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闭合性肝损伤继发脑脓肿1例(论文文献综述)
顾嘉程[1](2020)在《神经外科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分布及诊疗手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调查某综合性三级医院神经外科近年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状况;探究脑脊液(CS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 NGS)在神经外科相关CNS感染诊断中的诊断效能与应用价值;探讨替加环素脑室内注射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致CNS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回顾性调查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单位的神经外科相关CNS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性别、年龄、神经系统原发病、CNS感染类型、住院病区、CSF微生物培养菌株与药敏结果。(2)前瞻性纳入2018年8月~2020年1月本单位的高度怀疑存在CNS感染但缺乏病原学结果的患者,采集CSF行m NGS与微生物培养同步检测,分别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3)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9月本单位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致严重CNS感染后行替加环素脑室内注射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注射的前3d(T1)、后1d(T2)、后3d(T3)、后7d(T4)、后14d(T5)、后21d(T6)、后28d(T7),记录体温、全血白细胞计数和CSF的白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培养结果等感染指标。在T1和T6时点,记录肌酐、氨基转移酶、神经系统局灶症状等不良反应指标。结果(1)合计调查住院患者7768例。发生CNS感染163例,发病率2.10%,其中脑室膜炎149例(91.41%),脑脓肿14例(8.59%)。脑室膜炎及整体CNS感染在重症监护病区发病率高于普通病区(均p<0.001)。颅脑创伤及CNS肿瘤患者的CNS感染发病率高于平均(p<0.001)。获得CSF微生物培养阳性结果35例,阳性率21.47%,其中革兰阳性菌16株,革兰阴性菌19株;各型耐药菌比例均较高。(2)合计纳入行同步检测患者22例。男性15例,平均50.8岁。22例检测时,可明确CNS感染临床诊断12例,其中m NGS阳性10例,微生物培养阳性3例。m NGS与微生物培养的灵敏度分别为83.3%、25.0%,特异度均为9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9%、7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50.0%,Youden指数分别为0.733、0.15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p<0.001)、0.575(p=0.362)。(3)合计回顾行替加环素脑室内注射治疗患者9例。男性8例,平均37岁;颅脑创伤7例,自发性脑出血1例,脑梗死致脑疝1例。在T2~T7时点,体温及全血白细胞计数均较T1时降低(p<0.05)。CSF白细胞计数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7时点,CSF葡萄糖含量均较T1时升高(p<0.05)。在T2~T4、T6、T7时点,CSF蛋白质含量均较T1时降低(p<0.05)。CSF培养在T5时点及以后转阴率稳定于88.9%。注射前后,患者的肌酐与氨基转移酶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出现癫痫发作一次,其余神经系统局灶症状未见。经随访,1例死亡,2例感染再发,6例未复发。结论神经外科相关CNS感染并不少见,不同病区、不同神经系统原发病的CNS感染发病率存在差异。CSF微生物培养阳性率较低,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比例均较高。m NGS较微生物培养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对神经外科相关CNS感染有应用价值,可作为常规诊断技术的必要补充。行替加环素脑室内注射后,患者的全身及CSF感染指标整体趋于好转,CSF培养逐步转阴,不良反应少见,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致严重CNS感染具有应用价值。
黄贤键,吴楚伟,邹隽风,高杰,张杰华,朱栋梁,刘俊,李维平[2](2019)在《穿通性颅脑创伤10例的临床治疗》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穿通性颅脑创伤病情特点与最优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穿通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1例。随访观察患者半年以上,将患者的受伤原因、致伤程度、治疗方案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为工地受伤,另外2例损伤原因包括斗殴时椅腿刺入、医源性胃管从颅底进入颅内。7例患者异物存留颅内。工地受伤患者中4例为钢筋刺入颅内,其余为其他异物高速刺入颅内。10例患者均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清创、异物取出及脑膜修补术。7例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1例颅内异物存留的患者因严重电解质紊乱脑水肿死亡,3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4例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1例患者发生脑积水,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或失明。结论穿通性颅脑创伤较少见,损伤的原因使病情特点多样化。穿通性颅脑创伤需根据伤情采取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谨慎设计手术清创和取出异物方案,严密关闭硬脑膜。围手术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
叶同,冯贵龙,冯杰[3](2010)在《颅内继发感染4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梁春林,肖钟迪,康德新,郭忠武,殷响,张奇兵[4](2008)在《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37例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诊治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37例。根据患者情况,行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29例,其中有3例为保守治疗后行手术,根据肝损伤的情况选择如下术式:(1)清创止血,肝褥式单纯缝合修补术15例。(2)清创缝合加肝动脉结扎术2例。(3)清创性肝切除术+肝实质或肝旁大血管缝扎术或修补术1例。(4)清创加带蒂大网膜塞止血加明胶海绵6例。(5)局部清创止血+修补缝合+肝实质或肝旁大血管缝扎术或修补术2例。(6)肝周纱布填塞术2例。均附加腹腔引流。结果:治愈38例,因脑外伤致1例死亡。并发症: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胆汁瘘1例,膈下脓肿1例,应急性溃疡1例,肺感染1例,胆道出血1例。均治愈。结论:除据病人病史症状外,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及CT检查是对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保守治疗基于对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及积极的基础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根据肝脏损伤情况,有效止血,清除失活组织及充分引流决定。
梁春林,肖钟迪,宁桂芝,马越,康德新,殷响,张奇兵[5](2008)在《钝性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破裂43例的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治疗钝性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用不同方法治疗钝性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43例。根据患者情况,行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34例。结果:治愈41例,因脑外伤致1例死亡。术中出血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胆汁瘘1例,膈下脓肿1例,应急性溃疡1例,肺感染1例,胆道出血1例,均治愈。结论:除据患者病史症状外,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及CT检查是对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保守治疗基于对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及积极的基础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根据肝脏损伤情况,有效止血,清除失活组织及充分引流决定。
李秀东,陈福真,李滨,许东辉,李志民,李文岗,苏旭,陈景熙,刘育健[6](2006)在《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各类肝外伤64例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肝外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以提高肝外伤治疗水平。方法:对1996年5月- 2005年5月间收治的64例肝外伤治疗作回顾分析。结果:64例肝外伤根据损伤部位、AAST分级标准及伤情分别选用保守治疗(16例,其中3例中转手术),直接手术治疗(48例)。本组治愈59例(占92.2%),死亡5例(占7.8%)。结论:肝外伤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选用适当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术式可提高治愈率。
涂子炜[7](2021)在《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变迁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第一部分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本研究旨在对比胆源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 of biliary origin,PLAB)和隐源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es of cryptogenic origin,PLAC)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异同点,为PLAB与PLAC的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第二部分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探讨及分析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 liver abscess,BLA)的病因变迁及原因,为BLA早期诊疗提供帮助。【方法】第一部分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BLA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结果及治疗情况),根据是否与胆源性疾病相关的BLA患者分别归类为PLAB组(83例)和PLAC组(104例),并对PLAB与PLA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点,为PLAB与PLAC的早期鉴别提供依据。第二部分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BL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院的BLA患者分成A组(前5年,n=64例)和B组(后5年,n=123例),通过对前、后5年BLA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症及病原学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其病因变迁的原因,为BLA早期诊疗提供帮助。【结果】第一部分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分析1.一般资料:187例BLA患者中,PLAB组有83例(44.4%),男女比例1.31:1;PLAC组有104例(55.6%),男女比例2.25:1。PLAB与PLAC组均以男性多见(56.6%vs 69.2%),但男女发病率无差异(P>0.05)。PLAB组患者的年龄较PLAC组大(58.10±13.69 vs 52.37±17.15),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明显(P<0.05)。PLAB和PLAC均好发于中年人群(61.4%vs 49.0%),虽然PLAB与PLAC发病年龄在中年组和老年组无差异(P>0.05),但是PLAC青年组的发病率高于PLAB组,差异较明显(P<0.05)。PLAB患者的住院天数比PLAC患者稍长(14.36±9.17 vs 13.36±9.69),但是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无显着差异(P>0.05)。2.临床表现:两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其次是右上腹痛、呼吸道症状、恶心及黄疸表现。PLAB组比PLAC组患者右上腹痛(72.3%vs 35.6%)、恶心(32.5%vs 17.3%)及黄疸(31.3%vs 15.4%)的症状更常见,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合并症与并发症:PLAB组与PLAC组在糖尿病(33.7%vs 50.0%)、高血压(32.5%vs 19.2%)、肝囊肿(13.3%vs 4.8%)及胸腔积液(2.4%vs 10.6%)的发生率上均有显着差异(P<0.05)。另外,PLAB组比PLAC组合并恶性肿瘤(19.3%vs 1.9%)的患者人数更多,且有显着差异(P<0.05)。4.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指标中PLAB组TBil(34.5±34.9 vs 22.5±24.9)、γ-GT(217.4±198.0 vs 212.7±181.1)及ALT(89.9±156.6 vs 68.9±60.2)指标升高均比PLAC组明显,其中只有TBil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PLAB组与PLAC组Alb水平相当(33.1±6.0 vs 34.0±5.9),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N%、WBC和Hb均无显着差异(P>0.05)。PLAC组患者入院后首次检测的空腹血糖值普遍高于PLAB组(7.9±3.7 vs 6.8±2.5),差异显着(P<0.05)。5.影像学检查:PLAB与PLAC组患者均以单发脓肿(63.9%vs 77.9%)居多,均好发于肝右叶(69.9%vs 77.9%),且脓腔最大直径均以3-8cm多见(49.4%vs 69.2%)。与PLAB组相比,PLAC组单发脓肿(77.9%vs 63.9%)、脓肿气腔形成(11.5%vs 3.6%)和脓腔最大直径为3-8cm的(69.2%vs 49.4%)患者较多见,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6.病原学结果:177例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8.6%。PLAB和PLAC组患者主要感染的病菌均为E.Coli(57.9%vs 16.7%)和Kp(31.6%vs 72.9%)。其中,PLAB组E.Coli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PLAC组(57.9%vs 16.7%),而Kp的阳性检出率却低于PLAC组(31.6%vs 72.9%),两组患者在E.Coli和Kp检出率上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7.治疗及疗效:PLAB和PLAC患者的治疗方式均以抗生素联合脓肿穿刺置管引流(60.2%vs 76.0%)多见。PLAB组患者行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比PLAC组多(24.1%vs 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B组治疗有效率为90.4%,PLAC组治疗有效率为88.1%。PLAB和PLAC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部分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1.一般资料:前、后5年BLA发病人群均以男性多见(64.1%vs 63.4%),且男女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LA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A组稍大(55.46±15.59 vs 53.84±16.62),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较明显,后5年比前5年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2.96±9.83 vs15.42±8.55)(P<0.05)。BLA的发病人数在逐渐上升,其中PLAB的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而PLAC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P<0.05)。2.合并症:后5年合并糖尿病的BLA患者比前5年多(50.4%vs 28.1%),后5年合并胆源性疾病的BLA患者比前5年少(31.7%vs 68.8%),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5年PLAC合并糖尿病患者比前5年增加(35.8%vs 12.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后5年中PLAC合并糖尿病的人数比PLAB合并糖尿病多(35.8%vs 14.6%),有统计学差异(P<0.05)。PLAB与PLAC合并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PLAC合并糖尿病的发病人数增加更明显(P<0.05)。3.病原学结果:BLA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为48.6%。其中,前5年阳性率为35.8%,后5年阳性率为59.4%,两组均以Kp和E.Coli感染多见。后5年BLA患者Kp检出率明显高于前5年(66.7%vs 31.0%),而前5年BLA患者E.Coli检出率高于后5年(51.7%vs 26.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5年中PLAB的E.Coli阳性率比PLAC高(41.4%vs 10.3%),而Kp培养阳性率比PLAC低(6.9%vs 24.1%),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后5年中PLAB的E.Coli阳性率比PLAC高(17.5%vs 8.8%),而Kp培养阳性率比PLAC低(17.5%vs 49.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近年来BL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PLAC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PLAC,而PLAB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2.PLAB患者以右上腹痛和黄疸症状多见,胆源性疾病为主要致病因素,E.Coli感染为主,且感染明显减少;3.PLAC患者主要以不明原因的发热多见,糖尿病是PLAC发病的高风险因素,Kp感染为主,且感染明显增多;4.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的变化等使得中老年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性疾病的机率增加,从而增加了羁患BLA的风险,其中PLAC的发病率增加更明显;5.影像学技术和外科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等,使得胆道疾病能得到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减少了PLAB的发生,从而降低了肠道细菌的感染;6.抗生素的广泛运用使得感染早期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随着抗生素滥用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甚至变异,使得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加倩[8](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周健,陈谦学[9](2017)在《清创联合抗生素持续封闭冲洗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开颅术后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清创联合抗生素持续封闭冲洗引流术治疗的开颅术后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冲洗引流治疗610 d,17例拔管后脓肿治愈;1例拔管后发现脑内脓肿继续行脓肿穿刺引流后治愈。术后随访312月,感染无复发。结论头颅CT/MRI检查结果是诊断开颅术后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的重要依据,采用清创联合抗生素持续封闭冲洗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疗效良好。
张国强,宁云峰[10](2016)在《谈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伤性脑脓肿的形成机制和病理都相对较为复杂,目前临床法医学对外伤性脑脓肿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参照头面部影像(CT和核磁共振)鉴定。我们在进行法医学鉴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充分了解案情、检查具体的损伤部位及结合伤者的全身健康状况综合分析。本次我们根据临床经验对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进行综述。
二、闭合性肝损伤继发脑脓肿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闭合性肝损伤继发脑脓肿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神经外科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分布及诊疗手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 神经外科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耐药性分析 |
1.1 引言 |
1.2 方法 |
1.2.1 医疗单位情况 |
1.2.2 数据库建立 |
1.2.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标准 |
1.2.4 流行病学指标的收集 |
1.2.5 病原学指标的收集 |
1.2.6 统计学方法 |
1.3 结果 |
1.3.1 住院患者及CNS感染患者整体资料 |
1.3.2 年度分布 |
1.3.3 性别及年龄分布 |
1.3.4 病区分布 |
1.3.5 神经系统原发病分布 |
1.3.6 病原体分布 |
1.3.7 耐药性分析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用于神经外科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效能评价 |
2.1 引言 |
2.2 技术路线 |
2.3 仪器设备 |
2.4 实验方法 |
2.4.1 患者的选择与诊断标准 |
2.4.2 采集CSF样本 |
2.4.3 微生物培养方法 |
2.4.4 mNGS方法 |
2.4.5 比较指标的收集 |
2.4.6 统计学方法 |
2.5 结果 |
2.5.1 患者一般资料 |
2.5.2 mNGS结果 |
2.5.3 微生物培养结果 |
2.5.4 mNGS与微生物培养的诊断效能比较 |
2.6 讨论 |
2.7 结论 |
第三部分 替加环素脑室内注射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致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3.1 引言 |
3.2 设备材料 |
3.3 方法 |
3.3.1 一般资料 |
3.3.2 脑室内注射途径建立方法 |
3.3.3 替加环素脑室内注射方法 |
3.3.4 观察指标 |
3.3.5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疗效 |
3.4.2 不良反应 |
3.4.3 整体疗效与随访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2)穿通性颅脑创伤10例的临床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患者受伤原因 |
1.1.2 异物残留与损伤情况 |
1.2 方法 |
1.2.1 患者观察指标 |
1.2.2 治疗方案 |
2 结果 |
2.1 并发症 |
2.2 颅内大血管损伤 |
2.3 预后 |
3 讨论 |
3.1 PTBI流行病学 |
3.2 术前评估 |
3.3 血管损伤情况 |
3.4 手术策略 |
3.5 抗感染治疗 |
3.6 并发症 |
3.7 预后 |
(3)颅内继发感染4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 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试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
1.4 治疗方法 |
1.4.1 选用敏感抗生素 |
1.4.2 手术 |
1.4.3 腰椎穿刺 |
1.5 结果 |
2 讨 论 |
(6)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各类肝外伤64例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 |
1.2致伤原因及合并伤 |
1.3诊断 |
1.4伤程度及部位 |
1.5治疗方法 |
1.6治疗结果 |
2讨论 |
(7)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变迁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胆源性和隐源性肝脓肿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
1.资料和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二部分 细菌性肝脓肿病因变迁的探讨 |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菌性肝脓肿的发病现状与病因的变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
1. 经文解读 |
2. 天文历法溯源 |
3. 气象数据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
前言 |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
3 研究意义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
简历 |
(9)清创联合抗生素持续封闭冲洗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影像学资料 |
1.4 实验室检查 |
1.5 治疗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3.1.1 硬膜外脓肿 |
3.1.2 硬膜下脓肿 |
3.1.3 脑脓肿 |
3.1.4 鉴别诊断 |
3.2 外科治疗 |
3.3 我们体会 |
3.4 关于局部及全身运用抗生素的问题 |
四、闭合性肝损伤继发脑脓肿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神经外科相关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体分布及诊疗手段研究[D]. 顾嘉程.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穿通性颅脑创伤10例的临床治疗[J]. 黄贤键,吴楚伟,邹隽风,高杰,张杰华,朱栋梁,刘俊,李维平. 广东医学, 2019(16)
- [3]颅内继发感染40例临床分析[J]. 叶同,冯贵龙,冯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07)
- [4]腹部闭合伤致肝破裂37例诊治分析[J]. 梁春林,肖钟迪,康德新,郭忠武,殷响,张奇兵. 中国伤残医学, 2008(06)
- [5]钝性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肝破裂43例的治疗[J]. 梁春林,肖钟迪,宁桂芝,马越,康德新,殷响,张奇兵. 吉林医学, 2008(15)
- [6]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各类肝外伤64例临床体会[J]. 李秀东,陈福真,李滨,许东辉,李志民,李文岗,苏旭,陈景熙,刘育健. 中国临床医学, 2006(04)
- [7]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变迁的分析[D]. 涂子炜.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8]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清创联合抗生素持续封闭冲洗引流术治疗开颅术后硬膜外及硬膜下脓肿[J]. 周健,陈谦学.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05)
- [10]谈外伤性脑脓肿的法医学鉴定[J]. 张国强,宁云峰. 法制与社会, 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