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萤石的开发利用及发展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1](2021)在《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萤石和重晶石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支撑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由于萤石和重晶石成矿规律相似,嵌布粒度致密,且常与方解石等含钙矿物共伴生,矿物阳离子同主族,浮选分离难度大,是选矿领域共性技术难题。本文以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行为实验考察了多种捕收剂和抑制剂对三种矿物浮选分离的影响;采用接触角、吸附量以及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等测试技术考察药剂在三种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捕收剂种类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钠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各自最佳条件下对萤石、重晶石具有较好的捕收效果,且十二烷基磺酸钠具有用量小,选择性更佳等优点。研究了抑制剂种类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中,羧甲基纤维素可使萤石与方解石有较大的可浮性差异;在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木质素磺酸钙和羧甲基壳聚糖可增大重晶石与方解石的可浮性差异;糊精作抑制剂时,萤石、重晶石都具有良好的可浮选性而方解石受到强烈抑制。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为捕收剂,糊精为抑制剂体系中,萤石、方解石和重晶石人工混合矿的浮选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方解石占比低时可实现有效分离,此外,在萤石与重晶石混合矿试验中,抑制重晶石浮萤石工艺指标优于抑制萤石浮重晶石工艺。采用接触角、TOC、FTIR、XPS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被药剂作用前后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油酸钠体系下,羧甲基纤维素可使重晶石和方解石接触角大幅度下降。在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下,木质素磺酸钙、羧甲基壳聚糖可使萤石和方解石接触角急剧降低,糊精可使方解石亲水性增强,而萤石重晶石可浮性几乎不受影响;在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中,三种矿物都是通过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分子内的-SO3-基团发生化学反应,但十二烷基磺酸钠与方解石间的空间位阻以及表面电负性都大于萤石、重晶石与十二烷基磺酸钠,从而使得十二烷基磺酸钠有一定的选择性。当木质素磺酸钙以及羧甲基壳聚糖作抑制剂时,萤石与方解石分别与其分子内的-SO3-和-COO-产生化学作用而吸附,而重晶石不与其产生作用。当糊精作用后,萤石、重晶石红外光谱几乎没有变化,表明糊精几乎不吸附在其表面,而在方解石表面的作用为氢键与化学吸附共存。
商朋强,焦森,屈云燕,刘丙秋,高永璋[2](2020)在《世界萤石资源供需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指出萤石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传统行业有广泛应用,已成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核工业、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性矿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世界萤石资源储量分布和生产相对集中于中国、墨西哥、蒙古、和南非等国家,中国、墨西哥、南非、越南及蒙古五国合计供应量约占2019年市场份额的90.9%;蒙古和中国居世界萤石出口量前两位,中国和美国居世界萤石进口量前两位;中国萤石消费量占世界60%;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对萤石总需求将平稳增加,随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等高新科技快速发展将会拉动萤石在需求端的增长。建议加强萤石矿找矿勘查、资源开发统筹规划和伴生氟资源开发利用。
肖赫,李梅,李光柱,高凯[3](2021)在《白云鄂博萤石矿脉带颗粒赋存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萤石资源,采用工艺矿物学自动分析仪(BPMA)、扫描电镜等先进技术对白云鄂博萤石矿脉带中颗粒的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为萤石,占有率为60.39%,主要以单体形式产出,与萤石连生的有用矿物为稀土矿物和黑色金属,占有率分别为9.90%和7.78%,嵌布关系较为密切,同时萤石与云母、方解石、重晶石等脉石矿物连生关系复杂,对萤石的回收造成影响。通过对不同磨矿细度的矿物颗粒研究,得出矿物中萤石颗粒的解离度及粒度的数据分布,结果表明萤石解离大于80%的颗粒占93.62%时,解离度最佳,此时萤石颗粒在-38+20μm粒度区间萤石得以富集达到32%,建议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方法,最大程度回收利用萤石资源。
秦圣博[4](2020)在《白云鄂博西矿萤石选矿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萤石是含氟量最高的工业矿物,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萤石消费国。白云鄂博西矿矿石中碳酸盐含量较高,属于难选型萤石资源,由于其萤石存储量巨大,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它为代表的伴生矿中的萤石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白云鄂博西矿萤石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萤石捕收剂CYP-01进行萤石浮选试验,探索最佳的工艺参数,实现对萤石资源的资源回收。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检测西矿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萤石嵌布等特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有用矿石为萤石,其类型可划分为白云石-萤石型矿,萤石含量约为18.67%,单体解离度为66.87%,与萤石矿物连生的脉石主要是白云石、方解石、磁铁矿等。因此,需要在浮选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对白云石、方解石和磁铁矿的有效抑制,才能保证萤石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根据矿石特性,进行矿物浮选试验,粗选段选定酸化水玻璃与SY组成抑制剂药剂体系,新型萤石捕收剂CPY-01作为捕收剂,经过对白云鄂博西矿粗选条件优化试验,确定了酸化水玻璃中水玻璃与硫酸比例达到1:2时抑制效果最好且优于水玻璃;新型萤石捕收剂CYP-01对萤石的捕收能力强于常用萤石捕收剂油酸钠。最优浮选试验条件下和药剂用量为:矿物磨矿细度-74μm占90%,抑制剂酸化水玻璃用量3000g/t,抑制剂SY用量2500g/t,捕收剂CYP-01用量2000g/t,在该条件下可获得萤石精矿品位27.20%,回收率93.29%的粗选产品。由于矿物嵌布复杂,只经过一次磨矿得到的萤石精矿品位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于是进行了粗精矿再磨试验,最终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为:一次粗选,粗精矿再磨至磨矿细度-0.044mm含量占85%,八次精选,将尾矿、中矿3、中矿4合并抛尾,其余中矿循序返回的闭路试验,最终获得CaF2品位为90.79%,回收率为81.02%的萤石精矿。
于俊芳[5](2020)在《白云鄂博含萤石矿石类型及萤石纯净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云鄂博超大型铌-铁-稀土矿床,同时含有萤石、硫、磷、钾、钪、钍等多种具很大经济价值的元素和矿物,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新矿物种类最多的矿区之一。其中,萤石是白云鄂博矿床中分布最广且生成时间延续最长的一种脉石矿物,具有重要的利用或者潜在利用价值。为了合理开采和利用矿床中的萤石,实现资源降本增效,查明含萤石矿石在矿床中的分布及萤石特征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主要基于详细的岩相学、矿相学、工艺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白云鄂博矿床中含萤石矿在矿床中的的分布、矿石类型和特征及其纯净度(包括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以前人大量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为基础,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的室内研究,查明白云鄂博矿床已知矿物多达170多种,主要存在于5大类矿石中。即:萤石型矿石、白云石型矿石、霓石型矿石、闪石型矿石和云母闪石型矿石。萤石不仅是组成各种类型矿石的基础矿物之一,在矽卡岩和蚀变围岩中也广泛存在。由于氟流体活动强度不同,各矿段萤石的矿化强度也不同。萤石在白云鄂博主东矿体中分布最多,主矿多于东矿,西矿和东部接触带分布较少。在矿区东部和北部的花岗岩中产有萤石的浸染状颗粒或晚期细脉。在白云鄂博广泛分布的5类含萤石型矿石类型中,萤石的矿物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萤石型铌稀土铁矿石(又称条带型铌稀土铁矿石)中的萤石含量最高,达23.3%。萤石通常存在于矿石的条带中。萤石在云母型矿石(云母闪石型铌稀土铁矿石)含量居于第二位,为12.82%。萤石在其他矿石在的含量依次是闪石型矿石(钠闪石型铌稀土铁矿石)(9.10%)、霓石型矿石(霓石型铌稀土铁矿石)(4.96%)和白云石型(白云石型铌稀土铁矿石)(3.98%)。
黄小宾[6](2019)在《白云鄂博稀土尾矿萤石提质降杂试验研究》文中提出萤石是非常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氟化工产品中氟的主要来源,在冶金和化工产业中应用也非常的广泛。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萤石消耗量最大的国家,尽管我们国家萤石资源的储量比较大,单一型萤石矿床比较多,但是单一型萤石矿床的储量却比较少,复杂的伴生矿的萤石资源十分巨大。为了摆脱萤石资源的困境,就要开发利用伴生矿中的萤石资源。白云鄂博矿共伴生萤石资源的储量巨大,大约占我国萤石资源总量的一半,本论文是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中萤石资源利用进行的研究。通过对白云鄂博稀土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稀土尾矿中萤石品位是26.6%,影响萤石浮选的矿物有铁矿物含量高达17.4%,硅酸盐矿物霓辉石、钠闪石和黑云母含量共计19.9%,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含量共计15.7%,稀土矿物含量有3.9%。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比较低,萤石矿物与铁矿物、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以及稀土矿物大量连生,萤石矿物与赤铁矿、氟碳铈矿等呈毗邻、侵染状共生,此外还有少量与磁铁矿呈细脉状共生。本论文采用两段式选矿试验,一段浮选试验时在捕收剂油酸钠的用量是400g/t,抑制剂水玻璃的用量是1200g/t、HY-1用量是200g/t,浮选矿浆的pH值是8,选用“一粗三精”浮选工艺流程进行闭路试验。可得到萤石的品位为82.95%,萤石的回收率为80.95%的萤石精矿。对一段浮选精矿进行磨矿细度-25μm含量达到82.40%后进行二段选矿,二段选矿在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140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是387g/t、HY-1用量134g/t,浮选矿浆pH值为8,浮选精矿在14000高斯的强度下进行强磁选的条件下,选用“一粗一精加强磁”的工艺流程进行选矿试验。最终得到了精矿CaF2的品位是95.32%,CaF2回收率是44.18%的萤石精矿,这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工级别的萤石精矿的品位。通过矿物表面的溶解特性研究表明,在水溶液的pH为碱性条件时,萤石纯矿物表面不利于阴离子捕收剂和萤石矿物表面发生静电吸附作用,所以在碱性条件下主要是化学吸附作用。通过对萤石纯矿物在油酸钠作用前后Zeta电位的检测可以发现,萤石纯矿物的零电位在6.88左右,在pH值大于6.88的时候,萤石矿物的表面合负电荷,在油酸钠与萤石纯矿物作用之后,萤石矿物表面荷负电而且绝对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就表明油酸钠和萤石纯矿物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萤石纯矿物、油酸钠和油酸钠作用后的萤石矿物,通过对红外光谱的检测和分析,最终可以表明在萤石纯矿物表面发生的吸附作用的油酸钠是化学吸附。
郑仁基[7](2019)在《不同缺陷类型萤石浮选行为与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萤石作为现代化工行业中氟元素的主要来源,已被列入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自然界除了无色萤石外,即便是在同一萤石矿床当中,还常见有多色萤石产出,萤石的多色性主要是由矿物晶格缺陷所引起。由于缺陷存在,不同颜色萤石矿物的表面性质各异,使其可浮性存在差异。而传统的萤石浮选过程忽略了这一特性,对多色萤石进行混合浮选,最终导致萤石精矿浮选回收率低、深色萤石跑尾严重;此外,混合浮选所得到的萤石精矿产品由于多色性而失去了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价值,这极大限制了萤石矿产资源综合高效的回收及其产品的高附加值应用。并且,目前有关不同缺陷萤石矿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浮选行为研究的报道非常少。鉴于此,课题以内蒙古地区某萤石矿床产出的理想萤石(无色,CF)、钇杂质缺陷萤石(绿色,GF)和氟空位缺陷萤石(紫色,PF)为研究对象,以矿物的晶体化学特征为切入点,采用激光拉曼光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对其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主要的研究发现及结果如下:(1)矿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三种缺陷萤石的化学组分和矿物组成相近,而它们的晶体结构差异显着。晶格缺陷是导致GF和PF显色的根本原因,且主要的缺陷类型分别为钇杂质取代缺陷和氟空位缺陷。同时,AFM和XPS分析表明缺陷类型还影响着三种缺陷萤石的表面性质:CF、GF和PF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5.13 nm、5.95 nm和9.15 nm;表面元素Ca/F比值分别为0.52、0.49和0.47。这些表面性质的差异为研究三种缺陷萤石的浮选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2)油酸钠作捕收剂时,三种缺陷萤石的浮选回收率大小顺序为:CF>GF>PF,且均在矿浆pH值为5~10的溶液环境中表现出良好可浮性。PF表面粗糙度大,矿物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对油酸钠的吸附量大,因此需要在较高的油酸钠浓度条件下才能达到单分子层吸附而上浮。油酸根阴离子是萤石浮选的活性组分,主要与萤石表面的钙活性位点发生作用。CF表面光滑且Ca/F比值大,具有更丰富的钙活性位点,因而油酸钠在低浓度环境下便可在矿物表面形成单分子层吸附而使其上浮,故CF在油酸钠体系中的可浮性要优于GF和PF。(3)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对萤石表现出良好的捕收性能。研究发现,烷基磺酸钠在萤石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随着疏水端烃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强;而过长的烃链长度不利于捕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和分散,使其活性降低,导致十六烷基磺酸钠(C16)对萤石的实际浮选性能弱于十二烷基磺酸钠(C12)。疏水端中苯基的引入降低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B)分子前线轨道中HOMO与LUMO之间的能量差,增加了C12B的化学反应活性,使其对萤石的捕收性能增强。三种缺陷萤石在C12B体系中的浮选回收率大小次序为:CF>GF>PF,与药剂吸附量测试结果相吻合。此外,相比于油酸钠,C12B具有更强的抗温性能。(4)萤石在破碎、磨矿过程中,由于矿物晶体习性的存在会沿着表面能小的晶面方向优先解理或暴露,从而导致不同粒度的萤石矿物颗粒表面因暴露面的差异而表现出迥异的理化性质。萤石(111)面表面能小,为萤石的最佳解理面,在粗粒萤石表面最为常见和暴露,且晶胞表面具有100%的Ca┄F断键,对油酸钠表现出很强的亲和作用,故粗粒萤石可浮性好。细粒萤石矿物颗粒表面除了(111)面外,还有表面能较大的(110)面,萤石(110)晶胞表面由于50%的F┄Ca断键存在,对油酸钠的亲和作用远弱于萤石(111)面,故细粒萤石可浮性差。萤石矿物晶面的各向异性是造成不同粒度萤石可浮性差异的关键因素。(5)镜下分析发现三种缺陷萤石矿物晶体中均富含流体包裹体,且包裹体形态各异、分布不均。其中PF中包裹体普遍较大,GF次之,CF最小。包裹体在矿物破碎、磨矿过程中爆裂,所捕获的Ca2+、F-、Cl-、SO42-等离子组分释放至矿浆中,成为矿浆溶液中的难免离子。对比分析萤石矿物表面溶解试验结果可知,流体包裹体组分释放是萤石浮选矿浆溶液中难免钙离子的主要来源,并且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少量的Ca2+对萤石浮选起到活化作用,而过量的Ca2+则会优先消耗浮选药剂,对萤石浮选起抑制作用。(6)相比于矿物体相,晶格缺陷更容易在萤石矿物晶体表面形成,并直接影响着矿物的表面性质。其中氟空位的存在导致萤石表面原子的电子态密度整体向低能量方向移动,费米能级则向导带偏移,并降低了萤石表面钙原子的荷正电能力;钇杂质缺陷的形成导致萤石表面钙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和氟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均有所下降,并主导了对费米能级的贡献。就表面原子的电荷分布而言,表面氟空位和钇杂质缺陷的存在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阴离子型捕收剂在萤石矿物表面的作用强度。
龚星晨[8](2018)在《CaF2对CaO-Al2O3-SiO2系萤石尾矿微晶玻璃析晶与烧结的影响》文中认为萤石尾矿是在萤石矿的生产过程中,经过选矿环节后,得到的除萤石目标成分外,氟化钙含量较低的部分。其特点是SiO2含量高,质量占比常在80%以上,含有少许Al2O3、CaO、K2O等,成为研制CaO-Al2O3-SiO2体系微晶玻璃必须成分,SiO2具有较多含量可以补充基础原料里硅源不充足地问题。本研究旨在利用萤石尾矿制备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玻璃,实现萤石尾矿的高附加值利用,避免萤石尾矿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以萤石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烧结微晶玻璃,探究了 CaF2对颗粒粒度有差别的微晶玻璃的晶化、烧结过程的作用,以及萤石尾矿渣的加入量对制作获得的微晶玻璃特性的作用效果,具体探究内容如下:(1)根据萤石尾矿中CaF2的含量,以化学纯试剂配制CaF2的质量占比在0~4%范围内的5组配方A~E。对配方A~E进行高温熔制得到颗粒粒度分别为1000μm~4000μm 和 48μm~75μm 的基础玻璃。(2)对基础原料颗粒进行DTA实验研究,获得其初始晶化温度(Tcs)以及晶化峰温度(Tp),并将粒度具有差别的颗粒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制度时来热处理,对得到的样品分别进行XRD分析、SEM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析晶动力学分析等,选择晶化效果较好的颗粒粒度为48μm~75μm的基础玻璃。(3)对颗粒粒度为48μm~75μm的5组基础玻璃粉料进行熔点熔速分析,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并分析烧制的表观情况,计算烧结的活化能,确定较好的热处理温度制度。(4)以引入的CaF2含量为依据,配制萤石尾矿添加量分别为47wt%、57wt%、67wt%的F、G、H三组配方,选择基础原料颗粒尺寸范围在48μm~75μm之间,热处理制度参考粉料试样的热处理制度。对得到的萤石尾矿微晶玻璃分别进行XRD分析、SEM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密度测试、显微硬度测试等,得到最佳组分微晶玻璃。根据上述实验,本文得到的萤石尾矿最佳添加量为57%,选取的基础玻璃颗粒粒度为48μm~75μm,最佳热处理制度为:热处理温度取1000℃,保温时间取1h,升温速率是10℃/min,得到的萤石尾矿微晶玻璃密度是2.71g/cm3,显微硬度是668HV。
陈剑啸[9](2018)在《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文中研究说明高炉渣是高炉炼铁产生的一种重要副产品,其回收再利用一直是冶金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在当前钢铁行业微利的形势下,寻找一个更合理、附加值更高的高炉渣利用方式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萤石尾矿是萤石浮选处理过后的废弃物,即萤石含量很低的萤石矿,萤石尾矿利用价值极低,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污染环境。本文以高炉渣和萤石尾矿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研发协同处置并高值化制备微晶玻璃,为熔融态高炉渣热量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回收利用方式,并且处理了危险废弃物萤石尾矿,合理利用了尾矿中CaF2在微晶玻璃中的形核效果以及降低基础玻璃熔制温度的作用。本研究成果为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的无害化处置及高炉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突破危固处置技术瓶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基础玻璃成分决定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是影响微晶玻璃性能的重要因素。本论文研究了高炉渣和萤石尾矿的配比对微晶玻璃晶相组成、显微组织及综合性能的影响。以高炉渣和萤石尾矿为原料在不添加晶核剂的情况下制备微晶玻璃不能实现体积析晶。添加2wt%Cr2O3增强晶化能力,热处理后成功制得了主晶相为透辉石相(Ca(Mg,A1)(Si,A1)206)的微晶玻璃。当高炉渣的加入量从45wt%增加至50wt%时,组分析晶能力增强,试样析出枝状或块状晶粒,晶体尺寸减小,晶粒数量增多,维氏硬度增加;当高炉渣加入量从60wt%增加至65wt%时,组分析晶能力减弱,试样析出块状晶粒,晶体尺寸增加,晶粒数量减少,维氏硬度降低;当高炉渣加入量为55wt%时,析晶能力最强,试样析出了尺寸为1-2μm的粒状晶粒,维氏硬度最大为6.31Gpa。晶核剂的选择是熔融法制备微晶玻璃的关键性环节,本论文研究了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以高炉渣加入量55wt%为基础配方,添加单一的Cr203、P205可使基础玻璃实现体积析晶;添加单一的TiO2、Fe2O3、ZrO2并不能使基础玻璃实现体积析晶;以Fe203、Ti02、Cr203作为复合晶核剂,各晶核剂对试样维氏硬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为Fe203>TiO2>Cr2O3,最优的复合晶核剂配比为1.5wt%Cr2O3+2wt%Tio2+4wt%Fe2O3,其维氏硬度高达 7.15Gpa。优化热处理工艺参数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微晶玻璃的综合性能。本文经优化后最佳的一步法热处理制度为: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0。C,后以2。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晶化温度890。C,晶化保温时间为1h;最佳的二步法热处理制度为:以1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核化温度760。C,并保温1h;再以5。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晶化温度890。C,晶化保温时间为1h。一步法、二步法两种热处理制度均能制得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制品,但二步法热处理时长短、能耗低且性能更优,因此二步法为更优的热处理方式。
焦文亚[10](2018)在《某白钨尾矿浮选萤石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以白钨矿为代表的的伴生型萤石资源十分丰富,但受技术的限制,这部分萤石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本文以湖南某白钨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捕收剂PJ进行萤石浮选,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对比了萤石、石英、方解石在不同药剂体系中的浮选行为。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以及矿物表面溶解计算对萤石浮选过程的机理进行分析。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捕收剂PJ对萤石捕收能力强并且选择性好,可替代萤石的传统捕收剂油酸钠;酸性水玻璃对方解石抑制作用很强,但对萤石的上浮影响较小,可作为萤石浮选精选段的抑制剂;矿浆中几种常见的金属阳离子不利于萤石与脉石的分离,为有害离子。实际矿石浮选试验中,在最佳药剂制度下浮选回收CaF2品位23.87%的白钨尾矿中的萤石,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粗精矿再磨后七次精选闭路流程,可获得品位96.38%,回收率61.64%的合格萤石精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捕收剂PJ具有较好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可作为萤石浮选的优良捕收剂。机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捕收剂PJ和酸性水玻璃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均有吸附,萤石表面以PJ的吸附为主,方解石表面以酸性水玻璃的吸附为主。PJ在石英表面无吸附,酸性水玻璃在石英表面有吸附;PJ作用后,萤石表面电位的下降幅度大于方解石,即PJ在萤石表面的吸附量大于方解石,而石英的表面电位基本无变化。酸性水玻璃作用后,方解石和石英表面电位的变化幅度远大于萤石,说明酸性水玻璃在方解石和石英表面的吸附量大于萤石。矿物表面溶解研究显示:pH影响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方式。酸性环境中,捕收剂PJ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通过异性电进行吸附,为物理吸附。碱性环境中,捕收剂PJ通过化学键和作用在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形成吸附,为化学吸附。pH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影响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理想条件下,pH>8时,萤石表面吸附方解石。pH<8时,方解石表面吸附萤石。溶液中离子浓度满足lg[CO32-]>2lg[F-]+2.06时,萤石表面吸附方解石。lg[CO32-]<2lg[F-]+2.06时,方解石表面吸附萤石。
二、萤石的开发利用及发展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萤石的开发利用及发展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萤石概述 |
1.1.1 萤石性质 |
1.1.2 萤石用途 |
1.1.3 萤石资源概况 |
1.1.4 萤石矿石类型 |
1.2 重晶石概述 |
1.2.1 重晶石性质 |
1.2.2 重晶石用途 |
1.2.3 重晶石资源概况 |
1.2.4 重晶石矿石类型 |
1.3 萤石、重晶石选矿研究现状 |
1.3.1 萤石选矿研究现状 |
1.3.2 重晶石选矿研究现状 |
1.3.3 萤石-重晶石-方解石型共生矿分离研究现状 |
1.3.4 萤石、重晶石选矿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的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矿样性质 |
2.1.1 矿样来源与制备 |
2.1.2 试样XRD分析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实验所用药剂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浮选实验 |
2.3.2 XRD分析测试 |
2.3.3 接触角测试 |
2.3.4 TOC测试 |
2.3.5 红外光谱测试 |
2.3.6 XPS 测试 |
第三章 捕收剂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 不同捕收剂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的浮选行为影响 |
3.1.1 油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2 苯甲羟肟酸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3 水杨羟肟酸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4 没食子酸丙酯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5 十二烷基磺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抑制剂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的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 油酸钠体系下抑制剂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1 海藻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2 木质素磺酸钙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3 羧甲基壳聚糖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4 糊精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5 羧甲基纤维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6 焦磷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7 六偏磷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8 磷酸三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 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下抑制剂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的浮选行为 |
4.2.1 海藻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2 木质素磺酸钙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3 羧甲基壳聚糖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4 糊精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5 羧甲基纤维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6 磷酸三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7 六偏磷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8 焦磷酸钠对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4.3 人工混合矿浮选分离试验 |
4.3.1 萤石与方解石混合矿的浮选分离行为研究 |
4.3.2 重晶石与方解石混合矿的浮选分离行为研究 |
4.3.3 萤石与重晶石混合矿的浮选分离行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捕收剂及抑制剂在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研究 |
5.1 捕收剂及抑制剂与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作用前后表面润湿性研究 |
5.1.1 不同捕收剂对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5.1.2 不同抑制剂对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5.2 捕收剂及抑制剂在萤石、重晶石及方解石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
5.2.1 药剂浓度与总有机碳(TOC)含量关系曲线 |
5.2.2 捕收剂作用后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
5.2.3 抑制剂作用后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
5.3 矿物与高分子抑制剂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研究 |
5.3.1 捕收剂在矿物作用前后红外光谱的机理研究 |
5.3.2 十二烷基磺酸钠体系下抑制剂与矿物作用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5.4 矿物与药剂作用前后 XPS 测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世界萤石资源供需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世界和中国萤石矿资源分布 |
1.1 世界萤石资源储量缓慢增长 |
1.2 中国萤石资源丰富,但禀赋较差 |
2 萤石矿生产 |
2.1 世界萤石产量高度集中 |
2.2 世界萤石产量波动增长 |
3 世界萤石贸易情况 |
3.1 世界萤石出口与产量分布基本一致 |
3.2 中国逐渐成为萤石资源净进口国家 |
4 萤石消费情况 |
5 萤石资源未来市场需求展望 |
6 对我国萤石资源勘查开发的对策建议 |
(3)白云鄂博萤石矿脉带颗粒赋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矿石样品采集与制备 |
1.2 实验方法 |
2 矿物样品的成分和连生状况分析 |
2.1 矿物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 |
2.2 矿物样品组成成分分析 |
2.3 萤石矿物产出特征分析 |
2.3.1 萤石与稀土矿物 |
2.3.2 萤石与黑色金属 |
2.3.3 萤石与脉石矿物 |
3 不同研磨细度下萤石矿物解离度及粒度特征研究 |
3.1 萤石矿物的粒度变化 |
3.2 萤石矿物的解离度变化 |
4 结 论 |
(4)白云鄂博西矿萤石选矿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萤石的性质 |
1.2 萤石的用途 |
1.3 萤石资源概况 |
1.3.1 世界萤石资源概况 |
1.3.2 中国萤石资源概况 |
1.3.3 萤石矿床类型 |
1.4 萤石矿选矿方法概述 |
1.5 萤石浮选药剂概述 |
1.5.1 萤石捕收剂研究现状 |
1.5.2 萤石抑制剂研究现状 |
1.6 白云鄂博萤石资源研究现状 |
1.7 论文研究意义、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7.1 研究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1.7.4 创新点 |
2 试验矿样、仪器、药剂及研究方法 |
2.1 矿样、药剂与设备 |
2.1.1 试验矿物 |
2.1.2 试验药剂 |
2.1.3 试验设备 |
2.2 试验研究方法 |
2.2.1 工艺矿物学特性分析方法 |
2.2.2 浮选试验方法 |
2.3 试验方案 |
3 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
3.1 矿石的物质组成 |
3.1.1 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 |
3.1.2 矿石的矿物组成分析 |
3.2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 |
3.2.1 矿石结构 |
3.2.2 矿石构造 |
3.3 矿物粒度分布率及解离度 |
3.3.1 矿物粒度分布 |
3.3.2 矿物解离度及连生体特性 |
3.4 小结 |
4 浮选条件试验研究 |
4.1 磨矿细度单因素优选试验 |
4.2 pH调整剂碳酸钠用量单因素优选试验 |
4.3 抑制剂种类及用量单因素优选试验 |
4.3.1 抑制剂水玻璃用量单因素优选试验 |
4.3.2 抑制剂酸化水玻璃配比单因素优选试验 |
4.3.3 抑制剂酸化水玻璃用量单因素优选试验 |
4.3.4 水玻璃与酸化水玻璃对比试验结果 |
4.3.5 抑制剂SY用量单因素优选试验 |
4.4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单因素优选实验 |
4.4.1 捕收剂油酸钠用量单因素优选试验 |
4.4.2 捕收剂CYP-01用量单因素优选试验 |
4.4.3 粗选捕收剂对比试验结果 |
4.5 小结 |
5 浮选流程试验 |
5.1 开路浮选试验 |
5.2 粗精矿再磨细度试验 |
5.3 闭路浮选试验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白云鄂博含萤石矿石类型及萤石纯净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萤石基本性质 |
1.2.2 萤石的其他性质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矿区岩浆岩 |
3 白云鄂博矿床地质特征 |
3.1 主要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段组成 |
3.1.2 矿区蚀变 |
3.2 矿石类型 |
3.2.1 矿石类型划分 |
3.2.2 矿石类型分布 |
3.2.3 矿石结构构造 |
4 萤石矿石类型分析 |
4.1 取样类型及位置 |
4.2 萤石型矿石 |
4.2.1 化学元素分析 |
4.2.2 工艺矿物学分析 |
4.3 白云石型矿石 |
4.3.1 化学元素分析 |
4.3.2 工艺矿物学分析 |
4.4 霓石型矿石 |
4.4.1 化学元素分析 |
4.4.2 工艺矿物学分析 |
4.5 闪石型矿石 |
4.5.1 主量元素分析 |
4.5.2 工艺矿物学分析 |
4.6 云母闪石型矿石 |
4.6.1 主量元素分析 |
4.6.2 工艺矿物学分析 |
4.7 数据分析及结论 |
5 白云鄂博萤石特征 |
5.1 萤石一般特征 |
5.2 区域萤石 |
5.2.1 物理性质 |
5.2.2 萤石的产状 |
5.3 白云鄂博萤石利用现状 |
5.3.1 萤石的利用现状 |
5.3.2 结论 |
6 固体纯净度 |
6.1 研究方法 |
6.2 萤石型矿石 |
6.2.1 结构分析 |
6.2.2 纯净度研究 |
6.3 白云石型矿石 |
6.3.1 结构分析 |
6.3.2 纯净度研究 |
6.4 霓石型矿石 |
6.4.1 结构分析 |
6.4.2 纯净度研究 |
6.5 闪石型矿石 |
6.5.1 结构构造 |
6.5.2 纯净度研究 |
6.6 云母闪石型矿石 |
6.6.1 结构构造 |
6.6.2 纯净度研究 |
6.7 分析结论 |
7 萤石流体包裹体 |
7.1 流体包裹体测温 |
7.2 数据分析及结论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白云鄂博稀土尾矿萤石提质降杂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萤石资源现状 |
1.2.1 萤石的性质及类型 |
1.2.2 萤石资源的分布 |
1.2.3 萤石的用途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捕收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抑制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案 |
1.4.4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试剂与设备 |
2.1.1 试验药剂 |
2.1.2 试验所用原料 |
2.1.3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研究方法 |
2.2.1 选矿试验方法 |
2.2.2 试验检测分析方法 |
3 萤石浮选原矿的工艺矿物学 |
3.1 稀土尾矿物质组成 |
3.1.1 稀土尾矿化学成分分析 |
3.1.2 稀土尾矿的矿物组成 |
3.2 矿石的结构构造 |
3.2.1 矿石结构 |
3.2.2 矿石构造 |
3.3 稀土尾矿中主要矿物的性质及嵌布特征 |
3.3.1 稀土尾矿粒度分布及解离度 |
3.3.2 稀土尾矿磨矿后的粒度分布及解离度 |
3.4 本章小结 |
4 稀土尾矿浮选萤石的工艺研究 |
4.1 捕收剂及抑制剂选别试验 |
4.1.1 捕收剂选别试验 |
4.1.2 抑制剂选别试验 |
4.2 浮选条件试验 |
4.2.1 抑制剂用量的单因素优选试验 |
4.2.2 捕收剂用量的单因素优选试验 |
4.2.3 pH值的单因素优选试验 |
4.3 浮选试验 |
4.3.1 萤石粗选稳定试验 |
4.3.2 萤石浮选开路试验 |
4.3.3 萤石浮选闭路试验 |
4.4 高品位萤石精矿的选矿试验 |
4.4.1 萤石浮选过程的产品检测分析 |
4.4.2 高品位萤石精矿的选矿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捕收剂对萤石的作用机理 |
5.1 物料和方法 |
5.1.1 物料制备 |
5.1.2 研究方法 |
5.2 机理检测与分析结果 |
5.2.1 矿物表面的溶解特性研究 |
5.2.2 萤石Zeta电位测定分析 |
5.2.3 油酸钠在萤石矿物表面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不同缺陷类型萤石浮选行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萤石资源概况 |
1.1.1 萤石基本性质与应用 |
1.1.2 矿床类型与资源现状 |
1.2 萤石致色机制研究现状 |
1.2.1 杂质元素致色 |
1.2.2 晶体缺陷致色 |
1.2.3 有机质致色 |
1.3 萤石浮选实践与理论研究概述 |
1.3.1 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研究 |
1.3.2 含钙矿物之间的分离 |
1.3.3 矿浆中难免离子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
1.4 矿物浮选晶格缺陷理论的研究概述 |
1.4.1 矿物的晶格缺陷 |
1.4.2 矿物晶格缺陷与可浮性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1.1 试样制备 |
2.1.2 萤石纯矿物 |
2.2 试验用药剂 |
2.3 仪器及设备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4.2 浮选药剂吸附试验 |
2.4.3 表面张力测试 |
2.4.4 矿物表面电动电位测试 |
2.4.5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4.6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4.7 激光拉曼光谱(La-Raman)测试 |
2.4.8 流体包裹体测温 |
2.4.9 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 |
2.4.10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4.11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4.12 等离子体质谱/发射光谱(ICP-MS/OES)测试 |
2.4.13 高效离子色谱(IC)测试 |
2.4.14 量子化学计算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3章 三种缺陷萤石矿物晶体结构与表面性质 |
3.1 萤石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 萤石矿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3.3 萤石矿物电子顺磁共振分析 |
3.4 萤石矿物致色机制探讨 |
3.5 萤石矿物晶体几何与电子结构 |
3.5.1 计算模型的构建 |
3.5.2 理想萤石矿物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
3.5.3 空位缺陷对萤石矿物电子结构的影响 |
3.5.4 杂质缺陷对萤石矿物电子结构的影响 |
3.6 萤石矿物表面形貌及组分分析 |
3.7 小结 |
第4章 三种缺陷萤石浮选行为研究 |
4.1 油酸钠体系中三种缺陷萤石浮选行为与机理 |
4.1.1 三种缺陷萤石的浮选行为 |
4.1.2 三种缺陷萤石对油酸钠的吸附量 |
4.1.3 油酸钠溶液表面张力测试 |
4.1.4 矿物表面电动电位分析 |
4.1.5 油酸钠在萤石表面的吸附行为 |
4.1.6 油酸钠体系中三种缺陷萤石浮选差异机制 |
4.2 油酸钠在萤石表面吸附的晶体化学研究 |
4.2.1 不同粒度萤石的浮选行为 |
4.2.2 不同粒度萤石的药剂吸附量分析 |
4.2.3 萤石矿物晶体化学性质 |
4.2.4 萤石与油酸钠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2.5 萤石矿物晶面各向异性研究 |
4.3 磺酸盐体系中三种缺陷萤石浮选行为与机理 |
4.3.1 不同疏水基团磺酸盐体系中萤石浮选行为 |
4.3.2 矿物表面电动电位测定 |
4.3.3 不同疏水基团磺酸盐溶液表面张力分析 |
4.3.4 磺酸盐类捕收剂与萤石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5 磺酸盐类捕收剂与萤石作用的XPS分析 |
4.3.6 表面活性剂前线分子轨道能量和HLB值计算 |
4.3.7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体系中三种缺陷萤石的浮选行为 |
4.3.8 磺酸盐捕收剂耐温性能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萤石流体包裹体及其组分释放研究 |
5.1 萤石流体包裹体光学显微分析 |
5.2 萤石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 |
5.2.1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 |
5.2.2 流体包裹体冰点温度测定 |
5.2.3 流体包裹体盐度及密度计算 |
5.2.4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5.3 萤石流体包裹体组分释放 |
5.4 萤石流体包裹体研究对矿物浮选的意义 |
5.4.1 Ca2+对萤石浮选行为的影响 |
5.4.2 流体包裹体组分释放对萤石浮选的影响机制 |
5.5 小结 |
第6章 晶格缺陷对萤石矿物表面性质的影响 |
6.1 萤石矿物表面结构模型 |
6.2 理想萤石矿物表面的电子结构与性质 |
6.2.1 萤石矿物表面原子的弛豫 |
6.2.2 萤石矿物表面电子结构及性质 |
6.3 空位缺陷萤石矿物表面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
6.3.1 空位缺陷形成能及其对表面电荷分布的影响 |
6.3.2 空位缺陷萤石表面电子结构特征 |
6.4 杂质缺陷萤石矿物表面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
6.4.1 杂质缺陷形成能及其对表面电荷分布的影响 |
6.4.2 杂质缺陷萤石表面电子结构特征 |
6.5 晶格缺陷对萤石浮选行为影响的探讨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CaF2对CaO-Al2O3-SiO2系萤石尾矿微晶玻璃析晶与烧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萤石尾矿利用现状及特点 |
1.2 微晶玻璃的特点 |
1.3 矿渣微晶玻璃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1.4 矿渣微晶玻璃的分类 |
1.4.1 按照废渣的种类分类 |
1.4.2 按照化学组成分类 |
1.5 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技术 |
1.5.1 整体析晶法 |
1.5.2 烧结法 |
1.5.3 溶胶-凝胶法 |
1.5.4 浮法 |
1.6 矿渣微晶玻璃的应用 |
1.6.1 机械工程领域 |
1.6.2 新型建筑领域 |
1.6.3 电力电子工业领域 |
1.6.4 生物医学领域 |
1.6.5 其他领域 |
1.7 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7.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7.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实验准备与分析方法 |
2.1 实验设备及原料 |
2.2 实验配方设计 |
2.3 微晶玻璃的制备 |
2.3.1 基础玻璃的制备 |
2.3.2 微晶玻璃试样的制备 |
2.4 微晶玻璃微观组织结构与宏观性能测试 |
2.4.1 差热分析(DTA)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4.4 红外光谱分析 |
2.4.5 密度测定 |
2.4.6 显微硬度测定 |
2.4.7 烧结收缩率测定 |
第3章 CaF_2对CaO-Al_2O_3-SiO_2系粒料微晶玻璃析晶的影响 |
3.1 粒料析晶行为研究 |
3.1.1 样品原料组成 |
3.1.2 基础玻璃样品的差热分析 |
3.1.3 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 |
3.1.4 基础玻璃的粘度研究 |
3.1.5 微晶玻璃的微观形貌研究 |
3.1.6 红外光谱分析 |
3.1.7 析晶动力学的研究 |
3.2 本章小结 |
第4章 CaF_2对CaO-Al_2O_3-SiO_2系粉料微晶玻璃析晶与烧结的影响 |
4.1 粉料析晶行为的研究 |
4.1.1 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 |
4.1.2 微晶玻璃的微观形貌研究 |
4.1.3 红外光谱分析 |
4.2 粉料烧结行为的研究 |
4.2.1 CaF_2对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的影响 |
4.2.2 CaF_2对烧结活化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CaF_2对CaO-Al_2O_3-SiO_2系萤石尾矿微晶玻璃性能的影响 |
5.1 萤石尾矿基础玻璃原料制备 |
5.2 萤石尾矿微晶玻璃物相组成 |
5.3 萤石尾矿微晶玻璃微观形貌研究 |
5.4 红外光谱分析 |
5.5 密度测定 |
5.6 显微硬度测定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高炉渣的基本特性 |
1.3 高炉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3.1 高炉渣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1.3.2 高炉渣在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
1.3.3 高炉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4 萤石矿的特点及其尾矿资源化利用现状 |
1.4.1 萤石矿的简介 |
1.4.2 萤石尾矿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
1.5 微晶玻璃的概述 |
1.6 矿渣微晶玻璃的概述 |
1.6.1 矿渣微晶玻璃的历史 |
1.6.2 矿渣微晶玻璃的分类 |
1.6.3 矿渣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
1.6.4 矿渣微晶玻璃的应用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
2.2.1 实验工艺流程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微晶玻璃热处理制度初步的确定 |
2.2.4 材料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原料配比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
3.1 基础配方的确定 |
3.2 不同配比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微晶玻璃(不添加晶核剂) |
3.2.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3.2.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
3.2.3 X射线衍射分析 |
3.2.4 析晶动力学分析 |
3.3 不同配比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添加晶核剂) |
3.3.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3.3.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
3.3.3 晶化度计算 |
3.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
3.3.5 EDS能谱分析 |
3.3.6 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晶核剂对晶化行为的影响 |
4.1 Cr_2O_3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
4.1.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4.1.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
4.1.3 晶化度计算 |
4.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
4.1.5 EDS能谱分析 |
4.1.6 性能分析 |
4.2 P_2O_5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
4.2.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4.2.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
4.2.3 晶化度计算 |
4.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
4.2.5 EDS能谱分析 |
4.2.6 性能分析 |
4.3 TiO_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
4.3.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4.3.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
4.4 ZrO_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
4.4.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4.4.2 样品表观及截面形貌 |
4.5 Fe_2O_3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
4.5.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4.5.2 样品的表观及截面形貌 |
4.6 复合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 |
4.6.1 基础玻璃的差热分析曲线 |
4.6.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XRD) |
4.6.3 晶化度计算 |
4.6.4 复合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维氏硬度的影响 |
4.6.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 |
4.6.6 密度、吸水率以及耐酸碱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
5.1 一步法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
5.1.1 升温速率对晶化的影响 |
5.1.2 晶化温度的影响 |
5.1.3 晶化时间的影响 |
5.2 二步法热处理制度的优化 |
5.2.1 核化温度的确定 |
5.2.2 晶化温度/时间的确定 |
5.3 一步法与二步法热处理制度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10)某白钨尾矿浮选萤石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萤石的性质、用途及质量标准 |
1.1.1 萤石的性质 |
1.1.2 萤石的用途 |
1.1.3 萤石的质量标准 |
1.2 萤石资源概况 |
1.2.1 世界萤石资源概况 |
1.2.2 我国萤石资源概况 |
1.2.3 我国萤石资源利用现状 |
1.2.4 我国萤石产业的发展方向 |
1.3 萤石选矿研究现状 |
1.4 萤石浮选药剂概述 |
1.4.1 浮选药剂的作用机理 |
1.4.2 萤石捕收剂研究现状 |
1.4.3 萤石抑制剂研究现状 |
1.5 浮钨尾矿中浮选回收萤石研究现状 |
1.5.1 浮钨尾矿的特点 |
1.5.2 浮钨尾矿回收萤石研究进展 |
1.6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论文选题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矿样、药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1.1 单矿物制备 |
2.1.2 实际矿物 |
2.2 试验药剂 |
2.3 试验设备 |
2.4 试验研究方法 |
2.4.1 单矿物浮选试验 |
2.4.2 实际矿物浮选试验 |
2.4.3 红外光谱测试 |
2.4.4 捕收剂吸附量测试 |
2.4.5 Zeta电位测定 |
2.4.6 矿物表面溶解计算 |
第3章 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3.1 单矿物在不同捕收剂体系中的浮选研究 |
3.1.1 萤石、石英、方解石在油酸钠体系中的浮选 |
3.1.2 萤石、石英、方解石在731体系中的浮选 |
3.1.3 萤石、石英、方解石在SDS体系中的浮选 |
3.1.4 萤石、石英、方解石在PJ体系中的浮选 |
3.2 单矿物在不同抑制剂体系中的浮选研究 |
3.2.1 酸化水玻璃对萤石、石英、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3.2.2 三聚磷酸钠对萤石、石英、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3.2.3 单宁对萤石、石英、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3.3 金属离子对萤石、石英、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3.3.1 Fe~(3+)对萤石、石英、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3.3.2 Al~(3+)对萤石、石英、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3.3.3 Ca~(2+)对萤石、石英、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钨尾矿萤石浮选试验研究 |
4.1 原矿性质 |
4.1.1 原矿多元素分析 |
4.1.2 原矿矿物组成 |
4.1.3 原矿镜下分析 |
4.2 萤石浮选试验 |
4.2.1 粗选调整剂用量试验 |
4.2.2 粗选抑制剂用量试验 |
4.2.3 粗选捕收剂对比试验 |
4.2.3.1 油酸钠用量试验 |
4.2.3.2 731用量试验 |
4.2.3.3 SDS用量试验 |
4.2.3.4 PJ用量试验 |
4.2.3.5 粗选捕收剂对比试验结果 |
4.2.4 精1抑制剂条件试验 |
4.2.4.1 酸化水玻璃配比试验 |
4.2.4.2 酸化水玻璃用量试验 |
4.2.5 精选开路试验 |
4.2.6 粗精矿再磨细度试验 |
4.2.7 闭路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萤石浮选机理研究 |
5.1 红外光谱分析 |
5.1.1 萤石与药剂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5.1.2 方解石与药剂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5.1.3 石英与药剂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5.2 捕收剂PJ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测试 |
5.2.1 PJ在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吸附量 |
5.2.2 PJ在不同pH条件下的吸附量 |
5.3 萤石、石英、方解石表面的动电位研究 |
5.3.1 PJ对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3.2 酸性水玻璃对矿物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4 萤石、方解石表面溶解特性研究 |
5.4.1 萤石表面溶解对其浮选的影响 |
5.4.2 方解石表面溶解对其浮选的影响 |
5.4.3 萤石与方解石表面相互作用对浮选的影响 |
5.4.3.1 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相互作用与pH的关系 |
5.4.3.2 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相互作用与离子浓度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四、萤石的开发利用及发展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萤石、重晶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行为及机理研究[D]. 王涛.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世界萤石资源供需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 商朋强,焦森,屈云燕,刘丙秋,高永璋. 国土资源情报, 2020(10)
- [3]白云鄂博萤石矿脉带颗粒赋存研究[J]. 肖赫,李梅,李光柱,高凯. 中国稀土学报, 2021(02)
- [4]白云鄂博西矿萤石选矿工艺研究[D]. 秦圣博.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5]白云鄂博含萤石矿石类型及萤石纯净度分析[D]. 于俊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6]白云鄂博稀土尾矿萤石提质降杂试验研究[D]. 黄小宾.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7]不同缺陷类型萤石浮选行为与机理研究[D]. 郑仁基.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CaF2对CaO-Al2O3-SiO2系萤石尾矿微晶玻璃析晶与烧结的影响[D]. 龚星晨. 安徽工业大学, 2018(01)
- [9]利用高炉渣和萤石尾矿制备矿渣微晶玻璃[D]. 陈剑啸. 苏州大学, 2018(12)
- [10]某白钨尾矿浮选萤石试验研究[D]. 焦文亚.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