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方蓉[1](2021)在《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稀土铕、铽荧光高分子不仅具有小分子荧光配合物的优良发光特性,同时具有高分子材料的柔韧性、可成型加工性及与其它高分子良好的相容稳定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论文以铕、铽离子为发光中心,选择适当的配体,合成了含羟基的功能性单体,通过与二异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引入到聚氨酯高分子链中,形成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并作为荧光剂掺杂到水性聚氨酯中,得到键合型稀土高分子荧光剂/水性聚氨酯复合体系。本文主要工作内容:1、以Eu3+为发光中心、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邻菲罗啉、二羟甲基丙酸为配体,制备了含羟基的铕功能性单体。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与化学式Eu(TTA)2DMPAphen基本相符,3381 cm-1的红外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佐证了DMPA参与了配位,形成了含羟基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初始分解温度为206.4℃,当失重4.7%的温度为在206.4-303.7℃;荧光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的激发峰波长在395 nm处,最强发射峰位在614 nm处,表现为Eu3+红色荧光特性。2、以Tb3+为发光中心、邻菲罗啉、苯甲酸、二羟甲基丙酸为配体,制备了含羟基的铽功能性单体。元素分析表明,其组成与化学式Tb(BA)2DMPAphen基本相符,其3381 cm-1的羟基吸收峰佐证了DMPA参与了配位,形成了含羟基的配合物;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初始分解温度为139℃,当失重为5%时,分解温度为291.1℃;荧光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的激发波长为255 nm,发射波长为550 nm,表现为Tb3+的特征绿色荧光。3、通过与二异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将Eu(TTA)2DMPAphen、Tb(BA)2DMPAphen功能性单体引入到聚氨酯分子链中,制备了一系列键合型稀土铕、铽高分子荧光剂Eu(TTA)2DMPAphen-WPUs、Tb(BA)2DMPAphen-WPUs。TG、DSC、XRD和荧光光谱的分析表明:Eu(TTA)2DMPAphen-WPUs和Tb(BA)2DMPAphen-WPUs荧光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初始分解温度分别为230℃和225℃左右,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在-32.1和-31.8℃左右;Eu(TTA)2DMPAphen-WPUs和Tb(BA)2DMPAphen-WPUs分别在衍射角2θ为19.89°和19.96°处有一个衍射峰,表现为非晶态;在配合物质量分数0%-1%的范围内,发光材料发射光谱强度随稀土离子的增加而增加,没有发生荧光猝灭。4、将Eu(TTA)2DMPAphen-WPUs、Tb(BA)2DMPAphen-WPUs以掺杂的方式其掺杂到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Eu(TTA)2DMPAphen-WPUs/WPUs、Tb(BA)2DMPAphen-WPUs/WPUs复合体系,同时作为对比,直接将Eu(TTA)2DMPAphen掺杂到水性聚氨酯中,制备了Eu(TTA)2DMPAphen/WPUs。样品的TG、DSC、流变行为、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相差不大,初始分解温度均在124℃,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在-33.3℃左右,流变行为均表现为典型的剪切变稀,Eu(TTA)2DMPAphen/WPUs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Eu(TTA)2DMPAphen-WPUs/WPUs,表明羟基的高能振动降低了Eu(TTA)2DMPAphen/WPUs的发光强度,也进一步佐证了键合型高分子的形成。
高春焕[2](2021)在《镧钐共掺杂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稀土配合物受外界激发时会吸收能量,经历从基态→激发态→基态的一个跃迁过程,从而使得所制备的稀土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性能,在此过程中会以荧光的形式释放所吸收的能量。而所制备的稀土配合物在很大程度上被应用于磁、光以及电等领域主要是由于配合物中含有的稀土离子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所以近年来很多研究学者把关注度放在提高稀土中心离子的发射强度上。本论文通过将惰性结构的稀土离子与具有发光性能的稀土离子相结合来提高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将聚丙烯酰胺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到所制备的稀土配合物上,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来测定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1)配体对稀土荧光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选择合适的配体决定着稀土的荧光性能。首先,以Sm3+为中心离子,分别以苯甲酸(BA)、反丁烯二酸(FA)、DL-苹果酸(DL-MA)以及硬脂酸(SA)对第一配体进行筛选,同时加入1,10-邻菲咯啉(Phen)来消除水分子的影响,制备Sm(BA)3Phen、Sm(FA)3Phen、Sm(DL-MA)3Phen、Sm(SA)3Phen。结果表明:苯甲酸是最佳配体,由它制备的Sm(BA)3Phen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然后是对协同离子的筛选,分别选择协同离子为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镧和硫酸钡制备稀土配合物来进行协同离子的筛选,结果表明:当协同离子为La3+时所制备的稀土配合物荧光强度最强。最后用筛选好的配体苯甲酸,协同离子La3+,同时加入1,10-邻菲咯啉来消除水分子对稀土配合物的影响来制备荧光性能优良的稀土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镧元素和钐元素可以很好的键合,并且配体也参与了反应,然后利用荧光光谱分析仪进行表征,通过荧光强度的对比证明了镧元素的增敏作用,以及主要的发光条件是Sm3的跃迁。并且在谱图中发现了Sm3+的特征荧光发射峰,这三个峰分别归属于 4G5/2→6H5/2(564 nm),4G5/2→7H7/2(599 nm),4G5/2→6H9/2(645 nm)的跃迁。(2)选择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酰胺,通过非共价键的方法对上述制备好的LaSm(BA)3Phen进行复合,成功合成LaSm(BA)3Phen/PAM。通过一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以聚丙烯酰胺为基质所合成的复合材料LaSm(BA)3Phen/PAM的发光性能明显优于镧钐稀土配合物LaSm(BA)3Phen,并且在荧光光谱图中发现Sm3+的特征发射峰为,它们分别是位于564 nm处的4G5/2→6H5/2跃迁,位于599 nm处的4G5/2→7H7/2跃迁以及位于645 nm的4G5/2→6H9/2跃迁。最后利用单因素实验发现当镧和钐的摩尔分数比为5:5,且稀土配合物的掺入量为0.6%时,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最强,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Design-Expert 10.0.7 Trial软件对影响荧光强度的两两因素进行分析知道,当反应时间为5 h,温度为60℃,搅拌速率为600 r/min时制备的复合材料LaSm(BA)3phen/PAM的荧光强度最强。(3)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质,通过非共价键的方法对上述制备好的LaSm(BA)3Phen进行复合,成功合成LaSm(BA)3Phen/PMMA复合材料,通过一系列对复合材料的表征,结果如下:Sm3+化合物的电荷跃迁位于350 nm,并且该处荧光强度最强。而 364 nm(6H5/2→(4K,4L)17/2)、379 nm(6H5/2→(4D,6P)15/2)、393 nm(6H5/2→4L17/2)、406 nm(6H5/2→4K11/2)、420 nm(6H5/2→4M19/2)、467 nm(6H5/2→4I13/2)他们均属于Sm3+的特征激发峰。并且在LaSm(BA)3phen/PMMA的激发光谱中激发带的强度也发生了显着的改变,而在发射光谱图中主要出现三个明显的特征峰,它们分别是位于564 nm处的4G5/2→6H5/2跃迁,位于599 nm处的4G5/2→7H7/2跃迁以及荧光强度最强处的位于645 nm处的4G5/2→6H9/2跃迁,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质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明显优于制备的稀土配合物。最后,通过对LaSm(BA)3phen/PAM 和 LaSm(BA)3phen/PMMA 的荧光强度对比发现LaSm(BA)3phen/PAM的荧光性能优于LaSm(BA)3phen/PMMA的荧光性能。
方蓉,张达,王正祥[3](2020)在《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介绍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原理、分类、应用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高性能稀土铕配合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各种研究文献,对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主配体种类及应用进行整理总结。结果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主配体有四大类,即β-二酮类、羧酸及羧酸盐类、有机高分子类与超分子大环类,该配合物主要应用于荧光材料、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和生物等四大领域。结论铕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良好,且高分子类配合物易加工成型;有机高分子类铕配合物可以结合Eu3+和高分子的优点,在提高其与聚合物材料相容性的前提下,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张宇[4](2020)在《基于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的基团结构变化多样,进而其结构丰富和应用多样性。将具有不同性能的功能基团通过键接的方式连接到聚硅氧烷材料上,使有机硅高分子产品的种类得以丰富,进而拓宽应用范围。将稀土元素引入聚硅氧烷高分子基质中制备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有机硅高分子材料不仅可以很好地与某些稀土离子配位,还能从激发光中吸收能量并高效地传递给稀土离子,不仅提高稀土离子的发光性能,还使得有机硅高分子-稀土离子配合物的发光特性得到提高,进而提升其在生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相比于单光子而言,双光子具有深穿透的荧光特性,因而在各个应用领域中对双光子吸收材料需求极为迫切。因此,制备一种具有双光子吸收特性的聚硅氧烷自修复弹性体对其在生物应用中的价值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将萘酰亚胺染料和有机硅高分子结合,制备具有可调控发光性能的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生物成像中,为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探针的可逆检测奠定一定的基础。本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通过简单的巯烯点击反应、Mannich反应和酰胺反应设计并合成具有不同发光性能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材料,随后研究了材料的相关性能,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索。(一)基于巯烯点击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官能团封端的新型官能团化的有机硅高分子聚合物P1和P2。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光折射率和细胞低毒性。之后,我们采用酯基功能化的有机硅聚合物与稀土离子Eu3+/Tb3+进行配位,得到一系列具有独特荧光性能的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材料。稀土铕配合物表现出典型的粉色荧光发射,稀土铽配合物也表现出了典型的绿色荧光发射。随着稀土配位离子比例的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该荧光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生物成像,其在细胞内的荧光发射与体外荧光谱图相对应,显示出了其在生物诊断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二)基于Mannich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双光子吸收性能的可自愈的有机硅弹性体Cns。该弹性体具有合成方法简单、优异的光学性质、热稳定性、自修复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无论是聚合物D1的溶液还是弹性体Cns都表现出了蓝色的非典型发光现象。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检测到弹性体中独特的双光子发光性质。由于有机硅弹性体的稳定性和低毒性,我们将该弹性体进行了细胞培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弹性体Cns可以很好的进行细胞培养,表明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潜力。这项工作为有机硅自愈材料的非典型双光子发光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三)基于酰胺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次氯酸/谷胱甘肽可逆检测的以萘酰亚胺染料为基础的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探针T1。该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探针具有高灵敏度、稳定性和细胞通透性。T1的本征溶液发射出典型的绿色荧光,当在T1的溶液中加入次氯酸溶液之后,其荧光强度发生大范围的变化,几乎发生全部淬灭。当加入谷胱甘肽溶液后,其荧光强度达到了80%的恢复。根据其变化明显的颜色变化,我们将T1应用到细胞成像和活体成像中。我们可以发现,T1在细胞成像中不仅具有次氯酸/谷胱甘肽的可逆检测,还具有优异的双光子性能。除此之外,探针T1还可以实现体内斑马鱼的次氯酸/谷胱甘肽的可逆检测。该高分子探针在区分次氯酸氧化和谷胱甘肽还原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胥伟[5](2019)在《含铕荧光防伪纤维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假冒伪造产品层出不穷,这对于防伪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荧光防伪纤维因隐蔽好、易辨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钞票、有价证券、证件防伪等领域。稀土高分子材料因兼具稀土配合物优异的光学性能与聚合物良好的力学及加工性能等优点,成为荧光防伪纤维材料的首选。但目前制备的稀土高分子基荧光防伪纤维多存在荧光颗粒团聚或与聚合物相容性差等问题,易受外部影响致使荧光强度减弱或消失。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以聚乙烯醇为高分子基质的掺杂型纳米荧光纤维,改善荧光颗粒团聚现象,实现纤维中荧光颗粒的纳米级分散;其次,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键合型高分子共聚物,并通过静电纺丝制备键合型荧光防伪纤维,进一步改善其荧光淬灭现象。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以Eu(TTA)2(Phen)MAA为稀土配合物和聚乙烯醇(PVA)为高分子基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得掺杂型荧光防伪纤维,结果表明:纳米纤维呈无序状随机排列,纤维表面较为光滑,纤维的直径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直径约为150 nm;随着配合物含量的增加,掺杂型荧光纤维Eu(TTA)2(Phen)MAA/PVA发光强度显着增强,其淬灭浓度为8wt%;在365nm紫外光激发下,纳米纤维在612 nm出现了Eu3+强锐的特征发射峰,荧光寿命为0.642 ms,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45.3℃。(2)以Eu(TTA)2(Phen)MAA为配合物和醋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得高分子共聚物Eu-PVAc,进而醇解制得高分子共聚物Eu-PVA,表征结果显示:配合物成功键合到聚乙烯醇高分子链上,高分子共聚物的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90℃,荧光寿命为0.651 ms,高分子共聚物Eu-PVA的淬灭浓度为16wt%,荧光猝灭现象得到极大改善。(3)基于稀土高分子共聚物Eu-PVA优异的荧光稳定性,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键合型荧光防伪纤维,并与纸浆混合制备荧光防伪纸。结果表明,当激发波长为396 nm时,纳米纤维在612 nm出现了Eu3+的特征发射峰,荧光寿命为0.667 ms,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93℃;随着配合物含量的增加,键合型荧光纤维发光强度显着增强,其淬灭浓度为16wt%,相对于掺杂型荧光防伪纤维,荧光淬灭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制备的荧光防伪纸张在365 nm激发下呈现纯正红光发射,表现了良好的防伪效果。
赵雅瑞[6](2019)在《稀土-钛氧簇合物及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研究表明,稀土-钛氧簇合物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结构,还具有潜在的发光性质。由于稀土-钛氧簇合物研究时间较短,体系尚不完善,因此对稀土-钛氧簇合物结构及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我们采用苯甲酸类衍生物合成了一系列稀土-钛氧簇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发光性质,同时我们通过点击反应合成了一例稀土高分子复合物,探究了它的合成条件,表征方法和发光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通过溶剂热法,以对氟苯甲酸或对氟苯甲酸和4-叠氮苯甲酸为配体,合成了五个稀土-钛氧簇合物 Ln4Ti9(Ln=Eu(1),Tb(2),Gd(3))、Ln4Ti9-N3(Ln=Eu(4),Tb(5))。进一步研究了簇合物1和4的发光性质,探究了配体不同对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对氟苯甲酸配位的Eu4Ti9(1)量子产率为27.2%,对氟苯甲酸及4-叠氮苯甲酸配位的Eu4Ti9(4)量子产率为1.8%,引入叠氮等强吸电子基团显着降低了簇合物的发光效率。二、通过溶剂热法,以对叔丁基苯甲酸(Htbba)为配体,合成了七个稀土-钛氧簇合物 Ln3Ti3(Ln=Eu(6),Tb(7),Sm(8),Gd(9),Dy(10))、Ln6Ti8(Ln=Eu(11),Sm(12))。同时研究了簇合物6和11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发光性质,它们在固相中的寿命分别是1212μs,857 μs,量子产率分别是69.6%,56.2%;在液相中的寿命分别是1205μs,997μs,量子产率分别是16.9%,13.6%。此外,我们将F引入体系中,使簇合物6在固相和液相中均具有明显的发光增强效果。三、通过溶剂热法,以已报道的稀土-钛氧簇Eu8Ti10为研究对象,采用4-叠氮苯甲酸配体取代Eu8Ti10中部分Htbba配体,合成了簇合物Eu8Ti10-N3(13)。随后将簇合物13与含炔基的聚乙二醇高分子P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发生点击反应,生成稀土高分子聚合物(14)。并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13和14的发光性质,对比分析了点击反应前后发光性质的变化。
吴越文[7](2019)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是一类有着优异的韧性、耐化学溶剂性和成膜性的高分子材料,而稀土离子则在发光材料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表面接枝法、键合法和掺杂法制备了三种荧光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在表面接枝法的方案中,制备了带氨基的稀土铕、铽配合物,然后与表面酰氯化的EAA薄膜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得了荧光EAA薄膜。利用元素分析、FT-IR和XRD测试确定了配合物和荧光EAA膜的成功制备;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荧光EAA膜分别表现出Eu3+和Tb3+的特征发射,发射强度较高,衰减时间属于毫秒级;两种荧光EAA膜的初始分解温度(Td)都在400℃以上;荧光EAA膜的亲水性也有所增加。在键合法的方案中,利用铕离子、EAA和不同第二配体制备了二元和三种三元稀土配合物薄膜。通过改变EAA与Eu3+的摩尔比,制备其他不同比例的系列二元、三元配合物薄膜。利用元素分析、FT-IR和XRD测试确定了二元和三元荧光EAA膜的成功制备;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当EAA与Eu3+的摩尔比为5:1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Eu-(EAA)5-TTA的荧光强度在所有样品中最大;荧光EAA膜的衰减时间均为毫秒级;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Td都在300℃以上,有很好的耐热性。在掺杂法的方案中,分别制备了稀土铕、铽配合物,通过改变加入配合物的量,制备了一系列的稀土铕、铽配合物掺杂EAA薄膜。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XRD测试确定了配合物和掺杂型荧光EAA膜的成功制备;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荧光EAA膜分别表现出Eu3+和Tb3+的特征发射,发射强度较高,当掺杂量为1.5%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衰减时间均属于毫秒级;两种荧光EAA膜的Td都在350℃左右;随着稀土配合物的加入,EAA膜的亲水性略微降低。
张潇月,曹智勇,郝志刚,张南哲[8](2019)在《稀土高分子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稀土(配位)高分子具有稀土离子的特异性能和高分子的优良性能,在荧光、磁性、气体吸附与分离和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其发光性能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关注。文章从稀土高分子的发光原理、合成、性能特点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稀土高分子光学性质的研究进展。
张丹丹[9](2018)在《不同结构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键合型的高分子-稀土发光配合物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发光材料,在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光电通讯、激光以及太阳能转换系统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该类材料不但保留了小分子稀土配合物而优异的发光性能,还兼具有高分子化合物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而且,与将小分子稀土配合物掺杂于聚合物基质中所形成的发光材料相比,键合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呈现内部均相的特质,这些特性都十分有利于其实际应用。但是,目前已报道的较成功的键合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还很少,需要大力发展,以满足高新科学技术的需求。本研究通过精心的分子设计和有效的大分子反应途径,将三类结构不同的双齿席夫碱型配基(乙醛/氨基吡啶型、乙醛/氨基苯酚型、糠醛/胺型配基)以同步合成与键合的方式,键连于聚砜(PSF)大分子侧链,形成大分子配体,然后与稀土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成功制得了若干种新型结构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深入考察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能与发光机理,探究了配基化学结构与配合物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在设计与制备高性能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方面,具有明显科学意义与重要的应用价值。首先,合成了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为此,先制备高分子配体,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乙醛酸(GA)发生酯化反应(属于核取代反应),将乙醛(AL)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AL;然后使PSF-AL的醛基分别与2-氨基吡啶(OA)和3-氨基吡啶(MA)的伯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将两种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OA与AMA同步地合成与键合于聚砜(PSF)侧链,从而获得功能化聚砜,即高分子配体PSF-AOA和PSF-AMA;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对PSF-AOA和PSF-AMA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充分表征;重点考察主要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步大分子反应步骤中,CMPSF与GA之间酯化反应是关键步骤;溶剂的极性和反应温度是影响酯化反应的两个主要因素,适宜的溶剂为极性较强的N,N-二甲基乙酰胺,适宜的反应温度为75℃,在此条件下,以无水碳酸钠作为缚酸剂,可制得AL键合量为1.62 mmol/g的改性聚砜PSF-AL;通过进一步的席夫碱反应,成功地获得了配基AOA及AMA键合量分别为1.28mmol/g与1.31mmol/g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AOA与PSF-AMA。使高分子配体PSF-AOA和PSF-AMA分别与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成功制得了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的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并以邻菲啰啉(Phen)为第二配体协同配位,制得了发光的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深入探究了它们的荧光特性和发光机理,并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实验结果显示,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AOA)3-Tb(Ⅲ)和PSF-(AMA)3-Tb(Ⅲ)均发射出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绿光),但两种高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无荧光发射,表明两种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OA与AMA的三线态均与Tb(Ⅲ)离子的共振能级匹配,可强烈地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在配合物分子内发生了能量转移,即发生了Antenna效应;两种配合物PSF-(AMA)3-Tb(Ⅲ)与PSF-(AOA)3-Tb(Ⅲ)的荧光强度相比较,前者高于后者,揭示了可形成五元螯合环的配基AMA与可形成四元螯合环的配基AOA相比较,由于前者更稳定,对Tb(Ⅲ)离子的敏化程度更强;两种三元配合物PSF-(AOA)3-Tb(Ⅲ)-(Phen)1与PSF-(AMA)3-Tb(Ⅲ)-(Phen)1的荧光发射强度都明显强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充分显示出小分子配体Phen的两种作用,协同配位作用与取代中心离子周围配位水分子的作用;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配合物溶液的荧光强度。接着,仍然以侧链键合乙醛基的改性聚砜PSF-AL为前驱体,又成功制得了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PSF-AL分别与邻氨基苯酚(OAP)及间氨基苯酚(MAP)发生席夫碱反应,将两种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OAPB与MAPB同步地合成与键合于聚砜侧链,从而获得另一类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OAPB和PSF-MAPB;同样,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使高分子配体PSF-OAPB和PSF-MAPB分别与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合成了发光的二元与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诸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深入考察研究了它们荧光特性和发光机理,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探究了配基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二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PSF-(OAPB)3-Tb(Ⅲ)与PSF-(MAPB)3-Tb(Ⅲ)也均发射出强烈的Tb(Ⅲ)离子特征荧光(绿光),而两种高分子配体与Eu(Ⅲ)离子配合物也无荧光发射,表明两种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OAPB与MAPB的三线态也均与Tb(Ⅲ)离子的共振能级匹配,可强烈敏化Tb(Ⅲ)离子的荧光发射;与上述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相比较,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配合物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强度与更高的荧光量子效率,揭示出含有苯环的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OAPB与MAPB与含有吡啶环的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AOA与AMA相比较,前者的三线态与Tb(Ⅲ)离子的匹配程度更好,具有更强的向Tb(Ⅲ)离子发生能量转移的能力与效率;二元配合物PSF-(OAPB)3-Tb(Ⅲ)与PSF-(MAPB)3-Tb(Ⅲ)相比较,后者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强度,显示出可形成六元螯合环的配基MAPB与可形成五元螯合环的配基OAPB相比较,由于六元螯合环所含的共轭结构更大些,使得配基MAPB对Tb(Ⅲ)离子的敏化程度强于OAPB;同样,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强度都强于相应的二元配合物荧光强度;配合物固体薄膜的发光强度高于配合物溶液的发光强度。最后,通过进一步的分子设计,还合成了含糠醛/伯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发光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与糠醛(FF)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将糠醛基团键合在聚砜侧链,制得改性聚砜PSF-FF;然后使PSF-FF的醛基分别与苯胺(AN)及环己胺(CA)这两种伯胺进行席夫碱反应,将两种糠醛/伯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FA与FC同步地合成与键合于聚砜(PSF)侧链,从而从而获得第三类结构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FA和PSF-FC;同样,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氢谱(1H-NMR)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重点考察主要因素对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使高分子配体PSF-FA和PSF-FC分别与Eu(Ⅲ)离子及Tb(Ⅲ)离子配位,合成了发光的二元与三元高分子-稀土配合物;使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配合物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深入考察它们荧光发射特性,探究了发光机理及配基化学结构与发光性能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备功能化聚砜PSF-FA和PSF-FC的两步大分子反应步骤中,CMPSF与FF之间的傅克烷基化反应是关键步骤;溶剂的极性与反应温度对是影响该亲电取代反应的主要因素,适宜的溶剂为N,N-二乙基乙酰胺(DMAC),适宜的反应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以SnCl4为催化剂,可制得FF键合量为1.53 mmol/g的改性聚砜PSF-FF;通过进一步的席夫碱反应,成功地合成了配基FA及FC键合量分别为1.25mmol/g与1.20mmol/g的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的聚砜PSF-FA和PSF-FC。对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研究表明,二元配合物PSF-(FA)3-Eu(Ⅲ)发射出强烈的Eu(Ⅲ)离子特征荧光(红光),而配合物PSF-(FC)3-Tb(Ⅲ)则发射出强的Tb(Ⅲ)离子的特征荧光(绿光),充分说明键合配基FA(结构中的共轭体系较大)其三线态与Eu(Ⅲ)离子共振能级相匹配,而键合配基FC(结构中的共轭体系较小)的三线态与Tb(Ⅲ)离子共振能级相匹配,分别敏化不同稀土离子的荧光发射;另外,研究发现,糠醛/伯胺型二元配合物与水杨醛/伯胺型高分子二元配合物相比较,前者的荧光发射强度更高,充分显示出含五元芳杂环的键合配基对稀土离子具有更强的敏化作用。
张心月[10](2018)在《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薄膜的制备及其在硅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配合物高分子发光材料能够集稀土配合物优异的发光性质与高分子材料灵活的可加工工艺性能及光、热和化学稳定性等多种优良性能于一身,使其在提高硅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方面展现出十分令人欣喜的广阔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具有下转换性能的稀土配合物高分子发光薄膜将紫外光转换成可见光,提高硅太阳能电池对紫外光的利用率,拓宽光谱响应范围,从而提高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具体如下:1.制备了高效发光性能的新型离子液体稀土配合物,将其掺杂到高分子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通过溶液浇铸法,实现了大尺寸(17×17 cm2)、柔性透明发光薄膜的制备,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将该发光薄膜覆盖于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表面,进行光电性能测试。EQE曲线表明,与未覆盖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相比,PMMA发光薄膜覆盖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活性面积:235cm2)在紫外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明显提高,结合I-V曲线计算得到光转换薄膜覆盖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可达到16.774%,与同等测试条件下未覆盖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相比(16.676%)提高了0.1个百分点。2.以Eu3+为发光中心,合成了一种具有下转换性能的新型三元稀土配合物Eu(tta)3pybox,将其掺杂到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PVA)中,通过溶液浇铸法,实现了大尺寸、柔性透明发光薄膜的制备,且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该薄膜可应用到单晶硅太阳能电池(P型)中。光电性能测试中的EQE曲线表明,与未覆盖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P型)相比,覆盖含Eu(tta)3pybox的PVA薄膜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P型)(活性面积:235 cm2)在紫外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15%。结合I-V曲线计算发现,与同等测试条件下未覆盖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P型)相比,光转换薄膜覆盖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P型)转换效率从15.243%增加到15.283%。
二、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配合物概述 |
1.2 稀土有机配合物 |
1.2.1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简介 |
1.2.2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机理 |
1.2.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分类 |
1.2.4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应用领域 |
1.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
1.3.1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简介 |
1.3.2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分类 |
1.3.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稀土铕、铽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含羟基的铕配合物Eu(TTA)_2DMPAphen功能性单体的制备 |
2.2.3 含羟基的铽配合物Tb(BA)_2DMPAphen功能性单体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Eu(TTA)_2DMPAphen与 Tb(BA)_2DMPAphen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Eu(TTA)_2DMPAphen与 Tb(BA)_2DMPAphen的热重分析 |
2.3.3 Eu(TTA)_2DMPAphen与 Tb(BA)_2DMPAphen的荧光性能 |
2.3.4 Eu(TTA)_2DMPAphen的荧光寿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键合型铕、铽聚氨酯荧光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2 键合型铕聚氨酯高分子的制备 |
3.2.3 键合型铽聚氨酯高分子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表观和荧光定性分析 |
3.3.2 键合型铕、铽聚氨酯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热重分析 |
3.3.4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DSC分析 |
3.3.5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的XRD图谱分析 |
3.3.6 键合型铕、铽稀土聚氨酯薄膜荧光性能 |
3.3.7 键合型铕稀土聚氨酯薄膜荧光寿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在聚氨酯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2 室温自交联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4.2.3 铕、铽高分子荧光剂/水性聚氨酯样品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键合型稀土聚氨酯在水性聚氨酯中的表观性质 |
4.3.2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3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热重分析 |
4.3.4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DSC分析 |
4.3.5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流变行为 |
4.3.6 稀土铕、铽聚氨酯荧光剂/聚氨酯体系的荧光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镧钐共掺杂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稀土元素 |
1.1.1 稀土元素概述 |
1.1.2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 |
1.2 发光稀土配合物 |
1.2.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2.2 影响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因素 |
1.2.3 发光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
1.3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1.3.1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发展历程 |
1.3.2 基质材料 |
1.4 聚丙烯酰胺的研究和进展 |
1.4.1 聚丙烯酰胺概述 |
1.4.2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
1.4.3 聚丙烯酰胺应用研究 |
1.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概述 |
1.5.1 PMMA的理化性质 |
1.5.2 PMMA的制备 |
1.5.3 PMMA的应用 |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2 镧钐共掺杂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2.3.1 第一配体的确定 |
2.3.2 协同离子的确定 |
2.3.3 镧钐稀土配合物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第一配体的确定结果分析 |
2.4.2 协同离子的确定结果分析 |
2.4.3 配合物的组成 |
2.4.4 红外光谱分析 |
2.4.5 热重分析 |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4.7 SEM电镜分析 |
2.4.8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2.4.9 荧光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镧钐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药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LaSm(BA)_3Phen的制备 |
3.3.2 LaSm(BA)_3Phen/PAM复合材料的合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复合物的组成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X射线衍射晶体化分析 |
3.4.4 热重分析 |
3.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4.6 SEM电镜分析 |
3.4.7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3.4.8 荧光光谱分析 |
3.4.9 单因素实验 |
3.4.10 LaSm(BA)_3Phen/PAM制备的优化 |
3.4.11 LaSm(BA)_3Phen/PAM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质进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药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LaSm(BA)_3Phen的制备 |
4.3.2 LaSm(BA)_3Phen/PMMA的合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LaSm(BA)_3Phen/PMMA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
4.4.2 红外光谱分析 |
4.4.3 热重分析 |
4.4.4 紫外光谱分析 |
4.4.5 荧光光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1 稀土铕有机配合物光致发光原理 |
1.2 天线效应 |
2 稀土铕配合物的分类 |
2.1 β-二酮类 |
2.2 羧酸及羧酸盐类 |
2.3 有机高分子类 |
2.4 超分子大环类 |
3 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应用领域 |
3.1 荧光材料 |
3.2 发光材料 |
3.3 磁性材料 |
3.4 生物领域 |
4 结语 |
(4)基于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硅 |
1.1.1 有机硅概述 |
1.1.2 含硅高分子荧光材料 |
1.2 有机硅弹性体 |
1.2.1 有机硅弹性体简介 |
1.2.2 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 |
1.2.3 自修复有机硅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
1.3 以萘酰亚胺为发光团的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材料 |
1.3.1 萘酰亚胺染料简介 |
1.3.2 萘酰亚胺在高分子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
1.3.3 萘酰亚胺在有机硅高分子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稀土发光的有机硅超支化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2.2.2 聚硅氧烷超支化聚合物P1的合成 |
2.2.3 聚硅氧烷超支化聚合物P2的合成 |
2.2.4 稀土盐的制备 |
2.2.5 聚硅氧烷超支化稀土配合物P1-Ln~(3+)的合成 |
2.2.6 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 |
2.2.7 测试溶液的制备 |
2.2.8 细胞培养与染色 |
2.2.9 细胞毒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巯基-双键聚合反应 |
2.3.2 有机硅高分子和荧光材料的表征分析 |
2.3.3 聚合物支化度的计算 |
2.3.4 聚合物折射率分析 |
2.3.5 有机硅聚合物和配合物的光学性质分析 |
2.3.6 有机硅聚合物和荧光材料的热稳定性 |
2.3.7 pH值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2.3.8 聚合物荧光材料的细胞成像 |
2.3.9 荧光材料的光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可自愈有机硅双光子发光弹性体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3.2.2 苯并恶嗪的聚硅氧烷D0的合成 |
3.2.3 苯并恶嗪有机硅聚合物D1的合成 |
3.2.4 有机硅弹性体Cns的合成 |
3.2.5 溶胀率和凝胶分数测试 |
3.2.6 交联密度的计算 |
3.2.7 细胞培养和染色 |
3.2.8 细胞毒性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0 合成方法及其机理 |
3.3.1 弹性体Cns交联度的表征 |
3.3.2 弹性体Cns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表征 |
3.3.3 弹性体Cns机械性能的表征 |
3.3.4 弹性体Cns自修复性能的研究 |
3.3.5 聚合物D1和弹性体Cns的光学性质分析 |
3.3.6 弹性体Cns的热稳定性 |
3.3.7 弹性体Cns的元素分布分析 |
3.3.8 弹性体Cns静态接触角的测试 |
3.3.9 聚合物D1的细胞毒性分析 |
3.3.10 弹性体Cns应用于细胞培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萘酰亚胺响应型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材料和仪器 |
4.2.2 聚合物T0的合成 |
4.2.3 聚合物T1的合成 |
4.2.4 细胞培养和染色 |
4.2.5 细胞毒性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1的设计思路及其表征 |
4.3.2 T1对OCl~-检测的荧光分析 |
4.3.3 T1对OCl~-检测的机理分析 |
4.3.4 T1对OCl~-检测的选择性分析 |
4.3.5 T1对OCl~-检测的时间分析 |
4.3.6 T1的稳定性 |
4.3.7 T1对OCl~-/GSH可逆检测的荧光分析 |
4.3.8 T1进行细胞成像的可行性分析 |
4.3.9 T1在细胞内的外源性和内源性OCl~-检测 |
4.3.10 T1的双光子成像 |
4.3.11 T1的斑马鱼成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附录 |
(5)含铕荧光防伪纤维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防伪纤维概述 |
1.3 荧光防伪纤维的制备方法 |
1.4 荧光防伪纤维用稀土有机荧光材料 |
1.4.1 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2 键合型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静电纺丝法制备稀土高分子纳米荧光纤维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掺杂型荧光防伪纤维Eu(TTA)_2(Phen)MAA/PVA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过程 |
2.3.1 配合物Eu(TTA)_2(Phen)MAA的制备 |
2.3.2 纺丝液的制备 |
2.3.3 掺杂型Eu(TTA)_2(Phen)MAA/PVA静电纺丝工艺探究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Eu(TTA)_2(Phen)MAA/PVA纺丝工艺优化 |
2.5.2 Eu(TTA)_2(Phen)MAA/PVA纤维的扫描电镜分析 |
2.5.3 Eu(TTA)_2(Phen)MAA/PVA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2.5.4 Eu(TTA)_2(Phen)MAA/PVA纤维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2.5.5 Eu(TTA)_2(Phen)MAA/PVA纤维的热稳定性分析 |
2.5.6 Eu(TTA)_2(Phen)MAA/PVA纤维的荧光光谱分析 |
2.5.7 Eu(TTA)_2(Phen)MAA/PVA纤维的荧光寿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分子共聚物Eu-PVA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过程 |
3.3.1 Eu配合物Eu(TTA)_2(Phen)MAA的制备 |
3.3.2 高分子共聚物Eu-PVAc的制备 |
3.3.3 高分子共聚物Eu-PVA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高分子共聚物Eu-PVA的红外光谱分析 |
3.5.2 高分子共聚物Eu-PV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5.3 高分子共聚物Eu-PVA的热性能分析 |
3.5.4 高分子共聚物Eu-PVA的荧光光谱分析 |
3.5.5 高分子共聚物Eu-PVA变温荧光性能分析 |
3.5.6 高分子共聚物Eu-PVA荧光寿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键合型荧光防伪纤维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过程 |
4.3.1 不同稀土配合物含量的高分子共聚物的制备 |
4.3.2 纺丝液的制备 |
4.3.3 纺丝工艺探究 |
4.3.4 键合型高分子共聚物Eu-PVA静电纺丝 |
4.3.5 荧光防伪纸张的制备 |
4.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键合型荧光纤维Eu-PVA的工艺优化 |
4.5.2 键合型荧光纤维Eu-PVA的扫描电镜分析 |
4.5.3 键合型荧光纤维Eu-PVA的热稳定性分析 |
4.5.4 键合型荧光纤维Eu-PVA的荧光光谱分析 |
4.5.5 键合型荧光纤维Eu-PVA的荧光寿命分析 |
4.5.6 荧光防伪纤维纸的荧光照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6)稀土-钛氧簇合物及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稀土-钛氧簇合物的合成和结构 |
1.3 稀土-钛氧簇合物的发光性质 |
1.4 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 |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稀土-钛氧簇合物Ln_4Ti_9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稀土-钛氧簇合物Ln_3Ti_3和Ln_6Ti_8的合成、结构及发光性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稀土-钛氧簇/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附录Ⅰ 簇合物的部分键长(A)和键角(o) |
附录Ⅱ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概述 |
1.1.1 稀土离子的结构与发光特点 |
1.1.2 稀土离子的配位概述 |
1.2 稀土发光配合物概述 |
1.2.1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2.2 稀土发光配合物的主要影响因素 |
1.2.3 主要稀土发光配合物简介 |
1.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
1.3.1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概述 |
1.3.2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制备 |
1.3.3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应用 |
1.4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
1.4.1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概述 |
1.4.2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研究及应用 |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背景 |
1.5.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5.3 创新性 |
第二章 表面接枝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表面接枝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 |
2.3 测试和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元素分析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XRD结果分析 |
2.4.4 荧光光谱分析 |
2.4.5 热重测试分析 |
2.4.6 水接触角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键合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键合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 |
3.3 测试和表征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元素分析 |
3.4.2 红外分析 |
3.4.3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3.4.4 荧光光谱分析 |
3.4.5 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掺杂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掺杂法制备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 |
4.3 测试和表征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元素分析 |
4.4.2 红外分析 |
4.4.3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4.4.4 荧光光谱分析 |
4.4.5 热稳定性分析 |
4.4.6 水接触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稀土高分子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稀土高分子的发光机理 |
1.1 有机配体天线效应 |
1.2 离子掺杂效应 |
2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及发光性能 |
2.1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
2.1.1 掺杂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
2.1.2 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 |
2.2 稀土高分子的发光性能 |
3 稀土高分子光学性能的应用 |
3.1 荧光材料 |
(1) 白光及可调变光材料。 |
(2) 近红外光发光材料。 |
3.2 激光材料 |
3.3 吸光防护材料 |
4 总结与展望 |
(9)不同结构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
1.1.1 稀土化合物发光特性 |
1.1.2 稀土发光材料分类 |
1.2 发光的稀土有机配合物 |
1.2.1 稀土配合物发光机理 |
1.2.2 发光稀土配合物的应用 |
1.2.3 (小分子)发光稀土配合物分类和缺陷 |
1.3 席夫碱 |
1.3.1 席夫碱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
1.3.2 席夫碱配基的特点 |
1.3.3 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1.4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 |
1.4.1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合成途径 |
1.4.2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性质优势及应用前景 |
1.4.3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4 本课题组提出的合成高性能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新思路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2 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 |
2.1.3 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
2.1.4 考察主要因素对制备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AOA或PSF-AMA的影响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制备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化学过程 |
2.2.2 两种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
2.2.3 主要因素对制备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希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二元配合物的制备 |
3.1.3 三元配合物的制备 |
3.1.4 配合物薄膜的制备 |
3.1.5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
3.1.6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
3.1.7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含乙醛/氨基吡啶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Tb(Ⅲ)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
3.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3.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3.2.4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
3.2.5 二元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
3.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 |
3.2.7 配合物光致发光的量子效率 |
3.3 本章小结 |
4 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与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乙醛/氨基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 |
4.1.3 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
4.1.4 考察主要因素对制备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影响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制备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化学过程 |
4.2.2 两种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表征 |
4.2.3 主要因素对制备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希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与仪器 |
5.1.2 二元配合物的制备 |
5.1.3 三元配合物的制备 |
5.1.4 配合物薄膜的制备 |
5.1.5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
5.1.6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
5.1.7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含乙醛/氨基苯酚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Tb(Ⅲ)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
5.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5.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5.2.4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
5.2.5 二元配合物与三元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
5.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性能 |
5.2.7 配合物光致发光的量子效率 |
5.3 本章小结 |
6 糠醛/苯胺及糠醛/环已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的制备及表征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两种结构的糠醛型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砜配基的制备 |
6.1.3 糠醛型双齿席夫碱功能化聚砜配基PSF-FA和PSF-FC结构的表征 |
6.1.4 考察傅克烷基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制备糠醛型双齿席夫碱配基功能化聚砜PSF-FA与PSF-FC的化学过程 |
6.2.2 糠醛型功能化聚砜PSF-FA和PSF-FC的表征 |
6.2.3 影响CMPSF与FF傅克烷基化反应的主要因素 |
6.2.4 反应时间对制备功能化PSF-FA和PSF-FC的席夫碱反应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含两种糠醛/伯胺型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
7.1 实验部分 |
7.1.1 试剂与仪器 |
7.1.2 二元配合物的制备 |
7.1.3 三元配合物的制备 |
7.1.4 配合物薄膜的制备 |
7.1.5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表征 |
7.1.6 高分子-稀土配合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 |
7.1.7 配合物荧光量子效率的测定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含糠醛/苯胺和糠醛/环己胺型双齿席夫碱配基的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化学结构 |
7.2.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7.2.3 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
7.2.4 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 |
7.2.5 配合物的热失重谱图 |
7.2.6 配合物固体薄膜的荧光发射光谱 |
7.2.7 配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薄膜的制备及其在硅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稀土配合物概述 |
1.1.1 稀土元素 |
1.1.2 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 |
1.2 稀土配合物高分子发光材料概述 |
1.2.1 高分子材料 |
1.2.2 柔性稀土配合物高分子发光材料 |
1.3 稀土配合物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应用研究 |
1.3.1 有机电致发光 |
1.3.2 荧光传感 |
1.3.3 太阳能电池 |
1.4 本课题立题思想及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立题思想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中所用溶液的配制 |
2.3 产物的表征与分析方法 |
2.4 太阳能电池性能指标的测试 |
第三章 含离子液体稀土配合物的大尺寸、柔性透明发光PMMA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纯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3.2.1 Ln(pybox)_3 配合物的制备 |
3.2.2 Eu(TTA)_3·2H_2O配合物的制备 |
3.3 双齿有机膦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 |
3.3.1 3-溴丙基二苯基氧化膦的制备 |
3.3.2 1,3-双-[3-(二苯基氧膦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亚胺盐(IL)的制备 |
3.4 离子液体稀土配合物的制备 |
3.4.1 Ln(pybox)_3IL的制备 |
3.4.2 Eu(tta)_3IL的制备 |
3.5 PMMA透明发光薄膜的制备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Ln(pybox)_3 中各物质的定量分析 |
3.6.2 Ln(pybox)_3IL的红外分析 |
3.6.3 Ln(pybox)_3IL的紫外分析 |
3.6.4 Ln(pybox)_3IL的荧光分析 |
3.6.5 PMMA薄膜的透明度及形貌分析 |
3.6.6 PMMA薄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3.6.7 PMMA薄膜对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下转换性能的新型Eu3+配合物PVA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新型Eu3+配合物的制备 |
4.2.1 Eu(tta)_3·2H_2O的制备 |
4.2.2 Eu(tta)_3pybox的制备 |
4.3 PVA透明发光薄膜的制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Eu(tta)_3pybox的元素分析 |
4.4.2 Eu(tta)_3pybox的红外分析 |
4.4.3 Eu(tta)_3pybox的紫外分析 |
4.4.4 Eu(tta)_3pybox的热重分析 |
4.4.5 Eu(tta)_3pybox的荧光分析 |
4.4.6 PVA薄膜的透明度及形貌分析 |
4.4.7 PVA薄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4.8 PVA薄膜对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方蓉.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2]镧钐共掺杂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荧光性能研究[D]. 高春焕.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3]稀土铕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方蓉,张达,王正祥. 包装工程, 2020(17)
- [4]基于有机硅高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张宇. 济南大学, 2020(01)
- [5]含铕荧光防伪纤维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 胥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6]稀土-钛氧簇合物及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D]. 赵雅瑞. 厦门大学, 2019(02)
- [7]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吴越文. 苏州大学, 2019(05)
- [8]稀土高分子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张潇月,曹智勇,郝志刚,张南哲. 山东化工, 2019(03)
- [9]不同结构的席夫碱型高分子—稀土配合物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D]. 张丹丹. 中北大学, 2018(09)
- [10]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薄膜的制备及其在硅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张心月.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