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merican boy's Hobby(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万莉[2](2021)在《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某绘本馆为例》文中指出绘本是图画书的一种,是以儿童为本位出发,具有鲜明的儿童主义风格和特色。绘本是通过图画和极其简洁的文字来叙述故事,融合儿童的兴趣爱好,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利于认知习惯的养成,丰富内在的文学情感世界,开阔思想的认知视野,熏陶精神上的艺术价值。绘本阅读是当今社会极其看重的一种读书活动,不仅幼儿园设立了专门的绘本阅读区角,开设了绘本教育活动课程,社会城市中心也创办了一家家的绘本馆,这使得家长对绘本阅读也十分重视。绘本阅读的主要针对人群是儿童,因此幼儿选择绘本也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故本研究在国内外幼儿绘本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绘本馆幼儿与绘本选择之间的关系,分析在馆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到目前针对幼儿选择绘本的文献资料还不多,基于绘本馆的实习和真实观察,参与幼儿日常绘本的选择与阅读活动为背景来进行。本研究选取了重庆市某绘本馆开展实习调研工作,以在馆的40多名幼儿及家长为研究对象,在幼儿选择绘本方面分为了科学探索类、性格培养类、生活习惯类、人文艺术类、故事类、无字类、双语类七个主题,主要采用了观察法和访谈法,了解绘本馆幼儿选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分析在馆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指导策略和建议。研究结果呈现,馆内绘本的主题、封面、色彩以及故事角色等都会对幼儿的选择结果产生影响。不同性别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是不同的:1.男孩偏好选择机械、恐龙、动物等方面的科学探索类绘本。2.女孩偏好选择温暖、善良、开朗等方面的性格培养类绘本。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馆选择绘本的特点有着年龄段的区别划分:1.低龄阶段幼儿大都偏好封面视觉效果鲜艳明亮,尤其是暖色调、封面有故事角色的绘本,绘本的内容多以动物或单一人物为主,以简单易于理解的主题故事为主线。2.高龄阶段幼儿偏好选择故事情节丰富新颖,与认知经验相关的绘本。在馆幼儿选择绘本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幼儿在馆选择绘本会受到个体差异性的影响。2.幼儿在馆选择绘本会受到同伴推荐的从众心理的影响。3.幼儿在馆选择绘本会受到教师教育指导的影响。4.幼儿在馆选择绘本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根据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在馆幼儿选择绘本的指导策略:首先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其次是加强幼儿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促进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再次是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社会各界对幼儿绘本教育的重视;最后是建议家长了解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幼儿园要运用绘本做好教育工作,社会要重视幼儿选择绘本。
赵悦同[3](2020)在《幼儿园性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以沈阳市S园中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未成年人遭遇性侵的恶性事件频发,受害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幼儿性早熟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性教育迫在眉睫。3-6岁是幼儿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建构性别角色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性教育,有利于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幼儿性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依靠家长,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专业机构更应重视起来。对此,开发专业的幼儿园性教育课程是非常关键的。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行为检核法。在研究前期通过自编问卷《幼儿园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版)》和《幼儿园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对沈阳市四所幼儿园的120名教师和190名家长进行随机的调查,从而获得他们对于幼儿园性教育课程最真实的意见以及幼儿性教育的现状,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设计开发了幼儿园性教育课程。课程内容分为“性生理”、“性别角色”、“爱与情感”三个维度,共15节课。本篇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内容包括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特色与创新。第二部分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幼儿性教育的文献综述,然后对“性教育”、“幼儿园性教育”和“幼儿园性教育课程”做了详细的概念界定,最后是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心理学理论、生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第三部分是本篇论文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为幼儿园性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介绍了问卷调查的前期设计与试测、调查对象,并对问卷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第五部分为本篇论文的重中之重,即幼儿园性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包括设计依据、课程目标、课例设计和效果分析。最后对幼儿园开展性教育课程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自己的整个研究做了一些反思。
张新昕[4](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郭伟桐[5](2020)在《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及社会能力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现状,分析行为问题对社会能力的影响,为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6地市12-16岁青少年1917名,选用Achenbach父母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入户调查。采用Microsoft Exce1 2007软件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2.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对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情况和其对社会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1.山东省16地市12-16岁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97%。其中,男孩的检出率为12.37%,女孩检出率为18.29%,性别间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89,P<0.01);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之间,随年龄增加,行为问题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12岁组检出率为18.40%,16岁组检出率为10.62%,年龄和行为问题检出率之间存在高度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0.948,P<0.05)。2.城市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2.16%,农村地区检出率为15.8%,城乡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14,P>0.05);独生子女(14.98%)与非独生子女(14.97%)的行为问题检出率相近,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达30.82%,而富裕和一般家庭分别为15.53%和13.4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543,P<0.01);由父母照顾的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40%,明显低于非父母照顾的孩子(23.5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0,P<0.01);父母在婚的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76%,父母离异等不在婚情况的青少年检出率为20.9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4,P>0.05)。3.山东省12-16岁男孩各行为问题因子的检出率在1.21%-5.49%之间,其中多动问题检出率为5.49%。女孩各行为问题因子的检出率在2.61%-6.77%之间,其中体诉问题检出率为6.77%。女孩的体诉、违纪问题检出率高于男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47、4.622,P<0.05),其他行为问题因子检出率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4.检出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中,多种行为问题共存的孩子占41.11%。其中,男孩共存率为49.62%,女孩为33.77%,性别间共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3,P<0.01)。5.检出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与无行为问题的青少年比较,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评分较低,且两者间各项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检出不成熟或多动问题的男孩,其活动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未检出的男孩,其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体诉、交往不良、不成熟、强迫性、敌意性、违纪、攻击性或多动问题中任一项的男孩,其社交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未检出该问题的男孩,其得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体诉、交往不良、不成熟、敌意性、违纪、攻击性或多动问题中任何一项的男孩,其学习能力分数明显低于未检出的男孩,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不成熟、违纪或残忍问题的女孩,其活动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未检出的女孩,其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抑郁退缩、不成熟、违纪、攻击性或残忍问题中任一项的女孩,其社交能力得分明显低于未检出该问题的女孩,其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不成熟、违纪或残忍问题中任何一项的女孩,其学习能力分数明显低于未检出的女孩,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多动问题是影响12-16岁男孩活动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交往不良、敌意性和违纪是影响男孩社交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违纪、敌意性和多动是影响男孩学习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焦虑强迫和不成熟是影响12-16岁女孩活动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焦虑强迫、不成熟、违纪和残忍是影响女孩社交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违纪、敌意性和多动是影响女孩学习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结论:1.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4.97%,女孩、低年龄段青少年行为问题更加突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以及非父母照看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需要重点关注。2.男孩检出较多的行为问题包括:多动、分裂样、交往不良和攻击性等,女孩检出较多的行为问题包括:体诉、违纪、分裂样和抑郁退缩等。在检出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中,多种行为问题共存现象较普遍,且男孩更加明显。3.存在行为问题的青少年比无行为问题的青少年社会能力更差。4.影响12-16岁男孩社会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包括:交往不良、敌意性、违纪和多动。影响12-16岁女孩社会能力的主要行为问题包括:焦虑强迫、不成熟、敌意性、多动、违纪和残忍。
薛洁[6](2020)在《双性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性别教育研究 ——基于一日生活中教师行为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前期是幼儿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获得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对幼儿日后的心理发展、社会交往以及形成完整和健康的双性化人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多种教育的共同影响,且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因此,幼儿园性别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开展科学、正确的性别教育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性别认知,提高幼儿的性别平等意识,减少甚至消除其观念中隐含的性别刻板印象,最终有助于培养幼儿形成双性化的人格。但是当前幼儿园普遍对双性化教育的重视不足,教师在施教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忽视性别教育对幼儿双性化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在幼儿园的实习经历,以一日生活中教师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双性化视角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开展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文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选题缘由,通过梳理幼儿园性别教育的相关文献丰富理论知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创新点,确定研究方法,并进一步论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其次,研究者将幼儿园性别教育置于双性化视角之下开展相关的现状调查,这部分详细介绍了研究者实地观察和走访的四所幼儿园中性别教育的实际现状,主要通过对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种游戏活动中教师教育行为的观察,了解师幼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性别教育随机指导以及存在的教育影响。再次,文章从双性化的教育视角出发,针对幼儿园性别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根据实地考察的情况,研究者总结出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从教师自身观念和行为方面来看,存在性别教育观念不合理、教育内容不合理、教育方式方法不恰当的问题,另外教师由于受到自身固化的性别观念的影响,在物质环境创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刻板印象。最后,研究者通过整合与分析相关研究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这部分主要介绍文章为解决上述现实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幼儿园如何科学正确地开展双性化教育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以期为切实提升教师双性化教育的质量提供帮助。
周素[7](2020)在《社会性别视野下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在读女性研究生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女性研究生在读占比高达51%。研究生就读期间正值女性婚恋黄金阶段,但学业、就业、婚恋多方压力使女研究生对人生颇感迷茫。作为女性中的高知群体,女研究生的婚恋观不只是关系到自身幸福,还对整个女性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探析女研究生婚恋问题,帮助女研究生树立正确婚恋观,能够有效的促进两性关系的和谐度和幸福感。本研究以贵州四所高校全日制在读女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将社会性别操作化为性别角色观,将婚恋观分为择偶标准,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三个维度,运用问卷调查收集资料,描述了女研究生婚恋观及性别角色观现状,对不同性别的研究生及不同类型的女研究生的婚恋观进行比较,总结出女研究生婚恋观特征,分析了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相关关系,并基于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的相关关系提出帮助女研究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逻辑进路。研究发现,当代女研究生的婚恋观徘徊于“男强女弱”的传统婚恋观与“两性平等”的现代婚恋观。同时,研究还发现性别角色观与女研究生的婚恋观相关。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念越现代,其婚恋观越现代;性别角色观趋向于现代的女研究生在婚恋时有明显的自我意识,在两性关系上更加的推崇平等互助的伙伴关系;反之,女研究生的性别角色观念越传统,其婚恋观则越传统,婚恋时更加认同传统婚恋观,推崇“男主女从”“夫贵妻荣”等传统婚恋观,且附属依赖性强,自我意识薄弱。本文就性别角色冲突带来的问题,提出如何缓解性别角色冲突的建议。首先,需宣扬两性平等的社会文化;其次,优化、完善男女平等的制度,创造伙伴型社会;再次,为缓解角色冲突,要从社会层面上我们应当建立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体系及有弹性的完善的福利政策,减轻妇女生育、抚养、家务等负担。同时提出我国需重视社会性别教育,社会性别范式传递也是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环,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充分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消除传统社会性别刻板印象,树立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本研究增加了社会性别理论本土化研究资料。其研究结论有助于帮助女研究生树立正确婚恋观,提升女研究生幸福感,也促进了两性相互尊重,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做出微薄贡献。
郝宇霞[8](2020)在《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及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家庭是养育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环境,科学合理的家庭养育行为是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近年来,由于离婚率的日益上升,原有的家庭结构遭到破坏,家庭养育功能的发挥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一些研究表明,相对于完整家庭而言,单亲家庭的儿童在个性发展、情绪情感、学业成绩、性别角色等方面表现出诸多问题。在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中,早期的家庭养育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这主要体现在家庭的早期养育行为上,单亲家庭的早期养育行为直接关系着单亲儿童的健康成长,也为单亲儿童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研究对辽宁省大连市九所公办幼儿园的102名单亲家庭儿童主要养育者的养育行为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并访谈了9名单亲家庭的儿童主要养育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单亲家庭在早期养育行为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四个问题: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的投入不足;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的观念滞后;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的方法失当;单亲家庭的社会舆论压力大。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相关访谈信息进行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单亲家庭完整养育功能的弱化;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知识的欠缺;单亲家庭早期养育动机的错位;外界对单亲家庭的主观偏差认识。最后,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其相关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一是要明确自我养育责任,保障完整养育功能;二是要注重科学养育理念,强化自身养育知识;三是要掌握合理养育方法,树立正确养育动机;四是要提供良好养育环境,有效实现互动养育。以期改善单亲家庭的早期养育行为,最终促进单亲家庭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仝磊[9](2020)在《教师语言对儿童性别建构的影响 ——基于对小学低年段儿童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儿童性别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其中教师语言在儿童性别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主要的角色。研究教师语言是如何建构小学儿童的性别对于性别建构理论与儿童性别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对X小学L班级的参与式观察,选取了该班级7位教师与3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语言对儿童的性别建构作用。研究发现:受到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在步入学校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性别观念与性别行为,这些为儿童性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教师语言性别建构的研究提供了事实支撑。当儿童步入学校后,性别的发展主要受到来自教师的影响,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语言完成了对儿童性别的建构:小学低年段男孩呈现出“小男子汉”的形象、“坏小子”的形象,小学低年段女孩则呈现出“淑女”的形象、“小棉袄”的形象,在这些形象的背后,教师发明了诸多概念去支持、强化他们关于男孩和女孩之作为“小男子汉”“坏小子”“淑女”“小棉袄”形象的观念。在这些关于男孩女孩的观念基础上,这些有着特殊需求的儿童,获得了男孩或女孩的身份。除此之外,在小学低年段儿童中性别双向化倾向已经出现,这与教师“好孩子”的评价标准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空间安排进一步拓展了教师语言对于儿童性别建构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学校空间位置中的性别分配与空间环境中的性别渗透,如“男女有别”的队伍、“男女动静搭配”的座位、公益广告中的“男左女右”、宣传图片中的“女士优先”等。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性别的社会化,需有效发挥社会对性别文化的引导作用,创建适合儿童性别发展的校园环境,鼓励教师加强对语言使用的自觉与反思。在结语部分,笔者指出了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同时也对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阐述。
梁依睿[10](2020)在《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使用方式(口语,书面语)会影响语法结构。具有书面形式的语言和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的语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对于前者来说,口语和书面形式的常用语法结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读写能力对个人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日常阅读是如何影响个人语法等问题还有待考究。本研究重点从普通话引语结构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直接引语在口语中比在书面交际中更为常见,并且在非书面语言的语法中更为突出。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被证实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使用间接引语。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文盲说话者的语法结构是否类似于这些语言的语法?或者识字和不识字的话语者是否以同样的方式使用直接引语,证明直接引语的使用差异不是由读写能力的差别,而是由特定的语言方式(例如双向交流或者单向书面表述)引起的。我们通过开放性采访,采集对比文盲和非文盲被试在个人叙述中选择直接引语和其他描述方式的频率和用法,以及他们的形式与功能。本研究发现:1)文盲话语者和非文盲话语者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直接引语作为最生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某人的言语、思想或情感。2)读写能力对个人口语交际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没有显着影响。3)与文盲话语者相比,非文盲话语者使用更多的语法结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接(而非间接)引语的使用与交流方式(对话而非独白)关系更密切,读写能力会影响个人口语交际中的语法结构和句法嵌人形式。
二、American boy's Hobb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merican boy's Hobby(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某绘本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幼儿绘本功能的研究 |
1.3.2 关于幼儿绘本类型的研究 |
1.3.3 关于幼儿对绘本阅读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4.1 绘本 |
1.4.2 绘本馆 |
1.4.3 幼儿选择绘本 |
1.5 研究方案和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重庆市某绘本馆幼儿选择绘本的概况 |
2.1 馆内的绘本种类 |
2.2 幼儿在馆选择绘本的表现形式 |
2.2.1 幼儿对绘本外观与内容的选择偏好 |
2.2.2 幼儿选择绘本的行为表现 |
2.2.3 幼儿阅读绘本的行为表现 |
第3章 幼儿在馆对绘本的选择偏好分析 |
3.1 不同性别幼儿在馆选择绘本的特点 |
3.1.1 男孩偏好选择科学探索类绘本 |
3.1.2 女孩偏好选择性格培养类绘本 |
3.2 不同年龄段幼儿在馆选择绘本的特点 |
3.2.1 3岁以下幼儿选择封面视觉效果鲜艳明亮的绘本 |
3.2.2 3-4 岁小班幼儿选择以动物或单一人物为主的绘本 |
3.2.3 4-5 岁中班幼儿选择有丰富情节的绘本 |
3.2.4 5-6 岁大班幼儿选择与知识经验相关的绘本 |
3.3 幼儿在馆选择绘本的影响因素 |
3.3.1 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因素 |
3.3.2 同伴推荐的从众因素 |
3.3.3 教师指导因素 |
3.3.4 家庭环境的因素 |
第4章 在馆对幼儿选择绘本的指导策略 |
4.1 根据幼儿的性别、年龄和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指导 |
4.2 加强与幼儿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对幼儿进行指导 |
4.3 重视幼儿的绘本教育 |
4.3.1 建议教师及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幼儿绘本阅读知识讲座 |
4.3.2 为幼儿创设舒适的绘本阅读环境 |
4.3.3 多种途径开展幼儿绘本阅读活动 |
第5章 家庭、幼儿园、社会对幼儿选择绘本的建议 |
5.1 家庭方面对幼儿选择绘本的建议 |
5.1.1 家长指导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
5.1.2 家长选择绘本要重视幼儿亲子阅读能力的培养 |
5.2 幼儿园方面对幼儿选择绘本的建议 |
5.2.1 幼儿园教师做好对绘本的了解 |
5.2.2 幼儿园教师运用绘本做好教学工作 |
5.2.3 关于绘本选择的推荐 |
5.3 社会方面对幼儿选择绘本的建议 |
5.3.1 重视幼儿的早期绘本阅读 |
5.3.2 绘本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重庆市某绘本馆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 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幼儿家长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幼儿园性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以沈阳市S园中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幼儿性教育的必要性 |
(二)幼儿园性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
(三)幼儿园中班的独特性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一章 基本概述 |
一、文献综述 |
二、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幼儿园性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的设计与试测 |
二、调查对象与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幼儿园性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
一、设计依据 |
二、课程目标 |
三、课例设计 |
四、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建议与反思 |
一、研究建议 |
二、研究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幼儿园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家长版) |
附录 B:幼儿园性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附录 C:幼儿性教育行为检核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
二、研究问题域 |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母亲文化 |
(二)家庭教育 |
(三)家庭教育行动 |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行为决策理论 |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
(五)家庭经济因素 |
反思 |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及社会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儿童行为问题的定义及分类 |
2.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
2.1 国外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
2.2 国内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 |
3. 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相关影响因素 |
3.1 遗传因素 |
3.2 妊娠期因素 |
3.3 出生及早期发育因素 |
3.4 躯体疾病 |
3.5 家庭环境因素 |
3.6 学校因素 |
3.7 不良生活事件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样本量确定 |
1.2 抽样方法及入排标准 |
2. 调查工具 |
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2.2 Achenbach父母用儿童行为量表 |
3. 流程及质量控制 |
4. 数据处理 |
结果 |
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2. 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现状 |
2.1 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情况性别间比较 |
2.2 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情况年龄间比较 |
2.3 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情况不同家庭环境间比较 |
2.4 男孩行为问题各分量表检出情况 |
2.5 女孩行为问题各分量表检出情况 |
2.6 男孩、女孩共有行为问题因子检出率比较情况 |
2.7 行为问题共存情况 |
3. 行为问题对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影响 |
3.1 有无行为问题的青少年社会能力比较 |
3.2 各行为问题因子对青少年社会能力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
3.3 各行为问题因子对青少年社会能力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1. 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检出情况及原因分析 |
2. 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分布特点及原因分析 |
2.1 青少年行为问题性别、年龄分布特点 |
2.2 青少年行为问题家庭环境间分布特点 |
3. 青少年各行为问题分量表检出情况及原因分析 |
4. 青少年行为问题对社会能力的影响 |
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双性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性别教育研究 ——基于一日生活中教师行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幼儿园性别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
(二)幼儿园性别教育忽视了双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
(三)双性化视角下幼儿园性别教育的研究不够充分 |
(四)教师行为能够有效反映幼儿园性别教育的质量 |
二、文献综述 |
(一)幼儿性别角色的研究 |
(二)幼儿园性别教育的研究 |
(三)双性化的研究 |
(四)双性化视角下幼儿园性别教育的研究 |
(五)简评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双性化视角下幼儿园性别教育的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性别角色 |
(二)幼儿园性别教育 |
(三)双性化视角 |
(四)教师行为 |
二、双性化视角下幼儿园性别教育的重要价值 |
(一)促进幼儿性别认知的全面发展 |
(二)促进幼儿良好性别角色的发展 |
(三)促进幼儿性别平等意识的发展 |
第二章 双性化视角下幼儿园性别教育的现状调查 |
一、性别教育观念的现状 |
(一)教师的态度能够间接反应性别教育观念 |
(二)教师性别观念影响班级心理氛围建设 |
二、性别教育内容的现状 |
(一)性别教育内容以生理性别为主 |
(二)社会性别教育内容以性别角色教育为主 |
(三)性别教育内容基本遵循年龄特征 |
三、性别教育方式的现状 |
(一)性别教育以随机教育为主,渗透于一日生活 |
(二)性别教育方式以讲解、谈话为主 |
四、性别教育环境创设的现状 |
(一)墙面物质环境创设体现传统性别设定 |
(二)部分区域中的材料投放存在性别差异 |
(三)教材与绘本资源传递性别角色期待 |
第三章 双性化视角下幼儿园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性别教育观念缺乏双性化价值取向 |
(一)教师双性化教育意识薄弱 |
(二)教师观念中隐含性别刻板印象 |
(三)传统性别教育观念阻碍良好心理氛围的创设 |
二、性别教育内容缺乏全面系统性,不符合双性化教育理念 |
(一)性别教育内容存在选择偏好 |
(二)性别教育内容零散、缺乏科学性 |
(三)性别教育内容缺乏适宜性和阶段性 |
三、双性化教育方式缺乏多样性,无法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 |
(一)双性化教育缺乏专门性的课程 |
(二)双性化教育方式单一,趣味性不足 |
(三)教师未能准确把握双性化教育时机 |
四、性别教育环境创设忽视两性平等,无法超越传统性别设定 |
(一)墙面物质环境创设隐含性别刻板印象 |
(二)室内部分区域材料的投放呈现女性化倾向 |
(三)教材与绘本资源中暗含单性化角色期望 |
第四章 双性化视角下幼儿园性别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 |
一、多管齐下全面提升教师的双性化教育观念 |
(一)国家和教育部门应当重视培养师范生双性化教育观念 |
(二)幼儿园应当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双性化教育能力 |
(三)幼儿教师应当自觉提升双性化教育意识 |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编双性化教育内容 |
(一)幼儿园应当甄选或编制双性化教育的教材 |
(二)教师应当选择科学、完整的双性化教育内容 |
三、教师积极创新,采用多样化的双性化教育方式 |
(一)将传授式转变为讨论式,提倡参与式教学 |
(二)以游戏为切入点进行双性化教育 |
(三)利用优秀的绘本资源渗透双性化教育 |
(四)借助情景表演随机开展双性化教育 |
四、幼儿园与教师相互配合,创设两性和谐的教育环境 |
(一)幼儿园应当尽可能平衡男女教师资源 |
(二)教师应当努力消除环境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 |
(三)教师应当积极营造男女性别平等的环境氛围 |
(四)教师投放教育材料时应当关注双性化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一日生活中教师性别教育行为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幼儿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对象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7)社会性别视野下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婚恋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婚恋研究评述 |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视角 |
(一)社会性别理论视角 |
(二)概念界定及操作化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女研究生婚恋观现状 |
一、女研究生择偶标准现状 |
(一)女研究生择偶标准描述及量化 |
(二)不同类别女研究生择偶标准差异 |
(三)女研究生择偶标准与男研究生差异 |
二、女研究生爱情观现状 |
(一)女研究生爱情观描述及量化 |
(二)不同类别女研生爱情观差异 |
(三)女研究生爱情观与男研究生差异 |
三、女研究生婚姻家庭观现状 |
(一)女研究生婚姻家庭观描述及量化 |
(二)不同类别女研生婚姻家庭观差异 |
(三)女研究生婚姻家庭观与男研究生差异 |
第四章 性别角色观现状及其与婚恋观关系 |
一、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现状 |
(一)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描述 |
(二)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量化 |
二、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的相关分析 |
(一)性别角色观与择偶标准 |
(二)性别角色观与爱情观 |
(三)性别角色观与婚姻家庭观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基本发现 |
(一)女研究生婚恋观特征 |
(二)女研究生性别角色观与婚恋观关系 |
二、探索讨论 |
(一)婚恋对女研究生的意义 |
(二)当前女性性别角色定位 |
(三)如何加强社会性别教育 |
三、本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8)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及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1.家庭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
2.单亲家庭儿童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
3.父母养育行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 |
(二)概念界定 |
1.单亲家庭 |
2.父母养育行为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单亲家庭类型的相关研究 |
2.关于单亲家庭儿童行为表现的研究 |
3.关于父母养育行为的研究 |
(四)研究基础 |
1.结构功能理论 |
2.家庭生态系统理论 |
3.依恋理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1.理论目的 |
2.现实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1.调查问卷的结构 |
2.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3.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 |
(三)访谈法 |
五、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现状的总体分析 |
1.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
2.总体调查结果分析 |
(二)各维度下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现状的描述分析 |
1.语言/认知信息 |
2.情感温暖/自我表达 |
3.社会适应/自理 |
4.忽视/干涉/惩罚 |
5.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 |
6.环境氛围 |
(三)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在相关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
1.儿童性别 |
2.儿童班次 |
3.养育者角色 |
4.养育者年龄 |
5.养育者学历 |
6.养育者职业 |
六、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的投入不足 |
2.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的观念滞后 |
3.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的方法失当 |
4.单亲家庭的社会舆论压力大 |
(二)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单亲家庭完整养育功能的弱化 |
2.单亲家庭早期养育知识的欠缺 |
3.单亲家庭早期养育动机的错位 |
4.外界对单亲家庭的主观偏差认识 |
七、改善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的对策及建议 |
(一)明确自我养育责任,保障完整养育功能 |
(二)注重科学养育理念,强化自身养育知识 |
(三)掌握合理养育方法,树立正确养育动机 |
(四)提供良好养育氛围,有效实现互助养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3-6 岁儿童家庭养育行为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单亲家庭访谈对象信息记录表 |
致谢 |
(9)教师语言对儿童性别建构的影响 ——基于对小学低年段儿童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个人研究的兴趣 |
(二)理论上的追求 |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综述 |
(一)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语言性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
(三)我国性别建构研究综述 |
(四)我国关于语言的性别建构研究综述 |
四、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 |
(一)话语分析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镜子里的我”: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性别认知 |
一、“我的性别”:儿童性别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一)家庭影响 |
(二)社会影响 |
(三)同龄人群体对儿童性别形成的影响 |
二、“我的身体”:儿童性别认知的转向 |
(一)哲学研究的身体转向 |
(二)身体作为性别区分的标准 |
(三)儿童的身体与性别 |
三、“我是男生/女生”: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性别角色 |
(一)柯尔伯格的性别发展阶段 |
(二)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性别角色 |
(三)“特别”的男生和女生 |
第三章 师生互动:教师语言建构了怎样的儿童性别 |
一、教师形象:学校中女教师与男教师 |
(一)合格的“表演者”:女性教师的现实画像 |
(二)“不怒而威”:男性教师的性别优势 |
(三)总结 |
二、男孩的话语建构 |
(一)小男子汉 |
(二)坏小子 |
(三)“男孩危机”的前世今生 |
三、女孩的话语建构 |
(一)淑女 |
(二)小棉袄 |
(三)“女汉子”的前世今生 |
四、性别双向化:“好孩子”的发明 |
(一)性别的双向化倾向 |
(二)“好孩子”的话语建构 |
(三)总结 |
五、“建构术”:儿童性别建构的具体技巧 |
(一)外化 |
(二)客观化的操作 |
(三)内化 |
第四章 空间安排:教师语言性别建构作用的延展 |
一、空间位置中的性别分配 |
(一)空间与性别 |
(二)排队:“男女有别” |
(三)座位:“男女动静搭配” |
(四)总结 |
二、空间环境中的性别渗透 |
(一)校园环境中的性别渗透 |
(二)班级环境中的性别渗透 |
(三)总结 |
第五章 语言的改善:指向儿童性别的社会化 |
一、有效发挥社会对性别文化的引导作用 |
二、创建适合儿童性别发展的校园文化 |
三、鼓励教师加强对语言使用的自觉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10)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Introduction |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Overview |
2.2 Literature Review on Literacy |
2.2.1 Current Figures and Situation of Illiterate Speakers |
2.2.2 Previous Research on Literacy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Reported Speech |
2.3.1 Definition and Basic Knowledge on Reported Speech |
2.3.2 Research on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
2.4 Reported Speech and Literacy |
2.4.1 Languages with and without a Writing System |
2.4.2 Language Used in Different Modes: Speaking vs. Writing |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Overview |
3.2 Participants |
3.3 Study Plan, Stimuli and Preparations |
3.3.1 The Frog Story |
3.3.2 The Pear Film |
3.3.3 Interview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
3.4 Protocol |
3.5 Problems with the Elicitation Data |
3.6 Codification |
3.6.1 Object of Study |
3.6.2 Transcription and Codification Process |
3.6.3 Categories of Speech |
3.6.4 Features of Quotations |
Chapter 4 Results |
4.1 Overview |
4.2 Resul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
4.3 Source and Meanings of Quotations |
4.4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
4.5 Results on Fictive Speech |
4.6 Results on Other Alternative Constructions |
Chapter 5 Discussion |
5.1 Overview |
5.2 The Impact of Literacy on the Use of Direct Speech and Other Alternatives |
5.3 Features,Source or Meanings,and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
5.4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
Chapter 6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 |
6.1 Summary |
6.2 Limitations |
6.3 Future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1 Data Transcription and Symbols |
Appendix 2 Codification(Illiterate group) |
Appendix 3 Codification(Literate group) |
Appendix 4 Transcripts |
四、American boy's Hobby(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幼儿选择绘本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某绘本馆为例[D]. 万莉.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幼儿园性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以沈阳市S园中班为例[D]. 赵悦同. 沈阳大学, 2020(12)
- [4]“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山东省12-16岁青少年行为问题及社会能力流行病学调查[D]. 郭伟桐. 山东大学, 2020(02)
- [6]双性化视角下的幼儿园性别教育研究 ——基于一日生活中教师行为的考察[D]. 薛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社会性别视野下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D]. 周素.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1)
- [8]单亲家庭早期养育行为及其问题研究[D]. 郝宇霞.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教师语言对儿童性别建构的影响 ——基于对小学低年段儿童的观察[D]. 仝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D]. 梁依睿. 浙江大学, 2020(08)