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

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

一、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汪豪,娄厦,刘曙光,陈明,董行,钟桂辉[1](2020)在《湿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湿地评价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内容和评价方法的不断丰富,多种数学方法及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湿地环境质量评价。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湿地中水环境、土壤及生态系统常用的评价方法,重点对水质评价的不确定性模型、土壤风险评价的生物效应方法和生态系统的指标评价法进行了归纳。针对目前湿地水环境和土壤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今后应结合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获取实时监测数据,优化水环境动态评价模型,加强湿地土壤质量标准的建立,进一步研究多种评价方法的耦合及评价模型的优化。

何欣霞[2](2020)在《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湖泊湖荡网/圩养殖大量兴起。湖泊湖荡网/圩养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但网/圩养殖侵占了大量的自由水面,造成湖泊湖荡水面景观破碎化、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严峻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湖荡水生态系统健康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开展湖泊湖荡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对于湖泊湖荡的生态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41个湖泊湖荡为对象,收集了湖泊湖荡群多时相遥感、水文、水质及水生态等基础资料,分析了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揭示了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1985-2018年间,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剧增,其中1995-2000年间破碎化程度增长率最高,主要是1995年渔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的出现,推动了围圩养殖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近年来湖泊湖荡保护政策颁布,部分湖泊湖荡实施退圩还湖计划,效果显着。非汛期绿藻门密度、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汛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与斑块密度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6、-0.28和0.33,表明破碎化程度越高,湖泊湖荡群的水质水生态质量越差。(2)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建立了适用于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其中压力包括驱动因子;状态包括水安全、水生生物、水生境、景观格局;响应包括水空间与政策规划。结果表明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介于1.37-4.83,其中绿洋湖的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最小(1.37),喜鹊湖的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最大(4.83);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的增长,造成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破碎化程度最大的绿洋湖水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3)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围绕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服务功能(洪水调蓄、水质净化、湿地保育、种质资源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供给)需求,对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修复进行时空优化,建议在时间上优先对绿洋湖、得胜湖、陈堡草荡、耿家荡、崔印荡、菜花荡等6个破碎化程度较高且健康状况较差的湖泊湖荡进行格局优化;空间上除具有种质资源保护生态功能的湖泊湖荡水域可进行绿色生态养殖外,其它湖泊湖荡水域应禁止或者退出围圩养殖。该研究表明,结合遥感数据和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能有效建立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与水环境生态健康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指导湖泊湖荡群生态修复的时空格局设计,为今后区域性湖泊湖荡修复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白春昱[3](2020)在《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湿地是在水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流域气候和水文、降解环境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区域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原湿地是发育在我国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一种特殊湿地类型,其生态建设和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关系到下游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高原湿地的保护是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重大战略中的首要任务。鉴于以往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不足和决策效益不确定性问题,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PSR(Press-Status-Response)评估框架和贝叶斯网络相结合的综合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案。该评价方法在参考生态学领域专家的主观建议基础上,利用客观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对云南72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做出系统性评价。同时,本研究根据Netica软件中贝叶斯网络的节点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和决策效益分析得到的结果,为云南湿地保护决策者制定相关的湿地物种保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近15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纳帕海流域因人口数量的激增,中游湿地资源被建设用地占用。在该地区气候变暖和排水工程的综合影响下,流域下游整体湿地环境趋于干燥,湿地沼泽中植被群落逐渐演替为中生植物。目前,纳帕海流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农业面源污染、点源污染、过度放牧和不规范的旅游业等,这些环境变化因素均对流域水质、土壤质量以及湿地生态功能构成严重的威胁。(2)云南72个湿地和自然保护区所在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等级达到较好水平的占8.3%;达到好等级的占29.2%;等级达到中等水平的占33.3%;等级为差和较差的流域分别占26.4%和6.9%。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空间分析结果表现为:滇东北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413-0.509范围内;滇南地区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最佳,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0.509,其中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高达0.747;滇西北地区多数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呈较好或中等状态,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在0.509-0.607范围内,但滇西北和滇中边界地区的洱海及周边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却较低;滇中地区大部分流域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不容乐观,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低于0.413,其中陆良湿地所处流域是整个研究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仅有0.189。(3)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分析表明: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节点是对湿(4)地生物多样性指数节点影响较强三个节点,其次是土地利用、自然环境状况和流域土壤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节点。贝叶斯网络决策和效益结果分析表明:理论上的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状态最佳情景方案是在贝叶斯网络中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相应指标节点的状态分别设置为等级4、等级4和等级5时,该情景模式下模型训练集中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级高于2级的概率值为75%,且贝叶斯网络决策系统中实用节点期望值为75,小于初始状态的期望值77.818。(5)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应优先考虑人类活动对湿地环境干扰较大的滇中地区;对于滇南部和西部湿地生物多样性状况较好的小型湖泊群流域,决策者应维持该地区现有的湿地环境水平,以防湿地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湿地物种丧失;对于受极端气候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影响下的滇西北洱海、拉市海和剑湖等湖泊流域,管理者应在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湿地开发利用之间建立平衡关系。湿地保护也需要定期开展环境调查和专项调查,环境调查包含湿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污染监控两方面,专项调查则需对未记录的湿地物种在数据库中进行填充。改善云南湖泊湿地状况可以考虑污染源治理和栽培本土水生植物等,并在不改变原始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修复湖滨带退化湿地以达到物种保护的作用。

李雪萍[4](2020)在《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正在快速推进,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以科学方法解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达成城镇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当前发展的迫切需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镇化过程中改变了城市的时空分布、扩展了城市的面积,增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城市及城市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新疆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化特征和发展规律是什么,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以上问题作为干旱区城市学的重要科学问题,需要回答。本研究结合遥感和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综合分析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基于PESS(人口-经济-社会-空间)模型构建综合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综合生态环境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疆2000年至2017年间城镇化变化规律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为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以深化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同时为促进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综合城镇化中各子系统影响力由大到小排序为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新疆及各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在2000年至2017年间总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新疆城镇化呈现以乌鲁木齐及周边城市群为中心、南北疆绿洲城市多点发展。(2)综合生态环境各子系统的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序为生态环境响应、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压力。新疆综合生态环境水平在2000年至2017年间出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前期增长速率快,后期增长速率趋于缓和,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存在差异。(3)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关系主要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年至2004年,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较低,二者关系不协调,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第二阶段为2005年至2010年,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迅速上升,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生态环境水平出现波动,两系统关系处于过渡阶段。第三阶段为2011年至2017年,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增长速率趋缓。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水平稳定增长,两系统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钟连秀[5](2020)在《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作为中国红树林自然分布最北的大面积重要湿地,是东亚水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其在维护当地生态安全、珍稀动植物保护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内外对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研究并不深入,采用多个年份的遥感数据探究不同子区域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漳江口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11、2015、2017和2019年Google Earth(GE)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基于土地覆盖分类数据,结合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多层次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健康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的组合赋权法计算权重,计算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实现研究区红树林湿地健康水平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探究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2005—2019年间,漳江口红树林面积由50.88 hm2增加至73.49 hm2,增长速度为1.62 hm2/a,互花米草面积增长140.89 hm2,增长速度为10.06 hm2/a,水产养殖池面积由566.47 hm2增加至639.97hm2,增长速度为5.25 hm2/a,其他地物类型增加面积较小。相较而言,滩涂面积减少最为剧烈。(2)2005—2019年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整体健康状况呈恶化趋势,健康等级由亚健康转变为一般。2005—2019年间研究区压力健康等级由亚健康转变为脆弱,压力显着增大;状态健康等级在各个时期均处于亚健康;响应健康等级由健康转变为一般,响应健康指数下降幅度较大。(3)区域健康状况差异显着,2019年南部区域健康等级为脆弱,西部和北部区域健康等级为一般,中部、东部区域健康等级为亚健康。2005、2011年健康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北部>南部,2015、2017和2019年健康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北部>南部,红树林集中生长区西部区域健康状况明显恶化,东部区域健康状况维持较好。(4)2005—2019年,漳江口红树林湿地健康水平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互花米草的急剧增长以及水产养殖业的不断扩增对红树林的原有生态位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占领大面积滩涂和潮间带区域使得红树林失去繁衍增殖的适宜生境。此外,海平面上升、海堤建设和垃圾污染亦对前缘及堤前红树林的存在及其繁殖扩增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相比而言,保护区的建设以及采取的积极保护措施对红树林湿地的健康维持具有积极作用。

张延成[6](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提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林奕伶,马长迪,刘吉平[7](2020)在《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评价及动态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松嫩平原西部未受人类干扰的程度,以松嫩平原西部为研究区域,基于"3S"技术,在PS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13个指标的评价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模型定量评价了松嫩平原西部1985—2015年的景观自然性特征,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及空间聚集性特征。结果表明:1985—2015年,松嫩平原西部整体的景观自然性下降了14%,呈先快后慢的下降趋势,造成景观自然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压力指标上升了56%和响应指标下降了9.07%。自然景观比例是对景观自然性影响最大的因子,其权重为0.176。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自然性高于城市地区,且以扎龙国家级保护区为代表的部分保护区景观自然性呈不断上升状态。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的空间自相关结果南北差异较大,高—高自相关类型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低—低自相关类型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部。

王媛,李昂,宋明晓[8](2019)在《吉林省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部,生态系统以耕地和林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东北平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吉林省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的目的与意义,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从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三区(生态区、生活区、生产区)空间格局和生态环境保护管控任务完成情况三大方面,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质量、生活空间质量、生产空间质量、管控任务5个一级子系统,14个二级子系统,选择30个指标构建了吉林省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17年为基准年,选取通榆县、公主岭市、梅河口市进行指标体系验证,结果显示:通榆县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政策,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水平;公主岭市和梅河口市均存在一定水环境质量问题,公主岭市尤为严重,建议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验证结果表明,指标体系评估结果基本能反映区域生态特征,并能指出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方面的薄软环节。

杨欢[9](2019)在《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控制侵蚀、气候涵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海岸线后退、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呈多发态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多源遥感数据、水文气象资料和现场查勘调研成果,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旨在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水面面积、植被覆盖度、主要景观类型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显示,2009-2017年,黄河三角洲湿地水面面积和植被覆盖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部分滩涂区域逐渐被水体淹没,泥沙淤积情况明显改善,植被生长区域向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区不断延伸。随着生态补水工作的规律进行,湿地景观格局的总体演变方向为:部分耕地景观向水田转变,滩涂景观主要演变为水域,少部分滩涂演变为草甸,区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基本保持不变。(2)利用遥感数据和不同时期生态调查数据,对黄河三角洲主要补水区-刁口河尾闾湿地主要生态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态补水对刁口河尾闾湿地的植被、水体、土壤理化特征和生境适宜性均产生了积极影响。湿地水面面积相比补水前增加6.5倍;植被种类由13种增加到51种,各类型群落高度与植被覆盖面积逐渐增长;由于淡水资源的补充,湿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幅达20%,各深度的土壤含盐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有机质含量显着增长。此外,由于刁口河尾闾湿地在生态补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大面积的滩涂水域及芦苇沼泽,湿地水禽数量大幅增加。(3)以P-S-R模型为框架,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三个层面构建了包括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程度、年来水量等20个指标的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Fuzzy-AHP法对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个时期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程度(CEI)分别为0.433、0.696和0.808,按照CEI分类标准,2010年、2015年和2018年刁口河尾闾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分别处于“亚病态”、“一般”和“亚健康”状况。其中,压力指标中,湿地年来水量对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大,状态指标中,植被覆盖面积重要性最大,响应指标中,生态恢复工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最大。

李慧颖[10](2019)在《基于遥感和InVEST模型的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应评估》文中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作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林业基地和着名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使得东北地区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森林生态功能退化、草地和湿地快速减少、农田质量退化和城镇化占用等威胁仍然显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作用的进一步强化和经济转型发展,东北地区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科学、客观地评估重大生态工程的生态效应,明确重大生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辽宁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并结合InVEST模型,分析了2000年-2015年期间辽宁省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与退耕还林的空间特征,评估了辽宁省全境和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的主要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变化,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定量分析了还林实际发生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影响因素。(1)2000年-2015年期间,辽宁省森林面积净净增加220 km2,草地面积减少383km2,湿地面积共增加473 km2,农田面积减少1607 km2。2000年-2015年期间辽宁省退耕还林的总面积为897.82 km2,其中退耕地造林面积为639.17 km2,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58.65 km2。退耕还林主要发生在辽东山地丘陵区和辽西山地丘陵区向中部平原过渡的缓坡地带,主要发生在坡度小于15°的区域,退耕还林的主要造林类型落叶阔叶林。(2)2000年-2015年期间,辽宁省全省及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内LAI、FVC和NPP均呈增加趋势,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内植被恢复效果尤为明显。辽宁省不同生态功能区植被生态参数及变化的空间差异分析表明,辽东山地丘陵生态区各植被生态参数总体上为全省最高,辽西低山丘陵生态区各植被生态参数年均增长率为全省最大。(3)在过去的15年里,辽宁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了14.74 Tg,年均增长量为2.49 Tg/yr,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了29.87 Tg,农田、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均呈下降趋势;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了33.3Tg,退耕还林发生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退耕还林面积、植被覆盖度和降水。(4)2000年-2015年期间,辽宁省地区水源涵养总量增加了0.93×109 m3,增加了5.07%;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水源涵养总量增加了0.41×109 m3,水源涵养量变化与退耕还林面积、森林面积、降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潜在蒸散发呈显着负相关关系。(5)2000年-2015年期间,辽宁省生境质量总体上呈稍微下降态势,但优质生境面积呈增加趋势,海岸带区域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较快地区的生境质量均呈下降趋势;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由0.59上升为0.96,生境质量变化与退耕还林面积、植被覆盖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人居生态系统面积和GDP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6)2000年-2015年期间,辽宁省土壤保持总量增加了105.17×106 t。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土壤保持量增加了49.4×106 t,土壤保持能力变化与退耕还林面积、植被覆盖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降雨侵蚀力、土壤可侵蚀性、人居生态系统面积等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

二、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湿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及发展
2 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1 模糊综合评判法
    2.2 贝叶斯水质模型评价法
    2.3 BP神经网络评价法
    2.4 灰色关联分析法
3 湿地土壤重金属评价方法
    3.1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3.2 基于重金属形态的风险评价
        3.2.1 风险评估编码法
        3.2.2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4 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4.1 生物指标评价法
    4.2 PSR模型综合评价法
5 研究展望

(2)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2.2 湿地空间格局优化
        1.2.3 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水质水生态现状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水文气象
        2.1.3 河网水系
        2.1.4 社会经济
        2.1.5 湖泊湖荡群
    2.2 湖泊湖荡群水质与水生态现状分析
        2.2.1 水质水生态监测方案
        2.2.2 水质水生态评价方法
        2.2.3 水质现状分析
        2.2.4 水生态现状分析
        2.2.5 小结
第三章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
    3.1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3.1.1 多时相遥感解译
        3.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1.3 空间代替时间
    3.2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3.2.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
        3.2.2 景观水平指数变化
        3.2.3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3.2.4 驱动机制分析
    3.3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4.1 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1 模型原理
        4.1.2 指标选取与测算
        4.1.3 评价方法
    4.2 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2.1 评价指标测算结果
        4.2.2 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
    5.1 湖泊湖荡群生态功能空间定位
        5.1.1 生态功能区划
        5.1.2 生态功能排序与识别
        5.1.3 生态主体功能综合性定位
    5.2 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5.2.1 优化目标
        5.2.2 生态功能优化方案
        5.2.3 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3)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湿地评价研究
        1.2.2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1.2.3 贝叶斯网络模型在生态领域中应用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和来源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方法
        2.3.2 随机森林模型
        2.3.3 Relief-F特征选择
        2.3.4 层次分析法
        2.3.5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
        2.3.6 贝叶斯网络模型
第三章 数据处理和技术路线
    3.1 土地利用/覆盖遥感解译
        3.1.1 遥感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取
        3.1.2 随机森林模型参数测试
    3.2 湿地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方案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方法和流程图
第四章 典型云南高原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
    4.1 优化随机森林模型训练和检验
    4.2 纳帕海流域土地利用和湿地动态变化特征
第五章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
    5.1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
    5.2 湿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相关性分析
    5.3 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
        5.3.1 节点敏感性分析
        5.3.2 重要节点的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5.3.3 其他节点情景模拟和模型推理
第六章 结果分析和讨论
    6.1 纳帕海湖泊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生态影响分析
    6.2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分析
    6.3 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估驱动因素分析
    6.4 云南湿地和物种保护管理措施
第七章 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4)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资源
        2.1.5 社会经济
    2.2 数据源及数据预处理
        2.2.1 夜间灯光数据
        2.2.2 基于MODIS的数据产品
        2.2.3 统计数据
第3章 新疆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测度方法
    3.1 新疆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 新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数据标准化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数据标准化处理
        3.3.2 指标权重确定
    3.4 耦合协调模型
第4章 新疆城镇化的时空变化规律
    4.1 人口城镇化
        4.1.1 新疆各地区人口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4.1.2 新疆人口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4.2 经济城镇化
        4.2.1 新疆各地区经济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4.2.2 新疆经济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4.3 社会城镇化
        4.3.1 新疆各地区社会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
        4.3.2 新疆社会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4.4 空间城镇化
        4.4.1 新疆各地区空间城镇化时空变化特征
        4.4.2 新疆空间城镇化时空变化规律
    4.5 新疆综合城镇化水平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PSR模型的新疆生态环境评价
    5.1 生态环境压力
        5.1.1 新疆各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水平
        5.1.2 新疆生态环境压力水平
    5.2 生态环境状态
        5.2.1 新疆各地区生态环境状态水平
        5.2.2 新疆生态环境状态水平
    5.3 生态环境响应
        5.3.1 新疆各地区生态环境响应水平
        5.3.2 新疆生态环境响应水平
    5.4 新疆综合生态环境水平
    5.5 小结
第6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6.1 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
    6.2 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湿地健康评价研究方法
        1.2.2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湿地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2 研究区数据
        2.2.1 遥感数据
        2.2.2 野外调查数据
        2.2.3 其他辅助数据
    2.3 遥感数据预处理
        2.3.1 辐射校正
        2.3.2 几何精校正
        2.3.3 图像裁剪
3 研究方法
    3.1 基于面向对象的土地覆盖信息提取
        3.1.1 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建立
        3.1.2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3.1.3 目视解译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指标分级标准
    3.3 基于AHP和 EWM的组合赋权法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熵权法
        3.3.3 综合权重计算
    3.4 生态系统健康指数
    3.5 景观指数法
4 土地覆盖类型分类及其景观格局变化
    4.1 影像分割
    4.2 土地覆盖分类结果
    4.3 景观格局分析
5 红树林湿地健康时空变化综合分析
    5.1 指标权重确定
        5.1.1 基于AHP的主观赋权
        5.1.2 基于EWM的客观赋权
        5.1.3 综合权重结果
    5.2 湿地压力-状态-响应健康状况
        5.2.1 压力健康状况
        5.2.2 状态健康状况
        5.2.3 响应健康状况
    5.3 湿地健康的时空变化
    5.4 红树林湿地健康水平影响因素
        5.4.1 互花米草入侵与海平面上升
        5.4.2 养殖业扩增与海堤建设
        5.4.3 保护区建设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域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资源
    2.5 土壤资源
    2.6 生物资源
    2.7 水文概况
    2.8 社会经济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2.9.3 水土保持现状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3.1.1 基础数据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3.3.1 总体分布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3.5 小结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4.1.2 解译技术路线
        4.1.3 技术实现过程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4.2.1 基础数据
        4.2.2 技术路线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4.2.4 土壤侵蚀模型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5.3.4 经济效益评价
        5.3.5 社会效益评价
    5.4 小结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3.1 开展科学研究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评价及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
    1.3 研究方法
        1.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1.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评价
    2.2 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的动态变化
    2.3 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的空间聚集性分析
3 结 论

(8)吉林省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吉林省生态环境概况
    1.1 基本情况
    1.2 区域生态定位
    1.3 环境保护目标
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构建方法
        2.1.1 文献研究法
        2.1.2 模型分析法
        2.1.3 情景分析法
        2.1.4 比较分析法
    2.2 指标选取原则
        2.2.1 政策相关性原则
        2.2.2 可量化的原则
        2.2.3 可操作原则
        2.2.4 动态变化原则
    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2.4 指标解释与评分方法
3 指标实际验证
    3.1 环境质量方面
        3.1.1 指标可获得情况
        3.1.2 全省及典型区域指标情况
    3.2 生态空间质量方面
        3.2.1 指标可获得情况
        3.2.2 全省及典型区域指标情况
    3.3 生活空间质量方面
        3.3.1 指标可获得情况
        3.3.2 全省及典型区域指标情况
    3.4 生产空间质量方面
        3.4.1 指标可获得情况
        3.4.2 全省及典型区域指标情况
    3.5 管控任务方面
        3.5.1 指标可获得情况
        3.5.2 全省及典型区域指标情况
4 结论与展望

(9)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演变特征研究
        1.2.2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区域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数据
        2.2.2 生态调查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遥感解译
        2.3.2 PSR模型与Fuzzy-AHP法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遥感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3.1.1 图像配准
        3.1.2 数据去条带处理
        3.1.3 图像裁剪
        3.1.4 波段组合
    3.2 水面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3.2.1 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3.2.2 北部区域水面面积变化特征
    3.3 植被覆盖面积动态变化研究
        3.3.1 南部区域植被覆盖面积变化特征
        3.3.2 北部区域植被覆盖情况变化特征
    3.4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3.4.1 湿地景观分类标准
        3.4.2 湿地景观分类方法
        3.4.3 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4.4 北部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演变特征研究
    4.1 水面面积
    4.2 植被状况变化分析
        4.2.1 植物种类
        4.2.2 群落高度
        4.2.3 植被覆盖面积
    4.3 土壤状况变化分析
        4.3.1 表层土壤含水量
        4.3.2 土壤含盐量
        4.3.3 土壤有机质
    4.4 水禽数量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5.1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 指标权重确定
        5.2.1 构建判断矩阵
        5.2.2 层次总排序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隶属度分析
        5.3.1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5.3.2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5.3.3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
    5.4 刁口河尾闾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
        5.4.1 评价结果
        5.4.2 压力分析
        5.4.3 状态分析
        5.4.4 响应分析
    5.5 对策与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遥感和InVEST模型的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退耕还林工程政策
        1.2.1 国外退耕还林政策
        1.2.2 国内退耕还林政策
    1.3 生态系统评估的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认识
        1.3.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1.3.4 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评判
        1.3.5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1.4 退耕还林工程评价研究
        1.4.1 退耕还林区森林恢复评估
        1.4.2 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1.4.3 InVEST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特征
        2.1.5 土壤与植被
        2.1.6 辽宁省生态功能区划
    2.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2.2.1 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
        2.2.2 MODIS遥感数据产品
        2.2.3 土壤采样数据
        2.2.4 生态系统分类与植被生态参数野外验证数据
        2.2.5 其他辅助数据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系统分类方法
        3.1.1 生态系统分类系统
        3.1.2 面向对象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3.1.3 决策树分类方法
        3.1.4 生态系统分类精度评价
    3.2 植被生态参数估算方法
        3.2.1 叶面积指数
        3.2.2 植被覆盖度
        3.2.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3.2.4 植被生态参数精度验证
    3.3 In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3.3.1 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模型
        3.3.2 水源涵养量估算模型
        3.3.3 生境质量估算模型
        3.3.4 土壤保持量估算模型
    3.4 结构方程模型
        3.4.1 模型原理
        3.4.2 模型适配度检验
        3.4.3 模型修正
第4章 辽宁省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变化与退耕还林空间特征
    4.1 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时空特征
        4.1.1 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及空间分布
        4.1.2 森林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4.2 辽宁省草地生态系统时空特征
        4.2.1 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及空间分布
        4.2.2 草地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4.3 辽宁省湿地生态系统时空特征
        4.3.1 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及空间分布
        4.3.2 湿地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4.4 辽宁省农田生态系统时空特征
        4.4.1 农田生态系统面积及空间分布
        4.4.2 农田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4.5 辽宁省人居生态系统时空特征
        4.5.1 人居生态系统面积及空间分布
        4.5.2 农田生态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4.6 2000 年-2015 年期间退耕还林面积与特征
        4.6.1 退耕还林面积与空间分布
        4.6.2 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的地形特征
        4.6.3 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的造林类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辽宁省全省与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植被生态参数变化
    5.1 辽宁省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评估
    5.2 辽宁省植被覆盖度变化
    5.3 辽宁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
    5.4 四个生态功能区的植被生态参数变化
    5.5 辽宁省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植被生态参数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辽宁省全省与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与驱动因素
    6.1 辽宁省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评估
    6.2 辽宁省水源涵养量变化评估
    6.3 辽宁省生境质量变化评估
    6.4 辽宁省土壤保持能力变化评估
    6.5 四个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变化
        6.5.1 辽东山地丘陵生态区生态服务能力变化
        6.5.2 辽西低山丘陵生态区生态服务能力变化
        6.5.3 辽东半岛低山丘陵生态区生态服务能力变化
        6.5.4 辽河平原生态区生态服务能力变化
        6.5.5 未来退耕还林工程对各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6.6 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变化与驱动因素..
        6.6.1 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与驱动因素
        6.6.2 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水源涵养能力变化与驱动因素.
        6.6.3 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生境质量变化与驱动因素
        6.6.4 退耕还林实际发生区土壤保持量变化与驱动因素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湿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汪豪,娄厦,刘曙光,陈明,董行,钟桂辉.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06)
  • [2]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D]. 何欣霞.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云南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D]. 白春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新疆城镇化时空变化及其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李雪萍. 新疆大学, 2020(07)
  • [5]漳江口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 钟连秀.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6]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松嫩平原西部景观自然性评价及动态变化[J]. 林奕伶,马长迪,刘吉平. 水土保持研究, 2020(01)
  • [8]吉林省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王媛,李昂,宋明晓. 环境生态学, 2019(07)
  • [9]黄河三角洲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 杨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10]基于遥感和InVEST模型的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应评估[D]. 李慧颖. 吉林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基于PSR模型的松嫩平原西部湿地生态环境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