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经辩证法的本义、结构、本质及相关问题

论六经辩证法的本义、结构、本质及相关问题

一、六经辨证的原义、结构与本质及相关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石英杰[1](2021)在《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在中医理论和临床思维指导下,通过对中医辨证方法和病机理论的研究,引入适用于中医药异构数据特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适用于胸痹病智能辅助诊断的相关数据库。通过模拟临床上专科诊断路径设计基于胸痹病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模拟全科诊断路径,构建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以胸痹病为例进行应用和验证,为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研究方法基于研究目的实现形式,研究工作包含了理论分析和应用验证两方面。(1)引入适用于中医药异构数据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化采集胸痹病相关的诊疗标准数据及症状数据,结合人工校对构建适用于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的相关诊断数据库;(2)通过对证素辨证等理论的研究,设计一种辨证要素的多层次表示框架,提取胸痹病辨证要素,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将中医辨证过程转化为多标签文本分类的算法构建辨证模型,模拟基于专科知识的中医辨证路径。(3)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设计一种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通过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的证候病机数据进行提取与分析挖掘,分析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挖掘、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设计出结构合理的病机模型,并构建病机知识图谱用于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4)筛选胸痹病名老中医医案,分别应用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进行证候诊断的预测,评价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探寻一种融合两种方法优势的中医智能辅助诊断实现方法。研究结果(1)在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相关的诊断数据库的构建中,引入了一种基于字的序列标注模型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进行数据的自动化采集,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误差,共提取不同来源的胸痹病相关标准的证候22个,形成含有症状多维属性的证候-症状数据条目380条,诊断知识数据共提取相关证候125个,形成含有症状多维属性的证候-症状数据条目2619条。构建了含有症状概念词441个,症状词22758个的症状数据库,可以实现对输入症状的规范化处理,同时还可以将新增症状数据不断补充到数据库中,使得该数据库具备不断扩展的能力,实现对各种症状术语更高的识别率。(2)遵循中医思维和辨证过程,将中医证候细化分类,分为复合证、最小证、基本证(包含基本证兼夹型)的类别。通过还原辨证过程中证候诊断的推理过程,并对证候名称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设计出辨证要素多层次表示框架,将辨证要素分为病位要素、病性要素(基本物质、病因、病理状态)、连接词2层5类。采用一种基于模式匹配思想的模式抽取方法,实现了辨证要素的自动化提取技术,通过测试完全准确占比达到71.4%;需部分人工校占比26.4%;完全错误占比2.2%。该方法适用于挖掘大批量中医药诊疗数据中的证候名称及辨证要素,为辅助诊断提供数据支持。(3)通过对胸痹病国家标准、教材、行业标准中的辨证要素的提取,构建了胸痹病的辨证要素多层次分类的数据集。以胸痹病辨证要素作为分类标签,应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构建了症状-证素、症状-最小证、症状-证候三个多标签文本分类辨证模型,通过筛选出符合胸痹病诊断的名医医案进行模型的训练和测试,模型对辨证要素的预测准确率F1值能够达到82.90%,证候诊断准确率F1值达到72.08%。(4)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的理论研究,梳理出了疾病、症状体征、病机与证候的关系,并进一步根据病机和证候名称的语义内涵进行分析,寻找病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以证候病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证候病机数据中提取的病机要素进行研究,设计出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将病机要素分为具有4层32类,对《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中的病机单元数据共5675条病机单元数据进行提取,共提取出病机要素851个。其中病位要素197个,病性要素619个,连接词44个。病性要素中基本物质30个,生理功能50个,病因207个,病理状态332个。然后分析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证候-病机单元-病机要素-症状体征的病机模型,并基于此模型,构建病机知识图谱,在病机知识图谱中实现知识检索和知识查询,同时可以实现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功能。(5)根据纳入标准筛选胸痹病的名老中医医案111例,在对症状体征信息规范化处理后,分别对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进行应用测试。最终,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准确34例,基本准确45例,错误32例,模型准确率71.17%;病机知识图谱辨证准确21例,基本准确52例,错误38例,病机知识图谱准确率65.77%。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准确率较高,病机知识图谱准确率略低,但是中间增加了病机要素推理过程,对于中医辨证思维的还原性较高,使得推理结果可解释性增加。(6)分别按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与病机知识图谱推理结果的权重按比例6:4和4:6进行融合方案的验证与测试。权重比为6:4的融合结果为辨证准确51例,基本准确35例,错误25例,总准确率77.48%;权重比为4:6的融合结果为辨证准确56例,基本准确36例,错误19例,总准确率达到82.89%,是几种方法中准确率最高的方案。研究结论(1)通过分析中医药异构数据的数据结构和语义特点,引入合适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对中医药异构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设计结构合理且包含症状多维属性的中医诊断数据库,能够实现很好的数据和知识扩展,为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相关研究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撑。(2)通过对中医证候名称数据的结构和语义表达规律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辨证要素多层次表示框架,尤其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证候数据的处理,应用基于模式匹配思想的模式抽取方法可以批量处理不同来源的证候数据。通过对胸痹病辨证要素的提取,以胸痹病辨证要素的多层次框架作为标签体系,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出症状-证素、症状-最小证、症状-证候多标签文本分类辨证模型。该辨证模型经过测试具有很好的准确率,可以用于胸痹病辨证诊断,模拟基于专科知识的中医辨证路径。(3)通过对中医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以证候病机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设计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以及在该框架下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广的最新修订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2部分:证候》中的病机单元数据进行提取,构建出证候病机数据库。通过分析挖掘症状体征与病机要素的关系、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规律、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遵循中医辨证的基本思维方法,应用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设计病机模型,以病机为核心将症状体征和证候信息统一到同一框架之内,模拟类似全科辨证思维路径,构建病机知识图谱,实现病机推理和证候预测等功能。(4)本研究设计的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在证候预测方面各有优劣,都具有一定的准确率,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是对部分复杂证候诊断准确率不如病机知识图谱;基于病机的知识图谱具有对病机要素的预测路径,使得辅助诊断的结果可解释性进一步增加,两种辅助诊断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进而研究中采用了基于一定权重比例的融合方案进行验证与测试,结果优于使用单一方法的准确率。因此,基于两种方法融合的方案应该是本研究的最佳方法。

杨梅[2](2021)在《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杂病经典《金匮要略》,挖掘临床应对棘手的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内涵、产生的原因、常见类型、应对思路及方法,为中医临床提高疗效提供借鉴。方法:本文采用理论探讨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医案搜集、分析总结复杂病症在“因、机、证、治”等方面的复杂难辨内涵,挖掘复杂规律,总结建立复杂类型,探讨应对思路和方法。结果:1.杂病(证)古今含义不一,并非都是复杂病症。2.复杂病症临床广泛存在,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阐释。主要围绕杂病、两感、合病和并病、坏病和变证、难治病和疑难病、兼病(证)、慢性病等展开分析讨论,虽然对疾病认识较难统一,但不可否认,都是对复杂病症的一种客观认识,存在“名与实”的问题。3.基于临床需要的客观性、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学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的优势及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能力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认识到回归中医学本土环境,继承好中医学原创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4.通过研究,认为造成临床诊治复杂病症困局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决定的,司外揣内和整体审查都偏依赖于医者的主观认识;(2)中医视角下的人体是有机体,具备开放、恒动、复杂的特征;(3)中医学理论具备系统的特点;(4)疾病病因多、病机杂、传变方式多、辨治思维活、辨证方法多的特点,使得复杂病症的应对难以把控;(5)患者层面,因其诉求多样性、模糊性而致使医者临证时较难把握;(6)医者层面,受其学识水平的影响,在认识病症本质方面主观性较强,有局限性,对疾病本质不易把控,造成临证复杂难辨。5.以《金匮要略》原文为依据,总结了八大复杂类型:脏腑经络相兼型、寒热错杂型、虚实夹杂型、多层病机型、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病、因病生变型、因治生变型、症状疑似型。杂病在“因、机、证、治”方面的复杂性存在广泛。6.通过分析《金匮要略》复杂病症类型,明晰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所在,总结启发应对临床复杂病症的原则,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六个方面:(1)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2)勿虚虚、勿实实;(3)握好标本先后缓急;(4)把握整体,治未病;(5)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6)整体联系,“辩证”治疗。7.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2)以常带变,知常达变;(3)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4)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结论:复杂病症当代常见,以《金匮》为代表之一的中医学经典在诊治复杂病症方面有丰富的内容,学好复杂病症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应用能力对辨治临床复杂病症有重要意义。中医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应基于自身规律发展自己的优势,在追求中医现代化、科学化的同时应不忘“继承”经典,经典之学为临床复杂病症的辨治提供源头活水。

邝浩丹[3](2021)在《《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1.以本体的方法设计并且构建《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2.训练并运用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技术对阳明病的文献进行挖掘,并将挖掘到的数据补充到《伤寒论》知识图谱。方法:1.以信息科学“本体论”的方法设计《伤寒论》知识本体框架。2.使用标注工具对《伤寒论》的原文的知识,各药学着作《伤寒论》常见药物知识和《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伤寒论证候进行人工分类标注分类和提取,构建方剂、药物、证候、病证、方药剂量知识集。3.通过软件将各数据集导入到Neo4j图数据库中构建《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对已构建的《伤寒论》知识图谱进行查询和校验。4.标注古今名医验案,联合计算机专家训练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将训练的模型应用于,宋代到清代十四位医家《伤寒论》着作中阳明病文献的识别。5.对各医家阳明病证治方药进行探讨和数据分析。6.将上述知识导入《伤寒论》知识图谱当中作为补充。结果:1.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伤寒论》领域知识图谱的本体框架。2.将《伤寒论》原文、本草学着作、证候鉴别诊断中100,000余字的知识内容,分类为病名、证候、症状、治法、病因、病机、方剂、药材、气、味、功效、归经、转归等13个概念类别,6个知识数据集。3.将各知识数据集导入Neo4j图数据库后,形成了包含6350多个具体概念和11300多个知识三元组的《伤寒论》知识图谱。4.运用Cypher语句调取了知识图谱中六经病、方剂、症状、脉象知识子图,对数据库知识内容进行了可视化表示和简要解读,说明了知识图谱在知识组织和表示上的可行性和便捷性。5.在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辅助下从《伤寒论》名医着作中有关阳明病的条文进行挖掘,整理得到了 149个方剂命名实体和74个药物实体。6.各医家治疗阳明病证的方药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辛温发汗解表类方。二、辛凉透热类方。三、温中止呕类方。四、攻下热结类方。五、攻下瘀血类方,六、利湿退黄类方。七、导下润肠类方。结论:《伤寒论》知识图谱是高效知识组织和表示形式。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模型是《伤寒论》知识图谱补充的必要工具,提高了文献挖掘的效率。宋代到清代是《伤寒论》理论快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医家在《伤寒论》的基础上,阐发了阳明证治的新理论,拓展和补充了治疗阳明病的新方法,是启发我们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的重要借鉴。

张逸雯[4](2020)在《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在前期对中医学“结”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完善理论认识,凝炼规律,为临床“结”之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运用阐释学、文献学、建构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第一部分:通过阐释学,文献学的阐释、文字、音韵等研究方法,界定“结”之本义、引申义,通过对中医学“结”之概念、同义字辨析,相近概念的鉴别,初步提炼中医学“结”的内涵特点。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察、司外揣内、取象思维等方法,系统挖掘“结”之病机、病(证)、脉象的规律和特点。第二部分:采用系统综述文献检索方法,对《中华医典》第五版所载本草、方书中的散结方药做系统整理,初步建立方剂、本草数据库。为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提供基础。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研究基础上,聚焦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对其病机、病证的辨识和疾病的治疗进行实例分析。结果:1.“结”的概念界定:“结”本义“缔结”,指把线、绳之类绾合相扣成疙瘩,使不能解脱。中医学之“结”的医学内涵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在病理状态下,作为病机、病证、脉象,重在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的特性。与医学中常见的“积”“聚”“症”“瘕”“瘰疬”“痰核”“瘿”“瘤”“郁”“滞”“痞”等概念在内涵、疾病的成因、临床表征上的辨识上存在差异。2.中医学“结”之病机的内涵与辨识规律:“结”病机是“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的核心要素,在临床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结”之病机指“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结”病机发生的内在规律可初步概括为:诸瘀血、水液等有形之物是“结”发生的基础,热、寒等病邪是“结”发生的催化剂,二者相互结聚,继而成结。它们之间互为因果,又相互结聚,往往因果夹杂,形成“因”“果”并见的循环。病位特点与邪气易于侵袭、有形之物易留存之处相关,常见在六腑、奇恒之腑等形态中空的脏器,皮肤肌腠等津液丰富且邪气易于侵袭之处。“结”之病机的辨识可初步概括为:诸邪聚积变化,皆属于结;诸病郁积闭塞,胀满疼痛,皆属于结;诸痈疮癌毒,皆属于结。3.中医学“结”之病证与辨识:从发病部位的角度对“结病”进行归纳,常见腑病、血脉病、经带胎产及疮疡病,对应现代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外科病。从病因的角度出发,结证的命名强调病邪属性,如热结证、寒结证、血结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等。结病(证)临床表现多样,病变累及全身各处,但范围局限,部位固定。临床以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部分表现为结块,视而可见、扪而可知,疾病易生痈疮肿毒之恶变。4.结脉的特点:“结脉”是一个独立的概念。结脉具有“节律不匀、脉行徐缓”的特点。结脉可辅助辨识病机,主“阴寒固结”和“气血凝滞”。在疾病的辨别上,“结而缓”为阳虚,“数而结”为阴虚,“举按有力”为郁滞,素有结脉看禀赋。若结脉歇止,少则轻,频则重,三五不调则不治。5.“结”病证的治疗方案:治疗当遵循标本缓急、治贵权变、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未病先治与既病防变的原则,常见针刺、灸法、汤液三种散结的治疗手段。汤液的治疗以祛邪散结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兼以补益。制定的散结中药-方剂治疗方案,包括方剂91首,中药284味。依据方、药的主治病证和作用部位,初步形成了针对热结证、寒结证、痰结证、水结证、乳结证、食结证、虫结证、结气的治疗方案。方剂的组方以祛邪散结思想为主,中药药性多辛、甘、苦,以活血化瘀、化痰破症为主,性多攻伐。在具体的应用上,建议结合方、药煎服规律和特性灵活运用以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治疗时尚需注意用方用药的时机,提前干预可扭转病势,转危为安。治疗后期中病即止,以免攻伐太过,损伤正气。6.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认识:对冠心病“热结血脉”理论假说的“因-机-证-治”进行系统整理,“热结血脉”病机是“热结”,即“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病位在“血脉”。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固定部位的疼痛;病情波动或快速进展;局部满闷、麻木、水肿;超声示有局部斑块形成。治疗注重三期辨治,具备将治疗关口前移的临床针织思想,以四妙勇安汤、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减。结论:中医学之“结”是人体各种物质间“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特性的总括。其中,病理性“结”强调“病邪相互搏结,难以分解”,病机的内涵是“邪”与“物”相互结聚,形成了有一定发病规律且错综复杂的多环节发病机理。病证多见于病情波动期或发生痈疮恶变。“结”病证的治疗以“散结”为基本法则,基于“结”之病机复杂、病证多变且凶险的特点,“结”证治疗可分三期,祛邪散结贯穿始终,早期重“散结”,活动期需“祛邪”,后期勿忘“扶正”,依据病证的不同阶段、部位、性质,随症加减。“热结血脉”的内涵是热邪与瘀血等有形之物在血脉中郁结难解,互为因果,继发积热、生毒、结症、伤脉的不良循环过程。其主要病机是“热邪”与血脉中的“瘀血痰湿”等有形之物相互搏结,病位在“血脉”。总以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散结养脉为治法,有助于临床疗效。

刘星[5](2020)在《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最早在《素问》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并在《黄帝内经》其它篇章中具体运用。在中医学文献中,温病的概念亦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那么温病在病因、病机、发病、辨证及治疗等方面必然与运气学说存在难以割舍的关系,学者对此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将温病与运气学说结合起来研究,探讨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运气学说在温病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基于运气的温病辨治规律。方法:借鉴医史文献的研究方法,采用传统文献挖掘、理论与临床应用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文献,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运气及温病研究的相关着作与论文,对其分析整理归纳。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深入研究,阐述运气学说的科学性和理论范畴,以及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并基于此阐明温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及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结果: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运气学说的形成主要是以朴素的天文和历法知识为基础,而源于运气学说的“天人相应”观念亦有其天文、物理学等科学依据。运气学说的理论范畴除了干支推演理论,主要包括其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识,这些在七篇大论中有系统概述,而详细的理论应用必须探求整个《黄帝内经》。第二部分论述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伤于寒”是导致免疫力下降、感受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因素,属于疾病的诱因。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影响体质,体质最终决定发病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非六淫。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描述太阳、太阴时,“开”、“关”并存并用,其用取象比类的思维细致地描述了人体三阴三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开阖枢“折”即为三阴三阳病。经气倾移是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主要由人迎寸口脉法来判定倾移的六经方向和经气多少,辨识三阴三阳病的过程就是六经辨证的过程。第三部分论述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温病的病机可以归纳为:失于藏精,感受邪毒,发必温病。“伏气”的本质是异常气候(六淫)加于人体后形成的体质状态,并影响未来发病的寒温性质。温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于体质阳升热化,即“不藏精”,而“不藏精”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包括“冬伤于寒”。卫气营血辨证缺少对具体的经脉脏腑病位的辨别,临证必须结合六经辨证。吴鞠通的三焦辨证严格来说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创新的辨证方法,教材将其等同于脏腑辨证,就失去了本义,辨治温病也就很难单独以之为纲。而六经辨证不仅兼纳经络、脏腑,而且每一经皆有卫、气、营、血之分,是一种纵、横交叉立体式的较完整的辨证方法,实际含纳三焦辨证,并能融合卫气营血辨证;辨治温病应采用以六经为纲、卫气营血为目的六经辨证体系。同时,温病的治疗须采用同是源于运气的气味治法。第四部分论述疫病的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黄帝内经》时代的先人不仅早已认识导致疫病等恶劣疾病发生的致病原,即其所谓“邪鬼”、“五尸鬼”,而且认识到“三虚”可致疫病,还运用运气学说准确地预测疫病的发生。文章最后用运气学说分析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结论:运气学说具有客观的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基础。运气学说不仅在七篇大论中集中论述,更是整个《黄帝内经》及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在《内经》中得到具体、广泛地应用。进而温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方法、治疗方法等多源于运气,从而形成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治规律,以及疫病(包括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殷忠勇[6](2020)在《何去何从:当代中医学发展的路径之争及知识学反思》文中提出当代中医学的发展表现出"处江湖之远"的传统中医和"居庙堂之高"的现代中医两种典型的群体形态和发展路径。中医学知识是一种介于默会知识和编码知识之间的特殊类型的知识,在从私人知识转化和创新成为公共知识的过程中,其知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必然会面临着冲突与抗争。从知识生产的视角对此予以理解和做出阐释,有利于更加理性、公允地审视和勘察这些矛盾的本质,从而在路径抉择上兼容并包、执两用中。同时,基于物质科学、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中医学发展的传统与现代路径之间将会在哲学层面上克服绝对冲突,转而在知识生产方式上产生深度沟通、自然扬弃,推动中医学在不同路径之中获得发展和进步,乃至产生一条崭新的共同路径。

赵吉超[7](2020)在《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选取秦汉以前传统文化中道、儒两家的代表着作《管子》、《老子》、《列子》、《庄子》、《四书》,进行传统文化气学说源流研究,寻找中医学术赖以建立的气学说内涵。并以此为根据,选取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着作,对其中的气学说进行研究,以明晰古代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气学说源流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之前道儒两家共八本着作中气学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名词的内涵与气相同,如道、天、心、性等。并且古人对气的体悟称为“内求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很多观点,涵盖了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以及形而下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天人整体的生命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第二章为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通过对第一章的研究论述,阐发气学说相关的六大基本定理: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充盈于宇宙虚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气与神相关。第三章为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章将中医基础理论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分别为形成时期与发展时期。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分别代表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中药理论基础,分析其中的气学说的内涵,以明晰气学说对其形成的影响。发展时期分为晋至唐、宋至明、清至近代三个阶段,共15位医家及相关的15本着作,对各医家的着作进行气学说的研究分析,明晰气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内容,归纳出两点启示,展望气学说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为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学的医学属性,对比了其与现代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异同,对中医学两大生命观进行了简单概括。以此分析了气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的运用及价值。最后,选取《古今医案按》、导师以及笔者自身临床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气学说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方剂中的具体临床运用,以气学说为核心对临床诊断、疾病机理、药理进行了分析,以细节展现气学说的价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气学说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与形而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能量论与规律论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通过内求法对自身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高度总结,涵盖了内圣的修持理法与成就外王事业具体运用的学说。气学说使中医学在根本上成为与传统文化一致的存在,将之运用于自身则可循理体悟本体,运用于社会,则可拯危救困。同样,这些研究为气学说的现代化乃至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龚兆红[8](2019)在《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医辨治六步程式诊疗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孙光荣教授的中医辨治六步程式诊疗模式内涵并对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探索,结合其在临床诊治的运用,深度挖掘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内涵,进一步对孙光荣教授的学术经验进行传承,发散中医诊断学科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检索万方、维普、知网等数据库,搜集孙光荣教授的相关着作8本、学术论文、报纸文章及他人论述孙光荣教授思想的论文257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有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及辨证思想的内容,并将其进行提炼归纳,进行综合的理论评述,再结合孙光荣教授既往临床案例进行分析及临床跟诊学习,辅以人物访谈,进而系统研究中医辨治六步程式诊疗思想。结果: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内容就是四诊审证→审证求因→求因明机→明机立法→立法组方→组方用药。“四诊审证”是通过中医的传统四诊——望、闻、问、切来全面收集与患者疾病相关的所有资料,以及西医的临床检查,孙光荣教授认为它们可以作为四诊的延伸,也是不可或缺的,从而审察总结。“审证求因”是通过中医的司内揣外和司外揣内,寻求病因的过程,虽然现在患病原因越来多,但大致还可使用三因理论来分门别类。“求因明机”就是在确认病因的基础上明确病机。孙光荣教授强调机体的内外形神、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津液代谢的和谐畅达,必须注重审时度势地明辨病机。“明机立法”是在明确病机的前提下选取治疗方案,治则治法与中医的基础理论密不可分,中医的整体观、以及对疾病的动态认识,将人与疾病视作有机的整体动态予以相应的治法处方。“立法组方”根据拟定的中医治法组成“方”,孙光荣教授秉承着“遵经方治之旨”和“师古不泥古”的理念,临床组方灵活,收效灵验。“组方用药”中用药应当像兵法一样严谨,而非毫无章法地临证施治。孙光荣教授的三联药组,分为祛邪组合、扶正组合和辅助组合,构思灵巧,用药量轻,注重“清平轻巧灵”。中医辨治六步程式是孙光荣教授的临床看病的思维模式,并且在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都可通用。结论:通过此次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研究,证明运用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具有重大诊疗意义,各科室的疾病均可以使用中医辨治六步程式进行诊疗。

黄瀚锋(Wong Hon Foong)[9](2019)在《伤寒六经辨证新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的中医经典,存在着理论学习与临床运用不相衔接的问题。《伤寒论》作为公认的经方着作,其六经辨证却被定位为只适用于狭义伤寒。六经辨证不受重视,还体现在经方学习热衷于方证对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主干框架的六经辨证却鲜见临床方面的进展。支离破碎的现象,严重危及了中医整体辨治思维的建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拟:○1重新探索六经辨证的内涵,了解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的关联。○2如何在六经辨证内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提升,使六经辨证在临床上真正能够起到基础性的引领作用。方法:首先熟读伤寒原着,系统查阅隋唐至民国时期代表医家的相关着作,以及知网内的近现代中医药期刊、杂志相关文献。接着,运用文献通考和逻辑概念的思辨方式,按历史发展顺序和逻辑关系,整理六经辨证的内涵,分析其与卫气营血、三焦、病邪、气血津液、脏腑等辨证论治模式的内在关联。然后,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六经九分法进行一元化处理,以期明确六经辨证在辨证论治中的地位,将其提升到更高的层次。结果:当今中医界所面对的问题,其根源来自于历代医家对六经辨证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或误区。六经的概念,虽然随着时代变化而出现了改变,但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的内涵却是不变的,此即六经的根本作用,也是各种辨证论治模式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六经九分法则是以治法对六经辨证作了高度抽象的诠释和概括,强调气机的顺畅和脾胃的健全是所有治疗大法中的关键,对所有疾病的辨证论治皆具有指导意义,扩展了六经辨证的适用范畴。其优势还在于面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检查指标异常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通过辨别患者体质,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本文也采用兼证的概念,使运用六经九分法分析临床复杂的病情时变得相对简练、便捷,以帮助初学者更易于掌握正确的辨证诊疗方向,达到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以相兼证简易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其具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得到证实。结论:六经辨证在当今的临床仍然具有实用性,当前临床常用的多种辨证模式,其历史根源和内涵皆演变自伤寒六经辨证。以相兼证操作的六经九分法在六经辨证的基础上更贴近初学者的学习需求,以简便的方式指导临床,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准确的基本方向,也为方证对应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周贤[10](2017)在《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渊源及其治伤寒学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梅国强教授是全国伤寒名家,精研伤寒学术,临床擅长以六经辨证辨治内、妇、儿、皮肤等各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本文拟以伤寒学术的发展为主线,分析各伤寒流派的学术特点,与梅国强教授的伤寒学术思想进行对比,梳理其伤寒学术渊源与学术思想的脉络,研究其学术特点,并归纳其研究伤寒学术的方法。本研究对传承其伤寒学术思想,推广其研究伤寒学术的方法,提高临床工作者学用《伤寒论》,活用经方以辨治各科病证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文献整理对比分析法。学习《黄帝内经》《伤寒论》,及温病学相关着作;学习以《注解伤寒论》《伤寒来苏集》等为代表的《伤寒论》注家医籍,总结各伤寒学术流派的学术特点。系统整理梅教授论着,总结其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将二者进行对比,明确梅教授的伤寒学术渊源、其伤寒学术特点及其研究伤寒学术的方法。结果1.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渊源:⑴梅教授的伤寒学术是在精研仲景学术,并继承各伤寒学术流派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1)以经释论流派:主张以经释论的研究方法,强调忠实原着,注重类证鉴别;梅教授传承其学术,主张以经释论,经论结合,以阐发伤寒奥义。(2)错简重订流派:认为王叔和编撰的《伤寒论》颠倒错乱,倡考究重订,并推崇三纲鼎立之说;梅教授传承其学术,注重邪气致病的特异性,对存疑之处,详加考证,并将错简重订之法,用于教材编写。(3)维护旧论流派:主张遵王叔和、成无己之论,以气化学说阐释伤寒,重视传经;梅教授传承其学术观点,认为王叔和整理《伤寒论》之功、成无己以经释论之法,重在学术传承。重视忠于原文,深入研究,系统总结胸腹切诊,辅助辨证,并强调重视传变,把握变化。(4)辨证论治流派:主张以辨证论治为核心,又分以方类证、以法类证、分经审证、以症类证等;梅教授传承其学术,重视类方思维,拓展其临床运用范围,还重视类证比较,构建证候思维框架,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5)寒温汇通流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存在源流关系,主张结合时代特征,把伤寒与温病理法融为一体,来探究广义伤寒病和内伤杂病的治法;梅教授传承其学术观点,认为寒温为源流,具有时代性、相对性、统一性,主张将寒温之理法互参,以扩展思维,还注重研究寒温方剂的演变。(6)中西汇通流派:受西医理论的影响,主张衷中参西,借鉴西学,以中、西医理阐释《伤寒论》;梅教授传承其学术观点,主张辨证为主,辨病为辅的辨证思维模式,并运用现代科技,深入开展中医证候、经验方药理及作用机制研究。⑵梅教授认为各伤寒学术流派是基于某一角度对伤寒学术进行的阐释和发挥,其本质都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六经辨证和辨证论治为核心,以发扬伤寒学术为宗旨,从整体上来说,都属于辨证论治派。因切入的角度与切入点不完全相同,才形成了伤寒学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2.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特点:梅教授传承伤寒学术,是用《内》《难》夯实基础,发扬整体观念,强调治病求本,重视调整阴阳;在此基础上,精研伤寒学术,阐发六经实质及六经辨证思想,强调表里先后缓急,领会扶阳气、存津液的微旨,详析六经辨证,以建立辨证思维;并广泛涉猎诸家学术,如叶天士益胃阴的思想、朱丹溪的老年病思想,王清任的气虚血瘀治法等,博采众长,融会寒温辨证,完善思维构架;并结合反复临床实践,运用主证、病机等辨证要素,参酌古今,以拓展经方的运用途径。3.梅国强教授治伤寒学术方法:梅教授精研伤寒,结合其临床实践与时代特征,形成其独特研究伤寒学术的方法:⑴详论整体恒动观:梅教授认为,《伤寒论》中六经传变不拘一格,治法方药也随病证变化,研究伤寒学术也要把握整体恒动观。⑵活用唯物辩证法:梅教授认为,《伤寒论》包含对立统一、质量互变、识证唯物等辩证法内容;并将《伤寒论》中主证、病机、经脉、部位等辨证要素灵活运用,形成了以病机为中心,结合其他辨证要素的辨证论治思维。⑶融会寒温理法:梅教授推崇寒温汇通之说,认为伤寒与温病存在源流关系,辨证论治原理互通,主张结合时代特征,融合寒、温的理法方药,用于辨治外感、内伤病证。⑷旁参诸家,广征博引:梅教授认为,广泛参考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诸家等的观点,可全面把握辨证要点,形成清晰的辨证思路。借鉴诸家的学说及切诊、舌诊等诊治之法,对发扬伤寒学术有指导意义。⑸斟今酌古,厘定证候:梅教授主张勤读古籍,对“结胸”与“陷胸”的关系,五苓散证的小便不利等,反复思索,查阅考究;又参考古今医学、现代的中西医学,借鉴现代医学的实验诊查方法,补充四诊在微观层面的不足;借鉴现代科技进行伤寒证候研究。结论梅国强教授的伤寒学术来源于精研《伤寒论》,传承伤寒学术流派的学术观点,并反复运用于临床实践,逐渐形成其法《内》《难》,遵伤寒,参诸家,本临证的伤寒学术特点,结合其临证经验,总结归纳,形成(1)详论整体恒动观;(2)活用唯物辩证法;(3)融会寒温理法;(4)旁参诸家,广征博引;(5)斟今酌古,厘定证候的治伤寒学术的方法,对后学者学用《伤寒论》有良好的理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二、六经辨证的原义、结构与本质及相关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经辨证的原义、结构与本质及相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中医辨证方法与病机理论概述
        1.1 中医辨证方法概述
        1.2. 中医病机理论体系概述
        1.3. 中医对胸痹病机的认识
    2.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研究现状
        2.1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的发展历程
        2.2 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2.3 病机的信息化研究进展
        2.4 知识库构建技术
    3. 小结
前言
第一部分 胸痹病相关诊断数据库构建
    1. 胸痹病相关诊疗数据采集及处理
        1.1 数据来源
        1.2 数据采集内容
        1.3 数据采集方法
        1.4 数据清洗
        1.5 数据采集结果
    2. 症状数据库构建与优化
        2.1 症状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2.2 症状数据库的优化与校验
    3. 胸痹病诊断数据库构建
        3.1 诊断知识数据库构建
        3.2 胸痹病的诊断标准数据库构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辨证要素的胸痹病辨证模型构建
    1. 胸痹病辨证要素多层次分类表示研究
        1.1 胸痹病的基本辨证路径
        1.2 辨证要素的多层次表示框架
    2. 胸痹病辨证要素的自动化提取
        2.1 辨证要素自动化提取算法原理
        2.2 辨证要素自动化提取准确率评价
    3. 基于辨证要素的胸痹病辨证模型构建
        3.1 基于辨证要素的多标签文本分类方法研究
        3.2 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评价
    4. 小结
第三部分 病机模型及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1. 病机与证候关系的理论研究
        1.1 辨证相关概念的内涵
        1.2 病机与证候的关系分析
    2. 病机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3. 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设计
        3.1 数据预处理
        3.2 病机要素的定义与层级框架设计
        3.3 病机要素的自动化提取
        3.4 病机要素的层级框架的应用
    4. 病机要素的分析挖掘
        4.1 病机要素与症状关联性的分析挖掘
        4.2 病机要素的组合模式分析
        4.3 病机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5. 基于病机模型的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5.1 病机数据处理
        5.2 病机模型的构建
        5.3 病机知识图谱构建
        5.4 病机知识图谱的应用
    6. 小结
第四部分 胸痹病的辨证模型应用与验证
    1. 测试数据准备
        1.1 数据来源
        1.2 医案纳入标准
        1.3 医案数据预处理
        1.4 医案脱敏处理
        1.5 医案质控
    2. 评价标准及测试方法
        2.1 辨证准确性评价标准
        2.2 测试方法
    3. 两种辨证推理方法测试结果评价
        3.1 辨证准确率结果
        3.2 测试医案结果分析
    4. 基于两种辨证推理方法融合的测试结果评价
        4.1 测试准备
        4.2 融合方法的辅助诊断原理
        4.3 融合方法的测试结果
        4.4 融合方法测试结果分析
    5. 小结
研究总结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1 两种方法辨证均为错误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附录2 基于辨证要素的辨证模型辨证正确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附录3 病机知识图谱辨证正确的医案及诊断结果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复杂病症概述
    一、复杂病症概念认识
        (一)复杂病症相关概念
        (二)有关“复杂”的认识
        (三)复杂病症概念反思
    二、研究复杂病症的必要性
        (一)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三)中医学诊治复杂病症有优势
        (四)中医学存在“继承不够”的客观事实
第二部分 诊治复杂病症困局析因
    一、基于中医诊疗系统的特色
        (一)司外揣内的诊断原理
        (二)整体审查的诊断原则
    二、中医视角下的人体——开放的恒动的复杂巨系统
        (一)有关开放性
        (二)有关动态性
        (三)有关复杂性
    三、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
        (一)阴阳五行学说
        (二)藏象学说
    四、疾病病因多样化
        (一)从单一性转向复杂性
        (二)从生物因素转向多因
        (三)《金匮》中多因杂至的发病观
    五、疾病病机复杂化
        (一)病机的多样性
        (二)病机的矛盾性
        (三)病机的(复合)兼夹性
        (四)病机的潜在性
        (五)病机的真假性
        (六)症机的分离性
    六、疾病传变多样性
        (一)六经辨证下的传变
        (二)脏腑经络辨证下的传变
    七、辨治思维层面
        (一)基于整体观的联系性
        (二)基于恒动观的预知性
        (三)基于辩证观的灵活性
    八、辨证方法多样,难以把握辨证契合点
    九、患者诉求的模糊、多样性
    十、医者层面
        (一)诊疗技术的个体化、能力化
        (二)认识病症主体化
第三部分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复杂病症常见类型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一)脏腑经络同病型
        (二)脏腑同病型
    二、寒热错杂型
        (一)同部位错杂型
        (二)不同部位错杂型
    三、虚实夹杂型
        (一)虚实互见型
        (二)虚实两端型
    四、多层病机型
        (一)八纲各部相兼型
        (二)气血水俱病型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一)气郁致实型
        (二)寒实阻滞型
        (三)热实互结型
    六、因病生变型
    七、因治生变型
        (一)病重药轻型
        (二)热药过用型
        (三)治法与病机相左型
    八、症状疑似型
    九、病案举例
        (一)脏腑经络相兼型
        (二)寒热错杂型
        (三)虚实夹杂型
        (四)多层病机型
        (五)有形与无形相兼为患型
        (六)因病生变型
        (七)因治生变型
        (八)症状疑似型
第四部分 《金匮》中复杂病症的治疗
    一、《金匮》中针对复杂病症的应对原则
        (一)务求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二)勿虚虚、勿实实
        (三)握好标本先后缓急原则
        (四)把握整体,治未病
        (五)有形实邪盘踞,攻所合
        (六)整体联系,“辩证”治疗
    二、基于《金匮》探讨复杂病症的应对方法
        (一)多种辨证方法综合运用
        (二)以常带变,知常达变
        (三)整体观下辨病、证、体的有机运用
        (四)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3)《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伤寒论》知识图谱的设计及构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 《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流程图
        (二) 《伤寒论》知识图谱本体构建方法
        (三) 《伤寒论》知识准备
        1.《伤寒论》原文来源
        2.《伤寒论》原文标注工具
        3.《伤寒论》具体概念的规范化
        (四) 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
        1.Neo4j图数据库简介
        2.基于本体设计构建知识图谱
        3.图数据库环境配置及相关工具
        4.Neo4j图数据库操作语言简介
        (五) 《伤寒论》知识数据集构建
        1.《伤寒论》方剂知识集
        2.《伤寒论》方药剂量集
        3.《伤寒论》药物知识集
        4.《伤寒论》证候知识集
        5.《伤寒论》病证知识集
        6.《伤寒论》治法知识集
        7.《伤寒论》转归知识采集录入方法
        (六) 知识数据集导入Neo4j图数据库
        1.《伤寒论》知识图谱数据集导入
        2.转归知识关系的构建
    四、结果和分析
        (一) 药材知识查询校验
        1.单味药知识查询校验
        2.常见药对知识查询校验
        (二) 疾病知识查询校验
        1.太阳病相关知识子图
        2.阳明病相关知识子图
        3.少阳病相关知识子图
        4.太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5.少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6.厥阴病相关知识子图
        (三) 方剂知识查询校验
        1.单方知识子图
        2.方剂-方剂知识子图
        3.方剂-脉象知识子图
        4.方剂-药材-功效知识子图
        5.方剂-药材-症状知识子图
        6.方剂-药材-药味知识子图
        7.方剂-药-剂量知识文本
        (四) 证候知识查询校验
        1.症状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2.脉象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3.治法相关知识查询校验
    五、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命名实体识别的阳明病文献知识挖掘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对《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的意义
        (三) 以阳明病为研究对象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 中医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训练语料的标注
        1.文本分类和标注方法
        2.《伤寒论》阳明病文献选择和研究方法
    三、结果和分析
        (一) 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参数和应用
        (二) 阳明病文献命名实体识别结果数据分析
        1.阳明病方药治法分析
        2.历代医家阳明病证治思路方药探讨
        (三) 阳明病证治探讨
        1.经腑传变的辨治
        2.阳明病兼变证辨治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文献综述 知识图谱构建及其中医领域的应用进展概述
    参考文献

(4)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学之“结”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结”的理论研究
    1 “结”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1 “结”的本义与引申义
        1.2 中医学“结”的概念辨析
    2 中医学“结”之病机研究
        2.1 病机概述
        2.2 病机解析
        2.3 病机辨识
    3 中医学“结”之病(证)研究
        3.1 常见病(证)概述
        3.2 临床特征辨识
    4 中医学“结”之脉象研究
        4.1 脉形与脉率特点
        4.2 病机辨识
    5 讨论
第二部分 “结”的治法方药研究
    1 治则治法研究
        1.1 “结”病(证)的治疗原则
        1.2 “结”病(证)的治疗方法
    2 方剂研究
        2.1 方剂基本信息
        2.2 方剂分类
        2.3 组方特点
    3 中药研究
        3.1 中药基本信息
        3.2 用药特点
    4 讨论
第三部分 “结”的现代应用
    1 热结血脉提出的背景
    2 热结血脉的理论认识和诊治
        2.1 病因病机及演变规律
        2.2 发病特点和临床表征
        2.3 治法方药和配伍特点
        2.4 预防与调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结”病证与临床表征一览
    附录2 宋及宋以前医籍中收录的91首散结经典方剂目录
    附录3 284味具有散结功效的本草目录
    附录4 查新报告
致谢
个人简介

(5)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运气学说概述与思考
    1 运气学说科学性探源
        1.1 六十年甲子周期形成的天文学背景
        1.2 更长运气周期的形成背景——大司天
        1.3 “天人相应”观念的天文物理学基础
    2 运气学说与《易经》关系简述
    3 运气学说理论范畴初探
第二部分 运气学说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
    1 《黄帝内经》的病因观——风为百病之长
        1.1 风、寒之辨
        1.2 不同性质的“风”
    2 《黄帝内经》的发病观——气候影响体质、体质决定发病
    3 《黄帝内经》的生理模型——三阴三阳开阖枢
        3.1 三阴三阳——兼论“标本中气”理论内涵
        3.2 三阴三阳开阖枢学说
    4 《黄帝内经》的诊断方法——六经辨证
        4.1 三阴三阳病的本质为经气倾移
        4.2 三阴三阳病的人迎寸口诊法
        4.3 六经辨证的基本内容
    5 《黄帝内经》的治疗方法
        5.1 三阴三阳病的针刺治疗
        5.2 三阴三阳病的“饮药”治疗——气味治法
第三部分 运气理论范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
    1 温病概述与思考
        1.1 《黄帝内经》中的温病辨治观
        1.2 《伤寒论》中的温病辨治观
        1.3 后世医家的温病辨治观
    2 温病的病因病机
        2.1 风寒致温的机理
        2.2 “伏气”并非邪藏于里
        2.3 《黄帝内经》中温病的证候与分类
    3 温病的辨证方法
        3.1 卫气营血辨证初探
        3.2 三焦辨证正误
        3.3 融合卫气营血辨证的六经辨证体系
    4 温病的治疗方法
        4.1 温病气味治疗大法
        4.2 叶天士《温热论》气味治法
        4.3 吴鞠通《温病条辨》气味治法举隅
    5 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1 《黄帝内经》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2 叶天士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5.3 吴鞠通温病辨证论治实例举隅
第四部分 疫病(温疫)的发生与防治规律
    1 疫病探源
    2 疫病发病
        2.1 “三虚”与疫病发病
        2.2 疫病的发病机理
    3 疫病预测
        3.1 客主加临致气候异常致疫
        3.2 《素问遗篇》中的疫病预测
    4 疫病防治
    5 己亥年末、庚子年初新冠疫情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6)何去何从:当代中医学发展的路径之争及知识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医学发展的混沌和迷惘
二、理解与阐释:当代中医学发展路径之争的知识学审视
三、重塑与共建:未来中医学发展路径选择的知识学展望
    1.探索与反思:推进中医现代化何许已为
    2.批判与协同:实现中医现代化如何去做
四、结 语

(7)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气学说源流研究
    1 《管子》气学说研究
        1.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1.2 《管子》气学说的特点
        1.2.1 精气、心、道、德同论
        1.2.2 心为主宰
        1.2.3 修持理法
        1.3 《管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2 《老子》气学说研究
        2.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2.2 《老子》气学说的特点
        2.2.1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2.2.2 对道的体认
        2.2.3 对道体性用的描述
        2.3 《老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3 《列子》气学说研究
        3.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3.2 《列子》气学说的特点
        3.2.1 宇宙万物的来源
        3.2.2 道家的修道
        3.2.3 气形质——天地万有产生的四个阶段
        3.2.4 冲和气者为人
        3.3 《列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4 《庄子》气学说研究
        4.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4.2 《庄子》气学说的特点
        4.2.1 养气所达境界——逍遥游
        4.2.2 乘天地之正气的至人、神人、圣人
        4.2.3 对证得道体的修持理法及悟道境界的描述
        4.2.4 道无处不在
        4.2.5 《庄子》的养生
        4.2.6 内圣为体,外王为用
        4.2.7 气“化”
        4.3 《庄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5 《四书》气学说研究
        5.1 《四书》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5.2 《四书》气学说的特点
        5.2.1 《论语》学问的境界——仁
        5.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5.2.3 《中庸》之中和境界
        5.2.4 《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
        5.3 《四书》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6 小结
第二章 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
    1 气学说基本定理的内容
        1.1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1.2 气充盈宇宙虚空
        1.3 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1.4 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5 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
        1.6 气与神相关
    2 以气学说为基石的气科学体系
        2.1 气学说与阴阳学说
        2.2 气学说与五行学说
        2.3 气学说与干支理论
        2.4 气学说与八卦
第三章 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时期
        1.1 理论基础
        1.1.1 《黄帝内经》
        1.1.2 《难经》
        1.2 临床基础
        1.2.1 《伤寒论》
        1.3 中药理论基础
        1.3.1 《神农本草经》
        1.4 小结
    2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时期
        2.1 晋至唐
        2.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2.1.2 巢源方《诸病源候论》
        2.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2.1.4 王焘《外台秘要方》
        2.1.5 小结
        2.2 宋至明
        2.2.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2.2 张从正《儒门事亲》
        2.2.3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2.2.4 朱丹溪《格致余论》
        2.2.5 张景岳《景岳全书》
        2.2.6 赵献可《医贯》
        2.2.7 杨继洲《针灸大成》
        2.2.8 小结
        2.3 清至近代
        2.3.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2.3.2 吴鞠通《医医病书》
        2.3.3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2.3.4 唐容川《医易通说》
        2.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3.6 小结
    3 对气学说发展方向的启示
        3.1 气学说的发展可吸收现代优秀的科技成果
        3.2 现代物理学场性物质对气学说的揭示作用
第四章 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气学说与中医学生命观
        1.1 天人整体的生命观
        1.2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1.3 中医、西医生命观之异同
    2 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2.1 形的生理
        2.2 气的生理
        2.3 神的生理
    3 气学说与人体病理
        3.1 形的病理
        3.2 气的病理
        3.3 神的病理
    4 气学说与中医诊断
        4.1 气学说与望闻问切
        4.2 气学说与辨证
    5 气学说与中医治疗
        5.1 气学说与针灸治疗
        5.2 气学说与导引吐纳
        5.3 气学说与按摩刮痧
        5.4 气学说与中药治疗
    6 气学说与中医养生
        6.1 强调天人合一
        6.2 注重形气神合一
        6.3 重视正气
    7 病案举例
        7.1 《古今医案按》医案举例
        7.2 导师医案
        7.3 笔者医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文献综述 气学说研究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医辨治六步程式诊疗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国医大师孙光荣个人简介及学术思想
    1.国医大师孙光荣个人简介
        1.1 学术成就
        1.2 尽责的师傅
        1.3 生活中的国医大师
    2.国医大师孙光荣学术思想
        2.1 中和思想贯穿始终
        2.2 临床诊疗六步为则
        2.3 处方用药三联为基
        2.4 中医临证四大核心理念
        2.5 中医养生合则安
        2.6 清平轻巧灵
第二部分 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概念及源流
    1.中医辨治六步程式概念
    2.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源流
第三部分 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内涵
    1.第一步:四诊审证
    2.第二步:审证求因
    3.第三步:求因明机
    4.第四步:明机立法
    5.第五步:立法组方
    6.第六步:组方用药
第四部分 中医辨治六步程式的临床应用初探
    1.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2.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3.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4.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
    5.中医辨治六步程式在癌症中的应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9)伤寒六经辨证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伤寒论》与六经病证
    1.1 .六经病证的出处
        1.1.1 .《伤寒论》的成书与六经病脉证的出现
        1.1.2 .仲景遗书的散乱与首次编撰
        1.1.3 .《伤寒论》与六经辨证的形成
    1.2 .六经病证的作用
        1.2.1 .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属性
        1.2.2 .确定表里深浅、在气在血的疾病部位
        1.2.3 .归纳正邪虚实的关系
        1.2.4 .推测病势的传变
        1.2.5 .指导处方用药
        1.2.6 .判断转归预后
    1.3 .六经病证的应用价值
        1.3.1 .概括八纲性状,作为诊治凭据
        1.3.2 .鉴别病证,提供准确诊断依据
        1.3.3 .疾病、证候之结合诊断
        1.3.4 .根据诊断,对病证施予治疗
2.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与六经辨证
    2.1 .隋唐时期
        2.1.1 .隋唐的时局环境
        2.1.2 .隋唐的辨证诊疗成就
    2.2 .宋金元时期
        2.2.1 .宋金元的时局环境
        2.2.2 .宋金元的辨证诊疗成就
    2.3 .明清时期及以后
        2.3.1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时局环境
        2.3.2 .明清时期及以后的辨证诊疗成就
3.六经辨证与六经九分法
    3.1 .六经九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3.1.1 .继承六经,从治法执简创新
        3.1.2 .包罗八纲,比附证治
        3.1.3 .蕴含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
        3.1.4 .反映脏腑与气血津液辨证
        3.1.5 .涵盖证素辨证
    3.2 .六经九分法的具体开展
        3.2.1 .以六经分类为辨证纲领
        3.2.2 .以基本治法为论治依归
        3.2.3 .合病、并病的相兼
    3.3 .六经九分法的优势
        3.3.1 .以治法提炼六经的内涵,使其升华为辨证普遍性
        3.3.2 .作为方证对应的基础
        3.3.3 .气机顺畅和脾胃健全是为治法的关键
        3.3.4 .在无明显症状时,以辨别体质指导治疗
    3.4 .六经九分法的临床运用案例举隅
        3.4.1 .痰湿咳嗽
        3.4.2 .气虚便秘
        3.4.3 .虚寒胃痞
        3.4.4 .血虚痹证
4.六经辨证的变通
    4.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4.1.1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辨证
        4.1.2 .用六经九分法看卫气营血兼证
    4.2 .六经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关系
        4.2.1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辨证
        4.2.2 .用六经九分法看三焦兼证
    4.3 .用六经九分法看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案例
        4.3.1 .外感发热
        4.3.2 .血热鼻衄
5.六经辨证的细化
    5.1 .六经辨证和病邪辨证的关系
        5.1.1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辨证
        5.1.2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兼证
    5.2 .六经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关系
        5.2.1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辨证
        5.2.2 .用六经九分法看气血津液兼证
    5.3 .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关系
        5.3.1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辨证
        5.3.2 .用六经九分法看脏腑兼证
    5.4 .用六经九分法看病邪、气血津液、脏腑辨证案例
        5.4.1 .外感风寒证
        5.4.2 .虚寒痛经
        5.4.3 .脾虚少腹悸动证
6.六经辨证的补充
    6.1 .辨病的问题
        6.1.1 .古今疾病概念的区别
        6.1.2 .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6.2 .对症的问题
        6.2.1 .《伤寒论》的对症举例
        6.2.2 .《金匮要略》的对症举例
        6.2.3 .温病的对症举例
    6.3 .证、病、症的整体观
        6.3.1 .中医证、病、症整体观图形的意义和重要性
        6.3.2 .中医辨证、辨病和对症的整体观图形
7.总结
8.创新点
9.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文献综述 伤寒六经辨证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已发表文章
附录三 :待发表文章
附录四 :参加学术会议/论坛

(10)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渊源及其治伤寒学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渊源研究
    1 伤寒学术流派的形成
        1.1 源自于汉末成书,但散佚民间
        1.2 形成于效验秘传,然版本歧出
        1.3 丰富于诸家发挥,致百家争鸣
    2 伤寒学术流派的学术特点及梅国强教授的认识与传承
        2.1 以经释论流派
        2.2 错简重订流派
        2.3 维护旧论流派
        2.4 辨证论治流派
        2.5 寒温汇通流派
        2.6 中西汇通流派
        2.7 梅国强教授对伤寒学术流派的整体认识
    3 小结
第二部分 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特点研究
    1 法内难,夯实理论基础
        1.1 发扬整体观念
        1.2 强调治病求本
        1.3 重视调整阴阳
    2 遵伤寒,详析六经辨证
        2.1 阐发六经实质
        2.2 详析六经辨证
        2.3 强调表里先后缓急
        2.4 重视扶阳气、存津液
    3 参诸家,融会寒温辨证
        3.1 参《伤寒论》注家
        3.2 参温病学诸家
        3.3 参其他各家
    4 本临证,拓展经方应用
        4.1 反复推求主证病机
        4.2 灵活复用经方时方
        4.3 拓展经方临床运用
    5 小结
第三部分 梅国强教授治伤寒学术方法研究
    1 详论整体恒动观
        1.1 六经辨证,拓展运用
        1.2 脏腑经脉,整体把握
        1.3 病证多端,治随证变
    2 活用唯物辩证法
        2.1 对立统一,全面把握
        2.2 识证唯物,辨证准确
        2.3 立足本质,发散思维
    3 融会寒温理法
        3.1 学术有源,勤于实践
        3.2 借鉴他法,以为己用
    4 旁参诸家,广征博引
        4.1 融会新知,增长见解
        4.2 重视舌诊,辅助辨证
    5 斟今酌古,厘定证候
        5.1 考究古今,厘定证候
        5.2 中西互参,开阔眼界
    6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语
    1 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渊源
    2 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特点
    3 梅国强教授治伤寒学术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1 综述 梅国强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2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六经辨证的原义、结构与本质及相关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病机模型的胸痹病中医智能辅助诊断方法研究[D]. 石英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金匮要略》复杂病症辨治体系的理论研究[D]. 杨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在阳明病的应用[D]. 邝浩丹.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中医学“结”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张逸雯.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基于运气学说的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刘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何去何从:当代中医学发展的路径之争及知识学反思[J]. 殷忠勇.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06)
  • [7]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D]. 赵吉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医辨治六步程式诊疗思想研究[D]. 龚兆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
  • [9]伤寒六经辨证新探[D]. 黄瀚锋(Wong Hon Foong).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梅国强教授伤寒学术渊源及其治伤寒学术方法研究[D]. 周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论六经辩证法的本义、结构、本质及相关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