D]. 黄剑岚. 厦门大学, 2019(12)
  • [5]相转移法由磷石膏制备不同形貌的轻质碳酸钙[D]. 杨蒙蒙.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6]以电石渣为原料生产食品级轻质碳酸钙的绿色新工艺[J]. 颜鑫,刘海路,马媛媛,谢龙. 现代化工, 2019(02)
  • [7]双氰胺废渣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康建,吴明霞. 广州化工, 2018(23)
  • [8]开拓新原料路线,保护自然环境,促进钙行业平稳发展[A]. 胡庆福,宋丽英,胡晓波. 2018年中国非金属矿科技与市场交流大会论文集, 2018
  • [9]以高铝煤炭为起点发展循环经济[J]. 赵林茂,沈军,彭光,张慧,马学忠.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10)
  • [10]电石渣两步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研究[J]. 田飞宇,牟豪杰,顾卫荣. 现代化工, 2013(04)

标签:;  ;  ;  ;  

碳化钙废浆生产轻质碳酸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