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氘化锆的XRD与TG-DSC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白伟[1](2021)在《氢化锆相变致裂纹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化锆具有单位体积氢含量大、热中子吸收截面小、受射线照射性能稳定、热导率高、加工性能好、与包壳材料和其他结构材料相容性好等特点,是目前理想的固体慢化剂材料之一。但氢致裂纹问题严重影响了氢化锆的制备和使用性能,锆合金氢致裂纹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锆合金氢致裂纹机理对于制备无裂纹氢化锆和反应堆氢化锆慢化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吸氢和脱氢实验,首先对吸氢样品微观裂纹、XRD物相信息、金相组织结构、微观形貌、残余应力等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了氢化锆样品在高温、恒温脱氢过程中的相转变规律;最后研究了不同锆合金的氢化结果。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氢化实验获得了 7种氢含量的氢化锆样品,对其进行了相组成和组织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氢含量较低时,氢化锆无显微裂纹,当吸氢量较高时,样品中出现微观裂纹,并且随着氢含量的增加,裂纹变得粗大。随着氢含量的增加,氢化锆依次发生α→γ→δ→ε的相变;且各相的组织特征为:α-Zr以等轴晶粒的形式存在;针状特征的γ氢化物在晶内析出;网状特征的δ氢化物首先沿晶界析出,并不断向晶粒内部延伸,直至侵占整个晶粒;ε氢化物为板条状。(2)研究了氢含量对氢化锆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Zr-1Nb合金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大小约为160Mpa,而氢化物表面则为拉应力,氢化锆的形成改变了样品残余应力的状态,并且随着氢含量的增多,表面残余应力逐渐增大。结合氢化锆晶格常数的精确确定,物相的转变和晶胞体积的膨胀导致了锆合金到氢化锆应力状态的改变。(3)研究了氢化锆在高温脱氢过程的相转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室温到950℃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氢化锆的相变过程可以分为5个不同区域:ε<400℃<δ<550℃<δ+α<600℃<δ+α+β<650℃<α+β。在 500℃和 600℃恒温过程中,氢化锆发生了δ→α的相转变,500℃恒温1500 min后物相组成没有发生变化,但600℃恒温500 min后样品基本上完成了完全脱氢。氢化锆脱氢过程中的具体相变温度点和相变序列,386℃:ε→δ(吸热反应);520℃:δ→α(放热反应);670℃:δ→α+β(吸热反应);717℃:α→β(放热反应);901℃:β→α(吸热反应)。(4)研究了三种不同锆合金对氢化锆致裂倾向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合金元素主要为Nb的Zr-1Nb和M5合金,合金元素主要为Sn的Zr-4氢化锆更易产生裂纹,且晶粒尺寸更小。Zr-1Nb和M5氢化锆基体中弥散着大量富铌絮状物和少许颗粒物,Zr-4氢化锆则没有絮状物,主要以片状物存在。Zr-4氢化锆裂纹处有Sn的富集,这可能是导致Zr-4氢化锆更易致裂的原因。
段晴晴[2](2021)在《纳米氧化锆的制备及应用于纳米陶瓷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氧化锆具有热膨胀系数大、导热系数小、抗氧化性强、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纳米陶瓷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氧化锆有单斜晶相、四方晶相、立方晶相三种结构,随温度变化,三种晶相之间形成了一个可逆的相转变过程,在相变过程中伴随着很大的剪切应变和体积变化,也有利于提高纳米氧化锆陶瓷的强度与韧性。纳米氧化锆陶瓷的制备主要有纳米氧化锆粉体原料的制备,加压成型,高温烧结三个部分。其中,原料的制备极其重要,制备性能优异纳米氧化锆陶瓷需要粒径小、分布窄、形貌好、分布均匀的纳米氧化锆粉体。本文采用液相沉淀法以氧氯化锆、氧化钇、硝酸铝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了纳米氧化锆粉体,致力于解决传统沉淀法中制备氧化锆粉体粒径大,团聚严重、纯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首先在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氢氧化钠浓度,Al3+含量,陈化时间的增加,氧化锆粉体的粒径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p H值的增大,氧化锆粉体的粒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氢氧化钠浓度,陈化时间的增加,粒径分布先变窄后变宽;随着Al3+含量,p H值的增加,粒径分布由宽变窄。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原料氧氯化锆浓度为0.2 mol/L,Y3+和Al3+的加入量是氧氯化锆质量的3%,反应原料Na OH浓度为0.4 mol/L,加入分散剂PEG400用量为氢氧化钠质量的2%,反应温度为60℃,反应终点p H=9,陈化时间60 min,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4 h。使用最优条件制备出的粉体,粒径分布在14-34 nm之间,平均粒径为23nm,最小为14 nm。利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时,考察了不同进料速度、转速对氧化锆粉体粒径和形貌等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进料速度和转速的增加,纳米氧化锆粉体的粒径呈减小的趋势,最佳反应条件为进料速度60 L/h,转速为1000r/min。与搅拌反应器制备的纳米氧化锆粉体相比,IS-RPB反应器制备出的氧化锆也以四方相存在,但其氧化锆纳米粉体颗粒粒径更小,最小为8 nm,粒径分布更均匀,在8-28 nm的范围,且没有明显团聚,表明IS-RPB反应器的微观混合效果更好,在使用相同质量的原料时,能形成更多的小晶核,氧化锆颗粒粒径更小。另外对氧化锆粉体的前驱体进行了TG-DSC测定,计算出样品的活化能Ea=261.67 k J/mol。采用IS-RPB制备出的氧化锆纳米粉体制备了简单的纳米氧化锆陶瓷,并对比了使用搅拌反应器制备的粉体制备的纳米氧化锆陶瓷,发现使用IS-RPB制备的纳米粉体制备出的纳米氧化锆陶瓷体积密度、收缩率高,气孔率更小,陶瓷性能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实验考察不同的聚乙烯醇浓度、成型压力、烧结温度、氧化铝含量对纳米氧化锆陶瓷相对密度、收缩率、气孔率等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加陶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和收缩率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压力和烧结温度的增加纳米氧化锆陶瓷的体积密度和收缩率增大,气孔率减小。
贾朋伟[3](2021)在《硼化锆复合中间层连接铬酸镧陶瓷的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铬酸镧陶瓷是一种ABO3型钙钛矿体系的复合氧化物,耐腐蚀,高温下具有良好的化学与物理稳定性,是一种新型的电热材料,但是由于铬酸镧陶瓷本身的脆性及不易加工性,使得大而复杂的陶瓷制品制作困难,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而且实际应用时,一些大而复杂的铬酸镧制品部分损坏后,无法再次利用。利用连接技术可以制备大而形状复杂的铬酸镧陶瓷,可以修复部分损坏的制品,为解决铬酸镧陶瓷的成型及修复的问题开辟了新的思路。二硼化锆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以及高的电导率,化学稳定性良好,与作为电热元件的铬酸镧陶瓷性能相近。本文将二硼化锆基复合材料作为中间层进行铬酸镧陶瓷的连接,不仅可以利用二硼化锆优良的性能,而且还不影响铬酸镧陶瓷本身的性能,有助于连接件获得与母材相近的性能。另外,采用的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gering,SPS)技术中的脉冲电流产生的等离子体和烧结过程中的加压有利于降低粉末的烧结温度,同时低电压、高电流的特征能使粉末烧结致密。以二硼化锆基复合材料作为中间层,利用放电等离子技术连接铬酸镧陶瓷具很大的研究意义。本文采用SPS烧结技术制备了ZrB2-Al复合材料与ZrB2-SiC复合陶瓷两种体系的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当ZrB2:Al=1:1(mol)的混合粉末,烧结温度为1500℃、升降温速率为100℃/min、轴向压力为30 MPa、保温时间为5 min时,烧结出了致密度为99.29%的中间层块体,热膨胀系数也达到9.56×10-6·K-1,电阻率为0.04 mΩ·cm-3,热膨胀系数及电阻率均与铬酸镧陶瓷更为匹配。当ZrB2中加入10vol%的SiC,经1500℃烧结后,制备出的致密度为88.37%的复合陶瓷块体的热膨胀性能为7.50×10-6·K-1,电阻率为0.02 mΩ·cm-3,与铬酸镧陶瓷较为匹配。采用两种ZrB2复合材料作为中间层,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进行了铬酸镧陶瓷连接实验,研究探索了不同原料配比,不同烧结温度下连接铬酸镧陶瓷的抗弯强度,以及连接界面,并分析其连接机理。本次实验以摩尔比ZrB2:Al=1:1的混合粉末为中间层连接温度为1500℃时,得到了最高抗弯强度为23.79 MPa的连接件;以90vol%ZrB2+10vol%SiC混合粉体为中间层,烧结温度为1450℃时,得到了最高抗弯强度为29.7 MPa的连接件。以ZrB2复合材料作为中间层材料连接铬酸镧陶瓷时,实现高强度连接主要以扩散连接为主,反应连接为辅。
谢永帅[4](2021)在《前驱体法制备近红外反射氧化物纤维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尖端科技的飞跃式发展,新型飞行器和可重复使用高性能航天器的研发工作一直是各国航天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制高点,其中热防护系统中涉及的热防护材料是关乎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先进热防护材料向着具有轻质、高效、耐高温、抗烧蚀、抗氧化、可重复使用等综合性能的方向发展。在高温工业领域,现有的隔热材料隔热性能相对较差,存在隔热层厚度大、密度高、空间利用率低、温场均匀性差、设备能耗高等突出问题,难以满足高温工业技术行业对更耐高温、更高效隔热材料的迫切需求,严重制约了相关领域技术和产业装备升级。热传递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高温下固体热传递以热传导和热辐射为主,热辐射波长主要集中在近红外波段。高强度氧化物纤维拥有优异的自支撑性,其柔性和刚性制品具有密度低、气孔率高等特性,由于气体热导率远低于固体,可使纤维制品的热导率较本征热导率大幅降低。依据传热机理和航空航天与高温工业对热防护材料性能和应用形式的要求,筛选合适的耐高温氧化物,设计制备相应纤维材料,开发具有高近红外反射和轻质、耐高温、低导热等综合性能的先进纤维材料。近红外反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和金属氧化物。金属材质主要有银箔、铜箔、镍箔、不锈钢箔等;金属氧化物主要有锆、钛、镍、锰、铝、钇、铈等元素的氧化物以及它们的复合氧化物,其中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钇等的纤维材料同时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抗烧蚀、抗氧化、高效隔热等优点。本论文在课题组已研制出高强氧化锆连续纤维和亚微米纤维及其制品的基础上,致力于探索制备具有高近红外反射性能的高效隔热纤维材料。本论文以氧化钇纤维、氧化钇-氧化锆纤维、钇铝石榴石纤维为研究对象,从前驱体的结构设计与合成、纤维制备、结晶转变与结构调控、近红外反射与高温隔热性能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旨在为先进热防护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技术、工艺和材料支撑。首先,通过在YCl3·6H2O中加入不同比例的乙酰丙酮,合成了不同结构的钇-乙酰丙酮配合物前驱体,系统分析了前驱体结构与配体含量的关系,成功筛选出适合用于纺丝的聚乙酰丙酮合钇(PAY)前驱体。PAY前驱体以Y(acac)(OH)2为单体,通过Y-OH之间的相互作用聚合形成线性结构,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纺丝性。在空气中,PAY前驱体的分解包含微量残存溶剂的挥发、配体的分解、有机物的碳化、碳化物的氧化、残余碳化物的去除等过程,氧化物最终产率为42%。以PAY为钇源,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柔性氧化钇纳米纤维膜,纤维的平均直径为330 nm,纤维表面致密,无明显裂纹、孔洞等缺陷,纤维膜由氧化钇纳米纤维无序排列而成;经800℃处理的纤维膜抗拉强度为1.6 MPa,柔性好,可折叠、缠绕和弯曲;纤维膜在750-2500 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大于92%。为验证氧化钇纤维膜的近红外反射隔热性能,将单层厚度为100 μm纤维膜作为高温反射面与20 mm厚的低密度氧化锆纤维板组合,在热面温度为1500℃时,可使冷面温度由376℃降低至359℃,增加层数并未使冷面温度进一步降低,说明了氧化钇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近红外反射效果。其次,分别以PAY和聚乙酰丙酮合锆(PAZ)为钇源和锆源,制备了不同钇锆摩尔比的氧化钇-氧化锆纤维,从构型熵和氧缺陷角度系统研究了摩尔比对晶粒生长速率的影响,发现摩尔比为1:1时形成的锆酸钇纤维具有较慢的晶粒生长速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锆酸钇纤维膜,研究了锆酸钇纤维膜的组成、结构及力学、隔热、吸音等性能。结果表明:纤维膜由多晶态锆酸钇相组成;宏观上呈现为由几乎透明的单层纤维膜组成的多层结构,其抗拉强度达8.27 MPa,密度为44 mg/cm3;在750-2500 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大于96%;经过1200℃热处理后的纤维膜的导热系数为38 mW.m-1K-1,在热面温度为1260℃时,30mm厚的纤维膜可将冷面温度稳定控制在185℃。此外,锆酸钇纤维膜的降噪系数(NRC)为0.6,吸音性能高于商用的三聚氰胺隔音泡沫及非织造布材料。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分别以水和醇作溶剂,合成了具有较好纺丝性能的钇-铝聚合物前驱体,两种溶剂中制备的前驱体在结晶过程中均直接从无定形态转变为结晶态钇铝石榴石相,无中间相产生。采用干法纺丝探索制备了钇铝石榴石连续纤维,长度大于50 cm,直径约为23μm,拉伸强度达851 MPa,杨氏模量为150 GPa,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异的韧性。采用静电纺丝制备了钇铝石榴石纳米纤维,在750-2500 nm范围内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大于92%。以醇为溶剂合成的前驱体制备出了钇铝石榴石纤维膜,抗拉强度为2.43 MPa,柔性好,在经过1200℃热处理后仍几乎可对折。钇铝石榴石纤维膜的密度为28.8 mg/cm3,导热系数为26mW·m-1K-1,当热面为1220℃时,10mm厚的钇铝石榴石纤维膜可以将冷面温度控制在318℃,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最后,在已制备出氧化钇纳米纤维的基础上,通过在氧化钇纳米纤维上负载金属镍,成功制备了用于甲烷二氧化碳干气重整的催化剂。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兼具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Ni@Y2O3 NFs-400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600℃时,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分别为73.58%和39.31%,经过十次循环反应后,甲烷和二氧化碳在600℃的转化率仍保持在55.44%和33.90%,以氧化钇纳米纤维为载体的镍催化剂为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材料形式。
张露月[5](2021)在《ZrB2-ZrC复相陶瓷中原位生长SiC晶须的控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ZrB2-ZrC复相陶瓷因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等热端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仍然存在断裂韧性不高、可靠性低、抗热冲击性能差等问题。采用晶须(w)、纳米线(nw)等第二相增强是改善陶瓷材料固有的脆性的有效途径,而实现晶须的原位生长,解决其引入及分散均匀性问题,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为了解决ZrB2-ZrC复相陶瓷中SiC晶须/纳米线的引入及分散均匀性问题,获得高性能SiC(w,nw)-ZrB2-ZrC复相陶瓷粉体的快速、低成本及可控制备,本文采用前驱体转化法原位生长得到了 SiC(w,nw)、ZrB2-ZrC、ZrB2-ZrC-SiC 及 ZrB2-ZrC-SiCw、ZrB2-ZrC-SiCnw 系列陶瓷粉体,系统地研究了 ZrB2-ZrC复相陶瓷中原位生长SiC晶须/纳米线的工艺条件、反应机制,揭示了其控制机理,为进一步制造高性能SiC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奠定了实验与理论基础。所得到的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以SiC溶胶为前驱体,采用前驱体转化法成功制备了形貌、尺度可控的SiC晶须,揭示了 SiC晶须的原位生长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从1400℃升高到1600℃,SiC纤维的长度从几百微米降低到几微米;在1600℃下,缩短保温时间到0.5 h,可以得到纯的SiC陶瓷颗粒,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SiC晶须的长径比增加,当保温时间为1.5 h时,得到直径约100 nm,长度约几十微米的SiC晶须。延长保温时间到2 h,生成了直径约200 nm,长度约5 μm左右的三棱锥状SiC晶须;继续提高碳源含量,三棱锥状SiC晶须长度增长到约10 μm左右,平均直径增加到了 800 nm。(2)以ZrB2-ZrC溶胶为前驱体,采用前驱体转化法成功制备了超细ZrB2-ZrC陶瓷粉体并揭示了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逐渐升高氧化物逐渐转变为纯ZrB2-ZrC陶瓷相。随着硼锆摩尔比n(B)/n(Zr)的逐渐增大,陶瓷产物从单一的ZrC相,逐渐形成ZrB2-ZrC两相,最后过量硼源形成单一 ZrB2相。随着碳源含量的逐渐增大,氧化物相逐渐消失,得到纯的ZrB2-ZrC两相。在1600℃下保温 2h,n(B)/n(Zr)=1.5,n(C)/n(Zr+B)=3 时得到平均粒径在 50-100 nm之间无明显团聚的超细ZrB2-ZrC陶瓷颗粒。(3)以ZrB2-ZrC-SiC溶胶为前驱体,采用前驱体转化法成功制备了 ZrB2-ZrC-SiCw陶瓷粉体并揭示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前驱体在1300℃下热解得到无定形SiO2,ZrO2,B2O3和碳。在1400℃时,优先生成ZrB2和SiC。1500℃时可完全转化为ZrC,ZrB2和SiC陶瓷相。前驱体中碳源含量的增加,可显着地细化陶瓷颗粒,并促进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获得的陶瓷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50 nm,同时,SiC晶须形貌由竹节状逐渐转变为线状,产量也逐渐增多。随着硅源含量的增加,陶瓷颗粒逐渐均匀细化,平均粒径约100 nm,纳米线由链状形貌逐渐变为线状,直径在100-150 nm之间,长度超过100μm。(4)为进一步优化前驱体的组成及制备工艺,通过热解浸渍了B-Si-Zr的前驱体溶胶的聚氨酯海绵成功制备了 SiCnw均匀分散的ZrB2-ZrC-SiCnw陶瓷复合粉体,并揭示了原位生长SiCnw的控制机理。研究表明,在1500℃下,将n(Si)/n(Zr)=10的前驱体热处理2h后,获得的ZrB2-ZrC-SiCnw陶瓷粉末具有均匀且细小的粒径,粒径尺寸约为100 nm,SiCnws的直径接近100nm,通过增加前驱体中的硅含量,SiCnws长度可控制在几十到几百微米不等。而且,所制备的SiCnws具有高纯度,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杂化纳米陶瓷粉体中,为优化SiC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开辟了新途径。
蔡炜[6](2020)在《印刷氧化锆绝缘层及柔性薄膜晶体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薄膜晶体管(TFT)是目前主流显示技术中的关键器件,其中,栅极绝缘层是薄膜晶体管实现低功耗和高稳定性的核心材料之一。氧化锆(Zr O2)等高介电(High-k)绝缘材料具有高电容和宽禁带的特点,相较于Si Nx和Si Ox等常规绝缘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显示单元阵列的密度和性能。传统真空镀膜制备绝缘层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溶液加工法可实现薄膜的直接图形化,适合大面积薄膜制备。本文重点为印刷氧化锆绝缘层薄膜晶体管,开发了绝缘墨水,研究了印刷技术及低温工艺,并实现了柔性晶体管的制备。本论文系统分析了氧化锆绝缘墨水的可印刷性和固化过程中的组分变化,研究了旋涂及喷墨打印绝缘薄膜技术,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机绝缘材料掺杂提高印刷氧化锆绝缘层的抗弯折性,通过优化前驱体材料及UV辅助热退火工艺实现了绝缘薄膜的低温制备,最终得到柔性TFT器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分析了颗粒型和前驱体型氧化锆墨水的特性,挖掘出适用于制备印刷绝缘薄膜的前驱体型墨水。利用TG/DSC、FTIR和XRD测试手段研究了退火过程中氧化锆墨水固化及致密化过程,发现Zr NO3和Zr OCl2前驱体有利于实现墨水低温成膜。揭示墨水粘度、张力和流变特性与可印刷性的联系,提出墨水的印刷稳定性可用不同温度和不同剪切速率下粘度的稳定性来表征。(2)研究了旋涂和喷墨打印方式中前驱体溶液的物理特性(粘度、张力和浓度)、印刷参数和退火工艺对氧化锆绝缘层及器件的影响。其中,旋涂制备的66nm氧化锆绝缘层器件迁移率10.2cm2/V·s,开关比2.0×105;喷墨打印制备的55nm氧化锆绝缘层器件迁移率12.4cm2/V·s,开关比1.2×106。偏压稳定性研究发现,在5V正偏压下条件下,1小时内喷墨打印氧化锆TFT阈值电压正漂1.3V,旋涂器件为0.4V,证明溶液法绝缘层在显示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潜力。(3)研究了PVP有机绝缘材料对氧化锆薄膜的改性作用。印刷制备了PVP、PVP掺杂Zr O2和Zr O2/PVP叠层三种栅极绝缘层的TFT器件。研究表明高温退火会破坏PVP分子结构,200℃退火的印刷PVP绝缘层器件迁移率最高,为4.6cm2/V·s,开关比≥105。叠层绝缘层结构由于表面不平整以及更多的界面缺陷,器件漏电流较大,开关比仅为103。而PVP微量掺杂Zr O2可降低绝缘层与有源层界面的缺陷,0.5%PVP掺杂Zr O2绝缘层的器件迁移率8.2cm2/V·s,开关比1.5×105,正偏压应力下Vth正漂0.8V,且迁移率和开关比无明显下降。混合绝缘体系提高了氧化锆薄膜的抗弯折性,为制备柔性器件提供条件。(4)研究了印刷氧化锆的低温工艺,通过优化前驱体材料以及UV辅助热退火工艺提高低温退火绝缘层的可靠性。提出采用μ-PCD测试来分析大面积印刷绝缘薄膜的缺陷和均匀性,优选出以Zr OCl2为前驱体的墨水,在退火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实现了低漏电流密度(5×10-6A/cm2@10V)绝缘薄膜的制备。基于印刷PVP掺杂Zr O2绝缘体系获得了柔性TFT器件,器件在20mm弯曲半径条件下弯折1万次后迁移率保持在5.5cm2/V·s,开关比约为105,关态电流6.1×10-10A,具有一定抗弯折特性,对印刷柔性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丹[7](2020)在《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文中指出渗透蒸发是一种节能高效的膜分离技术,特别适用于同沸物、同分异构体和热敏物质的分离,可作为含酚废水生物处理前的预处理。本研究目的是设计并制备出适合于处理含酚废水中苯酚的渗透蒸发复合膜,使酚浓度降低至可生化处理阶段微生物能承受的范围。以渗透蒸发分离苯酚为目标,采用动态负压法制备了硅烷化改性ZSM-5沸石/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S-ZSM-5/PDMS/PVDF)中空纤维膜复合膜。研究了ZSM-5硅烷化反应、沸石浓度及涂覆时间对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当ZSM-5的浓度从0 wt%增加到50 wt%时,膜的水接触角从99°增加到132°。SEM图像表明,在不同的涂覆时间下,分离层的厚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当涂覆时间从10 min延长至60 min时,苯酚通量和水通量均下降,而分离因子上升。综合考虑通量和分离因子,选择ZSM-5填充浓度为40 wt%,涂覆时间为60 min。以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为评价指标,探究苯酚浓度、进水温度、膜后压力等操作条件对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苯酚浓度1 g/L,料液温度80℃,膜后侧运行压力5 k Pa时,分离因子达到4.56,苯酚通量为5.78 g/(m2·h)。在此条件下运行20个周期后,分离因子下降13.2%,复合膜的渗透蒸发效果下降。为了提高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渗透蒸发系统稳定性,将陶瓷膜的机械性、耐热、化学稳定性与聚合物的选择性相结合,设计一种新型无机/有机杂化膜材料。硅烷偶联剂分子包含可同时连接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两种化学官能团,可作为连接有机与无机材料两相界面的功能性物质。以氧化铝支撑氧化锆(ASZ)陶瓷膜为基膜,通过XRD和SEM-EDS表征方法分析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改性ASZ陶瓷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根据XPS、FTIR和TG-DSC结果证明硅烷分子VTMS与ASZ陶瓷膜表面羟基(-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稳定的化学键(Si-O-Zr)。为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分离性能,不溶胀和不可压缩特性的新型陶瓷支撑聚合物(CSP)复合膜。通过醋酸乙烯酯单体(VAc)接枝聚合反应和PDMS硅氢加成反应在VTMS硅烷化ASZ膜上成功制备了聚合物层(聚乙酸乙烯酯(PVAc)或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层)。通过XRD、SEM-EDS和接触角表征方法对PVAc/VTMS/ASZ和PDMS/VTMS/ASZ两种陶瓷复合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疏水性进行分析。通过FTIR、TG和XPS表征手段研究聚合物与VTMS/ASZ陶瓷膜的接枝机理。通过对比两种CSP复合膜的渗透蒸发性能。选择性能较好的PDMS/VTMS/ASZ陶瓷复合膜进行渗透蒸发条件(进料液温度、渗透侧压力、进料液循环流速)的探究。当进料液中苯酚浓度为1458-1561mg/L,进料液温度80℃,渗透侧压力3 k Pa,循环流速为190 m L/min时,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性能最佳,酚通量为10.09 g/(m2·h),分离因子为3.9。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传质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传质系数K随管内料液Re的关系可近似认为呈指数关系上升。随着进料液流速增加,液膜边界层的传质系数kl增大,膜内的传质系数km几乎不受影响。PDMS/VTMS/ASZ复合膜渗透蒸发系统运行43 h后,含酚废水中苯酚浓度由1690 mg/L降至206.64 mg/L,去除率达到87.78%,此时已满足生化处理阶段对酚浓度要求。
陈知博[8](2020)在《1D-ZrB2晶粒及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硼化锆(ZrB2)是一种典型的超高温陶瓷材料,属于六方晶系,具有高熔点(3245℃)、高硬度、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优良的导热和导电性等特点,是高超音速飞行器热防护材料的热门候选材料之一,近些年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研究的热点集中在解决其难烧结、韧性差和抗氧化性差等问题。本文基于自增韧多相陶瓷设计思路,首先提出了一种制备大长径比的1D-ZrB2晶粒(onedimensional ZrB2 crystals,一维 ZrB2 晶粒)的简单方法,然后以 1D-ZrB2晶粒为原料,SiC为添加剂,Al、B4C和碳粉为复合烧结助剂制备ZrB2基陶瓷复合材料。探究了不同实验参数对ZrB2晶粒形貌的影响以及原料配比对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以ZrOCl2·8H2O、B4C和碳粉为原料,利用碳热还原法在流动的Ar气保护下,经过1600℃保温60 min制备出形貌良好的1D-ZrB2晶粒,其直径约为0.5~3 μm,长径比可以达到8。分析了 1D-ZrB2晶粒的生长机理,ZrB2晶粒沿着c轴生长主要是受到了中间产物B2O3的影响,B2O3小颗粒优先吸附在特定晶面降低了部分晶面的生长速率从而影响了 ZrB2晶粒的生长模式。添加助熔剂NaC1能够进一步提高1D-ZrB2晶粒的长径比,当在原料中添加50 wt.%的NaCl时,制备的1D-ZrB2晶粒的直径约为1μm,长径比约为30。(2)以制备的长径比约为8的1D-ZrB2晶粒为原料,与5~25 wt.%的SiC和5~15 wt.%的Al-B4C-C(ABC)复合烧结助剂复合,利用热压烧结工艺在1950℃保温60 min、30 MPa、Ar气保护下制备出致密的ZrB2-SiC-A13BC3陶瓷复合材料。当SiC和ABC系统的添加量分别为25 wt.%和10 wt.%时,制备的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表现出了最好的烧结性和力学性能,致密度为96.19%,维氏硬度为19.18 GPa,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40.33±5.51 MPa和 5.81±0.17MPa·m1/2。(3)以制备的长径比约为30的1D-ZrB2晶粒为原料所制备的ZrB2-25 wt.%SiC-10 wt.%A13BC3陶瓷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545.67±14.36MPa和6.12±0.18MPa·m1/2。烧结助剂ABC系统之间发生原位反应的过程中出现的液相促进晶粒移动和重排,原位反应产物A13BC3均匀分布在ZrB2和SiC周围抑制了晶粒的大块团聚,改善了烧结性能。在烧结过程中,β-SiC转变成了 α-SiC并且长成了长条状形态,与原料大长径比的1D-ZrB2晶粒一起通过引起裂纹的偏转减弱裂纹的扩散的能量,还可以在裂纹处形成桥接减小裂纹的宽度,从而提高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4)利用水淬法对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含有15 wt.%ABC烧结助剂的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表现出最好的抗热震性,临界热震温差为521.5℃。通过SEM观察该试样在不同温差热震后的断口显微结构,发现试样的热震破坏形式为热震损伤,在接受热冲击时,材料不会瞬时断裂,而是经历疏松开裂、晶粒剥离、最后断裂破坏的过程。
奚畅[9](2020)在《基于植物模板(蒲苇纤维)的隔热中空陶瓷纤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陶瓷纤维材料具有重量轻、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导热率低、比热小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冶金、隔热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常见的隔热陶瓷纤维有氧化锆纤维、氧化铝纤维。然而,由于制备工艺水平有限,传统的陶瓷纤维制品以实心结构为主,孔隙率低,孔径粗大,故隔热性能不及空心纤维。自然界中存在较多具有中空结构的植物纤维,如芦苇、蒲苇、白茅花纤维,它们的中空构造将空气锁在细长的纤维管内,阻碍热对流传导,有利于提高隔热性能。这给予我们启发,我们通过使用具有微米级中空结构的植物纤维为模板,制备出了具有相似结构的陶瓷纤维,较之传统实心纤维,隔热性能有显着提升。本文采取师法自然的思想,以天然中空植物纤维——蒲苇为模板,先经过浸渍和干燥获得前驱体纤维,再将前驱体纤维在有氧环境下烧结,制备具有相似中空结构的氧化锆纤维、氧化锆增强氧化铝纤维(Al2O3-ZrO2(Ce O2))、硼酸铝纤维。所得纤维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热稳定性。探索了氧化钇掺杂比例、烧结温度、浸渍液浓度对蒲苇遗态氧化锆纤维的相组成和隔热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以蒲苇为模板制备的两种常见硼酸铝纤维的隔热性能的差别;探索了不同氧化铝与氧化锆比例制得的蒲苇遗态氧化锆增强氧化铝纤维相组成、隔热性能的差异。通过SEM、EDS能谱仪、XRD、XPS、FITR、压汞仪、TG-DSC和导热系数测定仪等对纤维的结构、物相、官能团、组成元素及隔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陶瓷纤维均继承了原模板纤维的形态和中空构造,具有比实心纤维更优秀的隔热性能。
李艳红[10](2019)在《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褐煤等低变质煤资源储量丰富,但因水含量高、热值低等特点导致其转化利用受限且易造成污染环境。因此开发褐煤等低变质煤的分级分质利用技术,实现其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至关重要。云南省褐煤储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内蒙古。因其成煤年代及环境的因素使得昭通和弥勒褐煤属于典型的高腐植酸煤。腐植酸(HA)通常可用作肥料、土壤改良剂、钻井助剂、蓄电池阳极,及医药产品等。以高腐植酸煤为生产原料,提取和开发腐植酸类产品,是实现云南褐煤高附加值分质分级利用的重要途径。因煤炭结构特性的复杂性致使不同煤种所制备的腐植酸类产品的性能具有显着差异。因此,论文以云南典型的昭通和弥勒高腐植酸煤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煤的结构特性与其腐植酸提取、物化性能的关系,以期为后续腐植酸生产、利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固体核磁、X射线衍射、顺磁共振谱、热解-气相色谱-质谱,热重-红外、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现代分析技术对昭通和弥勒高腐植酸煤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多尺度表征分析。基于发热量及透光率初步判断,昭通褐煤(ZT)的煤化度略低于弥勒褐煤(ML)。化学结构特征分析发现,两种煤的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昭通煤具有高芳香度、高羧基含量、低自由基含量的基本结构特征;弥勒褐煤具有高脂肪链结构、高自由基含量等基本结构特征,造成其结构差异的可能原因与两种煤的成煤因素有关。(2)采用国际腐植酸协会推荐的腐植酸提取方法从两种褐煤中提取腐植酸,测定了腐植酸的物化特性,结果表明昭通褐煤腐植酸(ZTHA)具有羧基含量高的特点,而弥勒褐煤腐植酸(MLHA)具有羟基含量高的特点。羧基含量高的特性导致ZTHA的凝聚限度和交换容量高于MLHA,羟基含量高的特点导致MLHA容易发生团聚形成超大分子结构。荧光和XRD分析表明ZTHA的芳香度高于MLHA;E4/E6和GPC分析表明MLHA的分子量大于ZTHA;XPS结果表明ZTHA的芳香碳含量高于MLHA,脂肪碳含量低于MLHA。上述结构特征导致了MLHA的热稳定性好于ZTHA,但热氧化性低于ZTHA。(3)考察Na OH、Na4P2O7碱液中加入蒽醌对腐植酸提取及组成性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昭通和弥勒褐煤的腐植酸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在固液比0.2 g:100 m L的条件下,Na OH提取ZT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 OH浓度0.10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2.0 h;Na4P2O7提取ZT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4P2O7浓度0.04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1.5 h;Na OH提取ML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 OH浓度0.05 mol/L、温度80°C、反应时间1.5 h;Na4P2O7提取ML中HA的最优工艺参数为:Na4P2O7浓度0.03 mol/L、温度90°C、反应时间1.5 h。对于弥勒褐煤而言,使用Na OH或Na4P2O7提取腐植酸的产率相差不大;而对于昭通褐煤而言,使用Na OH提取HA的产率高于使用Na4P2O7提取HA的产率。(4)采用碱溶酸析法从昭通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小(Mn=32685),酚羟基含量低(1.11 meq/g),芳香度高(51.4%,NMR结果),尺寸大,为盘绕结构;从弥勒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大(Mn=106495),酚羟基含量高(2.94 meq/g),芳香度低(47.8%,NMR结果),尺寸小,为展开结构。将煤质特性和腐植酸特性进行了关联,研究表明,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和热氧化性与煤的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有机结构化学键的强弱是影响热稳定性高低的关键。芳香度高的褐煤所提取的腐植酸热稳定性较好,而热氧化性除了与有机结构有关外,还与结构中的含氧基团有关,较多的含氧基团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腐植酸的热氧化性能。
二、氘化锆的XRD与TG-DSC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氘化锆的XRD与TG-DSC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氢化锆相变致裂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核反应堆慢化剂材料 |
1.3 氢化锆慢化材料的概述 |
1.3.1 氢化锆的物理性质 |
1.3.2 氢化锆的结构 |
1.3.3 氢化锆的核性能 |
1.3.4 氢化锆的制备 |
1.4 氢化锆存在的问题 |
1.4.1 氢化锆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2 氢致裂纹目前的抑制方法 |
1.5 金属的氢致裂纹研究现状 |
1.5.1 钛合金氢致裂纹的研究 |
1.5.2 锆合金氢致裂纹的研究 |
1.5.3 金属-氢相互作用的微观研究 |
1.6 氢化锆氢致裂纹机理 |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研究方法 |
2.1 氢化锆的制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氢化样品的制备 |
2.2 氢化锆的测试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热重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2.3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5 残余应力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3 氢含量对氢化锆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
3.1 氢含量对样品开裂情况的影响 |
3.2 氢含量对物相的影响 |
3.2.1 氢含量对氢化锆相组成的影响 |
3.2.2 氢化锆物相定量分析 |
3.2.3 氢化锆物相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 |
3.3 氢含量对氢化锆金相组织的影响 |
3.4 氢含量对氢化锆微观形貌的影响 |
3.5 氢含量对氢化锆残余应力的影响 |
3.5.1 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
3.5.2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氢化错脱氢过程相转变的研究 |
4.1 脱氢样品的制备 |
4.2 氢化锆的高温XRD研究 |
4.3 氢化锆TG-DSC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合金种类对氢化锆开裂的影响 |
5.1 合金种类对氢化锆相结构的影响 |
5.2 合金种类对氢化锆金相组织的影响 |
5.3 合金种类对氢化锆微观形貌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纳米氧化锆的制备及应用于纳米陶瓷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米陶瓷 |
1.2 二氧化锆的简介 |
1.2.1 二氧化锆的性质 |
1.2.2 二氧化锆的结构 |
1.2.3 二氧化锆陶瓷的相变增韧机理 |
1.3 二氧化锆的应用现状 |
1.3.1 电子陶瓷 |
1.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
1.3.3 耐火材料 |
1.3.4 结构陶瓷 |
1.3.5 催化剂领域 |
1.4 二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
1.4.1 沉淀法 |
1.4.2 水解法 |
1.4.3 水热法(溶剂热法) |
1.4.4 溶胶-凝胶法 |
1.4.5 反向胶团法(微乳液法) |
1.5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2 搅拌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 |
2.1 实验方案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2 实验流程 |
2.1.3 实验表征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Na OH浓度对粉体制备的影响 |
2.2.2 不同Al~(3+)含量对粉体制备的影响 |
2.2.3 不同p H对粉体制备的影响 |
2.2.4 不同陈化时间对制备粉体的影响 |
2.2.5 不同煅烧温度对制备粉体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3 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反应器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2 实验流程 |
3.1.3 实验表征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进料速度对粉体制备的影响 |
3.2.2 不同转速对粉体制备的影响 |
3.2.3 不同反应器制备氧化锆粉体对粉体性能的影响 |
3.2.4 纳米氧化锆粉体前驱体的综合热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纳米氧化锆陶瓷性能探究 |
4.1 实验方案 |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1.2 实验流程 |
4.1.3 实验表征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聚乙烯醇浓度对纳米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
4.2.2 不同成型压力对纳米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
4.2.3 不同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
4.2.4 添加剂氧化铝对纳米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
4.2.5 不同反应器对纳米氧化锆陶瓷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硼化锆复合中间层连接铬酸镧陶瓷的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铬酸镧陶瓷的研究现状 |
1.1.1 铬酸镧陶瓷的性质 |
1.1.2 铬酸镧陶瓷的应用 |
1.2 陶瓷连接的研究现状 |
1.2.1 陶瓷连接技术的应用背景 |
1.2.2 陶瓷连接技术的发展 |
1.2.3 陶瓷连接中间层材料 |
1.3 ZrB2陶瓷材料 |
1.3.1 ZrB2陶瓷的性质 |
1.3.2 ZrB2基复合陶瓷材料 |
1.4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工艺 |
2.2.1 ZrB2基复合陶瓷材料的制备 |
2.2.2 铬酸镧陶瓷的连接工艺 |
2.3 测试方法及样品表征 |
2.3.1 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分析 |
2.3.2 样品致密度的测定 |
2.3.3 显微硬度的测定 |
2.3.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5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
2.3.6 抗弯强度分析 |
2.3.7 扫描电镜(SEM)分析 |
第三章 ZrB2基复合陶瓷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3.1 ZrB2-Al复合材料 |
3.1.1 ZrB2-Al复合材料 |
3.1.2 ZrB2-Al混合粉末的TG-DSC |
3.1.3 ZrB2-Al复合材料的XRD测试 |
3.1.4 ZrB2-Al复合材料的致密度 |
3.1.5 ZrB2-Al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
3.1.6 ZrB2-Al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 |
3.1.7 ZrB2-Al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 |
3.1.8 ZrB2-Al复合材料的电阻率 |
3.2 ZrB2-SiC复合陶瓷材料 |
3.2.1 不同温度烧结的复合材料 |
3.2.2 原料ZrB2-SiC混合粉末的TG-DSC |
3.2.3 不同温度烧结的 ZrB2-SiC复合陶瓷的 XRD测试 |
3.2.4 不同温度烧结的ZrB2-SiC复合陶瓷的致密度 |
3.2.5 不同温度烧结的ZrB2-SiC复合陶瓷的热膨胀系数 |
3.2.6 不同温度烧结的ZrB2-SiC复合陶瓷的显微硬度 |
3.2.7 不同温度烧结的ZrB2-SiC复合陶瓷的显微形貌 |
3.2.8 不同温度烧结的ZrB2-SiC复合陶瓷的电阻率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铬酸镧陶瓷的连接 |
4.1 ZrB2-Al复合材料连接LaCrO3陶瓷 |
4.1.1 连接工艺 |
4.1.2 连接件的抗弯强度测试 |
4.1.3 连接样品断面的显微形貌 |
4.1.4 连接样品截面的显微形貌及EDS能谱 |
4.1.5 连接机理的分析 |
4.2 ZrB2-SiC复合陶瓷连接LaCrO3陶瓷 |
4.2.1 连接工艺的研究 |
4.2.2 连接样品的抗弯强度测试 |
4.2.3 连接样品断面的显微形貌 |
4.2.4 连接样品截面的显微形貌及EDS能谱 |
4.2.5 连接方式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前驱体法制备近红外反射氧化物纤维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纤维材料隔热机理研究 |
1.3 近红外反射材料研究 |
1.4 多晶氧化物纤维材料制备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思路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强度、高近红外反射柔性氧化钇纳米纤维膜制备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氧化钇纳米纤维制备 |
2.1.3 样品的测试表征 |
2.2 前驱体的特性与选择 |
2.2.1 前驱体的结构分析 |
2.2.2 前驱体的热分析与可纺性 |
2.3 聚乙酰丙酮合钇(PAY)的结晶转变过程分析 |
2.4 氧化钇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
2.4.1 氧化钇纤维膜的结构分析 |
2.4.2 氧化钇纳米纤维膜的机械性能 |
2.4.3 氧化钇纳米纤维膜的近红外反射和高温热反射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氧化钇—氧化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氧化钇含量对氧化钇—氧化锆纤维物相及晶粒生长影响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
3.2 柔性高强锆酸钇纤维膜(YZFM)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前驱体的结晶转变分析 |
3.2.3 锆酸钇纤维膜的形貌及特性分析 |
3.2.4 锆酸钇纤维膜的力学、隔热及吸音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钇铝石榴石(YAG)纤维的制备及其隔热性能研究 |
4.1 钇铝石榴石纤维的水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1 实验部分 |
4.1.2 前驱体的选择及纺丝性能 |
4.1.3 前驱体纤维的分解和结晶过程 |
4.1.4 钇铝石榴石纤维的形貌研究 |
4.1.5 钇铝石榴石纤维的力学性能与近红外反射性能 |
4.2 钇铝石榴石纤维膜的醇体系制备及性能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2 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研究 |
4.2.3 钇铝石榴石纤维膜的形貌及微观结构研究 |
4.2.4 钇铝石榴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研究 |
4.2.5 钇铝石榴石纤维膜的隔热性能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氧化钇纳米纤维的应用拓展探索 |
5.1 实验部分 |
5.1.1 催化剂制备 |
5.1.2 分析表征 |
5.1.3 催化活性评价 |
5.2 催化剂特性及形态形成机理 |
5.3 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分析 |
5.4 催化性能评价 |
5.5 催化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其他科研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附录: 论文原文(英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ZrB2-ZrC复相陶瓷中原位生长SiC晶须的控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高温陶瓷 |
1.2 超高温陶瓷的强韧化 |
1.2.1 颗粒增强 |
1.2.2 纤维增强 |
1.2.3 晶须/纳米线增强 |
1.3 ZrB_2基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
1.3.1 原位反应法 |
1.3.2 硼热/碳热还原法 |
1.3.3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
1.3.4 前驱体转化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2 实验和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所用其他材料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SiC晶须的制备 |
2.3.2 ZrB_2-ZrC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 |
2.3.3 ZrB_2-ZrC-SiCw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 |
2.3.4 ZrB_2-ZrC-SiCnw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 |
2.4 材料分析与表征方法 |
2.4.1 组成结构分析 |
2.4.2 热重分析 |
2.4.3 物相分析 |
2.4.4 微观组织形貌观察 |
2.5 本章小结 |
3 SiC晶须的制备及可控生长机理 |
3.1 引言 |
3.2 SiC溶胶的制备及表征 |
3.3 热处理温度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 保温时间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3.5 碳源含量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ZrB_2-ZrC复相陶瓷粉体制备及形成机制 |
4.1 引言 |
4.2 ZrB_2-ZrC溶胶的制备及表征 |
4.3 热处理温度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4.4 硼源含量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4.5 碳源含量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4.6 ZrB_2-ZrC复相陶瓷的形成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5 ZrB_2-ZrC-SiCw杂化陶瓷粉体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ZrB_2-ZrC-SiC溶胶的制备及表征 |
5.3 ZrB_2-ZrC-SiC复相陶瓷前驱体的陶瓷化机制 |
5.4 碳源含量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5.5 硅源含量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ZrB_2-ZrC-SiCnw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及可控生长机理 |
6.1 引言 |
6.2 复相陶瓷粉体的制备及微观结构表征 |
6.3 热处理温度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机制 |
6.4 保温时间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机制 |
6.5 硅源含量对陶瓷产物组成及微观形貌的影响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
(6)印刷氧化锆绝缘层及柔性薄膜晶体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研究 |
1.2.1 薄膜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
1.2.2 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发展 |
1.2.3 栅极绝缘层材料的作用及进展 |
1.3 溶液法制备栅极绝缘层研究 |
1.3.1 溶液法制备栅极绝缘层原理 |
1.3.2 溶液法制备栅极绝缘层工艺 |
1.3.3 溶液法制备栅极绝缘层进展 |
1.4 溶液法制备氧化锆绝缘层现状和问题 |
1.5 实验制备及表征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氧化锆墨水的制备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墨水体系研究 |
2.3 前驱体墨水的表征与分析 |
2.3.1 TG/DSC分析 |
2.3.2 FTIR分析 |
2.3.3 光透过率分析 |
2.3.4 可印刷性分析 |
2.3.5 XRD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溶液法制备氧化锆薄膜与器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旋涂法制备氧化锆工艺研究 |
3.2.1 成膜特点分析及器件制备 |
3.2.2 转速及后退火温度的影响 |
3.2.3 墨水粘度和张力的影响 |
3.2.4 旋涂次数及膜厚的影响 |
3.3 喷墨打印制备氧化锆工艺研究 |
3.3.1 成膜特点分析及器件制备 |
3.3.2 喷墨打印参数的影响 |
3.3.3 混合溶剂体系及衬底的影响 |
3.4 旋涂法及喷墨打印法制备氧化锆器件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印刷氧化锆/PVP混合绝缘层研究 |
4.1 引言 |
4.2 印刷氧化锆/PVP混合绝缘体系的制备与研究 |
4.2.1 PVP绝缘薄膜分析 |
4.2.2 PVP掺杂氧化锆绝缘体系分析 |
4.2.3 叠层绝缘层体系分析 |
4.3 印刷氧化锆/PVP混合绝缘体系稳定性研究 |
4.3.1 缺陷态及电滞现象分析 |
4.3.2 偏压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印刷绝缘层柔性器件的制备与研究 |
5.1 引言 |
5.2 低温工艺研究 |
5.2.1 μ-PCD检测技术 |
5.2.2 UV辅助热退火工艺 |
5.3 柔性器件研究 |
5.3.1 柔性器件的制备 |
5.3.2 柔性器件的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含酚废水处理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生物法 |
1.3.3 化学法 |
1.4 渗透蒸发技术概述 |
1.4.1 渗透蒸发原理 |
1.4.2 渗透蒸发工艺类型 |
1.4.3 渗透蒸发技术的应用 |
1.5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研究现状 |
1.5.1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1.5.2 无机/有机复合膜渗透蒸发应用 |
1.5.3 硅烷偶联剂的结构与作用机理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所需的膜材料 |
2.3 实验用水 |
2.4 实验方法 |
2.4.1 无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 |
2.4.2 材料表征方法 |
2.5 渗透蒸发性能测定 |
2.5.1 渗透蒸发装置和苯酚的测定方法 |
2.5.2 性能评价 |
第3章 S-ZSM-5/PDMS/PVDF复合膜制备及其渗透蒸发性能 |
3.1 引言 |
3.2 S-ZSM-5/PDMS/PVDF中空纤维膜的构筑 |
3.2.1 PVDF中空纤维膜的预处理 |
3.2.2 ZSM-5表面硅烷化改性 |
3.3 强化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性能 |
3.3.1 ZSM-5浓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 |
3.3.2 涂覆时间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性能的影响 |
3.4 运行条件对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影响 |
3.4.1 进料液浓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4.2 进料液温度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4.3 渗透侧压力对复合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3.5 S-ZSM-5/PDMS/PVDF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稳定性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SZ陶瓷膜表面硅烷化改性及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ASZ陶瓷膜结构分析 |
4.2.1 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4.2.2 ASZ陶瓷膜的物相分析 |
4.3 硅烷偶联剂分子的选择 |
4.3.1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4.3.2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表面结构分析 |
4.3.3 硅烷分子改性ASZ陶瓷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4.4 ASZ陶瓷膜表面硅烷化改性机理 |
4.4.1 PFTS硅烷化改性ASZ陶瓷膜 |
4.4.2 VTMS硅烷化改性ASZ陶瓷膜 |
4.4.3 硅烷偶联剂分子与ASZ陶瓷膜的作用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接枝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性能 |
5.1 引言 |
5.2 PVAc/VTMS/ASZ陶瓷膜制备及表征 |
5.2.1 PVAc/VTMS/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 |
5.2.2 PVAc在 VTMS/ASZ陶瓷膜表面的接枝机理 |
5.2.3 接枝条件对PVAc接枝率的影响 |
5.2.4 PVAc/VTMS/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5.3 PDMS/VTMS/ASZ陶瓷膜制备及表征 |
5.3.1 PDMS/VTMS/ASZ陶瓷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析 |
5.3.2 PDMS在 VTMS/ASZ陶瓷膜表面的接枝机理 |
5.3.3 PDMS/VTMS/ASZ陶瓷膜的疏水性分析 |
5.4 复合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效果的研究 |
5.4.1 PDMS浓度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2 进料液温度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3 渗透侧压力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4 进水循环流速对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效果的影响 |
5.4.5 运行时间对含酚废水中苯酚处理效果的影响 |
5.5 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机制 |
5.6 PDMS/VTMS/ASZ陶瓷膜渗透蒸发分离苯酚传质研究 |
5.6.1 传质过程分析与传质模型 |
5.6.2 传质系数的确定 |
5.6.3 复合膜渗透蒸发传质过程的影响因素及传质系数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1D-ZrB2晶粒及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ZrB_2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
1.2.1 ZrB_2的晶体结构 |
1.2.2 ZrB_2的性质 |
1.3 1D-ZrB_2晶粒合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气相法 |
1.3.2 液相法 |
1.3.3 固相法 |
1.4 ZrB_2陶瓷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 |
1.4.1 传统ZrB_2陶瓷的制备 |
1.4.2 一维晶粒增韧ZrB_2陶瓷的制备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所用原料与设备 |
2.1.1 所用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混料加工与试样制备 |
2.2.1 1D-ZrB_2粉体的制备 |
2.2.2 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 |
2.3 性能测定与表征 |
2.3.1 热力学分析 |
2.3.2 物相组成分析 |
2.3.3 显微结构分析 |
2.3.4 密度测定 |
2.3.5 维氏硬度测定 |
2.3.6 断裂韧性与抗弯强度测定 |
2.3.7 抗热震性测定 |
3 1D-ZrB_2晶粒的合成工艺和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2.1 原料与制备工艺 |
3.2.2 表征方法 |
3.3 物相与显微结构表征 |
3.3.1 原料配比对合成ZrB_2的影响 |
3.3.2 合成温度对合成ZrB_2的影响 |
3.3.3 保温时间对合成ZrB_2的影响 |
3.4 反应热力学分析 |
3.5 晶体结构和生长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NaCl熔盐对合成1D-ZrB_2晶粒形貌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原料与制备工艺 |
4.2.2 表征方法 |
4.3 物相与显微结构表征 |
4.3.1 热处理温度为1400 ℃ |
4.3.2 热处理温度为1450 ℃ |
4.3.3 热处理温度为1500 ℃ |
4.3.4 热处理温度为1550℃ |
4.3.5 热处理温度为1600℃ |
4.3.6 热处理温度为1650℃ |
4.4 反应热力学分析 |
4.5 晶体结构和生长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原料与制备工艺 |
5.2.2 表征与性能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SiC含量对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的影响 |
5.3.2 烧结助剂含量对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的影响 |
5.3.3 大长径比的1D-ZrB_2晶粒含量对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过程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热震前后的强度变化 |
6.3.2 ZrB_2-SiC-Al_3BC_3陶瓷复合材料热震前后的显微结构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植物模板(蒲苇纤维)的隔热中空陶瓷纤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遗态材料综述 |
1.2.1 遗态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遗态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 隔热材料概述 |
1.3.1 氧化锆材料概述 |
1.3.2 硼酸铝材料概述 |
1.3.3 氧化铝材料概述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遗态中空陶瓷纤维的制备 |
2.3 遗态中空陶瓷纤维的表征 |
3 基于蒲苇模板的中空氧化锆纤维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3.1 以蒲苇为模板的氧化锆中空纤维的制备 |
3.2 以蒲苇为模板的氧化锆中空纤维的形貌分析 |
3.2.1 遗态氧化锆纤维宏观形貌 |
3.2.2 不同氧化钇掺杂含量的遗态氧化锆纤维微观形貌分析 |
3.2.3 不同烧结温度制得的遗态氧化锆纤维微观形貌分析 |
3.2.4 不同浸渍液浓度制得的遗态氧化锆纤维微观形貌分析 |
3.3 元素组成和物相分析 |
3.3.1 EDS元素分析 |
3.3.2 XRD物相分析 |
3.4 隔热性能分析 |
3.5 孔径分布分析 |
3.6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与热失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蒲苇模板的中空硼酸铝纤维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4.1 以蒲苇为模板的中空硼酸铝纤维的制备 |
4.2 蒲苇遗态2Al_2O_3·B_2O_3纤维的形貌与物相分析 |
4.2.1 浸渍液浓度对2Al_2O_3·B_2O_3纤维的影响 |
4.2.2 烧结温度对2Al_2O_3·B_2O_3纤维的影响 |
4.3 蒲苇遗态9Al_2O_3·2B_2O_3纤维的形貌与物相分析 |
4.3.1 浸渍液浓度对9Al_2O_3·2B_2O_3纤维的影响 |
4.3.2 烧结温度对9Al_2O_3·2B_2O_3纤维的影响 |
4.4 热失重分析与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4.5 孔径分布分析与导热系数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蒲苇模板的氧化锆改性氧化铝纤维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
5.1 以蒲苇为模板的Al_2O_3-ZrO_2(Ce O_2)中空纤维的实验参数探究 |
5.1.1 遗态纤维的制备 |
5.1.2 形貌分析与物相分析 |
5.2 以蒲苇为模板的Al_2O_3-ZrO_2(Ce O_2)中空纤维的综合表征 |
5.2.1 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5.2.2 孔径分布分析 |
5.2.3 TG-DSC分析 |
5.3 以蒲苇为模板的Al_2O_3-ZrO_2(Ce O_2)中空纤维隔热性能分析 |
5.4 本章总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选题 |
1.1 褐煤资源及其煤质特性 |
1.2 褐煤和腐植酸的结构 |
1.2.1 褐煤的结构 |
1.2.2 褐煤的含氧官能团 |
1.2.3 腐植酸的结构 |
1.3 煤结构的研究 |
1.3.1 褐煤的红外分析 |
1.3.2 褐煤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1.3.3 煤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1.3.4 煤的固体核磁研究 |
1.3.5 煤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1.3.6 煤的电子自旋共振谱分析 |
1.4 腐植酸的提取及其影响因素 |
1.4.1 腐植酸的提取方法 |
1.4.2 氧化对腐植酸产率的影响 |
1.5 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分析 |
1.5.1 腐植酸的元素分析 |
1.5.2 腐植酸的分子量分析 |
1.5.3 腐植酸的含氧官能团分析 |
1.5.4 腐植酸的显微结构分析 |
1.5.5 腐植酸的热性质 |
1.5.6 腐植酸的结构分析方法 |
1.5.7 腐植酸同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
1.6 选题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耗材与试剂 |
2.3 分析与表征设备 |
第三章 昭通(ZT)和弥勒(ML)褐煤的性质 |
3.1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性质 |
3.1.1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基本性质分析 |
3.1.2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煤岩分析 |
3.2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红外分析 |
3.3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XRD分析 |
3.4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拉曼分析 |
3.5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固态核磁 |
3.5.1 固态CP/MAS-~(13)C NMR |
3.5.2 固态CP/MAS-~1H NMR |
3.6 昭通褐煤和弥勒褐煤的EPR分析 |
3.7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XPS分析 |
3.8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热分析 |
3.9 昭通和弥勒褐煤的热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腐植酸的基本理化性质与结构分析 |
4.1 腐植酸的制备 |
4.2 腐植酸的基本理化性质 |
4.2.1 腐植酸的基本性质 |
4.2.2 腐植酸的显微结构分析 |
4.3 腐植酸的结构特性研究 |
4.3.1 腐植酸的FTIR分析 |
4.3.2 腐植酸的XRD分析 |
4.3.3 腐植酸的紫外-可见光分析 |
4.3.4 腐植酸的分子荧光分析 |
4.3.5 腐植酸的核磁分析 |
4.3.6 腐植酸的热分析 |
4.3.7 腐植酸的热解-气相色谱-质谱 |
4.3.8 腐植酸的EPR分析 |
4.3.9 腐植酸的XPS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腐植酸的提取及物化性能研究 |
5.1 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工艺参数优化 |
5.1.1 昭通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参数优化 |
5.1.2 弥勒褐煤提取腐植酸的工艺优化 |
5.1.3 昭通褐煤腐植酸的分级 |
5.2 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腐植酸结构特性研究 |
5.3 昭通褐煤制备腐植酸钾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四、氘化锆的XRD与TG-DSC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氢化锆相变致裂纹机理研究[D]. 白伟.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2]纳米氧化锆的制备及应用于纳米陶瓷的性能研究[D]. 段晴晴. 中北大学, 2021(09)
- [3]硼化锆复合中间层连接铬酸镧陶瓷的工艺及性能研究[D]. 贾朋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4]前驱体法制备近红外反射氧化物纤维及性能研究[D]. 谢永帅. 山东大学, 2021(11)
- [5]ZrB2-ZrC复相陶瓷中原位生长SiC晶须的控制机理研究[D]. 张露月.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印刷氧化锆绝缘层及柔性薄膜晶体管研究[D]. 蔡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无机/有机杂化渗透蒸发膜制备及其分离苯酚效能[D]. 李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8]1D-ZrB2晶粒及ZrB2-SiC-Al3BC3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陈知博. 郑州大学, 2020(03)
- [9]基于植物模板(蒲苇纤维)的隔热中空陶瓷纤维的研究[D]. 奚畅.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10]云南典型褐煤的结构特性及腐植酸物化性质的研究[D]. 李艳红.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