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新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

邓小平社会主义新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

一、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马蒙[1](2019)在《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获得胜利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带领人民依据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新时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苏联民主政治模式。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现实后果来看,总体上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苏联模式的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为关注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人们提供了研究和批判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问题的样本和对象。论文从逻辑与历史统一出发,在文本研究中历史梳理了各具代表性的国外新马克思主义中托洛茨基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托派最早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展开批判,批判党的官僚化和民主发展不平衡。指出苏联社会是过渡社会,国家是蜕化的工人国家,上层建筑的民主政治不是社会主义的。在苏联社会性质上主要有官僚集体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三种看法。第四国际正统派政治革命的基本内容就是发展和恢复工人民主和苏维埃民主。当代托派理论家曼德尔提出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需要不断革命完成世界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三大任务以推动国家消亡。总之,托派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苏联官僚统治,否则苏联就会走向资本主义复辟。西方马克思主义于20年代初在批判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委员会的自治社会主义直接民主模式。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将苏联与法西斯国家并列展开批判,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一种新的极权主义国家,分析了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根源。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批判全面系统展开,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缺乏自由,苏联党的统治实质上是少数人的统治,在消灭私有制后产生了新的新的独裁,只有专政没有民主。还批评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一样都没有发展好社会主义民主。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作为批判的哲学依据,批判苏联专制,政治异化。70年代左右相关流派批判苏联是党专政,不是解放的社会。批评苏联强国家的政治异化以及苏维埃式的直接民主制会导致专制。除了少数流派反对人道主义批判外,总体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和工人自治的社会主义两种批判进路和社会主义道路。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从诞生起就紧跟苏联,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为了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民主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进行批判。批评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官僚化,不是工人民主国家。批判苏联官僚阶层凌驾于社会之上,认为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却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落后的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不具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前提。根本摈弃了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建党原则,放弃无产阶级专政。主张恢复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取代苏维埃模式的委员会民主制,实行多党制,继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指出苏联解体是因为民主发展的失败,致使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内在优势未能发挥。作为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另一个国家中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批判的吸收一切世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在中国得以不断发挥。在中国迈向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新时代,对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历史比较,可以认识到,批判总体上是有问题意识的,一定程度上看到了苏联模式在民主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一定借鉴价值。同时批判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有极端化和片面化问题。在批判的批判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和规律: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论文紧扣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民主消亡理论主题,试图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张力,从三个流派的批判研究入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展开比较研究和总体评价,以期从批判的批判中探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使理论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实践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苑秀丽[2](2013)在《“传统社会主义观”与“新社会主义观”评析》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是关于未来社会的总的科学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有其确定的内涵,只要是搞社会主义,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观问题上,不宜进行"传统社会主义观"和"新社会主义观"的划分,含义模糊的社会主义观会引起思想理论的混乱,不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也不能科学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制造"传统社会主义观"与"新社会主义观"的对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这有悖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以致最终影响社会主义的建成。

郭学军,臧小林[3](2011)在《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及当代价值》文中认为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又面向世界,从现实出发,又放眼未来,根据世情、国情、社情的新变化,第一次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解释,坚持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对当前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欧健[4](2010)在《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观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它是一个包括方法原则、价值目标和实现途径这三个层次为一体的认识体系。从这三个层面看,毛泽东邓小平在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和价值目标上都坚持唯物史观,体现出基本一致性。他们都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认识社会主义。此外,相同的文化基础和共同的政治取向也使得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基本一致。但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他们在具体方法运用和目标追求上又有所不同。毛泽东处在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战争初胜、经济发展,新型科技革命尚未规模性运用的历史时期,而邓小平处在国内经济发展受挫、继之国际共运发生重大变革,资本主义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并借助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时期。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思路上,毛泽东考虑的是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越资本主义,邓小平考虑的是如何提升社会主义生产力追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上,毛泽东侧重的是平等,邓小平侧重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逐步富裕。在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上,毛泽东致力于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选择了精神激励为主的方式来解决经济建设的动力问题,主张通过“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实现“抓革命、促生产”;邓小平致力于克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弊端,选择了物质激励为主的方式来解决经济建设的动力问题,主张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市场经济手段,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上述比较的当代启示是:由于理想社会需要经历长期奋斗才能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在其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需要依据时代条件的不同,对社会主义战略和策略作出客观判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需处理好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当下,与毛泽东邓小平时代相比,客观的时代条件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在生产力领域发生了重大向好的变化,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进程酿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这要求通过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解释新的事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前瞻判断。

邵宪梅[5](200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文中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观的基本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30年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探索,我们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社会主义观的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命题的提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举,也是最具标志性的创新和突破。本文的主旨是从“特色”的角度,系统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主要思路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形成的基本依据。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观是科学体系、价值目标、制度设计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原生形态,其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提供理论依据;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观是带有鲜明战争与革命色彩的社会主义,是第一个现实形态的社会主义观,其兴衰成败以及在中国的曲折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提供历史借鉴。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发展及其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逐步发展的。毛泽东时代的艰辛开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成果,分别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起点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发展国家类型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基础上的社会主义;从发展模式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民主自由与法制有序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主旋律与多样性相融合的社会主义;从发展道路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与自力更生基础上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从两制关系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主张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文明成果,实现竞争与合作、继承与超越、跨越论与利用论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从社会理想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理想追求与现实实际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人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归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实质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在基本内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层面始终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价值追求层面坚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论。其次,它在方法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把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与当代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的统一。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从理论体系层面开辟了特殊的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从认识论与方法论高度开辟了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途径。

魏恩政,魏联合[6](2009)在《中国新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文中提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强化了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偏重制度规定、轻视价值目标的倾向,终至造成严重的制度崇拜。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重大飞跃。从制度和价值的统一中认识社会主义,以并存竞争思维而不是以对立斗争思维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把知识有限的理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注重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是30年来新社会主义观的探索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米锋[7](2008)在《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文中认为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是邓小平从五个不同的视角提出并加以论证的,它具有四个形成特点:一是它是明显地区别于经典社会主义传统理论形态的“新形态的社会主义观”;二是它是达到了社会主义真理和社会主义价值高度统一境界的“新境界的社会主义观”;三是它是明显区别于以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新模式的社会主义观”;四是它是实现了从理论内容、思维定式、理论层次上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突破性发展的“新突破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在江泽民和胡锦涛时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陈江玲[8](2007)在《论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突破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空白,使社会主义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观创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指导社会主义实践有重大意义。

吴克学[9](2006)在《现代社会主义观探论》文中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出现了三种范式:第一种,逻辑范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社会主义;第二种,革命范式——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社会主义;第三种,建设范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主义,指凭借现代市场经济所提供的基础和条件去追求和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主义新范式。这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形态,不仅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也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而且还实现了社会主义在概念、范畴、原则、标准、方法等方面的转变,形成了一整套新的理论观点和话语体系。现代社会主义观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经典社会主义构想及其方法论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传统社会主义实践是历史依据;和平与发展、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等是时代条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实践依据。邓小平理论开启了现代社会主义之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其得到进一步培育,科学发展观则标志现代社会主义观的形成。现代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包括: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统一、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统一、民主自由与和谐有序的统一、人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统一。现代社会主义具有光明前景,将成为一条通向未来理想社会的通道。

杨敏[10](2003)在《试析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正视国情又放眼未来,根据中国和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新情况,第一次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特征和社会主义模式。它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1)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新的科学水平;(2)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3)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创新本身,弘扬了马克思主义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4)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命运之根本。

二、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萌芽
        二、经典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
        四、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第二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理论发展与历史实践
        一、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初创
        二、列宁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理论逻辑
        三、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确立
        四、苏联民主政治制度模式的发展与覆亡
    第三节 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简单评价
        一、辩证看待苏联民主政治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性质
第二章 托洛茨基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基础与主导:托派创始人托洛茨基的批判
        一、托洛茨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看法
        二、作为党内反对派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三、作为国际左翼反对派时期的批判:不断革命论与党的蜕化
        四、筹建第四国际时期的批判:蜕化的工人国家与被背叛的革命
        五、苏联政治制度的可能历史命运与不良后果
        六、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二节 异端与正统派:托派及第四国际内部的不同批判
        一、异端派的批判
        二、正统派的批判
        三、异端派和正统派苏联解体代表性观点简单比较
        四、现代托派(第四国际)的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集大成与高潮:曼德尔的批判及价值
        一、苏联官僚政治产生的历史分析
        二、苏维埃民主与先锋党的角色
        三、苏联官僚阶层两面性矛盾的分析
        四、苏维埃民主与社会主义自治民主
        五、过渡社会国家消亡基础的初步分析
        六、对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的分析
        七、曼德尔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理论小结
    第四节 托派苏联官僚制批判总结及其历史意义
        一、托洛茨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二、托派关于苏联社会性质的几种看法
        三、曼德尔对正统派批判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四、托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一、卢卡奇的总体革命观与无产阶级的组织方法论
        二、葛兰西对十月革命道路的评价及苏联民主政治批判
        三、柯尔施的工厂委员会思想和对列宁国家与革命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30 年代末至50 年代初同法西斯极权主义的并列批判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苏联极权主义政治体制的批判
        二、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者赖希的极权主义心理学批判
    第三节 斯大林逝世及苏共二十大之后全面系统批判的纵深展开
        一、新实证主义德拉·沃尔佩对苏联民主模式缺乏自由的批判
        二、马尔库塞政治学原理的批判分析
        三、弗洛姆的批判:人道主义还是极权主义的社会主义
        四、存在主义萨特和梅洛·庞蒂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五、卢卡奇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批判
        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到衰落时期的分析与批判
        一、哈贝马斯对苏联模式政治民主的批判
        二、结构主义阿尔都塞一种反人道主义的批判
        三、存在主义列斐伏尔的强国家政治异化批判
        四、普兰查斯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新战略的民主道路
        五、生态马克思主义苏联官僚社会主义批判
    第五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体性观点
        一、四个历史时期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总体性观点概览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两种总体性核心观点
第四章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
    第一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及其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态度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与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进程
        二、亦步亦趋:苏联政治模式完全肯定的历史原因分析
        三、逐步追求独立道路以及对苏联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转向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批判
        一、十月革命诞生的制度并没有开辟人类解放的道路
        二、对列宁主义国家与民主观的质疑和批判
        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制度批判
        四、改进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研究
        五、欧共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解体民主政治历史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破坏与停滞
        二、对苏联解体的主流新认识: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三、以法共为代表的新共产主义对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彻底否定
    第四节 欧洲共产主义政党批判的历史和理论逻辑
        一、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逻辑
        二、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理论逻辑
        三、欧洲共产主义政党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历史影响
第五章 批判的批判——社会主义民主规律研究
    第一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比较研究
        一、托派与西马的政治革命与政治哲学
        二、托派与欧共的左与右
        三、西马与欧共的异与同
        四、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简单分析与梳理
    第二节 三个流派苏联模式民主政治批判的总体评价
        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二、辩证批判:“旁观者”清与“局外人”空
        三、要客观评价苏联模式民主政治的实践、实验价值
        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需要在历史实践中继续创新和发展
    第三节 规律与启示
        一、民主在现实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二、日常生活批判与民主习惯的养成
        三、发展民主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四、加强党的领导与实现党的自我革命
        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民主理论
        六、社会主义民主的魅力在于现实主义和激进主义结合、理想和现实的统一
        七、民主理论的价值要在实践中实现和检验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内涵
    1. 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首要问题
    2.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立论基础
    3.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中心任务
    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创新
    5. 公有制为主体,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原则
    6.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价值取向
二、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当代价值

(4)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考察与界定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语词考察
        二、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涵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逻辑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应该层次化
        二、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结构层次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
第一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
    第一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方法论原则
        一、对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理论拓展和实践运用
        二、坚持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三、以苏为鉴,在探索中认识社会主义
    第二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
        一、人民利益是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根本价值标准
        二、平等是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核心价值目标
        三、实现工业化是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经济价值目标
    第三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实现途径
        一、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国家政权
        二、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
        三、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巩固社会主义
        四、通过开展阶级斗争发展社会主义
        五、通过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平均分配实现经济平等
        六、通过大跃进、人们公社化运动迈向社会主义的更高形态
第二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
    第一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方法论原则
        一、从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探索社会主义
        二、在准确定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
        三、从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价值目标
        一、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再思考的理论背景
        二、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塑
        三、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
        四、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两大价值目标
    第三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实现途径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以改革为直接动力
        三、在对外开放中发展社会主义
        四、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发展社会主义
第三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一致性
    第一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
        二、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
        三、矛盾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文化基础的一致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与思维特征方面的相通之处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与运用
    第三节 把握相同的政治方向
        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二、实现中国现代化是共同的政治目标
第四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差异差异性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差异性在实践中表现为两者模式的差异
        一、从"斯大林模式"到中国式"斯大林模式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实现了对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超越
        三、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
    第二节 导致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客观因素
        一、时代条件的变化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三、中国现代化历程的转换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差异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人生经历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
        二、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五章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规律性
        一、社会主义观的每一次理论跃迁都是在解决前人留下的理论难题的过程中完成的
        二、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核"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其"保护带"的过程中发展的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处理好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种文化要素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三种文化要素
        二、毛泽东对三种文化要素的认识与实践
        三、邓小平对三种文化要素的认识与实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处理好三种文化要素的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创新指向
        一、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必需面对的当代危机
        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论方位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要求市场经济与中国文化进一步对接
        五、中国改革前景在于整合中西方文化的优秀资源,创造出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及其命题的提出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2.1 研究资料概况
        1.2.2 研究特点及主要观点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创新、方法和结构
        1.3.1 本文的写作思路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1.3.3 综合方法的运用
        1.3.4 分析框架的设计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涵
        2.1.1 强调方法论是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观的首要内涵
        2.1.2 价值追求是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观的核心理念
    第二节 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观的评价
        2.2.1 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飞跃
        2.2.2 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观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形态
        2.2.3 科学体系、价值目标和制度设计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
    第三节 经典作家的社会主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理论依据
        2.3.1 没有固定模式的社会主义
        2.3.2 没有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
        2.3.3 没有共性与个性相脱离的社会主义
第三章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借鉴
    第一节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1.1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3.1.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为苏联模式的实践雏形
        3.1.3 新经济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产生埋下伏笔
    第二节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涵
        3.2.1 “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的经济模式观
        3.2.2 高度集权化的政治模式观
        3.2.3 教条化和泛政治化的思想文化观
    第三节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观的评价
        3.3.1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观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
        3.3.2 推动了20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的发展
        3.3.3 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留下历史性课题
    第四节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借鉴
        3.4.1 把苏联模式当作样本只能导致社会主义的僵化
        3.4.2 以改革冲破苏联模式成为一种现实选择
        3.4.3 走自己的路是我们痛定之后的必然选择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奠基
        4.1.1 思想基础的奠定
        4.1.2 理论基础的奠定
        4.1.3 物质基础的奠定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开创
        4.2.1 时代主题的转变
        4.2.2 工作重心的转移
        4.2.3 建设思路的转换
        4.2.4 认识视角的转变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发展
        4.3.1 经济领域的拓展
        4.3.2 政治领域的深化
        4.3.3 社会领域的完善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进一步丰富
        4.4.1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4.4.2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特色
    第一节 特殊的起点
        5.1.1 特殊的历史起点
        5.1.2 特殊的现实起点
    第二节 特殊的发展模式
        5.2.1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统一
        5.2.2 民主自由与法制有序的统一
        5.2.3 主旋律与多样性的统一
    第三节 特殊的发展道路
        5.3.1 改革、稳定、发展的统一
        5.3.2 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5.3.3 国内建设与国际和平的统一
    第四节 特殊的两制关系
        5.4.1 竞争与合作的统一
        5.4.2 继承与超越的统一
        5.4.3 跨越论与利用论的统一
    第五节 特殊的社会理想
        5.5.1 理想追求与现实实际的统一
        5.5.2 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的统一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观的继承
        6.1.1 在唯物史观层面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1.2 在价值追求层面坚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论
        6.1.3 在方法论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结合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观的发展
        6.2.1 从理论体系层面形成特殊的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新模式
        6.2.2 从认识论与方法论高度开辟了社会主义认识的新途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中国新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语境下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观
    1. 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探之时的传统语境
    2.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传统社会主义观的延续和进一步僵化
二、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主义观发展的“三部曲”
三、中国新社会主义观探索历程的启示

(7)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及我们党的认识
        二、时代主题的转变催生了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
    第二节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三节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实践基础
        一、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二、总结国内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新社会主义观
    第一节 新形态的社会主义观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
        二、列宁的传统社会主义观
        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
        四、邓小平的新形态社会主义观
    第二节 新境界的社会主义观
        一、空想社会主义侧重追求社会主义价值
        二、传统社会主义观侧重追求真理
        三、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实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第三节 新模式的社会主义观
        一、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三个“模式”
        二、邓小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模式
    第四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新突破
        一、在理论内涵上的突破
        二、思维定式上的突破
        三、理论层次上的突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内涵
    第一节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反思:什么叫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
        二、起点:承认自己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三、定位:明确了自己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四、回应:正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五、深化: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建设社会主义
        二、按照“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
        三、以改革为重要动力建设社会主义
        四、在对外开放中建设社会主义
        五、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六、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社会主义观的提出视角及形成特点
    第一节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提出视角
        一、从目的途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二、从基本国情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三、从对立统一角度论述社会主义
        四、从历史方位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五、从发展取向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
    第二节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特点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反面切入,正面求解
        二、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只定标准,不限方法
        三、在对社会主义现实上:注重发展,强调协调
        四、在社会主义未来上:动态描述定向追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江泽民对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识的深化
        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节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理论
        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化与发展
        五、丰富和发展了祖国统一理论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发展了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
        一、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推进了社会主义的新观念的产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胡锦涛对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
    第一节 胡锦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发展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
        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三、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理论
        四、丰富发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二节 胡锦涛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本章小结
结论
    一、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二、本论文的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论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8)论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
二、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核心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3.社会主义本质论
三、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中的两个重大问题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
    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9)现代社会主义观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社会主义的范式转变与现代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
    一、从范式危机到范式革命:社会主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 范式——理论创新的制高点
        (二) 社会主义的三种范式:经典社会主义、传统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
        (三) 社会主义的范式危机:理想社会主义的不现实和现实社会主义的不理想
        (四) 社会主义的范式革命:从传统社会主义到现代社会主义
    二、“现代社会主义”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动态
    三、几个疑问的初步解答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是现代社会主义观吗?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现代社会主义两个命题是否矛盾?
        (三) 现代社会主义是否趋同于现代资本主义?
        (四) 提出现代社会主义命题是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否定?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历史超越与现代社会主义观的必然选择
    一、经典社会主义构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文化超越精神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逻辑推测及其方法论启示
        (二) 以文化超越精神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二、传统社会主义的命运及其对现代社会主义的催生
        (一) 列宁社会主义观中两条线索的不同指向
        (二) 斯大林模式的终结与社会主义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历史必然
    三、新的时代背景孕育现代社会主义观
        (一)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提供了社会主义从传统转向现代的可能性
        (二)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凸现了树立现代社会主义观的必要性
        (三) 经济全球化增强了社会主义观转向现代的紧迫性
    四、经典社会主义的根据、传统社会主义的局限和现代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一) 对经典社会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理性分析
        (二) 现代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第二章 现代社会主义的文化选择及其理论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率先在中国从传统转向现代的民族文化资源
    二、邓小平理论与现代社会主义之门的开启
        (一) 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实现了时代观的转变
        (二)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转变
        (三) 从自我封闭到改革开放,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思路的转变
        (四) 从“特征论”到“本质论”,实现了对社会主义认识从模式到范式的转变
        (五)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历史性统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现代社会主义观的进—步培育
        (一) 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经济的现代化
        (二)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政治的现代化
        (三) 提出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理念
    四、科学发展观与现代社会主义观的形成
        (一) 坚持以人为本——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
        (二)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现代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
        (三) 坚持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主义的重要方略
第三章 现代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
    一、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的统一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统一
    三、民主自由与法治有序的统一
    四、人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统一
第四章 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前景分析
    一、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内部社会主义成分的增长
        (一) 生产高度社会化
        (二) 生产关系社会化
        (三) 政治民主普遍化
    二、社会主义思潮的变化及其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共同取向
        (一) 民主社会主义的转变与兴盛
        (二) 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新社会主义运动
        (三) 生态社会主义的出现及其具有现代意蕴的政治主张
    三、关于通向共产主义路径的再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10)试析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条件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思想源头
    (二) 对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
    (三)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四) 当代世界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 传统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
    (二)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
三、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意义
    (一)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二)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三)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创新本身,弘扬了马克思主义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命运之根本所在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马克思主义苏联民主批判研究[D]. 马蒙.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传统社会主义观”与“新社会主义观”评析[J]. 苑秀丽.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08)
  • [3]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及当代价值[J]. 郭学军,臧小林.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1(06)
  • [4]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比较研究[D]. 欧健. 天津师范大学, 2010(10)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D]. 邵宪梅. 南开大学, 2009(07)
  • [6]中国新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J]. 魏恩政,魏联合.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09(01)
  • [7]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D]. 米锋. 吉林大学, 2008(12)
  • [8]论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J]. 陈江玲.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 [9]现代社会主义观探论[D]. 吴克学. 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
  • [10]试析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D]. 杨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01)

标签:;  ;  ;  ;  ;  

邓小平社会主义新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突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