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地壳稳定研究中的“地震空区”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1](2021)在《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文中认为中国大陆的强震受控于活动地块的运动和变形。活动地块边界带上集中了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变形和强震,块体内部分布少数较低震级的强震。活动地块的运动与变形导致了中国大陆强震分布广泛、西强东弱、动静交替和分块成带的特征。研究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古地震和历史强震的活动特征与机制对揭示中国大陆内部强震的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位于南北地震带北段,是鄂尔多斯活动地块与阿拉善地块、柴达木-陇西地块的交汇区。该区域断裂活动性质多样,南部是数条左旋走滑断裂与端部的逆冲断裂组成的弧形构造带,属于青藏高原构造域;北部为多条正断裂控制的银川断陷盆地和贺兰山,形成了典型的盆山构造,属于华北构造域。两构造域中间形成了三关口-牛首山-罗山东麓-云雾山断裂右行剪切带,构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和华北西缘盆岭构造的分界线。该区域的历史强震和古地震研究较为深入,为研究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汇总该区域古地震和历史地震资料,借助统计分析方法和库仑应力作用模型进行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的研究。主要获得的认识有以下几点:1.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单条/段断层上强震的复发模式以准周期型为主,区域上强震平静期和活跃期相交替。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的最近4期历史强震活跃期表明,强震活跃期在时空上存在由东向西迁移的过程,这种迁移规律在最近一次古地震事件的时空分布中也有所体现。综合95次古地震事件,采用不考虑测年误差计算的单条/段断层上强震复发的变异系数介于0.051~0.7,其中小于0.5的占比为83%;采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当误差服从正态分布时变异系数介于0.109±0.026~0.704±0.150,当误差服从均匀分布时变异系数介于0.130±0.03~0.708±0.149;基于bootstrap取样方法计算地震随机复发概率,得到研究区断裂中服从准周期复发模式断层比例Pd为67%。2.通过黏弹性库仑应力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1495—1920年M≥61/2级地震之间不仅库仑应力触发作用明显(前序地震引起的累积库仑应力变化可达0.01~0.1MPa),而且这些强震发生前,发震断层上均经历库仑应力快速增加的过程。模拟研究还发现,1219—1352年3个强震间累积库仑应力作用为负,并且对1495年以后强震发震断层的应力影响不明显。在强震活跃期(1495—1920年)和平静期(1219—1495年)中,强震之间库仑应力作用特征的差异表明,断层面上库仑应力的快速增加过程是触发强震的重要原因,库仑应力触发作用会导致地块边界带区域强震活动性变得更活跃。3.在古地震数据的基础上,对典型的走滑断裂系统、走滑-逆冲断裂系统、正断系统中构造间的库仑应力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构造样式对强震的触发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冷龙岭-金强河-毛毛山-老虎山-海原断裂和冷龙岭-天桥沟-黄羊川-香山-天景山断裂由于断层的几何分布近线性、断层力学机制相似(左旋走滑为主),强震在断层端部造成的高库仑应力变化促进了相邻断裂的破裂,促成了强震活跃期。近似平行分布的断层间,如海原断裂西段和中段与香山-天景山断裂西段和东段之间由于强震发生时断层破裂长宽比较大,会形成相互抑制的库仑应力作用。但是,由于端部作用,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在其中起到了过渡作用,促成了天桥沟-黄羊川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西段和东段、海原断裂西段和中段之间的强震活跃期。考虑断层深部倾角变化时,银川盆地正断系统中,东边界的黄河断裂北段和西边界的贺兰山东麓断裂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黄河断裂北段的破裂会在贺兰山东麓断裂和芦花台断裂浅部(约13 km以上)累积正的库仑应力,而贺兰山东麓断裂的破裂会在盆地内部形成负库仑应力为主的应力环境,在盆地内部断层的浅部(约3 km)会形成正的库仑应力变化。这种断层相互作用与断层间的几何展布、力学性质以及深部构造有着紧密联系。4.基于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累积、地震空区及强震复发概率模型分析得到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近南北展布断裂的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断层面上现今库仑应力变化表明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上的黄河断裂南段、云雾山断裂、六盘山断裂南段以及清水河、烟筒山等近南北展布的断裂上库仑应力累积较大;这些应力较高的区域也是历史地震空区集中的主要部位,加之利用概率模型计算的黄河断裂南段、三关口等断裂未来20年有相对较高的强震复发概率,因此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近南北展布断裂的潜在危险性较大。此外,利用正态分布概率模型计算的未来20年强震复发概率在有历史强震记录的罗山东麓、老虎山、海原西段和中段、六盘山断裂北段等断裂上也较高。
杨宜海,张雪梅,花茜,苏利娜,丰成君,邱玉荣,梁春涛,苏金蓉,古云鹤,金昭娣,张媛媛,关昕[2](2021)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来自密集震源机制解的约束》文中指出龙门山断裂带沿倾向和走向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和分段性特征,通常以4条主干断裂为界将龙门山断裂带自西向东分为5条构造带,但是对沿走向的分段性特征仍未达成共识.本文利用四川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汶川地震后近10年的波形数据,采用全波形反演获取了龙门山断裂带1495个M≥3的震源机制解.通过"滑动窗"扫描方法提取不同地震类型的数量沿龙门山断裂带走向的变化曲线,据此将龙门山断裂带的震源区划分为S1—S9段.根据反演的震源机制解,进一步采用阻尼线性反演技术求取龙门山断裂带高分辨率的构造应力场信息,从地震类型、断面结构和构造应力场等角度探讨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结果表明:(1)地震类型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其中S1的逆冲型地震比例最高,S8的走滑型地震比例最高,S9的正断型地震比例最高.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可能存在差异性断层调整运动,且余震晚期沿断裂带走向普遍存在应力的补充和协调,芦山地震的发生可能还对S2造成了应力扰动.汶川主震附近及余震区远端经历了更长的震后调整过程,且余震区远端S9具有更复杂、强度更高的震后调整过程.(2)断面结构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断面结构揭示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参与了汶川余震活动.断面倾角与走滑分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具有明显逆冲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主要分布在50°~70°,而在具有明显走滑分量的分段断面倾角基本在60°以上,且断面倾角增大与汶川余震带宽度收缩变窄相吻合.(3)龙门山断裂带的应力环境非常复杂.σ1方向的分段性差异导致了汶川—芦山地震空区的地壳撕裂和地幔物质上涌、汶川主震附近和余震区远端的隐伏断裂活动以及虎牙断裂南端大量的逆冲型地震.结合构造应力场与大地测量资料认为,龙门山的隆升主要是受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上地壳缩短增厚所致.
闫全超[3](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文中认为青藏高原东缘位于青藏高原块体、川滇块体和四川盆地的交汇处,具有明显的构造活动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可为理解该区域的构造演化运动、隆升及扩张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对于进一步解释地壳运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为研究对象,以大地测量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最小二乘预估、阻尼应力张量反演和块体形变分区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地壳水平形变、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各子块体的效能率等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2000年-2015年间2260个地震(≥ML3.0),对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进行活动性分析。结果发现集中在2008年-2013年的地震占总数目的91%,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地震占总数目的84.2%。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块体内地震事件的平均震源深度分别为9.5±3.5km、9.9±5.5km,主要滑动性质分别为走滑、走滑兼具逆冲,两块体内震源的平均深度基本相同且滑动性质相近。而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6.2±2.1km,远远大于前两者,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为界,北段为逆冲兼具走滑,南段则以纯逆冲为主导。(2)利用GPS数据计算青藏高原地区速度场剖面、面膨胀、剪应变、区域平均应变分布等。速度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壳近南北向缩短,近东西向拉张,且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运动趋势;面膨胀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周边以挤压缩短为主,内部以拉张为主,青藏高原南缘和龙门山地区是挤压应变最强烈的区域;剪应变结果表明整个青藏高原的剪应变明显大于周边地区,且高剪应变主要沿大型活动断裂展布;区域平均应变结果中,羌塘地块、川滇块体、滇东地块的平均主应变方向分别为SWW-NEE、NW-SE、NNW-SSE,整体呈现自西向东的顺时针旋转趋势。而在龙门山断裂NWW-SEE向的压缩应变远远大于NNE-SSW向的拉张应变。(3)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和迭代联合应力反演的结果显示,最大主压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除龙门山断裂北段西侧区域外,各子区域内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最大压应力的方向由玉树NW-SE转向为鲜水河中部的NWW-SEE,再转向为安宁河的NNW-SSE,整体显示出顺时针旋转特征。龙门山断裂带的最大压应力,在中部和南部则呈现出近东西向,而北部则存在局部差异性。(4)青藏内部各地块和部分主要断裂的效能率分配值分布表明以玉树-鲜水河断裂为界其南侧和北侧区域差异显着,在东北缘区域内各子块体边界断裂运动远大于块体内部对地壳形变的贡献,而东南缘的结果则正好相反。由效能率分配值分布特征推断出青藏高原顺时针旋转的上边界是在玉树-鲜水河断裂带附近,这一结果与根据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推断的顺时针旋转上边界轮廓基本一致,而与GPS数据推断的上边界轮廓位于昆仑断裂-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且方向垂直龙门山断裂有所差异,体现了边界线位置在不同深度上的结果。
李彦川[4](2020)在《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断裂耦合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过去~55 Ma以来的持续碰撞造就了以“世界屋脊”着称的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高达~4500 m、面积超过600×1000 km2,板块碰撞引发的断裂构造活动及地壳形变从喜马拉雅构造带向北延伸超过2000 km直至中亚地区。印度板块以36-40 mm/a的速率向北俯冲欧亚板块,其俯冲量约有一半在青藏高原分解,以此引起了高原地壳的缩短与增厚、褶皱的发育和活跃的断裂构造活动;高原的地壳形变引发了活动断裂带上迥异的弹性能量积累与释放,具体表现为类型不同的断裂活动和地震周期。基于星载大地测量技术(Space Geodesy),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In 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开展青藏高原的断裂形变和地震周期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末;当前,高时-空分辨率的大地测量数据为研究与地震周期相关的地表形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足够的分辨率。本文以青藏高原的三条边界断裂——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和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系(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为研究对象,采用GPS(1999-2018)和In SAR(2003-2016)、利用二维断裂位错模型和三维“back slip”弹性块体模型来反演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震间闭锁状态(闭锁与蠕滑)、评估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探索断裂的地震周期、并以此来约束青藏高原地壳形变的运动学模式。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和取得认识如下:1、利用GPS(1999-2017)和In SAR(2003-2011)数据对阿尔金断裂的震间形变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分析水平向GPS和In SAR视线向数据,我们发现在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断裂西段(86°E)附近存在至少3个明显的局部垂直形变区域;从In SAR观测值中掩模掉该局部垂直形变数据后,水平向GPS与In SAR是自洽的;该结果强调了在处理、解释In SAR数据时考虑垂直形变的重要性;(2)在改正由块体本身旋转导致的形变剖面速率系统贡献后,GPS和In SAR联合反演结果厘定的阿尔金断裂西段(86°E)滑动速率为8.1±0.4 mm/a、闭锁深度为15.1±3.4 km,该结果表明前人对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高估量值高达到36%;此外,该结果表明阿尔金断裂应变积累的速率比预想的要低;(3)GPS和In SAR联合反演的结果并不支持跨阿尔金断裂的大地测量形变场存在不对称的现象,排除了在数据拟合时引入刚度参数或将断裂深部位错进行平移的必要性;此外,对跨断裂In SAR数据剖面分析的结果并不支持阿尔金断裂西段存在明显的浅层蠕滑现象;(4)GPS和In SAR联合解释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形变是断裂走滑、局部地壳剪切-缩短、隆升和沉降共同组成的;该结果同时表明地壳的垂直形变并不直接受控于断裂的活动;(5)基于三维“back slip”弹性块体模型发现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沿走向向东递减(12.8±0.4 mm/a-0.1±0.2 mm/a)、断裂闭锁呈不均匀的分布(5-20 km);此外,反演结果凸显了苏拉木-阿克陶段、阿克陶-平顶山段和平顶山-阿克塞段具有较高的地震危险性(Mw 7.6-7.8);(6)青藏高原上地壳形变的主要模式并不是侧向挤出,其形变是一种杂交模式(hybrid kinematic mode),即同时包含块体运动和连续形变的模式。2、以加密观测的GPS数据(1999-2017)和In SAR数据(2003-2010)为约束对海原断裂的震间闭锁及蠕滑状态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1)GPS、In SAR和水准数据之间的对比强调了或是长波长的系统残差存在于In SAR观测值中,或是水准数据存在系统性的误差;作为最优选择,我们通过对高斯滤波的方法将水平向GPS与In SAR相融合,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分辨率的地壳形变场;(2)GPS和In SAR数据表明海原断裂系存在三个浅层蠕滑段并且由四个闭锁的凹凸体所分割,包括前人发现的老虎山断裂蠕滑(~103.6°E–103.9°E;蠕滑速率为~2-5 mm/a,沿断裂长~30 km),新发现的海原断裂西段蠕滑(~104.2°E–104.3°E;蠕滑速率为~3-5 mm/a,沿断裂长~10 km)和海原断裂东段蠕滑(~105.3°E–105.7°E;蠕滑速率为~2-4 mm/a,沿断裂长~43 km);(3)沿海原断裂西段和东段的蠕滑段,1920年海原M~8地震分别产生了~3 m和~3-10 m的地表位错,意味着其蠕滑或者是此次地震后长期的震后余滑,或者是长期存在;前者表明海原断裂目前正处于不均匀的重新闭锁过程,后者则表明大地震能够破裂、穿越蠕滑段落;(4)通过计算海原断裂系的四个凹凸体震间地震矩积累,得到老虎山断裂能够产生一次Mw 6.8-6.9的地震,海原断裂现今积累的地震矩能够产生一次Mw5.9-6.3的地震,其破裂的情景取决于凹凸体的单独破裂或者联级破裂。3、采用多时段GPS数据(1999-2018)和跨鲜水河断裂的In SAR数据(2014-2016)对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闭锁与蠕滑、地震周期开展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1999-2014的GPS形变场,获得鲜水河-小江断裂的现今滑动速率为7-11 mm/a;在该断裂系的北段(32°N-30°N),鲜水河断裂在深部主要处于蠕滑的状态,浅部处于闭锁状态,而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和小江断裂表现为强闭锁;(2)鲜水河断裂1973 M 7.6和1981 M 6.9地震的震后余滑持续时间较长(可能长达40年),其南侧的1893地震也对该持久的震后余滑有所贡献;地表蠕滑速率随时间的衰减证实了该观点,也意味着鲜水河断裂现今的闭锁状态标志着一个新的地震周期的开始;(3)沿八美-康定段,本论文的结果新发现了一段长约30 km浅层蠕滑段落(30.2°N-30.4°N);该蠕滑段的蠕滑速率在2008-2014年间加速,这可能与2008年Mw 7.9汶川地震在该区域产生的库伦应力加载有关;(4)沿鲜水河-小江断裂的地震矩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和小江断裂现今的地震矩积累量分别等效于一次Mw 7.5、Mw 7.2和Mw 7.4地震。总结而言,本文采用丰富的GPS和In SAR数据,对阿尔金断裂、海原断裂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形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不仅厘定了断裂的滑动速率,也揭示了断裂及周边地壳的高分辨率形变特征、定量评估了断裂的地震危险性;此外,本文还首次揭示了沿海原断裂、鲜水河断裂的新的震间蠕滑现象,厘定了其蠕滑时空分布;结果还对上述断裂的地震周期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高泽民[5](2020)在《桌子山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大震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乌海盆地处于鄂尔多斯西北缘构造变形和转换的关键位置,对该区活动断裂现今构造活动特征和规律的定量研究不仅有助于预测区域大震危险性潜势,也对认识鄂尔多斯西北缘地区构造变形模式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选取乌海盆地东缘的桌子山西缘断裂为研究对象,以断裂的几何特征、滑动速率、古地震复发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航卫片影像解译、典型地貌面位错测量、古地震探槽和年代学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获得了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活动性定量参数,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1)桌子山西缘断裂北起磴口县以东南,沿NE-SW向自北向南依次经大陆盖、千里沟、东山北社区、黄柏茨、二道坎,全长约90 km,总体走向NNE,倾向NWW,倾角60°-80°。桌子山西缘断裂迹线总体呈折线或锯齿状,不完全连续,按几何特征可将断裂大致分为:二道坎-乌海段、乌海-千里沟段、千里沟段、大陆盖段。桌子山西缘断裂断错了断裂沿线河流阶地、冲洪积扇等不同地貌面,构造活动标志清晰,反映出正断层型活动特征。通过对断裂断错阶地面垂向位移的变化、古地震探槽内相应地层及典型断错地貌面OSL样品的测年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断层在晚第四纪以来仍具有活动性,断层剖面最新活动时间在11.4±1.3 ka之前,是一条晚更新世晚期的活动断裂。(2)通过对桌子山西缘断裂大陆盖、强孝陵园、东山北社区及二道坎四个典型断错地貌调查点的位错测量与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断裂不同时期的垂向滑动速率总体较为接近,速率范围介于0.07±0.01-0.16±0.05 mm/a。(3)桌子山西缘断裂在大陆盖段的3个古地震探槽共揭露7次古地震事件:事件Ⅰ发生时间为(73.4±12.9)ka;事件Ⅱ发生时间在(64.4±8.2-63.7±7.4)ka之间;事件Ⅲ发生时间大致为(58.7±6.5-53.2±7.0)ka;事件Ⅳ发生时间为(45.7±5.1-42.6±6.3)ka;事件Ⅴ发生时间为(31.3±3.4-31.0±3.4)ka;事件Ⅵ发生时间为(28.1±3.8-25.7±3.0)ka;事件Ⅶ发生时间为(20.2±2.6-15.8±1.9)ka。最晚一次离逝时间在(20.2±2.6-15.8±1.9)ka,在考虑测年误差的条件下,古地震事件具有一定的复发规律,复发间隔大致介于8-13 ka。(4)根据地震震级与断裂地表破裂长度及同震平均位错量经验公式,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发震潜力介于7.4-7.7级。利用历史大震空区识别、历史地震目录时序图及古地震复发特征资料,认为桌子山西缘断裂属于该区历史地震空区段,目前仍处于地震活跃期,古地震离逝时间已接近或超过复发周期,具有潜在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与能力,存在一定的大震风险性。
李姜一[6](2020)在《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35047-2015)指出,当发震断层到场址距离小于10 km、震级大于7.0时,应对近断层坝址进行地震动反应谱的模拟。然而,目前由于缺少近场强震动数据,国内外地震动预测方程不能很好的反映近断层的强震动特性。而且,近断层地震动模拟研究对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参数(断层几何结构、孕震深度、滑动速率等)和地震动模型参数(应力降、几何扩散系数(G(R))、品质因子(Q(f)),高频衰减参数(?0)和局部场地放大系数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对于特定的近断层的重大工程场址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精确厘定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模型参数,采用能反映近断层场址地震动特性的其他方法计算地震动反应谱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采用精定位小震数据、重力和GPS观测数据综合判定鲜水河-则木河断裂带深部几何结构特征以及长期滑动速率和断层深度等活动性参数。然后,研究了地震动模型参数的反演方法,并选取2019年长宁MS6.0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反演了长宁地震的震源特性、品质因子Q和场地响应。最后,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基于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模型参数,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加速度反应谱。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1、基于粒子群非线性算法,采用GPS和重力数据对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及大凉山断裂的滑动速率开展单独反演及联合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研究区走滑型断裂带震间期滑动速率时,重力数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较小。2、采用2011-2017年共七期的GPS观测资料反演了断裂带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结果表明,大凉山次级块体北、中和南三段总的滑动速率分别为9.8 mm/a、8.9 mm/a和8.4 mm/a,呈自北向南递减趋势,且具有顺时针旋转特性。安宁河断裂北段与南段、则木河断裂、大凉山断裂北段、中段以及南段的闭锁深度分别为6.2±3.6 km、16.8±2.0 km、14.1±3.3 km、23.3±5.1 km、20.8±1.9 km和15.5±2.6 km。除安宁河断裂北段和大凉山断裂北段,安宁河断裂南段、则木河断裂、大凉山断裂中段和南段均处于完全闭锁阶段,闭锁深度接近90%分位数小震深度的下界值,二者标准差约为0.94 km。3、通过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1981-2018年小震精定位数据(MS≥1.6),获得断裂带小震震源深度分布并解译了康定段深部几何结构特征。得到道孚段、乾宁段和康定段90%分位数小震截断深度分别为17.6、13.0和14.3 km。康定段三条分支断层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和折多塘断裂在15 km深度处汇成一条断层,并且从地表到15 km深呈现花状结构。4、采用鲜水河断裂带2004-2017年GPS观测资料反演得到道孚-乾宁段的左旋走滑速率为4.5±1.1 mm/a,闭锁深度为5.3±1.9 km。该段从地表到2.6 km深存在蠕滑运动,蠕滑速率为1.3±1.0 mm/a。推测道孚段和乾宁段发生M7以上地震可能性较小。色拉哈断层、雅拉河断层和折多塘断层的滑动速率分别为7.5±1.6、2.3±1.5和1.9±1.5 mm/a,总的滑动速率为11.7±1.5 mm/a,高于道孚-乾宁段滑动速率4.5±1.1 mm/a。反演结果表明色拉哈断层浅部存在蠕滑运动,蠕滑深度和速率分别为3.4±1.6 km和7.5±2.8 mm/a。自1725年MS7地震后,该段已累积了相当于发生一次MW7.1地震的能量。5、长宁地震的高频衰减模型为κ=0.0420+0.0001262R。盆地和山区的?0分别为0.0463 s和0.0319s,m值分别为0.0000958 s/km和0.0001873 s/km。反演结果表明,长宁主震的应力降为1.15 MPa,8个余震的应力降范围在0.11-1.04 MPa,平均值为0.43 MPa。在0.5-4.0 Hz,Q值从62快速增加到2920;在4.0-25.0 Hz,Q值的频率相关性变弱,在910到1500浮动。这种现象表明,Q值模型在高频时向固有衰减转变。因此,我们得到双线性Q(f)模型为Q(f)=237.6f1.27(Q<1280),在频率更高时Q=1280。此外,广义线性反演方法和HVSR方法计算的场地响应均表明51GXT台站受强震动引起的土层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其峰值加速度大于300 cm/s2。在1.0-5.0 Hz频率时,场地放大效应受非线性的影响明显增大。6、通过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不同破裂方式下布拖断裂、交际河断裂和大凉山断裂南段对白鹤滩坝址的地震动影响,揭示了破裂的方向性效应与破裂的起始点相关性较弱,而与断层破裂面的不均匀性和凹凸体分布具有较强相关性。此外,通过布拖断裂、交际河断裂和整个大凉山断裂南段的均值谱与NGA-West2地震动预测方程的均值和一倍标准差结果对比发现,交际河断裂和大凉山断裂南段的模拟结果与NGA-West2各个模型的均值预测结果较为一致,而布拖断裂的模拟结果在T<1.0 s时与NGA-West2模型的结果存在显着差异。
孙翔宇[7](2020)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自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以来不断隆升,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构造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崛起过程中构造变形强烈,在其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一条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急剧减小,并在尾端发育一系列“马尾状”分支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也是中强地震频发区域,特别是在东昆仑断裂带尾端区域曾发生过如1973年黄龙Mw6.5地震和1976年松潘Mw7.2、Mw6.5和Mw7.2地震群等中强地震,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也发生在该区域。本论文选取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为研究区,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隐伏发震构造问题、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东昆仑断裂东段延展特征和走滑速率锐减的深部成因、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等的深部接触关系为探测研究目标。随着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的成熟,使用面状分布的密集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下有效的恢复真实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延展特征、深部接触关系等信息。本论文使用了在研究区新测的273个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形成覆盖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面状分布的数据集和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4个重要地段的数据集。采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感应矢量分析技术等对测区的维性和电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使用Mod EM电磁反演成像系统进行了三维反演,开展了不同数据、不同参数、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研究,对最后的电阻率结构模型采用合成数据反演测试和模型灵敏度正演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地质构造解译和分析中紧密结合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形变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HCL)向北东方向涌动的端点附近,虎牙断裂向北延伸段在深部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带,与北侧塔藏断裂组成单侧的“花状”结构归并于壳内低阻层中。结合其他资料认定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为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2)1973年黄龙地震和1976年松潘地震群等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都聚集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向北东方向运移变浅的端部,与九寨沟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环境与震源机制。这种震源机制与电性结构的组合表明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受到了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层支配,区域内中强地震的动力源自软弱的中下地壳。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虎牙断裂北段-虎牙断裂一线的电阻率结构高低不均,导致不同位置的应力积累能力不同,最终表现为中强地震在沿线不同位置上串珠状发生。(3)东昆仑-西秦岭“马尾状”断裂系统不同段落的深部延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北西收紧的玛曲段断裂延展表现为略向西南倾斜的单一电性边界带,在东南撒开的“马尾状”断裂系统中的塔藏、迭部-白龙江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深部延展都表现为电性差异带,展示出由西南向北东推挤的单侧“花状”样式,并统一归并于中下地壳低阻层(HCL)中。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深部高、低阻混杂的介质电阻率分布状态是东昆仑断裂带走滑速率向东锐减且成弥散分布的深部成因。(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西南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广泛赋存具有较低粘滞度的低阻层(HCL),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东南、东北流动提供了物性基础。该低阻层的赋存深度具有向东南和东北变浅的趋势,表明向东南和东北的运动受到了具有高阻特征的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阻挡并在接触区向上涌动,这是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频发和地表隆起的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厘定了壳内低阻层的东边界和北东边界,但对于其南边界以及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测研究。
胡志平[8](2020)在《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震后上地幔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的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地震在破裂区周围上千公里的区域内引起较大的同震变形,同时,地震引起的上地幔中应力的粘弹性松弛导致地壳产生持续震后变形,可以长达数十年以上。这些同震及震后形变可以被大地测量台站精确测量。观测到的地表震后变形有助于我们了解上地幔的流变特性。南美洲俯冲带近年先后发生数次Mw8以上大地震。借助于该地区分布比较密集而且高精度的GPS观测,我们可以深入研究震后主要动力学过程以及上地幔的流变学结构和性质。目前已有的对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同震和震后的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对17°-23°S范围之外的区域基本没有影响,所以我们在该范围内选择GPS台站并最终得到了能明显观测到同震信号的23个台站。首先,我们校正震间效应以及季节、年间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然后拟合处理后的震后时间序列并计算震后不同时间段的形变。由于部分GPS台站在地震发生后的不同阶段记录缺失,最后我们得到了 19个台站的震后4年的位移数据。基于Slab1.0等现有数据,我们处理得到南美俯冲带10°-30°S范围内30条与纬度平行的俯冲板片的几何剖面。为了避免之后数值计算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值以及边界条件的影响,我们根据重定位地震数据、海沟的位置、火山的位置和几何剖面本身的曲率将每条剖面向下延伸至深度2000 km处。由此建立了完整的Nacza板块向南美大陆俯冲的俯冲板片的表面几何。参考该区域的已有的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我利用网格生成软件Trelis建立南美中部俯冲带几何模型并生成网格,然后利用有限元建模软件PyLith进行数值计算。之后我通过网格搜索方法确定有限元模型中的三个参数:用于模拟震后余滑的软弱薄层的粘滞系数、大洋软流圈的厚度和粘滞系数。最优模型中软弱薄层的粘滞系数、软流圈的厚度和粘滞系数三个参数的取值分别为1017Pa s、110 km和2×1018 Pa s。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震后地表海向位移主要由震后余滑和地幔楔粘弹性松弛效应控制;海洋上地幔粘弹性松弛效应主要控制地表向大陆方向运动。在垂向上,地幔楔使得地表抬升;大洋上地幔使得海沟附近区域抬升但是使得海岸地区沉降;震后余滑控制上倾区域抬升,下倾区域沉降。同时我们的模型结果表明,震后余滑在地震发生后快速衰减并且主要发生在震后一年内,这与前人研究其他俯冲带地震震后过程得到的结论一致。
付崇[9](2020)在《重磁联合反演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西侧,该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且地震多发,自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3年芦山地震之后,龙门山断裂带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区域。这两次地震震源之间存在有约40km的地震空区,通过研究地震空区与两大震源区的深部结构对深入了解地震空区的地震活动性及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论文对研究区重磁数据进行处理,采用2.5D重磁联合反演方法,获得该区域密度和磁性剖面,认识和推断该区深部结构,探讨地震发震机制及龙门山隆升机制模型等。通过对野外采集数据的处理与反演,获得了三条分别穿过汶川地震震源、芦山地震震源和地震空区的重磁联合反演深部结构模型。结合该研究区域已有的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深部结构模型中得出以下认识:(1)这两次地震的共同点是震源都处于具有高密度高磁性的物理性质的地方,不同点是两者所受应力和动力来源不同;(2)通过两大震源区与地震空区的比较认识到,地震空区与两大震源区相比,在与两大震源相同的深度上,没有高密度高磁性的块体出现;两大震源区周围横向密度变化相对于地震空区来说更为强烈,地震空区横向密度变化相对较为平缓,这可能说明地震空区地表较为平滑,从而间接表明地震空区地表抬升以塑性流变为主,两大震源区的地表抬升以弹性破裂为主;地震空区在上地幔处有部分熔融的存在。这三点可以说明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3)初步探讨了一种龙门山隆升机制模型,即以中地壳滑脱面使松潘-甘孜上、下地壳解耦和扬子地块下地壳被动楔入较弱的松潘-甘孜地块,进一步导致上地壳的缩短,从而造成了龙门山的隆升。
杜明甫[10](2020)在《阿坝地区小震精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的活动性与活动构造密切相关,小的地震活动蕴含了丰富的构造信息,活动断裂的走向、倾向的几何形态可由小的地震事件在平面上及深度上的分布情况来推断,通常作为识别隐伏断层和活动断裂的重要手段,对于研究活动构造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其所在的川青块体(巴颜喀拉块体)是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活动的活跃地带,地震活动性较强。近些年来,该区域地震频发,通过对研究区域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可以较好地认识区内地震地质环境及活动断层的分布、性质、危险性等方面,有助于为城市空间规划及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常规地震定位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使许多构造信息被忽略,严重限制了这些重要基础数据在地震活动性分析、活动构造等方面的应用。为了得到较为精确的小震精定位数据,我们使用多阶段定位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地震定位。结果显示,多阶段定位法既可以消除相对定位法对于主事件位置的定位精度的依赖,又可以有效减小错误速度结构带来的影响。利用四川地震台网资料,对以阿坝县为中心半径不小于150km(100-103.2°E、31.3-34.5°N)范围内,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所记录的ML1.6级及以上的3118次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根据重新定位结果,分析了阿坝地区地震活动性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关系及揭示的构造意义。精定位后,震源位置精度明显提高,震中分布与地震断裂带线性展布较一致,定位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震主要集中在阿坝县以南,并且以研究区南部的鲜水河断裂带,松岗-抚边河断裂带最为集中,从水平方向来看,小震事件更加集中于断裂带附近,呈现出较好的条带状分布特征,从地震震源深度来看,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20km深度范围内,表明研究区孕震层位基本位于中上地壳,且不同地震带区段的小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存在差异。通过总结各断裂带周边地震事件的分布情况,发现鲜水河断裂带具有南北构造差异性,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存在地震空区,地震危险性较强,阿坝断裂带具有与地表活动构造相对应的地震活动性,与野外地质调查结果相一致。
二、区域地壳稳定研究中的“地震空区”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地壳稳定研究中的“地震空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 |
1.3 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2章 区域构造环境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新生代地层及时间标尺 |
2.3 现今地壳形变特征 |
2.4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
第3章 区域强震时空演化 |
3.1 强震活动基本特征 |
3.2 历史强震资料 |
3.3 古地震历史数据 |
3.3.1 香山-天景山断裂 |
3.3.2 贺兰山西麓-三关口-牛首山-罗山东麓断裂 |
3.3.3 黄河断裂 |
3.3.4 六盘山断裂带 |
3.3.5 祁连-海原断裂系 |
3.4 强震时空演化 |
3.5 古地震复发形式 |
3.5.1 方法 |
3.5.2 结果 |
3.6 小结 |
第4章 历史强震库仑应力作用 |
4.1 研究区构造背景与历史强震活动 |
4.2 方法与模型 |
4.2.1 库仑应力作用模型 |
4.2.2 黏弹性介质模型 |
4.2.3 断层位错模型 |
4.3 计算结果 |
4.4 海原强震库仑应力演化 |
4.5 发震构造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
4.6 模型介质参数不确定性及其影响 |
4.7 震后黏弹性应力迁移的重要性 |
4.8 断层宽度不确定性影响 |
4.9 强震间库仑应力作用 |
4.10 小结 |
第5章 典型断层构造及其库仑应力作用 |
5.1 相邻走滑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
5.2 平行走滑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
5.3 银川盆地正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
5.4 弧形构造的端部效应 |
5.5 古地震事件在库仑应力作用模型中的应用 |
5.6 小结 |
第6章 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 |
6.1 库仑应力变化 |
6.2 地震空区 |
6.3 概率分布模型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认识与结论 |
7.2 论文亮点 |
7.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古地震事件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结果 |
(2)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来自密集震源机制解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龙门山及邻区地质构造背景 |
2 震源机制解 |
2.1 数据处理与方法 |
2.2 震源机制解的分段性特征 |
2.2.1 分段方法 |
2.2.2 理县断裂的震源机制 |
2.2.3 地震类型的分段性特征 |
2.2.4 断面结构的分段性特征 |
2.2.5 P、T轴的分段性特征 |
3 构造应力场 |
3.1 方法 |
3.2 构造应力场的分段性特征 |
3.2.1 反演结果 |
3.2.2 构造应力场与同震地表破裂的关系 |
3.2.3 龙门山断裂带的现代动力学特征 |
3.2.4 构造应力场与龙门山的隆升机制 |
4 讨论 |
5 结论 |
(3)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域构造分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区域构造分布 |
2.2.1 川滇菱形块体 |
2.2.2 巴颜喀拉地块 |
2.2.3 龙门山断裂带 |
2.3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
2.3.1 震源机制解 |
2.3.2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及应变场 |
3.1 引言 |
3.2 数据处理模型 |
3.2.1 插值模型与方法 |
3.2.2 最小二乘预估法 |
3.3 青藏高原地区现今地壳水平形变分析 |
3.3.1 数据 |
3.3.2 GPS速度场特征分析 |
3.3.3 青藏高原内部形变特征 |
3.3.4 区域应变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反演计算 |
4.1 引言 |
4.2 基于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主应力模型 |
4.2.1 基本原理 |
4.2.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
4.3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空间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青藏地区块体形变特征分析 |
5.1 区域块体形变分区原理 |
5.2 青藏高原内主要断层滑动速率 |
5.2.1 断裂位错模型 |
5.2.2 反演方法 |
5.2.3 断层滑动速率 |
5.3 青藏高原内各子块体的效能率分配值 |
5.4 顺时针旋转特征的上边界位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断裂耦合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PS和 InSAR约束的断裂震间耦合研究进展 |
1.2.2 .青藏高原主要断裂的震间形变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断裂震间形变模型与空间大地测量数据 |
2.1 .断裂震间形变理论及模型 |
2.2 .GPS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2.1 .GPS数据来源 |
2.2.2 .GPS数据的处理 |
2.3 .InSAR数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PS/InSAR揭示的阿尔金断裂形变特征 |
3.1 .科学问题概述 |
3.2 .GPS和 InSAR联合约束的阿尔金断裂西段(86°E)形变特征 |
3.2.1 .GPS、InSAR数据的融合与分析 |
3.2.2 .阿尔金断裂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的反演 |
3.3 .GPS约束的阿尔金断裂带震间闭锁 |
3.3.1 .大地测量数据与断裂模型 |
3.3.2 .反演结果及分析 |
3.4 .讨论 |
3.4.1 .阿尔金断裂低速率的应变积累 |
3.4.2 .跨阿尔金断裂西段(86°E)是否存在震间形变场不对称现象 |
3.4.3 .阿尔金断裂西段(86°E)三维形变场及其构造意义 |
3.4.4 .阿尔金断裂西段是否存在浅层蠕滑 |
3.4.5 .阿尔金断裂带震间闭锁与地震潜能 |
3.4.6 .阿尔金断裂带形变对青藏高原构造变形模式的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PS/InSAR的海原断裂形变特征 |
4.1 .构造背景与科学问题 |
4.1.1 .研究区域构造背景 |
4.1.2 .科学问题概述 |
4.2 .GPS揭示的海原断裂震间闭锁与蠕滑 |
4.2.1 .GPS数据与模型 |
4.2.2 .二维模型揭示的海原断裂滑动速率与闭锁深度 |
4.3 .GPS和 InSAR联合约束的海原断裂震间形变 |
4.3.1 .GPS与 InSAR数据的融合 |
4.3.2 .GPS与 InSAR揭示的海原断裂浅层蠕滑 |
4.3.3 .GPS与 InSAR揭示的海原断裂震间闭锁状态 |
4.4 .讨论 |
4.4.1 .老虎山断裂震间浅层蠕滑时空特征 |
4.4.2 .老虎山断裂浅层蠕滑机制 |
4.4.3 .海原断裂震间形变与1920年海原大地震的关系 |
4.4.4 .海原断裂地震场景及地震危险性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GPS与 In SAR约束的鲜水河-小江断裂系形变特征 |
5.1 .构造背景和科学问题 |
5.1.1 .区域构造背景 |
5.1.2 .科学问题概述 |
5.2 .GPS与 InSAR联合揭示的鲜水河-小江断裂系震间闭锁及蠕滑 |
5.2.1 .大地测量数据与断裂模型 |
5.2.2 .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闭锁与蠕滑 |
5.3 .讨论 |
5.3.1 .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震间形变特征与地震矩平衡 |
5.3.2 .鲜水河断裂的浅层蠕滑 |
5.3.3 .浅层蠕滑段(~30.2°N–30.4°N)蠕滑速率的时序特征 |
5.4 .鲜水河-小江断裂系震间耦合约束的GNSS强震预警 |
5.4.1 .实时高频GNSS强震预警的思路 |
5.4.2 .安宁河断裂破裂模拟及高频GNSS的实时响应 |
5.4.3 .断裂震间形变对实时高频GNSS强震预警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断裂震间耦合的构造意义 |
6.1 .断裂震间闭锁与地震 |
6.2 .断裂震间浅层蠕滑 |
6.2.1 .青藏高原断裂的震间浅层蠕滑 |
6.2.2 .青藏高原断裂的长期蠕滑/震后余滑 |
6.2.3 .断裂蠕滑在地震破裂中的作用 |
6.3 .大地测量及形变数据的认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创新点 |
7.2 .结论与认识 |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桌子山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大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
2.2 地层概况 |
2.3 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
2.4 盆地深部构造及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活动构造研究基本方法 |
3.1 航卫片影像解译 |
3.2 地貌面位错测量 |
3.3 正断层古地震 |
3.4 测年方法及结果 |
第四章 桌子山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
4.1 断裂几何展布特征 |
4.2 几何分段特征 |
4.3 断裂滑动速率厘定 |
4.4 断裂古地震特征 |
第五章 桌子山西缘断裂大震危险性分析 |
5.1 震级估算 |
5.2 历史地震空区 |
5.3 活动构造单元发震潜势 |
5.4 基于古地震复发特征的地震危险性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及创新 |
6.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断层几何参数研究现状 |
1.2.2 断层深度研究现状 |
1.2.3 GPS滑动速率 |
1.2.4 随机有限断层法 |
1.2.5 白鹤滩坝址地震危险性评估的研究现状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4 论文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及地震活动 |
2.1 鲜水河断裂带 |
2.2 安宁河断裂带 |
2.3 则木河断裂带 |
2.4 大凉山断裂带 |
2.5 断层滑动速率 |
2.5.1 地质滑动速率 |
2.5.2 GPS滑动速率 |
2.6 强震危险性 |
2.7 小结 |
第3章 基于GPS和重力数据的滑动速率联合反演 |
3.1 位错理论模型 |
3.1.1 矩形位错引起的水平位移 |
3.1.2 位错引起的高程变化 |
3.1.3 矩形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 |
3.1.4 联合反演 |
3.2 粒子群算法 |
3.2.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
3.2.2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
3.3 联合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其东侧大凉山断裂带滑动速率 |
3.3.1 断层模型的建立 |
3.3.2 GPS和重力数据 |
3.3.3 模型检验 |
3.3.4 反演结果与讨论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最大潜在地震的研究 |
4.1 弹性半空间模型 |
4.2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大凉山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最大潜在地震 |
4.2.1 地震深度 |
4.2.2 GPS反演闭锁深度和滑动速率 |
4.2.3 累积地震矩及最大潜在地震 |
4.3 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最大潜在地震 |
4.3.1 地震数据 |
4.3.2 康定段的断层模型 |
4.3.3 地震构造深度 |
4.3.4 GPS数据和反演方法 |
4.3.5 结果和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地震动模型参数的反演方法 |
5.1 方法 |
5.2 长宁地震概况 |
5.3 数据 |
5.4 高频衰减参数 |
5.5 残差分析 |
5.6 震源参数 |
5.7 品质因子 |
5.8 局部场地效应 |
5.9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 |
6.1 随机有限断层法 |
6.2 参数设定 |
6.3 模拟结果 |
6.3.1 破裂方向性效应简介 |
6.3.2 破裂方向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6.3.3 模拟结果与NGA-West2 模型结果对比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确定和科学问题 |
1.1.1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构造的重要地位 |
1.1.2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地震构造 |
1.1.3 2017年九寨沟地震 |
1.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探测研究 |
1.2.2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
1.2.3 大地测量研究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应用 |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
2.1.1 基本方程 |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
2.2 大地电磁测深定性分析方法 |
2.2.1 相位张量分解 |
2.2.2 磁感应矢量 |
2.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
2.3.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
2.3.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
2.4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2.4.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震孕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2.4.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活动断裂带分段深部结构的探测应用 |
2.4.3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2.4.4 大地电磁方法在其他研究中的应用 |
第3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和大地电磁数据分布 |
3.1 研究区断裂和区域构造 |
3.1.1 主要断裂分布 |
3.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3.2 大地电磁数据来源和分布 |
3.2.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
3.2.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三维反演 |
4.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4.1.2 数据分析 |
4.1.3 三维反演 |
4.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
4.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
4.2.2 数据分析 |
4.2.3 三维反演 |
第5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
5.1 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5.1.1 九寨沟地震区马尾状断裂体系的延展特征 |
5.1.2 构造单元深部电性结构横向特征 |
5.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
第6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意义 |
6.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深度 |
6.2 岷山地区几个中强地震构造和孕育环境 |
6.3 东昆仑断裂东段分段结构和走滑速率衰减深部原因 |
6.4 东昆仑断裂东端应变分配模式 |
6.5 2017九寨沟地震以及2008汶川、2013芦山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
6.6 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分布与流变结构研究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7.2.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7.2.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震后上地幔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俯冲带粘弹性结构研究的回顾 |
1.2 南美中部俯冲带地质构造 |
1.3 2014年Iquique地震同震及震后研究的回顾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GPS数据的处理 |
2.1 Iquique地震同震的GPS数据处理 |
2.2 Iquqiue地震震后的GPS数据处理 |
第3章 有限元方法 |
3.1 介质粘弹性反应的模拟 |
3.1.1 Maxwell体 |
3.1.2 Kelvin体 |
3.1.3 Burgers体 |
3.2 断层面滑动的模拟 |
3.2.1 同震位错的模拟方法 |
3.2.2 震后余滑的模拟方法 |
3.3 有限元软件PyLith的简介 |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章 基于理想模型形变机制的研究 |
4.1 软流圈粘弹性松弛效应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4.2 震后余滑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4.3 大洋地幔粘弹性松弛效应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4.4 地幔楔粘弹性松弛效应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
第5章 智利北部俯冲带流变学结构的研究 |
5.1 模型参数的选取 |
5.2 网格搜素法确定最小误差模型 |
5.3 震后余滑的模拟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讨论 |
6.2.1 软流圈的存在性研究 |
6.2.2 地幔楔的影响 |
6.2.3 大陆板块厚度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重磁联合反演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重磁联合反演的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2 区域地质概况与地球物理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概况 |
2.1.3 区域主要断裂带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2.2 区域磁场特征 |
2.2.3 区域物性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3 重磁联合反演的基本原理 |
3.1 线性反演的基本理论 |
3.1.1 非线性问题线性化 |
3.1.2 广义逆矩阵反演 |
3.2 重磁联合反演的基本理论算法 |
3.3 2.5 D重磁联合反演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4 重磁联合反演的数据处理与解释 |
4.1 数据资料处理及联合反演过程 |
4.1.1 数据资料处理 |
4.1.2 联合反演过程 |
4.2 联合反演解释 |
4.2.1 汶川地震反演剖面 |
4.2.2 芦山地震反演剖面 |
4.2.3 地震空区剖面 |
4.3 本章小结 |
5 龙门山隆升机制、两大震源区发震机制和地震空区活动性的探讨 |
5.1 龙门山隆升机制的探讨 |
5.2 汶川地震的发震机制 |
5.3 芦山地震的发震机制 |
5.4 地震空区活动性 |
6 结论 |
6.1 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阿坝地区小震精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3 研究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作程度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工作程度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小震精定位理论与方法 |
2.1 多阶段定位方法 |
2.2 定位方法原理 |
2.2.1 HYPOINVERSE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 |
2.2.2 双差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 |
2.2.3 VELEST反演基本原理 |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 |
3.1 大地构造背景 |
3.2 活动构造地貌特征 |
3.2.1 主夷平面 |
3.2.2 次级夷平面 |
3.3 研究区主要地层概况 |
3.3.1 河谷阶地堆积地层 |
3.3.2 风成黄土堆积层 |
3.4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 |
第4章 阿坝地区小震精定位 |
4.1 定位数据资料与数据处理 |
4.1.1 观测数据及台站分布 |
4.1.2 速度模型选取 |
4.1.3 数据处理 |
4.2 重新定位总体情况分析 |
第5章 阿坝地区地震序列活动和构造特征分析 |
5.1 鲜水河断裂带(炉霍段)地震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
5.2 松岗-抚边河断裂带地震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
5.3 阿坝断裂带地震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
5.4 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地震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四、区域地壳稳定研究中的“地震空区”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活动地块西缘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与机制[D]. 张瑞.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2]龙门山断裂带的分段性特征——来自密集震源机制解的约束[J]. 杨宜海,张雪梅,花茜,苏利娜,丰成君,邱玉荣,梁春涛,苏金蓉,古云鹤,金昭娣,张媛媛,关昕. 地球物理学报, 2021(04)
- [3]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D]. 闫全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空间大地测量的断裂耦合特征及机制研究[D]. 李彦川.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5]桌子山西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大震危险性分析[D]. 高泽民.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0(08)
- [6]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D]. 李姜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7]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D]. 孙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8]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震后上地幔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的模拟[D]. 胡志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重磁联合反演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 付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10]阿坝地区小震精定位及其活动构造意义[D]. 杜明甫.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