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企业局域网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宗明[2](2020)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医疗服务市场化效率大大提升,而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各种“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频繁上演的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2009年实行新医改以后,医患关系虽然有所缓解,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的状况并没改善,依然存在医患矛盾。我国当前多元复杂的医患矛盾,已成为各地政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非常棘手的社会难题,阻碍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研究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利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主体在医患关系制度模式选择中的行为特征和制度困境,从而提出破解制度困境的对策建议,最终目标是完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本文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医患双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以及在一定制度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下保持的一种医患风险分担关系;医患关系模式是指政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的制度安排,用以规范医患双方医疗服务行为的一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法律规范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管理制度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公益性减弱,虽然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但医疗资源配置却不公平,导致医患矛盾频发,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中,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应承担相应的制度责任、法律责任、财政责任和监管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形成三类医患关系模式:(1)计划经济时期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单一,医患关系制度安排稳定,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全民医疗保障水平低下,医患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冲突,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稳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效率,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资金浪费严重,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提上了日程。(2)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随着医疗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渐突显,导致医患之间利益冲突加剧。中央政府在2009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3)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在注重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增加公立医院公益性,试图改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形成了如浙江宁波的“宁波解法”、福建三明的“三医联动”以及广东省第三方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联合机制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医患矛盾有所缓和,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过程中,存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地方政府、医疗群体、患者群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等制度困境。针对以上困境,制定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的优化路径:一是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二是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三是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四是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丰富了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2)理论运用具有创新性。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历史演进,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演进的困境及其原因,深化了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研究,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对经济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其理论分析可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其政策建议可为政府制定和谐医患关系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韩凯[4](2019)在《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强大,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包括在东海、南海海域开展生命救助、海洋安全监管、海上指挥管理,打击海上各种违法活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等方面。海事巡逻船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现役的千吨级海事巡逻船功不可没,但是目前普遍存在几个问题:由于吨位低,对抗恶劣海况能力有限,无法执行远海任务;系统通联手段少,近海通信方式依靠运营商的移动网络,移动基站覆盖不到的地方使用微波,但微波通信也会受到距离的制约,影响远海执行任务的能力;千吨级海事巡逻船的通信装备配置低,影响海事船编队指挥和综合指挥能力。所以为了加快推进国家相关规划布局的实施,有效提高我国海事部门应对远海海域执行任务的要求,需要建造一艘综合能力更强、能够适应全球海域内执行海事应急处置任务的新型的万吨级海事船。本文通过对某万吨海事船通信网络进行需求调研,针对需求性分析结果,确定通信网络由海事业务网、航行保障网与日常保障网组成。制定该通信网络拟采用的技术包括:IP地址分配、组播路由、服务质量(QOS)等。总体架构借鉴军事信息网络体系理论基础,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和业务、控制、承载分离的思想,技术分层上采用“四层两面”架构。通过对系统总体架构的深入研究,三网基础部分采用统一技术体制构建承载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由IP体制统一承载。根据业务需求设计了三网基础部分的网络架构,局域网和广域网的路由协议,VL AN划分。明确三网各分系统的功能、性能、内外接口等要求,完成各分系统的方案设计,对方案中采用的设备进行选型。通过搭建环境进行参数配置,验证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合理、可行。该通信网络方案满足不同业务子系统、不同接入方式、不同类型业务对网络承载能力提出的要求。通过运用业务分类、流量监测、队列调度、带宽控制及层次化QOS策略,按需实现精细化的流量控制、端到端的可靠传输等服务。该方案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为后续项目的工程实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董亮[5](2016)在《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规化管理是部队建设永恒的主题,我军的建设史就是一部正规化管理史,是一部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史。在新形势下,习主席审时度势,战略性地提出“要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并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一战略思想摆上新的历史高度,这对加强我军正规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火箭军作为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掌握的战略打击力量,地位作用突出、使命任务艰巨,对正规化管理提出了更为迫切要求和更为严格的标准。正规化管理似乎是军队管理学的专用词汇,军外研究成果中鲜有涉及,但与正规化管理理论相近的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理论,早已各成一脉并结出了丰硕的理论应用成果。我军对正规化管理的研究也同样硕果累累,无论是学术论文和研究专着的理论成果,还是集训研讨取得的制度成果,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正规化管理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而是关乎部队建设方方面面,涉及全领域、全要素、全时域的“大管理”,其主要特点是高效有序、正规统一。要提升部队正规化管理水平,在贯彻落实好以条令条例为核心的各项军队法规制度的同时,还应总结推行有益的经验做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为此,有必要构建一个符合火箭军部队实际的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以在书面制度与行为执行之间搭建一座转化实现的桥梁。目前,大部分火箭军部队都各自量身定制了一套管理规范,但不同程度地存在内容不够全面、操作性不够强、合理性有所欠缺等问题,特别是相同类型部队之间没能形成统一标准,这也不符合正规化管理的“统一性”要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规范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理论要点,结合课题研究实践,总结提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必须遵循合法性、可行性、先进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采取立足管理实践、人员广泛参与、坚持科学合理、突出重点内容、着眼适度开发、配套保障机制的方法,提出了在决策筹划、人员选配和策略选择等环节上的具体意见,以及在规范体系的施行与修订的具体步骤和注意要点。依据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构建了以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为主体框架,涵盖火箭军部队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各方面建设的管理规范体系,并结合部队管理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内容。本文的研究成果已在部分火箭军部队得到推行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该研究成果对火箭军机关、科研院校以及其他军种部队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也具有借鉴价值。
殷亮[6](2015)在《小型企业局域网构建与维护的实践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小型企业也在迅速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局域网。但是小型企业发展局域网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局域网的构建以及维护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且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对于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构建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对于如何维护小型企业局域网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给予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构建和维护提供一些参考。
王少爽[7](2012)在《译者术语能力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翻译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随之更新。近年来,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巨大翻译市场需求,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设置翻译专业,以前的“译者培训”升级为当今的“翻译教育”。术语是知识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载体,代表了一个学科领域的概念体系,在知识交流和技术传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翻译行业非常重视术语的翻译,翻译项目工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几乎都会涉及术语问题。可见,术语能力已成为应用型翻译人才所必备的一项职业素质。译者术语能力即译者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术语问题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系统。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形势下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将译者术语能力置于翻译能力的研究框架之下,对其进行重点研究。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是当前翻译能力研究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繁荣期四个阶段,其研究模式日益完善,形成了以内省法为主、多种其他方法为辅的研究方法体系,为译者术语能力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支持。近年来,翻译研究的认知视角兴起,主要包括翻译专业技能、翻译信息加工、翻译策略研究。本研究将译者术语能力看作一种专业技能,通过实证研究比较具有不同翻译经验的译者,发现术语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将术语翻译看作一种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分析实证研究中术语翻译过程,构建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借鉴翻译策略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关注译者术语翻译所选用的认知支持类型。从术语翻译原则与方法、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面向翻译的术语教育三个方面,总结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的进展,为本研究提供术语学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对译者术语能力进行研究定位,阐释译者术语能力的理念,初步构建译者术语能力的构成模型,为下一步进行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照。在实施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之前,本研究针对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势进行了两次社会调查:翻译企业网站调查和翻译能力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网站调查主要发现:当前翻译行业主要需要笔译、口译、译审、资深翻译、翻译项目经理、口笔译兼备、翻译质量控制、本地化翻译等八类翻译人才。翻译人员应具备中外文语言及互译能力、文本审校及质量控制能力、专业领域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翻译技术应用、本地化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十项基本素质。翻译企业非常重视术语的翻译,并将其在术语翻译方面的特色作为企业宣传的资质优势。问卷调查主要发现:各组人员认为最为重要的四项素质依次为:双语交际能力、专业领域知识、质量控制技能、职业道德。各组人员对译者各项素质的认知的主要差别在于计算机操作技能、文献管理与信息检索技能、翻译技术的应用技能、工作压力承受能力等四项。在校学生对这四项素质的认知度低于职业译者。在校学生对译者术语能力的认知度也较低,尤其反映为对文献能力、管理能力、专题能力、技术能力的认知度较低。本研究选取具有不同翻译经验的三组被试(本科组、硕士组、职业组,每组五名)进行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使用多种方法引发和收集相关数据,并通过多元数据定位分析方法,汇总实验所得各种来源的数据。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术语翻译效率、术语翻译决策、工具资源使用、术语翻译认知四个维度考察各组被试的术语能力特征差异。三组被试的术语能力特征的主要差异表现为:术语翻译效率:本科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最少,术语翻译质量最低;硕士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最多,术语翻译质量居中;职业组被试的术语翻译用时较多,术语翻译质量最高。从总体上来看,术语翻译时间会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加而先大幅增加而后略减,术语翻译质量会随着翻译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提升。在译者对所涉领域不熟悉的情况下,术语翻译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用于文献检索。术语翻译决策:本科组所采取的主要认知支持类型为简单型,即SES和SIS。职业组和硕士组对IS-ES型认知支持的选用次数远多于本科组,说明职业组和硕士组在进行术语翻译时更擅于将内部知识和文献检索提供的外部知识相结合,职业组在这方面表现最好。硕士组对DES类型的选用最多,职业组次之,本科组最少。硕士组对DES型的选用次数最多,复杂度最高,说明硕士组对外部主导型支持的依赖度要高于另外两组。简单型认知支持是术语翻译错误的主要原因。工具资源使用:本科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单一,以词典为主,较少使用网络资源;本科组倾向于简单地接受词典查询所提供的译名结果,且不擅长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硕士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丰富,涉及词典和多种网络资源;硕士组能够使用词典软件提供的多种资源,但不注重专业词典的使用;硕士组所用网络资源检索词的有效性低于职业组,他们不擅于使用策略从搜索结果中快速定位相关信息。职业组所用工具资源较为丰富,涉及词典和多种网络资源;职业组较为注重专业词典的使用,将专业词典提供的译名作为术语翻译决策的重要依据;职业组对网络资源检索的使用次数多于硕士组,所用检索词的有效性较高,擅于从搜索结果中快速定位相关信息,且对文献检索结果的权威性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术语翻译认知:各组被试皆指出术语翻译为翻译任务的主要难点,但职业组对术语翻译的认识最为深入,硕士组次之。本科组没有术语管理习惯,对术语翻译的认知较为简单和笼统,且存在实际表现和其术语翻译知识不相符的现象。硕士组基本没有术语管理习惯,其术语翻译知识比本科组更为丰富、具体。职业组大都具有术语管理习惯,其术语翻译知识最为丰富、具体。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本研究对译者术语能力的初步模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构建了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基于此,对翻译专业的术语能力培养提出教学建议:建议翻译专业术语教学应实现理论能力、语言能力、专题知识、信息素养、心理素质、应用能力六个具体教学目标;建议翻译专业实施阶段式模块化术语课程设置,逐步培养译者术语能力的修订模型中的六种素质,侧重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建议翻译专业的术语教学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翻译工作坊、翻译案例教学、翻译项目教学、企业实习、论文写作等形式;建议翻译专业建立信息化术语教学资源体系,其中包括各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实施,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本论文是针对译者术语能力的一次探索性研究,虽然所得研究结果与理论发现尚需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予以检验,但本研究对于加深我们对翻译能力的认识,推动翻译能力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所提出的教学建议,有助于促进我国翻译教育迎合翻译行业的实际需求,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彭滋霖[8](2010)在《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网络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科研改革的最重要支撑手段之一,但是校园网安全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活动,因此,研究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构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对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络安全进行调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设计思路,通过可靠性网络系统构建、服务器系统安全的改进、远程接入系统的构建、防病毒体系的构建以及多链路出口构建等几个方面,综合性地描述了校园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论文提出了适合湖南师范大学的网络安全解决体系,根据对网络需求的不同,将学校的各个部门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既增强了可管理性,提高了安全性,也减少了广播域,提高了网络性能和效率,将发生故障的计算机限定在特定的VLAN中,不至于扩展到整个网络。同时对重点部门的防范达到了动静结合,主动和被动的结合,增强了其安全性。在校园安全系统的构建上,本文主要从热备份路由技术来实现可靠性网络的构建,采用双机热备、RAID以及链路捆绑等技术来实现服务器系统的安全,结合项目管理经验成功开发完成了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该方案不仅加强了对外网攻击的防范,而且特别加强了对内部网络的防范和管理。使用证明本方案可降低计算机病毒对网络的危害;减少网络入侵者对校园网的影响;大大减少了不良信息在校园网中的传播;提高了接入的安全性;保证了学校的网络应用。通过系统的实施达到了内外结合,重点防内的总体目标。
张凯[9](2006)在《电子证据研究》文中认为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法律与科技相结合的证据领域新生儿,吸引了众多注视的目光。在众多学者的关爱中逐渐揭示出电子证据的内在特点,同时也暴露出诸如证据种类归属困惑、证据取得困难和证据评价规则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构建证据规则为主导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工具,同时注重法学理念与技术观念、实践经验积累与理性思维提炼、阶段性定位与前瞻性预测、外国司法经验借鉴与适应中国国情等方面的结合。 本文由以下七章组成: 上篇主要涉及电子证据基本理论、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及其法律定位。 第一章分析电子证据的运用背景、电子证据与证据理论的互动及有关电子证据的立法概况。诉讼理念和诉讼手段上的现代化进一步催化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而由于电子证据的出现,证据运用的理念也呈现出科学化趋势,证据裁判主义内涵也随之丰富。国际社会中有关电子证据的主要立法有:刑事方面的欧洲联盟《网络犯罪公约》,民事方面的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等。 第二章从整理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入手进而分析其内在品质。根据不同标准,对于电子证据可有不同分类。本文介绍的电子证据表现形式主要有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电子签章、电子货币、电子公告服务信息以及电报、电传和传真。对“电子化”可作如下理解:生成过程的技术化、存在形式上的无形化和表现状态上的媒质化。电子证据还是一种特殊的“统一体”与“矛盾体”。 对电子证据作如下定义:产生于电子技术环境下的、可以用作证据的电子化材料及其派生物。并进一步对于“电子化”做如下解释:生成过程的技术化、存在形式上的无形化和表现状态上的媒质化。 第三章对电子证据在法律上的定位进行构思。应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和融合的态度来对待电子证据在法律上的“正名”问题,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内涵扩大阶段;以电子证据形态为核心内容的证据逐渐出现于其它证据种类之中的阶段;真正形成独立地位的阶段。 下篇主要涉及有关电子证据的证据规则,这种相关规则的完善对于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取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用于调整电子证据是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本身对“E”空间的保护而不是让非法侦查行为这一病区向无形的虚拟空间扩散的重要机制。需要在认清规则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基础之上,划分为两个阶段,以构建理念为基础,厘清其用于调整电子证据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确定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般原则与具体规则。 第五章探讨如何判断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参照国外立法,我国可建立如下关于电子证据的最佳证据规则: 首先,要严格区分原件与复制件。其次,应当明确可以提供复制件的情形。第三,还应区分不同的具体情况。 在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审查原则上,要以审查电子证据的电子签名为核心,附带审查电子证据的收集途径、保存环境;要以鉴定做为判断电子证据真实性的主要手段;要以法律推定的方式来做为判断电子证据真实性的辅助手段。 第六章涉及电子证据与传闻证据规则的衔接。电子证据成为传闻所必须满足的三个前提是:该传闻的形式必须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在电子证据本身所记录
李为为[10](2006)在《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地铁和轻轨交通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目前城市交通堵塞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时期,一些城市已经由“线”的建设转向了“网”的建设。随着我国新线的不断建成和投入使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今后的研究热点将会集中到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与运营管理方面。如何提高信号系统的国产化率已成为继轨道车辆后又一事关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大局的重要课题。调度指挥工作是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解决城轨调度指挥的关键是保持服务的准时性及稳定性,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则是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主题。如何保证运输服务的连续稳定性(即可用性),是一条城轨交通线的首要目标。由于外界因素(如灾害、人身伤亡事故等)的影响导致服务中断是不可避免的,这种非正常情况下的快速恢复是一个关键。在正常情况下,列车群自动控制依赖于运行图,在非正常情况下,要实现列车群的协调,传统的列车群控制大多依赖于调度员的指挥,难于实现快速的事故恢复。当列车故障或其他运营因素造成运行偏离计划运行图情况时,由中心调度人工依靠缩短站停时分、取消车次、调用新图等手段人工介入调整。在恢复行车指挥功能的过程中,如何使系统具备自动或辅助调度员使系统尽快投入运用的能力,同时对于如何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自动化孤岛”以实现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以及联动控制等问题,这些都是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减轻调度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城市轨道调度指挥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论文研究的问题所在。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性的研究工作:(1)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和运营管理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URTIIDMS, Urban Rail Transit Intelligent and Integrated Dispatch Manage System)的理念与框架。论文围绕着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的“智能化”和“集成化”展开本文的研究工作。在“智能化”方面,作者指出:调度指挥系统智能化的关键点,就是系统应该具备非正常状况下的智能化调度指挥功能。作者提出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URTDIDSS, Urban Rail Transit Dispatch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的解决方案,并将人工智能领域的CRB(Case-based Reasoning)和RBR(Rule -based Reasoning)引入事故处理决策支持子系统的设计当中。在“集成化”方面,针对城轨在调度指挥时对各子系统间实现信息共享、联动控制的要求,提出了信息集成平台的构架设想,以达到提高运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等目的。(2)本文通过建立城轨交通线模型,引入了城轨列车运行的数学描述,对城市轨道列车的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论文对列车晚点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针对城轨列车出现发车的晚点情况,对其在随后车站造成的自身晚点以及对第一后行列车造成的连带晚点的晚点传播过程及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推导出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探讨了乘客流与城轨列车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关系。(3)论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调整问题进行了特征分析,提出了在出现区间堵塞、线路故障、列车故障这些非正常运营状态下列车运行调度指挥方案。详细分析并论述了列车在晚点状况下的常用调度策略、城轨特有的列车间隔调整策略以及自动列车运行调整ATR的实现原理与存在的问题。(4)针对列车运行调整优化问题,作者指出:目前调度员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从列
二、构建企业局域网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建企业局域网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总体框架 |
三、重点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比较综合法 |
(二)历史分析法 |
(三)归纳分析法 |
(四)博弈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研究概述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概述 |
一、医患关系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一)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
(二)萨斯—霍伦德的医患三模式 |
(三)弗莱德森的医患冲突理论 |
二、国外典型的医患关系模式 |
(一)美国“患者权利保护人”制度模式 |
(二)英国三级投诉和全科医疗制度模式 |
(三)德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模式 |
(四)日本医疗纠纷预防及处理机制模式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概述 |
一、医患关系模式研究领域广泛 |
二、医患关系模式理论视角多样 |
(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
(三)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朋友式医患关系模式 |
(四)基于家长主义和尊重自主的医患协商模式 |
第三节 文献评述与问题的提出 |
一、文献评述与小结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三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
一、医患关系的内涵 |
(一)社会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二)伦理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三)法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四)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
(五)医患关系的实质 |
二、医疗纠纷的概念 |
三、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概念 |
(二)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的内涵 |
(二)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理论 |
(三)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理论 |
(四)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
二、公共选择理论 |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 |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有限理性”假设 |
(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一)博弈论的概念与分类 |
(二)博弈论的表示法 |
(三)演化博弈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政府责任 |
第一节 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
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
二、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的职能 |
(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特征 |
(二)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政府介入 |
第二节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中的政府责任 |
一、制度责任 |
二、法律责任 |
三、财政责任 |
四、监管责任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医患关系模式典型特征 |
(一)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医患关系制度稳定单一 |
(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
三、计划经济后期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
一、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形成原因 |
(一)推行医疗市场化改革,加速医患矛盾升级 |
(二)医疗服务体制商业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 |
(三)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患关系矛盾冲突 |
三、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医改以来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
一、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 |
二、新医改试点医患关系模式典型案例 |
(一)浙江省宁波市医疗纠纷“宁波解法” |
(二)福建省三明市医疗改革“三医联动” |
(三)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结合机制 |
三、新医改以来医患关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矛盾有增无减 |
(二)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医患利益冲突复杂 |
(三)医患关系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医患关系改善甚微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当前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困境 |
第一节 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 |
一、中央与地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中的道德风险 |
(一)制度制定的道德风险 |
(二)制度执行的道德风险 |
第二节 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 |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主体 |
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一)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构建 |
(二)三方利益主体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 |
(三)三方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 |
(四)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三方博弈决策行为 |
三、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囚徒”困境原因分析 |
(一)政府部门忽视创造医患合作收益 |
(二)医疗群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需求 |
(三)患者群体期望收益难以实现 |
第三节 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一、医患关系制度处于无效率停滞的“锁定”状态 |
二、医疗制度供给主体的“利益粘滞”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 |
一、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路径优化原则 |
(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二)坚持创新引领原则 |
(三)坚持政府权责统一原则 |
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实施统一制度安排 |
(一)实行强制性的医患关系制度变迁 |
(二)实施统一的医患关系制度安排 |
(三)制定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
三、克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重视制度创新与兼容 |
(一)加快医患关系制度创新,克服“路径依赖” |
(二)健立健全医疗法律法规,重视医患关系制度兼容 |
第二节 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
一、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防范医患纠纷产生 |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日常管理工作 |
(二)重塑社会信任机制,弘扬医疗职业道德 |
(三)加强医学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患者转变就诊观念 |
二、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化解医患矛盾 |
(一)完善医患之间协商解决机制 |
(二)实事求是妥善处置医疗纠纷 |
三、建立医疗纠纷补救机制,减少医疗事故损失 |
(一)推行社会医疗互助体系建设 |
(二)建立患者心理援助体系 |
第三节 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 |
一、建立健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
二、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典型案例 |
(一)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
(二)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
三、加强人民调解配套制度建设,保障医疗纠纷有效处理 |
(一)设立医患纠纷合议庭 |
(二)构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
(三)准确量刑公正司法 |
第四节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
一、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
(一)建立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 |
(二)建立医疗损害保险制度 |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
二、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典型案例 |
(一)宁波市医疗责任保险理赔协商机制 |
(二)广东省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
三、加快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
(一)强制实行医疗责任保险 |
(二)完善现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
第五节 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 |
一、加强医疗法律保障,约束规范医疗行为 |
(一)制定统一的《医疗执业法》 |
(二)平等公正司法,加强医疗群体的保护 |
(三)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
二、建立健全患者权利保护法律法规 |
(一)厘清患者权利法律法规 |
(二)制定《患者权利保护法》 |
(三)坚持患者生命健康权利至上原则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全文总结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海事船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设计思路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需求分析 |
2.1 需求六性分析 |
2.2 业务需求分析 |
2.3 网络组成分析 |
2.4 拟采用技术分析 |
2.4.1 组播路由 |
2.4.2 IP地址规划 |
2.4.3 服务质量(QoS)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总体架构 |
3.2 海事业务网 |
3.2.1 基础网络设计 |
3.2.2 编队宽带通信分系统 |
3.2.3 船机高速数据传输分系统 |
3.2.4 统一通信平台分系统 |
3.2.5 海事综合业务分系统 |
3.2.6 视频会议分系统 |
3.3 航行保障网 |
3.3.1 基础网络设计 |
3.3.2 维护保障信息分系统设计 |
3.3.3 视频监视分系统设计 |
3.4 日常保障网 |
3.4.1 基础网络设计 |
3.4.2 船载手机通信分系统 |
3.4.3 船载IPTV分系统 |
3.5 网络安全 |
3.5.1 概述 |
3.5.2 系统方案设计 |
3.5.3 设备清单 |
3.6 实现与验证 |
3.6.1 基础网络方案的实现 |
3.6.2 基础网络方案验证 |
3.6.3 实现与验证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指标测试 |
4.1 测试环境 |
4.2 限速方案的选择 |
4.2.1 备选方案 |
4.2.2 备选方案的比较 |
4.2.3 最终的限速思路 |
4.3 Hqos policy pq |
4.3.1 测试一、各优先级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限速精度 |
4.3.2 测试二、各优先级队列的限速独立性 |
4.3.3 测试三、各优先级队列的调度方式为pq |
4.3.4 测试四、各pq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允许的突发报文数量 |
4.4 QoS gts |
4.4.1 测试一、各优先级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的限速精度 |
4.4.2 测试二、各优先级队列的限速独立性 |
4.4.3 测试三、各优先级队列的调度方式为pq |
4.4.4 测试四、各pq队列在不同限速值时允许的突发报文数量 |
4.5 测试结论 |
4.5.1 Hqos policy pq限速 |
4.5.2 qos gts限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火箭军部队 |
1.2.2 正规化管理 |
1.2.3 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 |
1.3 相关理论 |
1.3.1 我军主要领导人正规化管理思想 |
1.3.2 系统整合原理 |
1.3.3 规范行为理论 |
1.3.4 管理组织三层设计理论 |
1.4 国内外正规化管理有关研究综述 |
1.4.1 精细化管理 |
1.4.2 规范化管理 |
1.4.3 正规化管理 |
1.5 研究目标 |
1.5.1 揭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5.2 揭示构建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方法论 |
1.5.3 研究构建符合火箭军部队实际的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点 |
2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状况与原因分析 |
2.1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状况 |
2.1.1 取得的成绩 |
2.1.2 存在的问题 |
2.2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1 对正规化管理理解不深 |
2.2.2 人治思想还未彻底扫清 |
2.2.3 存在军法化的认识误区 |
2.2.4 研究推动力度还不够大 |
2.2.5 配套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
3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的法规依据 |
3.1 我军管理法规体系 |
3.1.1 我军管理法规的纵向划分 |
3.1.2 我军管理法规的横向划分 |
3.2 我军条令条例 |
3.2.1 条令条例概念 |
3.2.2 我军条令条例发展历程 |
3.3 我军基层建设纲要 |
3.3.1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发展历史 |
3.3.2 新修订纲要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4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 规范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4.1.1 合法性 |
4.1.2 可行性 |
4.1.3 先进性 |
4.1.4 针对性 |
4.2 规范体系构建的方法路径 |
4.2.1 立足管理实践 |
4.2.2 人员广泛参与 |
4.2.3 坚持科学合理 |
4.2.4 突出重点内容 |
4.2.5 着眼适度开发 |
4.2.6 配套保障机制 |
4.3 规范体系构建的组织实施 |
4.3.1 研究工作的决策筹划 |
4.3.2 研究小组的人员选配 |
4.3.3 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
4.3.4 规范施行的学习培训 |
4.3.5 规范体系的修订完善 |
5 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的框架及内容 |
5.1 战备秩序 |
5.1.1 战备职责 |
5.1.2 战备方案 |
5.1.3 战备教育 |
5.1.4 战备值班 |
5.1.5 战备演练 |
5.1.6 战备设施 |
5.1.7 战备检查 |
5.2 训练秩序 |
5.2.1 训练计划 |
5.2.2 训练准备 |
5.2.3 训练实施 |
5.2.4 训练考核 |
5.2.5 训练保障 |
5.2.6 登记、统计与报告 |
5.3 工作秩序 |
5.3.1 办公秩序 |
5.3.2 共性业务工作 |
5.3.3 专项业务工作 |
5.3.4 安全工作 |
5.3.5 保密工作 |
5.4 生活秩序 |
5.4.1 生活制度 |
5.4.2 生活场所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规范体系的充实完善 |
6.2.2 规范体系的拓展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小型企业局域网构建与维护的实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概念和特点 |
2 构建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方式分析 |
2.1 构建小型企业局域网需要遵循的原则 |
2.2 构建小型企业局域网的具体目标 |
2.3 构建局域网网络设备的选择 |
2.4 构建小型企业局域网对于对等网络系统的使用 |
2.5 服务器网络的选择 |
3 如何维护小型企业局域网 |
3.1 故障排查 |
3.2 局域网的网络安全管理 |
3.3 加强网络管理员的网络管理能力 |
3.4 定期进行检修 |
4 结语 |
(7)译者术语能力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五节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二章 译者术语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描述翻译研究 |
第二节 翻译实证研究 |
2.2.1 翻译实证研究的内涵 |
2.2.2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历史回顾 |
2.2.3 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 |
2.2.3.1 内省法 |
2.2.3.2 其他方法 |
第三节 翻译研究的认知视角 |
2.3.1 翻译专业技能 |
2.3.1.1 专业技能研究概述 |
2.3.1.2 翻译专业技能研究 |
2.3.2 翻译信息加工 |
2.3.3 翻译策略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3.1.1 “术语”的定义 |
3.1.2 术语与普通词汇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节 术语学研究概述 |
3.2.1 术语学的发展历史 |
3.2.2 术语学的主要流派 |
3.2.3 术语学的研究内容 |
第三节 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 |
3.3.1 术语翻译原则与方法 |
3.3.1.1 外来术语的汉译研究 |
3.3.1.2 我国术语的外译研究 |
3.3.1.3 术语学知识的运用 |
3.3.2 面向翻译的术语管理 |
3.3.2.1 术语管理的内涵 |
3.3.2.2 面向翻译实践的术语管理 |
3.3.2.3 面向翻译研究的术语管理 |
3.3.3 面向翻译的术语教育 |
3.3.3.1 国外术语教育的现状 |
3.3.3.2 国内术语教育的进展 |
第四节 译者术语能力的研究定位 |
3.4.1 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
3.4.1.1 国外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
3.4.1.2 国内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
3.4.1.3 翻译能力研究最新动向 |
3.4.2 译者术语能力理念的提出 |
3.4.3 译者术语能力的构成分析 |
3.4.4 我国传统翻译教学中的术语能力 |
3.4.4.1 课堂教学中有关术语能力的培养 |
3.4.4.2 翻译教材中有关术语能力的论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翻译行业的职业趋势社会调查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市场需求与职业要求 |
4.2.1 翻译企业网站的相关数据收集 |
4.2.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2.2.1 职位类型 |
4.2.2.2 所需语种 |
4.2.2.3 专兼职情况 |
4.2.2.4 翻译领域 |
4.2.2.5 任职资格 |
4.2.2.6 职业能力要求 |
4.2.2.7 翻译工作流程 |
4.2.2.8 翻译行业对术语的重视 |
第三节 翻译学习者与职业译者对翻译能力的认知差异 |
4.3.1 翻译能力调查问卷的描述 |
4.3.1.1 调查问卷的结构 |
4.3.1.2 调查问卷的内容 |
4.3.1.3 调查问卷的结构 |
4.3.1.4 调查问卷的检验与调整 |
4.3.1.5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3.1.6 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工具 |
4.3.2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3.2.1 翻译能力的认知情况 |
4.3.2.2 术语能力的认知情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译者术语能力的实证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维度设计 |
第四节 被试选取 |
第五节 实验材料 |
第六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6.1 测量工具 |
5.6.2 屏幕录制软件 BB Flashback Express 简介 |
5.6.3 有声思维数据的转写与处理 |
5.6.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七节 实验程序 |
5.7.1 实验准备 |
5.7.1.1 被试招募 |
5.7.1.2 实验场所 |
5.7.2 先导实验 |
5.7.2.1 实验目的 |
5.7.2.2 实验过程 |
5.7.2.3 潜在问题 |
5.7.3 正式实验 |
5.7.3.1 实验目的 |
5.7.3.2 实验过程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译者术语能力的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术语翻译效率 |
6.1.1 翻译过程效率 |
6.1.1.1 英汉翻译过程 |
6.1.1.2 汉英翻译过程 |
6.1.2 翻译过程的时间分配 |
6.1.2.1 英汉翻译过程 |
6.1.2.2 汉英翻译过程 |
6.1.3 术语翻译效率 |
6.1.3.1 英汉翻译过程 |
6.1.3.2 汉英翻译过程 |
第二节 术语翻译决策 |
6.2.1 英汉翻译过程 |
6.2.1.1 组间差异 |
6.2.1.2 组内差异 |
6.2.1.3 术语翻译错误与认知支持类型 |
6.2.2 汉英翻译过程 |
6.2.2.1 组间差异 |
6.2.2.2 组内差异 |
6.2.2.3 术语翻译错误与认知支持类型 |
第三节 工具资源使用 |
6.3.1 翻译工具资源的种类 |
6.3.2 文献检索的类型与次数 |
6.3.2.1 英汉翻译过程 |
6.3.2.2 汉英翻译过程 |
6.3.3 词典工具的使用方式 |
6.3.4 网络资源的使用方式 |
6.3.4.1 本科组的网络资源使用方式 |
6.3.4.2 硕士组的网络资源使用方式 |
6.3.4.3 职业组的网络资源使用方式 |
第四节 术语翻译认知 |
6.4.1 翻译任务难度的认知 |
6.4.1.1 英汉翻译任务 |
6.4.1.2 汉英翻译任务 |
6.4.2 译文的满意度 |
6.4.2.1 英汉翻译任务 |
6.4.2.2 汉英翻译任务 |
6.4.3 术语的识别 |
6.4.4 术语翻译的相关知识 |
6.4.4.1 本科组的术语翻译知识 |
6.4.4.2 硕士组的术语翻译知识 |
6.4.4.3 职业组的术语翻译知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译者术语能力相关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第一节 译者术语能力模型的修订 |
7.1.1 译者术语能力各子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
7.1.1.1 语言能力 |
7.1.1.2 理论能力 |
7.1.1.3 文献能力 |
7.1.1.4 管理能力 |
7.1.1.5 专题能力 |
7.1.1.6 技术能力 |
7.1.1.7 应用能力 |
7.1.2 译者术语能力的修订模型 |
第二节 术语翻译的工作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关于译者术语能力培养的教学建议 |
7.3.1 译者术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7.3.2 译者术语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
7.3.3 基于译者术语能力模型的教学内容 |
7.3.4 基于译者术语能力实证研究的教学方法 |
7.3.5 翻译专业的信息化术语教学资源建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8.1.1 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与要求 |
8.1.2 译者术语能力的性质与构成 |
8.1.3 翻译学习者与职业译者的术语能力特征差异 |
8.1.4 翻译专业学生的术语能力培养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翻译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 2 翻译测试材料 |
附录 3 翻译测试材料参考译文 |
附录 4 合作译员招募启事 |
附录 5 合作译员背景信息问卷 |
附录 6 合作译员同意书 |
附录 7 后续访谈问题提纲 |
附录 8 有声思维语料样本(英译汉,被试 13) |
附录 9 有声思维语料样本(汉译英,被试 13) |
附录 10 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原始数据 |
附录 11 各被试术语翻译用时情况统计(英译汉) |
附录 12 各被试术语翻译用时情况统计(汉译英) |
附录 13 各被试术语翻译质量得分情况统计(英译汉) |
附录 14 各被试术语翻译质量得分情况统计(汉译英) |
附录 15 各被试术语翻译所用认知支持类型情况统计(英译汉) |
附录 16 各被试术语翻译所用认知支持类型情况统计(汉译英)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目标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校园网安全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
2.1 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现状 |
2.2 校园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
2.3 校园网安全需求分析 |
2.3.1 可靠性网络应用需求分析 |
2.3.2 服务器安全问题分析 |
2.3.3 安全接入的应用分析 |
2.3.4 网络病毒防范需求分析 |
2.3.5 多链路网络状况及需求 |
2.4 总体设计思想 |
2.5 网络安全体系设计框架 |
2.5.1 网络安全性设计的原则 |
2.5.2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设计原则 |
2.5.3 网络安全体系的内容 |
2.5.4 网络安全体系的设计 |
第三章 系统安全设计及其关键技术 |
3.1 湖南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系统结构 |
3.3.1 系统平台构架 |
3.3.2 全方位安全策略 |
3.2 IP地址规划与设计 |
3.2.1 IP地址规划 |
3.2.2 IP地址划分原则 |
3.2.3 NAT技术 |
3.2.4 IP地址分配上的改进 |
3.3 可靠性网络系统的设计 |
3.3.1 可靠性系统设计拓扑结构 |
3.3.2 HSRP技术及应用 |
3.4 服务器系统安全的设计 |
3.4.1 RAID技术及应用 |
3.4.2 链路聚合技术及应用 |
3.4.3 服务器双机热备技术及应用 |
3.5 远程接入系统的设计 |
3.5.1 VPN接入技术 |
3.5.2 接入设计 |
3.6 防病毒体系的设计 |
3.6.1 网络病毒防范技术 |
3.6.2 VLAN隔离与ACL |
3.6.3 ROST技术及应用 |
3.7 多链路出口的设计 |
3.7.1 多链路状态的监控 |
3.7.2 网络多出口多链路设计 |
3.7.3 策略路由及应用 |
3.8 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与评估 |
4.1 IP地址的分配 |
4.1.1 IP地址分配 |
4.1.2 NAT配置文件 |
4.2 可靠性网络系统的配置 |
4.3 服务器系统安全性实现 |
4.4 远程接入系统的实现 |
4.4.1 IPSEC VPN远程接入 |
4.4.2 SSL VPN远程接入 |
4.5 防病毒体系的实现 |
4.6 多链路出口的实现 |
4.7 网络安全体系效果评估 |
4.7.1 评估内容 |
4.7.2 评估效果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值得深入思考的几个问题 |
5.3 对校园网络安全系统构建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电子证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1、观念上的转变 |
2、法律上的规制 |
3、技术上的磨合 |
二、证据规则的主导性与计算机技术的工具价值 |
(一) 技术分析与法律分析的差异 |
(二) 技术分析与法律分析的关系 |
三、学理研究中的困境分析 |
(一) 视角差异对研究合力形成的障碍 |
(二) 双重属性及交叉现象对规则构建上的阻碍 |
(三) 案例的复杂与隐密性对研究与实践的互动不利 |
四、研究的进路设想 |
(一) 法学理念与技术观念的结合 |
(二) 经验积累与理性思维的结合 |
(三) 阶段性定位与前瞻性预测的结合 |
(四) 外国经验借鉴与中国国情的结合 |
第一章 电子证据的运用背景、理论互动及立法考察 |
第一节 诉讼理念、诉讼手段的现代化与电子证据 |
一、诉讼理念的现代化与电子证据 |
(一) 经济发展形态的变化与诉讼理念 |
(二) 政治运行机制的变革与诉讼理念 |
(三) 文化基础结构的丰富与诉讼理念 |
二、诉讼手段的现代化与现代科技 |
(一) 民事诉讼流程中现代科技的运用 |
(二) 民事诉讼运用信息技术的制约因素 |
(三) 信息时代民事诉讼的前景展望 |
第二节 电子证据与证据理论的互动 |
一、证据制度的发展与科学理性的发现 |
二、证据运用理念的科学化趋势与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
三、电子证据相关规则的完善与证据裁判主义 |
第三节 电子证据的立法概览 |
一、欧洲联盟《网络犯罪公约》简评 |
二、与电子证据相关的民事立法 |
(一) 联合国有关立法 |
(二) 欧洲联盟有关立法 |
(三) 典型国家有关立法 |
(四) 我国《电子签章法》 |
第二章 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与内在品质 |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分类、表现形式与“电子化”的内涵 |
一、电子证据的分类和表现形式 |
(一) 电子证据的分类 |
(二) 电子证据的表现形式 |
二、“电子化的内涵” |
(一) 宏观定义法 |
(二) 外延定义法 |
(三) 间接定义法 |
(四) 侧重定义法 |
三、电子证据的内在品质 |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概念 |
一、电子证据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二、电子证据与科学证据的交叉 |
三、电子证据的界定:形式与品质的统一 |
第三章 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 |
第一节 证据种类概述及我国有关规定 |
一、证据种类规定的主要方式 |
二、我国有关电子证据的规定 |
第二节 电子证据定位的代表性观点评介 |
一、分别归类说 |
(一) 物证说 |
(二) 书证说 |
(三) 鉴定结论说 |
(四) 视听资料说 |
二、融合说 |
(一) 两分法体系下的融合说 |
(二) 承认七分法体系下的融合说 |
(三) 四分法的融合说 |
三、独立说 |
(一) 将原有视听资料吸收式的独立 |
(二) 与原有证据种类相并列的独立 |
第三节 对电子证据地位的界定 |
一、定位电子证据的理论支撑 |
二、对视听资料的进一步解析 |
三、阶段论视域下的电子证据 |
(一) 电子证据定位的阶段化与科学的证据运用观的确立 |
(二) 阶段论中对视听资料的解释 |
第四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电子证据的取舍平衡 |
第一节 规则本身的历史演进及用于调整电子证据的必要性 |
一、联合国及典型国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展脉络考察 |
(一) 英美法系国家 |
(二) 大陆法系国家 |
(三) 混合式诉讼模式国家 |
(四) 联合国的规定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体现的理念 |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用于调整电子证据的必要性 |
(一) 侦查方式的新变化 |
(二) 用于调整电子证据之原因 |
第二节 电子证据视角下的规则完善分析 |
一、环境分析 |
(一) 刑事诉讼模式的影响 |
(二) 法律文化传统的作用 |
二、阶段划分 |
三、调整步骤 |
(一) 理念上的构建 |
(二) 调整点、一般原则与特殊规定 |
第三节 监听、搜查与扣押中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 |
一、监听中所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问题 |
(一) 主要法治国家的监听立法概览 |
(二) 我国目前关于监听立法的现状 |
(三) 我国监听立法的完善步骤 |
(四) 监听原则的确立 |
(五) 有关监听的程序性规则和具体问题 |
(六) 网络监听中的规则适用 |
二、搜查中所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问题 |
(一) 搜查的范围 |
(二) 搜查的理由 |
(三) 有证搜查 |
(四) 无证搜查 |
三、扣押中所涉及的电子证据规则问题 |
(一) 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有关于电子证据扣押的规定 |
(二) 扣押电子证据的相关原则 |
(三) 搜查、扣押电子证据的协助义务 |
四、涉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其它问题 |
(一) 诱惑侦查在取证中的规范 |
(二) 私人取证对排除规则的适用 |
(三) 搜查主体的合法性 |
第五章 最佳证据规则与电子证据真实性的判断 |
第一节 最佳证据规则的价值及其对于电子证据判断的借鉴 |
一、最佳证据规则本身的意义 |
二、“原件”观念的借用与扩充 |
第二节 与电子证据相关的最佳证据规则的完善 |
一、严格区分原件与复制件 |
二、可以提供复制件的条件 |
三、几种具体区分标准 |
四、真实性审查原则 |
(一) 以审查电子签名为核心,附带审查收集途径、保存环境 |
(二) 以鉴定做为判断真实性的主要手段 |
(三) 以法律推定做为判断真实性的辅助手段 |
五、非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的原件认定问题 |
六、网络环境下电子证据的原件认定问题 |
(一) 电子邮件的原理及特点 |
(二) 发展现状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
第六章 电子证据与传闻证据规则的衔接 |
第一节 电子证据构成传闻的条件 |
第二节 相关判例及传闻规则的发展 |
第三节 我国相关规则的完善思路 |
第七章 电子证据视角下的举证责任分配 |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涉及电子证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一、基于保障人权的考虑,严格限制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 |
二、按照被追诉者技术水平的高低来确定其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三、按照被追诉者涉嫌的罪名来确定其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四、按照被追诉者与相关技术设备的关系来确定其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涉及电子证据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 |
一、公平与便利原则 |
二、责任与利益原则 |
第三节 在电子证据视角下对于举证责任的进一步思考 |
一、科技发展与举证责任的不平衡 |
二、科技发展与举证责任理性化的悖论 |
三、意见证据规则的例外对科技证明方式的诊释 |
结语: 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的现状归纳与完善思路 |
参考文献 |
答谢 |
(10)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3.1 我国实际应用现状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4 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URTIIDMS)的基础理论 |
2.1 系统工程学和控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系统分析 |
2.3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子系统 |
2.3.1 各自动化子系统 |
2.3.2 城市轨道交通ATC 系统 |
2.4 URTIIDMS 的理论分析与框架设计 |
2.4.1 URTIIDMS 技术实施手段 |
2.4.2 URTIIDMS 的智能化分析 |
2.4.3 URTIIDMS 的集成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轨列车运行分析及晚点传播问题的研究 |
3.1 列车晚点状况分析 |
3.1.1 列车进入晚点及其分类 |
3.1.2 列车晚点的原因分析 |
3.1.3 列车晚点造成的影响 |
3.2 城轨交通描述与模型建立 |
3.2.1 城轨交通描述 |
3.2.2 模型参数 |
3.2.3 列车停站时间模型 |
3.2.4 列车运行的数学描述 |
3.3 城轨列车晚点传播计算 |
3.3.1 自身晚点 |
3.3.2 连带晚点 |
3.4 城轨列车晚点传播分析 |
3.4.1 乘客流对晚点传播的重要关联性分析 |
3.4.2 追踪列车间隔对晚点传播的重要关联性分析 |
3.4.3 晚点对实际追踪列车间隔的影响分析 |
3.4.4 动态性能指标 |
3.5 仿真实例测试及结果分析 |
3.5.1 仿真计算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车运行调整的系统分析及优化方法研究 |
4.1 调整问题的描述及分析 |
4.1.1 城轨列车运行调整的特征分析 |
4.1.2 城轨列车运行调整的基本手段 |
4.2 非正常情况下调度指挥 |
4.2.1 临时交路下调度指挥 |
4.2.2 线路故障下调度指挥 |
4.2.3 列车故障下调度指挥 |
4.3 晚点状况下列车调度指挥 |
4.3.1 调度指挥原则及常用策略 |
4.3.2 自动列车运行调整-ATR |
4.3.3 列车间隔调整分析 |
4.4 列车运行调整的优化方法 |
4.4.1 问题的提出及分析 |
4.4.2 城轨乘客流的研究分析 |
4.4.3 城轨运输能力的分析 |
4.4.4 优化数学模型的构造 |
4.4.5 遗传算法对该问题的求解 |
4.4.6 数值算例 |
4.4.7 客流安全及客流调控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城轨列车运行调度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组成结构分析 |
5.1.1 系统层次划分 |
5.1.2 系统网络构建 |
5.1.3 系统组成设备及功能 |
5.2 仿真软件设计 |
5.2.1 系统模块划分 |
5.2.2 系统模型建模 |
5.2.3 仿真程序的基本流程 |
5.3 仿真调度软件的实现 |
5.3.1 车站及区间线路图铺画实现 |
5.3.2 列车运行仿真实现 |
5.3.3 自动进路控制(ARS)的实现 |
5.3.4 列车自动追踪(ATT)实现 |
5.3.5 列车运行图铺画与调整 |
5.3.6 系统实现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基于WEB 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集成平台研究 |
6.1 信息集成平台的实现技术 |
6.2 信息集成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
6.2.1 平台的建设目标 |
6.2.2 软件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3 信息集成平台体系结构的建立 |
6.3 信息的需求分析及其管理流程 |
6.3.1 信息需求内容分析 |
6.3.2 信息需求特征分析 |
6.3.3 信息访问方式 |
6.3.4 信息管理流程 |
6.4 基于AGENT 和XML 的系统集成框架实现 |
6.4.1 系统实现方案 |
6.4.2 Agent 的构成与功能描述 |
6.4.2 Agent 的结构模型和语义描述 |
6.4.3 Multi-Agent 通信协作模型设计 |
6.4.4 异构数据集成实现 |
6.5 数据仓库构建 |
6.5.1 数据仓库体系结构 |
6.5.2 数据仓库主题域分析 |
6.5.3 维与粒度的设计 |
6.6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本文的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与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城市轨道交通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本文图表名称及页码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构建企业局域网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D]. 李宗明. 深圳大学, 2020(11)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某万吨级海事船通信网络方案设计与实现[D]. 韩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5]火箭军部队正规化管理规范体系构建研究[D]. 董亮. 武汉大学, 2016(05)
- [6]小型企业局域网构建与维护的实践性研究[J]. 殷亮. 无线互联科技, 2015(24)
- [7]译者术语能力探索[D]. 王少爽. 南开大学, 2012(06)
- [8]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与实施[D]. 彭滋霖. 中南大学, 2010(02)
- [9]电子证据研究[D]. 张凯. 中国政法大学, 2006(11)
- [10]城市轨道交通调度指挥智能集成系统研究[D]. 李为为. 北京交通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