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

乡镇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

一、乡镇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肖文兴[1](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蔡立雄[2](2008)在《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文中研究表明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变迁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化。市场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含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所有领域深刻变化,各种制度变迁是市场化动态演进的具体体现。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市场化水平不同,人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制度的形成来自于利益最大化的人的行为选择。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本文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及其绩效进行系统的考察,探索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所带来各利益相关方行为的变化以及由此所诱发的农村制度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总结农村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为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1978年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表面上是饥荒引起,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土地和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差异的存在,市场交易使这种差异显性化,为获取这种差异带来的潜在收益使制度变迁得以扩大和维持,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个人需求因素。与此同时,集体化监督成本的高昂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下的低效率也使集体和国家有参与获取公共领域价格差的需求,这是农地制度变迁的组织和国家需求因素。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在于市场化条件使个人和组织的选择集合扩大、知识的增长、技术进步、组织成本改变与政治支持的变化使制度供给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需求和供给的合力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相对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制度变迁,反过来制度变迁使生产要素从低收入领域转入高收入领域,形成正反馈促进了要素的进一步市场化,从而推动中国农村市场经济进一步高级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不仅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而且由于各地区改革进程和发展条件的差异,各地区市场化水平是不平衡的,农村经济各部门、各方面的市场化进程也是不均衡的。市场化的演进不是单调递增或平滑演进,在某些时间会出现跳跃,如1998年与1997年相比,市场化指数净提高3.76%,在某些年份也可能出现指数下滑现象,如1999-2000年市场化下降了0.68%;各指标的市场化演进速度也是不同的,表现为非平衡性特征,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水平较高,表现为高水平均衡;而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换和市场环境建设是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对2002-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横向测度中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乡镇企业发展不足、劳动力的市场化水平不高、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发展有限、农村市场环境建设水平较低等;政府多予少取政策对农村市场化发展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府在推进农村市场化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支持机制。根据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理论,制度变迁表现为制度失衡与制度均衡交替出现的过程,当制度变迁发生时,旧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断,新制度的代替制度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秩序,因而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从长期来看表现为阶段性的跃进过程;由于路径依赖和知识积累、集体学习的渐进性与持续性,制度变迁条件的积累与局部的小规模的制度变迁可能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同时并存的过程。农业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产业,它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具有在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内分散分布和多变性的特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必须适应自然力作用过程,农业的产业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制度或组织特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组织主要包括家庭、合作经济组织和非合作性经济组织,家庭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组织形式;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兴起是农户为应对小农户与大市场矛盾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生产物;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户基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削弱工业对农村的产品垄断而产生的又一种经济组织。对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绩效的基本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标准,它更强调是农户在市场化与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绝对收益地位的改善,可以分成两个维度进行测量,一个效率维度,二是公平维度。在利用前沿生产函数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衡量中,本文发现,市场化对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改进起主要作用,而教育因素与技术效率的改进无明显相关。在对公平的测算中,从绝对收益的改善上看,农户的收入水平提高与市场化水平有正相关关系,农村市场化的发展还大量减少了农村的绝对贫困化程度;从农村居民的相对收入差距看,农村市场化的发展在初期缩小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而在市场化发展的中后期,扩大了农村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教育性因素与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正相关关系,越是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工资与教育的相互诱致机制越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市场化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进行的又一场大规模的制度变迁,市场化发展使农村居民的收入预期发生变化、各经济主体对风险的防范要求更强烈、对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更高的期待,由此诱致相对价格变化,使制度变迁成为多方一致的意愿,而经济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加入WTO所产生的倒逼机制使这种变迁成为可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多方利益一致的结果,在实施过程中特别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按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办事,顺势而为,防止这场变迁落入高成本、低收益的强制性变迁陷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关键在于培育更高级的市场经济主体——新农民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3](2006)在《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二零零六年三月第一章研究背景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突出表现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城市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南北居中的区位条件。它是中国对内、对外联系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崔卫东[4](2006)在《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我国进入“后WTO”过渡时期,对WTO成员国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使得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农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特别是基于我国特定国情之下,探讨政府行为应如何理性的引导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写作方法和逻辑架构等问题。第二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界定有关农业竞争力的概念、层次与定义,分析农业竞争力的表象因素与本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我国目前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特征与矛盾等。第三章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本章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波特“钻石”)理论的内容、逻辑与观点进行了阐释,论述两者间的发展关系与异同。探讨我国农产业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劣势和竞争优劣势方面。阐释我国农业竞争力问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上的不合理背离现象和原因。对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评价与测度方法问题进行举证研究。第四章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提出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的现实要素与波特“钻石”模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导向对包括农业竞争力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突出作用并以实例加以定性、定量的证明。构建基于政府行为优势的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第五章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由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解决农业本质问题的唯一出路——全面的城市(镇)化战略。阐释了城市化规律与现阶段我国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论述我国农村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及其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城市(镇)化过程中政府作为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土地的利用问题上的政策和建构我国土地等资源的占用模型。

陆建康[5](2006)在《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农业发展由原来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市场、资源、环境等多种约束。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农业必将面临国外优质农产品的激烈竞争和强力冲击,农业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政府如何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由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所有国家都对农业实行一定的干预和支持政策。各国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对农业的支持政策,而在于农业支持政策的方式不同、重点不同、强度不同。因此,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农业支持政策发展方向,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调整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是中国农业应对挑战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农业比较优势、农业竞争力、农业发展战略以及WTO农业支持与保护等理论研究,并在江苏农业发展背景判断、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国外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比较的基础上,对政府农业支持的结构和效率以及江苏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提出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今后政府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农业支持的目标、水平、重点和具体政策措施)。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 1.关于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调整与选择。从长远看,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发展战略,由传统农业发展战略向农业竞争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转变,最终实现自给自足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从依靠传统技术转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相结合转变,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向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此,我国农业国内支持的方式和重点都应作相应的调整,政府农业支持的目标应由干预生产市场向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从过去直接干预农产品市场和价格调控为主的方式全面向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幅度增加科技投资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方向转移;由现在补贴流通环节,转向支持和补贴农产品生产者,并重点从支持农业生产转向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2.运用“绿箱政策”来支持农业。WTO《农业协定》尽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但其中的“绿箱”政策则为各成员国加强国内支持提供了政策机

罗崇敏[6](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曲伟强,韩经建,宋若臣,曾红燕,冯展宾,任福姣[7](2005)在《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保险业研究》文中认为

蔡则祥[8](2005)在《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总量迅猛增加,地位作用显着提升,金融真正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然而,在中国金融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金融结构却没有得到同步优化,积累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结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金融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必须对金融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使其适应和促进经济发展。 要调整金融结构,就要对金融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之路。而要从根本上改善中国金融结构,实现金融结构优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分析和对策研究的层面上,而要从理论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深入研究金融结构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提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指标,探索优化金融结构的根本措施和途径,从而为主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加强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企图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对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出较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和理论探讨。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通过对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和分析,促进我国金融理论界对金融结构问题的系统研究,推动金融理论发展;二是把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金融发展的实践,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的考察,分析金融结构存在的缺陷,为促进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理论依据和操作思路。 本文以金融结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主要是指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现实依据,以“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金融结构优化→金融发展→经济发展”为分析主线,以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层次,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构建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框架,探索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概述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寻求研究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的切入点;其次,从金融与经济关系分析入手,探讨金融结构决定机制、调节机制和优化机制,构建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第三,建立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和分析指标,为考察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通过对中国金融结构的现实考察,以金融结构优化的判断标准为依据,对中国金融结构优化状况进行深

刘立勇[9](2005)在《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代中国,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问题,必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农业走向新的发展里程的标记。中国是一个从旧的农业大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的现代化决定着中国现代化的真实进程。中国农业的现代化道路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又适合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进步的目标相一致,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关系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现代化基本目标的大局。因此,理清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中提出的基本问题,认识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势,在实践中选择“三农”问题的解决路线,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论文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现代化和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来探讨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联系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历程和作者二十多年的农村工作亲身经历,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新视角上,深入探讨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阔的大课题。本文的工作则在于总结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明确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性,在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中寻找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在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制度变革、农业政策调整和外向型农业模式建设方面,形成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的认识,为当前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实践服务。这些探索可能是初步的、宏观的,但都是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中提出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并将在今后现代化推进中表现出长久价值。 全文分绪论和六个部分,绪论在总结、评鉴国内外农业现代化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线、内容结构及研究方法。然后,分六个部分,将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展开对其主要方面的研究。 第一部分“农业现代化基础论”,研究我国农业的生产关系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两次历史性重大变革,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全

宋璇涛[10](2004)在《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大事。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理论界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仅从均衡和非均衡角度来理解协调发展,只是从量的方面来把握区域发展关系,很容易使区域经济陷入“均衡—非均衡—均衡—非均衡”的怪圈。事实上,我国的区域经济问题既不同于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关系,也不同于发达国家内部的区域关系,既有平衡问题,也有增长问题。协调发展只能寄希望于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发展和布局优化,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共进。对我国区域关系扭曲历史的简要回顾,证明我国区域关系经历了由建国初期的严重畸形,到差距趋于缩小和协调再到扩大的历史过程。我国的区域差距是一种系统性的差距,有着政府战略选择和市场机制方面的深层原因,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都有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因此区域差距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的市场条件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受到限制,今后仍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区域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培育区域经济优势的根本措施在于依据资源禀赋特点培育综合的竞争能力。“东亚奇迹”的分析表明,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发展重点。由于要素禀赋的动态发展特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发展的规律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和特点,要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特征,适时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区域经济优势的不断发展。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首先确定各区域的发展优势。用本文提出的纵横综合定位法进行分析,有助于不同地区对其所处发展阶段和纵横经济关系的认识并做出主导产业选择。中央政府面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推进经济增长的二难选择,应当对宏观政策进行区分,根据不同区域的现实需要采用不同的政策组合,或偏向于实现公平,或偏向于效率和发展。通过政策的不同作用方向和力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中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工业发展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已经突破传统农业社会的界限,全省由农业省向工业省转化的步伐加快,正向着更高层次的工业化迈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河南省的区域<WP=5>性增长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原城市群和豫北、豫西、豫西南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均已超过全省水平,极化增长势头强劲,而黄淮地区的农业发展优势突出,今后重点应是推进工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这样的发展格局已经初步显示出河南省区域内部极化发展的布局特征。河南省作为中部地区,其发展思路的确立具有典型意义。针对当前越来越紧的宏观竞争环境和本省经济发展实际,河南省要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必须确立自主发展、全面开放、市场化、跨越式、非均衡和城乡一体化等发展思路。解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化、信息化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和极化非均衡发展,培育多增长极,通过多极化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协调。作为全省重点,应优先推进中原城市群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全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河南省动态的竞争优势。驻马店市是典型的中部落后地区,运用纵横综合分析和SWOT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驻马店市经济和社会已有很大发展,但发展层次还比较低。该市具有地理区位、交通体系、自然资源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后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无论从总量、人均水平还是产业内部结构和效益方面看,其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还比较低,有待实现快速的提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驻马店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其发展和升级。针对现实困难和发展需要,驻马店发展应做出“平安崛起”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非均衡发展——工业突破和城市化带动。农业方面着力强化现有优势,突出畜牧业战略主导地位,优化产业基地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工业方面要实行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的经济布局思想。第三产业着重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突出以“一带四区”为重点的旅游业发展。作为“平安崛起”的战略措施,应着力推进“三项建设”——项目建设、平安建设和作风建设,三项建设互相配合,为驻马店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保证和充足的动力。

二、乡镇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2.4 研究框架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2.1 基本假设
        2.2 基本理论模型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3 农业产业安全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1 中国农业现状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2)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逻辑思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逻辑思路
1.2 相关概念
    1.2.1 制度
    1.2.2 制度安排、制度结构
    1.2.3 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与制度变迁
    1.2.4 农户
    1.2.5 经济市场化
1.3 基本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的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制度经济学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文献评述
2.1 从新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
2.2 制度的经济功能
2.3 制度产生与演化的逻辑
    2.3.1 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2.3.2 制度为何而产生
    2.3.3 制度变迁的一般知识基础
    2.3.4 制度变迁的主体与模式
    2.3.5 制度变迁的原因与动力
    2.3.6 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
    2.3.7 制度变迁的方式
    2.3.8 制度变迁的过程、时滞与路径依赖
2.4 制度经济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理论中运用和发展
2.5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运用和发展
    2.5.1 关于农户行为的研究
    2.5.2 制度变迁依据的研究
    2.5.3 制度变迁效率的研究
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3 市场化、价格差异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3.1 经济市场化及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1.1 经济市场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3.1.2 经济市场化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2 相对价格的变化是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中介
    3.2.1 市场化的发展改变了要素或产品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相对价格
    3.2.2 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
3.3 在转型经济中,政府是制度变迁的第一驱动力和保障力量
3.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理论考察
    3.4.1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过程描述与理论解析
    3.4.2 市场化与农村制度变迁:比较与分析 4 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测度
4.1 现有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的研究评述
    4.1.1 市场化水平测度的理论
    4.1.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测度研究的进展
    4.1.3 目前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定量分析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4.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指标体系构建
    4.2.1 主要经济指标选取
    4.2.2 各项经济指标的分值分配及计算方法
4.3 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方法
4.4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测定(1996-2005年)
4.5 2004年各地区农村经济市场化的相对进程 5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5.1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5.1.1 农村市场化的启动阶段(1978-1984年)
    5.1.2 大力引进市场经营机制阶段(1985-1988年)
    5.1.3 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徘徊阶段(1989-1991年)
    5.1.4 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0年)
    5.1.5 农村市场化的深化与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5.2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5.2.1 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5.2.2 农村市场化与制度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变迁方向 6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与制度选择
6.1 人的行为与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一般描述
    6.1.1 制度人的行为假设
    6.1.2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6.1.3 制度约束下的人的行为
6.2 农地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可能选择集与收益成本分析
    6.2.1 农业的制度属性
    6.2.2 农地产权制度
    6.2.3 农地经营制度
6.3 中国农村经济主体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6.3.1 农户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6.3.2 农村经济组织的制度选择与行为
    6.3.3 政府的农村制度选择与行为
    6.3.4 中国农村制度中利益冲突与协调 7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7.1 主要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制度供求的基本理论
7.2 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分析
    7.2.1 市场规模的变化
    7.2.2 技术进步
    7.2.3 各经济主体对收入预期的改变
7.3 诺斯与樊纲模型的改进与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分析
    7.3.1 知识的积累
    7.3.2 技术进步
    7.3.3 组织成本变化
    7.3.4 政府支持的变化
7.4 制度变迁理论的修正与补充——时滞与路径依赖
    7.4.1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时滞
    7.4.2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7.5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8 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8.1 农户间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8.1.1 农户间的合作行为与合作效益
    8.1.2 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8.1.3 国际农业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考察
8.2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传统的非正式组织的演进
    8.2.1 关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进的一个争议
    8.2.2 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
    8.2.3 1949-1978年的中国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8.2.4 1978年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8.3 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农村经济组织的变迁
    8.3.1 家庭经营组织
    8.3.2 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9 以市场化为基础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9.1 经济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9.1.1 帕累托效率及其对农村制度变迁的启示
    9.1.2 经济效率的测量方法
    9.1.3 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
    9.1.4 公平的计量
9.2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绩效的基本描述
    9.2.1 基本情况与可能的解释
    9.2.2 近三十年中国农村分省经济增长特征与影响因素描述
9.3 制度变迁与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9.3.1 生产函数设定
    9.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9.3.3 估算与结果
9.4 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解
    9.4.1 1978-2005农村不平等的测度
    9.4.2 收入来源结构及其对不平等的影响(1984-2005)
9.5 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村反贫困
    9.5.1 制度变迁与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反贫困的成就
    9.5.2 市场化与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新的大规模制度变迁
10.1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理论问题评述
10.2 经济市场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条件和原因
    10.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10.2.2 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提出与实施的基本条件
    10.2.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原因
10.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10.3.1 在理论上,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一种诱致性变迁
    10.3.2 建国以来农村有效率的制度变迁主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
    10.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采取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
10.4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培育新农民、新组织
    10.4.1 培育新农民
    10.4.2 培育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10.5 2006年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10.5.1 生产方面
    10.5.2 生活方面
    10.5.3 城乡统筹情况 11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11.1 结论
11.2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陈宗胜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 附录二: 程国强计算的中国农业市场化指数 附录三: 习近平计算1998年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 附录四: 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附录五: 部分地区农民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相互渗透、彼此交错地发展趋势
        1.1.2 我国农业发展空间与农产品出口面对严酷国际竞争挑战
        1.1.3 我国政府现有农业产业政策陷于困境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层次、概念界定及其表述
        2.1.1 农业竞争力的层次分界与表现形态
        2.1.2 本文对农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2.1.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与内容
        2.1.4 农业竞争力概念的形成过程
        2.1.5 农业竞争力的特点
    2.2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2.2.1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及特征
        2.2.2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突出矛盾
    2.3 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2.3.1 价格因素
        2.3.2 基础设施因素
        2.3.3 科学技术因素
        2.3.4 政府的经营制度与政策因素
        2.3.5 农业产业化因素
        2.3.6 农业结构因素
        2.3.7 农业标准化因素
        2.3.8 农业投入因素
        2.3.9 可持续发展因素
第三章 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3.1 比较优势与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3.1.1 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3.1.2 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比较劣势
    3.2 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标体系
        3.2.1 显示性指标体系
        3.2.2 解释性指标体系
        3.2.3 我国农业上述15 项指标的现状
    3.3 测度我国农业竞争力比较优势水平的数学模型
    3.4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发展
        3.4.1 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及基本观点
        3.4.2 竞争优势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
第四章 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
    4.1 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要素的存在状况与波特“钻石”模型的差异
        4.1.1 波特“钻石”中政府的地位、作用及方式等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不一致
        4.1.2 中国政府行为导向对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突出作用
    4.2 政府作为与我国农业竞争力诸要素关系(以政府的农业保护政策为例)
        4.2.1 政府有关农业保护与支持政策的形式及变化
        4.2.2 农业关税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4.2.3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4.2.4 我国政府农产品出口补贴政策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4.3 我国政府其他支持对农业竞争力的影响
        4.3.1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4.3.2 国内支持方式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
        4.3.3 国内农业支持政策及其效果
    4.4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范式——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
        4.4.1 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基石
        4.4.2 典型性国家政府的农业作为与启示
        4.4.3 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模型——基于政府的竞争优势理论构想
第五章 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
    5.1 解决我国农民失业与贫困的出路—实施城市(镇)化战略
        5.1.1 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对发展农业的约束
        5.1.2 我国土地等资源占用与消耗的测度方法
        5.1.3 人口过多导致农民失业与经济滞后的悖论及其可能解决办法
    5.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
        5.2.1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5.2.2 城市化规律与我国现阶段城市(镇)化的关系
    5.3 城市化战略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5.3.1 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
        5.3.2 城市化对农业竞争力提高的贡献途径
    5.4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作为的关键点
        5.4.1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环境冲突问题
        5.4.2 我国城市(镇)化发展中的土地使用问题
        5.4.3 城市(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问题
        5.4.4 制约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制矛盾
    5.5 建国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和模式
        5.5.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5.5.2 我国城镇的分类
        5.5.3 我国现有城镇的共同特征
        5.5.4 我国城镇发展模式给予我们的启示
第六章 政府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改善其经营状况的行为
    6.1 农产品的总成本决定了其价格竞争力
        6.1.1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构成
        6.1.2 我国主要农产品成本的国外比较
        6.1.3 前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6.2 我国农产品的价格因素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6.2.1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6.2.2 政府行为指向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竞争能力的途径
    6.3 农产品质量与农业国际竞争力
        6.3.1 农产品质量竞争优势的表现
        6.3.2 我国农产品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6.3.3 制约我国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
        6.3.4 政府致力于改善我国农产品质量的行为
    6.4 农业标准化及其它因素与我国农业竞争力
        6.4.1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与内容
        6.4.2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
        6.4.3 我国人力资源的质与量对农业竞争力的约束及其开发途径
第七章 政府协调农业关联及支持性产业的战术
    7.1 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的产前投入与政府的行为模式讨论
        7.1.1 阐释:科技创新——农业竞争力提升的产前投入
        7.1.2 发展:政府的行为模式—加速制度创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
    7.2 信息化农业建设与政府的抉择
        7.2.1 信息化农业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7.2.2 日美两国农业信息化的案例
        7.2.3 适应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领域
        7.2.4 政府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方略的抉择
    7.3 政府推进农业产前产后及关联性产业升级的战略—产业集聚
        7.3.1 产业集聚(Cluster)的概念及其优势来源
        7.3.2 对我国农业经营主体而言,产业“集群”的环境限制
        7.3.3 政府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簇群”形成的行为取向
        7.3.4 产业“簇群”研究的竞争力分析模型
第八章 政府应对农产品国内需求和国际竞争者的姿态
    8.1 我国农产品国内需求对竞争力的影响及政府姿态
        8.1.1 我国农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形态与竞争力的关系
        8.1.2 政府有利于改善国内需求条件的行为
    8.2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一——突破技术壁垒
        8.2.1 技术壁垒的产生与功能
        8.2.2 经济学视角的技术壁垒
        8.2.3 我国农业遭遇到的技术壁垒
        8.2.4 我国政府突破农业技术壁垒之方略
    8.3 应对国际竞争者的政府策略之二——积极应对争端
        8.3.1 农产品贸易争端的实况与特点
        8.3.2 农产品国际贸易争端的起因
        8.3.3 政府须积极处理争端保护我国农业竞争力
结束语:对中国农业竞争力模型的探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基本框架
    六、研究的创新和难点
    七、研究结果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江苏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农业问题的症结
    二、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四、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三章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
    一、WTO的《农业协议》
    二、WTO农业国内支持规则
    三、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国际比较
    四、中国农业国内支持的现状
第四章 江苏省农业支持结构与成效
    一、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发展历程
    二、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现状
    三、江苏农业投入支持的评析
    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与保护政策实施对农户的影响研究
第五章 江苏农业竞争力评价
    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二、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主要农产品竞争力比较
第六章 农业支持促进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江苏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二、影响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三、农业支持对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四、围绕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调整农业支持政策
    五、现阶段农业支持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六、江苏农业支持的方向和重点
第七章 农业支持预测
    一、江苏省加大农业投入的可行性
    二、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预测
    三、江苏省农业保险投入需求预测
    四、江苏农业科技投入需求分析
第八章 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一、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二、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三、促进农业标准化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五、促进农业经营国际化
    六、加大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六、研究的现实性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三、边政学反思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一、民族性
        二、滞后性
        三、不平衡性
        四、复杂性
        五、差异性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一、梯度推进方式
        二、中心辐射方式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六、科教兴边战略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一、边疆经济特征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一、城市化内涵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四、边疆教化方略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三、兴边富民行动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7)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保险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当今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我国保险业的历史性进展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1. 保费迅速增长、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提高
        2. 保险市场的供需主体及中介机构不断增加
        3. 保险业资产增长,投资回报率提高
        4. 法律法规走向健全,监管体系逐步形成
        (二)中国的寿险业
        1.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状况
        2. 中国寿险业的企业组织形式
        3. 中国寿险业的产品模式
        (三)中国的财产险业
        (四)中国的再保险业
    二、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
        1. 市场竞争模式不确定
        2. 保险法制度不健全
        3. 保险机构、保险业务发展与保险管理滞后的矛盾
        4. 市场竞争条件不平等
        (二)供给方面的问题
        1. 业务总体水平低,结构发展不平衡,险种单一,适应性不强,新险种开发缓慢
        2. 市场主体偏少,缺乏适度竞争,市场主体企业化程度差异大
        3. 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狭窄,保险基金几乎无法保值增值,保险赔付水平过低,保险赔付作用有待提高
        4. 保险经营性风险日益积聚,保险业面临风险的考验
        5. 保险业务迅速发展与人才匮乏形成关尖予盾
        6. 竞争加剧,违规经营现象相当严重
        7. 内部管理混乱,会计核耳及账户管理有漏洞,内部控制薄弱
        8. 社会保险机构及有关部门人事混乱
        (三)保险需求方面的问题
        (四)保险中介存在的问题
        1. 各类保险代理人发展欠平衡,行为不规范,保险经纪人尚未起步
        2. 违规、违法经营现象严重
        3. 管理松懈、手续费标准执行混乱
        4. 存在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5. 机构设置有待规范
    三、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一)从中国的保险密度与深度看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二)从中国的人口看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三)从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看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四)从中国人的保险意识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五)从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六)从加入WTO看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
第二部分加入WTO后中国保险市场开放度研究
    一、中国政府对开放国内保险市场的明确表态
    二、开放中国国内保险市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开放所带来的机遇
        (二)开放所带来的挑战
        1.营销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2.人才挑战。
        3.技术挑战。
        4. 盈利水平挑战。
        5. 管理挑战。
        6. 对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
        7. 对我国保险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挑战。
        三、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度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对外开放的经验借鉴
        1.韩国
        2.新加坡
        3.中国香港
        4.泰国
        5.菲律宾
        6.印度
        7.印度尼西亚
        (二)我国对保险市场开放尺度的把握
        1.确定开放度首先要掌握国内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承受能力
        2.要坚持“三有”原则
        (1)关于“有限制”
        (2)关于“有选择”
        (3)关于“有步骤”
        3.保险市场开放所涉及的产品或技术、对象或机构、空间或区域
        (1)引进保险产品或技术的选择
        (2)引进对象或机构的选择
        (3)引进空间或区域的选择
        4.在我国保险市场开放初期政策应做的具体工作
        5.在开放国内保险市场的同时我国的保险企业要主动出击海外
第三部分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研究
    一、中国保险市场模式的观状与特点
        (一)历史与现状
        1.计划经济中的封闭型垄断模式
        2.计划商品经济中的封闭型垄断竞争模式
        3.市场经济中的开放型垄断竞争模式
        (二)特点
        1.保险市场模式形成的不确定性
        2.保险市场模式内容的不具体性
        3.保险市场模式监管行为的随意性
    二、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确定
        (一)发达国家保险市场模式参考
        1.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充分开放的垄断竞争模式
        2.发达国家保险市场有限开放的寡头垄断模式
        3.发达国家保险市场有限开放的垄断竞争模式
        (二)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确定
        1.确立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因素分析
        (1)国情与经济发展目标
        (2)WTO规则
        (3)垄断竞争程度
        (4)风险控制
        2.中国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确定
        (1)阶段性目标模式
        (2)总体性目标模式
    三、完善保险市场目标模式的政策驭向与措施
        (一)在组织结构模式上,积极推进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组织结构的合理调整
        1.扩大市场规模
        (1)政府规划
        (2)政府鼓励
        (3)政府扶持
        2.完善保险市场组织结构
        (1)继续逐步增加产险和寿险公司
        (2)尽快增加再保险主体,形成再保险市场
        (3)培育和发展保险市场中介机构
        (二)在市场机制模式上,倡导、推动市场化的垄断竞争
        1.创造环境,倡导公平竞争
        2.培育中资保险公司成为垄断的主导力量
        (1)深化保险体制改革
        (2)加强保险业同银行业的合作
        (3)保险资本重组,“一夜暴富”
        (三)在经营模式上,大力推进专业化、集约化
        1.注重创新
        (1)险种必须创新
        (2)营销手段要创新
        (3)服务内容要创新
        (4)保险理念创新
        2.注重风险控制
        (1)在思想上要引起重视
        (2)提高经营质量
        (3)规范保险资金的运用
        (4)利用再保险的功能
        (5)防止保险欺诈
        3.注重人才专业化
        (1)培养和引进人才的途径
        (2)目前急需的专业人才
        (四)在市场开放模式上,采取全方位适度开放政策
        1.全方位的开放
        2.有限制的开放
        3.有选择的开放
        4.有步骤的开放
        (五)在监管模式上,完善保险监管机制,提高保险监管水平
第四部分中国保险市场供给与需求条件分析
    一、中国保险需求条件分析
        (一)保险需求的涵义
        (二)经济发展与保险需求
        1.生产能力的扩大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产业结构的变化增加了保险需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分工极为有限,人们从事的主要是渔猎、种植业、养殖业和手工业等,此时出现的是从游牧业向农业的飞跃。到了近代,产业革命导致出现了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沟,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出观了以重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这样就完成了从农业向工业的过渡。二战后兴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以信息、电子、软件、手航、生物工程、原子能等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到现在我们正处于由工业化经济向服务化、知识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原有产业部门的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兴产业部门。他们的出现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更多的风险的出观,于是对保险提出了新的要求,保险需求绝对量增加了,保险的内容也扩大了。同时要求保险业设计新险种,开发新业务。
        (二)人口状况与保险需求
        (三)家庭状况与保险需求
        (四)政府政策与保险需求
    二、中国保险供给条件分析
        (一)保险供给的涵义
        (二)经济发展与保险供给
        (三)保费水平与保险供给
        (四)从事保险经营的专门人才的数量、质量与保险供给
第五部分中国农村保险市场研究
    一、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一)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
        1.体制与制度的瓶颈制约
        2.财政补贴的制约
        3.技术水平的制约
        4.中介机构缺位的制约
        5.险种开发滞后的制约
        6.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制约
        (二)我国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
        (三)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
        1.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
        2.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农村险种
        3.加强农业保险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
        4.培育农业保险的中介市场
        5.研究建立再保险体系
        6.尝试在农村实行资金运用
        7.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农村保险市场
    二、拓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
        (一)发展我国农村人身保险的难点
        1.分业经营的法律限制
        2.保障意识淡薄
        3.费率制定不合理
        4.经济制约因素
        5.经营体制的不适应性
        (二)发展我国农村人身保险的设想
        1.重视人身保险的储蓄和投资双重功能
        2.允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进行混业经营的尝试
        3.积极进行保险营销的创新
        4.强化保险服务意识
        5.延伸机构,建立合理完善的保险体系
        6.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第六部分中国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问题研究
    一、保险监管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一)保险监管的时代意义
        (二)中国保险监管的根本原因
        1.保险市场的失灵与保险监管
        2.保险的特殊性和保险监管
        (三)保险监管的法律依据
    二、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的立法历史
        (二)保险业的自省和自我监督的探索
        (三)监督管理的内容
        (四)监管方式
        (五)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保险监督管理体系,保险监督管理乏力。
    三、保险监督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和我国的模式选择
        (一)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目标模式的选择
        1.保险监督管理目标的国际比较
        2.我国保险监督管理目标的选择
        (二)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方式的选择
        1.保险监督管理方式的国际比较
        (1)公示方式
        (2)规范方式
        (3)实体方式
        2.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方式的选择
        (三)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手段的选择
        1.保险监督管理手段的国际比较
        2.我国保险监督管理手段的选择
        (1)解释法律
        (2)制定规则
        (3)信息批露
        (4)窗口指导
        (5)行政处罚和法律制裁
    四、保险监管的内容选择与程度分析
        (一)通过国际比较,了解我国的保险监管内容
        1. 关于事先批准原则
        2. 保险公司有关股本、法定准备金等金融方面的要求
        3. 技术储备及包括技术储备在内的基本投资的金融要求
        4. 保险险种和保险费率的规定
        5. 再保险的让与管理
        (二)保险监管的程度分析
    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监管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保险监管的基础性制度
        1. 建立健全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2. 提高中国保监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提高监管人员的素质
        3. 实现财务信息的标准化,为偿付能力监管创造基础条件
        4. 提高保监会信息化水平,实现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并提高监管透明度
        5. 完善保险税收制度,制订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6. 完善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7. 建立独立精算师制度
        8. 组建专业协会,建立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
        9.
        1 0.
        (二)建立良好的保险市场进入机制
        1. 将设立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要求与公司准备从事的业务挂钩,对不同的险种提出不同的资本金要求。
        2. 对内资开放保险市场,加快中资保险公司和股份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审批速度。
        3. 增加市场主体的组织形式。
        (三)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建立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四)调整监管重点,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8)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与相关研究
2.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
    2.1.1 古典学派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2.1.2 魏克塞尔的货币经济理论
    2.1.3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2.1.4 托宾的货币增长模型
    2.1.5 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
    2.1.6 内生金融经济增长理论
2.2 国外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文献回顾
    2.2.1 格利和肖的金融结构观点
    2.2.2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2.2.3 麦金农-肖关于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观点
    2.2.4 “两分法”金融结构理论
2.3 国内金融结构研究的进展情况
    2.3.1 金融结构的构成分析
    2.3.2 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
    2.3.3 金融结构优化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金融结构优化分析的理论模型
3.1 金融结构概念的诠释
    3.1.1 金融结构的定义
    3.l.2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3.2 金融结构决定模型
    3.2.1 金融结构的构成
    3.2.2 金融结构的决定因素
    3.2.3 金融结构的决定模型
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3.3.1 金融供求结构及其均衡
    3.3.2 金融供求结构失衡及其调节
    3.3.3 金融结构调节模型
3.4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3.4.l 金融结构优化的含义
    3.4.2 金融结构高度化与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关系
    3.4.3 金融结构优化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金融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与机理
4.1 金融结构变动的总趋势
    4.1.1 金融结构变动的“层次论”
    4.1.2 金融结构变动的“主导论”
    4.1.3 金融结构变动总趋势的基本描述
4.2 金融结构变动的作用机理
    4.2.1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工具结构的变动
    4.2.2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机构结构的变动
    4.2.3 降低交易成本与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动
4.3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动
    4.3.1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主要动因
    4.3.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运动状态
4.4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
    4.4.1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变动状态
    4.4.2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内在机理
    4.4.3 金融结构合理化协调的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
5.1 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评介
    5.1.1 国外学者的观点
    5.1.2 国内学者的观点
5.2 金融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
    5.2.1 金融结构优化的一般性描述
    5.2.2 金融结构高度化的评价标准
    5.2.3 金融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5.3 金融结构优化的分析指标
    5.3.1 设置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5.3.2 构建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思路
    5.3.3 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构成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金融结构的总体考察
6.1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演进过程
    6.1.1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的金融结构
    6.1.2 1927-194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6.1.3 1949-1978年中国的金融结构
    6.1.4 1979年以来中国的金融结构
    6.1.5 对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几点认识
6.2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与特征
    6.2.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
    6.2.2 中国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
6.3 中国金融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3.1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战略思考
7.1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意义
    7.1.1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7.1.2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7.1.3 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中国经济金融的对外开放
    7.1.4 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的提高
7.2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本原则
    7.2.1 适应性原则
    7.2.2 市场性原则
    7.2.3 开放性原则
7.3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基本思路
    7.3.1 明确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目标
    7.3.2 把握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主线
    7.3.3 抓住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点
    7.3.4 做好金融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选择
7.4 中国金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实施方略
    7.4.1 建立金融创新机制,推动金融结构高度化发展
    7.4.2 建立金融协调机制,促进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
    7.4.3 建立金融保障机制,保证金融结构优化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分析
8.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水平分析
    8.1.1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变化
    8.1.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国际比较
    8.1.3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总体评价
8.2 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结构分析
    8.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高度化分析
8.3 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的对策
    8.3.1 开展金融制度创新,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
    8.3.2 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8.3.3 开展金融技术创新,推进金融结构高度化
8.4 本章小结 9.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
9.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总体分析
    9.1.1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分析的主要依据
    9.1.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判断
    9.1.3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2 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重点问题分析
    9.2.1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合理化分析
    9.2.2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合理化分析
    9.2.3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合理化分析
    9.2.4 中国金融效率分析
9.3 促进中国金融结构合理化的对策
    9.3.1 建立金融产业协调机制,促进金融产业协调发展
    9.3.2 建设金融市场协调机制,促进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9.3.3 建立区域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
    9.3.4 建立涉外金融协调机制,促进国内外金融协调发展
    9.3.5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宏观金融协调发展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中国农业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农业现代化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中国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一) 农业现代化基础论: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两次重大变革
        (二) 农业现代化必然论: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 农业现代化创新论: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推进与创新
        (四) 农业现代化国际论:农业的国际化时代与中国农业的对策
        (五) 农业现代化实验论: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实验——谷城县农业体制改革实例
        (六) 农业现代化方向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上的特点
        (二) 主要研究方法
Ⅰ、农业现代化基础论: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两次重大变革
    一、农业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造
        (一) 土地改革时期,农民家庭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 农业合作化体制的演变与人民公社的建立
        (三) 新中国前三十年农业所有制关系的基本评价
    二、新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二)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特征及走势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变化
    三、正确对待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和发展
        (一)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适应我国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力的状况
        (二)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适应农业生产特点
        (三)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
        (四)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
        (五) 家庭承包经营潜力很大
        (六) 对家庭承包经营要肯定、创新和完善
Ⅱ、农业现代化必然论:现代化——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现代化的产生发展过程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需要
        (二)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三)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的需要
        (四) 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应有自己的特色
        (一) 对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二)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农业的特殊性
        (三) 我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选择
        (四)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四、现实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 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 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
        (三)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四) 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
Ⅲ、农业现代化创新论: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推进和创新
    一、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的分析与评价
    二、农业现代化推进战略
        (一) 加速推进农业技术创新
        (二) 积极推行农业经营的制度创新
        (三) 在抓住入世机遇中瞄准外向型农业
        (四) 大力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
        (五)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三、创新农业现代化实践形式
        (一) 在农业与加工业的结合中启动订单农业
        (二) 在农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中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三) 在实现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中推进公司制农业
Ⅳ、农业现代化国际论:农业的国际化时代——加入WTO与中国传统农业的转型
    一、中国农业国际化的障碍因素
        (一) 总产量高,劳动生产率低,部分农产品缺乏比较优势
        (二) 整体农业科技水平低,物质基础装备差,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还处于落后阶段
        (三) 农产品的外贸基础薄弱
        (四) 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五) 行业组织的结构不健全
    二、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利弊分析
        (一)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不利影响
        (二)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因素
    三、入世后我国走向农业国际化的对策
        (一) 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动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二) 重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切实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市场竞争主体
        (四) 有组织地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战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五) 大力培植市场体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六) 大力培植出口型农业,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
        (七) 利用世贸组织《农业协议》规则,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
Ⅴ、农业现代化实验论: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实验—谷城县农业体制改革实例
    一、公司制农业的内涵、特征和作用
    二、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大突破
        (一)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二)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应对入世挑战,培植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迫切需要
        (三)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战略性调整的必然结果
        (四)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培植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加农业投入的重要途径
        (五)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选择
        (六) 发展公司制农业是化解农村现实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三、谷城县公司制农业的几种主要形式
        (一) 从公司制农业诞生的方式分类,主要有5种形式
        (二) 从产加销的角度分类也有5种形式
    四、谷城县发展公司制农业的方法措施
        (一) 创新生产方式,提高公司制农业发展水平
        (二) 整合生产关系,拓宽公司制农业发展途径
        (三) 把握工作重点,提高公司制农业发展质量
    五、谷城县发展公司制农业的启示
        (一) 必须正确处理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发展公司制农业的关系
        (二) 必须运用市场手段,循序渐进
        (三) 必须实行高点起步,规范运作
        (四)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五) 必须让农民当主体,农民得实惠
    六、小结
Ⅵ、农业现代化方向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一、21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一) 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二) 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三) 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四) 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二、对农业现代化的评价和前瞻
        (一)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二)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
        (三)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解决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问题
    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途径
        (一) 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为主线,把握农业现代化方向
        (二) 以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三)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巩固现代农业基础
        (四) 以乡镇企业为支柱,发展小城镇,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五) 以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为重要基础,树立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Ⅶ、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1.2
    基于协调的科学发展观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2
    区域发展差距及形成机理 2.1
    我国区域关系扭曲的历史回顾 2.2
    区域差距的现实状况 2.3
    区域差距的原因-政府选择的理论分析 2.4
    区域差距的原因-市场机制面临的困难 2.5
    本章小结 3
    区域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 3.1
    区域经济优势的市场定位与战略培育 3.2
    要素禀赋与竞争优势 3.3
    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 3.4
    主导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3.5
    本章小结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优势重构 4.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观 4.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纵横综合定位法 4.3
    区域优势再造与区域竞争力整合 4.4
    区域优势重构的宏观政策环境 4.5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切实推进政府创新 4.6
    本章小结 5
    河南省中部区位优势与产业特征 5.1
    中部地区和河南省的总体区域特征 5.2
    产业聚集和区域经济布局 5.3
    河南省的产业发展状况 5.4
    河南省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5.5
    本章小结 6
    河南省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布局 6.1
    河南省的发展困难和应对思路 6.2
    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向 6.3
    区域经济布局和极化推进 6.4
    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措施 6.5
    本章小结 7
    驻马店市区域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 7.1
    驻马店市地域特征和发展概况 7.2
    驻马店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 7.3
    驻马店市突出的农业优势 7.4
    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7.5
    本章小结 8
    驻马店市特色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布局 8.1
    驻马店市面临的发展困难 8.2
    驻马店特色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的基本思路 8.3
    农业优势的强化与产业升级 8.4
    突出工业立市,壮大工业经济 8.5
    服务产业的拓展与经济新增长点培育 8.6
    “平安崛起”的战略措施--三项建设 8.7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乡镇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2]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D]. 蔡立雄. 西北大学, 2008(08)
  • [3]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A].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课题组,张辉.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2005年研究课题汇编, 2006
  • [4]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论波特“钻石”框架下政府行为与农业竞争力的提升[D]. 崔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5]江苏省农业支持与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陆建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6]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7]体制转型时期的中国保险业研究[J]. 曲伟强,韩经建,宋若臣,曾红燕,冯展宾,任福姣.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S1)
  • [8]中国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蔡则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
  • [9]当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D]. 刘立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10]基于协调发展的区域特色经济与区域经济布局研究[D]. 宋璇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乡镇企业如何应对入世提高竞争能力加快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