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实现高校跨越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0)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文中指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复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近40年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前行,以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不断成长。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过程和所处的阶段,既不同于欧洲政府烙印深刻的私立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美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家市场化特征明显的私立高等教育,这决定了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问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以及外部监管的不到位,出现了一系列法人治理结构不适的症状,亟待通过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学校决策权、行政权和监督权的适度分离与相互制衡,推动我国民办高校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大学治理日益复杂的现代趋势中,特别是国家大力倡导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文章以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为研究靶向和分析核心,根据研究的重点抽取出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等核心概念并加以解析,以述评的形式对业界和学界的研究做学术考察,藉由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将治理思维引入民办高校之中。论文以治理理论为指导,作为在理论层面对主体内容进行研究的方法论;以组织理论为参考,重点分析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补充,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问题与策略提供多维的视角。文章认为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以能动主体的组织建设为核心,以相关制度的设计为表述的框架性安排。同时,硬性的结构会在民办高校内部孕育出无形的运行机制,共同作用于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动主体主要包括董事会、校长(校长班子)、党委、监事会、学术委员会等能够输出思想与意志的权力源。制度安排主要是指与主体建设和功能发挥相对应的制度设计。运行机制是法人治理活动中最抽象的客观存在,其实质是机构“运行方法与关系的总和”,运行机制主要涉及到权力输出与资源配置两块内容,调控着权力主体间管理、监督、制衡和保障的各种关系。文章根据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主要从主体设置及对应的制度安排切入,佐以对相关机制的分析,逐渐厘清法人治理在结构化层面以权力和制度为突出存在的现实矛盾与困境。研究从私立高等教育发达程度与地理文化影响的角度选取美国、日本、台湾的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作为重要参照对象进行梳理分析,以尝试从中获取可资借鉴的经验。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策略组块主要从政府、学校、治理结构主体三个维度来思考。政府的政治意志是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安排的刚性指南,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明,外部政策始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风向标与土壤,它的每一项“思想”“原则”“规定”都决定着民办高校发展的步伐,甚至是存亡。民办高校自身治理结构的安排本质上就是权力、资源的配置。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发展类型(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法人决策者、管理者及其他能动主体的“执业能力”综合了“人”的行政气质、思维品质与道德情怀,对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生成组织治理文化起着潜在的基础性的作用。政府主要通过政策调节民办高校法人治理方向与治理环境,从而匡正治理结构。高校自身主要通过内部制度与机制设计破除权力集中的壁垒,平衡各种权力主体力量,实现权力互动,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结构主体中“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动性的发挥上,通过具体行动直接对法人治理结构做出或正向或负向的安排。
尹超平[2](2020)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探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具创新性的理论成果之一。对习近平强军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不乏一定的学术价值。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既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国家战略形势和环境深刻变化,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不断拓展,而军队自身建设又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强军思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军队建设思想和中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则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理论来源。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强军目标、强军方略、强军方法、强军使命四大方面。强军目标,即锻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世界一流的军队。强军方略,即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强军方法主要包括能战方能止战,战略服从政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固本强基与创新跨越。强军使命,即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扞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及在全党全军的确立,既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理论上,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队建设理论;驳斥了西方“军队非党化”的错误观点。现实上,为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提供了方向;为培养新式“四有”军人提供了支撑;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提供了保障。论者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相关文章为探究基础,将习近平强军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军队建设思想和我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进行深入对比,以期完整准确揭示出这一理论成果的独特贡献。创新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首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四方面:强军目标、强军方略、强军方法、强军使命。第二,首次考察了我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影响。
侯燕[3](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王腾[4](2019)在《“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校实行的是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校,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势在必行,同时,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培养坚定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特征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具有明确大学党委书记任职标准,提升大学党委书记综合素质,以及改善大学内部管理制度的价值;同时,对建立大学党委书记培训机制和建设一流现代化大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具体分析了大学党委书记的角色历史演变过程,对革命家型的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和懂政治的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结合我国实际的教育发展情况和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求大学党委书记既是政治家,又是教育家。文章采取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系统梳理了“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提出过程,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对其生成机制进行了创新。通过对政治家型大学党委书记和教育家型的大学党委书记的分析,我们发现“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不是简单地将二者的素质进行统一,而是要根据现行的大学领导制度,努力做到具有成熟的政治理想、长远的发展眼光、科学的用人方法以及廉洁的工作原则。最后,本文还分析了现阶段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缺失原因,针对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提升要求,从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高校领导制度、健全大学党委书记的选拔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方面着手,提出了培养“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具体方法。
韩毅[5](2017)在《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是让现代职业教育有法可依,实现依法治教的重要保障,其中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强在制度层面增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建立制度自信。形成保障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持续增强的制度体系,是为制定我国教育整体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为直接对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经济价值建立法律依据,为即将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最大化的发挥社会效益并保持新态势发展模式提供保障体系,为现代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时代实现智能生态体系中的新一轮大发展建立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撑。本研究以制度变迁理论、社会功能主义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历史法、文献法、比较研究、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教育体系内部和社会环境外部现行的制度和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查找这些制度政策中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部分及影响因素;第二,借鉴国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和政策,以及结合我国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并实施的许多利好政策;最后,提出增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和相关政策。本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主要包括:第一,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从变迁需求主要来源于外部环境的角度,解释了导致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外部环境因素;从变迁过程中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影响因素的角度,梳理自建国以来的制度和政策文本,分析了不同时期吸引力不足的内部因素。从外部和内部论证了制度及政策对吸引力的决定性作用。第二,基于社会功能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从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状态出发,提出解决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制度路径选择。以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促进实现依法治教、拓宽职教经费多元投入渠道巩固稳定增长机制、共创智能化的现代职业教育精准供需平台的路径加快实现教育供给侧改革;以建构大众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网状合作模式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就业和创业制度政策环境的路径满足公众对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扩张。第三,根据终身教育理论,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教育资源供给环境成为必须。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模式,建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智能生态环境及保障机制。从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时代,过渡到与互联网融为一体的教育平台发展新模式时代,形成互联网时代的现代职业教育思维。运用网络协同、效率提升的双螺旋运行模式,达到现代职业教育的精准驱动,无限接近于教育供求的平衡状态。以法制、赋能、监督、共享、预警保障机制,显示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万物互联、人人互通、实时互动的互联网时代特征。
赵娜[6](2016)在《基于组织理论视角的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执行力是政府部门把握党和国家的战略方向、确定战略目标和实施战略行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履行自身行政职能的根本途径和效果。当前中国在政府执行力建设方面做出了许多尝试和努力,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和“四风”整改措施以及掀起的反腐风暴,使地方政府执行过程中的本位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贪污腐败、奢侈浪费等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整肃,使地方政府的执行观念、执行方式、执行作风等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然而,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思想狭隘、认识不足,对不当利益的追求受到打击和扼制之后,其执行态度变的消极抵触、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执行动力匮乏、执行意识弱化,消极执行、被动执行甚至执行不作为、滥作为等现象愈加突出。再加上地方政府执行的环境不佳、目标管理缺失、结构不合理、制度不健全、执行的领导和人员的业务素质欠缺等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一些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执行力“黑洞”凸显。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运用组织理论和系统论等,将地方政府执行力视为一种执行过程中相关要素彼此渗透、制约基础上输出的系统合力,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确立相应的分析维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研究层面深入探究和分析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现实原因与对策,寻找症结所在,并以此为基础“对症下药”,对进一步有效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在具体研究中,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组织理论和系统论之上的研究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组织五要素分析路径,即组织环境、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制度与组织人员五大要素。其中,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目标是组织活动的愿景和归宿,结构是组织内各部分之间相对稳定的机制化的排列关系,制度是组织为实现目标和促进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各种规则,而人员则是构成组织的基础因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领导者和执行人员。这五大组织要素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网络结构,共同作用于地方政府执行力。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会成为地方政府执行过程中的“短板”,从而降低执行力的整体水平,呈现出弱化的现象。这种分析和判断与实际情况是否契合呢?通过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对当前地方政府在某些执行领域和层面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执行力弱化趋势和问题,寻找到现实依据。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现实表现和危害,系统分析了弱化的复杂原因。然后,以此为依据,提出改善地方政府执行环境、强化地方政府目标管理、优化地方政府组织结构、加快推进地方政府制度建设、规范地方政府公务人员执行行为等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价值或主要贡献试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研究旨趣和研究视角的转换。目前已有的与本文类似的研究,或者只是泛谈了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却并未深入展开;或者只是研究了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某一具体原因,如政策原因、制度原因、主体原因等,不够系统和全面;或者研究的理论成果因为时代背景的变迁已显过时,等等。而本文研究的视角则是聚焦在当前的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现象,致力于对党的“十八大”之后,地方政府在面临经济“新常态”、改革力度全面加大、反腐压力剧增等环境骤变的过渡期,在某些执行领域和层面出现执行力弱化的原因进行系统性和深层次的探讨。其次是研究方法的新尝试。本文在针对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问题展开研究时,并不是随机的、碎片化的分析各种孤立的原因,而是试图把问题分析纳入到一个分析框架中去,凸显系统性结构化的分析视角和方法。本文依据组织理论,认为执行力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包括人的因素在内的一种组织行为,是组织各个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产生的系统有效性,这是本文的研究思路。
苏超[7](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徐莉[8](2012)在《我国公办高职院校人事制度创新研究 ——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开始实行起,我国教育改革(包括高等教育)先后进行了三轮。由于紧密结合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实际,每轮改革都极大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是一次教育能力(生产力)的大释放,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未来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直接决定人才质量,因此教育只有不断改革,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其人事制度又是改革中最坚固的“堡垒”,尤其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改革相配套的环境、人们思想观念等原因,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要想在新形势下开拓发展,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才强校的根本,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能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结合当前高校改革和社会发展实际,具体阐述该校人事制度改革以来的宗旨、思路、进程及成效,进而对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思路有一些借鉴作用。
庄文明[9](2011)在《中国共产党内民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党情、社情、国情、世情的时代变迁而自觉进行的适应性调整与战略部署。发展党内民主,能够有效回应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增强党的现代合法性,促进政党现代化转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无疑对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党内民主建设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党内民主尚未大范围有效运转起来,党内民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探索既循序渐进,又适时突破的增量党内民主道路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运用规范与实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文共有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对党内民主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及特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党内民主的基本内涵。鉴于民主与党内民主的密切关系,首先从民主的基本理论切入,系统梳理了纯粹民主与混合民主演变历程,当代民主政治的运作机制、价值判断及实现路径等问题,接着叙述了民主与党内民主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进而对党内民主的性质目的、发展道路、科学内涵、基本特征以及与集中统一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保证党内民主建设的方向性。第三章进入党内民主的实然问题研究,找出党内民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党员主体权利处于弱势地位,呈现虚化状态;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盲目拍板现象屡见不鲜;民主选举制度设计不严密,选人用人公信力不足;民主监督低效化,腐败问题较为严重;党内民主基层试点存在局限性,“孤岛”现象突出等问题。第四章对制约党内民主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全方位探析,包括权本位政治文化与政治传统的历史惯性;民主意识与领导体制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化建设及创新力不足;缺乏科学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第五章关于如何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突出以制度建设、结构优化、理顺关系为主线,提出基本建设思路:发展党内民主不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而要走增量党内民主道路;构建“一揽子”严密制度体系,使之贯穿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始终;积极推进党内民主试点,在不断反馈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和允许试错。在具体对策建议上,提出要树立党员为本理念,以制度的权威切实保障党员主体权利;理顺权力关系;构建合理均衡的权力结构;完善党委内部票决制,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优化选举程序,建立健全两种选人方式的兼容机制;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强化监督效能;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试点创新,积极探索党内民主制度化模式;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全力助推党内民主建设。
郑俊彦[10](2010)在《6镇街4单位被列为示范创建单位》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 基层组织选人用人制度,将进一步规范。昨日上午,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动员暨座谈交流会,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庞国梅在会上透露,东城街道、横沥镇等6个镇街和市中级人民法院等4个单位将创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示范单位,从而?
二、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实现高校跨越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实现高校跨越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概念辨析 |
(一)民办高校 |
(二)法人制度 |
(三)民办高校法人 |
(四)法人治理结构 |
(五)权力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高校治理的研究 |
(二)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三)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相关研究 |
(四)关于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策略的相关研究 |
(五)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二章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一、治理理论 |
(一)治理理论的一般表述 |
(二)治理理论的内涵特性 |
(三)治理理论在民办高校运行中应用的适切性 |
二、组织理论 |
(一)科学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三)丛林阶段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四)当代组织理论代表性观点及其适切性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 |
(二)利益相关者的划分方法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的适切性 |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一、决策机构——董事会的民本化 |
(一)民办高校董事会的由来 |
(二)民办高校董事会的组成与职能 |
(三)民办高校董事会的制度规定 |
二、行政管理机构——校长班子的民办化 |
(一)民办高校校长的遴选 |
(二)民办高校校长的制度规定 |
三、学术评议机构——学术委员会的建制迁转 |
(一)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的产生 |
(二)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功能 |
四、监督机构——监事会的主体培育 |
(一)民办高校监事会的来源 |
(二)民办高校监事会的存在与构成 |
五、政治保障机构——党委的空间拓展 |
(一)民办高校党委的定位与功能 |
(二)民办高校党委的制度安排 |
第四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剖析 |
一、法人治理主体权力配置失衡 |
(一)董事会权力一支独大 |
(二)“党、政、监、学”权力集体式微 |
(三)师生权力严重缺位 |
二、法人治理制度设计乏力 |
(一)董事会相关制度过于松散 |
(二)党建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
(三)“校、监、学”相关制度缺乏特色 |
第五章 域外私立大学法人治理结构经验参考 |
一、美国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泛化均权型 |
(一)美国私立大学的董事会 |
(二)美国私立大学的校长 |
(三)美国私立大学的教授委员会 |
(四)美国私立大学的学生组织 |
二、日本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政府控权性 |
(一)日本私立大学的理事会 |
(二)日本私立大学的监事会 |
(三)日本私立大学的评议会 |
(四)日本私立大学的校长 |
(五)日本私立大学的教授会 |
三、台湾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专业分权型 |
(一)台湾私立大学的董事会 |
(二)台湾私立大学的监察人 |
(三)台湾私立大学的校长 |
(四)台湾私立大学的校务会 |
(五)台湾私立大学的师生组织 |
第六章 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优化 |
一、从缺位到归位:政府的责任担当 |
(一)完善民办高校法人分类管理政策体系 |
(二)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 |
(三)扩大办学自主权,激发高校治理活力 |
二、权力分割与互动:民办高校的制度与机制设计 |
(一)规范治理主体的权力运行 |
(二)建构“多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制度框架 |
(三)完善公益性“市场运行”机制 |
三、角色调适与身份认同:“主体人”的资质修为 |
(一)董事长:治理格局与公益情怀 |
(二)校长:运营思维与多维意识 |
(三)党委书记:政治意识与权力格局 |
(四)监事会主席:制衡能力与专业素质 |
(五)学术委员会主席:学术权威与学术能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2)习近平强军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 时代背景 |
2.1.1 国家战略形势和环境深刻变化 |
2.1.2 国家安全与发展需求不断拓展 |
2.1.3 军队建设面临突出矛盾和问题 |
2.2 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军事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军队建设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优秀军事思想 |
第三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强军目标论 |
3.1.1 听党指挥 |
3.1.2 能打胜仗 |
3.1.3 作风优良 |
3.1.4 世界一流 |
3.2 强军方略论 |
3.2.1 改革强军 |
3.2.2 科技强军 |
3.2.3 人才强军 |
3.2.4 依法治军 |
3.3 强军方法论 |
3.3.1 能战方能止战 |
3.3.2 战略服从政略 |
3.3.3 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
3.3.4 固本强基与创新跨越 |
3.4 强军使命论 |
3.4.1 巩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
3.4.2 扞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
3.4.3 维护国家海外利益 |
3.4.4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第四章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意义 |
4.1 理论意义 |
4.1.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队建设理论 |
4.1.2 驳斥西方“军队非党化”的错误观点 |
4.2 现实意义 |
4.2.1 为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提供了方向 |
4.2.2 为培养新式“四有”军人提供了支撑 |
4.2.3 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提供了保障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从理论上看,“政治家-教育家”型的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要求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需要加以研究 |
1.1.2 从实践上看,研究这一课题是选拔培养“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提高办学治校水平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政治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懂教育的政治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相关研究 |
1.3.4 关于“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相关研究 |
1.3.5 关于大学党委书记素质特征的研究 |
1.3.6 关于大学党委书记生成机制的研究 |
1.3.7 对国内相关文献的评述 |
1.3.8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历史研究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6.1 系统梳理“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产生的过程 |
1.6.2 创新性地从国外大学校长与国内校长与党委书记角色演变中分析“政治家-教育家”型党委书记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要求 |
1.6.3 科学总结“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素质生成机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 大学党委书记 |
2.1.1 书记 |
2.1.2 党委 |
2.1.3 党委书记 |
2.1.4 大学党委书记 |
2.2 大学党委书记的类型 |
2.2.1 “革命家”型的大学党委书记 |
2.2.2 “教育家”型的大学党委书记 |
2.2.3 “懂政治的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 |
2.2.4 “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 |
2.3 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 |
2.3.1 素质 |
2.3.2 党委书记的素质 |
2.3.3 政治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 |
2.3.4 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 |
2.3.5 “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 |
2.4 党委书记的生成机制 |
第三章 “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产生的可能性 |
3.1 大学党委书记成为“政治家-教育家”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要求 |
3.2 大学党委书记成为“政治家-教育家”是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需要 |
3.3 大学党委书记成为“政治家-教育家”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需要 |
3.3.1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需要 |
3.3.2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需要 |
3.4 大学党委书记成为“政治家-教育家”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 |
第四章 “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要求 |
4.1 .政治素质 |
4.1.1 理想坚定,政治成熟 |
4.1.2 眼光前瞻,善于发展 |
4.1.3 胸襟开阔,和人聚才 |
4.1.4 境界高远,勤政廉洁 |
4.2 .能力素质 |
4.2.1 组织、协调、应变能力 |
4.2.2 对高校党委进行管理的能力 |
4.3 .文化素质 |
4.3.1 经过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等培训,掌握党的科学理论 |
4.3.2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
4.4 .教育素质 |
4.5 .个性素质 |
4.5.1 坚持理论创新 |
4.5.2 高校党委书记的人格魅力 |
4.6 “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素质要求的合理性分析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现状分析 |
5.1 大学党委书记的政治素质现状分析 |
5.2 大学党委书记的能力素质现状分析 |
5.3 大学党委书记的文化素质现状分析 |
5.3.1 大学党委书记的文化素质现状 |
5.3.2 大学党委书记的文化素质现状原因分析 |
5.4 大学党委书记的教育素质现状分析 |
5.4.1 大学党委书记的教育素质现状 |
5.4.2 大学党委书记的教育素质现状原因分析 |
5.5 大学党委书记的个性素质现状分析 |
第六章 “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生成机制 |
6.1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的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为党委书记发挥办学治校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6.2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党委书记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创造提供制度保障 |
6.3 健全大学党委书记的选拔任命机制,拓宽党委书记的选拔渠道 |
6.4 加强对党委书记的培训,提高党委书记的政治家素质和教育家素质 |
6.5 健全对大学党委书记的监督、考核和管理机制,促进大学党委健康成长 |
6.6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对党委书记的民主监督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研究综述 |
二、国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职业教育吸引力 |
二、现代职业教育的制度及政策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发展新战略环境分析 |
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二、制造强国战略 |
三、网络强国战略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环境分析 |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发展 |
二、直接对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三、建立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自信 |
第三节 当代人文社会环境分析 |
一、文化环境 |
二、社会环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发展逻辑分析 |
第一节 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及政策变迁路径分析 |
一、1949 年-1978 年职业教育制度及政策的建构期 |
二、1978 年-1986 年职业教育制度及政策的转型期 |
三、1986 年至今职业教育制度及政策的科学发展期 |
第二节 影响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困因分析 |
一、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投入层面的制度及政策困因分析 |
二、现代职业教育运行保障环节的制度及政策困因分析 |
三、现代职业教育输出路径的制度及政策困因分析 |
第三节 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适应性分析 |
一、国家层面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更迭 |
二、地方政府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应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德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定的相关制度及政策分析 |
一、增强“双元制”模式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保障体系 |
二、德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借鉴 |
第二节 英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出台的相关制度及政策分析 |
一、现代学徒制引导英国企业向职业教育人才倾斜 |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增强职业教育人才的吸引力 |
三、英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借鉴 |
第三节 瑞士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颁布的相关制度及政策分析 |
一、企业掌握职业教育决定权 |
二、职业教育代际传递稳步增强吸引力 |
三、瑞士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借鉴 |
第四节 澳大利亚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分析 |
一、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途径:直接对接国家经济发展 |
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引导:认知观念定位 |
三、澳大利亚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借鉴 |
第五节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国际经验与启示 |
一、重视制度及政策层面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引领作用 |
二、建构互补互惠的职业教育相关制度及政策体系 |
三、厚植职业教育直接与企业合作的制度体系 |
四、顶层设计的相对稳定性和适度超前性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实现依法治教 |
一、明确《职业教育法》的法律地位 |
二、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三、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
第二节 加大职教经费多元投入,巩固稳定增长机制 |
一、鼓励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二、提高生均拨款比例标准 |
三、加大重点项目财政投入 |
第三节 共创智能化现代职业教育精准供需平台 |
一、改革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的招生制度 |
二、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 |
三、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智能生态 |
第四节 建构现代职业教育大众化质量评价体系 |
一、形成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的多元评价机制 |
二、完善师资队伍质相关制度政策的众评化 |
第五节 网状合作模式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建设校企多点合作的制度及政策保障 |
二、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竞技制度 |
第六节 优化就业和创业的制度政策环境 |
一、优化劳动力市场制度环境 |
二、完善创业及配套制度 |
三、融通“双证书”制度与职场晋升通道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及政策分析 |
二、关于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制度及政策的路径依赖 |
第二节 创新点 |
一、建立互联网+平台发展新模式,保障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 |
二、建构现代职业教育智能生态体系,持续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组织理论视角的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选择与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评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价与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四节 文章的分析框架 |
第一章 组织理论:一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分析工具 |
第一节 组织及其相关理论概述 |
一、组织理论及其发展 |
二、组织理论中关于组织与组织要素的研究 |
三、系统论与政府“理性经济人”假设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执行力分析路径的建构 |
一、已有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分析模式及其不足 |
二、地方政府执行力“组织五要素”分析路径的建构 |
第二章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问题的实证调查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问题调查的目的、对象和方法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问题的实证调查设计、分析和总结 |
一、分析指标 |
二、信度和效度分析 |
三、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四、访谈结果分析 |
五、调查小结 |
第三章 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表现及危害 |
第一节 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表现 |
一、执行效率普遍不高 |
二、执行成本持续高企 |
三、执行效果普遍不佳 |
四、执行满意度呈递减趋势 |
第二节 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危害 |
一、降低政府的行政效能 |
二、削弱政府公信力 |
三、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 |
四、妨碍经济新常态的转型发展 |
五、迟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第四章 组织理论视角下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组织环境原因:执行生态总体不够优化 |
一、政治生态环境方面 |
二、法治环境方面 |
三、资源环境方面 |
四、文化环境方面 |
第二节 组织目标原因:制定不合理与实施不规范 |
一、目标制定不合理 |
二、目标实施与监控不到位 |
三、目标结果考核不健全 |
第三节 组织结构原因:职能转变滞后与权责不一致 |
一、央、地政府间权责分配仍未理顺 |
二、职能转变尚未到位 |
三、机构改革推进缓慢 |
四、人员编制不够合理 |
第四节 组织制度原因:权威不足与落实不力并存 |
一、制度本身仍不完善 |
二、制度权威明显不足 |
三、制度落实依然乏力 |
第五节 组织中人的原因:执行行为失范与业务水平不足 |
一、执行态度愈加消极 |
二、执行动力机制缺乏 |
三、执行作风不够端正 |
四、执行能力明显欠缺 |
第五章 组织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因应之策 |
第一节 改善地方政府执行环境 |
一、改善地方政府的政治生态环境 |
二、改善地方政府的法治环境 |
三、改善地方政府的资源环境 |
四、改善地方政府的文化环境 |
第二节 强化地方政府目标管理 |
一、准确把握地方发展方向 |
二、进一步规范目标实施过程 |
三、健全目标考核体系 |
第三节 优化地方政府组织结构 |
一、加快推进央地关系的法治化 |
二、以简政放权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
三、推动机构改革向纵深发展 |
四、加快推进编制改革 |
第四节 健全地方政府执行制度 |
一、加快完善制度体系 |
二、提升制度权威 |
三、强化制度落实力度 |
第五节 规范地方政府公务人员的执行行为 |
一、确立良好的执行心态 |
二、激发正确的执行动机 |
三、严格遵守新时期的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 |
四、提高公务人员的执行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7)“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公办高职院校人事制度创新研究 ——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对象 |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综述 |
1.3.1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
2.1 哲学依据 |
2.2 管理理论依据 |
2.2.1 权变理论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2.2.3 公平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3.1 霍桑研究 |
2.3.2 激励—保健理论 |
2.3.3 期望理论 |
第3章 高职院校人事制度分析 |
3.1 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制度设置状况 |
3.2 我国高职院校人事制度设置状况与特点 |
3.3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人事制度改革情况 |
3.3.1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措施及成效 |
3.3.2 建立“以岗定酬,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 |
3.3.3 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产生的问题 |
第4章 我国高职院校人事制度创新研究 |
4.1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我国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思路 |
4.3 深化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 |
第5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共产党内民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文结构 |
五、本文特点及存在不足 |
第二章 党内民主的基本内涵 |
一、民主概念的梳理 |
二、党内民主的特点及内涵 |
(一) 党内民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二) 党内民主的内涵 |
三、党内民主与集中统一的关系 |
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
第三章 党内民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党员主体权利处于弱势地位,呈现虚化状态 |
(一) 党员权利与组织权力的不对等 |
(二) 党组织权力配置之间的不对等 |
(三) 党员干部赋予权力与承担责任的不对等 |
(四) 党员应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的不对等 |
二、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盲目拍板现象屡见不鲜 |
三、民主选举制度设计不严密,选人用人公信力不足 |
四、民主监督低效化,腐败问题较为严重 |
五、党内民主基层试点存在局限性,"孤岛"现象突出 |
第四章 制约党内民主发展的原因探析 |
一、权本位政治文化与政治传统的历史惯性 |
二、民主意识与领导体制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
四、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化建设及创新力不足 |
五、缺乏科学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 |
第五章 推进党内民主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建设党内民主的基本思路 |
(一) 发展党内民主不能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而要走增量党内民主道路 |
(二) 构建"一揽子"严密制度体系,使之贯穿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始终 |
(三)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试点,在不断反馈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和允许试错 |
二、推进党内民主的对策选择 |
(一) 树立党员为本理念,以制度权威切实保障党员主体权利 |
(二) 理顺权力关系,构建合理均衡的权力结构 |
(三) 完善党委内部票决制,保证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
(四) 优化选举程序,健全"两种"选人方式的兼容机制 |
(五) 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强化监督效能 |
(六) 大力推进基层民主试点创新,积极探索党内民主制度化模式 |
(七) 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全力助推党内民主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四、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实现高校跨越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基于权力分割与互动的视角[D]. 刘爽. 吉林大学, 2020(03)
- [2]习近平强军思想探究[D]. 尹超平. 河北大学, 2020(08)
- [3]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4]“政治家—教育家”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D]. 王腾. 兰州大学, 2019(09)
- [5]增强现代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度及政策研究[D]. 韩毅. 天津大学, 2017(10)
- [6]基于组织理论视角的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问题研究[D]. 赵娜. 吉林大学, 2016(08)
- [7]“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8]我国公办高职院校人事制度创新研究 ——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D]. 徐莉. 南昌大学, 2012(06)
- [9]中国共产党内民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庄文明. 山东大学, 2011(04)
- [10]6镇街4单位被列为示范创建单位[N]. 郑俊彦. 东莞日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