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食对锯缘青蟹幼虫生长和呼吸的影响

摄食对锯缘青蟹幼虫生长和呼吸的影响

一、摄食对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伍烨菱,赵峰,庄平[1](2021)在《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栖息地选择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栖息地的适宜与否,直接决定着其成活率及天然资源的有效补充,栖息地选择利用研究对于保护虾蟹类资源及其栖息地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国内外虾蟹类幼体栖息地选择利用相关研究进展,发现虾蟹类幼体对生态结构复杂的栖息生境,如海藻(草)床、牡蛎或贝壳礁、盐沼湿地等具有选择偏好,且随着幼体的发育,可能发生迁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将影响幼体栖息地选择利用结果,主要包括捕食者、盐度、光照、水温、水深、潮汐及洋流、栖息地的特定信号和栖息地碎片化等。通过比较国内外研究进展,从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栖息生境需求、选择利用过程和机制、主要栖息地育幼功能及栖息地生态修复几个方面,对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栖息地选择利用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虾蟹类资源养护和栖息地生态修复提供基本资料。

王璞,马旭洲,张文博,王高龙,杨永超,陈军伟,温旭,张勇,周桢[2](2020)在《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初步研究》文中指出2013—2016年育苗期,在江苏射阳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育苗基地选取3口育苗池塘与蓄水池,进行水温、溶解氧、盐度、pH、氮、磷、COD等指标的监测和蟹苗产量统计,研究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四年育苗期,年均水温17.0℃以上,随育苗天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溶解氧高于5.0 mg·L-1,溶解氧饱和度变化范围为110.47%—70.12%,随育苗天数增加呈下降趋势.盐度为23.2—26.5,育苗池盐度始终略高于蓄水池,二者无显着差异(P>0.05).pH值为8.34—8.68.氨氮为0.013—0.078 mg·L-1、亚硝态氮为0.003—0.023 mg·L-1、硝态氮为0.016—0.110 mg·L-1、总氮为0.218—0.860 mg·L-1,无机磷为0.010—0.038 mg·L-1,总磷为0.103—0.339 mg·L-1.营养盐变化随育苗天数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均处于较低水平.COD为0.897—2.793 mg·L-1,随育苗天数增加呈上升趋势,育苗后期符合二类海水标准(COD<3 mg·L-1).育苗池单位面积产量为437.70—717.00kg·hm-2,呈逐年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射阳中华绒螯蟹育苗基地天然海水水温、盐度、pH适宜,溶氧充足,氮、磷和COD均满足河蟹育苗要求.结合产量分析,射阳育苗基地现有生产模式下的育苗产量尚有提高潜力.

张银[3](2020)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转录组分析及Hox基因SpUbx/SpAntp/SpAbd-A功能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属于典型的变态发育,其幼体变态过程包括从胚胎到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再到仔蟹的过程。变态过程中,其个体形态和生活习性均发生巨大改变,最显着的形态变化是其腹部形态的改变,包括形状变扁、腹肢退化、失去游泳功能、折叠于头胸甲下方等,这种变化与拟穴青蟹底栖生活适应性密切相关。青蟹早期幼体在变态发育过程中存活率极低,这严重制约了青蟹人工养殖发展的步伐,因此对拟穴青蟹早期发育阶段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个体在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均发生巨大改变,然而,其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为阐明拟穴青蟹幼体变态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先通过转录组学手段,对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阶段的基因及通路进行分析,探究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阶段的关键生物学变化;然后,通过转录组数据筛选与形态发育相关的基因-Hox基因,分析Hox基因家族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规律,并借助基因组对Hox基因簇进行基因组定位;最后,对在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过程中形态发育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Hox基因SpUbx、SpAntp和SpAbd-A进行功能解析及调控机制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胚胎期、溞状幼体I期、溞状幼体III期、溞状幼体V期、大眼幼体和仔蟹I期的转录组测序,构建了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库,这些基因较多的参与机体催化活性、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结合等功能以及嘌呤代谢、溶酶体、内吞作用、吞噬体和RNA转运等代谢通路。在拟穴青蟹幼体中高表达的胰凝乳蛋白酶可能与幼体食性的转变相关,在胚胎期高表达的基因中有较多的核糖体蛋白,钙化表皮蛋白在仔蟹I期中高表达可能与仔蟹表皮硬化相关,视蛋白在溞状幼体V期中高表达说明溞状幼体V期可能是视觉形成关键期,除此之外,还发现一些与消化、免疫、肌肉生长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也在不同时期中高表达。差异表达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表达规律揭示了拟穴青蟹早期个体在消化功能、视觉形成和外壳形成等方面的特征变化。2、通过对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关键的四个时期(胚胎、溞状幼体、大眼幼体和仔蟹)的转录组的比较分析发现,在胚胎期高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RNA转运、剪切体等与蛋白的翻译有关的通路和功能模块中,说明胚胎期中转录翻译过程较强;在溞状幼体I期上调的基因显着性的富集在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电压门控钙通道复合物、电压门控钠通道复合物和溶质:钠同工酶活性等与离子交换和渗透压调节相关的通路和功能模块中,同时视觉发育相关的通路--光传导也被显着富集,说明拟穴青蟹胚胎期到溞状幼体I期变态发育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体现在渗透压调节、视觉发育和消化功能等方面。在溞状幼体到大眼幼体及大眼幼体到仔蟹I期的发育过程中,在大眼幼体上调的基因显着富集的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和血管平滑肌收缩主要与肌肉生成相关,这可能与大眼幼体运动功能的加强有关。此外,还有一些与消化代谢和视觉相关的通路被显着富集。而在仔蟹中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编码钙化表皮蛋白和表皮原蛋白等,仔蟹时期表皮钙化的加强也是对底栖生活的一种适应。3、重点分析了与形态发育密切相关的Hox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从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到122条与Homeobox相关的基因,其中有51个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包括5个簇状Hox基因Dfd、ftz、Antp、Ubx和Abd-A和一些非簇状Hox基因aristaless、cut-like、empty spiracles、engrailed、even-skipped、prospero和six1-like等,并且表达模式主要分为四类:Dfd、ftz、aristaless、empty spiracles和engrailed在胚胎期高表达,随后表达开始下降,这类基因占大多数;Antp和six1-like在胚胎期高表达,溞状幼体I期和III期表达开始下降,到溞状幼体V期又上升,大眼幼体和仔蟹I期开始表达降低;Ubx和Abd-A基因在溞状幼体V期显着高表达,其它时期无太大浮动。这些表达模式可能说明Hox基因参与了拟穴青蟹胚胎时期和幼体的形态发育。研究发现,拟穴青蟹簇状Hox基因在基因组上的位置与其它节肢动物一样是共线性的。4、Hox基因Ubx、Antp和Abd-A基因在幼体变态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发生显着改变,暗示其可能参与了变态的调控。通过基因克隆、荧光定量和原位杂交等技术对Ubx、Antp和Abd-A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SpUbx、SpAntp和SpAbd-A的c DNA全长分别为1,401 bp、1,402 bp和1,282 bp,分别编码315、236和180个氨基酸。在这三个基因的蛋白结构中,无规卷曲均占到大多数,预测这三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均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切割位点。SpUbx和SpAntp基因在雌蟹和雄蟹的神经节、肠道、鳃和肌肉中高表达,SpAbd-A在肠道中的表达显着高于其它组织。在早期发育过程中,SpUbx、SpAntp和SpAbd-A的表达模式比较相近,在溞状幼体III期和V期的表达均较高。此外,在溞状幼体III期到V期的腹部,SpUbx和SpAntp显着低表达,SpAbd-A高表达,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三者在溞状幼体中的表达位置也主要位于胸腹部,而拟穴青蟹溞状幼体III期到V期主要处于胸腹部发育的关键阶段,由此推测,SpUbx、SpAntp和SpAbdA可能参与拟穴青蟹早期个体胸腹部发育过程。SpUbx和SpAntp在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具有一致性,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UBX蛋白能与SpAntp启动子共同沉淀下来,说明Ubx可能通过结合SpAntp启动子区域来调节SpAntp基因在拟穴青蟹中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库。对变态发育关键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剖析。对与形态发育相关的Hox基因家族基因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基因组定位,发现了Hox基因簇的共线性关系。筛选到在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时期差异表达的Hox基因SpUbx、SpAntp和SpAbd-A基因,通过对这三个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推测这三个基因参与拟穴青蟹早期个体胸腹部的发育,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发现Ubx通过结合SpAntp启动子区域来调节SpAntp基因在拟穴青蟹中的表达。本研究初步探究了拟穴青蟹幼体变态发育的调控机理,深入揭示拟穴青蟹变态发育机制和节肢动物Hox基因系统进化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促进苗种繁育工作的开展亦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姬慧[4](2020)在《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期的能量代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或大闸蟹,是具有洄游习性的经济物种,长江口是其主要的索饵场和繁育场。繁殖期是延续种群的重要生活史阶段,繁殖期的动物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只有当机体能够满足自身能量需求时才能抱卵成功,所以了解动物繁殖前后的能量代谢调节机制对恢复其种群资源量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天然和养殖群体的性成熟中华绒螯蟹雌蟹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方法,系统的研究了抱卵前后雌蟹的能量代谢酶特征、呼吸和排泄代谢率及体成分的变动,旨在揭示繁殖期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调节机理,并为种群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动以天然和养殖群体的性成熟中华绒螯蟹雌蟹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测定抱卵前后不同组织中关键能量代谢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脱氢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精氨酸激酶(AK)]活性的变化。两群体结果均表明:抱卵前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H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抱卵前后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PFK活性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抱卵前肝胰腺组织中P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但抱卵前肌肉组织中PK活性显着低于抱卵后(P<0.05)。抱卵前后肝胰腺组织中SDH活性差异性不显着(P>0.05);抱卵前肌肉组织中SDH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抱卵前肝胰腺组织中MDH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但抱卵后肌肉组织中MDH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前(P<0.05)。抱卵前肝胰腺组织中A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但抱卵后肌肉组织中AK活性显着高于抱卵前(P<0.05)。研究表明,抱卵前主要利用肝胰腺中的糖酵解酶、三羧酸循环酶和AK催化底物释放能量,但抱卵后利用肌肉组织中的代谢酶催化底物释放能量;中华绒螯蟹繁殖期肝胰腺中的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过程均高于肌肉;中华绒螯蟹繁殖期对肌肉中葡萄糖的利用能力高于肝胰腺和性腺;HK、PFK、PK、SDH、MDH和AK活性在两个群体抱卵前后都表现了组织差异性。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基础代谢的变动研究养殖和天然群体的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基础代谢差异,采用静水式密闭装置,分别在2 h、4 h、6 h、8 h、10 h和12 h时,测定抱卵前后玻璃瓶中的耗氧量和排氨量以及窒息时的溶氧量。结果显示:(1)天然群体抱卵前窒息点为2.591±0.652mg/L显着高于抱卵后窒息点1.101±0.310 mg/L(P<0.05);养殖群体抱卵前窒息点(1.826±0.310 mg/L)显着小于抱卵后(2.829±0.389 mg/L)和产卵后(3.245±0.204mg/L)(P<0.05)。(2)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随溶氧含量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在实验2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和抱卵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均达到最大值,其中耗氧率分别为0.066 mg/(g·h)和0.089 mg/(g·h)、耗氧量分别为3.050 mg/h和5.992mg/h;养殖群体抱卵前、抱卵后和产卵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均达到最大值,耗氧率分别为0.048 mg/(g·h)、0.033 mg/(g·h)和0.0529 mg/(g·h)、耗氧量分别为5.518 mg/h、5.085 mg/h和6.512 mg/h;在实验6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后的耗氧率和耗氧量值均达到最小值,耗氧率分别为0.003 mg/(g·h)和0.004 mg/(g·h)、耗氧量分别为0.159 mg/h和0.285 mg/h(P>0.05);在实验8 h时,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耗氧率分别为0.001mg/(g·h)、0.002 mg/(g·h)和0.003 mg/(g·h),耗氧量分别为0.147 mg/h、0.290 mg/h和0.430 mg/h。(3)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排氨率和排氨量随溶氧含量的降低呈“下降-上升”的趋势;在实验2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后的排氨率均达到最大值,其中排氨率分别为0.027 mg/(g·h)和0.020 mg/(g·h);在实验2 h时,养殖群体抱卵前、抱卵后和产卵后的排氨率均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0.003 mg/(g·h)、0.006 mg/(g·h)和0.011 mg/(g·h);在实验6 h时,天然群体抱卵前后排氨率均达到最小值,其值分别为0.002 mg/(g·h)和0.001 mg/(g·h);在实验8 h时,养殖群体抱卵前后排氨率均达到最小值,其值分别为0.002 mg/(g·h)和0.001 mg/(g·h),但产卵后的排氨率达到最大值0.012 mg/(g·h)。(4)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的氧氮比和能耗率随溶氧含量的降低均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低氧会降低两个群体抱卵前后的代谢水平;低氧条件使蛋白质在两群体的代谢底物中的比例升高。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动为采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和分析养殖和天然群体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不同组织(性腺、肝胰腺、肌肉)中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动。结果表明:(1)天然群体抱卵前肝胰腺指数(7.31±0.73)显着高于抱卵后(5.59±0.82)(P<0.05);养殖群体抱卵前肝胰腺指数(6.16±0.61)高于抱卵后(5.33±0.66)和产卵后(5.75±1.44),相互间无显着差异性(P>0.05)。(2)在肌肉和肝胰腺中,天然和养殖群体抱卵前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百分量均显着高于抱卵后(P<0.05);除抱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EPA(C20:5n3)和DHA(C22:6n3)百分量显着高于抱卵前外(P<0.05),抱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其余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均低于抱卵前,其中抱卵前后肌肉中C20:4n6、C18:2n6和C18:3n3均无显着差异(P>0.05);另外养殖群体产卵后肝胰腺和肌肉中的C20:5n3和C22:6n3百分量显着高于抱卵前和抱卵后(P<0.05)。(4)与抱卵前相比,天然群体抱卵后肝胰腺中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非必需氨基酸(ΣNEAA)含量分别升高45.26 mg·g-1和141.67 mg·g-1,肌肉中分别升高67.13 mg·g-1和127.58 mg·g-1;与抱卵前相比,养殖群体抱卵后和产卵后肝胰腺中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非必需氨基酸(ΣNEAA)含量分别升高28.44 mg·g-1和46.84 mg·g-1、41.06 mg·g-1和65.18 mg·g-1,在肌肉中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非必需氨基酸(ΣNEAA)含量分别升高82.41 mg·g-1和101.11 mg·g-1、141.83 mg·g-1和166.58 mg·g-1;野生和养殖群体抱卵前后肝胰腺和肌肉中谷氨酸(23.09±1.5)mg·g-1和天冬氨酸(18.68±0.7)mg·g-1含量最高。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繁殖期肌肉中氨基酸含量高于性腺和肝胰腺;肝胰腺中必须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亮氨酸,肝胰腺和肌肉中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为谷氨酸;抱卵后氨基酸含量高于抱卵前;肌肉和肝胰腺中除C22:6n3在抱卵后升高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在抱卵后降低;肝胰腺和肌肉中C16:0、C18:0、C15:1n5脂肪酸含量较高。

郝美林[5](2019)在《饲料中不同水平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类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青蟹的常见种,是华南地区主要的养殖蟹类。近些年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迅速,饲料原料日益紧张,水产动物饲料供需矛盾逐年增加。为缓解国际鱼油资源短缺,本研究以拟穴青蟹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循环水系统进行养殖实验,以观察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饲料对拟穴青蟹生长、体成分、组织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相关酶活指标的影响,以及青蟹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脂肪酸合成、转运和分解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并以高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Δ6脂肪酸去饱和酶(Δ6 Fatty acyl desaturase,Δ6 Fad)启动子为切入点,筛选并克隆调控Δ6 Fad基因的主要转录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豆油替代鱼油的饲料中脂肪酸对拟穴青蟹脂质代谢的调控机理。本研究有助于为拟穴青蟹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数据参考,为甲壳动物脂质代谢提供理论资料。对于开发营养均衡、成本经济的青蟹饲料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生长性能及生化组成的影响以鱼粉、酪蛋白、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等为基础饲料原料,并分别添加8%水平的不同比例鱼油和豆油混合的油脂,配制成6种等氮等脂(粗蛋白45%,粗脂肪9.5%)配合饲料饲喂青蟹(20.19±0.82 g)10周,豆油替代鱼油比例分别为0%(SO0)、20%(SO20)、40%(SO40)、60%(SO60)、80%(SO80)及100%(SO100)。实验青蟹共设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0只蟹。结果表明:青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中豆油替代水平升高均呈减低趋势,其中SO60、SO80和SO100三个处理组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综合考虑,豆油最佳替代量不宜超过40%。肝胰腺中SO60、SO80和SO100组粗脂肪含量显着上升(P<0.05),肝胰腺中SO0组的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SO20、SO40和SO60组。肌肉组织中,粗脂肪含量总体上随着饲料中豆油替代水平的上升而下降;肝胰腺EPA含量随着豆油替代鱼油比例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最低值出现在SO100处理组,DHA含量在各处理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肌肉组织中,SO0和SO20组中EP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SO0组中DHA含量显着高于SO80和SO100试验组(P<0.05)。肌肉和肝胰腺中HUFA含量与饲料脂肪酸中C18:2n-6含量呈现负相关,肝胰腺中C18:2n-6和HUFA含量与肌肉中的含量均呈现正相关;肝胰腺中甘油三酯含量、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活性在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随着大豆油替代鱼油比例的升高,肝胰腺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ACC)的表达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替代比例达到80%和100%时,肝胰腺FAS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对于SO0分别上调2.48倍和2.23倍,ACC基因分别上调2.25倍和2.53倍,均与SO0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肌肉组织中,各处理组间FAS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ACC基因SO80和SO100处理组相对于SO0组分别上调1.98倍和1.71倍(P<0.05);肝胰腺和肌肉组织中SO0和SO20处理组中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3)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脂肪酸转运蛋白(fatty acid transporter protein,FATP)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随着饲料中豆油替代比例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SO60和SO80处理组显着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肌肉组织中的FATP基因表达水平在SO0组显着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FABP9基因的m RNA整体表达水平随着豆油替代比例的增加而上升。肝胰腺中,替代比例达到80%和100%时,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替代水平比例达到60%、80%和100%时,肉碱脂酰转移酶I(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肌肉组织中,SO0处理组CPT1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SO40、SO60、SO80和SO100处理组(P<0.05)。3.拟穴青蟹Δ6Fad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获得Δ6 Fad启动子区序列共3258bp,其中包括第二个外显子的部分序列(ATG上游,70bp)、第一个内含子(228bp)、第一个外显子(126bp)和第一个外显子上游序列(2833bp)。启动子预测网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有启动子特征,并且有多个可能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组件,包括:NF-1、HNF-4、CEBPB、SREBP、Sp1、AP1和P53等,并在-958~-856bp处发现一个102 bp的Cp G岛。4.SREBP-1基因的c DNA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获得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REBP)转录因子c DNA全长3361bp(不包括Poly A尾)(Gen Bank登录号:MH910503),包括118bp的3’非翻译区,123bp的5’非翻译区以及3202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039个氨基酸。SREBP-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具有典型的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结构(b HLH-zip),通过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拟穴青蟹SREBP-1氨基酸序列与克氏原螯虾的相似度最高,为61.17%,与斑马鱼和大西洋鲑的相似度分别为31.84%和32.57%,与人、小家鼠、原鸡的相似度在11.07-33.30%之间。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SREBP-1基因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脑神经节和眼柄中表达量最高且与其他组织差异显着(P<0.05),其次是肝胰腺、心脏、鳃和肠的表达量较高,在肌肉、胸神经节和胃中的相对表达量较低。5.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Δ6 Fad和SREBP-1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随着大豆油替代鱼油比例的升高,肝胰腺中Δ6 Fad基因表达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当替代比例达到80%和100%时,Δ6 Fad基因表达水平相对于SO0处理组分别上调2.76倍和2.58倍(P<0.05)。肌肉组织中,替代比例达到20%和40%时,Δ6 Fad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最高,与SO0处理组差异显着(P<0.05),但与SO60、SO80和SO100处理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肝胰腺中,替代比例达到80%和100%时,与SO0处理组相比,SREBP-1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上调2.25倍和2.87倍(P<0.05);肌肉组织中SREBP-1基因表达整体水平随着豆油替代水平的增加而升高,替代比例达到60%、80%和100%时,与SO0组相比,分别相对上调了2.03倍、1.86倍和2.13倍(P<0.05)。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的饲料对青蟹肝胰腺中Δ6 Fad、SREBP-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要比在肌肉组织中显着。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饲料中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对肝胰腺体成分及脂肪酸组成具有显着影响;在油脂添加8%的基础上,豆油替代鱼油比例不宜超过40%。(2)脂肪酸合成、转运相关基因整体表达水平上升,分解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肌肉组织中各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整体上与在肝胰腺中一致。(3)Δ6 Fad启动子区含有保守的NF-Y、SREBP结合位点,在此基础上克隆了转录因子SREBP-1,并研究了其在豆油替代鱼油的表达效果。肝胰腺中Δ6 Fad和SREBP-1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豆油替代鱼油比例的升高而升高,且肝胰腺中Δ6 Fad、SREBP-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要比对肌肉组织中的影响大。

王璞[6](2019)在《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目前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水生甲壳类经济动物。其不仅味鲜肉美,且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还有药用价值。21世纪以来,随着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技术的日趋完善和普及推广,苗种生产成本逐渐降低,苗种产量逐年提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中华绒螯蟹苗种产量中,土池生态育苗生产的苗种约占养殖用苗总需求量的95%以上。中华绒螯蟹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胚前、胚胎和胚后三个发育阶段,其中胚后发育阶段又包括幼体、仔蟹、幼蟹和成蟹四个时期,幼体期(包括I-V期溞状幼体和M期大眼幼体)是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的起始,对整个胚后阶段的健康发育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育苗温度研究方面,应对中华绒螯蟹育苗的胚后发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重点研究。有效积温法则是温度与发育关系的直观体现,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是甲壳动物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不仅可衡量水产动物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而且可为水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调控温度、发育历期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采用室内水族箱培育和室外温度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定期观察、记录温度和发育历期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探讨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的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实验以射阳地区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幼体为实验对象,设计室内单因素三处理三重复恒温试验(三个处理组分别设置恒温为20℃,22℃,24℃),定期监测发育温度和历期。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试验数据和当地五年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试验数据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均无显着差异(p>0.05),可以确定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为6.91℃,有效积温为274.18℃·d。(2)在试验温度范围内,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目前关于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培育阶段试验和报告都是集中于研究生产技术流程和室内工厂化育苗水质控制方面。而关于室外土池生态育苗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多数都是单个因子对幼苗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关全面系统对中华绒鳌蟹生态育苗池塘各种因子进行检测和分析,和对溞状幼体生态育苗水质多年变化规律全面系统报告的试验文章。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2015年-2016年的4-5月育苗期,每四天一次在江苏射阳地区中华绒螯蟹育苗基地进行水质监测,记录数据并分析其水质变化情况。检测项目有水温T、盐度S、溶解氧DO、氮营养盐、磷营养盐、化学需氧量等。并同时取本实验室2013-2014年育苗期的历史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四年的水质因子变化规律。四年监测结果表明,2014年育苗池平均水温较低为17.0℃,2015年为17.4℃,2013和2016年均在18℃以上。育苗池水深保持在2.0m,可以有效保持水温稳定性。温度的高低和稳定性影响到育苗的时间,平均温度低的年份,发育到大眼幼体要晚2-3天,但对育苗产量影响不大。育苗池中溶氧一直高于5mg/L。pH值变化范围在8.34-8.68之间,整个监测期育苗池的变化幅度为0.3左右,变化非常稳定。盐度基本稳定,变化范围为23.2-26.5,符合中华绒螯蟹育苗水质标准。育苗池的盐度始终略高于蓄水池,但二者差异均不显着(p>0.05)。育苗池氨氮均随育苗时间延长有增长趋势,但仍远低于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的水质要求。亚硝态氮含量随育苗时间延长稍有增长,但远低于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技术规范规定的含量。蓄水池和育苗池硝态氮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0.110 mg/L。硝态氮是硝化反应的最终产物,结合前面指标来看,水体硝化反应效果较好。2013-2016年育苗期,蓄水池和育苗池总氮变化范围分别为0.209-0.273 mg/L和0.218-0.514 mg/L;0.220-0.280 mg/L和0.224-0.564 mg/L;0.260-0.345 mg/L和0.261-0.750 mg/L;0.278-0.387 mg/L和0.280-0.860 mg/L。总氮均呈上升趋势,最高监测值和最高平均值出现在2016年,达到0.860 mg/L和0.554 mg/L,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总氮呈逐渐增长趋势,然而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的监测数值较低,说明育苗池中的总氮,主要成分为可溶解性的有机氮。育苗池无机磷浓度变化,2013、2014年上升趋势较之2015、2016年无机磷平缓。四年均随育苗时间增加而升高。四年中COD变化趋势一致,均为随着育苗时间延长而升高(图11)。四年中育苗池COD前中期均符合海水二类水质标准(COD<2 mg/L),2016后期最高2.793 mg/L,但仍符合海水二类水质标准(COD<3 mg/L)。总磷变化趋势与无机磷相近。通过四年监测结果分析,射阳中华绒螯蟹育苗基地天然海水pH值、盐度、水温适宜,氮磷营养盐和COD指标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但2013年-2016年试验监测池平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升。2016年试验监测池每667 m2达到47.80 kg。从我们对育苗基地生产记录调查得知,2016年产量最高的两个育苗池每667 m2分别达到了84 kg和104.5 kg。证明了射阳育苗基地在现有的生产模式下,尚有提高育苗池产量的潜力。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河蟹生态育苗技术完善和近海湿地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促进河蟹土池生态育苗合理健康发展。

赵旺,杨其彬,陈旭,陈明强,温为庚[7](2019)在《几种虾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虾蛄(Squillidae)是重要的水产增养殖品种。目前针对虾蛄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基础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方面,其中在虾蛄的纳精结构、性腺发育和幼体发育等研究方面还存在诸多分歧。作者综述了几种虾蛄类,如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黑斑口虾蛄(O. kempi)、猛虾蛄(Harpiosquilla harpax)和棘突猛虾蛄(H. raphidea)的资源分布、生活习性、亲本、性腺和幼体发育等研究成果,以期为虾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姚兴南[8](2018)在《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蟹是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拟穴青蟹在海南是被称之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和乐蟹”。目前,青蟹养殖苗种绝大多数依靠自然海域的捕捞。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野生苗种数量严重不足,且给拟穴青蟹自然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人工育苗技术尚不稳定,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和乐蟹”养殖业的发展。本文对野生和养殖拟穴青蟹产卵、孵化、幼体培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拟穴青蟹苗种的工厂化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第一,不同盐度、干露、切除眼柄、季度对野生和养殖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盐度共设置18、21、24、27、30、33六组;干露刺激分为不干露、干露2h和自然干露三组;切除眼柄分为不切除、切除右侧眼柄、切除左侧眼柄和切除两侧眼柄四组;季度分为第一、二、三、四季度。结果表明,盐度为30时池塘和野生拟穴青蟹产卵个体数均最大,盐度为27时次之。盐度为18和24实验组没有野生种蟹产卵,池塘种蟹产卵个体数亦较少。催产间隔期最短的是24盐度下的养殖种蟹,催产间隔为3.0天;催产间隔期最长的是18盐度下的养殖种蟹,催产间隔为13.0天。27盐度下的野生种蟹产卵量和抱卵量均最大,两者分别为1974581和1922262。33盐度下养殖和野生种蟹产卵比率较低,分别为0.12和0.15。切除两侧眼柄与不切除眼柄对青蟹在产卵个体数上没有显着影响,切除左侧或者右侧单一眼柄对青蟹产卵个体数存在一定影响。自然干露下野生和养殖种蟹产卵个体数均大于不干露和干露2h实验组。野生和养殖种蟹产卵比率在不干露、干露2h、自然干露三组实验中均依次增大。二季度(4-6月)是拟穴青蟹繁殖最旺盛的季节,其次是三季度(7-9月)。四季度(10-12月)养殖种蟹抱卵率最低,抱卵率为74.35%,而流产率高达25.65%;因此,拟穴青蟹适宜的产卵盐度为27-30之间,可以采取切除任一单侧眼柄的方式进行催产。第二,不同温度、盐度下拟穴青蟹的孵化。温度设置为24℃、27℃、30℃三组;盐度设置为24、27、30三组;胚胎发育分为10期。30℃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显着小于24℃和27℃两组中的胚胎发育时长(p<0.05),30℃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最短,其发育时长为227.3±3.0h。30℃下拟穴青蟹卵径最大,其卵径为306.7±5.8um。24℃下拟穴青蟹各期胚胎发育时长显着大于27℃和30℃两组中的各期胚胎发育时长(p<0.05)。30℃时受精卵经过7.0±1.0h即开始进入卵裂期,123.0±2.5h时出现复眼色素带,227.3±3.1h时幼体孵化。30盐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长显着高于27和24盐度下的胚胎发育时长(p<0.05)。24盐度下的胚胎发育时长最短,发育时长为239.0±13.2h。随着盐度的升高,各期胚胎发育时长逐渐增加。水温在24-30℃,盐度在27-30的条件下,拟穴亲蟹胚胎发育时长最长为279.0h。第三,不同亲本的幼体和不同养殖密度对幼体成活率和蜕壳间隔的影响。不同亲本幼体分野生和养殖种蟹幼体两组;养殖密度分为100ind/L、150ind/L、200ind/L三组。野生亲蟹幼体Z1-M最终成活率为8.43%,养殖亲蟹幼体Z1-M最终成活率为6.38%。养殖密度为100ind/L时野生和养殖亲蟹幼体最终变态成活率均最高,其最终变态成活率分别为7.64%和5.03%。野生亲蟹幼体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其Z1-M间期逐渐增加,三个密度下分别为19.7天、22.0天、23.2天。

贺诗水,薛雨,周琳,钱睿,林淑莹,王远江[9](2018)在《饥饿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脂类组成的影响》文中指出通过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Z1进行不同时间的饥饿试验,研究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Z1脂含量逐渐减少,饥饿24h后,脂含量由饥饿前的8.77%下降到3.23%,差异极显着(P<0.01);脂肪酸组成变化差异不显着,只是高不饱和脂肪酸在饥饿过程中被相对保留,其相对含量稍微上升。脂类是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Z1阶段重要的能量来源,在进行中华绒螯蟹育苗时要根据孵化时间合理安排饵料,及时投喂高脂饵料以满足幼体的营养需求,增加幼体体内的脂类储存,以提高幼体成活率。

马笑晚[10](2018)在《拟穴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期分子免疫基础及幼体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文中提出1、本项研究所采用的青蟹样本是成熟青蟹卵巢,抱卵蟹上采集的各期青蟹胚胎样品,以及孵化后的幼体,包括胚胎阶段的各期(Eml胚胎期、Em2胚胎期、Em3胚胎期、Em4胚胎期和Em5胚胎期)、幼体各期(溞状Ⅰ期、搔状Ⅱ期、溞状Ⅲ期、溞状Ⅳ期、溞状Ⅴ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对溞状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进行了 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的研究,并采集样品。2、本研究首先利用各胚胎发育期和溞状幼体Ⅰ期样本建立了 一个转录组库,然后在此转录组库的基础上,通过数字表达谱技术对青蟹发育早期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研究,共得到9.42 G数据量,其中拼接得到116,370条transcripts及77,643条unigenes。通过NR数据库注释16,170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0.82%),PFAM数据库注释18,556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3.89%),GO数据库注释19,164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4.68%)。3、对各胚胎发育期和溞状幼体Ⅰ期样品进行蛋白质组测序,利用iTRAQ技术进行蛋白质相对定量,共得到谱图338,059张,通过Mascot软件进行分析后,匹配到的谱图数量是16,362张,其中Unique谱图数量为6,593张,共鉴定到642个蛋白,2,645个肽段。GO分类下与免疫相关基因注释量达到1.14%。4、揭示了幼体各发育阶段的转录组情况,对21个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42.94 G的数据量,其中拼接得到553,591条transcripts和418,297条unigenes。通过NR数据库注释85,908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0.53%),PFAM数据库注释96,993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3.18%),GO数据库注释98,091条基因(占全部注释基因的23.45%)。5、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揭示青蟹发育早期存在多个免疫相关的系统:胚胎发育阶段筛选到了多种免疫相关基因,共筛选出43个免疫相关基因的122个转录本,幼体阶段共筛选出56个免疫相关基因的267个转录本,包括模式识别受体(Dscam等)、抗菌肽(Scygonadin等)、调控抗菌肽产生的通路Toll信号通路(TLR等)和IMD通路(Relish等)、酚氧化酶原系统(proPO等)、补体系统(C1q等)和凝血系统(clottingfactorB等)的免疫因子;表明在拟穴青蟹的发育早期,就存在4个关键的体液免疫系统:酚氧化酶原系统、凝血系统、补体系统和抗菌肽,预示其在青蟹发育阶段具有重要的免疫作用。6、揭示了自然状态下胚胎和幼体期不同抗菌肽种类的生发规律:胚胎期发现存在crustin、ALF、arasin、carcinin、hyastatin、scygonadin 和 lysozyme 7个已知抗菌肽;幼体期发现存在 crustin、ALF、arasin、carcinin、lysozyme 和 hyastatin 6个已知抗菌肽;发现不同种类的抗菌肽具有生发规律性,胚胎早期只有scygonadin有较高表达,但在后期阶段不同抗菌肽如crustin、ALF和hyastatin均有较高表达,说明在发育过程的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抗菌肽应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同时发现随着发育过程抗菌肽转录本数量会增加,幼体期的抗菌肽种类相对胚胎期减少,但抗菌肽的转录本表达量较高,推测由于青蟹幼体期相对胚胎期缺少物理性保护,青蟹需要表达较高量的抗菌肽抵御外来病原的侵染。7、转录组数据分析揭示青蟹早期存在Toll信号通路和IMD通路:胚胎期Toll 信号通路含有 Spatzle、TLR、Pelle、TRAF6、Cactus 和 Dorsal 组件;幼体期包含 Spatzle、TLR、MyD88、Pelle、Tube、TRAF6、Cactus、Dorsal 和 Deaf 组件。1MD通路在胚胎期的组件有IMD、IAP、IKKε、IKKβ和Relish,在幼体期有IMD、IAP、IKKε、IKKβ、Dredd和Relish。通路中大部分重要组件表现一定的表达量,推测这些信号通路因子可能参与了抗菌肽及其它免疫因子的调控。在胚胎阶段,Toll和IMD通路的组件可以被检测到,但相较于果蝇的经典通路,缺少了多个重要的因子。幼体阶段这2个通路中筛选到的多个免疫相关因子相较于胚胎时期,与果蝇经典通路更为相似。8、揭示了青蟹早期发育中还存在酚氧化酶原系统及其相关因子:典型的酚氧化酶原系统因子也在胚胎和幼体发育阶段均被发现,并且在胚胎早期发育阶段表达量较高,酚氧化酶原系统中被发现的关键因子与胚胎期没有显着差别。发现胚胎和幼体期存在 proPO、ppaf、SPH、LGBP、ppae、pacifastin、serpin、serine proteinase、α2m、peroxinectin 和 QM 等基因;其中 LGBP、pacifastin 和 ppae 是首次在青蟹中发现,而且这些因子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有较高的表达量,说明proPO系统可能在青蟹早期发育阶段较其他免疫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趣的是很多关键因子可能通过母源传递,在胚胎期发挥作用。9、对3个不同期的108个幼体样品进行解藻弧菌感染实验,并进行数字表达谱测序,共得到654.33 G的clean data数据量。解藻弧菌处理后溞状幼体Ⅰ期差异表达的基因共8,356个;大眼幼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665个;仔蟹Ⅰ期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14,195个。10、对3个不同期的108个幼体样品进行LPS刺激实验,并进行数字表达谱测序,共得到644.86 G的clean data数据量。LPS处理后溞状幼体Ⅰ期差异表达的基因共2,117个;大眼幼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4,725个;仔蟹Ⅰ期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共9,937个。11、通过对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后样品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单一细菌成分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引起的基因转录本表达谱有较大差异。LPS刺激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期以及仔蟹Ⅰ期特异性差异表达的通路或基因相对较少,包括溞状幼体Ⅰ期proPO,大眼幼体期的TAK1、galecin和仔蟹Ⅰ期的pellino、ppae;而解藻弧菌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期以及仔蟹Ⅰ期特异性差异表达的通路或基因则较多,包括溞状幼体Ⅰ期的ppaf、peroxinectin、MyD88、TRAF6、Dorsal 和 C-type lectin;大眼幼体期的 MyD88 和 Dorsal;仔蟹Ⅰ期的抗菌肽arasin、Toll信号通路的多个组件Spatzle、MyD88和IRAK4,EMD通路的TAK1,proPO系统的α2m和peroxinectin,模式识别受体Techylectin。LPS和解藻弧菌处理后也产生共同显着性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溞状幼体Ⅰ期的抗菌肽ALF和crustin,模式识别受体Dscam、SCR和TLR,proPO系统的pacifastin、α2m 和 serpin;大眼幼体期的抗菌肽 ALF、arasin 和 crustin、Toll 信号通路的 TLR 和 Spatzle、IMD 通路的 Relish、proPO 系统的 pacifastin、serpin、ppaf、ppae和α2m、模式识别受体Dscam、SCR和C-type lectin;仔蟹Ⅰ期的抗菌肽 ALF 和 crustin、Toll 信号通路的 TLR、Pelle、IRAK1 和 Dorsal、IMD 通路的 Relish、proPO 系统的 serpin 和 pacifastin、模式识别受体 SCR、C-type lectin、Dscam和mannose-binding protein。结果表明青蟹早期发育阶段具备了较强的免疫基础,针对不同的刺激或感染,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因子和免疫应答,从而发挥相应的免疫学功能。12、选择在胚胎和幼体都存在,以及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下诱导表达的免疫相关因子SpLGBP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克隆获得了 SpLGBP的基因序列,其编码364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1.41 kDa,理论等电点为4.5。发现青蟹SpLGBP含有两个细胞黏附肽RGD(Arg-Gly-Asp)基元,两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NRS和NDS,一个激酶C的磷酸化位点SAR,从蛋白79位至262位氨基酸为糖苷水解酶家族16(Glycohydro 16)结构域。ELISA分析结果显示,SpLGBP蛋白可结合脂多糖、肽聚糖与脂磷壁酸。显微镜观察显示,SpLGBP蛋白可以使革兰氏阴性菌(弗氏志贺氏菌、施氏假单胞等)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毕赤酵母GS115和白假丝酵母)凝集,并且该蛋白的凝集能力具有钙离子依赖性。综上,本论文首次揭示了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发育阶段的先天性免疫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地规律。其中,抗菌肽的产生和表达具有规律性,但是可能没有母源传递的特性;青蟹早期阶段调控抗菌肽表达的Toll和IMD的信号通路,与果蝇和虾的通路存在着同源性;酚氧化酶原系统因子在早期发育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为母源特性因子;补体系统因子也可能存在着母源传递的特性;青蟹的凝血系统可能随着血淋巴系统的逐渐完善开始表达。另外,通过人工感染幼体脆弱期的幼体,揭示了青蟹先天性免疫相关因子在病原感染下的表达特性及发生发展地规律性。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下免疫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着异同,针对不同的病原感染,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因子和免疫应答,从而发挥相应的免疫学功能。通过获得的转录组及蛋白质组数据,为继续深入研究青蟹早期发育阶段的免疫特性提供了大量材料,并奠定了基础。

二、摄食对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摄食对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栖息地选择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虾蟹类的早期发育及其栖息地选择
    1.1 虾蟹类的早期发育分期
    1.2 虾蟹类幼体的优选栖息地
        1.2.1 海藻(草)床生境
        1.2.2 牡蛎礁或贝壳生境
        1.2.3 盐沼生境
    1.3 虾蟹类幼体不同发育阶段栖息地选择变化
2 影响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栖息地选择的因素
    2.1 生物因子
    2.2 非生物因子
        2.2.1 盐度
        2.2.2 水温
        2.2.3 光照
        2.2.4 水深
        2.2.5 潮汐和洋流
        2.2.6 栖息地的特定信号
        2.2.7 栖息地碎片化
3 展望
    3.1 探究虾蟹类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的栖息生境需求
    3.2 阐明栖息地选择利用过程和行为生态学机制
    3.3 完善虾蟹类幼体主要育幼栖息地的育幼功能研究
    3.4 建立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栖息地生态修复模式

(2)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实验地点
    1.2 实验材料
        1.2.1 亲本选择
        1.2.2 实验池塘
        1.2.3 育苗用水、初始水质指标及试验期水质指标评价参照标准
    1.3 实验设计
        1.3.1 产前培育
        1.3.2 挂笼及孵化后培育
        1.3.3 育苗期间池塘环境条件
    1.4 采样方法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2.1 育苗池产量
    2.2 水温
    2.3 溶解氧、pH值、盐度
        2.3.1 溶解氧含量与育苗池溶解氧饱和度
        2.3.2 pH值和盐度
    2.4 氮
        2.4.1 氨氮
        2.4.2 亚硝态氮
        2.4.3 硝态氮
        2.4.4 总氮
    2.5 磷
    2.6 COD
3 结论 (Conclusion)

(3)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转录组分析及Hox基因SpUbx/SpAntp/SpAbd-A功能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研究
        1.1.1 拟穴青蟹的早期发育模式
        1.1.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1.1.2.1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的蜕皮
        1.1.2.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的形态变化
        1.1.2.3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的食性转变
        1.1.3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和幼体变态的研究进展
    1.2 转录组测序及其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2.1 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
        1.2.2 拟穴青蟹的组学研究进展
        1.2.3 组学解析在虾蟹早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3 Hox基因家族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1.3.1 无脊椎动物的Hox基因研究
        1.3.2 Hox基因在甲壳动物中的表达模式
    1.4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胚胎及幼体的取样
        2.2.2 总RNA的提取
        2.2.3 转录组测序
        2.2.4 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
        2.2.5 功能注释、GO分类与代谢通路分析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2.2.6 qRT-PCR定量验证
    2.3 实验结果
        2.3.1 拟穴青蟹早期形态变化显微观察
        2.3.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时期转录组测序
        2.3.2.1 转录组整体结果分析
        2.3.2.2 基因功能注释
        2.3.2.3 基因表达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2.3.2.4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
        2.3.2.5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2.3.2.6 拟穴青蟹早期不同发育时期共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2.3.2.7 qRT-PCR验证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拟穴青蟹早期变态发育时期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3.2.2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及功能注释
    3.3 实验结果
        3.3.1 胚胎期(E)与溞状幼体I期(Z1)的差异表达基因解析
        3.3.1.1 EvsZ1 上调DEGs的功能注释
        3.3.1.2 EvsZ1 下调DEGs的功能注释
        3.3.2 溞状幼体V期(Z5)与大眼幼体(M)的差异表达基因解析
        3.3.2.1 Z5 vs M上调DEGs的功能注释
        3.3.3.2 Z5 vs M下调DEGs的功能注释
        3.3.3 大眼幼体(M)与仔蟹(C1)的差异表达基因解析
        3.3.3.1 Mvs C1 上调DEGs的功能注释
        3.3.3.2 Mvs C1 下调DEGs的功能注释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Hox基因簇筛选及表达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3.1 拟穴青蟹Hox基因的筛选
        4.3.2 簇状Hox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4.3.3 非簇状homeobox基因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4.3.4 在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的Hox基因
        4.3.5 Hox基因在拟穴青蟹基因组中的定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Hox基因Ubx/Antp/Abd-A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分析及互作关系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5.2.1.3 主要试剂
        5.2.1.4 幼体样品的采集
        5.2.1.5 拟穴青蟹各组织样品的采集
        5.2.2 实验方法
        5.2.2.1 总RNA的提取
        5.2.2.2 第一链c DNA的合成
        5.2.2.3 基因克隆
        5.2.2.3.1 基因片段的验证
        5.2.2.3.2 基因两端序列的克隆
        5.2.2.3.3 序列拼接
        5.2.2.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2.3.5 qRT-PCR
        5.2.2.3.6 数据统计
        5.2.2.4 整体原位杂交
        5.2.2.4.1 探针的制备
        5.2.2.4.2 整体原位杂交
        5.2.2.5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5.2.2.6 Western blotting
        5.2.2.7 RNA干扰
        5.2.2.8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5.3 实验结果
        5.3.1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5.3.1.1 SpUbx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和特征分析
        5.3.1.2 SpAntp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和特征分析
        5.3.1.3 SpAbd-A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和特征分析
        5.3.2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
        5.3.3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在雌雄腹肢中的表达
        5.3.4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在早期个体头胸部和腹部的表达
        5.3.5 SpUbx、SpAntp和 SpAbd-A基因在早期个体中的表达定位
        5.3.6 SpUBX和 SpANTP的蛋白表达
        5.3.7 RNA干扰SpUbx基因的表达
        5.3.8 SpUbx和 SpAntp的相互作用研究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一、个人简介
    二、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三、攻读博士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四、攻读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五、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致谢

(4)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期的能量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中华绒螯蟹繁殖生物学
        1.1.1 洄游
        1.1.2 繁殖期和繁殖水域
        1.1.3 胚胎发育
    1.2 甲壳类繁殖期能量代谢研究
        1.2.1 能量代谢酶
        1.2.2 耗氧率和氧氮比
    1.3 甲壳类生化成分研究现状
        1.3.1 生长发育期生化组成变动
        1.3.2 洄游期生化组成变动
        1.3.3 繁殖期生化组成变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样品采集和测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糖酵解酶活性的变化
        2.2.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三羧酸循环酶活性的变化
        2.2.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雌蟹AK活性变化
    2.3 讨论
        2.3.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糖酵解酶活性的差异
        2.3.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三羧酸循环酶活性的差异
        2.3.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精氨酸激酶活性的差异
第三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抱卵前后标准代谢和窒息点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3 耗氧率、NH_3-N排泄率、耗氧量和排氨量的计算
        3.1.4 氧氮比和能耗率
        3.1.5 窒息点的检测
        3.1.6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窒息点
        3.2.2 中华绒螯蟹雌蟹雌蟹的耗氧量和耗氧率
        3.2.3 中华绒螯蟹雌蟹的排氨量、排氨率
        3.2.4 中华绒螯蟹雌蟹氧氮比和能耗率
    3.3 讨论
        3.3.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对低氧的耐受性
        3.3.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代谢
        3.3.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代谢底物
第四章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抱卵前后的生化组成变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蟹采样及解剖
        4.1.2 实验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雌蟹的脂肪酸组成
        4.2.2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氨基酸组成的变动
    4.3 讨论
        4.3.1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脂肪酸组成的变动
        4.3.3 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氨基酸组成的变动
小结
    1.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能量代谢酶的变动
    2.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标准代谢的变动
    3.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变动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研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致谢

(5)饲料中不同水平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类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脂类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
        1.1.1 脂类的定义和分类
        1.1.2 脂肪酸分类和来源
        1.1.3 脂类物质的生物学功能
        1.1.3.1 提供机体生长代谢所需能量
        1.1.3.2 提供必需脂肪酸
        1.1.3.3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
        1.1.4 脂肪酸在甲壳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
    1.2 甲壳动物的脂类营养需求
    1.3 甲壳动物脂肪酸的代谢
        1.3.1 脂肪的合成代谢
        1.3.2 脂肪的分解代谢
        1.3.3 脂肪的转运
        1.3.4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代谢
    1.4 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甲壳动物的影响
    1.5 拟穴青蟹的生物学特性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生长性能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动物
        2.2.2 试验饲料
        2.2.3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2.2.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2.2.4.1 生长指标计算方法
        2.2.4.2 饲料及蟹体常规成分测定
        2.2.4.3 饲料及组织脂肪酸组成测定
        2.2.4.4 脂质代谢指标测定
        2.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常规成分的影响
        2.3.3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3.4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质代谢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生长发育的影响
        2.4.2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体成分的影响
        2.4.3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4 不同比例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质代谢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主要试剂
        3.2.1.2 其它试剂的配制
        3.2.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3.2.2 拟穴青蟹脂肪酸代谢关键基因部分片段克隆
        3.2.2.1 RNA的提取
        3.2.2.2 CDNA的第一链合成
        3.2.2.3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
        3.2.2.4 PCR产物胶回收
        3.2.2.5 连接与转化
        3.2.2.6 阳性克隆子的鉴定及测序
        3.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3.3 实验结果
        3.3.1 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幼蟹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
        3.3.2 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幼蟹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的影响
        3.3.3 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幼蟹脂肪酸分解相关基因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幼蟹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分析
        3.4.2 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幼蟹脂肪酸转运相关基因的影响分析
        3.4.3 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幼蟹脂肪酸分解相关基因的影响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拟穴青蟹Δ6FAD基因的启动子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2.2.2 引物设计
        4.2.2.3 启动子区PCR扩增
        4.2.2.4 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候选转录因子筛选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SREBP-1 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2.1 RNA的提取
        5.2.2.2 CDNA的第一链合成
        5.2.2.3 引物设计
        5.2.2.4 CDNA末端快速扩增
        5.2.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2.6 拟穴青蟹SREBP-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
    5.3 实验结果
        5.3.1 拟穴青蟹SREBP-1 全长CDNA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5.3.1.1 SREBP-1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级结构
        5.3.1.2 SREBP-1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5.3.1.3 系统进化树分析
        5.3.2 SREBP-1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
    5.4 讨论
        5.4.1 拟穴青蟹SREBP-1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结构特性
        5.4.2 拟穴青蟹SREBP-1基因的组织特异性分布
    5.5 小结
第六章 饲料中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Δ6 FAD和 SREBP-1 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2.2.1 RNA的提取
        6.2.2.2 CDNA的第一链合成
        6.2.2.3 引物设计
        6.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6.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结论和创新点
    7.1 全文结论
    7.2 本研究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读博期间发表论文、交流会议论文情况

(6)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与环境因子研究综述
    1.1 水环境因子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1.1.1 温度和盐度
        1.1.2 溶解氧、pH值
        1.1.3 氮、磷、COD
    1.2 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方式沿革
        1.2.1 工厂化育苗
        1.2.2 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
    1.3 历年对水质因子研究概况
    1.4 中华绒螯蟹繁育温度研究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生物学零度及其有效积温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
        2.1.2 供试幼体
        2.1.3 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试验设计
        2.1.4 历史监测数据
        2.1.5 监测指标
        2.1.6 数据计算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3.1 与其他相近研究的异同点
        2.3.2 幼体阶段有效积温、生物学零度和发育历期特点
        2.3.3 幼体阶段影响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其他因素
    2.4 结论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地点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设计
        3.1.4 育苗水质评价参照标准
        3.1.5 采样方法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育苗池产量
        3.2.2 水温
        3.2.3 溶解氧、pH值、盐度
        3.2.4 氮
        3.2.5 磷
        3.2.6 COD
    3.3 讨论
        3.3.1 温度
        3.3.2 溶解氧、pH值和盐度
        3.3.3 氮、磷
        3.3.4 COD
        3.3.5 结论
        3.3.6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7)几种虾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源
    1.1 分布
    1.2 生活习性
2 繁殖生物学
    2.1 亲本
    2.2 卵巢发育及产卵
    2.3 精巢发育及授精
    2.4 幼体发育
3 总结与展望

(8)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青蟹简介
        1.1 青蟹的种类组成
        1.2 青蟹的分布情况
    2 青蟹的养殖
    3 拟穴青蟹的苗种繁育研究进展
    4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4.1 立题背景
        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拟穴青蟹催产技术的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养殖系统
    2 方法
        2.1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2 切除眼柄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3 干露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4 不同季度对拟穴青蟹催产的影响
        2.5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盐度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3.2 切除眼柄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3.3 干露下拟穴青蟹的产卵
        3.4 不同季度拟穴青蟹的产卵
    4 讨论
        4.1 盐度对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
        4.2 切除眼柄和干露刺激对拟穴青蟹产卵的影响
        4.3 拟穴青蟹产卵的时间差异
第三章 拟穴青蟹孵化技术的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孵化系统
    2 方法
        2.1 不同温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2.2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2.3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的显微观察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温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3.2 不同盐度对拟穴青蟹孵化的影响
        3.3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的显微观察
    4 讨论
        4.1 不同温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
        4.2 不同盐度下拟穴青蟹胚胎发育
        4.3 胚胎发育分期
第四章 拟穴青蟹幼体培育技术的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与处理方法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亲蟹种源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2.2 养殖密度对幼体培育的影响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不同亲蟹种源幼体的生长发育
        3.2 不同养殖密度下两种亲蟹种源幼体的生长发育
    4 讨论
        4.1 亲本选择的重要性
        4.2 幼体养殖环境的重要性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致谢

(9)饥饿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脂类组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幼体的准备
    1.2 饥饿试验
    1.3 总脂提取
    1.4 脂肪酸分析
        1.4.1 脂肪酸甲酯化
        1.4.2 气相色谱参数设置
        1.4.3 脂肪酸标准试剂曲线的制作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饥饿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脂含量的影响
    2.2 饥饿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饥饿状态下能量代谢的物质基础
    3.2 饥饿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10)拟穴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期分子免疫基础及幼体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的研究
        1.2.1 拟穴青蟹胚胎及幼体阶段发育史
        1.2.2 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1.2.3 拟穴青蟹胚胎及幼体阶段研究进展
    1.3 甲壳动物先天性免疫
        1.3.1 模式识别受体PRRs
        1.3.2 抗菌肽
        1.3.3 Toll通路
        1.3.4 IMD通路
        1.3.5 Jak/Stat 通路
        1.3.6 酚氧化酶原系统
        1.3.7 补体系统
        1.3.8 凝血系统
    1.4 组学在甲壳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1.4.1 转录组介绍
        1.4.2 蟹类转录组的研究
        1.4.3 海洋动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组研究
        1.4.4 蛋白质组介绍
        1.4.5 蟹类蛋白质组的研究
        1.4.6 海洋动物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组研究
    1.5 研究技术路线、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拟穴青蟹胚胎各发育时期和幼体各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拟穴青蟹人工繁育及胚胎幼体样品采集
        2.2.2 不同发育时期的显微镜观察
        2.2.3 总RNA提取
        2.2.4 转录组文库构建
        2.2.5 测序及拼接
        2.2.6 差异基因表达量分析及基因功能注释和分析
    2.3 结果
        2.3.1 实验样品
        2.3.2 转录组数据建库、拼接及注释
        2.3.3 qPCR验证
        2.3.4 转录组分析结果
    2.4 讨论
        2.4.1 拟穴青蟹胚胎至仔蟹Ⅰ期不同发育阶段先天性免疫的基础研究
        2.4.2 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阶段高表达的基因
        2.4.3 青蟹潜在的母源因子
        2.4.4 青蟹溞状幼体孵出过程中的免疫相关基因变化特点
        2.4.5 自然状态下的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抗菌肽表达情况
        2.4.6 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Toll信号通路和IMD通路的表达情况
        2.4.7 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酚氧化酶原系统的表达情况
        2.4.8 自然状态下青蟹早期各发育阶段中激素的表达情况
        2.4.9 小结
第3章 拟穴青蟹胚胎发育时期和幼体发育时期的蛋白质组测序及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2 实验方法
        3.2.1 拟穴青蟹人工繁育及胚胎幼体样品采集
        3.2.2 iTRAQ实验方法
    3.3 结果
        3.3.1 蛋白质组学建库
        3.3.2 蛋白质组学注释
        3.3.3 差异蛋白的筛选
        3.3.4 差异蛋白的富集分析
        3.3.5 免疫相关差异蛋白分析
        3.3.6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3.4 讨论
        3.4.1 青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局限性
        3.4.2 青蟹早期发育关键阶段的差异蛋白
        3.4.3 青蟹胚胎早期发育阶段Em1至Em2期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蛋白
        3.4.4 青蟹孵化为溞状幼体阶段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蛋白
        3.4.5 青蟹胚胎发育阶段差异表达的酚氧化酶原系统相关蛋白
        3.4.6 青蟹胚胎发育期的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的相关性分析
第4章 LPS刺激和解藻弧菌感染下拟穴青蟹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相关免疫因子特性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青蟹幼体的解藻弧菌或LPS攻毒试验
        4.2.2 总RNA提取
        4.2.3 文库构建
        4.2.4 测序及拼接
        4.2.5 基因功能注释及分析
    4.3 结果
        4.3.1 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质量分析
        4.3.2 溞状幼体Ⅰ期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4.3.3 大眼幼体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4.3.4 仔蟹Ⅰ期LPS刺激或解藻弧菌感染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分析
    4.4 讨论
        4.4.1 解藻弧菌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及仔蟹Ⅰ期的转录组分析
        4.4.2 LPS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及仔蟹Ⅰ期的转录组分析
        4.4.3 LPS和解藻弧菌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及仔蟹Ⅰ期的转录组数据的比较研究
        4.4.4 病原感染下溞状幼体Ⅰ期转录组数据分析
        4.4.5 病原感染下大眼幼体转录组数据分析
        4.4.6 病原感染下仔蟹Ⅰ期转录组数据分析
第5章 模式识别受体SpLGBP的分子基础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和菌株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1.4 主要溶液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引物设计
        5.2.2 青蟹细菌或LPS感染试验
        5.2.3 青蟹组织的采集
        5.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5 总RNA的提取
        5.2.6 cDNA的合成
        5.2.7 SpLGBP构建载体所需的目的基因片段的获得
        5.2.8 SpLGBP蛋白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5.2.9 细菌凝集实验
        5.2.10 糖类结合实验
    5.3 实验结果
        5.3.1 序列扩增和分析
        5.3.2 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同源性分析
        5.3.3 自然状态下青蟹SpLGBP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
        5.3.4 SpLGBP转录本在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
        5.3.5 LPS或解藻弧菌感染后SpLGBP转录本在溞状幼体Ⅰ期、大眼幼体和仔蟹Ⅰ期中的表达情况
        5.3.6 LPS或副溶血弧菌感染下,血淋巴细胞和肝胰腺中SpLGBP基因的表达情况
        5.3.7 SpLGBP重组质粒构建
        5.3.8 SpLGBP的诱导表达
        5.3.9 SpLGBP蛋白的分离纯化
        5.3.10 BCA法测定目的蛋白的浓度
        5.3.11 细菌凝集实验
        5.3.12 糖类结合实验
    5.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四、摄食对锯缘青蟹溞状幼体生长和呼吸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虾蟹类早期发育阶段的栖息地选择利用研究进展[J]. 伍烨菱,赵峰,庄平.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1(04)
  • [2]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生态育苗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初步研究[J]. 王璞,马旭洲,张文博,王高龙,杨永超,陈军伟,温旭,张勇,周桢. 环境化学, 2020(12)
  • [3]拟穴青蟹早期发育转录组分析及Hox基因SpUbx/SpAntp/SpAbd-A功能初步研究[D]. 张银. 汕头大学, 2020(01)
  • [4]中华绒螯蟹雌蟹繁殖期的能量代谢研究[D]. 姬慧.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5]饲料中不同水平豆油替代鱼油对拟穴青蟹脂类代谢的影响[D]. 郝美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6]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育苗胚后发育温度及多年份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D]. 王璞.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几种虾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J]. 赵旺,杨其彬,陈旭,陈明强,温为庚. 海洋科学, 2019(04)
  • [8]拟穴青蟹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D]. 姚兴南. 海南大学, 2018(08)
  • [9]饥饿对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脂类组成的影响[J]. 贺诗水,薛雨,周琳,钱睿,林淑莹,王远江.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8(04)
  • [10]拟穴青蟹胚胎和幼体发育期分子免疫基础及幼体对病原感染的免疫应答[D]. 马笑晚. 厦门大学, 2018(08)

标签:;  ;  ;  

摄食对锯缘青蟹幼虫生长和呼吸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