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水体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理性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1](2021)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文中认为中国自然山水园是中华民族风景园林的代表,尤以文人山水园为特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山水园滋养于“天人合一”思想,与山水文化相融共生,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社会背景、使用需求、技术水平、审美情趣等发展而变化。传承中国特色的自然山水园具有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与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与实践相关的研究,多从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出发,对其特征进行描述与概括。本文从中国自然山水园动态发展的历程出发,归纳其演变的特点,并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探索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涵与传创方法,丰富中国园林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理论内容,坚守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建设之道。本文阐述了传承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原因和动机,并基于对现有资料的梳理与总结,明确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定义,探讨了其形成的渊源、脉络与演进特征,归纳出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价值、传承内核、传承原则与传承路径等四方面内涵,并提出了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的“四价值”、“五内核”、“六原则”、“五路径”与“三步法”。中国自然山水园具有社会、文化、生态、美学四个方面的传承价值;包括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和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等五部分核心内容;并要遵循整体性、地域性、生态性、适用性、协调性、经济性六大传承原则;应通过从地域文脉的传续、功能空间的发展、形式符号的表现、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材料建构的更新等五条路径实现传承目标。最后,笔者结合子三园设计实践,探讨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相地明旨——立意构园——理微察毫”的创作三步法。研究进一步认识到“天人合一”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宗旨,是其深层次的文化基因。中国自然山水园是具有多维度的传承综合体,其传承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和创新无法割裂,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需要用整体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
杨竹君[2](2021)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已经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正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大概念,即发掘各学科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需要设计保证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所以笔者基于“UbD模式”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同时借助《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与实践。本文对“理解”在概念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概括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这六个侧面。以理解六侧面为基准完成的教学设计具有关键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迁移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课程内容的核心和大概念,有效完成表现性任务从而提升美术核心素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论述UbD模式三阶段、单元课程相关理念以及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第三部分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四部分为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主要论述《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评估证据、教学活动;第五部分为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卢虹羽[3](2021)在《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园林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着最高水准的园艺园林技术,吸引了无数的园艺园林大师的关注和参与。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专业背景的设计大师所创作的设计师园成为园林展中耀眼的明珠,具有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手法的设计师园成为展示风景园林新思想、新技术的重要窗口。因此,对设计师园的主题思想及表达手法进行研究、分析和提炼,对完善现代园林展和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景观设计提供新的表达思路具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近十年中国国家级及以上园林展(即世园会、园博会)中的49个设计师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收集、现场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中国园林展及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整理设计师园的功能特征及主题与形式表达相关的理论基础,从设计师园主题文化方面入手,探究主题类型及主题类型的数量变化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以历史与人文、生态与自然、现实的思考和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四种类型设计师园,分析其在设计的表达手法(保留与模拟、抽象与转化、叙述与传承、隐喻与象征)、布局编排(空间组合与序列、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互动体验设计(感官体验、动态参与体验)三个方面主题的表达形式,探索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近十年设计师园主题类型数量从四种减至三种,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自2015年以后均未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风景园林行业由单纯关注园林景观转变到了多元化的探索。从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占比来看,无规律可循,其原因是设计师园的主题确定受各届园林展的主题变化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2)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将人文要素融合现代设计,形成时代创新景观;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自然抽象,结合景观要素表达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利用景观要素隐喻主题、营造氛围;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与景观要素融合。(3)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其余三种主题类型的设计师园都多采用自由式布局。其中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无序的空间路径展示自然野趣;以现实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通过多样的空间组织表达设计师的思考;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非常规的空间组织展示对景观空间的探索。(4)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主导空间界面设计与要素配置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注重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自然式为主,人造景观为辅;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人造景观为主,自然式为辅;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丰富的空间界面表达主题。(5)设计师园互动体验设计丰富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倾向于通过视觉营造历史文化氛围,结合听觉使得场景更立体生动;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从氛围营造、声音添加、气味散发和与要素互动四个方面表达自然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强烈视觉体验拉近游人与设计师思想的距离,以听觉、嗅觉体验作为烘托,营造思考氛围;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缺少听觉、嗅觉和接触式参与体验的设计。(6)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应遵从主题文化关联性、表达的创新性、表达的特色性和表达满足人群需求的四个原则。(7)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可通过设计手法的选择与主题相适宜、主题的布局编排、多方位的互动体验设计三方面来实现。选取合适主题的文化元素,以多种表达方式突出主题,文化元素与表达手法相互匹配;主题文化元素之间、情感基调与空间组合应编排合理,通过底界面、边界面和顶界面的文化元素植入和氛围营造来强化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充分利用视觉、听觉体验来强化展园主题,运用接触式与非接触式参与体验设计加深参观者对设计师园主题的认识与理解。
孙晶晶[4](2021)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文中提出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学者们已经通过科学的方法定量、定性的研究并验证出部分自然景观对人们身心康复的有利影响。但是,一直没有全面的、核心的关于康复景观设计的理论、准则和评估体系。本文通过对康复景观的纵向历史发展动态研究,相关理论文献的横向比较归纳总结,结合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和项目实践,对康复景观设计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并提出了现代康复景观以人为本,以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为康复核心的“三元”设计论。通过归纳总结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原则、策略及评估方法,建立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评估体系,并基于灰色统计法(GST法)遴选指标,后通过AHP层次分析法对南京的两处康复景观进行实例研究和评估。又通过总结对儿童、老年人和临终患者三类不同人群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层面对环境的需求及相应的设计策略,并以“三元”设计理论为指导,结合实际项目进行了设计实践。本文是对现有康复景观相关理论的整合和创新,并进一步将创新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希望本研究课题的核心思想与成果可以为发展初期的现代康复景观设计带来指导与借鉴。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康复景观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对于康复景观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现阶段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明确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归纳总结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为康复景观的概念解析及其历史发展的历程、演变和现状。归纳总结了各个历史时期与医疗和康复相关的景观特征和对人们康复的影响。第三章为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思想基础、设计切入点、和设计标准。本章节重点总结了康复景观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基础。以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维度为出发点总结了本研究的核心理念,即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以“三元”设计的核心理念为指导,作者通过分析设计切入点,结合了现代康复景观的相关理论以及经典案例分析,进一步总结了现代康复景观的三条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第四章为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与策略构建。本章通过对使用者生理、心理和精神三方面对环境需求的初步分析,结合现实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原则与策略。第五章是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例研究。基于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于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总结,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征询意见,形成了以生理核心康复性,心理核心康复性和精神核心康复性为准则层(包含34项指标)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初选指标集合。通过灰色统计法(GST法)对初选指标集合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又以城市南京为例,实地调研了具有代表性的一所新建医院(鼓楼医院)以及一所疗养院(钟山干部疗养院),初步明确南京城市康复景观的发展现状和居民对康复景观的认知与希冀,同时结合问卷答案,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经过两两对比将指标间的重要性定性比较结果转化为定量权重赋值结果,从而得出南京两处康复景观基于“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第六章是以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人群的设计策略及应用。通过对不同特殊使用者人群生理,心理及精神特征和对环境的需求分析,总结了具有人群针对性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了这些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第七章介绍了以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理论为指导,作者进行的一次设计实践。此项目位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妇女儿童医院,整个项目从初期的现场调研到汇报完成和通过都是依照作者总结的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思想,从医院场地的总体规划深入到重症儿童监护室康复花园的详细设计。设计成果得到了医院负责人,医护人员及病患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第八章为本课题后续研究及展望。本文在康复景观研究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在总结和归纳过去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更全面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及相关准则,建立了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对于康复景观后续的研究和发展起到基础奠定以及方向指引的作用。全文字数:13万余字图表:200余幅
韦珊珊[5](2020)在《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计成(1582-1642)是明末造园家、画家、文人。早年从事绘画,游历燕楚,中年以后开始建造园林,前后筑有东弟园、寤园和影园等。年近五十综一生所学,撰写出我国最早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造园专着《园冶》,将造园之术上升至造园之道,终结了“园有异宜,无成法”的历史,为中国园林艺术的营造提供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经典文本。《园冶》全书采用骈文体结合散文体的写作方法,确立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审美理想及实现这种理想的“因借体宜”方法论。计成工诗善画的素养与园林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该书所体现的园林美学思想成为我国园林美学特别是文人写意园林美学的经典之作,散发着一种普遍存在、跨越时空的园林美学精神,其隽永的内涵历久弥新。本文围绕计成《园冶》深入研究,做出梳理与探讨,以阐明计成的园林美学思想。导论部分综合介绍了与计成《园冶》美学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说明了论文展开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总括介绍计成与《园冶》。通过计成的三个身份:画家、文人、造园家和《园冶》书名更替、被禁疑云、流通细节及与日本造园书籍《作庭记》之比较来描摹出计成其人与《园冶》奇书的全貌,并结合其所处时代背景探寻其工诗善画素养对园林审美旨趣形成的影响,从整体上对计成和《园冶》形成认知,为下文造园艺术研究作铺垫。第二章通过对计成园林审美理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爬梳,阐明文人写意园林的审美特点和自然观念,同时这种与自然亲和的审美理想还伴有三重审美功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揭示了主观能动“人作”与自然“天开”的辩证关系,明显受到传统哲学—美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并且带有与自然亲和的倾向,这些都成为了计成园林美学自然观念的渊薮。而贯穿于《园冶》全书的生态警语,反应出计成妙法自然的造园理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作为在明代艺术发展至顶峰的文人写意园林,或多或少影响了域内皇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三者无论是意境的构造还是对自然的态度都趋向一致。与此同时,遥远的英国正经历着如晚明心学勃兴的时期,经验主义哲学成为其社会主流思潮,古典的束缚开始被感性经验逐渐替代,被几何布局占具的园林,半个世纪后被一种模仿中国文人园的“英华园林”所突围。而脱胎于中国园林的日本庭院艺术发展到江户早期(相当于我国明末清初)已形成了同江南文人写意园林迥异的园林审美观念。在与以上四种“他者”简略比较后,计成造园审美理想的独特性愈发显现。而《园冶》中所呈现的这种审美理想还伴有感官陶醉、抚慰心灵、畅神寄情等三重审美功能。第三章以计成“意在笔先,拟入画中”的意境追求为主题,首先从意象与意境、情景交融两个方面考察意境的产生。再以园、诗、画三者意境营造的形式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趋同性揭示计成园林意境取法诗画的艺术理路。形式层面上,园林“布局”对标诗歌“对仗”,以求在视觉上形成错落有致的形式美感。假山“非常态”造型源自山水画论中的山势形态,以自然集萃之形达至行、望、居、游之林泉精义。内容层面上,园林建造要素以诗歌文字意象为准则,“园景”仿“诗情”,以求突破客观时空限制通往神思妙境。画家绘制山体力求“深远”之态,造园家理水渴求“不尽”之感,“山远水长”皆意使观照主体感知到时空的旷达性,于有限中见无限,谙熟于此的计成于园林实践中通过铺地、掇山等技法营造出外物观赏→主观情化→意境生发的园林意境品赏路径。第四章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借景法则为中心,考察计成的“贵因”观和借景理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营造园林的艺术目标,“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即是实现艺术目标的具体实践方法。从历史上的“贵因”观念和《园冶》体现出的巧于用“因”展开,联系现有园林实例,详细解读计成所提出的六大借景模式。第五章以计成所造三座园林实践中体现出的美学规范为逻辑线索考察计成造园实践与其美学观念的结合。他善于“因借”原有客观环境在园林中展现出“以小见大”、“蜿蜒曲折”、“虚实相生”的审美意趣。东弟园、寤园建于《园冶》成书前,为计成提供理论储备的实践机遇,影园建造于《园冶》成书之后,可视作其园林美学理论指导造园实践的成功案例。计成不仅是园林美学的倡导者亦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本文尝试从美学、文化史角度切入晚明社会,通过同域内外其他园林和诗画艺术理论的比较研究,对《园冶》展现出的造园主旨、意境追求及其造园法则进行解读,梳理出其整体思路及各造园步骤间的内在美学逻辑,而这套园林美学逻辑迄今不失其先进性与成熟性,值得我们一再研究。
陈真[6](2020)在《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呈井喷式发展。同时,住宅的商品化,为住区建设提速,也为景观行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伴随而来的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水景设计的问题也相继出现。比如,水景位置选择不合理,水量过多面积过大、分布过于分散、空间单一、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缺乏内涵与品位等。为了解决水景设计存在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从生态、技术、艺术、文化各个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也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面对日趋紧张的城市住区绿地用地上的水景设计现状,仍然是需要研究的新课题。纵观目前我国南方中式住区的水景设计,总体上仍是处在“有”的阶段,有待向“优”的方向提升。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悠久历史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是中国造园思想和艺术的结晶,是值得挖掘和运用的宝库与源泉。譬如,传统园林理水蕴含主题思想及意境;根据区域环境与场地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址与水景布局;以及“芥子纳须弥——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等等。其对提高南方中式住区水景设计品位、识别性,以及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意在选取中国中小型传统园林作为研究范围,以南方中式风格住区水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档案资料,调研传统园林理水案例,从中梳理与总结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并有针对性的将其在南方住区中式水景设计中进行转译与应用。论文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梳理国内外水景研究的现状,并说明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意义及研究框架。与此同时,指出当今南方住区中式水景设计所遇到的问题。接下来第二章,总结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归纳其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及影响因素,为下文的研究作铺垫;第三章,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构思立意,布局手法及五种“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理水手法;第四章,首先分析传统园林理水手法与南方中式住区水景设计的差异,并进一步提出转译的原则与策略、方法。其次,分别从构思立意、总体规划、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水景细节设计等四个方面分析住区水景设计。最后,结合安徽滁州翰林雅院、广西玉林绿地城的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总而言之,本论文从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现代转译的视角的研究丰富了南方中式住区水景设计理论,并为今后中式水景研究及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陈纵[7](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谷瑞雪[8](2020)在《中西古典园林设计文化比较研究 ——以拙政园和埃斯特庄园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从中西方园林文化入手,以中国拙政园与意大利埃斯特庄园为个例进行深入研究,对拙政园和埃斯特庄园的选址特点、空间布局、造园要素、设计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园林差异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成因。拙政园与埃斯特庄园都是十六世纪时建造的,当时中西方都出现了文化大变革,人文主义也逐渐兴起,两者在建筑史中都具有特殊的地位。从选址上来看,拙政园属于“城市地”。古时候文人士大夫希望能逃离官场的失意寻求心灵解脱,但又贪恋城市的生活美景,所以一般选在城市中建造园林,在归隐山林的同时又能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意大利境内多山地丘陵,他们继承罗马人享乐的生活方式,崇尚享受自然。而且意大利人修建别墅主要是用来举办大型娱乐活动,所以园林多建造在郊区较为空旷的山地上,视野开阔便于欣赏山间的田园风光。拙政园的空间布局是向内围合的庭院结构,符合中国人与生俱来内敛的心理特征。园内空间处理以山水为主题,强调自然景象在园林中的再现,追求曲折雅致的风格特征。埃斯特庄园是向外延伸的空间布局,更加突出建筑的实用功能。庄园整体重点突出,轴线贯穿始终,园内景物都经过严密的计算,几何图案化明显,反映的是井井有条的人工美。在造园要素的处理上,拙政园山石的使用以土筑山、假山为主,多采用天然未加工的石料;园内水景以静水为主,多呈池、湖、涧之态,追求婉转曲折,览之不尽;园路设置力求曲折蜿蜒;园内植物数量繁多,它不仅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更是园主内心世界的反映。埃斯特庄园对石头的运用采用人工干预的手法,做成台地、栏杆、花坛、雕塑等,很少使用未经打磨的石块;园内水景以动态、奔腾为主,做成喷泉、瀑布等形式,庞大的水景系统营造出一种气势恢宏的景象;园路以直线型为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秩序感;园内植物以常绿色为主,硕大树木多是成行成列地排列在园内,矮植绿篱则修剪成规整的几何形状,以方形坛植或绿廊的形式布置在园内。中西园林在选址特点、空间布局、造园要素等方面的差异反映着其各自存在文脉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受到“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追求自然的审美观念。在艺术表达上强调情感的抒发,把园林看作是寄托人格理想的载体。西方园林是在“物我两分”的哲学观上建立起来的,他们面对自然时采取积极的改造精神。认为任何事物只有经过“数”的概念和几何原则才是最完美的构图,在艺术表达上处处体现理性思维的应用。通过对中西两座古典园林的对比研究,探讨其造园理念背后所反映的政治、经济、哲学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现代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博雅[9](2020)在《网师园水池个案研究及其对当代园林水景设计的意义》文中指出水一直是园林中永恒的主题,对于中国传统园林来说,水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也是贯穿整个园林建筑的核心。本文选取网师园水池作为个案研究,通过对其进行历史沿革并结合园中的生活情境,探究水池的功能性以及背后的人文情怀对于当代园林水景的价值与作用。网师园作为是江南地区众多私家园林的代表,其整体格局以园内的主水池为中心,建筑依水而建,水池的存在让网师园本不大的空间变得更为丰富可游。四时之景、朝阳晚霞,每时每刻的变换与景象都会通过水池的放大触及到人的感官,这种可以带动园林气氛以及人的感受的自然的力量正是园林中水池的魅力所在。本文试图从文化内涵、空间营造等方面来深入探究网师园水池在园林中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以小见大,进一步探讨水体景观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今天这样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多领域的文化趋同对我国的文化进步固然有其积极意义,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显得同样弥足珍贵。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水景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独特的意义与功能探究其对当代水环境设计的启示。
贺雨涵[10](2020)在《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探究》文中提出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源远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数十朝代的更迭中,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愈发彰显其魅力。于是在近些年各个领域都重新掀起了一股“国风热”。传统园林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在世界园林领域享有盛名,自然也有相应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诞生。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探索新中式园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无论是对苏州园林笼统的外形模仿还是传统元素空洞的堆砌,都使新中式园林失去了传统园林原有的韵味,更不用说体现现代园林所需要的理性和张扬。于是,在新中式园林看似取得了一些成果的情况下,这种不走心且流于表象模仿的设计模式也与此同时被大多数人所诟病,至此,新中式园林景观开始寻求传统园林与现代造园理念的最佳对接点。在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我国传统园林在景观和整体意境的营建中一个重要思想理念即模拟大自然真山水并竭力做到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园思想正跟研究环境与人类行为和心理之间关系的环境心理学部分理论极为契合。于是本文会把论述重点放在环境心理学理论向设计理念的转化,并将这种设计理念应用于新中式园林景观设计营建中,目的是使整个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本文通过对新中式园林和环境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阐述,并对新中式园林当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总结,同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分析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潜在不合理之处,接着会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结合一些新中式景观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挖掘优点找出问题并提出合理改进意见,最后总结出一套融入环境心理学理论的新中式景观设计新思路。总的来说,本文将以传统园林造园的精髓为出发点,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对园林的意境营造、空间布局、植物搭配和景观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探索不同地域的新中式园林景观建设,从而总结和梳理出适合不同地域的新中式园林设计风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重新定义新中式园林设计体系,以期为未来新中式园林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浅议水体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理性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水体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理性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要性 |
1.1.2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必然性 |
1.1.3 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的可能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中国传统园林与自然山水园 |
2.1.2 现代与现代化 |
2.1.3 传承及其与创新、传统之间的关系 |
2.1.4 文化、地域文化、园林文化与文化基因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山水城市理论 |
2.2.2 新地域文化理论 |
2.2.3 场所精神理论 |
2.2.4 本土设计理论 |
2.3 中国自然山水园研究进展 |
2.3.1 古代文献 |
2.3.2 近现代文献 |
2.4 本章小结 |
3 溯源:中国自然山水园要义 |
3.1 中国自然山水园之根源研究 |
3.1.1 自然条件 |
3.1.2 政治经济 |
3.1.3 哲学思想 |
3.1.4 文学艺术 |
3.2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历程简述 |
3.2.1 远古至清初:从山水审美的起点到山水园林的大发展 |
3.2.2 清中叶至今:社会的剧变与山水文化的现代发展 |
3.2.3 小结 |
3.3 中国自然山水园发展与演变特征 |
3.3.1 滋养于“天人合一”的自然山水观 |
3.3.2 繁茂因相融共生的山水文化 |
3.3.3 异变由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求索: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 |
4.1 影响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差异性的时代背景因素 |
4.1.1 社会背景的差异 |
4.1.2 技术水平的差异 |
4.1.3 使用需求的差异 |
4.1.4 审美情趣的差异 |
4.2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价值 |
4.2.1 社会价值 |
4.2.2 文化价值 |
4.2.3 生态价值 |
4.2.4 美学价值 |
4.3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内核 |
4.3.1 复合多元的功能定位 |
4.3.2 师法自然的山水间架 |
4.3.3 巧妙有机的要素因借 |
4.3.4 诗情画意的意境营建 |
4.3.5 美好人居的生态理念 |
4.4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原则 |
4.4.1 整体性原则 |
4.4.2 地域性原则 |
4.4.3 生态性原则 |
4.4.4 适用性原则 |
4.4.5 协调性原则 |
4.4.6 经济性原则 |
4.5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传承路径 |
4.5.1 “脉”——地域文脉的传续 |
4.5.2 “场”——功能空间的发展 |
4.5.3 “形”——形式符号的表现 |
4.5.4 “术”——技术手段的运用 |
4.5.5 “材”——材料建构的更新 |
4.6 本章小结 |
5 实践:中国自然山水园实践探索 |
5.1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创作过程 |
5.1.1 相地明旨 |
5.1.2 立意构园 |
5.1.3 理微察毫 |
5.2 项目设计实践 |
5.2.1 相地明旨 |
5.2.2 立意构园 |
5.2.3 理微察毫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外关于“UbD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园林艺术在UbD模式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一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UbD模式三阶段 |
一 确定预期结果 |
(一)明确学习目标 |
(二)理解六侧面 |
(三)基本问题 |
(四)架构理解 |
二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
(一)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
(二)指标和效度 |
三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元素 |
(二)为理解而教 |
第二节 单元课程的相关理念 |
一 单元课程的基本内涵和理念 |
二 高中美术单元课程教学优势 |
第三节 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 |
一 美术核心素养 |
二 UbD模式对培养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 |
第二章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调查 |
一 学生问卷调查 |
二 高中美术教师访谈 |
第二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二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
第一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介绍 |
一 单元课程设计理念 |
二 单元课程内容概况 |
三 单元课程中学生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
一 明确单元持续性理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
二 明确单元基本问题 |
三 明确单元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
第三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的评估证据 |
一 使用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 |
二 使用理解六侧面作为评估蓝本 |
第四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
一 第一单元《无声之韵》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一课《诗画的长卷》活动设计 |
(三)第二课《经典的旋律》活动设计 |
(四)第三课《交融与个性》活动设计 |
二 第二单元《创作之源》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四课《与时代同步》活动设计 |
(三)第五课《优美的和弦》活动设计 |
(四)第六课《时间的慢板》活动设计 |
三 第三单元《智慧之行》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七课《凹凸的智慧》活动设计 |
(三)第八课《空间的华章》活动设计 |
(四)第九课《掌心的风景》活动设计 |
第四章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 |
一 本研究创新之处 |
(一)教学研究成效 |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结合 |
(三)单元课程创新 |
二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
一 普通高中美术教育展望 |
二 UbD教学模式运用在《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园林展园设计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内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
1.2.3 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对象范围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设计师园主题与形式表达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园林展 |
2.1.2 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 |
2.1.3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 |
2.1.4 展园 |
2.1.5 设计师园 |
2.2 园林展设计师园概述 |
2.2.1 中国园林展的产生和发展 |
2.2.2 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 |
2.2.3 设计师园的特征 |
2.3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及分类 |
2.3.1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 |
2.3.2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分类 |
2.4 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2.5 设计师园的空间组织 |
2.5.1 空间组合 |
2.5.2 空间序列 |
2.6 设计师园的界面限定 |
2.7 设计师园的体验与参与性设计 |
2.7.1 感官体验 |
2.7.2 动态参与体验 |
2.7.3 情感体验 |
3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与主题创意 |
3.1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1 201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2 2013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3 2015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4 2016 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5 2017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6 2018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7 2019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2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的主题分析 |
3.2.1 设计师园主题分类 |
3.2.2 各届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分析 |
3.2.3 近十年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变化总体分析 |
3.3 小结 |
4 设计师园表达主题的形式研究 |
4.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表达手法 |
4.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布局编排 |
4.2.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 |
4.2.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 |
4.3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4 案例分析 |
4.4.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流水印2013 |
4.4.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凹陷花园 |
4.4.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生园 |
4.4.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彼得·沃克花园 |
4.5 讨论与小结 |
5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 |
5.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 |
5.1.1 主题文化关联性 |
5.1.2 主题表达的创新性 |
5.1.3 主题表达的特色性 |
5.1.4 表达满足人群需求 |
5.2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途径 |
5.2.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的设计表达手法 |
5.2.2 设计师园主题在布局编排层面的表达途径 |
5.2.3 设计师园主题在互动体验设计层面的表达途径 |
5.3 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4)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基于CITESPACE的康复景观研究可视化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注释 |
第二章 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及其历史发展历程 |
2.1 康复景观的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康复医学的概念 |
2.1.2 康复景观的概念 |
2.1.3 康复景观的分类 |
2.1.4 康复景观的主要特征(如何区别于一般景观) |
2.1.5 康复景观的主要疗愈方法:园艺疗法与景观疗法 |
2.1.6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康复景观的历史发展历程和演变 |
2.2.1 原始医学下的萌芽期 |
2.2.2 经验主义医学下的雏形期 |
2.2.3 科技-机械主义医学下的失落 |
2.2.4 人文主义医学下的重整期 |
2.3 康复景观的设计方法的演变与分类 |
2.3.1 传统设计方法 |
2.3.2 植物学或生态设计方法 |
2.3.3 以人为主导的设计方法 |
2.3.4 以实证研究为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康复景观设计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注释 |
第三章 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及其思想基础 |
3.1 以循证设计为指导的康复景观设计理论 |
3.1.1 循证设计 |
3.1.2 罗杰·乌尔里希 |
3.1.3 史蒂芬·卡普兰与瑞秋·卡普兰 |
3.1.4 克莱尔·库伯·马库斯 |
3.1.5 其他相关理论 |
3.2 人文(健康)地理学下的康复景观理论及相关思想 |
3.2.1 威尔·杰斯勒尔 |
3.2.2 基于海德格尔的建筑思想 |
3.2.3 基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建筑思想 |
3.2.4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 |
3.2.5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语言 |
3.2.6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建筑思想 |
3.3 现代康复景观的“三元”设计理论 |
3.3.1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思想 |
3.3.2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的核心诉求、康复机制和设计标准 |
3.3.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注释 |
第四章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策略与方法 |
4.1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原则 |
4.1.1 生理舒适性原则 |
4.1.2 心理愉悦性原则 |
4.1.3 心灵进阶性原则 |
4.2 康复景观与建筑相关的设计考量 |
4.2.1 康复景观在建筑环境中的空间类型 |
4.2.2 建筑与康复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
4.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策略 |
4.3.1 ―五感‖设计策略 |
4.3.2 康复景观的人性化空间设计策略 |
4.3.3 无障碍设计策略 |
4.3.4 种植设计 |
4.3.5 "神圣"感的营造 |
4.3.6 案例分析:所有人的康复花园……伊丽莎白和诺娜·埃文斯康复花园 |
4.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注释 |
第五章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例研究 |
5.1 基于灰色统计法(GST法)的评价指标筛选 |
5.1.1 评价指标的初选 |
5.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1.3 灰色统计法(GST法) |
5.1.4 灰类白化函数计算 |
5.2 GST法分析结果 |
5.3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 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 |
5.4.1 AHP层次分析法概述 |
5.4.2 层次分析法理论框架概述 |
5.4.3 软件说明 |
5.5 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
5.5.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发放 |
5.5.2 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导入 |
5.5.3 数据处理与结果 |
5.6 实例调查 |
5.6.1 康复景观在南京的发展概况 |
5.6.2 案例介绍 |
5.6.3 初步问卷调查结果 |
5.6.4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5.6.5 调查问卷结果 |
5.6.6 调查结果加权评分 |
5.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释 |
第六章 针对特殊人群的“三元”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1 适宜老年人(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1.1 老年人的人群特征及对环境的需求(一般指60 岁以上人群) |
6.1.2 适宜老年人(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1.3 案例分析 |
6.1.4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症状特点 |
6.1.5 适合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特征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1.6 案例分析 |
6.2 适宜儿童(尤其是0-14 岁儿童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2.1 儿童患者的人群特征及对环境的需求 |
6.2.2 适宜儿童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2.3 案例分析 |
6.2.4 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症状特点及治疗方式 |
6.2.5 适合儿童自闭症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2.6 案例分析 |
6.3 适宜临终病患的康复景观设计策略 |
6.3.1 临终患者的人群特征 |
6.3.2 适宜临终患者的康复景观设计指导与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注释 |
第七章 ―生命的韵律‖基于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的设计案例: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妇女儿童医院康复花园 |
7.1 项目背景 |
7.1.1 项目起缘 |
7.1.2 问卷调查 |
7.1.3 设计目标 |
7.2 项目设计 |
7.2.1 场地分析 |
7.2.2 医院整体设计建议 |
7.2.3 PICU康复花园设计 |
7.3 设计总结 |
7.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注释 |
第八章 本课题总结、创新点和后续研究与展望 |
8.1 本课题重点思想 |
8.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8.3 本课题的后续研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康复景观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AHP分层发实地调查问卷 |
附录3:ASSENT FORM |
附录4:QUESTIONNAIRE |
后记 |
博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学术成果 |
(5)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计成与《园冶》 |
第一节 计成其人 |
一、画家计成 |
二、文人计成 |
三、造园家计成 |
第二节 《园冶》其书 |
一、书名更别,由术到道的升华 |
二、全书结构 |
三、湮灭疑云 |
第三节 《园冶》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园冶》诞生之社会背景-纵情欲乐的社会风尚 |
二、《园冶》诞生之文化背景-明末思想解放潮流 |
第二章 计成造园之审美理想: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第一节 计成园林审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
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二、道家“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三、禅宗“天人合一”观及所含生态智慧 |
第二节 “天开”与“人作”在园林史中的渊源 |
第三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皇家、寺庙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 |
二、静谧超然的宗教园林 |
第四节 计成江南园林与域外园林自然观念之比较 |
一、“如画”的英国园林 |
二、极度抽象自然的日式枯山水 |
第五节 计成造园之三重审美功能 |
一、感官陶醉: “醉心即是” |
二、抚慰心灵: “烦顿开除” |
三、畅神寄情: “凡尘顿远襟怀” |
小结 |
第三章 计成造园之意境追求:意在笔先、拟入画中 |
第一节 意境的产生 |
一、从意象到意境 |
二、情景交融 |
第二节 园境与诗境 |
一、形式层: “布局”与“对仗” |
二、内容层: “园景”与“诗情” |
第三节 园境与画境 |
一、形式层:“石形”与“山势” |
二、内容层:“不尽”与“深远” |
第四节 计成造园意境营造的方法 |
一、铺地 |
二、掇山 |
三、文学联想 |
小结 |
第四章 计成造园之法则: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第一节 “贵因”思想 |
一、历史传承 |
二、继承了贵因思想的计成造园 |
第二节 借景实践 |
一、因地制宜 |
二、因时制宜 |
三、借五感 |
四、借景窗框 |
五、借境 |
六、障景 |
小结 |
第五章 计成园林实践中的美学内涵 |
第一节 “以小见大”会意之美:以东弟园为例 |
一、东弟园园主吴又予 |
二、东第园 |
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 |
第二节 “蜿蜒曲折”线性之美:以寤园为例 |
一、寤园园主汪士衡 |
二、寤园 |
三、蜿蜒曲折,端方非额 |
第三节 “虚实相生”生命之美: 以影园为例 |
一、影园园主郑元勋 |
二、影园 |
三、虚实相生,真假相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业房地产的快速发展 |
1.1.2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现代转译是当前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
1.1.3 现代中式居住区水景设计的问题凸显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基本概念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特征与形态类型 |
2.1 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
2.2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基本原则 |
2.2.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2.2.2 因地制宜,随曲合方 |
2.2.3 诗情画意,蕴含意境 |
2.3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影响因素 |
2.3.1 自然环境 |
2.3.2 思想观念 |
2.3.3 文心画意 |
2.4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形态类型 |
2.4.1 形态与类型 |
2.4.2 布局形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构思立意与手法分析 |
3.1 中国传统园林理水的构思立意 |
3.1.1 神话主题立意 |
3.1.2 文学主题意象 |
3.2 因地制宜、随曲合方的理水布局手法 |
3.2.1 结合区域环境的水景布局 |
3.2.2 结合场地特点的水景布局 |
3.3 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理水手法 |
3.3.1 通过水景平面布局扩大视觉效果 |
3.3.2 通过水景空间变化扩大视觉效果 |
3.3.3 通过水景的设计要素扩大视觉效果 |
3.3.4 通过视线的组织扩大视觉效果 |
3.3.5 通过借景手法扩大视觉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传统园林理水手法在南方住区水景设计中的转译 |
4.1 传统园林理水与现代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的差异与转译原则、策略 |
4.1.1 传统园林理水与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的差异 |
4.1.2 传统园林理水手法在南方住区中转译的原则与策略 |
4.2 水景的主题意境 |
4.2.1 水景主题的意义 |
4.2.2 主题水景的构建方法 |
4.3 总体规划与水景设计 |
4.3.1 尊重自然先天条件 |
4.3.2 联系周边景观资源 |
4.3.3 总体规划与水景位置选择 |
4.4 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 |
4.4.1 水景设计的原则 |
4.4.2 水景空间的规划布局 |
4.4.3 水景形态组合 |
4.4.4 水源点与流向设计 |
4.4.5 地形设计 |
4.4.6 观景点与观景路线设计 |
4.5 水景细节设计 |
4.5.1 倒影设计 |
4.5.2 山石与池岸设计 |
4.5.3 建筑 |
4.5.4 植物配置 |
4.5.5 配套设施及小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方住区水景设计案例分析 |
5.1 安徽滁州翰林雅院水景设计案例分析 |
5.1.1 水景的构思与立意 |
5.1.2 总体规划与水景设计 |
5.1.3 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 |
5.1.4 水景环境要素设计 |
5.2 广西玉林绿地城水景设计案例分析 |
5.2.1 水景的构思与立意 |
5.2.2 总体规划与水景设计 |
5.2.3 场地特点与水景布局 |
5.2.4 水景细节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结论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的局限性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8)中西古典园林设计文化比较研究 ——以拙政园和埃斯特庄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拙政园与埃斯特庄园的选址特点 |
2.1 拙政园的“闹中取静” |
2.1.1 自然环境 |
2.1.2 人文因素 |
2.2 埃斯特庄园的“世外桃源” |
2.2.1 自然环境 |
2.2.2 社会文化 |
第3章 拙政园与埃斯特庄园的空间处理 |
3.1 中西私家园林在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
3.1.1 拙政园“向内围合”的空间布局 |
3.1.2 埃斯特庄园“开放延伸”的空间布局 |
3.2 中西私家园林在空间艺术上的差异 |
3.2.1 拙政园的空间艺术 |
3.2.2 埃斯特庄园的空间艺术 |
第4章 拙政园与埃斯特庄园的造园要素处理 |
4.1 石材 |
4.2 水体 |
4.3 植物 |
4.4 道路 |
第5章 拙政园与埃斯特庄园的设计思想 |
5.1 拙政园寓情于景的设计文化 |
5.1.1 强调情感表达的艺术目的 |
5.1.2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5.1.3 追求自然的审美观念 |
5.2 埃斯特庄园寓理于景的设计文化 |
5.2.1 强调理性依托的艺术法则 |
5.2.2 “物我两分”的哲学观 |
5.2.3 “数”的美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网师园水池个案研究及其对当代园林水景设计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解释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现有研究整理 |
1.3.1 明清传统园林水景研究文献综述 |
1.3.2 网师园及其水池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关于园林及园林水景艺术与文化性相关文献 |
1.4 研究内容 |
1.4.1 设计(创作)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图 |
1.5 研究方法 |
2.网师园水池考辨 |
2.1 网师园历史沿革 |
2.2 网师园水池变迁始末 |
2.3 网师园理水探究 |
2.3.1 源头 |
2.3.2 水面 |
2.3.3 水口 |
2.3.4 驳岸 |
2.4 网师园水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
2.5 小结 |
3.网师园水池的文化意义分析 |
3.1 网师园渔隐主题的演变 |
3.1.1 网师园之名 |
3.1.2 网师园中景及装饰鱼图案 |
3.1.3 网师园中池 |
3.1.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渔隐主题 |
3.2 本章小结 |
4.网师园水池的空间功能分析 |
4.1 网师园水池的空间营造 |
4.1.1 驳岸的虚实变化: |
4.1.2 水池源头的虚化 |
4.1.3 水池中观赏鱼的景观功用 |
4.2 增强视觉层次变化 |
4.3 对园林声音环境的影响 |
4.4 调节园内小气候 |
4.5 同类园林对比分析 |
4.5.1 沧浪亭水体分析 |
4.5.2 拙政园水体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网师园水池对当代水体景观设计的启示及应用 |
5.1 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与发展 |
5.1.1 对传统园林水景文化内涵的继承 |
5.1.2 对传统园林水景艺术手法的继承 |
5.2 对当代水体景观设计的启示 |
5.2.1 提升居住环境品质的需求 |
5.2.2 林泉之心的映射 |
5.2.3 精神境界的提升 |
5.3 水体景观设计实践方案 |
5.3.1 区位背景 |
5.3.2 设计定位 |
5.3.3 设计内容 |
5.3.4 设计理念 |
5.4 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新中式景观 |
1.2.2 环境心理学 |
1.2.3 环境心理学与园林景观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选题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新中式园林 |
2.1.1 概念 |
2.1.2 新中式园林的特点 |
2.2 环境心理学相关理论 |
2.2.1 概念 |
2.2.2 环境知觉 |
2.2.3 生态知觉理论 |
2.2.4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
2.2.5 空间行为 |
2.2.6 行为场景和场所依恋 |
2.2.7 城市环境认知 |
2.2.8 景观偏好 |
2.2.9 格式塔心理学 |
3 新中式园林发展现状研究 |
3.1 新中式园林的实践范围 |
3.1.1 居住环境 |
3.1.2 公共建筑室外空间 |
3.1.3 公园绿地 |
3.2 新中式园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1 设计语言的表面化模仿 |
3.2.2 地域性文化的缺乏 |
3.2.3 功能性质的形式化 |
3.3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4 中国传统园林的新生之路 |
4.1 传统园林从“私”到“公”的发展历程 |
4.2 从“感性的艺术”到“理性的实用” |
4.3 生态共生理念出现 |
5 新中式景观的新生之道 |
5.1 地域性特色 |
5.1.1 景观符号与地域特色 |
5.1.2 北方新中式园林的营造要点 |
5.1.3 江南新中式园林的营造要点 |
5.1.4 岭南新中式园林的营造要点 |
5.2 植物配置 |
5.2.1 配置原则 |
5.2.2 设计手法 |
5.3 掇山理水 |
5.3.1 感恩自然与山水文化 |
5.3.2 传统园林不同派别掇山理水技法的传承与发展 |
5.3.3 新中式山水景观 |
5.4 空间布局 |
5.4.1 空间拆分组合的方法 |
5.4.2 空间环境的属性界定 |
5.4.3 为空间组合增加趣味性的处理手法 |
5.5 意境的营造 |
5.5.1 意境中的“言”“象”“意” |
5.5.2 知觉创造意境 |
5.5.3 意境的营造手段 |
5.5.4 意境的雅俗共赏 |
5.5.5 经营自然 |
5.6 园林建筑 |
5.7 生态可持续与文化传承 |
5.7.1 生态优先 |
5.7.2 文化传承 |
5.8 景观安全性 |
5.8.1 一些相关理论 |
5.8.2 新中式园林中潜在的不安全空间探寻 |
6 反思与总结 |
6.1 用时代的语言,传古典的神魂 |
6.1.1 新材料 |
6.1.2 新技术 |
6.2 设计立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
6.3 设计原则——科学性、人文性、可持续性 |
6.3.1 科学性 |
6.3.2 人文性 |
6.3.3 可持续性 |
6.4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浅议水体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理性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自然山水园传承探索[D]. 杨丹. 浙江大学, 2021(01)
- [2]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D]. 杨竹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D]. 卢虹羽. 西南大学, 2021(01)
- [4]以人为本的现代康复景观“三元”设计论[D]. 孙晶晶. 东南大学, 2021(02)
- [5]计成园林美学思想研究[D]. 韦珊珊. 山东大学, 2020(04)
- [6]基于中国传统园林理水手法的南方住区水景设计研究[D]. 陈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中西古典园林设计文化比较研究 ——以拙政园和埃斯特庄园为例[D]. 谷瑞雪.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9]网师园水池个案研究及其对当代园林水景设计的意义[D]. 杨博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环境心理学的新中式园林景观营造方法探究[D]. 贺雨涵. 海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