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程程[1](2021)在《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影响着学生体育基本常识的认知、体育态度、体育价值的认知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养成,丰富着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以及身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还局限在各大环境因素、各类APP对体育认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认知以及体育基本常识认知三个维度探究大学生体育认知与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以及云南农业大学三所大学体育选项课的大一、大二的1323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特征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对体育认知的三个维度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相关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部分高校体育选项课程可选项目设置过少。31.4%的学生反映出所选课程并非意向课程,体育项目的缺少成为阻碍他们体育认知的主要因素之一。(2)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较为缺乏是造成学生体育基本常识较差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71.6%的学生反映他们并没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在体育锻炼的基本常识方面总体认知性较差,主要表现在扭伤后的处理办法、运动后保暖以及体育锻炼后洗澡几个方面。对于体育锻炼的态度中,目标态度和行为认知呈现基本肯定的态度,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以及情感体验呈现出不确定态度。在体育价值认知当中,认知较好,大都呈现出基本肯定状态。(3)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受个体差异性影响。表现在体育态度、体育价值、体育基本常识认知中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男生认知较女生认知好,大二同学较大一认知好。(4)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行为意识薄弱。96.6%的学生都会参与体育锻炼,但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仅有13.2%。说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意识还有待加强。通过对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锻炼的运动量来分析,低运动量参与人数最多,其中大约有一半人的运动量没有达标,且不同群体各有差异。(5)学生体育认知情况影响锻炼行为参与。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价值认知以及体育基本常识认知都影响着大学生的运动量以及参与度。(6)学业紧张成为制约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的首要因素。其次理论课的缺乏、课程项目的稀缺、场地器材的不足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也是影响学生体育认知与行为特征的主要因素,不容忽视。
刘琼招[2](2020)在《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赛事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马拉松运动风靡全国。各高校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体育锻炼的热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相继开展了校园马拉松比赛。校园马拉松比赛源于城市马拉松,是一项新型的课外体育赛事。广州市大学城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众多马拉松爱好者聚集地。校园马拉松能否在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得到推广并普及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校园马拉松比赛在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依据校园马拉松比赛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全国各大高校开展校园马拉松比赛提供借鉴,进而促进校园马拉松比赛在高校中的开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放关于广州市大学城推广校园马拉松的可行性研究教师问卷30份、学生问卷1000份及专家访谈提纲。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广州市大学城10所高校中有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开展了校园马拉松,其赛事类型多样,参与人数逐年增多。这说明校园马拉松正逐步被引入广州市大学城各大高校,其推广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2、通过对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校园场地条件、组织条件以及学生运动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广州市大学城各高校具有充足的场地、良好的组织条件、较浓厚的锻炼氛围,这说明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具备推广校园马拉松的基础条件。3、通过对广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教师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和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对校园马拉松比赛有一定了解,且支持校园马拉松进入课堂,并赞同在校园内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是校园马拉松的重要组织者,其支持态度为校园马拉松的推广奠定了基础。4、通过对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学生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校园马拉松对部分同学来说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但大多数同学支持校园马拉松进入校园,并认为其能在校园内得到推广。学生是校内活动的重要参与对象,良好的学生基础有助于校园马拉松在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内的推广。5、通过对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的价值和国家政策、城市马拉松开展的热潮以及校园马拉松的自身优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校园马拉松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良好推广前景;其次,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较强的体育师资力量、领导的支持;最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的成功案例为广州市大学城其他高校开展校园马拉松提供了参考作用。这些有利条件为校园马拉松在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6、广州市大学城推广校园马拉松需要考虑赛事安全、资金缺乏、管理体制和学生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宣传力度以及组织机构等六个方面的制约因素。7、通过对制约因素进行深层分析,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且可行的“校园马拉松”策划方案,是解决这六大因素的重要手段,也是在广州市大学城更广泛推广“校园马拉松”项目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赵海男[3](2020)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无论哪一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挫败感,因此,关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进而以此为逻辑起点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大学生挫折教育中的运用,既是满足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又是丰富大学生挫折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更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具体运用的需要。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研究大学生挫折教育,将教育重点转移到关注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上,通过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不仅能够准确找到挫折产生的原因,达到挫折预防的效果,而且能够提升大学生需要层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完成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释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综述,阐明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即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阐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厘清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关系,指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以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予以阐释,总结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取得的成绩,归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原因进行解析;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针对第三部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别从挫折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具有实效性的教育对策,以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人才保障。
常益[4](2019)在《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从历史看,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都十分注重体育在育人育才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许多中外文化典籍都有相关记载。21世纪以来,结合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党和国家颁布一系列文件,对学校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提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体育在育人育才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将“开齐开足体育课”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步加以明确,更加体现出对人才培养认识的深化。深入挖掘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主动发挥和释放大学体育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既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大学体育作为高校学科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提升高校学生体质的实践形式,更承担着塑造性格、锤炼意志的重要职责,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功能不谋而合。因此,发挥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就要以大学体育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大学体育的范畴之中,深入理解二者关联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基于现有的学校体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本研究将按照“问题—措施—效验—建构”的技术路线展开,糅合抽象的“理论研究”与具体的“经验研究”,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验证研究法、逻辑构建法等具体方法,使两种研究旨趣双向对接,相互校正与纠谬,力求全面、准确的梳理出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发挥的内外部因素,最后科学设计加强和改进大学体育思想政治功能的实施路径,进而实现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的正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从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相关理论出发,运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概念、内在关联以及理论基础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相同性,教育的目标也具有“立德树人”的共同性,教育功能上在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团结协作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培养等诸多方面二者都有互动性。本章意在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梳理和阐释,为后续研究提供逻辑基础和前提。本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关乎高校体育运动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方面承担增强大学生体质的任务;另一方面,也具有较强的教育属性,在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对大学体育的重视程度、投入情况、发展势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能够实现在体育锻炼中收获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而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驱动力。第二章遵循“划分依据——具体表现——要素关系”的思路,首先分析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成方面的划分依据,其次从“功能”的具体表现入手,对相关功能进行了探索,并在最后揭示出要素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可依照作用领域、作用对象、作用层次等划分多种具体类型方式。从具体表现来看,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内在一致性,具体可分为思想引领、品格塑造、规范约束、精神激励、身心调适、审美熏陶六个方面,并以这六方面功能为基础,从横向互动联系、纵向阶段渗透两个方面做了分析。第三章从纵向动态发展的视角入手,对不同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基本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总结。笔者认为,无论是东方的“武士思想”“六艺”“文武兼备”“三育并重”,还是西方注重灵与肉的宗教信仰与推崇体育的时期、斯巴达全民皆兵的军事目标和道德目标与体育时期,无论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都在不断发挥之中,并在演进之中,先后在功能内容上呈现出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换,在功能结构上演绎出由“零散性”向“系统性”的转换,在功能价值上反射出由“阶级性”向“人本性”转换的特征。第四章从横向静态发展的视角入手,设计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和层次类别的10所高校4000余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对15所30名高校体育学领域专家、公共体育课教师进行访谈调研。系统梳理出大学体育定位笼统,功能认识不全;大学体育措施欠妥,功能发放不灵;大学体育合力尚无,功能实践不畅等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前期数据调研情况,从社会因素和受众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针对前文中提到的现实问题,在理念选择、基本原则、实现媒介、实践探索四个方面对实现路径、优化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意在为现实生活中大学体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议。在理念选择上,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御、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引领、坚持“人的本质学说”思想的指导;在优化原则上,应坚持导向性与实践性相适应、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兼顾、先进性与广泛性相一致、内涵性与利益性相协调、内驱性与外显型相统一;在优化媒介上,可从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文化建设三个维度予以考虑;在实践策略上,以“课程育人”引导归正大学体育教育本质、以“体质育人”引导加强大学体育课外训练、以“规则育人”引导加强大学体育竞赛活动、以“实践育人”引导凝练大学体育特色文化。
张昕[5](2015)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分析与思考》文中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除体育课外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也是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窗口。针对目前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阐述了在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为阳光体育的发展提供渠道,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牟晋京[6](2010)在《山东省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健康第一”己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明确指导思想。2005年8月2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在周济部长的倡导下,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实现“健康第一”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国家既有明确的体育教育理念,又有具体实施措施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育如何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来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等计划和要求,实现的程度怎样,有何改进方法。本文以山东省7所大中专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各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与动机、体育保健常识的认知程度、学生参加活动的项目分布情况、参加活动的频度与时间、活动的形式以及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1、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建议高校一方面争取政府资金建设场馆以缓解硬件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学生有偿消费的方式,筹集资金以加快体育设施的建设;2、大学生体育观念总体比较淡薄,健康意识不够,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建议教育部门以行政方式敦促各高校领导重视和关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成立专门的体育活动领导机构,制订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条例,建立课外活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各院、系工作内容,作为学生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价指标;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作为学生评优、评先进的参考指标;3、大学生体育保健常识不够。建议可以通过体育保健知识讲座、体育保健知识竞赛、在常规体育教学中增加保健知识或者增开保健课等方式提高学生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使学生形成爱好锻炼,科学健身的习惯。4、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较单一,参加频度较小,时间较短。建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这样既解决了大学生活动项目单一的问题,又能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使学生乐于参与,增加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频度与时间;5、当前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较少。建议加快俱乐部的建设步伐,同时充分引导体育社团和学生体育组织充分发挥赛事组织、节目展演、对外交流等等作用,让学生自己承担起组织运行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
吴本连[7](2010)在《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国家发展、教育改革和个体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课程论领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论领域,它被看成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方式。21世纪以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已经带来教学范式的转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由于“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自我性和主体性的呼唤,“工具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必将逐渐被“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所替代。学校体育必须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终身体育是人类获得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体育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也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只有加强体育自主学习的学理研究,以学定教,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点从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的研制,自主教学法设计及其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有36个条目组成,分为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环境4个维度,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科学工具。(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身体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预测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并且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中介效应;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预测其创新能力。(3)在多项指标方面,自主学习法比传统学习法的学习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态度、创新能力、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课成绩。(4)自主学习方式比较适合具有中等及中等以上运动技能基础的大学生。(5)传统学习方式对学习不同项群的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对不同项群的学习效果不一样,技能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要优于隔网对抗性项群和同场对抗性项群。(6)传统学习方式对不同运动技能等级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对不同运动技能等级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一样,从低到高依次是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在测试的所有指标中,初级班和中、高级班之间都存在显着性差异;在部分指标方面,中级班和高级班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7)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不一样,半自主学习方式最好,其次是全自主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和零自主学习方式。(8)自主学习方式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习效果不一样,理科好于文科,男生好于女生。(9)不同学习方式中的师生关系类型不一样,零自主学习方式体现的是教师中心论,全自主学习方式体现的是学生中心论,半自主学习方式中的师生关系具有交互主体性。(10)建构“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11)自主学习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够改变个别学生的学业不良问题,有利于其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好地发展。
张华影[8](2010)在《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更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课外体育锻炼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并且对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是形成纵深体育观念和终身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时期,是从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变过程,因此,学校应做好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关工作;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与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中去,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指导并督促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对接。为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江宁大学城8所高校800名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江宁大学城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教学组织单一,教学内容可选择性差,课外体育锻炼指导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2、许多高校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没能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力度不够,指导不足、计划性差,管理松懈等外在客观条件导致学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不够明确,处于被动状态。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课外体育锻炼任务,这一系列的问题均有待于体育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教育。3、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低、锻炼时间短、锻炼强度小;而锻炼项目又主要集中在跑步、篮球、乒乓球等场地要求低、且操作简单的项目上;通过研究发现,女生的锻炼情况较男生相比更不尽如意,究其原因,场地器材短缺是造成制约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主要因素。4、从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每周安排的次数以及项目的选择上看,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不足,每次活动时间不够,每周活动次数较少;而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也正在逐步的转变,“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一种趋势。5、针对上述结果,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改进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参考依据:(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大学生素质,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引导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2)继续加大对体育方面的投入,增加体育场地和器材,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资源的作用,吸引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建议社会公共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等。(3)在教学上加强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其至少掌握一至两种体育锻炼方法,从而提高健康水平以及增强运动能力。
陈宋[9](2008)在《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更重要的是一个学生自学、自练的体育参与过程。本文通过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系统分析及课外体育活动系统的优化控制的研究,设计出了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可操作性模式。
彭庆文[10](2009)在《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高等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产物,大学体育必须与高等教育和体育的发展相适应;大学体育也只有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促进,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体育在实践中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现象,与普通中小学体育相比较,其特殊性日渐突出;但在大学体育理论研究方面,却还缺乏相应的、比较系统的基本理论的适时跟进。本研究以大学体育角色定位为线索,以践行大学全部职能的大学组织行为为观察和分析视角,从角色属性、角色期望、角色扮演三个方面,对大学体育的社会属性、内涵、外延、特征、功能、目标、行动策略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主要认为:大学体育是一个有别于普通中小学体育的特殊领域;随着高等教育与体育管理体制的变化,跳出以往学校体育理论框架,从“普通体育教育”视角转向“大学组织行为”来专门分析、讨论大学体育是更符合高等教育、体育发展规律以及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社会职能要求,也更符合新时期大学体育实践发展需要的合理选择。新视角下,大学体育是大学组织行为中关于体育(广义)的部分,是大学组织全部社会职能的践行者和维护者,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体育的直接参与者;大学体育是大学在其办学理念的引导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以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体育及其相关活动为载体,通过践行(或服务)大学职能而表现出来的、符合一定时期社会期望和要求的组织行为;在现有的实践中,大学体育包括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四大板块的内容,具有多种特征和功能。新视角下,新时期大学体育应以增进和维护在校大学生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提升体育学科的发展水平、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实施、传承与创造优秀体育文化、支持大学组织自身的良性运行为目的,并以此确定进一步的具体目标以及行动策略。
二、略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案提供参考 |
1.1.2 为优化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
1.1.3 是提升大学生体育认知的重要渠道 |
1.1.4 是促进大学生锻炼行为的重要途径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课程教学理论 |
2.1.2 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 |
2.1.3 计划行为理论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体育选项课 |
2.2.2 体育认知 |
2.2.3 体育锻炼行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内文献综述 |
2.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 |
3.2 假设模型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资料法 |
3.4.2 问卷调查法 |
3.4.3 访谈法 |
3.4.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昆明市三所高校样本情况统计 |
4.1.1 体育选项课学生课程选择的意愿情况调查 |
4.1.2 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开设情况 |
4.2 大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体育认知状况分析 |
4.2.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 |
4.3 体育认知与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4.3.1 基本常识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
4.3.2 体育价值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
4.3.3 体育态度与锻炼行为特征相关性 |
4.4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4.4.1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认知特征差异性分析 |
4.4.2 不同体育选项课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差异性分析 |
4.5 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1 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
4.5.2 昆明市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锻炼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5.3 研究假设验证结果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创新点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访谈纪要 |
附录 B 学生问卷 |
附录 C 问卷效度检验表 |
附录 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赛事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马拉松的界定 |
2.1.2 校园马拉松运动的界定 |
2.1.3 马拉松文化的界定 |
2.1.4 可行性的界定 |
2.2 关于马拉松演进概况的研究 |
2.3 城市马拉松运动赛事发展的研究 |
2.3.1 关于城市马拉松现状及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 |
2.3.2 关于马拉松赛事运作与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 |
2.3.3 关于马拉松对人心理、生理及文化的研究 |
2.4 关于高校开展校园马拉松方面的研究 |
2.4.1 校园马拉松的的现状分析 |
2.4.2 马拉松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分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3.2.5 实地考察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3.2.7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开展校园马拉松基本概况 |
4.1.1 华南理工大学开展校园马拉松的届数、日期和人数 |
4.1.2 中山大学开展校园马拉松的项目、日期和人数 |
4.1.3 广东工业大学开展校园马拉松的届数、日期和人数 |
4.2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的基础条件分析 |
4.2.1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的场地现状分析 |
4.2.2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的组织条件分析 |
4.2.3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学生运动的基本情况 |
4.3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教师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态度分析 |
4.3.1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教师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分析 |
4.3.2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体育教师对校园马拉松的态度分析 |
4.4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学生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态度、行为分析 |
4.4.1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学生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分析 |
4.4.2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学生对校园马拉松的态度分析 |
4.4.3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学生对校园马拉松的行为分析 |
4.5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的可行性分析 |
4.5.1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的价值分析 |
4.5.2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的背景分析 |
4.5.3 校园马拉松的自身优势 |
4.5.4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的优势分析 |
4.5.5 广州市大学城两所高校开展校园马拉松赛的成功案例分析 |
4.6 制约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校园马拉松开展的因素分析 |
4.6.1 举办赛事的安全因素 |
4.6.2 缺乏资金问题 |
4.6.3 学校管理体制因素 |
4.6.4 学生对校园马拉松项目的意识不够 |
4.6.5 校园马拉松宣传力度不够 |
4.6.6 缺乏完善的组织机构 |
4.7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开展校园马拉松的的研究策略 |
4.7.1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 |
4.7.2 积极引进赛事合作伙伴,解决资金,设备短缺的问题 |
4.7.3 建立校园马拉松的管理理念 |
4.7.4 加大校园马拉松的宣传力度 |
4.7.5 提高学生对校园马拉松的认知 |
4.7.6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
4.7.7 软化马拉松的竞技性,设立形式多样的校园马拉松赛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附件A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赛事的可行性研究》教师问卷 |
附件B 《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赛事的可行性研究》学生问卷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D 效度检验表 |
9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基本理论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阐释 |
1.挫折 |
2.挫折教育 |
3.大学生挫折教育 |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 |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生理需要 |
2.安全需要 |
3.归属和爱的需要 |
4.自尊需要 |
5.自我实现的需要 |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关系 |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是挫折教育的理论依据 |
2.大学生挫折教育助推大学生需要层次的提升 |
(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 |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
2.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有利于高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分析 |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调查问卷实测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程序 |
4.调查方法 |
5.问卷编制 |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取得的成绩 |
1.大学生挫折教育对大学生需要的重视程度较高 |
2.大学生挫折教育有效调整大学生需要匮乏心理 |
3.大学生挫折教育积极助力大学生需要的满足 |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大学生挫折教育目标有待完善 |
2.大学生挫折教育内容有待丰富 |
3.大学生挫折教育方法较为单一 |
4.大学生挫折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
(四)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 |
1.挫折教育学科起步较晚 |
2.高校缺乏专门的挫折教育队伍 |
3.社会对挫折教育的引导力度不够 |
4.大学生对挫折教育的认知不足 |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研究 |
(一)关注大学生需要,明确挫折教育目标 |
1.树立大学生正确“三观” |
2.锤炼大学生意志品质 |
3.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
4.增强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
5.助力大学生自我实现 |
(二)关注大学生需要,丰富挫折教育内容 |
1.关注大学生生理需要,加强挫折认知教育 |
2.重视大学生安全需要,加强意志品质教育 |
3.正视归属和爱的需要,加强积极心理培育 |
4.引导大学生自尊需要,加强人格品质培养 |
5.激发自我实现需要,加强挫折预防与应对教育 |
(三)关注大学生需要,完善挫折教育方法 |
1.运用比较鉴别法调整大学生挫折认知 |
2.运用实践锻炼法磨炼大学生意志品质 |
3.运用情境体验法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
4.运用典型教育法塑造大学生积极人格 |
5.运用激励教育法完善挫折预防与应对 |
(四)关注大学生需要,优化挫折教育环境 |
1.优化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校园环境 |
2.优化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家庭环境 |
3.优化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趋势与评价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逻辑分析法 |
(四)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
第一章 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阐释 |
一、大学体育及其功能 |
(一)概念厘定 |
(二)大学体育分类 |
(三)大学体育功能 |
二、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 |
(一)教育对象的相同性 |
(二)教育目标的共同性 |
(三)教育功能的互动性 |
三、大学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三)大学体育学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
一、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类 |
(一)依据作用领域划分 |
(二)依据作用对象划分 |
(三)依据作用层次划分 |
(四)依据具体类型划分 |
二、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体体现 |
(一)思想引领功能 |
(二)品格塑造功能 |
(三)规范约束功能 |
(四)精神激励功能 |
(五)身心调适功能 |
(六)审美熏陶功能 |
三、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素关系分析 |
(一)横向功能要素的互动联系 |
(二)纵向功能要素的分层递进 |
第三章 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历史考察 |
一、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西方的历史发展 |
(一)古希腊时期的宗教信仰与体育 |
(二)古罗马时期的军事目标、道德目标与体育 |
(三)中世纪时期的政治意义与体育 |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和体育 |
(五)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与体育 |
二、学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
(一)封建时期学校体育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及其实践 |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学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六)十八大以来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三、学校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演进的历史特点 |
(一)功能内容“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
(二)功能结构“零散性”向“系统性”转换 |
(三)功能价值“阶级性”与“人本性”并存 |
四、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的中外异同分析 |
(一)中西“体育”在军事上的表现 |
(二)中西“体育”在人文精神上的表现 |
(三)中西“体育”在评价结果上的异同 |
第四章 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展概述 |
(一)通过注入体育精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二)通过融入体育文化巩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
(三)通过契合体育发生过程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 |
二、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分析 |
(一)调查问卷 |
(二)相关人员访谈 |
(三)调研反映的基本问题 |
三、影响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
(一)社会因素 |
(二)受众因素 |
第五章 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化对策 |
一、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理念选择 |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御 |
(二)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引领 |
(三)坚持“人的本质学说”思想的指导 |
二、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基本原则 |
(一)导向性与实践性相适应 |
(二)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兼顾 |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相一致 |
(四)内涵性与利益性相协调 |
(五)内驱性与外显性相统一 |
三、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媒介 |
(一)大学体育课堂教学 |
(二)大学课外体育活动 |
(三)大学体育文化建设 |
四、大学体育思想政治功能优化的实践探索 |
(一)以“课程育人”引导归正大学体育教学本质 |
(二)以“体质育人”引导加强大学体育课外训练 |
(三)以“规则育人”引导规范大学体育竞赛活动 |
(四)以“实践育人”引导凝练大学体育特色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项目获批情况 |
(5)阳光体育背景下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 |
二、对课外体育基本属性的分析与思考 |
三、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
四、阳光体育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建议 |
(6)山东省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对"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内涵"的诉求 |
1.1.2 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
1.1.3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发展趋势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比较分析法 |
2.2.5 问卷调查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
3.1.1 体育部门的支持 |
3.1.2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
3.1.3 课外体育活动包含的内容 |
3.1.4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和时间 |
3.2 山东省高校教师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
3.3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
3.3.1 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总体特征 |
3.3.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
3.3.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
3.3.4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场所 |
3.3.5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
3.4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
3.4.1 积极因素 |
3.4.2 消极因素 |
3.5 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 |
3.5.1 加强和发挥学校体育部门职能的作用 |
3.5.2 减轻学业负担,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
3.5.3 成立单项俱乐部,制定统一标准和管理制度 |
3.5.4 加强领导重视场馆、器材管理 |
3.5.5 了解学生爱好,加强兴趣培养,拓展活动项目 |
4 结论与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 |
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路线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1 自主学习理论研究 |
2 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
3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述评 |
4 体育自主学习研究概述 |
第三部分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
1 量表理论模型 |
2 量表编制 |
3 量表检验 |
4 结论与建议 |
5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四部分 实验一自主学习对学习不同项群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五部分 实验二 自主学习对不同运动技能等级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六部分 实验三 不同程度自主学习对不同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1 引言 |
2 实验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6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七部分 案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5 研究贡献及展望 |
第八部分 总结论与研究展望 |
1 总结论 |
2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10项陈述测验 |
附录2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问卷结构题本初稿 |
附录3 专家效度检验问卷 |
附录4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问卷结构题本(修订稿) |
附录5 大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6 第一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
附录7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 |
附录8 身体自我效能量表 |
附录9 体育锻炼态度量表 |
附录10 培训实验教师的部分材料 |
附录11 关于测试工作的几点要求 |
附录12 各种教学法教案列举(以乒乓球初级班为例) |
附录13 研究过程中的部分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后记 |
(8)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关于“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
1.1.2 学校课外体育锻炼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
1.1.3 高校体育课程全面改革的重要性 |
1.1.4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面临的处境 |
1.2 研究的目的和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外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 |
1.4 概念界定 |
1.4.1 课外体育锻炼 |
1.4.2 体育意识 |
1.4.3 体育动机 |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2 文献综述法 |
2.2.3 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江宁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
3.1.1 江宁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 |
3.1.2 江宁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喜欢程度 |
3.1.3 江宁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程度 |
3.1.4 江宁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与目的 |
3.1.5 江宁区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
3.1.6 江宁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场馆设施现状 |
3.2 影响江宁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
3.2.1 影晌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
3.2.2 影晌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客观因素 |
3.3 江宁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可持续发展对策 |
3.3.1 传授和培养自主体育锻炼意识 |
3.3.2 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方法及手段 |
3.3.3 加大对体育资金的投入,抓好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
3.3.4 提供合理的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3.3.5 完善的保障体制,健全的制度保障 |
3.3.6 建立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考核、质量评价体系,加强组织管理 |
3.3.7 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
4、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依据 |
1.1.2 总体思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1.3.1 “新时期”的时间区段界定 |
1.3.2 高等教育 |
1.3.3 大学 |
1.3.4 体育 |
1.3.5 学校体育 |
1.3.6 大学体育 |
1.3.7 “角色”与“角色定位”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调查访问法 |
1.5.3 数理统计法 |
1.5.4 理论分析法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7 本研究的内容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新时期大学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现状 |
2.1.1 关于大学体育的基本属性及内涵 |
2.1.2 关于大学体育的内容 |
2.1.3 关于大学体育的特征 |
2.1.4 关于大学体育的功能 |
2.1.5 关于大学体育的地位 |
2.1.6 关于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 |
2.2 新时期大学体育理论的系统研究现状 |
2.3 新时期大学体育理论研究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属性的再认识 |
3.1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的视角转移 |
3.1.1 中国大学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2 大学体育的传统角色定位及其视角选择 |
3.1.3 大学体育传统角色身份的理论反思与现实检审 |
3.1.4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的视角选择 |
3.2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角色身份 |
3.3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内涵与外延 |
3.3.1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内涵 |
3.3.2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外延 |
3.4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特征 |
3.4.1 与大学其他组织行为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4.2 与中小学体育相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4.3 与其他非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较下的大学体育特征 |
3.5 新视角下大学体育的功能 |
3.5.1 大学体育功能概述 |
3.5.2 新时期大学体育的功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期望的重新审视 |
4.1 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概述 |
4.1.1 大学体育“目的”、“任务”、“目标”辨析 |
4.1.2 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基本性质 |
4.2 确立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的基本依据 |
4.2.1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 |
4.2.2 选择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基本依据的基本要求 |
4.2.3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基本依据概述 |
4.3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 |
4.3.1 新时期大学体育发展的总体思考 |
4.3.2 新时期大学体育目的与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期大学体育角色扮演的总体设计 |
5.1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 |
5.1.1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
5.1.2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 |
5.1.3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 |
5.1.4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发展建议 |
5.2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 |
5.2.1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主要特点 |
5.2.2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行动策略 |
5.2.3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的主要问题 |
5.2.4 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发展建议 |
5.3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
5.3.1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要特点 |
5.3.2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行动策略 |
5.3.3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主要问题 |
5.3.4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发展建议 |
5.4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 |
5.4.1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特点 |
5.4.2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行动策略 |
5.4.3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的主要问题 |
5.4.4 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建议 |
5.5 大学体育的组织与管理——清华大学实践的若干启示 |
5.5.1 大学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
5.5.2 大学体育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调查学校及调查方式 |
附件B 高校体育部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C 高校体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D 高校体育教师调查表 |
附录E 1991 年—2005 年关于大学体育的重要文件汇总 |
附录F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活动的意见》(教体艺[2005]4 号 摘录 |
附录G 近年来大学体育实践超越传统角色身份的进一步实证 |
附录H 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内容分类与学时 |
附录I 清华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及其角色扮演 |
附录J 清华大学体育文化案例采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略谈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体育认知与锻炼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程程.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广州市大学城高校推广校园马拉松赛事的可行性研究[D]. 刘琼招.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7)
- [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域下大学生挫折教育研究[D]. 赵海男. 渤海大学, 2020(05)
- [4]大学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常益.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阳光体育背景下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分析与思考[J]. 张昕. 品牌, 2015(02)
- [6]山东省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牟晋京.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2)
- [7]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 吴本连.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8]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华影. 苏州大学, 2010(01)
- [9]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设计与研究[J]. 陈宋.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0]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 彭庆文. 清华大学,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