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郭旭升,刘金连,杨江峰,赵锐[1](2022)在《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勘探实践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石化资源禀赋相对较差,围绕东部老区小规模隐蔽圈闭精细描述难、西部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孔缝洞储层成像刻画精度低、非常规领域一体化程度不高等重点领域的油气勘探开发难题,形成了单点高密度地震采集、以叠前逆时偏移成像(RTM)为核心的高精度成像、地震多属性分析以及叠前-叠后储层反演等技术系列,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助力稳油增气降本。东部老区主要目的层沙三段优势频带扩宽了20 Hz以上,有效提高了隐蔽圈闭识别精度;四川盆地超深层生物礁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率达到93%;塔里木盆地顺北超深层断控储集体实现了量化描述,有效支撑了SHB4X、SHB8X等日产千吨井的部署;初步形成非常规领域地质-物探-工程一体化技术,中国石化率先探明了国内首个千亿方常压页岩气田。在取得勘探新成果的同时,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勘探当前还面临着物探技术对勘探领域拓展和勘探部署支撑的力度不够;物探精度尚不能满足复杂地质目标识别的要求;装备软件"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技术集成和攻关合力不够等4个方面的挑战。展望未来,针对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中西部致密碎屑岩、山前带、非常规、海域、火成岩七大重点领域的油气勘探开发难题及物探技术需求,需要提升完善6项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勘探开发;攻关研究5项关键技术,突破技术发展瓶颈;探索储备2项前沿技术,引领未来技术发展。
蔡志东[2](2021)在《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化,地质、钻井、地球物理等油气勘探技术持续进步,综合应用多种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不同勘探方法之间存在着刻画尺度差异。井中地震数据以其信噪比高、频带宽、波场信息丰富等特点成为综合应用多种勘探方法的纽带。从井中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出发,分析了井中地震技术的桥梁作用。一是在钻探与地震勘探之间起到的分辨率弥补、精细层位标定、测井曲线校正等作用;二是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勘探方法之间发挥了井控时深转换、地层深度预测、储层物性预测等作用;三是在纵波与横波地震勘探之间为地震波性质研究、纵横波域的转换、拟横波声波速度求取、纵横波联合反演等提供支持;四是在地震勘探向精细油藏开发延伸的过程中发挥了地震地质导向、精细构造解释、井控地层属性筛选和储层压裂监测等作用;五是为油藏静态描述与动态监测联合研究搭建桥梁,时移井中地震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在该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3](2021)在《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文中认为矿井物探作为煤矿智能开采过程中一类重要的精准地质勘探及监测预警手段,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基础技术理论、软件模拟性能到装备研发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升,在当前矿井地质保障系统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值此"十四五"开局之际,总结回顾了以矿井地震类、矿井直流电法类及矿井电磁法类等为主的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历程及现状;检索统计了近30年来国内发表的矿井物探类高质量学术论文,并从发表年份、论文作者、机构来源、高质量期刊等多个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矿井物探发展规律及特征;面对当前国内煤炭开采地质条件深部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基础理论不够完善、应用条件拓展不足、仪器装备智能稳定性亟待提升、数据反演多解性尚未突破等仍是阻碍目前矿井物探技术发展和高质量应用的关键性问题。针对矿井地质保障系统协同构建及其发展趋势,笔者从矿井原位试验平台建设、透明化矿井地质构建、高素质矿井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思考。未来发展应瞄准精准智能开采方向,紧紧围绕《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提高智能精准化矿井物探技术装备发展目标,从实际出发,稳步合理全面地推进矿井地质透明化,加速国产高性能多属性参数仪器设备开发,构建多源地质灾害信息云监控、诊断与保障系统等工作,不断提升新时代矿井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李毅[4](2021)在《浅层地震勘探在宝龙山-太平川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辽盆地是我们北方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等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工作的深入,先后在盆地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发现了钱家店、宝龙山、大林、海力锦等大型铀矿床,表明该地区砂岩型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优势明显,是铀矿勘查的重点地区之一。如何快速查明该区基底埋深、盖层结构、断裂构造、找矿目的层及其砂体发育特征等铀成矿地质环境问题,成为找矿突破的关键。以往区内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寻找砂体的手段主要是电磁测深法、钻探法、地震勘探等方法。早期以上方法对铀矿砂体识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伴随着铀矿勘探开发的深入及找矿目的层的精细化解释需求,针对区内重点勘查地段就需要精度更高的地震勘探方法来解决问题。本文以松辽盆地西南部通辽地区宝龙山-太平川地段为研究对象,以浅层地震勘探方法为手段,通过开展地震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等技术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技术方法体系。根据研究区以往3条地震剖面数据,开展了滤波、速度分析、叠加、属性计算等系列处理与成图,结合区内已知地质、钻孔和其他资料,开展了地震-地质解释方法研究,大致查明了研究区盖层结构、断裂构造、岩性岩相、目的层埋深与厚度、古河道等砂岩型铀成矿地质环境问题,预测了铀矿找矿有利区段,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了依据。本次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推断解释了区内7个反射层面及其与地层的对应关系,推断解释主要断裂构造17条,基本查清了工作区断裂构造格架;2)对工作区地震相、沉积相以及地层岩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3)推断解释了工作区上白垩统姚家组下岩段河道的展布特征和砂体的分布范围及规模,总结了工作区的铀矿找矿有利地段。
孙金声,刘伟[5](2021)在《我国石油工程技术与装备走向高端的发展战略思考与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石油工程技术与装备历经多年科技攻关,特别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以来,发展完善了以地震勘探、电缆测井、水平井、欠平衡钻井、钻井提速、储层改造、带压作业、注水采油为核心的常规石油工程主体技术与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高端石油工程技术与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拓宽了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页岩油气、致密油气、深层和深水等油气资源的经济有效开发。当前,油气资源效益开发对石油工程技术提出更高要求,亟待石油工程企业快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卡脖子"问题,掌握高端技术,科技发展需抓住跨界融合的新动能。为了促进我国石油工程高端技术快速成为主体技术、常规与高端技术接替上升,提出了下一步重点攻关方向。在"十六五"末打造一批以智能化地球物理勘探装备、超高温高压与深远探测测井装备、自动化智能化钻井高端装备、高性能旋转导向系统、高效智能破岩工具、安全环保高效能工作液、万米特深井钻完井技术、大功率电驱智能压裂装备、精细化智能化分层注采技术、海上压裂船与多功能作业船等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与装备,高水平实现石油工程技术自立自强,高质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臧子婧[6](2021)在《基于ABC-BP模型的煤层含气量地震属性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层含气量预测是煤层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测井数据来约束地震属性反演配合线性映射模型是目前煤层含气量预测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该方法的预测精度难以控制,普适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常被运用于煤层含气量预测领域,但传统的BP模型在面对复杂情景时往往容易出现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预测结果受网络初始值影响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人工蜂群算法为特征的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并联合优选地震属性,将其应用于煤层含气量预测领域。以沁水盆地某工区3号煤层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研究区的具体地质情况,依据三维地震勘探数据,提取出目标储层的叠前和叠后地震属性切片;其次,利用R型聚类分析法对提取属性进行分类,优选出5种对煤层含气量变化反应最为敏感且相互独立的地震属性;再利用人工蜂群寻优算法(ABC)来确定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与隐含层的最优连接权值和隐含层的最优阈值,构建具有鲁棒性的ABC-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以井位置的优选地震属性和含气量数据为样本训练该模型;最后,以整个工区目标储层的优选地震属性为输入,进行工区内煤层含气量的预测。为了进一步验证ABC-BP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改进效果,本次研究以相同的数据带入到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来进行训练与预测,并将两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改进后的ABC-BP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误差范围更稳定,预测效果更加理想。其中:ABC-BP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各井含气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训练井处的平均误差率为0.11%,相比于BP模型低0.72%,验证井处的平均误差率为2.22%,相比于BP模型低1.57%,此外,ABC-BP模型对煤层含气量的预测无论是高值、低值还是中等值,预测精度均较高,误差范围稳定,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高值和低值的预测相较于其他位置的井效果欠佳,误差范围不稳定。因此,本文认为,改进后的ABC-BP预测模型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可有效用于煤层含气量的预测工作。图[33]表[6]参[119]。
田入运[7](2021)在《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勘探方法利用地震仪接收人工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可以直观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具有勘探深度大、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在矿产资源勘探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和易开采资源的减少,地震勘探方法对勘探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部开采、智能开采、绿色开采”是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理念的三大发展方向。然而,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传统的有缆遥测地震仪器由于大线连接,导致排列布设困难,具有施工成本高,勘探效率低,维护困难等问题,需要解决地震探测仪器装备的复杂环境适应性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便携式节点地震仪是一体化集成式的地震采集系统,一般独立的节点便可以完成地震数据采集任务,省去了布置大线的繁琐,通常情况下,节点内部电池可以支撑整个施工过程,不必频繁的更换供电模块,给勘探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便携式的节点设备也意味着更灵活的勘探方案设计和更广的勘探范围。节点地震仪凭借着其仪器排布的灵活性、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高效率的施工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复杂地质勘探环境中,是实现“地壳结构透明”的新利器。目前我国的节点式地震仪器长期依赖进口,国产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与国外先进的仪器具有很大差距。在复杂的地质勘探环境进行大规模的地震勘探时,现有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排列布设和野外维护困难,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在被动源地震探测方法中,需要仪器采集微弱的地脉动信号,勘探周期长达几天或十几天,现有仪器的噪声和功耗性能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地震探测方法。除此之外,国内节点式地震仪器大部分是采用内部时钟进行仪器授时,随着采集时间的增加,采集站上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漂移将带来显着的时间误差积累,因此需要研究大规模地震勘探环境下不受节点数量限制和勘探时间限制的高精度无线多节点时间同步系统。由于节点地震仪采集的数据需要施工完毕后经过回收装置下载合成才能观测到数据质量,滞后的数据获取极大影响了施工效率,具有封闭性的技术缺陷,需要研究无线实时数据质量监控系统以便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勘探情况进行评估。本文分析了当前节点仪器的特点,针对各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和实现了低噪声、低功耗的微弱地震信号采集系统、基于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多节点高精度数据同步方法和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探测系统GEIWSR-Ⅲ,通过野外应用实例验证了新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低噪声、低功耗的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系统研制。首先分析了模拟信号采集通道的噪声来源,分别针对各个噪声来源进行抑制,利用最小噪声原理和阻抗匹配技术设计了低噪声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针对当前主流?-Σ型A/D转换器进行对比和选择,设计了高精度的数据采集通道,经过技术指标测试,采集系统的短路噪声水平为0.8μV@500Hz,动态范围达到126.7d B@500Hz,信噪比达到131.53d B@500Hz,谐波失真水平达到124.4d B@31.25Hz。针对节点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工作流程及硬件结构,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分别对节点地震仪中的各个硬件的工作过程及功耗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低功耗控制策略,使得仪器达到162m W@自主工作模式,291m W@无线监控模式的功耗水平,通过合理配置仪器工作模式,使得系统的平均功耗达到198m W,提升了仪器的野外工作时长。(2)高精度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无线多节点地震数据同步方法研究。针对大规模、高密度地震勘探方法中多节点的时间同步问题,讨论了当前节点地震仪数据同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节点地震仪器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和本文设计的节点采集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了一种利用GPS和高精度恒温晶振的低功耗时间同步系统,采用高精度恒温晶振连续授时,GPS间歇性校准的方式,补偿ADC时钟晶体漂移造成的累积误差,设计了基于GPS秒脉冲(PPS)中断、GPS串行中断以及主程序流程之间的精准时间服务流程,使得节点之间的同步精度达到0.688μs。场地试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同步方法的稳定性不受传感器节点位置、节点数量和探测时间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大规模、高密度地震采集任务的时间同步需求。(3)满足复杂地形、大规模、数据传输可靠的混合通信系统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研究。针对大规模、密集型地震勘探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监控限制,提出了基于核心网和扩展多跳网的混合通信系统,设计了基于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的Wi-Fi无线通信单元的核心网络架构和基于低功耗的Zig Bee无线通信单元的扩展网络架构,根据提出的网络架构,设计了网络仿真模型,提出了可变权重的分簇和路由算法以均衡网络负载和能量,并根据该算法提出了节点在无线网络监控中的数据融合技术和数据质量监控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可变权重的分簇和路由算法可以在整个网络周期内不断地调整影响网络能耗的因素(簇头节点与成员节点、网关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节点的剩余能量)的权重,使整个网络的能量更加均衡。网络性能对比测试中,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LEACH方法和EEUC路由方法相比分别降低35%和12%的网络能耗。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测试表明,当数据抽取因子e值为0.2时,可以获得保真率99.44%的监测数据,大大减少了无线监控网络的数据传输压力,提高了勘探效率。(4)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开发了集信号拾取、数据采集、多节点数据同步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节点式地震仪器系统GEIWSR-Ⅲ。通过与GEIWSR-Ⅱ系统(吉林大学研制的代表性无缆地震仪器)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新系统的等效噪声水平由1.2μV@500Hz降低到0.8μV@500Hz、平均功耗由单通道500m W降低到198m W、数据同步能力由10μs提高到了0.688μs,添加了基于能耗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系统,解决了仪器封闭性的技术缺陷。最后,利用本文研究的无线低功耗地震采集系统GEIWSR-Ⅲ与SE863轻便分布式遥测地震勘探系统、Sercel 428XL地震探测系统在松原市查干花镇进行了联合探测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EIWSR-Ⅲ系统与Sercel 428XL系统采集的数据质量相当,相比于SE863系统,GEIWSR-Ⅲ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分辨率。在仪器的便携性和施工效率上,GEIWSR-Ⅲ相比Sercel 428XL系统、SE863系统具有更大优势。综上所述,GEIWSR-Ⅲ系统具有设备轻便、性能稳定、时间同步精度高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性能稳定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我国节点式地震勘探设备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复杂地质勘探环境下进行大规模、密集型的地震探测奠定了基础。
张园园[8](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文中认为断裂构造控制着油气的成藏,厘清断裂发育特征是促进油藏增储增产的关键。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强烈变形与盆内弱变形的过渡转折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长8段油气富集规律,本文在背景资料搜集与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测井联合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的方法,查清了中生界断裂属性特征,明确了断裂类别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成因与演化机制;结合重点井区实例分析,剖析了长8段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断裂-烃源岩-储集体之间的多种配置模式;基于此,探讨了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运动的石油地质意义,重点理清了不同规模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并明确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油藏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分析法与多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相结合,明确了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发育复杂断裂体系。除大量高角度裂缝外,北西向、北东东向以及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十分发育,平面上呈线状延伸、具有走滑性质,剖面上高陡产状、不易识别。中生代以来,断裂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旋回改造与影响,形成了区带级断裂、圈闭级断裂、层组间断裂等,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镇原缓坡带与南部平凉-泾川陡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综合地化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结果,明确了长8段油藏由上覆长7段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主力供烃。该套烃源岩于中侏罗世晚期开始生烃,并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生油高峰,现今处于中成熟-成熟阶段。通过测井岩性数据统计及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阐明了长81重点产油层段发育北东-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沉积;砂体虽呈薄层产出,但其几何连通性较好。综合4个重点井区的含油性统计结果,根据断裂组合样式、断距与源-储间距的相对关系,划分了断裂与源储间的配置类型,具体包括源储直接接触地垒式、源储非直接接触地垒式等多种模式。借助烃类包裹体荧光测试、烃类伴生盐水包裹体测温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厘定了长8段油气充注起始于晚侏罗世。通过物性与含油显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长81小层原油充注的物性条件。借助岩心及矿物薄片分析测试、X衍射定量检测等,查明了长81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现今处于中成岩A期。其中,早成岩阶段的持续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以来的多次胶结作用是储层加速致密化的关键,对此,采用成岩作用效应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砂岩古孔隙度。进一步结合断裂发育史,将构造演化-储层成岩-原油充注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长8段油藏形成过程分别为:初始沉积形成、早期低丰度原生岩性油藏形成、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发育、晚期较高丰度的分散状次生油藏沿断裂带聚集等四个阶段,指明了早白垩世末期为长8段油藏形成的关键。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均会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基础构造格架,中-晚期燕山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关键,喜山运动则定格了油藏的最终分布状态。区带级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构造格局,圈闭级断裂影响了油气藏类型并决定了烃类有效输导,层组间断裂则主要改善了储层物性。只有富油断裂、结网河道砂体与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有效匹配,才能共同决定油藏的富集位置和产出程度。就研究区长81小层而言,砂地比大于50%的结网河道砂岩,匹配中等规模的地垒式断裂与源-储配置样式,最易富集高产油藏。
周锐[9](2021)在《基于多芯光纤光栅的井中地震波三维矢量检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勘探方法对油气藏的探明和开发至关重要。国内传统的井中地震检波仪器,主要是进口的线圈型和MEMS型电磁类检波器,存在着易受电磁场干扰、在高温高压和强腐蚀的井下环境使用受限等问题,而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维护高价低效,因此亟需研究高灵敏、多维度、耐高温高压的检波新技术和密集化阵列分布的复用新技术。光纤传感技术作为“无源”新技术,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多分量和三维地震方面己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替代了部分电磁类检波方法,但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光纤检波器在对尺寸有苛刻要求的狭窄空间探测中,存在着器件结构复杂、尺寸较大、多维探测能力和组网复用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为解决井中地震勘探光纤三维矢量检波器的微型一体化和多维度精准探测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基于多芯光纤光栅的三维矢量检波技术研究,利用飞秒激光刻写多芯光纤光栅,贯通地震波理论和光纤检波机理,研制光纤三维矢量检波器。该技术研究对井中地震勘探光纤检波器缩小结构尺寸、提高检测精度、拓宽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光纤三维矢量检波器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了井中地震勘探技术、光纤地震检波技术和多芯光纤(Multi-core Fiber,MCF)的发展现状;结合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的传感理论,研究了利用飞秒激光刻写FBG的机理和方法,并针对多芯光纤的结构特征,优化了飞秒激光写栅方法。2.研究了多芯光纤三维矢量检波机理,包括论述了三维矢量检波的原理及方法;研究了多芯光纤的弯曲特性,并制作了基于干涉结构和基于多芯光纤FBG两种弯曲传感器加以验证;最终建立了多芯光纤弯曲与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为多芯光纤FBG实现三维矢量检波提供了理论依据。3.研制了基于多芯光纤的三维矢量振动加速度检波器,包括设计和优化检波器的结构,研究并改进检波器的封装工艺,实现了在20 Hz-200 Hz的低频振动信号作用下,圆柱坐标系ρΦ平面加速度检测灵敏度达355 pm/g,振动方位角最小识别误差为0.269°,Z轴方向检测灵敏度为195 pm/g的三维矢量振动加速度的检测。4.研究了多芯光纤三维矢量检波器的应用系统化,包括研制了基于顺变柱体的多芯光纤检波器,初步实现检波器的级联复用;研究了井中地震检波器的应用场景,并设计了完整的井中地震波勘探多芯光纤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地面光源和信号解调系统,以及井中检波器阵列。
王柯淇,王治国,高静怀,王彦飞[10](2021)在《金属矿产资源探测的地震方法:综述与展望》文中提出当前,由于金属价格的不断升高和寻找浅层矿床难度的日益增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必将向更深层发展.因而,地震方法已经成为用于金属矿探测的一种更重要的工具,以实现对深埋矿藏的构造进行清晰成像,帮助深层矿床的直接定位.本文回顾了硬岩环境下的地震方法,涵盖了岩石物理性质、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等.通过梳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欧洲,加拿大,南非等国家的一系列广泛的研究案例,本文逐一论述了二维反射地震方法、三维地震方法、被动源与主动源联合地震方法、地震与其他地球物理场的联合反演等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技术进展和取得的探矿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当前金属矿地震探测中的得失,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和进步的潜在方向,以供勘探地球物理同行参考.特别建议了,必须开发金属矿勘探专用的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诸如被动源与主动源的联合成像技术、多地球物理场联合反演技术、矿体的超分辨率反演技术、矿体内部非均质性的分析技术、矿体人工智能解释技术等,力争实现我国金属矿地震探测技术的原始创新.
二、工程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程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勘探实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技术进展与勘探成效 |
1.1 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 |
1.1.1 模拟检波器组合高密度地震 |
1.1.2 陆用压电单点检波器地震技术 |
1.2 超深层碳酸盐岩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
1.2.1 复杂山地超深层生物礁储层地震勘探技术系列 |
1.2.2 顺北沙漠区超深断溶体油气藏三维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
1.3 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一体化地球物理技术 |
1.3.1 页岩气层精细表征及开发评价物探技术系列 |
1.3.2 页岩油“双甜点”综合预测评价技术 |
2 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难题及物探技术需求 |
3 中国石化物探攻关方向思考 |
3.1 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
3.2 中国石化物探技术重点攻关方向 |
3.2.1 提升完善6项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勘探开发 |
3.2.1.1 单点高密度节点地震采集技术 |
3.2.1.2 复杂介质高精度处理成像技术 |
3.2.1.3 复杂储层精细刻画技术 |
3.2.1.4 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技术 |
3.2.1.5 地球物理实验技术 |
3.2.1.6 地震一体化软件平台与应用系统 |
3.2.2 攻关研究5项关键技术,突破技术发展瓶颈 |
3.2.2.1 可控震源宽频高效采集和处理关键技术 |
3.2.2.2 复杂山前带地震一体化技术 |
3.2.2.3 海域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
3.2.2.4 井中地球物理技术 |
3.2.2.5 油气藏地球物理技术 |
3.2.3 探索储备2项前沿技术,引领未来技术发展 |
3.2.3.1 智能化地球物理技术 |
3.2.3.2 新能源和碳中和地球物理技术 |
4 结束语 |
(2)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井筒数据与地面地震数据的桥梁 |
1.1 弥补地震与钻井方法间的分辨率差距 |
1.2 标定地震层位以提升地质认识 |
1.3 校正声波曲线并建立井震关系 |
1.4 综合多种成果数据进行桥式标定 |
2 时间与深度域地震数据的桥梁 |
2.1 井中地震数据的时间与深度“双域”特征 |
2.2 同时进行地层深度和时间预测 |
2.3 时间—频率、深度—频率数据分析 |
3 纵波与横波勘探的桥梁 |
3.1 纵、横地震波识别的依据 |
3.2 结合测井数据获取拟横波速度曲线 |
3.3 综合区域资料进行纵、横波联合反演 |
4 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的桥梁 |
4.1 连接地质工程的井中地震地质导向技术 |
4.2 面向复杂构造的精细构造成像技术 |
4.3 指导地震解释的地层属性筛选技术 |
4.4 面向油藏开发的储层岩性预测技术 |
4.5 连接压裂工程作业的微地震监测技术 |
5 油藏静态描述与动态监测的桥梁 |
6 结论 |
(3)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主要物探技术方法概述 |
2 物探技术及装备发展应用现状 |
2.1 矿井地震类 |
2.2 矿井直流电法类 |
2.3 矿井电磁法类 |
3 存在的关键问题与发展思考 |
3.1 当前阻碍矿井物探技术应用的关键性问题 |
3.1.1 基础理论不够完善 |
3.1.2 应用条件拓展问题 |
3.1.3 仪器装备智能稳定性亟待提升 |
3.1.4 数据反演多解性尚未突破 |
3.2 矿井地质保障系统协同构建及发展思考 |
3.2.1 矿井原位试验平台建设 |
3.2.2 透明化矿井地质构建 |
3.2.3 高素质矿井技术人才培养 |
4 结语 |
附录: |
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基于科学文献的统计分析 |
(4)浅层地震勘探在宝龙山-太平川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砂岩型铀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浅层地震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现状 |
1.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1 松辽盆地铀矿勘查概况 |
2.1.1 区域地质工作 |
2.1.2 铀矿地质工作 |
2.1.3 物探工作 |
2.2 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层特征 |
2.2.2 勘查区地层特征 |
2.3 地质构造特征 |
2.4 铀成矿环境特征 |
2.4.1 目的层姚家组地质特征 |
2.4.2 研究区铀成矿主控因素 |
2.5 地球物理特征 |
3 地震勘探采集参数分析 |
3.1 观测系统选择 |
3.2 试验工作 |
3.2.1 干扰波调查 |
3.2.2 药量试验 |
3.2.3 井深试验 |
3.3 施工参数 |
3.4 折射数据采集 |
4 数据处理及资料解释 |
4.1 地震原始资料品质分析 |
4.2 数据处理 |
4.2.1 预处理 |
4.2.2 速度分析 |
4.2.3 剩余静校正处理 |
4.2.4 提高分辨率处理 |
4.2.5 叠加处理 |
4.2.6 解释性处理 |
4.3 地震资料解释及砂体分析 |
4.3.1 已知钻孔与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
4.3.2 地震层序划分和分析 |
4.3.3 断裂构造解释 |
4.3.4 地震相的划分及岩性分析 |
4.4 铀矿有利区域预测 |
5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我国石油工程技术与装备走向高端的发展战略思考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石油工程常规技术全面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
1.1 自主研发的物探技术与装备创出国际品牌 |
1.2 高端测井技术与装备不再依赖进口 |
1.3 钻完井技术与装备涌现一批高端标志性产品和服务 |
1.4 储层改造研发出适用于我国工况的技术与高端装备 |
1.5 采油采气技术装备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
1.6 海洋工程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国产化 |
2 我国石油工程技术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
2.1 从石油行业发展趋势看,资源的效益开发对石油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
2.2 从我国石油工程企业职责看,突破“卡脖子”问题对自主创新提出更高要求 |
2.3 从石油工程企业自身竞争看,只有掌握高端技术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
2.4 从全球科技发展态势看,石油工程应抓住跨界融合的新动能 |
3 下一步攻关重点方向 |
4 思考与建议 |
(6)基于ABC-BP模型的煤层含气量地震属性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气开发的研究现状 |
1.2.2 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煤层气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理论基础 |
2.1 煤层气形成条件及特征 |
2.2 煤层含气性的控制地质因素 |
2.3 煤层含气量地震预测理论基础 |
2.4 研究区基本地质与勘探情况 |
2.5 本章小节 |
3 地震属性的提取与优选 |
3.1 地震属性的分类及物理意义 |
3.1.1 地震属性的分类 |
3.1.2 地震属性参数的物理意义 |
3.2 叠前地震属性的提取 |
3.3 叠后地震属性的提取 |
3.4 地震属性的优选 |
3.5 本章小节 |
4 ABC-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1 BP神经网络 |
4.1.1 BP神经网络的原理 |
4.1.2 BP神经网络分析 |
4.2 人工蜂群算法(ABC) |
4.3 ABC-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与测试 |
4.4 预测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3 节点式地震仪器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1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
1.3.2 节点式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
1.3.3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被动源探测中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节点地震仪在主、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需求分析 |
2.1 引言 |
2.2 节点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施工流程 |
2.2.1 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
2.2.2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方法中的施工流程 |
2.3 节点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施工流程 |
2.3.1 微动探测技术 |
2.3.2 短周期密集地震探测法 |
2.3.3 节点式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施工流程 |
2.4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式地震仪的需求分析 |
2.4.1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采集性能需求分析 |
2.4.2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功耗需求分析 |
2.4.3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时间同步性能需求分析 |
2.4.4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数据质量监控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功耗高精度采集系统设计及实现 |
3.1 引言 |
3.2 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 |
3.2.1 系统架构 |
3.2.2 总体设计方案 |
3.3 低噪声、高精度微弱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3.3.1 地震检波单元 |
3.3.2 模拟信号采集通道噪声分析 |
3.3.3 低噪声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4 高分辨率模数转换器的选择 |
3.3.5 高精度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3.4 系统工作模式及功耗分析 |
3.4.1 系统工作模式 |
3.4.2 系统功耗分析 |
3.5 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
3.5.1 微控制器低功耗设计 |
3.5.2 GPS低功耗设计 |
3.5.3 SD卡低功耗设计 |
3.5.4 无线监控单元低功耗设计 |
3.5.5 以太网单元低功耗设计 |
3.5.6 低功耗电源管理单元设计 |
3.6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6.1 噪声水平测试 |
3.6.2 动态范围及信噪比 |
3.6.3 谐波失真水平测试 |
3.6.4 频率响应测试 |
3.6.5 功耗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
4.1 引言 |
4.2 节点采集系统时间同步设计 |
4.2.1 采集系统的时间同步架构分析 |
4.2.2 高精度时间同步结构设计 |
4.3 采集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性能分析 |
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1 时间同步稳定性测试 |
4.4.2 场地同步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能耗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及网络架构 |
5.2.1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
5.2.2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网络架构 |
5.3 无线传感网中的能耗均衡技术 |
5.4 基于GEIWSR-III的无线网络架构设计及网络模型构建 |
5.4.1 无线网络架构设计 |
5.4.2 网络模型与符号说明 |
5.5 能量均衡算法设计及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 |
5.5.1 距离计算 |
5.5.2 组簇 |
5.5.3 多跳路由 |
5.5.4 无线数据质量监控与数据融合 |
5.6 .无线通讯网络仿真与测试 |
5.6.1 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测试 |
5.6.2 分簇与路由功能测试 |
5.6.3 网络性能对比 |
5.6.4 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研制及实验 |
6.1 引言 |
6.2 轻便化节点式无线低功耗节点式采集系统研制 |
6.3 海量数据回收系统研制 |
6.3.1 地震数据量分析 |
6.3.2 数据回收系统设计 |
6.4 一致性测试实验 |
6.5 吉林松原探测实验 |
6.5.1 区域地质概况 |
6.5.2 场地仪器布置 |
6.5.3 主动源勘探结果 |
6.5.4 被动源勘探结果 |
6.6 系统技术指标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题目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识别与刻画 |
1.2.2 镇泾地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演化 |
1.2.3 延长组致密油控藏因素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展布 |
2.2.1 小层划分 |
2.2.2 地层对比 |
2.3 长8 段含油性评价 |
2.3.1 测井解释含油性评价 |
2.3.2 录井显示含油性评价 |
第三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识别与刻画 |
3.1 地质分析法识别裂缝 |
3.1.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观察 |
3.1.2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3.1.3 钻、录井参数异常识别裂缝 |
3.2 三维地震解释分析法识别断裂 |
3.2.1 三维地震资料品质 |
3.2.2 构造解释流程 |
3.2.3 层位标定及其特征 |
3.2.4 断层解释与刻画 |
3.2.5 层面构造精细解释 |
3.2.6 断裂展布平面预测 |
第四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 |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1 剖面特征 |
4.1.2 平面特征 |
4.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4.2.1 镇原-西峰缓坡带 |
4.2.2 平凉-泾川陡坡带 |
4.3 中-新生代构造成因与演化 |
4.3.1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
4.3.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
4.4 中生界断裂分级 |
第五章 断裂与源-储配置关系 |
5.1 长7 段烃源岩展布特征 |
5.1.1 沉积背景 |
5.1.2 空间分布规律 |
5.2 长8 段砂泥岩展布特征 |
5.2.1 长8_1小层 |
5.2.2 长8_2小层 |
5.2.3 砂体连通性评价 |
5.3 烃源岩与储层接触关系 |
5.4 断裂与源-储组合类型及模式 |
第六章 长8 段油气成藏过程解剖 |
6.1 静态地质特征 |
6.1.1 井区构造特征 |
6.1.2 地层展布与砂体连通性 |
6.1.3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
6.2 烃源岩特征与热演化 |
6.2.1 烃源岩地化特征 |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
6.3 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
6.3.1 砂岩储层特征 |
6.3.2 成岩作用类型 |
6.3.3 成岩演化及古孔隙度恢复 |
6.4 构造演化-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
6.4.1 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
6.4.2 原油充注物性下限 |
6.4.3 油藏动态形成过程 |
第七章 构造控藏作用与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1 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1.1 构造运动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
7.1.2 断裂构造差异控藏 |
7.2 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
7.2.1 砂岩展布状况 |
7.2.2 成藏期储层物性 |
7.2.3 富油断裂发育规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多芯光纤光栅的井中地震波三维矢量检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井中地震勘探技术概述 |
1.2.1 地震勘探方法简介 |
1.2.2 井中地震勘探方法 |
1.2.3 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
1.3 光纤检波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光纤分布式声波探测技术 |
1.3.2 光纤干涉型检波技术 |
1.3.3 光纤激光器型检波技术 |
1.3.4 光纤光栅型检波技术 |
1.4 多芯光纤的发展及应用 |
1.4.1 多芯光纤概述 |
1.4.2 多芯光纤在通信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 |
1.4.3 多芯光纤在传感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多芯光纤光栅理论及制备技术研究 |
2.1 FBG基础理论及特性 |
2.1.1 耦合模理论 |
2.1.2 传感特性 |
2.2 FBG的制备机理及方法 |
2.2.1 FBG制备机理 |
2.2.2 FBG刻写方法 |
2.3 多芯光纤FBG制备 |
2.3.1 多芯光纤FBG制备系统 |
2.3.2 多芯光纤FBG写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芯光纤三维矢量检波机理研究 |
3.1 三维矢量检波理论 |
3.1.1 三维矢量检波原理 |
3.1.2 光纤加速度检波理论 |
3.1.3 光纤三维检波的常用方法 |
3.2 多芯光纤弯曲传感特性研究 |
3.2.1 弯曲引起的折射率变化和位移关系 |
3.2.2 基于干涉结构的多芯光纤弯曲特性研究 |
3.2.3 基于多芯光纤FBG的弯曲特性研究 |
3.3 多芯光纤三维矢量振动检测原理 |
3.3.1 三维矢量振动作用分析 |
3.3.2 振动方向识别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芯光纤三维矢量检波器研制 |
4.1 检波器的设计制作 |
4.1.1 检波器结构设计 |
4.1.2 多芯光纤FBG的制备 |
4.1.3 检波器装配封装 |
4.2 三维振动加速度检测实验 |
4.2.1 振动响应测试 |
4.2.2 Z方向振动测试分析 |
4.2.3 圆柱坐标平面振动测试分析 |
4.3 三维矢量检测性能分析 |
4.3.1 方位角重构 |
4.3.2 检波器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芯光纤三维矢量检波器系统化研究 |
5.1 多级复用方案研究 |
5.1.1 可复用检波器的结构设计 |
5.1.2 可复用检波器的制作 |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井中地震多芯光纤检波系统研究 |
5.2.1 井中地震检波器应用场景 |
5.2.2井中地震勘探检波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1.1 完成的工作 |
6.1.2 特色和创新点 |
6.1.3 存在的问题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10)金属矿产资源探测的地震方法: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硬岩环境中地震方法概述 |
1.1 岩石物理性质 |
1.2 地震探测技术 |
1.3 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趋势 |
2 国内外研究案例 |
2.1 二维反射地震勘探 |
2.2 三维地震勘探 |
2.3 被动源与主动源地震联合探测 |
2.4 地震与其他地球物理场联合反演 |
3 展望未来 |
(1)地震资料采集仪器设备 |
(2)地震采集技术 |
(3)地震数据处理及解释技术 |
4 结 论 |
四、工程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勘探实践与展望[J]. 郭旭升,刘金连,杨江峰,赵锐. 石油物探, 2022(01)
- [2]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J]. 蔡志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04)
- [3]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及装备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 张平松,欧元超,李圣林.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7)
- [4]浅层地震勘探在宝龙山-太平川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D]. 李毅. 东华理工大学, 2021(02)
- [5]我国石油工程技术与装备走向高端的发展战略思考与建议[J]. 孙金声,刘伟. 石油科技论坛, 2021(03)
- [6]基于ABC-BP模型的煤层含气量地震属性预测方法研究[D]. 臧子婧.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1)
- [7]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田入运. 吉林大学, 2021(01)
- [8]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D]. 张园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9]基于多芯光纤光栅的井中地震波三维矢量检波技术研究[D]. 周锐. 西北大学, 2021
- [10]金属矿产资源探测的地震方法:综述与展望[J]. 王柯淇,王治国,高静怀,王彦飞.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