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10年海南省疟疾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君[1](2021)在《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文中认为前言:呼吸系统传染病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造成全球约400万人死亡,在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生产力损失方面给社会经济以及卫生系统造成了巨大负担。此外,近年来新兴的呼吸道病毒,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导致2009年流感大流行新型H1N1病毒以及2019年出现的SARS-Co V-2病毒等,均对全球健康和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感病毒感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与14%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相关,每年有5-10%的成年人和20-30%的儿童感染流感,导致全球300-500万例严重病例,约100万人死亡。尽管目前针对流感病毒有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但由于病毒变异等多种综合因素,每年由于流感病毒感染仍会对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重大影响。流感的季节性表明,气象因素可能对其传播具有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约有340万例与流感相关的门诊病人和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根据积温分布,全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气象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导致呼吸系统传染病病毒的生存和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气象因素对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分布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呼吸系统传染病中的肺炎是全世界儿童最主要的传染性死亡原因,2017年,肺炎导致全球超过80万名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占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的15%。有研究指出儿童肺炎感染水平不仅与病原体和遗传因素有关,气象和空气污染物也是导致儿童感染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每单位体重的空气吸入量大于成年人,并且鉴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仍然处于发育阶段,使得儿童成为一个对于危险因素暴露更加敏感的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儿童目前对空气污染的暴露是以前几代人未曾经历的,据预测,这一代在生命后期罹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水平将是空前的,肺炎引起的疾病负担可以也应该被预防。因而,探讨气象因素及空气污染物对我国儿童肺炎感染的影响对于人群加强个人防护以及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文简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和非药物干预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s),包括封城、封闭学校、密切接触者追踪、隔离、带口罩、手卫生、公共场所消杀、保持社交距离等。由于新冠与流感一样,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被认为是呼吸液滴,各种NPI的采用目的是大幅度减少人群的接触率,从而减缓病毒的传播,因此,这些针对新冠预防的NPIs措施对其他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传播也起到了相同的遏制作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在流感流行模式上是否还呈现出相似的季节性特点?或者说是否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影响力比较大的国际和国内水平的NPIs作用下,以上国家的新冠病例发展趋势是怎样变化的?此外,由于NPIs措施也是防控其它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措施下,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哪些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下降与否、高峰何在、幅度如何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在呼吸性传染病中,流感和新冠都能引发全球大流行,由于其影响规模广泛,波及人口众多,引发了全球学者的广泛研究,为了全面了解本课题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我们首先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领域的发表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详实的文献学基础。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全面了解气象因素和NPIs对流感以及COVID-19流行影响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而为本研究的设计开展提供翔实客观的文献学支撑。通过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国家、作者、研究主题以及文献被引情况等信息,并对文献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全面掌握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现状及热点问题,所得结论将为本研究下一步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2)通过开展基于省级水平的流感流行模式以及流感流行和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解我国分布于各温度带省份的流感流行的趋势特征,对从国家层面宏观把握全年流感流行的动态分布,提前部署公共卫生防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NPIs措施对北温带国家新冠和流感流行趋势的影响,辨析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受各国疫情防控政策和NPIs措施影响,同处北温带的中国、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的流感流行季节性特征和流感流行变化趋势,以在新冠和流感同时开展常态化防控的未来给出一定的支撑依据。(3)利用气象因素和大气质量监测指标对中国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的影响及建模分析,以探查大气污染物以及气象因素的短期效应与沈阳地区儿童肺炎门诊日就诊人次的相关性。(4)通过比较2009-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NPIs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的研究综合使用Cite Space和R软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来呈现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已发表文献中科学知识的可视化。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获得气象因素及NPIs与流感及新冠联合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主题演化趋势以及当前研究热点,指导论文其他部分的研究方向。第二部分研究通过利用月平均年度百分比(Monthly annual average percent,MAAP)作为评价流感病毒流行水平的指标,将MAAP之和达到全年75%的最少几个月份作为本年度流感流行期,绘制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图。通过SPSS软件计算各省气象因素和MAAP的相关性,根据第一部分的文献计量学结果,我们在此处纳入的气象学指标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及降水,进而应用R软件绘制全国逐月流感流行分布图及各省流感MAAP同气象因素趋势图。选取位于北温带的9个国家为代表性研究对象,基于人口密度计算各国的流感发病率,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展示各国2015/16至2019/20流感季流感病例整体及分型毒株的流行趋势,以及2020年1月以来,在WHO和各国代表性卫生事件及NPIs的作用下,不同国家之间流感病例和新冠病例的发病变化趋势。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NPIs措施,绘制各国新冠疫情发展变化趋势。通过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新冠发病数据的存储和前期处理,插图,涉及到的R包包括ggplot2以及ggpubr等。在文献计量学和第二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第三部分研究选定与气象因素相关性较强中国北方城市沈阳作为研究地点,通过构建基于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探讨环境气象因素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率的影响。在控制住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周末效应之后,通过模型的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赤池信息准则)数值进行最优模型的选择,构建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有关NPIs措施的建模研究目前属于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第四部分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研究2020年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探索防控措施对不同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的作用大小及其强度。假定传染病月别发病数据具有一定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的时间序列规律。通过传染病的月别历史发病率拟合最优的时间序列模型并预测下一年的传染病发病率。考查模型的准确性,候选模型包括指数平滑和SARIMA模型。结果:文献计量学显示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发表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而NPIs与流感及新冠的相关性研究在2020年前并未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但2020年相关文献发表量呈现出暴发式增长。温度和湿度是气象因素和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相关性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在我国,随着纬度的增加,各地区流感流行的全年集中趋势越显着,流行期相对缩短,流行月份主要集中在冬春季,高纬度地区流感流行强度与气象因素的关联性较低纬度地区更显着。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和降水四项气象学指标中,气压和各地区流感流行强度呈正相关,除中国南方个别地区,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与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感流行强度呈负相关。北温带各国历年流感流行曲线均呈现典型的单峰模式,且都集中在冬春季节流行,人口密度校正后的流感病例数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历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较其他国家严峻。受NPIs的影响,中国2019/20流感季的监测数据从第2周起就开始迅速下降,第9周左右就提前结束了本季流感,其他大部分国家本季流感流行趋势也在第10周左右集中出现下降趋势。中国在一系列严格的NPIs的出台和全民高度配合的下,于3月初就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进展,其他国家的新冠疫情发展在四月初到四月中旬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新冠发病趋势后续又出现不同程度的抬高。由于缺乏各国NPIs开展和执行力度的详细数据,我们选取的代表性公共卫生政策及重要疫情防控事件的发布时间点和各国新冠发病趋势的相关性并不明显。通过对沈阳地区儿童肺炎发病情况和环境气象因素的建模分析,我们发现单污染物模型中O3对模型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PM2.5和SO2。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和日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变量纳入到最终的多污染物模型当中。一定数值范围内,O3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效应随着其浓度的上升而变弱,平均气压和日均相对湿度对儿童肺炎门诊量的影响变化不大,风速达到3.5m/s左右时,对门诊量的影响最为显着,PM10则在125μg/m3浓度左右达到最大效应。通过对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发现时间序列模型对大多数病种发病率的拟合效果都比较良好。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与时间序列预测值相比,以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实际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结论:(1)温度和湿度是气象与以流感为代表的呼吸系统传染病联合研究的主要气象学因素。既往关于NPIs与流感的联合研究并不算多,2020年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并将主题进一步细化,比如手卫生、接触追踪等,此外和NPIs相关的模型研究也形成了新的研究类别,关于NPIs与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建模研究可能将持续其研究热度。(2)据我们了解,本研究第一次在中国范围内以省为单位整合十余年的流感病例和气象数据进行的定量分析。通过将病例数据进行MAAP转换,使流感在我国各地区的流行模式更加清晰,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其他具有季节性规律的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流行期确认的方法参考。选取的北温带9国历年流感流行期均呈单峰流行模式,且集中于在冬春季节高发,受国际及国内NPIs措施作用影响,北温带各国2019/20流感季均提前结束。(3)广义相加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不同环境气象因素条件下,沈阳地区儿童肺炎的发病情况,O3、平均气温、PM10、平均气压、风速、日平均相对湿度、PM2.5以及SO2是对儿童肺炎发病影响比较大的指标。(4)大部分传染病适用于通过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除了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外,应对COVID-19采取的措施对中国经呼吸道、消化道、血源及性传播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防控具有辅助作用。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作用最大,其次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再次为消化道传染病,对虫媒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作用最小。
于潇,马恩达,张丹丹,张晨琳,刘文慧,王保珍[2](2020)在《1950-2015年全国疟疾流行趋势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1950-2015年疟疾流行病趋势进行分析,探索疟疾的流行规律,为达到消除疟疾的目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对收集到的1950-2015年的疟疾的发病率、发病人数、死亡率、死亡人数等数据用R3.4.3软件进行分析,绘制发病率折线图及发病率季节分布图。结果1950-2015年期间,全国疟疾共发病22 767万例,死亡3.6万例,年均发病率为350.25/10万。我国疟疾可分为四个阶段:1950-1985年为疟疾的高流行水平阶段(第一阶段),疟疾的发病率均在100/10万以上,在1970年发病率达到最高(2 961.10/10万),其中1950-1958年疟疾主要流行在中国的南部,分布范围广,其中广东省发病率最高;1959-1967年,高发病区转移至东部沿海以及华中地区,其中以山东省、江苏省和河南省发病率为最高;1968-1985年疟疾发病集中在淮河流域,发病率高的省份有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和湖北省。1986-2000年为疟疾的控制阶段(第二阶段),大多数省份发病率降至10/10万以下,发病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和安徽省。2001-2009年为疟疾的消除前期阶段(第三阶段),除海南、安徽和云南外,其余省份发病率均在5/10万以下。2010-2015年为疟疾的消除阶段(第四阶段),各省发病率在0.02/10万~1.91/10万之间,仅云南一省发病率超过1/10万,较其他地区高。第一阶段疟疾的发病率从6月份开始大幅度升高,在9月份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从第二阶段开始,发病率在5月份即开始出现大幅度升高的现象,8月份即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均在11月份发病率下降趋势减缓,流行季结束;1950-2000年,流行季节(5-10月)发病数占比均在65%以上,2001-2015年流行季节的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数的49.40%。结论我国疟疾发病有明显地区差异和季节性,疟疾防控工作已经取得很大成就,2010年后已进入消除阶段,仍需要加强防控。
马玉贞[3](2020)在《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空间聚集性,为该县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2017年同心县法定传染病数据来源于同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同心县公安局,行政区划电子地图来源于同心县政府。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该县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及5种主要传染病的时间、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分布特征。(2)采用Moran’s I、LiSA值分析主要传染病的全局自相关性和局部区域发病率的分布模式。(3)采用回顾性离散型Poisson时空扫描统计量探测主要传染病聚集区域、范围和聚集时间,并对聚集区域的危险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2008-2017年间,同心县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1种10015例,年均发病率为259.59/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4种5701例,年均发病率为147.77/10万;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7种4314例,年均发病率为111.82/10万。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布鲁氏菌病年均发病率居前5位,是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2008-2017年间,该县累计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1792例,年均发病率为47.02/10万。无明显季节性特征。患者中男性占比50.08%,男女性别比为1.15:1。15-34岁年龄段人群发病最多(48.28%)。农民患者最多(84.04%)。10年间,兴隆乡(80.37/10万)、河西镇(66.30/10万)和丁塘镇(63.20/10万)年均发病率位居全县前三。2011年、2014-2016年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在0.4612-0.5884之间,P<0.05)。High-High分布模式主要位于该县西部,涉及兴隆乡、丁塘镇、河西镇、豫海镇和石狮管委会。Low-Low分布模式主要集中在东部的下马关镇和中部的预旺镇。时空扫描探测到3个聚类区域,一级聚集区(LLR=159.236761,RR=3.73)以河西镇为中心,半径为13.85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丁塘镇,部分地区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2)肺结核: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479例,年均发病率38.37/10万,12月至次年2月发病较多。男性年均发病率(42.84/10万)明显高于女性(33.74/10万),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15:1。发病人群以60-79岁年龄段最多。农民群体发病最多,占比86.69%。10年间,田老庄无病例报告,窑山管委会(150.70/10万)年均报告率最高。2012-2016年该县肺结核发病率存在负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的绝对值在0.4251-0.7251之间,P<0.05),呈分散性分布。High-Low分布模式区域主要位于窑山管委会。Low-High聚集区主要分布在田老庄乡、河西镇和韦州镇。时空扫描探测到2个聚类区域,其中一级聚集区位于窑山管委会(LLR=19.3652811,RR=2.87),聚集时间为2012-2016年,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基本吻合。(3)流行性腮腺炎: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486例,年均发病率为37.92/10万。5-7月高发。报告病例中男性占比63.32%,男女性别比为1.70:1,男性年均发病率(47.15/10万)明显高于女性(28.34/10万);0-14岁年龄段高发,占比94.95%;学生和散居儿童群体患者居多,累计占比88.10%。10年间,豫海镇(190.00/10万)、兴隆乡(81.10/10万)和马高庄乡(70.84/10万)年均发病率位于前三位,下马关镇最低(9.82/10万)。2017年该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0.3444,P<0.05),在全县范围内呈聚集性分布。其余年度空间相关不明显,呈随机分布。High-High分布模式区域主要位于兴隆乡、丁塘镇和河西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下马关镇和窑山管委会。时空扫描探测到4个聚类区域,一级聚集区(LLR=159.236761,RR=3.73)以兴隆乡为中心,半径为13.85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豫海镇,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4)其他感染性腹泻: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1059例,年均发病率为27.50/10万。6-9月发病最多;男性患者占比60.84%,性别比为1.55:1,男性年均发病率(32.76/10万)明显高于女性(22.03/10万);0-4岁年龄段高发,占比52.12%;学生和散居儿童群体患者居多,累计占比88.49%。10年间,河西镇(48.31/10万)、王团镇(42.17/10万)、窑山管委会(41.96/10万)和兴隆乡(38.14/10万)年均发病率较高,韦州镇最低(1.18/10万)。2008-2017年发病率全局空间相关不明显,为随机分布。High-High-聚集区主要位于该县西部丁塘镇、石狮管委会和豫海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下马关镇。时空扫描探测到4个聚类区,涉及该县一半以上乡镇,且聚集时间不一致,与空间自相关结果一致。(5)布鲁氏菌病:2008-2017年间,累计报告946例,年均发病率为25.07/10万。男性患者年均发病率(35.23/10万)明显高于女性(14.49/10万),男女性别比为2.54:1。4-7月发病最多,占比50.26%。以青壮年居多,25-54岁年龄段患者占比63.01%。报告病例中农民占比90.52%。10年间,田老庄乡(58.13/10万)、张家垣乡(33.34/10万)和王团镇(32.30/10万)年均报告率位居全县前三位。2008年、2012年和2015年报告发病率存在正向全局自相关性(全局Moran’s I>0,P<0.05)。High-High聚集区位于窑山管委会、预旺镇和下马关镇。Low-Low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该县西部的兴隆乡、河西镇。时空扫描探测到2个聚类区,一级聚集区(LLR=110.77452,RR=2.12)以窑山管委会为中心,半径为19.89Km,聚集时间为2015-2016年,涉及乡镇包括丁塘镇、田老庄乡和石狮管委会,部分地区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热点区域吻合。结论:2008-2017年间,该县法定传染病发病较以往有所改善,传染病防控效果良好。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和布鲁氏菌病是危害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法定传染病。(1)流行趋势:除布鲁氏菌病、流行性腮腺炎外的三种主要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均低于同期其他省市水平。(2)流行特征:时间、人群分布特征与国内相关结果基本一致,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应因地因病精准施策,分区分类重点防治。
王善青[4](2019)在《海南疟疾70年——从肆虐走向消除》文中提出海南地处热带地区,曾是全国疟疾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瘴疬之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海南的疟疾经历了调查研究、重点防治、大规模抗疟、试点防治等阶段,疟疾发病得到有效控制,疟疾流行区大幅减少,特别是建省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省卫生厅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省几代疾控人员的艰苦努力和几十年的科学防治,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海南疟疾流行面积大幅缩小,高度疟区、超高度疟区已不存在,疟疾流行只局限分布在岛中南部个别市县的偏僻山林区。为切实保障全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海南省从2010年开始全面开展消除疟疾行动,海南的疟疾从此走上消除阶段,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要求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血检发现的疟疾病例均及时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上报,病例诊断后24 h网络直报率达到100%;所有病例均进行了抗疟疾治疗,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为100%。对所有报告的疟疾病例开展了3 d内病原学确认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病例分类,特别是对输入性病例进行甄别,并以此为线索,在7 d内对疫点进行传染源与传播媒介调查和疫点分类,并根据疫点分类,科学采取包括传染源控制、传播媒介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措施。另外加强了媒介的监测工作。全省疟疾从有较全面疫情报告的1955年82 447例,死亡47例,到2005年4 512例,死亡0,从此再无本地疟疾死亡病例,到2010年实现了无本地感染恶性疟目标,至2012年实现了无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的目标,海南省历史上第一次呈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情况,除了2015年有几例来源不明的三日疟病例外,海南省已连续7年无本地感染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例,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建国70年来,海南的疟疾从肆虐走向消除,这一伟大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得益于几代疟疾防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
胡桃[5](2016)在《中国疟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疟疾的流行历史可分为疟疾流行、控制、消除前、消除(2010-2020)和消除后的成果巩固阶段(2020-)。中国现在处于疟疾消除阶段,部分地区通过消除疟疾考核后,资源投入,政策投入和疟疾工作模式需要调整。然而,随着本地病例的逐渐消除,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疟疾传染源依然存在;同时传播媒介按蚊不可能被消灭,外来疟原虫感染本地媒介而导致产生二代病例等风险仍然可能发生。针对疟疾病例、病媒和疟疾流行季节疟疾疫区流入人口等疟疾风险表征的监测管理涉及到的管理部门较多,相应疟疾工作主体从疟疾消除前的卫生系统逐渐扩大到了多部门协作,广义的疟防系统脆弱性由此产生。目前针对中国疟疾消除后的疟疾风险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研究较少,因此开展系统的疟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有重要意义。[目的]旨在界定疟疾风险内涵,构建疟疾风险管理的概念框架,梳理中国疟疾消后的风险管理主体,识别和分析疟疾风险要素,构建疟疾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并进行疟疾风险评估,分析风险的来源,提出相应的疟疾风险管理策略体系,为中国疟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Pubmed、Web of Science等英文数据库和CNKI、万方等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疟疾和风险管理的文献,用于界定疟疾风险和疟疾风险管理的内涵,构建疟疾风险管理概念框架和分析疟疾风险要素。(2)现场调查法。在广西、安徽和湖北省共抽取有疟疾流行史的八个县的所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0县级及以上的疟疾治疗医院以及24个乡镇卫生院的疟防人员、镜检人员和医生共计166人,村医53人,居民1219名,进行相应的问卷调查;现场考核镜检人员阅片能力;调查八个县疾控疾控机构数据,为风险评估和风险来源分析提供素材。(3)个人深入访谈法。基于设计的访谈提纲,对疾控机构和医院疟疾治疗科室的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访谈,并借助扎根理论的原则,运用Nvivo软件进行分析,以寻找当前疟疾工作现状,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的逻辑关系(4)数理统计方法。在进行处理专家咨询结果时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专家协调系数;运用了熵值法优化疟疾风险评估指标权重;同时在评估疟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系统脆弱性时分别使用了综合指数法和加权TOPSIS法;在疟疾风险来源分析时运用了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别分析相关性及影响因素。(5)专家咨询法。专家咨询法主要来研究疟疾风险管理主体的影响力和对疟疾工作的支持力度,以及筛选关键的疟疾风险要素和确定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结果](1)疟疾风险管理概念框架是由疟疾风险管理的主体、客体、过程路径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管理主体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组成,客体主要是指导致风险发生可能性和疟防系统脆弱性的疟疾风险要素集。过程路径主要指日常的疟疾风险防范路径和监测到疟疾风险表征后的疟疾风险管理过程路径。(2)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由疟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疟防系统脆弱性两个维度构成。疟疾风险可能性指标体系由传染源、传播媒介风险和人群暴露风险3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组成。疟防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主要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卫生系统脆弱性和风险敏感性5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组成。(3)疟疾消除后潜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无法监测外来疟原虫感染了的本地媒介(病媒);缺少生化检验的血液传播风险;由高风险人群的疟防知识行为和疫区流入人口数量信息缺乏导致的社会脆弱性;由基层筛查能力弱、疟防经费缩减和对靶人群主动筛查困难导致卫生系统脆弱性;由相关风险管理主体间协作困难导致的政治脆弱性;以及政府重视程度。[结论](1)疟疾风险管理是一个多部门联合行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是通过监测、培训、宣教和沟通协作等进行风险防范,疟疾风险表征一旦被监测到,则进入疟疾风险评估、风险源分析和风险处置过程(2)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疟疾风险评估框架,从疟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疟防系统脆弱性两个维度进行疟疾风险综合评估,当前中国的疟疾流行和暴发的可能性较小,但是历史上非高发的流行县域需要适当降低疟防系统脆弱性,同时密切关注疟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创新与不足]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基于理论分析,构建了疟疾消除后的疟疾风险管理概念框架,并应用到了疟疾风险要素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来源分析和风险处置过程。(2)基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疟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系统脆弱性两个维度构建了消除后的疟疾风险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据此,从定量的角度对样本地区进行了风险评估,最终又在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框架的指导下,从定性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3)基于风险评估与风险分析结果,对样本地区消除后的疟疾风险管理提出了符合疟疾消除阶段疟疾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疟疾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疟防系统脆弱性的评估是借助综合评价法进行的,评估结果是相对的。(2)在进行专家咨询过程中,专家并没有针对咨询指标的算法提出太多的异议,尤其是对定性指标转化成定量指标过程中,相关指标的赋分可进一步推敲。(3)选择的风险评估指标缺乏公认的标准,绝对的评估结果难以转换。
曾林海,王善青,刘莹,赵伟,李善干,何昌华,欧婷婷[6](2015)在《海南省2005—2014年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监测结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海南省疟疾流行区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的发展变化趋势与疟疾发病的关系。方法在海南省疟疾高度流行区选择山林区五指山市毛阳镇194山寮和琼中县和平镇贝湾村作为大劣按蚊监测点,丘陵区昌江县石碌镇牙营村作为微小按蚊监测点,对2种主要传疟媒介进行终年长期监测。大劣按蚊监测采用每月3次,每旬1次,每次从晚上8点至12点,由24人裸腿坐在屋檐下诱捕大劣按蚊,记录捕获的大劣按蚊数;微小按蚊监测采用每月3次,每旬1次,在傍晚落日时,在牛帐内拴一头水牛诱蚊,然后从晚上8点至12点,每小时由两人在牛帐内搜捕按蚊15min,第二天将捕获的按蚊进行分类鉴定,记录微小按蚊数。然后分别计算2种按蚊的种群密度,并结合当地疟疾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4山寮监测点10年中大劣按蚊年密度最高为1.17只/夜,最低为0.33只/夜,维持一定的密度;贝湾村监测点10年中大劣按蚊年密度最高为1.67只/夜,最低为0.03只/夜,密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已难捕到大劣按蚊;牙营村监测点10年中微小按蚊年密度最高为5.56只/夜·帐,最低为0.75只/夜·帐,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毛阳镇、和平镇和石碌镇疟疾发病分别从2009年、2010年和2005年起已没有当地感染病例出现。结论海南省高疟区主要传疟媒介大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种群数量已有较大幅度减少,且密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也存在种群密度维持在较稳定水平的地区,疟疾发病为有媒介而无病人状态,疟疾已得到有效控制。
夏菁[7](2015)在《湖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湖北省本地疟疾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疟疾流行的高危风险区域和高危时段。评价气象因素在湖北省本地疟疾流行中的作用,建立疟疾流行的气象预测模型。探讨ARIMA模型预测湖北省本地疟疾发病率的可行性,预测疟疾发病趋势。本研究可以为湖北省本地疟疾疫情的监测和预测提供决策支持,最终为指导疟疾的防控,合理的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方法:(1)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2004~2011年湖北省本地疟疾疫情发展变化的长期趋势。绘制2004~2011年湖北省各县(市、区)本地疟疾年度发病率分布图。(2)采用ArcGIS10.1软件的全局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整个研究区域疟疾发病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采用ArcGIS10.1局部Moran’s/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单纯空间扫描统计方法两种局部空间聚集性研究方法来确定2004~2011年湖北省本地疟疾流行的高风险区域。利用单纯时间扫描,时空扫描研究疟疾发病的时间和时空分布特点,确定发病的高风险时段和高风险区域。(3)运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不同区域尺度疟疾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疟疾发病率气象因素,利用气象因素对疟疾发病变化进行回归拟合。(4)本研究将枣阳市疟疾流行程度按月病人数占全年病人总数的构成比,分为低发月、中发月、高发月。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利用气象因素对枣阳市未来疟疾流行程度进行判别。(5)采用2004~2009年湖北省本地疟疾发病率构建ARIMA模型,2010年1-12月的数据用于检验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结果:(1)湖北省2004~2011年不同年份疟疾发病率整体上呈显着下降的趋势。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湖北省的本地疟疾发病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性。2004~2011年,局部Moran’s I空间自相关发现11个疟疾发病高危县,高危县疟疾发病率的中位数从2004年58.1/10万降至2011年0.79/10万;单纯空间扫描分析结果发现2004~2011年湖北省有11个聚集地区,其中一级聚集区8个,二级聚集区3个;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发现一级聚集区域,其中一级聚集区域13个县,聚集时段从2004年4月-2007年11月。(2)湖北省与枣阳市两种区域尺度上2004~2009年的疟疾发病率周期性变化与年中气候的周期变动明显相关,与气温相关指标和降雨量的相关性较为显着,相关系数多在0.7左右。湖北省每个月疟疾发病率的变动78.1%可归因于当月和前一个月平均气温(MeanT-01)和之前2个月的平均最低气温(MinT-2);枣阳市每个月疟疾发病率的变动67.8%可归因于当月和前一个月平均最高气温(MaxT-01)。(3)本研究利用气象因素建立判别函数对枣阳市疟疾流行程度进行判别,首先对32个气象因子进行逐步判别,最终引入判别方程的气象因子有MinT0、MaxT0和D-012。判别函数的准确率为73.61%,具有一定的判别效果。(4)利用湖北省2004~2009年的每月本地疟疾发病率建立模型,结果显示ARIMA(1,1,1)(1,1,0)12模型拟合效果相对最优,预测发病变动趋势与实际发病趋势完全一致,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拟合效果好。结论:(1)2004~2011年,研究发现湖北省本地疟疾发病率呈显着下降的趋势。湖北省的疟疾发病具有空间聚集性,高危风险地区仍然存在,高危风险地区主要位于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复媒疟区。(2)利用气象因素拟合全省和疟疾高发县的疟疾发病率取得较好的效果,构建的判别函数能准确地判断枣阳市疟疾高、中、低发月份的出现时间。(3)构建的ARIMA模型对湖北省疟疾发病情况的拟合结果满意,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预测湖北省未来疟疾的变动趋势。
闫润泽[8](2014)在《2002-2010年我国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展示我国2002-2010年疟疾疫情时空演变,并分析近10年来疟疾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我国消除疟疾工作提供时空数据支持。方法:12002-2010年我国本地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1.1利用我国2002-2010年疟疾疫情年报数据和期间全国行政区划经纬度、人口等数据,通过ArcGIS软件,整理年报数据并提取本地病例数据库,并将其与全国行政区划经纬度、人口等数据库根据相同字段进行连接,建立本地病例地理信息数据库。1.2在分析全国本地疟疾发病率的发展变化趋势基础上,运用时间扫描统计量法探索本地疟疾疫情的时间聚集性特征。1.3利用ArcGIS10.0软件的图像渲染功能,按照WHO全球疟疾报告的发病率分类标准,以可视化地图展示全国范围内本地疟疾病例不同发病率等级的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各等级县、区空间分布变化。1.4参考1.3的结果将2002-2010年疟疾流行划分的不同阶段,将各个阶段的全国本地疟疾病例数据库分别导入SaTScan9.1软件进行空间扫描聚类分析,分析其演变趋势,并对主要流行省份进行局部时空扫描聚类分析,探索小尺度下疟疾疫情时空聚集区。22002-2010年我国输入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2.1利用我国2002-2010年疟疾疫情年报数据和期间全国行政区划经纬度、人口等数据,通过ArcGIS软件,整理年报数据并提取输入病例数据库,并将其与全国行政区划经纬度、人口等数据库根据相同字段进行连接,建立输入病例地理信息数据库。2.2在分析全国输入疟疾发病率的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运用时间扫描统计量法探索输入疫情的时间聚集性特征。2.3利用ArcGIS10.0软件的图像渲染功能,按照WHO全球疟疾报告的发病率分类标准,显示全国范围内输入病例不同发病率等级的分布,并进一步分析各等级县、区的空间分布变化。2.4参考2.3的结果将2002-2010年疟疾流行划分的不同阶段,将各个阶段的全国输入疟疾病例数据库分别导入SaTScan9.1软件进行空间扫描聚类分析,分析其演变趋势,并对主要流行的地区进行局部时空扫描聚类分析,探索小尺度下输入疟疾疫情的时空聚集区。结果:12002-2010年我国本地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1.12002-2010年全国本地疟疾发病率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2-2004年、2005-2007年、2008-2010年,总体上呈稳定-上升-下降的趋势。时间扫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02-2010年全国本地疟疾疫情在时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明显的聚集性。发病高峰时间为2006-2007年,年均发病率3.1/10万,相对危险度为1.97,P值<0.01。1.2全国本地疟疾疫情空间分布变化分为三个阶段:2002-2004年、2005-2007年、2008-2010年。2002-2004年全国本地疟疾发病率在千分之一以上的县、区有73个,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一的有169个,零至万分之一的有1166个。2005-2007年各等级县、区数量变化不大,千分之一以上和零至万分之一的县、区数较上一阶段分别下降2.7%和9.8%,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增加2.4%。2008-2010年各等级县区数量均有减少,较上一阶段分别下降91.5%、30.6%和25.1%。全国本地疟疾发病率与有本地疟疾病例报告县、区数的变化不一:2002-2004年两者均在较高水平小幅波动,2005-2007年全国本地疟疾发病率上升至高峰,但各个发病率等级的县、区数波动不大,2008-2010年两者均减少。1.3空间聚类分析显示,疫情集中于2005-2007年,而且地理上并非随机分布,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和安徽省。空间聚集区在三个阶段呈现出南部-中部-消散的演变趋势。2002-2004年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海南南部、安徽北部与河南湖北交界,其中南部聚集区的面积与发病率都超过中部,疫情较为严重,对全国疫情有主要影响,2005-2007年南部聚集区面积与发病率都降低,但安徽省北部聚集区面积与发病率均增大,全国疫情总体加重,疫情转移至中部,2008-2010年各聚集区发病率降低,全国范围内疫情呈下降趋势。时空扫描聚类分析显示各聚集区均集中于2002-2008年,2009-2010年未发现新时空聚集区。其中云南省出现时空聚集区的时间为2002-2007年,包括30个县、区,主要分布于中缅边境地区;海南省出现时空聚集区的时间为2002-2005年,包括9个县、区,分布于海南岛南部;安徽省出现时空聚集区的时间为2005-2008年,包括12个县、区,分布于安徽省北部。2.2002-2010年我国输入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2.12002-2010年全国输入疟疾发病率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2-2004年、2005-2007年、2008-2010年,发病率总体上呈稳定-上升-下降的趋势。时间扫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002-2010年全国输入疟疾病例在时间上并非随机分布,而是呈明显的聚集性。发病高峰时间为2005-2006年,年均发病率0.7/10万,相对危险度为2.36,P值<0.01。2.2全国输入疟疾疫情空间分布变化分为三个阶段:2002-2004年、2005-2007年、2008-2010年。2002-2004年全国输入疟疾发病率在千分之一以上的县、区有9个,万分之一至千分之一的有46个,零至万分之一的有1209个。2005-2007年千分之一以上县、区数增加88.9%,但全国有输入疟疾病例报告的县、区数量总体变化不大。2008-2010年千分之一以上县、区数减少52.9%,但全国有输入疟疾病例报告的县、区数量仍无减少。全国输入疟疾发病率与有输入疟疾病例报告县、区数的变化不一:2002-2004年两者均处于小幅波动状态,2005-2007年全国输入疟疾发病率上升至高峰,千分之一以上县数大幅增加,但有输入疟疾病例报告的县数总体上变化不大,2008-2010年全国输入疟疾发病率下降,千分之一以上县数同时减少,但有输入疟疾病例县数仍没有减少。2.3空间聚类分析显示,空间聚集区集中于2005-2007年,而且地理上并非随机分布,主要集中在云南、湖南-贵州-广西交界和浙江省,聚集区未出现明显消散的趋势。2002-2004年聚集区分布在云南西南、湖南贵州广西交界和浙江省,云南西南部疫情对全国输入疟疾疫情有重要影响,2005-2007年云南省聚集区发病率增加,聚集程度上升,全国输入疟疾疫情上升,2008-2010年各聚集区发病率降低,但输入性病例分布仍然广泛。时空扫描聚类分析显示各聚集区均发生于2002-2008年,2009-2010年未发现新时空聚集区。其中云南省有两个时空聚集区,一级聚集区位于云南省西部边境,包括10个县区,时间为2004-2007年,二级聚集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边境,包括2个县区,时间为2002-2005年,湖南-贵州-广西交界聚集区的时间为2002-2005年,包括79个县区,浙江省聚集区时间为2006-2008年,包括29各县区,分布于浙江省东部。结论:2002-2010年我国疟疾传播的时空演变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本地疟疾病例已经无明显聚集性分布特征。到2010年,全国70%以上县、区已无本地病例,发病率下降至0.03/万,疟疾传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疟防工作进入消除阶段。但输入病例报告地区不断扩大,虽未出现聚集性分布,但仍应是疟疾监测工作的重点,以及时发现聚集性输入病例,防止继发传播。
龙璐[9](2013)在《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对1990年-2010年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该省及类似地区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尝试时间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分析方法在疟疾研究领域的综合应用,为类似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研究方法收集整理1990-2010年海南省疟疾疫情监测数据,将全国1:100万电子地图加工处理为1:100万海南省市县边界图。提取海南省各县市的气温、降水量、湿度等气象与环境数据,人口、GDP、卫生、人民生活指标等数据,建立海南省市县综合信息数据库。应用时空扫描统计量、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所采用的软件包括Excel2003、SatScan9.0、SPSS13.0、Mapinfo7.0等统计软件。研究结果1.1990年-2010年海南省疟疾呈整体下降的趋势,总体来说,海南省疟疾发病最高峰为7、8月份,2月份为全年发病最低峰。海南省西南部地区是疟疾疾病的高发区。人群分布,30-50岁男性为高发人群,农民、工人及民工占总报告人数的85.11%。2.运用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对2005-2010年疟疾发病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5-2010年海南省可能存在7个疟疾聚集区域(P<0.05)。对2010年疟疾发病数据进行时空扫描发现有3个聚集区域(P<0.05)。运用2005年1月-2009年12月建立的ARIMA模型对海南省2010年1月份的疾病发病率进行预测,预测值为0.15/10万,95%的可信区间为[-1.04,1.33],实际检测发病率为0.17/10万,疟疾月发病率实际值落入了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预测相对误差为11.8%。将2010年1月份疟疾实际发病率纳入时间序列模型,重新拟合,并对2010年2-12月份疟疾发病率进行预测,实际疟疾发病率比理论疟疾发病率平均下降了85.75%。3.将15个温度指标和13个降水量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其主成分,并以2010年市县疟疾发病率为因变量,男性人口、农业人口、少数名族人口、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GDP、卫生机构总数、执业医师人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温度主成分、降雨量主成分、湿度等为解释变量构建结局变量为连续型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疟疾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包括“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降水量主成分2”、“湿度”这三个因素,疟疾发病的保护因素包括“男性人口”、“农业人口”、“人均GDP”、“医疗机构个数”、“执业医师个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这6个因素。研究结论本课题重点探讨了1990-2010年海南省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集性,还重点研究了海南省不同市县疟疾疫情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海南,疟疾的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地域性,并在某些特定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时间序列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疟疾发病率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在防治措施、人口免疫状态及人口流动没有发生大幅度变化的时候可以用来预测疟疾的发病率变化。海南省2010年起开始实施的消除疟疾计划作用明显,时间序列模型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降水量和湿度将影响海南省疟疾在各市县的发病,而经济、卫生和人民生活水平也是影响疟疾发病的重要因素。这一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当地进一步在多方面对疟疾疫情进行防控。创新点本课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将多个领域的信息与知识进行了整合。将疟疾疫情数据进行时间、空间上的整合,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仅仅研究了有网络直报系统以来的数据,而且还研究了从1990年来的疟疾发病数据。在空间上,打破了县市的界限,对海南省全省疫情进行空间扫描,为疟疾疾病的预警提供新思路。将人口学、经济学及卫生学知识相融合,使得疟疾疫情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更加的立体,更加的贴合实际。将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国内外的疟疾研究领域较为罕见。
王多全[10](2010)在《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库区疟疾流行现况;评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分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的影响;提出相应防治策略与措施。方法①根据库区生态因素及疟疾发病状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从库区不同地段选择6个县(区),每县(区)选择发病较高的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随机选择当地150名居民进行疟疾血清抗体水平重复横向调查和带虫情况调查;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库区不同地段的疟疾发病报告情况进行评估。②同时在每个县(区)选择1个代表性自然村连续2年(2008~2009年)于当地按蚊密度最高月份(5~10月)进行媒介按蚊生态习性定量调查,应用Macdonald模型估算媒介能量。③根据疟疾数学流行病学中基本繁殖率理论,结合媒介能量进行库区疟疾输入性和接受性分析以判定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同时预测库区疟疾发病稳定性及临界叮人率。④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Possion回归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与自然社会的关系。⑤应用时间序列线性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建库以来传疟媒介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⑥结合专业理论,应用结构方程建模、验证和修正,以确定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生态影响因子的最优结构模型;应用SAS9.1统计软件实现上述分析。结果①建库以来(1997~2009年)库区疟疾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0.08~0.64/10万),平均发病(0.26/10万)低于周边的湖北省(4.79/10万)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2.80/10万);但库区不同地段疟疾发病水平存在差异并有一定的漏报;传播季节末期库区居民血清抗体水平高出前期94.44%(1.40/0.72),且末期的1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增加明显(P<0.01),为前期的3.21倍,显示当地疟疾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唯一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不同地段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存在显着差异;叮人率、人血指数和经产蚊比例调查结果依次为0.29~8.92、0.03~0.21、0.51~0.66,而媒介能量估算范围为0.01~0.64。③库区不同地段疟疾输入发病比例为25%~100%,部分地段输入性较高;疟疾接受性指数范围为0.01~0.08,部分区域接受性较高:稳定性指数为0.06~0.40,表明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部分调查点(万州、开县和涪陵)的中华按蚊实际叮人率分别为临界叮人率的5.72、3.37和2.87倍,显示该区域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④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由6方面19项指标构成,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分别为0.92、0.76、0.39(X2=38.84,n=24,P<0.05),提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靠;单因素分析显示叮人率与大牲畜数量、淹没地面积、消落区面积和人均水田面积等变量的相对危险度(RR)依次为0.49(X2=6.38,P=0.01),1.04(X2=14.63,P=0.00).00),1.07(X2=23.49, P=0.00).11.84(X2=10.17, P=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消落区面积与叮人率仍有统计学关联(X2=5.00,P=0.03);而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人血指数与人群露宿率、蚊帐使用率、人均大牲畜数、纱门纱窗使用率和人房畜圈距离的关联度依次为0.87、0.67、0.62、0.56、0.56。⑤库区调查点传疟媒介密度线性趋势回归系数(b=-0.01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传疟媒介密度与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的相关性(r=-0.375,P=0.003)最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媒介密度总体随着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增高而下降。⑥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Ration)=5.2270、拟合优度指数(GFI)=0.996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987.残差均方根(RMR)=0.109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1303.规范拟合指数(NFI)=0.9952、非范拟合指数(NNFI)=0.9929,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整体上来说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各变量间的关系;建库以来温度因子、家畜因子、湿度因子和孳生环境对媒介因子的直接效应依次为0.015、-0.228、0.450、0.516。结论①建库以来库区疟疾发病总体低于周边的湖北省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略有下降并稳定于较低水平,但不同地段的发病水平存在显着差异;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该区域流行季节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疟疾流行处于中、低潜势;不同地段的不同程度的流行潜势与当地发病及人群抗体水平一致;稳定性指数显示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实际叮人率远高于临界叮人率表明库区部分地段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因此库区当前疟疾流行态势尚处于非稳定的低度地方性流行状态。③因库区不同地段的媒介生态习性存在显着差异,其不同区域的疟疾流行潜势明显不同;而不同地段流行潜势的差别与当地人群行为(露宿)和社会经济(蚊帐使用、大牲畜数量)及环境因素(水田面积、消落区面积、淹没地面积)等生态环境变量相关。④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建库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处于基本平稳状态;且气象因子与传疟媒介密度密切相关,但不同地段的相关性不同。⑤本研究通过对建库以来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和影响因子关系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和分析,揭示了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增长的主要动力。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可用于研究疟疾流行潜势与生态影响因子的关系,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建议①加强潜势较高地区传疟媒介监控:库区部分地段(开县、万州、涪陵)潜势相对较高且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传播尚在持续,加强这些地区的传疟媒介监控可为评估和预测该区域疟疾流行态势提供重要参考;②加强输入性较高地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库区部分地段(渝北、万州)疟疾输入性较高,加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缩短病程、提高疟疾病例恢复率,对于控制地方性流行和实现消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③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传播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建库形成的消落区增加了疟疾传播风险,而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增长主要动力,应密切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潜在传播稳定性的影响,开展疟疾传播风险预测、预警以降低可能危害。
二、近10年海南省疟疾流行趋势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10年海南省疟疾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气象因素及非药物干预措施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检索策略 |
2.3 分析工具 |
3 结果 |
3.1 气象因素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
3.1.1 历年发文趋势 |
3.1.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
3.1.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
3.1.4 关键词演化分析 |
3.1.5 高被引文献分析 |
3.2 NPIs与流感联合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结果 |
3.2.1 历年文献发表趋势 |
3.2.2 各国文献发表及合作情况 |
3.2.3 作者发文量及论文引用网络 |
3.2.4 关键词演化分析 |
3.2.5 高被引文献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以及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 |
2.2.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研究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2005-2016年间中国各省气象及流感流行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
3.2 新冠期间北温带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3.2.1 2015/16-2019/2020五个流感季各国流感流行趋势 |
3.2.2 2020年COVID-19的流行趋势及国际国内标志性事件与NPIs的实施时间线 |
3.2.3 全球防控新冠疫情背景下,北温带9国流感流行趋势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沈阳市大气污染及气象因素与儿童肺炎门诊人次关联性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儿童肺炎门诊数据资料 |
2.2 大气质量监测及气象数据资料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大气污染和气象资料的一般情况 |
3.2 儿童肺炎门诊资料的一般情况 |
3.3 各种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因素数值对儿童肺炎门诊量当日及滞后效应分析 |
3.4 单污染物模型 |
3.5 多污染物模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发病数描述统计 |
3.2 时间序列分析拟合与外推预测 |
3.3 保护率的计算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流行性感冒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1950-2015年全国疟疾流行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阶段划分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地区分布 |
2.3 季节分布 |
3 讨论 |
(3)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染病流行与防控 |
1.1.2 地理信息系统与传染病防控 |
1.1.3 同心县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病例资料 |
2.1.2 人口资料 |
2.1.3 行政区划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描述性分析 |
2.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2.3 时空扫描分析 |
2.2.4 软件实现 |
2.3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疫情概况 |
3.1.1 流行趋势 |
3.1.2 病种构成 |
3.1.3 发病顺位 |
3.2 病毒性肝炎 |
3.2.1 流行趋势 |
3.2.2 一般流行特征 |
3.2.3 空间聚集性 |
3.3 肺结核 |
3.3.1 流行趋势 |
3.3.2 一般流行特征 |
3.3.3 空间聚集性 |
3.4 流行性腮腺炎 |
3.4.1 流行趋势 |
3.4.2 一般流行特征 |
3.4.3 空间聚集性 |
3.5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
3.5.1 流行趋势 |
3.5.2 一般流行特征 |
3.5.3 空间聚集性 |
3.6 布鲁氏菌病 |
3.6.1 流行趋势 |
3.6.2 一般流行特征 |
3.6.3 空间聚集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传染病疫情分析 |
4.2 主要传染病 |
4.2.1 流行趋势 |
4.2.2 流行特征 |
4.2.3 空间聚集性 |
4.3 对策及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海南疟疾70年——从肆虐走向消除(论文提纲范文)
1 解放初期开展疟疾调查与重点防治试点研究 |
1.1 指导思想和策略 |
1.2 组织机构,领导,专业队伍的建设 |
1.3 宣传教育工作 |
1.4 开展调查研究、培训技术骨干 |
1.5 开展重点防治试点研究 |
1.5.1 通过控制幼虫消灭微小按蚊的实验研究 |
1.5.2 用DDT室内滞留喷洒杀灭成蚊的实验研究 |
1.5.3 用六六六室内滞留喷洒杀灭成蚊的实验研究 |
1.5.4 防治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实验研究 |
1.5.5 只针对处理传染源的防治措施实验研究 |
2 开展全岛性大规模的抗疟运动 |
2.1防治策略 |
2.2 技术措施及实施情况 |
2.3 防治效果 |
3 调整和改进防治措施,加强抗氯喹恶性疟防治,探索抗疟新措施 |
3.1 防治策略 |
3.2 技术措施及实施情况 |
3.3 防治效果 |
4 综合防治试点,减少疟疾病灶区,巩固疟防成果 |
4.1 防治策略 |
4.2 技术措施及实施情况 |
4.2.1 巩固、扩大疟疾联防 |
4.2.2 办好试点,以点带面 |
4.2.3 坚持原来行之有效的抗疟措施,即抓好季节性突击灭疟 |
4.2.4 加强经常性的疟疾管理,做到疟疾防治工作内容规范化、管理制度化 |
4.2.5 开展科研合作提高防治水平 |
4.3 防治效果 |
5 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向消除疟疾的目标迈进 |
5.1全球基金海南疟疾项目基本情况 |
5.2 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效果和影响 |
6 启动消除疟疾行动,海南疟疾从控制走向消除 |
6.1 加强传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实施严格的1-3-7病例管理和疫点处置措施 |
6.1.1 加强镜检人员的培训,及时发现和诊断疟疾病人 |
6.1.2 对疟疾病人进行规范治疗 |
6.1.3 严格执行疟疾疫情报告制度 |
6.1.4及时开展对病例的核实 |
6.1.5 及时开展疫点的处置 |
6.1.6 对间日疟病人开展抗复发治疗 |
6.1.7 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 |
6.2 加强疟疾媒介防制 |
6.2.1 预防按蚊叮咬 |
6.2.2 开展滞留喷洒 |
6.2.3 加强宣传教育,提倡个人防护 |
6.3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
6.3.1 开发健教材料 |
6.3.2 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 |
6.3.3 加强中小学生健康教育 |
6.3.4加强社区宣传教育 |
6.3.5 加强出入境人员健康教育 |
6.4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工作 |
6.4.1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
6.4.2 做好出境人员的个人预防 |
6.4.3 加强对入境人员的疟疾筛查工作 |
6.4.4 对境内流动人口提供疟疾防护 |
6.4.5 对上山人群做好疟疾防护工作 |
6.5 完善疟疾监测和检测网络 |
6.5.1 建立疟疾确认实验室网络 |
6.5.2 主动病例侦查 |
6.5.3 媒介监测 |
6.5.4无本地感染疟疾地区的监测 |
6.5.5 哨点监测 |
6.6防控效果 |
7 讨论 |
(5)中国疟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关键问题分析 |
1.3.4 论文结构 |
2 疟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2.1 疟疾风险的概念界定 |
2.1.1 风险 |
2.1.2 疟疾风险 |
2.2 疟疾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的概述 |
2.2.2 疟疾风险管理的流程 |
2.2.3 相关的理论思想及借鉴意义 |
2.3 中国疟疾风险管理概念框架 |
2.3.1 疟疾风险管理主体的组织构架 |
2.3.2 疟疾风险管理的客体 |
2.3.3 疟疾风险管理的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疟疾风险管理主体及管理历程回顾 |
3.1 中国疟疾流行趋势及政策分析 |
3.1.1 概况 |
3.1.2 中国疟疾流行阶段的疫情趋势分析 |
3.1.3 中国疟疾控制阶段的疫情趋势分析 |
3.1.4 中国疟疾消除前阶段疟疾特点分析 |
3.1.5 中国疟疾消除阶段特点分析 |
3.2 中国疟疾风险管理组织构架 |
3.2.1 纵向组织体系 |
3.2.2 横向部门合作组织体系 |
3.2.3 疟疾防治协作的网络体系 |
3.3 中国疟疾风险管理主体 |
3.3.1 疟疾风险管理主体 |
3.3.2 疟疾风险管理主体效能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4 疟疾风险识别及风险要素分析 |
4.1 疟疾相关风险要素分析框架 |
4.2 疟疾相关风险要素分析 |
4.2.1 疟疾流行病学因素分析 |
4.2.2 疟疾相关自然因素分析 |
4.2.3 疟疾相关社会因素分析 |
4.3 疟疾消除后的关键风险要素分析 |
4.3.1 流行病学维度的关键风险要素 |
4.3.2 自然环境中的关键风险要素 |
4.3.3 社会环境中的关键风险要素 |
4.4 本章小结 |
5.疟疾风险评估研究 |
5.1 疟疾风险评估的概念框架 |
5.1.1 疟疾风险评估的概念模型 |
5.1.2 疟疾风险评估指标框架 |
5.1.3 疟疾风险评估指标 |
5.2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5.2.2 咨询结果的统计分析 |
5.2.3 权重计算 |
5.2.4 指标内涵解释 |
5.3 基于熵值法的疟疾风险指标体系优化 |
5.3.1 指标优化方法的选择 |
5.3.2 熵值法 |
5.3.3 基于熵值法的指标综合赋权 |
5.4 样本地区疟疾风险评估 |
5.4.1 样本地区疟疾风险可能性评估 |
5.4.2 样本地区疟疾系统脆弱性评估 |
5.4.3 样本地区疟疾风险综合评估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样本地区疟疾风险源分析 |
6.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
6.1.1 经济水平 |
6.1.2 地理与自然环境 |
6.1.3 人口 |
6.1.4 疟疾流行情况 |
6.2. 样本地区疟疾风险可能性分析 |
6.2.1 传染源的风险 |
6.2.2 传播媒介风险来源 |
6.2.3 人群暴露风险的来源 |
6.3 样本地区疟疾系统脆弱性分析 |
6.3.1 经济脆弱性来源 |
6.3.2 社会脆弱性的来源 |
6.3.3 政治脆弱性来源 |
6.3.4 卫生系统脆弱性 |
6.3.5 风险敏感性 |
6.4 本章小结 |
7 样本地区疟疾管理现状分析 |
7.1 扎根理论的借鉴 |
7.1.1 扎根理论原理的借鉴 |
7.1.3 GTM原则之具体应用 |
7.2 选择的样本情况 |
7.3 疟疾疫情处置经验 |
7.3.1 疟防工作受到了政府的重视 |
7.3.2 建全了规范化的疟疾管理体系 |
7.3.3 开展了有效疟防工作 |
7.3.4 监测筛查 |
7.3.5 规范处置 |
7.3.6 科研探索 |
7.4 疟疾消除后期现存问题及疟疾暴发风险 |
7.4.1 经费不足导致基层工作开展困难 |
7.4.2 新时期基层筛查能力弱 |
7.4.3 流动人口管理困难致输入性病例传播 |
7.4.4 二代病例与疟原虫变异监测困难 |
7.4.5 疾控部门在疟疾救治过程中的责任风险 |
7.5 本章小结 |
8 中国疟疾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
8.1 建立疟疾消除后的疟疾风险管理体系 |
8.1.1 继续保持各级政府对疟疾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
8.1.2 适时调整疟疾政策,强化政策的正确导向 |
8.1.3 适当增加疟疾经费投入,调整疟疾风险管理各项经费比例 |
8.1.4 建立疟疾风险管理的多部门协作机制 |
8.2 完善疟疾风险防范工作制度 |
8.2.1 完善疟防人员疟疾知识培训制度 |
8.2.2 加强针对疟疾风险人群的疟疾知识宣传教育 |
8.2.3 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的卫生环境 |
8.2.4 推动疟疾风险监测工作进入新常态 |
8.2.5 完善重症疟疾病例救治制度 |
8.2.6 积极探索疟疾科研体系 |
8.3 疟疾风险处置策略 |
8.3.1 疟疾风险的紧急处置 |
8.3.2 疟疾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 |
8.3.3 精准的病例管理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疟疾政策附表 |
附录3 专家咨询表 |
附录4 调查工具 |
(6)海南省2005—2014年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监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7)湖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5 资料来源与处理 |
6 研究创新与存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湖北省2004~2011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1 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疟疾发病与气候因素的关联分析及预测研究 |
一、利用气象因子进行疟疾发病率拟合的实证研究 |
1 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二、应用判别分析预测疟疾流行时间分布 |
1 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疟疾发病率预测 |
1 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2002-2010年我国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意义 |
5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2002-2010年我国本地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发病率时间变化 |
3.2 疾病时空分布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2002-2010年我国输入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发病率时间变化 |
3.2 疾病时空分布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9)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5 资料来源与处理 |
6 研究创新与局限性 |
第二部分 海南省1990-2010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2010年海南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点及预测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2010年海南省市县水平疟疾疫情影响因素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国内外传染病监测体系 |
2 传染病预测与预警 |
3 传染病预测预警模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活动目录 |
致谢 |
(10)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现场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5 技术路线 |
6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现况评价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6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影响因素分析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结果 |
1.5 参考文献 |
2 传疟媒介生态习性与自然社会关系的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5 讨论 |
2.6 参考文献 |
3 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的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5 讨论 |
3.6 参考文献 |
4 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构建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目标 |
4.3 内容与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5 讨论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总结 |
附录1 调查县(区)媒介能量统计表 |
附录2 调查县(区)生态影响因子统计表 |
附录3 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统计分析图(表) |
附录4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近10年海南省疟疾流行趋势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气象因素对呼吸性传染病的发病分布影响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D]. 李艳君. 中国医科大学, 2021
- [2]1950-2015年全国疟疾流行趋势分析[J]. 于潇,马恩达,张丹丹,张晨琳,刘文慧,王保珍. 热带医学杂志, 2020(04)
- [3]2008-2017年同心县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D]. 马玉贞. 兰州大学, 2020(01)
- [4]海南疟疾70年——从肆虐走向消除[J]. 王善青. 中国热带医学, 2019(08)
- [5]中国疟疾风险管理策略研究[D]. 胡桃.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6]海南省2005—2014年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的监测结果[J]. 曾林海,王善青,刘莹,赵伟,李善干,何昌华,欧婷婷. 中国热带医学, 2015(12)
- [7]湖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D]. 夏菁.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8]2002-2010年我国疟疾疫情时空变化分析[D]. 闫润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01)
- [9]海南省疟疾疫情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龙璐.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2)
- [10]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D]. 王多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