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立红[1](2021)在《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塑造优质的旅游形象成为各旅游地竞争的关键。山海关景区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成为秦皇岛市的龙头景区。随着党中央不断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号召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坚定文化自信,长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关于以长城为资源的景区旅游形象的研究相对甚少,学术界大多是从旅游者的角度即需求方视角研究旅游形象,但旅游供给方对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有重要的影响。从旅游者角度所感知的形象与塑造者打造的形象的比较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从旅游者和景区开发者两个角度出发,以山海关长城景区为例,在网络平台上搜集游客评论以及发表的游记作为感知形象数据资料,以官方发布的网络资料、报纸、视频宣传等作为投射形象的资料。依据扎根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质性研究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别构建出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构成模型。经过研究分析所得,在旅游者感知形象方面共提取出三个主范畴,分别为碎片形象、符号形象、综合形象;以及审美形象、服务形象、价值形象等十个副范畴和“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构成”一个核心范畴。在投射形象方面提取出的三个主范畴与感知形象类别相同,同时还有审美形象、服务形象、价值形象等九个副范畴以及提取出“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塑造”这一核心范畴。最后,基于对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编码结果,从碎片形象、符号形象、综合形象三个层面对二者展开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碎片形象维度构成上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维度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感知形象方面比投射形象多出物价水平和旅游秩序两个范畴,投射形象其它范畴都与其保持一致;符号形象比较结果显示感知形象中以老龙头最具代表性,而投射形象中以天下第一关箭楼最为突出,代表性特征侧重点也略有不同;综合形象方面,投射形象中侧重的历史文化古城形象在感知中所占比重较小,二者大部分都具有相应的表达,但也有区别。感知形象差异的部分为物价高的景区、拥挤的景区;投射形象差异的部分为古老浪漫的古城。基于此对山海关长城旅游形象出现的差异提出了弥合性策略。本文从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对长城的旅游形象展开研究,丰富了关于长城的理论研究,也为今后对景区的形象传播与塑造提供借鉴。
杨小玲[2](2021)在《大连市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差异及其成因探究》文中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城市旅游市场的开拓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塑造优质的目的地形象已成为各城市旅游竞争的关键。目前大连市的旅游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其旅游形象的进一步提升与改进有利于增强大连市乃至辽宁省的旅游竞争力。本文通过从旅游者和形象塑造者这两个视角出发,基于网络游记、官方网站及旅游宣传片等多种数据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法,分析了大连市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的内容和特征,并对比分析二者的差异及成因,从而为大连旅游形象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建议。经过研究分析,在感知形象方面,得出了19个副范畴最后提炼为整体认知、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体验活动以及活动事件与表演6个主范畴,其中游客感知最多的为旅游吸引物;感知情感形象主要表现为正面积极的倾向;整体形象归纳为滨海城市、休闲之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都市、浪漫之都、避暑胜地。投射形象方面,归纳得出18个副范畴最后提炼为整体认知、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与氛围、旅游设施与服务、旅游信息服务、节庆活动与演出和旅游体验活动7个主范畴,其中旅游吸引物和节庆活动与演出占比最大;情感形象为正面积极的倾向;整体形象归纳为浪漫之都、文明开放之都、历史文化名城、时尚魅力之城、体育之都和休闲之都。其次,对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的内容及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整体形象看,二者主要差异在于形象塑造者试图将大连打造为一个以文明开放为主,同时又浪漫时尚、旅游种类丰富的目的地形象,而游客感知的大连主要是一个浪漫休闲的滨海城市。最后通过借鉴差异模型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得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的差异主要源于4个环节,主要影响因素有旅游地自身影响因素、旅游者自身影响因素和旅游地形象传播渠道的因素,并据此提出大连市旅游形象的优化策略。
史鹏飞[3](2021)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山”早已超越了地理环境的范畴,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中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近年来,山地旅游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这也必将对山地资源丰厚的中国尤其是“九分山和原,一分坝和田”的山地大省——云南,在大众旅游深化发展、全域旅游战略示范、品质旅游创意设计的旅游发展新阶段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山地旅游发展亦受到了足够的实践及学术关照。然而,除少量资源禀赋极高的山地外,山地旅游的发展往往陷入重效益、轻内涵和有理念、缺衔接的窘境,其中原因纷繁,却难以回避供需脱节的现实问题。倘若旅游者只是为了享受精致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那何以选择山地?于旅游者而言,山地的比较优势究竟为何?山地旅游的内在价值何以彰显?本研究的讨论将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希冀为山地旅游研究及实践提供些许参考。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编号:41961021)、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价值认同测度研究”(编号:2020YUFEYC034)为依托。研究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试图从新的视角探究山地旅游比较优势、山地旅游价值彰显等现实问题。在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剖析中,搭建了“逻辑框架梳理-价值内涵解构-体验价值测度—优化路径探析”的分析框架,重点回答了3个研究问题:“什么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其中包含哪些潜在的具体维度?”“如何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不同案例地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是如何表现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各维度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如何基于这种关系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水平以促进山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1这一探索性问题,研究以大数据爬取技术获取马蜂窝、知乎网的山地旅游网络游记为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逐级编码,抽象出55个初始范畴、13个主范畴,逐步“浮现”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辨识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具体维度,并对其内在机理及实质进行了阐释;针对研究问题2这一描述性问题,研究以扎根理论分析成果为依托、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参考,遵循一系列量表开发程序开发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并以云南省典型山地旅游目的地玉龙雪山景区、苍山景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Mann-Whitney U test的连续过程检验、修正了测度量表,对比分析了玉龙雪山景区和苍山景区的测度水平;针对研究问题3这一涉及因果性的问题,研究摒弃了传统的线性和对称思维,引入cs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所构建的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复杂因果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影响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的多个条件组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优化提升路径及策略建议。对3个研究问题的探析主要形成如下结论:1)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核心范畴是“人-山对话下的成己之路”,包括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两个向度共计13个维度。其中,“我”的身体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生成的中介;“山”的情境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彰显的载体;“成己”是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终极指向。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在中国的实践彰显了个人主义价值,其体验价值的意义中心是自我意识的回归和成就自我的终极指向。2)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测度量表包含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编制21个测量项)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编制32个测量项)两个部分,所编制的测量项简约地表征了所测维度,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经测度,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在不同山地旅游目的地表现出了显着差异,可作为山地旅游目的地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除情感价值外,玉龙雪山景区在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整体水平表现上均好于苍山景区,两地在多个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和具体属性方面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差异。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之间存在复杂因果关系,证实了所构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收益”因果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从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等方面提升优化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本研究着眼于“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所进行的探究,是对旅游者与山地“人-山”关系新的诠释,在对3个具体研究问题做出回答后,本研究认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是山地旅游发展的内核,是山地旅游的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山地旅游内在价值彰显的重要途径,将对深化山地旅游研究并指导山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陈晓兰[4](2021)在《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消费者在消费时不仅注重商品的性价比,而且开始注重形象消费,旅游目的地形象成为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旅游网站上撰写游记及评论,并同广大网友分享旅游体验,从而对潜在旅游者的旅游决策造成影响。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本文以哈尔滨作为研究地,对搜集到的网络游记和评论进行整理后,借助ROST Word Parser 和 ROST Content Mining6.0 软件(简称 ROST CM6.0)进行分析,立足于旅游者角度,从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人—人感知系统、人—地感知系统、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如下:(1)通过提取出的前100名高频词汇发现:“建筑”提及频次为2829,频次远高于其他特征词;“松花江”、“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圣索菲亚大教堂”等景点提及排名靠前,通过语义网络图分析发现旅游者对哈尔滨的直观感知为“哈尔滨”、“建筑”、“教堂”、“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大教堂”、“松花江”、“表演”、“滑雪”,次中心为“历史”、“文化”、“俄式”、“风格”、“俄罗斯”;经过分析可将旅游者对哈尔滨旅游形象感知归纳为旅游景点、旅游景观、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活动、情感态度六个方面。(2)人-人感知系统分析发现:旅游者对旅游中接触的旅游服务人员和当地居民的感知较为深刻,主要现在服务态度上,正面评价有“热情”、“亲切”等,负面评价有“不负责任”、“宰客”等。人-地感知系统分析发现:旅游者对哈尔滨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印象较为直观。旅游者对哈尔滨的“建筑特色”、“美食”、“旅游景点”印象深刻,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圣索菲亚大教堂等特色旅游资源和俄式、巴洛克等独特建筑风格受到了旅游者的青睐。(3)情感态度评价分析发现:正面评价为主,积极感知词频共计15461次,占比90.56%;中立感知最少,共计词频为195次,占比1.14%;消极感知词频共计1417次,占比8.30%。通过对消极评价的编码分析,发现消极感知可归纳为6个核心类属以及其下属的15个二级子类。(4)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指出哈尔滨存在旅游产品单一,产品层次较低、旅游项目不丰富、景区秩序混乱,卫生环境差,游客安全感不足、市场定位不准确、旅游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六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以下建议:积极开拓个性化旅游服务和产品,丰富旅游产品和项目、合理开发人文旅游,提升其资源魅力、重塑国内外市场定位、加强景区管理,营造良好景区氛围、增强服务人员意识、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优化政府规划和管理职能。
白志明[5](2021)在《基于网络文本的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加快,游客旅游文本内容分析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形象设定和推广的重要参照之一,游客以旅游体验中的所观所感为基础,结合自身旅游情况,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游记等形式表达旅游感受,其中游记内容涵盖美食、住宿、出行路线等内容,游记内容是网络用户浏览后影响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游客认知角度的旅游形象影响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设定和推广。本文以哈尔滨为例,通过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哈尔滨旅游资源、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利用网络文本数据分析哈尔滨游客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基于获取网络游记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手段,例如数据清洗等,结合哈尔滨旅游行业特点,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及情感分析,建立分析类目,通过数据分词、高频词提取等处理手段,分析游客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哈尔滨旅游形象提升提出相关策略。根据文本数据分析得出:○1哈尔滨游客对于冬季旅游认知度高,而春季、夏季、秋季旅游认知度低,选择冬季前往的客流量高于其他季节;○2客源市场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游客出游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的可抵达性,交通便捷是游客选择哈尔滨旅游的原因之一,游客对于哈尔滨美食印象良好,购买旅游特产以本土特色为主;○3游客游记内容中积极情绪表现明显,重游意愿的游客占比高,多数游客表明重游态度,有意愿重游和推荐其他游客前往哈尔滨;○4提升哈尔滨形象可以通过丰富哈尔滨旅游形象,建立哈尔滨“旅游活动月”、挖掘哈尔滨文化内涵,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创新宣传手段,深度推广旅游形象。
马彩云[6](2020)在《基于凝视理论的瑞金红色旅游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Web2.0推动了“互联网+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使各类旅游社交媒体井喷式发展,这不仅为旅游目的地官方组织提供了营销、策划旅游投射形象的有效切入点,还为旅游者提供了信息共享、相互对话的平台。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从多向凝视角度出发,以互联网资料为依据,探究不同凝视主体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差异,以期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营销和推广提供依据。为促进瑞金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对红色旅游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进行比较研究非常必要。以旅游凝视理论、旅游目的地三维结构模型和扎根理论为基础,从官方凝视和游客凝视双重视角出发,以互联网图文视频资料为样本,运用NVIVO 11质性分析工具,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瑞金红色旅游形象的认知主题、情感倾向和整体形象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认知主题上,瑞金红色旅游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有14个主题保持一致,分别是自然吸引物、旧址旧居、纪念建筑与设施、景区及服务、红色文献、品牌、革命先辈、革命文物、节事和人文活动、住宿、交通、购物、特色美食和旅游纪念品;同时,投射形象的红色文艺作品在感知形象中没有体现,投射形象中没有涉及感知形象的人、物价和社会经济。(2)情感倾向上,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以“激动的”、“愉悦的”、“兴奋的”、“放松的”正向情感表达为主,但感知形象中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情感表达,体现为“沮丧的”、“不愉悦的”、“无聊的”、“烦恼的”,出现在景区及服务、住宿、交通、购物、旅游纪念品和物价6个方面。(3)整体形象上,以正面形象为主,负面形象主要有吸引力不足、旅游商品同质化程度高两方面,呈现出多元、对立和统一的特点。旅游设施完善和特色突出、文创产品丰富的投射形象,游客均不能有效感知。游客感知明显的民风淳朴和物价低两方面在投射形象中没有涉及。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凝视主体的不同诉求以及两者间的信息传播错位。根据研究结论,基于游客凝视角度,提出瑞金红色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旅游投射形象主题要权;旅游体验活动要灵活多样;旅游形象营销方式要多元;旅游形象情感吸引要夯实,以期为瑞金红色旅游感知形象的优化提供参考。
蔡斌彬[7](2020)在《论地区旅游品牌打造和推广 ——以浙江省泰顺县“中国氧吧·康旅泰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旅游产业的日渐发展,如今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市场竞争,已经由原来的旅游产品竞争转变为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品牌竞争。旅游品牌竞争就是对特定空间区域内的各种旅游要素进行分析和不断整合,然后进行科学的规划发展,制定自身独特的旅游品牌发展战略,从而进行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推广,最终实现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法、统计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着重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对地区旅游品牌的特征研究,了解旅游目的地以及品牌的概念、旅游目的地的构成等内容,建立地区旅游品牌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地区旅游品牌打造理论的研究,剖析地区品牌的内涵;对地区旅游品牌推广理论的研究,阐明地区旅游品牌的传播本质,最终为构建一个科学、系统的品牌打造和推广框架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分析国内外关于地区旅游品牌的发展历程,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品牌发展存在的品牌形象死板、品牌营销手段单一缺乏新意、品牌抄袭、形象定位脱离地区实际等问题,对两个突出的地区旅游品牌定位和地区旅游品牌传播问题,进行着重研究。三是深入研究品牌定位的相关理论,从品牌价值、品牌特质、定位方法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科学的旅游品牌定位体系。在品牌定位之后,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以更好的向旅游者传递自身的旅游品牌信息,塑造属于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使旅游者更好的接受地区旅游品牌。四是对泰顺地区旅游品牌“中国氧吧·康旅泰顺”展开具体分析。通过对泰顺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基础设计的分析,结合“中国氧吧·康旅泰顺”品牌满意度调查,指出泰顺旅游品牌在打造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地区旅游品牌特征、旅游品牌打造理论和推广理论的研究基础,对应科学的品牌定位和传播框架,提出泰顺旅游品牌打造和推广的若干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于:一是通过对旅游品牌创建理论、旅游品牌营销理论的分析的详细分析与阐述,确立旅游品牌创建、品牌传播对策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二是依据品牌定位原理和定位工具,建立旅游品牌定位系统,阐明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个性塑造的基础。三是通过旅游品牌营销传播模式的构建,阐明品牌沟通的实质是品牌经营者通过各种营销传播途径与消费者进行品牌信息沟通的过程。四是通过泰顺县“中国氧吧·康旅泰顺”旅游品牌的调查分析,对泰顺旅游品牌的打造和推广,设计出了系统的思路和具体的实施保障策略。
赵炜浓[8](2020)在《旅游体验视角下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以特色自然与人文景观作为依托的城市旅游业迅速发展,城市旅游逐渐成为现今旅游产业热点之一。城市导游APP作为连接旅游者与城市旅游场所的重要媒介,被广泛应用于旅游行程的安排与实施等行为活动中。与之相应的是用户对于城市导游类应用产品的质量与体验要求愈加提高,相关用户界面设计实践研究,已不能满足用户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城市文化特色的缺失与旅游主题的弱化,导致用户界面的同质化倾向严重,缺乏创新性,用户在城市旅游过程中难以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因此如何提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使用城市导游APP的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为解决用户需求与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形态之间的契合问题,通过论述旅游体验的相关理论,分析旅游体验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内在关联,对旅游行为的差异性研究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以旅游行为作为用户研究切入点,挖掘旅游行为差异性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本文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首先,在旅游体验的研究范畴中,对旅游体验的仪式论、舞台真实性与文化交融等理论进行梳理和概括。其次,基于人与物的依附关系,分析旅游行为作为旅游体验的外化表现,从内部心理与外部环境两个维度尝试解释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观上,根据ACSI旅游质量评价模型,分析旅游者个体因素、感知质量、忠诚度对不同旅游阶段的行为特征产生的影响;客观上,基于旅游者对旅游场所外部环境的感知,从空间感知、空间认知及文化特性三个维度探讨旅游行为的差异。最后,尝试提出提升旅游体验的城市导游APP用户界面设计研究方法,总结城市导游APP的界面交互原则与视觉设计原则。采用参与观察法,对用户在兰州与西安两座城市的旅游过程进行实地调研,并以此作为研究基础进行设计实践,论述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王儒杰[9](2020)在《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及游客感知程度研究 ——以闽南语歌曲为例》文中认为地方音乐作为地方文化和形象的独特表达载体,可以表达出地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情感,并通过传播能够让受众感知到该地方的文化和形象。本研究以霍尔“编码/解码”理论为基础,选择闽南语歌曲为案例,通过词频分析法获取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构,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游客对地方音乐所构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程度,最后将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构与游客感知程度进行比较,提出地方音乐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管理对策。首先,研究依据霍尔“编码”理论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理论,提取闽南语歌曲歌词所表达的闽南地区形象关键词,按照包括体现闽南地区的地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景点的认知形象,体现闽南人积极向上、悲伤犹豫、轻松愉快、重情重义的多重情感形象和体现闽南地区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浓厚的闽南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表达的总体形象,从而获得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建构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与总体形象。然后,研究依据霍尔“解码”理论,将闽南语歌曲所建构的闽南地区形象要素作为感知项,获得到过该旅游目的地游客对地方音乐建构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情况,即游客对闽南语歌曲所建构的闽南地区形象有较强的感知,但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闽南语歌曲所建构的闽南地区形象感知存在显着差异,表明地方音乐所建构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能够被游客感知,但地方音乐不同题材受众存在差异。最后,研究比较闽南语歌曲对闽南地区的建构形象与游客对该闽南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的差异,提出地方音乐传播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与总体形象建构程度(即形象词汇曝光率)越大,游客感知形象的程度也越高。地方音乐在传播地方形象时,越有当地特色的词汇越容易在传播过程中让游客所感知。地方音乐的传播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塑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总体形象。地方音乐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感知过程是符合“霍尔编码/解码理论”。歌曲的歌词(符码)建构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编码过程),然后游客听到歌曲时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感知(解码过程),整个过程形成“编码-解码”过程。在游客“解码”过程中,存在霍尔提出的三个立场:即“主导——霸权”立场、“妥协——协商”立场和“对抗”立场。本研究通过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构与游客感知程度探索,把“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应用到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丰富了音乐旅游的理论支撑,同时根据分析结果为音乐旅游实践提供一定的管理对策。
张健健[10](2020)在《基于网络文本的甘肃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旅游业发展进入形象驱动阶段,旅游形象在吸引旅游者方面上发挥着较强的推动作用,逐渐受到旅游目的地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网络凭借其便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更多的旅游者选择在网络上搜索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并进行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也更加重视借助网络渠道推广本地良好的旅游形象,开展旅游业的推广营销。甘肃省有着大量的旅游资源,是闻名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入甘旅游者在旅游体验上存在着一定量的负面评价,甘肃旅游管理部门在旅游投射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上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甘肃旅游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本文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利用内容分析法,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划分为旅游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从认知形象(形象构成)、情感形象(情感传达)和整体形象三个方面对两种形象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找出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提升甘肃省旅游形象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为甘肃省旅游形象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甘肃省准确把握本省旅游形象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推进旅游形象建设。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旅游者对甘肃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氛围感知较为强烈;情感态度上,到甘旅游者对甘肃旅游的评价绝大多数是积极正面的评价,但也存在少量的中性和消极的评价;整体感知形象具有复合、多元、矛盾的特点。(2)甘肃省主要对其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设施、旅游氛围进行了重点宣传;情感形象上,甘肃旅游形象塑造者情感表达主要是积极正面的表达,同时也有少量中性表达;整体投射形象具有全面、积极、统一的特点。(3)甘肃省旅游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两种形象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投射形象中重点宣传的购物、旅游活动等内容在感知形象中未有相应的较为强烈反应;旅游者持有一定的消极态度,而在投射形象中情感态度传达为完全积极。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旅游感知形象存在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旅游投射形象存在趋好性、样本选择存在局限性。(4)最后针对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两种形象的统一,推进甘肃省旅游形象建设。
二、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市场环境:旅游行业发展迈入形象推动阶段 |
1.1.2 政策环境: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动 |
1.1.3 社会环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旅游形象的深入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进展 |
1.3.2 旅游投射形象研究进展 |
1.3.3 长城旅游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 |
1.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
1.5.2 文献分析法 |
1.5.3 对比分析法 |
1.6 可能的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感知形象 |
2.1.2 投射形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心理学认知理论 |
2.2.2 “认知-情感”理论模型 |
2.2.3 扎根理论 |
2.2.4 传播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工具的选择 |
3.3 数据来源 |
3.3.1 感知形象数据来源 |
3.3.2 投射形象数据来源 |
3.4 扎根理论研究主要操作步骤 |
第四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
4.1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构成研究 |
4.1.1 开放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 |
4.1.2 主轴编码:提取主范畴 |
4.1.3 选择性编码:提取核心范畴 |
4.1.4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模型构建 |
4.2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多维综合分析 |
4.2.1 碎片形象分析 |
4.2.2 符号形象分析 |
4.2.3 综合形象分析 |
4.2.4 感知形象分析总结 |
第五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研究 |
5.1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构成研究 |
5.1.1 数据处理 |
5.1.2 开放性编码:提取概念和范畴 |
5.1.3 主轴编码:提取主范畴 |
5.1.4 选择性编码:提取核心范畴 |
5.1.5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模型构建 |
5.2 山海关长城旅游投射形象多维综合分析 |
5.2.1 碎片形象分析 |
5.2.2 符号形象分析 |
5.2.3 综合形象分析 |
5.2.4 投射形象分析总结 |
第六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形象比较及偏差的原因分析 |
6.1 感知与投射的碎片形象比较分析 |
6.2 感知与投射的符号形象比较分析 |
6.2.1 标志形象比较 |
6.2.2 口号形象比较 |
6.3 感知与投射的综合形象比较分析 |
6.4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偏差的原因分析 |
6.4.1 旅游形象的信息分化差距 |
6.4.2 旅游感知的信息接收差距 |
6.4.3 旅游投射的信息反馈差距 |
第七章 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弥合策略 |
7.1 旅游形象传播策略 |
7.1.1 提升景区形象传播的一致性 |
7.1.2 创造长城景区品牌形象 |
7.2 景区服务提升策略 |
7.2.1 旅游资源的精细化开发 |
7.2.2 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7.2.3 建设景区旅游形象监测系统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感知形象结论 |
8.1.2 投射形象结论 |
8.1.3 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2)大连市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差异及其成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
1.1.2 目的地形象已成为各城市旅游竞争的关键 |
1.1.3 网络大数据为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1.2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
1.2.1 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 |
1.2.2 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研究 |
1.2.3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方法 |
1.2.4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 |
1.2.5 述评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目的地形象 |
2.1.2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 |
2.1.3 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 |
2.2 理论基础 |
2.2.1 心理学“认知-情感”理论 |
2.2.2 网络传播学理论 |
3 大连市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比较 |
3.1 数据来源 |
3.2 大连市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
3.2.1 认知形象 |
3.2.2 情感形象 |
3.2.3 整体形象 |
3.2.4 感知形象总结 |
3.3 大连市旅游投射形象研究 |
3.3.1 投射形象构成 |
3.3.2 情感传达 |
3.3.3 投射整体形象分析 |
3.3.4 投射形象总结 |
3.4 大连市旅游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的差异 |
3.4.1 认知构成对比分析 |
3.4.2 感知与投射情感形象的对比分析 |
3.4.3 感知与投射整体形象对比分析 |
4 大连市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差异的原因分析 |
4.1 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产生差异的环节 |
4.1.1 游客期望的城市旅游形象与旅游生产者之间存在差异 |
4.1.2 游客期望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标准之间存在差异 |
4.1.3 城市旅游形象塑造过程中产生的偏差 |
4.1.4 城市旅游形象宣传过程中引起的偏差 |
4.2 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 |
4.2.1 旅游地自身影响因素 |
4.2.2 旅游者的自身影响因素 |
4.2.3 旅游地形象传播渠道因素 |
5 大连市旅游形象优化策略 |
5.1 抓住自身优势,加强旅游形象的塑造 |
5.1.1 利用海洋优势,继续开发系列海洋旅游产品 |
5.1.2 利用活动赛事,精心打造时尚体育之都 |
5.2 把握塑造过程,构建维护城市形象 |
5.2.1 明确大连发展目标,规划城市形象战略 |
5.2.2 区别对待旅游的受众群体 |
5.3 创新旅游形象营销,重视旅游形象监控 |
5.3.1 创新旅游形象营销方法 |
5.3.2 重视城市旅游形象监控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旅游者需求和目的地选择的新特点 |
二、目的地开发及转型发展的新要求 |
三、山地旅游深度体验性特质挖掘的新机遇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山地旅游研究 |
二、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相关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山地旅游 |
二、非功用性旅游体验 |
三、体验价值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情境理论 |
二、情感认知评价理论 |
三、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
第三节 山地的功用性与非功用性分析 |
一、山地功用性:生存与生产的物质空间 |
二、山地非功用性:浪漫与理想的精神王国 |
三、山地旅游:亟待回归的非功用性实现路径 |
第三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析 |
第一节 分析方法阐述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资料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
三、数据来源 |
四、分析工具 |
第二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解构过程 |
一、扎根理论的分析准备 |
二、开放式编码 |
三、主轴式编码 |
四、选择式编码 |
五、理论饱和与研究的科学性 |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逻辑机理 |
一、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 |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实质 |
第四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的测度 |
第一节 测度准备与步骤阐述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案例地选择 |
三、测度步骤阐述 |
第二节 量表开发与问卷设计 |
一、从扎根理论到概念化、操作化的理论探讨 |
二、量表开发过程概述 |
三、研究变量与测量项选择 |
四、问卷内容与形式 |
五、预调研与问卷修正 |
第三节 数据收集与量表检验 |
一、数据收集与筛选 |
二、差异显着性检验与样本概况 |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
四、量表生成 |
第四节 案例地测度结果对比评价 |
一、测度结果总体评价 |
二、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投入对比分析 |
三、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维度组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 |
二、研究假设 |
三、体验价值“投入-收益”模型构建 |
第二节 “投入-收益”模型定性比较分析 |
一、研究方法选择 |
二、定性比较分析过程 |
三、定性比较组态阐释 |
第三节 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收益水平的优化提升 |
一、定位重构:精神性的“召唤结构” |
二、业态创新:具身化的“沉浸场所” |
三、产品设计:挑战性的“成己镜像” |
四、意境生成:差异化的“第三空间” |
五、文化表征:神圣感的“体验世界” |
六、情感联结:互动性的“对话之域”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山地旅游网络游记文本目录 |
附录B 云南玉龙雪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
附录C 云南苍山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4)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进展 |
1.3.2 网络文本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网络文本分析法 |
1.4.3 跨学科综合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目的地形象 |
2.1.2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 |
2.1.3 网络文本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情感”理论 |
2.2.2 扎根理论 |
2.2.3 旅游地形象认知理论 |
2.2.4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系统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哈尔滨旅游概况 |
3.1 研究地选择 |
3.2 哈尔滨自然条件 |
3.3 哈尔滨旅游发展概况 |
3.4 哈尔滨主要旅游资源 |
3.4.1 自然旅游资源 |
3.4.2 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
3.4.3 社会旅游资源 |
3.5 本章小结 |
4 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思路 |
4.2 样本采集 |
4.3 文本内容预处理 |
4.4 高频特征词分析 |
4.4.1 高频词汇表 |
4.4.2 高频词汇的语义网络分析 |
4.5 确定分析类目 |
4.6 本章小结 |
5 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结果分析 |
5.1 旅游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
5.1.1 职业特征 |
5.1.2 旅游客源地 |
5.1.3 重游意愿 |
5.1.4 停留天数 |
5.1.5 旅行时间 |
5.1.6 旅行方式 |
5.1.7 旅游动机 |
5.1.8 交通方式 |
5.2 哈尔滨的旅游形象感知分析 |
5.2.1 人-人旅游形象感知系统分析 |
5.2.2 人-地旅游形象感知系统分析 |
5.3 情感评价分析 |
5.4 整体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问题分析 |
6.1 研究结论分析 |
6.1.1 旅游者基本特征研究结论 |
6.1.2 人-人感知系统研究结论 |
6.1.3 人-地感知系统研究结论 |
6.1.4 情感评价研究结论 |
6.2 问题总结分析 |
6.2.1 旅游产品单一、产品层次较低 |
6.2.2 旅游项目不丰富 |
6.2.3 景区秩序混乱,卫生环境差,游客安全感不足 |
6.2.4 市场定位不准确 |
6.2.5 旅游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
6.2.6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7 哈尔滨旅游形象提升建议 |
7.1 积极开拓个性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和项目 |
7.2 合理开发人文旅游,提升其资源魅力 |
7.3 重塑国内外市场定位 |
7.4 加强景区管理,营造良好景区氛围 |
7.5 增强服务人员意识 |
7.6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7.7 优化政府规划和管理职能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网络文本的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
二、网络文本 |
三、内容分析法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内隐记忆理论 |
二、认知-情感模型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及旅游文本数据获取 |
第一节 哈尔滨旅游行业概况 |
一、哈尔滨旅游资源概况 |
二、哈尔滨旅游业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旅游文本数据获取 |
一、文本数据来源 |
二、文本数据抓取 |
三、文本数据预处理 |
第三节 确定内容分析类目及高频特征词提取 |
一、确定内容分析类目 |
二、TOP300 高频特征词提取 |
第三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一节 游客基本属性分析 |
一、游客基本特征分析 |
二、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
第二节 哈尔滨旅游认知形象分析 |
一、旅游吸引物 |
二、旅游环境与设施 |
三、餐饮与住宿 |
四、旅游消费场景及购物 |
第三节 哈尔滨旅游情感形象分析 |
第四节 哈尔滨旅游整体形象与重游意愿分析 |
一、整体形象分析 |
二、游客重游意愿分析 |
第四章 哈尔滨旅游形象提升策略 |
一、丰富哈尔滨旅游形象,建立哈尔滨“旅游活动月” |
二、挖掘哈尔滨文化要素,定制精品旅游线路 |
三、创新宣传手段,深度推广旅游形象 |
四、完善旅游基础配置,优化旅游行业服务水平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凝视理论的瑞金红色旅游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研究综述 |
2.1.1 国外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研究 |
2.1.2 国内旅游目的地投射形象研究 |
2.2 国内外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研究 |
2.2.2 国内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研究 |
2.3 瑞金红色旅游研究综述 |
2.4 理论基础 |
2.4.1 旅游目的地形象三维结构 |
2.4.2 旅游凝视理论(Tourism Gaze) |
2.4.3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设计 |
3.1 瑞金红色旅游基本概况 |
3.1.1 红色积淀 |
3.1.2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
3.2 研究设计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测量内容 |
3.2.3 测量方法 |
第4章 瑞金红色旅游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分析 |
4.1 官方凝视下的瑞金红色旅游投射形象分析 |
4.1.1 认知形象构成 |
4.1.2 情感形象构成 |
4.1.3 整体形象归纳 |
4.1.4 瑞金红色旅游投射形象总结 |
4.2 游客凝视下的瑞金红色旅游感知形象分析 |
4.2.1 认知形象构成 |
4.2.2 情感形象构成 |
4.2.3 整体形象归纳 |
4.2.4 瑞金红色旅游感知形象总结 |
4.3 官方凝视和游客凝视下的瑞金红色旅游形象对比分析 |
4.3.1 认知形象的比较 |
4.3.2 情感形象的比较 |
4.3.3 整体形象的比较 |
4.4 双向凝视下的瑞金红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偏差分析 |
4.4.1 瑞金红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偏差表现 |
4.4.2 双向凝视的作用机制 |
4.4.3 双向凝视下的瑞金红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偏差原因分析 |
第5章 瑞金红色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 |
5.1 权衡旅游投射形象主题 |
5.2 灵活设计旅游体验活动 |
5.3 采取多元形象营销方式 |
5.4 夯实旅游形象情感吸引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论地区旅游品牌打造和推广 ——以浙江省泰顺县“中国氧吧·康旅泰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三、论文研究思路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区旅游品牌打造和推广研究理论基础 |
一、旅游目的地以及品牌 |
(一)旅游目的地概念 |
(二)旅游目的地构成 |
二、旅游品牌特性 |
(一)地区旅游品牌主要特性 |
(二)旅游品牌和企业品牌区别 |
三、地区旅游品牌打造理论 |
(一)从地区旅游品牌打造主体角度看旅游品牌打造内涵 |
(二)从旅游者角度来看旅游品牌打造内涵 |
四、地区旅游品牌推广理论 |
(一)品牌推广内涵 |
(二)品牌推广目标 |
第三章 地区旅游品牌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 |
一、地区旅游品牌发展历程 |
(一)国外旅游品牌演变历程 |
(二)国内旅游品牌演变历程 |
(三)地区旅游品牌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地区旅游品牌定位和传播 |
一、地区旅游品牌定位方法 |
(一)旅游品牌定位宗旨 |
(二)地区旅游品牌定位原则 |
(三)地区旅游品牌定位步骤 |
二、地区旅游品牌个性定位 |
(一)品牌个性的特征和塑造 |
(二)地区旅游品牌个性维护 |
三、地区旅游品牌传播基础 |
(一)旅游品牌形象策划方法 |
(二)旅游品牌形象策划结构 |
(三)旅游品牌形象策划要素 |
四、地区旅游品牌的传播结构 |
(一)品牌传播过程 |
(二)旅游品牌传播过程 |
五、地区旅游品牌传播模式 |
(一)品牌营销 |
(二)地区旅游品牌营销体系 |
(三)品牌营销和传播的整合 |
(四)建立品牌传播模式 |
第五章 泰顺“中国氧吧·康旅泰顺”旅游品牌打造和推广 |
一、泰顺资源分析 |
(一)泰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
(二)泰顺旅游资源 |
(三)泰顺旅游资源特点 |
(四)泰顺旅游产品和基础设施介绍 |
二、“中国氧吧·康旅泰顺”旅游品牌调查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人口特征分析 |
(三)品牌定位调查 |
(四)品牌传播调查 |
(五)泰顺旅游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中国氧吧·康旅泰顺”旅游品牌打造建议 |
(一)进行泰顺旅游品牌个性定位 |
(二)调整泰顺旅游品牌战略 |
(三)加深泰顺旅游品牌内涵 |
(四)加强泰顺旅游品牌打造生态保障 |
四、“中国氧吧·康旅泰顺”旅游品牌推广建议 |
(一)调整品牌传播策略 |
(二)进行旅游品牌营销和传播整合 |
(三)调整旅游品牌传播方式 |
(四)强化旅游品牌传播保障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旅游体验视角下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旅游体验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旅游体验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城市导游APP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城市导游APP国内研究现状 |
1.2.5 融合参与观察的国外设计研究现状 |
1.2.6 融合参与观察的国内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价值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旅游体验的研究范畴 |
2.1 旅游体验的概念解析 |
2.1.1 旅游体验的概念界定 |
2.1.2 旅游体验的真实性 |
2.1.3 旅游体验的文化交融 |
2.2 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方法 |
2.2.1 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 |
2.2.2 基于ACSI模型的城市旅游体验评价质量模型构建 |
2.3 旅游体验与旅游行为的内在关联 |
2.3.1 旅游行为是旅游体验的外化表现 |
2.3.2 旅游过程行为分层 |
2.3.3 旅游场所影响旅游感知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3 旅游过程行为中的用户需求分析 |
3.1 旅游行为产生的基础与动因 |
3.1.1 旅游内驱力 |
3.1.2 旅游需要 |
3.1.3 旅游动机 |
3.2 个体因素影响旅游决策行为 |
3.2.1 个性特征影响旅游信息搜集行为 |
3.2.2 旅游期望影响旅游规划行为 |
3.3 感知质量影响游览行为 |
3.3.1 感官感知刺激消费行为 |
3.3.2 情感感知影响参与行为 |
3.3.3 精神感知影响生产行为 |
3.4 忠诚度影响旅游评价行为 |
3.4.1 重游行为 |
3.4.2 分享行为 |
3.5 兰州城市旅游的用户研究实例 |
3.5.1 调研对象及目的 |
3.5.2 描述用户行为 |
3.5.3 理解用户行为的目的性与非目的性 |
3.5.4 用户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旅游场所内的用户感知行为分析 |
4.1 空间感知对应旅游者决策行为 |
4.1.1 感知环境影响旅游景点的筛选行为 |
4.1.2 感知距离组织旅游路线的规划行为 |
4.2 空间认知引导旅游者空间游览行为 |
4.2.1 空间布局引导空间移动行为 |
4.2.2 地图标识引导寻路行为 |
4.2.3 接纳游客密度引导规避行为 |
4.3 空间的文化特性契合旅游者参与行为 |
4.3.1 参与文化活动 |
4.3.2 遵守文化规约 |
4.4 西安城市旅游的用户研究实例 |
4.4.1 调研对象及目的方法 |
4.4.2 描述用户旅游行为的组织方式 |
4.4.3 理解旅游场所的多种感知方式 |
4.4.4 基于空间感知的用户旅游行为特征归纳 |
4.5 本章小结 |
5.提升旅游体验的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与原则 |
5.1 融合参与观察法的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 |
5.1.1 参与观察法的基本概念 |
5.1.2 融合参与观察的用户行为研究 |
5.1.3 传统用户界面设计流程 |
5.1.4 融合参与观察的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流程 |
5.2 城市导游APP界面交互设计原则 |
5.2.1 认知性 |
5.2.2 临近性 |
5.2.3 简洁性 |
5.2.4 一致性 |
5.3 城市导游APP界面视觉设计原则 |
5.3.1 易用性 |
5.3.2 个性化 |
5.3.3 故事性 |
5.3.4 审美性 |
5.4 西安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实例 |
5.4.1 参与观察旅游行为的用户需求分析 |
5.4.2 满足用户精神需求的APP产品架构设计 |
5.4.3 基于多种感知空间模式的交互设计 |
5.4.4 整合城市形象的APP界面视觉设计 |
5.4.5 基于旅游体验质量的APP用户界面测试与反馈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限制与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片索引 |
附录 B 表格索引 |
附录 C 西安城市导游APP设计展示 |
附录 D 融合参与观察的城市旅游用户研究过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及游客感知程度研究 ——以闽南语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词频分析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
2.1.1 编码过程 |
2.1.2 解码过程 |
2.2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
2.2.1 旅游目的地形象概述 |
2.2.2 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 |
2.2.3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
2.3 音乐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
2.3.1 音乐与旅游相关研究 |
2.3.2 音乐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 |
3.1 案例选择 |
3.1.1 闽南语歌曲及闽南地区 |
3.1.2 闽南语歌曲数据采集 |
3.2 闽南语歌曲的词频分析 |
3.2.1 闽南语歌曲歌词词义分析 |
3.2.2 描绘闽南地区有关歌曲歌词词义分析 |
3.3 闽南语歌曲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 |
3.3.1 闽南地区的认知形象建构 |
3.3.2 闽南地区的情感形象建构 |
3.3.3 闽南地区的总体形象建构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游客对地方音乐建构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
4.1 问卷数据收集 |
4.1.1 问卷设计 |
4.1.2 问卷过程 |
4.1.3 问卷抽样基本情况 |
4.2 游客对闽南语歌曲建构形象的直接感知程度分析 |
4.2.1 感知程度测量 |
4.2.2 感知程度分析 |
4.2.3 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
4.3 游客通过闽南语歌曲对闽南语歌曲建构形象的感知程度分析 |
4.3.1 感知程度测量 |
4.3.2 感知程度分析 |
4.3.3 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 |
4.4 个体差异对建构形象感知的影响分析 |
4.4.1 性别差异 |
4.4.2 年龄差异 |
4.4.3 文化程度差异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地方音乐建构形象与游客感知程度比较分析 |
5.1 认知形象建构程度与感知程度比较分析 |
5.2 情感形象建构程度与感知程度比较分析 |
5.3 总体形象建构程度与感知程度比较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章 对地方音乐建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管理策略 |
6.1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音乐 |
6.2 创作多种类型的地方音乐 |
6.3 多渠道传播推广地方音乐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
(10)基于网络文本的甘肃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发展已进入形象驱动阶段 |
1.1.2 旅游形象的传播依赖于网络文本 |
1.1.3 甘肃省旅游形象建设影响甘肃省融入丝路经济带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
1.5.2 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和投射形象研究综述 |
1.5.3 甘肃省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
1.5.4 研究述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 |
2.1.2 旅游感知形象概念 |
2.1.3 旅游投射形象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认知-情感模型 |
2.2.2 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理论 |
2.2.3 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构成要素维度划分 |
3 甘肃省旅游感知形象研究 |
3.1 资料来源 |
3.1.1 样本选择 |
3.1.2 文本预处理 |
3.2 认知形象分析 |
3.2.1 认知高频词汇 |
3.2.2 认知形象类目分析 |
3.2.3 认知形象具体分析 |
3.2.4 认知形象总结 |
3.3 情感形象分析 |
3.3.1 情感形象测量 |
3.3.2 情感形象关联分析 |
3.3.3 情感形象总结 |
3.4 整体形象分析 |
3.5 感知形象总结 |
4 甘肃省旅游投射形象研究 |
4.1 资料来源 |
4.2 形象构成分析 |
4.2.1 高频词汇 |
4.2.2 类目分析 |
4.2.3 形象构成总结 |
4.3 情感传达分析 |
4.3.1 情感传达测量 |
4.3.2 情感传达关联分析 |
4.3.3 情感传达总结 |
4.4 整体形象分析 |
4.5 投射形象总结 |
5 旅游形象对比分析及差异原因 |
5.1 甘肃旅游形象对比分析 |
5.1.1 认知形象(形象构成)对比分析 |
5.1.2 情感形象(情感传达)对比分析 |
5.1.3 整体形象对比分析 |
5.2 两种形象出现差异的原因 |
5.2.1 旅游者感知存在滞后性和不确定性 |
5.2.2 甘肃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存在不足 |
6 甘肃旅游形象优化策略 |
6.1 感知形象优化策略 |
6.1.1 深度挖掘人文资源 |
6.1.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6.1.3 丰富娱乐活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
6.2 投射形象优化策略 |
6.2.1 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和宣传效果反馈机制 |
6.2.2 在形象宣传上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
6.2.3 大力推广旅游形象品牌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2.1 研究资料的局限 |
7.2.2 研究方法的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海关长城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比较研究[D]. 杨立红.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6)
- [2]大连市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的差异及其成因探究[D]. 杨小玲.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研究[D]. 史鹏飞.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4]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 陈晓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基于网络文本的哈尔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D]. 白志明.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基于凝视理论的瑞金红色旅游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对比研究[D]. 马彩云. 南昌大学, 2020(01)
- [7]论地区旅游品牌打造和推广 ——以浙江省泰顺县“中国氧吧·康旅泰顺”为例[D]. 蔡斌彬.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旅游体验视角下城市导游APP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 赵炜浓.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地方音乐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及游客感知程度研究 ——以闽南语歌曲为例[D]. 王儒杰. 华侨大学, 2020(01)
- [10]基于网络文本的甘肃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对比研究[D]. 张健健.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