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食物的消化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宋宁[1](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姚渊[2](2021)在《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结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养生需求,运用中医学传统研究方法,在整理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总结归纳、分析比较、分类对比的理论研究方法,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从食疗的概念开始,对历代食疗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分析,研究其发展的时代背景。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时段是从公元11 15年至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的一段时间,期间包括了北宋末期、辽代、南宋、金代、元代,据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着作和医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逐一分析归纳,其中着作分为三类:第一,食疗类着作,例如《饮膳正要》、《寿亲养老新书》、《饮食须知》;第二,中医学方书,例如《普济本事方》、《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御药院方》、《医说》;第三,非医学着作如《山家清供》、《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代表性医家包括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通过以上研究,概括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并从基本原理、应用原则、选方原则、食禁四个方面论述食疗理论的内容,通过数据分析探索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旨在全面掌握金元时期食疗理论,提高食疗在防病治病中的地位,指导现代食疗实践。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1)食疗的含义及食疗理论的发展本部分从食疗的概念、食疗理论的发展、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现状、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对明清及对现代的影响五小节进行论述。第一节通过追根溯源明确了食疗的概念。第二节从商周时期至明清时期食疗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商周时期食疗的萌芽,在先秦两汉时期初具理论雏形,魏晋隋唐时期快速发展,宋金元时期得以完善,至明清时期趋于成熟。第三节将金元以前的食疗理论现状总结为食药不分,药食同用;取百家所长,重视饮食禁忌;食疗方法多样,剂型丰富。第四小节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从食疗方种类、归经理论以及粥的运用三个方面对明清时期有一定影响。第五节金元时期饮食清淡和食肥甘注意配伍两方面对现代运用食疗有借鉴意义。(2)金元时期食疗发展的时代背景本部分将金元时期食疗发展的时代背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并分别进行分析。在政治上,统治者重视医药的发展,并设立专门的医疗机构,比如两宋时期设有地方药局,金代全盘采用汉制致使医学上做到了兼收并蓄,元代设置广惠司,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医疗经验的交流。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印刷术促进了医学着作典籍的保存和流传。金代重视农业生产,农作物品种增多,为食疗学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社会文化方面,少数民族统治时期,统治者重视汉族文化,并积极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人民注重养生保健。由于统治者对医学的重视,加之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使医学流派百花齐放,这是金元时期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显着特色,因此,在食疗理论和方法方面见解独特,极具特色。(3)金元时期医学相关方书研究本部分内容分为五小节进行研究。第一节对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分类罗列,从其中选取部分代表性着作作为研究的载体。第二节对金元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饮膳正要》、《寿亲养老新书》、《饮食须知》作为食疗类着作进行研究。第三节对《普济本事方》、《妇人大全良方》、《世医得效方》、《御药院方》、《医说》五部方书中涉及食疗内容进行研究。第四节对《山家清供》、《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三部非医学着作进行研究。第五节对刘完素、张从正、朱丹溪三位代表性医家的食疗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本部分将选取的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和医家逐一分析总结概括,梳理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基本内容。(4)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内容本部分内容分四个小节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内容总结并详细论述。第一节将食疗理论的基本原理总结为阴阳整体观、精气化神论、性味配伍理论、脾胃为本论四个方面。第二节概括了养生防病保健延寿、药食共用辅助治疗、病后食补防疾反复三个应用原则。第三节提出了辨证、辨病、辨体三个选方原则。第四节从四时、平时、病中、病后的食禁提出要求。通过四节内容,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的主要内容。(5)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现状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因人制宜,分段食养;第二,因病制膳,辨证食疗;第三,温胃暖脾,护卫中焦;第四,随时宜忌,节制饮食。(6)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善用肉食,民族融合特色显着;第二,多用单方,药食两用简便验廉;第三,饮食清淡,食疗理论百花齐放。(7)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本部分从食疗的剂型、药物的寒热特性、食疗方功效的攻补、食疗方的服用时间四个方面,运用图表直观的反映食疗方应用规律。通过研究发现,食疗方应用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食疗方剂型多种多样,以粥、汤、羹、菜为主;②食疗方中偏温补性的方剂较多;③攻邪补虚皆有,其中以补为主;④服用时间有空腹服用和饭后服用之别,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服用时间。
张润垚[3](2021)在《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探讨全国名中医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应用,以及从临床疗效观察的角度研究张小萍教授经验方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效果,阐述了张氏丹荷保和汤潜在的作用机制,为推广本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提供临床依据,并希望通过本研究将名老中医总结的宝贵理论及疗效确切的经验方更好传承下去,进一步发扬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特色和优势。方法:将67例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门诊、住院部及国医堂门诊就诊且符合研究设计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水飞蓟宾胶囊(规格为35 mg×30粒)治疗,每日三次,一次两粒,三餐前服用;观察组采用张氏丹荷保和汤颗粒剂治疗,中药颗粒剂,每日一剂,开水冲服,每次服用150ml,并于中、晚餐后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各服一次。两组患者用药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患者体重变化情况,以及肝脏酶学指标ALT、AST、GGT,血脂指标TG、TC、LDL-C的变化情况,肝脏超声恢复情况,评价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够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但运用张氏丹荷保和汤颗粒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3.33%,高于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进行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单项症状积分均出现明显下降,P值皆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所用药物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组间治疗后比较,在胁肋疼痛、脘腹胀满、口粘不渴、大便溏等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组降低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药物在改善以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药物;而在神疲乏力、头身困重等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两组积分下降的幅度比较接近,经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后得出,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药物在改善神疲乏力、头身困重方面疗效相当。3、在减重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较治疗前均下降,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表明两组药物在减重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了治疗组药物在减重方面优于对照组药物。4、在血脂、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改善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TC、TG两项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LDL-C指标统计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治疗组具有明显改善TC、TG、LDL-C水平的作用,对照组TC、TG、LDL-C也有很大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血清ALT、AST、GGT均有降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皆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在ALT、AST改善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GGT改善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两组药物均有改善血清ALT、AST、GGT的效果,且治疗组效果更佳。5、肝脏彩超恢复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较明显,治疗组有9例转为正常,对照组有4例转为正常;治疗组正常与轻度病例之和20例,而对照组正常与轻度病例之和12例,以及对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由高向低转变例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药物在恢复患者肝脏彩超方面优于对照组药物。6、随访结果:在用药疗程结束六周后,对两组患者(除外无效者)展开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经过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后,其在短期内的复发率较低,在预后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张氏丹荷保和汤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肝功能,血脂,肝脏超声程度,减重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周文真[4](2021)在《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中药方剂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并与西药治疗进行对比。通过疗效观察、症状对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论证中医方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作用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和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健康需要。方法:收集本院国医堂和脾胃肝胆科门诊、住院部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依次将患者编号为1至60号,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用中药降逆调胃汤加减进行治疗,统一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房熬制,每袋150ml,1袋/次,每天2次,分早、晚各温服1袋;对照组采用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1粒/次,每天1次,餐前服用。两组患者均服药8周,并排除另服他药、改药或者停药等情况。在治疗结束后分别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最后在8周疗程结束后进行随访。运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评价各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对所得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加以分析,最终根据分析结论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深入剖析其治疗机理。结果:1.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3.33%(P<0.05)。2.对比治疗前后各组中医症候积分情况,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总积分上要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统计RDQ积分,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RDQ积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4.复发率情况:在8周疗程结束后进行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8.52%,对照组复发率为44.00%(P<0.05)。5.安全性情况:两组治疗安全性良好,安全性指数均无明显异常。结论:1.降逆调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总体优于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降逆调胃汤能有效改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胃脘部烧灼不适、嗳气等主要症状,能充分发挥中医循证治本、整体治疗的特色和优势,治疗后在复发率方面也较西药组要低。因此综合比较,降逆调胃汤能较明显地改善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3.两组均安全可靠,均没有明显不良事件的发生,表明降逆调胃汤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具有一定的实用用途,可供临床选用和推广。
袁晓辉,张启明,王义国,郭春霞,徐杨,李璇,伍早霞[5](2020)在《脾主运化应拆分为脾运与胃化两种功能》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学中脾胃是与饮食物消化吸收直接相关的两个脏腑。脾主运化功能,包含了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全部过程。中医文献对脾主运化功能有两种不同的认识,《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胃中消谷""脾为胃行津液"的说法,并指出脾为脏"满而不实",胃为腑"实而不满"。后世理论也表明脾宜升而喜燥,胃宜降而喜润的生理特点。这些均提示脾与胃的功能相反相成,二者相互为用,不可一概而论。"化"是由此物转变为彼物的过程,"运"是从此处转移到彼处的过程。故而将脾主运化功能拆分为胃主化和脾主运。运与化功能异常时也表现为两类性质不同的症状。基于西医学病理生理学解释这些症状,提出脾主化与胃主运功能对应的生理过程和解剖结构。
孙跃华[6](2020)在《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疾病,是一种以胃黏膜炎性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由于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中医的针灸推拿等外治方法对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调理脾胃,而且对防止该病的反复发作和提高患者的整体身体素质具有较大的帮助。同时澳洲的整脊治疗也是一种较受欢迎的无药物治疗方法,对于许多内脏疾病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因此本研究在采取多种无药物干预的治疗方法中,探索多种方法联用是否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好的疗效。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中医古籍和现代中医文献,对相关论述进行文献梳理,综述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出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为病体在胃,同时受肝脾的影响,在胃腑功能失调的病理基础上,夹杂痰湿、血瘀、气滞、气虚等多种复杂因素,形成虚实夹杂的多种病变证型。治疗方法有中药的内服、外用;中医的外治方法等。其中针灸推拿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医外治方法,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对于现代西医的认识主要通过文献收集,综述了现代医学在内镜技术和病理学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了本病的认识,也即胃黏膜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慢性非萎缩性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黏膜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并可能伴有糜烂、胆汁反流的慢性炎症改变,在致病因素中,近些年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和本病高度相关,因此治疗方法上,主要是对症治疗,同时有针对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联合铋剂和质子泵抑制进行治疗。临床研究部分采取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电针治疗、推拿整脊治疗和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三种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治疗前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方面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三组分别给予为期4周的两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三组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分别从治疗前14.00±3.48、14.00±3.32、18.00±3.21下降到治疗后4.07±3.95、5.53±4.48、2.80±3.34;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三组在主要症状积分比较中,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好转;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比单纯推拿整脊治疗在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比较方面,三组的积分分别从治疗前31.47±8.45、31.00±7.64、31.87±8.19下降到治疗后14.13±4.10、16.47±3.95、11.73±4.35;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三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的积分下降最明显,表明其疗效在三组当中最佳(P<0.05)。在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比较方面,三组的积分分别从16.70±4.35、16.07±4.01、15.83±4.33下降至7.50±2.15、8.00±2.94、5.70±1.99,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三组治疗方法在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比较中均有较好的疗效。组间比较显示,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的治疗效果最佳(P<0.05)。在抑郁和焦虑状况的比较中,三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从治疗前15.37±6.07、15.50±5.89、16.03±5.80下降到治疗后6.73±2.36、7.40±2.71、6.17±2.32,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表明三组在改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方面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三种方法在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方面疗效相当(P>0.05)。三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从治疗前13.67±5.76、13.87±5.65、13.83±5.90下降到6.00±1.97、7.07±2.15、6.13±2.11,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表明三组在改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方面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三种方法在改善患者焦虑症状方面疗效相当(P>0.05)。在临床疗效比较方面,电针组经治疗后,临床治愈人数4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5例,恶化1例,显效率为60%;推拿整脊组经治疗后,临床治愈人数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恶化2例,显效率为40%;电针联合推拿整脊组经治疗后,临床治愈人数8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例,恶化1例,显效率为80%。三组显效率资料经卡方检验示,P<0.05,表明三组的总有效率有显着差异,其中电针联合推拿整脊组效果最佳。结论:1.电针组、推拿整脊组、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在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次要症状积分均有治疗作用。2.电针组、推拿整脊组、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在改善抑郁、焦虑状态方面均有治疗作用。3.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观察指标方面,电针组联合推拿整脊组疗效最佳。4.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次要观察指标方面,三组疗效相当。综上所述,电针结合推拿整脊方法在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在主要观察指标方面,显示最佳疗效差异(P<0.05),且进一步比较分析中,电针结合推拿整脊方法显示较单纯推拿整脊方法疗效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电针组和推拿整脊组以及电针结合推拿整脊组之间无差异,说明电针在几项积分改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应当加以重视。在次要观察指标中三组疗效相当,其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郭凡雯[7](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施今墨先生治疗消化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施今墨先生治疗消化系疾病的医案进行分析,总结其遣方用药经验,整理其学术特色思想,继承、应用、发扬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方法:收集《祝选施今墨医案》、《施今墨临床经验集》中治疗消化系疾病的医案,整理症状、证型、诊断、治法、方药,根据纳排标准,录入Excel表格;建立专门的数据挖掘平台,借助合适的算法代码,采用频数、频率及关联规则等分析方法进行挖掘。结果:1.统计116篇医案中,共涉及17种消化系疾病,次数在5次以上的有9种,构成比为86.20%,分别是:泄泻、胃痛、肠痨、噎膈、痢疾、便血、痞满、便秘、腹痛。2.共涉及证型25种,次数在5次以上的证型有10种,构成比为73.27%,分别是:脾胃气虚证、食滞胃脘证、脾肾两虚证、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胃热证、气滞证、胃气虚证、肾阳虚衰证、胃阴虚证。3.共得到方剂244首,共有10首经典方剂的使用频次在6次以上,占所有经典方剂的52.86%,包括:左金丸、旋覆代赭汤、四君子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赤石脂禹余粮汤、平胃散、丹参饮。4.共涉及256味中药,总计使用1977次,平均每方使用药物17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5味,用药次数均在28次以上,占所有药物使用频率的29.54%,分别是:厚朴、黄连、茯苓、吴茱萸、白术、陈皮炭、血余炭、枳壳、党参、薤白、苍术炭、白芍、杏仁、晚蚕砂、鸡内金。5.涉及药物种类20种,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分别是:补虚药、理气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消食药、收涩药、温里药、止血药。6.使用炭类药物24种,常用有陈皮炭、血余炭、苍术炭、白术炭、干姜炭;曲类药物5种,分别是神曲、半夏曲、沉香曲、红曲、霞天曲。7.通过关联规则得到施今墨治疗消化系疾病常用的药物配伍有:代赭石=>旋覆花,皂角子=>晚蚕砂,赤石脂=>苍术炭,白术炭=>苍术炭,莱菔缨=>莱菔子,桃仁=>杏仁,黄连=>吴茱萸,苍术炭=>血余炭,瓜蒌=>薤白,杏仁=>薤白。结论:施今墨先生诊疗消化系常见疾病有泄泻、胃痛、肠痨、噎膈、痢疾、便血、痞满等,用药以补虚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根据病因、病性不同,佐以清热、化湿、消食、收涩、温里、止血,采用“温、清、消、补、通、泻、涩、降、和、生”治疗十法,核心是调理中焦气机,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施师善用中医理论来总结西医疾病的发病规律,临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他重视气血辨证,善调气机升降,对气的辨证分为气滞、气逆、气虚,气滞宜行,气逆宜降,气虚宜补。施师临床强调诊断科学、辨证精确、选方灵活、配伍严谨、治法层次分明。
刘亚楠[8](2020)在《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深化肠胃理论的研究,揭示肠胃气化理论的深刻内涵。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为临床应用肠胃气化理论提供思路,转变临床治疗肠胃病的思维,以适应大健康时代人们对肠胃健康的心理需求,为国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肠胃健康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及理论研究的方法,以《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作为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整理挖掘,结合《伤寒论》《脾胃论》《临证医案指南》《四圣心源》等古代医家经典巨着,参考现代的《脾脏论》《脾胃气化学说及临证经验》《消化病学》《中医气化理论与实践》等书籍,并以“胃”“小肠”“大肠”“气化”等为关键词在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期刊论文,对肠胃气化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结果1.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的《肠胃》《平人绝谷》等肠胃专篇发现:胃、小肠、大肠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统一性,三者在解剖形态上形成连贯的空腔结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病理方面相互影响。2.对肠胃阴阳属性的研究发现:以脏腑阴阳属性的角度划分,肠胃属阳腑;以体用的阴阳属性划分,肠胃为体阳而用阴。3.运用象思维对肠胃整体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肠胃类土,具有化生、长养、承载、转化的特征;肠胃似仓廪,具备储藏、流通、加工的特征;肠胃如器,具备升降出入、生化、盛纳的特征;肠胃像海,具有容纳、化物、潮汐的特征。4.确定了肠胃气化的概念:肠胃气化是在天地之气的参与及影响下,肠胃之气的升降出入、聚散离合运动中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变化。5.提出了肠胃内气化的内涵:肠胃内气化是发生在肠胃以内的气化,体现为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以及糟粕的排泄,这个过程以胃气为主导力量,大肠、小肠之气共同参与其中,是彼此分工明确又协同合作的肠胃内部气化过程。6.提出了肠胃外气化的内涵:肠胃外气化是发生于肠胃外的气化,是肠胃之气的运动变化与人体其他器官发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转化,这个过程涉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形体官窍。肠胃外气化以五脏为核心,脾气发挥主导力量。7.通过肠胃整体内气化的研究发现:胃、小肠、大肠的关系为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三者经脉相连、经气相通;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肠胃内气化是一个连贯且有序的过程,共同发挥盛纳、传输、生化、排浊的生理功能。8.通过对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的探究发现:肠胃的气机运动表现为以降为顺、降中有升、出入有序、出三入一,气化形式的规律为清浊升降、虚实更迭、燥湿制化。9.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肠胃气化诞生生命之物质;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结论1.胃、小肠、大肠三者共同构成了肠胃的整体结构,将肠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三者具有整体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肠胃气化研究具备中医整体性的要求。2.肠胃内、外气化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肠胃内气化是肠胃外气化的前提与基础,肠胃外气化又为肠胃内气化提供动力。肠胃内气化与外气化皆是肠胃之气运动的结果,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根互助、协调互制的关系。3.肠胃气化理论研究将肠胃与五脏视为统一的整体,是以肠胃为主体、五脏系统共同参与的气化过程,其中胃在肠胃内气化中发挥主导力量,脾在肠胃外气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整个过程以五脏为核心,由脾胃发挥决定性作用。4.肠胃是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源的重要场所。饮食入肠胃消化、吸收、排浊输出的过程,主要由肠胃内气化承担。肠胃外气化中肠胃的气化功能为生命提供营养之源头,为五脏系统的生理功能提供物质能量来源,从而达到“气归于权衡”“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生命要求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要求。
王超[9](2020)在《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中医脉诊理论相结合,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通过对人体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进行多普勒超声血流图观察,比较其差异性,探索其对胃肠道阻滞的诊断意义以及胃肠道阻滞程度在其相关血流图上的反映。并以辟谷状态下的人群为对象,利用现代生理检测仪器和脉诊仪,观察胃肠道虚实状态下人体相关生理指标、主观感觉与脉象的关系,从而探索中医脉诊的科学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历史文献论述,明确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研究一: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分别测试正常人群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的人迎脉、寸口脉和趺阳脉的多普勒血流图,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三处多普勒血流图指标的特征,分析其差异。研究二:对正常组、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同一部脉的血流图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正常人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寸口脉、人迎脉、趺阳脉三部脉多普勒血流图指标间的差异性。研究三:借助研究二能够反映出正常组与肠胃积热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组不同的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数据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其对于胃肠道内部阻滞程度的诊断意义。研究四:统计分析辟谷者在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三次检测的数据,包括体重、骨量等身体成分、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流灌注量等生理指标数据及睡眠状况、精力评价、疲劳感等人体主观感觉状态,探索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性指标及主观感觉状态上的反映。研究五:采用Matlab软件对辟谷前,辟谷中,辟谷后三次检测分别筛选其中两期数据的特征性参数进行分析,探索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结果研究一:通过研究发现所有正常组的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的比较中,多普勒血流图的搏动指数(PI)、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P)、阻力指数(RI)、血管内径(D)、循环血流周期(ET)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患者组的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的比较中,多普勒血流图除ET无显着差异,PI、Vd、Vm、Vp、RI、D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二:正常组与患者组人迎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Vm值有差异(P<0.05),Vd、Vp、D、E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与患者组寸口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Vd、Vm、Vp、D、ET 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正常组与患者组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Vd、Vm、Vp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D、ET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研究三:非严重性便秘患者组与严重性便秘患者组在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的PI、RI、Vp、Vd、Vm均有显着性差异。研究四: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的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辟谷前、辟谷中和辟谷后的血氧饱和度、血流灌注、身体水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五:辟谷者在辟谷前与辟谷后的脉诊信息差异极其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80.64%,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72%;辟谷者在辟谷前与辟谷中的脉诊信息差异较为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80.48%,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67.57%;辟谷者在辟谷中与辟谷后的脉诊信息有差异但并不显着,对各类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可以进行准确的分类,LS识别二者准确率为75.99%,Lasso判决准确概率是58.33%。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通过人体研究发现: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的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有着显着性差异性;相比较于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血流图,作为足阳明胃经原穴的趺阳脉的血流图数据对于胃肠道内部阻滞情况有着更加明确的反映;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程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且胃肠道内阻滞程度越高内容物越充盈时,代表脉力的多普勒血流图搏动指数(PI)越高,表示趺阳脉脉力越有强。利用现代客观化生理检测仪器以及脉诊仪,通过人体研究发现: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性指标、主观感觉状态以及脉象有着不同的反映,当胃肠道内容物处于充盈状态时,体重、BMI、血压、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以及排便量、排尿量等人体生理性指标偏高一些,且精力主观感觉状态充盛,疲劳感觉状态偏低,寸口脉象偏于赢实有力的状态;当胃肠道内容物处于虚羸状态时,体重、BMI、血压、基础代谢率、骨量、内脏脂肪指数以及排便量、排尿量等人体生理性指标明显偏低,且精力主观感觉状态低下,疲劳感觉状态升高,寸口脉象偏于虚羸无力的状态。结合文献研究及现代客观化检测仪器,本文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解释了传统的:“阳道实,阴道虚”理论,即当胃肠道内容物充盈时,会出现脉象偏赢实的“阳脉”,身体整体状态处于亢奋的“阳明”状态;当胃肠道内容物虚羸时,会出现脉象偏虚弱的“阴脉”,身体整体状态处于虚弱的“太阴”状态。综上所述,中医学脉诊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研究价值;趺阳脉、寸口脉与人迎脉三者具有不同的诊断意义;趺阳脉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胃肠道虚实状态,对于阳明胃肠壅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突出的应用价值;胃肠道内容物处于壅实的状态,人体脉象会出现“阳脉”,胃肠道内容物处于虚羸的状态,人体脉象会出现“阴脉”。
谢双峥[10](2020)在《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文中指出四时养生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在养生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四时养生历史悠久,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方法,而且有着系统的思想理论,并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来随着传统养生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关四时养生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但对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及其文献的系统研究,仍属阙如。有鉴于此,本课题从文献调查入手,充分运用目录学、文献学、历史学、诠释学等研究方法,对四时养生的历史与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四时养生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各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点,全面收集存世的四时养生文献,进行合理分类,并对文献载录的四时养生的内容方法作出简要归纳,以便为深入开展四时养生的文献与理论研究奠定一个初步基础。本论文即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大体分为历史发展与文献研究两大部分,共十五章。具体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四时养生的内涵研究。在简要辨析四时概念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作出了具体界说,认为四时养生就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规律,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及脏腑气血特点,合理安排精神情志、饮食起居、生活劳作等行为活动,并采取积极的调摄养护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乃至延年益寿的目的。第二章,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初始和奠基阶段。上古时期,中华先民就有了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和早期经验积累。夏商周时期,通过天象观察和物候认识,以《尧典》、《夏小正》、《礼记·月令》为标志,表明对四时变化的规律有了较深的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四时养生均有理论阐述,尤以《吕氏春秋》“十二纪”为代表,初步奠定了四时养生的基础。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确立阶段。以《黄帝内经》为标志,构建起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包括四时养生的思想基础、宗旨目的、原则纲要和内容大法。第四章,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丰富充实阶段。无论是医家、养生家,还是早期道教学者,均是在《内经》四时养生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方面的充实和完善。第五章,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是四时养生的突破创新时期,提出了四气摄生、摄生月令、养生月览、四时养老、四时导引、四时饮食、四时宜忌、四时用药等一系列命题,四时养生有着专门化的逻辑发展趋向,并形成了专门的着作文献。第六章,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该时期四时养生呈现全面繁荣兴盛的景象,表现为着作众多、月令扩充、方法类聚、程式精致、世俗流行,四时养生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七章至第十四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第七章为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在介绍古代四时养生文献一般情况的基础上,对古代四时养生文献进行了简明分类,包括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令养生、时辰养生、运气养生、养生宜忌共七大类。从第八章起,即按照七大类的每类一章,逐章对每类文献的一般情况进行概括性阐述,并对每类的重点文献进行了专门介绍。第十五章,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根据前述七类四时养生文献所载养生方法经验的总结和分析,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等九个方面。每个方面均列举了代表性的方法或进行了概括性的说明。研究形成以下结论:一、四时养生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素为:春夏秋冬四时有其阴阳变化的规律,有时会出现反常;人体各有特点,对四时变化的适应各有不同;四时养生的关键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行为和采取必要的调护方法;四时养生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二、四时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肇始于先秦,确立于汉代,《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框架,晋唐时期有所充实完善,宋元时期获得创新性突破,明清时期更为繁荣兴盛。三、四时养生文献中众多,从载体上来说可分成单篇、散在或专着三类。按照内容,可分为月令养生、四季养生、逐月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宜忌养生、运气养生共七大类。四、四时养生的内容宏富,方法繁多,根据文献载录,可以分为精神调摄、脏腑调摄、起居调摄、饮食调摄、运动调摄、服食调摄、药物调摄、疾病预防、宜忌调摄九个方面。
二、饮食物的消化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饮食物的消化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导论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藏医经典着作 |
二、藏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藏族医学分布 |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壮医经典着作 |
二、壮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壮族医学分布 |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
第一节 目的 |
第二节 材料 |
一、回医经典着作 |
二、回医其他着作 |
第三节 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节 结果 |
一、回族医学分布 |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食疗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1.1 食疗概念 |
1.2 食疗理论发展概述 |
1.2.1 商周时期:食疗的萌芽 |
1.2.2 先秦两汉时期:食疗理论开始出现 |
1.2.3 魏晋隋唐时期:食疗理论快速发展 |
1.2.4 宋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得以完善 |
1.2.5 明清时期:食疗理论趋于成熟 |
1.3 金元以前食疗理论状况 |
1.3.1 食药不分,药食同用 |
1.3.2 取百家所长,重视饮食宜忌 |
1.3.3 食疗方法多样,剂型丰富 |
1.4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对明清时期食疗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
1.4.1食疗方种类增多 |
1.4.2 归经理论运用于食疗 |
1.4.3 拓展粥的运用 |
1.5 金元时期食疗经验对现代的借鉴意义 |
1.5.1 饮食清淡用单方 |
1.5.2 食肥甘注意配伍 |
2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 |
2.1 政治背景 |
2.2 经济背景 |
2.3 社会背景 |
3 金元时期食疗相关着作及代表性医家的研究 |
3.1 金元时期食疗着作概况 |
3.2 金元时期代表性食疗着作研究 |
3.2.1 《饮膳正要》倡饮食“守中” |
3.2.2 《寿亲养老新书》重“养胃气” |
3.2.3 《饮食须知》:知反忌,勿多食 |
3.3 金元时期食疗相关方书研究 |
3.3.1 《普济本事方》 |
3.3.2 《妇人大全良方》 |
3.3.3 《世医得效方》 |
3.3.4 《御药院方》 |
3.3.5 《医说》 |
3.4 其他非医学书籍 |
3.5 代表性医家 |
3.5.1 刘完素 |
3.5.2 张从正 |
3.5.3 朱丹溪 |
4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主要内容 |
4.1 基本原理 |
4.1.1 阴阳整体观 |
4.1.2 精气化神论 |
4.1.3 性味配伍理论 |
4.1.4 脾胃为本论 |
4.2 应用原则 |
4.2.1 合理配伍,卫生饮食 |
4.2.2 药食共用,辅助治疗 |
4.2.3 病后食补,防疾反复 |
4.3 选方原则 |
4.3.1 辨证选方 |
4.3.2 辨病选方 |
4.3.3 辨体选方 |
4.4 食禁原则 |
4.4.1 四时禁忌 |
4.4.2 平时禁忌 |
4.4.3 病中禁忌 |
4.4.4 病后禁忌 |
5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现状 |
5.1 因人制宜,分段食养 |
5.2 因病制膳,辨证食疗 |
5.3 温胃暖脾,护卫中焦 |
5.4 随时宜忌,节制饮食 |
6 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特点 |
6.1 善用肉食,民族融合特色显着 |
6.2 多用单方,药食两用简便验廉 |
6.3 饮食清淡,食疗理论百花齐放 |
7 金元时期食疗方应用规律 |
7.1 食疗剂型:剂型多种多样,粥汤羹菜为多 |
7.2 食疗方药物寒热特性:药性有寒有热,多数方剂偏温 |
7.3 食疗方主要功效:攻邪补虚皆有,其中以补为主 |
7.4 食疗方服用时间:多数不拘时候,亦分饭前饭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卫生健康委规定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
附录二: 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名单 |
附录三: 保健食品禁用中药名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对NAFLD的认识 |
1.1 概念及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NAFLD的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NAFLD的认识 |
2.1 概念及分类 |
2.2 流行病学特点 |
2.3 常见病因 |
2.4 发病机制 |
2.5 治疗 |
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在NAFLD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
1 脾胃气化学说的主要内容 |
1.1 升降有度 |
1.2 纳运相因 |
1.3 燥湿相宜 |
1.4 出入有序 |
2 脾胃气化学术思想在NAFLD的临床治疗中的体现 |
临床研究 |
1 诊断标准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辨证标准 |
1.3 入组及排除标准 |
1.4 剔除、脱落标准 |
1.5 脱落病例处置方案 |
2 观察项目 |
2.1 疗效性指标 |
2.2 安全性指标 |
2.3 疗效判定标准 |
3 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来源 |
3.2 治疗方法 |
3.3 统计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研究完成情况 |
4.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5 讨论 |
5.1 结果分析 |
5.2 张氏丹荷保和汤对NAFLD发挥疗效的潜在作用机理 |
5.3 药物安全性测定及副作用 |
5.4 张氏丹荷保和汤方解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GERD的中医研究进展 |
2 GERD现代医学认识 |
3 研究与思考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标准 |
1.1 临床病例的收集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4 脱落、剔除、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一般治疗(两组均适用) |
2.2 药物治疗 |
2.3 治疗疗程 |
2.4 观察内容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随访 |
3 数据分析与结论 |
3.1 治疗前基本资料比较 |
3.2 治疗后研究数据比较与分析 |
3.3 安全性分析 |
3.4 结论小结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导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见解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原则 |
3 降逆调胃汤用药依据 |
3.1 方药剖析 |
3.2 单味药物分析 |
4 验案举隅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脾主运化应拆分为脾运与胃化两种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脾胃理论的传统认识回顾 |
2 胃主化与脾主运新概念的提出 |
2.1 胃主化 |
2.2 脾主运 |
3 运与化功能性症状的筛选 |
4 化与运功能性症状的病理生理学解释 |
4.1 胃主化异常的病理生理学解释 |
4.1.1 物理消化异常 |
4.1.2 化学消化异常 |
4.1.3 物理消化与化学消化同时异常 |
4.2 脾主运异常的病理生理学解释 |
5 运与化功能的生理过程和解剖定位 |
5.1 胃主化的生理过程和解剖定位 |
5.2 脾主运的生理过程和解剖定位 |
5.2.1 水液为介质 |
5.2.2 经黏膜上皮细胞膜吸收入血 |
5.2.3 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和肝脏产生承载体 |
6 讨论 |
(6)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1.1 中医学对病名的认识 |
1.1.2 中医学对胃腑与肝脾关系的认识 |
1.1.3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4 中医治疗之概述 |
1.2 现代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2.1 胃炎 |
1.2.2 慢性胃炎 |
1.2.3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选择 |
2.1.1 样本量选择 |
2.1.2 病例来源及分组方法 |
2.1.3 诊断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中止病例标准 |
2.1.7 脱落剔除标准及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治疗方法 |
2.2.2 观察指标 |
2.2.3 统计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比较 |
2.3.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案选择 |
3.1.1 电针治疗方案的选择 |
3.1.2 推拿整脊方案的选择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3.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2 三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
3.2.3 三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比较 |
3.2.4 三组患者次要观察指标比较 |
3.2.5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电针结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施今墨先生治疗消化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医案采集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研究方法 |
1.4.1 医案收录 |
1.4.2 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 |
1.4.3 数据分析与挖掘 |
2.研究内容及结果 |
2.1 病例基本信息统计 |
2.2 消化系疾病常见症状分析 |
2.3 舌苔、脉象分析 |
2.4 常见证型分析 |
2.5 常见证素分析 |
2.6 治法分析 |
2.7 处方分析 |
2.8 全部处方用药分析 |
2.8.1 常用药物 |
2.8.2 药物功效分析 |
2.8.3 处方药味数分析 |
2.8.4 炭、曲类药物分析 |
2.9 常见疾病用药分析 |
2.10 常用药物配伍分析 |
讨论 |
1.数据挖掘方法探讨 |
2.病因病机探讨 |
3.辨证论治探讨 |
4.用药探讨 |
4.1 消化系疾病常用药物、功效分析 |
4.2 常见疾病用药分析 |
4.3 药物配伍关系分析 |
4.4 用药特点分析 |
5.施今墨治疗消化系疾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
5.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5.2 重视气血辨证,善调气机 |
5.3 辨证用药,组方严谨,善用药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学对脾胃病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肠胃气化概念的提出 |
1 肠胃概念 |
1.1 肠胃解剖学认识 |
1.1.1 古代解剖 |
1.1.2 现代解剖 |
1.2 肠胃的阴阳属性 |
1.2.1 肠胃居阴位,属阳腑 |
1.2.2 体阳而用阴 |
1.3 肠胃的功能特征 |
1.3.1 土的特征 |
1.3.2 仓廪的特征 |
1.3.3 器的特征 |
1.3.4 海的特征 |
2 气化概念 |
2.1 “气”“化”释义 |
2.2 气化含义 |
2.3 气化与气机的关系 |
3 肠胃气化概念 |
第二章 肠胃气化的核心机制探讨 |
1 肠胃之气的运动形式 |
1.1 以降为顺,降中有升 |
1.2 出入有序,出三入一 |
2 肠胃气化的规律 |
2.1 清浊运动 |
2.2 虚实更迭 |
2.3 燥湿制化 |
3 肠胃气化与脾胃、三焦关系 |
3.1 肠胃气化以脾升胃降为枢纽 |
3.2 肠胃气化以三焦为通道 |
4 肠胃内气化和外气化的关系 |
4.1 互根互助 |
4.2 协调互制 |
第三章 以胃气为主导、水谷为基础的肠胃内气化研究 |
1 肠胃内气化内涵 |
1.1 以水谷为基础 |
1.2 以胃气为主导 |
2 肠胃各腑之内气化 |
2.1 胃腑气化功能 |
2.1.1 受纳水谷 |
2.1.2 腐熟水谷 |
2.2 小肠腑气化功能 |
2.2.1 受盛化物 |
2.2.2 泌别清浊 |
2.3 大肠腑气化功能 |
2.3.1 燥化糟粕 |
2.3.2 排泄粪便 |
3 肠胃整体之内气化 |
3.1 胃、小肠、大肠三者的关系 |
3.1.1 解剖结构具有连续的整体性 |
3.1.2 经脉相连,经气相通 |
3.1.3 生理上相互配合 |
3.1.4 病理上相互影响 |
3.2 肠胃整体气化功能 |
3.2.1 盛纳 |
3.2.2 传输 |
3.2.3 生化 |
3.2.4 排浊 |
第四章 以脾气为主导、五脏为核心的肠胃外气化研究 |
1 肠胃外气化内涵 |
1.1 以脾气为主导 |
1.2 以五脏为核心 |
2 肠胃外气化与脾 |
2.1 肠胃与脾的关系 |
2.1.1 脏腑相合 |
2.1.2 经络络属 |
2.1.3 升降相因 |
2.1.4 阴阳互助 |
2.1.5 燥湿既济 |
2.2 肠胃与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2.2.1 脾行津液 |
2.2.2 脾气散精 |
2.2.3 脾藏营运营 |
3 肠胃外气化与肺 |
3.1 肠胃与肺的关系 |
3.1.1 脏腑相合 |
3.1.2 经络关系 |
3.1.3 金土关系 |
3.2 肠胃与肺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3.2.1 中焦受气化血注肺经 |
3.2.2 营卫气化起于中焦 |
3.2.3 输精皮表 |
3.2.4 影响宗气生成 |
4 肠胃外气化与心 |
4.1 肠胃与心的关系 |
4.1.1 脏腑相合 |
4.1.2 经络关系 |
4.1.3 胃络通心 |
4.2 肠胃与心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4.2.1 泌别清浊,浊气归心 |
4.2.2 生营化血,以贯血脉 |
5 肠胃外气化与肝 |
5.1 肠胃与肝的关系 |
5.1.1 肝与大肠气化相通 |
5.1.2 经络关系 |
5.1.3 厥阴相火与肠胃关系 |
5.2 肠胃与肝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5.2.1 淫精于肝 |
5.2.2 化血藏于肝,以生血气 |
6 肠胃外气化与肾 |
6.1 肠胃与肾的关系 |
6.1.1 肾司开阖与肠胃开合 |
6.1.2 肾之封藏与胃之受纳 |
6.1.3 经络关系 |
6.2 肠胃与肾相合的外气化生理意义 |
6.2.1 后天之精,下注于肾 |
6.2.2 后天补养先天 |
第五章 研究肠胃气化理论的意义 |
1 构建以肠胃为主体的气化生命观 |
1.1 肠胃气化贯穿生命之终始 |
1.2 肠胃气化生成生命之物质 |
1.3 肠胃气化阐释生命之运动 |
1.4 肠胃气化演绎生命之状态 |
1.5 肠胃气化揭示生命之规律 |
2 完善脏腑气化理论体系及医学模式 |
2.1 深化脏腑气化理论研究 |
2.2 发展脏腑气化医学模式 |
3 昭示中医思维方式及观念 |
3.1 气化平衡观 |
3.2 气化恒动观 |
4 指导中医临床治疗 |
4.1 诸病皆可调肠胃 |
4.1.1 调肠胃以安五脏 |
4.1.2 调肠胃以通血脉 |
4.1.3 调肠胃以和精神 |
4.2 治疗肠胃病的基本治则 |
4.2.1 调衡气机 |
4.2.2 肠胃与五脏互调 |
5 推动临床实践的发展与应用 |
5.1 调气机而治 |
5.1.1 畅通气机 |
5.1.2 升清气 |
5.1.3 降浊气 |
5.2 调肠胃以治五脏 |
5.2.1 调肠胃以治肝 |
5.2.2 调肠胃以治心 |
5.2.3 调肠胃以治脾 |
5.2.4 调肠胃以治肺 |
5.2.5 调肠胃以治肾 |
5.3 肠胃病从五脏论治 |
5.3.1 肠胃病从肝论治 |
5.3.2 肠胃病从心论治 |
5.3.3 肠胃病从脾论治 |
5.3.4 肠胃病从肺论治 |
5.3.5 肠胃病从肾论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脉诊的传承与现代客观化研究进展 |
1 古代中医脉诊的传承与发展 |
2 中医脉诊现代客观数据化发展历程 |
3 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4 总结 |
综述二 对于《黄帝内经》“大小肠皆属于胃”的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关于胃与肠在解剖结构上的认识 |
2 胃、大肠、小肠三者生理功能特点 |
3 胃与肠的中医理论论述与临床实践应用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 |
1 胃肠道虚实状态研究的古代论述 |
2 脉诊的古代认识 |
3 胃肠道虚实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寸口脉、趺阳脉、人迎脉的多普勒超声血流图的差异性分析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人迎脉、寸口脉、趺阳脉多普勒超声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的诊断意义研究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三 趺阳脉多普勒血流图对胃肠道阻滞程度的指导意义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四 通过现代客观化仪器研究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人体生理指标及主观感觉状态上的反映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五 通过现代客观化脉诊仪研究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在脉象上的反映 |
1 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 |
第一章 四时养生的内涵 |
一、时与四时 |
(一)时 |
(二)四时 |
二、四时养生内涵 |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上古时期 |
(一)顺时养生的初始观念 |
(二)顺时养生的早期经验 |
二、夏商周时期 |
(一)岁时观念的形成 |
(二)物候知识的积累 |
(三)调养理念的产生 |
三、春秋战国时期 |
(一)儒家四时养生思想 |
(二)道家四时养生思想 |
(三)杂家四时养生思想 |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西汉时期 |
(一)西汉早期出土文献论四时养生 |
(二)西汉早期思想家论四时养生 |
(三)《黄帝内经》构建了四时养生的理论体系 |
二、东汉时期 |
(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四时养生的贡献 |
(二)《四民月令》论四时养生 |
第四章 晋唐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一)张湛《养生要集》四时养生理论 |
(二)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论四时养生 |
(三)《荆楚岁时记》论四时养生 |
二、隋唐时期 |
(一)《崔禹锡食经》论四时饮食 |
(二)孙思邈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三)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论四时养生 |
(四)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论四时养生 |
(五)王冰《素问六气玄珠密语》论运气养生 |
(六)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论四时养生 |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四气摄生 |
二、摄生月令 |
三、养生月览 |
四、四时养老 |
五、四时导引 |
六、四时饮食 |
七、四时宜忌 |
八、四时药物 |
九、运气养生 |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 |
一、着作众多 |
二、月令扩充 |
三、方法类聚 |
四、世俗流行 |
五、程式精致 |
六、时辰考究 |
下篇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研究 |
第七章 古代四时养生文献概述 |
一、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一般情况 |
二、古代四时养生文献的分类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 |
(二)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三)逐月养生类文献 |
(四)节气养生类文献 |
(五)时辰养生类文献 |
(六)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七)运气养生类文献 |
第八章 月令养生类文献 |
一、月令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夏小正》 |
(二)《吕氏春秋》 |
(三)《四民月令》 |
(四)《月令通考》 |
第九章 四时养生类文献 |
一、四时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灵剑子》 |
(二)《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
(三)《四气摄生图》 |
(四)《混俗颐生录》 |
(五)《养生月录》 |
(六)《摄生消息论》 |
(七)《遵生八笺》 |
第十章 运气养生类文献 |
一、运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素问入式运气论奥》 |
第十一章 逐月养生类文献 |
一、逐月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孙真人摄养论》 |
(二)《养生月览》 |
(三)《摄生月令》 |
(四)《运化玄枢》 |
第十二章 节气养生类文献 |
一、节气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保生月录》 |
(二)《二十四气坐功导引治病图》 |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第十三章 时辰养生类文献 |
一、时辰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二六功课》 |
第十四章 宜忌养生类文献 |
一、宜忌养生类文献概述 |
二、重点文献介绍 |
(一)《四时宜忌》 |
第十五章 古代四时养生的主要内容 |
一、精神调摄 |
(一)精神调摄 |
(二)情志调摄 |
二、脏腑调摄 |
(一)四季脏腑调摄 |
(二)逐月脏腑调摄 |
三、起居调摄 |
(一)作息 |
(二)睡眠 |
(三)沐浴 |
(四)晨起 |
(五)服饰 |
(六)居处 |
四、饮食调摄 |
(一)食材选择 |
(二)注意事项 |
五、运动调摄 |
六、服食调摄 |
(一)组方分类 |
(二)剂型分类 |
(三)按时分类 |
七、药物调摄 |
(一)四季药方 |
(二)逐月药方 |
八、疾病预防 |
(一)居处卫生 |
(二)药物预防 |
九、宜忌调摄 |
(一)饮食禁忌 |
(二)起居禁忌 |
(三)房中宜忌 |
(四)行为禁忌 |
结论 |
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四、饮食物的消化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2]金元时期食疗理论研究[D]. 姚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张氏丹荷保和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理论及临床研究[D]. 张润垚.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降逆调胃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D]. 周文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脾主运化应拆分为脾运与胃化两种功能[J]. 袁晓辉,张启明,王义国,郭春霞,徐杨,李璇,伍早霞. 环球中医药, 2020(11)
- [6]电针联合推拿整脊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D]. 孙跃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施今墨先生治疗消化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D]. 郭凡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中医肠胃气化理论研究[D]. 刘亚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基于中医脉诊客观化对胃肠道虚实不同状态的脉象研究[D]. 王超.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古代四时养生思想的历史发展及文献研究[D]. 谢双峥.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