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西文化是研究楚巫文化的活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宋刘斌,刘一峰,彭怡峰[1](2021)在《乡村振兴视阈下非遗湘西苗画的图像考察》文中指出山川大河、日月星辰一类的自然物象构成了湘西苗画图像千年不缀的母题和灵魂,动物形象的拟人化表现让我们窥见了大量隐喻在其中的原始宗教崇拜。湘西苗画的图像实为多维原始宗教崇拜混合而产生的艺术表达形式,其中既蕴含地域巫教精神的特性,又隐含着苗人思乡念祖和祖先崇拜的历史情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面对湘西苗画艺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将苗画图像作为社会文本,深入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特性是研究的关键。研究发现,苗画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提炼,是民族审美意识的反映。
王姚[2](2021)在《论湘西乡土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文斌[3](2020)在《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其丰富多元的地理环境、曲折跌宕的社会变迁、广泛深远的民族交流、崇神信鬼的宗教信仰,决定了散落其间的传统村落景观特征不同于其他地区。作为湘西独特自然、社会、政治和谐共生产物的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正面临景观特质流失和重塑的困境,而针对该地区的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方法较为缺乏,理论研究体系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尝试从风景园林学视角出发,以湘西州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样本—形式—要素—因素—语境”为研究框架,辅以文献考证、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人—地”“人—人”“人—神”三层关系的探究,从自然、社会、精神三方面,系统解读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内在的形成机制与逻辑,丰富了风景园林学在传统村落尺度上的应用研究,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绪论部分是理论准备,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对象、论证结构、研究框架等进行了阐释,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尤其对样本取样的原则和论证结构做了叙述,此为样本的确定(第一章)。接着,从湘西州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环境和区域社会变迁四个方面建构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的语境(第二章);然后从人地关系、人人关系、人神关系三个层面对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要素与形式进行分析,将传统村落景观看作一个多层要素子系统的叠加,从农田系统、水系统、林地系统、居住系统、防御系统、道路交通与公共空间系统、祭祀系统等多个要素入手,阐释传统村落人们如何开展生产、组织生活、精神信仰(第三、四、五章);在此基础上,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阐明了村落景观形成的背后原因,深入剖析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机制,总结了传统村落景观生成的内在规律(第六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人地—人人—人神”三个关系范畴可体系化解析传统村落景观,分别反映在生产劳作景观、聚居生活景观、精神信仰景观上;(2)湘西州传统村落具有多层次多要素的景观特征,形成了“曲直相宜、随形就势”的农田景观,“巧用地形、凿壁开渠”的水利景观,“自然天成、按需演进”的林地景观,“隐蔽内敛、实用质朴、因地制宜”的居住景观,“多层结构、戒备森严、暗藏玄机”的防御景观,“随形就势、布局紧凑、巧用石材”的道路交通和公共空间景观,“崇巫信鬼、神秘玄妙”的傩神祭祀景观,“巧于因借、以山寄情”的圣山祭祀景观,“天人互动、调适冲突”的白帝天王祭祀景观;(3)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体系是自然、社会、精神崇拜共同作用的结果,林地系统、农田系统、水系统是人类对自然改造与适应的结果,居住系统、防御系统、道路交通与公共空间则是人类社会组织生活的结果,祭祀系统则是精神崇拜的结果;(4)“样本—形式—要素—因素—语境”建立起了从微观样本到宏观语境的关联,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的理论研究框架。
杨梅兰[4](2020)在《小学民间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 ——湘西州S小学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方式,以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依据社会发展与学生需求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途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土陶艺术是湘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是弘扬和传承土陶工艺文化及湘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中开设土陶艺术课程,能系统、高效地向学生传播土陶文化知识,弘扬民族工匠精神,增强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性意义。2017年,S小学开始设置土陶艺术校本课程,但是,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困难,如何使陶艺课程具有“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成为一门科学的校本课程,成为当下教育研究者应当思考的话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等文本资料,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理论支撑,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置身于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对S小学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文深入阐释了湘西土陶的发展历程,从湘西土陶的历史变迁、湘西土陶的制作工艺、湘西土陶的实际用途和湘西土陶的文化意蕴四个方面介绍土陶历史和文化;并且从课程观的角度上,分析了湘西民间土陶进入小学课程体系的切实可行性。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S小学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存在以下问题: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已有开成果发缺乏深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表现消极懈怠、课程开发没有展开学生需求分析、校本课程评价的制度机制不完善、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条件配置不够齐全等。综合分析发现,应试教育错误引导,相关人员不够重视,资源限制,经费不足,以及制度缺失成为影响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因。针对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科学规划陶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其次,提升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再次,充分保证学生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地位;然后,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最后,完善其他保障措施,比如,经费、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针对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土陶艺术校本课程更好地在中小学大范围开展以及非遗文化走进校园略尽绵薄之力。
李楚婧[5](2020)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西苗族属于苗族三大方言族群之一的东部方言苗族族群,湘西苗绣是苗族苗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生产等原因,湘西苗族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和交融,故而作为湘西苗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湘西苗绣图案也有着多样交融的独特面貌。本文以湘西苗绣图案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民族文化、民族哲学思维、美学思维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的研究,并在纵向深度如创作者的心灵观念上对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目前的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起到丰富与补充的作用。本论文以学科交叉分析、跨领域的综合视角,进行对选题的整合性研究,对湘西苗绣图案的衍生渊源和技法应用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在发展进程中生成的造型特征,深入探讨了湘西苗绣的文化和审美内涵,并对湘西苗绣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当代和现实意义、未来该如何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力求通过梳理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源头、造型特征、审美特质,来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使本选题研究获得符合时代发展的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以循序递进的方式展开。绪论部分,首先叙述选题研究的缘起,并通过构建对湘西苗绣图案的更真实的认知、推动对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整体思考、保护湘西地区苗族文化土壤、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选题研究的意义。其次,通过苗绣图案研究、湘西苗绣图案研究两个方面,记叙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动态,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文研究探明方向。又列出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的主要(美术学、艺术学)学科理论知识,以及辅要学科理论知识。并阐明了论文选题的田野调查与访问、图像收集与分析、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与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研究的创新点为,“提出特殊且真实的认知、提出新的观点、开展综合探究”三个要点。最后,记述了论文的进度安排和预期目标。第一章,先以整体的宏观角度,概述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从苗族人民的族群迁徙历史,谈到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东、中、西三大苗族聚集区的分布状况,并由此进入对三个区域苗绣的主要特征的整体概述,廓清东部聚集区湘西苗绣与其他地区苗绣的不同。从而进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具体介绍。由于居住地域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人文环境等的不同,三大聚集区的苗绣图案特色各自有一定的区别。位于东部苗族聚集区的湘西苗绣图案,有着不同于中、西部苗绣图案的审美特色面貌。其次,再对具体的研究范围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湘西苗绣图案的生成背景,再从湘西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湘西苗绣的历史文化渊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地理通达、经济繁荣、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等角度阐述湘西苗绣图案特色的形成基础。最后对湘西苗绣图案进行概念界定,湘西苗绣图案审美特色的实质,是苗族文化艺术与楚文化、中原文化、湖湘地域文化艺术相交融后、苗族妇女以智慧创造出的结晶物。第二章,因湘西苗绣图案首先是实用为主的工艺美术,故首先解析其工艺流程。本章从工具、材料、制作步骤、主要针法和技法上详细介绍湘西苗绣图案的制作工艺。又将湘西苗绣图案的应用类型统括为服饰、用具、祭祀三个类别,以详实的田野调研资料为支撑,将应用类别与动植物、信仰等题材类别相结合进行叙述分析,从而详尽呈现湘西苗绣图案在湘西苗族人民生活中的形态。并从湘西苗绣图案的视觉形式出发,着重分析其造型特征。从线条、色彩、构图三个方面出发进行解析。第三章,是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部分,在对湘西苗绣图案外在视觉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世界观。如二绳、四维、八角、万字图形在湘西苗绣图案中的显现,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对天地的认识,是湘西苗族人民宇宙观的呈现。又如太极、八卦、阴阳数字等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与天地合一、阴阳生成的世界观念。在湘西苗绣图案中显现出枫木、蝴蝶妈妈等形象,意喻着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生生不息、对吉祥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湘西苗族人民生命观的呈现。本章进一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创作观念与生命美感,关注其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联。本章首先分析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的创作观念。其充满想象、多角透视、多样空间的创作方法,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立象以尽意”的创作思维;其源于生活、纯真自在的创作心理,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自由的鲜活的创作心灵和创作状态、及其图案的生命美感。而孕育了这观念与美感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率真浪漫、开拓拼搏、认同凝聚的民族精神。最后,通过对宇宙、世界、生命、创作观念和民族心灵、精神的分析,探析出湘西苗绣图案所蕴含的审美特征。第四章,在快速变化的当代语境中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价值与发展进行探讨。首先,从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溯源等角度分析并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和当代意义。其次,进一步地将其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落实到当代现实语境中,从相关企业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元素解读、文化提炼、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等设计与开发方式、湘西苗绣图案的产品转化与再创造等角度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立足现实际遇,参考了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理论,提出了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保护建议,对湘西苗绣发展新路径的问题,从精神和物质两个路径进行探讨。精神上应提高创作主体的文化自信和观念、创造水平,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关注民族精神的续存;物质上应提高工艺质量、结合当代互联网和5G等科学技术资源助力物质建设和发展的新途径。最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以小见大,探索湘西苗绣图案作为人类族群对美的表达的一部分,其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助益,以及背面深藏着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创新的本质,其背面所释放出的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用之美等等所呈现出在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文化哲思与文明造物的方向之意义。在上述的论证解析之后,本文在结论部分,对全文写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叙述了本文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记叙了写作中遇到的研究限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的努力克服。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记忆,它保留了形成该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等特质的原生状态,它是由湘西苗族族群整体、湘西苗族人民每一个人的生命发出的审美活动。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超越,是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是对生活更加美好的寄托和使生存更加诗意的追求,亦是湘西苗族人民蓬勃的生命精神,与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无穷生命力互相融合、交相辉映的结果。湘西苗族、中华民族、人类族群,皆是一个整体,对湘西苗绣图案的研究,有助于传承湘西苗族文化、保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有助于推动湘西州、湖南省乃至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发展;有益于从局部到整体性地为中华民族、人类的不断发展、前进做出贡献。
江利超[6](2020)在《《湘西文化》(节选)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的中心作用,并且重点关注读者的审美经验。译者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国当代文学读本《湘西文化》的前两章的英译工作,即“湘西文化的起源”和“湘西文化的特点”,并对整个翻译项目进行了总结,说明了接受美学如何指导文学翻译。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报告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翻译实践项目进行介绍,第二章描述整个翻译过程,第三章通过案例分析论证接受美学理论怎样对本次翻译实践进行指导,第四章进行了反思并做出了总结。本报告的第三章为核心章节,分析《湘西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四字词和引用语应该采用的翻译方法,认为接受美学可以从期待视野的创造,语言美的产生以及译者再创造的发挥这三个方面开展文学翻译的实践。本报告通过案例分析得出,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可将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尽可能地用优美的语言表现原文化内涵,让信息的折损变得更少。湘西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湘西文化》至今没有英译本。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背景下,此次翻译实践能有效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同时,也为其他译者提供借鉴。
曾征[7](2020)在《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科技革命震碎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也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社会格局,包括面具文化在内的大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发展也不例外。要化解古老神秘的湘西傩面具发展的这一危机,并使之具有创造性的转化而出新,从中架设出健康的、持续的、放眼于未来的新的发展构架,是本论文选题的立意。基于这一立意,本论文以史籍记载、近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就、媒界资料等诸多文本为基础,对湘西的傩面具艺术的源流与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萃取其中的重要成就与论点并化为论文的背景基础;以二十多次田野实地调研和校级、部级(《关于湘西“咚咚推”傩面具的调研报告》推荐为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成果)等项目研究成果,生成对湘西傩面具发展史料不足的补缺;形成对创新发展机遇的发现、新的经验总结与发展途径的确立;提出立足当下、放眼于未来发展的创建性构架。为此本论文以下述四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简要陈述了由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①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古神话传说、社会人文环境,构成人们争生存、求发展的生命观,交融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其中,原始宗教与楚韵巫风成为面具文化天然的深厚土壤;奇异诡谲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民众对自身生活时空的玄想心理;靠山吃山、沿河而居的狩猎或渔猎经济生产方式衍生出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五溪蛮地”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中争霸战争、胜扩疆土带来的民族与人口失栖迁徙所形成的“文化板块漂移”①效应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面具发展、变迁至今。它们已经融入到湘西人的精神思维方式与文化行为方式中,共同孕育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神灵、先祖的敬畏,生成了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其次,以“文化板块漂移”典型区域作为考察湘西面具文化特色的第一范式与研究视角,结合田野搜集到的材料,从傩面具的分布及区域特色确定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各县为典型区域,重点针对傩面具外在形象和内在的审美意识所形成的湘西傩面具所体现的民族特色进行分析,再将傩面具放置在其生存的乡土社会和傩戏的文化生态之中,由此所呈现出“人神合一”的内在文化特质交错于面具制作者、面具使用者和面具观者人与天(神)同在时空场域之中,神人以和的戏剧形式,通过神的名义和神的面容彰显着人性的风采,从而凸显出湘西人依附在傩面具上投射出“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质。湘西人将崇生观念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投向面具,从而呈现出湘西人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复杂关系。再则,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田野实践,以傩面具娱神娱人的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研究湘西傩面具艺术民族特色的第二范式。一是“辰州傩”、“咚咚推”、“杠菩萨”,以及“阳戏”、“高腔”等各类民间戏曲形式中傩面具或脸谱在不同场合中的运用。二是从“形式”“功能”“内涵”三个层面对湘西傩戏面具进行逐一剖析,构建出湘西傩面具“生生”观念下以“戏”为特色的表现形式。三是以承载着人们关于“繁衍”“生存”“发展”这一永恒主题而从以下两点展开。1、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生孕出他们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生成神秘、怪诞、质朴的重要文化基因、面具形象,从中释放出湘西少数民族以生存发展为主题的审美意识;生成“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繁衍”,“送旧迎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等美好的生活与生存的内涵,从中传递出由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傩面具艺术的“生生”观念与意蕴。2、由湘西人在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关系图谱中释放出傩面具艺术在层层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中,呈现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如此构成了这一“生生”的观念与意蕴的永恒性,焕发出生生不息、繁衍不已、历久弥新的傩面具强大艺术生命魅力。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下傩面具的发展场域建构与多样性文化创意发展状态,它表现在以下三点。1、基于笔者在专题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发现为前提,论述了在科技造就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将承传统与求生存、谋发展中所进行的傩面具艺术发展的场域建构;论述了通过傩面具的独特文化基因、艺术魅力,在当下湘西民族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文化艺术与文旅融合的场域中,进行创意经济的时代魅力重构。2、提出围绕傩面具的文化基因、生命魅力、表现形式与要素特点,推动傩面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来化解当下所存在的“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的深刻危机”。3、通过“重混·创新”所产生出来的“三式”艺术生命魅力的永恒性,来分析它为古代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来阐述它使得面具变为新的文化存在样式,新的社会内容,最终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甚至融化于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即能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中促进区域的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又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使我们得以窥见未来的发展前景。最终赋予了傩面具艺术以深刻的隽永性与永恒的新姿,从而又诠释了新时代人们乃至未来人们对精神与物用的需求。本文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及其中的五个要点,力图将根植于湘西文化土壤之中的傩面具作为能够加以保护、挖掘、利用和活态传承的宝贵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源。展现出以重视“过去”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视角与创新发展的逻辑,最终形成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艺术的整体研究。由此,形成将赋予湘西面具文化以新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艺术发展的生命力等,放置于既可以深入开展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个案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经济时代语境下的“面具文化再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又可以为构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和中国美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更能够以此来推进以民间艺术“本土化”与“民族化”为基础的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延展,进而助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接轨,甚至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
孙丰蕊[8](2019)在《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壮族师公戏是仪式剧,亦属于傩戏之一种。本文以广西壮族师公戏为研究对象,对孕育它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起源与形成过程、特殊的演出场域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以四个仪式个案为例,描述了壮族师公戏的展演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壮族师公戏的构成诸要素作了分析,进而概括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最后讨论了壮族师公戏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传承和转化问题。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附录四大部分。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等作了介绍,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学术史梳理。壮族师公戏的形成与传承,离不开广西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滋养。传统社会广西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壮族民间信仰滋生的前提;壮族多样的人生仪礼和节日民俗为师公戏展演准备了广阔的时空;广西深厚的民间口头传统为师公戏提供了艺术的滋养。壮族师公戏的文化源头是上古的巫傩文化。师公戏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萌芽期是师公戏的最初阶段,师公以舞娱神,以歌唱神,富有神秘感;发展期的壮族师公戏叙事内容进一步丰富,有了初步的角色扮演;成熟期的师公戏出现了角色的分化,形成了固定的演出程式,有比较丰富的唱腔。壮族师公戏有其特殊的演出场域。师公戏的演出场域是一种“文化时空”,有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集中在民族节庆、神灵诞期、人生仪礼等节点;其展演空间散布于庙宇祠堂、村屯家屋、广场地坪、岭头山地、水塘溪边、墓地灵前等所在,演出舞台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壮族师公戏演出场域的确立,与其娱神的本质属性相关联,昭示着师公演剧的神圣性特点。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穿插于安花架桥仪式、丧场法事、打斋仪式和庙诞神诞祭祀仪式等各类仪式中。仪式性是壮族师公戏的本质特征。壮族师公戏是综合艺术,集剧本、音乐、舞蹈、美术等要素于一体。壮族师公戏诸艺术元素都是服务于仪式叙事的需要,由于仪式叙事关联着民众生活诉求的实现,所以民间对仪式叙事的重视远超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壮族师公戏属于仪式剧、民族戏剧和民间小戏。其演剧过程与仪式叙事相黏连,是仪式过程中的戏剧展演,壮族民间信仰是其产生和传承的社会基础;它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剧目往往取材于壮族的神话、传说和民俗生活,艺术表现形式大量吸收了民族文化元素;演员有多重身份,角色少线索单一,观众和演员的界限有时模糊化,表演上总体呈现出稚拙的特点。壮族师公戏形成之后,在其传播过程中不断为广西其他民族吸收、借鉴、移植,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师公戏;壮族师公戏的传承势头良好,但由于社会转型的影响和现代化的冲击其前景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的师公戏出现了转化的情况。壮族师公戏是壮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植根于民间信仰的沃土,至今仍在壮族聚居区各地频繁上演。当前,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倡导保护文化多样性,壮族师公戏作为戏剧“活化石”正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生动显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立足于田野调查,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建立于田野调查的工作之上,在田野方法上一是参与观察、二是深度访谈;同时结合“田野之后的文献阅读”,让文献“活”起来;在对壮族师公戏的探讨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将其与一般戏剧、汉族戏剧、地方大戏的比较,归纳总结出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对各章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之后就本文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回答:师公展演中的“科仪”部分不是戏,是纯粹的仪式,壮族师公戏仍然是初成阶段的戏剧形态,没有发展为成熟戏剧,它的“成熟阶段”只是作为仪式剧的成熟;壮族师公戏根植于民间信仰,不会发展成为脱离仪式的纯粹戏剧,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脱离了仪式的壮族师公戏已经转化,本人认为它不再属于传统的壮族师公戏范畴;只要民间信仰的根基还在,壮族师公戏的仪式演剧传统就将长期保留下去。
江成,苏晓,谭斯晨[9](2018)在《基于巴楚巫文化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研究》文中认为湘西苗族服饰在巴楚巫文化的影响下,其服饰纹样构成形式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通过实地考察湘西苗族服饰,旨在分析湘西苗族服饰纹样所表达的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寄予的精神向往。剖析其文化内涵,为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的再创新设计做进一步的探索。
刘春腊,徐美,刘沛林[10](2016)在《湘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资源个性化开发》文中认为在解读湘西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型背景下湘西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征,并提出了其资源个性化开发的建议。湘西传统文化在资源有机更新与发展的内动力,经济效益的吸引力和城镇化、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外推力的综合作用下,发生了现代化转型,呈现出商业模式化、产业集群化、经济利益化、开发规模化等趋势,表现出节目化、日常化、大众化、标准化、商品化、趋同化、产品化、规模化等现代特征。研究认为,可通过识别湘西传统文化基因、展示个性文化资源、建设专题博物馆、构建传统文化补偿机制、完善开发体系等途径,实现其资源的个性化开发。
二、湘西文化是研究楚巫文化的活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西文化是研究楚巫文化的活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阈下非遗湘西苗画的图像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苗画图像的历史语境 |
2 苗画图像中的巫教精神 |
3 苗画图像中的原始生命意识 |
4 结语 |
(3)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传统村落遗产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 |
1.1.2 远去的精神家园与“空心化”的传统村落 |
1.1.3 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理论体系尚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系统解读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 |
1.2.2 发掘中国本土人居生态实践经验与理论 |
1.2.3 完善风景园林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景观理论研究体系 |
1.2.4 响应相关政策,指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
1.3 相关概念 |
1.3.1 传统村落 |
1.3.2 村落景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启示 |
1.4.1 传统村落景观的相关研究 |
1.4.2 湘西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
1.4.3 综述总结及对本研究的启发 |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范围 |
1.5.3 研究对象界定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数据来源 |
1.6.3 “语境—样本—要素—形式—因素”的论证结构 |
1.6.4 研究框架 |
2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的背景环境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 |
2.2.1 地形地貌——重岗复陇,沟壑纵横 |
2.2.2 地质资源——锰都钒海,地质遗迹 |
2.2.3 气候条件——温湿多雨,润物利殖 |
2.2.4 水文水系——曲水回滩,雾迷津渡 |
2.2.5 植被资源——矿林并蕴,物产丰饶 |
2.3 人文经济环境基础 |
2.3.1 民族构成与区域分布 |
2.3.2 族群战争与人口迁徙 |
2.3.3 宗教信仰与民族风俗 |
2.3.4 民间艺术与文化传承 |
2.3.5 驿道商贸与经济沟通 |
2.4 区域社会变迁 |
2.4.1 原始社会及夏商周时期:氏族部落 |
2.4.2 先秦时期:蛮荆部落 |
2.4.3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蛮化与化外 |
2.4.4 隋唐—宋:羁縻制 |
2.4.5 元明—清初期:土司制 |
2.4.6 清中后期:保甲制 |
2.5 小结 |
3 自然基底的契合: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之人地关系 |
3.1 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
3.1.1 空间分布特点 |
3.1.2 村落点密度的线性趋势 |
3.1.3 按民族分野的分布特征 |
3.1.4 与地形地势相关的分布特征 |
3.1.5 与河流水文相关的分布特征 |
3.2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类型分析 |
3.2.1 选址类型分析 |
3.2.2 空间格局类型分析 |
3.2.3 空间形态类型分析 |
3.2.4 边界形态类型分析 |
3.3 农田系统 |
3.3.1 农田开垦方式 |
3.3.2 农田类型 |
3.3.3 农田要素 |
3.4 水系统 |
3.4.1 水系类型 |
3.4.2 水系组织方式 |
3.4.3 水系要素 |
3.5 林地系统 |
3.5.1 林地垂直分布特点 |
3.5.2 林地改造方式 |
3.5.3 林地类型 |
3.6 小结 |
4 社会人文的调适: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之人人关系 |
4.1 社会结构关系 |
4.1.1 血缘关系 |
4.1.2 地缘关系 |
4.1.3 业缘关系 |
4.2 居住系统 |
4.2.1 湘西民居历史溯源 |
4.2.2 民居空间组织 |
4.2.3 院落与民居组合方式 |
4.3 防御系统 |
4.3.1 战争历史溯源 |
4.3.2 军堡型村落 |
4.3.3 村堡型村落 |
4.4 道路交通与公共空间系统 |
4.4.1 古道驿道的历史溯源 |
4.4.2 外部交通系统 |
4.4.3 内部交通系统 |
4.4.4 公共空间 |
4.5 小结 |
5 精神世界的追求: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之人神关系 |
5.1 心灵境界与人 |
5.1.1 湘西州宗教历史沿革 |
5.1.2 湘西州信仰文化的核心体系 |
5.2 傩神崇拜下的村落景观 |
5.2.1 椎牛祭鬼:傩神崇拜的代表 |
5.2.2 椎牛祭鬼仪式景观特征 |
5.2.3 椎牛祭鬼仪式的维系功能 |
5.3 圣山崇拜下的村落景观 |
5.3.1 圣山崇拜:自然崇拜的代表 |
5.3.2 圣山崇拜仪式景观特征 |
5.3.3 圣山崇拜的凝聚功能 |
5.4 白帝天王崇拜下的村落景观 |
5.4.1 白帝天王:祖先崇拜的代表 |
5.4.2 白帝天王祭拜仪式景观特征 |
5.4.3 白帝天王崇拜的政教功能 |
5.5 其他崇拜下的村落景观要素 |
5.5.1 土地崇拜下的村落景观要素 |
5.5.2 祖先崇拜下的村落景观要素 |
5.6 小结 |
6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机制和规律 |
6.1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成机制 |
6.1.1 自然因素 |
6.1.2 社会因素 |
6.1.3 经济因素 |
6.1.4 政治要素 |
6.1.5 宗教因素 |
6.2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规律 |
6.2.1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的受控因素 |
6.2.2 模式系统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人地—人人—人神”三个关系范畴可体系化解析传统村落景观 |
7.1.2 湘西州传统村落具有多层次多要素的景观特征 |
7.1.3 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体系是自然、社会、精神崇拜共同作用的结果 |
7.1.4 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框架“样本—形式—要素—因素—语境” |
7.2 创新点 |
7.2.1 揭示了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机制 |
7.2.2 丰富了风景园林学在传统村落尺度上的应用研究 |
7.2.3 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基础理论体系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列入省级以上传统村落名录的湘西州村落名单 |
附录 B:样本村落图集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小学民间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 ——湘西州S小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传承土陶工艺文化的现实需要 |
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
三、个人的兴趣使然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校本课程 |
二、校本课程开发 |
三、湘西民间土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湘西民间土陶的发展与学校传承的可行性 |
第一节 湘西民间土陶的发展历程 |
一、湘西土陶的历史变迁 |
二、湘西土陶的制作工艺 |
三、湘西土陶的实际用途 |
四、湘西土陶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湘西民间土陶艺术学校传承可行性 |
一、国家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举措 |
二、湘西民间土陶进校本课程的可行性 |
第三章 调查设计 |
第一节 调查目的 |
第二节 调查对象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对象 |
三、访谈对象及编码 |
第三节 调查内容 |
第四节 调查过程 |
一、设计调查工具 |
二、进入调查现场 |
三、分析调查结果 |
第四章 S小学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校本课程开发已有成果缺乏深度 |
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表现消极懈怠 |
三、课程开发没有展开学生需求分析 |
四、校本课程评价的制度机制不完善 |
五、校本课程开发条件配备不够齐全 |
第二节 影响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
一、应试教育错误引导 |
二、相关人员参与不够 |
三、资源限制 |
四、经费不足 |
五、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改进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
第一节 科学规划陶艺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体系 |
一、收集土陶文化资源,挖掘土陶艺术价值 |
二、重新审视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内容体系 |
三、聘请校本课程专家,指导课程开发设计 |
四、民间艺人走进课堂,有效传播土陶文化 |
第二节 提升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
一、组织教师培训 |
二、开展校本教研 |
三、加强校际合作 |
第三节 充分保证学生课程开发主体地位 |
一、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学情分析 |
二、鼓励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一、加强对校本课程评价 |
二、建立教师的科学评价 |
三、形成学生的多元评价 |
第五节 完善其他保障措施 |
一、多途径获得经费 |
二、完善相应的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选题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
五、进度安排 |
六、论文预期目标 |
第一章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概述 |
一、纹样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
二、色彩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
一、研究范围界定 |
二、地理环境与湘西苗绣图案 |
三、经济生产与湘西苗绣图案 |
四、历史文化渊源与湘西苗绣图案 |
第二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技法、应用与造型特征 |
第一节 技法分析 |
一、工具和材料 |
二、制作步骤 |
三、针法及技法 |
第二节 应用分析 |
一、服装类应用 |
二、用具类应用 |
三、祭祀类应用 |
第三节 造型特征分析 |
一、线条分析 |
二、色彩分析 |
三、构图分析 |
第三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和审美内涵 |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内涵 |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宇宙观 |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世界观 |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生命观 |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 |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创造观念 |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民族精神 |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审美特征 |
第四章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与发展 |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 |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价值 |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艺术价值 |
三、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经济价值 |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探讨 |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新路径 |
第三节 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湘西文化》(节选)英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Text Content |
1.2 Language Features |
Chapter Two Process of Transla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1.1 Text Reading |
2.1.2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ory |
2.1.3 Translation Tools |
2.2 Preparation during Translation |
2.2.1 Glossary Making |
2.2.2 Parallel Text Learning |
2.2.3 Proofreading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ng of Culture-Loaded Words |
3.1.1 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
3.1.2 Literal Translation |
3.1.3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Annotation |
3.2 Translating of Four-Character Phrases |
3.2.1 Literal Translation |
3.2.2 Free Translation |
3.3 Translating of Quotations |
3.3.1 Literal Translation |
3.3.2 Free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Task Reflection |
4.1 Experience and Lessons |
4.2 Limitations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1 Glossary |
Appendix2 Pictures in the Source Text |
Appendix3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Author’s Translation |
Acknowledgments |
(7)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一) 分析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
(二) 聚焦拓展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创新发展 |
(三) 展望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 |
二、研究动态综述 |
(一) 关于面具史方面的研究 |
(二) 关于面具民族特色方面的研究 |
(三) 关于面具功能、内涵方面的研究 |
(四) 关于面具非遗保护、转化与发展方面研究 |
三、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湘西地域概念界定 |
(二) 傩与傩面具概念界定 |
(三) 研究对象“湘西傩面具”与“湘西傩戏”的界定 |
四、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模式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湘西傩面具的生成土壤与条件 |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生成的文化土壤 |
一、原始宗教的遗留 |
(一) 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 |
(二) 史前时期的考古遗存 |
(三) 积淀丰厚的古史传说 |
二、楚巫文化的浸染 |
(一) 巫文化及其特征 |
(二) 楚巫文化 |
(三) 湘西的楚韵巫风 |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成长的环境条件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经济生产方式 |
三、人文社会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
第一节 湘西的傩面具艺术区域分布与特色 |
一、湘西傩面具的区域分布 |
二、湘西傩面具的区域特色 |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象与审美特色 |
一、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特色 |
(一) 正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
(二) 凶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
(三) 世俗人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
二、傩面具的多重审美特色 |
(一) 神秘之美 |
(二) 尚力之美 |
(三) 狞厉之美 |
(四) 稚拙之美 |
(五) 繁复之美 |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崇生观念与文化特色 |
一、乡土社会的崇生观念 |
(一) 阴阳交合万物化生 |
(二) 共存三元生命世界 |
(三) 奇特纹样与生命观念 |
(四) 绮丽色彩与生命表达 |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
(一) 心物合一 |
(二) 人神合一 |
小结 |
第三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式、功能与内涵 |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表现形式 |
一、“戏”说面具与脸谱艺术 |
(一) 同源异流的面具文化 |
(二) 共存互渗的面具艺术 |
二、傩面具作品的表现形式 |
(一) 色彩表现形式 |
(二) 材质表现形式 |
(三) 工艺表现形式 |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社会功能 |
一、趋利避害 |
二、道德教化 |
三、宣泄情感 |
四、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深层内涵 |
一、送旧迎新秩序的构建 |
二、现实世界中自我发展 |
三、观念世界中自我壮大 |
四、生命世界中自我繁衍 |
小结 |
第四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
第一节 傩面具艺术传承的现状 |
一、日渐式微 |
二、非遗保护 |
(一) 模式 |
(二) 实践 |
(三) 问题 |
三、新兴趋势 |
(一) 艺术性 |
(二) 商业性 |
(三) 创新性 |
第二节 傩面具艺术的转化机遇 |
一、从反思传统文化之中寻找转化的机遇 |
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中找准转化的机遇 |
三、新兴群体与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
(一) 新兴群体激活转化的机遇 |
(二) 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
第三节 创意经济时代孕育出新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
一、创意经济时代下湘西面具的创新之路 |
二、“资源转化”与“重混·创新”呈现的“三式”生命魅力及发展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8)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背景 |
三、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四、选题创新之处 |
五、与壮族师公戏相关的学术研究小史 |
六、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七、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八、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 |
九、研究工作基础 |
第一章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形成与传承的人文环境 |
一、丰富多彩的信仰民俗 |
二、人生仪礼与传统节日民俗 |
三、民间口头传统 |
小结 |
第二章 壮族师公戏的起源与形成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溯源 |
一、师公戏与“尸”和“巫舞”的渊源关系 |
二、师公戏与傩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形成过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发展阶段 |
三、成熟阶段 |
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演出场域 |
第一节 场域及相关理论概说 |
一、“场域”理论和表演理论 |
二、“演述场域”、“表演场合”及“仪式情境”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展演契机 |
一、民俗节庆中的师公戏展演 |
二、人生仪礼中的师公戏展演 |
三、随机性演剧 |
第三节 传统壮族师公戏的展演空间 |
一、庙宇 |
二、村屯或家屋 |
小结 |
第四章 仪式过程中的壮族师公戏展演 |
第一节 来宾忻城县安花架桥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第二节 百色平果丧场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第三节 百色平果打斋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第四节 南宁柳沙一带神诞、庙诞祭祀仪式与师公戏展演 |
小结 |
第五章 壮族师公戏诸要素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剧本 |
一、剧本的分类 |
二、剧本特色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音乐表达 |
一、壮族师公戏的音乐类型 |
二、壮族师公戏的词体构成和曲式结构 |
三、壮族师公戏的音乐唱腔 |
四、壮族师公戏的演唱方式和衬词衬句的使用 |
五、壮族师公戏音乐的功能 |
六、壮族师公戏音乐的特征 |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的舞蹈 |
一、师公舞概述 |
二、师公舞的基本动作和行走舞规 |
三、师公舞的功能 |
四、师公舞的基本特点 |
第四节 壮族师公戏的美术元素 |
一、面具 |
二、服饰 |
三、神像图 |
四、剪纸 |
五、美术元素的特点与功能 |
小结 |
第六章 壮族师公戏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作为仪式剧的壮族师公戏 |
一、师公演剧与仪式叙事 |
二、特殊的演出场域 |
第二节 作为民族戏剧的壮族师公戏 |
一、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语言 |
二、剧目取材于本民族的神话、传说与民俗生活 |
三、吸收了本民族的多种文化元素 |
第三节 作为民间小戏的壮族师公戏 |
一、演员的多重身份 |
二、角色少,线索单一 |
三、表演形式的稚拙 |
四、演员与观众界限的模糊化 |
小结 |
第七章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转化与影响 |
第一节 壮族师公戏的传承 |
一、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内部机制 |
二、壮族师公戏传承的外部因素 |
第二节 壮族师公戏的转化 |
第三节 壮族师公戏在广西各民族中的影响 |
一、其他民族师公戏概貌 |
二、壮族师公戏对他民族师公戏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师公戏入选非遗名录情况一览表 |
附录2 :田野调查情况简明列表 |
附录3 :田野照片 |
附录4 :田野考察杂记 |
一、隆安县南圩镇四联村多积屯酬恩还愿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
二、百色市平果县凤梧镇师公丧场法事的田野考察杂记 |
三、南宁市北府庙庙诞田野考察杂记 |
四、武宣县桐岭镇禄鸿村安龙仪式田野考察杂记 |
五、象州县马坪镇九子娘娘庙会田野考察杂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基于巴楚巫文化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楚巫文化的解读 |
二、巴楚巫文化影响下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构成及表现形式 |
(一) 具有自然崇拜的纹样表现形式 |
(二) 具有生殖崇拜的纹样表现形式 |
(三) 具有图腾崇拜的纹样表现形式 |
(四) 具有祖先崇拜的纹样表现形式 |
(五) 具有鬼神崇拜的纹样表现形式 |
三、结语 |
(10)湘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资源个性化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湘西传统文化内涵的厘定 |
2 湘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分析 |
2.1 湘西传统文化的地域特征及开发价值 |
2.1.1 文化资源种类多、原生态保持相对完好,有利于现代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 |
2.1.2 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品味等级较高,为现代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
2.1.3 社会娱乐审美特征显着,具备现代可开发性 |
2.1.4 宗族群体观念深厚,利于和谐社区建设 |
2.2 湘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2.2.1 湘西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动力 |
2.2.2 湘西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趋势 |
2.3 转型背景下湘西传统文化的现代性特征 |
3 现代转型背景下湘西传统文化的资源个性化开发 |
3.1 湘西传统文化资源个性化开发的困境 |
3.2 湘西传统文化资源个性化开发的原则 |
3.3 湘西传统文化资源个性化开发的建议 |
3.3.1 科学识别湘西传统文化基因,展示个性文化资源 |
3.3.2 建设湘西传统文化专题博物馆,促进特色文化资源的科教宣传及旅游开发 |
3.3.3 构建湘西传统文化补偿机制,协调资源开发中的多方利益 |
3.3.4 完善湘西传统文化开发体系,实现科学系统开发 |
4 结论与讨论 |
四、湘西文化是研究楚巫文化的活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阈下非遗湘西苗画的图像考察[J]. 宋刘斌,刘一峰,彭怡峰. 湖南包装, 2021(05)
- [2]论湘西乡土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姚. 西南大学, 2021
- [3]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研究[D]. 文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小学民间土陶艺术校本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研究 ——湘西州S小学的个案研究[D]. 杨梅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湘西苗绣图案研究[D]. 李楚婧.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湘西文化》(节选)英译实践报告[D]. 江利超. 吉首大学, 2020(03)
- [7]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D]. 曾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广西壮族师公戏的考察与研究[D]. 孙丰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9]基于巴楚巫文化的湘西苗族服饰纹样研究[J]. 江成,苏晓,谭斯晨. 美与时代(上), 2018(04)
- [10]湘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资源个性化开发[J]. 刘春腊,徐美,刘沛林. 经济地理,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