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配置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1](2021)在《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可耗竭资源跨期配置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研究分析各不确定环境因素对资源配置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是能源经济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从宏观决策主体和微观决策主体两个视角,利用NPEST(自然、政策、经济、文化、技术)分析法,梳理了影响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其次,从宏观决策主体视角,就“两类能源储量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模型求解及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其对我国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路径及可耗竭能源向替代能源转换的最优时机问题;就“多种后备技术发现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模型求解及情景分析,研究了多种后备技术发现时间与成本不确定对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及后备技术采用的影响;就“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实施与否不确定,构建一般动态规划模型,利用理论求解及情景分析,研究了此政策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最优跨期配置路径及能源价格路径;就“污染第三方治理”、“碳税”及“污染治理补贴”政策不确定,构建多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理论求解及数值模拟探讨了三种政策对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路径、环境污染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从微观决策主体视角,就“煤炭价格不确定”构建随机动态规划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煤炭价格不确定对微观煤炭企业生命周期内各阶段最优决策的影响。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可耗竭能源可得性越不确定,决策者就越早转向替代能源。替代能源的可得性越不确定,决策者就越晚转向替代能源。转换越早,可耗竭能源开采速率越高,否则越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转换成本近乎等于零的情况下,决策者也可能不会立即转向使用替代能源。(2)直至最终的后备技术被发现且未来无更优的后备技术可期,这段时间内,Hotelling法则不再适用,更优后备技术发现的不确定性加速可耗竭能源开采。现有后备技术转换成本越高,被采用时间越晚,更优后备技术发现概率放大了这种趋势。并且当有更优后备技术可预期时,不管现有后备技术的转换成本是高还是低(零转换成本是一种特殊情况),其采用时间都可能(但不是必须)被延迟。(3)实施“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前、后及期间,可耗竭能源开采速率递减或维持恒定,替代能源利用速率递增。当替代能源表现为“干中学”时,如果在上限具有约束力期间或之前替代能源首次被使用,能源价格会出现双峰价格路径,这种价格路径不同于传统的Hotelling法则。(4)“污染第三方治理”、“碳税”政策都有利于污染治理,且有利于延缓可耗竭能源开采;但对污染治理进行补贴,会引起“绿色悖论”,短期内增加可耗竭能源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可能增加;三种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确定。(5)由临界价格决定的煤矿各阶段(施工开始前、建设完成1/3、建设完成2/3、建设100%完成且开始生产、暂时封存、重启或废弃)最优决策存在显着差异。在很低的价格指数水平,煤矿就开始建设,随着建设的进行,临界价格会上升,随后下降至一个较低水平,导致煤矿停止生产(封存),之后在一个较高的价格水平,煤矿重新开始生产,模拟结果没有给出煤矿废弃的临界价格。对比研究发现,“低价格政策”下煤矿开采的所有阶段中,临界价格指数都比在“高价格政策”下要高。储量小的煤矿比储量大的煤矿所有阶段的临界价格都更高。高波动率下两种政策下开始阶段的临界价格都有所降低。用GBM描述的单一价格政策下,临界价格在非常高的水平煤矿才开始生产,然后在随后的阶段下降。数值模拟结果还显示,逐渐增加的碳排放税对能源生产者更有利。本研究拓展了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研究内容,在同一框架下考虑多个不确定因素,为不确定环境下优化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策略、选择可耗竭能源向替代能源最优转型时机以及完善我国环境政策及污染治理方式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政策建议。该论文有图49幅,表22个,参考文献259篇。
樊竹清[2](2020)在《基于复杂网络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群体合作绩效研究》文中指出国家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无论是资金、人员还是政策方面都为其经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单个科技型小微企业规模小、资源少、人才不足,再加上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单个企业难以独自承担一个复杂模块的研发,因此需要不断谋求合作,以补充缺少的资源,从而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全国264家,主要来自金融、互联网、工业制造等行业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深度访谈,运用复杂网络、合作博弈、极大值原理等方法,研究数据资源配置网络中节点数量以及边的数量分别变化时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绩效的影响情况。本文所做工作如下:在分析科技型小微企业间数据资源的合作过程,以及平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过程后,建立了以科技型小微企业为节点,综合考虑企业数据资源的种类、来源、时间、价格4个属性的匹配关系为边线的数据资源配置的复杂网络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生成的配置方案的有效性,建立了数据资源配置效率的3个评价指标,并研究复杂网络中节点数量变化对于合作绩效的影响情况。在此基础上,由于复杂网络中的边对应的是企业间形成的合作关系,为研究边的数量变化对合作绩效的影响情况,建立了科技型小微企业间合作的微分博弈方程,运用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求出方程的Nash均衡解,并通过调整平台上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数量,观察共同平台总绩效的变化情况。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组成的数据资源配置的复杂网络中,不同类型节点数量的变化,会导致网络配置效率的不同变化,资源节点数量的增加可能会使网络的配置效率增加,而需求节点数量的增加对网络的配置效率无明显影响。不同因素对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倾向的影响机制各异,有的影响因素对合作倾向产生积极影响,有的则产生消极影响,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从而影响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合作倾向;共同平台的总绩效水平与平台上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数量有关,且随着平台上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数量增加而增大。所得结论可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平台组织的发展提供指导。合作对象的优劣关系到企业间合作的成功与否,结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对象的选择提供依据,从而能够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间的合作效率,增加合作强度,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所得结论可以为大企业管理平台组织提供理论指导,引用复杂网络的方法建立数据资源配置网络模型,可以提高网络中数据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平台的绩效水平。
仓定帮[3](2020)在《我国化石能源跨期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新能源替代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依靠化石能源的大量投入,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新能源替代可以有效解决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问题,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解决新能源替代下化石能源的跨期优化配置问题,重点理清新能源替代对化石能源跨期配置路径的影响机理。首先,对化石能源和新能源消费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梳理。能源消费革命背景下,新能源消费占比将不断提高,而化石能源消费速度放缓,煤炭资源消费占比将会继续走低。分数阶灰色预测结果显示,到2027年我国煤炭消费占比将会降低到50%以下。新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化石能源,但是能源利用效率有降低趋势。借助改进的BASS模型得到我国能源消费峰值约为57.15亿吨标准煤,并且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对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还未形成直接的抑制作用。其次,从微观角度研究了新能源替代对化石能源开采路径的影响。考虑的因素有新能源价格、贴现率、新能源替代规模以及新能源技术水平。(1)利用动态最优化方法在新能源替代和环境约束的条件下得到了化石能源的最优开采路径,结果显示,环境外部性和稀缺性促使化石能源价格上涨,逼近新能源价格后被完全替代。(2)借助博弈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存在新能源替代的化石能源多主体开采模型。分析了新能源替代规模、开采成本、跟随企业数量对均衡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一个最优的开采结构,能够最大化跟随企业平均收益,并且新能源替代对企业收益的影响程度小于成本因素和开采结构因素。(3)新能源替代使得化石能源开采贴现率呈现不确定性。借助于随机最优化方法,讨论了贴现率不确定性对开采路径的影响,发现贴现率不确定性降低了化石能源价格期望变化率,但从价资源税不受其影响。(4)通过随机优化方法,研究了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换问题。结果发现,化石能源储量不确定性和新能源技术进步不确定性会影响化石能源的开采路径。在能源替代节点处,储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和替代成本越高,替代节点越晚出现。资源税和新能源技术水平越高,替代节点越早出现。然后,从宏观经济增长角度出发,探讨了新能源替代对化石能源耗竭路径及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借助于两阶段动态最优化原理,构建了由化石能源和新能源支撑的两阶段经济增长模型,给出了两个阶段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变化路径,对比了两个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污染变化率,并讨论了相关参数对替代节点的影响以及替代节点处经济增长路径表现出来的特征。结果显示两阶段的经济都可以持续增长,经济增长路径在能源替代节点处存在“跳跃”现象。技术进步率、污染治理水平及产出的污染弹性等因素对替代节点影响显着。最后,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协整分析、时间序列回归等方法,讨论了新能源替代、经济增长、环境规制、能源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化石能源消费的影响,并对化石能源消费峰值和煤炭资源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可以较好的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费;新能源替代和能源技术的交叉作用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抑制作用显着;在新能源替代和环境规制的作用下化石能源消费峰值将在短期内出现,并且减少煤炭资源消费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煤炭资源节能减排潜力显着。该论文有图61幅,表25个,参考文献173篇。
戴旭[4](2020)在《考虑顾客行为的服务型制造动态资源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务型制造作为一种新型制造模式是将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是传统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将有利于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同时保证服务水平QoS,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环境不确定性的服务型制造系统中,论文研究对象是考虑顾客有复杂行为的服务型制造网络系统。上游服务型制造商为下游企业或客户提供服务,制造服务资源可以在节点企业内部共享。顾客到达所产生的服务需求是时变的、顾客不仅对等待时间敏感,而且对服务提供商的价格也是敏感的。顾客在等待服务的过程中会产生随机放弃行为,因放弃后重新产生服务需求会有随机重试行为,以及完成服务后需要再次产生服务需求的随机重购行为。针对服务型制造模型,考虑顾客具有复杂行为。在满足系统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提出基于排队理论的服务型制造动态资源配置策略,以保证制造资源的合理使用与客户放弃概率的稳定可控。用系统的性能指标来衡量服务水平。首先考虑多层级的服务型制造网络下每个制造节点的动态资源配置,提出了基于DISN-OL低QoS下SMN的配置策略和基于DISN-MOL高QoS下SMN的配置策略;其次考虑联合定价服务型制造动态资源配置,提出了基于P-DIS-OL低QoS下PSM的配置策略和基于P-DIS-MOL高QoS下PSM的配置策略;最后考虑服务型制造系统下顾客重入行为的单个节点动态资源配置,针对单次重入式系统提出了基于DIS-OL低QoS下CBSM的配置策略和基于DIS-MOL高QoS下CBSM的配置策略,针对无限重入式系统提出了基于仿真优化的ISA配置策略。针对不同服务水平的服务型制造系统,分别提出了制造节点动态资源配置策略和算例仿真。通过数值算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提出的配置策略可有效控制并稳定制造系统的目标性能。本文提出的针对各制造节点的动态资源配置与仿真结果高度契合,为具有更为复杂结构的服务型制造系统的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邱宇[5](2020)在《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是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研究热点,也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议题。然而,理论研究中往往忽视了生态补偿与流域资源环境等影响因素的联动关系;产业资源消耗及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对生态补偿的影响也鲜见报道;理论生态补偿标准在实践中难以被采纳;流域水资源规划未考虑生态补偿因素,容易导致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远离最优状态,无法实现整个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帕累托最优。因此,在流域水资源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上线和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流域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促成上下游政府在生态补偿博弈中达成共识,平衡流域上下游主体利益,破解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囚徒困境”,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全国第二个跨省生态补偿试点流域——汀江(韩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视角,充分考虑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行业水资源消耗指标及污染排放强度的不确定性、5种不同的水文径流情景、效益最大化涵盖的风险等情形下,相继采用确定性规划、区间不确定性规划、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和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等方法,以全流域地区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研究建立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在流域水资源总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区域最低发展水平要求的约束下,通过流域水资源在上、下游及各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实现汀江(韩江)流域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上下游合理的生态补偿额度,推进汀江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1)流域水资源配置确定性优化结果表明:汀江(韩江)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为4142.50×104万元,较基准年2018年3805.33×104万元的流域总体综合经济效益提升了了337.17×104万元,升幅8.86%,流域十四个县区的经济效益均较基准年增长了4.19%13.55%;下游广东省补偿上游福建省的26927.96万元,较基础方案(生态补偿总额为5.42×104万元,其中国家补偿1.5×104万元,广东省补偿福建省3.92×104万元)相比减少了广东横向支付12272.04万元,降幅31.31%。既为流域下游生态补偿减负,同时也提升流域各县区及整体综合经济效益。确定性模型可为决策者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降低流域生态补偿额度,实现汀江(韩江)流域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2)基于区间不确定性规划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行业水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强度等因素在一定域值范围内波动的情景下(即区间不确定情景下),总行业用水规模和经济效益分别为[25.77,35.56]×104万吨和[3069.32,5756.79]×104万元,与确定性优化模型相比,其上限值都有明显提高,下限值都有一定程度地降低,说明行业用水规模对经济效益目标主要是正向影响,可增大行业用水规模。从不同产业部门上看,工业生产部门、市政生活部门、农业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用水规模分别为[200242.50,247940.00]万吨、[56822.94,106811.85]万吨、[269.10,345.18]万吨和[350.59,525.88]万吨,相应经济效益分别为[3001.44,5459.42]×104万元、[76.96,305.70]×104万元、[605.54,920.97]万元和0元,工业和市政部门是水资源消耗大户,工业部门经济效益贡献最大,占比达[95%,97%]。下游地区需要向上游地区支付的生态补偿为[23997.71,28640.05]万元,较确定性优化模型增加[-2977.20,1665.14]万元,可有效削减生态补偿额,减轻各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3)基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的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区间不确定和五种不同水文径流情景条件下,总体经济效益下限为[3441.867,3706.47]×104万元,上限为[6560.93,6755.68]×104万元。流域整体及各县区经济效益按水文径流极丰〉丰〉平〉枯〉极枯的排序,逐级降低,水量与经济效益呈正相关。下限经济效益降低最大的为上游福建省新罗区,升高最大的为下游广东省兴宁县。上限经济效益提升最小和最大分别为上游福建省上杭县和下游广东省兴宁县。总补偿额由极枯水年至极丰水年为下限[26139.75,27712.06]万元;上限[27270.45,30005.80]万元。整体及各县区生态补偿额也按极丰〉丰〉平〉枯〉极枯排序,逐级降低,水量和生态补偿额呈正相关。(4)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表明:汀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生态补偿额随着鲁棒系数的增大呈下降趋势、总经济效益下降,这代表系统的稳定性增加,经济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较好地平衡。相较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汀江(韩江)流域总经济效益和生态补偿额呈下降趋势,表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为提高稳定性和规避风险性而减少了经济效益,通过改变鲁棒值,能得到在不同风险水平和不同情境中较优的规划方案,为决策者科学的、弹性合理的规划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提供理论支撑。综上,本研究结合“三线一单”中水资源利用上线和水环境质量底线的管理要求,将生态补偿引入水资源规划,构建了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实现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联动优化,获得流域生态补偿总额合理化和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案,对开展流域水资源规划及生态补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朱泓宇[6](2019)在《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逐渐繁荣,选择创业这一形式作为家庭生计新来源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创业不仅通过创造额外财富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消费品,并可多元化配置资产,更加有效地积累财富,还有助于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社区实现振兴。创业农民是“乡村振兴”中最有活力的“新农人”群体,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力资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农民创业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边缘化和低层次化问题突出。尽管政府从转移支付、普惠信贷等方面退出了许多促进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总的看来成效仍然有效。一是农民应对创业各类风险的心理素质较为薄弱,风险分担的手段仍然以家庭内部成员分担为主,形式单一;二是信贷排斥长期存在,现有的普惠信贷对农民家庭渗透不足,未能从根本上打破农村家庭依赖传统家庭内部资产积累优化来完成创业资本积累的习惯,外部资源依然被内部挡在门外。因此,整体来看,受主观和客观的双重影响,农民创业成功率仍然较低因此。要破解创业难题,就应从农民内生动力入手,风险厌恶程度是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重要主观因素。尽管传统观点认为较低的风险厌恶水平与创业有关,但现实中风险承受能力与创业实践却非必然。风险态度与行为间的中介客体可能会影响创业实践的产生与退出。部分研究初步表明,家庭资产是制约创业选择的重要客观因素。如果家庭资产既受风险态度制约,又影响创业选择,那农村家庭对资产处理过程则是风险态度与创业选择之间的优先“显变量”。但是,农民的风险厌恶水平是否会通过影响家庭资产,间接影响创业选择在科学上尚无明确答案。本文以探索“农民家庭资产配置是否在个体风险厌恶影响创业选择的路径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为导向,以风险偏好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创业资源理论和家庭资产配置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家庭资产配置作为中介效用”的作用机理,搭建了“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以西南三省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与判断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669户有效农村家庭样本,同时使用“自主报告(SOEP)”“特定领域度量(DOSPERT)”和“实验游戏度量(BRET)”三种方法测度了家庭主事人的风险厌恶程度,厘清了农村家庭在创业前后的家庭资产配置状况及差异,并结合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以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官方资料进行了历史和现状考察。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从个体和家庭微观尺度首先实证分析了风险态度对农民创业选择、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再分析了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大小。遵循Baron&Kenny(1986)和温忠麟(2004)等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的成熟思路,针对家庭资产配置可能存在的中介间接效应,在结合前两者实证结果基础上进行了因果步骤检验和系数乘数检验,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时间维度发现:家庭资产变动与农村创业情况的历史演变有较高相似性。四川、重庆和贵州三省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15年累计增长246%,住宅投资累计增长351%。特别是农民家庭的生产性资产持有水平,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15年累计扩大了1.6倍,“耕地转包面积”累计增长了2倍,而农村家庭户均“私营企业经营者”人数增长了1倍。因此,农村家庭生产性资产规模与农民创业有着相同的变化趋势。(2)采用不同风险厌恶测度方式,风险厌恶度结果存有较大的差异性。自主报告式(SOEP)和实验性的风险厌恶水平(BRET)测度结果为:SOEP测度的低度风险厌恶比例为27.65%、重度风险厌恶比为16.89%,群体倾向于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与此对应,实验性风险态度(BRET)测度结果,低度风险厌恶比为14.65%,同时高度风险厌恶为36.62%。同时,特定领域度量(DOSPERT)的简单求和指数分布显示没有样本在高分组(低度风险厌恶)。由于实验性风险态度测量更加接近现实情况,因此可能更加准确。SOEP测度法倾向于低估风险厌恶,而BERT测度法反映的风险厌恶与多数理论预测更加吻合。(3)农村家庭主事人的个人风险厌恶程度显着影响农民的创业选择:SOEP、DOSPERT和BRET的实证结果具有稳健一致性,表明风险厌恶度越低的农民越可能选择创业,结果分别是0.418、1.303和0.032。其中,风险厌恶越低的创业农民越倾向于采用“企业家创业”,结果分别大约0.364、0.481和0.023。综合对比实证,风险厌恶会影响创业农民“组合创业”选择,但风险忍受能力越高的创业农民其经营的项目就越多。(4)农村家庭资产配置显着影响农民创业选择。二者关系内生于资产配置理论与创业资源理论的逻辑自洽。农民家庭的资产配置方式是创业选择的显着信号,而潜在创业农民会将低风险、高流动性、低收益率资产转换成低流动性的专用资产,并通过选择创业承担高风险、实现高收入,创业是最终实现家庭资产配置最优化的长期途径。具体来看,风险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创业影响的边际效应大约为70%,同时对农民经营更多的项目的边际影响有34%,而对选择企业家创业的边际影响大约有60%。资产与资产之间的交互关系对创业选择有一定的影响。本文认为资产之间的互动作用有两类路径:一是间接路径,主要通过家庭资产负债表总效应发挥作用;二是直接作用,即资产与资产之间直接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资产交互关系大多作用于首次创业选择,但对创业后的产业经营选择以及组织选择敏感度不够。(5)家庭风险资产和负债余额配置在“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路径中确实存在着“部分中介效应”。说明:风险厌恶度较低的农民倾向于加大家庭生产性资产(BRET,0.0011)、商业房产资产等的配置(BRET,0.0108),并使用创业的方式合理保持资产组合中的流动性。说明家庭可能利用创业方式规避“风险资产市场参与之谜”的壁垒问题。但中介效应并非存在于所有资产类别中。比如风险资产内部的作用机制就不一致,其中各类生产资产配置(比如:农机、运输车辆等)均未发现中介效应。此外,发现部分资产与风险厌恶还存在着交互作用,这些变量大多既有中介作用又有显着的交互效果。(6)家庭资产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多体现在农民选择“是否创业”中,共有7类资产的配置结果显着;针对创业农民继续扩大创业的选择,至多有5种类型的“家庭资产配置”对“风险厌恶影响企业家创业选择”存在中介作用;创业农民是否选择“组合创业”的中介效应至多有4种资产类型。本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1)本文使用实验场景控制的风险厌恶测度方法BRET对农民个体进行风险厌恶的测度,并与主观报告风险厌恶的测度方法SOEP和DOSPERT进行比较,发现实验法的风险测度结果更符合理论的预测。一方面,实验方法BRET可以有效地缓解自主回答方式中普遍存在的“自我认识偏误”问题,基于非生产性场景和货币诱导测度农民的一般风险态度,对传统以自主回答方式为主的风险厌恶测度方法形成了较好的补充;另一方面,本研究尝试使用智能移动手机再现PC平台的实验过程,并通过入户调查方式将实验流程应用于农民群体,实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变。经检验发现其科学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类人群的调查。因此,本文以基于BERT法的风险厌恶研究,得出的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2)基于资产配置理论和创业资源理论,创造性地将两者的逻辑共同点作为嵌入视角,成功构建“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创业”的机制过程,发现:其一,创业是一种典型的投机风险活动,把家庭高流动性资产(如储蓄资产)转换为收益率较高、但流动性较低的专用性生产性资产(如养殖用途厂房),其关键是实现高收益率与高风险的均衡;其二,农民可以通过调整家庭资产配置进而选择创业。潜在的创业农民会倾向于配置大量低流动性风险资产,特别是生产性资产。由此,实证分析了农民家庭资产配置与创业选择的关系,打破了过去在创业研究当中只关注某类资产存量而忽视配置效应的不足。(3)构建了“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把家庭资产配置视为一种中介变量嵌入到“风险厌恶度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基本作用路径当中,据此框架实证分析了农民一般风险态度首先影响家庭资产配置,再影响其创业选择的因果过程。本研究基于资产配置视角,不仅回应了已有研究关于“为何部分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农民不会参与创业”的科学争论,还展示了“约束条件下的理性农民会采取创业行动”以图实现长期家庭资产配置最优的现实路径,对解答“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之谜”作出边际贡献。(4)本文将创业选择研究延展到“创什么业”和“如何创业”之上。怎样进一步释放农民创业潜力、激发农村小微企业活力是公共政策下一步关注的重点,已有文献对创业农民“再创业”,即扩大创业、维持创业或创业退出等衍生性选择的探索不多,在事实上忽视了创业农民群体选择异质性的关注。本文使用“组合创业”考察农民创什么业、选择“企业家创业”考察农民如何创业,在创业研究内容上有一定的新颖性。本研究结合风险厌恶和家庭资产配置,不仅考察了农民创业再选择的中介作用问题,还将资产配置两条路径延伸到创业农民选择的研究上,扩展了当前中国农民创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曹敏健[7](2019)在《多运行场景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实现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全球社会正面临能源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一方面,全社会能量需求总量持续上升,日益减小的化石燃料存量难以支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化石燃料燃烧所排放的气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和组织机构都在努力发展新能源发电形式,力求大幅提升新能源在能源消耗结构中占比。但是,以光伏发电、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出力多受到外部气象条件影响,发电功率呈现出较强的间歇性与波动性。因此,大规模波动性新能源接入电网势必将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良影响。随着储能技术的发展进步,将储能设备与新能源打捆或者在电网中关键节点安装适量储能设备,并采用适当储能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平抑电网功率波动、提升电网运行效率与新能源消纳率。为此,本论文将从电源侧和电网侧角度分别研究储能用于平抑联络线功率波动、风电功率平滑接入和协同电网优化运行等多种运行场景的储能配置问题,为不同场景电网的储能配置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本文所开展的重要技术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有:1.研究了用于平抑地区联络线功率波动场景,基于理想低通滤波思想储能配置计算的历史数据及采样频率选择问题。依据所建立的计及储能运行连续性约束和荷电状态约束的基于理想低通滤波储能配置模型,求取了不同时间尺度及相应时间尺度不同功率平滑要求情况下的储能配置结果。同时,对历史功率数据进行频谱分析,结合储能配置结果讨论用于该种场景储能配置计算数据选择的合理性,为针对联络线功率波动场景储能配置计算及波动率控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2.提出了基于移动平均滤波思想、Savitzky-Golay滤波思想等时域滤波思想的用于地区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的储能配置方法。根据所获得的典型日联络线功率波动数据,计算基于所提出的时域的滤波思想和理想低通滤波思想等多种数字滤波思想的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储能配置结果。研究用于储能配置计算数字滤波方法的滤波器在时域和频域中的滤波器核结构,讨论不同滤波方法在平抑波动中所起作用,以及滤波方法在依据不同类型典型日数据计算储能配置的适用性与局限性。3.为了实现风电场功率平滑接入电网,提出一种计及储能能量转换损耗的风电场储能协同优化控制策略。该储能控制策略由两个部分组成:在每个调度周期起始时刻,控制器检测储能荷电状态并结合调度周期预测平均风电功率计算周期上的调度目标功率;在调度周期内部,根据采样功率,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调节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以使得风电储能系统有效跟踪设定目标功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不考虑储能运行约束的风电场储能配置工程设计方法。4.在风电场储能系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储能运行约束风电场功率平滑的风电场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在调度周期内,运用Hildreth算法求解了计及储能运行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二次规划问题,该算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实现二次规划问题的快速求解。基于该控制模型,计算不同储能配置组合设置下系统优化调度平均波动率指标,并绘制储能配置决策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决策图确定满足风电储能系统功率调度波动率指标要求时,所对应的最经济储能配置方案。5.从储能协同电网优化运行角度,提出一种考虑风电、负荷等可调度资源预测误差相关性的电网优化运行及储能配置一体化计算方法。问题的核心是通过优化储能系统容量及运行数据使得调度运行周期内平均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总和最小。在优化问题求解前,需要利用所建立的计及预测误差相关性的灵活性资源数学模型将优化问题中的机会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其中,优化模型考虑了包含双边功率传输和场景生成约束在内的两类网络功率传输过载机会约束,并给出了针对两种机会约束的转化方法。实际规划中,可以根据运行要求建立优化模型计算储能配置及优化运行策略,进而实现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折中。
吴翠[8](2019)在《基于共享平台的供应链闲置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创造绿色低碳和共享经济等领域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形成,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的共享经济已成为新的增长领域,在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其领域不断拓展,逐渐向供应链上游转移,从消费环节进入生产环节,并正向整个供应链层面延伸。根据“共享经济”的理念,供应链上任何闲置的资源都有剩余价值,都能够实现其共享价值。共享供应链可以看作是共享经济的细分领域,其本质上是供应链上剩余产品和闲置资源的重新配置。然而,供应链上闲置资源如何重新配置,以实现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共享供应链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考虑共享平台下供应链闲置资源匹配过程的动态性,利用微分博弈和最优控制理论,对供应链闲置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研究一个由供应链闲置资源供应方、共享平台和需求方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的最优配置策略。分别建立集中式决策下、各自独立(无补贴)的分散式决策下和共享平台采取给予需求方补贴的激励措施的分散式决策下共享供应链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模型,构建对应的哈密顿-雅克比-贝尔曼方程(HJB)方程,求解和分析三种情形下资源供应方、共享平台和需求方的最优匹配努力度、供应链闲置资源共享总量的最优轨迹和各方的总利润,并通过对模型的算例分析,讨论了平台佣金、供应方收取的费用对供应链共享闲置资源最优配置策略的影响,给出了此研究的管理意义和启示。其次,研究了由若干个共享供应链闲置资源参与方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在不同时间内共享资源匹配比例的问题。考虑共享供应链资源模式下,多个企业资源整合的情形,从系统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构建以共享比例为控制变量、系统利润最大为决策目标的闲置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模型,利用最大值原理求解各时间段内的最优资源配置比例,并通过对模型的算例分析,探讨了资源匹配成本系数、平台收益转化系数对配置比例的影响,为各参与方的运营和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个供应方和单个需求方进行供应链闲置资源共享的情境下,共享平台在一定条件下给予需求方一定比例的补贴,可提高供应链闲置资源需求方的积极性,并使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利润增加,实现共享供应链的Pareto改进。当有多个供应方和需求方共享供应链闲置资源时,降低匹配成本或提高平台收益转化率都有利于增加资源共享的比例。
何更宇[9](2019)在《基于绿色GDP增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拟与路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加剧,减少经济增长中的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物质排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旨在通过经济系统、水资源系统和水环境系统间的物质流动和价值创造,运用投入产出最优化方法将绿色GDP增长与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动态耦合,构建以绿色GDP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型,模拟研究水资源利用、水污染物质排放的总量和强度双重调控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节点城市和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2013-2035年最优的水资源分配路径和水环境改善路径,为地区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参考。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绿色GDP增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型。将经济增长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成本内生化,从动态视角模拟绿色GDP增长目标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现了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机统一,在绿色GDP指标核算框架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绿色GDP增长的动态模拟研究。(2)通过情景模拟发现,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物质排放的总量和强度调控对经济增长和水污染物质减排均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为科学制定水资源利用与水污染物质减排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四种情景中,在用水强度年下降率下限、COD和氨氮总排放量年减排率下限、排放强度年下降率下限分别为3%、2%、5%的设定下,枣庄市可以实现最优的绿色GDP增长、水资源分配和水污染物质减排。(3)最优情景下,枣庄市实现经济增长、水资源分配和水环境改善的路径是:通过再生水利用提高供水量、改善用水结构;水资源要素向低水耗、低产污的部门流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排污强度;通过污水的末端治理,减少污染物质排放,并提供再生水的生产。2013-2035年,再生水供应占比提升至31.95%,成为第二大供水来源;三大产业产值结构调整为0.64:36.62:62.74,地区绿色GDP和实际GDP分别以5.96%和5.88%的年均增速增长;用水强度由42.33m3/万元下降至14.88m3/万元;COD和氨氮排放强度分别降至0.18吨/亿元和0.34吨/亿元;COD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减少87.28%和93.52%,氨氮产生量和排放量分别减少36.92%和41.42%;共需投入116.40亿元用于末端治理政策的补贴。
张淑华[10](2019)在《基础设施PPP项目控制权对合作效率的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避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掣肘,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广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入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中,提高整个社会资源与资金的配置效率。然而,由于PPP模式下的基础设施供给相较于传统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具有参与主体众多、利益关系复杂、投资来源庞杂等特点,使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变得复杂,合作效率难以提高。因此,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依据控制权对合作效率影响的模型,研究了控制权通过调节利益关系提高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的方法,并为指导现实PPP项目合作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首先,本文对PPP项目合作效率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通过明晰“合作”与“效率”的定义,研究PPP模式下基础设施供给方式与传统基础设施供给的差异,对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的含义做出界定;其次,对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问题进行分析,通过专家访谈与德尔菲调研等方法获得了PPP合作效率显着影响因素:合作各方投入水平、社会资本方努力水平及奖罚激励,又由对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发现,控制权是调节各参与方利益关系的核心,确立了以研究控制权对显着因素的影响,代表其对PPP项目合作效率影响的研究思路;然后,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研究了控制权对合作效率的影响,分别构建了控制权对合作各方投入水平、社会资本方努力水平以及对奖罚激励的影响模型,模型给出了控制权对显着因素的影响关系、政府控制权比例的最优决策以及奖罚激励系数的最优决策;最后,以杭绍台高铁PPP项目为案例,通过建立投入绩效与努力绩效评价体系,将定性表述转化为定量分析,将案例和绩效评价数据引入模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计算演示,验证了本文模型的适用性与模型结论的正确性。此外,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的相关建议,进一步提高了本文模型的实用性。
二、资源配置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配置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
2 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不确定环境因素分析 |
2.1 不确定环境因素NPEST分析 |
2.2 不确定环境因素综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两类能源储量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3.1 引言 |
3.2 模型建立 |
3.3 可耗竭能源及替代能源储量均不确定对跨期配置的影响 |
3.4 数值模拟 |
3.5 结论与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4 多种后备技术发现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4.1 引言 |
4.2 多种后备技术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模型 |
4.3 多种后备技术不确定条件下可耗竭能源最优配置策略 |
4.4 实践意义 |
4.5 结论与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碳排放上限约束政策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5.1 引言 |
5.2 模型的建立 |
5.3 碳排放上限具有约束力对能源跨期配置及能源价格影响 |
5.4 上限约束不确定条件下能源跨期配置策略与价格变化 |
5.5 结论与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6 污染治理政策不确定下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 |
6.1 引言 |
6.2 污染治理的社会最优分析 |
6.3 两种污染治理模式下的分散均衡分析 |
6.4 两种污染治理模式比较分析 |
6.5 不确定污染治理政策对能源、环境及经济的影响 |
6.6 数值模拟分析 |
6.7 结论与启示 |
6.8 本章小结 |
7 价格不确定条件下煤炭企业最优跨期配置 |
7.1 引言 |
7.2 我国煤炭价格模型 |
7.3 价格不确定条件下煤矿最优跨期配置模型 |
7.4 煤炭价格随机过程中的参数估计 |
7.5 不确定价格对煤矿开采项目的影响 |
7.6 结论与启示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创新点 |
8.4 不足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半拉格朗日外推方法原理——三时间层半拉格朗日外推方法 |
附录 7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复杂网络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群体合作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研究现状 |
1.3.2 复杂网络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3.3 数据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二章 科技型小微企业数据交易系统分析 |
2.1 平台型企业的组织结构与运作过程 |
2.1.1 平台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转变 |
2.1.2 平台型企业的运作过程 |
2.2 科技型小微企业间数据资源的配置过程 |
2.2.1 数据资源的特点 |
2.2.2 数据资源的属性描述 |
2.2.3 数据资源的配置过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复杂网络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数据资源配置模型 |
3.1 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概述 |
3.2 数据资源配置的模型建立 |
3.2.1 模型建立的条件假设 |
3.2.2 数据资源配置的复杂网络模型 |
3.3 数据资源属性的度量函数 |
3.3.1 数据资源配置网络结构 |
3.3.2 数据资源种类匹配函数 |
3.3.3 数据资源来源匹配函数 |
3.3.4 数据资源时间匹配函数 |
3.3.5 数据资源价格匹配函数 |
3.3.6 数据资源综合匹配度 |
3.4 数据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 |
3.4.1 数据资源提供者整体满意度指标 |
3.4.2 数据资源需求者整体满意度指标 |
3.4.3 数据资源整体配置率指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合作博弈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绩效模型 |
4.1 合作博弈理论概述 |
4.1.1 合作博弈的基础条件 |
4.1.2 合作竞争演化动力模型的表示 |
4.2 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绩效模型的建立 |
4.2.1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微分状态方程 |
4.2.2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最优控制模型 |
4.3 最优控制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4.3.1 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概述 |
4.3.2 合作绩效研究模型的求解 |
4.3.3 模型求解结果的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型的仿真与分析 |
5.1 基于复杂网络的数据资源配置模型仿真与分析 |
5.1.1 算例与求解 |
5.1.2 模型仿真与分析 |
5.2 基于合作博弈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合作绩效模型仿真与分析 |
5.2.1 算例与求解 |
5.2.2 模型仿真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我国化石能源跨期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新能源替代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能源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3 文献综述 |
3 我国化石能源和新能源消费现状与趋势分析 |
3.1 化石能源消费现状与趋势 |
3.2 新能源消费现状与趋势 |
3.3 化石能源和新能源能效分析 |
3.4 新能源替代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3.5 新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路径直接影响检验 |
3.6 本章小结 |
4 新能源对化石能源微观配置路径影响研究 |
4.1 Hotelling最优开采模型 |
4.2 新能源替代与污染约束下化石能源开采路径研究 |
4.3 新能源替代下多主体开采问题研究 |
4.4 贴现率不确定性对化石能源开采路径的影响研究 |
4.5 储量、技术不确定性对替代节点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新能源替代对化石能源宏观配置路径影响研究 |
5.1 新古典增长研究框架 |
5.2 基于新能源替代的两阶段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
5.3 最优替代节点 |
5.4 数值模拟及敏感性分析 |
5.5 微观替代与宏观替代协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新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路径影响实证分析 |
6.1 化石能源消费多因素分析 |
6.2 化石能源消费峰值预测 |
6.3 煤炭资源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政策建议 |
7.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考虑顾客行为的服务型制造动态资源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服务型制造相关研究 |
1.2.2 排队模型和定价策略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系统性能分析 |
2.2 服务资源配置算法 |
2.3 最大值原理 |
2.4 离散事件仿真 |
2.4.1 虚拟顾客技术 |
2.4.2 蒙特卡洛参数估计 |
2.4.3 服务资源仿真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型制造网络动态资源配置 |
3.1 问题描述 |
3.2 模型构建 |
3.3 模型求解 |
3.3.1 基于DISN-OL低 QoS下 SMN的配置策略 |
3.3.2 基于DISN-MOL高 QoS下 SMN的配置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联合定价服务型制造动态资源配置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构建 |
4.3 模型求解 |
4.3.1 基于P-DIS-OL低 QoS下 PSM的配置策略 |
4.3.2 基于P-DIS-MOL高 QoS下 PSM的配置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入式服务型制造动态资源配置 |
5.1 问题描述 |
5.2 模型构建 |
5.3 单次重入式的模型求解 |
5.3.1 基于DIS-OL低 QoS下 CBSM的配置策略 |
5.3.2 基于DIS-MOL高 QoS下 CBSM的配置策略 |
5.4 无限重入式的模型求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服务型制造网络的动态资源配置 |
6.1.1 低QoS下应急装备制造网络系统 |
6.1.2 高QoS下应急装备制造网络系统 |
6.2 联合定价服务型制造的动态资源配置 |
6.2.1 低QoS下定价服务型制造系统 |
6.2.2 高QoS下定价服务型制造系统 |
6.3 重入式服务型制造的动态资源配置 |
6.3.1 低QoS下单次重入式服务型制造系统 |
6.3.2 高QoS下单次重入式服务型制造系统 |
6.3.3 无限重入式服务型制造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跨区域流域生态补偿 |
1.3.2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
1.3.3 水资源规划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补偿 |
2.1.2 三线一单 |
2.1.3 不确定性 |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 |
2.2 经济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庇古理论 |
2.2.3 科斯定理 |
第3章 汀江(韩江)流域生态补偿与水资源利用 |
3.1 自然社会经济现状 |
3.1.1 地理位置和研究范围 |
3.1.2 自然条件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3.2 流域生态补偿 |
3.2.1 生态补偿原则 |
3.2.2 生态补偿对象 |
3.2.3 生态补偿目标 |
3.2.4 生态补偿模式 |
3.2.5 补偿实施效果 |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
3.3.1 流域水资源 |
3.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3.3 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4.1 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4.1.1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
4.1.2 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
4.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4.3 流域各部门产业优化调整 |
4.4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
4.5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5.1.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
5.1.2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
5.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效益分析 |
5.3 流域污染物排放优化分析 |
5.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5.5.1 区间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
5.5.2 优化分析 |
第6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6.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6.1.1 模型方法简介 |
6.1.2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构建 |
6.1.3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
6.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6.3 流域综合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
6.4 流域生态补偿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6.5.1 区间两阶段不确定性优化模型 |
6.5.2 优化分析 |
第7章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7.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7.1.1 模型方法简介 |
7.1.2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构建 |
7.1.3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求解 |
7.2 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7.3 流域生态补偿额与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
7.4 各优化方法横向对比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7.5.1 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 |
7.5.2 优化分析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1.2 基于区间不确定规划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1.3 基于区间两阶段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1.4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随机规划方法的汀江(韩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业与农民创业 |
1.2.2 风险厌恶测度 |
1.2.3 风险厌恶与创业 |
1.2.4 风险厌恶与家庭资产配置 |
1.2.5 家庭资产与创业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风险厌恶 |
2.1.2 家庭资产 |
2.1.3 家庭资产配置 |
2.1.4 农民创业 |
2.1.5 农民创业选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偏好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创业资源理论 |
2.2.4 家庭资产配置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
3.1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1.1 传统社区情景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2 现代市场情景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3 区分自雇和企业家创业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的数理推导 |
3.1.4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选择是否创业的机制分析 |
3.1.5 风险厌恶影响创业农民选择创业形式的机制分析 |
3.2 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2.1 全部资产都可交易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数理推导 |
3.2.2 部分资产不可交易情形下风险厌恶影响家庭资产配置的数理推导 |
3.3 家庭资产配置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理论推导与机制分析 |
3.3.1 对家庭资产配置与创业选择“一体两面”的讨论 |
3.3.2 家庭资产与农民创业选择的基准模型 |
3.3.3 不同种类家庭资产间配置关系与农民创业选择 |
3.3.4 家庭资产间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机制分析 |
3.4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的作用机理分析 |
3.4.1 “家庭资产配置”作为“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中介变量的讨论 |
3.4.2 家庭资产配置在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路径的中介效应数理分析 |
3.4.3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作用机理的综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调研设计与风险厌恶度的测度 |
4.1 数据来源与调研设计 |
4.1.1 样本来源区域 |
4.1.2 问卷设计 |
4.1.3 抽样规模的确定 |
4.1.4 抽样方法及样本选取 |
4.1.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4.2 风险厌恶度测度的原理与方法 |
4.2.1 风险厌恶测度的原理 |
4.2.2 风险厌恶测度的定性方式 |
4.2.3 风险厌恶的定量测度 |
4.2.4 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风险厌恶定量测度 |
4.3 基于实验方法和自主报告的综合风险厌恶测度的研究设计 |
4.3.1 基于BRET实验方法的测度 |
4.3.2 基于DOSPERT的自主报告方式复式度量 |
4.3.3 测度的流程 |
4.4 风险厌恶测度结果 |
4.4.1 SOEP报告的结果 |
4.4.2 DOSPERT报告的结果 |
4.4.3 BRET实验的结果 |
4.5 三种风险态度测度结果的比较与讨论 |
5 西南三省农村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及农民创业的现实考察 |
5.1 西部农村居民的家庭资产与创业的历史变化 |
5.1.1 西部农村居民的家庭资产的历史变化 |
5.1.2 农民创业的历史情况及与家庭资产的联动分析 |
5.1.3 分省域进行比较和讨论 |
5.2 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价值评估及总资产情况考察 |
5.2.1 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的价值评估 |
5.2.2 家庭总资产的情况考察 |
5.3 基于结构视角的农村家庭资产情况的现状考察 |
5.3.1 关于资产结构指标的介绍及统计 |
5.3.2 固定资产情况 |
5.3.3 金融资产情况 |
5.3.4 借入款情况 |
5.4 基于配置视角的农村家庭资产情况的现状考察 |
5.4.1 资产配置指标的确立 |
5.4.2 风险资产情况 |
5.4.3 安全资产情况 |
5.4.4 综合耐用消费品情况 |
5.5 调查农户家庭的创业选择情况考察 |
5.5.1 创业选择情况 |
5.5.2 创业绩效情况 |
5.5.3 创业行业情况 |
5.5.4 经营与组织情况 |
5.6 创业视角下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变动 |
5.6.1 创业前后农民家庭资产价值量的变动 |
5.6.2 创业前后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变动 |
5.7 本章总结 |
6 风险厌恶影响农民创业选择、家庭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 |
6.1 风险厌恶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
6.1.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1.2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
6.1.3 变量的选取 |
6.1.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5 模型检验、主要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6.1.6 进一步回归及其分析 |
6.1.7 比较回归及其分析 |
6.1.8 实证分析小结 |
6.2 风险厌恶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 |
6.2.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6.2.2 研究假设与模型的构建 |
6.2.3 变量的选取 |
6.2.4 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5 模型检验、回归结果及其分析 |
6.2.6 稳健性回归结果分析 |
6.2.7 实证分析小结 |
6.3 两次实证分析结果汇总及讨论 |
6.4 本章总结 |
7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研究方法 |
7.2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7.2.1 模型的构建 |
7.2.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创业的影响分析 |
7.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3.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3.3 内生性检验、稳健性回归及分析 |
7.3.4 进一步回归及分析 |
7.3.5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3.6 实证小结 |
7.4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组合创业的影响分析 |
7.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4.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3 进一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4.4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4.5 实证小结 |
7.5 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是否选择企业家创业的影响分析 |
7.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5.2 初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5.3 稳健回归结果及分析 |
7.5.4 基于家庭资产配置的互动视角的回归分析 |
7.5.5 实证小结 |
7.6 本章总结 |
8 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对农民创业选择的影响分析 |
8.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8.1.2 数据来源 |
8.1.3 研究方法 |
8.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8.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8.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8.3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8.4 家庭资产配置作为内生中介效应分析 |
8.4.1 中介效应识别的思路 |
8.4.2 影响农民选择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3 影响农民选择组合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4 农民选择企业家创业路径的中介效应分析 |
8.4.5 对中介效用进行系数乘积法检验及对检验结果的比较和讨论 |
8.5 进一步研究:风险厌恶与家庭资产配置的潜在交互作用 |
8.5.1 影响农民创业选择的交互效应分析 |
8.5.2 中介效应与交互作用的比较及讨论 |
8.6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启示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启示 |
9.2.1 重视农民个体风险态度,构建评估平台普及农民创业咨询服务 |
9.2.2 着力农村家庭风险感知,探索“市场+政府+农户”创业风险共担机制 |
9.2.3 家庭资产配置是农民创业重要指标,应纳入到农民创业评估体系当中 |
9.2.4 生产性资产是农民创业重要启动器,应发展专门中介组织支持农民创业 |
9.2.5 盘活固定资产金融价值,增强农民选择创业的意愿 |
9.2.6 利用资产促进创业的配置效应,探索以多元资产包为对象的创业补贴手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补充表格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多运行场景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实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新能源发电设备接入规模现状分析 |
1.1.2 新能源接入后电网面临的新挑战 |
1.2 面向电网应用的储能介绍 |
1.2.1 电网级应用储能分类 |
1.2.2 规模化储能典型示范应用工程简介 |
1.2.3 国内外储能及市场概述 |
1.3 考虑新能源接入场景下储能配置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基于特征量提取的储能配置方法 |
1.3.2 基于控制调节的储能配置方法 |
1.3.3 现有考虑新能源接入场景储能配置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储能协调电网运行场景下储能配置研究现状 |
1.4.1 基于“源-荷”匹配的储能配置方法 |
1.4.2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储能配置方法 |
1.4.3 研究储能协调电网运行场景储能配置研究困难所在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章节安排 |
1.5.3 项目资助情况 |
第二章 基于滤波思想的联络线储能配置历史数据周期选择研究 |
2.1 引言 |
2.2 功率平滑目标规定及选取 |
2.2.1 各国电网公司对于功率平滑标准规定 |
2.2.2 基于联络线功率平滑的目标制定 |
2.3 基于理想低通滤波方法的储能配置策略 |
2.3.1 储能系统的运行约束条件 |
2.3.2 储能容量确定方法 |
2.4 算例分析 |
2.4.1 算例设置 |
2.4.2 典型日内用于联络线功率平滑储能配置结果 |
2.4.3 典型月、典型年用于联络线功率平滑储能配置结果 |
2.4.4 储能配置数据时间窗口合理性讨论 |
2.4.5 储能配置结果的灵敏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字滤波算法的联络线储能配置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用于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储能配置策略数字滤波方法简介 |
3.2.1 理想低通滤波算法 |
3.2.2 移动平均滤波方法 |
3.2.3 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方法 |
3.3 基于数字滤波方法的储能配置策略 |
3.4 算例分析 |
3.4.1 算例设置 |
3.4.2 典型日内联络线功率波动平抑场景储能配置结果 |
3.4.3 不同滤波方法滤波器核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计及储能运行损耗风功率平滑接入场景电池储能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风电场与储能系统 |
4.2.1 风电场储能系统结构与历史数据 |
4.2.2 储能系统模型 |
4.3 计及运行损耗的风储系统联合调度 |
4.3.1 控制器结构简述 |
4.3.2 控制器设计 |
4.3.3 基于风储系统联合调度控制策略的后验储能配置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设置 |
4.4.2 典型年风储系统联合调度仿真分析 |
4.4.3 调度周期长度影响分析 |
4.4.4 与基于特征量提取储能配置方法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及储能运行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风电场储能容量配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及运行约束的风电储能系统联合调度模型及储能配置方法 |
5.2.1 计及运行约束的风储系统模型 |
5.2.2 运行约束整形与转化 |
5.2.3 计及运行约束的风储系统储能配置流程 |
5.3 带约束条件的模型预测控制二次规划问题求解 |
5.3.1 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的二次规划问题求解 |
5.3.2 基于原对偶方法的二次规划问题求解 |
5.3.3 基于Hildreth方法的二次规划对偶问题求解 |
5.4 算例分析 |
5.4.1 算例设置 |
5.4.2 调度时长为1小时风电场储能配置 |
5.4.3 储能效率对储能配置结果影响分析 |
5.4.4 调度时长对储能配置结果影响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计及可调度资源预测误差相关性的电网储能配置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考虑预测误差的可调度资源模型 |
6.2.1 多风电场出力模型 |
6.2.2 多地区负荷模型 |
6.2.3 净负荷模型 |
6.3 计及可调度资源预测误差相关性的储能配置优化模型 |
6.3.1 调度周期投资运行费用目标函数 |
6.3.2 确定性约束 |
6.3.3 机会约束 |
6.4 含灵活性可调度资源的机会约束问题转化 |
6.4.1 单侧机会约束转化 |
6.4.2 网络功率传输机会约束转化 |
6.5 算例分析 |
6.5.1 算例设置 |
6.5.2 4节点系统分析 |
6.5.3 改进IEEE RTS-79 系统分析 |
6.5.4 储能系统价格变化对储能配置结果影响分析 |
6.5.5 切负荷费用变化对储能配置结果影响分析 |
6.6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改进的IEEE RTS-79系统数据与接线图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共享平台的供应链闲置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最优控制理论 |
2.1.2 Pontryagin最大值原理 |
2.1.3 Stackelberg博弈 |
2.2 共享经济相关研究 |
2.3 供应链资源共享的相关研究 |
2.4 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供应链闲置资源共享平台分析 |
3.1 供应链资源共享平台发展概况 |
3.1.1 共享平台的概况 |
3.1.2 共享平台的盈利模式 |
3.2 供应链资源共享平台P的发展概况 |
3.2.1 平台P的背景介绍 |
3.2.2 平台P的共享模式 |
3.2.3 平台P的服务内容 |
3.2.4 平台P的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单一供需方参与的资源共享动态优化配置 |
4.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4.1.1 问题描述 |
4.1.2 基本假设 |
4.2 集中决策下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4.3 分散决策下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4.3.1 平台无补贴情形 |
4.3.2 平台有补贴情形 |
4.4 比较分析 |
4.5 算例仿真分析 |
4.5.1 资源匹配努力度、总利润及最优轨迹分析 |
4.5.2 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多个供需方参与的资源共享动态优化配置 |
5.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5.1.1 问题描述 |
5.1.2 基本假设 |
5.2 模型构建及求解 |
5.2.1 共享平台下资源配置动态模型的构建 |
5.2.2 模型的求解 |
5.3 算例仿真分析 |
5.3.1 共享平台模式下供应链闲置资源动态优化配置分析 |
5.3.2 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绿色GDP增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拟与路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水资源与经济增长矛盾突出 |
1.1.2 水资源调控与新时代经济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3.2 绿色GDP研究 |
1.3.3 水资源配置研究 |
1.3.4 研究现状综述 |
1.4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4.1 科学问题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枣庄市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现状分析 |
2.1 枣庄市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
2.1.1 枣庄市社会发展现状 |
2.1.2 枣庄市经济发展现状 |
2.1.3 枣庄市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
2.2 枣庄市水资源现状分析 |
2.2.1 枣庄市水资源总量 |
2.2.2 枣庄市水环境现状 |
2.2.3 枣庄市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绿色GDP增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型构建 |
3.1 模型设定 |
3.1.1 模型框架 |
3.1.2 数据来源 |
3.1.3 水污染物质分类 |
3.1.4 投入产出表编制 |
3.1.5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
3.1.6 政策组合 |
3.2 模型构建 |
3.2.1 目标函数 |
3.2.2 社会经济模块 |
3.2.3 水环境控制模块 |
3.2.4 水资源供需模块 |
3.3 外生参数设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枣庄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情景模拟 |
4.1 情景设置 |
4.2 情景模拟 |
4.2.1 枣庄市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
4.2.2 枣庄市水资源利用分析 |
4.2.3 枣庄市水污染物质排放分析 |
4.3 最优情景选择 |
4.4 最优情景与GDP最大化目标函数模型的结果对比 |
4.5 灵敏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最优情景下枣庄市水资源分配和水环境改善路径 |
5.1 水资源供需演变 |
5.1.1 供水结构变动 |
5.1.2 用水结构变动 |
5.1.3 用水强度演变 |
5.2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 |
5.2.1 经济增长 |
5.2.2 产业结构调整 |
5.2.3 生产要素流动 |
5.2.4 产业用水及产污变动中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
5.3 水污染物质排放 |
5.3.1 水污染物质排放总量变动 |
5.3.2 水污染物质排放强度演变 |
5.4 水污染物质末端治理投入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础设施PPP项目控制权对合作效率的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PP模式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方向 |
1.2.2 PPP项目合作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3 PPP项目控制权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思考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结构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设施PPP项目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基础设施PPP项目概述 |
2.1.1 PPP模式的定义及特征 |
2.1.2 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分类 |
2.1.3 PPP项目运作的基本流程 |
2.2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概述 |
2.2.1 合作效率 |
2.2.2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公共产品理论 |
2.3.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问题分析 |
3.1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影响因素 |
3.1.1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识别 |
3.1.2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确定 |
3.1.3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
3.2 关键影响因素对PPP项目合作效率的作用分析 |
3.3 控制权对PPP项目合作效率的作用分析 |
3.3.1 基于控制权视角的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
3.3.2 控制权对PPP项目合作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 |
3.3.3 控制权对PPP项目合作效率的作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权对PPP项目合作效率的影响模型研究 |
4.1 控制权对合作方投入程度的影响模型 |
4.1.1 问题描述 |
4.1.2 控制权对合作双方投入程度的影响模型的构建 |
4.1.3 控制权对投入程度的影响模型结果分析 |
4.2 控制权对社会资本合作方努力程度的影响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控制权对社会资本方努力程度影响模型的构建 |
4.2.3 控制权对社会资本方方努力程度影响的模型结果分析 |
4.3 控制权对政府方奖罚程度的影响研究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控制权对政府方奖罚程度影响模型的构建 |
4.3.3 控制权对政府方奖罚程度影响的模型结果分析 |
4.4 控制权对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杭绍台高铁PPP项目中控制权对合作效率的影响分析 |
5.1 项目背景 |
5.2 合作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2.1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及方法 |
5.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3 绩效指标评价值计算 |
5.3 控制权对PPP项目合作效率的影响模型应用 |
5.3.1 控制权对合作方投入程度影响的数值模拟 |
5.3.2 控制权对社会资本方努力水平的影响程度计算 |
5.3.3 控制权对政府方奖罚激励水平的影响程度计算 |
5.4 结果分析与相关建议 |
5.4.1 结果分析 |
5.4.2 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础设施PPP项目案例 |
附录 B 基础设施PPP项目合作效率影响因素修正访谈提纲 |
附录 C 德尔菲调研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资源配置最优控制模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确定环境下我国可耗竭能源跨期配置理论模型与政策研究[D]. 李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复杂网络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群体合作绩效研究[D]. 樊竹清.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我国化石能源跨期配置问题研究 ——基于新能源替代视角[D]. 仓定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考虑顾客行为的服务型制造动态资源配置[D]. 戴旭.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不确定条件下汀江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补偿研究[D]. 邱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6]风险厌恶、家庭资产配置与农民创业选择[D]. 朱泓宇.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多运行场景下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及实现策略[D]. 曹敏健. 东南大学, 2019
- [8]基于共享平台的供应链闲置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策略研究[D]. 吴翠. 东华大学, 2019(03)
- [9]基于绿色GDP增长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动态模拟与路径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D]. 何更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基础设施PPP项目控制权对合作效率的响研究[D]. 张淑华.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