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区安全责任应如何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赵振霖[1](2021)在《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研究 ——以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作为旅游业的直接载体,旅游景区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具体活动场所,但是其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动态变化性、难以预知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景区内的突发事件会时常发生、难以避免。政府部门是提供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的核心和关键,如何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找到当前应急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应急服务转型升级,是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问题。因此对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开展研究,对于强化政府部门的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能力,建立智能化、协同化、法治化、信息化、专业化的旅游景区应急服务体系,细化科学化、系统化、数字化的应急服务措施,促进旅游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生命周期、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等理论为基础,以日照山海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例,将政府部门提供的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按照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生命周期”开展研究,同时侧重于把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视为政府部门对游客提供的一种公众服务、一种必要保障,通过调查游客的应急服务满意度来查看服务接收方的评价,来审视政府部门的应急服务工作,通过“换位思考”+“亲身体验”,让游客从应急服务享有者的视角帮助政府部门找出当前应急服务需要改进和提升的重点和方向。通过研究发现,当前政府部门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工作中,预防阶段存在应急服务能力存在短板、风险评估不足,应对阶段存在智能化建设不到位、信息获取不顺畅,处置阶段存在联动机制不完善,强化阶段存在总结提升不重视等问题,这是当前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在下步工作中,政府部门要在预防阶段提升能力、评估风险,应对阶段及时响应、信息共享,处置阶段沟通协作、有效救援,强化阶段健全机制、总结提升。以此全方位提升政府部门的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能力,提高旅游景区应急服务工作的智能化、协同化、法治化水平。
郭昌滨[2](2021)在《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正式实施时间为2013年10月1日,第一次通过法律立法的形式去规范旅游市场,以法律条文具体规定旅游者权益保护,在法制保障和制度支持层面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第1次修正,后于2018年通过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第2次修正。《旅游法》正式实施以来已近七年,距离第二次修正也已两年有余,是否给旅游市场带来了预期变化?在《旅游法》实施后,以旅游者的特有视角来看旅游法实施的效果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旅游者的角度,通过访谈结合调查问卷以及SPSS分析研究方法,对《旅游法》实施后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从旅游者权益保护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笔者通过前期个别访谈和访问政府公开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温州地区旅游发展现状,对温州旅游的发展困境和旅游法在温州的实施情况做初步的统计和分析。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的具体选项,主要从对旅游法了解程度、旅游合同签订情况、旅游体验是否提升(旅游乱象有否改善、接受旅游涨价的程度大小、出行计划是否改变)、旅游者权益保护(投诉、诉讼)等几个方面调查了解《旅游法》具体的实施效果,试图通过被调查者对旅游法实施后温州地区旅游者权益保护情况评价进行数据分析,为旅游者权益保护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以往学者对于旅游法实施的影响或站在政府的立法角度、执法部门的执法角度、旅行社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守法角度、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或旅游者权益保护角度进行单一研究,或将旅行社、酒店、导游、旅游者等旅游行业相关群体和人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而本文在对学者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予以学习借鉴,以旅游者感知视角对《旅游法》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如何对旅游者进行权益保护。本次问卷收集数据主要采用问卷星的网络答卷业务,通过微信推送至不同的行业群里,精准对接了潜在目标访问群体,保证了基础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在一定区间。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论文写作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包括旅游者、旅游者权益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及思路等。第二部分温州地区旅游发展现状,温州旅游的发展困境及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温州地区实施情况调查:第三部分为根据第二部分的调查情况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案及选项内容,做好调查问卷的发放及收集工作。第四部分为基于调查问卷的数据内容进行描述和SPSS分析,包括数据的频数、描述、信度、效度、因子、相关、回归、方差分析及分析结论。第五部分为结论和建议及研究不足。对本文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在提升旅游法实施效果方面提供建议并分析本文研究不足之处,以期对后续旅游者权益保护研究提供思路。调查问卷结果反映《旅游法》实施后,旅游者权益保护意识有所提高,选择和公平交易权、救助和求偿权、知情权等权益保障力度有所提升,旅游中的体验感知有所增长,但旅游法实施效果的有限性影响了旅游者满意度的提升。
于玲[3](2021)在《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秦岭北麓作为平原与山地的生态交错地带,其有效的保护与合理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中,对秦岭北麓的保护方式多为静态圈层保护,对山区发展的内在需求考虑较少,且规划引导措施落地性较弱,造成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类违建项目层出不穷,不恰当的管控区划方式已成为导致空间管控失效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针对上述空间管控失效问题,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以实现对于秦岭北麓土地资源的有效管控。本文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例,基于结构—功能理论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展开空间管控单元的划分,并提出管控指标与导则。在此基础上,与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体系进行对比,提出优化协调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为4部分:(1)通过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指出秦岭北麓环境保护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出本学科问题并凝练关键问题为:如何进行有效的空间管控区划以实现秦岭北麓土地的合理利用?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整体性治理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写作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本概况及主要景观功能进行研究与分析,对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届保护条例及保护、利用规划文件进行梳理,指认现状空间管控区划体系问题(第三章);(3)围绕核心关键问题对国内外不同目标导向、不同功能导向下的管控区划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并与秦岭北麓浅山区空间进行理论匹配性分析;同时构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体系(第四章);(4)以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为实践研究,采用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在核心研究尺度层面展开功能与结构协同管控的空间管控区划研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分析的背景,形成管控有效的区划单元结果,并提出相关管控的策略(第五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构建了以功能——结构和参数管控为主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体系;(2)划定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单元;(3)提出了空间管控单元导则与具体指标,并制定了管控图则。
陈玉萍[4](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刘燕琪[5](2021)在《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繁荣使行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剧,开放共享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加强与其他各角色参与者的互动建立竞争优势。服务生态系统是A2A(actor to actor,参与者到参与者)导向的系统,强调价值是在互动中产生的,将广泛的经济社会参与者纳入资源整合者和价值共创者的范畴中,成为探索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新视角。近年来,服务生态系统的实践不断丰富,在2021年Brand Finance公布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位居前三位的(苹果、亚马逊、谷歌)均是具有生态系统视野、拥有主导生态系统能力的企业,从服务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然而,现有的关于服务生态系统的研究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对服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的关注更多地聚焦在企业与生态系统的共生关系上。尽管服务生态系统打破了原有价值和创新活动中创造者和毁灭者的界限,强调A2A导向,但是参与者在生态系统中仍存在地位和角色的差异,影响着利益的分配,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来说仍然至关重要。通过对服务生态系统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相对于有形的对象性资源,无形的、动态的操作性资源(如知识、技术、关系等)是效果产生的原因,操作性资源能力关乎企业在服务生态系统中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是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从服务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探析企业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服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的操作性资源能力是如何影响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的;第二,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何种路径实现的;第三,在企业通过操作性资源能力实现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权变因素。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本研究对服务生态系统、竞争优势、操作性资源能力、价值共创、服务创新、共享制度等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使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对W、H、B三个处于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不同行业的、不同地位的典型企业进行了分析,从实践角度对研究的模型框架进行了探索。再次,基于案例分析的结果,综合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以竞争优势为因变量、操作性资源能力为自变量、价值共创和服务创新为中介变量、共享制度为调节变量,构建了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制的整合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了31个研究假设。最后,通过收集的451份有效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操作性资源能力为服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的有效活动奠定了基础,对竞争优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资源识别、价值主张、参与合作、影响制度4个维度均对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第二,价值共创是服务生态系统中价值创造的一般形式,价值共创及其两个维度合作生产和使用价值均对竞争优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时,价值共创在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服务创新关系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够使企业保持活力,对竞争优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同时,服务创新在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第四,共享制度能够强化操作性资源能力对价值共创和服务创新的正向影响,但其三个维度的调节作用有所区别。在对操作性资源能力和价值共创关系的调节上,规则维度和认知维度均正向调节操作性资源能力对价值共创的影响,规范维度的调节效应不显着。在对操作性资源能力和服务创新关系的调节上,规范维度和认知维度均正向调节操作性资源能力对服务创新的影响,规则维度的调节效应不显着。第五,共享制度在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影响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向调节了“操作性资源能力——价值共创——竞争优势”和“操作性资源能力——服务创新——竞争优势”两条作用路径。本研究从服务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以服务生态系统中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竞争优势、操作性资源能力、价值共创、服务创新、共享制度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第一,本研究关注服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对服务生态系统中企业操作性资源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深层次关系进行了探索,明晰了操作性资源能力及其各维度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第二,探析了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影响的作用路径,识别了价值共创和服务创新两个中介变量。第三,研究探索了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的权变因素,识别了共享制度这一调节变量,完善了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机制的整合模型。此外,本研究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第一,研究有助于企业打破原有产品主导逻辑的禁锢,从服务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看待企业的发展,制定具有生态系统视野的发展战略;第二,研究有助于企业通过培养和有效运用操作性资源能力,促进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第三,研究有助于企业形成符合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浪潮的价值创造模式,通过与参与者互动合作实现价值共创;第四,研究有助于企业以开放共享的态度开展服务创新,化解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割裂的问题;第五,研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理解共享制度的作用,帮助企业在跨文化、跨区域合作中规避风险。
龙鑫[6](2021)在《全域旅游建设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 ——以广西桂林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但当前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广大游客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全域旅游是一种跳出景点的“大旅游”模式,其包含的内容比传统旅游模式更多,更能进一步满足人民的新需求。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资源整合,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在多个方面满足多类游客的不同需求,其打破了旅游的传统界限,做到跳出景区的局限,以域为视角看旅游,是发展旅游的全新路径,能够有力推动旅游业以及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本文选取广西桂林市为例,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访谈法,基于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对研究全域旅游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责任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从全域旅游、政府责任方面进行了国内外综述;再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紧接着,对本文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介绍。本文梳理了桂林市在全域旅游建设中需要尽到的责任以及基本概况,其需履行的责任主要包括规划设计、品牌推介、市场监督、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其次,对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桂林的旅游产业作为作用的支柱产业,自全域旅游建设以来,市政府引导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所有产业的引领产业,尝试通过服务业带动农业和制造业,并基于此积极打造本地特色品牌,较为明显的提升了经济发展,不仅如此,在满足民众来桂旅游的需求方面,政府倾力打造大量景点,并建设与景点相配套的各种设施,例如公路、服务区、汽车营地、游客集散中心等。但由于全域旅游模式的发展迅速,其作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在履责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全,推动桂林市全域旅游进一步发展,政府的履责过程仍有改进空间。再次,对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访谈,在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的基础上,发现其问题主要集中在全域景观的规划可持续性不足、品牌全域联动中选择的推介工作失准、市场监督综合体系功能发挥不明显、服务保障完善速度与民众对全域配套的需求不匹配;问题产生的原因集中在政府有效干预不足、政府角色定位为不清晰、过于强调运动式治理、政府投入有限。最后,是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的优化路径分析。结合瑞士、六盘水市关于全域旅游建设的经验,尝试提出桂林市在全域旅游中政府责任优化的对策,包括联合多方力量,科学规划发展计划;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选择合适的推介模式;做好长远规划,构建社会综合监督体系;保障政府投入,建设全民参与的服务保障体系。
何鹏[7](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李晓瑜[8](2021)在《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研究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问题、原因及对策。通过对395位游客的问卷调查分析、90位四类主体的访谈调查分析梳理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缺少管理条例法律保障、联合惩戒信息存在共享壁垒、联合惩戒机制较为单一、联合惩戒行政管理部门协作内容不突出和景区工作人员社会信用意识较薄弱。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则主要有全省社会信用顶层管理上位法缺失、联合惩戒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较落后、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部门财政资金和专职人员投入不足以及景区社会信用宣传和实践活动力度小。通过借鉴浙江省、山东省和吉林省在景区失信联合惩戒方面的经验,并立足四川实际,在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渐进决策理论和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5点对策建议,包括颁布覆盖旅游景区的四川省社会信用条例、完善覆盖旅游景区的四川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健全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多方机制建设、调动力量完善景区社会信用管理组织框架和广泛开展景区社会信用教育和实践活动。因此本文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上有一定的创新。同时本文在研究意义上,一方面可为国内其他行业联合惩戒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可为西部其他省份旅游领域联合惩戒提供经验借鉴。
张天健[9](2020)在《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合行政执法,是指为解决原先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的职能交叉、责任主体不明以及职能分散等问题,将行政权配置进行一定地调整,最终由某一独立的新的行政主体来行使调整前交叉或者分散的执法权。在全国部分城市陆续开展关于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之后,2004年,泰山风景名胜区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关于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和艰辛探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多头执法、职能交叉、效力低下等问题,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有了很大改善,泰山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也极大地推动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但在十多年的改革探索进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顶层设计指导和现成的模式借鉴,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难题。如何深刻领会和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冲破一切阻碍改革的藩篱,积累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经验,不仅迫在眉睫,而且意义重大。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历程,运用先进的公共管理理论剖析改革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试图为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本文在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情况,明确了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行政执法的价值所在,采用历史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泰山风景名胜区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分析,又借鉴黄山风景区、蜀南竹海风景区和瘦西湖风景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经验,进而提出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具体对策。论文内容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介绍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综合行政执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为论述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历程做基础。第二部分对综合行政执法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初步构建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和大部制理论为基础的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理论框架。第三部分通过实地调查,描述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程,总结了泰山风景名胜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通过历史回顾和现实关照,全面梳理了泰山风景名胜区在进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总结归纳黄山、蜀南竹海和瘦西湖三个风景名胜区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取得的的成果和经验,提炼出对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有益启示。并在第六部分提出了泰山风景名胜区进一步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相应对策。论文最后对泰山风景名胜区十多年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情况作出整体性的总结,对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成果进行了展望。
王璐瑶[10](2020)在《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而鼓浪屿作为我国又一个申遗成功的历史文化节点,承担着传承与发扬我国灿烂文明的重任,这种传承与发扬是多维度的,饱含文物、建筑、景观整体风貌,而鼓浪屿植物景观作为形成鼓浪屿整体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植物景观含着重要的遗产价值,符合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是遗产地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鼓浪屿的遗存本体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矛盾,如历史建筑与古树名木之间、文物保护与植物景观之间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找到矛盾的成因不应局限在当下,而应客观的分析鼓浪屿的从古至今历史演替过程,从系统整体寻求问题根源出发,从而协调鼓浪屿庞大又复杂的文化遗产内容,找到凸显并保护鼓浪屿遗产价值的植物景观发展方向。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方法入手,结合植物景观特性。再以分析鼓浪屿历史发展过程为出发,从历史文献中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成因,从鼓浪屿整体风貌、空间构成当中了解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结合现状调研成果与相关法律规范寻找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主要矛盾,通过植物景观要素,再融汇遗产保护、植物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协调鼓浪屿文化遗产地各遗产要素与植物景观间的关系,形成以植物景观特色为重要组成的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特色风貌,构建完善的保护体系,并提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植物景观保护与营造策略,为鼓浪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鼓浪屿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一无二的。研究鼓浪屿植物景观的历史沿革并提出针对性的植物景观营造与管养策略,不仅能够为我国各文化遗产地特色风貌的修复与保护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依据,还将以此为开端展示植物景观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发挥积极作用。
二、景区安全责任应如何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景区安全责任应如何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研究 ——以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设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景区 |
2.1.2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 |
2.1.3 应急服务 |
2.1.4 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的多元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服务型政府 |
第三章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现状 |
3.1 我国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及成效 |
3.1.1 应急管理机构改革 |
3.1.2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
3.1.3 应急管理体系 |
3.1.4 应急预案体系 |
3.2 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现状及特点 |
3.2.1 山海天旅游景区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类型 |
3.2.2 山海天应对旅游景区突发事件的相关举措 |
第四章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案例分析与满意度调查 |
4.1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案例描述 |
4.1.1 失踪游客搜救 |
4.1.2 营救礁石被困人员 |
4.1.3 深夜营救积水被困人员 |
4.2 案例分析 |
4.3 应急服务知晓度与满意度调查 |
4.3.1 景区应急服务工作 |
4.3.2 游客知晓度和满意度 |
第五章 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5.1.1 预防阶段: 应急服务能力存在短板、风险评估不足 |
5.1.2 应对阶段: 智能化建设不到位、信息获取不顺畅 |
5.1.3 处置阶段: 联动机制不完善 |
5.1.4 强化阶段: 总结提升不重视 |
5.2 原因分析 |
5.2.1 重视程度不够,能力素养不高 |
5.2.2 多元主体积极性调动不够 |
5.2.3 制度性约束不强、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弱 |
5.2.4 人才队伍专业性不强 |
第六章 旅游景区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
6.1 预防阶段: 提升能力、评估风险 |
6.1.1 提升应急服务能力 |
6.1.2 强化风险评估 |
6.1.3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
6.1.4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
6.2 应对阶段: 及时响应、信息共享 |
6.2.1 智慧系统及时介入 |
6.2.2 旅游应急信息共享 |
6.2.3 广泛开展志愿宣教 |
6.3 处置阶段: 沟通协作、有效救援 |
6.3.1 开展应急救援处置 |
6.3.2 多元主体联动配合 |
6.3.3 妥善做好信息公开 |
6.4 强化阶段: 健全机制、总结提升 |
6.4.1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
6.4.2 修复旅游整体形象 |
6.4.3 健全预警机制 |
6.4.4 总结提升服务水平 |
结论 |
附录 |
山海天阳光海岸旅游景区应急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山海天阳光海岸旅游景区知晓度、满意度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 |
(一)《旅游法》简介和立法研究 |
(二)旅游者界定 |
(三)旅游者权益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旅游者权益保护立法研究现状 |
(二)国内旅游者权益保护影响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评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访谈和调查问卷法 |
(三)定量研究法 |
六、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温州旅游及《旅游法》实施情况调查 |
一、温州旅游概况 |
(一)旅游发展态势强劲 |
(二)文旅营销形成声势 |
二、温州旅游的困境 |
(一)国际入境旅游增长乏力 |
(二)区位与交通劣势明显 |
(三)国内旅游客源地吸引不足 |
(四)省内旅游目的地品牌不足 |
三、旅游法在温州实施情况 |
(一)旅游法实施总体情况较好 |
(二)旅游法实施后问题依然突出 |
第三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一)问卷设计 |
(二)权益保护主要内容 |
(三)变量度量 |
二、问卷发放和收集 |
第四章 数据实证研究 |
一、频数和描述性分析 |
二、因子分析 |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
(一)权益保护和旅游体验变化情况的信度分析 |
(二)权益保护感知模型效度分析 |
四、相关分析 |
五、回归分析 |
六、方差分析 |
七、分析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建议和研究不足 |
一、结论 |
(一)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规范作用 |
(二)使旅游者的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护 |
(三)对旅游经营者及从业群体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二、建议 |
(一)构建旅游者保护体系,实现法律实效 |
(二)树立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意识,做到依法维权 |
(三)围绕需求做到行业良性竞争,减少旅游纠纷 |
(四)强化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打造中国特色红 |
三、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旅游法》实施对旅游者的影响 |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修订建议) |
致谢 |
(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学科问题 |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 研究对象 |
1.2.1 秦岭北麓 |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空间管控区划相关研究 |
1.5.2 不同空间类型管控区划方法研究 |
1.5.3 区划相关研究 |
1.5.4 景观分类相关研究 |
1.5.5 空间管控区划技术方法 |
1.5.6 研究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空间管控区划 |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2.1.3 景观分类 |
2.2 基础理论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尺度效应 |
2.2.3 格局—功能理论 |
2.2.4 景观异质性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相关概况 |
3.1 长安区段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社会资源 |
3.2 长安区段景观多功能研究 |
3.2.1 供给功能 |
3.2.2 调节功能 |
3.2.3 支持功能 |
3.2.4 文化功能 |
3.3 秦岭北麓空间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政策与文件研究 |
3.3.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历程 |
3.3.2 相关条例、规划中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3.4 问题指认 |
3.5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1 不同目标下空间管控区划方法对比 |
4.1.1 基于资源保护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2 基于资源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3 基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1.4 基于管理角度的空间管控区划方法 |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构建 |
4.2.1 管控区划方法体系构建原则 |
4.2.2 空间管控区划方法与对象匹配性分析 |
4.2.3 管控区划层次 |
4.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4.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4.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管控单元划分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研究 |
5.1 基础数据来源 |
5.2 区域背景 |
5.3 沣河与浐河流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 |
5.3.1 综合水安全格局 |
5.3.2 地质灾害安全格局 |
5.3.3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
5.3.4 文化遗产保护安全格局 |
5.3.5 游憩安全格局 |
5.3.6 视觉安全格局 |
5.3.7 区域综合景观安全格局构建及管控策略 |
5.4 沣河与浐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4.1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研究 |
5.4.2 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5.4.3 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
5.4.4 游憩休闲功能研究 |
5.4.5 生态服务综合功能重要性评价 |
5.4.6 管控单元划分 |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西尧村空间管控区划 |
5.5.1 生态控制指标选取 |
5.5.2 用地单元管控图则编制 |
5.6 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创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服务生态系统 |
2.1.1 服务生态系统的理论来源 |
2.1.2 服务生态系统的内涵及核心内容 |
2.1.3 服务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 |
2.1.4 研究评述 |
2.2 竞争优势 |
2.2.1 竞争优势的内涵 |
2.2.2 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 |
2.2.3 竞争优势的测量 |
2.2.4 竞争优势的研究现状 |
2.2.5 研究评述 |
2.3 操作性资源能力 |
2.3.1 操作性资源与操作性资源能力的内涵 |
2.3.2 操作性资源能力的测量 |
2.3.3 操作性资源能力的研究现状 |
2.3.4 研究评述 |
2.4 价值共创 |
2.4.1 价值的内涵 |
2.4.2 价值共创的内涵 |
2.4.3 价值共创的测量 |
2.4.4 价值共创的研究现状 |
2.4.5 研究评述 |
2.5 服务创新 |
2.5.1 服务创新的内涵 |
2.5.2 服务创新的理论发展 |
2.5.3 服务创新的测量 |
2.5.4 服务创新的研究现状 |
2.5.5 研究评述 |
2.6 共享制度 |
2.6.1 共享制度的发展与内涵 |
2.6.2 共享制度的测量 |
2.6.3 共享制度的研究现状 |
2.6.4 研究评述 |
第3章 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的机理分析 |
3.1 案例研究设计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对象 |
3.1.3 资料收集 |
3.2 资料编码 |
3.3 机理分析 |
3.3.1 操作性资源能力与竞争优势 |
3.3.2 操作性资源能力、价值共创与竞争优势 |
3.3.3 操作性资源能力、服务创新与竞争优势 |
3.3.4 操作性资源能力、共享制度与价值共创 |
3.3.5 操作性资源能力、共享制度与服务创新 |
3.4 结论和命题的提出 |
第4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理论基础 |
4.1.1 资源基础观 |
4.1.2 动态能力理论 |
4.1.3 服务主导逻辑 |
4.2 理论框架 |
4.3 研究假设 |
4.3.1 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 |
4.3.2 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 |
4.3.3 服务创新的中介作用 |
4.3.4 共享制度的调节作用 |
4.3.5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过程 |
5.1.2 问卷结构 |
5.2 变量测量 |
5.2.1 竞争优势的测量 |
5.2.2 操作性资源能力的测量 |
5.2.3 价值共创的测量 |
5.2.4 服务创新的测量 |
5.2.5 共享制度的测量 |
5.2.6 控制变量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预测试 |
5.4.1 竞争优势量表检验 |
5.4.2 操作性资源能力量表检验 |
5.4.3 价值共创量表检验 |
5.4.4 服务创新量表检验 |
5.4.5 共享制度量表检验 |
第6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效度分析 |
6.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6.3 研究假设检验 |
6.3.1 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作用的检验 |
6.3.2 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检验 |
6.3.3 服务创新的中介作用检验 |
6.3.4 共享制度的调节作用检验 |
6.3.5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 |
6.3.6 研究结果 |
6.4 研究结果讨论 |
6.4.1 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 |
6.4.2 价值共创的中介作用 |
6.4.3 服务创新的中介作用 |
6.4.4 共享制度的调节作用 |
6.4.5 被调节的中介作用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 |
7.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企业) |
附录2 访谈提纲(客户) |
附录3 访谈提纲(其他利益相关者) |
附录4 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全域旅游建设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 ——以广西桂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全域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 |
2.政府责任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及不足 |
1.创新点 |
2.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全域旅游 |
2.全域旅游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
(二)理论基础 |
1.服务型政府理论 |
2.市场失灵理论 |
二、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现状 |
(一)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的基本概况 |
1.第三产业引领生产总值不断升高 |
2.旅游业引领价值初显 |
3.公共物品相关建设具有全域配套的基础 |
(二)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1.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的主要做法 |
2.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的主要成效 |
三、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过程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过程的问题 |
1.桂林市在全域景观的规划可持续性不足 |
2.政府品牌联动推介工作的定位失准 |
3.市场监督综合治理体系功能发挥不明显 |
4.服务保障完善速度与民众对全域配套的需求不匹配 |
(二)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过程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1.政府有效干预不足 |
2.政府角色定位为不清晰 |
3.过于强调运动式治理 |
4.政府投入有限 |
四、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的优化路径分析 |
(一)国内外经验借鉴及启示 |
1.瑞士的经验借鉴 |
2.贵州六盘水市的经验借鉴 |
3.国内外经验带来的启示 |
(二)桂林市全域旅游建设中政府责任履行的优化路径 |
1.联合多方力量,科学规划发展计划 |
2.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选择合适的推介模式 |
3.做好长远规划,构建社会综合监督体系 |
4.保障政府投入,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配套体系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项目及代表性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
2.1.3 贫困地区 |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
2.2.1 贫困文化 |
2.2.2 文化贫困 |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
6.1.1 样本基本概况 |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社会信用 |
2.1.2 旅游景区 |
2.1.3 景区失信行为 |
2.1.4 联合惩戒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渐进决策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3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现状 |
3.1 四川省社会信用失信联合惩戒现状 |
3.2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具体建设现状 |
3.2.1 四川省旅游景区社会信用等级评定建设现状 |
3.2.2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行为界定现状 |
3.2.3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文件、主体、举措等现状分析 |
4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调查分析 |
4.1 调查实施 |
4.1.1 问卷调查实施 |
4.1.2 访谈调查实施 |
4.2 调查统计分析 |
4.2.1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4.2.2 访谈调查统计分析 |
4.3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存在的问题 |
4.3.1 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缺少管理条例法律保障 |
4.3.2 景区失信联合惩戒信息存在共享壁垒 |
4.3.3 景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较为单一 |
4.3.4 景区失信联合惩戒行政管理部门协作内容不突出 |
4.3.5 景区工作人员社会信用意识较薄弱 |
4.4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1 全省社会信用顶层管理上位法缺失 |
4.4.2 联合惩戒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较落后 |
4.4.3 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不健全 |
4.4.4 行政管理部门财政资金和专职人员投入不足 |
4.4.5 景区社会信用宣传和实践活动力度小 |
5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国内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 |
5.1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国内经验借鉴 |
5.1.1 浙江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经验分析 |
5.1.2 吉林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经验分析 |
5.1.3 山东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经验分析 |
5.1.4 经验借鉴的启示 |
5.2 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的对策建议 |
5.2.1 颁布覆盖旅游景区的四川省社会信用条例 |
5.2.2 完善覆盖旅游景区的四川省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5.2.3 健全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多方机制建设 |
5.2.4 调动力量完善景区社会信用管理组织框架 |
5.2.5 广泛开展景区社会信用教育和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风景名胜区 |
2.1.2 综合行政执法 |
2.1.3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无缝隙政府理论 |
2.2.3 大部制理论 |
3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历程与成效 |
3.1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历程 |
3.1.1 改革的缘由与依据 |
3.1.2 改革试点的申报与批准 |
3.1.3 改革的核心内容 |
3.1.4 改革中的行政执法体制建设 |
3.2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成效 |
3.2.1 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问题得到部分解决 |
3.2.2 行政执法能力显着提高 |
3.2.3 行政执法队伍形象明显改善 |
3.2.4 景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 |
3.2.5 促进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 |
4 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存在的困境 |
4.1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权责划转问题突出 |
4.1.1 划转标准不合理 |
4.1.2 划转程序不规范 |
4.1.3 划转的职责过多、权责不平衡 |
4.2 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部门配合和衔接不畅 |
4.2.1 各部门配合协作力度不够 |
4.2.2 外部的衔接不够流畅 |
4.3 综合行政执法中的程序不规范 |
4.3.1 行政检查程序的设计不完善 |
4.3.2 行政相对人的听证和陈述申辩权未得到有效保障 |
4.3.3 文书未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送达 |
4.4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社会公众参与严重不足 |
4.4.1 社会公众参与的意识缺乏 |
4.4.2 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受阻 |
4.5 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机制亟需完善 |
4.5.1 缺乏对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的监督 |
4.5.2 缺乏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
4.6 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保障有待加强 |
4.6.1 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
4.6.2 队伍结构配置不优 |
4.6.3 高科技执法手段运用存在短板 |
4.6.4 缺乏完善有力的保障机制 |
5 我国典型的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及有益启示 |
5.1 黄山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
5.1.1 黄山风景区“3+2”综合执法工作模式 |
5.1.2 黄山风景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四项举措 |
5.2 蜀南竹海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
5.2.1 合理构建行政执法体制 |
5.2.2 合理集中行使处罚权 |
5.3 瘦西湖风景区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
5.3.1 明确行政执法主体 |
5.3.2 适当合并原有职能部门 |
5.3.3 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运行机制 |
5.4 典型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经验对泰山景区的有益启示 |
5.4.1 科学确定综合执法范围 |
5.4.2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 |
5.4.3 以服务发展理念统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
6 深化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对策 |
6.1 科学合理划转行政执法权责 |
6.1.1 科学制定划转标准 |
6.1.2 严格规范划转程序 |
6.1.3 结合实际平衡职责 |
6.2 健全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配合机制 |
6.2.1 加强执法机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的力度 |
6.2.2 完善跨部门法协作机制 |
6.3 严格规范综合行政执法程序 |
6.3.1 增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 |
6.3.2 细化和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流程 |
6.3.3 规范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 |
6.4 促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的社会公众参与 |
6.4.1 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识 |
6.4.2 拓宽社会公众参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渠道 |
6.5 完善对综合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机制 |
6.5.1 完善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 |
6.5.2 完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使用细则 |
6.5.3 构建对综合行政执法权的立体化监督体系 |
6.6 加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和保障机制建设 |
6.6.1 优化综合行政执法人员配置结构 |
6.6.2 提高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
6.6.3 加强对高科技执法手段的运用 |
6.6.4 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
(10)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 |
1.1.2 世界遗产中植物景观保护现状 |
1.1.3 植物景观重要性 |
1.1.4 鼓浪屿后申遗时代的植物景观保护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世界文化遗产 |
2.1.2 遗产价值 |
2.1.3 植物景观 |
2.1.4 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要素 |
2.2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2.2.1 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 |
2.2.2 遗产地植物景观的认知与修复研究 |
2.2.3 遗产地植物景观管养研究 |
2.2.4 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 |
2.3 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鼓浪屿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鼓浪屿植物景观的相关研究 |
2.4 研究综述小结 |
2.4.1 世界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相关研究 |
2.4.2 鼓浪屿相关研究 |
2.5 案例分析 |
2.5.1 法国凡尔赛历史遗产的植物景观研究 |
2.5.2 德国世界文化遗产魏玛ILM公园植物景观研究 |
2.5.3 国内承德避暑山庄的植物景观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过程 |
3.1 公共地界形成前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2年以前) |
3.1.1 原住民的建设活动(宋元~1842) |
3.1.2 外来文化传播期(1842~1902) |
3.2 公共地界成熟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03-1938) |
3.2.1 相关组织 |
3.2.2 庭园特色 |
3.2.4 植物种植 |
3.2.5 空间布局 |
3.2.6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3 公共地界晚期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概况(1941~1945) |
3.3.1 建设发展停滞 |
3.3.2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4 解放后鼓浪屿植物景观发展相关概况(1945~至今) |
3.4.1 第一阶段:景城相依与城市社区(1940-1980) |
3.4.2 第二阶段:风景名胜区与旅游社区(1980-2000) |
3.4.3 第三阶段:人文回归与遗产社区(2000-至今) |
3.4.4 该时期植物景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价值、特色、与现状问题 |
4.1 鼓浪屿植物景观价值解读 |
4.2 作为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
4.2.1 自然环境的植物景观特色 |
4.2.2 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特色 |
4.3 作为非主要价值载体的鼓浪屿植物景观特色 |
4.3.1 宅前屋后植物景观特色 |
4.3.2 建国后的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特色 |
4.4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现状问题研究 |
4.4.1 鼓浪屿植物景观理论研究的缺乏 |
4.4.2 公众对鼓浪屿文化遗产地认识上的误区 |
4.4.3 鼓浪屿自然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
4.4.4 鼓浪屿建成环境植物景观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要素分析 |
5.1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总体保护要求 |
5.1.1 鼓浪屿保护定位 |
5.1.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保护理念 |
5.1.3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法规 |
5.2 鼓浪屿植物景观的要素分析 |
5.2.1 “性”——定性选种 |
5.2.2 “境”——所处境域 |
5.2.3 “景”——意境景观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的体系构建 |
6.1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体系的原则 |
6.1.1 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
6.1.2 最小干预原则 |
6.1.3 可逆性原则 |
6.1.4 可持续的生态保护原则 |
6.2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体系 |
6.2.1 以植物群落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
6.2.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分类 |
6.2.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体系 |
6.3 植物群落—植物组团——植物个体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1 植物群落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
6.3.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遗产保护要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实施建议 |
7.1 植物群落的保护实施建议 |
7.1.1 保护监测:配合已有监测和风险应对系统进而建设 |
7.1.2 多方宣传:提升植物景观保护意识 |
7.2 以植物组团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
7.2.1 发展策略:优化提升,适应性改造 |
7.2.2 社区动员:提高居民积极性,生活美景共享 |
7.2.3 树楼一体:物质层面古树与建筑的矛盾解决 |
7.3 以植物个体为单位的保护实施建议 |
7.3.1 常见灾害:台风、病虫害威胁下的应对与预防 |
7.3.2 鼓浪屿植物的修剪 |
7.3.3 外来入侵植物优势种的管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鼓浪屿植物景观保护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景区安全责任应如何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景区突发应急服务研究 ——以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为例[D]. 赵振霖. 山东大学, 2021
- [2]基于旅游者权益保护视角的《旅游法》实施效果调查研究 ——以温州市为例[D]. 郭昌滨.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空间管控区划方法研究[D]. 于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5]服务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操作性资源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燕琪. 吉林大学, 2021(01)
- [6]全域旅游建设中地方政府责任研究 ——以广西桂林市为例[D]. 龙鑫.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8]四川省旅游景区失信联合惩戒对策研究[D]. 李晓瑜.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泰山风景名胜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张天健.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10]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植物景观保护研究[D]. 王璐瑶. 华侨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