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高产地膜成本低(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21)在《浅析玉米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技术》文中认为地膜覆盖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当中一种先进的配套栽培技术,利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达到保墒保温的良好效果,可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在玉米种植过程当中应当大力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实践对玉米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武佳颖[2](2021)在《寒旱区春玉米膜侧播种增产增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唐靓[3](2021)在《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早春低温和不均匀降水是限制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不同地表覆盖和农田养分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控释氮肥因其能控制氮素释放速率,使其与作物需求基本同步,实现作物高产和养分高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不同地表覆盖下配施控释氮肥的增产增效潜力及其机制,本研究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覆盖(NM:无覆盖;FM:地膜覆盖;SM:秸秆覆盖)与施氮方式(N0:不施氮肥;NU:常规施氮-普通尿素;NC:优化施氮-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1:2配施),共9个处理,并结合田间微区试验和15N标记,系统分析不同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累积、根系时空分布、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比较作物对剖面残留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多年连续不同覆盖与施氮的响应趋势,以期为旱作稳产高产氮高效和农田绿色可持续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增加了作物产量,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增产作用最显着。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增加了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和营养生长期光能捕获量,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累积,从而提高了春玉米籽粒产量和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三年平均籽粒产量较无覆盖分别增加6.3%~27.9%和2.6%~8.9%。施氮显着增加春玉米籽粒产量,优化施氮处理2016和2017年平均籽粒产量较常规施氮分别显着增加4.6%和12.4%,2018年两者之间无差异。地膜覆盖优化施氮获得最高产量,2016、2017和2018年分别为14.9、14.8和16.7 t ha-1。地膜覆盖优化施氮显着增加了玉米籽粒产量,减少了追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2016和2017年获得最大净效益,分别为每公顷1.76和1.75万元。(2)优化施氮处理改变了覆膜玉米根系生长特征,促进了生育后期根系下扎和细根生长。优化施氮显着促进吐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上层根系生长,同时延缓蜡熟期深层土壤根系衰老。与常规施氮相比,优化施氮处理2016和2017年蜡熟期各土层根长密度分别显着增加52.1%~119.4%和24.2%~63.2%。吐丝期上层以及乳熟期和蜡熟期0-100 cm土壤剖面根长、根干重和根表面积密度与玉米籽粒产量显着正相关。(3)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有效改善玉米生育前期上层土壤含水量,增加生育后期深层土壤水分消耗,显着提高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效果更显着。与无覆盖相比,三年V6时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0-2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11.2%~22.7%和2.29%~8.2%。从施氮平均看,与无覆盖相比,2016和2017年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8.5%和25.4%,秸秆覆盖分别增加16.0%和17.5%,2018年覆盖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优化施氮增加生育后期深层耗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地膜覆盖常规施氮相比,2017和2018年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处理10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1.3%~6.8%和0.4%~2.6%。从不同覆盖平均看,与常规施氮相比,2016、2017和2018年优化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3.7%、19.8%和3.9%。地膜覆盖优化施氮获得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三年分别达38.1、38.8和38.9 kg ha-1 mm-1。(4)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优化施氮增加了吐丝前氮素累积和转移,增加了吐丝后氮素累积量和收获时期总氮素吸收量,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减少了剖面硝态氮累积和向下淋溶,地膜覆盖效果更显着。与无覆盖优化施氮相比,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处理2016、2017和2018年PFP分别增加28.8%、21.2%和8.9%,秸秆覆盖优化施氮分别增加6.3%、2.5%和3.0%。与无覆盖相比,优化施氮条件下地膜覆盖处理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分别减少59.6%和87.2%,秸秆覆盖分别减少53.6%和61.9%;常规施氮条件下,地膜覆盖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分别减少58.6%和73.7%,秸秆覆盖0-1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减少49.9%,100-200 cm增加18.4%。(5)地表覆盖或施氮均显着增加对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对上层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率高于下层,且地膜覆盖的效果比秸秆覆盖显着。15NO3-N标记结果表明,2018年地膜覆盖施氮处理对20-50 cm和50-80 cm土层15NO3-N的利用率最高,分别为20.20%和16.99%。从施氮平均看,与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相比,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处理玉米对20-5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25.1%、28.2%和25.7%。从不同覆盖平均看,与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相比,不施氮和施氮处理玉米对20-5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31.2%和22.6%。施氮和地膜覆盖对20-50 cm和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降低了15NO3-N的下移距离。因此,覆膜和施氮可调控增加对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剖面累积硝态氮的吸收利用,避免其向更深层次土壤迁移,减少损失。(6)地表覆盖和施氮不同程度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微生物共生关系。与无覆盖相比,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有机质(SOM)、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含量,增加了寡营养型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加了细菌的Alpha多样性,促进了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秸秆覆盖增加了SOM、DOC、MBC和MBN含量,增加了富营养型细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寡营养型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同覆盖和施氮对真菌Alpha多样性无明显影响。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显着降低了细菌的Alpha多样性,增加了富营养型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促进了土壤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增加了微生物网络的复杂性,增加了生态位和获取养分的渠道。本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控释氮肥配施优化施氮处理氮素释放规律更好地满足该地区春玉米生长氮素需求,促进玉米生育后期根系下扎,延缓根系衰老,有效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促进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了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和向下迁移损失;增加籽粒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多年连续地膜覆盖和施氮处理也增加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增加获得养分的渠道,是促进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生产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高言[4](2021)在《基于改进DSSAT-CERES模型的夏玉米地膜覆盖生长模拟》文中提出本文基于两年的夏玉米田间覆膜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间距(60cm、80cm)与覆膜种类(裸地BN、降解膜FJ、普通膜FP)对夏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产量、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及变化规律。同时,针对DSSAT模型缺少覆膜条件下夏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缺陷,对DSSAT模型进行了改进。首先基于田间试验对DSSAT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和验证,构建了基于小孔效应的蒸发比例模型,通过增加地温补偿系数,量化了地膜覆盖增温效果,完善了DSSAT模型在覆膜条件下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覆膜和种植间距对株高的影响主要在吐丝期之后表现出明显差异且逐渐趋于稳定,2019年和2020年成熟期夏玉米株高FJ60较BN60分别增加6.68%和2.84%,FJ80较BN80分别增加3.92%和1.78%,BN80较BN60分别增加3.24%和2.97%,当种植间距相同时降解膜有助于增加株高,增加种植间距对裸地株高的提升效果最明显。两年叶面积指数能够在吐丝期阶段达到最高,增加种植间距能提高叶面积指数,2019年最高增加分别为7.75%,为降解膜处理。2020年最高增加8.5%,为裸地处理,种植间距对叶面积指数影响更大。覆膜种类和种植间距对生物量均有显着性影响,两年内降解膜最高增加生物量30.6%,增加种植间距最高增加生物量11.1%,覆膜种类的影响更大,且降解膜效果更好。种植间距对产量的影响和覆膜种类对穗长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二者的交互作用使穗粒数呈显着影响(P<0.05),最高可以使产量达到10120.94 kg/hm2。(2)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内,覆膜同时增加种植间距能够提高土壤含水率,2019年0-20 cm土层FJ80较BN60土壤含水率提高7.92%-25.52%,单独增加种植间距对提高土壤含水率效果不明显。不同覆膜种类对土壤水分影响不同,呈现FJ>FP>BN的变化规律,降解膜在夏玉米生育前期的保水效果较好。两年内相同覆膜条件下增加种植间距分别能够提高土壤温度0.08-0.65℃、0.53-0.63℃,覆膜的增温效果更为明显,2019年最高增加1.90℃,2020年最高增加2.66℃,均为普通膜处理,降解膜也能够有效提升土壤温度,但普通膜的增温效果更好。(3)对DSSAT-CERES模型进行本地化调参,确定了作物遗传参数,构建了基于小孔效应的蒸发比例模型,对蒸发模块进行改进,弥补了DSSAT-CERES模型不能模拟覆膜条件下夏玉米生长过程的缺陷。考虑地膜覆盖所产生的增温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的相关关系,根据作物积温学原理,引入温度补偿系数,从而对DSSAT-CERES模型的温度输入项进行了修改。结果表明,改进蒸发模块和引入温度补偿系数修正后的DSSAT-CERES模型模拟土壤水分比未改进的模型相对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89%~3.08%,改进后的DSSAT-CERES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地膜覆盖情况下夏玉米植株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过程。以上研究为关中地区夏玉米种植栽培及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途径。
赵金[5](2021)在《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区域分布广泛,产量位居粮食作物第二,保证其高产、稳产,对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播种质量差,由于排种器结构导致播种均匀性差,拥挤的小麦形成“疙瘩苗”,使小麦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漏播导致麦田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小麦播种机现有传动机构导致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播种效果,且作业效率低,镇压效果差;目前的小麦排种器进行高速作业还会出现充种困难的问题。其次,黄淮海地区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小麦生产中由于冬前积温不足导致小麦分蘖不足,从而影响小麦亩穗数,限制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再次,生产中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对种子进行力学分析,对排种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应用EDEM离散元软件和Design-Expert 8.0.6软件进行了仿真试验,完成了差速充种沟式小麦排种器参数的优化。将优化后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转速为60r/min,弧形挡板固定在排种器端盖上,充种沟隔板间长度、充种沟宽度、充种沟高度分别为8.00、6.00、5.00mm,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为42.68°时,粒距合格率为81.67%,重播率为12.50%,漏播率为5.83%,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2.32%,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采用了创新研制的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该排种器利用差速原理提高了充种率,采用种沟内设置隔板实现了单粒排种。对采用该排种器的7.5cm行距小麦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小麦密行播种机可实现小麦定行距、定株距、定播深的精量播种,减少小麦苗期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小麦冬前分蘖数,同样水肥条件下可实现增产效果。通过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分别对整机结构、开沟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对行镇压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试制完成的小麦密行播种机通过田间试验表明:7.5cm行距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通过性;经田间试验测得粒距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合格粒距变异系数、播种深度合格率均符合标准。优化后的小麦密行播种机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田间实测作业行驶速度可达8.46km/h,提高了播种效率。采用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可实现冬前封垄,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越冬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7.5cm行距小麦地0~60cm 土壤含水率的平均值为9.12%,对照15 cm行距小麦地土壤含水率平均值为8.24%。通过随机抽取样点取样查苗可知,7.5cm行距种植小麦,可使小麦分蘖个数、次生根条数、干物质重以及产量的值均优于对照15cm行距小麦,经小麦田间实收测产结果表明:7.5cm行距较15cm行距小麦增产9.22%。文中通过多年多点对小麦密行播种机进行田间试验,统计增产量分布情况,初步探索了小麦密行播种机随经纬度变化的增产规律。文中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由于积温原因造成小麦冬前分蘖不足,进而影响产量的问题,提出并验证了小麦密行种植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小麦密行种植的增产机理,验证了“缩行均株”小麦播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小麦个体生长优势,具有“以光补温”的理论效果。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证明小麦密行种植技术具有增加小麦冬前分蘖个数,提高产量的显着效果。针对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提出了“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通过利用导航技术可实现精准对行,既可以减少玉米播种作业时机具因破除根茬造成的多余动力损耗,又可以减少机具对土壤的扰动,对提高播种一致性和保持土壤水分有积极作用。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导航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进行田间对行播种的玉米播深一致性变异系数为7.26%。
朱利叶[6](2020)在《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匮乏最严重的农业生产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高耗矛盾日益突显。与此同时,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暖干化现象日益加重,随着温度上升降雨量日趋降低。传统两熟种植获得高产稳产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为缓解水资源高耗压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维持较高产量,探寻新式种植模式至关重要。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在地膜覆盖与节水灌溉种植模式下,小麦-玉米产量形成、周年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收益和对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河北平原减少地下水消耗和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如下:在一个轮作周期四种种植模式下,总产量以一年两熟最高,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较一年两熟减产6.2%~26.9%和33.8%~47.5%。同一种植制度下,增加灌水量有利于产量提升;而在灌水条件下,覆膜增产优势高于露地,尤其是在玉米生产中。雨养种植冬小麦、春玉米容易受干旱影响而减产。生育前期遭受干旱,即使灌浆期降雨充足亦无法弥补穗粒数与有效穗数减少所造成的产量损失。通过对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耗水分析,改变种植制度、减少灌溉量、增加地膜覆盖均降低了灌溉用水。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减少小麦种植次数,周期内总耗水量显着低于一年两熟。相同制度下实施节水灌溉与地膜覆盖,轮作周期耗水量较常规种植在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下分别减少18.9%~28.8%、18.1%~27.4%、5.0%~17.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升 8.8%~39.5%、14.7%~30.6%、2.8%~23.1%。覆膜节水灌溉模式下,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仅灌溉一次水,但地膜的蓄水保水能保证关键生育期有足够的水分使用,达到增产节水的目的。此外,通过地膜覆盖玉米收获后土壤水量得到有效保蓄,实现了“秋储春用”达到了“覆膜保墒”的效果。一年两熟露地常规种植,休耕期仅数天,周期有效积温累积量占全周期总积温量的97.7%。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周期内有效积温量的分别占总累积量的67.9%~72.4%、41.8%~46.2%。地膜覆盖与雨养种植缩短了小麦、玉米生育期,在干旱年份,雨养小麦生育期缩短9~14d,覆膜春玉米生育期缩短5~15d。而对于夏玉米而言,生育期长短一致,但地膜增加了夏玉米灌浆持续期。生育期的缩短减少了冬小麦、春玉米生育期内的有效积温,但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雨养模式产量降低,其有效积温利用率低于灌水处理,而覆膜节水灌溉促进了产量提升,增加了有效积温利用效率,能充分利用周期内热量资源。地膜覆盖提高了小麦、玉米花前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累积。花后叶面积指数衰减、干物质累积与补灌有关。补灌增加可减缓LAI衰减,维持较高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光合特性,促进花后干物质累积。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受开花期干旱影响较大。在干旱年份,覆膜与露地雨养种植可促进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移,而玉米在吐丝期间遭遇干旱影响,不利于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通过对经济收益进行分析,一年两熟覆膜与常规种植经济效益高于其他处理,而露地下雨养种植小麦产量降低导致其经济收益低于两年三熟(除覆膜雨养),一年一熟经济效益最低。与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相比,两年三熟植模式产投比最高。能值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单位能量能值最高,所产生的环境负荷潜力率以一年一熟覆膜节水灌溉最高,能值可持续指数露地高于覆膜,且两年三熟露地种植最高。一个轮作周期结束一年两熟对环境影响高于两年三熟与一年一熟,分别增加26.6%~27.2%、53.4%~54.9%,其中一年两熟常规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最高。基于以上内容,本文结论为在各种植制度中覆膜下节水灌溉与雨养旱作、露地雨养旱作均能减少耗水,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有较高的产量优势与经济效益。通过增加地膜覆盖与减少灌溉来替代一年两熟常规种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段勇[7](2020)在《灌溉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水资源短缺限制了我国糯玉米产业的发展,采取适宜的农业措施实现节水灌溉尤为重要。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和灌水是常用的几种农业措施,对糯玉米生长及产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探明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与灌水水平相结合下对糯玉米的土壤水热、耗水规律、生长及产量等的耦合作用,本文通过选择三种种植方式(全膜双垄宽窄行沟播,全膜双垄等行距沟播,裸地平作)和两种灌水模式(两次灌水和四次灌水)进行组合,形成6个试验处理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土壤水热、耗水规律、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等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各处理在全生育周期内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对土壤含水率提升显着,宽窄行种植土壤平均含水量均高于等行距种植,但无显着性差异,这种提升在四次灌水下更加明显。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和灌水量对0-60cm土壤贮水量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具有显着性差异。相同种植模式下,四次灌水土壤贮水量与两次灌水相比也有所提升。在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宽窄行种植可以明显减少植株耗水量。拔节期和成熟期四次灌水各处理耗水量显着增加,每次灌水水平后都会产生一个耗水高峰值。2、地膜覆盖可以使温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并且平均比裸地平作土壤温度高1-2℃,有利于糯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宽窄行种植模式与等行距种植模式相比调整了植株间分布,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两种灌水水平对土壤温度基本没有影响。覆膜明显增高生育前期土壤温度,使糯玉米生育进程加快,缩短生育期。3、在相同的灌水水平下,与裸地平作相比,覆膜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糯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在茎粗方面,覆膜处理在苗期-拔节期对茎粗提升12.89%-62.34%,达显着性差异,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差异性逐渐减小。与等行距种植模式,宽窄行种植模式对糯玉米株高提高0.48%-1.31%,对茎粗提升2.77%-10.24%,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在糯玉米全生育周期内,灌水量对茎粗的影响也未达到显着性差异。4、通过Logistic方程对糯玉米全生育期内株高、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拟合,R2为0.988-0.998,拟合精度高,各处理的生长过程基本吻合该方程。研究发现,糯玉米拔节期株高增长速率最快,地膜覆盖可以加快糯玉米的生长发育,使生育期提前,地膜覆盖、宽窄行种植和增加灌水量都可以提高糯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理论最大值。5、各处理糯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在全生育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相同的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相比裸地平作对干物质积累量提升13.72%-25.46%,达显着性差异。宽窄行种植、四次灌水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提升2.4%-7.54%,与等行距种植、两次灌水相比未达显着性差异。6、在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的籽粒产量与裸地平作相比提升29.66%-37.3%,具有显着性差异。宽窄行种植模式与等行距种植模式相比对籽粒产量提升1.18%-5.9%,达显着性差异。从糯玉米产量的各构成因素来看,覆膜处理主要提高了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减小了糯玉米秃尖,处理间达显着性差异,在穗长、穗粗和行数三个方面几乎相等或提升未达到显着性差异。宽窄行种植在穗长、穗粗、百粒鲜重和百粒干重等因素有所提升,未达显着性差异。7、就水分利用效率而言,相同灌水水平下,覆膜处理、宽窄行种植模式对水利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提升显着。在相同的种植模式下,与四次灌水相比,两次灌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59%-4.61%,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9.67%-23.52%,两次灌水下各处理产量对灌水的响应最高,节水效益最好。8、就糯玉米品质而言,覆膜处理明显降低了糯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裸地平作处理间差异显着。在相同的种植模式下,两次灌水下粗蛋白含量提高4.57%-11.71%,减少可溶性糖含量11.12%-31.55%。增加灌水量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使糯玉米的同化作用增强,有利于作物粗蛋白含量的提高,但随着糯玉米果穗内水分的提高,可溶性总糖含量有所下降。综上所述,覆膜和宽窄行种植是实现糯玉米高产的重要的途径,全膜双垄沟播宽窄行种植是本试验条件下较适宜的糯玉米种植模式,在缺水或少水的地区可以使用两次灌水。
王平[8](2020)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新疆棉花面积264.4万公顷,占全国棉花面积的74.3%,棉花总产量51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83.8%,新疆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但与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不匹配的是,新疆棉花质量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劣势。特别是机采棉迅速发展后,仍沿用手采棉时期以高产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的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没有配套建立,表现在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未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模式仍然以“矮密早丰”模式为主,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程度较低,残膜对棉花质量的影响难题尚未解决。在采收环节由于田间堆放原因导致的棉花二次污染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在加工环节由于机采棉杂质、异性纤维较多,导致籽棉和皮棉的清理次数偏多、棉花纤维长度减短、强度降低、短纤维含量增加和棉结数量比率偏高。以上技术环节的问题是导致新疆棉花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制约着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机采棉化学脱叶工序的需要,导新疆棉花生长期缩短、棉花自然吐絮率降低,棉花生产条件劣势更加突出。因此,新疆棉花在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上存在的问题,必然要依靠构建和推广配套的技术集成体系来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新疆棉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探索建立适宜新疆棉花产业现状的配套技术集成体系,发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作用,解决技术集成过程中的评价体系构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本研究通过发放专家意见征询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数据和资料,采取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集成体系的不配套是制约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个假设,并运用技术进步、技术集成、快乐植棉和技术变迁等相关理论,对假设进行科学、系统论证。首先对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现状进行分析,并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对比,找出了新疆棉花在质量和技术集成方面存在的差距,分析提出了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组织国内棉花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棉区的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单位进行棉花的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对比找出不同棉区间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差异,并检验技术集成和质量的相关性。通过评价结果筛选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并结合美国、澳大利亚和兵团技术集成的经验,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分析政府宏观层面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对技术集成影响作用,采用TAM框架及理论设计了棉农技术集成采纳意愿分析方案,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棉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找出这两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技术集成的影响程度。最后研究提出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经济学研究视角,首次在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对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包含技术集成现状和差距分析、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典型棉区技术集成评价、技术集成体系优化、技术集成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以此形成了高质量发展战略下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系统理论体系。2.在全国范围组织权威专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典型棉区进行了全面评价,实证了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并创新性的对棉花技术集成水平与质量水平进行相关性检验,论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优化了技术集成的体系,提出了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推广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新疆棉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新疆棉花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新疆棉花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走“高质量、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通过生产高质量的棉花产品实现高价格和高效益,弥补生产高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的劣势,并以此占领世界棉花中高端市场,从而带来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结论二,技术集成体系不配套是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新疆棉花目前处于机采棉的成长阶段,但仍依赖以手采棉的“矮密早丰”、追求产量为目标的技术集成体系,适宜机采棉的技术集成体系尚未建成,从而导致机采棉整体质量较低。技术集成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质量的提升。结论三,构建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奠定评价基础。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来进行构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最终确定了包括了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结论四,对新疆典型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实证评价,实证了不同棉区的技术集成和质量水平。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六个流域棉区的64个县团级单位发放调查问卷,运用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对样点棉区组织实施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并验证了技术集成和质量两个变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实证了技术集成水平是影响棉花质量的关键因素。结论五、优化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是新疆棉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研究最终优化构建了包含品种、种植技术、采收技术和加工技术4个一级技术指标,包含优质棉品种、主栽品种、种植技术等14项二级技术指标,并对二级技术指标内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赋值。结论六,政府和棉农行为是影响技术集成的关键因素。研究得出政府在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两个方面对技术集成产生影响,棉农对技术集成体系的采纳意愿行为受到年龄、家庭人均纯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论七,确定了技术集成推广路径和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确定以“政府主导型”的推广路径,以政府牵头组织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加工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棉农开展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应用。二是提出了对策建议。新疆棉花产业要建立“高质量高效益”高质量的发展观和产业定位,产品定位于国内高端棉花产品,并建议在目前国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制定质量为先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措施。
师延冰[9](2019)在《青海省残膜回收机械作业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膜覆盖技术具有保水保墒、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作用,是高寒冷凉、干旱少雨地区高产、稳产不可替代的耕作手段。青海省地膜种植面积大,涵盖马铃薯、玉米、油菜等主要作物。青海省残膜回收多以人工捡拾为主、机械化捡拾为辅。残膜回收存在机械化技术方法不当、机具适应性不强、作业性能不佳、机械化残膜回收水平低下等问题。为了引进适宜青海省作业条件的残膜回收机具、提高青海省机械化残膜回收率,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基础上,筛选了5类8种残膜回收机具,在典型地区开展残膜回收机作业性能对比试验,以期为适宜青海地区的残膜回收机具引进及改进,提供一定参考。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青海省覆膜种植及残膜回收现状调研。青海省覆膜种植面积为9.86×104hm2,主要覆膜种植作物为玉米、油菜、马铃薯、蔬菜、药材等。青海省农用残膜回收存在残膜留存量大、机械化回收程度低、残膜回收网点、企业少的问题。适宜青海省的机械化残膜回收应该满足青海省的地块特征、种植模式。(2)确定机具性能试验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青海省主要覆膜种植作物马铃薯和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典型种植区湟中县多巴镇、互助县西山乡、民和县巴州镇为试验地点,筛选了5大类8种共计14台残膜回收机为测试机具,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确定了生产率、拾净率、生产成本为测试指标,并制定了不同试验地点的测试方案。(3)开展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试验田就各项指标综合而言,11MFJ-125双升运链卷轴自卸式废膜捡拾机和11MFJ-160废膜捡拾机拾净率高、生产效率高、作业成本适中,作业性能稳定,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适应性、操作性最好,建议推广使用;玉米试验田中1FMJ-1260滚筒式地膜捡拾机结构简单,在作业过程中拾净率最高、生产率较高、生产成本低、稳定性最好、卸膜方便;1CM-120残茬残膜回收机相对结构复杂,可收集陈年细碎地膜,可实现膜杂分离,建议推广使用这两款机具。(4)建议。建议残膜回收机增加导膜结构缓解入土堵塞;增加膜杂分离机构;增加合页连接方式降低卸膜难度;研发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复合作业机,以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生产率;增加地膜厚度,提高地膜的抗拉性能、降低破碎率,便于捡拾。
邓浩亮[10](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提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低而不稳、蒸发量大,还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耕地退化,如何应对生产能力与天然降雨利用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备受西北农业圈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半干旱农作区,玉米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已取得显着增产增收效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域跨度大,生态区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因此不同生态区对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响应也呈现多样化。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半干旱农作区,忽略了半湿润易旱农作区农业独特的生产潜力。垄沟覆盖栽培系统能否在半湿润农作区适用并取得增产增效?不同垄沟耕作模式对其影响多大?其生理生态机理如何?这些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地域延伸、系统升级,更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下小农经济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多年国内研究基础上,以垄沟覆盖系统为核心,多种传统种植模式为参照,包括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平地无覆盖种植(CK)等开展了大田试验及技术验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土壤温度、作物水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作物物候特征、生长参数及生物量分配模式、产量及形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系统收集和分析,首先揭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环境生态机理。其次,为进一步证实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其他生态区的高效性,于20172018年在半湿润易旱农作区甘肃省华亭市朱家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验证试验,全面分析了土壤水热、养分平衡、酶活性活跃度、微生物数量繁殖、作物物候格局、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明晰垄沟覆盖耕作模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增收和增效机制,进一步剖析该技术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探明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最佳垄沟覆盖耕作模式,为将来该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和延伸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垄沟覆盖在时间上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作物需水与土壤供水达到平衡。空间上,优化了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关系,使作物更容易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效性。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显着增加生长季中层土壤含水量17.77%、11.61%和4.39%,中层水分的积累为玉米后期生长水分的获取提供支撑,但在半湿润农作区并未表现出贮水优势。半干旱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和土壤底墒,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消耗分别占总耗水量的79.07%、80.01%、90.90%。而半湿润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意味着在半湿润地区生育期降水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而且还可以补给土壤贮水,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通过垄沟集雨方式可补给土壤水量3.33、4.34和5.70 mm。2.垄沟覆盖材料类型的选择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热量平衡的季节性主动调控,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地表覆盖可增加土壤温度,而在生育中期受高温胁迫,地表覆盖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缓解高温干热的危害。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均表现为隔沟覆膜垄播平均温度最高,全膜双垄沟播次之,秸秆覆盖最低。3.垄沟地膜覆盖体现了对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平衡调节。半湿润农作区养分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0.28和0.31 g·kg-1、0.04和0.14 g·kg-1、23.48和2.96 mg·kg-1,反而降低了对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的消耗,低于露地平种0.08和0.10 g·kg-1、0.37和0.97 mg·kg-1、1.15和2.95 mg·k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磷、速效钾、碱解氮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1.00和0.65 g·kg-1、0.16和0.06 g·kg-1、63.74和30.61 mg·kg-1、8.51和5.13mg·kg-1。4.垄沟覆盖对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秸秆覆盖和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均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全膜双垄沟播仅表现为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116、0.013和0.052 ml·g-1,0.158、0.115和0.212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00、0.208和0.159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蔗糖酶活性0.254和3.537 mg·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蔗糖酶活性1.753 mg·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591、0.676和1.927 mg·g-1,0.302、0.169和0.293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11、0.284和0.235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0.099和0.139 ml·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0.105 mg·g-1。5.垄沟覆盖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同样影响不同。隔沟覆膜垄播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而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仅表现为细菌数量的增多,且半湿润农作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11.24、35.17、30.63 104·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可提高真菌数量5.06和4.38 102·g-1,降低放线菌数量7.50和15.67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放线菌数量12.83 104·g-1,降低真菌数量10.14102·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细菌增幅分别为34.78、35.73、6.57 105·g-1,放线菌增幅分别为47.52、33.57、40.91 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真菌数量12.87103·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降低真菌数量0.62和8.42 103·g-1。6.垄沟覆膜耕作模式能明显缩短春玉米营养阶段长度,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春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相反,秸秆覆盖耕作模式下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被显着延长,繁殖期缩短。与露地平种相比,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3.4%和19.1%,秸秆覆盖种植方式推迟了玉米出苗且仅提高出苗率0.3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26.5和25 d,两者显着延长了繁殖持续分别达17、16 d。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7.5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11.5 d。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同样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0%和2.4%,秸秆覆盖推迟了玉米出苗且降低出苗率4.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12和9.5 d,并未显着延长繁殖持续时长。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0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3.5 d。7.垄沟覆膜耕作模式促进幼苗建立并增加活力,增加了生物量积累,并优化了繁殖分配。与露地平种相比,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纵向和横向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扩展能力,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且半干旱农作区增长效应显着大于半湿润农作区。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66.96%和62.79%、19.10%和45.28%,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3.26%和17.58%,而秸秆覆盖地上生物量较露地平种仅增加8.73%,地下生物量却较露地平种减少21.46%,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9.65%;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6.41%和12.66%、12.81%和27.47%,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05%和1.22%,而秸秆覆盖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减少4.58%和7.10%,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低于露地平种0.22%。8.垄沟地膜覆盖优化了穗部结构,增加了收获指数。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穗粗、穗粒数、单株穗粒重、百粒重、生物产量、秸秆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30.54%和35.30%、18.88%和20.96%、59.28%和65.56%、155.06%和171.41%、59.93%和63.72%、66.96%和62.97%、37.82%和27.11%、66.96%和62.97%,而秸秆覆盖增加幅度显着低于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依次为5.96%、4.34%、10.12%、16.88%、5.88%、8.73%、6.04%、8.73%。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131和0.165,秸秆覆盖仅高出0.018;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上述产量构成因子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4.04%和2.32%、2.03%和0.25%、3.61%和-2.14%、32.96%和17.12%、15.51%和11.44%、16.41%和12.66%、7.35%和10.21%、16.41%和12.66%,而秸秆覆盖表现出不增反降趋势,较露地平种依次降低2.27%、0.82%、3.91%、11.83%、8.83%、4.58%、0.60%、4.58%。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051和0.014,而秸秆覆盖显着降低0.027。9.垄沟地膜覆盖维持了包括水、肥、气、热在内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位运行,显着提升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55.05%和171.40%、125.44%和142.80%,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仅增加16.88%和18.69%;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32.96%和17.12%、33.53%和18.67%,而秸秆覆盖表现出降低趋势,较露地平种降低11.84%和9.90%。总体来看,垄沟地膜覆盖耕作改善了土壤水热环境,尤其是休耕期的土壤水分贮存和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同时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质量,明显增大了叶片叶片扩展速率,延长植株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期,为玉米最终籽粒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秸秆覆盖能够显着贮存土壤水分,并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但由于覆盖导致低温效应延缓了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利于果穗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表现出高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效果更佳。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较为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而隔沟覆膜垄播在半湿润农作区更能表现出其耕作优势。
二、玉米高产地膜成本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高产地膜成本低(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玉米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地、整地和施肥 |
二、选用良种 |
三、播种技术 |
四、地膜的选择以及覆盖技术 |
五、加强田间管理 |
六、防治病虫害 |
七、结语 |
(3)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2 秸秆覆盖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
1.2.3 普通氮肥分次施氮对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
1.2.4 控释氮肥一次施氮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及资源利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地点概况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4 指标计算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降雨量和干期 |
2.3.2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3.3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 |
2.3.4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
2.3.5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6 各指标相关分析 |
2.3.7 经济效益分析 |
2.4 讨论 |
2.4.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
2.4.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点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施氮对地膜覆盖春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
3.3.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水分分布和利用的影响 |
3.3.3 各指标相关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残留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点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指标计算 |
4.2.5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和各器官氮浓度的影响 |
4.3.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累积、转运和利用的影响 |
4.3.3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
4.3.4 覆盖和施氮对农田氮损失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
4.3.5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6 各指标相关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点概况 |
5.2.2 试验年份玉米生育期内气象条件 |
5.2.3 试验设计 |
5.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2.5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吸氮量的影响 |
5.3.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吸收残留硝态氮的影响 |
5.3.3 覆盖和施氮对残留硝态氮在土壤剖面运移的影响 |
5.3.4 土壤剖面根系和残留硝态氮利用率的关系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点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4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3.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3.3 覆盖和施氮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3.4 覆盖和施氮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
6.3.5 覆盖和施氮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网络相关性 |
6.4 讨论 |
6.4.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6.4.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
6.4.3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类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改进DSSAT-CERES模型的夏玉米地膜覆盖生长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玉米种植研究进展 |
1.2.2 覆膜种类研究进展 |
1.2.3 作物模型研究进展 |
1.2.4 DSSAT模型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方案设计 |
2.3 试验测试指标 |
2.4 试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第三章 地膜覆盖条件下不同种植间距对夏玉米生长生理过程的影响 |
3.1 夏玉米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
3.2 夏玉米生物量 |
3.3 夏玉米产量 |
3.4 夏玉米地土壤水分 |
3.5 夏玉米地土壤温度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SSAT模型适用性评价 |
4.1 DSS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4.1.1 气象数据 |
4.1.2 土壤数据 |
4.1.3 作物品种遗传参数 |
4.1.4 田间管理及试验数据 |
4.2 DSSAT模型参数率定与调试 |
4.2.1 模型精度评价指标 |
4.2.2 模型调参及校准 |
4.2.3 模型验证及适用性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覆膜条件下DSSAT模型的改进与评价 |
5.1 基于小孔效应的蒸发比例模型构建 |
5.2 地膜覆盖增温效果量化 |
5.3 覆膜条件下DSSAT模型改进与评价 |
5.3.1 覆膜条件下DSSAT模型改进 |
5.3.2 覆膜条件下DSSAT模型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需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一年两熟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小麦冬前积温不足影响分蘖 |
1.2.2 小麦播种质量差 |
1.2.3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小麦播种机国内发展现状 |
1.4.2 小麦播种机国外发展现状 |
1.5 黄淮海北部地区种植方式 |
1.6 小麦密行种植技术的提出 |
1.7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设计 |
2.1 小麦密行播种农艺要求 |
2.2 排种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1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结构 |
2.2.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的设计 |
2.3.1 充种沟的设计 |
2.3.2 双边交替充种旋转轮盘直径的设计 |
2.3.3 种沟隔板的分布 |
2.3.4 投种片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参数优化 |
3.1 种子在排种器内的受力分析 |
3.2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优化 |
3.2.1 虚拟仿真模型建立 |
3.2.2 仿真参数的选择 |
3.2.3 差速充种沟优化 |
3.2.4 充种沟尺寸优化 |
3.2.5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优化 |
3.2.6 仿真试验 |
3.3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台架试验 |
3.4 台架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弧形挡板固定位置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2 种沟尺寸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4.3 弧形挡板凸起斜度对排种均匀性的影响 |
3.5 差速充种沟式小麦单粒排种器的田间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的设计 |
4.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4.1.1 整机结构 |
4.1.2 工作原理 |
4.2 小麦密行播种机部件设计 |
4.2.1 双圆盘开沟器的选用与设计 |
4.2.2 双圆盘开沟器分布设计 |
4.2.3 对行镇压轮的设计 |
4.2.4 电控播种系统设计 |
4.2.5 排种器减阻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麦密行播种机田间试验 |
5.1 机具性能试验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方法 |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不同行距小麦苗期土壤含水率的对比 |
5.3.1 黄淮海地区降雨规律 |
5.3.2 土壤含水率对比 |
5.4 不同行距小麦产量对比 |
5.5 小麦密行播种机区域适应性试验 |
5.5.1 随经度提高增产幅度较大 |
5.5.2 随纬度提高增产幅度略小,但规律性较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小麦8密1稀播种+玉米对行免耕播种 |
6.1 小麦—玉米对行播种 |
6.2 无人驾驶作业机组参数 |
6.3 机组田间行走路径规划 |
6.3.1 机组转弯形式及其评价 |
6.3.2 主要行走方法及工作行程率 |
6.4 田间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耗水和水分利用特性 |
1.2.2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土壤水分时空变化 |
1.2.3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温度效应的比较 |
1.2.4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产量形成比较 |
1.2.5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比较 |
1.2.6 不同种植制度及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础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土壤含水量测定 |
2.3.3 积温与生育期天数 |
2.3.4 叶面积测定 |
2.3.5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3.6 测产与考种 |
2.3.7 投入与产出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植制度及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比较 |
3.1.1 不同种植制度覆膜条件下小麦-玉米产量分析 |
3.1.2 不同种植制度生物量分析 |
3.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 |
3.2.1 不同种植制度土壤水分动态 |
3.2.2 不同种植制度水分平衡 |
3.2.3 不同种植制度耗水与水分利用效率 |
3.2.4 周年耗水、水分利用与产量的关系 |
3.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温度效应比较 |
3.3.1 不同种植制度小麦、玉米生育期与有效积温累积 |
3.3.2 不同种植制度有效积温利用率 |
3.4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与群体性状的影响 |
3.4.1 小麦、玉米产量构成 |
3.4.2 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 |
3.4.3 干物质累积与转运 |
3.5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 |
3.5.1 不同种植制度经济投入和产出比较 |
3.5.2 不同种植制度能值评价 |
3.5.3 生命周期评价 |
3.5.4 不同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4 讨论 |
4.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产量与生物量分析 |
4.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耗水与水分利用特性 |
4.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积温效应 |
4.4 不同种植制度下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群体性状分析 |
4.4.1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产量构成分析 |
4.4.2 全田地膜覆盖对小麦、玉米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累积分析 |
4.5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环境影响与综合评价 |
4.5.1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经济效益评价 |
4.5.2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环境影响评价 |
4.5.3 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综合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7)灌溉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硏究现状 |
1.3.1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1.3.2 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1.3.3 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4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3.5 行距配置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6 行距配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量指标及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处理对土壤水热的影响 |
3.1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1 地膜覆盖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2 行间配置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1.3 灌水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全生育期0-60cm土壤贮水量差异 |
3.2.2 不同处理各生育时期0-60cm土壤贮水量差异 |
3.3 不同处理对全生育期内总耗水量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3.4.1 覆膜处理土壤温度动态变化规律 |
3.4.2 不同灌水水平土壤温度动态变化规律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生长的影响 |
4.1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株高的影响 |
4.2 株高Logistic模型及其特征值 |
4.3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茎粗的影响 |
4.4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5 叶面积指数修正Logistic模型 |
4.6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7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5.4 耗水量与糯玉米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5.5 不同处理对糯玉米品质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
1.2.2 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研究 |
1.2.3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研究 |
1.2.4 农业技术集成与质量关系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机采棉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农业高质量发展 |
2.1.4 技术集成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进步理论 |
2.2.2 技术集成理论 |
2.2.3 快乐植棉理论 |
2.2.4 技术变迁理论 |
第三章 新疆棉花质量与技术集成现状 |
3.1 新疆棉花产业概况 |
3.2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1 新疆棉花质量现状 |
3.2.2 新疆棉花提质增效现状 |
3.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 |
3.3.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阶段和特点 |
3.3.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现状分析 |
3.4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4.1 美国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2 澳大利亚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现状 |
3.4.3 新疆与世界棉花主产国的棉花质量与生产技术对比分析 |
3.5 新疆棉花质量和技术集成对比差距的解决思路 |
3.6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 |
4.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选取 |
4.1.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选取 |
4.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 |
4.2.1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备选指标的考量 |
4.2.2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权威专家的选定 |
4.2.3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的筛选 |
4.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和质量评价 |
5.1 新疆典型棉区样点选择与调查问卷设计 |
5.1.1 典型棉区样点选择 |
5.1.2 调查问卷设计 |
5.2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2.1 技术集成标准值与计分方法确定 |
5.2.2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评价 |
5.3 新疆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3.1 质量指标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
5.3.2 典型棉区棉花质量评价 |
5.4 新疆典型棉区技术集成与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5.4.1 技术集成与质量的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技术集成与质量相关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优化 |
6.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与方法 |
6.1.1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原则 |
6.1.2 技术集成体系的优化方法 |
6.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筛选 |
6.2.1 技术集成体系指标筛选的样点单位选择 |
6.2.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筛选 |
6.3 新疆技术集成体系优化的经验借鉴 |
6.3.1 国外棉花主产国的经验借鉴 |
6.3.2 新疆兵团的实践经验借鉴 |
6.4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优化 |
6.4.1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构架优化 |
6.4.2 技术集成体系的指标值优化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影响因素的选定 |
7.2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政府层面影响分析 |
7.2.1 产业定位的影响分析 |
7.2.2 产业政策的影响分析 |
7.3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棉农采纳意愿影响分析 |
7.3.1 TAM框架及理论分析 |
7.3.2 棉农采纳意愿的概念框架 |
7.3.3 棉农采纳意愿的研究方法 |
7.3.4 棉农采纳意愿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
7.3.5 棉农采纳意愿的分析结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与对策建议 |
8.1 新疆棉花技术集成体系的推广 |
8.1.1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路径 |
8.1.2 技术集成体系推广的具体措施 |
8.2 对策建议 |
8.2.1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观 |
8.2.2 确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定位和产业政策 |
8.2.3 建立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措施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棉花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构建国内咨询专家名单 |
附录二: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三: 技术集成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四: 典型棉区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五: 棉花技术集成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六: 棉花技术集成农户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七: 全文图示及表格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9)青海省残膜回收机械作业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地膜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可降解地膜 |
1.2.2 高性能地膜 |
1.3 国内外机械化残膜回收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残膜回收机具研究 |
1.3.2 国内残膜回收机具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青海省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应用现状 |
2.1 青海省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
2.2 青海省地膜覆盖种植情况 |
2.3 青海省主要作物地膜覆盖种植模式 |
2.3.1 青海省马铃薯覆膜种植模式 |
2.3.2 青海省玉米覆膜种植模式 |
2.4 青海省机械残膜回收现状 |
2.4.1 青海省残膜回收现状 |
2.4.2 适宜青海省的机械化残膜回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总体方案设计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地点 |
3.2.1 试验地点选择 |
3.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3.3 试验机型选择 |
3.3.1 1FNJ-150 残膜起膜机基本参数 |
3.3.2 1FMJ-150 残膜卷收机基本参数 |
3.3.3 11MFJ-160 废膜捡拾机基本参数 |
3.3.4 1FMJ-1260 滚筒式地膜捡拾机基本参数 |
3.3.5 11MFJ-125 双升运链卷轴自卸式废膜捡拾机基本参数 |
3.3.6 1FMJF-120 风力除杂式残膜回收机基本参数 |
3.3.7 4UFM-120 马铃薯收获及残膜回收一体机基本参数 |
3.3.8 1CM-120 残茬残膜回收机基本参数 |
3.4 试验指标及测试方法 |
3.4.1 试验前试验地基本情况测试指标及方法 |
3.4.2 机具田间性能测试指标及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田间试验 |
4.1 试验前准备工作 |
4.1.1 马铃薯试验地试验前杀秧 |
4.1.2 马铃薯试验地试验前地表状况 |
4.1.3 玉米试验地试验前地表状况 |
4.2 试验前试验地基本情况指标测量 |
4.2.1 土壤含水率 |
4.2.2 土壤容重 |
4.2.3 田间残膜分布情况 |
4.3 试验指标测量 |
4.3.1 废膜拾净率测量 |
4.3.2 生产率测量 |
4.3.3 作业成本核算 |
4.4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
4.4.1 马铃薯试验地试验机具 |
4.4.2 玉米试验地试验机具 |
4.5 试验结果 |
4.5.1 马铃薯试验田试验结果 |
4.5.2 玉米试验田试验结果 |
4.5.3 机具改进建议 |
4.5.4 农机农艺融合方面的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展望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垄沟覆盖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垄沟比例设计 |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
1.2.3 垄沟覆盖系统的水分效应 |
1.2.4 土壤效应 |
1.2.5 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
1.2.6 增产效应 |
1.2.7 垄沟覆盖集雨系统的负面效应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
2.3.1 气象资料 |
2.3.2 生育期资料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4.1 土壤水分及耗水测定 |
2.4.2 土壤温度测定 |
2.4.3 土壤养分测定 |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
2.4.6 生理指标测定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土壤水分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3.1 土壤水分状况 |
3.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差异 |
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水分稳定性比较 |
3.4 垄沟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
3.5 作物阶段耗水特征 |
3.5.1 耗水来源和比例 |
3.5.2 不同土层贮水量消耗差异 |
3.6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土壤温度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4.1 土壤温度状况 |
4.2 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差异 |
4.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温度稳定性比较 |
4.4 垄沟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土壤质量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5.1 土壤养分 |
5.1.1 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
5.1.2 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
5.1.3 土壤养分与水热间的关系 |
5.2 土壤酶活性 |
5.2.1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 |
5.2.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差异分析 |
5.2.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比较 |
5.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5.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及养分之间的关系 |
5.3 土壤微生物 |
5.3.1 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 |
5.3.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
5.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
5.3.4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水热、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关系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作物生长指标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
6.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6.1.1 出苗率 |
6.1.2 物候格局 |
6.1.3 茎秆纵向生长动态变化 |
6.1.4 茎秆横向生长动态变化 |
6.1.5 茎秆生物量 |
6.1.6 叶片扩展速率 |
6.1.7 光合有效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
6.1.8 叶片生物量差异 |
6.1.9 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
6.1.10 地下生物量差异 |
6.1.11 地上生物量分配 |
6.1.12 根冠比 |
6.2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垄沟覆盖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机制 |
7.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1.1 农艺指标 |
7.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
7.1.3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
7.2 春玉米产量形成因子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
7.2.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3 土壤酶活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
7.2.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
7.2.5 土壤养分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
7.3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玉米高产地膜成本低(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玉米地膜覆盖配套栽培技术[J]. 王娟. 甘肃农业, 2021(11)
- [2]寒旱区春玉米膜侧播种增产增效技术研究[D]. 武佳颖. 河北北方学院, 2021
- [3]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D]. 唐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基于改进DSSAT-CERES模型的夏玉米地膜覆盖生长模拟[D]. 高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一年两熟区小麦密行种植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D]. 赵金.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6]河北平原不同种植制度及全田地膜覆盖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资源利用研究[D]. 朱利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7]灌溉和种植方式对糯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分析[D]. 段勇.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8]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新疆棉花技术集成研究[D]. 王平. 石河子大学, 2020(04)
- [9]青海省残膜回收机械作业性能试验研究[D]. 师延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10]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