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感染及其防治

血液透析感染及其防治

一、血液透析中的感染及其预防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希[1](2018)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HIV感染的血透患者的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医疗中的普遍应用和发展,以及现今艾滋病快速增长的流行趋势,血透室护士将更多地面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HIV感染的患者。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血液透析是艾滋病血源性感染的潜在途径之一。由于护士在临床中与病人直接接触最多,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正确有效的落实防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暴露,适当的健康宣教尽可能的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及时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有重大的意义。

蒋保军[2](2013)在《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的情况,分析其主要污染的菌株。方法采用倾注法对水及透析液中细菌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定性凝胶法对水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透析用水的平均菌落数为132CFU/mL,其内毒素的阳性率为6.1%,透析器的入口处透析液的平均菌落数为263CFU/mL,透析器出口处平均菌落数为651CFU/mL,透析时透析液中平均菌落高于透析用水,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污染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及球菌。不同时间其细菌含量不同,在4~10月份其平均细菌含量较同年其它月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液在制备、运输等多个环节中均可能引起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再次污染,对水路进行合理设计及定期消毒是减少透析用水再次污染的主要措施,同时建立定期开展细菌学监测。

张建萍,罗红兵,付丽茹,马琳,孙佳昱,贾蔓红[3](2011)在《昆明市四城区肾血透病人HIV阳性抗体筛查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索HIV病毒在肾血透病人中的血液传播情况,为监测肾血透病人血液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抽样方法,选择昆明市四城区肾血透病人401例,自行设计问卷,进行一对一的个人访谈;抽取病人的血样5 mL,送省疾控中心实验室HIV抗体阳性筛查.结果在两个不同年龄男性组中(31~40岁或41~50岁),安全套使用率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与学历、年龄和职业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41.6%的病人接受过输血治疗,在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间,有15例携带HCV病毒;401例肾血透病人HIV实验室抗体阳性筛查阴性.结论肾血透病人仍有感染HCV/HIV风险存在,应针对血液暴露的风险进行用血安全的教育、促进安全套使用,建立监测与监督机制,减少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殷娅[4](2009)在《透析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有效地预防透析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建筑布局合理,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和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加强防护。结果完善了各项制度,加强了制度的落实和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安全。结论切实履行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透析室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

徐丹,张群,梁玉红[5](2008)在《大连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某市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细菌污染情况,2006年11—12月,对该市2所省级和3所市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空气合格率为77.78%(7/9),物体表面合格率95.00%(19/2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80.00%(16/20);B液污染严重,检出菌落数为55.13262.32CFU/mL,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消毒液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90.00%(9/10),原液有效消毒因子含量合格率仅为25.00%(1/4)。

黄文坛,李家燕,龚智峰,闭闵,唐盛,曾西[6](2007)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分布、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透析充分性、透析龄、贫血情况、心功能状况、血清蛋白与感染发生的关系及其感染部位、病原体、基础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93例感染患者(41.15%),共发生感染121例次(53.54%),感染者平均发生感染1.3次。感染部位主要依次为肺部(45.45%)、上呼吸道(21.49%)、皮肤软组织(14.87%)、泌尿道(9.92%)和胃肠道(7.44%)。≥60岁组、透析不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重度贫血组、心衰组及低清蛋白血症组的感染率均显着高于对应的<60岁组、透析充分组、透析龄<1年组、非重度贫血组、无心衰组及清蛋白正常组(均P<0.005)。基础疾病中以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感染率高(P<0.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很高,高龄、透析不充分、透析龄长、重度贫血、心功能不全及低清蛋白血症为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充分透析,改善贫血和营养状况,纠正和防止心功能不全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李虹[7](2006)在《血液透析中常见感染的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血液透析中的发热反应、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原因及院内控制措施进行了介绍,可供各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借鉴参考。

陈敏静,李珩,宁秋[8](2006)在《人工肾病人血清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人工肾病区的病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调查其感染情况并分析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5年10月在本院人工肾病区进血液透析的患者共205例,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与其入院时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可能感染的原因及感染情况。结果初始血透治疗前感染乙肝病毒者共56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为89例。现检测结果为:56例乙肝患者不变,但是89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中有15例出现HBsAg阳性,占16·8%,其余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15例出现HBsAg阳性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2年,13例有输血史,与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者相比有显着性差异,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着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可能与其血透过程及输血有很大的关系。

沈伟[9](2004)在《血液透析中的感染及其预防控制》文中研究说明

二、血液透析中的感染及其预防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液透析中的感染及其预防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2)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采样方法
        1.2.2 检测方法
    1.3 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位点的细菌含量及反渗水内毒素检测结果
    2.2 不同位点检出的细菌种类
    2.3 不同季节细菌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3)昆明市四城区肾血透病人HIV阳性抗体筛查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2.2 HIV/AIDS知识的认知情况
    2.3 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与因素变量的相关性
    2.4 研究对象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情况
    2.5 研究对象使用血液制品及乙肝病毒感染情况
    2.6 血清学检测结果
3 讨论
    3.1 对肾病患者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教育的必要性
    3.2 血液透析的肾病患者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

(5)大连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与方法
    1.2 判断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透析方法
        1.2.2调查方法
    1.3统计学处理
2结果
3讨论

(7)血液透析中常见感染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热反应及其预防控制
    1.1 严格消毒
    1.2 加强卫生学监测
2 菌血症及其控制措施
3 病毒性感染及其控制措施

(8)人工肾病人血清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血液透析中的感染及其预防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血透中的感染[1]
    1.1 血透感染的危险因素
    1.2 血透中主要污染环节
        1.2.1 透析液及其管道系统污染
        1.2.2 透析机内通道污染
        1.2.3 压力传递过滤保护器污染
        1.2.4 透析设备 (器材) 、环境表面、黏膜、手等污染
        1.2.5 透析器复用处理过程污染
2 血透中的感染病原体
    2.1 细菌性感染
        2.1.1 热原反应
        2.1.2 血管通路感染
        2.1.3 菌血症
    2.2 病毒性感染
3 血透中的感染预防与控制[1, 24]
    3.1 感染控制知识培训与教育
    3.2 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
    3.3 对患者的具体预防控制措施
    3.4 HBV感染的预防控制 (除针对所有血透患者的措施外)
        3.4.1 免疫保护
        3.4.2 注重隔离措施
        3.4.3 发生HBsAg阳转时的处理
    3.5 HCV与HIV感染的预防控制 (除针对所有血透患者的措施外) [27-29]
        3.5.1 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危险的认识
        3.5.2 发生抗-HCV或抗-HIV阳转时的处理
    3.6 对各种物品进行严格消毒灭菌
        3.6.1 各种物品消毒灭菌方法[30-33]
        3.6.2 自我监测频率与评价标准[33-35]

四、血液透析中的感染及其预防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HIV感染的血透患者的护理[J]. 吴希.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6)
  • [2]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J]. 蒋保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13(23)
  • [3]昆明市四城区肾血透病人HIV阳性抗体筛查结果分析[J]. 张建萍,罗红兵,付丽茹,马琳,孙佳昱,贾蔓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06)
  • [4]透析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J]. 殷娅. 中国实用医刊, 2009(14)
  • [5]大连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J]. 徐丹,张群,梁玉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8(04)
  • [6]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分布及危险因素探讨[J]. 黄文坛,李家燕,龚智峰,闭闵,唐盛,曾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7(03)
  • [7]血液透析中常见感染的控制[J]. 李虹. 西部医学, 2006(05)
  • [8]人工肾病人血清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陈敏静,李珩,宁秋. 现代医院, 2006(05)
  • [9]血液透析中的感染及其预防控制[J]. 沈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4(01)

标签:;  ;  ;  

血液透析感染及其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