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Inclined Plate Caused by Interaction withSupersonic Jet(论文文献综述)
刘天赐[1](2021)在《某型飞机进气道气流调节装置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文中提出进气道是喷气式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否高效的工作关系到整个飞机推力系统性能的优劣。对于宽马赫飞行的战斗机,变几何进气道能根据外界环境和飞机的飞行速度调节进气道的尺寸参数和气动特性,从而使当前进气量与发动机气流需求量达到流量平衡。本文的目的就是针对某种类型的变几何进气道设计一款斜板式气流调节装置,它不仅要克服原有机构的弱点,还要能够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正常工作。同时,该气流调节装置还要对超音速气流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本文首先设计出气流调节装置的二维模型,然后根据机构的运动关系和运动学特征建立运动学模型,并编写程序。为了使设计出的机构适配特定型号的进气道,需要求出机构的具体尺寸。为此使用机构部分已知尺寸,并通过已建立的运动学模型,推导出一组完整的机构尺寸参数。因为该组尺寸参数是通过机构运动学关系推出的,并没有考虑作动器受力,传动比等因素,所以需要对它进行优化调整。机构的参数调整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单一参数调整并不能满足所有目标需求,为此采用了粒子群算法对该机构进行多参数多目标调整,得出一组最优尺寸参数。为保证机构运动的可行性,通过计算,得出机构的运行范围在其行程极限之内且机构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死点。根据求出的机构尺寸参数建立了三维模型,并使用workbench对机构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强度校核和振动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得出,气流调节装置在多种工况下均能正常工作,不存在强度失效的问题。后续对机构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了机构薄弱部分的最大振动位移所处于的振动频段。最后为检测气流调节装置对超音速气流的调节作用,将该装置安装在特定类型的进气道中,并在进气道入口处通入不同流速的超音速气流。通过FLUENT对进气道进行流场分析并计算出进气道出口处的恢复总压系数,畸变指数以及冲压比,得出气流调节装置与进气道配合良好,对超音速气流的调节作用符合预期要求。
齐龙舟,冯和英,彭叶辉,赵鲲[2](2021)在《舰载机发动机冲击射流温度场及噪声特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偏转角对偏流板附近温度分布及辐射噪声大小的影响较大,适当的偏转角可以扩大舰载机周围安全区域范围。[方法]分析某型发动机尾喷管在全加力状态下,不同偏转角(β=35°,45°,55°)及不同监测距离(S=20D,30D,50D,80D)下偏流板附近的流场、温度场及声场特性。利用大涡模拟(LES)和声类比方法建立超声速射流冲击斜板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结果]结果显示,偏转角可改变温度场的分布,在β=45°时偏流板导流效果较好,板后人员及设备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且偏流板逆流侧高温回流对舰载机后机轮基本无影响;偏转角对远场辐射噪声的影响较大,在S=40D时总声压级随偏转角的增大而增大,β=35°时影响舰员正常工作的噪声辐射范围最小。[结论]研究表明,虽然在β=45°时偏流板附近的舰员及设备所受的高温及噪声威胁最小,但为保证舰员在任何角度下都能正常工作,还是需要与尾喷管保持80D以上的距离。
巴凯杰[3](2021)在《双结构氧枪射流特性及与熔池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氧枪是转炉炼钢中的主要工艺设备,其射流特性及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冶炼效果和吹炼时间。随着钢铁行业对成本、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氧枪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工业上主要应用的传统五孔及六孔氧枪存在着供氧强度低、搅拌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结构氧枪喷头,保证氧气射流对熔池的搅拌效果,提高供氧强度,同时减少喷溅的发生。本文以某钢厂260t转炉氧枪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传统五孔、六孔氧枪喷头和三种大小孔流量配比(55%-45%,60%-40%,65%-35%)双结构氧枪喷头的射流特性,得到最优流量配比后研究了操作压力、环境温度等操作参数对双结构氧枪射流聚并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1:7的水力学模型,考察了顶吹流量和枪位对传统五孔、六孔氧枪喷头和双结构氧枪喷头炉口喷溅量、冲击坑尺寸及混匀时间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结果表明:(1)与传统氧枪相比,双结构氧枪超音速区域长度更长,负压区离喷头出口更远。三种大小孔流量配比的双结构氧枪中,随大孔流量增加,超音速区域长度增加,冲击面积增大。综合分析,65%-35%大小孔流量配比的方案在双结构氧枪中射流特性最佳。(2)随着距喷头出口距离的增加,射流流股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逐渐向喷头中心轴线偏移并最终互相融合。操作压力越大,环境温度越高,射流流股之间相互作用更强,融合速度更快,射流边界的掺混时间更早。(3)传统五孔氧枪喷头相较六孔氧枪喷头,由于其喷孔数目少,冲击到熔池表面的射流流股更加分散,因此冲击面积更大,引起的炉口喷溅量更少,形成的冲击坑面积大而深度浅。(4)相较传统六孔氧枪喷头,65%-35%大小孔流量配比的双结构六孔氧枪喷头喷溅量更少,冲击坑直径平均增加了10%,射流对熔池的冲击坑深度更大,在低枪位下优势更加明显,混匀时间明显缩短,平均缩短了10s。
姚柳洁[4](2021)在《300t复吹转炉全炉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和炉衬演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高品质钢需求的提高,使得转炉炼钢技术及冶炼设备均得到长足的发展。现代转炉炼钢过程已由传统转炉冶炼功能逐步向单一化发展,即仅执行单一功能,此工艺的核心是利用两个转炉(脱磷转炉与脱碳转炉)对预脱硫铁水分别执行脱磷和脱碳操作,这有利于缩短冶炼周期、提高钢水质量、降低金属料消耗及能耗。脱碳转炉的主要任务为:对脱磷转炉所生产的半钢铁水进行脱碳和升温,因此,其熔池升温速度快、碳氧反应剧烈、炉衬侵蚀速度较快,最终导致随炉龄的增长,脱碳转炉炉型变化较大、底吹元件供气能力不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测厚数据,对不同炉役阶段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展开研究,并提出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与此同时,目前在超音速氧气射流的研究过程中,未考虑炉气及其成分对超音速射流特性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高温变气氛环境条件下,对超音速射流特性展开研究。本文基于数值模拟及冷态物理模拟研究方式,分别对超音速射流特性、不同炉役阶段熔池流动特性变化规律、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动力学条件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建立可压缩、非等温及三维全尺寸氧气射流流动的数学模型,研究高温变气氛环境条件下,超音速氧气射流的流动特性,分析射流径向及轴向的动力学参数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氧气射流经过高温炉气作用于熔池液面的过程中,氧气将与炉气中的可燃气体发生燃烧反应,随着反应的发生,超音速射流的速度分布、密度分布、动压分布等均发生改变,并且射流动力学参数的径向分布符合“高斯分布”。随着炉气中一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增加,射流边界在径向的扩展速率增大、射流边界层处涡量增大、高速区面积增大。在300t转炉的纯底吹熔池流动特性研究过程中,建立相似比例为1/7的冷态物理实验平台;建立三维全尺寸、两相流数学模型。在纯底吹物理模拟实验过程中,对底吹元件个数、底吹元件位置、底吹布置模式,展开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300t纯底吹转炉,熔池混匀时间与单管底吹流量之间存在指数关系t=49.74+99.06×exp/(-q底/0.30),并且四个布置在0.45D位置的底吹元件对熔池的搅拌能力最强。在纯底吹数值模拟研究过程中,对熔池内速度分布、钢液流动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熔池的流动特征及速度分布,不仅与底吹元件位置有关,而且与底吹流股所具有的能量存在联系;炉衬侵蚀严重的位置主要集中在炉底的底吹元件周围以及钢液面附近;在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研究过程中,发现当一个底吹元件供气能力减弱时,熔池流动性变差,通过调整其相邻及对角线位置处的底吹元件供气能力,熔池的动力学条件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建立底吹流股与钢液之间的能量传递模型,其关系式为:Wi=(1-α)iW0+1-(1-α)/α·F·h在300t转炉的复吹熔池流动特性研究过程中,建立相似比例为1/7的冷态物理实验平台;建立三维全尺寸、“气-渣-金”三相流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复吹方案及不同复吹工艺条件下,气体流股与熔池交互过程中呈现的特征现象,探究熔池流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当复吹流量增大时,炉内金属熔体泡沫化程度提高、冲击深度及冲击面积增大及炉衬侵蚀程度加剧,其中底吹元件附近、渣线位置以及飞溅泡沫渣作用的炉衬位置处侵蚀较为严重;随着炉龄的增长,钢液动力学条件逐渐变差、炉衬侵蚀程度逐渐加剧,并且炉衬侵蚀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测厚结果吻合良好。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及实验室研究,开展300t脱碳转炉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转炉炼钢过程中,吹炼平稳、返干期缩短、“喷溅”次数大幅度降低,冶炼周期与吹炼时间分别缩短6.92%与7.64%;冶炼终点控制水平提高,具体为:全炉役平均碳氧浓度积为0.00198%、终渣全铁含量为17.41%;当补炉工艺规律地应用于实际生产时,炉底残厚与炉龄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y=1195.88-0.5274x(300≤x<500)及 y=1055.92-0.1545x(500 ≤ x<4000)。
孙成琪[5](2020)在《热喷涂等离子射流特性的诊断及涂层制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热喷涂技术制备的各种功能涂层,已在载运工具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上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叶片用抗高温氧化、耐冲蚀涂层,以及汽车发动机气缸和排气阀等部件的耐磨涂层等。热喷涂技术当中,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应用最广泛。等离子喷涂过程中,等离子射流特性、粉末材料颗粒的状态以及粉末材料与射流的相互作用等,直接影响形成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因此,对等离子喷涂条件下的射流特性进行有效诊断和系统研究,对揭示涂层形成机理、提高喷涂质量和扩大等离子喷涂技术在载运工具领域的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低压/超低压等离子喷涂中、不同真空室压力下等离子射流特性诊断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到相关报道。分别采用发射光谱和热焓探针对等离子射流特性进行诊断,分析射流的特性,建立射流特性与涂层微观结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建立热焓探针和发射光谱测量系统,应用发射光谱检测了大气下等离子射流的谱线强度,采用基于氩原子多条谱线的玻尔兹曼斜率法和氢原子的双谱线强度对比法计算了射流中的电子温度,研究了电流强度、等离子气体成分和流量对射流中电子温度变化的影响。使用Hβ(486.1 nm)谱线和ArI(430.01 nm)谱线的Stark展宽效应测量了射流中的电子密度,依据Saha方程推导出了电离程度计算公式。又采用热焓探针方法,根据能量平衡公式计算大气下等离子射流中的气体温度,根据贝努力方程计算了射流的速度分布。采用两种诊断方式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气下焓探针测量系统得到的等离子射流温度要小于发射光谱法测量计算得到的电子温度;两种测温方式获得的等离子射流温度差异很大,这表明大气等离子喷涂的等离子射流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热力学平衡状态,并且随着电流强度增加,二者温差变小,等离子射流趋于局域热力学平衡状态。开发适用于低压/超低压射流特性诊断的焓探针系统,并推导得出低压/超低压下等离子射流温度的计算方法,结合发射光谱诊断技术,揭示低压/超低压下等离子射流的结构与特性,计算出了射流由亚音速过渡到超音速状态,以及等离子射流在超音速状态下由过膨胀向欠膨胀转变的临界真空室压力。研制开发了适用于低压/超低压下使用的圆柱型喷嘴和缩放型喷嘴,并研究了喷嘴形状对射流特的影响。分析了喷嘴结构和真空室压力对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缩放型喷嘴在提高射流的能量,促进粉末熔化和提高沉积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分别采用氩-氢和氩-氦两种混合气体在超低压下制备YSZ涂层,氩-氦等离子气体可以增加射流的速度,氩-氢等离子气体可以提高粉末在射流中的熔化程度,两者制备涂层的微观结构呈现很大不同,使用氩-氦气体超低压下可制备具有全纳米等轴晶结构的YSZ涂层。研究大气等离子喷涂射流能量对制备YSZ涂层的微观结构和热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等离子喷涂时射流能量的增加,涂层中纳米结构的含量降低,当纳米结构含量为52%时,涂层的抗热震性能最好。
张文[6](2020)在《护栏板外吹装置喷嘴气动噪声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提出护栏板是由带有波纹形状的板材拼接而成,具有极好的耐撞性能和吸收性能,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上。但某钢管厂生产护栏板过程中,在外吹装置喷嘴吹除护栏板表面多余锌粒这道工序时会产生强烈的噪声,严重影响车间工人的身心健康。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外吹装置喷嘴原始模型进行噪声仿真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喷嘴进行优化设计,降低其噪声以满足钢管厂要求。首先以喷嘴原始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计算模型,分别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和大涡模拟对喷嘴进行稳态计算和瞬态计算。基于稳态计算,采用宽频带噪声源模型计算了无护栏板和有护栏板时喷嘴及护栏板表面噪声声压级分布情况;基于瞬态计算,分析了无护栏板和有护栏板时喷嘴内外流场中速度、动压和涡量的变化情况,然后结合FW-H方程,分析了无护栏板和有护栏板时喷嘴各点噪声的空间指向性和频谱特性。最后分析了喷嘴出气口周向涡量分布情况,找出了喷嘴出气口处噪声声压级最大的主要原因,为喷嘴的降噪优化提供了方向。其次从喷嘴出气口入手,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护栏板刚进入喷嘴工况为研究对象,对喷嘴芯模出气口斜面进行开盲孔处理,探究了孔形状、孔面积和孔深度对喷嘴噪声的影响。研究发现:圆柱孔、10%开孔面积、3mm开孔深度这一方案喷嘴噪声最低,较原始护栏板刚进入喷嘴工况噪声降低了 28.4dB,降幅24.3%左右。最后以圆柱孔、10%开孔面积、3mm开孔深度这一方案为基础,建立实物模型,在外吹车间进行气动噪声实验,分析了最终优化工况与原始护栏板刚进入喷嘴工况各点噪声的空间指向性与频谱特性,并与仿真同工况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准确性,为喷嘴的进一步降噪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杨洋[7](2020)在《低真空状态下射流冲击熔池两相流行为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对超低碳洁净钢的需求日益增大,RH真空吹氧技术迅速发展,该技术已成为生产高品质超低碳洁净钢的的核心,但由于缺乏真空状态下射流冲击高温熔体的基础理论研究,致使多数RH真空用氧枪及相关工艺依赖进口。因此,开展真空状态下超音速氧气射流冲击钢液的两相流研究,揭示冲击过程气液界面现象,为现场实际过程的了解提供理论基础,将有助于RH用氧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本文在对气液两相流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能够描述高密度差两相流的模拟算法,基于VOF两相流模型模拟分析氧气超音速射流冲击钢液面的界面不稳定性及其引起的液面变形、喷溅和液滴的行为,探讨不同马赫数氧气射流冲击熔池时凹坑形状、熔池内部运动及喷溅行为,以揭示真空状态下氧射流冲击对熔体所产生的规律,为RH氧枪结构尺寸的确定、喷吹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RH的高效安全生产。通过以上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鉴于真空状态下超音速气体射流冲击钢液是一个高温复杂多相反应过程,采用气相与液相直接耦合的模拟算法收敛极其困难。本文对算法做出了改进,采用分区域模拟计算法,并通过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与本文中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2)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来自于有速度差的两个不同流体界面之间发生的不稳定现象,射流冲击钢液过程是典型的速度梯度大、密度相差多的气液两相流过程,当冲击力较大时,气液界面上产生表面波,当交界面上的剪切应力大于液体的表面张力时,表面波被破坏形成液滴,与此同时大多数液滴从冲击坑两侧溅出。(3)吹炼数是综合了雷诺数和普朗特数的一个无因次量,体现了惯性力、黏性力以及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用来判断喷溅开始发生的临界条件。本文以现场RH炉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环境温度及枪位条件下吹炼数的大小,得出吹炼数是环境温度及枪位的函数,当温度一定时,吹炼数的大小随着枪位的增大而减小;当枪位为30de,环境温度从298 K增加到1873 K时,吹炼数增大为原来的3倍,并得出在该研究中,平均吹炼数为17。(4)本文模拟了同一枪位下,不同马赫数氧射流产生的冲击坑形状及喷溅强度,将模拟结果进行了非线性拟合,随着马赫数的增大,冲击坑深度增大冲击坑直径减小,喷溅强度增强,马赫数由2.5增大到3.5时,冲击坑深度增大0.5倍,冲击坑直径减小0.4倍。并在同一马赫数的条件下,进行了变工况模拟分析,描述了在30de、35de、40de枪位下液面变形、喷溅行为及熔池内部流动规律,在同一枪位条件下,探讨了环境压力分别为8000 Pa、7000 Pa、6000 Pa时的气液界面行为规律,得出了滞止压力、枪位及真空度是影响冲击坑形状及钢液流动过程的主要因素,其枪位的影响力最大。
许祥熙[8](2020)在《火箭弹燃气射流及其环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化火箭弹武器具有打击范围广、打击精度高、打击火力猛、对目标毁伤效能高、反应迅速等优点。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初始冲击波、反射激波、高温高速气体等都对发射装置的稳定性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巨大危害,因此研究火箭弹发射燃气射流的流场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雷诺平均法的SST k-?湍流模型,结合二阶精度AUSM数值离散格式,数值研究了不同发射角和环境因素对倾斜式火箭弹发射过程中发射管外流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通过对理想发射条件下倾斜式火箭弹燃气射流发射过程的研究,得到了火箭弹燃气射流及其激波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分析研究了火箭弹燃气射流结构特征及其冲击波对地面和发射管外壁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发射倾角,导致发射管左右两侧壁面压力不对称,形成一个翻转力矩使发射管失衡。通过对发射角分别为35°、45°、55°、65°时火箭弹燃气射流的数值研究,揭示了发射角度对火箭弹燃气射流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发射管具有倾角,导致发射管左、右两侧主涡环区域的压力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发射倾角变大,射流对地面形成的冲击效果变强,地面附近的高温区温度变高;发射倾角越大,更多的高压气体直接进入左侧涡环区域区域,从而导致左侧的低压区域面积逐渐缩小。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数值研究了不同风速和海拔高度对火箭弹燃气射流流场结构的影响。首先分析研究了环境风速分别为0m/s、10m/s、20m/s、30m/s时的燃气射流流场结构特征,发现环境风速可以增强左侧主涡环的卷吸作用,减弱右侧主涡环的卷吸作用,但由于风速值远小于射流的膨胀速度值,对射流的流场结构影响较小,另外,结果表明火箭弹所受偏转力矩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后,通过对海拔高度分别为0m、1500m、3000m、4500m时的燃气射流流场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由于环境压强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使射流喷出发射管后的膨胀效应更强,因此射流与地面的冲击效果更显着。
张振刚[9](2019)在《悬浮纳米颗粒在自由衰减超音速射流中的弥散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纳米颗粒两相流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过程,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团聚状态对其毒性、药物活性、大气科学、生物医药、催化活性等都有重要影响,干粉纳米颗粒的团聚严重削弱了其比表面积大的优势,进而制约其药物和催化等活性的发挥,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纳米颗粒的弥散机理,为发展新型高效的干粉纳米颗粒弥散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针对纳米颗粒的弥散,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二级干粉纳米颗粒弥散系统,研究了经过初级悬浮后的纳米颗粒在自由衰减超音速射流中的弥散特性和机理并探讨了喷管的长度(L)和直径(D)对弥散纳米粒子粒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喷射器对干粉纳米颗粒进行弥散得到一级弥散的二氧化钛亚微米和纳米气溶胶,再将其增压后存于高压溶气罐中,通过圆管自由释气产生衰减的超音速射流对一级悬浮亚微米和纳米颗粒进行二级弥散,不同管径下获得的纳米气溶胶粒径分布均呈单峰对数正态分布。喷管内的颗粒-壁面碰撞对二级弥散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影响不大。L越长,所得弥散纳米颗粒越趋于对数正态分布。经过二级弥散系统所得到的纳米气溶胶分布的中径、峰值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显着小于一级弥散系统所得到的气溶胶尺寸,并且粒径分布整体明显向小粒径的方向移动。几何平均直径、峰值直径和中径均可低于70 nm,这个尺寸接近纳米颗粒的初级粒径。二级弥散系统中圆管超音速射流过程的数值结果表明,自由膨胀区中强剪切应力分布与马赫盘的撞击机制可导致亚微米或纳米颗粒积聚体的解聚。
张少渊[10](2019)在《真空环境下发动机喷流导流流场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表面发射是飞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发动机喷出的高速喷流对发射平台的冲击所引起的热、力载荷,以及反射流对航天器产生的综合作用,会在航天器表面形成扰动载荷,影响发射的精度和姿态,甚至会进一步导致航天器发射失败,因此,有必要在发射平台上安装合理的导流装置,使羽流顺利排出,对发射平台的干扰最小。本文通过了解国内外真空羽流流动问题的研究现状,结合稀薄气体动力学相关理论,通过利用适用于稀薄气体流场的数值计算手段——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DSMC方法),针对真空环境下航天器发动机喷流导流问题进行数值仿真,完成不同种类导流流场的仿真计算以及工况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利用DSMC方法建立真空羽流导流流场的仿真计算模型,完成氮气分子以及水蒸气分子两种单质工质气体在真空环境下发动机喷流流场的数值求解,并对比分析两种工质下流场的差异性,初步获得了真空环境下发动机羽流导流流场的分布规律及气体物理参数数据;(2)针对平板导流、斜板导流、圆锥导流三种导流方案,计算在发射过程中发动机喷流流场,获得流场压力、温度、马赫数等参数的分布规律,并与自由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锥面导流结构效果最好的结论;(3)针对起飞过程中喷管与导流平台形成的不同距离,通过改变喷管出口与导流结构间的距离,分析计算不同距离情况下真空羽流流场对喷管附近航天器壁面的压力、温度以及马赫数等相关参数的流场分布规律。分析喷管出口与导流板之间的距离对航天器发射平台产生的冲击影响;(4)针对多种不同圆锥导流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分析不同结构下的流场分布规律,分析对比导流方案对航天器产生综合作用的影响规律;(5)针对发动机喷管不同出口压力以及出口马赫数参数工况进行数值仿真,并分别对流场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基于DSMC方法的真空环境下发动机喷流导流流场的数值模拟,为发动机导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Inclined Plate Caused by Interaction withSupersonic Je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Inclined Plate Caused by Interaction withSupersonic Jet(论文提纲范文)
(1)某型飞机进气道气流调节装置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变几何进气道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气流调节装置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斜板操纵机构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斜板操纵结构介绍 |
2.3 斜板操纵机构设计方案介绍 |
2.4 机构运动学模型建立 |
2.4.1 机构运动学特性分析介绍 |
2.4.2 机构各运动副坐标求解 |
2.4.3 运动特性参数化表达 |
2.5 机构尺寸参数求解 |
2.5.1 机构运动学模型程序化表达 |
2.5.2 机构尺寸参数推导 |
2.5.3 机构运动特性求解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斜板操纵机构结构调整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机构调整目标及调整流程介绍 |
3.2.1 机构调整目标 |
3.2.2 结构调整流程介绍 |
3.3 确定机构调整评价指标 |
3.4 确定被调整参数 |
3.4.1 扩大作动器作用范围与结果分析 |
3.4.2 反撑杆尺寸调整与结果分析 |
3.4.3 更改提拉杆平面位置 |
3.4.4 机构尺寸参数作用总结 |
3.5 多参数调整方案 |
3.5.1 粒子群算法介绍 |
3.5.2 算法参数选择与程序编写 |
3.5.3 调整方案性能评估 |
3.6 机构运动可行性分析 |
3.6.1 作动器四杆机构死点求解 |
3.6.2 反撑杆四杆机构死点求解 |
3.6.3 斜板机构死点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流调节装置强度校核与振动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气流调节装置三维模型建立 |
4.3 机构材料设置与工况介绍 |
4.3.1 定义材料属性 |
4.3.2 工作载荷 |
4.3.3 机构强度校核工况介绍 |
4.4 强度校核 |
4.4.1 网格划分与连接处理 |
4.4.2 机构有限元分析约束条件 |
4.4.3 飞机稳定飞行时强度校核 |
4.4.4 飞机加速飞行时强度校核 |
4.4.5 从稳定板位二到危险板位快速换挡强度校核 |
4.4.6 从危险板位到减速板位快速换挡强度校核 |
4.4.7 危险板位单提拉杆失效强度分析 |
4.5 有限元分析结果总结 |
4.5.1 板连杆和提拉杆强度分析结果 |
4.5.2 前后板以及反撑杆之间形变量结果 |
4.6 气流调节装置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 |
4.6.1 机构模型导入与边界条件设置 |
4.6.2 模态分析结果 |
4.6.3 谐响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进气道流场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斜板机构调节规律 |
5.3 气流调节装置性能指标 |
5.4 进气道三维模型以及边界条件设置 |
5.4.1 流体模型设置 |
5.4.2 斜板调整式二元进气道建模 |
5.4.3 边界条件设置 |
5.5 流体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板位角为 5°时流体仿真结果 |
5.5.2 板位角为 9°时流体仿真结果 |
5.5.3 板位角为 13°时流体仿真结果 |
5.6 流体仿真结果总结 |
5.7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双结构氧枪射流特性及与熔池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气转炉炼钢简介 |
1.3 炼钢氧枪简介 |
1.3.1 氧枪结构 |
1.3.2 氧枪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3 氧枪分类 |
1.3.4 氧枪工艺要求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创新性 |
2.氧气射流理论基础 |
2.1 气体动力学基础理论 |
2.1.1 一维定常等熵流基本理论 |
2.1.2 拉瓦尔喷管工作特性 |
2.2 超音速射流动力学研究 |
2.2.1 单喷孔射流特性的研究 |
2.2.2 多喷孔射流特性的研究 |
2.2.3 自由射流的沿程卷吸作用 |
2.3 射流与熔池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1 氧气射流的冲击深度 |
2.3.2 氧枪射流的冲击面积 |
2.3.3 射流作用下的熔池搅拌能和混匀时间 |
2.3.4 射流作用下的喷溅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3.双结构氧枪射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1 喷头尺寸 |
3.1.2 物理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控制方程 |
3.2.3 湍流模型 |
3.2.4 边界条件 |
3.2.5 网格独立性检验及模型验证 |
3.3 射流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轴向参数分布 |
3.3.2 径向参数分布 |
3.3.3 冲击面积 |
3.4 操作参数对双结构氧枪射流聚并行为的影响规律 |
3.4.1 操作压力对双结构氧枪射流聚并行为的影响 |
3.4.2 环境温度对双结构氧枪射流聚并行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双结构氧枪射流与熔池相互作用的物理模拟研究 |
4.1 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参数 |
4.2 物理模拟实验数据的处理 |
4.2.1 炉口喷溅量 |
4.2.2 冲击坑尺寸 |
4.2.3 混匀时间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炉口喷溅量分析 |
4.3.2 冲击坑直径分析 |
4.3.3 冲击坑深度分析 |
4.3.4 混匀时间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300t复吹转炉全炉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和炉衬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转炉炼钢技术发展概况 |
2.1.1 底吹转炉炼钢法的发展 |
2.1.2 氧气转炉炼钢法的发展 |
2.1.3 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法的发展 |
2.2 转炉内多相流的研究 |
2.2.1 转炉内流体力学研究体系 |
2.2.2 转炉内多相流传输行为研究方法 |
2.3 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
2.3.1 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物理模拟研究 |
2.3.2 转炉熔池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2.4 炉衬侵蚀规律研究现状 |
2.4.1 炉衬侵蚀机理 |
2.4.2 炉衬侵蚀影响因素及维护技术的发展 |
2.4.3 激光测厚技术的应用 |
2.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2.5.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6 创新点 |
3 高温变气氛环境超音速射流特性研究 |
3.1 几何模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几何模型及空间离散化 |
3.1.2 模型假设 |
3.1.3 控制方程 |
3.2 数值求解 |
3.2.1 边界条件及数值求解 |
3.2.2 网格无关性测试 |
3.3 高温环境射流特性模拟结果及分析 |
3.3.1 射流速度分布 |
3.3.2 射流动压分布 |
3.3.3 射流湍动能分布 |
3.4 高温变气氛环境射流特性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射流速度分布 |
3.4.2 射流动压分布 |
3.4.3 射流涡量及密度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4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的研究 |
4.1 物理模拟的实验原理 |
4.1.1 物理模拟的基础理论 |
4.1.2 几何相似与参数确定 |
4.1.3 动力相似与参数确定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求解 |
4.2.1 几何模型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2 数值求解 |
4.3 实验方法及方案设计 |
4.3.1 实验方法 |
4.3.2 转炉纯底吹实验方案 |
4.4 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4.1 均匀底吹供气模式物理模拟结果 |
4.4.2 均匀底吹供气模式数值模拟结果 |
4.4.3 底吹流股与金属熔体间能量传递研究 |
4.5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对熔池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
4.5.1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物理模拟结果 |
4.5.2 非均匀底吹供气模式数值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全炉役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规律研究 |
5.1 实验参数及方案的确定 |
5.1.1 物理模拟实验参数的确定 |
5.1.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求解 |
5.1.3 转炉复吹实验方案 |
5.2 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研究 |
5.2.1 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物理模拟研究 |
5.2.2 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 全炉役复吹转炉熔池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业试验研究 |
6.1 冶炼工艺制度 |
6.1.1 转炉及氧枪喷头参数 |
6.1.2 底吹布置及供气参数的确定 |
6.2 复吹工艺优化后冶金效果分析 |
6.2.1 冶炼周期及喷头寿命分析 |
6.2.2 终点钢水碳氧浓度积分析 |
6.2.3 炉渣全铁分析 |
6.3 炉衬演进规律探究 |
6.4 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6.4.1 底吹非均匀供气模式的应用 |
6.4.2 顶吹流量与氧枪喷头寿命关系的探索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热喷涂等离子射流特性的诊断及涂层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等离子喷涂技术 |
1.2.1 等离子喷涂的原理 |
1.2.2 等离子喷涂特性 |
1.2.3 等离子喷涂送粉方式 |
1.2.4 等离子喷涂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1.3 等离子射流特性研究 |
1.3.1 直接测量法 |
1.3.2 光谱测量法 |
1.3.3 数值模拟法 |
1.4 射流特性对制备涂层的影响 |
1.4.1 射流能量的影响 |
1.4.2 等离子气体成分的影响 |
1.4.3 喷嘴形状的影响 |
1.4.4 涂层的制备研究 |
1.5 等离子射流特性诊断存在的问题 |
1.5.1 等离子射流的热力学状态 |
1.5.2 等离子射流特性研究现状 |
1.5.3 等离子射流特性诊断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大气下热喷涂等离子射流测量原理及射流特性诊断研究 |
2.1 光谱测量原理与装置 |
2.1.1 电子温度测量原理 |
2.1.2 电子密度的计算 |
2.1.3 电离程度计算方法 |
2.2 光谱测量结果与讨论 |
2.2.1 电子温度测量 |
2.2.2 电子密度测量 |
2.2.3 电离程度测量 |
2.3 焓探针测量原理与装置 |
2.3.1 焓探针测量装置及其结构 |
2.3.2 等离子温度的焓探针测量 |
2.3.3 等离子射流速度的焓探针测量 |
2.4 焓探针测量结果与讨论 |
2.4.1 焓探针测量的灵敏度与精度分析 |
2.4.2 等离子温度的焓探针测量 |
2.4.3 等离子射流速度 |
2.5 焓探针与发射光谱测量结果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3 低压/超低压下热喷涂等离子射流特性研究 |
3.1 低压/超低压下焓探针与发射光谱诊断方法 |
3.1.1 低压/超低压下焓探针测量 |
3.1.2 低压/超低压下发射光谱诊断技术 |
3.2 低压/超低压下热喷涂等离子射流特性测量结果 |
3.2.1 止滞压力、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轴向分布 |
3.2.2 射流中止滞压力、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径向分布 |
3.3 低压/超低压下等离子射流结构分析 |
3.3.1 喷嘴内与喷嘴出口处压力随着真空室压力的演变 |
3.3.2 不同真空室压力下等离子射流流动状态分析 |
3.4 焓探针与发射光谱测温结果对比分析 |
3.5 小结 |
4 低压/超低压下喷枪喷嘴对射流特性的影响 |
4.1 喷嘴的结构设计 |
4.2 实验结果 |
4.2.1 射流特性分析 |
4.2.2 喷枪热效率 |
4.2.3 喷枪电特性 |
4.2.4 粉末在射流中的熔化与蒸发 |
4.3 小结 |
5 射流特性对YSZ涂层制备影响研究 |
5.1 喷嘴形状和真空室压力对YSZ涂层微观组织结构的影响 |
5.1.1 实验方法 |
5.1.2 实验结果 |
5.1.3 喷嘴形状和真空室压力影响分析 |
5.2 气体成分对YSZ涂层微观结构的影响 |
5.2.1 实验方法 |
5.2.2 实验结果 |
5.2.3 气体成分影响分析 |
5.3 射流能量对YSZ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实验结果 |
5.3.3 射流能量影响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护栏板外吹装置喷嘴气动噪声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喷流噪声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2 外吹装置工艺流程及相关理论 |
2.1 外吹装置工艺流程 |
2.2 外吹装置喷嘴结构 |
2.3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4 计算气动声学基本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外吹装置喷嘴原始模型噪声仿真分析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3.2 无护栏板工况喷嘴瞬态流场分析 |
3.3 有护栏板工况喷嘴瞬态流场分析 |
3.4 外吹装置喷嘴声场分析 |
3.5 外吹装置喷嘴出气口周向涡量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4 外吹装置喷嘴优化设计 |
4.1 微穿孔板吸声体降噪理论 |
4.2 孔形状对外吹装置喷嘴噪声的影响 |
4.3 孔面积对外吹装置喷嘴噪声的影响 |
4.4 孔深度对外吹装置喷嘴噪声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外吹装置喷嘴噪声实验验证 |
5.1 实验仪器介绍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低真空状态下射流冲击熔池两相流行为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RH真空精炼技术 |
1.2.1 RH真空精炼技术原理 |
1.2.2 RH真空精炼技术的发展 |
1.3 射流冲击熔池两相流行为研究现状 |
1.3.1 基于冲击坑形貌的研究现状 |
1.3.2 基于熔池内部运动的研究现状 |
1.3.3 基于液面变形与熔池内部联系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物理模拟法 |
1.4.2 数值模拟法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及算法研究 |
2.1 模型尺寸及计算参数 |
2.2 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建立 |
2.2.1 模型假设 |
2.2.2 控制方程 |
2.2.3 多相流模型 |
2.2.4 湍流模型 |
2.3 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 |
2.3.1 边界条件 |
2.3.2 求解方法 |
2.4 模拟算法的探讨 |
2.4.1 模拟算法的选择 |
2.4.2 模拟算法的验证 |
2.5 网格无关性检验 |
2.6 本章小结 |
3.真空环境下氧射流冲击钢液面两相流行为模拟研究 |
3.1 真空环境下气液界面失稳行为的模拟研究 |
3.2 不同滞止压力下气液两相流相互作用模拟研究 |
3.2.1 滞止压力对气液界面行为的影响 |
3.2.2 滞止压力对熔池内部的影响 |
3.3 不同枪位下气液两相流相互作用模拟分析 |
3.3.1 枪位对气液界面行为的影响 |
3.3.2 枪位对熔池内部运动特征的影响 |
3.4 不同真空度下气液两相流相互作用模拟分析 |
3.4.1 真空度对气液界面行为的影响 |
3.4.2 真空度对熔池内部运动特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不同马赫数氧射流冲击钢液面两相流行为研究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马赫数对冲击坑形状的影响 |
4.2.1 马赫数对冲击坑深度的影响 |
4.2.2 马赫数对冲击坑直径的影响 |
4.3 马赫数对喷溅行为的影响 |
4.4 马赫数对熔池内部流动的影响 |
4.5 马赫数对界面含气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火箭弹燃气射流及其环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数值模型与方法 |
2.1 控制方程 |
2.1.1 可压N-S方程 |
2.1.2 雷诺平均N-S方程 |
2.2 湍流模型 |
2.3 数值方法 |
2.3.1 离散方法 |
2.3.2 离散格式 |
2.4 网格技术 |
2.4.1 网格生成方法 |
2.4.2 混合网格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3 火箭燃气射流概述 |
3.1 射流基础概念 |
3.2 燃气射流的产生与分类 |
3.3 发射管内流场与冲击流场特性 |
3.3.1 发射管内流场 |
3.3.2 冲击流场 |
3.4 超声速流动基本理论 |
3.4.1 膨胀波 |
3.4.2 激波 |
3.5 本章小结 |
4 火箭弹发射燃气射流与地面相互作用过程研究 |
4.1 火箭弹燃气射流参数确定 |
4.2 计算模型 |
4.3 数值计算结果可行性验证 |
4.4 结果及分析 |
4.4.1 射流、激波的形成与演变 |
4.4.2 射流对地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
4.4.3 火箭弹发射管翻转力矩的形成 |
4.5 本章小结 |
5 发射管角度对燃气射流的影响 |
5.1 发射管角度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
5.2 发射管角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5.3 发射管角度对速度分布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环境因素对燃气射流的影响 |
6.1 风载荷对火箭弹发射过程的影响 |
6.1.1 风载荷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
6.1.2 风载荷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6.1.3 风载荷对速度分布的影响 |
6.1.4 风载荷对发射管压力分布的影响 |
6.2 海拔对燃气射流的影响 |
6.2.1 海拔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
6.2.2 海拔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
6.2.3 海拔对速度分布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悬浮纳米颗粒在自由衰减超音速射流中的弥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方法的现状 |
1.2.2 弥散机理的现状 |
1.2.3 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2 高速射流场数值分析与弥散基础理论 |
2.1 计算流体力学综述 |
2.2 数值方法 |
2.2.1 流体力学基本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3 激波相关理论 |
2.4 颗粒弥散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干粉纳米颗粒的二级弥散方法及装置 |
3.1 整体方案设计 |
3.1.1 一级弥散装置VCH型喷射器结构及原理 |
3.1.2 二级弥散方案设计及其优化 |
3.2 本章小结 |
4 超音速射流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方法 |
4.1.1 二级弥散系统中圆管模型 |
4.1.2 二级弥散系统内部流场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
4.1.3 湍流模型选择和边界条件 |
4.2 超音速射流的数值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管长数值结果分析 |
4.2.2 不同管径数值结果分析 |
4.3 剪切应力分布特性 |
4.3.1 圆管直管段剪切应力分布结果分析 |
4.3.2 圆管自由膨胀区剪切应力分布结果分析 |
4.4 数值与理论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干粉纳米颗粒弥散结果与机理分析 |
5.1 实验方法 |
5.1.1 采样袋清洗方法 |
5.1.2 实验具体实施步骤 |
5.1.3 采样方法 |
5.2 SMPS测试系统 |
5.3 实验结果数据分析 |
5.3.1 TiO_2在一、二级弥散系统下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2 不同管长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3 不同管径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4 不同初始粒径TiO2弥散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凝并与圆管壁面碰撞 |
5.5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真空环境下发动机喷流导流流场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真空喷流流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真空羽流流场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真空羽流流场的研究现状 |
1.2.2 真空羽流流场DSMC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发动机真空喷流导流流场理论研究 |
2.1 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 |
2.1.1 流动区域划分 |
2.1.2 速度分布函数 |
2.1.3 稀薄气体动力学三大基本假设 |
2.1.4 玻尔兹曼(Boltzmann)方程 |
2.1.5 分子的运动特性模型 |
2.2 真空羽流导流流场DSMC方法研究 |
2.2.1 DSMC数值计算方法基本思想 |
2.2.2 DSMC方法仿真程序的流程以及计算步骤 |
2.2.3 DSMC方法程序关键步骤的程式化处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真空喷流导流流场数值方法研究 |
3.1 导流结构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1.3 初始流动参数及边界条件设定 |
3.2 真空羽流导流数值方法验证 |
3.2.1 实验一 |
3.2.2 实验二 |
3.3 探究不同工质流场的差异性分析 |
3.3.1 仿真模型及仿真工况 |
3.3.2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动机喷流导流结构方案研究 |
4.1 羽流的自由流场与导流流场对比研究 |
4.1.1 仿真工况及边界条件 |
4.1.2 仿真结果 |
4.2 导流结构与喷管间的距离的影响研究 |
4.2.1 平板导流结构数值仿真 |
4.2.2 斜板导流结构数值仿真 |
4.2.3 直圆锥面导流方案数值仿真 |
4.3 圆锥面导流方案对比研究 |
4.3.1 母线斜率对导流流场的影响 |
4.3.2 凹锥对导流流场的影响 |
4.4 出口参数变化对导流流场规律的影响研究 |
4.4.1 出口流速 |
4.4.2 出口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Inclined Plate Caused by Interaction withSupersonic Jet(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型飞机进气道气流调节装置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D]. 刘天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舰载机发动机冲击射流温度场及噪声特性分析[J]. 齐龙舟,冯和英,彭叶辉,赵鲲. 中国舰船研究, 2021(03)
- [3]双结构氧枪射流特性及与熔池相互作用的研究[D]. 巴凯杰.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4]300t复吹转炉全炉役熔池流动特性变化和炉衬演变规律研究[D]. 姚柳洁.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5]热喷涂等离子射流特性的诊断及涂层制备研究[D]. 孙成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6]护栏板外吹装置喷嘴气动噪声分析及优化设计[D]. 张文.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低真空状态下射流冲击熔池两相流行为模拟研究[D]. 杨洋. 辽宁科技大学, 2020(02)
- [8]火箭弹燃气射流及其环境特性研究[D]. 许祥熙.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9]悬浮纳米颗粒在自由衰减超音速射流中的弥散机理研究[D]. 张振刚.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10]真空环境下发动机喷流导流流场数值模拟[D]. 张少渊.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