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

水利,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

一、水利,高擎科学发展观大旗(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1](2017)在《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涉及多个学科的重大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面临长期执政条件下处理多种社会矛盾的难题、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难题、传媒信息化条件下舆论引导难题、文化多元化条件下凝聚共识难题等多重现实挑战之下,如何增强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亟待回应的现实课题。立足中国社会研究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不仅具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意义,也具有增强我国执政党认同的实践意义。论文从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价值入手,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涵、特征与实质,明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类型和结构,探索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发展阶段和生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五大举措。文章主要包括导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导论首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研究的缘起,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理论研究、关于我国政党认同的研究状况,并对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析。最后,阐述了论文的整体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价值。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具有重要价值: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需要,是增强中国共产党国际软实力的需要。第二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依据。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关于政党形象认同的相关论述,塑造什么样的政党形象,如何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是贯穿其中的红线。蕴藏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关于政党形象认同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研究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依据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开展形象认同的实践探索。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和加强自身形象建设的客观实践活动既是中国共产党赢得当时代人民群众形象认同的实践依据,也是新时期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依据。第三章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涵与实质。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是指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综合认知和评价基础上形成认可、赞赏的肯定性评价,是一种集认知、情感和行为于一体的政治态度,本质上是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主要包括实践性、建构性、倾向性、引导性、动态性、情感性六大基本特征。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质是引导公众认同党的性质、认同党的地位、认同党的成就,始终认同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四章探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与结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消解抗拒性认同、增强合法性认同、建构预期性认同。实践形象认同、拟态形象认同、公众形象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三种类型。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结构是由实践形象认同、拟态形象认同、公众形象认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立体结构。第五章透视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过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生成机制。认知、评价、认可、悦纳、拥护、固化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发展阶段;客观形象的塑造机制、利益需求的驱动机制、公众舆论的引导机制、价值取向的评判机制、情感共鸣的强化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生成机制。第六章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路径探析。从契合人民利益诉求、夯实党建基础、塑造媒介形象、塑造文艺形象、加强意识形态教育,这五个方面深入探索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具体路径。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文有待于完善的地方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韩彪[2](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对全党提出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政治要求,从此“三个自信”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和阐释。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在“三个自信”基础上“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由此就形成了以“四个自信”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思想。自信不能自发形成,尤其是坚定自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传和教育。本文的立足点就在于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如何培养,思考采用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对党员和民众进行自信教育,从中找出符合实际的宣传教育路径。研究本论题的目的在于,掌握或了解目前社会中相关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现状,人们自信力的现实,进而为寻找自信的宣传教育的对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理论研究,达到宣传的目的,为提升理论宣传的社会效力,增强理论研究的感召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做出贡献。全文由六章和结论构成。第1章绪论。阐明了研究该论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对研究论题的学术前沿,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分层次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现有的研究程度和水平,在对现有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述评,找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并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定所需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掌握就奠定了深入研究的逻辑基础。第2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深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做出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做出阐述,分析缘何而自信。提出由“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发展,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体系中。所以,一方面对自信四要素做分门别类的阐述,研讨它们各自的基本内涵。理论自信的先导性、道路自信的方向性、制度自信的物质基础性、文化自信的内生凝聚性。另一方面,研究四个自信的关系,对此作出实事求是的解读,阐明各要素在自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共生体,不是单独存在。第3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在自信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主要三个板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即凝聚共识、深化教育、巩固基础、消除自信疲软、回应国际斗争五个要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传承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的自信历史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展示教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主体的自觉性、教育功能的恒常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价值的传承性。这些构建了自信教育的理论框架。第4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存在优势和薄弱环节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优势在于,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在增强,党和国家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自信教育的梗阻性因素逐渐被消解。另一方面,自信教育存在不利因素。自信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对不自信分析的缺失,对不自信理论回应的不力。自信教育两重性的客观存在,为思考自信教育的对策提供了依据。第5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思考。根据对自信教育基本现状的分析,进行整体性思考,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要完成四个转变: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由“它信”向自信转变、由传统的教育方式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转变、由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实现自信教育要素的四个结合:即自信教育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阐教育的结合;自信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第6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实现路径。着重从四个方面设计。一是加强理论正能量的阐释和解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力度和实效性;二是社会舆情引导和意识形态的掌控,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三是加大社会正能量宣传的力度,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党员干部中的正能量、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展示;四是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性研究,用统计数字和调研按材料论证。自信教育的实现路径是整体性思考,寻找的是有实效性、长效性的实现途径。同时也探讨了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问题。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足够的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是我们坚持自信的资本,是我们坚持自信的“底气”,也是人们接受自信教育的社会基础。所以,本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为基本内容,比较全面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自信心,引导人们自觉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定力,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和思考,力争找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可行路径,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付出微薄之力。在社会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上加大投入,采用更加有效的、民众喜闻乐见的、与中国社会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在历史和现实的空间中,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宣传教育做的有声有色,真正入脑入心。

霍贺[3](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宋文生[4](20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文中认为苏东坍塌与中国崛起,成败关键在于能否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正确道路。作为现阶段中国最大实际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方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科学依据与逻辑起点。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的实践,发生了沧桑变化,取得了瞩目成就,但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结束,相反,正是因为中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在这场伟大的实践变革中,形成了初级阶段发展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康庄大道,完成了其它社会制度无法完成的发展奇迹,彰显了这一理论无与伦比的优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依据,再次在党的重要文献中凸显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特殊地位,这一论断再次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热点、焦点与重点。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复杂新形势下,阐明什么是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一伟大理论的作用及其价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坚定历史方位、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更高阶段的客观要求。本文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一般理论出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证法和多学科综合的比较分析法,结合当前的研究基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进行深刻剖析和全面阐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渊源、实践探索、理论提出、形成依据、基本内容、科学地位与价值意蕴。具体来讲,本文包括以下内容:导论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进行该研究的意义,总结、评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文章架构、研究方法以及预期的创新目标。第一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渊源。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继承与发展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早期萌芽、初步形成、正式确立、丰富与完善四个阶段,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其次,从列宁、毛泽东等社会形态观出发,论述了列宁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等思想,论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理论。这些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思想基础。第二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探索。从国外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与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两个层面开展论述。首先,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着手,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布哈林等关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出发论述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心的东移,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建设苏联的实践出发论述了“苏联模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其次,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实践与反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实践与反思等两个方面入手,在反思中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意义,认清当今中国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奠定实践基础。第三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过程。从历史的演进脉络中,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发展与深化的三个阶段与过程。首先,阐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历史定位;其次,阐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增加了对阶段特征的论述,在内涵与外延上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再次,阐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个没有变”,从“总依据”高度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进一步深化了认识。第四章,着重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根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国情根据、生产力根据与思想文化根据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从客观、全面的观点,历史、发展的观点,比较、辩证的观点等不同的视角出发,阐述了正确把握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基础;其次,从生产力的内部特殊结构状况与生产力的特殊地位出发,阐述了生产力根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关键;再次,从思想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化发展同精神需求的不完全适应性出发,阐述了思想文化根据是这一理论产生的内在要求。第五章,详细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容。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阐明了社会主义与初级阶段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次,从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出发,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不动摇的历史跨度,并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具体的时期划分;再次,从比较的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三形态”说、“五形态”说等与这一论断的关系。第六章,重点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地位。运用比较研究、系统研究的方法,从纵向、横向与逻辑的角度,从三个层面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科学依据、逻辑起点。首先,从纵向角度出发,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产生的源泉;其次,从横向角度出发,阐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深入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地位;再次,从逻辑角度出发,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规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第七章,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价值意蕴。从理论、实践、时代三个层面论述这一论断的当代价值。首先,阐明其理论价值,是对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创新,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对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其次,阐明其实践价值,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发展障碍、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的思想利器;再次,阐明其时代价值,将其作为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理论武器。结语部分,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进行梳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内涵、地位与意义进行概述,对迈向更高阶段的演进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文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李莉[5](2014)在《右玉绿化史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十八大报告首次单列出一个章节对生态文明建设加以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相关内容和要求也被写入新修订的党章。①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地认真贯彻党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同时也需要在政策理论的指导下践行生态文明。晋北地区——右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60多年坚持不懈的绿化历程,把一个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现在被称之为“夏天的绿翡翠,冬天的白玉石、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塞上绿洲,成为中国靠人工造林改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光辉典范,为践行生态文明做了生动的示范。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文以建国初期右玉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生存状况等现实状况为起点,论述了建国以来右玉60多年的绿化历程,绿化为右玉县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在右玉绿化历程中凝练的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力等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及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右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选择、践行、以及做出的典范,从而总结出右玉绿化史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即坚持干部带头、达到群众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艰苦奋斗、做到坚持不懈,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最后,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说明了右玉绿化历程中的精神在经过60多年的形成、弘扬、发展,已延伸拓展到了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转变成一种优良作风,固化成一种优美形象,作用于各项建设事业和活动中,并形成了足以影响和矫正人心向背,催人奋进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传承弘扬右玉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经验。

盐池县县委组织部[6](2011)在《千帆竞发展宏图 百舸争流谋新篇——宁夏盐池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组织就是堡垒,党员就是旗帜"。自2010年5月份全县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盐池县355个基层党组织、7667名党员紧扣"创先争优做好生态、特色、资源大文章,科学发展建设繁荣、富强、和谐新盐池"这一主题,高擎"创先争优"大旗,奔走在城镇乡村,穿梭在机关厂企,服务在田间地头,盐州大地到处呈现出一幕幕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创争画面……

鲁春梅[7](2011)在《云南藏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民族学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藏族人口聚集的藏区,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的出现则会影响整个社会运行的稳定。社会秩序是要通过社会控制来实现的,基层组织作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是国家社会控制的一种重要方式,对整个社会运行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为例,探索在藏区建设中基层组织的发展模式。藏区基层政权的环境具有民族性、地区性、受传统影响较深和宗教色彩较浓等显着特征,因此,在工作机制和运行状况中都表现出其独特性。在“党支部+现代组织+传统组织/新兴组织+汉族党员/少数民族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组织执政基础系统”的这一模式中,区域内传统宗教组织和藏族社会历史发展必然对其产生影响。从宏观来看,在云南藏区这样多民族、宗教性较浓的地区,国家在治理上必然会注意到政治目标的获得和地方自治的平衡,如何更加有效的发挥这些基层社会结构的有效性就起到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本论文重点关注藏族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现状以及其在藏区的运行,探讨基层组织在藏区中的社会控制作用。

李国臣[8](2011)在《克什克腾人留给子孙的最大财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什么要高高擎起“生态大旗” 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局。谈起为什么建设国家级生态旗,旗委书记边中悦谈了三点理由。 第一,克什克腾旗要切实发挥好首都北京前沿生态屏障的作用。党中央要求内蒙古要“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和首都北京生态屏障”。克?

青海省水利厅[9](2011)在《青海水利扬帆启航逐新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刚刚过去的五年,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水利地位不断提升的五年,是水利事业跨越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五年,是基础不断夯实、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完善、水利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创造了青海水利改革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一个个数字,?

寓真[10](2010)在《六十年史诗笔记》文中研究表明前言史诗,在辞典中通常释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的叙事长诗"。这种释义显然受了西方文学的影响,以古希腊诗人荷马的《伊利亚特》为楷范,以为只有那种塑造英雄形象、充满神话色彩的长诗,才叫做史诗。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史诗的概念有别于西方,我们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向有史诗之称。史诗意识一直

二、水利,高擎科学发展观大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利,高擎科学发展观大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一)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面临挑战
        (二) 新媒体时代政党形象价值突显
    二、研究综述
        (一) 研究现状
        (二) 主要论述
    三、研究进路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价值
    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需要
        (一) 形象认同是政党认同的重要基础
        (二) 形象认同是地位认同的重要基础
        (三) 形象认同是权力认同的重要基础
    二、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需要
        (一) 增强党的凝聚力的需要
        (二) 增强党的战斗力的需要
        (三) 增强党的创造力的需要
    三、增强中国共产党国际软实力的需要
        (一) 增进党的国际亲和力
        (二) 提升党的国际吸引力
        (三) 扩大党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依据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党形象认同的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党形象认同的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依据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探索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探索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践探索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涵与实质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涵
        (一) 形象认同
        (二) 政党形象认同
        (三)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实质
        (一) 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二) 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三) 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成就
    三、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特征
        (一) 实践性
        (二) 建构性
        (三) 倾向性
        (四) 引导性
        (五) 动态性
        (六) 情感性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与结构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目标
        (一) 消解抗拒性认同
        (二) 增强合法性认同
        (三) 建构预期性认同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类型
        (一) 实践形象认同
        (二) 拟态形象认同
        (三) 公众形象认同
    三、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内在结构
        (一) 实践形象认同是基础
        (二) 拟态形象认同是中介
        (三) 公众形象认同是根本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发展阶段
        (一) 认知
        (二) 评价
        (三) 认可
        (四) 悦纳
        (五) 拥护
        (六) 固化
    二、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生成机制
        (一) 客观形象的塑造机制
        (二) 利益需求的驱动机制
        (三) 公众舆论的引导机制
        (四) 价值取向的评判机制
        (五) 情感共鸣的强化机制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的路径探析
    一、契合人民利益诉求
        (一) 畅通政治参与
        (二) 回应利益诉求
        (三) 实现利益共享
    二、夯实党建基础
        (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三)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三、塑造媒介形象
        (一) 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二) 正面宣传中加强形象传播
        (三) 舆论危机中加强形象修复
    四、塑造文艺形象
        (一) 扎根人民生活
        (二) 创作文艺精品
        (三) 丰富文艺形式
    五、加强意识形态教育
        (一) 丰富教育内容
        (二) 优化教育渠道
        (三) 创新教育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理论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理论分析
        2.1.1 自信的内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探究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提出
        2.1.4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当代价值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关系
        2.3.1“四个自信”的个性差异
        2.3.2“四个自信”的辩证统一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
        3.1.1 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识性的要求
        3.1.2 深化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需要
        3.1.3 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
        3.1.4 消除自信疲软的需要
        3.1.5 回应国际斗争的需要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3.2.1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3.2.2 中国共产党自信的历史教育
        3.2.3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3.2.4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3.2.5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教育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
        3.3.1 教育主体的自觉性
        3.3.2 教育功能的恒常性
        3.3.3 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
        3.3.4 教育价值的传承性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现状分析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现状
        4.1.1 以坚守主流意识形态增进自信教育
        4.1.2 以宣传正能量激发自信的教育
        4.1.3 以反腐倡廉实践推进自信教育
    4.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不足
        4.2.1 自信教育一定程度的弱化
        4.2.2 对不自信社会现象分析的缺失
        4.2.3 对消解自信的社会舆情回应迟钝
        4.2.4 忽视意识形态安全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优势分析
        4.3.1 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增强
        4.3.2 掌控意识形态主旋律的教育与传播
        4.3.3 自信教育的梗阻因素被削弱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的思考
    5.1 完成自信教育的现实转变
        5.1.1 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
        5.1.2 实现“它信”向自信转变
        5.1.3 实现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化教育方式转变
        5.1.4 实现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
    5.2 实现自信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
        5.2.1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结合
        5.2.2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
        5.2.3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
        5.2.4 实现坚定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
    5.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实意义
        5.3.1 进一步凝聚党心和民心
        5.3.2 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
        5.3.3 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容
        5.3.4 为实现“四个全面”提供精神动力
        5.3.5 拓展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第6章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路径探析
    6.1 掌控和引导社会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
        6.1.1 做好社会舆情的掌控和引导
        6.1.2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实效性
        6.1.3 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
    6.2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教育
        6.2.1 大学生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和培养的当代意义
        6.2.2 大学生中国特社会主义自信的现状
        6.2.3 改革大学生自信培养和教育方式
    6.3 创建激励自信的社会条件
        6.3.1 加大理论正能量宣传
        6.3.2 加大社会生活中正能量宣传
        6.3.3 加大党政干部正能量的宣传
        6.3.4 加大对英雄和模范人物宣传的力度
        6.3.5 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
    6.4“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
        6.4.1“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内涵
        6.4.2 实现中国梦与自信教育的统一性
        6.4.3 自信教育提供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一、大陆地区
        二、港台地区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第一节 少年志向
        一、家世与家学
        二、明道救世
        三、科学报国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小结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小结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小结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 总体述评
    三、研究思路、文章架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与文章架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确立与建构
        一、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早期萌芽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初步形成
        三、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正式确立
        四、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丰富与完善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形态学说的继承与发展
        一、列宁的社会形态观
        二、毛泽东的社会形态观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探索
        一、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心的东移
        二、“苏联模式”变奏曲
    第二节 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实践与反思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与反思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过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过程
        二、邓小平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发展过程
        二、江泽民的理论贡献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深化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深化过程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理论贡献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根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国情根据
        一、客观、全面的视角因素
        二、历史、发展性的视角因素
        三、比较、辩证的视角因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生产力根据
        一、生产力的特殊结构状况因素
        二、生产力的特殊地位因素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形成的思想文化根据
        一、思想文化的多元性因素
        二、文化发展同精神需求的不完全适应性因素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初级阶段性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与具体分期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跨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分期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学说的关系
        一、“三形态”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二、“五形态”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三、社会形态的规定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科学地位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
        一、邓小平理论的基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石
        三、科学发展观的基石
        四、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依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依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依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依据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认知过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认知结果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价值
        一、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创新
        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四、对马克思跨越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实践价值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发展障碍的思想利器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利器
        三、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利器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时代价值
        一、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二、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三、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武器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右玉绿化史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2 右玉绿化历程及其取得的综合效益
    2.1 建国初期右玉的现状
        2.1.1 地理环境
        2.1.2 历史变迁
        2.1.3 生存状况
    2.2 右玉的绿化历程
        2.2.1 建国初期的绿化历程
        2.2.2 改革开放时期的绿化历程
        2.2.3 新时期的绿化历程
    2.3 右玉绿化取得的综合效益
        2.3.1 生态效益
        2.3.2 经济效益
        2.3.3 社会效益
3 右玉的生态发展模式是一个典范
    3.1 生态文明及建设的重要性
        3.1.1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3.1.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2 右玉的生态发展模式是一个的典范
        3.2.1 生态文明建设的选择
        3.2.2 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
        3.2.3 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4 右玉绿化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4.1 坚持干部带头,达到群众自觉
    4.2 坚持科学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4.3 坚持艰苦奋斗,做到坚持不懈
    4.4 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云南藏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民族学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基层组织建设对于社会运行的意义
    (一) 基层组织研究回顾
        1、村两委会关系
        2、农村基层政治精英
        3、村两委会与外部组织的关系
        4、两委会选举的制度及实证研究
        5、税费改革后对村两委会的影响
        6、社会环境因素对村两委会的影响
        7、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人力资源
        8、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基层组织建设
    (二) 民族学视野下的基层组织建设
    (三) 基层组织研究的意义
一、香格里拉县:交织在传统与现代间的藏族社区
    (一) 香格里拉县社会文化环境
        1、地理及生态环境
        2、人口及民族构成
        3、经济及村民生活
        4、文化及宗教生活
        5、行政及建制沿革
    (二) 基层组织的历史与现状
        1、设立过程与组成情况
        2、工作机制与运行状况
    (三) 在同质与异质性之间
二、社会运行网络系统中的基层组织
    (一) 藏区社会网络构成要素
        1、民族关系
        2、宗教关系
        3、非牧区与牧区
        4、城市与农村
    (二) 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运行机制
        1、传统组织结构功能
        2、国家组织正式确立
        3、决策权利运行状况
    (三) 基层组织建设在藏区中的意义
        1、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
        2、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3、能为香格里拉藏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集聚力量
        4、是推进香格里拉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三、基层组织在藏区的运行分析
    (一) 在维护藏区安全与稳定的背景下
    (二) 在推动藏区建设发展的背景下
结语:香格里拉县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引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水利,高擎科学发展观大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形象认同研究[D]. 杨婷. 武汉大学, 2017(06)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D]. 韩彪. 吉林大学, 2016(03)
  • [3]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D]. 宋文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5]右玉绿化史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D]. 李莉.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6]千帆竞发展宏图 百舸争流谋新篇——宁夏盐池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综述[J]. 盐池县县委组织部. 宁夏画报(时政版), 2011(04)
  • [7]云南藏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民族学研究 ——以香格里拉县为例[D]. 鲁春梅. 云南大学, 2011(04)
  • [8]克什克腾人留给子孙的最大财富[N]. 李国臣. 赤峰日报, 2011
  • [9]青海水利扬帆启航逐新浪[N]. 青海省水利厅. 青海日报, 2011
  • [10]六十年史诗笔记[J]. 寓真. 黄河, 2010(05)

标签:;  ;  ;  ;  ;  

水利,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